桥小脑区占位查房
小脑脑桥角脑膜瘤护理查房PPT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吞咽功能改善,饮食恢复正常
术前吞咽困难,术后恢复正常
术前流食,术后恢复正常饮食
术前呛咳,术后改善明显
患者满意度提高
护理查房总结与建议
06
对本次护理查房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评估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的反应、对话、指令等来判断意识状态
评估内容:包括意识清晰度、意识范围、注意力和感知等方面
护理措施: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等
肢体功能评估:评估患者的肢体活动情况,包括肌力、肌张力等
肢体功能评估:评估患者的肢体活动情况,包括肌力、肌张力等
小脑脑桥角脑膜瘤护理查房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3
护理评估
05
护理效果评价
02
患者基本信息
04
护理措施
06
护理查房总结与建议
护理人员:XX医院-XX科室-XX
01
患者基本信息
02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XXX
性别:XX
年龄:XX岁
职业:XX
婚姻状况:XX
意识清晰度提高:脑膜瘤手术后,患者意识逐渐恢复,能够清晰地感知周围环境。
认知功能恢复
意识障碍减轻:脑膜瘤压迫神经引起的意识障碍在手术后得到缓解,患者能够自主表达意愿。 认知功能恢复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记忆力改善:通过术后护理和康复训练,患者的记忆力逐渐恢复,能够记住日常生活中的细节。
桥小脑角占位

• 患者女性,43岁,头晕、间断耳鸣 3月,恶心、呕吐3月。 体查:左侧咽反射迟钝,余(-)。
分析1
• 1.女性,43岁, 2.头晕、间断耳鸣3月,恶心、呕吐3月。 3.体查:左侧咽反射迟钝,余(-)。 4.MRI :左桥小脑角囊实性占位,“瘤在囊外”, 结节部分明显强化,周围水肿不明显。 诊断:血网 建议:DSA检查,查眼底,腹部B超,除外多发。 手术:左CPA开颅,完整切除结节,囊壁可不必 处理。 鉴别:星形细胞瘤:强化不这么明显,对4脑室无 明显压迫(先天肿瘤)。
分析2
• 病例特点: 1)中年女性,病程三月. 2)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基本表现为颅压增高症状, 另有耳鸣及咽反射体征 3)影像所见:左侧桥小脑三角区域见占位病变,细看 似位于左侧小脑半球,占位主要区域呈囊性,囊内一 侧的实质区域呈等T1或稍长T1、长T2信号,占位 周围水肿效应不明显。 分析:诊断仍考虑血管母细胞瘤,影像学特征符 合处较多,但和星形细胞瘤鉴别,毛细胞星形细 胞瘤也可以表现为带有瘤结节的囊性占位。其它 可出现囊变的占位一般水肿较明显。
分析5
• 病史仅3月,以听神经刺激为主,但查体左侧咽反射迟钝,无 听面神经损害体征,病史与体征不符,需进一步询问病史, 有否声嘶、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 从体征可排除听神 经瘤。 • 小脑脑内的病变常表现平衡障碍、颅高压症状等,少表现 为颅神经损害症状,影象上肿瘤界限清楚,位于桥臂下方 脑外,与小脑之间有一囊间隔,可排除小脑内的血管母细 胞瘤、星形细胞瘤等。 • 应考虑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可选左侧乙状窦后入路进行 手术,术前进行单侧吞咽训练,术中注意保护后组颅神经, 术后注意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等。
分析4
• 病例特点: 1)中年女性,病程三月,以间断耳鸣3月起病,. 2)神经系统查体:表现为颅压增高症状,有耳鸣及咽 反射体征 3)影像所见:左侧桥小脑角区域见占位病变,呈囊性 变,囊内一侧的实质区域呈等T1或稍长T1、长T2 信号,占位周围水肿效应不明显。 分析:考虑左侧听神经鞘瘤伴蛛网膜囊肿 要和血管网状细胞瘤相鉴别。
桥小脑区占位查房

有感染的危险、舒适的改变 1、保持病室整洁、安静,温湿度适宜,室内空气流通,使 患者感到舒适。稳定病人情绪,避免情绪激动。 2、密切注意切口情况,敷料有无潮湿等情况,出现情况应及 时换药。 3、密切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翻身拍背,预防 呼吸道感染,注意定时监测体温,发热时予对症处理。 4、加强基础护理,做好口腔及会阴护理,保持其清洁,做 好导尿管的护理,防止牵拉,脱出。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床单位清洁,平整,干燥。
三、表皮样囊肿
表皮样囊肿又称胆脂瘤、珍珠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外胚层组 织肿瘤,好发于青壮年人,以桥脑小脑角区最常见,约占 桥脑小脑角区肿瘤的5.0%。 临床表现: (1)患侧面部阵发性闪电样剧烈疼痛,多见于三叉神经第二、 三支皮肤分布区域。 (2)可有扳机点。 (3)部分有同侧三叉神经分布区域感觉障碍和角膜反射迟钝。 (4)偶有细微的、不持久的水平性眼球震颤。 (5)缺乏其他桥脑小脑角病变症状和体征。 (6)腰穿脑压可不高,脑脊液蛋白定量正常。
CPA 系指脑桥、延髓与其背方小脑的相交地带。 桥小脑角区实际上是一锥形立体三角,位于后颅窝的前 外侧,上界位于天幕,由桥脑中脑外侧膜与环池相隔;下 界由桥脑延髓外侧膜与小脑延髓池相隔,位于前庭蜗神经 与舌咽神经之间;内侧界由桥脑膜与桥前池相隔:该池向 外侧扩展至小脑膜面并与小脑桥脑裂相续。 该区占位性病变多发生在脑外,极少数发生在脑内。从 病变的性质上来看即可是实性,也可 是囊性,约三分之 一为囊性,其中仍以听神经瘤囊变为最常见,其次是表皮 样囊肿、皮样囊肿以及其他脑神经鞘瘤囊变。该区肿瘤常 有双侧桥小脑角不对称,同侧小脑、环池、四叠池及四脑 室常有受累。
桥小脑角区肿瘤占颅内肿瘤的6.0 %~13 %,按发生率依 次是 听神经瘤(60%—80%)、 脑膜瘤(8%—10%)、 表皮样囊肿(5%)、 其他脑神经鞘瘤(2%—5%)、 血管性病变(2%—5%)、副神经节瘤(1%—2%)、 室管膜瘤和脉络丛乳头状瘤(各占1%)、其他病变如蛛 网膜囊肿、皮样囊肿、脂肪瘤、脑干及小脑星形细胞瘤、 脊索瘤、转移瘤等少见,其发生率均不到1%。
《桥小脑角占位》PPT课件

.
18
五、表皮样囊肿
• 表皮样囊肿又称胆脂瘤、珍珠瘤是颅内最 常见的外胚层组织肿瘤,占原发性颅内肿 瘤的1.0%~2.9%,好发于青壮年人,以桥 脑小脑角区最常见,约占桥脑小脑角区肿 瘤的5.0%。
.
19
• 该肿瘤是神经管闭合期,外胚层细胞移行 异常所致,其内含有丰富的类脂肪、胆固 醇等。该肿瘤呈囊性,形态多呈分叶状或 不规则状,常沿蛛网膜下腔蔓延,可包饶 血管,有“见缝就钻”的特点,周围常无 明显水肿,占位效应轻微。
(4)向病人讲解功能锻炼的方法以及增强病人的自我保健 意识,讲解成功病例,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5)指导病人放松,如缓慢的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 音乐等。
.
35
6.潜在并发症(2012-05-30) :脑疝、癫痫、
脑脊液漏。 护理措施:(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的
变化,GCS评分,并及时记录。 (2)严密观察头痛部位,程度以及伴随症状。 (3)遵医嘱给予脱水药物。 (4)给予舒适安静的修养环境,减少噪音和刺激。 (5)遵医嘱给予抗癫痫的药物,并观察药物效果。
肿瘤类型
发生率
常见肿瘤
听神经瘤
75%
脑膜瘤
8%-10%
表皮样囊肿
5%
其他神经鞘瘤
2%-5%
血管性病变
2%-5%
(椎基底动脉扩张,动脉瘤畸形)
转移瘤
1%-2%
颈静脉球瘤
1%-2%
室管膜瘤或脉络丛乳头状瘤
1%
(四脑室内病变通过路氏孔沿侧隐窝扩展进入CPA池内)
不常见肿瘤
蛛网膜囊肿
1%
脂肪瘤
皮样囊肿
.
4
外生型小脑脑干星形细胞瘤
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护理查房PPT

处理效果:阐述每种处理方法的效果,如病情改善、症状缓解、生活质量提高等
总结:总结已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强调护理查房在预防和处理并发症中的重要 性。
记录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措施
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 影响因素
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 意见
护理措施:制定个 性化的护理方案, 包括饮食、运动、 心理等方面的护理
实施情况:定期评 估患者的病情,调 整护理方案,确保 护理效果
效果评估:对患者 进行定期的康复评 估,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调整护理方 案
步态不稳:患者行走时步态摇晃,容易摔倒 语言障碍:患者说话时发音不清,语速减慢 吞咽困难:患者进食时容易呛咳,吞咽困难 眼球震颤:患者眼球出现不自主的左右摆动 肌张力异常:患者肌肉张力增高或减低,影响肢体活动 认知障碍:患者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Hale Waihona Puke 药物治疗:根 据患者病情, 遵医嘱给予相 应的药物进行 治疗,如营养 神经类药物、 抗抑郁药物等。
康复训练:针 对患者的具体 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康复训 练计划,包括 肢体功能训练、 语言训练、认 知训练等。
心理护理:关 注患者的心理 状态,给予心 理疏导和支持, 帮助患者建立 积极的心态, 提高生活质量。
肺部感染:定 期翻身拍背, 促进痰液排出, 保持呼吸道通
畅
褥疮:定期更 换体位,按摩 受压部位,保 持皮肤清洁干
燥
静脉血栓:抬 高患肢,促进 血液回流,避 免长时间卧床
不动
营养不良:合 理饮食,增加 营养摄入,提 高机体免疫力
心理问题:加 强心理护理, 给予关心和支 持,缓解不良
一例小脑肿瘤患者的护理查房 ppt课件

ppt课件
22
临床常见的幕下肿瘤
(3)延髓肿瘤:双仙后级颅神经受累(第ⅠX ~X Ⅱ对),吞咽困难, 声音嘶哑,舌肌麻痹或萎缩,意识障碍(嗜睡、昏迷),可出现共济失
调性呼吸(呼吸频率和幅度极不规则)。
ppt课件
23
临床常见的幕下肿瘤
(4)小脑肿瘤:以儿童多见,易影响大脑导水管,第四脑室脑脊液循环 障碍可引起颅压增高,急性颅压增高时可引起枕骨大孔疝致呼吸、循 环衰竭而死亡。慢性的可出现头晕、呕吐、颈部强硬、强迫体位、共 济失调、肌张力低下、肌肉松驰、反射减弱、眼球震颤(水平位)。
过 敏 史:否认青霉素、头孢类等药物过敏史。 输 血 史:否认输血史。
ppt课件
13
主要诊断:右侧小脑肿瘤
入院专科查体:
GCS:15分,MMT:五级,Barthel:100分,NRS: 2分,双侧瞳孔:左/右=3.0/3.0,对光反射灵敏 ,颈抵抗阴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阴性。
T:36.6℃,P:82次/分,R:19次/分,
BP:109/75mmHg
ppt课件
14
主要阳性结果:
1、 实验室检查 电解质结果:钠129mmoL/L 血细胞分析:白细胞3.07*10^12L/g
2、 器械检查 CT示:右小脑占位,脑瘤可能
头颅MRI示:右小脑半球占位性病变,病变倾向于 畸胎瘤,右侧小脑扁桃体下移
3、病理结果示:”右小脑”成熟性畸胎瘤
ppt课件
24
临床常见的幕下肿瘤
(5)小脑桥脑角肿瘤:有不同程度的第Ⅴ-Ⅻ对颅神经损害,耳鸣如 蝉鸣或笛鸣,头晕、体位变动时有一时性不稳感,病侧面部麻木,感 觉减退,角膜反射消失,患侧三叉神经痛发作,声音嘶哑,吞咽困难 。影响导水管及第四及室脑脊液循环障碍时可发生枕骨大孔疝。
神经外科护理查房

精心整理护理查房一、一般情况介绍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女年龄:59岁职业:农民民族:汉族文化程度:小学婚姻:已婚宗教信仰:无出生地:湖南省湘潭入院方式:步入入院时间:2015-07-16病史陈述者:本人(认为可靠)病史记录时间:2015-07-16主诉左侧耳鸣、听力下降3年,左侧面部感觉减退6个月,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行走不稳3个月。
现病史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耳鸣伴听力明显下降,未予重视,6个月前患者洗脸时发觉左侧面部感觉麻木,3个月前,患者出现吞咽硬物困难,饮水快时易呛咳及行走不稳,以上症状均未做处理。
20天前患者走路时摔倒,遂入当地医院查头部MRI,发现左侧CPA区巨大占位性病变,考虑听神经瘤可能性大。
为行手术治疗,今日入我院我科。
患者自起病以来,食欲睡眠情况尚可,二便正常,体重未见明显减轻。
既往史平素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阿司匹林服用史,预防接种随当地进行。
个人史生于原籍,于原籍长大,无外地久居史,否认血吸虫疫水接触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无冶游史,平素生活起居规律,无重大精神创伤史。
月经史初次月经14岁,末次月经55岁,已绝经。
婚育史23岁结婚,育有一子一女,配偶及子女均体健。
家族史家族中无同类病史者及遗传性疾病患者。
心理社会资料有新农合医保,无经济负担,家人陪护照料家庭支持系统良好,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不足,态度积极,担心疾病预后。
体格检查T36.8℃,P80次/分,R12次/分,BP130/80mmHg。
神清语利,记忆力、定向力、智力正常,嗅觉未见明显减退,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大小,对光反射灵敏,左眼视力0.6,右眼视力0.9,视野无明显缺损,眼球活动自如,左侧角膜反射减退,左侧颜面部痛觉较右侧减退,张口稍向左侧歪斜,双侧咬肌力量正常对称,双侧鼻唇沟无变浅,鼓腮示齿吹哨可,左侧眼轮匝肌肌力较右侧弱,左侧舌前2/3味觉减退,左侧听力较右侧明显减退。
颅内肿瘤桥小脑占位的护理查房

术后:(2.21-- )
2月20日 15:50 术后转ICU监护治疗。 2月21日 14:30 转我科继续治疗。患者神志
呈模糊状,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 光反应灵敏,给于抗炎,止血,对症支持治疗,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记 录引流量及性状。
2月22日 拔除引流管。
评价:疼痛剧烈时予止痛药物使疼痛缓解。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下肢静脉 血栓形成的危险:与术后卧床有关
观察要点:评估皮肤,评估危险因素 护理措施:
1、定时翻身,必要时使用气垫床 2、保持床单位干燥、整洁 3、保证营养摄入
评价:皮肤完好,未见血栓形成
潜在并发症:泌尿系统感染、便秘。
指导进食清淡饮食,多饮水,适当活动。
颅内肿瘤-桥小脑占位的护理查 房
神经外科
一、基本资料:
XXX 女
既往史:精神分裂症, 长期服药治疗;近期 有上感病史。
52岁
过敏史:无
主诉:突发头痛2小时。
现病史:患者于约2小时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突发性 头痛不适,头痛剧烈、难以忍受。家属急将患者送入我 院急诊科。患者入急诊科时神志嗜睡,急诊头颅CT检 查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急诊拟“蛛网膜下腔出血”收住 我科。
患者未发生。
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表现:
桥小脑角区肿瘤占颅内肿瘤的6.0 %~13 %,生率 依次是:
1、听神经瘤(60%—80%) 2、脑膜瘤(8%—10%) 3、表皮样囊肿(5%) 4、其他脑神经鞘瘤(2%—5%) 5、血管性病变(2%—5%) 6、副神经节瘤(1%—2%) 7、室管膜瘤和脉络丛乳头状瘤(各占1%) 8、其他病变如蛛网膜囊肿、皮样囊肿、脂肪瘤、脑干及小
3、给予高蛋白、低脂、低糖、富含多 种维生素、易消化、易吸收的清淡食物,并维持 足够的液体摄入。。
神经外科护理查房小脑肿瘤护理查房

小脑肿瘤【病历汇报】病情患者女,13岁,间断性头痛2年,晨起呕吐、头痛加重、行走不稳近1个月而入院。
头颅MRI示“右小脑占位,星形细胞瘤可能性大”,否认传染性疾病及家族性疾病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护理体查T36.9℃,P96次/分,R20次/分,BP100/65mmHg,意识清醒。
患儿活动可,走路不稳,言语流利,主诉头痛。
神经系统查体,面纹对称,伸舌居中,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左:右=2.5:2.5mm,对光反应灵敏,双侧眼底视盘水肿。
入院后医嘱给予20%甘露醇200ml 静脉滴注,每12h1次,患儿头痛症状有所减轻。
辅助检查头颅MRI示右侧小脑占位,星形细胞瘤可能性大。
入院诊断右小脑占位性病变:星形细胞瘤可能性大。
主要护理问题潜在并发症(脑疝、小脑危象)、有外伤的危险。
目前主要的治疗措施脱水降颅压、完善入院检查及术前准备。
护士长提问一小脑解剖位置及主要功能有哪些?答:小脑位于颅后窝内,上方借小脑幕与大脑的枕叶相隔,借上、中、下三对脚与脑干相连。
小脑分为蚓部和半球部,蚓部的两侧为小脑半球,半球下方有一对绒球,其后方有小脑扁桃体。
扁桃体邻近枕骨大孔,当颅内压增高时,可造成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疝)(图2-47)。
小脑接受与运动有关的大量感觉信息和大脑皮质有关运动中枢的信息,其传出纤维直接和间接影响脊髓、脑干及大脑皮质的功能。
小脑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维持身体平衡、维持(调节)肌肉张力、维持肌肉间运动协调(共济运动)。
图2-47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疝)小脑星形细胞瘤有哪些特点?答:小脑星形细胞瘤约占星形细胞瘤的25%,肿瘤多数位于小脑半球,其次为蚓部及第四脑室。
小脑星形细胞瘤平均存活14.5年,一半的病例于第一个5年内复发,71%的病例发生在儿童,首发症状出现的平均时间是12岁。
儿童星形细胞瘤与成人不同(表2-14)。
表2-14儿童与成人星形细胞瘤特点儿童小脑星形细胞瘤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答:小脑星形细胞瘤生长缓慢,病程多数较长,可数周至数年不等,病变在没有造成颅内压增高或未侵及小脑齿状核时患儿可没有明显症状,一旦有症状说明肿瘤体积已经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既往史
3年前因"左侧颜面部麻木、眼睑下垂1年" 就诊于广州总医院,诊断"左岩尖脑膜瘤" ,于2010.09.09、2010.12.20行两次伽马 刀手术,术顺,术后一般情况可。
2014、4、6患者在麻醉下行“左侧岩斜区肿瘤切除+颅骨修补术”, 术毕由PACU送返回病房,神志清楚,头部切口敷料干燥,头皮下负压 引流通畅,呈血性,一路外周静脉输液通畅,一路右股静脉置管处 (置管深度为20cm)敷料干燥;留置导尿通畅,色清,四肢活动自如, 术后予妥善固定好各条管道,去枕平卧位,遵医嘱予特级护理,重症 监护,暂禁食,予抗炎、止血、预防癫痫、营养神经等对症处理。 2014、4、7患者神志清楚,精神稍倦怠。流质饮食,少量多餐,无恶 心、呕吐等不适。床边拔除头部引流管,头部切口敷料干燥。 2014、4、9患者神志清楚,精神稍倦怠。遵嘱迁出重病室,改为一级 护理,停流质饮食改为半流质饮食,做好饮食指导,指导保持情绪稳 定。 2014、4、18患者病情稳定,神志清楚,一般情况可,偶有头痛,体 温偶有低热,精神一般,留置尿管,鼻饲管。
电解质紊乱 、低于机体需要量 1、及时补充营养和水分。高热时,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 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人多饮水, 每日饮水量在1500ml以上。对于鼻饲患者,每次的喂食量 不超过200ml,每次应间隔2H。 2、对于钾低的患者,应遵医嘱予口服,静脉补钾。
潜在并发症:脑疝,癫痫
疼痛: 1、耐心倾听病人诉说,理解病人内心感受,与病人家属一 起制定减轻疼痛的措施. 2、指导减轻疼痛的方法,避免剧烈咳嗽, 用力屏气等,指导 病人放松紧张的情绪,可以听听轻松的音乐,看看书等,分 散病人的注意力。 3、合理安排治疗、护理时间,创造良好的环境,护理时对 病人动作温柔。 4、必要时通知医生,遵医嘱使用止痛剂和脱水剂,缓解疼痛。
术后护理诊断: 1、疼痛 与头痛,手术切口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
3、舒适的改变
与手术创伤、抵抗力下降有关
与留置管道及手术创伤有关 与疾病治疗限制活动有关
4、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
6、电解质紊乱 与术后禁食有关 7、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患者食欲下降有关 8、潜在并发症:脑疝,癫痫
焦虑: 1、主动关心病人,指导家属陪伴。观察病人的情绪及行为变化,及时发现并 解除病人的需要。 2、多于病人沟通,有针对性的采取疏导措施,给予安慰支持。 知识缺乏: 1、疾病知识指导:用简单、直接的方式告知本病的病因、病程特点、病人常出 现得症状和体征,治疗的目的、方法和预后,鼓励病人树立信心。 2、用药指导:指导病人了解本病常用的药物、用法、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用 药注意事项。 3、饮食指导:给予高蛋白、低脂、低糖、富含多种维生素、易消化、易吸收的 清淡食物,并维持足够的液体摄入。 4、自我护理指导: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预防感冒,提高免疫力,营养均衡, 避免劳累。
现在请护士进行专科检查
患者神志清楚,右利手。右侧听力正常,左侧听力下 降,四肢肌张力、肌力正常。共济运动:双侧指鼻试 验正常,双下肢跟-膝-胫试验正常,快速动作正常, 闭目难立征阴性,直线行走试验阳性。无不自主运动, 肌束震颤无。
护理诊断
术前护理诊断: 1疼痛;与三叉神经痛有关 2有受伤的危险:与疾病致行走不稳有关 3.焦虑 与担心疾病预后,手术治疗有关。
谢谢!
主
诉
入院诊断
入院查体
左 面左 颊耳 部听 疼力 痛下 半降 年伴
T:36.5 ℃
•1.左侧桥小脑角占位: •(脑膜瘤可能) •2.三叉神经痛(第2、3支)
P:78次/分 R:20次/分
BP:128/60mmHg
现病史
患者缘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耳听力下降,伴左侧面颊部阵 发性针刺样疼痛,每次发作时间1-2分钟不等,能自行缓解,冷热水 刺激以及用力咀嚼、洗脸、打哈欠时可诱发疼痛发作,发作时疼痛难 忍,多次就诊于第一医院及我科门诊,诊断考虑“三叉神经痛”,予 卡马西平、奥卡西平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半年来上述症状持续存 在,渐出现行走不稳,平衡感差。4天前就诊我院,查“头颅MRI:1. 左侧桥前池占位,考虑脑膜瘤;2.老年脑改变;脑白质疏松”,建议 手术治疗,患者表示考虑。今为求进一步诊治再次就诊我院,门诊拟 “1.左侧桥小脑角占位:脑膜瘤可能;2.左侧三叉神经痛”收住入院 。本次发病以来,精神食欲尚可,大小便如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1、从生活上关心体贴病人,以理解宽容的态度主动与病人 交往,了解生活所需,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并引导病 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受刺激:鼓励、协助病人更换卧 位;按摩病人受压皮肤。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肢体功能 锻炼。 3、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增强机体抵抗力。
二、脑膜瘤
脑膜瘤亦是好发于桥小脑角区的肿瘤之一,好发于中年人,女性多见,发生 于桥小脑角者占颅内脑膜瘤的8.7%~13%, 90%以上的脑膜瘤位于幕上,典型 者肿瘤基底部位于硬膜窦,在正中线旁和大脑凸面最为常见。 临床表现: 1)头痛 较为常见,约60%的患者以此为首发症状,疼痛部位多位于患侧后枕 部,亦可反射到患侧额部,疼痛原因可能与肿瘤附着于硬脑膜上直接刺激有 关。 (2)听神经、面神经症状 耳鸣、耳聋及眩晕较常出现,但比起听神经瘤出现 晚而且轻。面神经受累时大都表现为周围性面瘫,有少数面肌痉挛。 (3)三叉神经损害 亦较常见。不少病例为首发症状,常表现面部麻木和咀嚼 肌萎缩,三叉神经痛较少。 (4)后组颅神经症状 进食呛咳、声音嘶哑等均在晚期出现。 (5)其他 可有对侧肢体轻瘫、同侧共济运动障碍、颅内压增高等症状 (6)脑脊液蛋白定量 可正常或略高。
一、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是桥小脑角区最常见肿瘤,肿瘤起源于第八对脑 神经的前庭神经,也可发自内耳道口神经鞘膜起始处或内 耳道底,是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脑神经肿瘤,通常单发,占 95%。好发年龄40-60岁,女性多于男性,比例为2:1,占 桥小脑角区肿瘤的60 %~80 %。 临床表现: 早期为眩晕、耳鸣,听力下降或丧失,随肿瘤逐渐增大, 压迫同侧的面神经和三叉神经,出现面肌抽搐及泪腺分泌 减少,或者有轻度周围性面瘫,肿瘤体积大时,再出现脑 干受压、梗阻性脑积水和其他脑神经受累的表现。 巨检为圆形或分叶状有包膜的肿块,边界清,其内常见囊 变、脂肪变性、出血及坏死。 听神经瘤≦15mm称微小听神经瘤,首选MR检查。
桥小脑角区肿瘤占颅内肿瘤的6.0 %~13 %,按发生率依 次是 听神经瘤(60%—80%)、 脑膜瘤(8%—10%)、 表皮样囊肿(5%)、 其他脑神经鞘瘤(2%—5%)、 血管性病变(2%—5%)、副神经节瘤(1%—2%)、 室管膜瘤和脉络丛乳头状瘤(各占1%)、其他病变如蛛 网膜囊肿、皮样囊肿、脂肪瘤、脑干及小脑星形细胞瘤、 脊索瘤、转移瘤等少见,其发生率均不到1%。
三、表皮样囊肿
表皮样囊肿又称胆脂瘤、珍珠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外胚层组 织肿瘤,好发于青壮年人,以桥脑小脑角区最常见,约占 桥脑小脑角区肿瘤的5.0%。 临床表现: (1)患侧面部阵发性闪电样剧烈疼痛,多见于三叉神经第二、 三支皮肤分布区域。 (2)可有扳机点。 (3)部分有同侧三叉神经分布区域感觉障碍和角膜反射迟钝。 (4)偶有细微的、不持久的水平性眼球震颤。 (5)缺乏其他桥脑小脑角病变症状和体征。 (6)腰穿脑压可不高,脑脊液蛋白定量正常。
CPA 系指脑桥、延髓与其背方小脑的相交地带。 桥小脑角区实际上是一锥形立体三角,位于后颅窝的前 外侧,上界位于天幕,由桥脑中脑外侧膜与环池相隔;下 界由桥脑延髓外侧膜与小脑延髓池相隔,位于前庭蜗神经 与舌咽神经之间;内侧界由桥脑膜与桥前池相隔:该池向 外侧扩展至小脑膜面并与小脑桥脑裂相续。 该区占位性病变多发生在脑外,极少数发生在脑内。从 病变的性质上来看即可是实性,也可 是囊性,约三分之 一为囊性,其中仍以听神经瘤囊变为最常见,其次是表皮 样囊肿、皮样囊肿以及其他脑神经鞘瘤囊变。该区肿瘤常 有双侧桥小脑角不对称,同侧小脑、环池、四叠池及四脑 室常有受累。
神经外科护理查房
——桥小脑角占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14、4、18
护士长:今天我们查房的对象是一例桥小脑角占位的 病人,通过这次查房,希望大家对桥小脑角占位相关 知识及术后护理有更深一步掌握。现在请陈萍萍汇报 相关病史。
病情介绍 相关病史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基本信息
姓名:床号:849 籍贯:性别:女 年 龄:65岁 入院日期:2014-04-03 过敏史: 未发现
4知识缺乏 与缺少对疾病的了解有关。
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措施:
疼痛: 保持环境安静舒适,耐心听取患者倾诉,给予适当安慰,减轻患者心 理负担。 指导其分散注意力方法,如:听音乐、做手工等。遵医嘱按 时服药。 有受伤的危险: 1、活动时尽量有家属陪伴,行动要缓慢。 2、穿合适的衣裤,防滑鞋子便于行走 3、保持病室及地面整洁、干燥,保证无障碍物。 4、夜间如厕需开灯。
1、严密观察生命征、意识、瞳孔的变化及肢体运动功能并 及时记录。密切观察病人癫痫发作前兆。 2、严密观察病人头部疼痛部位、程度及伴随症状。 3、遵医嘱与脱水降压药物。 4、给予舒适安静的修养环境,减少噪音和刺激。嘱病人保 持情绪稳定,保证足够的睡眠。 5、遵医嘱予抗癫痫药物,观察药物疗效。
桥小脑角区
有感染的危险、舒适的改变 1、保持病室整洁、安静,温湿度适宜,室内空气流通,使 患者感到舒适。稳定病人情绪,避免情绪激动。 2、密切注意切口情况,敷料有无潮湿等情况,出现情况应及 时换药。 3、密切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翻身拍背,预防 呼吸道感染,注意定时监测体温,发热时予对症处理。 4、加强基础护理,做好口腔及会阴护理,保持其清洁,做 好导尿管的护理,防止牵拉,脱出。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床单位清洁,平整,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