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白华论文解剖

合集下载

生命诗学的深层律动——宗白华、郭沫若文缘寻踪的开题报告

生命诗学的深层律动——宗白华、郭沫若文缘寻踪的开题报告

生命诗学的深层律动——宗白华、郭沫若文缘寻踪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宗白华和郭沫若是20世纪中国文坛上的知名文化名流,两人因诗词、书法、篆刻等多种艺术形式而著名。

其中,他们对于“生命”的诠释以及对“生命诗学”进行的探索与思考,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于当代人类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启示至深。

本文旨在通过对两位巨匠的全部文献和作品进行系统性研究,探索并发掘他们的“生命诗学”思想,为当今世界不断追问生命价值与命运命题的人类提供启迪与思考。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通过深入剖析宗白华、郭沫若等两位重要艺术家的生命思考与文化现实背景,从史诗般的人生观、人文价值、诗学审美三个维度入手,探讨他们对于人类生命意义的理解与追问,对于描写生命动情的精神与审美建构所蕴含的深层次文化现实意义,以及两位巨匠的文化观与审美情感交融的生动形态和精神构造,为探问人生目的和生命最终命运问题等命题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1、宗白华的生命诗学——从九十、七十、六十、五十等阶段入手,分析他的创作背景、诗歌特色、审美观念、人生态度等方面,探究他如何面对人生困境,从而对于生命的本质、现实、终极等问题进行反思与探讨。

2、郭沫若的生命诗学——以《留影时代》、《野鸟集》等代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他的生命观念、人生态度、文学审美、诗歌表现力等方面,探究他如何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相结合的初心与追求,深入揭示他诗文中蕴藏着的关于生命的执着抒发和反思探究的意蕴和感受。

3、宗白华与郭沫若的生命诗学比较——从创作思路、文化背景、审美取向、人文情感等多个方面,对两位文化名流的生命诗学进行全方位的剖析和对比。

同时,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呈现生命与艺术之间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启示人们通过艺术来探究生命的秘密。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核心在于探究两位艺术家的生命诗学思想,并且在此基础上,共同反思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生命意义和命运命题等重要问题。

同时,研究宗白华和郭沫若的生命诗学,可以丰富我们对于生命的多元理解和诠释,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以及感知生命本身的厚重价值。

2021宗白华美感思想中“合”的精神探究范文

2021宗白华美感思想中“合”的精神探究范文

2021宗白华美感思想中“合”的精神探究范文 摘要 本文以宗白华哲学、美学思想及研究现状的系统考察为前提,针对宗白华美感思想在学界缺乏整体性论述的现状,对宗白华的美感思想的形成过程与理论建构进行历史性梳理和逻辑性剖析,并最终挖掘出宗白华美感思想"合"的理论特质与灵魂旨归。

因"合"而生,是宗白华美感思想形成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理论特质。

在现实性的终极追问与终极关怀相结合的宏观背景下,其美感思想的形成过程经历了审美经验的融合、审美思维的整合、审美理想的尚合三个阶段。

首先,对家庭文化、自然生命、时代精神的审美经验的融合促使宗白华对社会、人生产生深刻的同情,并形成了以救世为根本目标的价值追求。

其次,以救世为目标,宗白华审美思维经历了对文化救国理念的确定、宇宙人生真相的哲学反思、精神人格的审美救赎的整合之后,突显了美感对于其实现救世的重要价值。

最后,宗白华形成了以实现自由完整的人为核心,以生命、生活、生存为关照点,以大化同流的人格追求、优美谐和的艺术理想、万物一体的美感境界为内容的审美理想的追求。

致"合"而立,是宗白华美感思想在理论建构中所体现的灵魂旨归。

宗白华以"同构"理论作为其美感思想的逻辑前提,以认识论哲学的研究为逻辑起点,经历泛神论的逻辑转向,最终在"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获得了逻辑的终归。

从本体同构到生命同构再到天人同构,其美感思想在对先验世界的理性追寻后回归经验世界最终指向人本身。

而天人同构理论的确立,又使得感性的个体的存在重新获得本体存在的意义。

美感发生论中所规定的"空灵"的审美之心、"充实"的审美之身、"虚实相生"的审美之象的合一,其实质是为了实现自由完整的个体的人。

美感类型的划分中历史观与艺术观的合一,其实质是为了实现个体的审美实践与物质实践的合一。

宗白华《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高二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宗白华《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高二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宗白华?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高二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文艺境界的广阔,和人生同其广阔;它的深邃,和人生同其深邃,这是多么丰富、充实!孟子曰:“充实之谓美。

〞这话当作如是观。

然而它又需超凡入圣,独立于万象之表,凭它独创的形相,范铸一个世界,冰清玉洁,脱尽尘滓,这又是何等的空灵?空灵和充实是艺术精神的两元,先谈空灵!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静照〞。

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

这时一点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的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

这自得的、自由的各个生命在静默里吐露光芒。

苏东坡诗云:“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王羲之云:“在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

〞空明的觉心,容纳着万境,万境浸入人的生命,染上了人的性灵。

所以周济说:“初学词求空,空那么灵气往来。

〞灵气往来是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

所以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物象造成距离,使自己不沾不滞,物象得以孤立绝缘,自成境界:舞台的帘幕,图画的框廓,雕像的石座,建筑的台阶、栏干,诗的节奏、韵脚,从窗户看山水、黑夜笼罩下的灯火街市、明月下的幽淡小景,都是在距离化、间隔化条件下诞生的美景。

然而这还是依靠外界物质条件造成的“隔〞。

更重要的还是心灵内部方面的“空〞。

司空图?诗品?里形容艺术的心灵当如“空潭泻春,古镜照神〞,形容艺术人格为“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神出古异,淡不可收〞。

艺术的造诣当“遇之匪深,即之愈稀〞,“遇之自天,泠然希音〞。

精神的淡泊,是艺术空灵化的根本条件。

欧阳修说得最好:“萧条淡泊,此难画之意,画家得之,览者未必识也。

故飞动迟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

〞萧条淡泊,闲和严静,是艺术人格的心襟气象。

这心襟,这气象能令人“事外有远致〞,艺术上的神韵油然而生。

陶渊明所爱的“素心人〞,指的是这境界。

他的一首?饮酒?诗更能表出诗人这方面的精神状态:“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意境的创构与人格生命的自觉——宗白华美学思想核心简论

意境的创构与人格生命的自觉——宗白华美学思想核心简论

宗白华以积年之功力探索中国艺术意境的奥秘,在这一领域独树一帜,为我们打开了中国美学和艺术的大门。

本文拟从宗白华的意境创构与人格精神追求,阐述宗白华的美学思想。

一中国艺术美感力量的根本所在,是意境之美的表现。

它不仅是中国人创造、欣赏、诠释艺术的标准,也是中国艺术在世界艺坛确立自身独特地位的价值所在。

然而,何谓中国艺术之意境?意境又是怎样的结构?多少年来,无数学者为此争辩不休。

在纷纷籍籍的意见纠纷中,有一种流行的、占主导地位的见解,即认为艺术意境就是“情”与“景”的交融,而其现代的和哲学的理论表述方式亦即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自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以降至近代王国维“境界说”,大略都是在这一点上做文章。

思想的历史延续性,使得这一见解自然而然地影响到现代中国学者的研究视界。

宗白华在这一点上的总体认识也无出其前贤之右,他也同样持守着“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因而涌现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1](p153),意境表现了主观生命精神与客观自然景象的交融互渗这样一种的意境观。

不过,宗白华又毕竟是具有现代哲学头脑的美学学者,对前贤识见的认同并没有止却他从真正美学的理论高度对中国艺术意境展开进一步的探幽入微,从意境创构及其层次结构两方面对艺术意境做匠心独具的分析。

就意境的创构而言,宗白华强调的是中国艺术意境“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

[1](p151)“虚”、“实”同为中国艺术意境创构之二元,所谓“情”与“景”的统一,就是“虚”与“实”的统一;意境创构乃以虚带实、以实带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就此深化下去,“虚”、“实”的统一,其实也是想象与形象的统一;离形无以想象,去想象则无以存形,惟有“虚”、“实”统一,才能写出心情的灵境而探入物体的诗魂,即“直探生命的本原”。

[1](p156)诚如我们从中国艺术实践形态方面所看到的,尽管中国艺术时时泛流着强烈的道德情绪,但就艺术意境创构的纯粹性而言,采取“虚实相生”二元统一的意境表现方法,通过“离形得似”、“不似而似”的意象来把握对象生命本质,却是中国艺术家一以贯之的理想态度和方法。

高考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宗白华《艺术与中国社会》

高考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宗白华《艺术与中国社会》

高考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宗白华《艺术与中国社会》(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英语资料、语文资料、数学资料、物理资料、化学资料、生物资料、地理资料、历史资料、政治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English materials, languag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physical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biological materials, geographic materials, historical materials, politic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高考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宗白华《艺术与中国社会》--> 2022年本店铺为考生们整理了高考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同学们可参考复习,以下是《高考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宗白华《艺术与中国社会》》,供同学们学习。

宗白华《论素描》高三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宗白华《论素描》高三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宗白华?论素描?高三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西洋画素描与中国画的白描及水墨法,摆脱了彩色的纷华灿烂,轻装简从,直接把握物的轮廓、物的动态、物的灵魂。

画家的眼、手、心与造物面对面肉搏。

物象在此启示它的真形,画家在此流露他的手法与个性。

抽象线纹,不存于物,不存于心,却能以它的匀整、流动、回环、曲折,表达万物的体积、形态与生命;更能凭借它的节奏、速度、刚柔、明暗,有如弦上的音、舞中的态,写出心情的灵境而探入物体的诗魂。

所以中国画自始至终以线为主。

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上说:“无线者非画也。

〞这句话何其爽直而肯定!西洋画的素描那么自米开朗琪罗、达芬奇、拉斐尔、伦伯朗以来,不但是作为油画的根底工作,画家与物象第一次会晤交接的产儿,且以其亲切地表示画家“艺术心灵的探险史〞与造物肉搏时的悲剧与荣耀的胜利,使我们直接窥见艺人心物交融的灵感刹那,惊天动地的非常际会。

其历史的价值与心理的趣味有时超过完成的油画。

近代素描亦已成为独立的艺术。

然而中、西线画之观照物象与表现物象的方式、技法,有着历史上传统的差异:西画线条是抚摩着肉体,显露着凹凸,体贴轮廓以把握巩固的实体感觉;中国画那么以飘洒流畅的线纹,笔酣墨饱,自由组织,〔仿佛音乐的制曲〕暗示物象的骨骼、气势与动向。

顾恺之是中国线画的祖师〔虽然他更渊源于古代铜器线纹及汉画〕。

唐代吴道子是中国线画的创造天才与集大成者,他的画法有所谓“吴带当风〞,可以想见其线纹的动乱、自由、超象而取势。

其笔法不暇作形体实象的描摹,而以表现动力气韵为主。

然而北齐时〔公元550-557年〕曹国〔属土耳其斯坦〕画家曹仲达以西域作风画人物,号称“曹衣出水〞,可以想见其衣纹垂直贴附肉体显露凸凹,有如希腊出浴女像。

此为中国线画之受外城影响者。

后来宋、元花鸟画以纯洁优美的曲线,写花鸟的体态轮廓,高贵圆满,表示最深意味的立体感。

以线示体,于此已见顶峰。

但唐代王维以后,水墨渲淡一派兴起,以墨气表达骨气,以墨彩暗示色彩。

科研课题论文:宗白华文艺美学思想的现代转型及其意义

科研课题论文:宗白华文艺美学思想的现代转型及其意义

美学论文宗白华文艺美学思想的现代转型及其意义在现当代美学开展的长河里总有一个名字让我们为之振奋,虽然他只留给了我们一本论文集、一本诗集和一册译文集,但这一切足以让他声名远播,他就是一代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

宗先生以他融汇贯穿的中西比拟,注重感悟的规律探寻,深入骨髓的生命沉思,雅俗共赏的诗话语言等一系列个性在美学殿堂上独树一帜大放异彩。

宗白华先生的文艺美学思想发端于20世纪初叶,中国新旧文化交替的时代。

面对时代的困惑和动乱,他重新复活了中国古代以老庄周易诗画为典范的美学精神,用独有的散步理论对转型时代做出回应。

在这样一个人性与文化冲突的时代里,宗先生能把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与西方现代的哲学结合起来,既不彻底否认传统,也不盲目追求西方现代新奇理论,而是以19世纪西方美学为参照,立足于中国传统思想,将中西理论完美的结合起来。

他通过中西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反复比拟,揭发了中国艺术不同于西方艺术的独特意蕴,由此上升到哲学和宇宙的高度。

纵观宗氏美学,他独有的生命本体论,比拟的方法论及文化视野的立足点等一系列理论形态上建构的观点都是对其转型时代做出的最强烈的答复。

本体论、方法论和立足点正是表达了宗氏美学在转型时代的精髓所在,它对美学史上的影响也是意义深远。

而宗氏美学在转型时期究竟是怎么表现的呢?还得在以下三方面详细探究。

一、“生命美学〞的本体观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是生命的美学,他的美学观处处表达出对宇宙和人生的关心、沉思和体验。

“生命〞是宗氏美学思想的灵魂,是否表现了生命,展现了生命的内在气韵和风格,是他衡量美,寻找艺术的关键要领。

所以他认为,“美〞所表现的是生命的内核,是生命内部最深层次有生动条理的情调。

这正和现代美学展现的生命美做到了很好的衔接。

宗白华在?美学散步?里谈到艺术的空灵时,认为“空明的觉心,容纳着万境,万境浸入人的生命,染上了人的性灵。

灵气往来是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

〞在论虚与实时认为“虚与实的辩证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表现,形成艺术的美,才能真实的反映有生命的世界。

宗白华意境理论的主要内容与价值-文艺美学论文-文学论文

宗白华意境理论的主要内容与价值-文艺美学论文-文学论文

宗白华意境理论的主要内容与价值-文艺美学论文-文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作为一代美学大师, 宗白华在吸收中国古典美学的基础上, 结合自身对于哲学、社会、人类、宇宙的深入思考, 对意境这一古典美学范畴进行了独特的界定和解释, 赋予意境以更加深广的内涵。

宗白华的意境论具有内涵的丰富性、层次的创构性、视角的开放性和思辨的深刻性等重要特点, 具有独特的审美内涵。

关键词:宗白华; 意境论; 审美内涵; 美学价值;一、从意境概念的缘起和发展探析宗白华意境理论的独特地位(一) 意境概念的渊源和发展脉络探析意境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中的重要审美范畴。

唐代诗人王昌龄在《诗格》中明确提出了意境的概念, 后来, 又有刘禹锡的境生于象外说等[1], 意境的内涵不断丰富发展起来。

在近代, 王国维的意境说影响极大, 《人间词话》提到: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自有名句。

[2]之后, 朱光潜先生利用西方现代理论对意境进行研究, 为美学思想的发展和意境理论的阐释做出了独特贡献。

分析意境概念的缘起和发展脉络可知, 意境作为重要的美学范畴, 从古代到近代都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面对过去众多优秀的研究成果, 如何取长补短, 对其加以吸收利用, 并结合当今社会和时代的特点, 赋予意境美学以更加崭新的内涵, 是宗白华先生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和挑战。

(二) 从意境理论的渊源和发展看宗白华意境理论的独特地位宗白华在《美学与意境》中是这样定义意境的: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 代山川而立言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

[3]3 在继承前人关于意境情景交融说的基础上, 宗白华将意境同人的生命强调和宇宙观等联系起来, 他将艺术的意境称为灵境, 灵境创构的主体, 是有着灵动生命力和意识主体的人, 面对的是生机盎然的辽阔世界。

前人的意境理论主要集中在中国古典文学领域尤其是诗学领域。

宗白华散步美学中的老庄精神-美学论文-哲学论文

宗白华散步美学中的老庄精神-美学论文-哲学论文

宗白华散步美学中的老庄精神-美学论文-哲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1 宗白华的意境理论意境理论是宗白华美学思想当中的核心,其中包含了宗白华对中国传统美学的最深入思考。

在《中国艺术境界之诞生》《中国艺术三境界》《介绍两本关于中国画学的书并论中国的绘画》等一系列文章中,宗白华以其涵盖古今中外的宏阔学识眼光,以及对艺术实践和理论的精熟把握,将中国传统美学、诗学理论当中的重要范畴意境说发挥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

在我国古代美学思想体系中,意境称得上是具有核心地位的重要美学范畴,正如一些批评家所说: 中国艺术感力量的根本所在,是意境之美的表现。

它不仅是中国人创造、欣赏、诠释艺术的标准,也是中国艺术在世界艺坛确立自身独特地位的价值所在。

近代美学大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等着作中系统地论述了意境( 境界) ,使意境理论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王国维明确地使用了境界概念来论诗,并把境界作为中国古典诗词的最高美学范畴。

境界一词本为佛家用语,在王国维这里主要指诗词所具有的艺术性特征。

他说: 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自有高格,自有名句。

早在40 年代宗白华就满怀豪情地说: 就中国艺术方面这中国文化史中最中心最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研寻其意境的特构,以窥探中国心灵的幽情壮采,也是民族文化的自省工作。

在晚年反思自己的学术生涯时,宗白华又曾经这样总结道: 终生情笃于艺境之追求。

足见其对艺境思虑之深、用力之切。

2 散步美学中的老庄精神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艺术精神这一话题并进行深入探讨的是徐复观先生,然徐先生所阐释的中国艺术精神,大部分内容却是庄子的艺术精神。

宗白华深受老庄艺术精神的滋养,从他对中国艺术的精彩评点和精深的美学言论中可以看到老庄艺术精神的隐现闪烁。

宗白华的美学文章中,老庄智慧如散金碎玉播撒其中,与其美学思想混化一体,不着痕迹。

他在《我和诗》中回忆自己年轻时对哲学的喜爱,庄子、康德、叔本华、歌德相继地在我的心灵的天空出现,每一个都在我的精神人格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痕。

剖析《美学散步》中宗白华的建筑美学的论文

剖析《美学散步》中宗白华的建筑美学的论文

剖析《美学散步》中宗白华的建筑美学的论文剖析《美学散步》中宗白华的建筑美学的论文宗白华先生可以说是中国建筑美学的先驱。

他所创造出的新的建筑美学理论,不仅借鉴了西方的建筑美学思想,还继承和发扬了我们中国传统优秀的建筑美学特色。

本文将从建筑的生命本质、建筑的自然意境、建筑的空间之美,三个方面对宗白华先生的建筑美学观念进行阐释。

一、建筑的生命本质。

建筑的生命本质特征主要是从宗白华先生持生命本体论的这一观点进行分析。

宗白华先生认为:“建筑之特点,一方不离实用,一方又为生命表现。

” 这一观点恰恰充分体现了宗白华先生的生命本体论贯穿始终的美学思想。

宗白华先生建筑美学的生命本质论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设计师和欣赏者之间的共鸣来赋予建筑物一生命气韵的空间。

建筑设计者在对建筑设计创作时,表达着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思想,以建筑来彰显自己设计的生命力,展现自己设计的风采。

在欣赏建筑的过程中,对于欣赏者来说,就是自己生命体验和感受的过程,同时也是和设计者共鸣的过程。

宗白华先生认为,建筑是大自然中的一个小自然,是人向大自然索要的一个人为的空间。

而这个空间不是与大自然分离的,而是和大自然相通的、浑然一体的,是有生命的。

它和人的生命一样,拥有着设计师和欣赏者赋予的特殊的思维。

第二、结构形式是建筑艺术内容中最重要的因素,它是衡量一个建筑物是否优秀的必要条件,这种结构形式它不只是实现了人们眼前表面的“美”的价值,而且充分地表现了生命对美的'向往与追求,给世人一种美的体验。

第三、建筑艺术是表现的而并非模仿什么。

表现一种设计师的理想、表现一种独特的思维,每一个建筑都有其独特的生命意义,象征着一种生命的本质。

包括建筑在内的所有艺术形态,都具有“形”、“ 景”、“情”这三种艺术表现结构。

二、建筑的自然意境。

翻开中国艺术之篇,你会发现中国艺术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亲近自然,融于自然。

宗白华先生在他的文章中提道:根据《诗经》记载,周璇王先生的建筑艺术构思就像一只展翅飞翔的野鸡。

意境的创构与人格生命的自觉――宗白华美学思想核心简论

意境的创构与人格生命的自觉――宗白华美学思想核心简论

意境的创构与人格生命的自觉――宗白华美学思想核心简论【摘要】本文针对宗白华美学思想核心展开探讨,首先介绍了文章背景,指出对于意境的创构与人格生命的自觉的研究意义,然后阐述了研究方法。

在分别概述了宗白华的美学思想,阐述了意境的创构和人格生命的自觉,探讨了意境与人格生命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了宗白华美学思想的启示。

结论部分强调了意境的创构与人格生命的自觉的重要性,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并综合总结了全文内容。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宗白华的美学思想,认识到意境与人格生命的密切关联,从而启发我们在美学领域的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美学思想、宗白华、意境、人格生命、创构、自觉、关系、启示、重要性、未来研究、结论总结1. 引言1.1 文章背景介绍宗白华是20世纪中国美学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美学思想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艺术与文化。

对于宗白华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观念,还可以为当代美学理论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宗白华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特别是关于意境的创构与人格生命的自觉这一重要主题。

通过对宗白华美学思想的分析与解读,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意境与人格生命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启发我们对艺术与生命的更深层次理解。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唤起人们对意境的感知,如何引导人们重拾内在的人格生命,已成为当代美学思想亟待探讨的重要课题。

对于宗白华美学思想的深入研究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新的审美视角和生活态度。

1.2 研究意义意境的创构与人格生命的自觉是宗白华美学思想的核心概念,对于理解人类文化艺术的真谛,探索人类心灵世界的奥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意境的产生和建构,以及人格生命的自觉与意境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思想与情感的表达方式,进而推动文化艺术的发展与传承。

意境的创构与人格生命的自觉也与个体的精神成长息息相关,对于促进人格的完善和提升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宗白华论中国传统诗画关系

宗白华论中国传统诗画关系

论文设计题目:宗白华论中国传统诗画关系所属专业:中文系、文学类字数统计:8500字中文摘要宗白华,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学家,同时也是一个出色的诗人。

宗白华先生一生淡泊名利,钟情艺术,尤其在美学研究领域展现出他独特的艺术追求,创作出了《美学散步》、《艺境》等著作,为后世所流传。

他的美学思想被后人所称为生命美学,其原因便是他的思想是以生命哲学为基础。

其中,宗白华先生尤其在对我国传统诗画关系的研究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尝试从宗白华先生的诗画美学角度来分析他所认为的中国传统诗画的关系。

本文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背景、方法与意义,重点指出宗白华先生对诗画关系的看法为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主要表达诗与画的各成一派,互不依附的独立关系,指出诗与画是两种有着各自独特魅力的艺术形式。

第三部分则是本文的重点,通过对宗白华先生美学理论的研究分析诗与画的关系,从题材方面,空间意识及艺术意境三方面来总结诗与画的互通关系。

在本文的最后通过对比,分析等一系列研究方法得出结论:宗白华先生从生命与自然的角度将美学与诗画融为一体,他认为中国传统的诗与画既是各自独立,同时也是相互融合的。

换句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诗不能压倒画,画也不能压倒诗。

只有诗与画从本质上能够真正的融合,才能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之美。

关键词:诗画关系,生命,美学AbstractZong Baihua,aesthetics is a famous scientist,but also a great poet.Mr.Zong Baihua life fame,love art,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aesthetic studies demonstrated his unique artistic pursuit,creation of a"aesthetics walk","Artistic Conception"and other works,the spread for future generations.His descendants are known as aesthetics are the aesthetic life,the reason is that his ideas are based on the philosophy of life.Among them,Mr.Zong Baihua especially in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ur traditional poetry and made??a great contribution.This paper attempts to Mr.Zong Baihua's poetry and aesthe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hat he conside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al Chinese poetry and painting.The first part describes the background,methods and significance,highlighted Mr.Zong Baihua's view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etry and painting as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paper.The second part is the expression of a faction,mutually depend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poetry and painting independence,pointing out that poetry and painting are two art forms have their own unique charm.The third part is the focus of this article,by Mr.Zong Baihua aesthetic beaut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etry and painting research and analysis,from the subject matter,spatial awareness and life mood to summarize three interwork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poetry and painting.The last in a series of research methods by comparing and analysis in this paper concludes:Mr.Zong Baihu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life and nature blend aesthetics and poetry and he believe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oetry and painting are in separate case Under mutual integration.In other words,poem painting,painting in poetry,but poetry does not overwhelm the painting,painting can not overwhelm poetry.Only poetry and painting can essentially true integration,in order to reflect the beauty of real life.Key words:Poetry and relational,aesthetics,of life一、引言1.1研究背景、方法及意义1.1.1研究背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宗白华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高三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宗白华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高三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宗白华《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高三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宗白华《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高三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宗白华《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高三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诗哲泰戈尔曾说过:“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比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更值得宝贵的?中国文化使人民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现实得不近情理!他们已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

不是科学权力的秘密,而是表现方法的秘密。

这是极其伟大的一种天赋。

”他的这几句话里,包含着极精神的观察与意见,值得我们细加思考。

先谈“中国人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

东西方古代哲人,都曾仰观俯察探求宇宙的秘密。

但希腊及西洋近代哲人倾向于拿逻辑的推理、数学的演绎、物理学的考察去把握宇宙间质力推移的规律,一方面满足理知了解的需要,一方面导引西洋人去控制物力,发明机械,造福民生。

西洋思想最后所获得的是科学权力的秘密。

中国古代哲人却是拿着“默而识之”的观照态度,去体验宇宙间生生不已的节奏。

即泰戈尔所谓旋律的秘密。

《论语》上载: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四时的运行,生育万物,对我们展示着天地创造性的旋律的秘密。

一切在此中生长流动,具有节奏与和谐。

老子也从他高超严冷的眼里观照着世界的旋律,他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活泼的庄子也说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他把他的精神生命体合于自然的旋律。

荀子歌颂着天地的节奏:“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而生,各得其养而成。

”中国古代哲人找到了宇宙旋律的秘密,并且把这获得的至宝,渗透进我们的现实生活,使我们生活在礼与乐里,创造着社会的秩序与和谐。

我们又把这旋律装饰到我们日用器皿上,使形下之器启示着形上之道(即生命的旋律)。

中国古代艺术特色表现在日用器皿的各种图案花纹里,而中国最光荣的绘画艺术,也还是从商周铜器图案、汉代砖瓦花纹里脱胎出来的呢!再谈“中国人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现实得不近情理”。

浅析宗白华对艺术形式与内容及其关系的探索

浅析宗白华对艺术形式与内容及其关系的探索

盖不 能纯 粹 为感 觉 的 问题 ,实 为全 人格 、 全生 活 的表 现 ,只有 颜 宗 白华 在 “ 论 中 西画 法 的渊 源与 基础 ”中提 出: “ 美 术 中所 色配 合 、音 调节 奏 ,而 无 内容 ,仍 难成 立 ,此 外二 者 ,所 以不 可 5 宗 白华 在 艺术 学 ( 讲 演 )当 中 阐释 了艺 术 形 谓 形 式 ,如数 量 的 比例 、形线 的排列 ( 建筑 )、色 彩 的和 谐 ( 绘 须臾 离也 。 ” …口 画 )、音 律 的节 奏 ,都 是抽象 的点 、线 、面 、体或 声音 的 交织 结 式 与 内容 的关 系 ,指 出了 艺术 形式 与 内容 是相 辅 相成 ,相 互 影 响
宗 白华 把 形 式 的作 用 分 为 三 项 : 1 . 间 隔化 ,间 隔 化 是 形 式 得有 不足 之处 ,这 就是 理想 的 内容与 艺术 形式 之 间的调 和 。 画 的外框 使 绘 画作 品与 背 景或 周 围事物 间 隔 、雕像 的底座 使雕 像 个 艺术 品 的存 在 ,宗 白华 认 为希腊 初 期 的艺 术 多数偏 向于几 何 形 本身 与地 面 或周 围 事物 间 隔等 等 。艺 术 品形式 的组织 是 艺术 内容 体 ,例 如雕 刻 侧重 于 手足 的描 述 ,反 而 忽略 了整 体 的生 动性 ,缺 的表 现手 法 , 引导 着 我 们 集 中注 意 力 并深 入体 验 其 内涵 。2 . 构 乏 精神 意义 ,古 典风 格系 艺术 形式 超过 内容 的 。 图 。构 图是 形式 的积 极 作用 ,构 图使 片景 孤境 能组 织 成一 个有 内 涵且 美得 境 界 ,让 人们 感觉 到 一点 也 不空 洞而 是无 穷 无尽 的美 ,
美术中所谓形式如数量的比例形线的排列建筑色彩的和谐绘画音律的节奏都是抽象的点线面体或声音的交织结构为了集中地提高的和深入地反映现实的形象及心情诸感使人在摇曳荡漾的律动与谐和中窥见真理引人发无穷的意趣绵渺的思想2p98不难看出他对艺术形式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由浅到深由点线面声音等表现形式到深入人的内心感受生命的律动

宗白华论文两篇

宗白华论文两篇

宗白华论文两篇
宗白华
【期刊名称】《书画世界》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旧文新刊”栏目开办快一年了。

在这期间,该栏目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它不仅提供了研读先哲高文大作的平台,同时也藉此让读者反思和研讨当代书法的现状。

在新的一年中,《书画世界》将继续开办该栏目,刊登精选的美文。

【总页数】1页(P62)
【作者】宗白华
【作者单位】(Missing)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体育系有两篇学术论文在"第九届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暨第三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报告会"上获奖 [J], 忠文
2.本刊两篇论文入选“2020年中华医学百篇优秀论文” [J],
3.本刊两篇论文入选“2020年中华医学百篇优秀论文” [J], 本刊编辑部
4.本刊两篇论文入选“2020年中华医学百篇优秀论文” [J],
5.本刊两篇论文入选“2020年中华医学百篇优秀论文”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宗白华:骨力、骨法、风骨

宗白华:骨力、骨法、风骨

宗白华:骨力、骨法、风骨骨力、骨法、风骨本文节选自宗白华《美学散步》插图:赵春秋山水作品笔墨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特点。

笔有笔力。

卫夫人说:“点如坠石”,即一个点要凝聚了过去的运动的力量。

这种力量是艺术家内心的表现,但并非剑拔弩张,而是既有力,又秀气。

这就叫做“骨”。

“骨”就是笔墨落纸有力、突出,从内部发挥一种力量,虽不讲透视却可以有立体感,对我们产生一种感动力量。

骨力、骨气、骨法,就成了中国美学中极重要的范畴,不但使用于绘画理论中(如顾恺之《魏晋胜流画赞》,几乎对每一个人的批评都要提到“骨”字),而且也使用于文学批评中(如《文心雕龙》有《风骨》篇)。

所谓“骨法”,在绘画中,粗浅来说,有如下两方面的含义。

第一,形象、色彩有其内部的核心,这是形象的“骨”。

画一只老虎,要使人感到它有“骨”。

“骨”,是生命和行动的支持点(引伸到精神方面,就是有气节,有骨头,站得住),是表现一种坚定的力量,表现形象内部的坚固的组织。

因此“骨”也就反映了艺术家主观的感觉、感受,表现了艺术家主观的情感态度。

艺术家创造一个艺术形象,就有褒贬,有爱憎,有评价。

艺术家一下笔就是一个判断。

在舞台上,丑角出台,音乐是轻松的,不规则的,跳动的;大将出台,音乐就变得庄严了。

这种音乐伴奏,就是艺术家对人物的评价。

同样,“骨”不仅是对象内部核心的把握,同时也包皮含着艺术家对于人物事件的评价。

第二,“骨”的表现要依赖于“用笔”。

张彦远说:“夫象物必在于形似,而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于用笔”(《历代名画记》)。

这里讲到了“骨气”和“用笔”的关系。

为什么“用笔”这么要紧?这要考虑到中国画的“笔”的特点。

中国画用毛笔。

毛笔有笔锋,有弹性。

一笔下去,墨在纸上可以呈现出轻重浓淡的种种变化。

无论是点,是面,都不是几何学上的点与面(那是图案画),不是平的点与面,而是圆的,有立体感。

中国画家最反对平扁,认为平扁不是艺术。

就是写字,也不是平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是一部折射着深刻的理性逻辑思维之光、蕴含着鲜明
的系统比较思想的随感。宗白华先生认为音乐、建筑、舞蹈等是一切艺术的根本形态,特别是
音乐这种艺术形态,其音乐语言如何由诗歌语言转化而来,音乐艺境如何生成,在《美学散步》
中都有非常丰富而深入的美学阐释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说:“散步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行动,它的弱点是没有计划,没有系统。”[1 ]但细读后,就会发现在这些看似随感而发没有系统的文章中却折射出深刻的理性逻辑思维之光,蕴含着鲜明的系统比较思想。无论是谈诗歌、音乐、建筑、绘画、舞蹈、书法、戏剧,宗白华先生总是把它置放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这个大系统中,寻找它们各自的独特位置以及它们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和相互影响。在文章中处处可见到以画论诗、以诗论画;以乐论诗,以诗论乐;以音乐论建筑、以建筑论音乐;以书法论绘画、以绘画论书法;以音乐建筑论舞蹈,以舞蹈论音乐建筑等这样的系统比较方法。在不同传统艺术各异其趣的美的比较中,深刻揭示出各种艺术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以及中国古典艺术追求“意境”上所表现出来的内在本质联系。
白华把艺术意境生成概括为3个阶段(或叫层次) :直观感相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和最
高灵境的启示。在宗白华看来,艺术的理想境界是“澄怀观道”,即意境或禅境,所谓在拈
花微笑里领悟色相中至微至深的禅境;“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
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形成艺术的二元,构成
然于世欲的求禅的境界。艺术境界是人超然于世俗,通向宗教境界的重要中介层次。这
反映了宗白华对人生境界的理念。二
艺术境界是宗白华人生境界中的一个极重要的层次也是其美学思想的核心部分,艺
术境界的审美本质就在于它寻求作为对人生意义和无限永恒的宇宙的追询和感悟,是一
种由形入神、由物会心、由景至境、由物知天、由天而悟的心灵感悟和生命超越的过程。宗
同时表现出最高度的生命、旋动、力、热情,它不仅是一切节奏表现的常状态,而且是宇宙
创化过程的象征,使深不可测的玄冥的境界具象化、肉身化。因此,宗白华认为舞蹈是一
切艺术的根本形态,中国的书法、画法、建筑的飞檐都趋向于飞舞。

1.逻辑语言向音乐语言的转化
宗白华认为,逻辑语言由于情感之推动,产生飞跃,成为音乐的语言。所谓“悦之,故

什么是人生境界?在宗白华看来,人生境界因人与世界接触关系层次的不同,分为6种境界: (1)功利境界; (2)伦理境界; (3)政治境界; (4)学术境界; (5)艺术境界; (6)宗教境
界。功利境界重于利,伦理境界重于爱,政治境界重于权,学术境界重于真,艺术境界重于
美,宗教境界重于神。宗先生特别指出,艺术境界处于学术境界与宗教界教境界之间,它
有声”,这是对中国传统歌唱艺术基本规律的概括,中国戏曲表演中的“咬字行腔”就是这
一基本规律的具体体现。“字”和“腔”是中国传统歌唱艺术的基本要素,咬字清楚就是为
了使声腔能表现思想内容,反映客观观点,这就是所谓“字中有声”。但是,为了更充分地
把“字”中的情感内容表达出来,字还需转化为“腔”,即化短音节的“字”为连绵起伏的腔调
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最深心灵的反
映,化实景为虚景,以形象为象征,使人类最高心灵具体化肉身化。“[1 ]在我看来宗白华的
人生六层境界实际上可划为四层境界:1.世俗的功利境界。它涵盖了功利、伦理、政治三
层境界;2.科学求真的境界,即所谓学术境界;3.艺术求美的境界;4.宗教求真善美高度超
致地表达人复杂内心情感的腔调(声乐—歌曲语言转化的最根本动力,则是人的情感。
从诗歌语言到音乐语言的转化中,宗白华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字”与“声”
的关系问题。“字”就是概念,它表现的是人的思想,而思想应该正确地反映客观真实,所
以“字”里要求真。“声”就是声腔,旋律,它表现的是人的内心情感的跌宕起伏,通过有组
(即音乐旋律)。所谓“长言”,在字的声腔化中,“字”被分解为头腹尾三个部分,被声腔所
融解“,字”在“腔”中被扬弃了,然而“字”的情感内容却在“字”的被扬弃中得到更充分的表
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之。”这里,宗白华揭示了逻辑语言、音乐语言之
间内在的逻辑转化关系。如果说逻辑语言着重表现的是词语中的概念性(即语义的单一
性、明晰性)的话,那么诗歌语言则通过语言声调的韵律突出表现语言的感情色彩,而音乐
语言(旋律)则进一步把诗歌的感情色彩进行夸张,使之变成跌宕起伏变化无穷,能淋漓尽
织的乐音运动使诗歌语言中的“字”变成音乐旋律化的歌唱,所以“声”里要求美。歌曲中
有了“字”就有了属于与人有密切联系的内容,歌曲中有了“声”则使表现真理的语言融进
音乐美的境界中,因此“,字”与“声”的关系,就是“真”与“美”的关系。
在“字”与“声”的转化中,宗白华引用了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中的“声中无字、字中
艺术趋向音乐的状态和建筑。[1 ]关于音乐与宇宙的和谐关系,早在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就
已发现了乐音的高低与琴弦的数比形成密切关系,擅长于表现人类最隐秘情感状态的音
乐与最清晰的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直接把宇宙的数理秩序诉之于神秘的情感世界。
后来,德国古典哲学家谢林也认为,音乐与建筑的形式都以数的比例作为基础,称音乐为
“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由此可见,音乐是在动态中体现着宇宙的秩序、节
奏运动,而建筑则是静态中体现着宇宙的秩序、节奏,二者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舞蹈则综合了音乐的纯时间形式和建筑的纯空间形式。舞蹈,以严谨的建筑的秩
序流动,以音乐浩荡奔驰的生命收敛为韵律,从而表现出最高度的韵律、节奏、秩序、理性,
“禅”的心灵状态。
宗白华把艺术境界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模仿自然的境相来表现人心中最深的心灵
状态,它包括文学诗歌和绘画;一类是以非模仿自然的境相来表现人心中最深的心灵状
态,它包括音乐、建筑、舞蹈。在这两种类型中,宗白华认为,后者才是一切艺术的根本形
态。这是因为音乐和建筑的秩序结构能直接启示宇宙本体内部的和谐与节奏。所以一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