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配电设计方案(优.选)
供配电设计的选题思路方案
![供配电设计的选题思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d680ad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18.png)
供配电设计的选题思路方案
供配电设计的选题思路方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 电力负荷预测和需求侧管理:通过分析历史用电数据、建筑物类型和功能以及人口流动情况等因素,预测未来的电力负荷,并设计相应的需求侧管理措施,如峰谷电价差异化定价、能源管理系统等,以实现供需平衡和节能减排。
2. 低压配电网优化设计:通过分析低压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变电站、变配电装置等参数,优化配电网的布局和容量,并考虑适时的改造和升级,以提高变电能力、减少线损和提高供电可靠性。
3. 新能源接入与微电网设计:考虑到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可以选择研究新能源的接入策略和技术,如分布式发电、光伏发电等,并设计相应的微电网系统,以实现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供电的可靠性。
4. 智能电网设计:根据智能电网的概念和发展趋势,选题可以聚焦于智能电网的建设和设计,包括智能计量、智能能源管理、智能终端设备等方面,以提高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5. 供配电设备的可靠性与故障诊断:选题可以从供配电设备的可靠性分析、故障预测和故障诊断等方面展开,考虑不同的故障诊断方法和技术,如状态监测、模型识别等,在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与运行中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故障处理能力。
综上所述,供配电设计的选题可以从电力负荷预测和需求侧管理、低压配电网优化设计、新能源接入与微电网设计、智能电网设计以及供配电设备的可靠性与故障诊断等方面进行选取。
某学校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
![某学校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01eb53b0717fd5370cdcf7.png)
第1章绪论供配电技术,就是研究电力的供应及分配的问题。
电力,是现代工业生产、民用住宅、及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能源和动力,是现代文明的物质技术基础。
没有电力,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和网络化,都是建立在电气化的基础之上的。
因此,电力供应如果突然中断,则将对这些用电部门造成严重的和深远的影响。
故,作好供配电匸作, 对于保证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供配电工作要很好的为用电部门及整个国民经济服务,必须达到以下的基本要求:(1)安全一一在电力的供应、分配及使用中,不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可靠一一应满足电力用户对供电可靠性和连续性的要求。
(3)优质——应满足电力用户对电压质量和频率质量的要求。
(4)经济一一应使供配电系统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并尽可能的节约电能和减少有色金属消耗量。
另外,在供配电工能中,还应合理的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即要照顾局部和当前利益,又要有全局观点,能照顾大局,适应发展。
我们这次的毕业设讣的论文题口是:某高校供配电工程总体规划方案设计;作为高校, 随着本科教育工作的推进和未来儿年的继续扩招,对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电力设施将提出相当大的挑战。
因此,我们做供配电设计工作,要作到未雨绸缪。
为未来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这主要表现在电力变压器及一些相当重要的配电线路上,应力求在满足现有需求的基础上从大选择,以避免一台变压器或一组变压器刚服役不到儿年乂因为容量问题而台而光荣下岗的情况的发生。
总之一句话:定位现实,着眼未来:以发展的眼光来设计此课题。
第2章供配电系统设计的规范要点供配电系统设计应贯彻执行国家的经济技术指标,做到保障人身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
在设计中,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以及地区供电特点,合理确定设计方案。
还应注意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
设计中尽量釆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效率高、能耗低、性能先进的电气产品。
学校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
![学校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7c9d36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7.png)
学校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
为了保障学校供配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满足学校正常教学及生活用电需求,设计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供电方案设计
学校供电系统的供电来源应该根据学校所处位置和周围供电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如能接入市区供电网,则推荐接入市区220V电网。
如果无法接入市区电网,则应考虑建设学校自有的小型煤电站或太阳能发电站等,以保障学校的日常供电需求。
同时,为了防范电力事故的发生,需增设应急发电机组。
二、配电系统设计
1. 主配电室的设计:负责学校供电的整体控制和调度,主要将来自总配电室的电力能量转输到各用电系统。
2. 分配配电室的设计:设计在各用电系统或各栋楼内,如教学楼、宿舍楼等,接受主配电室分配的电能,分别供应到终端。
3. 单位配电室的设计:为各个单位提供本单位用电的配电室,可根据该单位所在的楼层和用电负荷等情况,设计相应的策略。
三、用电系统设计
1. 电力用电设施的设计:包括教学楼用电、宿舍楼用电、办公楼用电、实验室用电等,需要根据各种用电设施的特点来做出合理设计,确保其安全可靠,满足日常教学及生活用电需求。
2. 安全设施的设计:包括电气保护设备、隔离开关、接地装置、过载保护器等安全设备的选择和布置,以确保学校供配电系统的安
全性。
3. 用电系统的管理和监控:采用现代化的用电监控系统和智能
化设备,例如智能电表、温度监控、烟雾探测器、气体泄漏监测器等,以实现电力设施的远程监控,提高用电安全性。
以上是学校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具体可根据学校
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调整。
总体来说,本方案以安全、可靠、经济、环保为指导思想,提高学校供配电系统的性能、降低学校的用电成本。
项目6供配电系统的方案设计
![项目6供配电系统的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1ab5204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c2.png)
项目6供配电系统的方案设计项目6为供配电系统的方案设计提供了一个综合评估和分析的基础,旨在提高供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提高设备的能效性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介绍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原则、关键技术及实施方案。
一、设计原则1.1 安全性:确保供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预防火灾和其他损害,减少对人身安全的风险。
1.2 可靠性:保证供配电系统的稳定运行,防止电力故障,并进行必要的故障恢复措施。
1.3 经济性:确保供配电系统按照最小资本负担最大程度地满足负荷要求。
1.4 灵活性:能够应对变化中的负荷需求和使用特殊设备的要求。
1.5 环保性:确保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方案考虑环境因素,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污染和消耗。
二、关键技术2.1 电力系统规划:根据用户负荷需求、供电网络结构和可靠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电力系统规划方案。
2.2 供电设备选型:选择市场上最优质的供电设备,包括变压器、配电盘、电缆线路,确保供电设备符合质量、安全和可靠性标准。
2.3 自动化技术:通过数据传输系统、变频器、PLC和人机界面开展现代化的自动化控制,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数据采集和处理。
2.4 统计分析技术: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发数据处理软件,实现从数据中挖掘和分析隐藏在数据中的规律,按照供电负荷变化进行实时调节和优化。
三、实施方案3.1 设计框架:首先确定供配电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
包括不同场景下的负荷流程,供电设备的选型和配置,以及系统安全规范、有效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的保证方案。
3.2 计算方案:根据电力供应和负荷变化的数据,进行供配电系统的负载流计算,确定设备容量,选择合适的电源及关联设备。
3.3 安全方案:确定安全方案,包括供配电系统的安全规范、可靠性,选择保护措施、配备安全措施及应急措施,保证供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3.4 实现方案:展开供配电系统的执行方案,包括设备采购、相关技术调试、应用培训和数据采集。
3.5 维护方案:确保供配电系统经过更换设备、日常维护、故障诊断和设备检修后,在保持原有设计和运行效果的同时,推进供配电系统的更新迭代。
供配电设计方案范文
![供配电设计方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71a7b32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22.png)
供配电设计方案范文配电设计方案是建筑电气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确保建筑物内的电力系统安全可靠,并满足正常运行的需求。
在设计配电系统时,需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用电负荷、线路布置、设备选型、电力安全保护以及后期维护等因素。
下面是一个示例的配电设计方案,具体内容如下:一、设计目标本配电设计方案的目标是为了满足建筑物的用电需求,确保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同时考虑节能减排的要求。
设计中应注重选择高效节能的设备,并合理布局线路,以保证电力负荷的均衡分配和电能的有效利用。
二、用电负荷计算根据建筑物的用电需求和相关规范要求,进行用电负荷计算。
计算过程中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各个用电区域、设备功率、同时使用率等因素,并结合历史用电数据进行合理推算。
通过用电负荷计算,确定建筑物的总功率需求和各个分区的负荷情况。
三、线路布置设计在对用电负荷进行了合理计算后,根据负荷情况进行线路布置设计。
主要包括主干线路、支路线路和终端电器的布置。
在布置时,要注重线路的合理划分,合理定位插座和开关的位置,以及保证线路的足够载流能力和短路能力。
四、设备选型根据用电负荷计算结果和线路布置设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配电设备。
包括低压断路器、开关柜、电力接触器、电缆桥架、配电箱等。
在选型时,要根据建筑物的用电负荷特点和工作环境的要求,选择具有高效节能、可靠性好、安全性高的设备。
五、电力安全保护设计电力安全保护是配电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包括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接地保护等。
在设计中,要合理设置各个保护装置的参数,以便在发生异常电流或电压情况时,能够及时切断电路,保证安全使用电力。
六、后期维护管理为了保证电气系统的长期安全运行,需要进行后期的维护管理。
包括定期巡检、设备保养、故障排除等。
同时,还需要制定完善的维护计划和管理制度,确保维护工作的有序进行。
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维护管理的要求,合理布置设备,并考虑到维护人员的操作便利性。
七、配电设计方案总结通过以上设计内容的实施,可以满足建筑物的用电需求,保证电气系统的运行安全可靠,并能够在后期的维护管理中得到有效保障。
机修厂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
![机修厂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ecb820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8b.png)
机修厂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供配电系统是机修厂正常运营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它的设计方案直接关系到机修厂的稳定运行和电力安全。
下面将介绍一个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包括电源接入、配电系统、电器设备选择等。
一、电源接入1.选址:机修厂选择在交通便利、用电容量大、电力负荷稳定的地方建设,避免进电线路长、电力供应不稳定的情况。
2.供电方式:根据机修厂的用电需求和当地电力供应情况,可以选择接入市电或者使用独立发电机组供电。
如果选择接入市电,还需要考虑并报备电力公司的接入容量,并设置断路器、电动开关和接地装置等电力设备。
二、配电系统1.电缆选择:根据机修厂的用电容量和距离要求,选择适当规格的电缆,使用铠装电缆或者防火电缆,确保供电安全。
2.主配电室:设置一个主配电室,用来接收进电线路和对电力进行分配。
主配电室应该具备良好的通风设备和防火措施,并设有监测和保护装置,如电动开关和电流互感器等。
3.首次分配:主配电室接收进电线路后,可以通过开关柜分配电力给不同的区域或设备。
根据机修厂的需求,可以设置多个分配柜,每个分配柜负责一个区域或设备的供电。
4.次级分配:为了细分供电区域和提高设备的供电安全性,还可以设置次级分配柜,将电力进一步分配给具体的设备或工作区域。
次级分配柜应该设有独立的开关控制,以及对应设备或区域的保护措施,如漏电保护器和过载保护器等。
三、电器设备选择1.断路器:根据机修厂的用电需求和负载大小,选择适当规格的断路器。
断路器应该具备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功能,确保供电安全。
2.开关:选用耐用、可靠的电动开关,确保供电线路的灵活控制和安全断开。
3.接地装置:为了保证电能安全地导入地下,必须设置有效的接地装置,避免人员触电和设备运行异常。
4.监测和保护装置:为了实时监测供配电系统的工作状态,可以布设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等,将监测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实现远程监控和故障报警。
通过以上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机修厂可以保证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安全性。
车间供配电设计方案
![车间供配电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b243a8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cb.png)
车间供配电设计方案1.设计原则:(1)安全可靠:车间供配电系统应满足电气设备运行的基本要求,确保车间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员的安全。
(2)经济合理: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经济合理的设备和材料,减少成本投入。
(3)灵活可扩展:车间供配电系统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方便以后的扩展和改造。
2.设计内容:(1)供电形式:根据车间的用电负荷和供电网络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供电形式,如单回线制或双回线制,以及直接供电还是经变压器供电等。
(2)主配电室:根据车间的规模和用电负荷确定主配电室的位置和容量。
主配电室应具备高压进线开关柜、低压配电柜、自动切换柜等设备,以及相应的保护和监测装置。
(3)分配电室:根据车间的布局和用电负荷确定分配电室的位置和容量。
分配电室应根据需要设置不同容量的配电柜,用于分配电能到各个用电设备。
(4)输电线路:根据供电形式和用电负荷确定输电线路的规格和长度,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可靠。
同时,需要进行电缆敷设,避免电缆的过热和短路等问题。
(5)照明系统:根据车间的照明需求和光照强度要求,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和照明方案。
照明设备应具备防尘、防爆和可调光等功能,以提高照明效果和节能效果。
(6)接地系统:车间供配电系统需要建立良好的接地系统,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接地系统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7)防雷系统:根据车间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设计合适的防雷系统,保护车间的电气设备免受雷击损坏。
3.设计步骤:(1)确定用电负荷:根据车间的生产设备和照明需求,计算用电负荷,确定供配电设计的基础数据。
(2)选择供电形式:根据用电负荷和供电网络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供电形式,如单回线制或双回线制,以及直接供电还是经变压器供电等。
(3)确定主配电室位置和容量:根据车间的规模和用电负荷,确定主配电室的位置和容量,并确定主配电室的布置和设备选择。
(4)设计分配电室:根据车间的布局和用电负荷,确定分配电室的位置和容量,并确定分配电室的布置和设备选择。
学校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
![学校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554a04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7.png)
学校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
一、设计概述
本次设计的学校供配电系统是针对一所具有完善的教学设施和住宿设施的综合大型学校,其供配电系统由高压侧和低压侧两部分组成。
高压侧负责接受供电局输送的电能,并通过高压开关设备及变压器进行升压变压;低压侧负责将变压器升压后的电能输送至学校全部用电设施。
二、设计内容
1. 高压侧设计
(1)用电负荷及负荷分布情况
本所学校综合大型,用电负荷大。
其设备负荷分布如下:
住宿区域:50%
教学区域:30%
办公区域:10%
其他区域:10%
(2)用电特点及计算
由于学校的用电负荷相对较大,需要根据负荷特点确定高压配电线的截面和变压器容量。
在此,我们通过以下数据计算得出所需高压线截面和变压器容量。
平均用电负荷:约为5000千瓦。
大型综合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优比性分析
![大型综合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优比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cbda912b7360b4c2e3f6450.png)
窗内展 示商品及 内柱立面的照 疏散 照明作 为应急 照明的一部分 ,是用于确保疏散通道被有效地辨 明 , 也包 括商家对某些商品 的 认和使用的照明, 其配 电系统应按消防负荷设计 。 专用或重 点照 明。
2 负荷负荷。
场为大型商场。大型商场具有营业 面积大 、 人员 密集 、 贵重货物多 、 可燃物 换 时间的要求。故方案 I中的备用照明和疏散照明还需设 置集 中E P S , 以 多、 疏散 困难等特点 , 一旦停 电, 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和较 大的经济损失。 保证A T S E 转换阶段的连续供 电。 大型商场除设置正常照明外 , 还需设置应急照明和值班照 明。 应急照 c . 为便 于管理和控制 , 将正 常照 明分为顶棚一般照明和局部 照明进行 明又包括备 用照 明和疏散照明。备用照 明是当正常照明因故熄灭后, 用于 配电。顶棚一般照明灯具安装于顶棚 , 为营业厅提供正常照明。局部照明 确保商场正 常经营活动继续进行的照明。 其照度为正常照 明照度的3 0 %~ 包括对 陈列 柜 台内的商 品 、 橱
该方案的供 配电系统也是采用两路互相独立的1 0 k V 电源供 电,与方
案I 相 比, 其特点如下 : a . 无专用的备用照明配电 回路。
3 大 型商场 照 明供 配 电 系统 设计 方案
下面列 出大 型商场照 明供 配电系统 的4 个 设计 方案( 见图
优 劣。
3 . 1方案 I( 见图1 )
建筑 节能
大型综合建筑供 配 电系统设计方案优 比性分析
摘要 : 以国家现行相关规范为依 据, 结合 商场建筑 的电力 系统 , 对其供 配电和照明进行 了详细介绍 , 并给 出了几种供 配电
设计方案对 比, 希望能够通过对 电气系统设计 内容的阐述 , 为广大从事 同类大型建 筑的工程设计人 员提供参考 。
大型用电设备的供配电设计方案优选分析
![大型用电设备的供配电设计方案优选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00298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8c.png)
大型用电设备的供配电设计方案优选分析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了我的书桌上,我拿起笔,开始构思这个关于大型用电设备的供配电设计方案。
10年的方案写作经验让我对这个话题轻车熟路,但每一次的挑战都让我充满期待。
一、需求分析1.设备的用电负荷:了解设备的最大功率、运行时间等,为供电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2.供电系统的可靠性:确保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供电系统不会出现故障,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3.供电系统的安全性:防止电气火灾、触电等事故发生,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二、方案制定1.方案一:集中供电将所有大型用电设备连接到同一电源系统,通过一台或多台变压器进行供电。
这种方案的优点是供电系统简单,投资成本较低。
但缺点是供电可靠性较低,一旦电源系统出现问题,所有设备都将受到影响。
2.方案二:分散供电为每个大型用电设备单独设置一个电源系统,通过多台变压器分别供电。
这种方案的优点是供电可靠性较高,一台设备的故障不会影响其他设备的运行。
但缺点是投资成本较高,供电系统复杂。
3.方案三:冗余供电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增加一台或多台备用变压器,当主变压器出现故障时,备用变压器能够自动切换,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这种方案的优点是供电可靠性较高,投资成本适中。
但缺点是供电系统相对复杂,维护难度较大。
4.方案四:智能化供电采用先进的智能化供电系统,通过智能检测、故障诊断等功能,实时监测供电系统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这种方案的优点是供电可靠性极高,投资成本适中。
但缺点是技术要求较高,实施难度较大。
三、方案优选1.对于用电负荷较小、投资预算有限的项目,可以优先考虑方案一。
2.对于用电负荷较大、投资预算充足的项目,可以优先考虑方案二或方案三。
3.对于对供电可靠性要求极高的项目,可以优先考虑方案四。
四、实施与监测1.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
2.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3.施工完成后,对供电系统进行试运行,检测各项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供配电设计要求(参考)
![供配电设计要求(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f0347a1d941ea76e59fa04b7.png)
供配电设计要求(参考)1.供配电方案1)本项目在每个路段根据负载均匀设置箱式变电站,共设置6台下沉式箱式变电站。
2)变电站高压侧采用单路10kV电源供电方式,高压电源由地方电网就近引入。
2.箱式变电站下沉式箱式变电站高压电源线进线前设有跌落式高压熔断器、避雷器等高压保护设备。
高压出线柜采用熔断器和带接地刀闸负荷开关组合柜。
变压器采用SC(B)11系列干式变压器。
低压柜内设有低压电容自动补偿柜,以减低运行中的无功功率损耗。
在下沉式箱变附近设置照明控制柜,柜内设有照明节能控制装置,可分段投切负荷,同时可进行人工、时间自动控制、光敏控制,时控开关和光控开关可根据时间和环境自动开关灯具,同时还可以实现调光功能,照明控制柜内还应设置交通信号灯等用电的电源进线和出线开关设备。
3.电缆和管道10kV电源由交联聚乙烯绝缘高压电力电缆引入箱式变电站,穿Φ140镀锌钢管埋地保护,埋深0.7m。
低压配电电缆采用380/220V放射式供电,采用三相四线制铜芯电缆。
照明电缆采用YJV-1kV-4x25mm2电缆,智慧灯杆挂载设备采用ZA-RVV25(2x25mm2)电缆,电缆敷设穿Φ90×4.3mmPE管埋地保护,埋深0.78m;箱变处横穿过路管道采用4孔Φ89×4mm 镀锌钢管,其他过路管道采用2孔Φ89×4mm镀锌钢管,埋深1.03m;同时根据横穿道路情况,在被横穿道路两侧或一侧设置电力手孔或人井。
交通信号供电电缆与照明电缆同向敷设。
灯具处低压电缆接线,路基段采用在路灯工作门内进行,桥梁和跨线桥段采用在桥梁主体专业预留的照明接线盒内进行。
灯具接线按ABC相别顺序接电,力求三相平衡。
灯杆内应配有相应规格的软护套线。
正常运行时,供电线路电压偏差应不大于±5%,照明线路电压偏差应不大于+5%、-10%。
4.防雷设施低压配电柜低压电源总进线回路、照明控制箱内母线:各箱变低压电源总进线开关下端需要安装能防御10/350us波形雷电流幅值的开关型的电涌保护器SPD1,其雷电测试电流Iimp=15kA,响应时间ta≤1us,电压保护水平Up≤2kv。
教学楼供配电设计方案
![教学楼供配电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9d2a40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00.png)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学楼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对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保证教学楼内师生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提高供电质量,本方案对教学楼供配电系统进行设计。
二、设计原则1. 安全可靠:确保供电系统在各种情况下均能稳定运行,保障师生安全。
2. 经济合理:在满足供电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建设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 先进适用:采用先进的供配电技术,提高供电质量,适应未来发展需求。
4. 智能化:实现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提高运行效率。
三、设计内容1. 供电电源(1)采用双回路供电,确保供电可靠性。
(2)电源进线采用10kV高压电缆,从变电站引入。
2. 变电站设计(1)变压器容量:根据教学楼用电负荷需求,选用合适容量的变压器。
(2)变压器台数:根据供电可靠性要求,设置两台变压器,互为备用。
(3)变压器保护:设置完善的保护装置,确保变压器安全运行。
3. 配电系统设计(1)低压配电系统:采用放射式供电,从变压器低压侧引出。
(2)配电柜:采用低压配电柜,实现集中控制和保护。
(3)配电线路:采用电缆线路,满足供电距离和负荷要求。
4. 电缆敷设(1)电缆敷设方式:根据建筑结构、环境等因素,采用直埋、桥架、电缆沟等方式敷设。
(2)电缆规格:根据负荷需求,选用合适规格的电缆。
5. 供配电设备选型(1)变压器:选用国内外知名品牌,具有较高可靠性和性能。
(2)配电柜:选用符合国家标准、性能稳定、操作方便的配电柜。
(3)电缆:选用符合国家标准、耐高温、防火等级高的电缆。
6. 智能化系统(1)采用供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现远程监控、故障报警、数据采集等功能。
(2)安装电能计量装置,实时监测用电负荷,提高用电管理效率。
四、设计实施与验收1. 设计实施: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2. 验收:完成供配电系统建设后,进行验收,确保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五、结论本方案针对教学楼供配电系统进行了全面设计,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先进适用。
大型用电设备的供配电设计方案优选分析
![大型用电设备的供配电设计方案优选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8e4e8202af90242a895e5fd.png)
大型用电设备的供配电设计方案优选分析作者:莫建文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0期摘要:本文介绍大型用电设备的供配电设计,对大型设备的开关整定和计入变压器的负荷计算进行探讨,并结合项目运行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合理选择和确定变压器的容量。
关键词:大型用电设备;制冷机组;需要系数;功率因数;变压器容量中图分类号:U2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引言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大型建筑及城市综合体不断涌现,大容量的用电设备不断使用。
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第3.4.2条,当用电设备总容量在250kW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在160kVA及以上时,宜以10(6)kV供电;当用电设备总容量在250kW以下或变压器容量在160kVA以下时,可由低压供电。
由于供电条件、使用习惯、运营维护的条件要求、市场因素、设备自身情况等因素的影响,民用建筑中依然有一定的大容量设备(超过250kW,主要以制冷机组为主)采用0.38kV供电。
由于设备容量较大,对变压器容量的选取影响较大,正确合理的选择变压器容量,可以使电气设计更加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节能环保。
二、含大容量设备的变压器容量选取变压器的容量的确定需要经过负荷计算,负荷计算方法有很多,一般采用以下3种方法:1)单位面积功率法和单位指标法;一般多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和方案阶段采用,主要是针对规划功能已初步确定或建筑主体功能形式已确定,但内部具体划分未明确的情况。
2)需要系数法;用设备功率乘以需要系数和同时系数,直接求出计算负荷。
目前工程项目多采用需要系数法,计算比较简便,尤其是变电所和配电所的设计。
3)利用系数法;采用利用系数求出用电设备组在最大负荷班内的平均负荷,再考虑设备台数和功率差异的影响,乘以与有效台数有关的最大系数得出计算负荷,这种计算方法是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基础,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接近。
但由于计算较繁琐,使用不很普遍,在工业设计中还有采用。
供配电设计方案
![供配电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c725e1551810a6f52486d0.png)
目录目录 (1)1 负荷计算 (2)1.1 各车间的负荷计算 (2)1.2 车间变电所的预计选择 (2)1.2.1 各变电所位置及全厂供电平面草图 (2)1.2.2 供电平面图 (2)2 各车间变电所变压器容量和台数选择 (4)2.1 变电所Ⅰ变压器容量和台数选择 (4)2.2变电所Ⅱ变压器容量和台数选择 (5)2.3 变电所Ⅲ变压器容量和台数选择 (5)3 配电线路中导线及设配的选择 (7)3.1 导线截面积的选择 (7)3.1.1 供给变电所Ⅰ的10kv线路截面的选择 (7)3.1.2 供给变电所Ⅱ的10kv线路截面的选择 (8)3.1.3 供给变电所Ⅲ的10kv线路截面的选择 (10)3.1.4邻厂备用电源线路导线选择(仅供给车间1,5,9) (11)3.2 设备的选择 (12)3.2.1 10kv高压短路电流及容量 (12)3.2.2 380v低压短路电流及容量 (12)3.3 工厂高低压配变电所的主接线图 (14)4 继电保护的配置 (15)附表 (16)5 设计心得 (17)1 负荷计算1.1 各车间的负荷计算计算负荷如下表:1.2 车间变电所的预计选择1.2.1 各变电所位置及全厂供电平面草图根据地理位置及各车间计算负荷大小,决定设立3个车间变电所,如下变电所Ⅰ∶锻造车间锻压车间金工车间变电所Ⅱ∶工具车间电镀车间机修车间变电所Ⅲ∶热处理室装配车间锅炉房仓库1.2.2 供电平面图如下图2 各车间变电所变压器容量和台数选择2.1 变电所Ⅰ变压器容量和台数选择1.变电所Ⅰ(1,2,3)的供电负荷统计385.1αtan 585.0αcos k 3.450var 2.3659.0)(k 5.26385.0)(1301301123012301301321301321301====+==⨯++==⨯++=S P VAQ P S k Q Q Q Q W P P P P2.变电所Ⅰ(1,2,3)的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到 cos α'=0.9即tan α'=0.48)VAQ Q P S P Q C C k 29348.2382.365(5.263)(kvar 48.23848.0385.1(5.263αtan α(tan 22130130130301122=+=+====)--)-)-,3.变电所Ⅰ(1,2,3)的变压器选择为保证供电的可靠性,选用两台变压器,每台可供总负荷的70%。
大学教学楼供配电设计方案
![大学教学楼供配电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54b763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cc.png)
大学教学楼供配电设计方案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大学教学楼供配电设计方案,以确保电力的稳定供应,满足教学楼内各种设备的电能需求。
本文将从用电负荷分析、电源选择、配电系统和安全保护等几个方面介绍供配电设计方案。
一、用电负荷分析在进行供配电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用电负荷分析,了解教学楼内各个区域的用电需求。
根据教学楼的规模和用途,课室、实验室、办公室、图书馆等区域的用电负荷将有所不同。
通过用电负荷分析,可以准确确定电力供应的需求,从而合理设计供配电系统。
二、电源选择针对大学教学楼供配电设计,可以选择多种电源供应方式。
一般大学教学楼常采用电力公司供电并备有应急发电机组。
在选择电源时,需要考虑供电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此外,应急发电机组的选型也需要根据负荷需求和备用能力进行合理选择。
三、配电系统设计教学楼供配电系统包括高压配电系统和低压配电系统。
高压配电系统负责将电力从变电站输送到教学楼内,采用变压器、开关设备等设备实现电力的变压、变配和变频等功能。
低压配电系统将高压输送的电力分配到教学楼内的各个用电设备,包括开关柜、电缆、配电盘等设备。
配电系统的设计应考虑电力的安全可靠供应、线路的合理规划,以及对负荷需求的灵活调节。
四、安全保护大学教学楼供配电设计中,安全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安全保护设备应包括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漏电保护和接地保护等。
过载保护能够防止电力设备由于负荷过大而损坏,短路保护用于防止设备短路时电流过大造成危险。
漏电保护可以在接地线出现漏电时及时切断电源,保护用电设备和使用者的安全。
接地保护能够确保教学楼内设备的接地良好,避免漏电和其他安全事故发生。
结论:大学教学楼供配电设计是确保电力供应稳定的重要一环。
通过用电负荷分析、电源选择、配电系统设计和安全保护等方面的合理规划,可以实现供配电系统的高效、可靠和安全运行。
同时,还需要对供配电系统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为大学教学楼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供配电招标优化方案设计(3篇)
![供配电招标优化方案设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2957f66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d.png)
第1篇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供配电系统作为国家能源供应的重要环节,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保障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优化招标流程,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特制定本供配电招标优化方案。
二、方案目标1. 提高招标透明度,确保公平公正。
2. 降低招标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 提升工程质量和安全性,保障供配电系统稳定运行。
4. 加快工程进度,缩短建设周期。
5. 培育健康有序的供配电市场环境。
三、方案内容(一)招标流程优化1. 招标公告发布:采用多种渠道发布招标公告,包括官方网站、行业媒体、政府招投标平台等,确保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和及时性。
2. 资格审查:严格审查投标人的资质、业绩、财务状况等,确保投标人具备承担工程的能力。
3. 招标文件编制:招标文件应明确工程范围、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工期、合同条款等内容,确保招标文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4. 评标方法优化:采用综合评分法,综合考虑投标人的技术实力、项目管理能力、服务质量、价格等因素,确保评标结果的客观公正。
5. 中标公示:对中标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招标过程的公开透明。
(二)招标成本控制1. 简化招标程序:精简招标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降低招标成本。
2. 采用电子招标:利用电子招标平台,提高招标效率,降低招标文件制作、分发、接收等环节的成本。
3. 合理选择招标代理机构: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招标代理机构,降低招标代理费用。
(三)工程质量和安全性保障1. 加强投标文件审核:对投标文件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投标文件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2. 实施施工过程监管: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3. 加强验收工作:严格执行工程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达到预期效果。
(四)工程进度管理1.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施工组织设计,确保工程进度。
2. 加强施工资源配置:合理配置施工资源,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某学校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
![某学校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40fd6627284b73f2425081.png)
第1章绪论供配电技术,就是研究电力的供应及分配的问题。
电力,是现代工业生产、民用住宅、及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能源和动力,是现代文明的物质技术基础。
没有电力,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和网络化,都是建立在电气化的基础之上的。
因此,电力供应如果突然中断,则将对这些用电部门造成严重的和深远的影响。
故,作好供配电工作,对于保证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供配电工作要很好的为用电部门及整个国民经济服务,必须达到以下的基本要求:(1)安全——在电力的供应、分配及使用中,不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可靠——应满足电力用户对供电可靠性和连续性的要求。
(3)优质——应满足电力用户对电压质量和频率质量的要求。
(4)经济——应使供配电系统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并尽可能的节约电能和减少有色金属消耗量。
另外,在供配电工作中,还应合理的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即要照顾局部和当前利益,又要有全局观点,能照顾大局,适应发展。
我们这次的毕业设计的论文题目是:某高校供配电工程总体规划方案设计;作为高校,随着本科教育工作的推进和未来几年的继续扩招,对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电力设施将提出相当大的挑战。
因此,我们做供配电设计工作,要作到未雨绸缪。
为未来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这主要表现在电力变压器及一些相当重要的配电线路上,应力求在满足现有需求的基础上从大选择,以避免一台变压器或一组变压器刚服役不到几年又因为容量问题而台而光荣下岗的情况的发生。
总之一句话:定位现实,着眼未来;以发展的眼光来设计此课题。
第2章供配电系统设计的规范要点供配电系统设计应贯彻执行国家的经济技术指标,做到保障人身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
在设计中,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以及地区供电特点,合理确定设计方案。
还应注意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
设计中尽量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效率高、能耗低、性能先进的电气产品。
供配电设计专项方案
![供配电设计专项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6e07d3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b1.png)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不断增长,供配电系统作为电力系统的核心环节,其设计、施工及运维质量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为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提高供电质量,本项目特制定供配电设计专项方案。
二、设计原则1. 安全可靠:确保电力系统在设计、施工、运维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发生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事故。
2. 经济合理:在满足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合理选择设备、材料,降低工程成本。
3. 先进适用:采用国内外先进的设计理念、技术和设备,提高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
4. 环保节能: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环保和节能要求,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
三、设计内容1. 一次系统设计(1)电源接入:根据用户需求,合理选择电源接入点,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
(2)变压器选型:根据负荷性质、容量及供电距离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变压器类型和容量。
(3)高压配电:采用高压配电柜,实现高压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
(4)低压配电:采用低压配电柜,实现低压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
2. 二次系统设计(1)继电保护:根据电力系统特点,合理配置继电保护装置,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2)自动化装置:采用自动化装置,实现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故障诊断和自动控制。
(3)通信系统:建设通信系统,实现电力系统的信息传输和远程控制。
3. 设备选型(1)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电气设备,确保设备质量。
(2)根据电力系统特点,选择高效、节能的电气设备。
(3)设备选型应充分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4. 运维管理(1)制定电力系统运维管理制度,明确运维人员职责。
(2)加强设备巡检,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
(3)定期对电力系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四、设计实施1. 设计阶段:根据项目需求,编制详细的设计方案,包括一次、二次系统设计、设备选型等。
2. 施工阶段: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3. 运维阶段:建立健全运维管理制度,加强设备巡检和维护保养,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电力系统供配电改造方案设计与优化
![电力系统供配电改造方案设计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c1a5b5ea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e4.png)
电力系统供配电改造方案设计与优化随着电力需求的日益增长,传统的电力系统供配电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电力的要求。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需要进行供配电改造方案设计与优化。
本文将介绍电力系统供配电改造的现状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设计与优化方案。
一、电力系统供配电改造的现状与挑战1. 现状:传统的电力系统供配电方式主要采用集中供电的形式,即通过一台主变压器将电力输送到用户终端。
然而,集中供电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输电线路较长,容易发生线损和电压波动;二是供电可靠性不高,一旦主变压器损坏,用户就无法继续供电;三是供电成本较高,主变压器设备和输电线路费用昂贵。
2. 挑战:现有的电力系统供配电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高能耗和高污染:传统的电力系统供配电方式需要较长的输电距离,导致能耗和污染增加。
二是供电可靠性差:一旦主变压器损坏,整个区域的用户都将停电,供电可靠性较低。
三是配电网络压力大:现有的配电网络容量有限,面临配电容量不足和电压波动等问题。
四是供电成本高:主变压器设备和输电线路费用昂贵,造成了供电成本的增加。
二、1. 分布式供电系统设计:采用分布式供电系统可以解决传统集中供电方式存在的问题。
分布式发电系统将发电设备分布在用户附近,实现近距离供电,减少输电线路长度,降低能耗和污染。
同时,分布式供电系统还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一旦某个发电设备发生故障,其他发电设备仍可继续供电。
2. 智能配电网设计:智能配电网是一种新型的配电系统,通过使用先进的通信、传感、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
智能配电网可以实时监测电力网络的运行状态,并根据需求进行智能调节,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智能配电网还可以实现对配电网络的优化管理,提高配电网络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3. 电力系统优化:通过对电力系统供配电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优化,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
一是优化输电线路:通过减少输电线路的长度和提高输电线路的导电材料和断面,可以降低线损和电压波动,提高供电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方案1机房供配电及电气工程1.1 供电方式机房供配电系统经机房配电柜向主机电源、外部设备、辅助设备、空调、照明、新风设备等提供相线、电压、频率及额定容量符合要求的交流电。
本机房所采用的线制为三相五线制,其三相额定电压为 380 伏,单相额定电压为220 伏。
供电频率为 50HZ。
建议由总配电间提供两路电源,一路市电供动力配电柜 1,为不间断电源提供进线电源;另一路市电供动力配电柜 2,作为维修插座、空调、新风系统、照明等的用电。
另设不间断电源并机柜,并作为不间断电源输出总柜,为机房机柜设备的不间断电源配电柜提供双路不间断电源电源。
1.2 电源回路设计时要严格按照《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电源回路的设计要考虑机房内各种设备的功率,电缆的选材必须满足电脑的容量要求,并对电源点预留一定的备份点。
配电回路中预留10—15个留待以后扩展用,具体插座数量及位置要根据最终机房内设备数量考虑。
UPS容量的分配要保证计算机与UPS本身能安全稳定地运行。
本方案中,我们设计机柜采用16A三眼防水工业电源插座,配4 mm2电缆线,电源插座等采用10A奇胜电源插座和原装底盒,有充分的用电负荷冗余性。
每个机柜(含网络设备机柜、服务器机柜)各配有1条UPS电源回路和1条市电电源回路;机房在空余部位再增设一些冗余市电插座。
1.3 供配电系统大楼配电房的柴油发电机引一条ZR-YJV-4*185+1*95的电缆到一楼强电间的CS手动切换箱(另CS手动切换箱预留个移动发电机接口);经CS手动切换箱后分别引两条电缆至三层机房的自动切换柜1和自动切换柜2;另两路市电电源也引至自动切换柜1和自动切换柜2;经切换柜输出的电源为机房空调、新风、照明等供电,电源经UPS配电柜为机房内设备供电,具体详见机房配电系统结构图:1、动力配电系统a、市电直接供电的设备用多孔标准插座;机房插座分类设置,采用结构化,模块化,星型电力布线。
所有线缆管道须进行防锈处理,所有线缆须用金属线槽、钢管或金属软管保护;工程实施区域内应设置维修、清洁用电源插座;所有的强电线缆应穿金属槽(管)敷设,强电线槽地板下敷设;b、中心机房精密空调电源、新风机电源、排烟风机电源、工作照明电源分别引自动力配电柜AP1,其中动力室的一台精密空调电源引自机房内自动切换柜2。
C、测试室的供电由市电电源提供。
2、UPS配电系统a、中心机房设置两台60KVA的UPS(预留四台位置),分别连接到UPS输出配电柜AP2和AP3,输出的两路电源为机房内的设备提供双电源供电,经双电源切换开关STS后,可为机房内的单电源设备供电;消防、门禁、应急照明、监控设备等供电由单独的2KVA UPS(利旧)提供。
b、机房的主要设备用电由UPS电源提供,机柜供电采用ZRRVVP屏蔽电缆敷设,配电布线的线缆管道进行防锈处理,所有线缆须用桥架、钢管或金属软管保护;c、每台机柜设置两路32A独立电源,所有32A插座均采用工业连接器插座。
监控设备、消防、门禁等采用10A固定插座,插座离地5CM。
d、设备供电采用活动地板下走线方式,采用开放式电镀锌网格桥架。
3、照明配电系统机房内的照明应分工作照明和应急照明两类,应急照明为工作照明的一部分。
工作照明系统接入动力配电柜AP1,应急照明在发生断电时可自动切换到UPS。
计算机机房照明采用无眩光多格栅灯盆,机房区照度标准按距地0.8米的直立工作面照度大于500LUX,其他区域按照国家标准执行。
计算机房及疏散通道必须具备应急照明系统。
按照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的要求,应急照明照度不低于50LUX。
机房灯具如右图:指挥中心照明系统设计上与其它机房不同,因显示设计较多,且较为集中,为防止产生光亮交火,对眼睛产生不适,所以,我方考虑如下设计:明光灯部分采用12寸防爆全卤散光灯;隐光灯部分采用40W电子日光灯,安装于吸音板造型凹槽内,产生散射效果。
1.4 辅助照明系统在机房区域范围内,设计墙面上按每10~12㎡左右配备辅助电源插座,其电源由市电配电柜内漏电保护开关引出。
辅助插座的主要作用为:➢计算机的通用测试设备提供临时电源;➢临时局部照明提供临时电源;➢为清扫机房采用吸尘器等设备提供临时电源。
1.5 配电设备计算机设备配电系统是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和保证。
GB2887-89《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对计算机供电方式分为三类:一类供电:需建立不间断供电系统。
二类供电:需建立带备用的供电系统。
三类供电:按一般用户供电考虑。
计算机设备供配电系统提供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计算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GB2887-89《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中对电压变动、频率变化、波形失真率分级如下表:在本方案中,对计算机主机设备供电选用A级标准。
为达到A级标准,须有相应的设备来保障。
具体要求如下:1、计算机机房的供电应380/220V电压、50HZ频率和三相五线制(即TN-S 系统)的配线方式供电,单回路供给机房用电。
2. 计算机机房的设备供电应按设备总用电量的20%-25%进行预留。
3. 计算机机房内的插座应分二种,它们分别是:不间断电源(UPS)供电的计算机主机专用地弹插座,市电供电的设备用五孔标准插座4、计算机机房内的照明应分工作照明和事故照明两类,工作照明接入配电柜,事故照明接入UPS。
5. 计算机机房内照明装置宜采用无眩光灯盘,照明亮度应大于400LUX,事故照明亮度应大于60LUX。
6. 计算机机房内的配电系统应考虑到与应急照明系统的自动切换和消防系统的联动。
根据机房的规模和设备的用电量,采用机房专用配电柜,配用梅兰日兰系列,控制UPS的输入、输出,空调,照明等线路分配。
装备有电源指示灯、电压表、电流表等,以监视电源工作状态。
若选配智能电量仪,可对机房配电电量数据进行监测。
配电柜内预留备用开关位置,为机房设备的扩充留有一定的余量,机房内的插座分两种,它们分别是:不间断电源(UPS)供电的设备用地弹插座和市电直接供电的检修用五孔标准插座,插座为墙上。
配电柜与配电开关:本方案中,开关选用梅兰日兰低压NSD系列开关,标准配置有电子脱扣器,具有可调式LT(长延时)过负荷保护、ST(短延时)短路电流保护、INST(瞬时)电流保护。
小容量断路器选用梅兰日兰C65N系列。
本机房配电柜负责对UPS、空调、普通插座、照明等供电。
配电柜各项指标如拔插力、电流、电压降、温升等都符合IEC884-1国际标准,保证了用电设备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配电柜选用优质品牌,电气设备安装在前面板后,只能看到操作把手。
电气设备受到保护,使用者非常安全。
柜体符合IEC-493-1标准。
外观完美、安全可靠。
设计将带电部分完全遮蔽,表面采用环氧树脂粉末经静电喷涂处理,颜色与多种铝塑板相协调。
2 UPS系统工程UPS电源对于系统对于弱电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郓州监狱这样的场所,电子设备密集,并且要求能够实现7*24 小时的不间断运行。
所以采用UPS 对弱电系统提供电源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是保障其他智能化弱电系统发挥正常作用的必要条件。
2.1 UPS系统概述UPS(UninterruptiblePowerSystem),即不间断电源,是一种含有储能装置,以逆变器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恒压恒频的不间断电源。
主要用于给单台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系统或其它电力电子设备提供不间断的电力供应。
当市电输入正常时,UPS将市电稳压后供应给负载使用,此时的UPS就是一台交流市电稳压器,同时它还向机内电池充电;当市电中断(事故停电)时,UPS立即将机内电池的电能,通过逆变转换的方法向负载继续供应220V交流电,使负载维持正常工作并保护负载软、硬件不受损坏。
UPS不但直接用于计算机上,凡配有计算机的设备(如医学上的CT、供应站的仪表等)、通讯系统、程控电话系统等,均使用UPS 代替发电机作后备供电使用。
UPS系统结构繁多。
简单的UPS 系统可以在计算机网络被关闭之前提供电源;比较贵的UPS则可提供与市电完全独立的电流隔离,并能保证偏高的电压永远也不会进入计算机、网络部件、通信设备等;对那些连 1 毫秒的故障都不容发生的设备,以及需要更换电池时的设备,则需要容错系统。
2.2 UPS所面对的典型问题网络问题不单单是由停电引起的。
短暂的停电,电灯泡可能都不会闪烁一下,但是对其他设备来说,则会带来危险的后果。
对计算机、网络部件和通信系统,电压偏高会引起电路故障,隐而不见的后果是最危险的:在这种情况下,娇贵的电子器件仍在工作,但是耗电偏高,导致元件过热,最终被烧坏。
具体的电源问题包括以下一些:电压偏低:大约60%的停电是电压偏低造成的。
这是最常见的问题,通常是用电大户用电过多所致。
这意味着电压偏低不是用户,也不是供电商造成的。
电压偏高:大约29%的停电是电压偏高造成的,是用电大户切换操作所致,一般会导致硬件故障。
瞬变:大约8%的停电是瞬变所致。
瞬变是非常短暂的电压偏高,可能比额定电压高出好几倍,通过供电装置输入设备,从而引起数据传送错误,或者导致硬件损坏。
凹陷:凹陷大大改变了理想的电压正弦波形。
其后果是系统发生了*令人费解*的故障,或者数据传送错误。
这些问题之所以发生,是有些设备(如带相移控制的灯光控制器等)不能提取纯正弦电流。
断电:通常要区分断电是毫秒级断电还是几分钟或几小时断电。
各种UPS 都应该应付这两种断电。
2.3 UPS的类型与工作方式我们选择UPS设备型号过程中主要根据用户对UPS的要求,包括以下一些方面:➢在断电时能工作几分钟,甚至几个小时;➢对电压偏高和电压偏低都能提供保护;➢电源瞬变不得进入负载;➢能为任何负载提供无故障稳定电压;➢能为电池安全充电,并防止放电不足。
对UPS的要求是标准化的。
美国国家标准局规定UPS 系统必须在半个AC周波内(50Hz时为10 毫秒,60Hz 时为8.4 毫秒)切换到电池操作。
计算机设备制造者协会(简称为CBEMA)推荐大致相同的要求:制造商必须满足上述切换时间要求。
UPS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产生的信号波形。
欧洲电厂发出的纯正弦波电压的有效平均值为220~230V/50Hz;美国和其他国家为110~120V/60Hz。
简单负载,如电灯泡,只依赖于其平均值及所产生的功率。
但是现代计算机的开关电源要求较高,需要更接近于纯正弦波的电压。
简单的逆变器提供方波电压,其峰值和平均值相等,这会造成供电不正常。
可以接受的妥协方案是近似梯形波,其峰值和平均值大致相当于一个正弦波。
理想的情况当然是产生真正的正弦波电压。
高质量的UPS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更为重要的是功率因数,以及与之相关的无功功率。
在理想的情况下,电压和电流完全是正弦曲线,相位一致。
UPS整流器通常不能提取正弦波电流,所以,功率因数(理想的功率因数为1)下降,从而产生不希望的无功功率,并出现一条较强的非正弦电流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