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热点题型专练

合集下载

通史版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科综合题题组专练三

通史版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科综合题题组专练三

学科综合题题组专练(三)1.社会生活的变迁是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隔离制度。

政府规定,“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

市内除了唐人外,还有很多高鼻深目的波斯人,大食人以及日本人,高丽人,还有黑人。

回鹘衣装、胡旋舞、高丽乐等深受唐人宠爱,广为流行。

——摘编自《唐前期长安城的商业》材料二《东京梦华录》记载,在北宋汴京城里,有桑家瓦子、中瓦、里瓦以及小勾栏50余座,其中大的可容数千人。

在京瓦肆伎艺就有小唱、傀儡、般杂剧、小说等人们喜闻乐见的丰富内容。

材料三闽省土窄人稠,五谷稀有,故边海之民皆以船为家,以海为田,以贩番为命。

……自一旦禁之,则利源堵塞,生计萧条;情困计穷,势必啸集。

——《明神宗实录》(1)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前期长安的城市特点,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其成因。

(12分)(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文化现象,据所学学问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缘由。

(6分)(3)指出材料三中造成“边海之民”生活变更的政策,并分析其对中国后世产生的影响。

(8分)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该督(李鸿章)身膺疆寄数十年,其从前攻粤、捻诸逆,以洋人得功,遂终身以洋人为可师,而不知变更。

……创办海军,糜帑千数百万,而至今不能一战,是李鸿章之贻误大局者一。

材料二倭人于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倾其国帑,购制船械,愈出愈精。

中国限于财力,拘于部议,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稍形见绌。

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

——引自李鸿章1894年《据实陈奏军情折》材料三1894年11月22日,我(美国驻中国公使田贝)与总署晤谈一次。

我问他们是否还能支持这个斗争。

他们说,他们不能够了。

……我说:“你们有兵士二万五千人在北京没有事做。

”他们答称:“那些兵不能够打仗,中国军队目的不是作战,而只是威吓老百姓。

”我于是说:“假如他们确信再战没有好处的话,他们应当议和。

”他们说:“自然他们希望议和,但是由于不能和日本通信,他们怎能办到呢?”我回答说:“假如他们授权给我,我可以经由我们驻东京公使……进行谈商。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五部分选择题七大热考题型(6)推理、推断类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五部分选择题七大热考题型(6)推理、推断类

题型(6)推理、推断类1.史料对比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某同学在研究先秦农业发展时,摘录了下列史料。

比较下列史料,可以得出的最合理的推论是()史料1《诗·齐风》:“(公田)维莠骄骄。

”《国语·周语》:“今陈国道路不可知,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民罢于逸乐。

”⇨史料2《墨子》:“农夫蚤(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叔(菽)粟。

”《吕氏春秋》:“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

”A.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出现B.广泛使用了铁犁牛耕C.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和逐渐确立D.农民在田间集体耕作2.(2023·福建莆田二模)汉代设置“河堤谒者”,代表中央专司治河。

东汉河堤谒者王景治河后,至唐末未发生较大规模的河患,有“八百年安流”之说。

河堤谒者的设置()A.开创了古代治水官设置的先河B.扼制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C.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治理矛盾D.体现了集权体制下的有效调度3.(2023·福建泉州三模)鲜卑族原来饮食以“食肉饮酪”为主,比较单一。

北魏明元帝(392—423年)时,五谷果蔬已经成为鲜卑人饮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可知()A.中原农作物传到了长城之外B.鲜卑人深受农耕文明的熏陶C.迁都洛阳后肉奶供应量骤降D.农产品的营养价值得到重视4.“一五”计划期间建设的项目,特别是苏联援建的项目,主要布置在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150项中的106个民用工业企业,布置在东北地区50个、中部地区32个;44个国防企业,布置在中西部地区35个,其中21个安排在四川、陕西两省。

由此可见,该布局()A.意在强化东北地区工业中心地位B.突出资源分布与军事需要的结合C.照搬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D.以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根本出发点5.(2023·广东梅州一模)下表内容是清代江南进士的社会成分,由此可知清代江南地区()清代江南进士的社会成分资料来源:整理自顾廷龙主编《清代朱卷集成》第3—91册A.科举制促进乡村社会流动的作用减弱B.科举考试中沿用了明朝的南北卷制度C.商品经济发展推动江南乡村社会转型D.清代乡村教育已走向世俗化和平民化6.(2023·广东深圳一模)1874年底,荷兰公使向清政府提出,由该国出面在中国沿海设立救生船只。

2021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训练选择题热点练二含解析

2021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训练选择题热点练二含解析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训练选择题:选择题热点练(二)(15分钟40分)考点1 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1.战国至秦汉,实行新的军功爵制。

不仅爵级繁细,而且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上升之梯。

这说明秦汉新爵制( )A.助长了自耕农阶层的分化B.有利于官僚政治秩序的巩固C.加强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D.加快了社会阶层的双向流动【解析】选B。

秦汉新爵制打破了贵族阶层对政权的垄断,破除官员来源的单一通道,为普通阶层民众向官僚阶层转变提供了可能,有助于官僚政治秩序的巩固,故B正确。

2.东汉后期本地大姓子孙享有优先进用的权利被视为通例,因而州郡僚佐中所谓大吏照例由本地大姓垄断。

大姓冠族每郡只此数姓,所以州郡大吏就带有世袭性。

由此可知(A.大姓冠族凭借门第长期把持中央政权B.东汉时期贵族政治具有较强生命力C.九品中正制未能有效的选拔朝廷官员D.豪强士族势力的发展威胁中央集权【解析】选D。

东汉后期的地方政权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当地大姓冠族控制的,导致州郡大吏带有世袭性,这说明地方豪强士族的发展势必威胁中央集权,故选D。

大姓冠族凭借门第长期把持地方政权而不是中央政权,排除A;东汉时期贵族政治不是健康的官僚体制,没有较强生命力,排除B;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排除C。

3.汉武帝将《孝经》列为各级各类学校必修课程,创立“举孝廉”的官吏选拔制度,把遵守、践行孝道与求官任职联系起来。

这些做法有助于( A.改造传统儒学 B.宣扬社会教化C.打击豪强地主D.选拔实用人才【解析】选B。

汉武帝并没有对传统儒学进行改造,故A错误;题干中强调的孝、孝道等都是在强调社会的教化作用,故B正确;汉武帝的做法与打击地主豪强无关,故C错误;孝和孝廉更侧重于一种道德层面,与选拔实用型人才无关,故D错误。

4.下图是东汉陶水田模型。

《广东佛山市郊澜石东汉墓发掘报告》对于广东佛山发现的东汉水田模型的描述为:水田分为六方,五方田面刻有水波纹,一方田面刻有篦点纹(成片排列的点状纹饰),表示插过秧苗,每方有一俑在劳动。

2025年高考历史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选择题):宋元时期(20题)

2025年高考历史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选择题):宋元时期(20题)

2025年高考历史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选择题):宋元时期(20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24•江苏模拟)元朝创建行御史台“主察行省”。

至元二十年,江淮行省“有欲专肆而忌廉察官者”,建议行御史台隶属行省。

经重臣董文用据理力争,该图谋未能得逞。

至元二十八年,行御史台不受行省节制在法令上被确认。

这说明元代()A.行省长官的特权受到否定B.地方权力的监督机制得到改善C.地方的吏治问题得以解决D.行省事务最终由朝廷大臣决定2.(2024•湖北模拟)宋代,皇帝的诏令,原则上必须经过“二府”,以“敕牒”方式颁布执行,直接自宫内颁出的皇帝批示,被认为是“灭裂纪纲”的源头,经常受到臣僚的批评。

这表明当时()A.专制皇权遭到削弱B.官僚制度比较成熟C.行政效率日益低下D.权力制衡机制建立3.(2024•天津模拟)茶马古道是中国古代用川、滇茶叶交易西藏马匹、药材的一条商贸之路。

宋代在成都、秦州(今甘肃天水)各置榷茶和买马司;元代在茶马古道沿线推行“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把以“茶马互市”为主的交通线路定为正式驿路,并设置驿站。

据此可知,茶马交易()A.强化了对边疆地区的垂直管理B.政府发挥主导与管理作用C.对重农抑商政策产生重大冲击D.促进中原与边疆经济交流4.(2024•海南模拟)“捺钵”意为辽帝的行营。

辽帝在一年之中都要从事与契丹游牧习俗相关的营地迁徙和游牧射猎活动,即“春水”“秋山”“坐冬”“纳凉”,形成了“四时捺钵”体制。

捺钵时,皇帝都会在营地召集北方各少数民族酋长,处理政事捺钵成为整个辽朝的政治中心。

辽朝实行“四时捺钵”的主要目的是()A.传承契丹族尚武精神B.强化对地方的监督管理C.扩大游牧文明的范围D.增强各部族的政治认同5.(2024•昌平区二模)以下是有关宋代设置“通判”一职的史料记载。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宋初惩五代藩镇之弊……始置诸州通判……建隆四年,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06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题型专练)含解析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06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题型专练)含解析

1.从下图分析得出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是( )A.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B.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C.自然灾害严重的结果D.土地兼并加剧的恶果【解析】由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如上海开埠、《南京条约》签订、英国海军控制广东一带海域和基督教在广东流行等实际上都与鸦片战争的影响有关,故A正确。

【答案】A2.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也是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

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是一场旧式的农民起义B.旨在化解西方入侵带来的危机C.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D.发生于近代中国文明转型初期【答案】D3.政治因素在中国银禁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太平天国起义者曾把批判矛头对准“辫发顶戴”的清政府,要求“复中原古制”。

这说明太平天国( )A.转变为封建性质政权B.实现了近代中国生活巨变C.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D.把服饰变革作为反清内容【解析】服饰发辫的变革,是从外在的方面,显示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性,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答案】D4.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妇女允许在军政机构中任职,设‘女馆’……采取措施帮助病残孤寡人;禁止吸食鸦片、裹足、蓄奴和嫖娼等。

”太平天国时期的这些举措( ) A.表达了农民阶级的诉求B.蕴含了民主共和的观念C.体现了反封建的精神D.践行了“师夷长技”主张【答案】C5.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

”材料中的现象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具有小生产者的局限性B.对人民实行残暴统治C.具有浓厚宗教迷信色彩D.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解析】依据材料“(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可知农民阶级的凶暴、特权的森严,充分暴露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故A项正确。

【答案】A6.太平天国推行乡官制,设总制与监军两级,多由太平军文官担任,监军以下乡官全由当地人担任。

原题目: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专项练习题

原题目: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专项练习题

原题目: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专项练习题
1.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各有什么特点?
2. 你认为古代中国的封建制度对社会的发展有何作用?
3. 请简要介绍秦朝的建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4.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请简述汉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5.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些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变革?
6. 请解释唐朝的盛世如何影响了中国历史和文化。

7. 宋朝时期有哪些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改革?
8.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请简述元朝的政治和文化特点。

9.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请简述明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10.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请简要介绍清朝的兴衰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1.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各有什么特点?
2. 中国古代封建制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3. 秦朝的建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4. 汉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5.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政治和社会变革:
6. 唐朝的盛世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7. 宋朝的重要政治和经济改革:
8. 元朝的政治和文化特点:
9. 明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10. 清朝的兴衰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024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易错题常考题专项训练——中国近代史选择题50题(含解析)

2024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易错题常考题专项训练——中国近代史选择题50题(含解析)

2024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易错题常考题专项训练——中国近代史选择题50题1.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晚清在中外交涉事务上,以全权大臣取代了过去的临时性的钦差大臣。

不过全权大臣没有完全按照西例行事,他们对外议订条约时需要随时上奏,不能自主行事。

这反映了晚清时期A.政府落实“中体西用”思想B.东西方制度逐渐地接轨C.对外交往不平等有所强化D.外交制度变革的复杂性2.如表为近代汉口从日本进口产品价值统计表。

据如表可知时间1880年1883年1886年1889年1892年1895年1898年1901年1904年金额10012078036045421603914361908A.晚清时期对外贸易结构改变B.民族资本的投资环境较恶劣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逐渐加剧D.中日贸易的区域发展不平衡3.严复在《天演论》自序中指出,先秦诸子深谙进化论。

他无论翻译西学还是点评中学,都以先秦诸子为重心。

在他那里,先秦诸子是翻译西学时按语中的主角,诸子学则是解读中国学术思想的基本文本。

严复旨在A.梳理中外学术源流B.倡导西学中源学说C.寻求政治改良途径D.提升民族文化自信4.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洪秀全力图构建一个凌驾于政权之上的家庭。

在《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十五家中童子俱日至礼拜堂,两司马教读备遗诏圣书……凡礼拜日,伍长各率男妇至礼拜堂,分别男行女行,讲听道理,颂赞祭奠天父上主皇焉。

”这可用于佐证太平天国A.带有一定的空想性B.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C.实现了妇女的解放D.发扬了经世致用思想5.1898年6月,光绪帝为戊戌变法颁布“明定国是”上谕,说:“……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这表明光绪帝A.触犯了顽固派的根本利益B.通过改革解决理学空谈的弊端C.采取中体西用以救亡图存D.主张变法维新以发展资本主义6.下表所示为19世纪中期的部分作品。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0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题型专练)含解析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0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题型专练)含解析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1.五四运动爆发后,直系军阀吴佩孚发给大总统徐世昌通电:“大好河山,任人宰割,稍有人心,谁无义愤?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仆后继,以草击钟,以卵投石,……如必言直言者有罪,讲演者被逮捕,则是扬汤止沸,势必全国骚然!”这说明吴佩孚()A.同情学生并支持学生的正义行动B.表面上支持实质上主张镇压学生C.借机对北洋政府施压以争权夺利D.冒充爱国欺骗舆论企图统治中国【解析】据材料“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仆后继”和“如必言直言者有罪,讲演者被逮捕,则是扬汤止沸,势必全国骚然”可见吴佩孚同情学生并支持学生的正义行动,故A项正确。

【答案】A2.1919年8月《青岛潮》描述火烧赵家楼的情景:“时正酉正,电灯已燃。

未几,火起,众大愤,始知曹将烧死学子,以为泄怨计。

”而亲历者杨振声在《回忆五四》中说:“(学生)搜索到下房,有人发现半桶煤油,就起了‘烧这些杂种’的念头。

”这说明()A.报刊报道比回忆录真实可靠B.该报意在淡化学生的责任C.两位作者政治立场截然相反D.回忆录加入个人猜测因素【答案】B3.五四运动之前,鼓吹新文化的报刊仅有《新青年》及发行才数月的《每周评论》《新潮》《国民》等。

五四运动之后,自1919年6月起,年余之间,新出的周刊、旬刊、半月刊、季刊,多达四百种左右,大都为大学、专门学校及中等学校学生所创办。

这说明()A.五四运动的目标是宣传新文化B.新青年杂志领导了五四运动C.五四运动促进了新文化的传播D.陈独秀成为五四运动总司令【解析】依据材料“五四运动之后,自1919年6月起,年余之间,新出的周刊、旬刊、半月刊、季刊,多达四百种左右”可知五四运动推动了新思想文化的传播,故C项正确。

【答案】C4.20世纪20年代,某文章宣称:“中国劳动团体为反抗资本家资本主义而战,就是为保全中国独立而战。

”该文呼吁()A.支持五四爱国运动B.建立无产阶级政党C.进行国民革命D.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答案】B5.下表内容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文件,其前后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中共一大(1921年) 中共二大(1922年)中国社会性质未阐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目标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最高纲领: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革命对象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力量工人、农民和士兵无产阶级、农民、其他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A.从幼稚走向了成熟B.摆脱了苏联革命模式的影响C.初步认识了中国国情D.探索出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解析】中共一大的革命目标和革命对象都是脱离中国国情的,中共二大正确认识了中国的国情和社会性质,确定革命目标为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故C项正确;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1935年遵义会议,故A项错误;摆脱苏联革命模式的影响的标志是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故B项错误;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是在大革命失败(1927年)后探索的,故D项错误。

高中历史复习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历史复习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历史复习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历史复习练习题及讲解#### 一、选择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焚书坑儒C. 统一度量衡D. 修建长城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 强化了皇权C.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D. 所有选项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贸易往来B. 展示国威C. 寻找建文帝D. 传播文化#### 二、填空题1.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了______王朝,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______时期。

2.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______,这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一项重要改革。

3. 唐朝的开元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______时期,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达到了高峰。

#### 三、简答题1. 简述清朝康乾盛世时期的特点。

2. 请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 四、论述题1. 论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 练习题讲解#### 一、选择题1. 答案:D。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焚书坑儒、统一度量衡、修建长城等措施,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2. 答案:D。

唐朝科举制度的完善,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加强了皇权,同时对文学艺术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3. 答案:B。

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展示国威,同时通过航海活动,也促进了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

#### 二、填空题1. 周武王灭商后建立的是周王朝,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西周时期。

2. 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是推恩令,这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一项重要改革。

3. 唐朝的开元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达到了高峰。

#### 三、简答题1. 康乾盛世时期,清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对外关系也相对和谐,是清朝的鼎盛时期。

2.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备战2021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专题33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解析版)

备战2021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专题33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解析版)

专题三十三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进展【热点题型】题型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例1、(2021·浙江文综)以下为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提分秘籍】常规考查角度:分封制的目的与内容、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分。

考查角度拓展:①“同姓不婚”或“同姓封王”中的“同姓”不仅可以体现分封制,还可以体现宗法制;②无论同姓受封还是异姓受封的诸侯,他们都有较大的独立性,他们与郡县制下的郡县长官有本质的区分,前者可世袭,后者的任免均由皇帝打算;③分封制存在的经济基础是井田制,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井田制瓦解,分封制也由此被郡县制取代,因此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的确立是社会生产力进展的结果。

【热点题型】题型二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例2、(2021·江苏单科)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很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

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铁制农具最早消灭于河南辉县解析:从材料中的“秦、魏等国”和大量铁农具的使用可知该现象消灭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的突出特征是奴隶制经济的瓦解和封建小农经济的产生与进展,而小农经济的特点之一就是精耕细作,A、C、D三项过于片面和确定化,应排解,故选B项。

答案:B【提分秘籍】常规考查角度: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小农经济、土地制度的演化、重农抑商政策等。

考查角度拓展:①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的广泛推广推动了生产力的进展,因此封建社会前期牛耕技术的推广和生产工具的改进往往会成为高考命题的切入点,如西汉的二牛一人抬杠、隋唐时期的曲辕犁等;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且具有脆弱性,因此封建统治者均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也会抑制土地兼并。

【热点题型】题型三汉代儒学例3、(2021·福建文综)《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

高考历史题型秘籍【05】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含解析)

高考历史题型秘籍【05】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含解析)

专题五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高频考点解读】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热点题型】题型一 近代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及影响例1、(2013·上海单科·T17)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

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A.中英战争B.鸦片战争C.通商战争D.夷匪犯境【提分秘籍】【举一反三】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

”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C.清朝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热点题型】题型二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例2、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

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

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 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答案】 B【提分秘籍】通过分析近三年各地高考试题,可以看出“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的考查角度有:1.通过新的材料情境考查学生对列强侵华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条款的准确再认。

2.考查学生对近代列强一些侵华特权概念的准确理解与领悟。

3.列强侵华客观上给中国带来的近代的外交文明及晚清政府外交近代化的举动。

4.中国人民的抗争。

总之,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列强在继续发动军事侵略的同时,加紧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政治侵略方式从“中外和好”到瓜分再到“以华治华”。

列强在侵略奴役中国的同时,客观上传播了包括外交机构、外交方式、外交礼仪等方面的制度和理念,推动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09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题型专练)含解析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09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题型专练)含解析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1.《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工人的大规模集结,还不是他们自己联合的结果,而是资产阶级联合的结果,当时资产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必须而且暂还能够把整个无产阶级发动起来。

因此,在这个阶段上,无产者不是同自己的敌人作斗争,而是同自己的敌人的敌人作斗争”。

这里“敌人的敌人”主要是指()A.封建主义的残余B.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C.罗马天主教会D.工业资产阶级【答案】A2. “告诉人们,‘他们为什么要斗争’和为什么必须斗争,……他的新的福音书已成为整个文明人类劳动群众的精神财富,……他找到了医治苦难的药方。

他教导人们如何去摧毁作为其他奴役基础的奴役制度。

”“医治苦难的药方”指的是()A.空想社会主义B.马克思主义C.自由主义D.凯恩斯主义解析“医治苦难的药方”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答案】B3.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写道:“……公社是由巴黎各区通过普选选出的市政委员组成的,这些委员是负责任的,随时可以罢免。

……法官的虚假的独立性被取消……也如其他一切公务人员一样,今后均由选举产生,要负责任,并且可以罢免。

”以下选项能准确反映题干信息的是()A.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城市起义B.巴黎公社是人民自治的政治模式C.巴黎公社是未来社会理想政体模式D.巴黎公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解析】材料谈到巴黎公社成立后在政治建设方面的措施,没有谈到巴黎公社的背景,故A项错误;巴黎公社的公职人员均由人民选举产生并可以随时罢免,代表人民的意志,体现了人民自治,故B项正确;巴黎公社的政治体制并不完善,不能说是未来社会理想政体模式,故C项错误;巴黎公社没有建立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因此并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故D项错误。

【答案】B4. “自由的巴黎,它给法兰西作出榜样,尊劳动为至高无上的主人来支配发抖的老板们……”这首法国诗歌反映的是()A.攻占巴士底狱B.《人权宣言》颁布C.第一帝国诞生D.巴黎公社建立解析这首法国诗歌反映的是巴黎公社建立。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05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题型专练)含解析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05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题型专练)含解析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B.鸦片战争阻止了中国现代化历程C.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D.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答案】D2.鸦片战争之初,英国向中国提出直接正式平等交往的要求,没有任何结果。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外国公使要求驻京,咸丰欲以全免英国商品关税为条件,换取英法撤销这项要求。

这反映出当时的清政府( ) A.极度反感英国的侵略行径B.固守传统的天下观C.了解英国来华的真实意图D.被迫接受自由贸易【答案】B【解析】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初,清政府不同意与英直接正式平等交往,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以全免英国商品关税为条件,换取外国公使驻京的要求,可以看出清政府固守传统的华夷天下观,故B项正确。

3.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道:“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这一观点( )A.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B.解释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从全球化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答案】A【解析】费正清认为鸦片战争是因为中国拒绝“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显然没有认识到鸦片战争的实质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故A项正确。

4.下面是对某一政府部门职权范围的描述:“掌各国盟约,昭布朝廷德信,凡水陆出入之赋,舟车互市之制,书币聘飨之宜,中外疆域之限,文译传达之事,民教交涉之端,王大臣率属定议,大事上之,小事则行。

”与此政府部门设立有关的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义和团运动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5.19世纪60年代,广东的蔗糖,原来主销内地,现在商人将土糖运往香港,再把土糖从香港作为洋货进口;广东西江所产烟草,原销广东北部,现在商人先运香港,再运回广东。

高考历史题型秘籍【2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含解析)

高考历史题型秘籍【2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含解析)

专题二十二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高频考点解读】
1. 分别掌握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形成“斯大林模式”的背景、内
容、作用;
2. 分别掌握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景、内容、影响。

【热点题型】
题型一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
例1、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
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

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
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
实行国家调节。

”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提分秘籍】
1.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必要性
要想透彻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则需要全面认识其实施的背景和积
极影响。

(1)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严峻形势看,国内外敌对势力非常强大;从苏俄的力量看,苏俄
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再加上一战的破坏,这一时期苏维埃政权的经济、军事力量都非常
薄弱。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府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为适应国内战争的需要而采。

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5史学研究

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5史学研究

专题15 史学探讨2024年高考真题1.(2024·广东·高考真题)考古材料是探讨历史的重要依据。

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详解】依据材料可知,B项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山西晋国都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的铁器残片,说明春秋早期已经运用铁器,B项正确;A项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出土商朝的青铜器可能是通过贸易等其他方式传入当地的,不确定属于商朝的统治范围,解除A项;C项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湖北大冶铜矿冶遗址出土东周时代的陶片,说明大冶铜矿的开采时间不晚于东周,解除C项;D项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上铁镞(箭头)不代表秦朝军队主要运用铁制兵器,解除D项。

故选B项。

2.(2024·浙江·高考真题)1943年,身处北平的历史学家陈垣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至于史学,此间风气亦变。

从前专重考证.服膺嘉定钱氏:事变后颇趋重好用,推尊昆山顾氏:近又进步,颇提倡有意义之史学。

……欲以正人心,端士习,不徒为精密之考证而已.此盖时势为之”。

1945年,他完成重要著作《通鉴胡注表微》,表彰宋末元初史学家胡三省的民族气节、爱国思想,这说明A.史学著作是时代的产物,是当今社会现实的客观反映B.史学探讨者必需紧跟时势改变,不断调整探讨方向C.历史探讨应以精密考证为基础,重在价值评判D.史学探讨的价值在于求真求实,经世致用【答案】D【详解】材料“……欲以正人心,端士习,不徒为精密之考证而已.此盖时势为之”“表彰宋末元初史学家胡三省的民族气节、爱国思想”体现的是历史学家陈垣史学探讨的价值在于正人心,求真求实,经世致用,D项正确;史学著作并非是当今社会现实的客观反映,解除A项;史学探讨者必需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并非是不断调整方向,解除B项;材料与价值评判的说法无关,解除C项。

2021届高考历史重难热点专练题型04 编写对话场景类材料题(解析版)

2021届高考历史重难热点专练题型04 编写对话场景类材料题(解析版)

题型04 编写对话场景类材料题【题型特点】编写对话场景类材料题是近几年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一类题型,主要考察方式是给学生一段材料,且多是个人叙述,要求考生编写对话场景并贴合主题。

这实际上考察的是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和历史脉络的把握,能否透过材料中的暗示抓住对话的主题,这是关键。

本专题借由多道试题加强考生对编写对话场景的训练。

【答题技巧】1.基础知识要牢固。

2.抓住材料中的主要时间点与时间线。

3.创建对话主体,明确主题,并围绕知识点展开对话。

【限时测试】建议用时30分钟1.(2020·山东高考真题)咖啡馆的历史,既是一部经济史,也是一部社会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652年,伦敦出现了英国第一家咖啡馆。

17世纪中后期,咖啡馆在英国扎下了根。

在当时伦敦任何一家宾客盈门的咖啡馆里,常见的场景是:各色人等汇集于此,抽烟、读报,谈论商业和贸易,传播小道消息,争论国家大事,评判王室显贵的品行举止。

18世纪中叶以后,伦敦的咖啡馆出现了新的变化。

辉格党人愿意光顾“斯米纳”等咖啡馆,托利党人则经常聚会于“怀特”等咖啡馆,经纪人喜欢聚集于“乔纳森”咖啡馆,法律界人士集中于骑士团圣殿附近的咖啡馆。

寻常百姓逐渐成为咖啡馆社交场所的边缘化群体。

19世纪四十年代前后,满足贫穷工人需要的咖啡摊应运而生。

除咖啡外,茶也是英国重要的饮品之一。

1606年前后,茶第一次作为商品进口到欧洲。

1658年9月23日,伦敦报纸上第一次出现了茶的广告。

不久,茶逐渐走进英国咖啡馆,但直到17世纪末,饮茶在英国仍然是一个新鲜事物。

18世纪英国的茶叶需求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英国人对茶的热爱超过了其他任何主要的西方国家。

在整个18世纪,咖啡馆都是提供茶饮料的主要场所。

——摘编自(英)马克曼·艾利斯《咖啡馆的文化史》等编写一幕发生在17世纪伦敦咖啡馆内的人物对话场景。

(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英国当时政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高中历史练习题及讲解高难

高中历史练习题及讲解高难

高中历史练习题及讲解高难### 高中历史练习题及讲解#### 一、选择题1. 题目:下列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表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 A. 土地私有制是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基础。

- B. 封建社会的土地可以自由买卖。

- C.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有利于地主阶级的统治。

- D.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是固定的。

答案:D2. 题目: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实施对以下哪个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 B. 强化了皇权。

- C. 限制了文化的发展。

- D. 阻碍了经济的增长。

答案:A#### 二、填空题1.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______”制度。

- 答案:八股文2.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政策,其中包括“______”。

- 答案:康熙字典的编纂#### 三、简答题1. 题目:简述清朝晚期的“洋务运动”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答案:洋务运动是清朝晚期(1861-1895年)的一场以学习西方科技、兴办实业、改革军事为目的的改革运动。

该运动由恭亲王奕訢等人发起,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对抗西方的侵略。

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建立了一些近代化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如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等。

这一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为后来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础。

#### 四、论述题1. 题目:论述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员的一种考试制度,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科举制度的实施,打破了世袭制度,使得社会各阶层的人才都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官僚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科举制度强调文治,推崇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科举制度也存在弊端,如考试内容过于偏重文学,忽视实际能力等。

科举制度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选拔人才的公平性上,为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历史借鉴。

高考历史题型秘籍【31】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含解析)

高考历史题型秘籍【31】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含解析)

专题三十一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热点题型】题型一近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例1、在古代,通才式的大师频出,而进入近代后此类大师越来越少。

一般认为,达·芬奇是“最后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其重要原因是()A.在人类历史上,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偶然性B.古人的成就达到相当高度后,后人很难超越C.古代学者少,评价目标集中;近代以来学者多,大师难以被公认D.近代以来的科学把研究对象分为不同领域分门别类加以研究【提分秘籍】近代科学产生发展的原因1.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是近代科技产生的前提和根本推动力。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也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而有利于近代科技的发展。

2.政治: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建立,为近代科技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

欧洲先进国家保护、奖励科技发明,改革教育制度和专利制度,组织科研机构,这些都推动了近代科技的产生和发展。

3.思想:思想的解放为近代科技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文艺复兴对人文主义的宣扬、宗教改革对教皇的否定、启蒙运动提倡理性,强调自由平等,抨击专制、等级制度,这些都为近代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4.个人努力:科学家们面向现实,重视试验,崇尚理性的科研精神,也有利于科技的发明和发展。

【举一反三】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 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B.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D.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定律解析:选B。

迁移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可推知三位科学家从“太阳中心说”到牛顿力学体系,再到相对论,反映出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化,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正确答案为B。

A、C、D均不符合史实。

【热点题型】题型二科技革命例2、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

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①使用电灯照明②豪华客舱配备电视③航线经过地中海④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提分秘籍】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24高考历史题

2024高考历史题

选择题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A. 造纸术最早出现于唐朝B. 火药在宋朝开始应用于军事(正确答案)C. 指南针在元代传入欧洲D. 活字印刷术由毕昇在明朝发明下列关于文艺复兴运动的描述,错误的是:A. 文艺复兴起源于14世纪的意大利B. 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C.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正确答案)D. 文艺复兴促进了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下列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A.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正确答案)B. 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发生在亚洲地区C. 第一次工业革命没有改变社会生产关系D.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手工工场得到了快速发展下列关于二战后国际格局的表述,错误的是:A. 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B. 两极格局在20世纪90年代初解体C. 二战后国际格局一直保持稳定未变(正确答案)D. 当前国际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 中央集权制度最早确立于秦朝(正确答案)B. 中央集权制度下,地方拥有较大自主权C. 中央集权制度在宋朝达到顶峰D. 中央集权制度不利于国家统一和稳定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表述,错误的是:A.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B.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C. 新文化运动主张全盘西化(正确答案)D. 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下列关于冷战的表述,正确的是:A. 冷战期间,美苏两国一直保持着和平共处B. 冷战的实质是美苏两国的军备竞赛C. 冷战期间,世界长期不得安宁(正确答案)D.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未发生变化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 井田制是奴隶社会时期的土地国有制(正确答案)B. 封建土地所有制下,土地可以自由买卖C. 均田制是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D. 古代中国一直实行土地国有制下列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的表述,正确的是:A.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是文艺复兴运动B.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是新航路的开辟(正确答案)C.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是第一次工业革命。

高考历史题型秘籍【34】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含解析)

高考历史题型秘籍【34】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含解析)

专题三十四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热点题型】题型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例1、(2013·山东文综)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提分秘籍】常规考查角度:对从汉到元有关官僚机构、选官制度的变革及其意义进行考查。

考查角度拓展:①从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考查科举制使国家将用人权收归中央,从而扩大了统治基础。

②从社会公平公正的角度,考查科举制在打破世官制、缓和社会矛盾方面的积极作用。

【举一反三】(2013·江苏单科)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

”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热点题型】题型二我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例2、(2013·重庆文综)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

”在这一“田制”下()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提分秘籍】常规考查角度:土地制度的演变、土地兼并的影响、生产工具的改进等。

考查角度拓展:①从生产力的角度看,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需要较高的农业生产技术,比较发达的水利设施、牛耕铁器的推广等都是基本的条件。

②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小农经济与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代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也是常见的命题角度。

【举一反三】(2013·课标全国文综Ⅱ)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点题型专练(一) 史料主旨型选择题
(15分钟48分)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1.(2016湖北武汉四调,24)《周礼》载:“以本俗六,安万民,一曰美宫室,二曰族坟墓……”对“族坟墓”,郑玄注:“族犹类也。

同宗者生相近,死相迫。

”材料中提到的“族坟墓”()
A.维护了贵族间血缘宗法关系
B.实现了周朝王权的高度集中
C.反映了分封制度的全面推行
D.体现了周人生活的迷信色彩
解析:材料中“同宗者生相近,死相迫”指的是同一族群或家族,他们生前“聚族而居”、死后“聚族而葬”,这体现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关系,因此“族坟墓”的做法维护了贵族间血缘宗法关系。

选A项。

周代并未实现王权的高度集中,排除B项;材料信息体现的是宗法关系而非分封制的推行,排除C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迷信色彩,排除D项。

答案:A
2.(2016安徽合肥二检)《国语·鲁语上》曰:“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规定每五年要派使臣觐见天子四次,诸侯亲自朝见天子一次)。

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怠。

”这主要表明“先王制诸侯”() A.以血缘关系为核心B.具有制度性保障
C.以礼乐制度为基础 D.提高了行政效率
解析:材料信息的大意是:先王为诸侯定下制度,规定诸侯每五年要派使臣觐见天子四次,诸侯亲自朝见天子一次。

事毕就集中在一起讲习礼仪,用以厘正爵位的尊卑,遵循长幼的次序,讲求上下的法度,确定纳贡的标准,在这期间不能缺席或怠慢。

这表明周天子用制度约束诸侯,即“先王制诸侯”具有制度性保障,故选B项。

答案:B
3. (2016河南省适应性考试一,24)《吕氏春秋·任地》中说,“上田弃亩(把低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排水,高垄播种),下田弃圳(把高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播种,高垄挡风)”。

由此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 )
A.代田法已经出现 B.注重精耕细作
C.水利灌溉发达 D.耕地面积增加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上田弃亩”“下田弃圳”的做法合理利用了土地资源,这说明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故B项正确。

代田法出现于西汉时期,而《吕氏春秋》创作于战国时期,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与水利灌溉无关,故C项错误;该做法并未增加耕地的面积,故D项错误。

答案:B
4.(2016安徽合肥二检,27)据俞森《荒政丛书》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

”材料表明( ) A.农本商末观念开始改变
B.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
C.商品经济已经相当发达
D.家庭手工业是主要收入来源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农妇纺棉除了自己家庭使用外,还用于商业出售和交纳赋税,这说明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故选B项。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农本商末观念的改变,故A项错误;仅有个别交换无法说明商品经济已经相当发达,故C项错误;纺棉出售贴补家用无法说明家庭手工业是主要收入来源,故D项错误。

答案:B
5.(2016东北三校二模,26)明代《松窗梦语》中记载:“夫贾人趋厚利者,不西入川,则南走粤,以珠玑金碧材木之利,或当五,或当十,或至蓰(蓰:五倍)无算也。

”这反映了( )
A.民间贸易发达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经济重心南移 D.区域经济差异明显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商人向西入川、南走粤经商,常常获利丰厚,这反映了民间贸易发达,故选A项。

材料信息未涉及雇佣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经济重心南移和区域经济差异,故C、D两项错误。

答案:A
6.《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豪杰诸侯强族于京师。

”作者认为,汉初商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统一 B.鼓励开发
C.盐铁官营 D.抑制豪强
解析:根据“汉兴,海内为一”可知司马迁认为,国家统一促进了汉初商业的发展。

选A项。

其他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

答案:A
7.(2016广东深圳一调,24)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之后,除了王室,中国的民间社会基本采取“分户析产制”,即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

这一制度( )
A.颠覆了宗法制的传统
B.提高了土地自由流转率
C.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D.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瓦解
解析:战国时期,随着各国变法的进行,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确立。

材料中“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的做法,有利于土地流转,提高了土地自由流转率,故B项正确。

财产继承属于宗法制下的一项权利,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无法说明颠覆了宗法制的传统,故A项错误;这一制度与促进工商业发展无关,故C项错误;这一制度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故D项错误。

答案:B
8.(2016河北石家庄二检,26)太平兴国七年(982年)闰十二月诏:“诸路(应作道)州民户,或有能勤稼穑而乏子种与土田者,或有土田而少男丁与牛力者,令农师与本乡里正村耆相度,且述土地所宜,及某家见有种子,某户见有缺丁(男),某人见有剩牛,然后分给旷土,召集余夫,明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

”此诏的颁布( )
A.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B.消除了日益尖锐的人地矛盾
C.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
D.促使小农经济逐步走向瓦解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宋太宗诏令让农师与里正村耆一起组织“能勤稼穑而乏子种与土田者,或有土田而少男丁与牛力者”,按照民间租佃制的关系订立契约,收成依契约分成。

这种租佃制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生产,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

选C项。

A项中“解决了”和B项中“消除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中国小农经济逐步走向瓦解发生在鸦片战争以后,排除D项。

答案:C
9.(2016河北石家庄一模,24)先秦某位思想家主张:“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

”其意在说明( )
A.政治教化以百姓富裕为前提
B.以德治民与依法治国相结合
C.改善民生与思想教化相辅相成
D.重义轻利的观念利于国家统治
解析:材料信息的大意是,既要改善民生,又要思想教化,故选C项。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政治教化以百姓富裕为前提”“依法治国”和“重利轻义”,排除A、B、D三项。

答案:C
10.(2016四川成都三诊,25)董仲舒在评论一件寡妇改嫁的案例时指出,依《春秋》
大义,“夫死无男,有更嫁之道也”,故寡妇改嫁“皆无罪名,不当坐”。

这折射出汉代( ) A.司法判案“重情轻法”
B.妇女的整体社会地位较高
C.婚姻受礼教束缚相对较小
D.妇女拥有婚姻自主的权利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董仲舒并不反对寡妇再嫁,这折射出汉代婚姻受礼教束缚相对较小,故选C项。

A项与材料信息无关;仅从材料信息无法判断妇女整体社会地位如何和能否拥有婚姻自主权利,故B、D两项错误。

答案:C
11.(2016河南省适应性考试一,25)《论语·学而》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并由此断定“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由此可见孔子( )
A.依赖外在礼仪谋求社会协调有序
B.通过推己及人实现人际关系和谐
C.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政治思想体系
D.借助人伦情感维系家国社会秩序
解析:“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表明孔子主张借助孝悌这种人伦情感来维系家国社会秩序,故D项正确。

孝悌并非注重外在礼仪,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强调注重血缘亲情对社会秩序的影响,故B项与题意不符;仅从对孝悌的认识无法说明孔子形成完整的政治思想体系,故C项错误。

答案:D
12.(2016河南省适应性考试一,29)晚清冯桂芬主张设立船炮局并聘洋人为师,“招内地善运思者从受其法……工成与夷制无辨者,赏给举人,一体会试;出夷制之上者,赏给进士,一体殿试”。

这反映出( )
A.科举制度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B.天朝上国理念阻碍社会进步
C.西方列强侵略引发制度变革
D.工业文明冲击促进观念革新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冯桂芬认为可以将具备精巧技艺的人士给予“举人”“进士”等功名,这实际上反映了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清朝开明知识分子的观念变化,故D项正确。

冯桂芬的认识未必能够实施,故A、C两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天朝上国理念,故B项错误。

答案: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