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888e7b75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31.png)
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键盘上,思绪随着键盘的敲击声在指尖跳跃。
关于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我脑海里的画面就像电影镜头一样,一幕幕浮现出来。
一、专业定位与发展目标1.专业定位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新能源汽车基本原理、设计制造、检测维修、技术应用等方面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这个专业,就是未来汽车行业的风向标。
2.发展目标(1)短期内,培养出具备扎实理论基础、丰富实践经验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
(2)中长期内,形成具有国际视野、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1.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汽车结构、汽车原理、新能源汽车概述、电动汽车原理等。
(2)专业课程: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新能源汽车技术应用等。
(3)实践课程:新能源汽车实训、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新能源汽车项目管理等。
2.教学方法(1)采用项目驱动法,以实际项目为主线,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2)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如VR、AR等,提高教学效果。
(3)强化校企合作,邀请企业工程师授课,让学生了解行业前沿技术。
三、实践教学体系1.实训基地建设建设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配备先进的实训设备,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
2.实习实训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训,了解企业运营模式,提高职业素养。
3.校企合作与新能源汽车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四、师资队伍建设1.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工程师,同时培养在校教师,提高师资水平。
2.专业培训与技能提升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3.学术交流与合作鼓励教师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专业发展。
五、人才培养质量保障1.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市场需求,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2.建立健全的质量评价体系对人才培养过程进行全面监控,确保培养质量。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4d528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98.png)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随着现代社会对环保和节能的需求不断增强,新能源汽车技术逐渐成为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
因此,培养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期为相关领域的教育和培训提供参考。
一、专业课程设置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涉及诸多领域,包括电力电子技术、能源管理与控制、电力传动系统等。
因此,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应当包括基础理论课程和实践操作课程。
基础理论课程包括电工电子技术、汽车设计原理、电动汽车控制等;实践操作课程包括电动汽车装配调试、新能源汽车维修与保养等。
通过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系统的技术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习实训环节实习实训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生可以在企业实习,了解企业运作模式、了解最新技术发展动态,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此外,学校应设立实训基地,模拟真实工作环境,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
实习实训环节的设置,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三、创新能力培养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是一个不断变革和创新的领域。
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学术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同时,学校还应当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四、实践项目设计为了更好地培养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学校可以设计一些实践项目,如电动汽车改装设计、新能源汽车节能技术研究等。
通过这些实践项目,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同时,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些专业实践课程,如新能源汽车实验技术课程、节能与环保设计课程等,加强学生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五、师资队伍建设为了保障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教师,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和指导。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8e9d605a8102d277a22f3e.png)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代码:560707二、入学要求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三、修业年限3年四、职业面向所属专业大类(代码)所属专业类(代码)对应行业(代码)主要职业类别(代码)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装备制造大类(56)汽车制造类(5607)汽车整车制造(3610)汽车维修(3726)汽车维修工(20-017)汽车检验工(20-020)汽车检测工(20-030)汽车维修钣金工(20-024)二手车鉴定估价师(20-152)一线员工维修班组长售后经理店长区域经理驾驶证汽车维修工低压电工汽车检验工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新能源汽车售后技术服务和管理企事业单位,在生产、服务一线能从事新能源汽车维修、检测、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能独立学习与职业相关的新技术、新知识,对社会、企业和客户有强烈责任意识,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培养规格1、素质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2、知识(1)安全生产知识;(2)具备计算机、电工电子基础和网络相关的基础知识;(3)具备新能源汽车结构与原理、控制策略、汽车使用与维护、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的基础知识;(4)了解现代企业管理、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汽车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
3、能力(1)掌握新能源汽车构造原理和维修诊断知识与技能;(2)掌握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知识与技能;(3)具有安全、文明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4)具备正确使用外语专业资料的能力。
六、课程设置(一)职业基本素质课程大学英语、艺术教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职业规划、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等数学、就业指导。
新能源汽车技能技术总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新能源汽车技能技术总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94314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98.png)
新能源汽车技能技术总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对于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因此,培养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我校新能源汽车技能技术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具体培养目标如下:1. 具备扎实的汽车工程理论基础,熟悉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2. 具备新能源汽车系统设计、开发和应用能力,能够独立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工作;3. 具备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和维修能力,能够为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和维护提供支持;4. 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够适应汽车行业快速变化的需求。
二、课程设置为了达到以上培养目标,我校新能源汽车技能技术专业设置了一系列核心课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新能源汽车原理与结构:介绍新能源汽车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深入了解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工作原理;2. 新能源汽车电气控制技术:学习新能源汽车的电气系统和控制技术,包括电动机控制、电池管理系统等内容;3. 新能源汽车动力学:深入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学特性,包括加速性能、制动性能等方面;4. 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学习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故障问题的能力;5. 新能源汽车材料与工艺:介绍新能源汽车所采用的材料和工艺,帮助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制造过程。
三、实践教学除了理论课程外,我校新能源汽车技能技术专业还注重实践教学的开展。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增强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具体的实践教学安排如下:1. 实训基地建设:我校新能源汽车技术实训基地配备先进的设备和工具,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学习环境;2. 实习实践:学生将在实习期间有机会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积累实践经验;3. 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新能源汽车技术。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技能考核标准开发思路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技能考核标准开发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f7256036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0e.png)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技能考核标准开发思路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58957b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c5.png)
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新能源汽车的出现,为解决传统燃油车辆所带来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一种替代方案。
然而,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与发展需要专业的人才进行运用与维修。
因此,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能源汽车运用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1.1 电动汽车驱动技术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其驱动技术是专业人才需掌握的重要领域之一。
专业人才需要了解电动汽车的驱动原理和系统结构,熟练掌握电机控制和电网集成技术,能够根据车辆性能进行维护和调试。
1.2 混合动力汽车技术混合动力汽车融合了传统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优势,是当前汽车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
专业人才需要具备混合动力汽车的原理和工作模式,能够熟练操作混合动力系统并解决相关故障。
1.3 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燃料电池汽车是一种零排放的新能源汽车,具有较高的燃料利用率和能源转换效率。
专业人才需要了解燃料电池汽车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能够进行燃料电池系统的调试和维护。
二、新能源汽车维修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2.1 电池维修与更换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部件,其性能和寿命直接关系到车辆的续航里程和使用寿命。
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电池的维修与更换技能,能够对电池进行故障排除和性能优化。
2.2 电控系统维护电控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控制单元,负责车辆的动力输出和能源管理。
专业人才需要掌握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调试方法,能够分析系统故障并进行有效维护。
2.3 高压系统安全维护新能源汽车的高压系统是保证电动汽车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人才需要具备高压系统的安全维护技能,能够正确操作高压设备和工具,确保系统运行稳定。
三、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3.1 教学内容设计针对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学校应根据行业发展动态和技术需求,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包括电动汽车技术、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https://img.taocdn.com/s3/m/9363866d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f6.png)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环保节能的交通工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推崇。
而要实现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培养。
因此,针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显得尤为重要。
一、培养目标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拥有扎实的汽车工程技术理论知识。
要求学生具备坚实的汽车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机械设计、电子电气、材料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为他们后续的深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具备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的掌握能力。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原理、结构、性能等方面的技术知识,包括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技术。
3. 具备汽车设计、制造、维修等技能。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汽车设计、制造、维修等技术技能,使他们能够胜任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工程技术工作。
4. 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协作,共同完成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和应用。
二、培养规格为了实现上述培养目标,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设置合理。
培养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的课程应当综合考虑汽车工程、电子电气、新能源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内容,设置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包括《新能源汽车原理与技术》、《电动汽车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设计》等。
2. 实践教学环节丰富。
针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应当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开设实验课程和实习实训环节,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3. 师资力量雄厚。
确保有足够的师资力量支持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教师应当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自身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
4. 实践基地齐全。
为了更好地培养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需要建立健全的实践基地和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实践条件,使他们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快速成长和提升。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5b8057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4.png)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与代码(一)专业名称:新能源汽车技术(二)专业代码:5606707二、入学要求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全日制3年。
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通过学分认定、积累、转换等办法,在2-6年内完成学业.四、职业面向所属专业大类 (代码) 所属专业类(代码)对应行业(代码)主要职业类别(代码)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装备制造 大类(56) 汽车制造类(5607)汽车制造业(36)机动车维修业(81)新能源车整车制造(3612)汽车修理与维护(8111)新能源汽车维修工、新能源汽车装配工、新能源汽车维修电工汽车维修工、汽车维修电工、低压电工操作证五、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方向,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扎实的现代汽车理论知识以及先进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工艺、设备和管理知识;具有新能源汽车维护、检测、诊断和维修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能胜任汽车技术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二)培养规格1.素质(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2)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积极应对工作中的困难;·166·(3)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与抗挫折能力;(4)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5)具备相应职业岗位的基本管理能力和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6)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竞争意识与创新精神;(7)具有一定的信息检索、资料收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8)具有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2.知识(1)利用计算机完成各种汽车维修单据、表格处理;(2)利用数学知识进行汽车维修成本核算;(3)会使用外语查阅外文汽车维修资料;(4)会阅读和分析汽车电路图,并能拆画部分主要电路;(5)掌握汽车机械部件各个总成的机械原理及工作原理;(6)掌握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电机驱动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的检修,并会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整车故障诊断与排除.3.能力(1)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2)具备专业必须的机械、电工电子、电力电子等技术应用能力;(3)具备正确使用外语专业资料的能力;(4)掌握新能源汽车构造原理和维修诊断知识与技能;(5)掌握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知识与技能;(6)具有安全、文明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024年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培方案
![2024年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培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8de48e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c5.png)
2024年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培方案一、引言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问题的日益加剧,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了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的出现不仅能够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还能够有效利用非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随之而来的是,对新能源汽车的检测与维修技术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培养适应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检测与维修技术人员,我们制定了以下培养方案。
二、培养目标1.具备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基础知识及技能;2.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工作原理以及结构特点;3.掌握新能源汽车的检测与维修方法;4.具备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5.具备新能源汽车维修维护的操作技能;6.了解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法规,能够按照规范进行工作。
三、培养内容1.新能源汽车基础知识:包括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发展趋势、工作原理以及结构特点等。
2.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方法:包括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常规检测、故障诊断、故障排除、维护保养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培养。
3.新能源汽车安全与事故处理:包括新能源汽车的安全知识、事故处理流程、急救知识等。
4.新能源汽车政策法规:包括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政策法规、技术标准等方面的了解,以及相关操作的规范与要求。
四、培养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授课的方式,对新能源汽车的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包括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检测与维修方法等。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实践教学: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新能源汽车的检测与维修技能培养。
学生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模拟操作,也可以在实际维修现场进行实践。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的撰写,提高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
3.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技能的培养。
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竞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实习实训:通过安排学生到汽车维修企业进行实习实训,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际工作,熟悉工作流程和操作技能,增加实践经验。
新能源汽车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新能源汽车工程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9a263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ed.png)
新能源汽车工程人才培养方案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问题的日益加剧,新能源汽车作为替代传统汽车的一种重要解决方案,受到了广泛关注。
然而,目前新能源汽车工程人才的培养仍存在诸多问题。
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特制定以下人才培养方案:一、学科设置方面1. 新能源汽车专业:在大学本科阶段设立新能源汽车专业,包括电气工程、电子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 硕士研究生方向:在硕士研究生阶段设立新能源汽车工程方向,针对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培养高水平的研究人才。
3. 博士研究生方向:在博士研究生阶段设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方向,注重培养战略规划、高端技术研发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二、实践教学方面1. 实验室建设: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实验室,提供实验设备和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实习与实训:鼓励学生参加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的实习,与真实生产环境接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项目课程:引入项目课程,组建学生团队,参与新能源汽车相关项目,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
三、学术交流与创新研究方面1. 学术交流: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拓宽学生视野,促进合作与学术交流。
2. 创新研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创新研究,支持学生申请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
四、师资队伍建设方面1. 招聘优秀教师: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研究能力的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师,提升教育质量。
2. 培训和交流:组织教师参加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更新知识储备。
3. 职称评聘:建立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职称评聘制度,激励教师在新能源汽车教育和研究方面取得卓越成绩。
通过以上方案,能够全面促进新能源汽车工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同时,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新能源汽车工程人才,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推动环境友好型的交通方式的普及。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8acdbe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9a.png)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课程设置方面:1.基础课程:加强数学、物理、力学等基础课程的教学,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2.基础电工课程:巩固并深化电路、电机等基础电工知识,为学生理解和应用新能源汽车电动系统打下基础;3.新能源汽车原理与技术课程:介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原理和相关技术,包括电动系统、锂电池、超级电容器等;4.智能控制技术课程:培养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施技术,包括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器等;5.汽车工程实践课程:组织学生进行新能源汽车组装、调试和测试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
二、实践环节方面:1.企业合作实习:与汽车生产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接触和参与到实际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和生产过程中;2.实验室实习:建设装备齐全的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验室实习机会,让他们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研究,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毕业实训:组织学生进行毕业实训,让他们实际操作新能源汽车,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师队伍建设方面:1.技术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培训,了解最新的技术发展动态,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2.企业交流:建立与汽车企业的交流合作机制,鼓励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和合作,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水平;3.学术研究:鼓励教师进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学术研究,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
四、实践平台建设方面:1.实验室建设: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实验室,配备先进的设备和仪器,提供学生进行实验和实践的场所;2.车辆模拟系统:建立车辆模拟系统,让学生可以模拟汽车的运行和控制,提高他们对新能源汽车系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制造线实训平台:建立新能源汽车制造线实训平台,让学生可以参与到整车制造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制造技能和流程管理能力。
通过以上培养方案,可以培养出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全面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贡献。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6cc0e5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3.png)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背景介绍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府对传统燃油车污染和能源消耗的限制,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了未来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因此,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也备受社会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期培养出更多具备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专业人才。
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设置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应以技术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新能源汽车设计与制造•电动汽车电控技术•电池技术与应用•充电技术与基础设施•智能交通与车联网技术•车身结构材料与工艺学•车辆安全性、可靠性与维修保养•汽车电子与软件开发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全面了解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原理和应用。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实践环节中,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场景中,提高其技能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实习实践•毕业实习•课程实验•论文设计这些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实际车辆测试、维护和调试工作,从而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应用有更深入的认识。
教师队伍建设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作为基础。
这些教师需要有丰富的汽车设计和制造、电机控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同时,他们也应该积极关注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的动态,具备探究精神,不断学习更新的技术。
企业合作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也需要与社会紧密结合。
为了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可以与一些新能源汽车企业合作,提供实习、毕业设计和科研项目等机会。
企业有了更多参与,也可以为学校提供行之有效的参考意见,帮助学生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更好地了解新能源汽车技术。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实际汽车制造与电机控制技术的应用,需要丰富的实践机会和与企业、实践紧密合作的机会,与此同时,需要有聚集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教师队伍。
通过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我们可以培养出更多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专业人才,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https://img.taocdn.com/s3/m/cdba6a06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98.png)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已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而要培养符合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的人才,高职院校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几点建议。
一、实践教学加强新能源汽车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更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来提升技能。
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开设多种实践课程,如电动车拆装、充电系统维护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产学结合课程设置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设置相关课程。
可以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引入企业项目实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真实的项目需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创新创业意识培养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
高职院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开设创业实践课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创新。
同时,可以邀请创业导师给予学生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创业之道。
四、多元化实践基地建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触到实际工作环境,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开发多元化的实践基地,如工厂实习基地、科研实验室等。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为了提高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水平,高职院校应该建设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打破专业壁垒,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在跨学科的环境中学习,培养团队协作、沟通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职场挑战。
在未来的发展中,新能源汽车技术将会成为汽车行业的主导方向,需要大批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来支撑行业的发展。
高职院校作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的摇篮,应该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方案
![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2fc1b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14.png)
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方案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行业迅速崛起。
然而,新能源汽车人才短缺一直是行业面临的一大问题。
为了培养更多的新能源汽车人才,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培养方案。
一、学术教育学术教育是培养新能源汽车人才的基础。
首先,各大学应设立新能源汽车专业,提供全面的课程,包括电动汽车原理、储能技术、电池管理系统等。
同时,应建立实验室和科研机构,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此外,还应设立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博士学位项目,培养更高水平的专业人才。
二、工匠教育工匠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首先,应建立新能源汽车工匠培训中心,与企业合作,根据企业需求进行培训。
这里应该提供针对性的培训项目,包括电动汽车维修、电池组装和电控系统调试等技能。
同时,应鼓励学生参与实习项目,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践教育实践教育是培养新能源汽车人才的关键环节。
学校应积极与汽车行业相关企业合作,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这样,学生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学到更加系统和全面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此外,还可以开设项目学习、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等形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人才引进在短期内,人才引进是解决新能源汽车人才短缺的一种有效途径。
政府可以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海外留学生和优秀人才回国发展。
同时,通过引进国外专家和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加强国际间的学术和技术交流,提升整体水平。
五、产学研结合产学研结合是培养新能源汽车人才的重要手段。
学校和企业应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在课程设置、科研项目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学生可以参与实际项目,了解企业需求,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技能。
同时,企业可以提供实际工作机会,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六、持续学习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迅速,要求从业人员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相关企业可以提供进修培训计划,帮助从业人员跟上最新的技术和市场动态。
同时,学校可以开设继续教育课程,提供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
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f1b8c9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09.png)
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引言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能源作为动力的汽车,如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广阔。
为了适应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培养一批专业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二、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深厚的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等专业知识基础的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人才;2.培养具备新能源汽车设计、开发和维护能力的专业人才;3.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
三、培养内容3.1 电气工程基础知识1.电路分析2.电机原理与控制3.电力电子技术4.智能控制技术3.2 机械工程基础知识1.汽车结构与原理2.汽车发动机原理3.汽车传动系统4.汽车底盘与悬挂系统3.3 新能源汽车技术1.电动汽车技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电动汽车储能技术–电动汽车充电技术2.混合动力汽车技术–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技术–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3.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燃料电池汽车原理–燃料电池汽车系统设计–燃料电池汽车安全与可靠性3.4 新能源汽车设计与开发1.新能源汽车设计方法与流程2.新能源汽车结构设计3.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设计4.新能源汽车测试与验证3.5 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服务1.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2.新能源汽车维护保养技术3.新能源汽车事故处理与应急措施四、培养方式1.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2.组织学生参与新能源汽车项目实践,培养实际操作能力;3.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和毕业设计,提供实际工作经验;4.组织学生参加学术交流和竞赛,提升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五、培养评价1.学业成绩评价: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考试成绩等;2.实践能力评价:参与项目实践、实习与毕业设计的表现;3.创新能力评价:参与学术交流和竞赛的成果;4.综合素质评价:包括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意识、实际操作能力等。
六、总结通过制定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以培养出具备扎实的电气工程和机械工程基础知识的专业人才。
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4d4bbf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b0.png)
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背景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成为了未来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
而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也对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制定一份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1. 培养具备较强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新能源汽车工程师;2.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的优秀人才;3. 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型人才。
三、培养方案1. 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2)专业核心课程:电动汽车技术、电池技术、控制系统、电机驱动系统等;(3)实践教学:实验室实践、校企合作项目实践等。
2. 实习环节(1)企业实习:在相关企业进行一定时间的实习,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运营模式;(2)社会调研:对新能源汽车市场进行深入了解,掌握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3)创新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相关比赛和项目,锻炼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师资力量(1)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包括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和学术界权威人士;(2)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引进优秀的企业人才为教师。
4. 实验室建设(1)建设电动汽车技术实验室、电池技术实验室、控制系统实验室等;(2)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保证实验室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
5. 学生管理(1)建立健全的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四、评价体系1. 考核方式:课堂考核、论文报告、期末考试等;2. 评价标准: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等。
五、总结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为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同时,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培养方案,适应时代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18b89f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7a.png)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同时也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各高等院校也在积极建立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培养方案,让学生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们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应该也要参与实践操作,从而更好地理解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核心内容。
学校应该经常组织学生实践活动,比如说让他们参与实验、考察和技能训练等等。
这样学生们就能在实际操作中巩固理论知识,并且培养出强烈的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二、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在培养方案中,多元化的课程设置也是必不可少的。
学校应该结合行业实际情况,创设多种课程,使学生接受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比如说,可以对拓展课程进行设置,比如智能化技术、新能源发电、能源效率和环保等等,这些领域的内容也会与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有很多交叉点。
三、国际化合作交流随着全球化的到来,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日益国际化。
因此,培养方案应该加强国际化合作交流。
学生们应该接触到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和行业经验,并与行业中的国际大牌企业沟通学习。
这可以有效地加强学生们的竞争力,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实习经验。
四、教师素质提高教师素质也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关键。
学校应该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教育,强化教师的实践操作与科研能力,提高教师的行业经验和知名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工业界的沟通和合作。
通过这样的方法来提高教师素质,以确保学生们能够获得最佳的教育和指导。
五、产学研一体化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与工业界紧密联系,加强产学研一体化的模式,以保证学生们能够获得足够的实践经验和实践机会。
同时,学校也应该与各行业积极合作,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并且建立校企合作平台,为行业和学生互利互惠。
总之,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相对较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学生、行业、政府等多方面的积极参与。
《新能源汽车专业》培养方案
![《新能源汽车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23fa7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24.png)
《新能源汽车专业》培养方案新能源汽车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而新能源汽车的出现,使得汽车工业向更加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
为了适应这一趋势,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设立新能源汽车专业,培养新一代的汽车工程师和技术人才。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运行与管理等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新能源汽车系统研发与应用能力,具备绿色、环保、高效的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知识和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培养方案1. 专业设置新能源汽车专业主要包括汽车设计、电气工程、电子技术、材料工程、汽车工程、控制工程等相关课程,学生将全面学习新能源汽车的各个方面知识。
2. 课程安排(1)基础课程: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理论课程。
(2)专业课程:汽车构造与原理、汽车电气控制、新能源汽车技术、电池管理系统等相关课程。
(3)实践课程:汽车实训、电子电气实验、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检修等实践课程。
3. 实践教学学生将参与新能源汽车实验室的实践教学,学习新能源汽车的设计、组装和维修技术,培养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4. 毕业要求学生毕业后应具备新能源汽车基本设计能力和相关理论知识,能够从事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制造和管理工作。
5.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在汽车制造企业、新能源汽车公司、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管理工作。
通过对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培养,培养出更多具备新能源汽车领域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才,为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希望未来的新能源汽车专业学生能够积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职业学院2013年7月.目录一、专业信息 (1)二、专业培养目标及规格 (1)三、毕业条件 (2)四、职业领域及就业岗位 (2)五、典型工作任务 (3)六、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 (3)七、课程描述 (6)八、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比例 (10)九、考核评价 (10)十、教学条件保障 (11)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信息1.专业代码:5804202.学历层次及学制:专科三年3.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对口高职毕业生二、专业培养目标及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面向新能源汽车售后技术服务和管理企事业单位,在生产、服务一线能从事新能源汽车维修、检测、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能独立学习与职业相关的新技术、新知识,对社会、企业和客户有强烈责任意识,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应用性高技能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1.基本素质(1)思想政治素质过硬,道德情操高尚,身心素质健康;(2)具有良好的适应企业或行业要求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人文素质、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2.知识要求(1)利用计算机完成各种汽车维修单据、表格处理;(2)利用数学知识进行汽车维修成本核算;(3)会使用外语查阅外文汽车维修资料;(4)会阅读和分析汽车电路图,并能拆画部分主要电路;(5)掌握汽车机械部件各个总成的机械原理及工作原理;(6)掌握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电机驱动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的检修,并会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整车故障诊断与排除。
3.能力要求(1)职业能力A.职业核心能力①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②具备专业必须的机械、电工电子、电力电子等技术应用能力;③具备正确使用外语专业资料的能力。
B.职业岗位能力①掌握新能源汽车构造原理和维修诊断知识与技能;②掌握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知识与技能;③具有安全、文明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方法能力①制定工作计划能力②解决实际问题能力;③独立学习新技术的能力;④评估总结工作结果能力。
(3)社会能力①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②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③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三、毕业条件1.毕业要求:学生毕业时必须符合国家德育的培养要求,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体育达到大学生合格标准要求。
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要求为138学分,其中人文素质课程43学分,专业技能课程77学分,专业拓展课程18学分。
2.计算机、外语、普通话、职业书具体要求:(1)高职高专英语能力考试证书——省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二级证书(2)CCT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考试证书——省大学生非计算机专业水平二级证书(3)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普通话二级乙等证书(4)汽车修理工三级/高级技能职业书四、职业领域及就业岗位五、典型工作任务1. 汽车发动机、底盘构造的认识与检修;2. 汽车电控系统的检修;3. 新能源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的原理与应用;4. 纯电动以及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及控制系统的检修;5.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检修;6. 新能源汽车故障故障诊断与综合检测;7. 汽车日常维护与保养;8.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
六、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七、课程描述(一)专业核心课程该专业的核心课程有: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原理与检修、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维护、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与控制器、新能源汽车综合故障诊断。
1.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原理与检修课程代码学时4 学分4 第三学期开设主要容:(1)学习目标:①了解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概况;②掌握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③掌握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方法;④掌握典型车系的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原理与维修。
(2)学习容:①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②丰田车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原理与维修;③本田思域(CIVIC)轿车混合动力原理与维修;④别克君越轿车混合动力原理与维修;⑤大众汽车LPG混合动力原理与维修。
考核方式:过程考评+期末考评2. 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代码 ****学时6 学分6 第二学期开设主要容:(1)学习目标:①掌握电工、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理论②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纯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③掌握高压电的安全用电常识④掌握高压电池、电机的正确使用方法(2)学习容:①常用电工、电力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②与汽车技术有关的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电磁学、交流发电机与电动机、低压电器与控制电路等电工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基本知识;③常用电力电子器件的原理和测试方法;④高压电的安全使用;⑤新能源汽车常用电力电子控制电路;考核方式:过程考评+期末考评3. 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维护课程代码 ****学时4 学分4 第三学期开设主要容:(1)学习目标:①掌握有关动力电池的概念;②掌握动力电池的不同类型及发展趋势;③掌握动力电池的管理和维护技术。
(2)学习容:①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简述;②动力蓄电池及储能装置;③燃料电池;④动力电池的管理与维护。
考核方式:过程考评+期末考评4.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与控制器课程代码 ****学时6 学分6 第四学期开设主要容:(1)学习目标:①掌握各种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基本原理;②掌握电力电子技术在驱动电机控制中的应用;③掌握驱动电机控制技术;④掌握驱动电机系统故障诊断和排除。
(2)学习容:①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工作原理;②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控制原理;③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系统的故障诊断和排除;考核方式:过程考评+期末考评5. 新能源汽车综合故障诊断课程代码 ****学时10 学分6 第五学期开设主要容:(1)学习目标:①掌握新能源汽车常见故障现象及诊断排除的方法;②新能源汽车部件及系统的检测方法;③掌握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2)学习容:①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基础知识;②新能源汽车诊断仪器与常用设备的使用;③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总成的故障诊断与排除;④新能源汽车底盘各系统总成的故障诊断与排除;⑤新能源汽车电器及电子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考核方式:过程考评+期末考评(二)实践课程包括职场教育、单周实训。
1.职场教育课程代码 ****学时100 学分2 第三学期开设主要容:专业与职业入门教育、职业导训学习与生活指导等教育活动以及创业培训。
实践地点:合作企业考核方式:考查2.综合实训(1)****实训学时** 学分** 第*学期开设主要容:(1)学习目标:①②③……(2)学习容:①②③……考核方式:(1)钳工基本功实训 26学时 2学分第二学期开设主要容:(1)学习目标:①会使用各种钳工工具和设备;②能进行简单零件的修复和钳加工。
(2)学习容:①工件锉削②工件锯割③工件钻孔④工件攻丝⑤工件研磨考核方式:过程考评+实训结束操作考评(2)焊工基本功实训 26学时 2学分第三学期开设主要容:(1)学习目标:①会使用焊工工具和焊接设备;②能进行简单工件气割与焊接。
(2)学习容:①电弧焊;②气割。
考核方式:过程考评+实训结束操作考评(3)汽车维护与保养实训 54学时 4个学分第四学期开设主要容:(1)学习目标:①会使用汽车维护与保养的各种工量具、仪器和设备;②能熟知汽车维护与保养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③会汽车二级维护与保养的操作工艺和方法。
(2)学习容:①汽车维护与保养工量具、仪器和设备的使用②汽车维护与保养的工艺流程③汽车二级维护与保养的操作工艺考核方式:过程考评+实训结束操作考评八、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比例九、考核评价课程成绩考核是重点考核学生完成职业能力训练项目、实现课程目标的状况和程度,以及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表现。
强化实际操作和学习过程考核。
鼓励学生结合课程学习积极参加社会、行业或企业相关的职业活动,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
专业课程建立过程考评(任务考评)与期末考评(应知和应会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每学期不少于3次):平日表现占10%,素质考评占10%;实操考评占30%。
期末考试占50%(采取闭卷考试模式和应会操作考评模式)。
实践课程和选修课程等采取过程考评(任务考评)的考核评价方式。
专业课程考评实施措施及考评标准十、教学条件保障1、师资条件2、教学条件(1)校实训基地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校实训基地包括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室、汽车底盘拆装实训室、汽油发动机电控实训室、柴油发动机电控实训室、汽车自动变速器检测实训室、电器实训室、汽车空调实训室、柴油发动机高压共轨实训室等组成,具体如下表所示。
校实训基地一览表校外实践基地是课外实践教学的载体和平台,其建设程度直接关系到校外实践教学的实施效果和质量。
我专业自2013年以来先后与太古车行、东联汽修、通用东岳汽车、大洋电动汽车、公交公司、公交公司、汽车配件、安吉通汇物流等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的合作关系。
这些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为进行专业实践教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践,既熟悉了每个岗位的职业技能,又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
(3)机制与制度保障为了圆满完成理实一体化课程、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等各项教学任务,培养出符合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的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规教学过程,我专业建立了相应的机制与制度保障体系。
把课程作为核心,根据理实一体课程、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需要,推进机制与制度建设,在教学运行与质量管理、生产性实训与顶岗实习管理、教学团队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制定和完善了工作学期、课程考核、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等方面的制度,保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
主要的机制与制度见下表所示:职业学院2013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