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反应 (2) 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2
5.3 影响反应机理的因素:
5.3.1 底物
1、对El及E2活性的影响
• 当反应底物中连有芳基(Ar)或C =C时,无论 其位于α-碳还是β-碳,对El和E2反应都有利。
• 当β-碳上连有Br , Cl , Ts , NO2 , CN , SR等吸 电子原子或基团时,将使β-H的酸性增强, 因而对E2反应有利,但其位于a-碳时则影响 不大。
第五章 消除反应 Elimination Reactions
5.1消除反应类型
消除反应: 是从一个化合物分子中消除两个原子或原 子团的反应。
5.1.1 β-消除:
在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的原子或基团被消除, 形成双键或叁键。
CC NuE
C C +Nu E
R C β H 2C α H 2 XO H - R C H = C H 2 + X -+ H 2 O
1)、不带电荷的反应底物,如卤代烃、磺酸醋等在 进行E2反应时,无论反应底物的结构如何,其消除 取向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遵循Saytzeff规则。
当X=F时,因F是很强的吸电子基团,致使β-H的酸性增强,在 碱的作用下,反应机理将由E2移向“类似Elcb”的E2,且甲基上 H的酸性优于亚甲基上的H,故Hofmann产物成为主要产物。
80% E tO H
(C H 3)3C C l - H 2O
产物相同
(C H 3)2CC H 2 (C H 3)3C O H
反应速率不同
k = 8 9 .7 × 1 0 5 m o l.L - 1 s - 1 ( C H 3 ) 3 C 经过相同的中间体
k = 1 1 .8 × 1 0 5 m o l.L - 1 s - 1
过 渡 态 中 C - H 键 断 裂 程 度 增 加
B
H δ+ B H δ+
δ+ BH
C δ-C
δCC
CC
BH δ+
CC
H δ+
CC
L
L
L δ-
L δ-
L δ-
过 渡 态 中 C - L 键 断 裂 程 度 增 加
E 1 c b " 似 E 1 c b " E 2 协 同 E 2 " 似 E 1 " E 2 E 1
B
CC LH
共轭酸
CC +HB L 共轭碱
CC 慢 C C +L L
按E1CB机理进行反应底物结构特征:
① 当β-氢被吸电子基团活化时,如:COCH3、NO2、 Me3N+等; ② L是难离去基团。
O
O
OCCH3 H CH3O
NO2 H
OCCH3 H
NO2
NO2
E1CB机理的证明
C C l2C F 2O HC C l2C F 2慢 H 2O C ,l2CC F 2(I)
5.3.4 溶剂
➢极性大的溶剂对单分子有利,对双分子不利, 对E2更不利;
➢极性小的溶剂对双分子反应有利,对单分子 反应不利,对E2更有利。
5.3.5 反应温度
➢ 无论反应是按双分子机理进行还是按单分子机理 进行,一般来说,温度升高,均会增加消除反应 的比例。
这是由于消除反应需要拉长C-H键, 形成过渡态所需活化能较大
BH R1
R3
R1
R4
CC
R2
R2
R3
HHC H 3E tO -
D
H
CC
DC H 3 L 反 式 消 除C H 3 C H 3L :B r,O T s,N (C H 3 )3
Br
H
Ph
H
Ph
Br
(2S,3R)
Ph
Ph
NaOH
EtOH
CC
Br
H
OH-
H
H
Ph
Br- H
Ph
H2O
Br
Ph
Br
Ph
Br
H
Ph
H
H
H
Ph
+
Br Br Ph Ph Br Br
(2R,3R)
(2S,3S)
Ph
NaOH
C
EtOH
H
Br C
Ph
2、环己烷衍生物
O Ts
OTs
E2
H
具有反式氢
O Ts
O T sE 1 ( 慢 ) H
DF
F快 C H C l2C F 3(II)
当反应进行一半时测定,产物中有(II)生成, 表明H与D的交换发生,说明中间体C -的存在。
3. 双分子消除反应 (E2) 机理
H
δ
HB
CC B CC
L
L δ
υ=k [底物] [:B]
CC +H B+L
B- : 中性或带负电荷,如:OR-,OH-,NH2-,I-,
B r
C H 3
小结
• 1)反应按El,“类似El”的E2机理进行,消除取向遵 循Saytzeff规则,产物的稳定性起决定性作用。
• 2)反应按“El cb"和“类似El cb"的E2机理进行, 消除取向遵循Hofmann规则,反应受控于动力学 因素。
• 3)反应按E2机理进行,当被消除的是带正电荷的 基团时,消除取向遵循Hofmann规则,是诱导效 应起主导作用;若存在强吸电子基团时,消除取向 遵循Saytzeff规则,共扼效应起主导作用。
2、对El , E2及Elcb比例的影响
• 当反应底物的a-碳上连有烷基或芳基时,因其能 稳定过渡态的碳正离子,反应将倾向于按E1机理 进行;
• 当β-碳上连有烷基时,因其减弱了β -H的酸性,也 将使反应向E1机理转移;
• 当β-碳上连有芳基时,因其能稳定碳负离子,从 而使反应向E1cb机理转移。
N(CH3)3OH
N(CH3)3
CH3 CH2 CH CH3 CH3 CH2 CH CH2
△ CH3 CH2 CH CH2
95%
5.4.3 消去方向与历程的关系
1、E1历程
由于消除β-H生成取代基多的烯烃所需的活化能要低于 生成取代基少的烯烃所需的活化能,因此遵从Saytzeff 规则,形成热力学稳定的烯烃; 如果空阻过大时则遵从Hofmann消除
CC C Nu E
C C C+Nu
E
5.2 反应机理
CC HL
根据离去基团和β-氢从分子中 离去的顺序,分为三种机理:
5.2.1. 单分子消除反应 (E1)机理
CC 慢 CC
CC +H
HL L H
υ =k
CC HL
反应活性:
对于烷基:3°> 2°> 1°> CH3
按E1机理进行反应的实例:
(1) 底物不同
( 1 ) L( 2 )
( I )
( I I )
L: S(CH3)2 N(CH3)3
I/ II 6.7
~50
当离去基团的体积大时,碱 不易进攻1位的氢,而易进攻 2位的氢。
b) 底物结构的影响
C H 3C H 2C H C H 3EtO - C H 3C H 2C HC H 2
(19% )
Br
(C H 3)3C C H 2C (C H 3)2E tO(C H 3)3C C H 2CC H 2
总之,增加碱的强度和碱的浓度能
够促使消除反应机理按E1,E2,E1cb 次序转变.
正常的E2消除反应所用的碱可以 是H2O, NR3 , HO- , AcO- , RO- , ArO, H2N- ,CO32- , LiAlH4 , I- , CN-和有 机碱
但有制备意义的碱只有HO- ,RO-
和H2N-
5.5 E2反应的立体化学
当反应按E2机理进行时,被消除的两个原子或基团 是从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脱掉的,其消除方式有 两种情况:
其一,被消除的两个原子或基团从碳-碳σ键的异侧 脱掉,称为反式消除;
其二,被消除的两个原子或基团从碳-碳σ键的同侧 脱掉,称为顺式消除。
从上述两种消除形式可以看出: 其一,在E2过渡态中,要求β-H和离去基团L要么处
于对位交叉式,要么处于完全重叠式,只有这样 才能有利于消除,如图所示:
其二,与顺式消除相比,按E2机理进行的反式消 除应较快些,因为反式消除的过渡态是对位交叉 式,而顺式消除的过渡态是完全重叠式,后者具 有较高的能量。
B-
R4 H
1、开链
B-
5.5.1反式消除
H
R3
R4
R3
R1
L
R2
R1
R2
L
R4
然而,当F依次换成Cl , Br和I时,反应机理将由E2移向“类似 El”的E2,因此Saytzeff产物成为主要产物,且依次增多。
2)、带正电荷的反应底物,如十NR3、十SR2等, 消除酸性强的β-H,其消除取向一般遵循
Hofmann规则。
3)有些鎓盐的消除取向是与Hofmann规则“向背” 的,即消除取向遵循Saytzeff规则,例如:
5.4消除反应的定向 (Orientation)
5.4.1 Saytzeff规则
醇、卤烷、磺酸酯遵从此规则,得热力学稳 定的烯烃(带较多烷基的烯烃)
C H 3 C H 3C H 2C C H 3 C 2H 5O N a
B r
C H 3C H =CC H 3+ C H 3C H 2C =C H 2
C H 3
5.1.2α-消除:
从同一原子上消除两个原子或基团,形成卡 宾 (碳烯)或氮宾(乃春、氮烯):
E C
Nu
C +Nu E
O C F 3CO N a △ C F+C O 2+N aF
RNO SO 2A r+ B - B H RN+ A rSO 3-
H
氮 宾 ( 6e)
5.1.3 γ-消除:
从1,3-位各消除一个原子或基团形成三元环化合 物的反应称为竹消除反应,又称1,3-消除反应
H R '
H R '
R '
R C H 2C C HB - R C H C C H R C H C H C H
X R "
X R "
(主 要 ) R "
3、E2历程
当反应按E2机理进行时,其消除取向问题往往 比较复杂,有些化合物的消除取向是遵循Saytzeff规 则的,而有些化合物的消除却遵循Hofmann规则。 至于按哪种规则进行消除,将取决于反应底物的结 构、离去基团的性质和反应条件等因素。现分述如 下:
O
O
RCCH2CHCH3 NMe3OH-

RCCHCHCH3
4)、Bredt规则:比较小的二环体系进行β-消除 时,只有满足下列条件才能生成桥头双键:
5)、空间效应的影响:
a) 离去基团的大小
C H 3 C H 2 C H 2 C H C H 3 E t O N a C H 3 C H 2 C H 2 C H C H 2 + C H 3 C H 2 C H C H C H 3
RLi等。
L: X-,OSO2-, RCOO-,NR3+,NO2-, CN-, SR2+等。
按E2反应的底物特征: 伯卤代烷、仲卤代烷、一级烷基季铵盐。
E2机理的证明:
E2、E1、E1CB的关系:
E1
E2
EICB
L首先离去
L与H同 时离去
H+ 首先 离去
多数情况下E2历程中键的断裂和形成并非协同的,而 且有先有后,为此提出了可变过渡态理论
5.3.3 离去基团
➢ 较好的离去基团,因其容易离子化, 故反应机理向E1转移。 ➢较差的离去基团或带正电荷的离去基团, 由于强吸电子基团的诱导和场效应,使 β-H的酸性增强,从而有利于β-H键的解 离,故反应机理移向E1cb。 ➢另外,较好的离去基团亦有利于E2机 理。
不好的离去基如F-、R4N+有利于E1cb(强吸 电性,使β-H酸性增加)。
(2) 重排产物的生成:
C H 3
C H 3
H 3 CCC H 2 B rE tO HH 3 CCC H 2 H 3 CCC H C H 3
C H 3
B r
C H 3
C H 3 H
H3C C C CH3
H H3C
H
按E1机理反应的底物结构特征: 形成稳定正碳离子的体系。
2. 共轭碱单分子消除 (E1CB)机理
C H 3
71%
29%
C H 3 C H C H (C H 3 )2BC H 3 C H C H (C H 3 )2 - H C H 3 C H C (C H 3 ) 2 X
5.4.2 Hofmann规则
季铵碱和锍碱消除形成双键上连较少烷基的烯 烃
(C H 3 C H 2 C H 2 )2 N (C H 2 C H 3 )2 O H - △C H 2 = C H 2 + C H 3 C H = C H 2 9 6 % 4 %
• 同理,当β-碳上连有吸电子原子或基团时,它不 仅可以增强β -H的酸性,而且还能稳定碳负离子, 故反应更倾向按 E1cb机理进行。
利于C+的 生成
稳定C- 的作用
E1机理
Ar H
R C C R'
L Ar (Y)
EICB机理
减弱β-氢 的酸性
除此之外 均按E2机

5.3.2 碱
➢ 当反应按E1机理消除时,通常无需另外加碱,溶剂 就起碱的作用。 ➢但反应按E2机理消除时必须有碱的存在, ➢因此当增加外来的碱时,反应机理将由E1转变成E2。
(CH3)3CCH2
CH3 C Cl CH3
C H 3
N H a2 O O H(C H 3)3C C H 2
CC H 2+ C H 3 CC H = C M e2
C H 3
C H 3
8 1 %
1 9 %
2、E1cb历程
按E1cb机理进行的反应选择性较强,大多受控于动力 学因素。反应的主要产物为连有取代基少的烯烃, 即Hofmann产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