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监测方案

合集下载

边坡监测方案 环保自行监测方案

边坡监测方案 环保自行监测方案

边坡监测方案–环保自行监测方案1. 引言边坡是指山体、土堆、挖掘坑面等在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中形成的斜坡地形。

由于地质构造、降雨、地震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边坡的稳定性可能会受到威胁。

因此,对边坡进行监测和评估,既可以有效预防边坡灾害的发生,也是保护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种环保自行监测方案,用于边坡的实时监测,以帮助边坡管理者及时了解边坡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 监测目标本监测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实时监测边坡的稳定性和变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边坡滑坡等灾害事件的发生。

具体监测目标包括:•边坡的变形情况:包括边坡的位移、沉降、裂缝等;•边坡所受到的地震、降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情况;•定期巡视时发现的异常情况。

3. 监测方法3.1 传感器选择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是进行边坡监测的关键。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测斜仪、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地震传感器等。

•测斜仪:用于测量边坡的倾斜角度,以判断边坡是否发生变形。

•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边坡的位移情况,可以选择激光位移传感器或电阻式位移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边坡所受到的压力变化情况,可以选择静态压力传感器或动态压力传感器。

•地震传感器:用于监测边坡所受到的地震震动情况,以评估地震对边坡的影响。

3.2 数据采集与传输监测数据的采集和传输是边坡监测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监测方法一般采用有线传输,但这种方式存在线路破损和安装维护成本高等问题。

因此,本方案采用无线传输技术,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中央监测平台。

可以选择使用Wi-Fi、LoRa、NB-IoT等无线通信技术,具体选择根据实际需求和条件确定。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采集到的监测数据需要经过处理和分析,以获得有用的信息和结论。

常用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包括:•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缺失处理、异常数据处理等。

•数据质量评估:评估采集到的数据的质量,判断数据是否可靠。

建筑边坡监测方案

建筑边坡监测方案

建筑边坡监测方案建筑边坡监测方案一、引言边坡是指由于地质作用或人为开挖,地表土体与下部岩层接触面的一种地表形态。

在建筑工程中,边坡的稳定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边坡的不稳定可能导致土壤滑坡、山体崩塌等灾害事件,对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因此,建筑边坡监测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可以及早发现边坡的变形和不稳定性,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以保护建筑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二、监测目的边坡监测的主要目的是及时发现边坡的位移和变形,并评估边坡的稳定性,指导工程安全管理和维护工作。

具体目标包括:1. 监测边坡的位移和沉降情况,了解边坡的稳定性;2. 提供数据支持,以制定边坡稳定性评估和预测模型;3. 及时发现边坡的问题,以便采取及时的修复和加固措施;4. 监测建筑物和周边设施的变形情况,确保其安全性;5. 提供实时监测数据,以指导工程进展和决策。

三、监测方法和设备1. 定点监测:设置固定测点,通过定期测量坐标变化来掌握边坡的位移情况。

可以使用全站仪、测距仪等设备进行测量,并将数据记录和分析,绘制位移曲线和图表。

2. 遥感监测:利用航空遥感、卫星遥感等技术,获取较大范围的边坡数据,包括高程、坡度、坡向等参数。

可以利用遥感图像进行数据分析和变化监测。

3. 剖面监测:通过对边坡剖面进行测量和分析,了解边坡的地质结构和土体性质,以及可能存在的变形和病害。

可以利用测井方法、地质构造钻探等技术获取数据。

4. 地下水位监测:地下水位对边坡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对边坡周边的地下水位进行监测,并及时分析和评估其对边坡的影响。

可以使用水银压力计、水位计等设备进行监测。

5. 监测数据传输和处理:监测设备可以采用有线或无线传输方式将数据传输到中央监测系统,进行数据存储、分析和处理。

数据可以以图像、表格等形式呈现,并与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和评估。

四、监测周期和报告1. 监测周期:根据边坡的重要性和安全风险,制定不同等级的监测周期。

一般情况下,对于重要的建筑边坡,需要进行日常监测,并定期进行详细监测和评估。

边坡监测工程设计方案

边坡监测工程设计方案

边坡监测工程设计方案边坡监测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概况:该项目是针对某山区公路陡坡的边坡稳定性进行监测,旨在及时发现边坡变形和滑坡等风险,确保公路安全运行。

该边坡总长约为500米,研究范围包括了陡坡上下游地区。

二、监测设备选择:1. 测斜仪:在边坡关键位置设置测斜仪,通过连续测量边坡变形来判断其稳定性。

2. 微应变计:采用应变仪测量边坡表面和深层的应变,以判断边坡是否处于滑动状态。

3. 高斯计:用于测量边坡的地下水位,以避免夏季降雨引起的滑坡风险。

三、监测布点方案:1. 测斜点布置:根据前期地质调查和工程经验,选取边坡上游、中部和下游等关键位置,每个位置设置至少2个测斜点。

2. 应变点布置:在边坡上、中、下部分别选取2个测点,记录边坡表面和深部的应变变化情况。

3. 高斯点布置:根据地质条件,选取边坡底部的3个测点,用于测量边坡地下水位的变化。

四、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1. 数据采集:每个监测点设立定期采集时间,通过自动化数据采集系统,实时获取监测数据。

2. 数据记录:数据应详细记录,并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以了解边坡变形的趋势和速度。

3. 数据处理:采用专业的监测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包括数据补偿、异常值剔除等。

4. 数据分析:根据数据处理结果,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制定相应的风险预警等级。

五、监测报告与预警机制:1. 监测报告:每月提交一份监测报告,详细汇报边坡监测数据的变化情况和分析结果。

2. 风险预警: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预警机制,设定不同级别的风险预警指标,并定期发布预警通知。

3. 处理措施建议:根据报告和预警情况,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建议,并及时与监测单位进行沟通和协商。

六、监测维护与设备更新:1. 监测维护: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采集准确度。

2. 设备更新:根据技术进步和设备老化情况,随时更新和升级监测设备,提高监测的精度和效率。

以上是本次边坡监测工程的设计方案,希望能够通过对边坡的监测,减少滑坡风险,确保公路的安全运行。

边坡水平位移监测方案

边坡水平位移监测方案

边坡水平位移监测方案一、工程概述在进行边坡水平位移监测之前,首先需要对监测的边坡工程进行详细的概述。

包括边坡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边坡的类型(如自然边坡、人工边坡)、边坡的高度、坡度、岩土体性质等基本信息。

同时,还需了解边坡的使用情况,例如是否有建筑物、道路、管道等设施位于边坡上方或附近,以及边坡的历史变形情况和可能的影响因素。

二、监测目的边坡水平位移监测的主要目的是及时掌握边坡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变形情况,预测可能的滑坡或坍塌风险,为工程的安全施工和运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具体包括:1、评估边坡的稳定性,判断其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2、为边坡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反馈,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案。

3、及时发现边坡变形的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避免灾害的发生。

三、监测依据监测工作应依据相关的国家规范、行业标准和工程设计文件进行。

例如《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20)等。

四、监测内容1、水平位移监测点的布设在边坡顶部、中部和底部等关键位置设置监测点,监测点应具有代表性和稳定性。

监测点的间距应根据边坡的高度、坡度和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一般在 10 20 米之间。

监测点应采用牢固的标志,如混凝土标石或钢钉,并进行编号和保护。

2、监测方法的选择常用的水平位移监测方法有全站仪测量法、GPS 测量法和激光测量法等。

全站仪测量法精度较高,但需要通视条件良好;GPS 测量法不受通视条件限制,但精度相对较低;激光测量法适用于短距离、高精度的监测。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也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监测。

3、监测频率的确定在边坡施工期间,监测频率应较高,一般每天或每周进行一次监测。

在边坡使用期间,监测频率可以适当降低,根据边坡的稳定性情况,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监测。

在遇到暴雨、地震等特殊情况时,应加密监测频率。

4、数据采集与处理每次监测时,应认真记录监测数据,包括监测点的坐标、位移量等。

边坡监测施工方案

边坡监测施工方案

边坡监测施工方案
边坡是指山坡、河岸等地方的斜坡地形,在工程建设中常常需要进行监测,以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边坡监测施工方案包括监测的方法、设备、施工步骤等内容。

1. 监测方法
1.1 地面监测
地面监测是最常用的边坡监测方法之一,其主要包括:
•钻孔测斜仪监测:通过钻孔安装测斜仪,监测边坡的位移变化。

•雷达监测:利用雷达技术对边坡进行监测,实时获取位移信息。

•GPS监测:利用GPS技术对边坡进行位置监测,精确度高。

1.2 其他监测方法
除了地面监测外,还可以采用无人机航拍、遥感监测等方法对边坡进行监测,这些方法能够实现远程监测和高精度数据采集。

2. 监测设备
2.1 钻孔测斜仪
钻孔测斜仪是边坡监测中常用的设备,能够准确监测边坡的倾斜变化,提前预警潜在危险。

2.2 雷达系统
雷达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边坡的位移情况,具有高精度和及时性的优势。

2.3 GPS设备
GPS设备可以实现对边坡位置的准确定位,并监测位置的变化,是边坡监测中不可或缺的设备。

3. 施工步骤
3.1 边坡初期监测
在边坡初期阶段,需进行边坡的初步监测,选择监测方法和设备,制定监测计划。

3.2 定期监测
根据监测计划,定期进行边坡监测工作,收集监测数据,分析数据变化情况。

3.3 预警处理
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进行预警处理,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边坡的安全稳定。

结语
边坡监测施工方案是确保边坡工程安全的重要一环。

通过科学的监测方法、设备和施工步骤,可以有效监测边坡的变化,预防潜在风险,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边坡监测方案

边坡监测方案

边坡监测方案边坡是指山体或河岸等的斜坡部分,是地质灾害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

由于地质背景、地质构造、地质变动等原因,边坡的稳定性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为了及时了解边坡的变化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监测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边坡监测方案。

边坡监测方案主要包括监测设备的选择、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以及监测结果的应用等几个方面。

在监测设备的选择上,应根据具体的边坡情况和需要监测的参数来确定。

常见的边坡监测设备包括测斜仪、位移传感器、应变计等。

这些设备可以通过定期安装在边坡上,通过实时采集数据来监测边坡的变化情况。

在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面,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数据处理流程。

首先是数据的采集和传输,要确保监测设备正常工作,并能够及时传输数据。

其次是数据的处理,包括将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整理。

在处理数据时,需要注意去除误差和异常值,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是数据的分析,通过对监测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可以获取边坡的稳定状态和变化趋势信息。

监测结果的应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风险评估和预警。

通过分析监测数据,可以评估边坡的稳定性和风险等级,并提前做出预警措施,以减少可能的地质灾害风险。

另一方面是监测结果的应用于边坡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中。

监测结果可以为边坡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边坡监测方案的实施需要科学的方法和专业的技术支持。

相关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地质和监测知识,能够熟练操作监测设备,并具备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同时,监测方案的实施也需要有足够的经费和设备保障。

总结而言,边坡监测方案是科学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选择适当的监测设备,建立完善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流程,并将监测结果应用于相关工程项目中,可以提高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实施监测方案的过程中,需要有专业人员的支持,并保障经费和设备的供给。

希望本文能对边坡监测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边坡监测实施方案

边坡监测实施方案

边坡监测实施方案一、概述。

边坡是指山体或河岸等地质体在重力和外力作用下,发生破坏或变形的现象,是造成山体滑坡、岩崩、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及时发现边坡的变形和病害,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必须对边坡进行监测。

本文档旨在制定边坡监测实施方案,确保边坡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监测内容。

1. 边坡形变监测,包括边坡的位移、变形、裂缝等情况的监测,采用全站仪、GPS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

2. 边坡地质灾害监测,通过地质雷达、地下水位监测等手段,对边坡的地质灾害风险进行监测和评估。

3. 边坡稳定性监测,采用倾斜仪、应变计等设备,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边坡的不稳定因素。

三、监测方法。

1. 定点监测,选择边坡上、中、下部位点进行监测,建立监测点位,对边坡进行定点监测。

2. 定时监测,按照监测计划,定期对边坡进行监测,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3. 实时监测,利用现代化监测设备,对边坡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边坡变形和病害。

四、监测设备。

1. 全站仪,用于测量边坡的位移、变形等数据。

2. GPS,用于实时监测边坡的位置和变形情况。

3. 地质雷达,用于探测边坡内部的地质构造和裂缝情况。

4. 倾斜仪,用于监测边坡的倾斜情况。

5. 应变计,用于监测边坡的应变情况。

五、监测数据处理。

1. 监测数据采集,对监测设备采集的数据进行及时整理和归档,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监测数据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边坡的变形和病害,提出处理建议。

3. 监测报告编制,根据监测数据,编制监测报告,对边坡的监测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

六、监测责任。

1. 监测单位,负责对边坡进行监测工作,确保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准确性。

2. 监测人员,负责对边坡进行监测,及时发现边坡的变形和病害,提出处理建议。

七、监测成果应用。

监测成果应用于边坡的管理和防治工作,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边坡监测方案

边坡监测方案

边坡监测方案边坡监测方案边坡是指山体边缘陡峭的地段,由于重力及其他地质因素的作用,容易发生滑坡、坍塌等不稳定现象。

为确保边坡的安全稳定,需进行边坡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下是一份边坡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标1. 监测边坡的稳定性,了解边坡的变形情况,及时发现滑坡、坍塌等危险隐患。

2. 监测附近地下水位,判断水位对边坡稳定的影响。

3. 监测降雨情况,分析降雨对边坡稳定的影响。

二、监测设备1. 倾角仪:用于测量边坡的倾斜角度,判断边坡的变形情况。

2. 测压计:用于监测边坡内部的地下水位变化,及时发现水位上升对边坡稳定的威胁。

3. 雨量计:用于记录降雨情况,分析降雨对边坡稳定的影响。

4. 摄像机:安装在关键位置,用于实时监测边坡的变形情况。

5. 自动化数据采集系统:用于实时采集和记录各项监测指标,并将数据传输到监测中心。

三、监测方法1. 定点测量法:通过在边坡上设置固定的监测点,定期测量其倾角,判断边坡的变形情况。

2. 定时测量法:每隔一段时间对边坡进行倾斜角度的测量,以及地下水位和降雨情况的监测,并将监测数据记录下来,以便分析和比对。

3. 实时监测法:通过在关键位置安装摄像机和数据采集系统,实时监测边坡的变化情况,并实时传输监测数据到监测中心,进行分析和评估。

四、监测频率1. 倾角测量:根据边坡的特征和变形情况,确定倾角测量的频率,一般为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

2. 地下水位测量:根据降雨情况和地下水位变化的特点,确定地下水位测量的频率,一般为每周或每十天进行一次。

3. 降雨监测:根据当地降雨情况和降雨对边坡稳定的影响程度,确定降雨监测的频率,一般为每天或每两天进行一次。

五、监测报告1. 根据监测数据,制作监测报告,详细记录边坡的变形情况、地下水位变化和降雨情况,分析评估边坡的稳定状况。

2. 根据监测报告,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指导边坡的修复和治理工作。

3. 定期向相关部门和单位汇报监测结果,得到及时的支持和指导。

边坡监测方案

边坡监测方案

边坡监测方案引言边坡监测是指对土地边坡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以保障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土地开发利用的不断扩大,如何有效监测和预警边坡变形及灾害风险成为了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将介绍一种边坡监测方案,旨在提供一套系统化的方法和工具,实现对边坡的实时监测和预警,以保障边坡稳定及降低地质灾害风险。

一、边坡监测方案的目标边坡监测方案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对边坡的及时监测、变形监测和灾害风险预警,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危害。

具体而言,边坡监测方案的目标包括:1. 实时监测:通过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现对边坡的24小时实时监测,及时掌握边坡的变形情况和发展趋势。

2. 变形监测:通过精确的测量和数据记录,准确掌握边坡的变形情况,包括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倾斜等参数的监测。

3. 风险预警: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判断边坡的稳定性和潜在灾害风险,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以便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4. 数据共享:实现边坡监测数据的共享和交流,提供给相关部门和决策者参考,以便及时做出决策和采取应对措施。

二、边坡监测方案的关键技术和手段为了实现边坡监测方案的目标,需采用一系列的关键技术和手段。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技术和手段:1. 传感器技术:通过安装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倾角传感器等各类传感器,实现对边坡的实时监测。

传感器可以记录并传输数据,监测边坡的各项指标,并及时发出报警。

2. 摄像头监测技术:通过安装摄像头对边坡进行视频监测,实时记录边坡的变化情况。

这种技术具有直观性和可视化的优势,便于后期分析和处理。

3. 遥感技术:利用遥感技术,通过卫星或无人机获取边坡的影像和数据。

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大范围边坡的监测,快速获取数据,并进行分析和处理。

4. 数据分析与模型预测:通过对边坡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建立数学模型,预测边坡的稳定性和变形趋势,并根据预测结果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

三、边坡监测方案的操作流程边坡监测方案的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方案制定:制定边坡监测方案,确定监测的范围、参数和周期,并确定所需的监测设备和传感器类型。

边坡监测方案

边坡监测方案

边坡监测方案边坡是指山体或河岸等自然地形的边沿部分,其稳定性对于保障交通运输安全和人类生命财产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边坡的监测和预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着眼于边坡监测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从多个方面入手,以保证边坡的稳定性。

一、监测设备的选用边坡监测设备的选用应根据边坡的地质、地形和工程建筑设计情况来选择。

具体来说,要根据边坡的结构类型和施工方法选择不同的监测设备,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边坡监测设备包括无人机航拍、卫星遥感、地下沉降仪、位移传感器、振弦式加速度计、倾斜仪等。

二、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边坡监测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是保证边坡稳定性的重要环节。

应根据不同的监测设备采集到的数据指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数据处理方法,对数据进行系统化分析,以判断边坡的稳定状态。

在数据处理与分析的过程中,应结合历史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以进一步判断边坡是否存在变形和破坏等情况。

三、监测报警机制的建立建立边坡监测报警机制是为了在边坡出现变形时能够及时预警并采取措施。

监测报警机制的建立应根据边坡结构、工程建设情况和监测数据指标等建立相应的报警规则,一旦监测数据超过预设值,就应及时报警,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监测结果的通报与交流边坡监测过程中,应及时将监测结果通报给相关的工程建设单位、地方政府以及公众,以增强公众对边坡稳定性的认知和理解,也有助于公众和政府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措施来保护和维护边坡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边坡监测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应从选用监测设备、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监测报警机制的建立和监测结果的通报与交流等多个方面入手,以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和施工安全。

边坡监测方案

边坡监测方案

边坡监测方案1. 引言边坡是指山体或者土地坡面的一侧或两侧的斜坡区域。

边坡的稳定性对于山体工程、道路建设以及城市规划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监测和评估边坡的稳定性,设计一个有效的边坡监测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个以监测仪器和技术为基础的边坡监测方案。

2. 监测仪器边坡监测需要使用不同的仪器和设备来收集和记录数据。

以下是常用的边坡监测仪器:2.1 环境监测仪环境监测仪用来收集边坡周围环境的数据,包括温度、湿度、气压等。

这些数据可以用来分析环境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2.2 倾斜仪倾斜仪是用来测量边坡的倾斜角度的仪器。

倾斜仪通常安装在边坡体上,可以实时监测边坡的倾斜情况。

2.3 探地雷达探地雷达可以用来检测边坡下方的地下结构和岩层情况。

通过探地雷达的数据,可以判断边坡是否存在隐患。

2.4 监测摄像机监测摄像机可以通过视频记录边坡的变化过程。

这些视频可以用来回放和分析边坡的变化,提供给相关人员参考和决策。

3. 数据记录与分析监测仪器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记录和分析,以便评估边坡的稳定性。

以下是数据记录和分析的常用方法:3.1 数据记录监测仪器可以连接到数据记录系统,将收集到的数据实时记录下来。

同时,也可以将数据存储在云端服务器上,便于远程查看和管理。

3.2 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软件,可以对监测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趋势分析、变化率分析以及数据模型拟合等。

这些分析可以帮助评估边坡的稳定性,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

4. 预警机制边坡监测方案中需要设立预警机制,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以下是常用的预警机制:4.1 阈值设置根据边坡的稳定性指标,设定相应的阈值。

一旦采集到的数据超过阈值范围,就会触发预警。

4.2 报警系统边坡监测系统中需要设置报警系统,当预警触发时,及时向相关人员发出报警信息,以便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4.3 应急预案针对不同的边坡稳定性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便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理。

边坡工程监测方案

边坡工程监测方案

边坡工程监测方案一、概述边坡工程是指山体、河流、公路、铁路、城市地质和土木工程等的交叉工程。

边坡是地表土壤或岩石的一个斜面,它必须能够稳定地保持在原定的位置上,以便支撑附近其他工程结构的安全运行。

边坡工程监测是为了掌握边坡工程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工程发展中的问题,以保障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监测目的1. 监测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和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2. 监测地下水位,判断其对边坡工程稳定性的影响;3. 了解自然因素对边坡工程的影响,包括雨水、地震、地质构造等;4. 监测工程运行状况,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三、监测内容1. 形变监测:包括边坡的垂直、水平和横向位移、变形速率等;2. 应力监测:测量边坡内外的应力变化,包括地表压力、岩石裂缝变化等;3. 地下水位监测:了解地下水位的深度、变化情况,判断其对边坡工程的稳定性的影响;4. 雨量监测:监测降雨量、降雨强度,及时发现雨水过多造成的边坡冲刷;5. 温度监测:测量地表和边坡内部的温度变化情况;6. 风速监测:观测周边风速和风向,判断风对边坡的影响;7. 地质构造监测:对地质构造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地质变化对边坡工程的影响;8. 视频监测:安装摄像头对边坡进行持续监测,记录并观测边坡的变化情况。

四、监测方法1. 定点监测:安装传感器在边坡关键点,通过连续监测数据,实现对边坡的实时监测;2. 定时监测:固定监测周期,进行全面检测,得到较为准确的监测数据;3. 长期监测:保持长期监测,分析数据变化趋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4. 现场监测:安排专业人员对边坡现场进行监测,观察地质因素和自然因素对边坡工程的影响;5. 远程监测:通过网络、卫星等技术手段实现远程监测,及时获得边坡的运行状态。

五、监测数据处理及应对措施1. 数据处理:收集、整理、分析监测数据,形成监测报告;2. 分析数据:对监测数据进行定量化、定性化分析,判断边坡工程的稳定性;3. 应对措施:根据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包括修缮、加固、增设排水设施等;4. 预警处理:及时发布边坡预警信息,避免边坡工程发生危险;5. 提高监测水平:不断改进监测技术,提高监测精度和及时性。

边坡工程监测技术方案

边坡工程监测技术方案

边坡工程监测技术方案一、前言边坡工程是滑坡和塌方等地质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边坡工程的监测技术方案是保障边坡工程安全和稳定性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从边坡工程监测的意义和目的、监测指标和方法、监测设备和技术等方面展开细致分析,力求为边坡工程的监测提供一套全面可行的技术方案。

二、边坡工程监测的意义和目的边坡工程监测是为了及时发现边坡的变形、位移和裂缝等异常现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边坡发生滑坡、塌方等灾害,降低地质灾害对周边环境和人员的危害程度。

边坡工程监测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 及时提醒和预警: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边坡的变形和位移情况,为采取防范措施提供时间。

2. 监测边坡工程的稳定性:监测可以实时掌握边坡工程的稳定状况,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3. 保障边坡工程的安全: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边坡工程的安全隐患,并及时进行修复和加固,从而保障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边坡工程监测指标和方法1. 监测指标边坡工程监测的主要指标包括边坡的变形、位移、裂缝、地下水位等。

其中,边坡的变形和位移是最直接、最重要的监测指标,可通过地面位移、GPS位移、激光扫描等方式进行监测。

裂缝和地下水位的监测也至关重要,可通过激光扫描、遥感和监测井等方式进行监测。

2. 监测方法边坡工程监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地面位移监测:通过在边坡上设置地面位移监测点,利用测斜仪等设备进行监测,了解边坡的变形和位移情况。

(2)GPS位移监测:通过在边坡周围设置GPS定位点,通过GPS接收机对变形进行实时监测,提供高精度的位移数据。

(3)激光扫描监测:通过激光扫描仪对边坡进行三维扫描,获取边坡的形态信息,了解边坡的裂缝和变形情况。

(4)遥感监测:利用遥感技术对边坡进行空间信息的获取和监测,包括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无人机航拍等方式。

(5)地下水位监测:通过在边坡周围设置监测井,实时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提供地下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数据。

边坡水平位移监测方案

边坡水平位移监测方案

边坡水平位移监测方案边坡的稳定性是关乎工程安全和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问题。

为了及时了解边坡的变化情况,减少因地质灾害而引发的灾害损失,我们需要进行边坡水平位移的监测。

下面是一个边坡水平位移监测方案的详细介绍。

一、监测目的边坡水平位移监测的目的是实时、准确地了解边坡的变形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边坡的稳定性。

二、监测方法1. 基准点的选择:根据边坡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基准点位置。

基准点应尽可能稳定,且在边坡稳定区域内。

2. 常规监测:采用位移传感器对边坡进行常规监测。

传感器安装在基准点上,能够实时记录边坡的位移情况。

3. 定期巡视:定期对边坡进行巡视,观察边坡表面是否有明显的滑动、起伏或开裂等变化。

巡视时应尽量在白天进行,以便更好地观察。

三、监测频率边坡水平位移的监测频率应根据边坡的稳定性和变形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边坡水平位移的监测频率应为每周一次,特殊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监测频率。

四、数据记录与分析1. 数据记录:监测数据应由专业人员负责记录和保存。

每次监测都要准确记录边坡的位移情况,并标注日期和时间。

2. 数据分析:监测数据应经过专业人员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判断边坡的变形趋势和变形速率,从而预测边坡的稳定性。

五、预警与应对措施1. 预警机制:根据分析结果,预先设定边坡的位移预警值。

一旦边坡的位移超过预警值,应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 应对措施:一旦发现边坡的位移异常,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如加固边坡、加大排水能力等,以确保边坡的稳定性。

六、监测报告按照边坡水平位移监测方案的要求,每次监测应撰写监测报告。

监测报告应包括监测数据、数据分析结果以及预警与应对措施等内容,并在报告中提出针对边坡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总结:边坡水平位移监测方案是确保边坡稳定性的重要保障措施。

通过选择适当的监测方法和频率,以及及时的数据分析和应对措施,可以有效地掌握边坡的变化情况,减少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

边坡监测方案范文

边坡监测方案范文

边坡监测方案范文边坡是山坡、路坡或其他土质坡体的边界,由于外界力的作用或内部土体的运动,边坡经常面临破坏的风险。

为了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并及时发现边坡变形或破坏的迹象,进行边坡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边坡监测方案,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边坡监测方案是指根据边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科学的、综合的监测措施和方法,用以监测边坡的变形和破坏的风险。

其目的是及时了解边坡的稳定性,预测可能发生的破坏形式,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从而确保边坡的安全性。

1.监测目标确定首先,需要确定边坡监测的目标。

边坡监测的目标通常包括:边坡位移、变形和应力等。

2.监测项目选择根据监测目标确定监测项目。

常用的监测项目有:位移监测、地下水位监测、地应力监测、渗流监测等。

3.监测点布设监测点的布设需要考虑边坡的特点和监测项目的需求,通常要涵盖边坡上、中、下部各个部位。

监测点的数量和布设间距要合理,以保证能够全面、准确地获取边坡变形信息。

4.监测设备选择根据监测项目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

常用的边坡监测设备有:全站仪、GPS测量仪、倾斜仪、应变计、压力计等。

5.监测方法和周期确定根据边坡的特点和监测项目的需求,确定监测方法和监测周期。

监测方法可以有静态监测和动态监测两种,监测周期可以有实时监测、定期监测和事件性监测等。

6.数据采集和处理对于所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

数据采集可以使用监测设备直接获取,数据处理可以通过软件进行分析和绘图,以得到边坡的变形和趋势。

7.数据分析和预测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可以预测边坡的变形趋势和破坏风险。

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确保边坡的安全性。

8.监测报告编制最后,根据监测结果编制监测报告,包括监测目的、方法、数据、分析和结论等内容。

监测报告可以用于评估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作为边坡管理和改造的参考。

综上所述,一套边坡监测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监测目标、监测项目、监测点布设、监测设备选择、监测方法和周期确定、数据采集和处理、数据分析和预测、监测报告编制等方面。

边坡监测方案范文

边坡监测方案范文

边坡监测方案范文边坡监测是指对边坡进行实时、连续、系统的监测,旨在及时发现和预警边坡的变形和破坏,为边坡的稳定性评估、风险分析和工程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边坡监测方案是指对边坡监测进行规划和实施的方案。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份边坡监测方案。

1.研究背景和目的:说明为什么需要对该边坡进行监测,以及监测的目的是什么。

例如,可能是因为该边坡位于道路或建筑物旁边,存在较大的滑坡和崩塌风险,因此需要进行实时监测以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2.边坡特征和工程背景:对该边坡的地质条件、构造特征、坡度、高差、堆积物性质等进行详细描述,包括边坡的设计和施工背景。

这有助于确定监测方案的内容和监测点位的选择。

3.监测目标和指标:根据边坡的特征和监测目的,确定监测的指标和要求。

例如,可以包括地层位移、水位变化、应力变化、降雨数据等。

4.监测方法和设备: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和设备,根据监测目标和指标进行选择。

常用的边坡监测方法包括全站仪测量、自动化监测系统、遥感监测等。

需要说明每种监测方法的原理、优点和适用范围,并选择合适的设备。

5.监测点位选择和布置:根据边坡的特点和监测指标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监测点位,并决定监测点位的布置方式。

点位的选择应覆盖整个边坡的重要部位,以及可能发生滑坡或崩塌的部位。

6.数据处理和分析:说明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包括数据的录入、存储和处理流程。

需要提供数据采集的频率和数据处理的方法,以及分析结果的解释和判断标准。

7.监测报告和预警机制:根据边坡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判断,及时撰写监测报告,对边坡变形和破坏的趋势进行预警。

需要明确预警的级别和应对措施,以便及时采取行动,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8.监测措施:根据监测结果和预警机制,制定相应的监测措施。

例如,可以采取加固措施、抢险措施、疏散措施等,以防止和减轻边坡发生滑坡和崩塌的风险。

9.费用预算和计划:根据监测方案的内容和实施需要,对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预算,并制定实施计划。

边坡监测 方案

边坡监测 方案

边坡监测方案1. 简介边坡是指山体或土堆的斜坡部分,由于地理、地质等原因,边坡存在着坡度陡峭、土质不稳定等问题,其稳定性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确保边坡的安全性,边坡监测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边坡监测方案是指通过采集边坡的相关数据,对边坡的稳定性、变形情况等进行评估和监测,并根据监测数据制定相应的措施以确保边坡的安全。

2. 监测方法边坡监测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2.1 GPS监测GPS(全球定位系统)监测是一种通过卫星定位技术对边坡进行监测的方法。

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实时获取边坡的位置信息,并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对边坡的位移变化情况进行评估。

GPS监测需要在边坡上设置GPS接收器,并定期对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

2.2 倾斜仪监测倾斜仪监测是一种通过测量边坡的倾斜角度来评估边坡变形情况的方法。

倾斜仪通常安装在边坡上的固定点上,通过测量仪器的倾斜角度来判断边坡是否出现了变形。

倾斜仪监测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并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估。

2.3 测斜管监测测斜管监测是一种通过安装在边坡内的测斜管来监测边坡变形的方法。

测斜管在边坡的不同位置设置不同深度的测斜管,通过测斜管的变形情况来评估边坡的稳定性。

测斜管监测需要定期对测斜管的读数进行采集,并通过数据分析来评估边坡的变形情况。

3. 监测频次和数据分析为了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边坡的稳定性和变形情况,边坡监测需要定期进行,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监测频次可以根据边坡的情况和要求进行确定,一般情况下,建议每季度对边坡进行一次监测。

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通过软件进行,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结合边坡的地质情况和设计要求,判断边坡的稳定性,并根据需要制定相应的措施。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趋势分析、变形速率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等。

4. 监测报告和风险评估根据边坡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可以编制相应的监测报告和风险评估报告。

监测报告应该包括边坡的监测数据、分析结果、评估意见以及相应的措施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编制依据 (2)三、位移基准点及观测点的布设 (2)四、观测方法及观测精度 (3)五、资源配备(人员、仪器设备) (5)六、沉降监测 (5)七、沉降监测技术要求 (6)八、安全生产及洽谈机制 (8)九、成果汇报及资料提交 (9)十、项目组织机构 (9)一、工程概况拟建工程场地位于XXXX,东临XXX,南临XXX。

设计单位为XXXX研究院;勘察单位为XXXX研究院。

拟建工程地上20层,地下3层,局部为纯地下车库。

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基坑开挖深度为自然地坪下-14.20m~-15.90m(考虑的是对基坑支护有影响的基坑开挖深度)。

±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2.55m。

基坑周边-2.7m(49.85m)以上采用土钉墙支护,-2.7m以下至基坑槽底采用护坡桩支护。

考虑到基坑周边管线及建筑物较多,基坑开挖会对周边建筑物及道路带来危险。

为使建设、监理单位及时准确地掌握位移情况,为安全施工提供信息资料.故对基坑进行位移观测,对周边建筑物和主体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指导结构施工,并为相关部门提供技术资料。

二、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2、《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3、《城市测量规范》(CJJ8—99)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l2897—91)5、《北京市测量技术规程》(DBll/T 339-2006)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三、位移基准点及观测点的布设(一)、基点埋设在所选基点处用冲击钻打孔,深度0.5米左右。

然后钎入1.5米长φ22mm的测量标志,用砼回填至地面,周边做成0.6×0.6高0.7米的方墩,以防碰动。

并做好明显标志。

(二)、监测点埋设在冠梁上所选监测点处用冲击钻打孔,深度0.1米左右。

然后钎入0.2米长φ12mm的测量标志(尖顶),用砼填实,并做好明显标记。

周边加护拦保护.以便人员测量。

在第二道腰梁上,选监测点的位置,焊接测量标志(尖顶),高度0.3米左右。

并做好明显标记。

四、观测方法及观测精度(一)、监测方法基坑位移监测网的首级控制基点布设在基坑西侧锅炉房楼梯休息平台和基坑北侧道路旁,2座基点(编号为K1、K2)。

基坑工作基点布设在基坑四角,分别为各轴线交点,4座基点(编号为H1、H2、H3、H4),组成基坑位移监测网。

每两周检核一次首级控制,并联测基坑工作基点,检查工作基点的稳定情况。

变形观测点的点位,应根据工程基坑深度、基坑形状合理布设。

点位间距以10~20m 为宜。

共计25个,编号为W1、W2、W3……,Q1、Q2、Q3……。

(1)监测方法:轴线法(又称视准线法)沿基坑的每条直线边建一轴线,并在直线边上布设水平位移点。

本法既不需要测角,也不需要测距,只需将轴线用经纬仪投射到位移点旁边,即可量取位移点离轴线的偏距,通过两次偏距的比较来计算水平位移量。

因为本法要求将仪器架设在变形区外,但因为基坑周边场地有限,并且架设距离过远后,通视条件也不好。

故在基坑周边变形位移较小且通视良好不易受到扰动的角部设置观测基准点,利用场外的基准点对其进行校核、测得角部观测基准点的侧向水平位移后,可以测得各观测点的水平位移准确值。

(2)监测仪器水平位移监测主要采用使用TDJ-2光学经纬仪,测角中误差小2"的经纬仪(有条件时也可采用全站仪)。

(3)观测点位布设沿基坑周边每隔20m布设一个监测点,根据基坑形状进行布设。

基准点:在基坑顶部选择通视良好且不易扰动的基准点。

因为基坑局部围挡至基坑上口非常狭窄,因此基准点可能会与基坑同时变形,因此在每次监测之前先利用基坑四周基点进行校核。

观测点:用0.2米长φ14mm钢筋,作为测量标志(钢筋正中用钢锯锯成十字丝),并用红油漆画三角形。

观测:基准点观测时最好能通视基坑另一侧基准点,如果现场条件不能满足,则可以在坑外影响范围外的建筑物上选择一个后视点。

基坑开挖前测量三次,取其均值作为初始值,每次观测要求做好记录以及当时的天气和气温。

(4)监测频率基坑开挖时,每开挖一步观测1次;其它时间每天观测1次;全部开挖完后每天观测1次,变形稳定后每3-7天观测一次,并做好记录。

遇大雨、基坑受扰动或变形量有突变后应立即观测并加大观测频率。

(5)护坡桩顶部水平位移监测(a)测点位布设:每隔15m布设一个监测点,根据基坑形状进行布设。

(b)监测方法:监测仪器:经纬仪观测观测点:在护坡桩帽梁浇筑完成后,在冠梁预设的观测点。

采用经纬仪进行变形监测。

(c)监测频率:护坡桩下部土方开挖前测量三次,取其均值作为初始值,基坑开挖时,每开挖一步观测1次;其它时间每天观测1次;全部开挖完后每天观测1次,变形稳定后每3-7天观测一次,并做好记录。

遇大雨、基坑受扰动或变形量有突变后应立即观测并加大观测频率。

(二)、水平位移监测观测精度位移监测测量方法严格执行《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使用2″电子全站仪,仪器均检验合格。

对于监测点所采用等级及具体精度指标如下:单位:mm本工程采用Ⅱ级位移观测的各项要求五、资源配备(人员、仪器设备)项目经理:1人技术负责:1人质量监督:1人数据采集:4人数据处理:2人总计:9人六、沉降监测(一)、沉降监测基点埋设在所选基点处用洛阳铲掏挖,深度1.5米左右。

然后用砼回填至地面,将水准点埋设在挖孔中央,露出测头,周围用砼固牢,并做好明显标志。

1、数量:3个。

2、型式:带铜球帽深埋式。

3、埋深:1.5米。

4、位置:根据现场条件、场地使用性质、地下埋藏物等情况、长期保存条件等,由甲方与我测量人员共列选定。

5、保护:在选定的三个基点处挖坑,中央周围用砼填理固牢,露出水准点球帽。

再在周围砌砖,上面用盖板盖住,严禁在上面堆放物品,以保证水准点能随时正常使用。

(二)、周边建筑物及邻近道路监测点埋设1、监测点布置原则:监测点的布置必须根据观测目的,建筑物的大小、结构特点、荷载分布、基坑形变等因素综合确定。

2、观测点的布设位置:在需要布点的地方,用冲击钻钻孔将“钉”字型的测点埋于地面,露出测头。

3、点位布设:首体南路布置2个,东北侧办公楼布置2个,西北侧办公楼布置2个,西侧锅炉房布置2个,共计8个监测点。

4、安设方法:用冲击钻在地面上打孔,然后用手锤将观测点打入孔内,安好测点,再用水泥砂浆填实,并做好明显标志。

5、监测点的保护:我单位测量人员向甲方提供监测点的平面布置图,以便甲方通知各单位、使用单位对监测点加以保护。

(三)、监测工作量及监测等级1、基点测量:先期将三个基点埋设完毕,经过一周时间稳定后,进行二次联测,并和北京市水准点联测,当测量数据稳定后,基点高程可作为监测该测区的起始高程。

观测期间,每三月对基点进行一次联测。

2、沉降监测点的测量:根据规范要求,首次对各点进行两次测量,取其中数为起始标高。

3、监测周期:从布完监测点一周后,开始连测两次,取其中数为起始标高。

以后,在基坑开挖期问,每半月测量一次,基坑开挖至底后,逐渐延长监测周期。

直至回填结束。

如果发现沉降异常,则随时增加测量次数,并且与甲方、监理分析发生的原因,提出补救措施。

4、测量等级:基点连测严格按国家一等水准规范进行测量,测量误差公式采用±1.8√K(MM),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平差计算。

周边建筑物及道路监测严格按国家二等水准规范进行测量。

七、沉降监测技术要求本次监测工作严格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执行,具体要求如下:(一)、观测仪器及观测方式本次沉降观测仪器采用AT—G2型拓扑康精密水准仪,水准尺使用检定合格的2米长的铟钢水准尺。

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固定观测人员、固定仪器和转点尺垫。

(二)、观测的时间和气象条件水准观测应在标尺分划线成像清晰而稳定时进行。

下列情况下不应进行观测:1、日出后与日落前30min内;2、太阳中天前后各约1小时内:3、标尺分划线的影像跳动而难以照准时;4、气温突变时:5、风力过大而使标尺与仪器不能稳定时。

(三)、测站要求视线长度≤30米、前后视距差≤0.5米、前后视距累积差≤1.5米、视线高度(下丝读数)≥0.5米。

(四)、测站观测顺序和方法1、往测时,奇数测站照准标尺分划的顺序为:A、后视标尺的基本分划;B、前视标尺的基本分划;C、前视标尺的辅助分划;D、后视标尺的辅助分划。

2、往测时,偶数测站照准标尺分划的顺序为:A、前视标尺的基本分划;B、后视标尺的基本分划;C、后视标尺的辅助分划;D、前视标尺的辅助分划。

返测时,奇、偶测站照准标尺的顺序分别与往测偶奇测站相同。

3、测站观测采增光学测微法,一测站的操作程序如下(以往测奇数测站为例):A、首先将仪器整平:B、将望远镜对准后视标尺,使符合水准器两端的影像近于符合。

随后用上下丝照准标尺基本分划进行视距读数。

然后使符合水准器泡准确符合,转动测微器精确照准标尺基本分划,并读定标尺基本分划与测微器读数。

C、旋转望远镜照准前视标尺,并使符合水准气泡两端影像准确符合,精确照准标尺基本分划,并读定标尺基本分划与测微器读数,然后用上、下丝照准标尺基本分划进行视距读数。

D、用微动螺旋转动望远镜,照准前视标尺的辅助分划,并使符合气泡两端影像准确符合,精确照准并进行标尺辅助分划与测微器读数:E、旋转望远镜,照准后视标尺的辅助分划,并使符合水准气泡的影像准确符合,精确照准并进行辅助分划与测微器的读数。

(五)、测站观测限差上下丝读数平均值与中丝读数的差≤1.5毫米、基辅分划读数差≤0.3毫米、基辅分划所测高差的差≤0.4毫米(说明:由于沉降观测的技术要求严格,本次测量各项要求均按一等水准规范执行)。

当观测监测点时,必须是偶数站,往返测量的测站数均须为偶数站。

八、安全生产及洽谈机制(一)、安全生产:严格执行国家及有关安全生产的制度,购置相关的安全设备(安全帽,安全带等),保障生产人员及仪器的安全,设置专门的安全员,遵守工地的各项安全制度。

1、冠梁上监测点观测:为保障测量人员的安全,在冠梁上每个监测点处增加护拦,保障人员安全。

2、腰梁上监测点观测:因腰梁在地下10米位置,人员不易上去,监测采用无棱镜全站仪。

保障了生产人员及仪器的安全。

(二)、洽淡机制:建立完善、良好的洽谈机制是工程项目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我们也非常希望能与甲方建立良好、持久的合作关系。

具体有以下措施:1、指定专人定期与甲方取得联系,及时向甲方提供观测成果、资料,说明工程进展情况及工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共同解决问题。

2、根据我方的工程进展,合理调整工程作业进度,按时提交成果、资料。

3、在监测过程中遇到非我方能解决的问题,主动与甲方取得联系,共同解决问题。

九、成果汇报及资料提交(一)、每次测量之后汇报当天的位移情况,并提交成果数据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