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字加网方法的研究

关于数字加网方法的研究
关于数字加网方法的研究

关于数字加网方法的研究

在传统印刷过程中,印刷过程的实现都必须要有印版的存在,而印版上只有两个元素――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如若印版上这两个元素没有任何微观上的变化,那么通过该印版印刷出来的印刷品只有两个层次,这就无法将原稿上丰富的阶调层次和色彩转移到承印物上。如若将原稿的连续调图像即印版上的图文部分分割成无数面积大小不同的小点,这些不同面积大小的点着墨后,着墨的多少也就不同,在视觉效果上也就表现出了不同的阶调层次。同样,着墨的多少,也反映出了色彩的千变万化,这些小点在印刷上称之为网点,这种技术即为网目调技术,它也是印前的一项核心技术。

根据加网方法的不同,网点分为调幅网点(AM Screening,以点的大小来表现图像的层次,点间距固定,点大小改变)和调频网点(FM Screening,以点的疏密而不是点的大小来表现图像的层次),如图1所示。

从连续调图像到网目调图像的处理过程称之为加网(Screening)。加网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网屏照相加网、电子

分色机电子加网和计算机数字加网三个发展阶段。CTP技术的出现,使数字加网技术直接运用到了印版上。CTP技术用数字技术代替了传统印版制作的模拟技术,从而减少了图像

转移次数和人为因素对版面质量造成的影响。

所谓的计算机数字加网就是采用无形的电子或数字网屏完成网点的形成过程,其主要工具是光栅图像处理器(RIP),并且可根据要求自动对网点的大小等各种参数加以确定。本文主要介绍数字网点生产方法及几种常用的加网技术。

数字网点生成方法

如何将数字图像的像素值转换为可模拟原稿图像浓淡程度的网目调网点?这是计算机数字加网的关键问题。图2显示了通过对一个网点单元内不同数量的像素点曝光来形成不同成数的网点。对于传统的调幅加网方式来说,正是这些不同曝光数量的像素点构成了不同级别的网点大小,继而使图像有了丰富的浓淡变化,也使得连续调图像得以转化为网目调图像。

数字网点的生成主要是按网点形状建立数学模型(数学表达式),进而规定在一个网目调单元中所有的记录栅格如

何曝光(即曝光的次序)。主要有阈值法、模型法、生长模

型法和对半取反法这4种生成方法。

1.阈值法

阈值法又称投影法,得名于用模拟照相加网的方法产生数字网点。该方法预先设计好一个阈值矩阵,该阈值矩阵为一个平面记录区域(比如一个网目调单元)的每一个点(记

录栅格)设定一个阈值。加网时根据阈值矩阵以及从图像中读出的像素值对记录平面上(网目调单元)的每一个记录栅格作出曝光或不曝光的判断,即使用设定的阈值来控制网目调单元中的每一个记录栅格是否曝光。

用阈值法产生数字网点时,对应于每一层次变化(像素值的变化)均需按照接触网屏的透光特点设计一个阈值矩阵。例如,当网目调单元由16×16个记录栅格组成时,则一个网目调单元能表现的层次数为162+1=257种,对应这257种层次均需要按接触网屏的透光特点设计一个阈值矩阵。如果网目调单元的栅格数改变了,则必须为新的栅格分布建立另一套阈值矩阵。此外,对应于不同的网点形状,也需要设计不同的阈值矩阵。

这一方法模拟照相加网,因此可获得很好的结果,但缺点是需要巨大的内外存资源来存储预先设计好的阈值矩阵,且阈值矩阵随着记录设备的分辨力、加网线数、网点形状和加网角度的变化而变,即使在现代,这样巨大的存储开销也是很难接受的。

2.模型法

对各个阶调级(灰度等级)预先设计好网点模型。比如一个12%的网点通常将在网目调单元栅格矩阵中心部位的12个小方格上曝光。假定数字图像的灰度等级为100,需预先为每一形状的网点各设计一套网点模型集(每套网点模型

包含100个网点模型),并将每一网点模型编号。输出时,

输出设备对分色图像的每一个颜色通道进行逐行逐个像素

的扫描,读出每一像素值(灰度值),并根据规定的网点形

状和灰度值从对应的网点模型集中取出需要的网点模型,控制输出设备在应该曝光的位置(小方格)上曝光,每个像素值对应一个网点模型。

3.生长模型法

假定一个网目调单元包含25个成像光点,即横向和纵向均划分为5格,可表示的灰度层次等级有25+1=26个。设数字图像有14个灰度等级,即像素的灰度值范围从0到13。由于成像光点有25个,层次等级有14个,因此每两个小方块对应1个灰度等级。与像素值0对应的曝光点数为0,与像素值1对应的曝光点数为1,对像素1以后的灰度等级,每增加1个灰度等级就增加2个曝光点,由此而得到由0~13这一灰度变化范围。

显然,当需要复制出一幅每一主色的位深度为8的彩色图像时,需要由16×16=256个记录栅格组成一个网目调单元。

生长模型法的模型数量大大减少。当需表现256个灰度级时,模型法需要256个网点模型,而生长模型法则需一个网点模型。使加网过程变得更高效,加网时只需进行比较操作即可。

4.对半取反法

该网点生成方法以50%网点为基础,对面积率大于50%的网点,以与之互补之小网点的点型取反而获得需要的网点。例如,80%的网点可以通过对20%的网点取反得到。实例如图3所示。

对半取反法为不少加网软件所采用,该方法生成网点的主要优点可归纳为:

①网点生成快。由于对半取反法在加网过程中大量执行的是逻辑运算,因此它的执行效率较高。

②存储空间小。由于只要产生一半的网点,另外一半的网点由取反得到,故需要的存储量小。

数字加网基本算法 1.调幅加网

调幅加网技术即AM(Amplitude Modulated Screening)技术是最典型、最常用的加网技术。网点是以中心胞点方式向外增长的,网点中心具有固定的空间位置,每个网点的相互中心位置保持不变,由像素的灰度值来决定网点的增长。调幅加网网点可用传统网点的4个参数来表征,即网点面积率、网点形状、加网角度和加网线数。

调幅网点的结构特点是:由图像像素的灰度值决定网点面积率,单位长度上的数目决定了加网线数,小点从中心向四周按规律扩散,集中分布,形成网点,扩散的规律决定了网点形状和加网角度。水平与垂直方向上网点间距相等。

调幅加网技术比较成熟,特别是在中间色调位置上表现完美,对设备环境、印刷条件要求不高,广泛应用于印前处理中。然而,调幅加网技术仍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缺陷,如龟纹。

目前调幅加网算法主要有有理正切加网算法、无理正切加网算法及超细胞加网算法三种。

①有理正切加网算法

有理正切加网(Rational Tangent Screening)是数字加网的基础,它早于无理正切加网技术的出现。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为了满足网目调单元角点与输出设备记录栅格角点重合,使得实际可用的加网角度与制版工艺要求的角度出现较大的偏差,15°不得不变成18.4°才能保证角点的重合,由此产生的绝对误差是3.4°,这一偏差不是一个小数字,有可能引起龟纹。

B.对设定的加网线数,加网后实际得到的数字会与指定的数字出现偏离,除0°的黄版外,其他色版的实际加网线数均出现偏差,从而导致各色版实际加网线数的不同。

C.可供选用的加网线数和加网角度只有有限的组合。

有理正切加网存在着一些问题(18.4°),但也使用了很长时间。为什么?因为计算手段达不到。当计算机CPU的运算速度越来越快时,就可以实现新的加网算法――一种更接

近于传统加网角度的方法,这就是无理正切加网(Irrational Tangent Screening)。

②无理正切加网算法

当加网角度的正切为有理数时,网目调单元的角点可以与记录栅格小方块(设备像素)的角点准确重合,但同时又要保证15度,是不可能的。如果仅用这样放置网目调单元的方法,是无法实现加网的,要实现加网,必须解决4个角点都与记录栅格角点重合的问题。无理正切加网解决角点不重合的问题主要有两种方法。

A.逐个修正法

根据实际要求的加网线数和加网角度,精确地计算与判断每一网目调单元的栅格点阵及其特点,据此获得网点的大小和形状,逐个做网目调单元的角度修正。

B.强制对齐法

取整无理正切角a的对边dy和邻边dx,强制网目调单元角点与记录设备的像素角点重合,使之形成有理正切网点。但是,强制角点对齐后衍生出来的问题是,实际得到的加网角度和加网线数将与给定的值有所偏离,它们只是给定加网角度和加网线数的近似值。

采用无理正切加网算法可获得高质量的输出,但对光栅图像处理器以及加网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要求极高,为了解决上述矛盾,在数字加网技术中引进了超细胞结构的概念,利

用它可以有效地解决无理正切加网存在的问题。

C.超细胞加网算法

超细胞结构加网技术(Super Cell Screening Technology)是一种针对有理正切加网和无理正切加网的不足而开发的

改进方案。

采用这一技术后,通过采用超大型细胞并在每个细胞内设置多个网点生长点的方法,解决精密逼近15°角和记录分辨力间的矛盾。

超细胞的尺寸与网目调单元相比要大得多,因此在输出设备的记录平面上有许多可以放置超细胞的点,使得超细胞的角点与记录设备的像素角点重合。因此,用超细胞加网方式可以非常逼近传统的加网角度,并使得各色版的加网线数基本相同,从而保证复制的精度。

目前很多加网技术就是采用了该种算法,如:Linotype-Hell的高质量加网HQS(High Quality Screening)、Adobe公司精确加网AS(Accurate Screening)及AGFA公司平衡加网BS(Balanced Screening)等。相信该加网技术还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调频加网

调频加网技术即FM(Frequency Modulated Screening)技术,是当今网点技术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调频加网网点大小不变,网点以离散态分布,随着加网的算法不同而有不

j 同的空间位置,网点间距不等,以网点分布密度(频度、网

点聚集个数多少)表现阶调层次,没有网线、加网角度的概

念,常用网点直径的大小来区分。

相对于调幅加网而言,调频加网能够复制出更多的图像

细节,可解决细线的锯齿及断裂,带纹理图像及栅格的撞网

及产生龟纹和玫瑰斑的问题。同时调频加网无需考虑网点角

度,能实现高线数印刷的效果,可以进行高保真印刷。但亦

有不足之处,如因调频网点大小相等且具有颗粒感,故在中

间调位置上难以控制每组网点的位置,尤其在平网时会出现

墨斑;另外调频加网对设备及环境要求较高,使许多普通印

刷机无法正确再现网点,并且网点扩大严重,不容易控制,

需要更细致的工艺控制和监测技术。

目前调频加网算法主要有模式抖动加网和误差扩散抖

动加网两种。

①模式抖动加网

假如数字图像的分辨率与设备的分辨力相同,那么可以

采用抖动技术来进行数字加网。假定有一个 m ×n 的伪随机

抖动矩阵 Dij ,若数字图像中某点的坐标为(x 、y ),则它在

伪随机抖动矩阵中的相应位置(i 、 )应

该为:i=x mod m ,j=y

mod n (mod 表示取模运算)

。如果像素点(x 、y )的亮度值

大于 Dij 。那么该点的亮度值就为 1,反之为 0。这就是对灰

度图的抖动过程,对于彩色图像,可以将彩色图像分成几个

颜色通道,然后分别对每个通道进行抖动。通常情况下,经过抖动运算后的图像会有抖动矩阵图案的痕迹,为了防止这种人工痕迹,一般都是预先在原始信号或阈值信号中加入抖动信号(即无规则噪声),然后再进行相应的处理。

②误差扩散抖动加网

在模式抖动中,当数字图像的像素值大于其相应阈值时就直接将其置为1,反之置为0。这样必然会存在着一定的灰度值误差。但是如果这个误差先被扩散到周围的像素中,然后再进行抖动处理,那么它对最后的二值图像的影响就没有那么明显。这样相当于在原始信号中预先加入了抖动信号,然后再进行处理时就可避免人工痕迹,这就是误差扩散抖动加网。

其处理过程是首先对数字图像中像素点的灰度值进行

归一化处理,并作为误差扩散抖动处理器的输入信号Ixy,信号Ixy在进行阈值比较前先被加入误差过滤器中的输出值Exy,以得到用于进行实际比较的输入信号Txy;然后再对信号Txy进行阈值处理,即可得到最后的二值信号(1或0)。最常用的一个误差过滤器就是1796年由Floyd-Steinberg

提出的过滤器,它实际上是一个误差分配表,规定了像素上下左右分得的误差比例。采用误差扩散抖动技术加网,能够使噪声成分降至最低,并产生更高的细节分辨率。

3.混合加网

混合加网(Hybrid Screening)技术是借鉴调幅和调频两种网点特性的加网技术,既体现了调频网点的优势,又具有调幅网点的易操作性和稳定性。在现有的印刷条件下就能真正实现1%~99%网点的再现。发展这种技术的最终目的,是希望能够配合高效能的CTP技术,使印前或印刷部门可以事半功倍达到最完美的网点印刷效果。一般混合加网技术中网点的混合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把图像分成不同部分,在很精细、层次感比较丰富的范围用调频网,以表现细微的差异,而平网部分以调幅网来表现;

②在中间调部分加调幅网,暗调和亮调部分加调频网;

③以调频网网点的分布方法布置调幅网的网点。

新型的混合加网技术基本都基于以上3种方案。如视必达(Spekta)加网技术是日本网屏公司于2001年开发的一种新的混合加网方法,它能够避免龟纹和断线等问题。它在网点百分比为1%~10%的高光区域及90%~99%的暗调区域,像调频网点一样,使用大小相同的细网点,并以这些网点的疏密程度来表现图像的层次变化,但最小网点的尺寸比通常使用的要大些,从而弥补了调频网点难于印刷的不足。在10%~90%的中间调部分,又会像调幅网点一样改变网点大小,但所有网点的位置都具有随机性,这意味着加网角度不存在了。可实现相当于300线/英寸以上的超精细加网,同时

也避免了玫瑰斑和龟纹对印品质量的影响。

爱克发Sublima加网技术以调幅加网技术来表现中间调(8%~92%)的层次,而在亮调(0~8%)和暗调(92%~100%)处,用调频加网技术来表现层次,调幅和调频的转换点随加网线数的变化而变化。并且Sublima加网技术采用爱克发的专利XM超频运算法,消除了过渡痕迹,让两种频率的网点巧妙地融合。Sublima加网技术充分利用了调幅和调频加网的优点,在不改变现有印刷条件、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实现了高网线印刷。

总之,无论是调幅加网,还是调频加网,亦或是混合加网,这些加网的最终目的就是将连续调原稿通过合理的方案转换成网目调图像。那么随着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坚信加网技术将越来越高效。

凹版印刷中的数字加网技术全攻略(二)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凹版印刷中的数字加网技术全攻略(二) 凹印网点的特点和新技术网点是实现图像阶调层次的基础,不同的印刷方式对网点的传递增大效果不同,由于凹印和柔印中网点增大比胶印更严重,因此对图像阶调的影响更大。在网点传递的过程中,网点形状是影响图像阶调再现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印刷阶段更是如此。传统的网点形状有方形点和圆形点,目前还有链形点(或称菱形点)、字母点、复 合点、变频点、调频点等。在相同的网点百分比下,不同的网点形状其周长的总和不同,其网点的增大量也不同。网点增大时沿其边缘向外扩大,所以周长越大,网点增大越严重。此外,网点在由小变大的过程中,总会有网点搭接的部位,由于搭接会造成密度突然上升。因而破坏了阶调曲线的连续性,造成某些阶调区域的层次损失。例如肤色、恰好处于黄、品红版的中间色调,极易造成阶调生硬,缺乏细微层次的变化。在肤色再现时链形点比圆形点和方形点都要好,因为这种网点的搭接避开了中间调,而且网点的搭接分两次,每次造成的跳升减弱。网点搭接造成的阶调跳跃在原理上也可以通过RIP的调整参数来克服,但有一定的难度;其一是跳跃 的幅度有诸多因素的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有随机性,即使作了精心的预设,仍难抵消所有的缺陷;其二是跳跃的位置只能给出一个范围,很难精确定位。所以网点搭接造成的阶调跳跃在实际生产中几乎无法消除,只能通过网点形状和制作图像的特性相互配合来减轻其影响。凹印网点由网墙和网穴组成,它不同于凸版、平版等其他印刷网点。凸版、平版以网点面积的大小来表达印刷品的层次,凹印则以凹版的凹下部分(油墨网孔)来表达 层次。凹印网点需要有网墙来支撑刮墨刀并且加强网穴对油墨的吸附力。凹版凹下部分按形状不同可分为凹下部分的表面积相等深度不等;凹下部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excel表格中当有数字和文字在一起的时候怎样将数字各加10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excel表格中当有数字和文字在一起的时候怎样将数字各加100 篇一:excel怎样在单元格文字数字前加上同样的字符? excel怎样在单元格文字数字前加上同样的字符?标签:excel单元格 分步阅读 很多做文秘的小伙伴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在做excel 的时候,需替一列或者一行单元格中的数字或者文字加上固定的、同样的数字或者文字前缀,如图所示,为一列数字加上“abcd”的前缀。如果数量少,那人工改就可以了,如果数量多,还人工的话那就悲催了。因此,现分享一下解决这

个的方法。 方法/步骤 1.比如,我们要为a1列中的数字都加上前缀“abcd”。 2.首先,将光标移动到b1单元格,点选b1单元格。 3.在工具栏的函数输入框中,输入“="abcd"&a1”。 4. 5.回车,即可看到华丽丽的“abcd1”了。接下来,利 (就用常用的自动排序下拉方法,将b1行拖到你需要的位置。 是那个单元格右下角那个小黑十字啦),松开即可完成。 6. 7.如果要在后面加入后缀,那么公式就改成 “=a1&"abcd"”,如c1行所示。同样回车,下拉自动排序即可。 篇二:如何在excel中实现多于10位数字的自动填充 如何在excel中实现多于10位数字的自动填充 在excel电子表格中,如果输入的数字的个数少于或等于10位,都可以很容易地实现自动填充。但如果要输入的位数多于10位时,直接输入是没办法实现自动填充的。那如何实现数字的自动填充呢? 1、选中要输入数字的列(行)或单元格,单击右键; 2、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 3、在“数字”——“分类”栏中选择“自定义”; 4、在右边的“类型”下输入框内输入“0”,有几位数

当前中小学数字化校园网络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当前中小学数字化校园网络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铜陵市第五中学丁忠 摘要:当前中小学校园网络建设的关键是如何转变观念,结合学校实际开发配置网络资源,追求合理高效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素养;数字化校园;观念转变;本地化建设;网络资源建设 当前我国很多中小学都配置了计算机教室,还有很多学校建设了校园网,另外大约还有800多个城市建设了教育城域网。教育信息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在校园网建设与应用方面,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 问题一:学校里上了宽带、有了网站,就认为校园网已经建成了。网站信息常年不更新,也没有专人负责。 问题二:学校校园网虽建有办公系统、网上图书馆、教学资源库、视频点播系统等,但这些更多的作用是摆样子,教师也只是偶而利用它来上上公开课什么的,并没有真正的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被闲置、浪费掉。 问题三:学校校园网上提供了一些教学资源。但点击率太低,基本没什么人去看,这里就是个观念的问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太差,网络离他们太远,上课,一支粉笔、一本书足矣,为什么非要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呢? 基于以上问题所在,结合我的思考,对于校园网的建设与应用我们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以改进: 一、首先学校领导要重视 这是一个观念转变的问题。校长如果能站在战略的高度,了解目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对校园网的建设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他就会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在人力、物力、资金方面合理高效地投

入,并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行为进行规范。比如,1)鼓励老师自制课件,多上多媒体课,并相应制订奖励措施,必将极大推动教师学习电脑技术的热情。2)以身作则,在教育行政管理中推行使用信息技术和手段,并推广到财务、档案、学生学籍、图书、实验管理等各个职能部门。3)重视学校网站建设,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和信息更新,真正把学校网站作为信息发布、资源交流和教育管理的平台,而不是做样子的摆设。事实证明,一个学校教育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和学校的校长的信息素养和眼光是分不开的。 二、大力加强教师信息素养建设 有了一个高瞻远瞩的校长,还需要一批信息技术过硬的教师去勇于实践。校园网的硬件建设如同家庭装修,是一个无底洞,如果缺乏应用,投资再多也是空的。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教师专业素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素养从操作层面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内容要想用好信息技术,首先要会用。很多教师对信息技术有排斥心理,不能主动去学习,要等学校的统一培训,因此也导致在信息技术上教师反而不如学生熟练,这一点教师要向学生学习。 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是目前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核心,而这也是查看一所学校信息化应用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应用信息技术,特别是要把网络资源引入课堂,拓宽学生的视野。 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教师除了静心反思外,还要能够利用网络和同行们交流,在交流中学习成长。现在网络中有很多著名的教育论坛,如教育在线、成长论坛等。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网络学习活动,组织跨校、跨地区的网络协作学习。 三、网络平台本地化建设 有条件的学校最好自己架设专门的web、ftp等服务器。或者在电信部

智慧校园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校园整体解决方案 1背景概述 教育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实现教育现代化、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力争实现四个新突破,即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新突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新突破、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机制新突破。 2.方案简介 三通两平台解决方案是通过建设统一标准的公共服务平台,将贯穿在教育日常工作中的学生、教师、资产和管理等基础数据,按规范格式统一保存在数据中心,在技术支撑服务平台基础上,统一建设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统一数据管理,便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三通两平台解决方案融合云计算理念进行架构设计,主要分为基础设施层、平台服务层、软件服务层、客户端服务层。基于先进、灵活、开放的云计算基础架构,将各类基础数据存储于云端,并有效整合和管理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形成从管理、教学、办公到研究、在线学习等标准、统一的“三通两平台”体系,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各级教育机构提供高带宽、大容量的教育网络服务,全面、准确、及时的基础数据服务及高效、便捷、实用的教育教学应用服务,实现各基层教育机构间的信息互通、信息共享和交换,确保教育系统内信息、学生信息、人事信息、资产信息等数据的高度准确和统一,减少重复录入,降低维护成本,实现区域范围内均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几种数字视频接口的技术标准和发展应用

几种数字视频接口的技术标准和发展应用 随着人们对图像显示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传统的以模拟方式来传输和显示多媒体信号的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广播电视行业数字化和数字电视的整体转换的实施、数字化、网络化、光纤化是IT行业的发展趋势。以高清数字电视为代表的消费类数字视频设备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传统的模拟视频接口标准无法适应新的产品在带宽、内容保护、音频支持等方面的发展需求,使得HDMI、UDI和DisplayPort等新标准显得更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本文从传统模拟视频接口开始,简要介绍几种数字视频接口技术及标准,并重点介绍HDMI和DisplayPort两种数字视频接口。 模拟视频接口的发展 在我国,最简单、最原始、使用最广泛的视频接口是复合视频信号(CVBS、A/V)接口,就是通常所称的RCA接口,伴随着S-VHS摄录像机、VCD等激光视盘产品,出现了将亮度信号Y和色度信号C分离的S端子(Y/C、S-Video)接口,伴随着DVD、卫星数字电视机顶盒(IRD)出现了模拟分量视频信号(Y、U、V或Y、R-Y、B-Y)接口;而在PC通信领域,出现了通用接口D-SUB(9芯)端口,也就是通常所说的VGA端子。DVI、HDMI和UDI标准及应用 1 DVI标准 DVI全称为Digital Visual Interface,它是由数字显示工作组DDWG(Digital Display Working Group)于1999年4月推出的开展PC和VGA显示器间连接的传输非压缩实时视频接口标准。它基于TMDS(最小化传输差分信号)技术来传输数字信号,如图1所示。 图1 Single-link TMDS连接图 TMDS包括3个RGB数据和1个时钟,共计4个通道(称为1个TMDS连接或Single-link)的传输回路。TMDS是把8位的RGB视频数据变换成10位转换最小化、DC平衡的数据,再完成数据的串行处理;接收端设备对串行数据解串行变成并行数据,再转换成8位视频

国内有哪些大数据公司_最新中国大数据公司排名

国内有哪些大数据公司_最新中国大数据公司排名 大数据简介大数据(big data),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容量(V olume):数据的大小决定所考虑的数据的价值和潜在的信息; 种类(Variety):数据类型的多样性; 速度(Velocity):指获得数据的速度; 可变性(Variability):妨碍了处理和有效地管理数据的过程。 真实性(Veracity):数据的质量 复杂性(Complexity):数据量巨大,来源多渠道 价值(value):合理运用大数据,以低成本创造高价值 大数据结构分析大数据包括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越来越成为数据的主要部分。据IDC的调查报告显示:企业中80%的数据都是非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每年都按指数增长60%。[7]大数据就是互联网发展到现今阶段的一种表象或特征而已,没有必要神话它或对它保持敬畏之心,在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大幕的衬托下,这些原本看起来很难收集和使用的数据开始容易被利用起来了,通过各行各业的不断创新,大数据会逐步为人类创造更多的价值。 其次,想要系统的认知大数据,必须要全面而细致的分解它,着手从三个层面来展开: 第一层面是理论,理论是认知的必经途径,也是被广泛认同和传播的基线。在这里从大数据的特征定义理解行业对大数据的整体描绘和定性;从对大数据价值的探讨来深入解析大数据的珍贵所在;洞悉大数据的发展趋势;从大数据隐私这个特别而重要的视角审视人和数据之间的长久博弈。 第二层面是技术,技术是大数据价值体现的手段和前进的基石。在这里分别从云计算、分布式处理技术、存储技术和感知技术的发展来说明大数据从采集、处理、存储到形成结果

三种常用接入网技术

三种常用接入网技术分析 陈小川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7) 北京分院摘 要: 接入网技术是当前电信网络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技术保障,其技术的发展也经历几个发展阶段,对于当前接入网技术而言,主流的技术类型主要有三种。针对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接入网类型,从宏观层面分析各个接入网技术的基本功能应用、技术特点。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每一种接入网技术都存在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而这些优点正是在实际的接入网工程中所被看重,所以不同的接入网技术所用的环境也是不同的,需要技术开发人员对于接入网环境分析的前提下选择。 关键词: 接入网技术;xDSL技术;光纤接入网技术;Cable Modem 中图分类号:TP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1120022-01 明显的优势。但是,其技术缺点与优点一样明显,不能传输模0 引言 拟电视信号,并且其线路的依赖性较高。随着新一代xDSL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信业务逐渐向着全面化、数字的出现,其功能得到一定的增强。 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各种通信技术服务的支持 2 光纤接入网技术 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重要保障。但是,随着 2.1 技术基本功能应用 网络用户的增加,如何利用有限的网络资源来满足日趋增长的用户及其需求,已经成为网路电信运营商以及技术开发商所共光纤接入网技术是当前网路信息传输及共享的普遍应用技同关注的问题。而接入网技术利用网络资源的分流原理,将骨术,它改变了传统金属网路传播媒介的缺点,最大限度的实现干网与用户终端设备之间进行有效的连接,达到了网络资源的了网络信息的原始传播。光纤接入网包括远端设备——光网络有效分配,很好的解决了电信业务中“最后一公里”的技术难单元和局端设备——光线路终端,它们通过传输设备相连。系题。由于所用环境不同,接入网在其基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开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OLT和远端ONU。它们在整个接入网中完成展了多种复合型的功能技术,满足了多种网络环境下资源共享从业务节点接口(SNI)到用户网络接口(UNI)间有关信令协及信息分配问题。本文将针对当前常用的三种接入网技术进行议的转换。接入设备本身还具有组网能力,可以组成多种形式分析,针对其基本功能应用及优缺点展开分析。 的网络拓扑结构。 2.2 技术基本特点分析 1 数字用户线路(xDSL)系列接入网技术 在技术层面,光纤接入网技术彻底改变了网络信息传输对1.1 技术基本功能应用 于线路的依赖性,减少了光磁等信号对于网路信号的影响和干XDSL是各类数字用户线路接入网技术的总称,它包括扰,基本还原了原始信号的特性。另外,光接入网技术传输速IDSL(ISDN数字用户环路)、HDSL(利用两对线双向对称传输度快并且非常稳定,同时在模拟电视信号的传输层面具有非常2Mb/s的高速数字用户环路)、SDSL(单线对双向对称传输强的优势。同时在线路本身的成本方面,光纤接入网技术也比2Mb/s的数字用户环路,传输距离比HDSL稍短)、VDSL(甚高传统的接入网技术优势更加明显。但是,光纤接入网技术在某速数字用户环路)等,xDSL技术利用较为普通的铜线传输媒介些层面也存在无法克服的缺点,例如,光纤接入网技术对于设进行高速信号的处理。在所有的xDSL接入网技术中,ADSL技术备间的距离以来较强,交换机和用户网卡之间距离不能超过是家庭接入网常用的技术类型,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用。100米,否则信号衰减很厉害,只得加中继放大设备。 xDSL功能实现方式非常简单,通过局端设备和用户端设备进行 3 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接入网技术 简单的连接就能实现其功能实现原理如图1所示。 3.1 技术基本特点分析 随着网路技术与有线电视技术的连接,有线电视网络技术已经成为当前人们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无论是传统的xDSL接入网技术还是当前发展较快的光纤网络信息传递技术都不能很好的满足有线电视网络应用要求。针对这一普遍性的问题,电信网络运营商将研发了线缆调制解调器接入技术,很好的解决了有线电视的信号传输的一系列问题。Cable Modem与以往的Modem在原理上都是将数据进行调制后在Cable(电缆)的一个频率范围内传输,接收时进行解调,传输机理与普通Modem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通过有线电视CATV的某个传输频带进行调制解调的。 3.2 技术基本特点分析 图1 xDSL接入网技术功能实现原理 1.2 技术基本特点分析 xDSL接入网技术作为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接入网技术,自诞生以来一直作为网络信息传递及分配的重要技术载体,特别是随着新一代xDSL技术的出现,使得网络信息部署等更加方便。xDSL技术其优点非常明显,它采用星型拓扑结构,能够实现多个终端的同时工作,并且在保密性、安全系数方面都具有 Cable Modem接入网技术改变了传统网络信息传播技术的短板,真正实现了网络信号与电视信号的相互衔接,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程度的还原了信息的真实性。这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是建立在高速宽带的基础上,因此,只要在具有宽带网络的环境中就能够实现Cable Modem接入网技术的应用,所以,无需 对用户线路进行改造,减少了接入网技术的推广成本。但是, 随 (下转第24页)

数字加法显示电路

设计题目:数字加法显示电路 实 验 报 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小组成员: 设计日期:2011.5.18

数字加法显示电路 一、设计目的: 通过设计一个四位数字加法显示电路,充分了解与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过程。以及达到一下目的: 1、掌握电路板的初级焊接技术; 2、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设计过程与方法; 3、了解基本电子芯片的使用; 4、实现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5、可以尝试制作PCB板; 6、进一步学习电路的调试与 二、设计要求: 用加法器,比较器,译码器与七段数码管设计一个四位数字加法显示电路。 要求:使用加法器输入两个两位二进和,通过与比较器比较,实现电子屏幕只能够显示小于10的数字。 三、方案论证与比较: 方案1: 方案2:

方案论证:由于方案2线路较复杂,焊接过程中容易出错。不利于检测单个元器件是否能够正常运行。而方案一中,将比较器输入端高低电平单独连接,便于焊接与控制、调试,故选择方案1。 四、设计原理和电路图: 设计原理:用八个单刀双掷开关通过高低电平控制输入端,再由加法器输出两数之和,输出结果与比较器进行比较,结果小于10则由显示译码器传递数据给七段显示器显示输出数字;若输出结果大于等于10,小于等于15,通过与比较器比较,大于10的不输出,则不显示;若输出结果大于15的,则不参与比较。 电路图:(见附录)。 五、硬件制作与调试: 实验材料:电路板,插槽,七段显示器,加法器(74283),比较器(7485),显示译码器(4511),非门,与门,8个单刀双掷开关,7个200 千欧电阻。 制作过程:根据设计的电路框架结构图,在限有的电路板进行合理的排布。 依据设计原理对照元器件参数合理的连接。其中用万用表,选择 二极管档位对气短数码管测量,找出各个引脚。焊接时尽可能保 证一次焊接,不能直接焊接点进行线路跳焊。完成后用万能表测 有关元件是否有损换。

数字化校园网解决方案

数字化校园网解决方案 一、校园网应用需求分析 校园网是教学教研、行政办公、文化生活、素质培养、校园安防等校园活动开展的基础平台,承载着于多媒体电子教室、电子书包、电子公告、课件点播等应用。以往独立建设的系统,比如监控、电话、安防、广播等也都迁移到校园网络上,校园网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基础设施。 应用的变迁使得校园网的价值得以体现,同时也对校园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稳定可靠、高速率传输、安全防护、简易管理。 稳定可靠的要求: 网络需要保持的业务的连续性,因此要求网络在设备选择上选用高可靠性网络产品,充分考虑冗余、容错能力,合理设计网络架构,具有故障自愈的能力。 高速率数据传输的要求: 随着多媒体语音教学、课件点播及校园网络监控等视频图片的教学应用的普及,校园网将需要承载大容量的多媒体数据传输业务。 安全防护的要求: 校园网接入互联网后,面临最多的安全问题是软件方面的病毒及物理方面的电磁干扰、雷电等对整个网络系统带来的影响,表现现象为服务器无法访问、网络断网、设备损毁等。由于这些安全威胁的存在,所以对校园网提出了较高的安全防护要求。 简易管理的要求: 应用的发展、网络的扩充都带来了管理内容的增加,但是校园网络管理人员并没有相应的大规模扩充,因此对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在管理流程上简化操作、易操作的管理平台是中小学管理人员的需要。 二、光纤数字化校园网解决方案: 随着国家“三网融合”战略的深入实施,光纤到户()工程已经在社区、商业、政府办公等区域大量应用。为了紧跟时代步伐,使校园网能够在为教学教研、行政办公、文化生活、素质培养、校园安防等校园活动中体现更大价值,东莞一普实业在光纤进入校园网方面进行

数据分析的中国样本

数据分析的中国样本 业内一致认为,今年是大数据元年,渡过了概念的普及阶段,大数据真正进入实际应用阶段,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 IBM日前宣布了在华的大数据战略,并表示,目前已经构建了完整的大数据价值体系。对于大数据这个未来重要战略的业务。IBM预测,到2015年大数据分析方面的收入将有望达到160亿美元,而每年在相关领域的研发投入达30至40亿美元。 国外有早先的klout、splunk等公司,也有刚刚获得6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的文字分析引擎Synapsify。 文字数据分析系统Synapsify可以帮助用户快速的去分析文本内容。 Synapsify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领域,网站可以借助Synapsify这个分析系统来提供内容质量,而出版商可以用Synapsify来评估市场,政府还可以用Synapsify来进行网络舆情监控。 参与此次融资的有ICG ventures,Fortify Venmres 和Middleland Capital。 最近几个月各类数据分析公司的估值一直在飙升,而自从去年起人们开始逐渐发现付费数据分析的价值所在。

阿里巴巴的前瞻性投资 阿里巴巴向金融领域的扩张终于迈出了一大步。 经过一系列调整,在多个领域摆出扩张的姿态,例如近期成立小微金融集团,为商家和用户提供支付、小贷、担保及保险业务。 其中,最为人传道的是被金融届人士称为“虚拟信用卡”的“信用支付”,它是阿里巴巴面对网上个人买家的个人消费金融信贷服务产品,将在今年4月由阿里金融正式推向市场,首先在湖南、浙江两地试点。 一些银行界人士由此担心,由于阿里巴巴集团拥有的庞大客户群和宝贵的数据库。阿里“虚拟信用卡”可能构成对银行信用卡的竞争,对传统银行造成一定冲击。 对此,阿里巴巴回应称,“阿里的小微金融业务仍只是在现行金融机制框架内对银行业的一个补充。”阿里金融真正的利益诉求并非金融业务,而是面向金融业务的数据服务。 按照阿里金融设计的“信用支付”商业模式。通过数据来确定买家信用支付额度,合作银行通过支付宝来授信,阿里巴巴成立的商诚担保公司将为买家的“信用支付”做担保,买家在手机支付时可使用自己的“信用支付”额度购物,合作银行把钱支付给卖家。支付宝从合作商家那里抽取1%的“信用支付”服务费。

智慧校园实施方案

智慧校园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根据《福建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以及我县教育局《关于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及申报福州市智慧校园试点学校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特制定我校“智慧校园”创建工作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未来几年,我校将以国家、省、市、县近年来有关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信息化等的规划纲要及相关要求为指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应用为核心,以福建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为引领,实施以开放多元、融合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教学和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智慧管理,提高标准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通过打造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学校数字化的跨越式发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实现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校概况 近年来,在***政府、教育局的支持下逐年加大投入学校智慧校园(信息化)硬件建设,近三年年均100万元以上。我校已建成班班84寸以上互动式平板多媒体,12间教室配置了智慧教室系统,千兆网进教室,并接入互联网,三间学生电脑教室,1间平板互动云教室,3套录播系统多媒体听课室,1套手拉手校际互动教学系统,容纳200多人学术报告厅1个, 1间学生机器人科技活动室,并建有监控中心、网络中心、红领巾电视台可向所有教室实时直播。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技术平台。学校创建了学校主流媒体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教学楼、办公楼、图书楼已实现wifi全覆盖,安全监控基本全覆盖,为每位教师配备了办公台式电脑和移动备课笔记本。为学校信息的传输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 China Public Packet Switched Data Network (ChinaPAC) 中国信息产业部经营管理的公用分组交换网。它以CCITT X.25协议为基础,可满足不同速率、不同型号终端之间,终端与计算机之间,计算机之间以及局域网之间的通信。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ChinaPAC)于1993年建成投产。 分组交换数据网络(PSDN)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技术成熟,规程完备,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骨干网于1993年9月正式开通业务,它是原邮电部建立的第一个公用数据通信网络。骨干网建网初期端口容量有5800个,网络覆盖31个省会和直辖市。随后,各省相继建立了省内的分组交换数据通信网。该网业务发展速度迅猛,到1998年9月,用户已超过10万。从网络开通业务至今,分组交换网络端口从5800个发展到近30万个,网络覆盖面从31个城市扩大到通达全国2278个县级以上的城市,与23个国家和地区的分组数据网相连,网络规模和技术水平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ChinaPAC的开通,大大方便了金融、政府、跨国企业等客户计算机联网,实现了国内数据通信与国际的接轨,提高国内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满足了改革开放对数据通信的需求。 什么是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是为适应计算机通信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通信手段,它以CCITTX.25协议为基础,可以满足不同速率、不同型号终端与终端、终端与计算机、计算机与计算机间以及局域网间的通信,实现数据库资源共享。分组交换网是数据通信的基础网,利用其网络平台可以开发各种增值业务,如:电子信箱、电子数据交换、可视图文、传真存储转发、数据库检索。 X.25网络是第一个面向连接的网络,也是第一个公共数据网络.其数据分组包含3字节头部和128字节数据部分.它运行10年后,20世纪80年代被无错误控制,无流控制,面向连接的新的叫做帧中继的网络所取代.90年代以后,出现了面向连接的ATM网络. X.25协议是CCITT(ITU)建议的一种协议,它定义终端和计算机到分组交换网络的连接。分组交换网络在一个网络上为数据分组选择到达目的地的路由。X.25是一种很好实现的分组交换服务,传统上它是用于将远程终端连接到主机系统的。这种服务为同时使用的用户提供任意点对任意点的连接。来自一个网络的多个用户的信号,可以通过多路选择通过X.25接口而进入分组交换网络,

浅述数字加网的基本构成

浅述数字加网的基本构成 项辉 (浙江科技学院轻工学院,杭州 310000 )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数字加网技术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数字加网的基础构成——网点,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用数字方法对图像加网时,网点生成方法以及网点的构成形式与传统加网方法有不少区别,笔者将从网点栅格、网目调单元、像素值、加网线数与记录分辨率之间的关系以及数字网点的形成方法几个方面叙述。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数字加网技术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数字加网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网点栅格;网目调单元;像素值;加网线数;记录分辨率;生长模型法 Discussion on digital screening basic component Xiang Hui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ol of Light Industry,Hangzhou 310000) Abstract Reviews recent digital screening technology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elaborated the digital and network -- based network, and analyzes its characteristics. Digital method of image network, network generation method and network forms and traditional screening methods have many differences, the author will from dot raster, halftone unit, pixel values, screen line number and record resolution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gital dot forming method several aspects. On this foundation, pointed out that the digital and network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the main problems, and prospects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of digital screening. Key words dot grid;halftone cell; pixel values; the number of screening line; record resolution; growth model

公文中数字序号使用顺序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文章中数字序号使用顺序 我们在写文章经常会用一些数字序号,用得好,能使我们的文章有条有理,眉目清楚;用得不好,让人看着别扭,甚至会影响文章的质量。可见序号也是文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规范与否同样很重要。在评选论文时,常常会为一些文章感到惋惜,内容、文字很精彩,可数字序号的运用不规范或者混乱,让人看着不舒服。为此,我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并参考了一些别的资料,在此谈谈数字序号的用法。 一、阿拉伯数字后面用黑圆点; 二、汉字数字后面用顿号; 三、“第一”“第二”“第三”后面用逗号; 四、带括号的序号和带圆圈的序号,后面不再加顿号、逗号之类; 五、“第一编”“第一章”“第一节”或“壹”的后面不用标点,与后面的文字之间空一个汉字位置即可。

六、数字序号前后一般不再用其他项目符号; 七、数字序号的级别顺序为:“一”“二”“三”——“㈠”“㈡”“㈢”——“1”“2”“3”——“⑴”“⑵”“⑶”——“①”“②”“③”等。 常见不规范之序号有: 正确的用法如下:

在论文中正确地运用序号,能使文章层次清楚,逻辑分明,便于读者阅读和引述,但目前教师撰写论文在序号的写法上存在着不少的误区,如:层次大小不分、中文数字与阿拉伯数字混用、前后序号形式不统一,等等。下面就论文中几种常见的序号写法作一说明: 一、正文层次标题序号 正文层次标题序号要注意大小分级。如一级标题序号可用汉字一、二、三……,二级标题序号可用汉字加括号(一)(二)(三)……,三级标题序号可用阿拉伯数字1、2、3……,四级标题序号可用阿拉伯数字加括号(1)(2)(3)……,五级标题序号可用阿拉伯数字加右括号1)2)3)……,若还有六、七级序码还可采用大小写英文字母。注意加了括号的序号后就不要再加点号了。 理科类论文的各层次标题还可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不同层次的2个数字之间用下圆点(.)分隔开,末位数字后面不加点号。如“1”,“1.2”,“3.5.1”等;各层次的标题序号均左顶格排写,最后一个序号之后空一个字距接排标

智慧学校数字化校园云桌面解决方案

数据化校园云桌面解决方案

目录 一、概述................................................................. - 1 - 二、校园数字化现状与需求分析............................................. - 2 - 2.1. 校园数字化现状................................................... - 2 - 2.1.1. 硬件设备现状.................................................. - 2 - 2.1.2. 桌面应用现状.................................................. - 3 - 2.2. 校园数字化建设需求............................................... - 4 - 2.3. 校园数字化解决方案选择........................................... - 5 - 三、校园数字化桌面云解决方案............................................. - 6 - 3.1. 桌面云解决方案概述............................................... - 6 - 3.2. 桌面云方案拓扑概述............................................... - 7 - 3.3. 方案配置说明..................................................... - 8 - 四、校园数字化桌面云应用场景............................................ - 11 - 4.1. 教师办公解决方案................................................ - 11 - 4.1.1. 教师办公桌面现状............................................. - 11 - 4.1.2. 教师办公桌面建设............................................. - 11 - 4.1.3. 解决方案优势................................................. - 12 - 4.2. 电教室解决方案.................................................. - 13 - 4.2.1. 电教室现状................................................... - 13 - 4.2.2. 电教室建设................................................... - 14 - 4.3. 多媒体教室解决方案.............................................. - 15 - 4.3.1. 多媒体教室现状............................................... - 15 - 4.3.2. 多媒体教室建设............................................... - 16 - 4.4. 远程教学解决方案................................................ - 16 - 五、校园数字化解决方案收益.............................................. - 18 - 5.1. 校园桌面云方案的最佳选择........................................ - 18 - 5.1.1. 高效运维..................................................... - 18 - 5.1.2. 集中管理..................................................... - 18 - 5.1.3. 安全管控..................................................... - 19 - 5.1.4. 降低成本..................................................... - 20 - 5.1.5. 兼容性广..................................................... - 20 - 5.1. 6. 支持多种身份认证............................................. - 20 - 5.1.7. 安全数据交换................................................. - 20 - 5.1.8. 部署简单灵活................................................. - 21 - 5.1.9. 保护前期投资................................................. - 21 - 5.1.10. 终端零维护.................................................. - 21 -

中国大数据产业主要分布地

中国大数据产业主要分布地 我国大数据产业集聚区主要位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北京、上海、广东是发展的核心地区,这些地区拥有知名互联网及技术企业、高端科技人才、国家强有力政策支撑等良好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基础,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业态,且产业规模仍在不断扩大。 除此之外,以贵州、重庆为中心的大数据产业圈,虽然地处经济比较落后的西南地区,但是贵州、重庆等地依托政府对其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的政策引导,积极引进大数据相关企业及核心人才,力图占领大数据产业制高点,带动区域经济新发展。 我国大数据区域分布图 京津冀地区依托北京,尤其是中关村在信息产业的领先优势,培育了一大批大数据企业,是目前我国大数据企业集聚最多的地方。不仅如此,部分数据企业扩散了到天津和河北等地,形成了京津冀大数据走廊格局; 珠三角地区依托广州、深圳等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发挥广州和深圳两个国家超级计算中心的集聚作用,在腾讯、华为、中兴等一批骨干企业的带动下,珠三角地区逐渐形成

了大数据集聚发展的趋势; 长三角地区依托上海、杭州、南京,将大数据与当地智慧城市、云计算发展紧密结合,吸引了大批大数据企业,促进了产业发展。上海发布《上海推进大数据研究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大数据在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务领域应用。 大西南地区以贵州、重庆为代表城市,通过积极吸引国内外龙头骨干企业,实现大数据产业在当地的快速发展。2013年起,贵州市率先把握大数据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其发展大数据产业所独具的生态优势、能源优势、区位优势及战略优势等四大优势,抢占先机率先启动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国家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和国家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实验区;率先建成全国第一个省级政府数据集聚共享开放的统一云平台;率先开展大数据地方立法,颁布实施《贵州省大数据应用促进条例》;率先设立全球第一个大数据交易所;率先举办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和云上贵州大数据商业模式大赛等。了解详情最后关于大数据就介绍到这里,如果大家还不明白的地方,请与网站的在线老师联系,在线老师会根据你的问题详细为你解答。点击咨询

智慧校园网络解决方案

智慧校园网络解决方案规划 HUAW€I

二O 一五年六月

目录 第 1 章现状及需求分析 (4) 1.1 建设背景 (4) 1.2 应用与服务发展规划 (5) 1.2.1 智慧型教学服务 (5) 1.2.2 智慧型科研服务 (6) 1.2.3 智慧型管理服务 (6) 1.2.4 智慧型生活服务 (7) 1.3 建设内容 (7) 第 2 章智慧校园网络详细设计 (9) 2.1 校园网络建设原则 (9) 2.2 总体网络架构 (9) 设计原则 (9) 逻辑架构 (10) 物理架构 (11) 2.3 校园网基础区域网络规划 (12) 组网规划 (13) 1.1.2 可靠性设计规划 (14) 1.1.3 安全性规划设计 (16) 2.4 虚拟园区网解决方案 (16) 虚拟校园网概述 (16) 横向虚拟化 (17) 业务逻辑隔离 (18) 2.5 华为eSight 企业运维解决方案 (18) 有线无线一体化网络管理 (19) 网络效率管理 (21) 第 3 章方案配置建议 (22)

第1章现状及需求分析 1.1 建设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明确将“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主要发展任务,从战略层面高屋建瓴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前沿。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中国高等教育校园信息化建设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基本形成基于校园网络环境、信息基础设施、数据中心、数字资源、信息应用等数字化校园,基本实现校园管理、生活服务等信息化,实现依托计算机和互联网实现师生之间交流互通。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社交等新兴技术日益影响着校园信息化建设,构建一个“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的智慧型校园成为各高校信息化建设主题。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持续引领校园建设热潮。 趋势一,传统信息化建设追求系统的独立性,孤立地以单个业务部门或服务对象为主体,硬件基础设施、软件、数据库、信息系统等相分离,独立支撑相应的业务系统,这种现象将在未来一年中大大改观;随着顶层设计理念的普及与深入,各高校的建设模式朝着“一体化战略” 转变。以信息化“一站式”服务为目标、以用户服务为核心,融合软件、硬件、服务为一体,面向用户提供简单易用、明确统一的服务入口。 趋势二,主流业务的大数据需求日益旺盛——由“综合管理信息化”向“教学和科研信息化”转变。在教学信息化方面:许多具备良好IT 应用技能的教师对信息化需求旺盛、使用IT 手段辅助教学得心应手,随着MOOC 在高校的发展与应用,利用MOOC 平台上的数据分析和评估教学效果,将呈现越来越来多的需求;在科研信息化领域:云技术得到高度重视,利用云计算和分布式技术开展科研信息化,强化协同工作和知识管理,统一资源,提升计算和存储效率,降低了科研工作的门槛;数据密集型科学的全新科研范式日趋明显,通过科研大数据分析获取的科学发现和成果,将不断增加,从而刺激各科研单位更加重视大数据的应用与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