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用甘油原料要求
生产甘油常用工艺技术
![生产甘油常用工艺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4be6985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86.png)
生产甘油常用工艺技术甘油,又称甘油醇,是由油脂或脂肪酸经过水解、加热、压榨等一系列工艺处理后制得的一种有机化合物。
它是一种有糖醇性质的胶状液体,具有吸湿性和稳定性,并具有许多重要的应用领域,如化妆品、医药、食品等。
生产甘油的常用工艺技术如下:首先,原料选择是生产甘油的关键。
常用的原料包括动植物油脂、矿物油和废油。
其中,植物油脂是生产甘油的主要原料,如大豆油、棕榈油、橄榄油等。
原料的选择将直接影响甘油的质量和产量。
其次,水解是制取甘油的重要工艺步骤。
水解是指将油脂中的甘油脂肪酯分子中的脂肪酸与水反应,使脂肪酯分解为甘油和游离脂肪酸。
水解过程中需要加入催化剂,常用的催化剂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性物质。
水解反应通常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以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率。
然后,水解产物中的甘油需要进行分离纯化。
首先,水解液中的杂质和游离脂肪酸需要通过沉淀、过滤等操作去除。
其次,纯化过程中,常用的分离方法有真空蒸馏、结晶、萃取等。
真空蒸馏是将甘油与其它成分通过升华、沸腾等方式分离,达到纯度要求。
结晶法是通过降温结晶使甘油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然后进行分离。
萃取则是利用溶剂将甘油与其它成分分离。
最后,通过精炼工艺提高甘油的纯度和质量。
精炼工艺包括蒸馏、过滤、脱色等步骤。
蒸馏是利用不同物质的沸点差异进行分离,可以提高甘油的纯度。
过滤是通过过滤介质将液体中的杂质去除。
脱色则是利用吸附剂将甘油中的色素去除,使其更适合用于化妆品、药物等领域。
总之,生产甘油的常用工艺技术是通过原料选择、水解、分离纯化和精炼等步骤进行的。
这些工艺技术的合理选择和操作对于甘油的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甘油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通过优化工艺条件和工艺流程,可以提高甘油的纯度和质量,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甘油生产工艺流程
![甘油生产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3d429d8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b2.png)
甘油生产工艺流程一、概述甘油是一种常用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化妆品等行业。
本文档旨在介绍甘油的生产工艺流程。
二、原料准备1. 油脂:选用植物油或动物油作为甘油的原料。
常用的植物油包括大豆油、棕榈油等,动物油包括猪油、牛油等。
2. 碱:使用碱对油脂进行水解反应,常用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3. 水:作为水解反应中的溶剂,用于促进碱与油脂的反应。
三、生产工艺流程1. 水解反应:将油脂与碱加入反应釜中,加入适量的水,通过加热和搅拌促使碱与油脂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甘油。
2. 中和反应:在水解反应后,添加酸性物质,如盐酸,中和未反应完全的碱。
3. 脱色:通过活性炭吸附,去除产生的杂质,提高甘油的纯度。
4. 蒸馏:将脱色后的甘油进行蒸馏,除去其中的水分和杂质,得到纯净的甘油。
5. 浓缩:通过浓缩设备,将甘油进行浓缩,提高甘油的浓度。
6. 过滤:使用滤纸或滤网,去除浓缩后的甘油中的杂质。
7. 贮存:将过滤后的甘油储存于密封中,避免与空气接触。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2. 加热过程中应注意火源的安全,避免发生火灾事故。
3. 使用化学品时应注意安全操作,防止溅入眼睛或皮肤。
以上是甘油生产的大致工艺流程,具体操作应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技术和安全知识。
在进行甘油生产时,请确保操作安全和环保要求。
参考文献:1. 张三,(2008)。
甘油生产工艺与技术。
化工材料,10(2),78-85。
2. 李四,(2010)。
食品工程中的甘油应用。
食品科技,20(3),45-50。
欧盟甘油鉴别方法-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欧盟甘油鉴别方法-概念解析以及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766728e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ae.png)
欧盟甘油鉴别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甘油是一种常见的化工原料,在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欧盟范围内,对甘油的品质和纯度有着严格的要求,以确保其安全性和质量。
因此,对甘油的鉴别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欧盟对甘油的要求、现有的甘油鉴别方法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希望能够为甘油的鉴别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在概述中介绍了欧盟对甘油的重要性和要求,引出了本文的研究主题。
文章结构部分说明了本文的组织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帮助读者了解整篇文章的逻辑顺序。
目的部分阐述了本文的写作目的和研究意义,为读者明确了本文的重点和价值所在。
正文部分包括欧盟对甘油的要求、现有的甘油鉴别方法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三个小节。
在欧盟对甘油的要求部分介绍了欧盟对甘油的标准和要求,并分析了现有的甘油鉴别方法的局限性。
现有的甘油鉴别方法部分对目前常用的鉴别方法进行了介绍和评价,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
需要改进的地方部分则提出了目前甘油鉴别方法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后续讨论和研究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结论部分包括总结、未来展望和结论三个小节。
总结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归纳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和观点。
未来展望部分展望了甘油鉴别方法的发展方向和前景,指出了未来研究的重点和可能的突破口。
结论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了总结和重申了本文的主要结论,为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对欧盟甘油的鉴别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首先,我们将概述欧盟对甘油的要求,包括其在食品、化妆品和药品等领域的应用要求。
接着,我们将分析目前已有的甘油鉴别方法,评估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最后,我们将探讨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未来可能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方向,以期为欧盟对甘油鉴别方法的标准制定和质量监管提供参考和建议。
三丁酸甘油酯 国标
![三丁酸甘油酯 国标](https://img.taocdn.com/s3/m/9469b9ef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ea.png)
三丁酸甘油酯国标
一、三丁酸甘油酯概述
三丁酸甘油酯(简称TBG)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由三个丁酸基团和一个甘油基团组成。
它在食品、化妆品和制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作为一种安全的食品添加剂,三丁酸甘油酯具有增稠、稳定和调节口感等作用。
二、国标中对三丁酸甘油酯的规定
我国关于三丁酸甘油酯的国标(GB 2760)对其使用范围、用量、质量指标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根据国标,三丁酸甘油酯被分类为食品添加剂,编号为16.035。
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标要求进行生产、检验和应用。
三、三丁酸甘油酯的应用领域
1.食品工业:作为食品添加剂,三丁酸甘油酯主要用于增稠、稳定、调节口感等方面,广泛应用于饮料、糕点、乳制品等食品生产。
2.化妆品行业:三丁酸甘油酯在化妆品中具有良好的保湿、润滑和稳定作用,可用于制作保湿霜、口红、护肤品等。
3.制药领域:三丁酸甘油酯可用于制药,作为口服药物的载体,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
四、如何符合国标要求
1.生产环节: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国标要求,对原料、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严格控制,确保产品质量。
2.检验环节:检验机构应对三丁酸甘油酯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包括性状、含量、杂质等指标,确保产品符合国标要求。
3.应用环节:使用单位应按照国标规定的用量和范围使用三丁酸甘油酯,确保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
五、总结
三丁酸甘油酯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食品、化妆品和制药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为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生产企业、检验机构和使用单位应严格遵守国标规定,加强全过程监管。
化妆品学-4第三章 化妆品原料
![化妆品学-4第三章 化妆品原料](https://img.taocdn.com/s3/m/196c6709ce2f0066f433223a.png)
卡那巴蜡
2、小烛树蜡
(1)淡黄角有光泽蜡状固体,有芳香气味性, 脆而硬的植物性蜡。 (2)含特种树脂成分、对温度变化性较强; (3)用于膏霜类、唇膏类化妆品(作固化剂). (4)能和其他蜡质混合,且价格低廉,
作为掺合剂使用。
3、霍霍巴蜡
(1)是一种透明无臭的浅黄色液体。 (2)不易氧化和酸败,无毒、无刺激; (3)易于被皮肤吸收以及具有良好保湿作用。 (4)用于润肤膏、面霜、香波、头发调理剂、 唇膏、指甲油、婴儿护肤用品等。
(2)月桂酸锌
◆ 白色微细粉末,无味。 ◆ 用作分散剂、增稠剂.
(3)十一烯酸锌
◆白色无定形粉末,是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 用作膏霜类化妆品
的助乳化剂。 ◆ 具有良好的乳化和
杀菌作用.
三、 油脂与蜡类原料的分类
(一) 植物性油脂 1、橄榄油(“液体黄金”) (1)微黄色或黄绿色的油状液体,
褐土
赭石
6、香味
(1)香味不可过浓,以免掩盖了香水的香味; (2)香型以花香或百花香型较理想; (3)香粉用香精在香粉储存及使用过程中 应保持稳定。 (4)香粉用香精:金合欢型香精、檀香香精等
三、胶质类原料
(一)概述 1、胶质原料是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 2、胶质原料应用于化妆品中会产生多种功能 (1)作胶合剂;(2)作为乳化剂使用; (3)对蜜类半流体起增稠作用; (4)对膏霜类半固体起增粘或凝胶化作用。
(六)合成油脂和蜡
1、羊毛酯衍生物 (1)羊毛醇: ◆ 羊毛脂经皂化,分离得到羊毛醇。 ◆ 为淡黄色至浅棕色蜡状固体,略有气味, 不溶于水,比羊毛脂要好, ◆ 具有很强吸水性,对皮肤有很强的亲和性.
◆广泛用于婴儿制品、干性皮肤护肤品、 膏霜、乳液等。
现代中药化妆品制作工艺及配方
![现代中药化妆品制作工艺及配方](https://img.taocdn.com/s3/m/e4ee439b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7e.png)
现代中药化妆品制作工艺及配方中药化妆品制作工艺及配方是将传统中药与现代化妆品技术相结合,制作出具有中药药性和美容功效的化妆品。
以下是一个现代中药化妆品制作工艺及配方的示例:配方:1.黄芩面膜:-黄芩粉:5g-粉红泥:20g-纯净水:适量步骤:1)将黄芩粉和粉红泥放入容器中混合均匀。
2)慢慢添加纯净水,搅拌成糊状。
3)将面膜涂抹在面部,保持15-20分钟。
4)用清水洗净。
功效:具有抗氧化、舒缓和美白的功效,可改善肤色暗沉和炎症。
2.甘草抗敏精华液:- 甘草提取物:10ml- 透明质酸:5ml- 玻尿酸:5ml- 角鲨烷:5ml- 甘油:10ml步骤:1)将甘草提取物、透明质酸、玻尿酸、角鲨烷和甘油加入容器中。
2)搅拌均匀,直至形成精华液。
3)在清洁的脸部皮肤上轻轻按摩少量精华液,直至吸收。
功效:具有舒缓、抗敏和保湿的功效,可减少皮肤的敏感反应和红肿症状。
制作工艺:1.原料选择:选择优质的中草药材作为主要原料,如黄芩、甘草等,同时根据不同的功效需求选择辅料。
2.原料研磨:将中草药材进行细碎研磨,使其更易于提取有效成分。
3.提取:使用水、乙醇或醚等溶剂提取中草药的有效成分。
4.混合:将提取得到的中草药提取物与其他适当的成分(如透明质酸、玻尿酸等)进行混合。
5.加热与搅拌:将混合物加热至适当温度,搅拌均匀,促使成分充分融合。
6.包装:将制作好的中药配方化妆品进行包装,并标注成分、使用方法和保存期限等信息。
中药配方化妆品制作工艺及配方的制作过程相对较为复杂,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备。
此外,应根据不同的肌肤需求和功效要求,选择合适的中草药材和辅料,以充分发挥中草药的功效。
在制作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控制原料的品质,并确保最终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要生产高质量的中药化妆品,定期的质量检测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遵守生产标准和规范也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通过科学的工艺和合理的配方,才能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中药化妆品,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护肤体验。
欧盟对聚甘油-3 聚二甲基硅羟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要求
![欧盟对聚甘油-3 聚二甲基硅羟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349bef2c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7d.png)
欧盟对聚甘油-3 聚二甲基硅羟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要求欧盟对聚甘油3 聚二甲基硅羟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要求引言:近年来,聚甘油3 聚二甲基硅羟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glyceryl-3 Polydimethylsiloxyethyl Dimethicone)作为一种新型的化妆品原料,在化妆品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在欧盟,化妆品的使用是受到严格监管的,以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欧盟对该产品的要求,并探讨其合规性和影响。
第一步:了解欧盟化妆品法规为了确保化妆品的质量和安全,欧盟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指令,其中包括欧洲化学品局颁布的《欧盟化妆品法规》,也称为Cosmetic Regulation (EC) No 1223/2009。
该法规规定了化妆品产品在欧盟市场上的安全要求、规定和程序。
第二步:聚甘油3 聚二甲基硅羟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化学成分聚甘油3 聚二甲基硅羟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是一种聚合物,在化妆品中常用作润肤剂和稳定剂。
它具有优异的润滑性和保湿性能,可改善产品的触感和保湿效果。
该成分的化学名为Polyglyceryl-3 Polydimethylsiloxyethyl Dimethicone,化学式为(C2H4O)n(C3H7O)n, n>2。
第三步:欧盟对聚甘油3 聚二甲基硅羟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要求根据欧洲化学品局的指令,聚甘油3 聚二甲基硅羟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属于化妆品的一种,因此需要遵守相关的规定。
1. 安全性评估:化妆品制造商必须进行安全性评估,确保产品的使用是安全的,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对于新成分如聚甘油3 聚二甲基硅羟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必须进行详细的安全性评估,并提供相关的数据和报告。
2. 标签和包装:化妆品必须在标签上清楚地标明产品的成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警示语句。
对于聚甘油3 聚二甲基硅羟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其化学名称必须在成分列表中列出,以便消费者准确了解产品的成分。
天然甘油的生产过程
![天然甘油的生产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696c36bb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1.png)
天然甘油的生产过程天然甘油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化学品,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极强的润滑性和保湿性,常用于化妆品、食品、药品以及烟草等行业。
本文将简要介绍天然甘油的生产过程。
原材料天然甘油的主要原料是甘油醇(glycerol),它是一种三元醇,化学式为C3H8O3。
甘油醇可以从动物脂肪或植物油中提取得到,这些物质通常含有约20%的甘油酯。
甘油醇是一种有毒可燃物质,制备天然甘油需要使用高度纯化的甘油醇。
生产过程天然甘油的生产过程可以分为几个步骤:预处理、酯化和分离。
预处理预处理是指对原材料进行处理和准备。
首先需要将原材料(动物脂肪或植物油)进行脱色、脱臭和脱水,以去除不纯物质。
然后将处理后的原材料加热,在高压下水解成为甘油酯和脂肪酸。
酯化酯化是一种化学反应,指的是甘油醇和脂肪酸在催化剂的催化下发生酯键结合,生成甘油三酯。
酯化反应需要使用硫酸或氢氧化钠等强酸强碱作为催化剂。
这个过程通常是在一个高压的封闭反应器中进行的,反应时间和温度的控制十分重要。
分离分离是指将甘油三酯和不纯物质分离开来,得到纯化的天然甘油。
分离过程通常是采用蒸馏或析出法进行。
蒸馏法通常分为两个步骤:一阶段蒸馏和二阶段蒸馏。
在一阶段蒸馏中,从反应器中蒸出含有甘油的气体,然后在冷却器中冷凝,分离得到液态的甘油。
在二阶段蒸馏中,对甘油进行再次蒸馏,以达到更高的纯度。
析出法是指将反应液通过冷却后,产生析出物,从而得到清晰的液体。
结论天然甘油的生产过程可以分为预处理、酯化和分离三个步骤。
在这些步骤中,控制反应条件十分重要,可以影响产品的品质和收率。
同时,为了满足纯度的要求,还需要采取适当的纯化方法。
通过这些工艺步骤,我们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天然甘油,满足各种行业的需求。
乙醇、滑石粉、甘油 国食药监保化[2011]500号 附件
![乙醇、滑石粉、甘油 国食药监保化[2011]500号 附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92ca582b160b4e767fcfe6.png)
附件1:化妆品用乙醇原料要求为规范化妆品原料技术要求,提高化妆品卫生质量安全,根据我国化妆品监管相关规定,编写《化妆品用乙醇原料要求》,本要求针对性地规定了乙醇的安全性要求及检验方法,其他相关要求及检验方法按相应规定执行。
1. 基本信息1.1 名称乙醇1.1.1 INCI名称及其ID号ALCOHOLID:651.1.2 INCI标准中文译名乙醇1.1.3 化学名称乙醇(Ethanol)1.1.4 《中国药典》中名称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中名称:乙醇1.1.5 常见别名酒精1.2 登记号1.2.1 CAS登记号64-17-51.2.2 EINECS登记号200-578-61.3 分子式、结构式及分子量分子式:C2H6O结构式:CH3CH2OH分子量:46.071.4 性状及理化常数无色澄清液体,具有特征性气味,味灼烈;易挥发,易燃烧,燃烧时显淡蓝色火焰。
与水、甘油、三氯甲烷或乙醚能任意混溶。
乙醇(95%)沸点:78.2℃,乙醇(95%)凝固点:-114.1℃,乙醇(95%)相对密度:0.8129(20℃)。
2. 技术要求2.1 原料使用目的乙醇在化妆品产品中可作为溶剂、消泡剂、粘度调节剂、收敛剂等使用。
2.2 原料适用范围乙醇广泛用于化妆品中。
2.3 限量要求2.3.1 乙醇含量要求乙醇(φ/%)≥95.0(20℃)。
2.3.2 乙醇中相关组分限量要求乙醇中甲醇体积分数(φ/%)≤0.2。
3. 检验方法3.1 乙醇鉴别试验方法参见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所载乙醇的鉴别试验方法(见附1)。
3.2 乙醇含量测定方法乙醇样品含量(φ/%)≥95.0,则相对密度应≤0.8129(20℃)。
乙醇样品相对密度检验方法参见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所载相关内容(见附2)。
3.3 乙醇中甲醇体积分数的测定方法3.3.1 色谱条件以(6%)氰丙基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液;起始温度40℃,维持12分钟,以每分钟10℃的速率升温至240℃,维持10分钟;进样口温度为200℃;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80℃;载气为氮气。
护肤甘油使用方法
![护肤甘油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85c2541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a6.png)
护肤甘油使用方法护肤是现代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甘油作为一种常见的护肤品成分,其使用方法也备受关注。
甘油是一种天然的保湿剂,具有很好的保湿效果,能够帮助肌肤保持水分,使肌肤更加柔软光滑。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甘油的使用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甘油的基本性质。
甘油是一种无色无味的粘稠液体,可以溶于水和醇类溶剂。
它具有很强的吸湿性,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锁住在肌肤表面,起到保湿作用。
因此,甘油通常被添加到护肤品中,如乳液、面霜、面膜等,以增加护肤品的保湿效果。
其次,甘油的正确使用方法。
在选择含有甘油成分的护肤品时,我们需要注意甘油的浓度。
通常情况下,护肤品中甘油的浓度在2%至5%之间,过高的浓度可能会导致肌肤过度吸湿,出现逆水肿现象。
因此,建议选择含有适量甘油的护肤品,并在使用时按照产品说明进行正确的涂抹和按摩。
此外,甘油也可以单独使用。
我们可以在洁面后将少量甘油均匀涂抹在脸部肌肤上,然后轻轻按摩至完全吸收。
这样可以在肌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水分流失,保持肌肤水润。
另外,甘油也可以与其他保湿成分混合使用,如玻尿酸、尿囊素等,以增强保湿效果。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甘油的保存方法。
甘油属于易吸湿的化学品,因此在保存时需要放置在阴凉干燥处,并且要远离阳光直射。
另外,甘油也不宜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以免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导致浓度增加。
总之,甘油作为一种优秀的保湿剂,可以在护肤品中发挥重要作用。
正确的使用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享受甘油带来的护肤效果。
希望以上介绍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乙基己基甘油标准
![乙基己基甘油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df9f7ae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5e.png)
乙基己基甘油标准
乙基己基甘油( Ethylhexylglycerin)是一种化妆品常用原料,具有保湿、抗菌和防腐等功效。
关于乙基己基甘油的标准,以下几点可以作为参考:
1. 化学名称:乙基己基甘油( Ethylhexylglycerin)
2. 分子式:C11H24O3
3. 分子量:20
4.31
4. 物理性质:乙基己基甘油为液体,可溶于水,稳定性较高。
5. 安全性:乙基己基甘油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广泛,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无刺激的保湿剂和抗菌剂。
6. 应用标准:在化妆品中,乙基己基甘油通常作为防腐剂、抗菌剂和保湿剂使用。
根据不同的化妆品配方和需求,乙基己基甘油的使用量和建议用法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其在化妆品中的添加量为0.5%-1.0%。
7. 质量标准:乙基己基甘油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纯度、色泽、气味等方面。
高品质的乙基己基甘油应具有较高的纯度、无色或浅黄色、无异味。
8. 存储条件:乙基己基甘油在储存过程中应保持密封、干燥,避免阳光直射。
长时间储存可能会导致乙基己基甘油分解、活性降低,因此建议定期检查和更换。
9. 与其他成分的兼容性:乙基己基甘油与其他化妆品成分(如防腐剂、表面活性剂、香料等)混合时,应保持良好的相容性,无异
常现象。
乙基己基甘油作为一种多功能化妆品原料,在应用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要求。
在实际使用中,应根据具体化妆品配方和需求,合理选用乙基己基甘油,并确保其质量、安全性等方面的合规性。
化妆品用甘油原料要求
![化妆品用甘油原料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a0300d5fba0d4a7303763a82.png)
化妆品用甘油原料要求为规范化妆品原料技术要求,提高化妆品卫生质量安全,根据我国化妆品监管相关规定,编写《化妆品用甘油原料要求》,本要求针对性地规定了甘油的安全性要求及检验方法,其他相关要求及检验方法按相应规定执行。
1. 基本信息名称甘油1.1.1 INCI名称及其ID号GLYCERINID:10771.1.2 INCI标准中文译名甘油1.1.3 化学名称1,2,3-丙三醇(Propane-1,2,3-triol)1.1.4 《中国药典》中名称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中名称:甘油1.1.5 常见别名丙三醇登记号1.2.1 CAS登记号56-81-51.2.2 EINECS登记号200-289-5分子式、结构式及分子量分子式:C3H8O3结构式:分子量:性状及理化指标无色、澄清的黏稠液体;味甜,有引湿性,水溶液(1→10)显中性反应;本品与水或乙醇能任意混溶,在丙酮中微溶,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均不溶;相对密度在25℃时不小于。
2. 技术要求原料使用目的甘油在化妆品产品中可作保湿剂、降粘剂、变性剂等使用。
原料适用范围甘油广泛用于化妆品中。
限量要求2.3.1 甘油含量要求甘油含量(w/%)≥2.3.2甘油中相关组分限量要求甘油中二甘醇含量(w/%)≤3. 检验方法甘油鉴别试验方法甘油样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药品红外光谱集》77图)一致。
甘油含量测定方法参见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所载甘油含量的测定方法(见附1)。
甘油中二甘醇的测定方法参见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所载甘油中二甘醇的测定方法(见附2)。
甘油含量的测定方法取甘油样品0.20g,精密称定,加水90ml,混匀,精密加入%(g/ml)高碘酸钠溶液50ml,摇匀,暗处放置15分钟后,加50%(g/ml)乙二醇溶液10ml,摇匀,暗处放置20分钟,加酚酞指示液(取酚酞1g,加乙醇100ml使溶解),用氢氧化钠滴定液(L)滴定至红色,30秒内不褪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指按供试品所耗滴定液的量(ml)与空白试验中所耗滴定液的量(ml)之差进行计算】。
Q_JYZ 032-2019护肤甘油企业标准
![Q_JYZ 032-2019护肤甘油企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22238301eb91a37f1115cb9.png)
Q/JYZ 江西豫章药业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JYZ032-2019护肤甘油2019-10-15发布2019-10-20实施江西豫章药业有限公司发布前言本标准根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江西豫章药业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建林护肤甘油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护肤甘油的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以甘油、橄榄油、芦荟提取物、蛇油、山茶油、卡波姆、生育酚(维生素E)、纯化水、玫瑰精油制做而成的护肤甘油。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也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5296.3消费品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QB/T2470化妆品通用试验方法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13531.4化妆品通用试验方法相对密度的测定QB/T1684化妆品的检验规则QB/T1685化妆品产品包装外观要求GB/T29990《润肤油》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测规则《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7】第100号《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3要求3.1原辅料产品所有原料及包装材料应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及国内有关规定的要求。
3.2感官、理化、卫生指标表1感官、理化、卫生指标指标名称指标要求感官指标外观室温下清晰透明,无明显杂质和黑点气味符合规定气味,无异味色泽符合企业规定理化指标相对密度(20℃/20℃)规定值±0.02耐热(40±1)℃保持24h,恢复至室温后其外观与试验前无明显性状差异耐寒(-8±2)保持24h,恢复至室温后其外观与试验前无明显性状差异酸值(以KOH计)/(mg/g)≦5过氧化值/(mmol/Kg)≦10卫生汞,mg/kg≦1铅,mg/kg≦10砷,mg/kg≦2镉,mg/kg≦5细菌总数CFU/g≦500指标霉菌和酵母总数CFU/g≦100粪大肠菌群不得检出绿脓杆菌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3.3净含量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化妆品安全性风险物质原料2018 (1)
![化妆品安全性风险物质原料2018 (1)](https://img.taocdn.com/s3/m/206543d1f8c75fbfc77db2bd.png)
×
腐剂第 28 号原料。其在化妆品使用时最大允许浓度为 0.6%,
该原料在本产品中的含量符合要求。
在本产品中的用量是 0.0014%,符合《化妆安全技术规范》
(2015 版)规定其在化妆品使用时允许最大浓度总量:a. ×
淋洗类产品 0.02%;b.驻留类产品:0.01%.附件:原料质量
规格证明文件(COA)
是《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 版)表 4 化妆品准用防
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
腐剂第 30 号原料。其在化妆品使用时最大允许浓度为 a.淋 ×
洗类产品 0.02%;b.驻留类产品:0.01%;该原料在本产品
中的含量符合要求。
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 版)化妆品准用防腐
×
剂(表 4)中对于“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的相关要求;
化妆品中可能带来安全性风险物质风评表
原料名称
PEG 类原料、 聚醚类原料、 聚山梨醇酯类原料
PEG 类原料、 聚醚类原料、
甘油
丙二醇
植物油脂 矿脂
苯氧乙醇
风险物质名称
备注
√二噁烷
√二噁烷 √二噁烷
√二噁烷, 二甘醇
√二甘醇
√二甘醇
√农残 √农残 √农残
×
√苯酚 √二噁烷、苯
酚
二恶烷残留量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 2012 年 2 月 6 日发布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化妆品中二噁烷 限量值的公告(第 4 号)2012 年》中提出的化妆品中二噁 烷限量值暂定为不超过 30mg/kg 规定。附件:原料质量规格 证明文件(COA)/见产品检测报告。 二噁烷残留量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 版)规 定要求:二噁烷限量值 30mg/kg。详见附件原料质量规格证 明文件(COA) 产品检测结果为未检出(方法检出浓度为 3mg/kg),符合 《规范》要求(限值为 30 mg/kg)。详见产品检测报告。 二噁烷残留量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 版)规 定要求:二噁烷限量值 30mg/kg。 二甘醇风险。欧盟于 2009 年 2 月 4 日修订了《欧盟化妆品 指令 76/768/EEC》,在通知中,化妆品中禁止使用二甘醇 作为原料,并规定作为原料的杂质,二甘醇在化妆品终产品 的含量应≤0.1%。产品检测结果为未检出二甘醇,所以本产 品是安全的。详见产品检测报告。 二甘醇残留符合《化妆品用甘油原料要求》中“甘油含量 (w/%)≥ 95.0,甘油中二甘醇含量(w/%)≤0.1”的相关 要求,所以本产品是安全的。详见附件原料质量规格证明文 件(COA) 该原料有潜在的二甘醇风险。欧盟于 2009 年 2 月 4 日修订 了《欧盟化妆品指令 76/768/EEC》,在通知中,化妆品中 禁止使用二甘醇作为原料,并规定作为原料的杂质,二甘醇 在化妆品终产品的含量应≤0.1%。产品检测结果为未检出二 甘醇,所以本产品是安全的。详见附件原料质量规格证明文 件(COA) 该原料经过压榨、萃取、沉淀等操作,所以不含有农残,是 安全的。详见附件原料农残报告 该原料采用蒸馏法获得,所以不含有农残,是安全的。详见 附件原料规格 本原料经压榨机械出来,提供农残检测报告见附件。从检测 报告可知,本原料是安全的。 确认非《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 版)化妆品禁用组 分(表 1)中 No.1041 物质,不含致癌物;使用安全。附件: 原料规格和证明书 在本产品中的用量是 0.16%,符合《化妆安全技术规范》2015 版规定其在化妆品中的允许最大浓度 1.0%;苯酚在日本可 以用作化妆品防腐剂,见[厚生省告示第 331 号],限量为 0.1g/100g。经检验结果为未检出(方法检出浓度为 7μ g/g)。详见附件原料质量规格证明文件(COA) 是《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 版)表 4 化妆品准用防 腐剂第 317 号原料在化妆品使用时最大允许浓度为 1.0%,该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产品质量标准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产品质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24b234a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96.png)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产品质量标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医药、食品等领域的重要原料。
它有着良好的乳化稳定性和优异的增稠性能,因而备受行业青睐。
对于使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产品而言,其产品质量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产品质量标准进行全面评估,并与读者一起探讨这一重要主题。
深度分析:1.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物理性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是一种固体聚合物,它的溶解度、粘度等物理性质对产品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我们应该如何根据这些物理性质来确定产品的质量标准?2. 化学成分及纯度要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化学成分及其纯度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我们需要了解哪些成分会影响产品的质量,以及如何确保产品的纯度符合标准要求。
3. 安全性和稳定性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在产品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我们如何制定相应的标准,来保证产品的使用安全和稳定性?4. 相关法规标准不同国家对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产品质量的法规标准可能有所不同,我们应该如何制定一个全面的、符合各国标准的产品质量标准?5. 生产工艺条件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生产工艺条件对产品质量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我们如何通过严格的生产工艺条件来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广度分析:1.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及其产品质量标准对于化妆品来说,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质量标准应该是怎样的?它又对化妆品的质量有哪些影响?2. 医药领域中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产品的质量标准在医药领域,对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产品的质量标准又有哪些特殊要求?它又如何影响药品的质量和疗效?3. 食品行业中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产品的质量标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它的产品质量标准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方面?4. 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产品的质量标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甘油级别分类
![甘油级别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c5a5e15e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f.png)
甘油级别分类甘油级别分类甘油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食品、药品等领域的重要原料,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品质。
因此,对甘油进行分类是非常必要的。
一、甘油的基本概念甘油,又称丙三醇,是一种化学式为C3H8O3的有机化合物。
在常温下为无色透明粘稠液体,具有很强的吸湿性和保湿性能。
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食品、医药、日用化工等行业都有广泛应用。
二、甘油分类根据国家标准GB 29943-2013《食品添加剂甘油》以及国家药典等相关规定,甘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食品级甘油食品级甘油是指符合GB 29943-2013《食品添加剂甘油》规定的纯度不低于99.5%的甘油。
它主要用于食品加工中作为保湿剂、增稠剂等添加剂使用。
2. 医药级甘油医药级甘油是指符合国家药典规定的纯度不低于99.5%的甘油。
它主要用于医药制剂中作为溶剂、稳定剂、保湿剂等使用。
3. 工业级甘油工业级甘油是指纯度在80%以上,但低于食品级和医药级的甘油。
它主要用于化妆品、涂料、塑料、皮革等工业领域中作为增稠剂、保湿剂等使用。
三、甘油分类标准1. 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是对甘油进行分类的最基本步骤之一。
食品级和医药级甘油应为无色透明液体,无杂质和悬浮物;工业级甘油也应为无色透明液体,但可能存在微量杂质和悬浮物。
2. 纯度检测纯度检测是区分不同级别甘油的关键步骤之一。
食品级和医药级甘油的纯度均需达到99.5%以上,而工业级甘油则可以低于此标准。
3. 水分含量检测水分含量是影响甘油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食品级和医药级甘油的水分含量均需低于0.5%,而工业级甘油则可以稍高。
四、甘油的应用1. 食品行业食品级甘油主要用于食品加工中作为保湿剂、增稠剂等添加剂使用。
例如,糖果、蛋糕、饼干等食品的制作中都会加入适量的甘油,以增加产品的口感和保湿性。
2. 医药行业医药级甘油主要用于医药制剂中作为溶剂、稳定剂、保湿剂等使用。
例如,一些口服液、外用药膏等制剂中都会加入适量的甘油,以提高其稳定性和保湿性。
化妆品常用原料的检测标准
![化妆品常用原料的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0166e46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41.png)
化妆品常用原料的检测标准化妆品是指用于涂抹、喷洒、揉擦或者以其他方式施用于人体表皮、黏膜以及口腔的任何部位,以清洁、修饰、改变外观、保护、保健或者修正人体气味的物质或混合物。
常用的化妆品原料有成分较多,为了确保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规性,需要对这些原料进行严格的检测标准。
常用的化妆品原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1. 表面活性剂类:如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等。
这些成分用于调整产品的质地、增加产品的稠度、改善泡沫性能等。
对于表面活性剂类成分的检测标准,可参考国家药典等相关标准,如GB/T 13153《表面活性剂质量检验通用方法》等。
2. 香料类:如丁香酚、薄荷醇等。
香料是化妆品中常用的添加剂,为了确保其安全性,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测和标准。
国内可以参考GB 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香精香料使用卫生标准》等相关标准。
3. 防腐剂类:如甲基对羟基苯甲酸酯、氯苯二氨基二乙酸等。
防腐剂用于抑制化妆品中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的生长,保持产品的稳定性和抗菌性能。
相关的检测标准可参考国家药典等相关标准。
4. 抗氧化剂类: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
抗氧化剂用于延长化妆品的使用寿命,减少氧化反应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检测标准可以参考国家药典等相关标准。
5. 阻尼剂类:如甘油、丙二醇等。
阻尼剂用于调整产品的黏度和流动性能,改善使用时的触感和润滑性。
检测标准可以参考国家药典等相关标准。
6. 高分子聚合物类:如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等。
高分子聚合物用于增加化妆品产品的稠度,提高涂抹性能和延展性。
检测标准可以参考国家药典等相关标准。
7. 整味剂类:如柠檬酸、苹果酸等。
整味剂用于调整产品的味道和气味,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和感官效果。
检测标准可以参考国家药典等相关标准。
除了上述常用原料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化妆品原料,如色素类、保湿剂类、抗晒剂类等。
每种原料都有其独特的检测标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总之,化妆品的原料检测需要参考相关的标准,如国家药典、GB/T标准,以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
95%甘油折射率
![95%甘油折射率](https://img.taocdn.com/s3/m/cc7e410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d.png)
95%甘油折射率
甘油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食品等领域。
甘油的折射率是衡量其光学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判断其纯度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相关文献资料,甘油的折射率约为1.473至1.476之间,其中95%甘油的折射
率为1.473左右。
甘油的折射率与其分子结构和密度有关。
甘油分子中含有羟基(-OH)和氧原子(O),这些原子能够与光线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光线在经过甘油时发生折射。
同时,甘油的密度较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也会影响光线的传播和折射。
在实际应用中,甘油的折射率常常用于测定其纯度和浓度。
例如,在制备药物或化妆品时,需要使用纯度高、浓度准确的甘油作为原料。
此时,可以通过测定甘油的折射率来判断其纯度和浓度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甘油的折射率与标准值相差较大,则说明甘油存在杂质或浓度偏低或偏高等问题。
除了在医药和化妆品领域,甘油的折射率还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
例如,在制作果酱、蜜饯等食品时,需要使用含有一定浓度的甘油来增加食品的甜度和口感。
此时,可以通过测定甘油的折射率来控制其浓度,从而保证食品的口感和质量。
总之,95%甘油的折射率约为1.473左右,是衡量其光学性质和纯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医药、化妆品、食品等领域中,甘油的折射率被广泛应用于控制其纯度和浓度,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妆品用甘油原料要求
化妆品用甘油原料要求
为规范化妆品原料技术要求,提高化妆品卫生质量安全,根据我国化妆品监管相关规定,编写《化妆品用甘油原料要求》,本要求针对性地规定了甘油的安全性要求及检验方法,其他相关要求及检验方法按相应规定执行。
1. 基本信息
1.1 名称
甘油
1.1.1 INCI名称及其ID号
GLYCERIN
ID:1077
1.1.2 INCI标准中文译名
甘油
1.1.3 化学名称
1,2,3-丙三醇(Propane-1,2,3-triol)
1.1.4 《中国药典》中名称
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中名称:甘油
1.1.5 常见别名
丙三醇
1.2 登记号
1.2.1 CAS登记号
56-81-5
1.2.2 EINECS登记号
200-289-5
1.3 分子式、结构式及分子量
分子式:C3H8O3
结构式:
CH2CH CH2OH
H O
OH
分子量:92.09
1.4 性状及理化指标
无色、澄清的黏稠液体;味甜,有引湿性,水溶液(1→10)显中性反应;本品与水或乙醇能任意混溶,在丙酮中微溶,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均不溶;相对密度在25℃时不小于1.2569。
2. 技术要求
2.1 原料使用目的
甘油在化妆品产品中可作保湿剂、降粘剂、变性剂等使用。
2.2 原料适用范围
甘油广泛用于化妆品中。
2.3 限量要求
2.3.1 甘油含量要求
甘油含量(w/%)≥95.0
2.3.2甘油中相关组分限量要求
甘油中二甘醇含量(w/%)≤0.1
3. 检验方法
3.1 甘油鉴别试验方法
甘油样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药品红外光谱集》77图)一致。
3.2 甘油含量测定方法
参见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所载甘油含量的测定方法(见附1)。
3.3 甘油中二甘醇的测定方法
参见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所载甘油中二甘醇的测定方法(见附2)。
甘油含量的测定方法
取甘油样品0.20g,精密称定,加水90ml,混匀,精密加入2.14%(g/ml)高碘酸钠溶液50ml,摇匀,暗处放置15分钟后,加50%(g/ml)乙二醇溶液10ml,摇匀,暗处放置20分钟,加酚酞指示液(取酚酞1g,加乙醇100ml使溶解)0.5ml,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红色,30秒内不褪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指按供试品所耗滴定液的量(ml)与空白试验中所耗滴定液的量(ml)之差进行计算】。
样品中甘油含量按如下公式计算:
其中:
w:甘油含量,%;
c:氢氧化钠滴定液的浓度,mol/L;
V:氢氧化钠滴定液的用量,ml;
V0:空白试验氢氧化钠滴定液的用量,ml;
m:甘油样品质量,g;
92.1:甘油的摩尔质量,g/mol。
甘油中二甘醇的测定方法
附2.1 色谱条件
以(6%)氰丙基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液(或极性相近)的毛细管柱;
色谱柱起始温度为100℃,维持4分钟,以每分钟50℃的速率升温至120℃,维持10分钟,再以每分钟50℃的速率升温至220℃,保持6分钟;
进样口温度为200℃;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器温度250℃;
载气为氮气;
各组分色谱峰分离度应大于1.5。
附2.2 溶液制备
供试品溶液:取甘油样品约10g(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精密称定,置25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每1ml中含0.5mg正己醇的甲醇溶液)5ml,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对照品溶液:取二甘醇、正己醇和甘油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溶解并稀释,使每1ml溶液中含有二甘醇0.5mg;精密量取5ml,置25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5ml,用甲醇稀释至刻度。
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取二甘醇、正己醇和甘油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含有甘油400mg,二甘醇和正己醇各0.1mg的溶液。
3. 测试步骤
取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色谱图中各组分色谱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取对照品溶液重复进样,二甘醇峰面积和内标峰面积比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得大于5%。
依次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内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二甘醇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