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闻采访概述

合集下载

李宏刚:新闻采访-第1章 新闻采访概论

李宏刚:新闻采访-第1章  新闻采访概论
世界需要新闻,因为人们需要了解世界。特别是现代社会中,世界上每个角落里发生的任 何事情,都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从宏观上看,比如美国的 911 及以后引发的阿富汗 战争、伊拉克战争、世界金融危机等等,都直接与各国的利益挂钩(军备竞赛、石油行情、经 济政策等)。从微观上看,人们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时刻都离不开新闻信息(房价、菜价 出行安全)。人们总是希望通过新闻媒介了解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各种重大事件,了解客观世界的 新变动和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以便于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现实生活中,找准自己的定位, 制定相应的对策。
“为搜集新闻事实和新闻报道材料而进行的观察、访问、录音、录像等活动。”(《辞海》) “新闻采访是记者通过访问、观察等方式,采集新闻材料的活动。”(甘惜分《新闻大辞典》) “采访是记者、通讯员通过各种方式寻 找和采集新闻素材的活动。”(刘建明的《宣传舆 论学大词典》)
“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调查活动。”(蓝鸿文《新闻采访学》)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复旦大学刘海贵、 尹德刚的《新闻采访写作新编》) “采访是新闻记者(包括业余报道者)为进行新闻报道所做的了解客观情况的活动。”(艾 丰《新闻采访方法论》)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采集新闻素材和资料、访问新闻人物和相关知情人士的社会活动, 是以新闻事实为对象、以新闻报道为目的、专业性极强的调查研究活动。”(浙江大学沈爱国教 授《新闻采访学》) 西方新闻学者则更强调采访的过程和采访的双向交流功能,例如: “采访是一种人际的交往,是被采访者与采访者之间面对面的一种思想和个性的交流。” (美国的沃伦·K·艾吉、菲利普·H·奥尔特、埃德温·艾默里:《实用新闻学基础》) “代表背后的观众,双方已对话的形式来交换信息,以达到任何一方都无法独自达到的知 晓程度。”(美国俄勒冈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肯·梅茨勒教授在《创造性的采访》) 这些定义从不同的角度对新闻采访的内涵作了揭示,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为了便于理解, 这里我们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将新闻采访的定义表述为: 新闻采访是指新闻工作者出于新闻报道的目的,通过访问、观察等方法,收集资料、认识 事物、发掘报道素材的活动。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记者是新闻采访活动的主体。如果记者不是这一活动的主体,那就不可以称其为新闻采 访。因为在一些情况下,为新闻报道而进行调查研究的人并不都是记者。例如,某一单位或团 体需要对某项新闻活动作新闻报道,由一位“发言人”出面,举行记者招待会。在记者招待会 之前,这位“发言人”对一些事实所做的调查研究就不是新闻采访。 2、新闻事实是采访活动的客体。有主体的存在,就有客体的存在。在新闻采访活动中,相 对于记者这一主体而言,客体就是新闻事实。为了能够全面、真实地认识新闻事实,就要对在 这一新闻事实中出现的人和物,以及与这一新闻事实有关的人和物进行采访。这些人和物都是 我们的采访对象,都是记者采访活动的客体。 3、采访是一种调查研究活动。采访是记者主观认识客观的调查研究。记者要采集新闻事实,

新闻采访教程笔记

新闻采访教程笔记

新闻采访写作教程笔记整理第一章新闻采访写作概述1.1采访的定义:“采访”一词始见于东晋史学家干宝的《搜神记序》,比“新闻”一词约早出现300多年。

新闻采访: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

1.2采访的特点:①目的的差异性;②时间的限制性;③项目的突发性;④需要的广泛性;⑤知识的全面性;⑥活动的艰辛性。

1.3采访与写作的关系:从新闻实践的角度看,两者的关系是既紧密相连又有先后、主次之分的。

具体反映在4个方面:①反映在活动的程序上。

从活动的程序上看,先有新闻采访,后有新闻写作。

这一程序不能颠倒。

②反映在活动的内在联系上。

从新闻报道的材料来源和形成过程看,事实是第一性的,反映事实的新闻报道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两者之间的媒介是采访。

③反映在活动的性质上。

新闻采访和写作,其活动性质,一个是认识实际,一个是反映实际。

只有正确认识实际,才能正确反映实际。

从这个意义上说,采访决定写作,采访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则是采访的归宿。

④反映在写作对采访的反作用上。

新闻写作常常反作用于新闻采访。

1.4采访的方式:从形式上分:①个别访问:通常也称为“一对一”的访问形式,是记者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基本活动实施形式,好处:谈得具体,谈得深入,且记者容易把握主动权;②开座谈会:也称开调查会。

记者可以就某个调查专题,邀集有关人员座谈。

好处:记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搜集较多的新闻材料;几个采访对象一起接待记者,心理比较松弛,不易紧张、拘束,采访气氛容易轻松和谐;有利于采访对象互相启发、补充,有关材料的真伪程度一般能当场得到修正或验证。

一般涉及面较广的大、中型报道题材,采用此实施形式,效果较为显著;③现场观察:俗称“用眼睛观察”,强调记者必须深入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充分发挥视觉功能,对事物微观细察;④参加会议:会议新闻一般主要通过这种形式采写;⑤蹲点:即深入一个点,解剖“麻雀”,作深入扎实的采访。

此实施形式通常适合于时间性不太紧迫但报道量较大、涉及面较广的报道题材。

人教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 新闻采访

人教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 新闻采访
_____示__例_:__麻__阳__冰__糖_柑__:__俗__称__冰_糖__包__,__因__含_糖__量__高__而__得_名__。__ _肉__质__细__嫩_,__风__味__浓__甜_,__清__香__爽__口_,__咬__上__一__口__汁_水__四__溢__。_____ ____________
1. 你约扬扬周末去漆器厂采访,可扬扬说何必那么辛苦,不 如在家上网搜点资料,轻松又省时。你劝说道: “_示__例__:__扬_扬__,__实__地__采_访__才__能__得__到_第__一__手__资__料_,__更__加__真____ ___切__地__感_受__“__文__化__遗_产__”__漆__器__的_魅__力__,__你__说_对__吗__?________ __________”
(1)守时赴约,注意仪表。(2)彬彬有礼,机智倾听。 现场问答 (3)有效提问,讲究技巧。(4)过程流畅,轻松自由。
(5)做好记录,重视笔录。
后期整理 (1)整理材料,去粗存精。(2)成果确认,保持联系。
采访指导
3. 采访技巧——现场访谈如何提问
正面问 提问时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绕圈子。
侧面问
换一个角度问问题,帮助采访对象回忆、联想,问出真实、 具体的新闻材料。
对于采访对象不愿回答或有想法不敢谈的问题,采用反面 反面问 提问的策略,有意刺激一下采访对象,引发其兴趣,让对
方变成“我要谈”。
追问法
根据采访对象回答的一个情节、一件事情或其他材料,适 时紧追不舍地问下去,一层层挖掘出最真实的新闻材料。
采访指导
4. 模拟采访 学生相互采访,5 分钟内采访身边的同学,每个
中考这么考
2 . 扬扬同意前往。请你针对他采访提纲中的“采访问题” 提出修改意见。 采访提纲 时间、地点 × 月× 日,×× 漆器厂 采访对象 厂长 采访目的 了解漆器的特点以及发展历史、现状和前景 采访用具 纸、笔、参观参观吗? ②你厂有多少年历史了?产品现在受欢迎吗? 采访问题 打算开发哪些新产品? ③你厂产品最贵的卖多少钱? ④你现在一个月工资多少?

第一单元《新闻采访》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第一单元《新闻采访》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采访提纲示例2 时间、地点 2023年9月20日下午,学校会议室
采访对象 学校“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王永辉
采访目的
宣传王老师的先进事迹,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认识 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采访方式 深度访谈,拍摄照片 采访器材 纸、笔、手机
采访问题
1.王老师,首先祝贺您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对这一称号您怎样看待?
目击者 知情者

能够发表意见的权威人士或代表人士
访 提
资料要准备充分 提问要具体有效
纲 提出采访问题 提问要紧扣目的
提问要逻辑清楚
提问要简洁明了
学习采访策略
1)采访前要作好充分准备,要有针对性地了解受访对象的信息。比如,你需要 明白你的受访人在回答你谈话的时候会有什么顾虑,而你又应该怎么去打消这 些顾虑。
4)要确保你的提问指向清晰,能切中要害,不要提无关痛痒的和暧昧的问题。 暧昧的问题只能得到暧昧的回答。
5)不要把最难答的问题放在第一个。
6)要让你的采访对象把话说完,并记得问他们有没有想补充,或者忘了告诉你 的事情。
7)要保持礼貌与尊重,不要突出个人,不得喧宾夺主,如着装得体,举止大方, 该沉默时就沉默等。
3.各小组派代表介绍采访提纲,然后 互相点评。
采访提纲没有固定的形式,一般包括采访的 时间、地点、对象、目的、方式、器材、问题 等。采访的问题要围绕采访的目的来拟,要显 得具体、客观、有针对性,而且问题之间要有 逻辑联系。
拟写采访提纲的步骤与注意事项:
明确采访目的 主要当事人

参与者

明确采访对象
做好记录, 采访过程中,应注意做好记录。 重视笔录
课堂练习
4·23世界读书日,2023年连云港第九届花果山读书节系列活动 启动仪式上,我市举行了《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四)》特种 邮票首发式。本次发行的全套邮票共四张,呈现的是“真假美猴王” “三调芭蕉扇”“小雷音遭厄”“盘丝洞遇劫”四个经典故事中的 场景。首发式后的图书捐赠仪式上,我市西游记文化名家李洪甫先 生向市图书馆捐赠《西游记》校订本等多版本著作。

《新闻采访与写作》导学案教学设计教案

《新闻采访与写作》导学案教学设计教案

《新闻采访与写作》导学案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新闻采访与写作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使学生掌握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本流程和技巧。

1.2 教学内容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定义和意义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本流程新闻采访与写作的重要性和作用1.3 教学活动引入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其意义和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讲解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本流程和技巧。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新闻采访与写作的理解和经验。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完成案例分析的情况第二章:新闻采访技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新闻采访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使学生能够运用采访技巧进行有效的新闻采访。

2.2 教学内容新闻采访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何准备和进行新闻采访如何处理和记录采访信息2.3 教学活动通过案例分析,讲解新闻采访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实际操作采访技巧。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新闻采访技巧的理解和经验。

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角色扮演的表现学生完成小组讨论的情况第三章:新闻写作技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使学生能够运用写作技巧进行有效的新闻写作。

3.2 教学内容新闻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何处理和运用新闻素材3.3 教学活动通过案例分析,讲解新闻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进行写作练习,让学生实际操作写作技巧。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新闻写作技巧的理解和经验。

3.4 教学评估学生完成写作练习的情况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第四章: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实践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新闻采访与写作技巧应用到实际中。

培养学生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能力。

4.2 教学内容如何选择和确定新闻题材如何进行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实践操作如何进行新闻稿件的编辑和修改4.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选择和确定新闻题材,进行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实践操作。

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能力。

新闻采访概述

新闻采访概述
8
(2)公众性
采访的对象和内容应该是受众普遍关注的, 又有一定社会意义的事物;有一定知识性、 趣味性质、生动性、能引起受众的普遍兴趣; 要如实地收集、反映所报道事实的多方面的 材料,以给受众一个全面的、正确的、完整 的认识,从而增强新闻报道的可信度、扩大 新闻传播的社会效果
活动结果是公开的、范围是公开的。
10
(4)广泛性
交往活动接触面广,交往对象十分复杂。新闻 工作的性质又决定了记者必须有广泛的社会基 础,要广泛地与各行各业的人接触。 • 新闻报道的内容和服务对象非常广泛,因而记 者的调查研究包罗万象、不受行业、地域的限 制;只要有新闻价值,又不违纪犯法,记者都 有权力去调查。
11
• 2、为了了解事实真相进行的社会交往
• 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 • 它是肩负一定使命的交往(不同于一般的私人
交往); • 它是采访对象的关系是平等的、自由的(不同
于行政法律活动的交往); • 它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事实真相(不同于公关、
推销等活动中的交往)。
12
• 美国著名新闻学者麦尔文。曼切尔在他的《新闻报道与 写作》一书中写到:
• 记者的工作就是为那些不能目睹或了解影响他们的事件 的人们,查清并说明真相。
• 法拉奇的采访名言: • “在我的面前只有被采访者,没有国王、总统和首相。”
• “这是我的访问,我访问的是你;只有你不能 回答的问题,没有我不能提问的问题。”
13
邓小平会见意 大利女记者法
拉奇
14
• 3、一种经常充满了偶然性、机遇性和艰苦性、危险性 的工作
采问和问 访题谐题
访


采 访



20
一、明 确 采 访 目 的

5[1][1].新闻采访写作

5[1][1].新闻采访写作

新闻采访写作第一章新闻采访概论一、采访的特点:(了解)1.目的的差异性;2.时间的限制性;3.项目的突发性;4.需要的广泛性;5.知识的全面性;6.活动的艰辛性。

二、采访的形式:(了解)个别访问;开座谈会;现场观察;参加会议;蹲点;查阅资料;改写。

第二章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一、坚持真实性(识记)真实性:新闻报道必须反映事物的原貌,通常也叫准确性。

新闻来自事实,由事实构成,是事实的记录和再现。

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一个是源,一个是流,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两者的关系不容分离,更不容颠倒。

二、真实性的具体要求:(识记)1.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因果等都必须真实;2.新闻所反映的事实的环境和条件、过程和细节、人物的语言甚至动作等都必须真实;3.新闻引用的各种资料如数字史料背景材料等都必须是确切无误;4.新闻中涉及的人物的思想认识和心里活动等都必须是当事人所述的5.讲究分寸,留有余地。

三、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理解)1.初步接触,不明要求;2.作风浮夸,粗枝大叶;3.知识不足,真假难分;4.道听途说,不经核实;5.追求生动,合理想象;6.为赶时髦,以偏概全;7.急功好利,有中生无;8.沽名钓誉,胡编乱造。

四、思想性:指新闻报道的政治倾向,在我们看来,即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新闻报道中的体现,通常也叫指导性。

(识记)五、如何坚持思想性(理解)1.传播信息是思想性得以实现的客观条件;2.抓准问题是思想性强的关键,要求记者抓党的方针政策贯彻执行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3.增强可读性是加强思想性的业务手段。

要使思想性和可读性有机统一必须注意三点:引而不发,含而不露;借用知识,纠正偏见;增强趣味,寓教于乐。

六、时间性:(识记)即指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

这是新闻报道所必须坚持的又一个基本要求。

七、如何保证新闻的时效性:(理解)1.新闻从业人员的时间观念要转变;2.新闻从业人员的工作作风、修养要提高;3.采编人员的分工不宜过细;4.先简后祥地搞连续报道;5.简化审稿制度;6.尽可能地更新通讯和交通工具;7.组织强有力的多渠道发行网。

第一章 新闻采访概述

第一章 新闻采访概述

第一章新闻采访概述第一节新闻采访的含义第二节新闻采访的特征第三节新闻采访的作用第四节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下一章具体地说,新闻采访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新闻采访的定义、特点、作用;新闻采访的理论基础和工作原则;新闻采访活动的环节;新闻采访活动的方式和方法;新闻线索的获得和新闻敏感的培养;新闻从业人员的修养和职业道德等。

BACK新闻采访的概念:是新闻工作者采集新闻素材和资料、访问新闻人物和知情人物的社会活动,是以新闻事实为对象、以新闻报道为目的、专业性极强的调查研究活动。

BACK新闻采访跟其它的一般社会调查研究活动的主要区别有:一、新闻性二、突击性三、广泛性四、灵活性五、公开性六、连续性BACK新闻采访是整个报道工作的起点,是全部新闻活动的基础。

采访的作用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发现和落实新闻线索二、获取第一手材料:“第一手材料”,也叫“直接材料”,它是指记者不经过任何中转环节,直接从他所要报道的事实那里得来的材料,这包括记者的直接观察、现场访问新闻人物、参加实践以及现场收集的物证材料三、增加感性认识四、核对新闻事实BACK两者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和基础,采访决定写作;新闻写作是新闻采访的成果和结晶,又反作用于采访,两者相辅相成。

一、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决定作用1、新闻写作所需要的材料来源于新闻采访2、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取决于新闻采访3、新闻写作的可读性取决于新闻采访4、新闻写作的深度也同样取决于新闻采访next二、新闻写作反作用于新闻采访1、记者熟练掌握了写作技巧,反过来就能促使采访有的放矢。

2、写作时发现材料不全、互有矛盾的情况,对采访存在的不足能起到一种检验作用。

BACK第二章新闻采访的理论基础和工作原则第一节新闻采访的指导思想第二节新闻采访的工作原则第三节新闻采访的工作路线下一章新闻采访的总体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基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观察分析事物,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注意克服唯心主义的先验论与形而上学。

第一单元任务二《新闻采访》课件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任务二《新闻采访》课件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体二例文】
八年级2班举行“好消息奖”评选活动① 本报讯 9月20日,雨虹中学八年级八班在教 室里开展了“好消息奖”评选活动,本次活动由 语文老师主持,全班同学参加。② ③活动前两天,师生共同商讨拟定了恰当的评 选标准,并予以公示。标准有:六要素要清晰; 结构要完整;时效性要强;选题角度要新颖;评 论要求观点鲜明、有新意、深刻、精辟……同学 们结合评选标准,有目的地从近期报刊、网络上
消息的特征


文无定体

消息的六要素

改革创新

消息的结构
实战演练
请以小组为单位,自行排版, 完成一期以“班级新鲜事”为 主题的手抄报。
评分标准
项目
标题 导语
主体 语言 视角
目标与要求
项目分值
简洁、明确、凝练、醒目 20分
简要概括中心内容,引出 30分 下文
要素齐全,倒金字塔结构 20分
准确、简练、易懂
它主要是指采访中采集的素材,加工成一定形 式的新闻作品,然后通过新闻工具传播出去。
新闻(消息)的特点
1、短小精练:新闻要短小精练,这是新闻写作的 基本要求。 2、语言生动简洁:新闻的语言只有生动、简洁, 才能吸引读者 3、“倒金字塔”结构:新闻的写作是将最重要、 最新鲜的事实写在新闻的最前面,
消息的特征
早已面红耳赤,用手指着纸稿上的消息,大声争 ④简洁的描写
辩着。现场热情澎湃,同学积极参与。④ 反映了同学们参
活动最后,评委当场评出了小组一、二等奖和 加评选活动的认
个人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5名,二等奖 真态度。
10名,三等奖15名。班级拿出一部分班费购买纪 ⑤交代评选结
念品奖励给获奖的同学,这激发了同学们读新闻、 果。

01.第一章新闻采访

01.第一章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的指导思想
新闻采访的指导思想
采访活动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辩证 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观察分析问题。
1、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认为认识 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新闻来自事实,由事实构成,是事实的记录和再现。事实第一性,新闻 第二性,先有事实然后才有新闻,两者的关系不容分离,更不容颠倒。
新闻采访的一般特点
采访的一般特点
2.时间的限制性 各种形式的调查都有时间限制的问题, 但相比较而言,新闻调研的时间限制 性更强。新闻强调时效性,报纸有截 稿时间限制,所以记者必须在限定时 间内完成采访,写出新闻稿,把新闻 传播出去。这就要求记者必须思维敏 捷,动作迅速,出手要“狠、准、 快”。
新闻采访的一般特点
新闻采访的指导思想
新闻采访的指导思想
3、要有历史发展观点 任何事物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记者要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 物 ,正确地认识的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变化规律,要善于从事物发展中 捕捉其特点和新闻,还要了解事物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及其趋势,发掘事 物深刻的内涵。
4、要突出人民群众的作用
新闻采访的原则
熟悉受众共同的兴趣,熟悉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熟悉党和政府在某一 阶段的中心工作。这些都是新闻记者判断新闻价值的坐标系。
新闻采访的基本任务
新闻采访的基本任务
拿到典型的事实(典型性) 典型事实:指具有较强接近性、针对性和重要性的新闻事实。有如下 特 点: 1、必须是真实发生的,而不是虚构夸大出来的; 2、一般都是感性的事实,是活生生的,最容易被受众注意到的事实; 3、蕴含着理性的感性事实,人们最有可能从中体味出道理来; 4、具有代表性,体现为典型的行为、典型的场景、典型的人物和语言

新闻采访写作与编辑制作方案

新闻采访写作与编辑制作方案

新闻采访写作与编辑制作方案第一章:新闻采访概述 (3)1.1 采访的定义与意义 (3)1.2 新闻采访的特点与要求 (3)1.3 新闻采访的基本类型 (4)第二章:采访准备 (5)2.1 确定采访主题与目标 (5)2.2 收集背景资料 (5)2.3 制定采访提纲与问题 (5)2.4 采访设备准备 (6)第三章:采访技巧 (6)3.1 语言表达与沟通技巧 (6)3.2 提问技巧 (6)3.3 倾听与观察技巧 (6)3.4 引导与应对技巧 (7)第四章:采访过程中的问题与应对 (7)4.1 遇到抵触与回避的应对策略 (7)4.2 面对敏感话题的处理方法 (7)4.3 采访中断与时间控制 (8)第五章:采访记录与整理 (8)5.1 采访记录方法 (8)5.1.1 笔记记录 (8)5.1.2 录音记录 (9)5.1.3 视频记录 (9)5.2 录音整理技巧 (9)5.2.1 初步整理 (9)5.2.2 慢速播放 (9)5.2.3 逐句整理 (9)5.3 信息核实与校对 (10)5.3.1 采访对象核实 (10)5.3.2 第三方核实 (10)5.3.3 交叉核实 (10)第六章:新闻写作概述 (10)6.1 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 (10)6.2 新闻写作的结构与要素 (10)6.3 新闻写作的语言风格 (11)第七章:新闻稿写作技巧 (11)7.1 消息类新闻稿写作 (11)7.1.1 标题简洁明了:标题应准确概括新闻内容,便于读者快速了解新闻主题。

(11)7.1.2 导语突出关键信息:导语是新闻稿的核心部分,应简要阐述新闻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结果等关键信息。

(11)7.1.3 正文结构清晰:正文部分应按照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展开,详细报道事件经过,避免跳跃和冗余。

(11)7.1.4 语言简练: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冗长、复杂的句子。

(11)7.1.5 客观公正: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如实报道事件,避免主观臆断。

第一章新闻采访综述

第一章新闻采访综述

新闻采访写作第一章新闻采坊综过第一节采访的性质及特点一、关于新闻采访1.识记:(1)新闻采访的含义。

所谓采访,采,就是搜集,采录;访,就是访察、查证。

新闻采访,是指记者和其他新闻工作者,为完成报道任务或了解某些情况,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行的调查访问活动。

二、新闻采访的性质识记(2)新闻采访的性质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看问题,采访的性质是主观认识客观并把握客观,是记者向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的活动”,但与一般的调查研究又有不同。

采访是以新闻事实为对象、以新闻报道为目的的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调查研究。

三、新闻采访的特点识记(3)新闻采访的特点。

1.新闻性2.突击性。

3.广泛性。

4.灵活性5.持续性。

附注:综合应用:通过一次新闻采访的实践活动,具体说明采访的新闻性或突突击生特点。

新闻性也称专业性。

这一特点,表明新闻采访与其他调查研究活动不同,即所有调查研究活动虽都离不开客观存在的事实,而记者所要采访的事实则是新近发生.(变化、发展)的,并有其明显的公开性和普遍意义。

记者为获取新闻而采访,没有新闻也就无所谓采访。

记者的采访讲求时效,往往受到时间的限制,要求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采访和报道任务。

这是记者采访的特点,也是难点。

一般的调查研究都比不上记者采访的速度,尤其是突发性事件,更要求快采快写,迅速传播。

记者必须具有强烈的时间观念和突击采访的能力,这是加快信息传播的需要,也是新闻竟争的需要。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内外新闻竞争日趋激烈,采访的突击性特点尤为明显,记者采访更要讲求时效,只有这样,才能把握采写新闻报道的时机和主动权,以最新信息赢得读者(听众、观众)。

2.领会:(1)毛泽东、周恩来同志对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

毛泽东同志要求新闻记者深入基层搞调查研究,要善于思考与比较分析,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事物:“记者到下面去,不能人家说什么,你就反映什么,要有冷静的头脑,要作比较。

......记者的头脑要冷静,要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

新闻采访与写作基础知识(共五篇)

新闻采访与写作基础知识(共五篇)

新闻采访与写作基础知识(共五篇)第一篇:新闻采访与写作基础知识第一章新闻采访与写作基础知识第一节新闻的事实报道1.新闻报道客观事实时,对事实的安排有一定的规格,一般说来,它不是按照事件原来的发展顺序去组织材料,而是把事情的高潮,结果,放在最前面,使新闻的主题通过事实简明地表达出来,这是新闻写作中组织材料的特殊规律。

2.新闻手法以凝炼的语言把消息的要旨首先提示出来,告诉读者,这是在新闻传播实践中适应客观需要而形成的一种写作形式。

3.吴冷西在《新闻写作的八条要求》中说:“事实的安排要的一定的规格,即将最重要最新鲜,最引人的事实放在最前面,这样才能突出中心,给人以鲜明印象。

开门见山。

4.新闻的这种开门见山写法,有助于鲜明地展示主题,容易旨起读者注意,把读者最想街道的东西先说出来,能抓住人。

第二节新闻导语5.什么是新闻导语是新闻的开头,但又有它的特殊涵义,一般说来,它是提炼新闻精髓并提示主题以吸引人阅读全文的新闻的头一句话或第一句话,导语是以凝炼的形式,简洁的文学,表达新闻中心甘情愿内容的新闻开头的一个单元部分。

6.新闻一般都有导语,写的导语很重要,关系全篇宣传效果。

7.导语的关键为导,它应起到前导,引导,诱导作用。

8.导语写作的一般准则有利于突出全篇中心,有利于吸引读者的注意。

9.记者写导语时双重任务:①如何把主要事实及其意义表达出来;②如何启发引导读者来阅读这篇新闻。

10.消息通常分为导语和主体两部分组成,新闻导语是一篇消息开端部分,是新闻结构上第一个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层次,在新闻中起着一语一字意的作用。

11.导语的写不仅同整篇新闻内容不可分割,它与整篇新闻的结构安排也是相互牵连的。

12.如果说编辑最见功力的一个方面是创作标题,记者写新闻时最见功力的一个方面是写好导语。

13.写好导语基要要求:①要实在,忌空话;②要简炼,忌冗长;③要新颖,多样,忌千篇一律;14.优秀的写作是与简明易读分不开的就新闻导语来说,尤为如此,简短精炼才能给人以鲜明而突出的印象。

新闻采访讲义

新闻采访讲义
第一部分 新闻采访
主讲:曹仁义
广播电视编辑业务
第一部分 新闻采访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新闻写作
新闻编辑 新闻评论
一、新闻采访的定义和特点
1、定义: 新闻记者为了获取新闻事实材料,对客体进行的访问、观察、思索 和记录等的调查研究活动。
2、新闻采访的基本特点是: 1、求新性 追求新鲜,哪里有新闻记者就往哪里去,新闻记者是“追新族” 2、突击性 许多采访时间性要求的非常强,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具有突击的特点 3、灵活性 当采访情况发生变化,要灵活的随机应变 4、广泛性 采访时应听取各方意见,获取广泛的认知 5、持续性 当遇到重大活动或者重大事件,新闻采访就具有持续性的特点
三、采访前的准备
1、政策准备 围绕采访题目,了解相关政策,熟悉政策,才能保证现场采访准确、 无偏差。 2、情况准备 围绕采访题目,了解清楚与之先关的各种情况。 3、知识准备 对采访题目相关的各方面知识应做好准备,采访时才能提出适当问 题。 4、提问准备 关键性的重大问题应在采访前思考好,为采访做好充足准备 。 5、设备准备: 做好设备的维修,保持设备的精良,采访的质量才高,节目才能好 听好看。 6、计划准备: 在采访前应做好相关采访计划。明确采访目的、选题、规模、预算 等。
(5)对设备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电子传播手段的介入使得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依赖于相关电子采录设备 (6)对于电视来说,新闻采访是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工作的,也就是说, 电视采访是集体工作的产物。它不是个人的行为。
二、新闻线索的定义和特点
1、定义: 新闻线索是新闻事实发生的一种信号和征兆,反映新闻事实 的简略轮廓或片段。新闻线索是记者追寻新闻的方向和 依据。 2、新闻线索具有如下特点: (1) 比较简单,完整性差。 (2) 时间短暂,稳定性低。 (3) 只是信号,有待证实。 (4) 反映现象,变动性大。

新闻采访概述

新闻采访概述
40
被英媒体称做“东方之 星”的丁俊晖,性格内 向刚、的好孩强子• ,,是 非个 常外 适柔合内台 球运动。他8岁半接触台 球,13岁获得亚洲邀请 赛季军,从此“神童” 称号 不径而走。
41
• 示例三: • 杨澜:你小时候除了球杆有什么玩具吗? • 丁俊晖:没有,睡觉的时候抱着娃娃。
42
七、建立轻松、和谐的采访氛围
25
(二)熟悉采访对象(1)
• 从文字资料中熟悉 • 法拉奇: • “每次采访前都像个小学生准备大考一样”,
用几个星期或者几年时间,进行资料准备和 研究。有人说,法拉奇认识采访对象从见面 前就开始了。
26
• 了解采访对象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
• ①采访对象的简介。
• 包括性别、年龄、职务、家庭情况、主要社会关系、基本的 政治态度等等。
新闻采访概述
1
第一节 采访概说
一、新闻采访的概念
新闻采访作为全部新闻工作的基础和前 提,是每个新闻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是新闻记者为了写作新闻报道,从相关客观 事实中进行采集进而分析出对受众具有知悉 意义信息的一种调查研究活动。
新闻采访使处于原始状态的信息得到了 搜集、整理、分析、综合。
2
新闻采访的要素
新闻采访
寻找新闻线索 采集材料 选择题材 理出观点
新闻写作
提炼主题
安排结构 写出稿件
5
3、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先决条件
• 采访与写作的关系 • 在工作顺序上,先有采访,后有写作。 • 在二者的分工上,采访解决的是新闻的“原
料”问题;写作解决的是加工、制作的工艺 问题;
6
是什么影响采访活动?采访的特点是什么?
1、工作内容——调查研究活动 2、主要目的——为新闻报道服务 3、基本原则——选择对受众具有知悉意

《新闻采访教程》重点归纳

《新闻采访教程》重点归纳

《新闻采访教程》重点归纳第一篇:《新闻采访教程》重点归纳《新闻采访教程》重点归纳第一章新闻采访1.1新闻采访[P2]:新闻工作者搜集新闻素材的活动。

1.2新闻采访的特点[P3]:①目的的差异性;②时间的限制性;③项目的突发性;④需要的广泛性;⑤知识的全面性;⑥活动的艰辛性。

1.3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关系[P6]:采访决定写作,采访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则是采访的归宿。

1.4新闻采访的方式[P6]:从形式上分:①个别访问②开座谈会③现场观察④参加会议⑤蹲点⑥查阅资料⑦改写⑧问卷⑨电话采访⑩网络采访第二章策划与准备(采访前期)2.1新闻策划的基础和前提是[P14]:充分了解中央的大政方针及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阶段工作计划,清晰明了和切实掌握当前社会实际中先进的人和事、存在的问题及广大群众的想法、愿望和关注的热点。

2.2新闻敏感[P15]:即指新闻工作者及时识别所含新闻价值的能力,也就是指新闻工作者的感官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敏锐感知能力。

2.3新闻敏感的主要内容[P16]:①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对当前工作的指导意义;②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能够吸引较多受众;③迅速透过一般现象挖掘出隐藏着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④迅速在同一事物的诸多事实中,判断、鉴别出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⑤迅速在对事物进展过程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预见有可能出现的新闻。

2.4新闻价值所包含的因素[P22]:①重要性②显著性:A.平常人﹢平常事=0﹛张三或李四都是平常人,加上下水游泳,也属平常事,就等于零﹜B.不平常人﹢平常事=新闻﹛例如毛泽东畅游长江﹜C.平常人﹢不平常事=新闻﹛上海青年女工陈燕飞怀孕近6个月还奋不顾身下水救人﹜③时新性④接近性⑤趣味性2.5新闻线索[P30]: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明信息或信号。

2.6获取新闻线索的主要渠道[P31]:①通过党和政府的政策、决议及负责同志的活动、讲话获取;②通过各种会议、简报获取;③通过记者耳闻目睹获取;④通过记者对日常情况的积累获取;⑤通过广大受众、亲友的提供和与他们的接触获取;⑥通过互联网搜索获取。

新闻采访提纲及范例

新闻采访提纲及范例

新闻采访提纲及范例第一篇:新闻采访提纲及范例新闻采访提纲1、采访主题:维护公民的隐私权2、采访目的通过采访,认清自己身边存在的隐私威胁和隐患,了解侵犯别人隐私带来的伤害,使大家对维护隐私的问题有较清晰的认识和提高。

让大家树立隐私意识,并且增强尊重他人隐私的责任感。

3、事件相关背景据了解,目前我国法律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比较薄弱,基本上属于一种“间接保护”。

由于缺乏法律保护,我国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和滥用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程度。

个人信息被泄露,不仅干扰了许多人的生活秩序,甚至个人财产和生命安全也受到威胁,但是由于苦于凭个人力量难以抓住证据等原因,很多隐私遭到侵害的当事人不知道到哪里去讨说法。

很多公民感觉自己受到了一些特别“关注”。

自己的生活中时常有形形色色的人唐突闯入,他们对自己个人资料了如指掌,甚至比他们自己还了解自己,这样他们感觉自己如同生活在透明玻璃钢里的金鱼,一举一动都被人窥视着,丝毫没有隐私可言,面对这样的现状,加强立法,健全个人信息保护法制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4、采访对象(1)(愿意接受采访的)当事人(2)参与者(3)兜售含有私人信息资料的相关人员(4)私人信息来源的单位和个人(5)相关法律专家、采访形式:个别访问(五个以上采访对象,一对一采访)6、问题设计(1)(愿意接受采访的)当事人a、您是如何了解到自己的隐私被泄露的呢,当您知道后,反应是什么呢?b、您认为是什么人泄露了您的隐私呢,又是出于何种目的?c、隐私泄露给您和您的家人带来哪些困扰和伤害呢?(2)参与者a、你是如何看待隐私被泄露的问题呢?b、如果你的隐私被泄露了,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是选择沉默,还是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c、你有没有有意或无意泄露别人的隐私呢?(3)兜售含有私人信息资料的相关人员 a、你的这些个人信息资料的来源是哪里?b、这些信息对购买者有什么用途,它的价格又是多少呢?你能从中获得多大利润?c、有没有人购买这些资料,买得人多吗?d、你有没有意识到这种买卖会给别人带来多大困扰和伤害呢?e、你知不知道这是侵犯别人的隐私,是法律所不允许的?(4)把私人信息泄露出去的单位和个人a、您为什么要把那些个人信息当商品出售呢?这对您有什么好处?b、您个人认为隐私和权益哪个更重要呢?c、您了解国家相关法律规定里有没有允许私人信息买卖这种行为的存在呢?(5)相关法律专家a、您认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隐私泄露行为呢?导致的后果是什么?b、隐私泄露和公民的知情权有什么界限和标准呢?c、目前法律条文是如何规范公民隐私不受侵犯的?d、遇到隐私侵权事件,公民应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e、如何尊重和保护隐私,对此,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新闻采访人物提纲范美忠,一个中学教师,却因为在博客中批露自己地震时最先跑出教室,而成为网上的焦点人物,人称“范跑跑”,199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现任都江堰光亚学校教师,在同事眼中他是个奇怪的教学疯子,特别想突出自己的教学方式,在学生眼中,他比其他老师看的远,在校长眼里他工作努力勤奋,从不迟到早退,正是这样的教师怎么能弃学生而不顾?而他博客中的言谈引众人纷纷议论。

第一章新闻采访

第一章新闻采访

三、采访对象的类型 1.外向型 记者应善于引导,防止跑题,浪费时间 2.内向型 记者应注意启发和引导,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 3.热情型 记者应冷静思考,分析,判断 4.傲慢型 记者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提一些问题使其端正态度。 5.躲避型 先找到一些证据或事实,并以此为线索进行采访
b.信息传播者角色 记者的报道成为人们感官的延伸,提供的信息 成了人们科学看待世界的依据。 记者的信息采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社会不同阶 层和职业间的信息流动。 c.文化传承者的角色 首先,记者在搜集和发布信息时,也在传播文 化知识。 其次,记者也传播民族文化精神和价值观。
二、采访对象:采访中另一主体 1.采访对象的特点 a.具有相当的复杂性 b.与新闻事实有一定的关联 采访对象就新闻事件而言,具有一定的话语 权,采访时采访者应以听为主。 c.出于利益考虑与采访者进行博弈
二、新闻采访对象掌 握着信息
第三节 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
一、采访者:新闻采访的重要主体 1.记者的社会角色 a.社会守望者角色 首先必须代表公众利益对社会进行舆论监督 其次必须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在社会或自然灾 难来临之前,及时地发出警报 最后记者还必须时刻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理性 反思
第二节 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
一、新闻采访是一种信息互动活动 1.新闻采访本质上是一种信息互动行为 新闻采访与三种不同的传播方式相联系: 采访过程的人际传播;采访素材进入大众传 播;大众传播的反馈进入记者的内向传播。
2.确保新闻采访成功的必备条件 首先,采访应基于双方对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 号的共同理解。 其次,采访者应当以前台的形象示人,并结合 采访的具体情境表现出适当的行为。
2.新闻采访以平等的沟通为手段 a.心理平等,采访时只是采访者与被采访 者的关系,或调查与被调查者的关系。 b.地位平等,采访时没有职位的高低,没 有贫富的差异。 c.采访时要做到贴近沟通,平等对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新闻采访概述第一节新闻采访的含义第二节新闻采访的特征第三节新闻采访的作用第四节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下一章具体地说,新闻采访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新闻采访的定义、特点、作用;新闻采访的理论基础和工作原则;新闻采访活动的环节;新闻采访活动的方式和方法;新闻线索的获得和新闻敏感的培养;新闻从业人员的修养和职业道德等。

BACK新闻采访的概念:是新闻工作者采集新闻素材和资料、访问新闻人物和知情人物的社会活动,是以新闻事实为对象、以新闻报道为目的、专业性极强的调查研究活动。

BACK新闻采访跟其它的一般社会调查研究活动的主要区别有:一、新闻性二、突击性三、广泛性四、灵活性五、公开性六、连续性BACK新闻采访是整个报道工作的起点,是全部新闻活动的基础。

采访的作用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发现和落实新闻线索二、获取第一手材料:“第一手材料”,也叫“直接材料”,它是指记者不经过任何中转环节,直接从他所要报道的事实那里得来的材料,这包括记者的直接观察、现场访问新闻人物、参加实践以及现场收集的物证材料三、增加感性认识四、核对新闻事实BACK两者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和基础,采访决定写作;新闻写作是新闻采访的成果和结晶,又反作用于采访,两者相辅相成。

一、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决定作用1、新闻写作所需要的材料来源于新闻采访2、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取决于新闻采访3、新闻写作的可读性取决于新闻采访4、新闻写作的深度也同样取决于新闻采访next二、新闻写作反作用于新闻采访1、记者熟练掌握了写作技巧,反过来就能促使采访有的放矢。

2、写作时发现材料不全、互有矛盾的情况,对采访存在的不足能起到一种检验作用。

BACK第二章新闻采访的理论基础和工作原则第一节新闻采访的指导思想第二节新闻采访的工作原则第三节新闻采访的工作路线下一章新闻采访的总体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基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观察分析事物,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注意克服唯心主义的先验论与形而上学。

具体地说,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指导下,记者的新闻采访应重视培养以下几个观点:一、求实观点二、辩证观点三、历史观点四、群众观点BACK一、求实观点1、要有实事求是的勇气。

2、敢于采写热点和难点。

3、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保证采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BACK二、辩证观点1、正确选择事实,力求客观、公正、全面。

2、从事物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中观察分析事物,抓住本质。

3、对新生事物做出合乎规律的正确的判断。

BACK三、历史观点就是要善于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

客观世界是运动的,事物是不断变化的。

一是记者要即时感知事物的变化,赋予采访对象以时代特征;二是要超前感知事物的变化。

BACK四、群众观点1、处理好人民群众和领导个人的关系。

2、处理好先进人物和周围群众的关系。

3、处理好领导机关与基层的关系BACK新闻采访的根本原则,是无产阶级党性原则。

西方新闻界对记者的工作有“无冕之王”论和“第四等级”论等说法。

所谓“无冕之王”,是西方新闻界自诩记者社会地位崇高,享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特殊地位。

此语出自19世纪英国《泰晤士报》三大主笔时期。

当时被称为“大力神”的《泰晤士报》是英国的舆论领袖,其主笔辞职以后,常被内阁吸收为阁员,地位很高,人们称他们为“无冕之王”,后来用以泛指新闻工作者。

NEXT新闻采访的具体工作原则1、实事求是的真实性原则(1)“报道思想”与“主观框框”的界线(2)“客观报道”与“客观主义”的界线(3)“选择角度”与“乱扭角度”的界线、2、依靠领导的组织原则3、执行政策4、内外有别 BACK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这是无产阶级记者的采访工作路线,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具体运用,这条路线体现了实践第一和群众第一的观点。

一、记者要到群众生活第一线去,积极投身于时代改革大潮。

二、既要“身入”,更要“心入”。

三、建立经常保持密切联系的采访基地,持之以恒BACK第三章新闻采访程序第一节明确报道思想第二节确定报道选题第三节作好采访准备第四节采集素材和资料下一章报道思想是新闻单位制定和执行的、指导新闻报道的方针和具体实施的方法,主要是解决应该报道什么,不应该报道什么,应该怎样报道,不应该怎样报道等问题。

它是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工作重心以及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的,贯穿于新闻工作的整个流程。

BACK一、关于报道选题所谓报道选题就是指记者选定的要报道的题目,即新闻采访活动的具体对象。

选题主要是解决记者采访什么以及从哪个角度去采访等问题。

二、确定报道选题的原则1、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的辨证统一2、社会需求与媒体取向的辨证统一3、正面宣传与反面报道相结合BACK一、采访准备的必要性1、采访准备是新闻采访活动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2、采访的紧迫性决定了必须做好采访准备3、采访对象的复杂性决定必须做好采访准备采访:不打无准备之仗《媒体与部队》:总编室是总参,办公室是总后,人力资源部是总政,制作部是总装;暗访是潜伏,采访是战役,直播是会战,采访突发事件是遭遇战,人物专访是信息战;记者是战士,特派记者是敢死队,实习生是壮丁。

二、采访准备的内容平时准备,是指记者结合自己的分工范围,做经常性的采访准备,其中包括积累资料,学习有关政策、方针、法规,认清当前的形势,掌握时局,了解社会动向等等,也称“政策思想准备”。

临时准备,是指记者接受某项具体的报道任务以后所作的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临时准备的具体内容(1)明确报道思想(2)了解采访对象(3)拟订采访计划(4)做好事务准备BACK一、上下结合所谓“吃透两头”,是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一条重要工作原则的形象化概括。

“吃透上头”,意为深入理解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吃透下头”意为深入了解客观实际情况和群众的思想情绪、呼声、要求。

“吃透两头”可以把握新闻的真实性,增强新闻报道的指导性、针对性和群众性。

二、点面结合三、纵横结合四、正反结合BACK第四章新闻的发现与选择第一节新闻敏感第二节新闻线索第三节新闻选择下一章一、新闻敏感的含义二、新闻敏感的作用三、新闻敏感的培养1、不断提高政治上的敏锐性。

2、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广泛积累知识、积累思想。

BACK新闻敏感,也称新闻嗅觉、新闻鼻,是记者迅速、及时地判断有价值的新闻事实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思考分析能力和预见能力。

具体包括:1、迅速判断某个新闻事实的政治意义。

2、迅速判断某一个新闻事实能否吸引较多受众。

3、迅速地从同一事物的诸多事实中判断、鉴别出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4、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发展进程作出科学的预见。

BACK1、“一触即发”,帮助记者迅速找到新闻线索。

2、“慧眼识珠”,鉴别事实的新闻价值大小,并选取最佳角度来报道。

3、“见微知著”,从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中挖掘出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事实。

4、“一叶知秋”,善于预见到新闻背后的重大新闻。

BACK一、新闻线索的含义新闻线索是与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有关的某种简明信息或征兆,是记者新闻采访活动的向导。

二、新闻线索的特点三、新闻线索的来源BACK新闻线索的特点:1、内容简单,完整性差2、时间短暂,稳定性低3、只是信号,可信度小4、直观反映,变动性大BACK1 、从各级领导机关和负责同志那里得到线索2、从编辑部的报道提示或指定任务得到线索3、从通讯员、广大群众、朋友等组成的“信息联络网”中获取线索4、从党政机关和各行各业的会议中获得线索5、从各类新闻媒体的报道中发现新闻线索6、从记者耳闻目睹、观察思考中获取线索7、从记者日常积累中发现新闻线索BACK一、新闻价值的含义所谓新闻价值,就是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是记者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首要标准和重要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

二、新闻价值的诸多要素及其应用1、重要性2、时新性3、显著性4、接近性5、趣味性 BACK第五章访问第一节访问的含义第二节访问的选择第三节访问的原则和要求第四节提问第五节访问记录下一章访问是采集新闻材料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它是指记者有目的地同采访对象交谈,在有限的时间内采集新闻材料的活动。

关于“访问”的几个要素:⑴访问是记者“面对面”同采访对象打交道。

⑵从访问的双方来看,记者与采访对象都处于一个特定的人际关系中。

⑶访问活动的中心是双方的“交谈”。

⑷访问是“有目的”的谈话:“采掘新闻材料”。

⑸访问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的。

BACK1、选择访问对象2、选择合适的访问场所3、选择恰当的访问时机下列情况,不宜急着访问:——访问对象正在专心致志准备投入某项事务时,如准备比赛、演出等;——访问对象正在连续性很强的工作中,如实验、手术、写作等;——访问对象的思想情绪或精神状态出现异常时,如突遇伤心事、心烦意乱、病痛难忍、顾虑重重等。

BACK美联社记者休·马利根认为:“假如让你选择访问的场所,要设法做到在后台约见演员,在车站约见侦探,在会议室约见法官,在室外竞选讲台约见政治家,在栏圈里约见野牛骑士。

这样如果没有恰当的话可供引用的话,你至少也可以从他所在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主题。

首要的是,要避免在旅馆的房间里约见被访问人。

”要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访问场所,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NEXT⑴是否能让双方都静下心来,形成融洽的谈话气氛,保证谈话的顺利进行。

⑵是否能促使访问对象触景生情,进入自己的“角色”,打开心灵的“闸门”。

⑶是否有利于表现新闻人物,烘托新闻主题。

⑷如果访问中还有技术性技巧性的内容,那就应该到展示这种技术或技巧的现场去,让对方一边讲述,一边操作、表演。

BACK访问的原则1、角色类同:所谓角色类同,是指记者在对采访对象的访问中表现出交往的心态定位和行为定位。

它的核心是记者身份的“浮动性”。

2、做合格的“对话者”3、掌握主动权NEXT访问的要求1、信守承诺⑴守时⑵遵守诺言2、注重礼仪。

⑴使自己的仪表着装符合访问场景。

⑵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

⑶讲话要注意礼貌。

BACK1、提问的类型2、提问的基本原则第一,访问前要根据手头已掌握的材料和访问目的设计一个提问大纲。

第二,在正式提问前要先向对方表明自己的采访意图。

第三,一般情况下,提问应具体。

第四,提问要简洁明了3、提问的注意事项BACK⑴开放式提问这是一种大而化之的提问,问题问得比较抽象、概括,问题的口子是敞开的,范围很大,采访对象回答起来有相当大的回旋余地。

⑵闭合式提问这是一种有明确指向的提问,问得比较具体、集中,问题的口子是封闭的,范围有严格的限制,采访对象往往要作直接的回答。

BACK⑴不要老是问“你当时怎么想”⑵不要“哪壶不开偏提哪壶”⑶提问时要顾及周围的环境⑷两个问题之间要有“意味深长的停顿”⑸避免暄宾夺主BACK1、记录的必要性2、记录的形式3、笔记的内容4、怎样才能记得又快又好5、及时整理笔记BACK第六章观察第一节观察的含义第二节观察的优势第三节观察的分类第四节观察的内容第五节如何进行观察第六节观察力的培养下一章采访学中所称的观察,就是指记者用眼睛收集资料,通过对新闻事实进行由表及里的察看与思考活动来进行采访,也称“用眼睛采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