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
次氯酸钠消毒原理
次氯酸钠说明
1、含量:工业制备的次氯酸钠含有效氯10-12%,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食盐产生的次氯酸钠有效氯为左右。
(1)理化性质
纯品的次氯酸钠为白色或灰绿色结晶,工业为淡黄色或乳状剂,有较强的漂白作用,对金属器械有腐蚀作用。
(2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
次氯酸钠属于高效的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包括次氯酸的作用、新生氧作用和氯化作用。
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是含氯消毒剂的最主要的杀菌机理。
含氯消毒剂在水中形成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
次氯酸不仅可与细胞壁发生作用,且因分子小,不带电荷,故侵入细胞内与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或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调而致细胞死亡。
次氯酸钠的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
而次氯酸钠在水中能解离为次氯酸
所以说次氯酸钠溶液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液。
(3)影响次氯酸钠杀菌作用的因素
①、PH:PH值对次氯酸钠杀菌作用影响最大。
PH值愈高,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愈弱,PH值降低,其杀菌作用增强。
②、浓度:在PH、温度、有机物等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氯浓度增加,杀菌作用增强。
③、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升高能增强杀菌作用,此现
象在浓度较低时较明显。
④、有机物:有机物能消耗有效氯,降低其杀菌效能。
⑤、水的硬度:水中的CA+、MG+等离子对次氯酸盐溶液的杀菌作用没有任何影响。
⑥、氨和氨基化合物:在含有氨和氨基化合物的水中,游离氯的杀菌作用大大降低。
⑦、碘或嗅:在氯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碘或臭可明显增强其杀菌作用。
⑧、硫化物:硫代硫酸盐和亚铁盐类可降低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
次氯酸钠消毒原理
次氯酸钠消毒原理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次氯酸钠说明1、含量:工业制备的次氯酸钠含有效氯10-12%,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食盐产生的次氯酸钠有效氯为左右。
2、(1)理化性质3、纯品的次氯酸钠为白色或灰绿色结晶,工业为淡黄色或乳状剂,有较强的漂白作用,对金属器械有腐蚀作用。
4、(2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5、次氯酸钠属于高效的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包括次氯酸的作用、新生氧作用和氯化作用。
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是含氯消毒剂的最主要的杀菌机理。
含氯消毒剂在水中形成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
次氯酸不仅可与细胞壁发生作用,且因分子小,不带电荷,故侵入细胞内与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或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调而致细胞死亡。
次氯酸钠的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
而次氯酸钠在水中能解离为次氯酸所以说次氯酸钠溶液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液。
(3)影响次氯酸钠杀菌作用的因素①、 PH:PH值对次氯酸钠杀菌作用影响最大。
PH值愈高,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愈弱,PH值降低,其杀菌作用增强。
②、浓度:在PH、温度、有机物等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氯浓度增加,杀菌作用增强。
③、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升高能增强杀菌作用,此现象在浓度较低时较明显。
④、有机物:有机物能消耗有效氯,降低其杀菌效能。
⑤、水的硬度:水中的CA+、MG+等离子对次氯酸盐溶液的杀菌作用没有任何影响。
⑥、氨和氨基化合物:在含有氨和氨基化合物的水中,游离氯的杀菌作用大大降低。
⑦、碘或嗅:在氯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碘或臭可明显增强其杀菌作用。
⑧、硫化物:硫代硫酸盐和亚铁盐类可降低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
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
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1、次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如何?次氯酸钠溶液为什么是消毒液?(即为什么有消毒灭菌的特性)?次氯酸钠分子式:NaC10,分子量:74.44含量:工业制备的次氯酸钠含有效氯10-12%,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食盐产生的次氯酸钠有效氯为0.12-1.5%左右。
一般由电解冷的稀食盐溶液或由漂白粉与纯碱作用后小滤去碳酸钙而制得。
(1)理化性质纯品的次氯酸钠为白色或灰绿色结晶,工业为淡黄色或乳状剂,有较强的漂白作用,对金属器械有腐蚀作用。
(2)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次氯酸钠属于高效的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包括次氯酸的作用、新生氧作用和氯化作用。
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是含氯消毒剂的最主要的杀菌机理。
含氯消毒剂在水中形成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
次氯酸不仅可与细胞壁发生作用,且因分子小,不带电荷,故侵入细胞内与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或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调而致细胞死亡。
R-NH-R+HC10-RNC+H2O(细菌蛋白质)次氯酸钠的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
而次氯酸钠在水中能解离为次氯酸NAC10+H2O-NAOH+HC10所以说次氯酸钠溶液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液。
(3)影响次氯酸钠杀菌作用的因素①、 PH:PH值对次氯酸钠杀菌作用影响最大。
PH值愈高,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愈弱,PH值降低,其杀菌作用增强。
②、浓度:在PH、温度、有机物等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氯浓度增加,杀菌作用增强。
③、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升高能增强杀菌作用,此现象在浓度较低时较明显。
④、有机物:有机物能消耗有效氯,降低其杀菌效能。
⑤、水的硬度:水中的CA+、MG+等离子对次氯酸盐溶液的杀菌作用没有任何影响。
⑥、氨和氨基化合物:在含有氨和氨基化合物的水中,游离氯的杀菌作用大大降低。
⑦、碘或嗅:在氯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碘或臭可明显增强其杀菌作用。
⑧、硫化物:硫代硫酸盐和亚铁盐类可降低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
2、次氯酸钠使用范围及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含氯消毒液推荐用量。
二氧化氯与次氯酸钠的对比
次氯酸钠与二氧化氯在饮用水消毒应用中的对比1.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次氯酸钠分子式:NaC1O,分子量:74.4含量:工业制备的次氯酸钠含有效氯10-12%,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食盐产生的次氯酸钠有效氯为0.12-1.5%左右。
(1)理化性质纯品的次氯酸钠为白色或灰绿色结晶,工业为淡黄色或乳状剂,有较强的漂白作用,对金属器械有腐蚀作用。
(2)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次氯酸钠属于高效的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包括次氯酸的作用、新生氧作用和氯化作用。
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是含氯消毒剂的最主要的杀菌机理。
含氯消毒剂在水中形成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
次氯酸不仅可与细胞壁发生作用,且因分子小,不带电荷,故侵入细胞内与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或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调而致细胞死亡。
次氯酸钠的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
次氯酸钠在水中能解离为次氯酸,次氯酸钠溶液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液。
(3)影响次氯酸钠杀菌作用的因素①PH:PH值对次氯酸钠杀菌作用影响最大。
PH值愈高,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愈弱,PH值降低,其杀菌作用增强。
②浓度:在PH、温度、有机物等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氯浓度增加,杀菌作用增强。
③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升高能增强杀菌作用,此现象在浓度较低时较明显。
④有机物:有机物能消耗有效氯,降低其杀菌效能⑤水的硬度:水中的CA+、MG+等离子对次氯酸盐溶液的杀菌作用没有任何影响。
⑥氨和氨基化合物:在含有氨和氨基化合物的水中,游离氯的杀菌作用大大降低。
⑦碘或嗅:在氯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碘或臭可明显增强其杀菌作用。
⑧硫化物:硫代硫酸盐和亚铁盐类可降低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
2.二氧化氯消毒原理二氧化氯分子式:ClO2,分子量:67.45二氧化氯是国际上公认的含氯消毒剂中唯一的高效消毒灭菌剂,它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真菌,分枝杆菌和病毒等。
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穿透能力,可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含巯基的酶,还可以快速地抑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来破坏微生物。
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和应用在各种用途中的稀释比例
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和应用在各种用途中的稀释比例1、次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如何次氯酸钠溶液为什么是消毒液(即为什么有消毒灭菌的特性)?次氯酸钠分子式:NaC10,分子量:含量:工业制备的次氯酸钠含有效氯10-12%,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食盐产生的次氯酸钠有效氯为左右。
一般由电解冷的稀食盐溶液或由漂白粉与纯碱作用后小滤去碳酸钙而制得。
(1)理化性质纯品的次氯酸钠为白色或灰绿色结晶,工业为淡黄色或乳状剂,有较强的漂白作用,对金属器械有腐蚀作用。
(2)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次氯酸钠属于高效的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包括次氯酸的作用、新生氧作用和氯化作用。
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是含氯消毒剂的最主要的杀菌机理。
含氯消毒剂在水中形成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
次氯酸不仅可与细胞壁发生作用,且因分子小,不带电荷,故侵入细胞内与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或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调而致细胞死亡。
R-NH-R+HC10-RNC+H2O(细菌蛋白质)次氯酸钠的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
而次氯酸钠在水中能解离为次氯酸NAC10+H2O-NAOH+HC10所以说次氯酸钠溶液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液。
(3)影响次氯酸钠杀菌作用的因素①、 PH:PH值对次氯酸钠杀菌作用影响最大。
PH值愈高,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愈弱,PH值降低,其杀菌作用增强。
②、浓度:在PH、温度、有机物等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氯浓度增加,杀菌作用增强。
③、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升高能增强杀菌作用,此现象在浓度较低时较明显。
④、有机物:有机物能消耗有效氯,降低其杀菌效能。
⑤、水的硬度:水中的CA+、MG+等离子对次氯酸盐溶液的杀菌作用没有任何影响。
⑥、氨和氨基化合物:在含有氨和氨基化合物的水中,游离氯的杀菌作用大大降低。
⑦、碘或嗅:在氯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碘或臭可明显增强其杀菌作用。
⑧、硫化物:硫代硫酸盐和亚铁盐类可降低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
2、次氯酸钠使用范围及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含氯消毒液推荐用量。
水处理中次氯酸钠、PAC、碳源工作原理及加药量计算
水处理中次氯酸钠、PAC、碳源工作原理及加药量计算1、次氯酸钠消毒原理及加药量计算:次氯酸钠消毒杀菌最主要的作用方式是通过它的水解作用形成次氯酸,次氯酸再进一步分解形成新生态氧[O],新生态氧的极强氧化性使菌体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从而使病原微生物致死。
根据化学测定,次氯酸钠的水解会受pH值的影响,当pH超过9.5时就会不利于次氯酸的生成,而对于ppm级浓度的次氯酸钠在水里几乎是完全水解成次氯酸,其效率高于99.99%。
其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简单表示如下:NaClO + H₂O = HClO + NaOHHClO → HCl + [O]次氯酸在杀菌、杀病毒过程中,不仅可作用于细胞壁、病毒外壳,而且因次氯酸分子小,不带电荷,还可渗透入菌(病毒)体内与菌(病毒)体蛋白、核酸和酶等发生氧化反应或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调而致细胞死亡,从而杀死病原微生物。
R-NH-R + HClO → R2NCl+ H₂O (细菌蛋白质)次氯酸钠的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
次氯酸产生出的氯离子还能显著改变细菌和病毒体的渗透压,使其细胞丧失活性而死亡。
影响次氯酸钠杀菌作用的因素:PH:PH值对次氯酸钠杀菌作用影响最大。
PH值愈高,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愈弱,PH值降低,其杀菌作用增强。
浓度:在PH、温度、有机物等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氯浓度增加,杀菌作用增强。
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升高能增强杀菌作用,此现象在浓度较低时较明显。
有机物:有机物能消耗有效氯,降低其杀菌效能。
水的硬度:水中的CA+、MG+等离子对次氯酸盐溶液的杀菌作用没有任何影响。
氨和氨基化合物:在含有氨和氨基化合物的水中,游离氯的杀菌作用大大降低。
碘或嗅:在氯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碘或臭可明显增强其杀菌作用。
硫化物:硫代硫酸盐和亚铁盐类可降低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
污水处理中一般次氯酸钠的投加量为2mg/l-6mg/l,本方案按3.5mg/l的投加量计算,日处理量为40000m³/d的市政污水,每天需投加次氯酸钠为40000m³/d*3.5mg/l=140l/d,20%浓度的次氯酸钠每天投加量为700l,调试期一个月时,20%浓度的次氯酸钠投加量为700l/d*1.1kg/l*30d=23.1t。
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和应用在各种用途中的稀释比例
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和应用在各种用途中的稀释比例1、次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如何?次氯酸钠溶液为什么是消毒液?(即为什么有消毒灭菌的特性)?次氯酸钠分子式:NaC10,分子量:74.44含量:工业制备的次氯酸钠含有效氯10-12%,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食盐产生的次氯酸钠有效氯为0.12-1.5%左右。
一般由电解冷的稀食盐溶液或由漂白粉与纯碱作用后小滤去碳酸钙而制得。
(1)理化性质纯品的次氯酸钠为白色或灰绿色结晶,工业为淡黄色或乳状剂,有较强的漂白作用,对金属器械有腐蚀作用。
(2)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次氯酸钠属于高效的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包括次氯酸的作用、新生氧作用和氯化作用。
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是含氯消毒剂的最主要的杀菌机理。
含氯消毒剂在水中形成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
次氯酸不仅可与细胞壁发生作用,且因分子小,不带电荷,故侵入细胞内与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或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调而致细胞死亡。
R-NH-R+HC10-RNC+H2O(细菌蛋白质)次氯酸钠的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
而次氯酸钠在水中能解离为次氯酸NAC10+H2O-NAOH+HC10所以说次氯酸钠溶液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液。
(3)影响次氯酸钠杀菌作用的因素①、PH:PH值对次氯酸钠杀菌作用影响最大。
PH值愈高,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愈弱,PH值降低,其杀菌作用增强。
②、浓度:在PH、温度、有机物等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氯浓度增加,杀菌作用增强。
③、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升高能增强杀菌作用,此现象在浓度较低时较明显。
④、有机物:有机物能消耗有效氯,降低其杀菌效能。
⑤、水的硬度:水中的CA+、MG+等离子对次氯酸盐溶液的杀菌作用没有任何影响。
⑥、氨和氨基化合物:在含有氨和氨基化合物的水中,游离氯的杀菌作用大大降低。
⑦、碘或嗅:在氯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碘或臭可明显增强其杀菌作用。
⑧、硫化物:硫代硫酸盐和亚铁盐类可降低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
2、次氯酸钠使用范围及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含氯消毒液推荐用量。
(完整word版)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和应用在各种用途中的稀释比例
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和应用在各种用途中的稀释比例1、次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如何?次氯酸钠溶液为什么是消毒液?(即为什么有消毒灭菌的特性)?次氯酸钠分子式:NaC10,分子量:74.44含量:工业制备的次氯酸钠含有效氯10-12%,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食盐产生的次氯酸钠有效氯为0.12—1。
5%左右。
一般由电解冷的稀食盐溶液或由漂白粉与纯碱作用后小滤去碳酸钙而制得。
(1) 理化性质纯品的次氯酸钠为白色或灰绿色结晶,工业为淡黄色或乳状剂,有较强的漂白作用,对金属器械有腐蚀作用。
(2)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次氯酸钠属于高效的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包括次氯酸的作用、新生氧作用和氯化作用.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是含氯消毒剂的最主要的杀菌机理.含氯消毒剂在水中形成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
次氯酸不仅可与细胞壁发生作用,且因分子小,不带电荷,故侵入细胞内与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或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调而致细胞死亡。
R—NH—R+HC10—RNC+H2O(细菌蛋白质)次氯酸钠的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而次氯酸钠在水中能解离为次氯酸NAC10+H2O-NAOH+HC10所以说次氯酸钠溶液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液.(3)影响次氯酸钠杀菌作用的因素①、 PH:PH值对次氯酸钠杀菌作用影响最大.PH值愈高,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愈弱,PH值降低,其杀菌作用增强。
②、浓度:在PH、温度、有机物等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氯浓度增加,杀菌作用增强。
③、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升高能增强杀菌作用,此现象在浓度较低时较明显。
④、有机物:有机物能消耗有效氯,降低其杀菌效能。
⑤、水的硬度:水中的CA+、MG+等离子对次氯酸盐溶液的杀菌作用没有任何影响。
⑥、氨和氨基化合物:在含有氨和氨基化合物的水中,游离氯的杀菌作用大大降低。
⑦、碘或嗅:在氯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碘或臭可明显增强其杀菌作用。
⑧、硫化物:硫代硫酸盐和亚铁盐类可降低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
2、次氯酸钠使用范围及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含氯消毒液推荐用量。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正确应用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正确应用一、次氯酸钠的制备和杀菌原理次氯酸钠(NaClO)是用发生器的钛阳极电解食盐水而得,反应如下:NaCl+H2O→NaClO+H2↑次氯酸钠在水中水解形成次氯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如下:NaClO+H2O→HClO+NaOH次氯酸钠消毒液用于消毒的有效成份是HClO,HClO在水中离解,反应如:HClO⇋H++ClO-HClO由于受水中某些杂质或光线的影响,会产生解,反应如下:2HClO⇋2HCl+O2↑二、次氯酸钠(NaClO)消毒液俗称84消毒液1、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
一般稀释浓度为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五,即1000毫升水里面放2到5毫升84消毒液。
浸泡时间为10到30分钟。
2、84消毒液的漂白作用与腐蚀性较强,最好不要用于衣物的消毒,必须使用时浓度要低,浸泡的时间不要太长。
3、84消毒液是一种含氯消毒剂,而氯是一种挥发性的气体,因此盛消毒液的容器必须加盖盖好,否则达不到消毒的效果。
4、不要把84消毒液与其他洗涤剂或消毒液混合使用,因为这样会加大空气中氯气的浓度而引起氯气中毒。
三、次氯酸钠(NaClO)消毒液使用方法原液:清水为1:100,有效氯含量为500mg/L;原液:清水为1:50,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原液:清水为1:20,有效氯含量为2500mg/L。
1、浸泡法。
将待消毒的物品放入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
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的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10min以上;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枝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5000mg/L消毒液浸泡30min以上。
2、擦拭法。
对大件物品或其它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
消毒所有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参见浸泡法。
3、喷洒法。
对一般污染的物品表面,用1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30min以上;对经血传播病原体、结核杆菌等污染表面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60min以上。
次氯酸钠杀灭细菌的比例
次氯酸钠杀灭细菌的比例
摘要:
一、次氯酸钠的杀菌原理
二、次氯酸钠对不同类型细菌的杀菌效果
三、影响次氯酸钠杀菌效果的因素
四、次氯酸钠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五、结论
正文:
次氯酸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消毒、漂白等领域的化学物质,其强大的杀菌能力得益于其化学性质。
次氯酸钠在水中能够分解为次氯酸根离子(ClO-)和钠离子(Na+),其中次氯酸根离子具有氧化性,能够破坏细菌细胞膜和核酸结构,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次氯酸钠对不同类型的细菌具有不同的杀菌效果。
一般来说,次氯酸钠对革兰氏阴性菌、真菌和病毒的杀灭效果较好,而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杀灭效果略差。
此外,次氯酸钠对芽孢和孢子的杀灭效果较差,因为这些微生物具有较厚的细胞壁,次氯酸根离子难以渗透。
影响次氯酸钠杀菌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浓度、温度、接触时间以及有机物的存在。
当次氯酸钠浓度越高、温度越高、接触时间越长时,杀菌效果越好。
然而,当水中存在较多有机物时,次氯酸钠的杀菌效果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因为有机物会消耗次氯酸根离子,降低其杀菌能力。
次氯酸钠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诸多优点,如杀菌能力强、使用方便、成本较
低等。
然而,次氯酸钠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对某些类型的细菌杀灭效果不佳、可能产生有害副产物等。
因此,在选择消毒剂时,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需求,综合考虑其优缺点。
总之,次氯酸钠作为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在杀灭细菌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
八四消毒液漂白原理
八四消毒液漂白原理
八四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NaClO)为主要成分的强氧化剂,广泛用于漂白、消毒等。
它的漂白原理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1.NaClO水解生成具有漂白性的HClO(次氯酸)。
在八四消毒液中,次氯酸钠(NaClO)在水中水解生成次氯酸(HClO)。
次氯酸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漂白作用。
它的分子式为HClO,分子量为47.45。
2.HClO是一种较弱酸,其酸性比碳酸要弱,但它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具有
还原性的物质氧化,使其变性,因而能够起到消毒的作用。
次氯酸是一种弱酸,其酸性比碳酸要弱。
但它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具有还原性的物质,使其变性。
这种变性作用可以破坏微生物表面的蛋白质,从而起到消毒作用。
3.空气中的CO2(二氧化碳)溶解于NaClO溶液中可以与NaClO参加反应
得到具有漂白性的HClO。
在八四消毒液中,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以溶解在NaClO溶液中,与NaClO 发生反应生成次氯酸。
这种反应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的,因此二氧化碳的加入可以加速次氯酸的生成,提高漂白效果。
总之,八四消毒液的漂白原理是基于次氯酸钠的水解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变性,从而起到消毒和漂白的作用。
同时,二氧化碳的加入可以加速次氯酸的生成,提高漂白效果。
次氯酸钠消毒原理
次氯酸钠消毒原理
次氯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具有广谱杀菌作用。
其主要消毒原理是次氯酸离子(ClO-)在水中的溶解过程中释放出一定
浓度的游离氯(Cl-)离子,游离氯具有强氧化性,能破坏细菌
的细胞壁结构和代谢酶系统,从而杀灭或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次氯酸钠消毒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现:
1. 次氯酸钠溶解:将适量的次氯酸钠加入水中,使其溶解成次氯酸钠水溶液。
2. 游离氯的释放:在溶解过程中,次氯酸钠会释放出游离氯离子。
游离氯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与细菌细胞壁中的脂质和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细菌结构。
3. 细菌杀灭:游离氯进入细菌细胞后,会破坏细菌的代谢酶系统,影响其正常代谢活动,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4. 残余氯的作用:消毒过程中,次氯酸钠溶液中的游离氯除了杀灭细菌外,还能与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降解有机物、异物和毒素,以提高消毒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次氯酸钠消毒剂对不同的细菌有不同的杀灭效果,同时还受到环境因素(如温度、pH值等)的影响。
在使
用次氯酸钠进行消毒时,需根据具体情况合理控制浓度、接触时间和使用方法,以确保消毒效果。
次氯酸钠杀灭细菌的比例
次氯酸钠杀灭细菌的比例
摘要:
1. 次氯酸钠的定义和用途
2. 次氯酸钠的杀菌原理
3. 次氯酸钠杀灭细菌的比例
4. 次氯酸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次氯酸钠的注意事项
正文:
次氯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被广泛用于水的净化,游泳池的消毒,家庭的卫生消毒等。
它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够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和DNA,从而使细菌失去活性,达到杀菌的效果。
次氯酸钠杀灭细菌的比例是与其浓度有关的。
一般来说,次氯酸钠的浓度越高,杀菌的效果越好。
在实验室条件下,次氯酸钠浓度为100mg/L 时,可以杀灭99% 的细菌。
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通常使用的次氯酸钠浓度为200-500mg/L,可以杀灭几乎所有的细菌。
次氯酸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水的净化过程中,次氯酸钠可以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保障饮用水的安全。
在游泳池的消毒中,次氯酸钠可以有效地杀灭游泳池中的细菌和病毒,保护游泳者的健康。
在家庭的卫生消毒中,次氯酸钠可以被用来清洁厨房、卫生间等容易滋生细菌的地方。
在使用次氯酸钠时,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次氯酸钠是一种强氧化剂,应该避免与还原剂接触。
其次,次氯酸钠具有腐蚀性,应该避免与皮肤
和眼睛直接接触。
最后,次氯酸钠的浓度越高,杀菌效果越好,但是同时也越危险,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浓度的控制。
总的来说,次氯酸钠是一种有效的消毒剂,被广泛用于水的净化,游泳池的消毒,家庭的卫生消毒等。
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和应用在各种用途中的稀释比例
1、次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如何?次氯酸钠溶液为什么是消毒液?(即为什么有消毒灭菌的特性)?次氯酸钠分子式:NaC10,分子量:含量:工业制备的次氯酸钠含有效氯10-12%,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食盐产生的次氯酸钠有效氯为左右。
一般由电解冷的稀食盐溶液或由漂白粉与纯碱作用后小滤去碳酸钙而制得。
(1)理化性质纯品的次氯酸钠为白色或灰绿色结晶,工业为淡黄色或乳状剂,有较强的漂白作用,对金属器械有腐蚀作用。
(2)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次氯酸钠属于高效的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包括次氯酸的作用、新生氧作用和氯化作用。
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是含氯消毒剂的最主要的杀菌机理。
含氯消毒剂在水中形成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
次氯酸不仅可与细胞壁发生作用,且因分子小,不带电荷,故侵入细胞内与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或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调而致细胞死亡。
R-NH-R+HC10-RNC+H2O(细菌蛋白质)次氯酸钠的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
而次氯酸钠在水中能解离为次氯酸NAC10+H2O-NAOH+HC10所以说次氯酸钠溶液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液。
(3)影响次氯酸钠杀菌作用的因素①、 PH:PH值对次氯酸钠杀菌作用影响最大。
PH值愈高,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愈弱,PH值降低,其杀菌作用增强。
②、浓度:在PH、温度、有机物等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氯浓度增加,杀菌作用增强。
③、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升高能增强杀菌作用,此现象在浓度较低时较明显。
④、有机物:有机物能消耗有效氯,降低其杀菌效能。
⑤、水的硬度:水中的CA+、MG+等离子对次氯酸盐溶液的杀菌作用没有任何影响。
⑥、氨和氨基化合物:在含有氨和氨基化合物的水中,游离氯的杀菌作用大大降低。
⑦、碘或嗅:在氯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碘或臭可明显增强其杀菌作用。
⑧、硫化物:硫代硫酸盐和亚铁盐类可降低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
2、次氯酸钠使用范围及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含氯消毒液推荐用量。
84消毒液原理
84消毒液原理
84消毒液一般通过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制得,反应产物中的次氯酸钠是消毒液的主要成分。
次氯酸钠是一种强电解质,其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具有极强氧化力,在消毒过程中起了极大的作用。
84消毒液的消毒原理:
1、次氯酸根通过与细菌细胞壁和病毒外壳发生氧化还原作用,使病菌裂解;
2、次氯酸具有氧化性,消杀原理同次氯酸根;
3、次氯酸不稳定分解生成新生态氧,新生态氧的极强氧化性使菌体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从而使病原微生物致死;
4、氯离子能改变细菌和病毒体的渗透压,导致其丧失活性而死亡。
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
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1、次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如何次氯酸钠溶液为什么是消毒液(即为什么有消毒灭菌的特性)?次氯酸钠分子式:NaC10,分子量:含量:工业制备的次氯酸钠含有效氯10-12%,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食盐产生的次氯酸钠有效氯为左右。
一般由电解冷的稀食盐溶液或由漂白粉与纯碱作用后小滤去碳酸钙而制得。
(1)理化性质纯品的次氯酸钠为白色或灰绿色结晶,工业为淡黄色或乳状剂,有较强的漂白作用,对金属器械有腐蚀作用。
(2)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次氯酸钠属于高效的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包括次氯酸的作用、新生氧作用和氯化作用。
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是含氯消毒剂的最主要的杀菌机理。
含氯消毒剂在水中形成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
次氯酸不仅可与细胞壁发生作用,且因分子小,不带电荷,故侵入细胞内与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或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调而致细胞死亡。
R-NH-R+HC10-RNC+H2O(细菌蛋白质)次氯酸钠的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
而次氯酸钠在水中能解离为次氯酸NAC10+H2O-NAOH+HC10所以说次氯酸钠溶液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液。
(3)影响次氯酸钠杀菌作用的因素①、 PH:PH值对次氯酸钠杀菌作用影响最大。
PH值愈高,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愈弱,PH值降低,其杀菌作用增强。
②、浓度:在PH、温度、有机物等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氯浓度增加,杀菌作用增强。
③、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升高能增强杀菌作用,此现象在浓度较低时较明显。
④、有机物:有机物能消耗有效氯,降低其杀菌效能。
⑤、水的硬度:水中的CA+、MG+等离子对次氯酸盐溶液的杀菌作用没有任何影响。
⑥、氨和氨基化合物:在含有氨和氨基化合物的水中,游离氯的杀菌作用大大降低。
⑦、碘或嗅:在氯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碘或臭可明显增强其杀菌作用。
⑧、硫化物:硫代硫酸盐和亚铁盐类可降低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
2、次氯酸钠使用范围及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含氯消毒液推荐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
1、次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如何次氯酸钠溶液为什么是消毒液(即为什么有消毒灭菌的特性)?
次氯酸钠分子式:NaC10,分子量:
含量:工业制备的次氯酸钠含有效氯10-12%,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食盐产生的次氯酸钠有效氯为左右。
一般由电解冷的稀食盐溶液或由漂白粉与纯碱作用后小滤去碳酸钙而制得。
(1)理化性质
纯品的次氯酸钠为白色或灰绿色结晶,工业为淡黄色或乳状剂,有较强的漂白作用,对金属器械有腐蚀作用。
(2)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
次氯酸钠属于高效的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包括次氯酸的作用、新生氧作用和氯化作用。
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是含氯消毒剂的最主要的杀菌机理。
含氯消毒剂在水中形成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
次氯酸不仅可与细胞壁发生作用,且因分子小,不带电荷,故侵入细胞内与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或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调而致细胞死亡。
R-NH-R+HC10-RNC+H2O(细菌蛋白质)
次氯酸钠的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
而次氯酸钠在水中能解离为次氯酸
NAC10+H2O-NAOH+HC10
所以说次氯酸钠溶液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液。
(3)影响次氯酸钠杀菌作用的因素
①、PH:PH值对次氯酸钠杀菌作用影响最大。
PH值愈高,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愈弱,PH值降低,其杀菌作用增强。
②、浓度:在PH、温度、有机物等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氯浓度增加,杀菌作用增强。
③、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升高能增强杀菌作用,此现象在浓度较低时较明显。
④、有机物:有机物能消耗有效氯,降低其杀菌效能。
⑤、水的硬度:水中的CA+、MG+等离子对次氯酸盐溶液的杀菌作用没有任何影响。
⑥、氨和氨基化合物:在含有氨和氨基化合物的水中,游离氯的杀菌作用大大降低。
⑦、碘或嗅:在氯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碘或臭可明显增强其杀菌作用。
⑧、硫化物:硫代硫酸盐和亚铁盐类可降低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
2、次氯酸钠使用范围及用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含氯消毒液推荐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