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引言糖尿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我国人口健康的重要问题。
为了更好地防治2型糖尿病,中国糖尿病学会在全国各级医疗机构、专家学者和临床工作者的参与下,制定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
1. 糖尿病概述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分为1型和2型两种类型。
2型糖尿病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大多数。
本指南主要关注2型糖尿病的防治。
2. 高风险人群筛查指南明确了高风险人群的筛查标准。
其中包括40岁以上人群、有家族史的人群、患高血压和高血脂的人群等。
对于高风险人群,应该进行定期血糖检测,以及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的检查。
3. 早期诊断与干预本指南提倡早期诊断和干预,旨在尽早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对于已经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应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饮食控制、运动、药物治疗等。
4. 饮食控制饮食控制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环节。
本指南提出了合理的饮食原则,包括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结构。
同时,对于饮食控制的具体实施也进行了详细的指导,例如合理选择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摄入比例等。
5. 运动干预运动对于2型糖尿病的控制和预防具有重要作用。
本指南明确了运动干预的目标和原则,提出了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频率等建议。
同时也要注意合理控制运动强度,避免运动过度引发低血糖等风险。
6.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控制2型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指南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治疗原则,包括首选药物、联合用药、个体化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7. 并发症防治2型糖尿病容易引发很多并发症,例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眼病等。
本指南详细介绍了并发症的防治措施,包括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以及定期检查、早期干预等方面的内容。
8. 儿童、孕妇和老年糖尿病本指南也关注2型糖尿病在特定人群中的防治。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这一疾病,中国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制定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
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糖尿病的最新诊断和治疗方案,以及有效的预防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要点。
1. 定义和诊断标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首先明确了2型糖尿病的定义和诊断标准。
根据该指南,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随机血糖等指标。
同时,该指南还对症状和病情的评估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2. 防治原则和目标指南明确了2型糖尿病的防治原则和治疗目标。
其中,防治原则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和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
治疗目标则包括控制血糖水平、管理血压和血脂、预防和减轻并发症等方面的内容。
3. 生活方式干预除药物治疗外,生活方式干预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治疗手段。
指南中提到了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和体重管理等生活方式干预的具体措施。
通过合理的饮食结构、适度的运动和科学的减重方法,患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减轻病情。
4. 药物治疗糖尿病药物在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对口服药物、胰岛素治疗和其他特殊药物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根据患者病情和合并症的情况,医生会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5. 并发症的预防与管理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多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眼病、肾病等。
本指南提出了对并发症的预防与管理方案,并对每种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详细说明。
通过合理的监测和干预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对患者健康的危害。
6. 糖尿病教育和自我管理指南强调了糖尿病教育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以及患者对病情的了解和自我监测,是管理糖尿病的关键。
本指南提供了一些教育和管理的参考,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解读作为糖尿病患者,最纠结的就是每天该怎么吃。
为此《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版)》给出了八点建议。
推荐一:吃动平衡,合理用药,控制血糖,达到或维持健康体重。
1. 合理饮食,种类多样,预防营养不良,成年人 BMI 应在 18.5~23.9kg/m2之间。
2. 控制体重,吃动平衡,谨防腹型肥胖,男性腰围不超过 90 cm,女性腰围不超过 85 cm。
3. 规律运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为主。
每周至少 3次,每次不少于 20 分钟。
推荐二: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增加全谷物及杂豆类。
1. 主食定量,按需摄入;2. 全谷物、杂豆类应占主食摄入量的三分之一。
推荐三: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
1. 增加新鲜蔬菜摄入量以降低膳食 GI,建议餐餐有蔬菜;2. 每日蔬菜摄入量 300~500 克,深色蔬菜占 1/2 以上,其中绿色叶菜不少于 70%;3. 两餐之间适量选择低 GI (血糖生成指数)的水果。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吃水果、肉类等食物方面存在误区,被诊断为糖尿病后就有了诸多饮食禁忌”,水果不是不能吃,而应该控制好每次摄入的时间和总量,建议两餐之间吃水果,每次在150g-200g左右,也可以模仿水果拼盘,进行多样化的摄入。
推荐四: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同时减少肥肉摄入。
1. 常吃鱼虾蟹贝及禽类,畜肉适量,减少肥肉摄入;2. 每周不超过 4 个鸡蛋、或每两天 1 个鸡蛋,不弃蛋黄;3. 限制腌制、烘烤、烟熏等加工肉类制品的摄入。
推荐五,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选择,特别推荐每日摄入300g的液态奶,临时加餐可选择坚果。
1. 保证每日 300 克液态奶或相当量奶制品的摄入;2. 重视大豆类及其制品的摄入;零食加餐可选择少许坚果。
推荐六,清淡饮食,足量饮水,限制饮酒。
1. 烹调注意少油少盐,成人每天烹调油 25~30 克,食盐用量不超过 6 克;2. 推荐饮用白开水,成人每天饮用量 1500~1700 毫升;3. 饮料可选淡茶与咖啡;4. 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
国家开放大学国开电大《药物治疗学》形考
国家开放大学国开电大《药物治疗学》形考1.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是()。
单选题A.谨慎、明确、明智地根据最佳临床证据,为个别患者做出合适的治疗策略B.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结果C.在批判、评价的基础上收集证据D.定量总结,系统评价2.下列有关药物相互作用表现形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A.可出现两药或多药的协同作用B.可出现两药或多药的拮抗作用C.可产生通常情况下不会出现的特殊作用D.不可能产生超出单独药物原有的药理作用3.关于严重肝功能不全对药物代谢的影响,错误的是()。
单选题A.肝脏蛋白合成减少B.使很多药物的生物转化加快C.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下降D.游离型药物明显增加4.长期嗜酒的患者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其肝毒性反应显著增强,是因为()。
单选题A.对乙酰氨基酚代谢受阻B.乙醇的酶诱导作用C.乙醇的酶抑制作用D.对乙酰氨基酚的血药浓度提高5.妊娠期母体内游离型药物增多,药效增强,是由于()。
单选题A.药物蛋白结合率增高B.血浆蛋白浓度增高C.血浆蛋白浓度降低D.心输出量增加6.以下关于肝脏药物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A.进入机体的药物几乎全都在肝脏代谢B.肝脏是药物生物转化最重要的器官C.大多数药物的氧化反应是在肝外完成的D.药物在肝内代谢后,一部分代谢产物经胆汁排入肠道7.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采用的药物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方法分为()。
单选题A.肯定、可能、不可能B.肯定、很可能、可能、可能无关、待评价、无法评价C.肯定、可能、可疑、不可能D.肯定、很可能、可能、可疑、不可能8.妊娠期用药最易引起胎儿畸形的阶段是()。
单选题A.妊娠早期B.妊娠中期C.妊娠晚期D.妊娠第 18~30 周时9.A 型药物不良反应不包括()。
单选题A.变态反应B.毒性反应C.继发反应D.后遗效应10.下列有关药物不良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A.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是相对的B.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用药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C.不良反应是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D.一般不良反应在停药后很快减轻或消失11.妊娠期致畸风险最小、相对安全的药物是()。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药物治疗
作用机制 抑制 DPP-4,升高内源性 GLP-1 的水平
低血糖风险 单独使用不增加低血糖风险
注意事项
需减量:在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使用西格列汀、沙 格列汀、阿格列汀和维格列汀时 不需调整剂量:在有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使用利 格列汀时
以肠促胰岛激素为基础的治疗
进餐
肠道 Incretin
释放
GLP-1 类似物
起始剂量为0.1~0.3 U/(kg·d) 根据患者空腹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通常每3~5天调整1次,
根据血糖的水平每次调整1~4 U,直至空腹血糖达标 如3个月后空腹血糖控制理想但HbA1c不达标,应考虑调整胰岛素治疗方案
胰岛素起始治疗方法
预混胰岛素
包括预混人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可选择每日1~2次的注射方案
效
效 类似物
门冬胰岛素
赖脯胰岛素
胰岛素 分类
谷赖胰岛素
中
短
效
效 短效胰岛素
预 混
预混胰岛素/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短效/速效+中效
动物来源普 通胰岛素、 重组人短效
胰岛素
(30/70,25/75,50/50)
胰岛素常规治疗路径
胰岛素起始治疗
1型糖尿病患者 新发2型糖尿病有明显高血糖症状、发生酮症或酮症酸
肾脏葡萄糖最大重吸收量取决于肾糖阈 当超过肾糖阈,过量葡萄糖从尿排出
葡萄糖的过滤率 / 重吸收率 / 排泄率 (mmol/min)
• 肾糖阈指血糖逐渐升高时引起糖尿现象时的血糖浓度,正常值为8.88-10.55mmol/L,血糖超出肾糖阈,
肾葡萄糖转运体饱和导致糖尿
排泄阈 3
饱和阈
开始出现糖尿
第二期糖尿病专科护士理论考核(A)
第二期糖尿病专科护士理论考核(A)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一个食物交换份产90千卡热量,大米应为()克。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5)2、食物交换份将食物分为哪四大类?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谷薯类、菜果类、肉蛋奶类、油脂类) 3、住院患者血糖管理共识中,血糖控制范围严格()mmol/L,一般() mmol/L,宽松()mmol/L。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请设置答案)4、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控制目标糖尿病患者主动有氧运动为()分钟/周。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50)5、肾功正常者蛋白质摄入量可占供能比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推荐蛋白质摄入量为()。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5%-20%。
0.8g/kg/d)6、口服降糖药分为()类。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请设置答案)7、2016年卫计委推行的“三减三健”中“三减”指()()()。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请设置答案)8、BMI=()。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请设置答案)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正在使用中的胰岛素室温下保存,有效期4周。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利拉鲁肽应餐前1小时内注射。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血糖试纸条启封后有效期为3个月。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2型糖尿病患者应在诊断后进行首次眼底筛查。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导言: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健康和经济负担。
为了规范和提高我国T2DM的防治工作,中国糖尿病学会于2017年发布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旨在为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供科学、规范的防治方案。
定义和诊断:指南明确了T2DM的定义和诊断标准。
T2DM是一种以胰岛素抵抗和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要病理生理特征的疾病。
诊断标准主要包括空腹血糖和糖耐量试验结果。
对于高风险人群,如有糖尿病家族史、超重、肥胖、高血压等,还可以根据随机血糖来进行诊断。
预防和干预:指南强调了T2DM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对于高风险人群,如糖耐量受损(IGT)和糖尿病前期(IFG)患者,密切关注饮食结构、体重管理和合理运动,并定期进行血糖监测。
在干预过程中,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的运动锻炼,同时避免脂肪摄入过多。
药物治疗:对于确诊的T2DM患者,指南提供了药物治疗的方案。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胰岛素增敏剂、促胰岛素分泌剂和胰岛素等药物。
根据个体的情况和疗效评估,医务人员可以选择不同的治疗药物,并定期进行疗效监测,调整治疗方案。
并发症防治:指南还强调了T2DM的并发症的防治。
长期高血糖对人体多个脏器和系统产生损害,尤其是眼、肾、神经和心血管系统。
为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应定期进行眼底检查、肾功能监测、神经系统评估,并控制血压和血脂水平。
个体化管理:指南还强调了个体化管理的重要性。
每个患者都有其独特的病情和生活方式,需要根据个体的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医务人员应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并发症等方面综合考虑,并与患者共同制定合理的治疗目标和计划。
结论: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为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供了科学、规范的防治方案。
通过有效的预防、干预和药物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型糖尿病指南变迁解读
血压目标<130/80 mmHg (A) 老年或伴严重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可采取相对宽松的降压目标值 (A)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一次全国学术会议 CDS2017 口头报告
2. 2型糖尿病高血糖治疗路径
每日多次预混胰岛素
基础胰岛素+餐时胰岛素
上述不同作用机制的两种药物
二甲双胍+
口服类
注射类
纳入最新中国人群证据 成人糖尿病患病率10.4%
既往已知糖尿病患病率:4.0% 女性:4.1% 男性:3.9%
新诊断糖尿病 患病率:6.4% 女性:5.5% 男性:7.2%
年轻化 40岁以下高达5.4%
百分比(%)
2. 2型糖尿病综合管理目标-高血压控制
血压目标<140/80mmHg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
基础+餐时胰岛素每日1~3次注射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
预混胰岛素每日2-3次注射
2017年版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 HbA1c≥9.0%或FPG ≥ 11.1mmol/L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
基础+餐时胰岛素每日1~3次注射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
预混胰岛素 每日2-3次注射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一次全国学术会议 CDS2017 口头报告
5.慢性并发症管理更新:糖尿病肾病
2013年版
2017年版
白蛋白排泄率(ACR)为肾损害分期的主要评估指标
肾脏损伤定义,白蛋白尿(UACR>30mg/g),或病理、尿液、血液或影像学检查异常
控制高血压:降压药物首选ACEI或ARB,血压控制不佳者可加用其他降压药物
2017版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变迁解读
电大一网一《药物治疗学》形考任务3-100分
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卢龙分校《药物治疗学》形考任务3-100分
题1: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注射液时,可能发生的属于罕见不良反应的是()。
A.脱发
B.白血病
C.急性肾衰竭
D.胃肠道反应
正确答案:C
题2:下列关于抗甲状腺药物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的作用机制基本相同
B.因治疗需要,抗甲状腺药物导致的过敏反应可用抗组胺药物治疗,不能停药
C.甲巯咪唑导致的粒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多发生在用药后的2~3 个月内,也可见于任何时期
D.甲巯咪唑抗甲状腺作用较丙硫氧嘧啶约强10 倍,且起效快,持续作用时间长
正确答案:B
题3:下列关于ASCVD 的危险因素,正确的是()。
A.高血压
B.糖尿病
C.肥胖
D.以上都是ASCVD 的危险因素
正确答案:D
题4:根据《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2 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版)
☑限制腌制、烘烤、烟熏、酱卤等加工肉制
品的摄入。
第四步: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
熏制食品的熏烟中含有200多种化合物,有 些已证明有致癌作用,如环芳烃类和甲醛等,在 熏制过程中可污染食品,增加肿瘤发生的风险。 亚硝酸盐不仅是肉品的特效化妆师,还能抑 制肉毒杆菌的生长。肉毒杆菌毒是已知毒蛋白中 毒性最强的一种,能影响红细胞的正常工作,导 致缺氧。
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版)
图1.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
第一步:吃动平衡
图2. 如何合理控制能量
除了能量的控制还应注意: 1. 选用复合糖类:碳水化合物占45-60%,选择低升糖指数(GI)食物;
2. 控制脂肪摄入:脂肪占20-30%,饱和脂肪酸(S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均应小于10%,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提供10%—15%,胆固醇摄 入量不超过300 mg/d; 3. 选用优质蛋白:蛋白质占15-20%,一般情况下蛋白质摄入量需0.8 g/ (kg·d)有植物蛋白、乳清蛋白等;
第五步: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选择
☑保证每日300 g液态奶或者相当量的奶制品的摄入; 重视大豆及其制品的摄入,零食可选择少量坚果, 每天别超过25g; 甜味剂可选择山梨醇、木糖醇等: 1. 山梨醇通过山梨醇脱氢酶氧化成果糖,然后进 入果糖-1-磷酸酯途径代谢,代谢与胰岛素无关,适 合糖尿病人食用; 2. 木糖醇是糖代谢的中间体,不需要胰岛素帮忙, 能直接透过细胞膜为组织提供营养,且能微量促进胰 岛素的分泌。
4. 丰富维生素及矿物质:维生素D3、B1、B2、E、Mg、Zn等;
5.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推荐摄入量为25-30 g/d,或10-14g/1000 kacl。
图3. 运动疗法注意事项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
我国糖尿病流行特点
1. 以2型糖尿病为主,1型糖尿病及其他类型糖尿病少见。2013年全国调查中2型
糖尿病患病率为10.4%,男性高于女性男性11.1%,女性9.6%。(11.1%比9.6%)。
2. 各民族间的糖尿病患病率存在较大差异:满族15.0%、汉族14.7%、维吾尔族12.2%、
壮族12.0%、回族10.6%、藏族4.3%。
2017版指南重要变更
5. 妊娠糖尿病合并高血糖状态的表述更准确 6. 糖尿病流行病学继续用WHO糖尿病诊断标准,暂未使
用HbA1c诊断标准 7. 将国内新上市的降糖药治疗证据写入指南 8. 重视传统医学的价值,增加《糖尿病与中医药》一章
指南修改要点
糖尿病流行病学 糖尿病诊断及治疗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糖尿病与中医药
指南修改要点
糖尿病流行病学 糖尿病药物及手术治疗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糖尿病与中医药
表1 我国7次全国性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汇总
注:WHO:世界卫生组织;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IGT:糖耐量异常;IFG:空腹血糖受损; FPG:空腹血糖; 2hPG:餐后2 h血糖;血糖1 mmol/L=18 mg/dl;a,诊断标准为空腹血浆血糖≥130 mg/dl或(和)餐后2 h血糖≥200 mg/dl或(和)OGTT曲线上3点超过诊断标准[0′125,30′190,60′180, 120′140,180′125,其中0′、30′、60′、120′、180′为时间点(分),30′或60′为1点;125、190、180、140 为血糖值(mg/dl),血糖测定为邻甲苯胺法,葡萄糖为100g];b,糖尿病前期,包括IFG、IGT或二者兼有 (IFG/IGT);c2013年数据除汉族以外,还包括其他少数民族人群;-:无数据。
2017最新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更新(2017-11-25更新)
பைடு நூலகம் 序
• 备受瞩目的2017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以下简称“新指南”)自2016年9月启动修订, 前后历经五次专家讨论,预计将于2018年1月正 式发布。11月25日上午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 会第二十一次全国学术会议(CDS 2017)的全体 大会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上 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平教授隆重介 绍了新指南的修订情况。与2013版指南相比,新 指南有哪些重要的更新要点?
• 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本次指南更新内容
一、一个立足于中国证据和中国实践的中国指南
2017年非妊娠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目标
2017年非妊娠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目标【2017年非妊娠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目标】在2017年,针对非妊娠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控制目标备受关注。
糖尿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一种常见且严重的慢性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相当大的负担。
制定合理的控制目标对于疾病管理非常重要。
1. 目标设定的重要性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过程中,设定合理的控制目标对于患者的疾病管理至关重要。
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2. 血糖控制目标的设定针对非妊娠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017年的指南,血糖控制目标一般可以设定为: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0mmol/L。
这些控制目标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血糖水平,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血压和血脂的控制目标除了血糖控制目标外,2017年的指南还强调了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和血脂的控制。
血压控制目标一般为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0mmHg;而血脂控制目标通常要求LDL-C达到特定水平,以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4. 个体化的控制目标在实际临床中,每位患者的状况和需求都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制定个体化的控制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
医生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个体情况,包括芳龄、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情况等,来制定更合理、更切实可行的控制目标。
5. 个人观点和总结2017年的非妊娠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目标明确了血糖、血压和血脂等方面的指导,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为科学、全面的指引。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控制目标不是僵化的,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我深切认识到了2017年非妊娠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目标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医生和患者才能更好地把握治疗的关键,取得更好的疗效。
我相信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理念和控制目标也会不断得以完善和提升。
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全程管控-012-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的
全程管控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解读2017版新指南—聚焦二甲双胍治疗的变与不变
1、相较于前几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二甲双胍证据在2017版指南中有更新的是()
A、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正确答案]
B、二甲双胍仍是降糖疗效最强的口服降糖药之一
C、安全性
D、心血管获益
E、经济学获益
2、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中指出,目前还没有足够的研究证明其他的口服降糖药可以用于儿童,()仍是唯一获批的儿童糖尿病降糖药物
A、二甲双胍[正确答案]
B、阿卡波糖
C、达格列净
D、利拉鲁肽
E、西格列汀
3、对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描述错误的是()
A、胃肠道不良反应更低
B、可替代治疗对于不能耐受二甲双胍普通片的患者
C、降糖效果与二甲双胍普通片相当
D、疗效相同的情况下缓释片安全性没有普通片高[正确答案]
E、依从性相对于普通片有显著提高
4、根据相关指南推荐,下列对二甲双胍描述错误的是()
A、T2DM药物治疗的首选是二甲双胍
B、单药二甲双胍容易出现低血糖[正确答案]
C、无论单药、二联、三联或胰岛素治疗,二甲双胍全程用药,除非有禁忌。
中国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
• 高血糖引起的氧化应激是糖尿病的重要发病机制,蔬菜水果中的抗氧化营养素 有助于降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
规律运动
• 规律运动不但能增强体质,还能显著降低 2 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甘 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 不同时间运动对餐后血糖影响不同,餐后散步对降低餐后血糖更有效 • 不恰当的运动方式或强度易造成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心绞痛发作、猝
死等)、代谢紊乱以及骨关节韧带损伤 • 运动方案的调整应遵循由少至多、由轻至重、由疏至密等原则调整适合自己的
• 将摄入碳水化合物的“质”和“量”结合起来,所提出的 GL 值更能客观反映 一餐食物对餐后血糖的影响
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
• 餐餐有新鲜蔬菜,烹调方法要得当 • 每日蔬菜摄入量 500g 左右,深色蔬菜占 1/2 以上 • 两餐之间适量选择水果,以低 GI 水果为宜
餐餐有新鲜蔬菜,烹调方法要得当
运动方案 •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应以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为主,每周至少 3次,每次不少于
20 min
保持健康体重
• 吃动平衡是指能量的摄入与能量的消耗保持平衡状态 • 吃动平衡既是维持健康体重的重要因素,也是调节和控制血糖的重要因素 • 能量的摄入大于能量的消耗,短期可能导致血糖的升高,长久则会引起超重和
中国 2 型糖尿病 膳食指南 (2017)
核心推荐
• 推荐一:合理饮食,吃动平衡,控制血糖 • 推荐二:主食定量,粗细搭配,提倡低血糖指数主食 • 推荐三: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 • 推荐四: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类适量,限制加工肉类摄入 • 推荐五: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选择 • 推荐六:清淡饮食,足量饮水,限制饮酒 • 推荐七:定时定量,细嚼慢咽;注意进餐顺序 • 推荐八:注重自我管理,定期接受个体化营养指导
2型糖尿病个体化治疗-044-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044-2型糖尿病个体化
治疗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糖尿病个体化治疗的策略选择
答案详见:
1、口服降糖药中,磺脲类药物是通过()来达到降糖目的
A、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
B、促进胰岛素分泌[正确答案]
C、改善胰岛素抵抗
D、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的消化吸收
E、抑制尿液中葡萄糖的重吸收
2、口服降糖药中,DPP-4抑制剂是通过()来达到降糖目的
A、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
B、促进胰岛素分泌
C、减少体内GLP-1的分解[正确答案]
D、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的消化吸收
E、抑制尿液中葡萄糖的重吸收
3、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需考量的因素中不包括的是()
A、并发症及合并症
B、体重控制[正确答案]
C、血糖控制
D、职业特点
E、方案尽可能简单
4、下列关于糖尿病非药物治疗中的个体化策略描述错误的是()
A、个体化教育/饮食/运动/血糖监测
B、告诉患者“边界”在哪里
C、降糖药物合理使用[正确答案]
D、个体化的规律的生活方式
E、血糖监测的意义:什么时候该测血糖。
2018百名专家会-糖眼对话-眼科篇-及早筛查,及早防治+-+从指南看羟苯磺酸钙对糖网病的防治
4
CHN/DOX/0318/0007 valid until Mar 2019
*DR: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的最新糖尿病地图
我国DM人群居 世界第一, 达1.14亿!
2017年全球DM:4.25亿
东南亚:0.82亿 北美和加勒比:0.46亿 美国南部和中部:0.26亿
西太平洋:1.59亿
6.4
7.03
确诊后年数
• 2016年中国一项横断面调查,纳入3124名北京市居民,通过45°视网膜照相分析 DR与血糖水平之间的联系。检测3124名居民(其中DR患者40例)的HbA1c及 FPG,按十分位数分为10个阶层,计算每个阶层中DR的患病率
• Wisconsin眼病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确诊后,NPDR、PDR、 黄斑病变等糖尿病眼病发病率随确诊后年数而增加。
17
1.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68-469 2. 潘长玉主译.Joslin糖尿病学(第1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5月第一版,P933 3. Echouffo-Tcheugui J.B.,et al. Diabet. Med. 2013; 30: 1272-1292. 4. Tung TH, et al. Ophthalmic Epidemiol. 2006 Oct;13(5):327-333. CHN/DOX/0318/0007 valid until Mar 2019
出现以下一种或多种改变: 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积血或视网膜前出血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8;10(1):4-67.
CHN/DOX/0318/0007 valid until Mar 201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目录:一、编写说明贾伟平陆菊明DOI: 10.3760/cma.j.issn.1674-5809.2018.01.002作者单位:200233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平);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陆菊明)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于2003年首次发表,2007、2010和2013年进行了三次修订。
近年来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中华医学会对指南的编写有了明确要求,因此有必要在2013版指南[1]的基础上对我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再次进行修订[2]。
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本版指南修订的主要内容,特作如下编写说明。
一、编写要求在本版指南的每章伊始,增加了要点提示和证据级别,根据证据质量、临床意义、普遍性、适用性等将证据级别分为A、B、C。
本版指南对证据级别水平定义表述如下:证据级别A:证据基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Meta分析。
证据级别B:证据基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机对照研究。
证据级别C:仅为专家共识意见和(或)基于小规模研究、回顾性研究和注册研究结果。
指南工作组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
检索文献库分别为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美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和荷兰医学文摘检索系统(EMBASE)。
修订本版指南参考了WHO、中华医学会临床指南制订的标准流程,并要求以2013年后中国作者的文献(中英文)和中国已颁布的相关指南为基础,适当参考欧美国家及国际糖尿病联盟的相关指南。
二、中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本版指南所列出的中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是依据WHO(1999年)标准。
2007至2008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在全国14个省市的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20岁以上的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9.7%。
2010年及2013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18岁以上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别是9.7%和10.4%。
还报道了2013年部分少数民族的糖尿病患病率。
三、糖尿病的综合控制目标本版指南中血糖控制目标与2013年版相同。
关于血脂和血压的控制目标与最新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3]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一致,即血脂一级预防控制目标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 mmol/L,二级预防控制目标为LDL-C<1.8 mmol/L;血压控制目标为<130/80 mmHg(1 mmHg=0.133 kPa)。
四、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治疗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致残和致死原因。
包括生活方式干预、降血糖、降血压、调节血脂和抗血小板等综合治疗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主要措施,本版指南修订了伴高危心血管病变一级预防的抗血小板治疗年龄为≥50岁。
五、糖尿病眼底病变的治疗中增加了新的治疗方法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用于治疗中心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六、降糖药物的选择和治疗流程图关于糖尿病治疗流程图,分为单药治疗、二联治疗(二联治疗分为口服类和注射类)、三联治疗和胰岛素多次注射。
进一步强调了二甲双胍在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二联治疗时可以选择多种药物,包括胰岛素和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鉴于预混胰岛素多次注射与基础胰岛素加餐时胰岛素多次注射方案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相似,因此该二种方案可以互换。
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卫生经济学指标仍然是本版指南制定降糖药物治疗流程图的重要参考依据。
对使用时间长、经过大型临床试验和其他循证医学研究证明有良好疗效及安全性的药物放在优先选用的位置上。
此外,本版指南及时跟进了各种降糖药物在中国人群中的临床证据并更新了相关内容,已在附录中全部列出。
七、手术治疗糖尿病本版指南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和术式等进行了修订,并且与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参与制定的《代谢性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国际糖尿病学会联合共识》一致。
八、老年糖尿病对老年糖尿病的综合控制目标进行了全面修订,便于分层管理和个体化治疗。
九、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013年WHO发表了《妊娠期新诊断的高血糖诊断标准和分类》[4]。
本版指南的修订也明确了妊娠相关的糖尿病定义及诊断标准。
1. 妊娠期糖尿病(GDM):指妊娠期间发生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但血糖未达到显性糖尿病的水平:孕期进行75 g 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空腹血糖5.1~ <7.0 mmol/L,OGTT 1 h 血糖≥10.0 mmol/L,OGTT 2 h血糖8.5~<11.1 mmol/L,符合上述任何一项标准即可诊断GDM。
2. 妊娠期显性糖尿病(overt diabetes mellitus,ODM):孕期任何时间发现且达到非孕人群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 mmol/L或糖负荷后2 h血糖≥11.1 mmol/L,或随机血糖≥11.1 mmol/L。
3. 糖尿病合并妊娠(pre-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PGDM):指孕前确诊的1型、2型或特殊类型糖尿病。
十、糖尿病与中医药本版指南首次纳入了符合证据级别要求的糖尿病与中医药治疗的相关内容。
参考文献[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4,6(7):447-498. DOI:10.3760/cma.j.issn.1674-5809.2014.07.004.[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8,10(1):4-67. DOI:10.3760/cma.j.issn.1674-5809.2018.01.002.[3]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订版)[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31(10):937.[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classification of hyperglycaemia first detected in pregnancy[M].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3.二、本指南学术委员会成员名单首席专家:贾伟平指南修订工作组长:贾伟平陆菊明领导小组(排名不分先后):贾伟平纪立农翁建平朱大龙陆菊明邹大进周智广郭立新姬秋和郭晓蕙李小英工作委员会(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包玉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毕艳(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内分泌科);陈丽(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内分泌科);陈莉明(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陈伟(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肠外肠内营养科);陈伟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防治资讯部);邓云龙(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临床心理科);窦京涛(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巩纯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科);郭立新(北京医院内分泌科);郭晓蕙(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洪天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胡承(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姬秋和(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内分泌科);纪立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贾伟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匡洪宇(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李春霖(解放军总医院南楼内分泌科);李玲(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分泌科);李启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李小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李小鹰(解放军总医院南楼心血管科);李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科);刘静(甘肃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陆菊明(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陆颖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冉兴无(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单忠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时立新(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宋光耀(河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孙宁玲(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孙子林(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仝小林(中国医学科学院附属广安门中医院内分泌科);肖建中(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内分泌及代谢科);肖新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许樟荣(解放军第306医院糖尿病中心);杨金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杨立勇(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颖(中华糖尿病杂志编辑部);叶平(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二科);余学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内分泌科);赵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流行病研究室);赵芳(中日友好医院护理部);赵水平(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赵志刚(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周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周智广(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科);朱大龙(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内分泌科);祝之明(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高血压内分泌科);邹大进(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内分泌科)三、前言40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与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病从少见病变成一个流行病,糖尿病患病率从1980年的0.67%飙升至2013年的10.4%。
相应地,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来我们对糖尿病的认识和诊疗上的进步,血糖监测方面从只能在医院检测血糖,发展到持续葡萄糖监测、甚至无创血糖监测,治疗方面从只有磺脲类、双胍类和人胰岛素等种类很少的降糖药,到目前拥有二肽基肽酶Ⅳ(DPP-4)抑制剂、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多种胰岛素类似物等种类丰富、且不良反应较少的药物,还有对于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手术治疗等。
有鉴于此,自1991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成立后,就一直致力于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我国糖尿病学术交流以及提高学术水平。
除了组织大型流行病学调查、召开全国糖尿病年会外,还积极制定或修订糖尿病相关指南和规范,以帮助各级医师开展糖尿病的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从而降低糖尿病相关社会和经济负担。
从2003至2014年,CDS相继颁布了四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指南制定的宗旨是坚持防治结合的方针,立足中国人群循证医学证据,着眼于临床应用的适用性和实用价值,对于规范临床医疗实践、改善中国糖尿病防控现状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014年以来,国际上不断涌现出诊断和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法、新技术、新证据,我国在糖尿病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获得了更多的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
为此,更新我国的糖尿病防治指南势在必行。
自2016年9月开始,CDS邀请了心血管内科、精神心理科、营养学、中医学、文献学等相关专家,与本学科专家共同成立指南编写委员会及工作小组,对4年来糖尿病相关领域新的临床证据进行梳理,汇中外精华、融百家智慧,历时一年余精心修订出这本新的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