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总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总论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 陈寅恪《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你们赞美大自然令人赏心悦目的千姿百态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散发出和紫罗兰一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我是一个幽默的人,可是法律却命令我用严肃的笔调。我是一个豪放不羁的人,可是法律却指定我用谦逊的风格。一片灰色就是这种自由所许可的唯一色彩。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都闪现着无穷无尽的色彩。但是精神的太阳,无论它照耀着多少个体,无论它照耀什么事物,却只准产生一种色彩,就是官方的色彩!
——马克思《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一、中国法制史的概念
(一)什么是中国?
(二)什么是历史?
(三)什么是法制史?
(四)什么是中国法制史?
二、学习中国法制史的价值
(一)知人知己,认识社会
(二)温故知新,鉴往知来
(三)疏通致远,推陈出新
“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
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
“窃疑中国自今日以后,即使能忠实输入北美或东欧之思想,其结局当亦等于玄奘唯识之学,在吾国思想史上,既不能居最高之地位,且亦终归于歇绝者。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未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此二种相反相适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而二千年吾民族与他民族思想接触史之所昭示者也。”
——陈寅恪《金明丛馆二编》
3、 中国法制史的历史发展及其演变规律
(一)中国古代法制的历史发展
(二)中国近代法制的历史发展
(三)中国法制发展演变的规律:
礼——礼刑——刑——礼法结合——中西结合
四、中国法的特质——伦理法
五、学习中国法制史的方法
(一)熟悉中国历史
(二)练就扎实的古汉语知识
(三)熟悉古代经典和法制典籍
(四)具备一定的科研研究思维
1、注意历史发展中的变与不变
2、注意思想与制度的结合
3、不盲从俗说,于平常处发现不平常的问题
4、善于运用比较研究方法——注意有与无
(五)研究进路
1、描述表象
2、探求根源
3、阐发意义
六、阅读书目
1、《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瞿同祖著,中华书局2005年版
2、《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王亚南著,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6月
第1版
3、《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李贞德著,三联书店2008年版
4、《情理法与中国人》,范忠信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著,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6、《乡土中国、生育制度》,费孝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法辩》,梁治平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8、《西窗法雨》,刘星著,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9、《古律寻义》,刘星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博学而不穷,
笃行而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