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九年级化学第二章复习学案
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复习学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复习学案维旳中学朱万琼(七)金属和金属矿物一、金属和金属材料1、金属和金属材料1)合金:2)合金与构成他们旳纯金属具有旳长处:、、、3)常见旳合金:铁旳合金:(含碳量)和(含碳量)钛旳合金用途:2、金属旳物理性质:大多数金属都具有、密度和硬度较大、熔点和沸点较高、具有良好旳、、、(除外)其他都是固体。
3、金属活动性次序表阐明:(1)越靠前金属活动性就越强,越靠前旳金属可以从靠后金属旳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2)排在氢左边旳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生成氢气;排在氢右边旳则不能。
(3)钾、钙、钠三种金属比较活泼,它们直接跟溶液中旳水发生反应置换出氢气4、金属旳化学性质:1)金属+ 氧气→金属氧化物①常温下:镁和氧气反应:(现象:)铝和氧气反应:(现象:)②高温下:铁和氧气反应:(现象:)铜和氧气反应:(现象:)③金高温下不与氧气反应。
2)金属+ 酸→盐+ 氢气(重要掌握镁、铝、锌、铁与酸旳反应速率及化学方程式)现象:有无色气体生成反应能发生旳条件:①在金属活动性次序表中,金属必须是排在氢前边旳金属②酸重要指稀盐酸、稀硫酸3)金属单质A + (金属B)盐→(金属A)盐+ 金属单质B反应能发生旳条件:在金属活动性次序表中,金属A必须是排在金属B旳前边5、金属资源1)铁:①炼铁旳原理:在高温条件下,用氧气或铁旳氧化物把生铁中所含旳过量旳碳和其他杂质转变为气体和炉渣而除去。
现象:反应旳化学方程式:原料:设备:②铁制品旳生锈旳条件:铁锈旳重要成分是:③防止铁生锈:原理:隔绝空气和水①保持铁制品表面旳洁净和干燥②在铁制品旳表面涂上一层保护膜。
如:、、、、2)保护金属资源旳径:、、、3)铜生锈是铜和、、发生旳反应生成(化学式为)。
(八)溶液(溶液)1、溶液旳定义:溶液旳特性:()、()、。
2、溶液、溶质、溶剂旳关系:溶液由和构成碘酒中溶质是,溶剂是。
盐酸中溶质是,石灰水中溶质为,食盐水中溶质为,氧化钙溶于水溶质为,三氧化硫溶于水溶质为,医用酒精中溶质为。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复习导学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知道空气的成分以及空气污染的原因和防治方法;(2)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3)知道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方法、检验方法、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4)能正确书写碳、硫、磷、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乙醇、铁、镁、铜与氧气反应以及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和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5)能正确判断“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6)能正确判断催化剂、纯净物、混合物。
【复习重难点】识记基础知识并用之解决具体问题。
【复习过程】一、考点梳理考点1:空气的组成1、空气的组成: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的含量最大,约占;其次是,约占;再次,其占空气总体积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虽仅占,但其作用同样重要。
氮气是含氮元素的(填“单质”或“化合物”),使用化学方法可以将其转化为被称为的化肥;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常用他作为。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实验原理:所选试剂能在空气中燃烧且生成物是固体(或生成物是气体但所生成的气体可以被吸收),使容器内外形成压强差。
(2)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放出热量,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液面以上容积的(3)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实验结论:①氧气有助燃性;②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③空气中还有五分之四提及的不可燃、不助燃也不溶于水的气体。
⑸问题与反思:①实验后发现测定的氧气体积含量低于五分之一。
问:这可能是哪几种原因引起的?②分析实验结束后剩余气体具有那些性质?③能否用硫、铁、木炭代替红磷,为什么。
考点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1、氧气:氧气常用于和;2、氮气:氮气是制造和的重要原料;氮气的化学性质,常用作,灯泡内充氮可以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袋内充氮可以。
3、稀有气体:稀有气体包括、、、、等,都是色,气味,化学性质。
主要用途:作;制造多种用途的;用于激光技术或医疗麻醉。
考点3:保护空气1、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和两大类,从世界范围看,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等。
2024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空气和氧气单元复习课导学案
寻找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空气和氧气复习【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空气中的污染物及防治熟练;2.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理解并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4.进一步加深对混合物、纪净物的理解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学习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取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学习难点】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得实验;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程式及装置【学习过程】【情景导入】:任务一:寻找星球活动一:测定空气的组成及组分含量评价任务一1.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A.拉瓦锡B.居里夫人C.诺贝尔D.门捷列夫2.用如图装置可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前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红磷燃烧时,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C.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2处D.可用木炭替代红磷活动二:物质的分类评价任务二1.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冰 B.液态氧 C.五氧化二磷 D.海水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糖水B.汽水 C.矿泉水 D.蒸馏水活动三:空气组分的用途评价任务三1.空气成分中,在医疗麻醉和食品防腐等方面有着广泛用途的是()A.氮气B.氧气 C.水蒸气D.二氧化碳2.神舟十八号“太空养鱼”项目进展顺利。
下列能供给斑马鱼和宇航员呼吸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 C.二氧化碳D.水蒸气3.生机勃勃的地球离不开空气,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B.稀有气体可用于霓虹灯的制作C.食品包装中充氮气可以防腐D.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任务二:保护星球活动一:保护大气环境评价任务一1.洁净的空气对人和其他动植物都非常重要。
下列气体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A.二氧化硫B.氧气C.二氧化碳D.氮气2.2024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以下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坚持绿色出行,践行低碳生活B.积极植树造林,加快三北防护林建设C.加高烟囱,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D.禁止工业废水直接排放,防止水体污染任务三:改善星球活动一:氧气的化学性质思考与讨论:木炭和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集气瓶底部少量水的作用?评价任务一1.燃烧需要氧气,下列物质不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是()A.红磷B.硫磺C.铁丝D.木炭2.化学是通过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本质。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课时 (空气的成分)复习教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课时《空气的成分》复习教学案【复习目标】1、能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以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3、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
【自学整理、形成知识网络】1、请你说出空气中各主要成分的体积分数并简述这些主要成分的性质及其用途。
2、空气的污染主要来自哪些方面?如何防止空气的污染?【典例分析、归纳方法思路】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里含量最高的气体是氧气B、空气是一种化合物C、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D、二氧化碳是空气的一种主要污染物2、围绕“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实验,讨论下列问题:(1)实验开始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2)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剩余的主要是什么气体?实验说明该气体具有哪些性质?(3)红磷为什么要过量?若红磷的量不足,实验结果会怎样?(4)打开止水夹后,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要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5)通过这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6)能否用木炭代替红磷?如用木炭应如何改进?(7) 该实验的设计原理是什么?你还能设计出什么样的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实例应用、培养解题能力】1、某同学用下图所示的装置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常温下的空气和白磷,已知当温度达到40℃时白磷能够在空气中燃烧。
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连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 5 cm 处。
( 1 )向烧杯内加入适量水,与生石灰反应的目的是 _________ __ 。
( 2 )可观察到玻璃管内开始发生的现象为:①白磷(足量)_____________ ;②活塞向(填左、右)_ ___ 移动。
( 3 )实验结束,恢复至常温,活塞应停在约 _______cm 处,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复习课件全套
使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的气体,文字表达
式: 碳 氧气 点燃二氧化碳
。
(3)铁在氧气中 剧烈 燃烧, 火星四射 、 放出大量热 , 生成一种 黑色固体 ,文字表达 式: 铁 氧气 点燃四氧化三铁 。
3.化合反应是指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 的 反应, 物质与氧气发生 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缓慢氧化是 指 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 的氧化反应。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化合 反应;
(5)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该反应 不能 (填“能”或“不能
”)进行,其原因 空气中的氧气被不能燃烧的氮气冲淡
是
。
12.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出现的化 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 ① 都是化合反应 ;② 都与氧气反应 ; ③ 反应条件都是点燃 。 (2)进行丙实验时,燃烧匙中硫的状态是 液态 ,产生的主要现 象有 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 事先在集气瓶底部装少量的水的目的是 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 防止污染空气 。
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 无 色 无 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略大 , 不易 溶于水。
2.氧气的化学性质:
(1)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 蓝紫 色火焰,放出 热量 ,生成
一种 有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文字表达
式: 硫 氧气 点燃二氧化硫
。
(2)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白光 ,放出 热量 ,生成一种能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1.做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要注意:(1)使用的红磷要 过量;(2)装置的气密性要好;(3)测定进入容器中水的体积时, 要等白烟消失,容器冷却后再进行;(4)导管中要事先注满水。 2.混合物与纯净物是根据组成这种物质的种类是一种还是多 种物质区分的。混合物中各成分化学性质不变。
2020中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含知识点):九年级上册 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一空气一、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白磷燃烧,产生出大量白烟,等红磷熄灭,集气瓶冷却后,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药品:必须易与氧气反应、没有气体生成的物质。
①不能用铁丝:因为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
②不能用木炭、硫:它们燃烧后的生成物分别是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会弥补所消耗氧气的体积。
③不能用镁条:因为镁条能与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测定值红磷量不足集气瓶中的氧气不能完全被消耗红磷、白磷燃烧产物相同二、空气的成分及用途三、空气污染及防治【巩固练习】1. 200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 、汞槽中的汞起到液封作用B 、银白色的汞剧烈燃烧,迅速变成红色粉末C 、将生成的红色粉末加强热又能得到汞和氧气D 、足量的汞几乎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耗尽 2. 如图是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装置中的红磷可以用木炭来代替B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再观察现象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D 、实验测定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总质量的1/53. 如图是空气成分体积分数柱状示意图,其中“a ”代表的是( A )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4. 小明整理出了空气成分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其中错误的是( A ) A 、氧气支持燃烧,常用作宇宙航行的重要燃料B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C 、二氧化碳可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D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体5. 下列空气成分中,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且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的是( D )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6.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 2含量的是( C ) A 、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B 、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 、平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2)汽车尾气——CO (有毒)、NO 2(酸雨) (3)化石燃料的燃烧——烟尘、SO 2(酸雨)危害以及问题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问题: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空洞空气质量日报内容: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CO 2不是空气污染物,CO 2本身无毒且是空气的重要组成成分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CO 、SO 2、NO 2、O 3、可吸入颗粒物(PM 10)、细颗粒物(PM 2.5) 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差D、水槽中液面下降7.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B、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用硫代替红磷C、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大约占21%D、禁止燃烧烟花爆竹,可以减少空气污染8.如图所示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 )A、用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B、红磷点燃后,缓慢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D、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9.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D )A、本实验中所用的铜粉需要过量B、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C、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完全反应D、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1/510.下列物质,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D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11.为了减少环境污染,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D )A、使用清洁能源B、加强大气质量监测C、积极植树造林D、加高烟囱将工厂废气排放到大气中12. 下列行动不利于“保卫蓝天”的是(D )A、加强大气质量监测B、积极植树、造林、种草C、使用清洁能源D、露天焚烧垃圾知识点二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混合物概念只含有一种物质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组成固定,可用化学符号表示组成不固定,不能用化学符号表示性质由固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没有固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举例氮气(N2)、二氧化碳(CO2)、五氧化二磷(P2O5)空气、海水、食盐水、各种天然水的等判断只能含有一种物质找出另种物质即可判断为混合物【注意事项】1、“新鲜”、“洁净”、“清洁”、“混合”不是判断物质是否纯净的依据。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催化剂的实验探究》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催化剂的实验探究》教学设计程中都抓住了催化剂特点,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不同小组的代表相互评价【回忆旧知】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和都不变化的物质。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真实情景引入,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回顾催化剂的概念。
将概念内化,并非死记硬背。
环节二: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探究不同催化剂对同一反应的催化效果。
教师活动2我们知道了二氧化锰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红砖粉末也可以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新课中我们还提到硫酸铜溶液也可以,由此看来同一个化学反应可能有多种催化剂,那这些物质的催化效果都是一样的吗?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关于某同学的探究过程。
一、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KClO3)与二氧化锰(MnO2)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二氧化锰是色固体,其在反应中起作用。
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提出猜想】除MnO2、CuO(氧化铜)外,Fe2O3(氧化铁)也可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并获得相关数据(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实验编号实验药品分解温度(℃)学生活动2在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采用的催化剂是,化学方程式是。
学生回答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代表回答问题编号KC1O3质量/g 加入物质加入物质质量/g收集50mLO2所需时间/s实验15——171实验25Fe2O30.558实验35MnO20.549实验45KCl0.5154请据此分析:(1)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
(2)实验中,小马是通过测量收集50毫升氧气来比较3种物质的催化效果。
(3)由实验1和实验4可知,氯化钾(选填“有”或“无”)催化作用。
(4)用实验1继续收集50毫升氧气,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秒,这是因为反应生成的加快了反应。
(5)通过表格可得,对于KClO3的分解,催化效果最好的药品为。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知识点复习学案
九年级化学上期知识点复习学案绪言:化学使世界就得更加绚丽多彩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原子论(道尔顿)和分子学说(阿伏加德罗)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3、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物质的种类繁多(达3000多万种),但组成它们的基本成分——元素只有100多种。
水、氧气、二氧化碳的一个共同点:都含有氧元素。
4、未来化学将朝着“绿色化学”——“绿色消毁”和“绿色生产”的方向发展。
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特点:①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原料无毒无害②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③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被消纳,实现零排放(在化合反应中体现)④生产出环境友好产品。
见教材P32。
5、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6、用高分子薄膜做的鸟笼:隔水、透气7、用纳米技术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直径6mm的尼龙绳能吊起2t的汽车)(1nm=10-9m)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质的变化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2、判断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
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3、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有化学变化一定有物理变化,有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二、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在变化语句中加“能”或“可以”或“易”等词语,变成了相应的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精选7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精选7篇篇一:初三化学上册教案篇一1教学目标1.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方法。
②了解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
1.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活动与探究,学生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了解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
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2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2.1教学重点围绕课题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得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2.2教学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认识灭火的原理并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3专家建议4教学方法探究式5教学用具1、媒体资源:自制课件2、实验准备:①把玻璃棒和小木条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
②点燃两支蜡烛,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
③把一沾水的棉花和干燥的棉花分别点燃。
④熄灭蜡烛的方法:沙土、剪刀、烧杯、湿布、水、胶头滴管、碳酸钠溶液、稀盐酸等。
6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录像]播放有关燃烧的镜头[引入]燃烧着的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但是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观看录象倾听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讲述]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那么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条件吗?[指出]氧气确实是燃烧所需要的条件,但是只有氧气,燃烧能发生吗?大气中也含有氧气,可不见得到处在燃烧,可见氧气并不是燃烧的条件,那么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呢?根据已有的知识,想到燃烧需要氧气由实际到理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一、认识燃烧的条件1、认识燃烧需要可燃物[讨论]根据你的经验和想法谈一谈燃烧除了需要氧气外还需要什么条件?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展示]一些物体的图片,判断哪些能燃烧,哪些不能?思考回答: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设问]有了可燃物和氧气,燃烧是不是就能发生?例如空气中有氧气,放在空气中的火柴能燃烧吗?怎样才能使火柴点燃?摩擦起什么作用?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讲解]我们把可燃物开始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做着火点。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学案
第二单元学案课题一空气的组成第一课时空气的组成课时目标:1.掌握空气的组成2.掌握空气的组成实验及实验误差分析预习思考:一空气的组成:1.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___________得出空气是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组成的,其中___________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实验装置(2)现象:红磷燃烧,产生__________________;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约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空气的成分及其含量(体积分数)4.物质的简单分类(1)混合物:由____________________混合而成。
如空气、海水等。
(2)纯净物:只由___________组成。
如氮气、二氧化碳等。
小组讨论或展示:1.通过观察课堂演示实验,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误差?(水面上升为什么不够15)(选作)水面上升超过15,又可能有哪些原因?2.为什么会有水从烧杯中流到集气瓶中?如果换成碳做实验会怎样?3.我们在做这个实验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讨论)、4.上述实验中,除了得到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五分之一外,还可以得到关于氮气的那些性质或结论?知识小结:(一)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2.原理: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且生成固体,使封闭装置内的气体体积减少,导致装置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在这个压强差的作用下,容器内有水进入,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体积。
3.药品的替代品:选择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不跟空气中的氮气或其他气体起反应的固体,且反应后的生成物为固体。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初三化学全套复习学案
初三化学全套复习学案说明:本学案设计可供中考学生自主复习使用,可以算是课本导读,所以不用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以及其的科学。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和等科学家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物质是由和构成的;分子的和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即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即原子是参加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2.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元素。
门捷列夫发现了和,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3.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 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3) 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接纳,实现“零排放”。
(4) 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良好产品。
4.了解几种高科技的化学产品 , 如具有超塑延展性的 ; 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小猫安详地坐在高温火焰加热的平板上,也是高分子化学材料,其特点是具有绝热的性质;超强拉力的尼龙绳等。
5、将一个鸡蛋洗净后,放入装有食醋的杯子中,观察到的现象原因说明鸡蛋壳中有什么物质(1)(2)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下涉及物质时,都写化学式)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结论:⑴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溶于水⑵①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逐渐变短,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又凝固。
②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最。
③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生成了,其中含有元素;蜡烛燃烧后还生成,该气体能使变,说明蜡烛中含有元素。
④白瓷板上有黑色粉末出现,更说明蜡烛中含有元素。
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式是:⑶有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
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蜡烛蒸气被点燃。
二、对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结论:1.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的含量高。
最新初中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复习课公开课教案
最新初中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复习课公开课教案单元复课复目标】1.能够回忆并表述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2.能够根据知识网络结构图,对本单元的知识内容进行梳理、补充、复和巩固。
复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制取的原理和实验操作;2.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以及氧化反应。
复难点】空气的成分和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导语:本节课对第二单元的内容进行整理复。
2.明确复目标,解读目标。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空气1.知识结构:原理→ 现象→ 空气→ 结论→ 污染→ 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防治2.基本概念: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纯净物。
知识模块二:氧气1.氧气的性质:氧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
2.基本概念: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在反应中提供氧,它具有氧化性。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甚至不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叫做缓慢氧化。
知识模块三:制取氧气1.实验室制法:1) 药品:过氧化氢溶液、氯酸钾、高锰酸钾2) 反应原理:①过氧化氢→水+氧气②氯酸钾→氧化钾+氧气③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3) 验证方法(鉴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4) 验满方向: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复燃则已集满(向上排空气法);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排水法)。
5) 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
2.基本概念: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够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分解反应(一变多):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请同学们将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小组(同排)进行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道空气是混合物,也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了解空气中的各成分及其用途。
2.初步掌握在实验室制取氧气。
3.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4.进一步了解催化剂的作用、催化剂的概念。
2学情分析
新课刚结束,这是第一轮复习的第一节课。
氧气空气这一部分内容,学生相对而言是学得比较好。
这一届学生,基础知识不太好,氧气制取的化学方程式在书写上还不是很准确,易书写不完整,氧气支持燃烧的一系列物质燃烧的现象老师混淆。
3重点难点
重点
1.实验室制取氧气以及氧气的化学性质
难点
1.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
2.理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猜谜语
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 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 咀嚼无滋味,没它活不久。
活动2【活动】依据提纲系统复习
依据课本第二单元,完成《总复习》的P9-11必考知识整合的考点
1-3,小组内可进行合作复习。
活动3【活动】想一想。
初三化学第二章教案教案及反思
初三化学第二章教案教案及反思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同学学习的乐观性,面对大多数同学,同时留意培育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同学都得到进展。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5篇初三化学第二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关怀!初三化学第二章教案1教学目标:[学问技能]:知道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了解离子的概念及其与原子的区分和联系;[力量培育]:通过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想象和描述以及原子和离子的比较,培育同学的抽象思维力量和规律思维力量。
情感目标:通过对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学习,让同学熟悉到事物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初步学会科学抽象的学习方法;通过对核外电子排布学问的学习,让同学体会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性。
教学重点: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他的原子结构亲热相关。
教学难点:对核外电子分层运动想象,表象的形成和抽象思维力量的培育,离子的形成过程。
培育同学的微观想象力量和推导思维的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老师活动同学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①构成原子的微粒有哪几种?②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③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有什么关系?④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哪些?[新课引入]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除了分子和原子以外,还有一种粒子是离子。
什么是离子?它是怎样形成的?首先要争论原子的结构。
我们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的体积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相对来说,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
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
那么电子是怎样运动的?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又是怎样排布在核外空间的呢?[板书]一、核外电子的排布[叙述]在含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并不相同,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
我们将电子离核远近不同的运动区域叫电子层。
离核最近的叫第一层,依此向外类推,分别叫二、三、同学回答: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分子和原子同学倾听留意想象集中精力,乐观思索复习巩固旧学问通过设问,激发求知欲这方面的学问同学缺乏,老师讲解要具体老师活动同学活动设计意图四、五、六、七层,即在多个电子原子里,核外电子是在能量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的。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
制取气体
固+固 制取气体
排水
向上排空气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假设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假设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 了
2、装置
为什么呢?
棉花
加热时,防止 高锰酸钾粉末 进入导管, 堵塞 导管。 〔水变红色〕
〔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 增大受热面积〕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注意:
红磷
➢止水夹。
水
【思考2】
在实际操作中, 水面上升的体积会明显大 于集气瓶总体积1/5 , (即集气瓶中气体减少的 体积会大于1/5 ),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1. 止水夹没有把橡皮管夹紧,
➢ 有水进入集气瓶中;
止水夹
➢2.导管中的氧气参与了反响;
红磷
水
氧气的性质
• 物理性质 1.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 无 色 无 味的气体。 2.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略 大于空气的密度。 3.氧气 不易 溶于水。 4.液体氧 淡蓝 色。 5.固体氧 淡蓝 色。
C.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D.木炭+氧气→二氧化碳
氧气的制法
• 氧气实验室制法
2H2O2M nO22H2O+O2 2 K M n O 4 = △K 2 M n O 4 + M n O 2 + O 2 2H2O 通电 2H2↑+O2↑ 2K C lO 3M △nO 22K C l+3O 2
固〔液〕+液
实验药品 反响原理 实验装置 收集方法 验满方法 检验方法 本卷须知
1、 将以下各组药品放入试管中充分加热, 并进行比较,其中〔 B 〕组 没 有 氧 气 放 出;〔 A 〕 组 的 反 应 速 度 最 慢; 〔 D 〕 生 成 的氧 气 最 多;〔 A 〕 和 〔 C 〕生 成 氧 气 的 质 量 相 等;〔 C 〕 和〔 D 〕 反 应 速 度 基 本 相 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精品学案+教案合集
课题1 空气一、学习目标:1、了解空气主要成分和组成.2、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操作、观察和分析,初步学习简单实验设计、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实验现象能给出合理解释.3、初步学会鉴别纯净物、混合物.4、通过学习初步了解有关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一些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5、通过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学习,认识到空气对人类重要性. 【课前预习】1、你对空气有哪些了解和认识?(如有什么样外观?性质?含有哪些成分等)2、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操作是怎样?胶头滴管吸取液体原理?3、将带火星木条分别插入充满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个集气瓶,有什么现象发生?体现了它们什么性质?4、生活中你见过或知道哪些污染空气现象存在?【情境导入】猜谜1、“水冲不走,火烧不掉,吃了不饱,人人需要.”2、“说个宝,道个宝,万物生存离不了,生你身边看不见,越往高处它越少.”二、自主探究:1、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我们同学现在对空气都有了一定认识,但是在二百多年以前,人们对空气却知之甚少.最初,人们对于物质为什么能够燃烧着迷,激发了好多人研究兴趣,于是一些科学家对于“燃烧本质”展开探究,经过若干科学家不懈努力,这一奥秘逐渐被揭开,空气成分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下面让我们沿着科学家足迹,步入空气成分探究中吧.【阅读】P26思考完成以下问题:1、在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实验中主要有什么操作,出现了哪些现象?2、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实验中得出了什么结论?【实验探究】观察老师演示实验,完成下面表格1、写出该反应文字表达式:2、总结实验结论:3、总结实验中注意事项,并讨论若操作不当可能引起怎样后果?4、在拉瓦锡试验中得出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而在我们实验中,为什么空气体积减少小于1/5 ?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氧气?【对比归纳】认识相似装置2、空气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____,氧气____,稀有气体____,二氧化碳_____,其它气体和杂质_____.空气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知识点2:纯净物和混合物【阅读】课文P27页内容,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1、找出混合物和纯净物概念.2、判断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还是纯净物,并说明依据.空气海水氧气石灰水冰水混合物冰【比较归纳】【阅读】课本P28~30页内容,完成下面问题:【阅读】课本P30~32页内容,完成下面问题:1、什么可以造成空气污染?有何危害?如何防治?⑴空气污染源:①(可吸入颗粒物)②主要有、、、等.(主要来源:化石燃料燃烧和工厂废气排放.三大化石燃料指煤、石油、天然气.)⑵空气污染危害①;②等.⑶保护空气措施①改善燃料结构,尽量充分燃烧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②化石燃料进行脱硫脱氮处理,工厂废气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开发新能源(绿色能源、清洁能源).④植树造林,提高环境自我净化能力.2、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周报空气质量日报内容包括:、、等.空气污染指数项目暂定:、、、和 .●绿色化学主要特点:(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原料;(2)在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3)提高原子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4)生产出有利于、社区安全和环境友好产品;注:绿色化学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我收获】三、自我测评【课堂练习】P33、1~61、空气成分以和为主,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气体是,它大约占空气体积百分比是;含量居第二位气体是,它大约占空气体积百分比是 .2、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A.二氧化硫 B.稀有气体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用右图所示装置来完成.下列步骤先后排列顺序正确是( )①先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②用燃烧着火柴检验瓶内剩余气体时,火柴熄灭,说明主要是氮气③点燃燃烧匙内红磷,立即伸人瓶内,并把塞子塞紧④冷却到室温⑤打开弹簧夹,水压入集气瓶中,并接近集气瓶中原空气体积1/5 ⑥先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⑦检查装置气密性A.⑦⑥②⑤④③① B.⑦⑥③②⑤①④C.⑦⑥①③④⑤② D.⑦⑥①③②④⑤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是().A.蒸馏水 B.雪碧饮料 C.河水 D.洁净空气5、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是()A、净化后空气、五氧化二磷B、水和冰混合、澄清石灰水C、生锈铁钉、海水D、二氧化碳、液态氧气6、节日里五光十色霓虹灯内填充气体是()A.氧气 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7、下列活动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是()A.动植物呼吸 B.工厂烟囱排放烟尘C.汽车行驶排放尾气D.焚烧麦秆产生烟8、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空气净化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下列气体组中各种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是()A、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B、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C、氧气二氧化碳氮气D、氮气氧气一氧化碳9、氮气下列用途中,主要不是利用其化学性质不活泼是()A.焊接金属时用氮气作保护气B.灯泡中充氮以延长灯泡使用寿命C.食品包装时充氮以防腐D.医疗上用液氮作冷冻麻醉剂【中考直通车】10、空气中含有多种气体,其中含量最大气体是()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休11、为了经久耐用,在灯泡中可填充气体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12、用来测定空气成分方法很多,图1所示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1/5.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面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有化学性质.(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体积不到总容积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原因可能 .(3)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你认为改进后优点是: .【拓展延伸】14、如果在课本实验中用蜡烛代替红磷,可不可以?为什么?15、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一种充气包装小面包产生了兴趣,在这种小面包塑料袋内气体充鼓鼓,像一个个“小枕头”.他们认为这样包装主要是为了食品能长时间保鲜.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小明猜是二氧化碳,小红猜是氮气.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方案,判断小明猜想是否正确,写出操作步骤.如果小明猜想正确,现象应该是什么?【作业布置】课题1 空气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教学目标知识要点课标要求1、探究空气成分实验(重点)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做法图1水····太阳光图22、空气成分(重点) 了解空气主要成分,各成分占空气体积体积分数3、纯净物和混合物(重点) 知道物质组成;明确概念,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情景导入【演示实验】在烧杯底部放一张团好纸,倒置时不下滑,将烧杯口朝下,垂直放入盛水水槽中,浸没,过一会将烧杯垂直拿出来,烧杯中纸没湿.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呢?如果烧杯在水中倾斜,就会发现有许多水泡从烧杯中跑出来,杯子中纸浸湿了.烧杯中跑出来气体是什么?纸为什么湿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空气”.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拉瓦锡探究空气成分实验提出问题 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实验,存在哪些优点?哪些缺点?(从实验时间长短,操作是否简单、易操作,对环境污染等方面考虑.)讨论交流 阅读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实验,讨论归纳.探究实验1、实验一(如图所示)【实验步骤】把少量汞放在密闭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 【实验现象】一部分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空气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实验原理】汞+氧气 氧化汞.【实验结论】容器里空气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研究剩余4/5体积气体,发现这部分气体既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他误认为这些都是氮气.2、实验二【实验步骤】把汞表面上所生成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较小容器里再加强热.【实验现象】红色粉末又生成了银白色物质和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气体.【实验原理】氧化汞汞十氧气.【实验结论】氧化汞加热分解生成氧气体积恰好等于密闭容器里所减少气体体积.3、通过上述实验,拉瓦锡得出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结论.归纳总结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实验,优点:科学家用严肃认真科学态度进行反复实验.缺点:实验时间较长,操作装置比较复杂,且实验过程中对环境有污染.知识拓展拉瓦锡不是最早发现氧气科学家,发现氧气科学家是舍勒和普利斯特里.探究点二空气成分实验提出问题模拟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实验,探究空气成分,我们如何选择药品、仪器,设计装置进行实验呢?讨论交流分析上述实验,讨论设计装置并进行实验.探究实验实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氧气,使密闭容器内验原理压强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容器内水体积即为减少氧气体积实验装置①仪器:集气瓶、橡胶塞、燃烧匙、导气管、乳胶管、弹簧夹、烧杯、酒精灯及火柴(点燃红磷时使用).②药品:红磷、水③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在集气瓶内装入少量水,再把剩余容积分成五等份,并用橡皮筋做上记号;③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④燃烧结束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有大量白烟生成,放出热量;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水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1/5.实验分析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其扩散到空气中形成“白烟”;五氧化二磷固体极易溶于水不占有集气瓶中空气体积,而红磷燃烧过程中消耗了瓶内氧气,使得瓶内气体体积减少,冷却后大气压把烧杯内水压进集气瓶,压进瓶内水约是集气瓶内消耗氧气体积.反应文字表达式: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实验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质?(不能支持燃烧,且不溶于水)2、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原理我们还可以设计出其他装置图吗?归纳总结空气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比较稳定,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因地区和气候而异.如阴雨天,空气湿度大,则水蒸气含量就大.巧学妙记空气本是混合气,体积分数要记住;氮七八、氧二一(洋二姨),零点九四是“稀”气;两个0、03,二氧化碳和杂气;计算、描述记清楚,莫与质量混一起.探究点三纯净物和混合物提出问题物质按种类可划分为什么?它们间有怎样联系呢?交流讨论阅读教材归纳总结.归纳总结性和性质,如熔点、沸点等各自性质表示方法可用化学符号表示,如氮气(N2)、二氧化碳(CO2)等不能用固定化学符号来表示举例氧气(O2)、硫(S)、一氧化碳(CO)等空气、稀有气体、海水、糖水等联系知识拓展1、混合物是各成分简单混合,它们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成分保持其原来性质,在一定条件下可将其分离.2、纯净物是相对而言,绝对纯净物质是没有,通常说纯净物是含杂质很少,纯度相对较高物质.3、判断一种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关键是这种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不能与物质名称混淆.例如五氧化二磷是一种物质名称,是一种纯净物,这里“氧”“磷”是组成五氧化二磷两种元素,不是两种物质.板书设计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一、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二、空气成分及含量按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三、纯净物和混合物1、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2、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教学反思第2课时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保护空气教学目标情景导入每当看见那黑漆漆烟从那粗大烟囱内冒出时,每当看见汽车尾气时,每当看见垃圾堆积如山时候,你们是什么心情?请同学们看看外面天空我们如何去爱护它.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提出问题空气中各成分有什么性质和用途呢?交流讨论阅读教材归纳总结.归纳总结1、氧气:(1)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潜水、登山、航空等;(2)支持燃烧,可用于气焊、炼钢、宇航等.2.氮气(1)物理性质: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2)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情况下它不支持燃烧也不供给呼吸.(3)用途:①用氮气做灯泡(经久耐用)或食品包装(延长食品保质期)填充气;②液态氮气用于医疗手术(冷冻细胞,杀伤细胞,防止癌细胞扩散);③用氮气制氮肥(人工固氮,工业制氨气N2 + 3H2催化剂===2NH3)3.稀有气体(1)物理性质: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气体,难溶于水.(2)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但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3)用途:①作为保护气:焊接金属时用来隔绝空气;灯泡中充稀有气体使灯泡耐用;②制成多种电光源,如航标灯、强照明灯、闪光灯、霓红灯等;③用于激光技术或医疗麻醉;④用氦气代替氢气填充气球,不会发生爆炸.探究点五保护空气提出问题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空气受到严重污染,我们知道如何防止或控制空气污染呢?交流讨论学生结合社会实践归纳.归纳总结1、空气污染物: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和烟尘.2、污染源:化石燃料燃烧,工厂排放废气,汽车尾气.3、危害:①严重损害人体健康;②影响作物生长;③破坏生态平衡;④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4、防治措施:①加强大气质量监测;②改善环境状况;③使用清洁能源;④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板书设计第2课时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保护空气一、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1、氧气:(1)供给呼吸(2)支持燃烧2、氮气:用作保护气、制氮肥3、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霓虹灯二、保护空气1、污染物:有害气体和烟尘2、危害:3、防治措施:①加强大气质量监测;②改善环境状况;③使用清洁能源;④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教学反思课题2 氧气一、学习目标:1、了解氧气主要物理性质.2、掌握氧气检验方法,知道碳、硫、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能够写出这些反应文字表达式;知道氧气具有氧化性.3、掌握化合反应特点并能利用该特点对反应类型进行准确地判断.4、知道氧化反应有剧烈和缓慢之分,并能举出相应反应实例. 【课前预习】1、凭借自己日常生活经验,你能说出你对氧气都有哪些认识吗?(只要是与氧气相关内容都可以)2、在大家罗列了有关氧气很多内容后,我们能否将这些内容进行归类呢?【情境导入】二、自主探究:1、氧气物理性质:(出示一瓶氧气.)【讨论交流】①请观察并描述其物理性质. ②想一想,氧气有味吗?③氧气溶于水吗?④鱼在水中靠什么呼吸?它呼吸氧气来自哪里?由此可推知氧气溶解性如何?【归纳填空】氧气物理性质【实验探究】观察老师演示实验[2-2],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实验探究】观察老师演示实验[2-3]及[2-4],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完成下表:1、物质燃烧与氧气有密切关系,我们怎样解释物质在空气与氧气中燃烧不同?2、①铁丝为什么绕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起什么作用?②集气瓶底为什么要先放少量水?③铁丝在空气中加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里燃烧,这说明了什么?3、通过以上实验我们能发现这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征?1、化合反应:或物质生成新物质反应.(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之一)【讨论交流】1、请写出蜡烛燃烧文字表达式 .2、此反应是否为化合反应?为什么?3、化合反应反应物必须是两种物质吗?2、氧化反应:物质和_______发生反应.(不是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之一,是特征反应.)【注意事项】1、在氧化反应概念中,氧指氧元素,包括氧气,也包括化合物中氧元素,不能将概念中氧改为氧气,会缩小氧化反应范围.2、有氧气参加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3、氧气在氧化反应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见氧化剂. 【讨论交流】1、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有什么联系和区别?2、下列反应哪些是化合反应,哪些是氧化反应,哪些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1)碳 + 氧气二氧化碳(2)铁+ 氧气四氧化三铁(3)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4)氧化钙+水→氢氧化钙3、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吗?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吗?4、在什么情况下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也一定是氧化反应呢?【小结】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有氧气参加反应,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在这种情况下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化合反应也一定是氧化反应.【讨论交流】人呼出氧气比吸入氧气少,说明氧气参加了我们身体新陈代谢,属于氧化反应,食物腐败、酒和醋酿造、农家肥料腐熟等都有氧气参加,也属于氧化反应,它们与碳、硫、磷、铁在氧气中反应有什么不同?【小结】1、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虽也有_______过程,但很不容易察觉,这种氧化反应叫“缓慢氧化”.2、燃烧与缓慢氧化有什么联系和区别?3、氧化反应:⑴_______ ,如;⑵_________ ,如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我收获】三、自我测评【课堂练习】P36、1~6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气体,对氧气化学性质描述正确是()A.它跟其他物质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B.它跟其他物质反应都属于缓慢氧化C.它跟其他物质反应都有发光、放热现象D.它跟其他物质反应都有火焰产生2、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都能发生,其中既属于化合反应有属于氧化反应是( )A、葡萄糖+氧气→水+二氧化碳B、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C、镁+氧气→氧化镁D、氢气+氮气→氨气3、下列反应哪些是化合反应,哪些是氧化反应,哪些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1)、硫+ 氧气二氧化硫(2)、铝+ 氧气氧化铝(3)、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4)氧化钙+水→氢氧化钙(5)、磷+ 氧气五氧化二磷(6)氢气+氧气水化合反应_______;氧化反应__________;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__________.4、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先点燃火柴目是___________(3)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该反应__________进行(填“能”或“不能”)、(4)该实验可以得出结论是:①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通常比在空气中__________;②在空气中____(填“易”或“不易”)燃烧物质,在氧气中却____燃烧.5、在下列变化中: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镁带在氧气中燃烧,E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F、加热水.(1)有火焰产生是____________;(2)有水雾产生是_____________;(3)有白烟产生是_____________;(4)有白光产生是______________;(5)属于氧化反应____________;【中考直通车】6、下列关于燃烧现象描述中正确是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7、生活中常见下列变化没有氧气参加是A.电灯发光 B.动植物新陈代谢C.食物腐烂 D.金属器皿锈蚀8、下列关于氧气说法中,错误是A.氧气用于炼钢,目是除去生铁中多余碳和其他杂质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是因为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D.夏天鱼池内放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减少9、小明同学在中考实验专项复习时发现一些燃烧实验常在容器中放少量水,但作用各不相同.试回答:硫在氧气中燃烧和红磷燃烧法测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瓶中装少量水作用各是什么?你还能想到什么实验也需要在瓶中预先装少量水?【拓展延伸】10、有三瓶无色、无味气体,一瓶是氮气,一瓶是空气,一瓶是氧气,如何鉴别它们?11、现有一集气瓶,想要测量该集气瓶最多能收集气体体积,请你写出最简便测量方法.【作业布置】课题2 氧气教学目标情景导入再请同学们深深吸一口空气,它成分中含有什么气体?合作探究提出问题(1)氧气不易溶于水,鱼儿为什么能在水中生存呢?(2)登山运动员在攀登高山为什么要带氧气袋?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相关原因,了解氧气物理性质.归纳总结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29g/L,比空气密度(1、293g/L)略大;不易溶于水.在室温下,1L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氧气;在压强为l0lkPa 时,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时凝固成淡蓝色雪花状固体.工业生产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蓝色钢瓶中.知识拓展(1)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活,说明氧气不是不溶于水,只是水中溶有少量氧气.(2)登山运动员在攀登高山时需要带氧气袋,说明高山地区氧气稀薄.探究点二氧气化学性质探究实验态)硫(淡黄色固体)(1)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淡蓝色火焰,(2)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3)放出热量,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硫 + 氧气二氧化硫硫用量不能过多,防止对空气造成污染碳(黑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碳+氧气二氧化碳为使木炭充分燃烧,应使木炭由上而下慢慢伸入瓶中铁丝(银白色固体)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铁 + 氧气四氧化三铁(1)光亮铁丝盘成螺旋状,(2)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3)集气瓶底部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沙.课堂讨论(1)上述实验物质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都是与氧气反应,为什么现象有很大差异?(2)硫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部为什么都要放少量水,其作用相同吗?(3)铁丝为什么要做成螺旋状?铁丝下端为什么要系一根火柴?归纳总结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热,在化学反应中提供氧,它具有氧化性.知识拓展物质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区别:①纯氧中氧气浓度大于空气中氧气浓度,有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变得可燃,如铁.②燃烧剧烈程度不同,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燃烧剧烈.探究点三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提出问题上述几个反应中有什么共同特征?交流讨论分析上述几个实验讨论归纳.归纳总结(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反应.A + B + …→ C “多变一”(2)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反应.氧气在化学反应中提供氧,它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3)缓慢氧化:在反应中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氧化.如食物腐烂、酿酒、酿醋、呼吸、钢铁生锈等.缓慢氧化过程中一定放热,但不一定发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占据瓶内气体的体积,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
想一想:
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
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
答:不能。 原因是: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③ 能否用碳、硫代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磷?
答:不能 。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小结:反应物是固体且能在空气中燃烧; 生成产物是固体.
典型例题二
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分液漏斗可 以通过调节活塞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回答下例问题:
2H2O2==2H2O+O2↑ 要收集一瓶纯净气体, .(1)写出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应选择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物理性质
性 质
1、密度_____________ 2、溶解性____________
化 学 性 质
1、S+O2 现象_______ 2、P+O2 现象_______ 3、Al+O2 现象_______
氧气是一种化学 性质_____的气 体,有____性.
4、Fe+O2 现象_______ (1)实验原理 实 (2)实验装置 验 (3)收集方法 室 制 (4)验证方法 法 (5)催化剂
氧 气 我 们 周 围 的 空 气 成 分
制 取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 ①________②_________ ①检验_____②验满_______
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
1、支持燃烧 用 途 2、供给呼吸 P 24无色气体,不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性质———— 1、污染带来的危害 2、防治措施
MnO2 (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 2O2====2H2O+O2 ↑ —————————
(2)如果锥形瓶中的反应过于剧烈,应该采取的 调节分液漏斗的活塞,使滴入锥形瓶中 措施是—————————————————————————
————————————————————————————
的液体的速度变慢
(3)如果实验步骤是先用夹子
夹紧橡皮管,点燃燃烧匙里的
物质,将燃烧匙伸入广口瓶中,
塞上塞子.燃烧完毕后打开夹子.
实验后发现测定的氧气含量不是21℅.其原因可能 是———————————————————————————————— 1、红磷量不足,2、装置漏气,3、瓶中气体没有冷却即打
开夹子。 ————————————————————————————
氮 P24 气 用途————
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本单元的重点实验
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水沿导管进入瓶内, (1)实验现象——————————————————————————————
点燃 4P+O 2〓2P2O5 (2)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占瓶内空气体积的1/5 ——————————————————————————————————————
B
C
D
A
我们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如下图所示是测定空气
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消耗尽瓶中的氧气 (1)实验过程中燃烧匙中要盛放过量红磷,其原因是—————————————————
(2)这个实验除了可以得到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1∕5体积的结论外,还可以推出的结论有 (从N2角度写两点)1 、氮气是一种无色气体,2、氮气不 ———————————————————— 溶于水,3、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3)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消耗尽瓶内的空 过量 原因是_______ (4)注意事项:①燃烧匙内的红磷要_____, — 气 —— 塞紧 防止装置漏气 ②实验时集气瓶的瓶塞要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
防止气体体积膨胀而 ③要待集气瓶冷却后才能打开夹子,原因是——————————
本单元的基本概念
一、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 宏观
由不同种物 质组成 由不同种 分子构成
纯净物
由同种物 质组成 由同种分 子构成
微观 举例
空气、生铁、 氧气、铁、 钢、溶液等 氢氧化钠等
二、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定 义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 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反应物是两种或两种 以上,生成物是一种
(2)一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B装置收集氧气,过一会 儿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末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 装置漏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nO2
(3)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优点是
(3)利用该装置还可以制取的
————————————————————
(3)已知3Mg+N2点==燃Mg3N2(固), 2Mg+O2点 == 燃2MgO (固),如果用足量的镁粉
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行不行? 其原因是 不行,空气中的氮气也参与了反应。
———————————————————
河南2005中考16题: 在实验室里,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作催化剂)的方法制取氧气(如图所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不需加热,操作简单;2、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3、 可控制产生氧气的量。 ————————————————————————
(4)装置A中反应很剧烈,此时应( A )
A、控制液体滴加速度 B、加热反应物 C、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点燃
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 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反应物是一种,生成 物是两种或两种以上
MnO2
特 征
举 例
4P+O2=2P2O5 2H2O2====2H2O+O2 ↑
典型例题一:如下图所示:用该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 红磷 气的体积分数.(1)盛放在燃烧匙内的物质是______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2)实验中看到_________________ 同时水进入 瓶 1/ 5 中, 约占瓶中空气体积的 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