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教学设计 教案
历史必修ⅱ岳麓版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教案
21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岳麓版)(必修二)(历史)年级高中一年级必修一教学时间年月日题目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课时2课本岳麓书院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互联网给中国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2了解人们生活观念、方式的变化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指导学生用纵向、横向比较论述的方法自己编制表格。
培养学生依据史料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过程方法阅读教材——获取信息——小组合作探究——得出结论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历史体验和感情,培养历史论证能力。
教学重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教学难点编制表格的方法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教学手段表格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互动第一课时导入新课直接导入新课教学一、从数据看沧桑巨变新课小结第二课时二、城市化进程加快1概念2过程3道路4目标三、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四、时尚中国1生活观念2衣食住行3社会变化新课小结书后习题师:改革开放30多年起到了什么作用?生: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师: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第一子目从数据看沧桑世变。
哪一数据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生:GDP(国内生产总值)。
师:教材是用文字的方式来表达中国GDP的变化,这种方式好吗?生:不好。
师:那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中国GDP的变化比较好呢?生:表格。
师:阅读第一子目的两段小字,四人小组合作编写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表。
生:改革开放前后中国GDP变化表年份GDP(亿元)1978 3624.12007 246619师:注意编制数据表格时,数字的个位要对齐,便于观察且规范。
根据这个表格得出结论。
生:中国GDP增长迅速,经济增长迅速。
师:这个表格的特点是纵向比较,中国自己与自己比。
要想全面了解中国经济,大家还想编制一个什么表格?(四人一组)生:改革开放前后中国GDP在世界排名变化表年份在世界的位次在发展中国家的位次1978 151990 10 22001 6 12006 4 1师:根据这个表格大家得出什么结论?生:中国经济发展快速,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在缩小。
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岳麓书社版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教案
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岳麓书社版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2.掌握我国经济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和比较重要的政策措施;3.理解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生活变化;4.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2.掌握我国经济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和比较重要的政策措施;3.理解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生活变化。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我国经济发展历程;2.从微观层面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生活变化。
三、教学内容1.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1)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1年)中国经济的转型起点可以追溯到1978年,这一年中国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批判了“文化大革命”和“四人帮”的错误,宣布了经济方面的改革开放政策。
从1979年开始,我国逐渐实施新经济政策,主要特点是摆脱“大锅饭”思想和计划经济的束缚,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2)中期阶段(1992-2002年)1992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思路,正式确立了市场经济的地位。
这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这个阶段,改革步伐有所加快,如“三步走”战略、土地使用权制度改革、股份制改革等。
(3)新阶段(2003-至今)新阶段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会议中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改革和开放”是当时经济工作的主要思路。
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贸、外资也加快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经济也在新的发展阶段展开了全新的竞争。
2. 我国经济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和比较重要的政策措施(1)三步走三步走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战略,它的主要内容是分别在不同时期发展农业、轻工业、重工业,逐步提高全国工业产值和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2)吸引外资改革开放后,中国突破了原来对外援助和贸易的瓶颈,发展了一些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通过放开市场开放、制定和实施合理的法律和政策,吸引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加速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课程标准】了解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以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自主学习】一从数据看沧桑巨变1.原因:①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坚持改革开放。
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国科技水平显著提高。
③中国社会环境的安定及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等。
2.表现(1)1990年,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排名第十,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第二。
(2)2001年,中国经济总量跃进世界第六位,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_________。
(3)2006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_________位,已经超过法国和英国。
3.意义(1)国际经济地位的变化:大大缩小了中国与当今世界最发达国家的差距。
(2)人们生活水平的变化: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__________显著提高,开始向小康迈进。
(3)城乡家庭消费的变化:住房、电脑、汽车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4.目标(1)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________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2)2007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提出要增强发展________,确保倒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城市化进程加快1.含义:城镇化又称城市化,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模式由_______转向________的过程和趋势。
2.进程(1)改革开放前,城市化进程十分缓慢(2)改革开放以来进程加快。
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水平不断提高。
(3)进入21世纪,进③____________阶段。
3.道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___________的倾向,形成城市群的雏形。
这些城市群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依托。
4.战略:走大中小城市和___________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市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
【小拓展】1.我国城镇化的途径主要有哪些?(1)发展乡镇企业。
山东省高中历史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教案3 岳麓版必修2
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教师寄语:不去耕耘,不去播种,再肥的沃土也长不出庄稼,不去奋斗,不去创造,再美的青春也结不出硕果。
一、从数据看沧桑巨变:1、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1)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发展水平不仅落后于国家,也不及一些发展中国家。
(2)到1978年,仍位列很多发展中国家之后。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内生产总值迅速增长。
2、国际经济地位的变化中国经济总量的排名,1990年为世界、发展中国家第二;2001年为世界第六、发展中国家; 2006年为世界,超过法国和英国3、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人民生活水平开始向迈进。
(2)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了的奋斗目标。
(3)2007年,中共“”提出,增强发展,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城镇化进程加快:1、含义:是指、和、、模式由农村型转向城市型的过程。
2、进程:(1)改革开放前,进程十分。
(2)改革开放后进程加快。
(3)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3、发展倾向:(1)特点: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倾向,形成城市群的雏形。
三大城市群:、、。
(2)作用:发挥大城市的作用,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提供依托。
三、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1、背景:(1)化时代到来。
(2)大力支持。
(3)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技术的进步。
2、表现:(1)年全面开展因特网业务。
(2)至2007年9月,中国互联网用户已达1、72亿。
(3)应用领域广泛。
覆盖了的方方面面。
3、影响:(1)使、更迅速、便利的传递和共享。
(2)改变着人们的、、、方式。
(3)改变着人们的以及的方法。
四、时尚中国:1、背景:以来,经济文化发展。
2、表现:(1)思想观念上:、、意识成为很多中国人行动的指南。
(2)生活时尚:衣住发生了很大变化。
居住条件改善以及由此引发的“”。
(3)流行语言:包括新创词语、词汇、语言等。
【课堂——思考探究(享受动脑的快乐)】一、回首——从GDP看沧桑巨变中国GDP统计示意图(1)根据预习内容和示意图,了解建国以来GDP的巨变。
岳麓版高中历史二第四单元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教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二第四单元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展道路的探究”的第四课,由“从国内生产总值看沧桑巨变”、“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时尚中国”四部分内容组成。
在前面,学生学习了中国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十一届三种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紧接着学习这一节课。
本课在第四单元知识结构体系中属于从属地位,更注重的是培养同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情分析】1.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中学生具有一定的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但需要一个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的过程。
加之中学生叛逆心理较强,不易被动同意现成的结论,因此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补充感性材料。
2.学生知识能力现状:尽管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但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主动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3.常规课堂上,学生的摸索交流范畴较窄,课堂参与机会少,有专门多同学平日有积极参与动机,但没有机会或勇气在课堂发言。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居民衣着、住房追求的变化,以及人们流行语言的变化,切实体验改革开放后在中西文化交汇、碰撞下中国的现代生活。
(2)以我国互联网的逐步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进展给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带来的庞大变化;(3)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情形,认识改革开放的庞大作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搜集史料、情形再现的方法,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本地区或社区、家庭经济进展某一方面的变化。
通过图表的解读、问题探究等方法,让学生能够明白得并把握现代社会生活巨变发生的缘故及阻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搜集和体会生活中表达经济进展、社会进步的各方面例证,增强学生的历史体验和感悟,培养历史论证能力;认识到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进展,带来了经济的腾飞,促进了社会主义文明,使人民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发生庞大改变,是进入现代化的重要道路。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社会和谐”——2006年4月30日,江苏淮安市第一届 全民健身运动会万人自行车巡游,群众打出“社会和 谐”标语。中共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 后,“和谐社会”成为这几年来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
活学活用
1、1982年1月5日,FOLLOW ME第一次在中 央电视台播出,掀起了全民学外语的高潮。 这一“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恢复高考制度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对外开放的实行 D、广电事业的发展
2、上海20世纪70年代的四大件是手表、收 音机、自行车和缝纫机,当时都要凭票供应, 几百人甚至上千人才能轮到一张。这反映了 上海当时实际情况 A、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B、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 C、工业化已初具规模 D、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3、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有人在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饮食文 化后说:“60年代讨饭吃;70年代有饭吃; 80年代选饭吃;90年代好饭吃。”下列史 实与材料中所反映的现象有关的是 ①大跃进②人民公社化运动③改革开放④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发展乡镇企业 ◆农民进城务工经商
(3)、特点:
出现城市区域化的倾向,形成城市群的雏形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大北京城市群
三、社会生活的转变
-----进入互联网时代
(1)发展: 1995年因特网业务全面开展后,发展迅பைடு நூலகம் (2)影响: ①越来越多的领域应用因特网
②因特网覆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 种崭新的生活方式 ③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和人们认识 世界、思考问题的观点和方法
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旧的习俗被打破,新的 观念逐渐形成,社会风气也在悄然改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 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 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如有能 合以上诸格及自愿出嫁,又有完全自主权者,毋论满汉新旧、贫 富贵贱、长幼妍媸均可。 ――《大公报》1902年6月26日 (1)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新妇妇观的哪些内容?(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种新妇女观产生的原因?列举近代中国 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发生的思想解放运动和反封建革命。(6分)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教案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教案名师说课课程标准分析课程标准要求了解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总量的变化城市化的发展以及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史实是课标要求掌握的基本点,分析物质生活和生活方式变化的原因则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学情分析教材前两课从对内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和对外开放,融入世界经济的角度,展示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经济政策的变化,这为学生学习本节课做好充分的铺垫。
有助于学生理解经济和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
搜集具体资料和分析概括资料的动手能力以及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提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训练。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提出探究问题,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获取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2.联系现实生活的变化,结合相关的图片。
使学生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巨变形成直观感受,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进而树立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学习方法1.采用课前预习法,泛读教材,初步了解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变化和生活变化的史实。
自己动手搜集图片资料或撰写小文章,展示自己身边社会生活的变化,加深对变化的体会。
2.合作探究法,在教师安排的探究问题的引导下,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理清思路,形成对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的基础知识(1)改革开放后GDP增长的原因(2)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城市群。
(3)城市化战略。
2.理解和运用分析改革开放前后GDP、城市化的不同态势,树立中国共产党是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核心的思想。
过程与方法1.情境再现法:在教学过程中展示1978年以来的相关图片,再现当年的历史事实,加深学生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评价。
2.列表比较法:比较改革前后GDP的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
3.利用教师提供的图文资料,培养学生研究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
第21节《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大赛获奖教案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参考教案课标要求了解现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以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学习者特征的分析1.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中学生具有一定的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但需要一个由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的过程。
加之中学生叛逆心理较强,不易被动接受现成的结论,所以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补充感性材料。
2.学生知识能力现状:虽然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但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主动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学习目标与任务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掌握改革开放以来的生活巨变与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城市化的含义;理解互联网的兴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通过课堂研讨,培养学生辨证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与史论结合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遵循中学生认知规律,在提供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对比、思考、探究,教会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比,让学生了解我国经济腾飞与生活的巨变,认识坚持与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国家繁荣、民族复兴的保证。
重点难点重点:生活巨变;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难点:从材料中获取信息。
课前准备组织学生分组研究以下问题:我国人民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互联网的作用;入世以来我国社会各个方面取得的成就。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组织学生列举自己所熟悉的视听工具。
生:MP3、MP4……教师利用图片进行总结:从过去的老式收音机、录音机、随身听到今天的MP3与MP4,这些变化充分放映了我们生活的巨大变化。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给学生以亲切、自然的感觉。
(二)讲授新课1、衣食住行的变化教师组织学生探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解放前后,我国人民连吃饭都成为难题…..教师利用冷饮的变化进行总结:我们的日子的确是今非昔比了。
就以我们熟悉的雪糕为例,今天雪糕的种类非常多,可20世纪80年代,我们只能卖到一种叫“冰棍”的冷食。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公开课教案】
材料三:传统的“四大件”从20世纪80年代前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到20世纪80年代后变为彩电、洗衣机、录音机,再变为今天的DVD、手机、家用电脑、汽车等。人们日前讲究穿戴,注重品位,追求时尚。
(5)这一组材料反映了什么重要的历史进程?
【知识梳理归纳总结】
【预习指导新课链接】
1、课标要求:(1)西汉时四大经济区域的范围特点。(2)掌握古代中原人口南迁和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原因
2、学习重点难点:掌握古代中原人口南迁和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原因
Ⅲ、课后:
预习下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完成下个学案上的预习任务。
4.城镇化战略: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市道路。
三、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打破了常规的时间、空间界限,并超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束缚,使信息、知识更迅速、便利地________;同时也在不知不觉地改变着人们生产、生活和__________、_________。互联网不仅改变着传统社会生活,还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__________以及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和方法。
3.倾向: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______________的倾向,形成了城市群的雏形。目前已初具规模的有:以_______为中心的__________城市群,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_________城市群,以_______为中心的_________城市群等。
C.改革开放的决策D.工业基础雄厚
山东省高中历史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教案3 岳麓版必修2
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教师寄语:不去耕耘,不去播种,再肥的沃土也长不出庄稼,不去奋斗,不去创造,再美的青春也结不出硕果。
一、从数据看沧桑巨变:1、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1)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发展水平不仅落后于国家,也不及一些发展中国家。
(2)到1978年,仍位列很多发展中国家之后。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内生产总值迅速增长。
2、国际经济地位的变化中国经济总量的排名,1990年为世界、发展中国家第二;2001年为世界第六、发展中国家; 2006年为世界,超过法国和英国3、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人民生活水平开始向迈进。
(2)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了的奋斗目标。
(3)2007年,中共“”提出,增强发展,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城镇化进程加快:1、含义:是指、和、、模式由农村型转向城市型的过程。
2、进程:(1)改革开放前,进程十分。
(2)改革开放后进程加快。
(3)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3、发展倾向:(1)特点: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倾向,形成城市群的雏形。
三大城市群:、、。
(2)作用:发挥大城市的作用,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提供依托。
三、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1、背景:(1)化时代到来。
(2)大力支持。
(3)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技术的进步。
2、表现:(1)年全面开展因特网业务。
(2)至2007年9月,中国互联网用户已达1、72亿。
(3)应用领域广泛。
覆盖了的方方面面。
3、影响:(1)使、更迅速、便利的传递和共享。
(2)改变着人们的、、、方式。
(3)改变着人们的以及的方法。
四、时尚中国:1、背景:以来,经济文化发展。
2、表现:(1)思想观念上:、、意识成为很多中国人行动的指南。
(2)生活时尚:衣住发生了很大变化。
居住条件改善以及由此引发的“”。
(3)流行语言:包括新创词语、词汇、语言等。
【课堂——思考探究(享受动脑的快乐)】一、回首——从GDP看沧桑巨变中国GDP统计示意图(1)根据预习内容和示意图,了解建国以来GDP的巨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建国以来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及其原因和影响;了解城市化进程及多样化的城镇
发展道路;掌握互联网的影响;了解改革开放人们生活的巨大变化。
2、过程与方法
(1)理解中国经济腾飞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运用互联网等多种渠道,搜集文字及图片资料,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3)运用分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模式,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历史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腾飞,使人民的生活发生巨大改变,是进入现
代化的重要道路。
(2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复兴并不仅仅是经济强国、政治大国、更重要的
是民族文化的复兴,培养学生社会使命感。
2. 教学重点/难点
建国以来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及其原因和影响;城市化进程及多样化的城镇发展道路;互联网的影响;改革开放人们生活的巨大变化。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龙的传人》视频导入
经济腾飞---《时代》篇,展示各时期《时代》与中国相关封面
教师引导每个小组对疑难问题结合材料进行探讨
讨论: 我们想深入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迁,可以选用哪些方法?
1.讲述网络是怎样改变你生活的?我们应如何让正确对待网络?(分享学生网络小作文)
2.社会生活变迁的的原因?
1.文化立国,复兴优秀民族文化
2.“我来做制片”
你认为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中还可以加入哪些元素?请说明理由
3.2022年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中又会出现哪些内容?
学生活动:
观看《龙的传人》视频,体会民族精神
观看,思考
学生为主体,合作学习。
学生小组长分工引导小组讨论解决疑难
(学生讨论回答,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小组为单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观看,思考,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