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首经典古诗词鉴赏(初三)
语文版九年级下诗词五首赏析
诗词五首课文说明行路难《行路难》李白原作三首,这是第一首。
诗中抒写了他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愤激情绪;但仍盼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的乐观豪迈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本诗利用比兴的手法描写了人世间的坎坷,抒发了诗人的人生追求,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天宝元年(742)李白被召入京供奉翰林。
但玄宗对他礼遇有加,不过是赏识他文学上的才华,李白“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思想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
“一生傲岸苦不谐”的清高使他无法忍受这种处境,而他“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的高傲也不为宫廷权贵们所容,终被“赐金放还”。
离开长安,就意味着被迫放弃自己的理想。
这不能不使怀抱着积极用世之心的李白感到极度苦闷。
同时,长安三年的所见所闻使他对统治集团的本质和社会现实也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
初到长安时的那个飘逸超脱的“谪仙人”李白,此时此刻深深感到世路的艰难,于是于天宝三年(744)借乐府旧题《行路难》酣畅淋漓地抒发自己的茫然、悲愤以及仍然执着于理想的强烈自信。
诗一起首欲抑先扬,极言宴席的华美。
“斗十千”“直万钱”,手法高度夸张。
对此“金樽”“清酒”“玉盘”“珍羞”,一向信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李白却一反常态:“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透露出内心深沉的苦闷和迷惘这两句诗虽从鲍照诗句脱化而来,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尤其是一连使用“停”“投”“拔”“顾”四个动词,生动刻画出诗人既悲愤郁闷又竭力从苦闷中挣扎出来的自我形象。
接着从“茫然”引出行路难。
冰塞黄河,雪满太行,两个比喻不仅将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而且因其带有浓厚的夸饰色彩使两句诗颇具豪放的气势。
李白诗往往哀而不伤,悲而能壮,与他善于创造这类阔大的意象有密切的关系。
至此已将行路难写到极处,诗人似乎足“山重水复疑无路”了。
然而追求理想的执着和强烈的信念使之不甘自弃,他的思绪一下子飞到遥远的上古,从吕尚、伊尹两位圣贤的曲折经历中得到慰藉和启发。
初三语文知识点古代诗词的鉴赏与赏析
初三语文知识点古代诗词的鉴赏与赏析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博大精深的内涵,反映了古人的生活情感和思想意境。
学习古代诗词,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语文素养,还能够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下面,我们就来鉴赏和赏析一些常见的古代诗词。
1.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夜晚思乡的情感。
通过运用夜晚、明月和故乡等意象,将诗歌的主旨表达得淋漓尽致。
我们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李白对故乡的眷念之情,以及对命运的慨叹之情。
2. 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以壮丽的自然景色和深沉的思乡之情打动读者。
诗人通过描述戍鼓、边秋、雁声等景物,将自然环境与人的命运紧密相连,表达了对故乡和兄弟的思念之情。
在赏析这首诗时,我们可以品味其中的深情和壮丽,体会杜甫的家国情怀。
3.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求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壮丽的山河景色和豪放的情感来表达对人生追求的激情。
王之涣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突出人生奋进的主题。
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作者追求卓越、向上进取的精神,同时也体味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广阔。
4. 苏轼《江城子·十里春风送别人》十里春风送别人,才抵几回伤心,唤起花床梦不成。
葬花君莫笑。
又送王孙去,萦烟四溅,更无消息。
那堪寂寞无行路,一过江陵,人影相失。
霞映台门桃岁晚,青黛细梢嫩,问将谁与红尘暂别。
神完气减不远游,轧轧金奁妆正少。
这首词通过虚实结合、动静对比的手法,巧妙地表达了词人对离别的痛苦和情感。
我们在欣赏这首词时,可以感受到苏轼深沉的思绪和割舍不下的情感,以及对生命转瞬即逝的感慨。
通过以上几首古代诗词的鉴赏与赏析,我们可以体会到古人的艺术才华和深邃的思想,感受到他们对生活、自然和人情的独特见解。
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赏析整理
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赏析整理古代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赏析是一项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任务,通过对古代诗词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本文将对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进行整理,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
篇一:咏鹅《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此诗作者郭沫若,他以通俗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壮丽的景色。
语言简单朴素但意境深远,读者也能轻易地体会到壮观景色给人带来的宏大感觉。
篇二:登鹳雀楼《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此诗为唐代文学家王之涣所作,描写了鹳雀楼的壮丽景色和杰出人物,语言典雅华丽且富有韵律感,堪称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
篇三:赋得古原草送别《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岁月更替和人事离别的主题。
诗中的意象鲜明而富有生动感,给人以深刻的感悟。
篇四:江雪《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通过对江雪景色和独自钓鱼老人的描写,表达了孤独与寂静的主题。
诗歌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篇五:将进酒《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诗为唐代文学家杜甫创作的名篇,以豪情壮志和友谊为主题。
诗中用词凝练,朴实无华,意境宏大而深远,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以上是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的部分赏析。
通过对这些经典作品的研究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希望读者们能够深入品味这些诗词,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滋养。
九年级古诗词五首(精选5篇)
九年级古诗词五首(精选5篇)第一篇:九年级古诗词五首•望江南赏析诗歌赏析(九年级上)望江南赏析诗歌赏析(九年级上)望江南?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蓣洲。
[评析]:词写一个女子盼望意中人归来的心情,以“望”字贯串全文。
望的结果是肝肠寸断。
1.这首不到30字的小词,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是从清晨写到黄昏;就景物而言,先后写了楼、帆、斜晖、江水、白蘋洲等。
就人物情感变化而言,由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
2.本词给人们展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00字内)。
3.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这两句写景抒情,生动含蓄地刻画了思妇对爱人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过尽千帆”可见思妇望江时间之长。
“皆不是”三个字包含了多少情思。
“斜晖脉脉水悠悠”是写夕阳西下,江水不断东流的自然景象,江水悠悠,预示着明天、后天还要不停地等下去。
等待是充满渴望的,又是苦恼无奈的,其情之深之真,可想而知。
不言相思而相思之情毕现。
4、这首小令,只有二十七个字。
起句“梳洗罢”,看似平平,“语不惊人”。
但这三个字内容丰富,给读者留了许多想像的余地。
这不是一般人早晨起来的洗脸梳头,而是特定的人物(思妇),在特定条件(准备迎接久别的爱人归来)下,一种特定情绪(喜悦和激动)的反映。
这三个字,把这个女子独居的环境,深藏内心的感情变化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是生动地表现出来了吗? 接着,出现了一幅广阔、多彩的艺术画面:“独倚望江楼。
”江为背景,楼为主体,焦点是独倚的人。
这时的女子,感情是复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情绪是变化的。
初登楼时的兴奋喜悦,久等不至的焦急,还有对往日的深沉追怀……这里,一个“独”字用得很传神。
“独”字,既无色泽,又无音响,却意味深长。
透过这无语独倚的画面,反映了人物的精神世界。
一幅美人凭栏远眺图,把人、景、情联系起来,画面上就有了盛妆女子和美丽江景调和在一起的斑斓色彩,有了人物感情变化和江水流动的交融。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词五首》赏析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赏析望江南【晚唐】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干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这是一首写离情愁思之词。
一个女子,清早梳妆打扮,倚靠栏杆,眺望江面,期待着爱人的帆船归来。
然而从早晨到日暮。
干帆过尽,始终不见爱人踪影,因而'肠断白苹洲。
“过尽干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是写景抒情,生动含蓄地刻划出了思妇对爱人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过尽干帆,可见思妇望江时间过长。
她独倚江楼眼望江面对每一只船都寄予了深切的厚望。
希望朝思暮想的爱人正在那驶过来的某一只小船上,但热切的希望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
过尽千帆皆不是“皆不是”三个字包含了多少情思。
有焦灼而又充满希望的等待,有失望苦恼的无奈,其情之深之真,可想而知。
不言相思而相思之情毕现。
”斜晖脉脉水悠悠'境界扩大,于广阔的画面之中包蕴了丰富的内容。
干帆过后,不见爱人,看帆徒使人伤感,不看也罢,她把目光投向那水天相接的远处,但见一抹斜阳静静地照着江面,江水无语东流。
面对此景,“此时无声胜有声”,主人公孤独寂寞之感便真切呈现于读者眼前。
渔家傲①【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②衡阳雁去无留意。
③四面边声连角起,④千嶂里,⑤长烟落日孤城闭。
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⑦羌管悠悠霜满地。
⑧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①此词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始见于北宋晏殊,因词中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便取“渔家傲”三字作词名。
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个七字句,一个三字句,每句用韵,声律谐婉。
②塞下:边地。
风景异:指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③衡阳雁去的倒文。
湖南衡阳县南有回雁峰,相传雁至此不再南飞。
见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五十五。
④边声:马嘶风号之类的边地荒寒肃杀之声。
角:军中的号角。
⑤嶂: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⑥长烟:荒漠上的烟。
⑦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
勒:刻石记功。
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馀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
九年级语文版诗词五首赏析
九年级语文版诗词五首赏析九年级上册四十一、《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描绘塞外景色,以“征蓬”“归雁”作比,侧重表现行程的艰苦遥远,抒发了作者内心的不平。
2、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
一个“大”字,形象描绘出边疆沙漠的荒凉与浩瀚,一个“直”字则表现出了劲拔和坚毅之美,“圆”便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
诗人不仅实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还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到广阔的自然环境中去,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是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中心:这首诗叙述了作者出使塞外的艰难行程,描绘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歌颂了河西军队的声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政治上受排挤而体现的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四十二、《泊秦淮》1、“烟笼寒水月笼沙”两个“笼”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两个“笼”字将轻烟、寒水、淡月、细沙四景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图。
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
2、“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犹”字意味深长,蕴涵了哪些丰富的内容?“犹”字,意为“还”的意思。
意味深长,巧妙地将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也蕴含着对世道的愤慨。
3、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听歌的醉生梦死的统治者,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担心国家前途的危机意识。
4、《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中心:本首诗通过夜泊秦淮河,目睹灯红酒绿,触目生情,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讽刺那些醉生梦死、苟且偷安的上层人物。
四十三、《无题》1、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是运用双关和比喻的手法,“丝方尽”隐指“思方尽”,“烛泪”隐指“相思之泪”,巧妙地表达了两个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比喻新奇。
初中九年级古诗词赏析
初中九年级古诗词赏析学习初中的古我们不应该还停留在背诵阶段,我们应该学会赏析古诗。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九年级古诗词赏析,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初中九年级古诗词赏析(一)渔家傲·秋思宋代: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赏析上片着重写景。
“塞下”二句首先点明地点,时间和边地延州与内地不同的风光,其次具体地描述风光的不同,西北边疆气候寒冷,一到,寒风萧瑟,满目荒凉,大雁此时奋翅南飞,毫无留恋之意。
“四面边声”三句写延州傍晚时分的景象,边声伴着军中的号角响起,凄恻悲凉。
在群山的环抱中,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城门紧闭,“孤城闭”三字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
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
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画,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特异的风景。
下片抒情。
“浊酒一杯”二句,先自抒怀抱,作者为前线三军统帅,防守边塞,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
想要借一杯浊酒消解乡愁,路途遥远,家人在何方?更重要的是,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就无从谈起。
而要取胜又谈何容易,因此更浓更重的乡愁就凝聚在心头,无计可除。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紧承“长烟落日,”到了夜晚,笛声悠扬,秋霜遍地,更引动了征人的乡思。
全词结束在“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二句上,此二句从写景转入写情。
戍边将士上下一心,同仇敌忾,本可以战胜敌人,无奈朝廷奉行的是不抵抗政策,戍守艰苦,又无归计,人怎么能睡得着呢!旷日持久的守边白了将军的头,使征夫洒下许多的热泪。
把西北边陲的羌管笳鼓声带进词坛,使词进一步向社会化靠拢,旁枝独秀于艳词之外,本篇即为发端者之一。
语气沉郁雄浑,风格苍凉悲壮,上下片之间情景相生,浑然一体。
上篇“雁去无留意”移情于物,生动地表现了征人久戍边关,更无留意的内心感受。
九年级语文下册 同步讲解 《诗词曲五首》赏析
《十五从军征》品鉴《十五从军征》通过主人公的遭遇,揭示了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佳句揣摩】◎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这四句作者不说老兵归来时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自由地出入庭院,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暗示室空无人;不说庭园荒芜杂乱,而撷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告诉老兵,此地已是人亡园荒。
这里借景抒情,让人黯然神伤。
【妙词赏析】◎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一时”突出了做饭时间之短,暗示饭食之少,除了老兵,无人需食。
“不知”照应了前文内容,凄然之情跃然纸上。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品鉴诗中诗人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送别友人的场面,表现了边防将士的英雄气概以及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佳句揣摩】◎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诗人送别友人时,看到苍茫的大地上,白雪皑皑,红旗一动不动,白雪与红旗构成了色彩鲜明的画面,冷色调画面上的一点暖色、一股温情,使得画面更加灵动。
【妙词赏析】◎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空”字写出友人的身影已经消失,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凝视雪地上的马蹄印,送别友人的惜别之情和怅惘之情极为动人。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品鉴这首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词人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同时也流露出词人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作为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佳句揣摩】◎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里用典——曹操有一次与孙权对垒,见吴军乘着战船,军容整肃,孙权仪表堂堂,威风凛凛,就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这里词人借用曹操之言,讽刺当朝主议的大臣们都是刘景升儿子一类的豚犬,这种别开生面的表现手法,曲尽其妙,而又意在言外。
【妙词赏析】◎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悠悠”一词写出了时间之漫长久远,也写出了词人思绪的无穷无尽。
诗词五首九下
九年级下册的诗词五首通常包括以下五首: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这首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边疆士兵的思乡之情。
通过写景、抒情和叙事相结合,生动地展现出边疆士兵的孤独、苦闷和思乡之情。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这首词表现了苏轼对打猎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通过描绘打猎的场景和感受,苏轼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追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这首诗以雪景为主题,描绘了塞北的冰天雪地和严寒气候。
通过描写雪景和人物的情感,表现了离别之苦和乡思之情。
《乐府诗集》- 汉乐府
《乐府诗集》是汉代乐府机关所搜集的诗歌,是研究汉代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
其中《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汉江临眺》- 王维
这首诗描写了汉江的景色和作者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通过写景和抒情,王维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人生的感慨。
九上《词五首》古诗赏析
九年级上册语文《词五首》赏析望 江南(作者:温庭筠)花间鼻祖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清晨起来梳洗完毕,在楼上凭栏眺望。
“独”简明地写出这一女子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和盼望心上人归来的殷切心情。
同时又自然引出一悬念:行人到底归来没有?②“过尽千帆皆不是”作者通过她看遍一艘艘驶过的客船,来写她的一次次失望,充分地体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到绝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
③“斜晖脉脉水悠悠”写夕阳即将西下,江水不断东流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是在表达这一女子的思想情绪。
④结果“过尽千帆皆不是”,思念的人终究没有回来。
江水悠悠,预示着她明天、后天还要不停地等下去,也预示着她的孤独生活也将不断地持续下去。
⑤“肠断白洲”她把视线从“千帆”“斜晖”和江水那里收回来,使她因相思而愁肠寸断的地方。
(时间:清晨写到黄昏; 景物: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洲; 人物内心情感:从希望到失望到最后“肠断”。
景物层出,情感起伏。
全词没有粉饰刻板之语,多用白描、直叙,却又含蓄、细腻。
风格清新、明快。
)★本词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本词刻画了一个独处深闺,登楼愿望,盼望远行爱人归来的思妇形象 ★本词抒发了怎样的感情?本词抒发了她渴望爱人归来的殷切心情和因爱人未归的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渔家傲*秋思(作者:范仲淹)★上sh àn ɡ片pi àn ,描写塞下荒凉孤寂壮阔的秋景,下xi à片pi àn 抒发思乡忧国壮志难酬的思乡情怀,建功立业之志,表达对朝廷的不满①“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时间地点。
“异”字,以统领全部景物,写出了边地荒凉、萧瑟 ②“衡阳雁去无留意”,秋天边塞的大雁过早飞向衡阳,且毫无稍事逗留之意。
实际上写塞下极寒③四面边声连角起”,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构成塞下特异的“边声”也是中原所没有的。
④“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点明★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也表现了边塞的悲凉壮阔。
九年级---诗词赏析
一.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博大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2.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3.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写。
4.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个句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写的是虚景,是诗人的主观感受,体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一句中“若”字用得好,试评析。
这个句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用“若”字表明写的是虚景,是诗人的主观感受,体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6.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
“洪波涌起”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试作简要赏析。
一个“涌”字写出了大海波涛连天的气势,而且让我们仿佛听到了波涛拍岸的声音。
7.诗中用一“观”字统领全文,采用借景抒情的写法,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8.诗人对海水和山岛的描写十分注意动静结合,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二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2.这首诗极其出色地使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3.这首诗前三行全是写景,没有提到抒情主人公,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有。
九年级语文古诗总结
九年级语文古诗总结
九年级语文古诗总结如下:
1. 《登鹳雀楼》- 王之涣
这首诗描绘了登上鹳雀楼所看到的壮丽景色,展现了人们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生
的思考。
2. 《静夜思》- 李白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夜晚时思念远方亲人的心情,表达了孤独和思乡的
情感。
3. 《将进酒》- 李白
这首诗以豪情壮志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的欢愉和豪放不羁的态度,描绘了诗人自由奔
放的生活态度。
4.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这首诗描绘了大漠孤烟和离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和别离的思考和感慨。
5. 《登高》- 杜甫
这首诗以振奋人心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登上高山所见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人生、社
会和自然的深远思考和思索。
总的来说,九年级语文古诗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表达技巧,通过描绘自然、人生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景象和情感来表达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思索。
这些古诗对研
究中国文化和思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修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九年级古诗汇总赏析
九年级中考语文古诗汇总1.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伊尹乘舟梦日,受聘在商汤身边。
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赏析:诗的一开头,“金樽美酒”“玉盘珍羞”,让人感觉似乎是一个欢乐的宴会,但紧接着“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就显示了感情波涛的强烈冲击。
中间四句,刚刚慨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仿佛看到了吕尚、伊尹由微贱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
诗人的心理,急遽变化交替。
最后一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逼真地传达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
结尾二句,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他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
通过这样层层迭迭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去旧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
中学生古诗词带赏析(精选5篇)
中学生古诗词带赏析中学生古诗词带赏析(精选5篇)古诗词是一种有特殊格式及韵律的文体,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悼亡诗,咏物诗,军旅诗等。
小编在此整理了中学生古诗词带赏析,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中学生古诗词带赏析精选篇11.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宋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一作:守著窗儿)2.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宋代〕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 武陵春·春晚李清照〔宋代〕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中学生古诗词带赏析精选篇21.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李清照〔宋代〕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2. 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李清照〔宋代〕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山又断一作:水又断)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3.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李清照〔宋代〕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九年级上下册古诗词赏析
九年级上下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一、九年级上册词五首赏析■一、《望江南》(唐•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大意】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
千帆过尽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
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蘋洲上。
【主题】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与孤独寂寞的内心情感。
[评析]:词写一个女子盼望意中人归来的心情,以“望”字贯串全文。
(由盼望到失望最终绝望。
)1.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一句中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请说出理由.我认为“独”字,是独自之意,写尽了思妇无限的孤独\寂寞之情。
2、简要赏析“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脉脉"、"悠悠"两个叠词,移情于景,表面写水,暗写女子望穿秋水的眼神。
“脉脉”形容含情凝视,情意绵绵的样子,运用拟人,赋予夕阳以人的情感,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女子对思念之情。
“悠悠”描绘了斜阳余晖欲落未落,含情脉脉,不尽的江水也似乎懂得她的心情,悠悠无语向远方流去,形象地表达了女子的思念之情也像江水一样连绵不绝以及她孤独失望之情。
3、下面对《望江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A、“梳洗罢”才“独倚望江楼”,表明她精心打扮,是为了时刻准备心上人的归来,“女为悦已者容”,一个“独”字,写出了妇女只希望一个人静静等待思念的人归来的心态。
B、“斜晖脉脉水悠悠”表面上是写水,实际上也是喻望穿秋水的眼神——那每天不知疲倦地注目的眼神。
C、这首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D、温庭筠的这首小词一洗常见的浓艳风格,写得清新淡雅,空灵秀丽,而又朴实自然。
后人评价说:“绝不着力,而款款深深,低徘不尽”。
■二、《渔家傲》(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九年级(上)课内古诗五首鉴赏
九年级(上)课内古诗五首鉴赏一、《望江南》整体评析:全词仅仅27字,首句三字,言简意丰,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像的空间,这不是一般人晨起梳妆,而是思妇在准备迎接久别的爱人归来时一种喜悦和激动的情绪反映。
离别的痛苦、相思的寂寞似乎都已成为过去,等待她的将是如意郎君的归来,生动地表现了这个女子深藏内心的感情变化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随时间的推移,在独倚江楼的女子眼里,白藏洲依旧,而离人不归,怎不叫人柔肠寸断?1.“梳洗罢”揭示了女子倚楼眺望之前用心梳洗修饰的经过和急切盼望重逢的心情。
2.“独倚望江楼”中的“独”字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
3.“过尽千帆皆不是”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
4.“斜晖脉脉水悠悠”,写景,描绘出夕阳余晖斜拂江面,绿水悠悠而去,人不见,景依旧的情景。
二、《渔家傲·秋思》整体评析:上阕写景.塞下已自荒凉,秋来更见萧瑟。
雁尚无留意,人留更出于不得已,“四面边声连角起”一语,从听觉上进一步加深悲凉的感受。
我们一闭眼就仿佛真的看到了词中的这座孤城。
那是人烟稀少的边塞,光秃秃的山峰重重叠叠,上空飘浮着一缕缕的青烟,悲壮的号角和着杂乱的边声在四野回荡。
太阳还没有收起它金色的余晖,远远望去,山腰里一座孤零零的城池,城门早已关闭。
1.“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了延州为西北边地,是防止西夏进攻的军事重镇。
“秋来”,点明了季节。
“风景异”,概括地写出了延州秋季和内地大不相同的风光。
2.“衡阳雁去无留意”“无留意”是说这里的雁到了秋季即向南展翅奋飞,毫无留恋之意。
3.“四面边声连角起。
”“边声”是总指一切带有边地特色的声响。
这种声音随着军中的号角声而起,造成了浓厚的悲凉气氛。
4.“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千嶂、长烟、落日、孤城,这是所见;边声、号角声,这是所闻。
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
特别值得玩味的是“孤城闭”三字,它隐隐地透露出对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
初三语文古诗文赏析与解读
初三语文古诗文赏析与解读初三学生学习语文,除了学习现代文学作品外,也需要对古诗文有所了解与欣赏。
本文将为大家带来几首古诗文的赏析与解读,通过对这些经典作品的分析,希望能够增进大家对古代文化的理解与热爱。
一、《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名篇之一,所表达的是诗人豪情壮志和追求进取的精神。
诗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形象地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是诗人对自己壮志未酬的表达,意味着他不甘于平庸,追求更高的事业和境界。
二、《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创作的《登高》,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自己的心境,展现了诗人豪情壮志,以及对时代动荡的深深忧愁。
诗中的“悲秋”和“独登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而最后两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则流露出诗人的失意和对现实的无奈。
三、《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其简洁而富有诗意的表达方式让人难以忘怀。
诗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通过对明月光景的描绘,给人以静谧之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心境的孤独。
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的思乡之情,使读者产生无限遐想。
以上是几首较为经典的古诗文作品的赏析与解读,通过对这些作品的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到古人的智慧和思想。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学习古诗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九年级上册词五首鉴赏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词五首》鉴赏望江南[唐]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认识诗人]温庭筠,唐朝诗人、词人。
[了解背景]本词是一首闺怨词,写思妇楼头,望人不归。
[全诗精释]清晨刚刚梳洗完毕,就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栏眺望。
大江之上,千帆驶过,但哪一条船都不是我所等待的丈夫的船。
斜阳夕晖脉脉无言,江水悠悠不尽,望着开满白色蘋花的江中小州,失望之情涌上心头,真是愁肠寸断。
[诗中言志]表现了思妇不见归舟的惆怅之情。
[话题拓展]女性主题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拟人写景温庭筠斜晖脉脉水悠悠李白人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写肃杀之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思乡爱国、壮志难酬[认识诗人]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学过他的《岳阳楼记》。
[了解背景]范仲淹在镇守西北边疆期间,作《渔家傲》数篇,述边镇之劳苦。
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
[全诗精释]秋天到了,边塞的景物与江南一带迥然不同,大雁向衡阳飞去,而无半点留恋之意。
周围边疆的各种声音连同军中的号角一起响起,充满肃杀之气。
重重叠叠、形势高险、像屏障一样的山峰中耸立着一座孤城,夕阳西下,烟雾缭绕,城门早已关闭。
乡思涌起,然而,浊酒一杯消不了浓重的万里乡愁。
边患未平,功业未成,还乡之计无从谈起。
羌笛之声悠扬,夜深寒重,寒霜满地,引发思乡之情。
将军和征夫都久久不能入眠,流下忧国思乡的热泪。
[诗中言志]表达了边疆将士决心抵御敌人、保卫家园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也反映了他们思念家乡的凄苦心情。
[名句赏析]“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重重叠叠的山峦犹如道道屏障一般耸立。
斜阳西沉,烟雾弥漫,在这千山万壑之中,一座孤城,伶仃而立,城门紧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在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并没有新的 变化,而人却与以前大不一样了,国破、 家亡、夫死,她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 使有心诉说自己的遭遇和心情,也是言未 出而泪先流,这比“声泪俱下”的描写更 深入了一层。她的悲哀是不可触摸的,不 但不能说,而且不能想,一想到就会泪如 雨下。在这里作者利用“日晚倦梳头”和 “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 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
就时间而言,从清晨写到黄昏;
就景物而言,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 江水,又写到白频洲;
就人物内心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 至最后的“肠断”。
梳理总结
本首诗短短27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 时间,从早晨到黄昏;景物,从楼头、 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蘋洲; 就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 “肠断”,显示了它高度概括、凝练的 特点。另外,还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 却又含蓄、细腻。
破阵子
辛弃疾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 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 南)人。南宋爱国词人。21岁 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 他力主抗金,屡受打击,隐居 上饶带湘凡达20年。曾短期被 起用,但不受重视,抱很而终。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 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 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 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 放为主,与苏城并称为“苏 辛”。有《稼轩长短句》。
写作背景
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在两浙西路提点 刑狱公事任上,被人弹劾罢官。他不得已而 在上饶带湖赋闲家居。陈同甫,名亮,也是 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 的朋友,二人经常有书信往来,诗词唱和。 这首词就是寄给陈亮的。
“壮词”,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 等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
破阵子
范 仲
的前4年(1040年),还 淹
在塞外征战。
作为有政治抱负的范仲 淹,面对荒凉和艰苦,是 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衡阳雁去
渔 家
上阕写景 边声连起
千嶂孤城
异
渲染荒凉 萧瑟气氛
傲借
长烟落日
范
景 抒
家万里- 归无计
仲
情
抒发思乡
下阕抒情 羌管悠-霜满地 报国之情
淹
泪
燕然未勒
苍凉悲壮,
沉郁雄浑
渔家傲—范仲淹
人们总是把愁怨比做连绵不断的 流水,比做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 清照却另寻了一个新思路,说:自 己的愁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
你还知道哪些写愁的诗句吗?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
头。
——李煜《相见欢》
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背景简介
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 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
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
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
(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
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
(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
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
沦陷、文词作描写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 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情。 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她在楼上凭栏眺 望,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 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阳西 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 思念让她肝肠寸断。
这是一首风格清新、明快的小词,不 到30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时间、 景物、人物内心情感)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理解大意
在醉酒之中,我挑 亮油灯,端详宝剑,梦 醒时,扎在一起连接的 军营都吹响了号角。在 军营里,分赏给部下大 块烤熟的牛肉,各种乐 器演奏着边塞雄壮的军 歌。秋高气爽,战场上 正在检阅军队。
3、作者有意作“壮词”,“壮”正是这首词 的风格特色,请体味这首词的“壮”是怎样体 现的。
辛弃疾在小序中标明是“壮”词,实际上是 以“壮”写“悲”,“壮”是怎样表现的? “悲”是怎样表现的?全词抒发了怎样的思想 感情作?品从开头到“赢得生前身后名”,基调是 豪壮的,但最后的“可怜白发生”,陡然由壮写 悲。其次,此词的核心句是“可怜白发生”,无 论前面“醉里挑灯看剑”的豪迈举动,还是军营 的雄壮声势,杀敌报国的宏大理想,都是在衬托 “可怜白发生”的严酷现实,在说明理想和现实 的巨大反差。
下片一转,另辟蹊径,写道: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诗人也曾 产生了去那里泛舟的念头。她想去 双溪泛舟并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 切,而是要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去 处。
不过,转而却又否定了自己的计 划。“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 多愁”,怕的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 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
透露着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沉痛和悲愤。
默写: 1.写词人时刻怀念军旅生活,夜不能寐的,梦中萦 怀的句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2.与部下一起分食玩乐的句子: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3.表达作者率师北伐,收复失地的爱国激情和 雄心壮志的句子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4。写作者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之情的句子是: 可怜白发生。
概括上阕的内容:
上阕着重描绘了幻想中的军营生活, 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概括下阕的内容:
下阕是描写想 象中的战斗场面, 表现作者壮志未酬 的极大悲愤。
探究:
1、这首词中,作者用大部分笔墨追忆当年火 势的军营生活,请结合诗句,合理展开想象, 描述一下当年的生活场景。
2、在这首词里,哪两句集中吐露了作者的心 声?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却因多报 了六个首级而被削职.后来,文帝采纳冯唐建议,派冯 唐去云中赦免魏尚.
作业:
爱国是一种高尚的情感,
古人还有很多人书写自己爱国 的激情,请举出几个爱国事例 或爱国诗篇。
说说下阙中运用的典故是什么?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表现作者必致强敌于死地的抱负。 抒发立志为国效命的情怀。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 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 志,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 思想,并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 用的愿望。
江城子—苏 轼
通过记述作者出猎的场景, 表现作者精忠报国的豪情壮志。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苏轼生平
苏轼(1037-1101)字 子瞻,号东坡居士。诗、词、 文、书、画均卓然大家。为 “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词 学上,为北宋词坛豪放派主 要作家之一。
朗读要求: 1、注意把握字音、语气、节奏; 2、要读得抑扬顿挫、荡气回肠。
你能概括上阙的内容吗?
描绘打猎时的威武、壮阔的场景。
通过对塞外风景的描写, 表现了守疆将士对家乡的思 念之情。
内容 写景叙事
课题
抒情
总体
渔家傲 塞下秋景: 思乡,爱国,相同:
秋思
寒冷荒凉 渴望建功立 感情,都与
戒备森严 业
爱国紧密联
江城子 打猎:
渴望被重用,系;
密州出猎 雄壮开阔
为国效力, 风格,开阔、
爱国。
雄壮。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 壮词以寄之
回忆军旅生 活:豪放激 烈具有英雄 气概
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
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 晚倦梳头。物是人非 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只恐双 溪舴艋舟,载不动许 多愁。
你觉得词中哪一个字能 抒发作者的情感?
愁!
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上片首句“风住尘香花已尽”, 交代的是季节特征,鲜花经过春风 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 还残留些花的芬芳,说明这时已到 了暮春时节。
温 庭
精巧,在词史上有较大影响。这首 《望江南》便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筠
望 江 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 江楼。过尽千帆皆不 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朗读要求: 1、语速和重音; 2、要读得情真意切,忧伤邈远。
你认为这首诗作者所要 表达的意思或抒发的情感是 什么?
大家说说,从词中的 哪里能看出作者淡淡的 忧愁?
你可以用自己的话为我们描绘一下 这个场面吗?(围绕哪一个字?)
一狂:太守出猎而须报知 人民跟随去看 二狂:出看而须“倾城” 三狂:猎必射虎 四狂:自比孙郎
你能概括下阙的内容吗?
写自己为国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
你可以用自己的话为我们描绘一下 这个场面吗?(围绕哪一个字?)
一豪:鬓微霜,又何妨 二豪:持节云中 三豪:会挽雕弓 四豪:西北望,射天狼
望江南—温庭筠
描写了一位
因心爱的人远行 而独处深闺的女 子的生活状况和 内心情感,给人 一种淡淡的忧愁。
武陵春
李清照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号 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 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词派的 代表作家。她出生在一个文学 气氛浓厚的家庭里,从小便有 诗名,后嫁给赵明诚,夫妇共 同校勘古书,唱和诗词,生活 优裕和谐。靖康之难起,她和 丈夫避兵江南,赵明诚中途病 死,她流落在杭州、越州、金 华一带,境遇孤苦,卒年不详。
破阵子—辛弃疾
通过作者梦想中经 历的描述,抒发作者壮 志未酬的苦闷。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