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宝德《土地经济学》笔记和典型题详解-土地规模利用【圣才出品】
毕宝德《土地经济学》笔记和典型题详解-土地分区利用【圣才出品】
第四章土地分区利用一、土地分区利用原理1.区位理论及其发展区位理论是关于自然物体和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在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是指导土地分区利用的基本原理。
各阶段区位论的内涵。
(1)农业区位论——杜能的《孤立国》杜能的《孤立国》的中心内容是: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性,而且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当时的经济状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尤其是农业生产用地到农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距离。
假设条件:①在一个大面积的区域内,有一个圆形范围的“国家”,其中有人居住和耕种,而在这个“国家”的外围是大片荒凉不能耕种的土地;这个“国家”的土地是一定的,且完全被投入使用,并要获得尽可能高的纯收益;②在“孤立国”中只有一个城市,且位于中心,其他都是农业用地,城市是农产品的消费中心;③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只有陆上大道联系;④在这个“国家”中,各地的土壤质量和气候条件是相同的;⑤运输费用与农产品的重量和生产地到消费市场的距离成正比。
从这些假设条件出发,杜能推导出关于土地利用类型的下述结论:在距城市最近的郊区,可以生产易腐烂的、不适宜长途运输或者是重量大、单位重量价值低的产品。
这些农产品,如在距城市较远的地方生产,其成本(生产成本加运费)就会超过在城市的销售价格,因而在经济上不合算。
由于城市中每种产品销售价格是一定的,生产这种农产品的企业越靠近城市,纯收益就越大。
但当靠近消费中心的农业企业的产品不能全部满足市场需求时,市场价格就将提高,会扩展农产品的生产范围。
相反,如果市场上某种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可以从城市近郊得到满足,那么距市场远一些的企业就应种植单位重量价值较大的产品,并相应降低生产资料和劳动费用。
结果,随着到消费地距离的增加,土地经营逐渐粗放;相反,距城市最近的郊区,经营集约度就高。
由以上分析得出:城市周围土地的利用类型以及农业集约化程度都是呈圈层变化的。
围绕城市消费中心形成一系列的同心圆,被后人称作“杜能圈”,其相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如下:(1)第一圈距市场最近,种植园艺作物,饲养奶牛,以及种植饲料、土豆、甜菜等;(2)第二圈发展林业,因为它的产品量大、运费高;(3)第三圈以非常集约的方式种植农作物,并实行六区轮作制;(4)第四圈种植牧草及粮食,不实行集约生产;(5)第五圈实行粗放的三圃制;(6)第六圈放牧等。
《土地经济学》第五章 土地规模利用
(二)扩大规模经营的条件 1. 非农产业发达 2. 农机化水平的提高 3.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加强 4. 农业经营者素质的提高
三、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 确定
确定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并不容易,因 为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相对的、 动态的概念,它具有以下特性:
(一)地区性 (二)动态性 (三)层次性 (四)适应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实的城市规模,就 是由以上的集聚经济和集聚不经济的平衡 关系所决定的。
图5—2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规模
(三)城市规模与土地利用效率
从人均用地面积来看,城市规模的扩大同 样存在明显的规模效益。这是因为,城市 规模的扩大,人口的集中造成对土地需求 的增加,使城市土地的价格上升。在市场 机制的作用下,企业会做出尽可能节约土 地的经营决策。
外部经济问题“内部化” 。 外部不经济问题“内部化” 。
第二节 农业土地规模利用
一、农业经营中的土地规模问题 (一)国外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趋势 (二)我国农业土地经营规模问题的背景
二、扩大农地经营规模的经济 机制和条件
(一)经济动因
1. 缩小收入差距
2. 农产品的市场竞争
3.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 移 与要素相对价格 变化
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组织 形式
(一)家庭经营型 2.厂办农业车间 1.种植业专业户 3.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经营 2.家庭农场 (三)企业经营型 3.农户联合经营 (四)规模服务型
(二)集体经营型 1.村办集体农场
五、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 途径
我国扩大农业土地经营规模,重点是在完 善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建立起合理 有效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通过农户之 间的土地转包,实现土地使用权的转移和 集中。
毕宝德土地经济学简述题
土地经济学简答题第一章简述土地的自然特性及其对人类土地利用的影响。
P4一、位置固定性,决定了人类只能就地利用土地。
二、面积有限性,迫使人们必须节约、集约地利用土地。
三、质量差异性,要求人们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各类土地资源,确定土地利用的合理结构与布局,以取得土地利用的最佳综合效益。
四、功能永久性,为人类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提出了客观要求与可能。
1.简述土地的经济特性及其对人类土地利用的影响。
P5一、供给的稀缺性。
土地供求矛盾日益尖锐,导致一系列土地问题的产生,譬如地租、地价猛涨和土地投机泛滥。
二、利用方向变更的相对困难性,要求人们在确定土地利用方向时一定要进行详细勘察,做出长期周密的土地规划,决不能朝令夕改,随意变更。
三、报酬递减的可能性,要求人们在利用土地增加投入时,必须寻找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投资的适合度,确定适当的投资强度,并不断改进技术以便提高利用效益,防止报酬递减现象的出现。
四、利用后果的社会性,要求任何国家都以社会代表的身份,对全国土地利用进行宏观的规划管理、监督和调控。
第二章简述实现土地利用目标的措施。
P31一、制定土地法、土地规划法等法律法规,使制定的规划有法律保障。
二、制定土地利用规划,确定全国各类土地的利用方向、结构和改良措施,使之既能满足农业需要,又能提供非农业场所。
三、改革完善土地使用制,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建立规范的土地使用权市场。
四、由政府直接控制农地向非农用地的转移,防止耕地流失。
简述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
P34一、农业优先,统筹安排用地结构。
(即首先要要保证粮食等农业生产的用地。
)二、集约利用为主与保证适量的耕地面积相结合。
(坚持资本集约与劳动集约型相结合,又必须保有一定面积的耕地,努力扩大耕地。
)三、专业化利用与综合利用相结合。
(要求因地制宜、集中连片,便于管理和分工。
除种植最适宜的作物之外,同时要尽可能的各类农作物;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土地,又能改良土壤,提高土地肥力,增加经济效益。
毕宝德《土地经济学》笔记和典型题详解-国外现行土地制度概览【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国外现行土地制度概览一、国外现行土地所有制1.俄罗斯联邦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于1993年开始土地制度改革,由原来的单一土地国有制向土地个体所有制、地方土地所有制、土地共同公有制等多元化土地所有制转变。
目前,俄罗斯国有土地仍然占全国土地的90%以上。
2.美国美国全国的土地中,有59%为私人所有;39%为公有,其中联邦政府所有的为32%,州及地方政府所有的为7%;另有2%为印第安人保留地,即专门辟给原来美洲的土著居民的。
3.加拿大加拿大现行土地所有制分联邦公有、省公有和私人所有三种形式。
联邦和省公有的土地共占国土面积的90%,私人所有的土地只占国土面积的10%。
但全国的城市土地、上好农田、牧场等经济效益较好的土地,基本上都为私人所有。
4.日本日本现行的土地制度是土地私有制。
目前,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所有的土地占国土面积的35%,私人所有的土地大约占65%。
5.英国英国的土地虽然在法律上属于英王(国家)所有,但完全拥有土地权益的土地持有人纯粹是该土地的永久占有者,只要他不违反土地法、土地规划或侵犯他人利益,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占有和使用土地。
因此,在实际中这些土地持有人也往往不严格地被称作地主。
6.马来西亚马来西亚现行的土地制度,土地大约分成两大类:一为政府土地;二为私人土地。
二、国外现行土地使用制1.俄罗斯联邦苏联的土地属于国家专有,把土地完全排除在民事流转之外,严禁土地买卖、出租。
在苏联,任何组织或个人要使用土地,均须遵循严格的土地使用程序向国家申请,国家则将土地划拨给使用者无偿无限期使用。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于1991年成立后,逐步开始土地制度改革,废除了长期实行的无偿使用制度,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征收土地税和土地租赁费,开放土地市场,允许土地买卖、转移、出租、抵押、交换、入股等。
2.美国和加拿大美国所有土地都实行有偿使用。
加拿大法律规定个人对私有土地拥有充分自由的支配权及继承权,私人土地可以自由买卖,任何个人都可以通过买卖和租赁的方式从政府那里获得新的土地,并通过对所获土地的投资开发和转移来获得超额利润。
毕宝德《土地经济学》笔记和典型题详解-土地计划利用【圣才出品】
第六章土地计划利用一、土地计划利用的必要性1.土地计划利用的含义土地计划利用是指按照事先确定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规定的用途和条件对土地加以利用。
广义的土地利用计划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的中期和年度计划。
狭义的土地利用计划只包括土地利用的中期和年度计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辖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作出的长期全面安排,重点在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
土地利用计划侧重于土地利用的中期和年度的数量安排。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则依靠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实施来实现。
2.土地计划利用的必要性(1)土地的特性要求实行土地计划利用①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和土地经济供给的稀缺性。
②各类土地利用之间联系密切。
需要对各个区域和各种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统筹规划,以减少或避免各种土地利用间的负面影响,实现土地合理利用。
(2)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要求实行土地计划利用①社会经济的发展既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方优势,又要全国一盘棋,统筹安排,以避免重复建设和不合理竞争。
②正确处理土地资源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国家要实现土地供求的基本平衡,就要把握经济发展的规律,对未来发展引起的土地需求结构和布局变化作出科学预测,实行土地计划利用。
③减少或避免因土地用途改变造成的损失。
通过土地利用规划、计划的合理安排,就可以减少或避免土地用途的反复转变造成的巨大损失。
(3)国家法律规定必须实行土地计划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对于实行计划利用有明确的规定。
3.土地计划利用与市场配置的关系(1)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调节的必要性市场配置土地资源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应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但市场配置仍然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这是因为市场配置有其局限性,在市场失灵的地方,需要通过政府干预和调控来弥补。
土地市场配置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①在土地利用的市场配置中,决策主体容易忽视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不能很好地处理宏观层次的土地资源配置问题。
毕宝德《土地经济学》笔记和典型题详解-地租理论及其应用【圣才出品】
第十六章地租理论及其应用一、地租概论1.地租的概念和分类地租是直接生产者在生产中创造的剩余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
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实现的形式,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
从不同的角度和标准,可以将地租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把资本主义地租按其形成条件和原因的不同,分为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
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是资本主义地租的普遍形式,垄断地租仅是个别条件下产生的资本主义地租的特殊形式。
2.地租的产生与发展(1)地租是与土地所有权出现于广大耕地上同时产生的。
最初出现的是奴隶制地租。
奴隶制地租以劳役地租为基本形式。
(2)随着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出现,产生了封建制地租。
封建制地租在前期以实物地租为主,后期出现货币地租。
前资本主义地租(奴隶制地租、封建制地租)的共同特点是:土地占有者与生产者的直接对立;土地所有者占有直接生产者的全部剩余生产物,以至部分必要生产物。
(3)资本主义地租不再是占有直接生产者的全部剩余生产物,而仅是其中的超额利润部分,平均利润部分由产业资本家占有。
资本主义地租反映的是土地所有者通过产业资本家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经济关系。
资本主义地租以货币地租为主要形式。
(4)社会主义地租反映的是在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以及土地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对土地收益的分配关系;同时,社会主义地租还是国家用于调节社会生产与分配的经济杠杆。
3.西方经济学的地租理论(1)西方古典经济学家的早期地租理论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以后,由于地租日益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而普遍的现象,西方古典经济学家在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早期就开始对地租问题进行了研究。
早在17世纪后期,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在其名著《赋税论》中首次提出,地租是土地上生产的农作物所得的剩余收入,并指出,由于土壤肥沃程度和耕作技术水平的差异,以及产地距市场远近的不同,地租、地价因而也不同。
毕宝德《土地经济学》笔记和典型题详解-中国现行土地管理体制【圣才出品】
第十一章中国现行土地管理体制一、中国土地管理体制的演变1.土地管理机构设置的演变自新中国建立后至今,国家土地管理机构的设置大体经过统一、分散、再统一三个不同阶段,其中持续时间长、占主导地位的是多头分散的土地管理机构设置。
(1)多头分散管理阶段1949年7月政务院内务部下设地政局,作为全国土地管理机构,以后,随着政府管理部门分工的细化,土地管理工作逐步向各部门分散。
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动乱”期间,土地失管失控的情况更为严重,分散在各部门的土地管理工作同其他工作一样,基本陷于停顿状态。
1982年,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确定在农牧渔业部下设土地管理局,行使国务院授权归口管理全国土地的职能。
(2)城乡土地统一管理阶段1986年国务院第100次常务会议决定:①针对中国人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确定全国土地资源统一管理体制;②决定成立直属国务院的土地管理机构——国家土地管理局,负责全国土地、城乡地政的统一管理工作。
到1998年,全国已形成了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县(市)、乡(镇)五级土地管理体系。
(3)国土资源相对集中统一管理阶段1998年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组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国土资源部是主管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国务院组成部门。
至此,我国从陆地到海洋,从土地到矿产,实行了集中统一的管理,建立起现行的土地管理体制。
2.土地管理事权的演进(1)自新中国成立至1986年,土地管理的事权主要是由当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引发的,工作内容少,事权较为单一(2)1986年以后,城乡土地管理事权不断拓展①确立土地基本国策,形成了耕地保护机制,耕地锐减的势头基本得到遏制。
②改革土地使用制度,建立土地市场,市场机制在土地资源配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历史性突破。
③改革单一的土地管理方式,加强了土地资产管理,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
毕宝德《土地经济学》笔记和典型题详解-地价理论及其应用【圣才出品】
第十七章地价理论及其应用一、地价理论1.地价基本原理(1)马克思主义地价理论的主要观点①自然状态的土地虽然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但有使用价值,并存在价格。
②土地价格的实质是地租的资本化。
③土地租金是出租土地的资本化收入。
(2)西方现代地价理论西方现代地价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其核心观点是:持有土地可能得到的利益,不仅只有土地的利用收益,而且还应把卖掉土地产生的利益考虑进去,因此,不只是土地收益决定地价,而且资产市场也参与了土地价格的决定。
(3)西方现代地价理论的特点①以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为理论基础。
②以现代土地产权为价格载体。
③以权利人的经济收益为价值内涵。
④以资本的价格为价格标准。
(4)西方现代地价理论的不足①理论基础已经改变。
②土地收益价格不能体现土地利用的外部性。
③以土地产权定价不能充分反映土地资源的经济价值。
④土地价值不只是一宗土地利用过程中劳动者剩余价值的转移。
2.土地价格的内涵和特点(1)土地价格的内涵土地价格的内涵是在正常市场条件下土地所有者转移土地纯收益(地租)的资本化价值。
这种土地纯收益,是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剩余价值的资本化价值,在正常市场条件下能够弥补自然土地具有的价值补偿和凝固在土地中的土地资本的价值补偿。
我国城镇土地估价的价格内涵是:在正常市场条件下一定年期的土地使用权未来纯收益的现值总和。
其权利特征是出让土地使用权。
划拨土地使用权价格、承租土地使用权价格是其特殊形式,租赁权价格、地役权价格是其派生形式。
(2)土地价格的特点①土地价格是土地的权益价格。
②土地价格不是土地成本的货币表现,不依生产成本定价。
③土地价格由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决定,而土地需求影响更大。
④土地价格呈总体上升趋势。
⑤土地价格具有强烈的地域性。
3.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1)一般因素一般因素是指影响土地价格的一般的、普遍的、共同的因素,它对土地价格的总体水平产生影响。
①经济发展状况。
主要指经济发展速度、财政收支状况、储蓄投资水平、居民消费能力等。
毕宝德《土地经济学》笔记和典型题详解(2-13章)【圣才出品】
第二章土地资源利用概论一、土地利用的内涵及目标1.土地利用的内涵(1)土地利用的内涵是动态的,土地利用即就是土地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综合行为。
(2)土地利用最基本的内容包括:①土地资源的调查、分类、统计土地资源的调查,就是要调查土地的自然因素,包括土壤有机质含量、酸碱度、氮、磷、钾以及其他一些重要微量元素的含量,土壤团粒结构、水分含量、质地类别以及土地的地形、坡度、海拔等,还要调查每类土地的最优利用方向、利用途径。
在土地调查的基础上还要对土地分等定级,进行分类、统计、登记。
②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第一,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土地利用程度是指人类对土地的利用与改造程度以及土地受人为影响的变化程度,这可用一系列指标来反映。
在农业领域,可以用垦殖系数(耕地面积/土地总面积)、森林覆盖率(林地面积/土地总面积)和水面利用率(已利用水面/全部水面)等指标来反映土地利用程度。
对城镇或非农建设用地,一般用建筑密度(建筑物占地或基地面积/用地总面积)、容积率(建筑面积/用地总面积)、土地利用系数(已利用土地/土地总面积)等指标来反映城市土地利用程度。
这些指标越高,表明土地利用程度越高。
第二,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土地利用结构一般是指一定区域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或土地覆被之间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以各种土地利用类型或土地覆被占该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重表示。
简言之,土地利用结构分析就是指对在整个土地面积中,各类用地(或各种覆被)所占的比重的分析。
第三,土地利用效益分析。
土地利用效益是指土地利用后给人类带来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它反映了人类利用土地目标实现的程度。
③土地利用规划从宏观上讲,是指一套对实现土地合理利用综合目标最有利的土地利用方案和行动路线的系列决策,是各种土地利用规划的总称。
从微观上讲,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对土地的潜力,其他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可供选择的土地利用格局进行系统评定,以选择对实现土地合理利用综合目标最有利的土地利用方案和措施的过程。
毕宝德《土地经济学》笔记和典型题详解-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圣才出品】
第九章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一、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和形式全面理解和正确认识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首先需要把握下列七点:(1)全部土地都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2)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分为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
(3)土地的全民所有制,具体采取的是国家所有制的形式,该种所有制的土地称为国家所有土地,简称国有土地,其所有权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行使,具体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
(4)土地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具体采取的是农民集体所有制的形式,该种所有制的土地被称为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简称集体土地。
(5)城市市区的土地全部属于国家所有。
(6)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有的属于国家所有,有的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7)建制镇既不属于《宪法》和《土地管理法》所说的城市范畴,镇的土地所有权问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处理,以下几种情况属于国家所有:①城市市区的土地。
②农村和城市郊区中已经依法没收、征收、征购为国有的土地。
③国家依法征用的土地。
④依法不属于集体所有的林地、草地、荒地、滩涂及其他土地。
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部成员转为城镇居民的,原属于其成员集体所有的土地。
⑥因国家组织移民、自然灾害等原因,农民成建制地集体迁移后不再使用的原属于迁移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中国土地总面积中,国有土地约占54%,集体土地约占46%。
在中国现有耕地面积中,属于国家所有的占5.6%,属于集体所有的占94.4%;在现有森林面积中,70%以上属于国家所有,20%多属于集体所有。
二、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的建立和发展1.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制的建立和发展(1)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没收、征收地主、富农的土地,无偿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把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个人土地所有制。
(2)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对个体农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把农民个人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体所有制。
毕宝德《土地经济学》笔记和典型题详解-土地金融【圣才出品】
第十八章土地金融一、土地金融概述1.土地金融的概念土地金融是以土地为媒介而进行的货币与资金的融通活动,是通过各种信用方式、方法及工具,有效地组织和调剂土地领域中货币资金的活动。
土地金融的基本任务是以最有效的方式、方法及工具,向社会筹集资金,用以支持和配合土地的开发、利用以及开展经营方面的资金融通,促进地产业不断发展。
土地金融的主要内容包括发生在土地开发、利用、经营过程中的贷款、存款、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证券发行与交易,以及土地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中间业务等信用活动。
2.土地金融的特性(1)土地商品的特性①土地是自然物质而不是劳动产品。
经人们开发的土地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但这种经济价值并不与一定土地所包含的开发劳动成正比。
②土地价格较高,并且从长期趋势看,将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增加而不断上涨。
③土地具有固定性,无法向异地转移流动。
④土地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既不会毁损,也不会消失,可以永续利用。
(2)土地资金的特性①资金垫付量大。
②资金周转期长。
③资金运动的相对固定性。
④资金的增值性。
⑤资金营运的稳定性。
(3)土地金融的特性土地商品和土地资金的上述特性,决定了土地金融的特性。
①土地金融具有自偿性。
②土地金融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③土地金融具有较强的政策性。
④土地金融具有一定的脆弱性。
3.土地金融的分类(1)农地金融①农地取得资金融通:用于农地的购买与租赁;②农地改良资金融通:用于农地开垦、灌溉、排水或土壤改良;③农地经营资金融通:用于购买牲畜、农具、肥料等;④农地经营扩展资金融通:凭借农地所有权或使用权取得从事其他事业所需的资金。
农地金融的主要特点是:在契约到期之前,债权者不得任意要求债务偿还;而债务者可在契约到期前随时偿还;债务占抵押物价值不能过大,应以土地收益剩余能够偿还为限,且偿还期限越长越好;利率低而不变。
(2)市地金融①市地取得资金融通:用于市地的购买与租赁;②市地开发资金融通:用于市地的开发、整理和改造等;③市地经营资金融通:用于商品房建设、项目建造、工厂建设等;④市地的企业或消费资金融通:以市地所有权或使用权取得企业经营或个人消费所需的资金。
毕宝德《土地经济学》笔记和典型题详解-土地集约利用【圣才出品】
第三章土地集约利用一、土地集约利用概述1.土地集约利用的历史必然性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长。
原来的粗放经营方式难以满足人类的需求,根本出路在于实行集约利用,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
所谓土地集约利用,就是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合理增加物质和劳动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
土地集约利用带有一定的时代特点,土地集约利用还有一定的地域性。
2.土地利用集约度与集约利用形式土地利用集约度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投放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位面积土地上投放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越多,则土地利用的集约度越高;反之,就越低。
相对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的资本较多时,这种土地集约利用形式称为资本集约型;反之,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的劳动较多时,这种土地集约利用形式称为劳动集约型。
二、土地报酬递减规律1.正确认识土地肥力土地肥力是土地生产某种产品的潜在能力,它是土地的客观属性。
通常所说的土地肥力是指土地经济肥力,即由土地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构成的综合体。
自然肥力能被利用到什么程度,一方面取决于农业化学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农业机械的发展。
”2.报酬的实质及其形态在土地经济学中,研究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时,就把报酬只定义为对一定面积土地投入中某项变动要素的生产率。
报酬的三种形态用公式表示为:3.“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思想的发展和完善人类对“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认识和实践发源于农业领域。
19世纪以前,西方经济学者把报酬递减规律还主要局限在农业范围内,再加上当时的实验手段和认识手段有限,对“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认识是比较片面的。
完善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思想包括:(1)西尼尔(N.W.Senior)在1836年给这个规律的内涵添加了“农业生产技术保持不变”这一重要条件。
这一条件可以说是“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得以成立的最基本条件。
(2)引入了“若干生产要素投入量保持不变”作为报酬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
毕宝德《土地经济学》笔记和典型题详解-典型题详解【圣才出品】
12.土地开发 答:土地开发广义上是指把尚未利用的土地经过清理、整治,使之可投入利用;狭义上
2 / 5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的土地开发即土地开垦,是指把适于耕作的生荒地经过开垦变为耕地种植农作物。
13.土地保护 答:土地保护是指依据自然生态规律采取各项保护措施或在利用土地时,停止采用原来 的破坏性措施,从而达到保护土地资源的目的。
14.区位地租 答:区位地租是指经营不同区位的土地所获得的收益差额。
15.农业经营规模 答:农业经营规模是指农业生产单位中生产力要素的聚集程度和组合关系。
16.农业土地经营规模 答:农业土地经营规模是指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土地或耕地的数量。
17.土地计划利用 答:土地计划利用是指采取计划方法指导,调整土地资源的利用活动。
38.市场比较法 答:市场比较法是指用已经成交的土地与待估土地相比较,以此推出土地的价格。
6 / 57
圣才电子书
31.土地使用权出让 答: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在转移的行为,包括出售、交换和赠 予。
32.土地使用权出租 答:土地使用权出租是指土地使用者作为出租人,将土地使用权,同地建筑物和其它附 着物,租赁给承租人使用,由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行为。
5 / 5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6.土地供给 答:土地供给是指可利用土地的供给,即地球所能提供给社会利用的各种生产和生活用
1 / 57
圣才电子书
地的数量。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7.土地需求 答:土地需求是指人类了为生存和发展利用土地进行各种生产和消费活动的需求。
毕宝德《土地经济学》笔记和典型题详解-导 论【圣才出品】
第一章导论一、土地的概念和特性1.土地的概念土地是一个由土壤、岩石、矿藏、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并综合了人类正反面活动成果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地的特性(1)土地的自然特性主要包括:①位置固定性;②面积有限性;③质量差异性;④功能永久性。
(2)土地的经济特性土地的经济特性是以土地的自然特性为基础的,主要有以下四个:①供给的稀缺性;②利用方向变更的相对困难性;③报酬递减的可能性;④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二、土地的功能和分类1.土地的功能土地具有三个基本功能:(1)承载功能;(2)生产功能;(3)资源(非生物)功能。
2.土地的分类(1)按照地貌特征,可以把土地分为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2)按照土壤质地,可以分为黏土、壤土、沙土等;(3)按照土地(农用地)生产能力,可以分为高产田、中产田和低产田;(4)按照土地权属性质,可以分为国有的、集体所有的、私人所有的等;(5)按照土地的实际用途,可以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等。
关于中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1981年7月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和土地资源调查专业组提出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其含义(草案)》。
经过几年实践,于1984年7月进行修改与完善,并作为一章纳入了全国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
由于近年来城乡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一技术规程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经过研究与修订,国土资源部于2001年8月21日以国土发[2001年255号文]印发了新的《土地分类(试行)》标准。
将原有两级分类变成三级分类,土地分为三个一级类: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其下又分为15个二级类。
三、土地经济学的对象和研究方法1.土地经济学的对象(1)土地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三个方面:①土地资源利用是指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配与使用,具体包括土地资源的勘察、技术经济评价、土地资源利用的规划与计划、土地集约利用、土地区位利用、土地规模利用及土地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经济问题。
毕宝德第六版土地经济学 第四章 土地分区利用
相同的,都适宜耕作。 4、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只有陆上大道联系,马车是
唯一的交通工具,运输费用与农产品的重量和 生产地到消费市场的距离成正比。 5、本国的农业经营都以获得最大纯收益为目的。
孤立国的农业布局
杜能认为,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为 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而利润(P)则是由农 业生产成本(E)、农产品的市场价格(V)与 把农产品运到市场上的运费(T)等三个因素 决定的。用公式表示就是:
• 货物的供给范围:由中心地供给的货物能够达 到多么大的范围是理解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 的关键。克里斯塔勒将货物供给范围的最大极 限称为货物供给范围的上限或外侧界限,供给 货物的商店能够获得正常利润所需要的最低限 度的消费者的范围称为货物的供给下限或内侧 界限。货物的供给下限的概念类似于门槛人口。 (高级中心地和低中,各种商品的市场区的等级与 范围远不是那麽规格化的,应允许它们相互 交叉、部分重叠。
• 在大城市市场区内,主要交通干线的布局对 下面各级市场区的范围与布局影响很大。
• 人口密度与购买力水平也会影响各级市场区 的范围。
• 某些资源的分布也会影响城市的分布,而使 其不是严格地按六边形模式布局。
韦伯工业区位论的缺陷
• 过分强调了运费、劳动成本等少数区位因素的作 用,而忽视了许多重要的社会、经济、自然、国 防、技术等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 韦伯的区位分析主要是一种静态分析,企图用寻 找力的平衡点的办法来解决工业布局问题。
• 过分突出了部门布局的研究,而忽视了地区布局 的研究。
(三)中心地理论-城市区位论
• 现代先进手段的广泛应用为区位理论提供了有力支撑。
毕宝德《土地经济学》笔记和典型题详解-土地可持续利用【圣才出品】
第七章土地可持续利用一、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1.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过程(1)萌芽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业发展对环境所产生的不良影响,迫使人们开始反思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消极作用,产生了以保护环境为基本内容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萌芽。
(2)形成阶段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工业高速发展使得资源日益耗竭。
这些引起了人们的深层次思考。
l980年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等组织、国家和专家参与制定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3)发展与完善阶段1983年成立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成型和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该组织于1987年向联合国提出了著名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形成了完整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也产生了许多代表性著作。
(4)实践阶段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全世界普遍接受,.并由理论探讨转变为社会实践。
2.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特点(1)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可持续发展就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战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①走向国家和国际平等;②要有一种支援性的国际经济环境;③维护、合理使用并提高自然资源基础;④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和考虑。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点①以经济增长为前提。
②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
③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的。
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也可以用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来概括。
3.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1)可持续发展是发展与可持续的统一,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2)可持续发展涉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意味着社会的整体变革,包括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领域在内,也要如此。
(3)发展的内涵主要是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资源的高效与永续利用同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密切相关。
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良性循环下的经济发展,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人的因素的不断提高。
毕宝德第六版土地经济学 第三章 土地集约利用
正确地认识投入
要想获得土地利用的高效益,就要有
大量的投入。 如果某项固定资产投入已达到最佳点, 就不应再增加这种投入。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应按照报酬递减规 律的思想,求得所有投入的最佳量。
正确掌握农业土地利用的集约度
集约度: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所投资本和劳动的
数量。所投越多,集约度越高;反之越低。
无机能投入
杜尔阁对“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的内涵进行了详细表述
撒在一块天然肥沃的土地上的种子,增加 劳动投入后,产品产量增加的比例会大于投资 增加的比例,直到这一比例达到它所能达到的 最大限度为止。超过这一点再增加投资,产量 的增加会越来越少,直到土地的肥力被耗尽, 投资的增加不会使产量有任何提高。
安德森首先注意到了 科学技术因素的影响作用
ᅀY表示在相应情况下总产量的增加量
如果Y =Ф ( Xi )是连续函数,那么边际产量 还可通过其一次导数求得,即 MPP=dy/dx
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变化用图形表示: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应用
1. 正确地认识投入 2. 正确掌握农业土地利用的集约度
3. 农业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
4. 正确认识和把握非农用土地的集约度
马克思关于土地肥力及其变化规律的观点
土地肥力是土地生产某种产品的潜在能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土地肥力实际上指的是土地经济肥力,是由土
地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构成的综合体。
人工肥力指投入土地的劳动、科学技术和资本
土地肥力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人工肥力的变化
几点启示
1、土地报酬与土地肥力不是同一概念 2、“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命题并没有准确表达 该规律的本质 3、“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不是针对历史过程, 而是在一定生产条件下,一季作物的生产过程 4、“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属于与生产关系无关 的生产力范畴 5、土地单产的提高重要的一条是品种,而品种 不在“报酬递减”研究之列
毕宝德《土地经济学》笔记和典型题详解-土地财产制度概论【圣才出品】
第八章土地财产制度概论一、土地财产制度简述1.土地财产制度的概念和构成(1)土地财产制度的概念广义的土地制度泛指与土地所有、使用、管理及利用技术等有关的一切制度;狭义的土地制度是指土地所有、使用、管理的土地经济制度及相应的法权制度,即土地财产制度。
(2)土地财产制度的构成土地财产制度就狭义来说,①包括土地经济制度。
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在土地利用中形成的土地经济关系的总和,是社会经济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包括相应的土地法权制度。
土地法权制度是人们在土地利用中形成的土地经济关系的法律体现,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完整的土地财产制度包括土地所有制、土地使用制和土地国家管理制度。
2.土地财产制度的特点(1)地位的基础性;(2)国度的差异性;(三)构成的复杂性。
3.土地财产制度的演进与改革土地财产制度作为以土地为载体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其好与坏、先进与落后,关键要看这种土地财产制度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在人类历史上,各个历史时期的土地财产制度都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而不断向前推进和演变。
这种推进和演变,有时是自下而上自发地渐进式地进行的;有时是通过国家政权的力量从上而下统一推进的。
当然,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土地制度改革,其性质、目的和手段都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
土地制度改革不仅有土地所有制改革,同时还包括土地使用制度和土地国家管理制度(体制)的改革。
二、土地所有制1.土地所有制的概念及其产生与发展土地所有制,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制度下土地所有权归属的制度规定。
它是整个土地财产制度的核心,是土地关系的基础。
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制的法律体现,是土地所有者所拥有的、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的排他性专有权力。
这种权力可以细分为: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权能。
这些权能在一般情况下是统一的,归属于一个主体,但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是分离的,分属于多个主体。
随着人口的增加,原始农业的产生与发展,人类有了固定的生产生活用地,才最终出现了土地所有制。
毕宝德《土地经济学》笔记和典型题详解(14-19章)【圣才出品】
3.土地市场的功能
(1)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2)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生产力布局。
(3)健全市场体系,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4.土地市场的运行条件
(1)良好的市场经济外部环境。
(2)完善的土地法律法规。
(3)明晰的土地产权。
(4)发达的土地金融。
(5)优质的市场中介服务。
5.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土地市场模式
4 / 119
圣才电子书
不存在土地市场。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③1978 年中国农村开始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1987 年 11 月,国务院批准国家土地管理局等部门的报告,进行土地所有权和使用
权分离制度改革试点。
⑤1988 年 4 月 12 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所有。 ②市场客体不同。 在完全市场模式下,土地市场的客体是土地所有权及其派生的各种权利,包括土地所有
权、土地使用权、抵押权、空中权、发展权、地役权、租赁权等,均可在市场上自由交换。 在市场竞争模式下,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不进入市场交换,在市场上交换的是除土地所有 权以外的一切其他权利。
③市场竞争程度不同。 在完全市场模式下,因土地所有权能自由交换,因而较之以土地国家所有制为基础的市 场竞争模式更具有市场的完整性和市场竞争性。 6.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 土地市场是依靠以价格形成机制为核心的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运行的,土地价格的形成是 由土地的供给与需求来决定的。土地的供求机制和价格决定机制是土地市场运行机制的核 心。
②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早期的土地市场就是一种无形市场。随着土地市场的发
2 / 119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毕宝德《土地经济学》笔记和典型题详解-土地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圣才出品】
第十五章土地市场的供给与需求一、土地的供给1.土地的自然供给及其制约因素(1)世界土地的自然供给①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公里,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积的29.2%,在陆地上,还有近50%的面积是永久冰盖地、干旱沙漠地、岩石、沼泽、高寒地区等目前难以利用和无法利用的土地。
②土地自然供给在世界各国的分布和结构存在很大差异。
(2)中国土地的自然供给①从热量条件看,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大部分地区属中纬度地带,热量条件优越,70%以上的地区农作物生长期的热量条件都较好。
②从雨水条件看,中国东南部受季风影响强烈,气候温暖湿润。
其中,湿润区占32.3%,半湿润区占17.8%,有利于作物生长。
中国西北部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分别占30.8%和19.2%,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干燥度在1.5以上。
西北部地区大部分是牧业区。
③据初步估计,全国可供开垦的宜农荒地资源仅约3330万公顷,而中国人口众多,中国土地的人口承载力也已处于“临界状态”,并将长期处于这一状态。
因此中国土地的自然供给极其有限。
2.土地的经济供给及其影响因素(1)土地经济供给的含义土地的经济供给,是指在土地自然供给的基础上,投入劳动进行开发以后,成为人类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各种用途土地的有效供给。
(2)土地的经济供给与自然供给的联系与区别①土地自然供给是土地经济供给的基础,土地经济供给只能在自然供给的范围内变动。
②土地自然供给是针对土地能否满足人类生产、生活及动植物生长需要而言的,而土地的经济供给则主要是针对土地具体的不同用途而言的,现在人类特别重视耕地或粮食用地的经济供给。
③土地的自然供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一定的、无弹性的,而土地的经济供给是变化的、有弹性的,并且不同用途土地的供给弹性也是不同的。
④人类难以或无法增加土地的自然供给,但可以在自然供给的基础上增加土地的经济供给。
(3)土地经济供给的影响因素①各类土地的自然供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土地规模利用
一、土地规模利用原理
1.土地利用规模及其表现
土地利用(经营)规模,是指经济活动中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如企业、城市等)所占用土地面积的大小,是反映土地生产要素集中程度的一个指标。
(1)在农业中,土地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资料,土地利用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经营规模的大小。
原因在于:
①农业生产规模总是首先表现为一种土地规模,即只有在具有一定肥力的土地空间上,农业(种植业)生产才能进行。
②土地利用规模是其他生产要素规模的基础,即只有在一定的土地利用规模上才能进行劳动力和资金的投入;劳动力和资金投入规模的大小最终取决于土地利用规模的受容力。
因此,土地利用规模在农业中通常成为农业经营规模的标志。
(2)在工商业中,土地只是作为基地、操作场所而发挥作用。
在城市中,只有当土地成为劳动对象时,土地利用规模才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这样的活动,主要是城市规划和城市房地产的开发经营。
城市土地规模利用问题,主要表现在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城市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用地规模上。
2.土地规模报酬的变动类型
在经济学中,所有的生产要素以相同的比例,同时增加或减少,才是严格意义上的规模变化,称为纯粹规模的变动。
由纯粹规模变动而引起的企业经济效益的变化,称为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的变化,分为三种情况:
(1)当土地规模扩大的幅度小于规模报酬的增长幅度时,称为递增土地规模报酬。
(2)当土地规模扩大幅度等于规模报酬的增长幅度时,称为固定土地规模报酬。
(3)当土地规模扩大的幅度大于规模报酬的增长幅度时,称为递减土地规模报酬。
土地规模利用,就是应尽可能地使土地利用处于报酬递增的阶段,至少也应该是处于报酬不变的阶段,而不是处于报酬递减的阶段。
在这种情况下,土地规模的扩大所能获得的经济利益,就是土地规模经济。
与土地规模经济相对的是土地规模不经济。
如图5-1所示,LAC曲线是一条随着土地经营规模变动而变动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在AM阶段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说明平均成本随着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下降,属于规模经济阶段;在MB阶段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说明平均成本随着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上升,属于规模不经济阶段。
图5-1土地规模经济和土地规模不经济
3.土地规模经济的一般来源
规模经济来源于企业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分别称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1)内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不经济
①内部规模经济,是指因企业经营实体规模扩大而在企业内部产生的效益。
在生产阶段,规模经济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生产要素的不可分性。
首先是单个生产要素的不可分性,使得大规模生产能够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
其次是各生产要素间相互联系的不可分性。
在购销阶段,规模经济是因为企业规模的扩
大可以降低平均交易成本。
首先,大规模企业在与对手进行谈判时,可以凭借规模优势获得相对有利的购销价格;其次,大规模企业可以在收集市场信息、监督合同执行等方面,节约平均交易费用;再次,大规模企业由于大量运输,也可节约平均运费。
②内部规模不经济是指一个生产经营单位在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原因而导致的收益下降,它是与内部规模经济相对应的。
(2)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不经济
①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行业内单个生产经营单位得到的经济利益。
②与外部规模经济相对的是外部规模不经济。
外部规模不经济是指因整个行业或者整个区域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成本增加。
4.集聚经济:空间意义上的规模经济
将生产经营活动集中在某一地点所得到的空间意义上的规模经济,这就是集聚经济。
集聚经济理论是分析城市土地规模利用的重要依据。
一般认为,产生集聚经济的主要原因在于:
(1)规模扩大中大数规则的作用
(2)劳动力供给的互补性和生产的互补性
(3)企业间交通、通讯费用的节约
(4)消费的多样性
(5)公共产品的存在
5.外部性问题“内部化”产生的规模经济
外部经济问题“内部化”后,原本虽然客观存在但是不对土地开发利用者的经济效益产生正面影响的因素,现在被纳入经济效益的计算范围,自然可以提高土地开发利用者的经济
效益,产生规模经济。
外部不经济问题“内部化”后,原本客观存在但是不被土地开发利用者考虑在内的负面影响,将直接增加土地开发利用的成本,产生规模不经济。
二、农业土地规模利用
1.农业经营中的土地规模问题
(1)国外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国家迅速实现工业化,从农村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使得农业劳动力在总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迅速下降。
而农场的土地经营规模则呈现迅速扩大的趋势,农场数量大大减少。
在加拿大、美国以及西欧各国都呈现土地经营规模扩大的趋势。
(2)我国农业土地经营规模问题的背景
我国通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原来土地经营范围十分狭小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了集体经济组织和国营农场,实行了大规模的农业经营。
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开始改革之后,我国普遍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确立了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形式。
就农业土地经营规模而言,由于人多地少的实际国情和土地承包中的平均化倾向,形成了一种以农户为经营实体的普遍的超小规模状况。
但是,随着农村工业化的加速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小规模经营的一些固有的弊端也日渐显露出来。
农业商品经济发展后,小规模农户经营,很难与农产品市场相连接,出现了许多农产品卖出困难的问题。
2.扩大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经济机制和条件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展,一方面为农民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提供了经济动力,另一方面又为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创造了条件。
这样就在市场经济国家,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随着工
业化和城市化的进展而出现。
(1)扩大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经济动因
从扩大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经济机制看,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农民扩大土地经营规模,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动因:
①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小规模农业经营与非农产业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差距越来越大,造成农民的收入显著低于非农产业的从业者,农民为了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而扩大土地经营规模。
②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农产品的商品率大大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而大规模经营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农民为了摆脱小规模经营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享受购销阶段的规模经济而扩大土地经营规模。
③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劳动力工资开始上涨,劳动相对于资本变得越来越昂贵,促使农业实现以资本替代劳动的机械化,农业生产中不可分割的生产要素投入量迅速增大,农民为了充分利用农业机械,获得生产阶段的规模经济而扩大土地经营规模。
(2)扩大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条件
①非农产业发达,农业劳动力已大量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且这些劳动力转移后获得相对长期稳定的职业和收人。
②农机化水平的提高。
③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加强。
④农业经营者素质的提高。
3.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确定
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就是能取得最佳土地规模效益的农业土地经营规模。
是一个相对
的、动态的概念,具有以下特性:
(1)地区性;(2)动态性;(3)层次性;(4)适应性。
在评价农业土地规模经营效益,确定我国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时,必须十分注意上述特性。
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规模经济效益主要来源于固定成本分摊的节约,其直接的效果表现为单位产品成本的降低。
因此常采用生产函数分析来判断规模经济是否存在。
但在我国,由于农业土地规模效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各经济主体由于其本身的政治经济地位所决定的对规模效益的不同偏好,决定了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标志的多元性和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1)当把土地规模效益限定为纯收入(或盈利)时,适度经营规模就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取得最大纯收入(或盈利)的规模。
此时,既可以通过建立土地经营规模与纯收入(或者盈利)之间的函数关系,以函数求极值的办法得到纯收入(或者盈利)最大时的土地经营规模;也可以将不同土地规模的经营单位进行分组,比较各组之间的纯收入(或者盈利),选择纯收人(或者盈利)最大组的土地经营规模为适度土地经营规模。
(2)当把土地规模效益确定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综合时,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评价,往往就需要一个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则多用分组比较法,即根据土地经营规模分组,比较各组的各项指标的数值,选择综合最优组的规模为适度经营规模。
各个指标所反映的农业土地经营规模各方面的效益并不总是一致的,因此应该努力做到统筹兼顾、综合平衡。
在实践中,可以借助综合评分法等来完成综合评价。
(3)从解决现实矛盾的角度考虑,我国还以提高收入和生产水平作为确定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