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学笔记

合集下载

《外国档案管理》笔记整理

《外国档案管理》笔记整理

第一章外国文件管理理论第一节文件定义文件定义的类型(一)划分方式主要是从界定文件形成者范围和定义目的的角度来划分的:1.专指型专指公共文件,把文件形成者界定为“政府部门”或“公共机构”,美、加、澳大利亚、非洲诸国的文件定义均属此类。

2.扩展型扩展了文件形成者的范围,界定为任何公私机构,如谢氏的定义。

这种类型一般在档案学著作中出现较多,不会出现在档案法规中,而专指型则相反。

3.泛指型指一切公私文件,即把文件形成者界定为“一切机构、组织和个人”,如苏联的《社会主义国家档案术语词典》和国际档案理事会的《档案术语词典》。

(二)特点1.专指型文件定义:⑴强调文件及其形成者的“公共性质”,机构活动的“公务性质”,严格排除私有性质的文件。

⑵强调文件的“法律效力”或“行政效力”,使定义具有法律约束力。

⑶多见于各国文件或档案法规中。

⑷由于定义是要贯彻执行的,内涵明确,通俗易懂,易于掌握。

2.扩展型文件定义:扩大了范围,采用该类定义的国家一般把个人形成的文件视为私人手稿,对其另下定义。

3.泛指型文件定义:⑴文件形成者的范围最广泛,泛指一切公私机构和个人。

⑵所含文件种类和类型最为齐全,把文件物质形态等方面的特征高度概括为“不管其形式、载体和记录方式如何。

”(电子文件)⑶使用了“信息”或“信息材料”作为定义的属概念,从而突出了文件的信息属性,把文件纳入了信息资源领域,体现了时代特征。

第二节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文件管理理论的核心部分,也是西方现代档案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文件从形成到最终销毁或永久保存的整个运动过程,研究文件属性与人的主体行为之间的关系,是对文件产生、运动、变化过程和规律的客观描述和科学抽象。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内容:文件从其形成到永久保存,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根据文件的不同价值及其作用形式可将这个完整过程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文件在每一个阶段因其特定的功用和价值而与管理形式、保存场所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关系。

档案重要基础知识点

档案重要基础知识点

档案重要基础知识点
档案是指以文件、图书、图片、影像等不同形式保存的信息单位。

在现代社会中,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对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科学研究以及提供法律证据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关于档案的重要基础知识点:
1. 档案分类:档案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照形式可以分为文字档案、图像档案和声像档案等;按照内容可以分为行政档案、科研档案和个人档案等。

分类的目的是方便管理和检索。

2. 档案鉴定和归档顺序:在档案管理中,鉴定是对产生的档案材料进行审核和鉴别,确定其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归档顺序的确定。

这些工作的目的是保证档案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3. 档案保管和保存:为了确保档案的长期保存和有效利用,档案保管和保存的工作十分重要。

包括建立专门的档案馆、档案库或档案室,采取适当的环境条件和安全措施,以防止档案材料遭受损坏、丢失或被盗。

4. 档案检索和利用:档案的管理目的是为了提供信息的检索和利用。

通过建立档案索引、目录和数据库等工具,使得用户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的档案信息,满足各种需求,如学术研究、法律证据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

5. 档案法律法规:档案管理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因此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来规范档案的管理工作。

这些法律法规包括档案的保密、开放、审批、销毁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总之,档案作为信息资源和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管理和利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不仅需要掌握档案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还需要深入了解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法律法规,以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可信度和长期保存。

这些基础知识点是每个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都应该掌握的。

中山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专业 (图书馆学概论)考研笔记(六)、参考书及复试线、真题、考研复习规划

中山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专业 (图书馆学概论)考研笔记(六)、参考书及复试线、真题、考研复习规划

中山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专业 (图书馆学概论)考研笔记(六)、参考书及复试线、真题、考研复习规划(7.24)第六章图书馆微观工作体系第一节图书馆的微观结构图书馆是社会信息传递装置之一,其结构和功能可以用申农的通信框图加以描述:概括来讲,图书馆工作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信息输入工作,即文献的搜集、整理和组织典藏工作;一类是信息输出工作,即文献的使用和服务工作,如文献的外借、阅览、文献宣传、阅读辅导、参考咨询、文献检索及方法指导、网络信息导航等,也称用户服务工作(读者服务工作)。

第二节文献资源建设文献资源建设,广义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各个具体的文献收藏机构对文献的采集、贮存和协调,即传统上所称的藏书建设¡±(馆藏建设);二是指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国际众多文献收藏机构在采访、贮存和利用方面的协调、规划和资源共享。

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个体图书馆的馆藏文献建设。

一、文献信息搜集无论哪一个图书馆,其业务工作都是从文献信息搜集工作开始的。

文献信息搜集是整个图书馆工作的基础。

这里所讲的文献是广义的。

《文献信息术语国际标准(草案)》(ISO/DIS5127)对文献所下的定义为:在存贮、检索、利用或传递记录信息的过程中,可作为一个单元处理的,在载体内、载体上或依附载体而存贮有信息或数据的载体。

文献按载体的型式来分,有金石、甲骨、简策、纸张、胶片、胶卷、磁带、磁盘、光盘等等。

从出版形式来分,有图书、期刊、报纸、科技报告、专利文献、标准文献、政府出版物、学位论文、产品样本、档案等。

这些不同型式的文献,都是图书馆收藏的对象。

20 世纪后半叶,出现了电子出版物。

电子出版物的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出不同的类型。

①按载体形态划分:磁性媒体出版物;网络媒体出版物;光媒体出版物。

②按文献类型划分: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全文数据库、电子游戏软件、音乐唱盘、激光视盘、交互式教学软件等。

(档案管理)档案学

(档案管理)档案学

一.档案概论☺(名解)档案: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形成者: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

来源:各种社会活动。

形成方式:直接形成。

要求:有价值,即并非所有的历史记录都是档案,只有有价值的那部分才会被作为档案来保存。

形式多样:。

实质:是一种历史记录】☺档案的实存形态: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如文件、文稿、唱片、磁带、光盘、照片、观测记录、实验数据等。

☺(判断)档案的性质:档案的本质属性—原始记录性。

档案的一般属性—知识性和信息性☺对档案真实可靠性的理解:档案的真实可靠性是与其他信息相比较而言的,档案不等于历史事实。

档案的内容若没有失实、歪曲、作伪之处,那么在对于同一历史事实均有记载的各种信息中是最真实、最可靠的(直接的原始记录)。

档案若有失实、歪曲、作伪之处,那么失实、歪曲、作伪这一客观事实也是由档案这一实存形态来予以记录。

“档案无真假”说:档案只要其自身存在就没有“假”的,都是“真”的。

☺档案与其他任何事物的根本区别——档案的本质特性,即原始记录性。

☺档案与资料的联系:资料是现实中最接近档案、与档案关系最为密切的概念。

联系:档案可被人们作为资料看待并使用,但资料不可作为档案看待并使用。

区别:1,本质不同:只有档案才有原始记录性。

2,资料是一个相对性、动态性极强的概念,外延(即包含的内容)极为宽泛,文书、档案、图书、报刊、录音录像等均可称为资料。

☺档案的分类:档案的分类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进行:1,概念分类,即对档案的认识性分类,逻辑层面。

2,实体分类,档案实体的管理性分类。

3,信息分类,档案内容信息的管理性分类。

☺(判断)按形成领域的公、私属性分:公务档案:人们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其形成主体是公务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

如法律、法规、行政公文等。

私人档案:人们在私人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其形成主体主要为个人。

如日记、文稿、票据、笔记、信函等。

注意与“公有档案”、“私有档案”相区别☺档案的价值和作用:价值:有用性。

中山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专业 (图书馆学概论)考研笔记(二)、参考书及复试线、真题、考研复习规划

中山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专业 (图书馆学概论)考研笔记(二)、参考书及复试线、真题、考研复习规划

中山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专业 (图书馆学概论)考研笔记(二)、参考书及复试线、真题、考研复习规划(7.24)第二章图书馆学:性质、方法与趋势第一节图书馆学的学科性质学科性质问题,是个科学分类的问题。

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对这种体系进行分类,便于从总体上去分析其特征,了解各门学科的特殊性质及其相互间的内在联系,进而为发展科学提供战略上的依据。

一、图书馆学是一门具有多种属性的学科,在现阶段,它带有较强的社会科学的特性1.按学科研究对象进行分类,图书馆学的性质在现阶段应属于社会科学。

2.按客观对象的运动形式分类,在没有新的科学分类理论出现之前,图书馆或图书馆事业的运动形式,只能归入社会的运动形式之中。

因而,图书馆学的性质,也只能是社会科学。

3.按研究方法归类,与强调精确性的自然科学不同,图书馆学在现阶段应用最多的还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其他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方法虽然也有应用,但主要集中在应用技术方面,在构建图书馆学理论体系方面,自然科学方法的贡献是局部的、零散的,并没有占据决定意义的地位。

二、图书馆学具有应用科学性质图书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一门致用的学科,图书馆学研究不能游离于图书馆工作之外,图书馆应用技术的研究应占主导地位。

因而,图书馆学又具有应用科学的性质。

三、图书馆学具有管理科学的性质图书馆是社会进行知识管理的一个机构。

知识管理、信息管理是其重要任务。

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特有机构,应当运用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图书馆的文献信息、人员、资金、设备等要素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图书馆学应当研究图书馆及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管理,因此,图书馆学带有管理科学的性质。

四、图书馆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科学,其学科性质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未来图书馆学的性质,可能是综合性科学四、图书馆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科学,其学科性质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未来图书馆学的性质,可能是综合性科学1.图书馆学在最初形成之时,由于其研究内容偏重于具体的工作方法,因而其学科性质,原则上讲是属于应用科学的范围。

2024年档案管理学读后感

2024年档案管理学读后感

2024年档案管理学读后感档案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管理和利用档案的学科,其在信息时代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2024年,我有幸读到了一本关于档案管理学的专业书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这本书,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档案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并明确了其与信息社会的关系。

首先,档案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是基于信息的管理。

在信息时代,信息产生的速度非常快,传统的纸质档案已经难以满足人们获取和管理信息的需求。

而档案管理学通过电子化和网络化手段,使得信息变得便于存储、检索和利用。

这使得管理者能够更加高效准确地获取所需的信息,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效率。

而对于个体而言,档案管理学也能够帮助其管理和保护个人信息,减少信息泄露和滥用的风险。

此外,档案管理学还关注着档案的可信度和可持续性。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的可信度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对于企业和个体而言,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至关重要。

档案管理学通过建立信息管理体系,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可溯源性。

这不仅能够提高档案的可信度,也能够满足司法、管理和监督等方面的需求。

同时,档案管理学还强调档案的可持续性,即档案能够长期保存并随时访问和利用。

这对于历史研究、科学研究和社会治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基本原理,档案管理学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在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学能够帮助其管理和利用海量的信息资产。

通过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和智能化系统,能够将各类档案整合、分类和检索,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档案管理学能够对历史文化文献进行数字化整理和存储,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在个人信息管理方面,档案管理学能够帮助个体管理和保护个人信息,提高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能力。

这些应用领域的发展,正是档案管理学与信息时代相互促进的表现。

综上所述,档案管理学作为一门关注信息管理的学科,在2024年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档案管理学的深入学习,我认识到信息管理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了档案管理学的应用潜力。

档案事业概论笔记(1)

档案事业概论笔记(1)

档案事业概论笔记(1)档案事业概论笔记第一章档案与档案工作1、产生的条件①国家的出现是档案产生的社会条件。

2、早期档案形态:文字的产生是档案产生的客观条件②国家的出现甲骨档案;金石档案(刻在青铜器和铁器的的档案铭文档案与石刻档案的总称)简牍档案(竹简、木牍)缣帛档案(用丝织品作为书写载体)纸质档案3、档案的概念概念:档案是一种原始信息记录。

“术语”中的档案的概念: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档案法中的概念:档案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含义:①档案形成的主体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及个人②档案是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

③档案的实存形态是多种多样的。

④档案是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

⑤档案的形成客体是社会活动。

4、档案的性质(本质属性和一般属性)(1)、本质属性是原始记录性。

(2)、一般属性是知识性和信息性。

档案的信息性又具有自身的某些特性,主要表现为原始性和回溯性。

5、档案与相邻事物的联系与区别。

(1)、档案与图书相同点:知识性和信息性。

区别:①来源不同。

档案是来源于人们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原始记录直接转化而来的,是历史的真迹,图书不真原始性。

②价值作用不同。

③信息存在的方式不同。

(2)、档案与文物。

区别:①文物与档案产生的主观意识不同。

②信息内容的要求不同。

③实存形态不同。

(3)、档案与资料。

区别:①来源不同。

档案是本单位履行职能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文件转化而来的,具有直接性、固定性。

资料是购置、复制、交换得到或自行编制而形成的,是间接的、不确定性的。

②价值不同。

档案是原始的历史记录,具有凭证价值,而资料是为了工作查考之需搜集起来的第二手材料,只有参考作用而无凭证价值。

③保管要求不同。

档案保管国家有明文确定,资料的保管国家无明文确定。

档案管理--重点笔记

档案管理--重点笔记

1.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2.档案区别于其他文献资料的独有特性和根本标志是兼具原始性和记录性于一体的特点。

3.档案和图书、资料等都是知识的一种载体,都属于文献范围。

4.大多数兵马俑身上无文字,只能算是文物,不能当做档案。

5.国家档案全宗,又称国家全部档案,这是社会主义国家档案工作和档案学中的专业术语。

6.革命历史档案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

7.人事档案是专门档案。

8.私人档案是人们在私人活动中形成的、为个人所有的档案,可向有关档案馆寄存或出售。

9.档案的凭证作用,是档案不同于和优于其他各种资料的最基本的特点。

10.档案:时间和作用范围成正比。

11.档案在形成之初的相当一段时间内,主要是对形成者本身有用。

12.档案机密性的强弱与档案保存时间的长短成反比。

13.档案作用是由社会需要决定的,社会的需要在各个时期会不断发生变化,档案作用的侧重点也随之转移。

14.档案的作用是通过人们在日常活动中反复利用而发挥出来的。

15.档案的作用发挥程度取决于人们的利用程度。

16.个人对档案的具体认识及社会上对档案带有普遍性的认识程度,这种社会性的观点成为社会档案意识。

17.档案价值的鉴定可以与档案收集和整理工作结合进行,现行机关对文件进行分类立卷时,往往结合档案价值的初步鉴定。

18.档案工作的服务方向是档案工作政治性的集中表现。

19.档案室、档案馆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是我国的三大机构。

20.档案室是先期保存具有长久保存价值档案的过渡性机构。

21.各级国家档案馆,是集中保存、管理各类档案的文化事业单位。

22.档案中介机构是介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与社会之间的一种经营性社会组织。

23.我国的三大主要机构,是以档案室为基础,档案馆为主体,档案行政管理机构为组织中心。

24.档案收集工作是贯彻集中统一管理原则的具体措施。

25.丰富和优化馆(室)藏是档案收集工作首先必须树立的指导思想。

档案学概论笔记整理(中)教学资料

档案学概论笔记整理(中)教学资料

档案学概论笔记整理(中)《档案学概论笔记整理》第四章到六章第四章档案事业及其构成【本章要点】●介绍我国档案管理工作、档案行政工作、档案教育工作、档案宣传工作、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及档案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主要内容。

●说明我国档案工作基本原则的形成过程及其基本内容构成。

●介绍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基本类型及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发展沿革情况。

第一节档案工作的内容档案工作,从广义上说,包括档案管理工作、档案行政管理工作、档案教育工作、档案科学研究工作、档案宣传工作、档案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等。

一、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工作是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管理档案,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服务的工作。

它的基本内容包括:档案的接收与征集、整理、鉴定、保管、编目与检索、编辑与研究、统计和利用服务。

二、档案行政工作档案行政工作是以国家各项事业的需要为目标,对全国以及地方档案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监督指导的活动。

三、档案教育工作(一)我国档案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档案教育是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档案事业建设需要发展档案教育,培养档案专业人才。

(二)档案教育结构档案教育结构是指档案教育的诸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档案教育的目的是造就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各类档案专门人才。

档案教育结构是一个多层次、多系列的复合结构。

四、档案宣传工作(一)档案宣传的涵义档案宣传是向人们传播档案、档案工作有关信息、思想,从而影响人们行为的过程。

(二)档案宣传的内容1、宣传档案2、宣传档案工作3、宣传档案人员(三)档案宣传的形式1、口头宣传2、运用大众传播媒介3、档案陈列与展览4、档案专业报刊5、档案网站五、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以下简称档案科研),是通过调查、观察、实验、比较、分析等手段,把档案工作实践的感性材料加以研究、提炼,上升为理性成果的一项创造性工作。

六、档案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参与档案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我国档案事业的外部条件。

中山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专业 (图书馆学概论)考研笔记(三)、参考书及复试线、真题、考研复习规划

中山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专业 (图书馆学概论)考研笔记(三)、参考书及复试线、真题、考研复习规划

中山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专业 (图书馆学概论)考研笔记(三)、参考书及复试线、真题、考研复习规划(7.24)第三章图书馆及其社会职能第一节图书馆的概念一、什么是图书馆近现代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美国图书馆学家巴特勒提出来的:图书馆是将人类记忆的东西移植于现在人们的意识之中的一个社会装置。

稍后,美国图书馆学家谢拉提出:图书馆是这样的一个社会机关,它用书面记录的形式积累知识,并通过馆员将知识传递给团体和个人,进行书面交流。

因此,图书馆是社会中文化交流体系的一个重要机关。

与谢拉同时期的德国图书馆家卡尔施泰特则认为,图书是客观精神的容器,图书馆是把客观精神传递给个人的场所。

客观精神的作用就在于它能够建立和维持各种社会形象。

因此,图书馆就是在维持社会形象中,使世代结合的纽带。

实际上,客观精神主要指的是人类创造的文化。

在这个意义上,图书馆就是使文化的创造和继承成为可能的社会机构。

吴慰慈等在《》(1985)中提出: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管和利用书刊资料,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的文化教育机构。

¡±这个定义反映了20 世纪90 年代以前人们对图书馆的认识,它是对传统图书馆本质的概括。

这个定义可以回答有关传统图书馆的四个问题:一是图书馆的工作程序对书刊资料进行搜集、整理、保管和利用;二是图书馆的工作对象书刊资料;三是图书馆活动的目的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四是图书馆的性质文化教育机构。

二、图书馆的构成要素1.文献信息资源(1)信息、知识(2)文献(3)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2.用户3.工作人员4.技术方法5.建筑与设备第二节图书馆的起源与发展一、图书馆的产生1.人类信息交流的形式及特点。

概括来讲,人类信息交流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直接交流和间接交流。

直接交流是指人们之间的直接接触而产生的信息交流;间接交流是指人们通过辅助工具而间接接触所产生的信息交流。

图书馆作为一种工具,正是为适应人类间接信息交流需要而产生的。

档案管理学习

档案管理学习

档案管理学习
档案管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对信息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信息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档案管理学习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能力。

通过学习档案管理,我们可以了解到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信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查找和利用各种信息,而档案管理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找到需要的信息,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档案管理学习还可以培养我们的细心和耐心。

在整理和管理档案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仔细地检查每一份文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这需要我们具备细心和耐心的品质,从而提高我们的工作质量和准确性。

另外,档案管理学习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和其他人一起合作来完成任务,而档案管理学习可以让我们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工作。

通过团队合作,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各自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总的来说,档案管理学习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可以帮助
我们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培养我们的细心和耐心,以及提高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习档案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和利用信息,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档案管理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档案学概论》笔记整理

《档案学概论》笔记整理

档案学概论第一章档案学概论第一节档案的起源与历史沿革一、我国档案的起源1、1947年西柏坡首次提出2、曾三新中国的第一任档案局局长(曾庆红的父亲)3、档案是怎么产生的:社会生活起源论阶级社会产物论语言不能远传、不能持久4、结绳和刻契在一定程度上记录和反映了人们的社会实践程度,它已经具备了备忘、信守、和凭证的意义及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把结绳和刻契看成是我国档案事业的起源,或者叫做档案事业前身。

二、我国档案的历史沿革1、甲骨档案:殷商2、金文档案:周代冶铸在青铜鼎器上的具有记事和书史的文字称为金文档案3、简牍档案:春秋——东晋4、缣帛档案:春秋(贵族)5、石刻档案:盛行于秦6、纸质档案:汉代7、音像档案(以胶片、磁带等磁性材料为载体)8、电子文件:P42三、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对“档案”的称谓商代:典、册(策)周代:中(册的省形字)——先秦时期对文书和档案的概括性称谓典、册汉以后:文书、文案、薄书唐宋:文卷、案卷、文牍、案牍明末清初:“档案”一词已被使用。

大约成书于康熙四十六年的杨宾《柳边纪略》说:“边外文字,多书于木,往来传递者曰牌子,以削木若牌故也。

然今文字之书于纸,亦呼为牌子、档子矣。

”这是迄今所见最早对“档案”这一名词的说明第二节档案的定义一、定义根据我国古今各种档案的情况,以现代档案为主要对象。

给档案下这样一个定义:是历代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并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的、以备查考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他各种记录方式和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

二、定义的基本含义1、档案是过去或现在的机关,以及一定的个人在自身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来源于一定的形成单位,产生于形成单位的自身活动之中。

【三种类型:官方半官方/非官方个人(家族家庭)】说明:①档案直接形成于社会的活动之中,是在社会活动中自然形成的,绝非、事后编写,是档案区别于其他资料的主要特点、本质区别,注重原稿、原件、原本。

②丰富的社会实践产生了丰富的档案,决定了档案来源的广泛性,丰富的社会实践产生了按照一定来源形成的档案,这种普遍性决定了来源的广泛性,一定来源的档案必然有一定的联系。

档案学概论前两章笔记

档案学概论前两章笔记

第一章档案概念与档案现象第一节档案的定义及其分析一、对已有档案的剖析(大致分为直观描述型和抽象揭示型两类)1、直观描述型:A、定义:直观描述型定义是从档案的形成转化过程和档案的实体存在形态等较具体、直观的角度描述档案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

其中最典型的是用文书、文件、文书材料等作为属概念,认为“档案是某种文书、文件或者文书材料”。

B、优势:直观、易理解,能使人在现实中识别什么是档案。

劣势:没有从档案在社会生活中的根本作用、价值等角度去揭示档案的本质所在。

C、批判:①人们之所以保存档案,并不是因为它是什么实存形态或者它过去是什么,而是因为他在社会生活中独一无二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②从逻辑上讲不能用“文书”来定义“档案”,因为档案与文书这两个事物之间的实际关系并不是空间隶属性的属种关系,而是时间过程性的转化关系,如人是由猿转化而来,却不能说“人是一种猿”或者“猿是一种人”,中年由青年转化而来···,所以,不能用文书作为属概念来给档案下定义。

2、抽象揭示型:A、定义:主要是从档案对人类社会的根本性作用、价值等相对性角度来定义档案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且大都试图揭示档案这一事物的本质属性,其属概念是“信息”、“历史记录”、“记忆工具”等抽象度较高的概念。

B、优势:理论抽象度高,有利于人们对档案本质的深入认识和揭示。

劣势:因其抽象度高,所以理解难度大、确指性差,易产生学术纠纷。

3、档案定义的构成要素(上大档管)档案是自然人或法人在其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作为原始记录按一定的规律集中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具有物理载体的文献。

①档案的形成者:自然人和法人;②档案的形成过程;③档案的形式;④档案的保存目的;⑤档案的保存价值;⑥档案的保存形态。

二、档案的本质及其定义表述1、档案本质上是社会生活的原始记录,也就是说原始记录性是档案的本质属性。

所以,档案的定义表述就应该揭示并确认“原始记录性”这一档案的本质属性。

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

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

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篇一: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笔记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1、什么是文书?文书就是指卢戈韦正本在社会活动中,为了一定的目的而形成并使用的具有应用性和特定格式的文字材料。

2、什么是公务文书使用机关与组织为了一定目的在社会活动中未处理公务而形成并法定的具有特定格式,并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处理的应用性的文字模具,简称公文。

3、公文的本质特征。

政党和国家机器具体领导与管理政务机关组织后处理工作的基层单位一种工具。

4、文书的分类公务文书,通用公文,专用公文,技术公文5、公文的特点一、工具性(1)管控国家机关政务和事务的工具(2)是各类全国总工会其他事项在工作活动中联系事项、商治事务、传达意图交流情况传播经验的传播方式工具(3)是机关最高层推进工作科研工作的工具二、权威性(1)有法定的作者制定和发行的——法定:具有一定的职权、职能作者:行为主体相关机构组织各行而不是人。

三、统一性四、现实性6、公文的作用(1)领导指导作用(2)行为规范作用(3)公务联系和执照作用(4)凭据记载作用(5)传递信息与宣传教育7、文书工作:机关形成处理和管理公文的相关及其中各个环节衔接的各道程序与手续是完成和处理公文的作用第二节档案与档案管理一、什么是档案(1)定义:档案是机关、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的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作为凭证的文字、图像、声音等的文书和信息材料(2)作用:凭证依据(3)属性:原始记录性二、是么是档案管理(1)定义:档案管理也称档案工作,或档案管理工作,简单地说就是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管理档案,为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服务。

(2)基本内容: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提供利用。

第三节档案与文书一、文书与档案的联系与区别P10(1)联系:①两者记录和反映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功用完全相同相同②两者在内容格式与格式上时完全一致③两者互为因果(2)区别:①两者的性质与模式不同②两者的目的与作用不同③实际效果两者存在和发挥效用的时间不(二)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区别与联系P14(一)联系①两者的教育工作对象相同②两者的某些工作环境相异③两者互为因果④两者林先生管理员的基本素质要求相同(二)区别①两者的其他工作任务不同②两者的服务对象不同③两者的组织工作目的不同④两者组织工作的具体内容不同第五章关于文书工作一.含义文书工作:的形式处理和管理公文的各个环节及其中相衔接机关各道程序与手续,是完成和后处理公文的工作二、理解1、文书工作的对象是公文及机关常用文2、文书工作的基本内容是撰制,处理,管理公文3、文书工作是围绕文书运动的全过程所进行的一系列相互衔接的程序和手续的总数,而不是仅指某一个或某几个程序4、每道或手续都有各自的规范和技术要求三、文书工作的重要性1、文书工作是异性政策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2、文书工作是党和国家宏观管理国家事务和政务的工作3、文书工作是机关内部微观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手段之一4、文书工作的系统性决定了文书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机关工作的好坏四、文书工作的特点政治性,机密性,时间性,规范性五文工作的作用1、机关的喉舌作用2、及关间的纽带作用3、促进和提高机关效率的作用4、机关的门户作用六、叙伊佩县的基本要求1、树立深入实际,实事求是,认真真负责的工作作风,精简公文反对贪污腐败,形式主义和文牍主义。

档案室管理员个人工作总结:笔记整理经验分享

档案室管理员个人工作总结:笔记整理经验分享

档案室管理员个人工作总结:笔记整理经验分享2023年的档案室管理员个人工作总结:笔记整理经验分享我是一名档案室管理员,在这个职位上服务已经有好几年了。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希望能够为自己的岗位和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现在,我想分享一些个人工作总结,特别是在笔记整理方面的经验。

首先,我认为对笔记整理的好习惯非常重要。

每日记事和笔记的及时更新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档案室中的文件信息,快速定位所需的文件或资料。

因此,我通常会将新的笔记记录在笔记本上,并在每天结束之前整理好手头的事务。

另外,为了方便查找,我使用结构良好的标签和分类体系,这样不仅可以让笔记变得更加容易管理,还可以快速检索到所需的信息。

其次,我发现了一些在繁忙时期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

档案室通常有忙时和闲时,而在忙时期间,我们经常需要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的文件。

在这种情况下,我经常会将笔记整理为简明扼要的形式,以节省时间并减少压力。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记录软件,这样不仅可以方便记录信息,而且还可以减少手工工作量,提高效率。

除了笔记整理外,我还注意到一些其他的有用技巧。

例如,我通常会在工作时间安排良好的休息时间,这样可以让自己恢复体力和精神,从而更好地应对下一次工作任务。

另外,我在工作中也会保持细心、审慎和仔细,以确保文件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这些可以保证档案室的信息管理规范和高效运作。

最后,我认为档案室管理员还需要具备一些必要的职业技能。

例如,我们需要掌握专业的文件分类和记录规范,对文件信息要进行精确的记录和分析,并能够有效地与其他部门和用户交流沟通。

此外,我们需要了解政策法规和公司的管理制度,从而更好地为公司的发展和创新做出贡献。

总之,我的工作经验告诉我,笔记整理好习惯、高效的工作方法、良好的工作态度以及必要的职业技能,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档案室管理员的关键。

希望能够帮助其他想要进入这个职业领域的人。

(完整版)《档案学概论》课程笔记-冯惠玲.doc

(完整版)《档案学概论》课程笔记-冯惠玲.doc

“档案学概论”听课笔记第一章 DA 概念与 DA 现象论:对 DA 概念(定义)的理解:P51、社会性(或社会实践性):DA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直接形成的,其内容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过程及结论的原始记录。

与自然界中自然形成的原始记录物不同,如年轮2、历史性(或后时性):从时态上讲,DA 是过去已经形成的而不是正在形成或尚未形成的东西。

所谓“让过去告诉现在,让历史告诉未来”。

非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全部,而是其中只有基础性支持意义的重要部分3、确定性: DA 内容信息的清晰、确定性和其载体的固化、恒定性。

或:DA 所记录的内容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而且这些清晰、确定的信息内容又是以固化的物质载体形式存在的,二者缺一不可。

这是 DA 区别于最为临近的事物——文物的根本点。

4、原始记录性:这是 DA 的本质特性,是 DA 区别于其他事物尤其是相邻事物的独一无二的本质所在。

简: DA 的本质特性: P6“原始记录性”是DA 的本质特性,是DA 区别于其他事物尤其是相邻事物的独一无二的本质所在,还从根本上决定着管理方法的基本取向。

对DA 的管理无论怎样简便、有效,均不能以伤害 DA 的本质特性为代价,只能以充分实现其对以往历史事实的原始记录价值为轴心。

这是所有管理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管理方法必须维护被管理对象的本质特性。

因此现在各国均以“来源原则”(或全宗原则)为核心的历史主义方法作为DA 管理(尤其是实体管理)的基本方法。

简: DADA 的实存形态:的实存形态是DA 在现实中的具体存在形式。

在各种各样的事物中,只有具有DA 属性者,才是 DA. 根据定义,尤其是 DA 的本质特性,其实存形态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种多样。

目前 DA的实存形态主要仍是各种文书,尤其是文书的定稿——唯一的且可信赖程度最高的稿本。

简:制作时是否有意,对档案的日后管理和档案的功能、价值具有不同的效应。

1、有意看作的优点:为久存,制作材料较好,格式规范,留存较齐全、完整。

档案管理学笔记

档案管理学笔记

《档案管理学》使用教材:陈智为《档案管理学》资料版本:共两个版本(复习纲要/参考资料)整理人:胡康林第一章档案实体管理概论复习要点1:实体的概念和内容复习要点2:实体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原则:来源原则、全宗原则、有机联系原则、保管和便于利用原则的概念及其理解方法:常见方法例举第二章档案价值的鉴定复习要点1:档案价值及档案价值的鉴定工作理解(P33~35)档案价值:是指档案这一客体对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凭证和情报作用,而表现出的有用性及有用程度。

档案价值的鉴定工作:是指档案馆(室)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判定档案的价值,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的一项工作。

简单地说,就是判定档案价值、决定档案存毁(生死存亡)的工作。

复习要点2: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基本内容(P34)(1)制定档案鉴定的有关标准,包括单行规定和档案保管期限表等。

(2)具体判定档案材料的价值——有用性及有用程度,确定其保管期限。

(3)剔除本无保存价值和保管期满的档案,按规定进行销毁或做相应的处理。

复习要点3: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意义(P34)(1)便于发挥档案的作用通过鉴定工作,去粗存精,发挥档案应有的作用。

(2)便于档案的安全保管通过鉴定工作,分清主次,对价值大的档案,给予良好的保管条件,尽可能延长档案的寿命,维护它的安全。

剔除销毁无价值的,腾出空间保管有价值的档案。

(3)便于应付突然事变经过鉴定,区分主次,遇突然事件,能及时、迅速地将重要档案抢救和转移。

(4)档案价值鉴定是决定档案生死存亡的基本手段复习要点4、档案价值鉴定标准档案价值鉴定标准由档案属性标准、社会需要标准及相对价值标准三方面内容组成。

(一)档案属性标准1、来源标准档案的来源是指档案的形成者。

来源特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它是作为国家各级档案馆确定档案收集范围的基本根据。

2)机关在鉴定档案时,应注意区分不同的作者。

3)在本机关制成的文件中,具体的撰写者、制发机构也对档案价值产生影响。

档案学概论笔记整理(中)

档案学概论笔记整理(中)

《档案学概论笔记整理》第四章到六章第四章档案事业及其构成【本章要点】●介绍我国档案管理工作、档案行政工作、档案教育工作、档案宣传工作、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及档案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主要内容。

●说明我国档案工作基本原则的形成过程及其基本内容构成。

●介绍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基本类型及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发展沿革情况。

第一节档案工作的内容档案工作,从广义上说,包括档案管理工作、档案行政管理工作、档案教育工作、档案科学研究工作、档案宣传工作、档案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等。

一、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工作是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管理档案,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服务的工作。

它的基本内容包括:档案的接收与征集、整理、鉴定、保管、编目与检索、编辑与研究、统计和利用服务。

二、档案行政工作档案行政工作是以国家各项事业的需要为目标,对全国以及地方档案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监督指导的活动。

三、档案教育工作(一)我国档案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档案教育是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档案事业建设需要发展档案教育,培养档案专业人才。

(二)档案教育结构档案教育结构是指档案教育的诸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档案教育的目的是造就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各类档案专门人才。

档案教育结构是一个多层次、多系列的复合结构。

四、档案宣传工作(一)档案宣传的涵义档案宣传是向人们传播档案、档案工作有关信息、思想,从而影响人们行为的过程。

(二)档案宣传的内容1、宣传档案2、宣传档案工作3、宣传档案人员(三)档案宣传的形式1、口头宣传2、运用大众传播媒介3、档案陈列与展览4、档案专业报刊5、档案网站五、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以下简称档案科研),是通过调查、观察、实验、比较、分析等手段,把档案工作实践的感性材料加以研究、提炼,上升为理性成果的一项创造性工作。

六、档案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参与档案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我国档案事业的外部条件。

档案管理实际操作知识

档案管理实际操作知识

档案管理实际操作知识档案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组织、保存和利用各种类型的档案。

实际操作知识是进行有效档案管理的关键,以下是一些档案管理的实际操作知识:1.档案收集:档案的收集包括获取信息、文件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的过程。

在收集档案时,应确保文件完整,避免遗漏重要信息。

2.档案分类:档案分类是将档案按照一定的标准,例如类别、话题或时间进行分组的过程。

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日后查找和使用档案。

3.档案索引:索引是一种用于查找档案的工具,对于大量的档案来说,索引是非常重要的。

索引可以按照字母顺序、数字顺序或其他方式进行排列。

4.档案存储:档案存储涉及到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以及存储设备。

常用的存储介质包括纸质文件、电子文档以及影像档案等。

5.档案保护:档案保护是指采取各种手段来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这涉及到防火、防水、防虫等方面的工作。

6.档案鉴定:档案鉴定是指对于档案真实性和合法性的认定。

这对于档案的使用和审查非常重要。

7.档案借阅:档案借阅是指将档案借出给需要使用者。

档案借阅应通过相关程序进行,并留下借阅记录。

8.档案销毁:档案销毁是指将不再需要的档案进行销毁的过程。

这需要严格遵循相关法规,特别是对于个人隐私的保护要非常重视。

9.档案传输:档案传输是指将档案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这需要确保档案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10.档案利用:档案利用是指充分发挥档案的价值和作用,将其应用于各个方面的工作中。

这需要对档案进行整理、编目和分析。

在实际操作中,档案管理还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例如持续性、合理性、安全性和可追溯性等。

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档案的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对于电子档案的管理也需要充分重视。

总之,档案管理实际操作知识是进行有效档案管理的基础。

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够更好地组织、保存和利用档案,确保其完整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档案人员岗位证培训课堂笔记-6-档案保护笔记

档案人员岗位证培训课堂笔记-6-档案保护笔记

档案保护笔记第一章档案保护概述第一节档案保护的内容一、建设合格的库房合格的库房是档案保护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条件,它在档案保护工作中发挥着中长期良性作用。

二、科学管理库房(一)合理布局库房。

(二)选择规范的档案装具。

(三)挑选符合要求的包装材料。

(四)全宗及全宗内档案的科学排架。

三、研究档案损坏原因影响档案寿命的主要因素,一是档案制成材料本身的性质,二是保护档案的环境条件。

前者是内因,后者是外因。

四、研究档案损坏防治办法(一)改善档案保护条件。

(二)去除档案制成材料中的不利因素,对已损坏档案进行修复。

(三)档案复制。

包括静电复制、缩微复制、计算机数字化技术等。

第二节档案保护的原则及意义一、档案保护的原则(一)要坚持以防为主、预防为先的原则。

(二)要把档案的“安身”问题作为着眼点和用力点。

(三)要认真研究治的技术。

(四)要兼顾重点和一般,做到馆室藏档案并举。

二、档案保护的意义档案保护是否完整安全,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历史面貌的完整与安全,做好档案保护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第二章档案制成材料的耐久性及保护措施第一节档案纸张的耐久性及保护措施一、造纸原料与纸张耐久性及保护措施(一)造纸原料与纸张耐久性(二)从造纸原料性质看纸质档案的保护措施二、纸张生产过程与纸张耐久性及保护措施(一)纸张生产过程与纸张耐久性(二)从纸张生产过程看纸质档案的保护措施三、纸张材料的种类及档案用纸的选择(一)手工纸(二)机械纸(三)档案用纸的选择第二节档案字迹材料的耐久性及保护措施一、字迹色素成分的耐久性常见字迹材料的色素成分有碳黑、颜料和染料三类。

按照染料的来源,可以分为天然染料和合成染料两大类。

二、色素与纸张结合方式的耐久性(一)结膜(二)吸收(三)填充或粘附三、字迹耐久性的综合评价(一)最耐久的字迹(二)比较耐久的字迹(三)不耐久的字迹四、档案字迹材料的种类及其耐久性墨和墨汁字迹、墨水字迹、油墨字迹、圆珠笔字迹、复写纸字迹、铅笔字迹、印泥和印台油字迹、复印图字迹、静电复印字迹、计算机打印字迹、传真件字迹五、对档案字迹的保护措施(一)要加强档案保管和利用过程中的环境光线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一、档案管理学现状1.档案管理学:是研究档案系统的运行规律阐述档案管理的一般原理的技术和方法的学科2.档案管路学历史:从无到有的过程国外苏联我国:20世纪20、30、40年代1935年周连宽《县政府档案处理法》1936年程长源《县政府档案管理法》1938年何鲁成《档案管理与整理》1940年龙兆佛《档案管理法》特点:照搬照抄3.档案管理学现状二、学科类型、定位与特点(一)学科类型1.文书档案或普通档案管理学2.科技档案管理学3.专门档案管理学4.综合性档案管理学(二)学科定位档案学是以档案及档案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各门系统性专业知识体系的总称,是社会科学领域中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三)科特点1.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统一2.综合性与专业性的统一3.社会性与服务性的统一三、在学习档案管理学时应掌握如下具体方法。

1.历史研究法2.调查研究法3.比较研究法4.案例研究法5.理论研究法第一章档案实体管理概论一、档案实体管理的概念1.实体:(1)所有触之有形的实际物(2)客观存在并可以相互区别的实物(3)表示数据库中描述现实世界中的对象或概念(4)真实具体的东西,第一性的东西(5)能够独立存在,作为一切属性的基础和万物本源的东西虚拟:(1)不一定符合事实虚拟的情况(2)编造的(3)由高科技技术实现的仿实物或伪实物的技术虚拟管理:(1)网络时代公司成员分布于不同地点的管理,跨时空组织边界的实时沟通和合作,以达到资源合理配置,效益最大的目的。

(宏观)(2)对虚拟团队进行协调,提高团队效益。

(微观)2.档案实体管理的内容: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和统计收集:分散到集中整理:无序到有序、零乱到系统鉴定:判断档案是否保存或销毁统计:反映数量的关系保管:目的是延长档案的寿命2.实体管理与内容信息开发利用的关系档案实体管理是手段,档案内容信息的开发利用是目的二、档案实体管理原则原则:(1)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2)长期检验所整理出来的合理化现象1.来源原则:把同一机构、组织或个人形成的档案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管理的原则2.全宗原则(1)全宗:一个国家机构、组织或个人形成的具有有机联系的文件整体,是档案馆档案的第一层分类,统计单位。

同一全宗的档案不能分散,不同全宗档案不能混淆。

(2)全宗原则的理论意义:全宗原则是对客观存在的真实反映全宗原则深刻揭示并维护历史活动的有机联系全总原则对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全宗原则在方法上简便求实全宗原则的理论意义:全宗原则从客观实际出发,尊重客观,尊重历史,作为档案管理的基本方法性原则和理论基石对整个档案管理工作具有普遍性的理论指导意义(3)实践价值:○1维护了历史本来原貌,最大限度体现了档案的本质属性○2使分类方法简便易行(4)面临的问题:○1在管理实践中难以彻底贯彻落实○2社会各组织之间关系界限模糊○3组织和个人共同活动中形成的独立性较强的档案全宗划分问题三、档案实体管理的方法1.方法:历史方法逻辑方法二者区别:○1历史方法是根据事物的客观现实存在状态及界线对事物进行直接认定性的区别与划分○2逻辑方法是根据事物抽象属性和特征来区别2.实体管理中应用历史方法应注意的问题(1)尊重和突出档案的本质属性、遵循档案的形成规律、维护档案的有机联系,从而维护历史本来面貌的历史注意思想(2)历史的方法较多适用于档案实体管理,逻辑方法较多适用于档案的内容信息,开发利用这一基本结论,两者要结合使用第二章档案价值的鉴定第一节档案鉴定工作的内容一、鉴定1.古代:是鉴别或判定事物的真伪优劣“鉴定精神,无一中有可疑者”2.真伪价值3.档案价值(1)价值:(个人)值是人类对于自我发展的本质发现(哲学)价值是具体事务具有的一般规律、本质和性能。

人和具体事物、主体和个体、事情和事情相互统一是价值的表现,表达的是人和事物之间需要和满足的对应关系。

(2)档案价值:档案价值是档案这一客体对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凭证和情报作用,而表现出来的有用性及有用程度。

(3)档案价值的特点价值的特点○1多维性○1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2潜在性○2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3相对性○3社会性和主观性的统一二、档案鉴定工作的内容1.档案鉴定工作:档案馆(室)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区别和判定档案的价值,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剔除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予以销毁,使保存的档案达到精炼的工作。

2.档案鉴定工作的内容(1)制定档案坚定的有关标准(2)具体判定档案材料的价值(3)剔除本无保存价值和保管价值的档案,并作出销毁或相应的处理。

三、档案鉴定工作的意义(34页)1.有助于提高馆藏优势、质量2.有助于保护珍贵档案3.有助于对重点档案的修复4.有助于提高服务档次5.有助于档案的安全保护第二节鉴定档案价值的标准和原则一、鉴定档案价值的标准(一)档案属性标准1.来源标准:○1文件的作者○2立档单位的地位、重要程度○3文件的收文(撰写者)2.内容标准:○1文件内容的重要性○2文件内容的独特性○3二者是否体现了时效性3.形式特征:名称、文本、外形(二)社会需求标准1.社会需求方向:典型、时代2.社会需求面:知识面广3.社会需求时间:包括近期利用需求和长远利用需求(三)相对价值标准1.档案内容完整与否2.档案内容重复与否3.档案内容是否可替代4.档案内容是否可靠第三节鉴定档案价值的原则与方法一、原则鉴定档案价值的原则是必须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分析主体和主体本身的需要,用全面的、历史的、发展的、效益的观点,判定档案价值。

1.本位原则:档案价值应围绕文件对形成单位(主体)是否有保存的必要来鉴定档案价值。

(局限性:和“从人民和国家利益出发”是相对立的)2.全面的观点:(1)全面分析文件各方面的特征,包括档案来源内容、时间、文本、外形等(2)全面把握被鉴定档案和其他档案的联系(3)全面预测社会对档案利用的需要3.历史的观点:鉴定档案时要尊重历史,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科学的区别档案的价值,方便利用4.发展的观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档案的价值5.效益的观点:分析档案价值时要考虑收入与付出之比,只有当档案发挥的作用超过因保存档案所付出的代价时才判定其具有保存价值。

二、鉴定档案价值的方法1.直接鉴定法:鉴定工作人员直接地逐件、逐卷、逐张审查档案材料,从它的内容、作者、名称、可靠程度等方面,去全面考查分析并确定其价值的方法。

2.定量价值鉴定(数字):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档案的保存价值3.定性分析综合(逻辑)第四节档案保管期限表一、档案保管期限表:档案保管期限表是用表册形式列举档案的来源、内容和形式并指明其保管期限的一种指导性文件。

二、档案保管期限表的作用第一种:1.能够保证鉴定工作的质量和提高鉴定工作效率2.能够有效地防止任意销毁文件第二种:1.使档案工作有了标准依据和统一的标准2.能够在实体中阻止人们任意的销毁档案第三种:1.有效档案工作的前提2.是销毁档案工作的依据3.便于更好的组卷三、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类型1.通用档案保管期限表2.专门档案保管期限表3.同系统档案保管期限表4.同类型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5.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四、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结构(一)结构:1.顺序号 2.条款 3.保管期限4.附注5.说明(二)根据2006年12月国家档案局颁布的《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种1.永久保管的档案永久是指反映机关主要职能活动、中心工作和基本历史面貌,对本机关工作、国家建设和历史研究有长远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以及在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等方面具有永久凭证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文字材料,定为永久保管。

例如(1)本机关制定的法规性文件材料(2)本机关关于重要问题的请示与上级机关的批复和批示、重要的报告、总结、综合统计报表(3)本机关的机构演变、人事任免等文件材料等2.定期保管的档案定期保管的文书档案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本机关进行工作、总结经验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材料。

例如,本机关职能活动中形成的一般性业务文件材料四、档案保管期限表中的若干问题1.制定永久保存档案的独立评价体系一览表与实施比例控制法,确保永久保管档案的完整与优化2.分级与分系统制定档案保管期限表,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档案鉴定工作体系3.档案保管期限表的期限、条款应明确和细化,走划限与标时法相结合之路4.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是评价档案保管期限表优劣的重要标准。

档案保管期限表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应符合全面、系统、准确、明了的要求。

第五节档案鉴定工作的制度与组织一、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制度1..确立统一的鉴定原则和标准2.建立档案鉴定工作的组织3.销毁档案的批准与监销制度4.制定审批系统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制度(备案制、审批制)注:2006年12月8日国家档案局颁布的《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的保管期限规定》将1987年《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中的“各机关根据规定和《文书档案保期限表》,以及有关的专门档案保管期限表,结合本机关的实际情况,编制本机关或本系统档案保管期限表,经本机关领导人审查批准后执行,并报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备案”改为“各机关应根据本规定结合本机关职能和各部门工作实际。

编制机关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经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同意后执行”。

二、档案销毁的程序: 登记报批(销毁清册,说明,书面报告)监销第三章档案的收集工作第一节档案收集工作概述一、档案收集:是接收、征集档案和有关文献的活动。

具体讲就是按照党和国家的规定,通过例行的接收制度和专门的征集办法,将分散在各机关、组织、个人中和散失在社会其他地方的档案,有计划地分别集中到各机关档案室和档案馆的工作。

三、档案收集工作的内容1.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室对本单位需要归档档案的接收2.档案馆对所辖区域内现行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撤销机关单位的具有永久、长期保存价值档案的接收3.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各个历史时期形成档案的接收和征集三、档案收集工作的意义1.收集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其他环节2.是贯彻档案工作基本原则的首要措施3.积累档案的手段是档案工作的第一环节4.是档案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发生联系的重要环节之一四、档案收集工作的基本要求1.保证归档和入馆档案的齐全完整2.加强馆(室)档案来源的调查研究与指导工作3.推行入馆(室)档案的标准化4.保持全宗的不可分散性和全宗群的相对完整性五、档案收集工作的特点1.预见性和计划性2.针对性和及时性3.系统性与完整性第二节档案馆(室)藏建设库藏量丰富:使库藏量同该进馆的用户的档案信息需求一致库藏量优化:以最低限度能量消耗,保证社会或单位所需要利用的最大限度的档案信息资源一、馆藏存在的问题1.微观:馆藏结构不合理,成分不优化,某些全宗完整性不高2.宏观:(1)监督指导工作的定位不尽合理(2)档案接收工作缺乏认识和力度,不能整体推进(3)档案征集工作的面不够宽,缺乏特色产品档案(4)参与市等有关重大活动和重要力度不大二、优化档案馆(室)藏的意义1.优化馆(室)藏是完善馆(室)藏建设的重要方面2.优化馆(室)藏是解决目前档案收集工作问题的重要措施3.优化馆(室)藏是提高案卷质量的必要手段三、优化档案馆(室)藏的原则1.完整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实践性原则4.价值性原则5.特色性原则如何征集特色档案:1.深入调查重大事件、重大活动,了解保管对象2.克服重管轻用的现象,主动收集3.抓重点、出精品4.确定大的时间跨度以及广泛的范围四、优化馆(室)藏建设的标准1.结构合理2.层次得当五、优化馆(室)藏的指导思想1.反映和维护一定范围内的历史真实面貌2.适用利用需求3.力求质量与数量的统一六、正确处理改善馆藏结构的诸种关系1.处理好档案馆和档案室在馆藏建设方面的衔接与互利关系2.处理好综合与特色的关系,地方档案馆应突出地方的特色3.处理好深度与广度的关系4.处理好档案与资料的关系,重视、收集与保存和档案有关的资料七、馆藏结构的基本成分(87页)第三节档案室的收集工作一、归档制度1.归档:各机关的文书处理部门或业务部门及文件工作者将工作生产活动中形成并办理完毕的文件整理立卷,定期移交给机关档案室集中保存的过程2.归档制度:我国把归档定为党和国家明文规定的一种制度叫做归档制度3.归档工作是文书和档案工作的结合部二、归档制度的内容(一)建立机关文件归档制度的要求1.与相关制度相一致2.保证归档内容科学合理(二)归档制度的内容1.归档范围(1987年12月4日《机关文件材料归档和不归档的范围》)(1)上级机关的文件材料○1上级机关颁布的属于本机关主管业务并要执行的文件○2普发的,非本机关主管业务但需要贯彻执行的法规性文件(2)本机关的文件材料○1本机关负责召开的代表大会,工作会议等文件○2本机关与上、下级机关之间的请示、批复等文件(3)同级机关和非隶属机关的文件非本机关主管业务但需要执行的法规性文件(3)下级机关报送的重要的工作计划、报告、总结、典型材料、统计报表、财务预算及决算文件补充:2006年12月8日《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的归档范围机关文件:指机关在其工作活动中形成各种门类和载体的历史记录1.反映本机关主要职能活动和基本历史面貌的对本机关工作,国家建设和历史研究具有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2.机关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在维护国家、集体和公民利益等方面具有凭证价值的文件材料3.本机关需要贯彻执行的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的文件材料,下级机关报送的重要报送的重要文件材料4.其他对本机关具有查考价值的文件材料不归档的范围:(1)重分文件(2)一般事务性的无查考、保存价值的文件(3)未经领导审阅、签发的未生效的文件2.归档时间机关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一般应在第二年的上半年向档案部门移交档案3.归档案卷的质量要求(1)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和特点,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分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2)跨年度请示的文件应放在批复年度立卷(3)跨年度的计划或规划,应放在文件内容所针对的第一个年度立卷(4)具有密切联系的文件按一定的次序放在一起,批复在前、请示在后,印件在前、定稿在后,正件在前、附件在后4.归档手续文书处理部门或业务部门向档案部门移交档案时,交接双方应根据案卷目录表详细清点,经过认真核对后,交接双放如确认无误,即可履行签字手续三、推行文书部门立卷和归档制度的优点1.有利于加强对文件的平时形成、积累、整理的控制2.有利于从分发挥文件承办和处理者熟悉业务和文件产生与办理情况的优势,更有效地保证归档案卷的质量,为档案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第四节档案馆的收集工作一、馆藏档案的补充来源1.现行文件档案源2.撤销机关档案源3.组织和个人保存的散失档案4.档案馆之间交接的档案二、现行机关档案的接收1.接收要求(1)进馆档案按照全宗整理(2)与档案有关的资料,立档单位的组织沿革、全宗指南及有关目录、索引等检索工具等同档案一并接收(3)清点核对2.接收期限省级及省级以上机关:20年县级及县级以下机关:10年接收方法:逐年接收和定期接收三、撤销机关档案的接收1.机关撤销或合并时,严禁把机关在历史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分散、毁弃或丢失,按规定向有关档案馆移交,或由职能继任机关代管2. 机关撤销或合并时,如有尚未办理完毕的文件,应转给原机关的职能继任者或有关机关继续办理后整理保存3.一个机关并入另一个机关或几个机关,几个机关合并为一个新的机关,其合并以前的档案与合并后的档案前后不能混淆,各自独立4.一个机关撤销后,业务分别划归几个业务机关时,它的档案不能分散,应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整理并保管好,或交给某个机关代管或向有关档案馆移交5.一个机关的一部分业务或其中一个部门划归另一个机关时,原来该机关在从事此业务工作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应作为原机关档案的有机整体的一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