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教学大纲.doc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1.1 课程背景
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系统地介绍化学工程原理、原则和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1.2 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理解化工过程的原理和工艺流程,能够分析和解决常见的化工工程问题。

1.3 课程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
- 化学工程基本概念和化学工程计算基础
- 物质平衡和能量平衡
- 流体静力学和流体动力学
- 传递过程和传递方程
- 热平衡和传热过程
- 质量平衡和传质过程
- 化学反应工程和反应动力学
- 化工流程和装备
二、教学方法
2.1 教学形式
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实践操作和综合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部分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和讲义配套进行,实践操作部分主
要通过实验课和工程实践进行。

2.2 教学手段
- 理论讲授:采用教师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课和工程实践,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地观察,加深对化工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本课程内容包括化工基本理论、化工过程综合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化工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使学生熟悉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 培养学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化工基本理论1.1 化学平衡与化学动力学- 反应速率与速率方程- 化学平衡常数与平衡常态1.2 物理化学基础- 热力学基本原理- 混合物热力学性质- 相平衡与相图2. 化工过程综合设计2.1 传递过程的基本原理- 传热、传质、传动基本概念与数学模型- 传递过程的控制方程2.2 化工反应器设计- 反应速率与反应器类型选择- 反应器设计与优化2.3 流程流动与分离- 流体力学基本概念与控制方程- 分离技术与设备选择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操作和课堂讨论等。

通过理论讲解,学生可以了解到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实践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学生可以加深对化工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五、考核要求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期末考试:综合考查学生对于整个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4.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参加相关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六、教材参考1. 《化工原理导论》,李鸿翔,化学工业出版社2. 《化工原理与计算》,王志刚,化学工业出版社七、参考资源1.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术期刊: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与实践案例。

2. 相关化工工艺软件:ASPEN、HYSYS等。

八、学习建议1. 加强课前预习,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2. 多进行思考和讨论,加深对于化工原理的理解;3. 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并认真完成实验报告;4. 注重课程知识与实际工程的结合,培养应用能力;5. 与同学进行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难题。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和目标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工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通过系统地介绍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化工原理的理论掌握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安排1. 第一章:引言- 化工原理的定义和重要性- 化工原理与现代化工产业的关系- 化工原理的学习方法和途径2. 第二章:质量守恒原理- 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与应用- 质量守恒的连续性方程-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工领域的应用3. 第三章:能量守恒原理- 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述与应用- 能量守恒的热力学方程- 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工领域的应用4. 第四章:物质平衡原理- 混合物质平衡的表述与应用- 化工反应平衡的物质平衡方程- 物质平衡在化工过程中的应用5. 第五章:动量守恒原理- 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与应用- 流体力学基本方程- 动量守恒定律在化工领域的应用 6. 第六章:传质原理- 传质过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线性传质模型和非线性传质模型 - 传质过程在化工中的应用7. 第七章:传热原理- 传热过程的基本概念和热传导方程 - 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 传热过程在化工中的应用8. 第八章: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 化工过程模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优化化工过程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在工业实践中的应用案例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 理论授课: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和案例分析,介绍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 讨论与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课堂互动,加深对化工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4.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进行化工过程的模拟与优化设计,提高其综合运用化工原理的能力。

5. 学生作业:布置相关的习题和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评估方法1. 考试评估:定期进行笔试和实验考核,考察学生对化工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课程设计评估:对学生的课程设计报告进行评审和评分,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性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基本的化工计算和分析技能,为学生今后从事工程设计、工艺研究和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标1. 理论目标:(1)了解化工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掌握化学反应、热力学和传递过程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3)熟悉常见化工流程和装置,并能进行基本的工艺设计;(4)了解化工安全与环保的基本知识。

2. 实践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化工原理进行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2)培养学生进行化工计算和分析的能力;(3)培养学生进行基本化工实验的能力;(4)培养学生进行工艺设计和工程管理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化工原理基础(1)化工原理的概念和研究对象;(2)化工原理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化工工程中的作用;(3)化工原理与化工工艺的关系;(4)化工原理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 化学反应原理(1)化学反应的概念和特点;(2)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3)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分析;(4)常见化学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分析。

3. 热力学原理(1)热力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2)热力学过程和热力学函数;(3)物质的相变和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分析;(4)化工热力学计算方法和实例。

4. 质量和能量传递原理(1)传递过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质量传递的机理和计算方法;(3)能量传递的机理和计算方法;(4)质量和能量传递的实例和工程应用。

5. 化工流程与装置(1)化工流程的概念和分类;(2)常见化工流程的原理和特点;(3)化工装置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4)化工流程和装置的设计方法和实例分析。

6. 化工安全与环保(1)化工安全的基本要求和原则;(2)常见化工安全事故的案例分析;(3)化工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及治理方法;(4)化工安全与环保的法律和政策。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1)讲授:采用教师讲解的方式,结合多媒体辅助,全面系统地传达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1.课程性质《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与工艺类及相近专业的一门主干课,是学生在具备了必要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物理》、《机械制图》、《算法语言》、《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之后必修的技术基础课,也是学生学习《化工原理实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化工传递过程》、《化工分离工程》、《化工系统工程》等课程的先修课程。

《化工原理》是研究和探讨化工生产中大规模改变物质物理性质的工程技术学科,它以化工生产中的物理加工过程为背景,研究物理加工过程的基本规律,应用这些规律解决化工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并将这些规律按其操作原理的共性归纳成若干单元操作。

《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这一学科中最早形成、基础性最强、应用面最广的学科分支。

2.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讨论、自学、设备实物或模型现场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为辅。

3.课程学习目标与基本要求(1)单元操作的理论基础是流体力学(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理论。

通过课程教学,应使学生掌握流体力学、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主要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工艺计算和典型设备结构与设计;掌握本课程的主要研究方法,如数学模型方法和实验研究方法。

(2)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具备根据各单元操作在技术上和经济上的特点,进行“单元过程和设备”选择的能力、过程的计算和设备设计的能力;具备进行单元过程的操作和调节以适应不同生产要求的能力;具备单元过程在操作中发生故障时如何寻找故障的原因并加以解决的能力;具备应用计算机进行单元操作辅助计算的能力;具备通过自学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等。

(3)通过课程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具备以下两方面的良好素质。

一是针对现有生产过程单元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善于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动脑分析、动手解决;二是针对现有单元操作中技术上不合理的地方,能够发现并提出改进措施,达到节能、降耗、提高效率的目的。

4.课程总学时:化学工程与工艺及制药类专业110学时,其中化工原理(一)A55学时,化工原理(一)B55学时。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一、引言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化工工程基础知识体系,为其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大纲旨在明确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标准,以指导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预期效果。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工原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能力;2.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的能力;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5.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定义1.1 化学平衡和反应动力学1.2 热力学和物性1.3 流体力学和质量守恒1.4 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2. 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和模型2.1 批量过程和连续过程2.2 离散过程和连续过程2.3 化工流程的优化和控制3. 化工原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3.1 化工反应器的设计与优化3.2 水和废水处理工程3.3 化工热力学和能量守恒在工程中的应用3.4 分离技术在化工工程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讲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模型。

2. 实验教学:安排相关实验课程,培养学生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的能力。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加强学生对化工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案例分析: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5. 小组项目: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组项目,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评价标准1.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实验报告、课堂表现等多种方式的综合评价。

2. 考核内容:对化工原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的能力等进行评价。

3. 考核标准: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能否独立分析和解决化工工程问题,实验设计是否合理和数据分析是否准确。

六、参考教材1. 《化工原理导论》,作者:XXX,出版社:XXX2. 《化工原理与计算》,作者:XXX,出版社:XXX3. 《化工原理实验指导》,作者:XXX,出版社:XXX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定义2. 第3-5周: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和模型3. 第6-8周:化工原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4. 第9-12周:综合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5. 第13-15周:小组项目和总结复习八、教学资源支持1. 实验室设备和材料的供应和维护;2. 数字化教学平台的支持和使用;3. 教师的指导和辅导。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背景
化工原理课程是一门以物理及化学原理为基础,介绍各种工业反应的基本原理和过程,提高本专业本科生的基本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工科基础课程。

课程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化工原理,掌握化工基本概念和技术,认识各类工业反应过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从事化工工程解决方案分析、实施与控制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化工反应基本原理,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和物质的变化;
2.掌握各类化工反应的基本原理,了解各类化工反应过程中有效的因素;
3.掌握反应溶液控制的方法和技术,熟悉工业反应的热物理参数;
4.熟悉常见工业反应器的结构和性能,掌握反应热传递及其计算,学会化工原理中的实验方法;
5.通过案例分析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三、教学内容
1.物理化学原理:
(1)溶液热力学及热力学的可逆性;
(2)热力学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2.化学反应的活性:
(1)化学反应的催化原理;
(2)化学反应的浓度、温度等影响因素;
3.工业反应:
(1)气体、液体及固体反应的基本原理;
(2)常见工业反应器及其性能;。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及任务《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专业极为重要的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典型设备以及有关的化学工程实用知识。

并能用以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中的一般问题。

以便对现行的化学工业生产过程进行管理,使设备能正常运转,进而对现行的生产过程及设备作各种改进以提高其效率,从而使生产获得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

为深入学习本专业后续课程及从事化工专业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二、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先修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课程。

后续课程为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仪表、有机化工、石油炼制等专业课程。

三、教学总体要求基本概念:流体流动、输送机械、沉降、过滤、传热、精馏、吸收、干燥等。

基本知识: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基本技能:一般单元操作的操作能力、典型设备计算选用能力、因次分析法、实验测定法等重点:流体流动、传热、精馏、吸收等难点:阻力计算、对流传热计算、吸收速率计算等四、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1、本课程的工程性、实践性较强,环节多,因此,教学形式以讲授为主。

2、为加强和落实动手能力的培养,充分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保证上机操作、实验等不少于36课时,课程设计不少于60课时。

五、教学要求的层次课程的教学要求在每一章教学内容之后给出,大体分为了解、理解和熟练掌握三个层次。

了解一般为扩展知识面,知道即可;理解是能正确表达有关概念、掌握定律、计算、结构和方法;熟练掌握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灵活运用。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及要求一、课程教学总学时数课程教学总学时数144学时(不含课程设计60课时),其中实验36学时。

二、教材与教学环节1、参考教材:天津大学《化工原理》、李云倩编《化工原理》2、授课内容以教材为主,教材担负起形成整个课程体系系统性和完整性的任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媒体形式。

因此教材要概念清晰、条理分明、深入浅出、便于自学,并要注意加强导学。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合用专业:工艺类专业有化学工程工艺、应用化学、环境工程、制药工程、生物工程、食品工程、轻化工工程,非工艺专业有工份子材料、安全工程、生物技术、过程装备与控制;对非工艺类专业,带*部份不做要求,也可根据专业特点选择下册中的气体吸收和塔设备等部分。

课程性质:技术基础课一、目的及任务学时数: 120/80 学时学分: 7.5/5 学分第一部份教学基本要求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与工艺及相关专业最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之一。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系统地获得:‘三传’的基本概念;各单元操作的原理、典型设备的结构、工艺尺寸计算、设备选型与校核和工程学科的研究方法。

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分析和解决单元操作中各种问题的能力。

突出课程的实践性,使学生受到利用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初步训练,提高学生的定量运算能力、实验技能、设计能力、单元操作的分析与调节能力。

二、本课程的先行课程数学、普通物理、物理化学、计算方法、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三、各章节具体内容要求绪论掌握的内容:1、掌握单位换算方法;2、掌握物、热衡算的原则以及衡算的方法和步骤。

熟悉的内容:1、熟悉单元操作的概念及其在化工过程中的地位。

了解的内容:1、了解化工原理的目的、任务、化学工程的发展简史;2、了解过程速率、平衡关系。

第一章流体流动掌握的内容:1、流体的密度和粘度的定义、单位、影响因素及数据获取;2、压强的定义、表达方法、单位换算;3、流体静力学方程、连续性方程、柏努利方程及其应用; 4、流体的流动类型及其判断、蕾诺准数的物理意义、计算;5、流体阻力产生的原因、流体在管内流动的机械能损失计算;6、管路的分类、简单管路计算及输送能力核算;7、液柱式压差计、测速管、孔板流量计和转子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安装要求和计算;8、因次分析的目的、意义、原理、方法、步骤;熟悉的内容:1、流体的连续性和压缩性,定常态流动与非定常态流动;2、层流与湍流的特征;3、圆管内流速分布公式及应用;4、Hagon-Poiseeuill方e程推导和应用;5、复杂管路计算的要点;6、正确使用各种数据图表;了解的内容:1、牛顿粘性定律,牛顿流体与非牛顿流体;2、边界层的概念、边界层的发展、层流底层、边界层分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原理B》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015170/1总学时:64H学分:4基本面向:生物工程、制药工程所属单位:生物工程教研室一、本课程的目的、性质及任务本课程属工程学科,是化工类及相近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技术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研究化工生产中各种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过程设备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具有运用课程有关理论来分析和解决化工生产过程中常见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用自然科学方法考察、解释和处理化工生产中传质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及其设计计算和操作分析,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有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一)熟练掌握基本的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对单元过程的典型设备具备基础的判断和选择能力;(二)掌握本大纲所要求的单元操作的基本常规计算方法,常见过程的计算和典型设备的设计计算或选型;(三)熟悉运用过程的基本原理,根据生产上的具体要求,对各单元操作进行调节;(四)了解化工生产的各单元操作中的故障,能够寻找和分析原因,并提出消除故障和改进过程及设备的途径。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物理学、物理化学等,达到教学大纲要求。

四、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上册绪论(一)了解化学工程发展史;(二)了解化工原理的任务性质及内容;(三)了解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过程速率及平衡关系;(四)掌握单位制及单位换算,了解因次的概念及因次式。

重点:化工原理课程中三大单元操作的分类和过程速率的重要概念的内涵。

难点:使学生通过对课程性质的了解,把基础课程的学习思维逐步转移到对专业技术课程的学习上,在经济效益观点的指导下建立起"工程"观念。

第1章流体流动(一)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1、掌握流体的性质2、掌握流体静力学方程式及其应用(二)流体在管内的流动1、掌握流体在管内流动的流量和流速2、熟练掌握定常与非定常流动的概念3、连续性方程与机械能衡算式极其应用(三)流体的流动现象流体的粘性,牛顿粘性定律流动类型,雷诺数、边界层的概念(四)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1、熟练掌握直管能耗、局部能耗的计算,因次分析法2、管路系统中的总能量损失(五)管路计算简单管路及复杂管路的计算;(六)流量测量1、流量及流速的测定方法2、测速管、孔板、文丘里及转子流量计的结构及原理。

基本要求:熟练掌握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连续性方程式和柏努利方程式及其应用;正确理解流体的流动类型和流动阻力的概念;掌握流体流动阻力的计算,简单管路的设计型计算和输送能力的核算。

了解测速管,文丘里流量计,孔板流量计和转子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和基本计算。

重点:流体流动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及流体在管内的流动规律;柏努利方程式的应用;流体在管道内的流动阻力产生的原因和摩擦阻力的计算;简单管路的计算。

难点:流体的不同流型的摩擦系数及其计算,简单管路的设计型计算和输送能力的核算。

第2章流体输送机械(一)液体输送机械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主要类型及气缚现象;2、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基本方程,特性曲线及其影响因素,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方法,离心泵的工作点及其调节;3、掌握汽蚀余量及吸上真空高度的概念,离心泵安装高度的确定,正确选择离心泵;(二)其它类型泵1、其它流体输送设备的工作原理2、正位移式流体输送设备操作特点基本要求:掌握离心泵的性能参数、泵的特性曲线、工作点和流量调节;了解离心泵安装高度的确定原则;正确选用离心泵的型号。

重点: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 管路特性曲线方程式。

难点:离心泵的工作点的改变 ; 离心泵安装高度的计算。

第3章非均相物系的分离和固体流态化(一)颗粒及颗粒床层的特性1、颗粒及颗粒群的性质2、颗粒床层的特性(二)沉降过程1、沉降速度的计算方法,降沉室的操作原理及设计方法2、旋风分离器的操作原理、结构特点,掌握其分离性能及设计方法。

(三)过滤1、过滤操作的基本概念,过滤基本方程式2、恒压过滤、恒速过滤及先恒速后恒压过滤,过滤常数的测定方法3、各种典型过滤设备的结构、特点,过滤机生产能力的计算方法基本要求:球形颗粒和均匀床层的特性的理解;一维固定床层的流动压降的计算。

正确理解液体过滤操作的基本原理;掌握过滤基本方程式及其应用;掌握过滤过程及设备的计算和过滤常数的测定方法。

了解重力沉降运动的基本原理,掌握重力沉降设备的计算。

重点:影响固定床层流动压降的主要因素;恒压过滤基本方程式及其应用;板框过滤机的操作和工艺计算;球形颗粒的重力自由沉降速度的计算;斯托克斯公式;除尘室的生产能力计算。

难点:可压缩滤饼的过滤常数的理解与应用;滤布阻力的确定与当量滤饼层概念的引入;颗粒沉降的因次分析法的应用;应用直接判据法计算沉降速度。

第4章传热(一)概述1、传热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2、传热的基本方式及特点,定常态与非定常态(二)热传导1、热传导的概念2、导热微分方程,熟练掌握傅立叶定律、平壁、多层平壁、圆管壁、多层圆管壁的导热计算;(三)对流传热概述1、、对流传热速率和对流传热系数2、对流传热机理(四)传热过程计算1、传热基本方程式,传热速率Q、,传热温差△tm、总传热系数K的计算,2、传热单元数法。

(五)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1、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数2、对流传热过程的因次分析3、流体无相变时的对流传热系数(六)辐射传热1、热辐射的基本概念,普朗克定律,斯蒂芬—波尔滋曼定律克希霍夫定律,2、两物体间的辐射传热,设备的热损失及保温。

(七)换热器1、常用的换热设备2、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类型,设计原则及步骤3、传热的强化和削弱。

基本要求:熟练掌握热传导的基本原理,傅立利定律,平壁与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及计算,掌握对流传热的基本原理,牛顿冷却定律,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的用法和条件;熟练运用传热速率方程并对热负荷、平均温度差、总传热系数进行计算;要求能够根据计算结果及工艺要求选用合适的换热器。

了解列管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及其应用。

重点:傅立叶定律及其一维稳态热传导应用;牛顿冷却定律和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主要因素;流体在圆形直管内强制湍流传热及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换热器的热负荷计算,对数平均温度差的计算;总传热系数的计算;换热器的设计型计算。

难点:传热过程中传热速率、传热推动力和热阻的基本概念;流体的相态的物理性质,流动状况和类型以及传热设备的型式对对流传热过程的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类比法的应用,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与对流传热系数的关系及其简化应用;换热器的核算型计算。

第5章蒸发(一)蒸发设备1、了解蒸发操作的基本概念及典型设备2、熟练掌握蒸发过程计算的基本方程(二)单效蒸发熟练掌握单效蒸发的特点和计算方法;(三)多效蒸发了解多效蒸发的流程特点和计算方法。

下册第1章蒸馏(一)概述蒸馏的特点及分类(二)两组分溶液的气液平衡关系1、相律的概念2、理想物系的条件两组分溶液的汽液平衡关系,拉乌尔定律,道尔顿分压定律,相平衡常数3、相对挥发度,t-x-y, x-y图4、非理想物系的气液平衡(三)平衡蒸馏和简单蒸馏简单蒸馏,平衡蒸馏的计算方法;(四)精馏原理和流程精馏原理、条件和操作流程(五)两组分连续精馏的计算1、理论板的概念,恒摩尔流假定,全塔物料衡算,精馏段操作线方程和提馏段操作线方程2、q的定义、意义及q线方程,理论板层数的求法(逐板计算法,图解法,简捷法)及特殊情况时理论板层数的求法3、回流比的影响及其选择4、塔高和塔径的计算及热量衡算5、精馏塔的操作和调节基本要求:理解相律的概念;掌握相对挥发的定义;掌握 "t~x~y"图线、泡点线和露点线;了解总压对泡点线和露点线的影响;了解正、负偏差溶液的形成和特点;理解平衡蒸馏及简单蒸馏的计算;掌握精馏原理和流程;理解理论板的概念及恒摩尔流假定;掌握全塔物料衡算、精馏段操作线和提馏段操作线方程、q的定义、意义及q线方程;掌握理论板层数的求法、进料状态对理论板层数的影响、回流比的影响及选择了解连续精馏装置的热量衡算;理解精馏塔的操作和调节。

重点:两组分理想物系的汽液平衡关系、精馏原理以及两组分连续精馏过程的计算(物料衡算与进料热状况的影响、理论板层数的计算与回流比的影响)难点:进料热状况参数的理解。

第2章吸收(一)气—液相平衡1、气体的溶解度2、亨利定律3、吸收剂的选择(二)传质机理与吸收速率1、分子扩散与菲克定律2、气相及液相中的定态分子扩散、扩散系数、对流传质3、吸收过程的机理及速率方程式(三)吸收塔的计算1、吸收塔的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2、吸收剂用量的决定、塔径的计算3、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及理论板层数的计算基本要求:掌握吸收的概念、类型和目的;理解吸收与蒸馏的区别;掌握亨利定律的不同表达形式及相关的计算;理解吸收剂的选择原则;了解分子扩散的概念及菲克定律的表达式;掌握气相及液相中的定态分子扩散的传质速率方程式;掌握涡流扩散及对流传质的公式表达式;掌握双膜理论;掌握吸收速率方程式的不同表达形式;理解“气膜控制”与“液膜控制”;掌握吸收塔的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掌握最小气液比的求法;了解塔径的计算;掌握气、液相总传质单元高度、总传质单元数的概念及常用总传质单元数的计算方法;了解理论板层数的计算;了解吸收系数的测定、经验公式及准数关联式。

重点:气体吸收过程的平衡关系、气体吸收过程的速率关系、低浓度气体吸收过程的计算。

难点:传质单元高度与传质单元数概念的理解。

第3章蒸馏和吸收塔设备(一)板式塔1、塔板类型2、板式塔的流体力学特性3、塔板效率(二)填料塔1、填料2、填料塔的流体力学特性3、填料塔的附件基本要求:了解板式塔的结构、塔板的类型及结构特点、填料塔的结构特点、填料的类型及结构特点、填料塔的附件以及塔板效率的估算;掌握板式塔的流体力学特性。

重点:板式塔负荷性能图的理解。

第4章液-液萃取(一)三元体系的液—液相平衡与萃取操作原理1、萃取操作的基本概念2、组成在三角形相图上的表示方法、液—液相平衡关系在三角形相图上的表示3、萃取过程在三角形相图上的表示及萃取剂的选择(二)萃取过程的计算1、单级萃取计算2、多级错流接触萃取的计算3、多级逆流接触萃取的计算(三)液—液萃取设备1、混合—澄清槽、塔式萃取设备、离心萃取器2、萃取设备的选择基本要求:掌握萃取操作的基本概念;掌握组成在三角形相图上的表示方法、液—液相平衡关系在三角形相图上的表示、萃取过程在三角形相图上的表示及萃取剂的选择;掌握萃取计算的图解法;了解萃取过程的解析计算、萃取设备的类型、结构特点及选用。

重点:组成在三角形相图上的表示方法、液—液相平衡关系在三角形相图上的表示。

难点:组成在三角形相图上的表示方法、液—液相平衡关系在三角形相图上的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