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阅读练习及答案(3篇)
《涉江采芙蓉》阅读练习及答案(3篇)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方。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悲伤以终老。
【注】①选自《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非一时一人所为,一般认为大都出自东汉末年文人之手。
1.芙蓉:荷花的别名。
2.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3.遗〔wèi〕:赠。
4.远道:犹言“远方”。
5.还顾:回顾,回头看。
6.旧乡:家乡。
7.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终点。
形容一望无际。
8.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
9.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1.《涉江采芙蓉》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芙蓉”对全诗在营造意境上有什么用?2.从诗歌的内容上看,这首诗的前四句和后四句有不连贯的地方,好像是表达的角度发生了改变。
你是怎样理解这种改变的?参考答案1.因芙蓉花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具有高洁、素雅、清幽的特点,所以诗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能营造素雅的意境,象征纯净的爱情,给人以美的联想。
2.既可以把该诗理解为女子思夫之作,也可以把该诗理解为游子思归之作。
前一种理解,则诗歌的后半部分为虚写;后一种理解,则诗歌的前半部分为虚写。
二1、“芙蓉”是古代诗歌常见的意象之一。
试比较本诗与课文《离骚》〔节选〕中的芙蓉寓意的异同。
(6分)2、本诗构思上主要有什么特点?试做简要分析。
(5分)参考答案1、同:都寄寓了一种高洁、纯真的情感。
2分异:《涉》诗重在表达一种亲情,思念远方亲人。
2 分《离》诗象征屈原对高尚品德的追求〔或修身养性〕。
2分2、虚实结合〔或想象〕。
2分采芙蓉之人花无可送,进而想象远方亲人“还顾旧乡”的情景,1分拓宽了诗歌意境,1分抒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1分三1.本诗前两句采纳了《诗经》中的手法。
〔1分〕2.以下各项对诗歌划线句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开篇两句中“采芙蓉”、“兰泽”以及“芳草”以乐景衬托哀情。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古诗词阅读理解及译文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古诗词阅读理解及译文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诗词今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到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采兰花。
来了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在他乡的爱人。
回想起故乡的爱妻,却又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
漂泊异乡两地相思,怀念爱妻愁苦忧伤以至终老。
深度鉴赏这是反映游子思妇的相思之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两汉时期,经学成为士人跻身朝堂、谋求功名的重要资本。
于是千千万万的学子离乡游学求宦。
但是对于如此众多的士人而言,官僚机构的容纳能力实在太有限了,这必然形成一种得机幸进者少、失意向隅者多的局面。
于是一个失意的文人群体便产生了,这就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游子”和“荡子”。
这些宦途失意的游学的士子在宦途无望、朋友道绝的孤单失意中,自然会苦苦地怀念故乡和亲人。
此诗即《古诗十九首》中描写怀乡思亲的代表作。
《古诗十九首》大约是东汉后期作品,当作于汉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
此诗开篇之“涉江采芙蓉”的人,有人认为是离乡的游子(即思妇的丈夫);但有人反对这种观点,理由是游子求宦在外,或者因别的原因,是不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的。
因此,有人认为“涉江采芙蓉”者是在江南家乡的思妇(即妻子)。
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诗歌中的“芙蓉”(荷花)往往谐“夫容”之音,即丈夫的面容。
所以,“涉江采芙蓉”的人当为思妇。
“兰泽多芳草”,是说湖岸泽畔,还有很多的兰、蕙草,发出阵阵幽香。
这里是以花喻人,因此,除了说“兰泽多芳草”外,也暗示了兰泽有很多美女。
这与《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景象有异曲同工之妙。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这两句点明了思妇的忧思源于对丈夫的思念。
思妇思念丈夫,而丈夫正远在天涯。
她采摘了美好的“芙蓉”,此刻难以送给自己想念的远方的人。
可以说,思妇采莲,真有《汉乐府·江南》中的“鱼戏莲叶间。
高中语文必修二《诗三首》之《涉江采芙蓉》
高中语文必修二《诗三首》之《涉江采芙蓉》【课本原文】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注释注解】1.芙蓉:荷花的别名。
2.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3.遗(wèi):赠。
4.远道:犹言“远方”。
5.还顾:回顾,回头看。
6.旧乡:故乡。
7.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
形容无边无际。
8.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
9.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全文翻译】踏过江水去采莲花,到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采兰花。
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在故乡的爱妻。
回想起故乡的爱妻,却又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
飘流异乡两地相思,怀念爱妻愁苦忧伤以至终老。
【全文鉴赏】有许多动人的抒情诗,初读时总感到它异常单纯。
待到再三涵咏,才发现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之中。
《涉江采芙蓉》就属于这一类。
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乃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
诗中的“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正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
那么,开篇之“涉江采芙蓉”者,也当是离乡游子了。
不过,游子之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是不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的,而且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荷花)往往以暗关着“夫容”,明是女子思夫口吻,当不可径指其为“游子”。
连主人公的身分都在两可之间,可见此诗并不单纯。
不妨先从女子口吻,体味一下它的妙处。
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
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
采莲之际,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难说就不是妻子、姑娘们真挚情意的表露。
何况在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一并摘置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更教人心醉。
高中语文文言文《涉江采芙蓉》原文、译文、赏析
《涉江采芙蓉》原文、译文、赏析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注释:芙蓉:荷花泽:湿润的洼地遗:送译文:踏过江水去采莲花,到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采兰花。
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在故乡的爱妻。
回想起故乡的爱妻,却又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
飘流异乡两地相思,怀念爱妻愁苦忧伤以至终老。
有许多动人的抒情诗,初读时总感到它异常单纯。
待到再三涵咏,才发现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之中。
《涉江采芙蓉》就属于这一类。
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乃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
诗中的“还顾望旧乡,第路漫浩浩”,不正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么?那么,开篇之“涉江采芙蓉”者,也当是离乡游子无疑了。
不过,游子之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又怎么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而且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荷花)往往以暗关着“夫容”,明是女子思夫口吻,岂可径指其为“游子”?连主人公的身份都在两可之间,可见此诗并不单纯。
我们不妨先从女子口吻,体味一下它的妙处。
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
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采莲之际,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难说就不是妻子、姑娘们真挚情意的表露。
何况在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一并摘置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岂不更教人心醉?--这就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吟叹,所展示的如画之境。
倘若倾耳细听,你想必还能听到湖面上、“兰泽”间传来的阵阵戏谑、欢笑之声!但这美好欢乐的情景,刹那间被充斥于诗行间的叹息之声改变了。
镜头迅速摇近,你才发现,这叹息来自一位怅立般头的女子。
与众多姑娘的嬉笑打诨不同,她却注视着手中的芙蓉默然无语。
此刻,“芙蓉”在她眼中幻出了一张亲切微笑的面容--他就是这位女子苦苦思念的丈夫。
《涉江采芙蓉》原文翻译及分析
《涉江采芙蓉》原文翻译及分析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涉江采芙蓉》原文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1 原文翻译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
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
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显得那么无边无际。
两心相爱却又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111 词语解释涉江:渡江。
芙蓉:荷花的别名。
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芳草:这里指兰草和其他香草。
遗(wèi):赠。
远道:远方。
还顾:回顾,回头看。
旧乡:故乡。
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
同心:指夫妻感情融洽,心意相通。
112 原文赏析这首诗开篇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江南水乡采莲图,“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营造出了充满生机与浪漫的氛围。
然而,“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笔锋一转,表达出采花之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她采下美丽的芙蓉,却不知能送给远在他乡的心上人。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诗人通过描绘主人公回望故乡,只见路途遥远的情景,进一步烘托出思乡怀人的忧伤。
那漫长的道路,仿佛象征着他们之间难以跨越的距离。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直接点明了主旨,两颗相爱的心却分居两地,只能怀着忧伤度过一生。
这种无奈和痛苦,令人感同身受。
12 诗歌主题这首诗主要表达了游子思乡、爱人相思的情感。
诗中的主人公身处异地,采花欲赠却无人可送,回望故乡却路途遥远,充分展现了离居之苦和相思之深。
121 艺术特色1211 借景抒情诗中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景,如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等,以乐景衬哀情,更加突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忧伤。
1212 虚实结合既有主人公采花的现实场景,又有对远方爱人、故乡的想象和思念,虚实相生,使情感的表达更加深沉。
1213 反复咏叹“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的重复,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同时也加深了读者对美好景象的印象。
高一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课文解读
高一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课文解读《涉江采芙蓉》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是《昭明文选》中《古诗十九首》中一首。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课文解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涉江采芙蓉》课文解读涉江采芙蓉①,兰泽②多芳草。
(划船到江中去采集荷花,又来到沼泽地摘取芬芳的兰草。
①芙蓉:荷花的别名。
②兰泽:生有兰花的沼泽。
)[夏秋时节,江南水乡,日暖花香,荷花盛开,女主人公荡一叶小舟,在江中泽边采集了鲜艳的荷花,又摘取了芬芳的兰草。
她采呀摘呀,心里喜滋滋蜜甜甜,她要将鲜花送给心上的人哪!诗就这样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起笔。
“芙蓉”“兰泽”“芳草”等语,将画面装饰得绚丽灿烂,让人顿感主人公形象雅洁,心情愉快、美好。
] 采之欲遗①谁?所思在远道②。
(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我朝思夜想的心上人呀远在天边。
①遗:wèi,给予,赠送。
②远道:犹言“远方”。
)[三四句自问自答,感情陡然一转,由欢乐而转为悲哀。
抒情女主人公怅立船头,突然一声浩叹:我手中的鲜花送给谁呀?心爱的人儿远在天涯!一腔热忱遭到一盆凉水泼来,一霎时天地为之变色,草木为之含悲,此中有无限的凄凉寂寞,伤心失望。
它是一句深沉的疑问,也是一声无奈的叹息。
]这是诗的第一幅画面,女主人公思夫心切,涉江采莲,但是想到丈夫远在天涯,悲从中来,不禁发出“采之欲遗谁?”的浩叹。
脑海中同时也浮现出丈夫对自己的思念,于是有了下面第二幅画面。
还顾①望旧乡②,长路漫浩浩③。
(回过头眺望我的故乡,长路漫漫看不到尽头。
①还顾:回顾,回转头向后看。
还,xuán,通“旋”,掉转头。
②旧乡:故乡。
③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
)[五六两句承“远道”“所思”而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天涯海角。
“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读者似乎看到男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伫立在路边,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路程!“漫浩浩”一词,读起来即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涉江采芙蓉》意思-赏析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涉江采芙蓉》意思|赏析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
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
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显得那么无边无际。
两心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于是我们要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赏析作者:佚名《涉江采芙蓉》初读时十分单纯,而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中。
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乃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
诗中的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正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
那么,开篇之涉江采芙蓉者,也当是离乡游子了。
不过,游子之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是不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的,而且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荷花)往往以暗关着夫容,明是女子思夫口吻,当不可径指其为游子。
连主人公的身分都在两可之间,可见此诗并不单纯。
不妨先从女子口吻,体味一下它的妙处。
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
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
采莲之际,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难说就不是妻子、姑娘们真挚情意的表露。
何况在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一并摘置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更教人心醉。
这就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吟叹,所展示的如画之境。
倘若倾耳细听,读者想必还能听到湖面上、兰泽间传来的阵阵戏谑、欢笑之声。
但这美好欢乐的情景,刹那间被充斥于诗行间的叹息之声改变了。
镜头迅速摇近,人们才发现,这叹息来自一位怅立船头的女子。
与众多姑娘的嬉笑打诨不同,她却注视着手中的芙蓉默然无语。
此刻,芙蓉在她眼中幻出了一张亲切微笑的面容他就是这位女子苦苦思念的丈夫。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长长的吁叹,点明了这女子全部忧思之所由来:当姑娘们竞采摘着荷花,声言要拣最好的一朵送给心上人时,女主人公思念的丈夫,却正远在天涯!她徒然采摘了象征美好的芙蓉,却难以遗送给心上人。
《涉江采芙蓉》原文、翻译及赏析
《涉江采芙蓉》原文、翻译及赏析《涉江采芙蓉》是一首写别的情诗。
此诗的主人公应该是位女子,全诗所写的是故乡妻子思念丈夫的痛苦忧伤。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涉江采芙蓉》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涉江采芙蓉两汉:佚名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译文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
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
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
两心相爱却要分隔两地不能在一起,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注释芙蓉:荷花的别名。
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遗(wèi):赠。
远道:犹言“远方”。
还顾:回顾,回头看。
旧乡:故乡。
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
形容无边无际。
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
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赏析《涉江采芙蓉》是一首写别的情诗。
在古代封建社会里,生活是很简单的,最密切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夫妻朋友关系,由于战争、徭役和仕宦,这种亲密关系往往长期被截断。
更由于当时交通不便,书信无法往来,相隔两地音信全无,就成为许多人私生活中最伤心的事。
因此中国古典诗词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表达别离情绪的,就主题来说,这首诗是很典型的。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芙蓉:荷花的别名。
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
这两句是说,划船到江中去采集荷花,又来到沼泽地摘取芬芳的兰草。
夏秋时节,江南水乡,日暖花香,荷花盛开,女主人公在江中泽畔采集了鲜艳的荷花,又摘取了芬芳的兰草。
诗歌就这样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起笔,芙蓉、兰泽、芳草等语,将画面装饰的绚丽灿烂,让人顿感主人公形象雅洁,心情愉快美好。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遗:赠送,远道:远方。
这两句是说,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我朝思暮想的心上人远在天边。
这两句自问自答,感情陡然一转,由欢乐转为悲哀,一腔热忱,遭到兜头一盆冷水泼来,一霎时天地为之变色,草木为之含悲,心中无限的凄凉寂寞,伤心失望。
高中必备古诗《涉江采芙蓉》
高中必备古诗《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注释:
芙蓉:荷花的别名。
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遗(wèi):赠。
远道:犹言“远方”。
还顾:回顾,回头看。
旧乡:故乡。
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
形容无边无际。
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
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这是反映游子思妇的相思之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两汉时期,经学成为士人跻身朝堂、谋求功名的重要资本。
于是千千万万的学子离乡游学求宦。
但是对于如此众多的士人而言,官僚机构的容纳能力实在太有限了,
这必然形成一种得机幸进者少、失意向隅者多的局面。
于是一个坎凛失意的文人群体便产生了,这就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游子”和“荡子”。
这些宦途失意的游学的士子在宦途无望、朋友道绝的孤单失意中,自然会苦苦地怀念故乡和亲人。
此诗即是《古诗十九首》中描写怀乡思亲的代表作。
此诗借助他乡游子和家乡思妇采集芙蓉来表达相互之间的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痛苦。
全诗运用借景抒情及白描手法抒写漂泊异地失意者的离别相思之情;从游子和思妇两个角度交错叙写,表现游子思妇的强烈情感;运用悬想手法,在虚实结合中强化了夫妻之爱以及妻子对丈夫的深情。
《涉江采芙蓉》原文和译文
《涉江采芙蓉》原文和译文导读: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注释:芙蓉:荷花泽:湿润的洼地遗:送译文:踏过江水去采莲花,到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采兰花。
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在故乡的爱妻。
回想起故乡的爱妻,却又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
飘流异乡两地相思,怀念爱妻愁苦忧伤以至终老。
有许多动人的抒情诗,初读时总感到它异常单纯。
待到再三涵咏,才发现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之中。
《涉江采芙蓉》就属于这一类。
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乃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
诗中的“还顾望旧乡,第路漫浩浩”,不正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么?那么,开篇之“涉江采芙蓉”者,也当是离乡游子无疑了。
不过,游子之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又怎么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而且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荷花)往往以暗关着“夫容”,明是女子思夫口吻,岂可径指其为“游子”?连主人公的身份都在两可之间,可见此诗并不单纯。
我们不妨先从女子口吻,体味一下它的妙处。
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
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采莲之际,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难说就不是妻子、姑娘们真挚情意的表露。
何况在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一并摘置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岂不更教人心醉?--这就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吟叹,所展示的如画之境。
倘若倾耳细听,你想必还能听到湖面上、“兰泽”间传来的阵阵戏谑、欢笑之声!但这美好欢乐的情景,刹那间被充斥于诗行间的叹息之声改变了。
镜头迅速摇近,你才发现,这叹息来自一位怅立般头的女子。
与众多姑娘的嬉笑打诨不同,她却注视着手中的芙蓉默然无语。
此刻,“芙蓉”在她眼中幻出了一张亲切微笑的面容--他就是这位女子苦苦思念的丈夫。
《古诗·涉江采芙蓉》原文赏析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原文赏析《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
汉末文人对个体生存价值的关注,使他们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建立起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情感联系。
《古诗十九首之六-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作以终老!《古诗十九首之六-涉江采芙蓉》赏析有许多动人的抒,初读时总感到它异常单纯。
待到再三涵咏,才发现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之中。
《涉江采芙蓉》就属于这一类。
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乃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
诗中的“还顾望旧乡,第路漫浩浩”,不正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么?那么,开篇之“涉江采芙蓉”者,也当是离乡游子无疑了。
不过,游子之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又怎么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而且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荷花)往往以暗关着“夫容”,明是女子思夫口吻,岂可径指其为“游子”?连主人公的身分都在两可之间,可见此诗并不单纯。
我们不妨先从女子口吻,体味一下它的妙处。
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
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采莲之际,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难说就不是妻子、姑娘们真挚情意的表露。
何况在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一并摘置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岂不更教人心醉?--这就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吟叹,所展示的如画之境。
倘若倾耳细听,你想必还能听到湖面上、“兰泽”间传来的阵阵戏谑、欢笑之声哩!但这美好欢乐的情景,刹那间被充斥于诗行间的叹息之声改变了。
镜头迅速摇近,你才发现,这叹息来自一位怅立般头的女子。
与众多姑娘的嬉笑打诨不同,她却注视着手中的芙蓉默然无语。
此刻,“芙蓉”在她眼中幻出了一张亲切微笑的面容--他就是这位女子苦苦思念的丈夫。
高中语文 2.7《诗三首》之《涉江采芙蓉》原文、译文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
《涉江采芙蓉》原文、译文原文: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注释:芙蓉:荷花泽:湿润的洼地遗:送译文:踏过江水去采莲花,到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采兰花。
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在故乡的爱妻。
回想起故乡的爱妻,却又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
飘流异乡两地相思,怀念爱妻愁苦忧伤以至终老。
有许多动人的抒情诗,初读时总感到它异常单纯。
待到再三涵咏,才发现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之中。
《涉江采芙蓉》就属于这一类。
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乃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
诗中的“还顾望旧乡,第路漫浩浩”,不正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么?那么,开篇之“涉江采芙蓉”者,也当是离乡游子无疑了。
不过,游子之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又怎么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而且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荷花)往往以暗关着“夫容”,明是女子思夫口吻,岂可径指其为“游子”?连主人公的身份都在两可之间,可见此诗并不单纯。
我们不妨先从女子口吻,体味一下它的妙处。
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
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采莲之际,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难说就不是妻子、姑娘们真挚情意的表露。
何况在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一并摘置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岂不更教人心醉?--这就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吟叹,所展示的如画之境。
倘若倾耳细听,你想必还能听到湖面上、“兰泽”间传来的阵阵戏谑、欢笑之声!但这美好欢乐的情景,刹那间被充斥于诗行间的叹息之声改变了。
镜头迅速摇近,你才发现,这叹息来自一位怅立般头的女子。
与众多姑娘的嬉笑打诨不同,她却注视着手中的芙蓉默然无语。
此刻,“芙蓉”在她眼中幻出了一张亲切微笑的面容--他就是这位女子苦苦思念的丈夫。
《涉江采芙蓉》赏析(2篇)免费范文
《涉江采芙蓉》原文: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译文:踏过江水采撷那朵莲花,淌入沼泽摘下一支兰草。
擎着它们不免思量,要送给谁呢?心中的那个人在遥远的地方。
想起那个人,觉得长路漫漫无可期许。
心心相印却远隔万里,只能抱一怀愁绪孤独老死。
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女子思春所作,而我更愿意将它想象成一位男子的情思。
他们也许只在南方夏末芙蓉怒放的江边惊鸿一瞥的相遇相知,芳心暗许。
之后女子幽居垂花门内,男人却奔向海角天边,每每看到清丽的芙蓉或嗅到兰花的暗香,便不由的想起一朵绝世的娇颜,想起旧时的缱绻。
当流光掠过,离别经年,自己都渐渐相信伊人只是某天做过的梦罢了。
触及旧景,回忆与水墨般的倩影一共蹁跹徘徊,亦真亦幻,却挥之不去。
可又能如何?错过了,便是错过了,尔今天各一方,纵使身边繁花似锦,却只愿意厮守着孤独,了此余生。
某处风景,某个名字,某个街角,某次回眸,某种形式的寄托,某段苍凉的心事……所有这一切,都是有缘的,能守住,便是有缘有份。
我相信自己和这些诗篇词章有缘亦有份,它恰如我从琳琅的戏曲中选择了昆曲,恰如我无论搬家几次都会在每个房间摆上一株绿植,恰如我执着的只用檀木精油熏香,恰如我无法戒除“入世”这个空间……或许它只是直白的二十个字,抑或磅礴的千余文,它总能不动声色的浸淫我的身体发肤让我无力自拔。
曾告诉别人,如果你的心是孤独的,那么你做什么事也无法填补,如果你的心是伤痛的,那么你做什么事情也无法获得幸福。
当时如是说,安知不是对自己的暗示?“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真的向往吗?第二篇: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代表作《古诗十九首》,以其光耀千古的艺术价值,历来为人称道。
刘勰《文心雕龙》称其为“五言之冠冕”。
可见,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言诗创作没有超过《古诗十九首》的。
就其内容而言,这些诗写的是“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沈德潜语)。
它们突出地表现了当时中下层士子的思想情绪,他们因找不到出路,于是产生不满不平以至玩世不恭、颓唐享乐等诸多表现。
04《涉江采芙蓉》-2021年高考语文必背72篇古诗文合集(原文+注释+赏析+默写)(解析版)
2021年高考必备72篇古诗文合集(原文+注释+赏析+默写)(全国通用版)04《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正文翻译注释赏析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
芙蓉:荷花的别名。
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采之欲遗(wèi)谁?所思在远道。
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
遗:赠。
远道:犹言“远方”。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
还顾:回顾,回头看。
旧乡:故乡。
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
形容无边无际。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两心相爱却要分隔两地不能在一起,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
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赏析】《涉江采芙蓉》是一首写别的情诗。
在古代封建社会里,生活是很简单的,最密切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夫妻朋友关系,由于战争、徭役和仕宦,这种亲密关系往往长期被截断。
更由于当时交通不便,书信无法往来,相隔两地音信全无,就成为许多人私生活中最伤心的事。
因此中国古典诗词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表达别离情绪的,就主题来说,这首诗是很典型的。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芙蓉:荷花的别名。
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
这两句是说,划船到江中去采集荷花,又来到沼泽地摘取芬芳的兰草。
夏秋时节,江南水乡,日暖花香,荷花盛开,女主人公在江中泽畔采集了鲜艳的荷花,又摘取了芬芳的兰草。
诗歌就这样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起笔,芙蓉、兰泽、芳草等语,将画面装饰的绚丽灿烂,让人顿感主人公形象雅洁,心情愉快美好。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遗:赠送,远道:远方。
这两句是说,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我朝思暮想的心上人远在天边。
这两句自问自答,感情陡然一转,由欢乐转为悲哀,一腔热忱,遭到兜头一盆冷水泼来,一霎时天地为之变色,草木为之含悲,心中无限的凄凉寂寞,伤心失望。
这是一句深沉的疑问,一声无奈的叹息。
《涉江采芙蓉》赏析
《涉江采芙蓉》赏析《涉江采芙蓉》赏析《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方。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悲伤以终老。
在凹凸错落的荷花丛中,那叶如硕大的伞,那花如欲滴的唇。
伴着晶莹露珠落水的滴答声,花和叶慵懒的扭动着。
盛夏的季节,偏偏又如此蓬勃。
那边,枝间、叶间、花间,模糊露出纤细的玉手,无采地拨弄着池水,碎却圆。
姣美的身材却遮不住柔弱,脉脉的双眸却挡不住孤独。
残阳的余晖铺满池水,也映在仰视天空的颊上,浓妆淡抹,竟是一场空,这未老的容颜又有谁会来观赏呢?那曲折曲折的小径,曾回当过多少欢声笑语,而今却如此荒芜寂静,死一般。
斩不断的相思,化不开的浓愁。
望人人不见,思人人不归。
或许只能手拈芙蓉,眼望长空了。
人代冥灭而清音独远。
《涉江采芙蓉》(后简称《涉》),一首被人们传唱了几千年的诗歌,至今仍深深牵动着游子的心。
这首诗的是谁,现已不行详细考证。
但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的不是一位一般的思妇,而是一个还望家乡的游子。
马茂元先生曾说:"文人诗与民歌不同,其中思妇诗也出于游子的虚拟。
'《涉》是在表现游子的忧苦和愁思时采纳了"思妇调'的"虚拟'方式。
不仅借思妇之口写出了对家的悠悠思念,也通过思妇的情节写出了"还愿望旧乡'的情景。
使一个长叹于天际的游子形象明现于读者眼前。
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在《涉》的解题中写道:"这是写游子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诗,首说采香花芳草准备赠送对方;次说所思的人身在远方,心愿难递;最终说人各一方,悲伤难遣。
'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认为:"《涉》的仆人公采撷芳草想要赠给远方的妻子,并且苦苦吟叹: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悲伤以终老。
'明显都以为诗的即是采莲人,"涉江采芙蓉'的是"游子'而非"怨妇'。
《涉江采芙蓉》原文及赏析
《涉江采芙蓉》原文及赏析两汉时期,经学成为士人跻身朝堂、谋求功名的重要资本。
于是千千万万的学子离乡游学求宦。
但是对于如此众多的士人而言,官僚机构的容纳能力实在太有限了,这必然形成一种得机幸进者少、失意向隅者多的局面。
于是一个坎凛失意的文人群体便产生了,这就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游子”和“荡子”。
这些宦途失意的游学的士子在宦途无望、朋友道绝的孤单失意中,自然会苦苦地怀念故乡和亲人。
本诗即是《古诗十九首》中描写怀乡思亲的代表。
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译文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
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
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显得那么无边无际。
两心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于是我们要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注释1.芙蓉:荷花的别名。
2.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3.遗(wèi):赠。
4.远道:犹言“远方”。
5.还顾:回顾,回头看。
6.旧乡:故乡。
7.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
形容无边无际。
8.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
9.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赏析《涉江采芙蓉》初读时十分单纯,而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中。
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乃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
诗中的“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正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
那么,开篇之“涉江采芙蓉”者,也当是离乡游子了。
不过,游子之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是不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的,而且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荷花)往往以暗关着“夫容”,明是女子思夫口吻,当不可径指其为“游子”。
连主人公的身分都在两可之间,可见此诗并不单纯。
不妨先从女子口吻,体味一下它的妙处。
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
涉江采芙蓉诗中意象
《涉江采芙蓉》的主要意象是芙蓉,即荷花,为全诗营造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涉江采芙蓉》
东汉无名氏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译文
踏过江水去采荷花,到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采兰花。
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在故乡的爱人。
回想起故乡的爱妻,却又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
漂泊异乡两地相思,怀念爱妻愁苦忧伤以至终老。
扩展资料:
《涉江采芙蓉》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此诗借助他乡游子和家乡思妇采集芙蓉来表达相互之间的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痛苦。
全诗运用借景抒情及白描手法抒写漂泊异地失意者的离别相思之情;从游子和思妇两个角度交错叙写,表现游子思妇的强烈情感;运用悬想手法,在虚实结合中强化了夫妻之爱以及妻子对丈夫的深情。
《涉江采芙蓉》原文及翻译
《涉江采芙蓉》原文及翻译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古诗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涉江采芙蓉》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1《涉江采芙蓉》原文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涉江采芙蓉》作品注释 1.芙蓉:荷花的别名。
2.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3.遗(wèi):赠。
4.远道:犹言“远方”。
5.还顾:回顾,回头看。
6.旧乡:故乡。
7.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
形容无边无际。
8.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
9.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1《涉江采芙蓉》原文翻译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
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
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显得那幺无边无际。
两心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于是我们要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1《涉江采芙蓉》诗歌赏析《涉江采芙蓉》初读时十分单纯,而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中。
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乃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
诗中的“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正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
那幺,开篇之“涉江采芙蓉”者,也当是离乡游子了。
不过,游子之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是不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的,而且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
《涉江采芙蓉》诗意理解与知识归纳
《涉江采芙蓉》诗意理解与知识归纳一、课文再现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二、对照翻译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
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
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
两心相爱却要分隔两地不能在一起,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四、课文简析《涉江采芙蓉》是一首写别的情诗。
在古代封建社会里,生活是很简单的,最密切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夫妻朋友关系,由于战争、徭役和仕宦,这种亲密关系往往长期被截断。
更由于当时交通不便,书信无法往来,相隔两地音信全无,就成为许多人私生活中最伤心的事。
因此中国古典诗词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表达别离情绪的,就主题来说,这首诗是很典型的。
这是反映游子思妇的相思之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两汉时期,经学成为士人跻身朝堂、谋求功名的重要资本。
于是千千万万的学子离乡游学求宦。
但是对于如此众多的士人而言,官僚机构的容纳能力实在太有限了,这必然形成一种得机幸进者少、失意向隅者多的局面。
于是一个坎凛失意的文人群体便产生了,这就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游子”和“荡子”。
这些宦途失意的游学的士子在宦途无望、朋友道绝的孤单失意中,自然会苦苦地怀念故乡和亲人。
此诗即是《古诗十九首》中描写怀乡思亲的代表作。
《古诗十九首》大约是东汉后期作品,当作于汉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
四、字词解释芙蓉:荷花的别名。
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遗(wèi):赠。
远道:犹言“远方”。
还顾:回顾,回头看。
旧乡:故乡。
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
形容无边无际。
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
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
(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男子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语 ( 女子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分析: 1.采莲是江南的旧俗,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中就有这样的描绘“采莲的是年少的女子,她们 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男子一般在京都 洛阳求取前程,不太可能回到江南去采莲。 2.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 往往暗关着“夫荣”,“莲子”即“怜子”。 3.所思在"远道",离旧乡而走远道的人在古代大半 是男子,那我们就《可涉江以采芙由蓉此》pp推t课件想说话人应是女子。
阅读杜甫的《月Leabharlann 》回答下面问题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结合全诗,体会诗歌在情感抒发上的特点。
结合全诗,体会诗歌在情感抒发上的特点。
诗人站在妻子的角度展开想象,由自己 的独看想到妻子的独看。诗歌的内容从单一 转向多视角。 “闺中只独看”,表现了妻子 对我担忧,其实我也担忧妻子。但是诗人不
种手法。这样,就使得作者的怀远或思归之情,
显得生动形象,富有意境。既深化感情,又强化
主题。形式上,常用“忆”、“想得”、“遥
知”、“遥怜”之类领字来结构全篇。
“对面落笔”的写法又有两种表现形式:
1.将写自己与写对方相结合,相互生发,相互
映衬。2.通篇纯从设想对方来展开艺术构思,宛
转曲达。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
思妇怀远 一个借采莲来表达思念的女子,想象自己 的爱人也在远方回望故乡,思念自己,前 4句为实写,5、6句为虚写。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
对面落笔
所谓“落笔对面”,就是在表现怀远、思归
之情时,作者不直接抒发对对方的思念,而是反
弹琵琶,从对方着笔,简单说就是不写自己如何
思念对方,而是着力描绘对方如何思念自己的一
失望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
以乐景写哀情
诗歌1、2句通过兰泽、芳草、芙蓉等意象,描 绘了一幅夏日采莲图,表现主人公情怀的高雅, 感情的纯洁、美好和内心的欢快之情。3、4句 笔锋一转,转喜为悲,用夏季美景烘托出内心 的孤寂,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伤。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3.“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 用?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
鉴赏品味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1、一二句选取了哪些意象?意象构成了怎样的 意境? 通过兰泽、芳草、芙蓉等意象,营造了清幽、 高洁的意境。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2、这一问一答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发生 了怎样的变化?
欢快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
评价
• 艺术上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 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创造出一种独特的 艺术风格,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 “惊心动魄,几乎可谓一字千金。” ——钟嵘《诗品》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
读准字音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
这首诗怎样诵读更有情味?试着读一读。 ●女读: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男读: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合读: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
小结
自古至今,诗论家对《古诗十九首》赞誉不 断,钟嵘评其“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 可谓几乎一字千金”。透过《涉江采芙蓉》我们 可略窥《古诗十九首》的精妙。
最后的两句诗中,你体会到主人公有怎样的 “情”? 主人公痛苦、忧伤的心情;两个彼此相爱的 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 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
探究:有人认为这首诗歌主人公是男子, 也有人认为是女子,你怎么看?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
?( 女子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
涉 江 采 芙 蓉
文学常识
《古诗十九首》
时间:东汉末年 作者:无名氏 最早记载:梁代萧统所编《文选》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
《古诗十九首》主要的思想内容
“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 生新故之感。”
东汉宦官外戚专权,官僚集团垄断仕途。 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士子为了谋求 前程,只得奔走交游。他们背井离乡,辞别父 母,留下妻儿,然而往往一事无成,只落得满 腹牢骚和乡愁。因此,《古诗十九首》主要抒 写离愁别绪,或游子思归,或闺房怀远,其次 是人生易逝的感叹,或及时行乐,或不甘贫贱。
“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 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 “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 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 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给读者留 下了很大的想象《空涉江间采,芙蓉具》有ppt课含件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遗(wèi):赠。以义定音。 谁(shuí):口语与书面语区分开。 还(h《uá涉n江)采芙顾蓉》:ppt回课件头看。
读懂大意
渡过江去采摘荷花,生有兰草的沼泽地长着 很多香草。
采摘荷花想要送给谁呢?所思念的人在遥远 的地方。 回头看那故乡啊,漫长的道路无边无际。 感情深厚却两地分居,在愁苦忧伤中慢慢变 老。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三四两句,明人陆时雍《诗坛总论》云:“代为 之思,其情更远”,请做具体分析。
①运用了对面落笔的手法。②诗人宕开一笔,不 写自己的思念,转而由“忆君”引起,描写友人 离别之后的种种愁绪,一个想像中的情境展现在 读者面前:朋友远在异乡,夜泊潇湘,清凉的月 色下,梦里充斥着凄冷的猿猴哀鸣。③由眼前情 景转为设想友人抵达后的凄凉清冷处境和孤寂愁 苦之情,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 情表达得更为深远《。涉江采芙蓉》ppt课件
直接说出,却借妻子的心表现出来,把深挚 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婉曲含蕴。
拓展阅读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分析:本是自己思念千里之外的故乡亲人,却说 故乡的亲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