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芒谈黑格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论
黑格尔哲学的总特点
一、能动的辩证法:对自由意志的强调
二、理性主义和逻辑主义:把非理性的神秘之物逻辑化,使之可以理解和言传达
三、逻辑、认识论和本体论三统一
黑格尔的逻辑是思维和存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客观世界有其内在支配规律,引申出历史主义:历史本身有逻辑层次,历史按照逻辑阶段发展(海德格尔不认为历史有逻辑)
黑格尔,最后一个形而上学家:许多哲学家把哲学的核心放在了研究宇宙万物统一的,最普遍最一般的本质或者共性上,认为它是万物存在的根本根据。所以,这门科学是研究所有科学的基础所在。这就是形而上学。然而在以黑格尔作为起点的现代哲学开始之后,西方开始普遍质疑形而上学,开始重新开辟道路。
黑格尔形而上学的结构:
逻辑学:
自然哲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
精神哲学:
主观精神:人类学、精神现象学、心理学
客观精神:法哲学、历史哲学
绝对精神:艺术哲学、宗教哲学、哲学史
第一讲:逻辑学(一)
1.导言:黑格尔的方法论在《逻辑学》里最纯粹的体现了出来
2存在论:
存在是什么?“所有存在之物因为什么才被认为是‘存在’的?”
为什么要提出来?亚里士多德以降西哲的传统,古希腊人认为存在即“是”(动词、名次、
系词),任何一句话都是“是命题”,故语言的领域就是“是”的领域,就是存在的领域。
第一个范畴:黑格尔认为:“是”是哲学的开端
黑格尔把“是”能动化了,是就是“去存在”,以往的存在论讨论“存在者”,黑格尔讨论
“在起来”的行动。
第二个范畴:“无”,在你“去是”的时候你还什么都不是,就是“无”
第三个范畴:“变”——有与无的转化“质”——在变的过程中确定其前后关系,与
其他东西相区别联系,物与物互相规定。“量”任何物都是一个无限可被规定者,其
他的东西就被视为“多”。“度”质变和量变的界限,自然和社会的规律。从度与无度中找到事物的规律,从“存在论”进入到“本质论”。
第二讲:逻辑学(二)
3本质论:
存在论里的概念表面上没有关系,但背后理性在起作用,使之有辩证关系。本质论的对立概念有辩证关系。
本质论就是要找到事物的根据,知道它如何存在、何以存在、存在的前提。
本质就是存在本身,是由存在概念自身发展而来的。是要靠反思来把握的。本质论的范畴都是一对一对的,体现出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引出矛盾:自己和自己的对立。这种矛盾在辩证
逻辑看来恰好是万物的根基,某一事物自己和自己不相容就是最终的根基,矛盾后再无根据,所以矛盾就是荒谬,也就是自由。从自由角度理解各个范畴(质料和形式、本质和现象、全
体和部分……)
4.概念论
概念是自由的
概念就是存在的本质,本质的存在。上面的存在论本质论最后引到概念论。
概念论里的范畴都是三个一组,每一个解释其他两个三段式有节奏的进展在概念论里特别强调发展上升
概念论的三个阶段
主观性阶段:形式逻辑(概念判断推理);辩证逻辑(改造:集中在普遍、特殊、个别的解
释);普遍性:自由的威力,一切特殊性被看做要追求普遍性的。具体概念的主要特点就是
能动性,自我否定。判断就是一个概念自行划分为两个概念。推理是从判断里把这种内在联系明白揭示出来。
客观性阶段:机械性,化学性,目的性(主体性和能动性)。
理念阶段:理念(主观和客观相统一),三个特点:1真理是全体性的,不是支离破碎的。
2真理是具体的能动的3真理是一个过程;三个环节:1生命2认识3绝对理念(对全部概念的总的概括,绝对理念提供了实现决心的方法。)回到上帝创世界的意思,一个圆圈。
逻辑学是上帝创造世界的蓝图。
第三讲:应用逻辑学(一)
1自然哲学
1.1由逻辑学向上帝拥有了绝对理念,把自己外化为自然界。
批评:上帝的堕落回应:上帝创造自然界以后又在自然界里面重新创造更高层次他的精神,
这是上帝的需要,是他的一个历程。
赞扬:能动的过程
人的精神是从自然界里面来的,黑格尔设定了上帝,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和人是一体的。
1.2看待自然的两种眼光
黑格尔认为,人的精神来源于上帝,但是上帝让人的灵魂从自然界及其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
黑格尔对自然界的双重眼光:一是自然界本身的眼光(离开人单独看自然界),黑格尔认为
自然界是没有时间的,虽然有精神,但是被属于自己的物质给拖累掩盖了。另一重眼光是:
物质的自然界只是精神的外壳。那么自然界是如何产生精神的东西呢?
1.3自然哲学的三个阶段
机械论:原子分子遵守力学规律组成万物,依靠数学、逻辑就可以理解世界(最低层次的世界观)
物理论:更强调质的区别,特殊的运动规律。
有机论:生物学的,人类学的,生理方面的规律。有了目的性。自然界通过人达到了自身的
自我意识,在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出整个自然界最深刻的本质。
1.4自然哲学向精神哲学的转换
自然在人身上实现它的目的,意识到了他的自身。
自然哲学中的对立统一,到了精神哲学,就是自我否定,否定之否定。自我否定是诉诸人的能动性和自由的,所以就进入了精神领域。
在自然中体现出了精神的潜在本质。
第四讲:应用逻辑学(二)
2.精神哲学
2.1主观精神之“精神现象学”
2.1.1“什么是精神现象学”
每个人都有精神现象,由《精神现象学》走向《逻辑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精神现象学”是意识的经验科学,此意识是哲学家的意识。黑格尔将这个源头隐藏起来,
其本质还是主观唯心的。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只探讨精神的现象,而不涉及精神的本质和客观事实。
不是具体的,探讨的是高度抽象的精神发展史,与历史的进展是平行的。
精神现象反映的是逻辑本质,《精神现象学》对应于《逻辑学》中的某一范畴。
2.1.2“意识”
A感性确定性:意识是我和对象相区分,感性确定性是最直接的确定性,但是是抽象的不能
表达的,只有指出“这一个”,但“这”又是共相的。这就涉及到语言学的部分。表现出了
一种“倒名为实”的传统,不语言,概念看的比经验事实更重要,更根本,语词代表一种共
相,共相的内容可以变化消失,而只有这个语词是永恒的。
B知觉:一种对于共相的普遍性的把握。知觉是主动的。
C力和知性:我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物的概念,是因为我们的先验自我意识有一种统觉的能
力,把所有的感性材料聚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对象,但是在这个对象背后仍有一个不被我们
抓到的东西,就是物自体。
知性就是常说的“理智”,现象是物自体力的表现,知性的特点是着眼于“力”,着眼于抽
象概念“力和力的表现”。知性探讨“何以可能”,力是怎样作用的?另一个特点是找规律:
知性的思维认为,当我们用规律来把握世界的时候,我们就解除到了事物的本质。
自我意识察觉出自己的自相矛盾了。
第五讲应用逻辑学(三)
3.自我意识
3.1自我意识本身
意识有自我意识作为根基
3.2自我意识的结构
把自己区分一成自我与对象两部分,但它们又是一个整体。
“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这样做对不对?”
3.3自我意识的环节:欲望、生命、类意识
欲望:对外部世界的追求
生命:我和我的所有物构成了我
类:对人类生命整体的欲望,人与人的关系
3.4自我意识结构的无限性
无穷后退,旁观自己,体现为一种类的无限性,人的本质对象化。每个人都是类的一份子,
每个人的自我意识都体现了普遍的自我意识。对自然亦可以人化。
4.自我意识的独立与依赖
4.1自我的对象化&对象的人化
人的内在体验附会到对象上,我们才能对对象加以描述,整个宇宙都是通过人发自我意识扩
展开的。
4.2主奴关系
一种政治关系。
一种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