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之七夕节
七夕节的习俗

七夕节的习俗七夕节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传统节日,也被称为中国情人节。
它在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庆祝,因此得名。
七夕节的习俗独特多样,充满了浪漫和传统文化的味道。
一、传统习俗1. 织女穿针七夕节的传说源于中国古代的传说故事,讲述了织女和牛郎之间的爱情故事。
根据传统习俗,许多女孩在七夕节这一天会在家中织布,寓意着向织女学习勤劳和技巧。
2. 祈福七夕节也是祈福的时刻。
人们会前往庙宇或神社,向神明祈祷平安和幸福。
他们会点燃香烛,祭拜神像,同时祈求心愿能够实现。
3. 点亮灯笼在七夕节这一天,许多地方会举行灯笼展览。
人们会点亮华丽的灯笼,用来祭祀神明和祈福。
夜晚的灯笼展览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4. 探索天文七夕节也是天文学的重要时刻。
人们利用这一天晴朗的夜空观察星星,寻找牛郎织女星等,寄托着对爱情的期望。
同时,人们还会互相赠送星星戴花,寓意着希望爱情能够长久美好。
二、现代习俗1. 送花和礼物在现代七夕节,送花和礼物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习俗。
许多人选择在这一天送给自己的爱人鲜花或浪漫的礼物,以表达他们的爱和关心。
2. 约会和浪漫晚餐七夕节也是情侣们约会的时刻。
人们会选择一个特别的地方度过这一天,享受浪漫的晚餐和时光。
餐厅和咖啡厅通常会准备特别的七夕套餐,吸引情侣们前来共度美好时光。
3. 写情书和诗歌七夕节也是写情书和诗歌的好时机。
人们会在七夕节这一天表达自己的感情,用美丽的文字将深情和思念传达给对方。
一封真诚的情书或一首动人的诗歌,能够让人永远铭记。
4. DIY手工艺品很多人喜欢在七夕节这一天动手制作一些特殊的手工艺品,以表达对另一半的爱意。
例如,制作一只纸鹤或编织一条七色纱线手链,这些特别的礼物往往能够让人感受到制作者的用心和情感。
三、七夕节的意义七夕节不仅仅是一个浪漫的节日,更是人们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通过庆祝七夕节,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勤劳、智慧和爱情。
七夕节也是表达感情和情谊的重要时刻。
七夕节的主要风俗

七夕节的主要风俗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女儿节”,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庆祝。
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和风俗习惯,以表达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下面将详细介绍七夕节的主要风俗。
一、牛郎织女的传说七夕节最具有代表性的传说就是牛郎织女的故事。
根据传说,在天河两岸分别住着一个牛郎和一个织女,他们相爱却被王母娘娘禁止在一起。
但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他们可以在银河上相会一次。
为了纪念这个传说,人们会在这一天进行各种庆祝活动。
二、乞巧“乞巧”是指女孩子们在这一天向织女许愿学习巧艺手工技能的活动。
人们会准备五色线、针等材料,在晚上摆上桌子,供女孩子们拜祭,并向织女许下心愿。
此外,还有送灯笼、放烟火等活动,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三、穿针引线穿针引线是七夕节的另一项传统风俗。
在这一天,女孩子们会用五色线穿过针眼,然后将线系在桂花树上。
据说,如果女孩子能够顺利地穿过针眼并将线系在桂花树上,就能够得到织女的庇佑和保佑。
四、赏月七夕节也是赏月的好时机。
人们会在这一天晚上赏月,并欣赏月亮下的美景。
此外,在赏月过程中还可以品尝月饼、喝茶等活动,以增加节日气氛。
五、吃巧果吃巧果也是七夕节的传统风俗之一。
巧果是用豆沙、糯米粉等制成的小点心,形状各异,寓意着人们希望自己能够学会巧艺手工技能,在生活中做出更多美好事物。
六、其他习俗除了以上几种传统风俗外,还有许多其他习俗与七夕节相关联。
例如,在这一天人们会挑选桂花、菊花等鲜花,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在水中放荷叶、石灰粉等活动,寓意着希望自己能够拥有清澈明亮的心灵。
总之,七夕节是一个充满浪漫和神秘色彩的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通过各种庆祝活动和风俗习惯表达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七夕有哪些传统习俗

七夕有哪些传统习俗七夕,又称中国情人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它源于古代的牛郎织女传说,讲述了一对相爱的神仙因为工作错误而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七月七日他们才有机会相聚一次。
七夕已经成为中国浪漫爱情的象征,被人们广泛庆祝。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人们有许多传统习俗,下面就来介绍一下。
1. 拜穿针乞巧穿针乞巧是七夕节最为传统和浪漫的活动之一。
在这一天,年轻的女孩子会将自己精心准备的一块红绸缎系在庭院的灯杆上,然后拿起一把细针,立志要在七夕这一天学会织布。
因为古代民间传说中,七夕这天,织女会降临到人间,并赐福有心之人,使她们的心愿能够实现。
因此,女孩们都希望借助织女的力量,织出美丽的衣物。
在这一天,还有一些神秘莫测的细活,例如,将细线穿过针眼,并且许愿后用细线绕织针数周,随后将针放入清澈的水中,如果针浮在水面上则代表愿望可实现,如果针沉入水底则代表愿望恐难实现。
2. 点燃七夕烛点燃七夕烛是一项古老而又浪漫的七夕习俗。
在七夕这一天的夜晚,人们会点燃许多红蜡烛,并将它们放置在屋外或庭院中,以期祈福。
据传闻,牛郎织女之间的那条银河,就是由七夕烛的光芒所组成。
燃烧的蜡烛不仅代表了爱情的圆满和美好,也象征着无数有情人之间的思念和祝福。
3. 写情书七夕节被誉为中国情人节,当然少不了写情书这一浪漫的习俗。
在这一天,有情人们会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通过笔墨表达出来,为对方写一封浪漫的情书。
情书中的每个字都充满了爱意和真挚的情感,能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对对方的爱和重要性。
写情书已经成为七夕节最为常见、浪漫且深入人心的习俗之一,是表达感情的最佳方式之一。
4. 吃七夕饭吃七夕饭是七夕传统习俗中一项不可忽视的活动。
在这一天,家人和爱人们会一起准备丰盛的晚餐,围坐在一起共度美好的时光。
七夕饭通常以鱼为主,因为鱼在中国文化中寓意着吉祥和团圆。
此外,人们还会准备一些精致的甜点,例如蛋糕或水果,来庆祝这个甜蜜的节日。
5. 观赏牛郎织女星七夕这天,人们还喜欢出门观赏牛郎织女星。
七夕节的节日传统

七夕节的节日传统七夕节,又被称为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这个节日源于对星宿的崇拜,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富有浪漫色彩和文化内涵的节日。
七夕节的时间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
传说中,这一天是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的日子。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为这个节日增添了浓厚的浪漫氛围,也让人们对爱情充满了向往和期待。
在七夕节,乞巧是一项重要的传统活动。
古时,女子们会在这一天向织女乞求灵巧的手艺。
她们会在月下穿针引线,展示自己的针线活技巧。
如果能够顺利穿过七根针,就被认为是得到了织女的眷顾,将会拥有出色的女红技艺。
这种乞巧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地方还会举行“投针验巧”的活动,即将针投入水中,观察针在水中的影子来判断是否乞巧成功。
除了乞巧,七夕节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传统。
比如,女子们会在这一天洗发。
相传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洗发,可以让头发乌黑亮泽,并且能够得到织女的庇佑,让自己变得更加美丽和聪慧。
拜织女也是七夕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在夜晚,女子们会摆上香果、鲜花、胭脂等物品,对着织女星虔诚祭拜,许下自己的心愿,希望能够得到美好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
七夕节还有晒书晒衣的传统。
在古代,人们认为七月初七的阳光具有特殊的魔力,可以让书籍和衣物避免虫蛀。
因此,这一天许多家庭会将书籍和衣物拿出来晾晒。
另外,七夕节也少不了吃巧果。
巧果是一种用面粉、芝麻、糖等食材制作而成的点心,形状多样,有月牙形、菱形等。
巧果不仅美味可口,还寓意着心灵手巧。
在一些地方,还会有结扎巧姑的活动。
人们用稻草、彩纸等材料扎成巧姑的形象,象征着织女,以此来表达对织女的敬意和喜爱。
七夕节的传统在不同地区可能会有所差异,但都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爱情的追求以及对女性智慧和技艺的赞美。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七夕节的庆祝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很多年轻人会选择在这一天送礼物、约会,表达自己的爱意。
商家们也会推出各种与七夕节相关的促销活动。
但无论形式如何变化,七夕节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价值始终不变。
传统的七夕节有哪些习俗

传统的七夕节有哪些习俗七夕节,作为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浪漫情怀。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有着许多独特而有趣的习俗。
乞巧是七夕节最为重要的习俗之一。
古代女子们在这一天会向织女乞求灵巧的双手和聪慧的心灵,希望能在女红、烹饪等方面展现出色的技艺。
她们会在庭院中摆上瓜果、鲜花等供品,然后点燃香烛,虔诚地向织女祈祷。
有些地方还会举行穿针引线的比赛,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线穿过最多的针孔,谁就被认为是最巧的女子。
晒书晒衣也是七夕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据说在这一天晒书晒衣,可以避免虫蛀。
古代的文人雅士们会将自己的书籍拿出来晾晒,展示自己的学识和才华。
而普通人家也会把衣物拿出来晾晒,以迎接即将到来的秋季。
七夕节还有吃巧果的习俗。
巧果是一种用面粉、白糖等制作而成的点心,形状多样,有花朵、动物等。
巧果不仅美味可口,还寓意着心灵手巧。
女子们会亲手制作巧果,与家人和朋友分享。
在一些地方,七夕节还有结扎巧姑的习俗。
人们用稻草、彩纸等材料扎成巧姑的形象,然后为其穿上漂亮的衣服,供奉在桌上。
巧姑通常被视为织女的化身,人们通过这种方式向织女表达敬意和祈求。
此外,七夕节还有听悄悄话的习俗。
传说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躲在葡萄架下或瓜棚下,可以听到牛郎织女的悄悄话。
孩子们会怀着好奇和期待的心情,悄悄地躲在这些地方,试图听到天上的浪漫私语。
七夕节还是个充满浪漫色彩的节日,男女之间会互赠礼物,表达爱意。
男子可能会送给女子鲜花、首饰等,而女子则会回赠亲手制作的香囊、手帕等。
在一些地区,还有拜七姐的习俗。
人们会搭建起专门的场地,摆放七姐的神像,进行隆重的祭祀仪式。
在仪式中,人们会献上供品,唱歌跳舞,祈求七姐保佑平安幸福、婚姻美满。
七夕节的夜晚,人们还会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想象着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
这个时候,长辈们会给孩子们讲述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让这份浪漫和美好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传承。
如今,虽然社会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但七夕节的这些传统习俗依然在民间流传着。
七夕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七夕节有哪些传统习俗七夕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传统习俗。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起源于对自然天象的崇拜。
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在鹊桥相会。
这个美丽的传说为七夕节增添了浪漫的色彩。
在七夕节这一天,女子们通常会进行乞巧活动。
乞巧,顾名思义,就是乞求灵巧的手艺。
姑娘们会在夜晚,对着星空摆上瓜果鲜花,点上香烛,向织女乞求智慧和灵巧的手艺,希望自己能够在女红方面更加出色。
她们会用五彩线穿过七根针,如果能够一次成功,就意味着乞巧成功,将来会心灵手巧。
此外,还有投针验巧的习俗。
在七夕的中午,将一盆水放在太阳下暴晒,水面会形成一层薄膜。
女子们将针轻轻放在水面,如果针能够浮在水面而不沉,水底出现针影,形状不同则寓意着巧拙程度不同。
比如,针影若是笔直一条,就被认为是“乞巧”失败;若是针影形成各种形状,如花、鸟、云等,就被视为“得巧”。
七夕节还有喜蛛应巧的传统。
女子们会在七夕前夕捉一只蜘蛛放在盒子里,第二天清晨打开,如果蜘蛛结出的网又圆又正,就意味着“得巧”。
除了女子们的活动,七夕节也少不了美食的陪伴。
巧果是七夕节的特色食品之一。
巧果的制作方法多样,通常用面粉和糖混合,制成各种形状,然后油炸或烤制而成。
巧果不仅美味可口,还寓意着心灵手巧。
在一些地区,七夕节还有结扎巧姑的习俗。
人们用稻草、彩布等扎成“巧姑”的形象,象征着织女,供奉在案桌上,祈求平安和丰收。
七夕节也是表达爱情的节日。
在这一天,情侣们会互赠礼物,一起约会,享受浪漫的时光。
有些人会选择在这一天表白心意,许下相伴一生的誓言。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七夕节的庆祝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但无论形式如何改变,七夕节所蕴含的对爱情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始终不变。
我们应当珍视这些传统习俗,让七夕节这一古老的节日在现代社会中继续绽放光彩。
通过传承和弘扬七夕节的文化内涵,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其中的魅力和智慧。
七夕节是几月初几

七夕节是几月初几七夕节是农历的七月初七。
七夕节,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它源于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主要讲述了牛郎织女的故事,被赋予了浪漫、爱情和相聚的寓意。
按照传统的农历,七夕节是在每年的七月初七,因此也被称为“七夕七夕”,它在中国早已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节日,被视为恋人们相聚的日子。
七夕节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东汉时期。
根据传说,牛郎是一位普通的牧羊少年,他与织女这位天上的仙女相爱并且结为夫妻。
然而,由于他们的身份不同,织女被迫返回天界,与牛郎分隔两地,只能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通过一条由喜鹊连接的天河,相聚一次。
因此,七夕节也被称为中国的“乞巧节”,女性们会在这一天展示自己的织工技艺并乞巧祈福。
在民间,七夕节被视为一个浪漫的时刻,许多传统的活动和习俗都与情人和爱情有关。
例如,年轻的女子们会在七夕节这天向天上的牛郎织女祈愿,希望自己能得到心仪的对象;夫妻、情侣们则会在这一天共度浪漫的时光,表达他们对彼此的爱意。
同时,人们也会在七夕节这天向牛郎织女祈求婚姻幸福、爱情长久。
此外,乞巧活动也是七夕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女性们会互相赠送手工艺品,展示她们的织工才华。
而如今,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融合,七夕节已经演变成了一个更多样化的节日。
除了传统的活动,人们还会通过情人节的方式,在这一天送礼物、约会、表达爱意。
商家也借此机会推出了各种促销活动和特别的商品,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来创造浪漫的氛围,让爱情更加甜蜜。
值得一提的是,七夕节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通过七夕节这个节日,人们不仅传承了古代的传说和习俗,也传递了对爱情、相聚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它在中国人的心中扎下了深深的根,成为了重要的文化符号和情感纽带。
总之,七夕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浪漫、爱情和相聚的美好寓意。
而它的日期则是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七夕七夕”。
尽管七夕节在如今的社会已经变得多样化和商业化,但人们对于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向往始终没有改变。
七夕节的传统习俗及含义

七夕节的传统习俗及含义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称为“乞巧节”或“女儿节”。
它最早起源于汉代的“七姐诞”祭祀。
闲云野鹤、仙女下界,与牛郎相爱并结合,这成为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爱情佳话。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人们会有一些简单而表达深情的习俗,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七夕节的传统习俗及含义。
1. 织女星凿针乞巧凿针求巧,穿针引线,是七夕节中最为重要的传统习俗。
传说牛郎织女相遇后,开始了一段浪漫的爱情,然而,日后牛郎又被天帝召回天庭,于是牛郎织女只能在银河两岸,对峙望月等待团圆之日。
而织女在这期间常常用粗细不一的针,凿出美丽的彩丝,缝制出精美的花样,以表达她对自己爱人的思念之情。
也就是说,七夕节的织女星与女性缝制技巧有关。
在这一日,女子们会展示自己的巧手,缝制绸缎、荷包、布袋,向丈夫表达爱意。
2. 吃七夕饼、喝七夕茶七夕节的传统食品有七夕饼和七夕茶。
七夕饼是用糯米粉、绿豆、红枣、花生等制成的,味道香甜,寓意着美好的感情。
而七夕茶则是清凉解渴的茶水,寓意着人们在这个季节要有清理身体的作用。
七夕茶的制作有讲究,是将橙皮、柚皮、菊花等清凉的东西放到水里泡一会儿,再加些柠檬片、松仁和红糖,做成口感独特、醇香可口的茶饮。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往往会提前准备好食品、水果、零食等物品,一家人喝七夕茶,吃七夕饼,分享着快乐和美好。
3. 点灯识花七夕节的另一个传统习俗是点灯识花。
当夜幕降临,许多人便点上灯笼、蜡烛,或放烟花、焰火,增添节日气氛。
此时,人们也会在院子里点上灯笼,灯笼上画上自己喜欢的花卉,每个人的花朵都不同,由此可以大致了解对方的个性和喜好。
同时,也代表着我们要在困境中找到自己的光芒,照亮前行的路途。
4. 海誓山盟七夕节也是一个表达爱情的日子,很多人会选择在这一天庆祝结婚纪念日或者向心爱的人告白。
人们会在烛光下言语中诉说自己爱情的真挚,或者在满天繁星下点缀自己的爱情宣言。
许多人会选择到山间、海边或者其他浪漫的场所进行海誓山盟式的爱情宣誓,以此来显示对爱情的决心。
七夕节的风俗介绍

七夕节的风俗介绍七夕节,又称中国情人节或牵牛星节,是中国传统的浪漫节日之一,庆祝的对象是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
在这一天,人们会以各种方式表达爱意,祈求美好的爱情姻缘。
七夕节的风俗也因地域和习俗的差异而多样,下面将介绍一些七夕节的经典风俗。
1. 鹊桥相会七夕节最具代表性的风俗之一就是“鹊桥相会”。
传说牛郎织女分别被天河隔开,每年的七夕,喜鹊会来构建一座银河上的鹊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会。
因此,人们在七夕节会在户外或室内搭建临时的鹊桥模型,代表着美满的爱情终将相会。
2. 穿针引线七夕节有一个重要的仪式叫做“穿针引线”,寓意着牛郎织女因为彼此相爱而能有机会相会。
这一天,女性会在缝纫机旁边准备几根绣线和针,然后用绣线穿过眼镜的洞,同时许愿心愿。
这象征着女性期待找到自己的“织女”,获得幸福美满的爱情。
3. 求愿乞巧汉代时,七夕夜女子们会在庭院打乞巧游戏。
乞巧有求巧、诵祝、求仙的意思,以期得到心仪的意中人。
现在,乞巧已经成为七夕节的传统活动,许多女性会在这一天乞求心愿实现,祈求自己的婚姻幸福美满、学业顺利、事业成功。
4. 点灯放粽在一些地区,人们在七夕节还会点灯放粽,以表达对牛郎织女的思念之情。
点灯的传统始于古代,因为当时农村没有电灯,人们需要点起灯火照亮夜晚。
而放粽则是寓意着驱邪避灾,希望带来平安和好运。
5. 雕刻西瓜七夕节期间,一些地方还有特别的风俗——雕刻西瓜。
人们会将西瓜剖开,然后雕刻成各种形状,如鹊桥、牛郎织女等,以体现七夕节的主题。
这不仅增加了七夕节的独特氛围,而且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愉悦。
6. 送花与情人节七夕节被许多人视为中国的情人节,因此,送花也成为七夕节的风俗之一。
情侣们会给对方送上鲜花,表达爱意与浪漫。
在中国,玫瑰花、百合花等常被用作七夕节的礼物,寓意着深情与美满。
七夕节的风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一部分,它代表了浓郁的爱情文化和精神内涵。
这些风俗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成为人们表达爱意、追求幸福的方式。
七夕节的主要习俗

七夕节的主要习俗七夕节,即中国传统节日七夕情人节,是每年农历七月初七。
在这一天,人们怀着浓浓的爱意和美好的期待,以独特的方式庆祝这个浪漫的节日。
七夕节的主要习俗丰富多样,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 搭乘牛郎织女的鹊桥七夕节是一年一度牛郎织女喜结连理的日子,人们认为这一天牛郎织女会相会于银河之间。
于是,人们将牛郎星和织女星当作男女之间的情侣,为了让他们相会,有人会在阳台上搭建小桥,象征着鹊桥,让自己成为这浪漫故事的见证者。
2. 千纸鹤祈愿千纸鹤是日本的传统手工艺品,而在七夕节,中国的年轻人也喜欢折千纸鹤。
他们折千纸鹤不仅是出于兴趣,更多的是带着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期待。
他们相信,折千纸鹤的时候,每一次的折纸都是一个美好的祈愿,每一个千纸鹤都代表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与祝福。
3. 编织七巧板在七夕节这天,人们还喜欢编织七巧板。
七巧板,又称中国拼图,是一种由七个平面积木组成的玩具。
每个平面有不同的形状和颜色,通过巧妙的安排和组合,可以拼成各种各样的图案。
编织七巧板是一项富有创造力的活动,不仅增强了人们的动手能力,也展示了人们对美的追求。
4. 心心相印的红丝线相传,七夕节这天,牛郎和织女会在天河上用红丝线相连,以表达对彼此的思念。
因此,人们在七夕节也会用两根红丝线相互连接,象征着爱情的结合。
有人会将红丝线系在家门把手上,寓意着吉祥幸福之意。
5. 晒巧果和喝凉茶在南方地区,七夕节的习俗之一是晒巧果和喝凉茶。
巧果多是指红枣、葡萄、柿子等干果,人们将这些水分少、颜色艳丽的水果晒干,寓意着团聚和美好。
而喝凉茶则是为了驱暑解渴,消除身体中的湿气,保持身体的健康。
这样的习俗不仅给节日增添了特色,也让人们在炎炎夏日中感受到一丝清凉和愉悦。
七夕节的主要习俗丰富多样,在不同地区和家庭里也有着各自的特色和习惯。
无论是搭乘牛郎织女的鹊桥、折千纸鹤、编织七巧板,还是用红丝线相互连接、晒巧果和喝凉茶,这些习俗都承载着人们对爱情、幸福和美好生活的渴望。
七夕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七夕节有哪些传统习俗七夕节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一般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日(也就是夏天的一个温馨夜晚)举行。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璀璨的星空,还可以感受到浪漫和爱的氛围。
以下是关于七夕节的传统习俗。
一、牛郎织女的传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七夕节的由来与一个古老的传说有关,这个传说是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
据说,牛郎是一个能唤醒牛羊的男子,在一次出门放牛的时候,遇到了天上的织女,两个人相互钟情,但是由于天上地下不同,分别后难以再见,后来玉帝得知两人相爱,允许牛郎和织女在每年的七月初七这一天在鹊桥上相会,这天也被人们称为“中国情人节”。
二、放纸灯、烛笼在七夕节的晚上,人们会在房屋周围放置纸灯笼和烛笼来迎接牛郎和织女的到来。
一般来说,烛笼和纸灯笼的制作需要提前准备好,灯笼寓意着温馨、团圆,而烛笼则象征着福气、安宁。
放烟花和放赏桂也是七夕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三、乞巧在七夕节上新娘子一定要戴“乞巧冠”,现代人根据这一传统而举行了祭月祭神、乞巧等活动。
乞巧寓意着女孩子在这一天能够得到男神驾轻就熟的爱情技巧,女孩子都会做一些手工制品,比如编织风筝、做饰品等等,希望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得到自己梦寐以求的愿望。
四、吃巧果七夕节的传统食品是巧果,巧果是以果蔬为主的食品,有糖果、蜜饯、麻酥果、蜂蜜干等等小吃。
这些东西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也寓意着家庭的和睦、幸福和团圆。
五、赏花鞭在七夕节,人们会把新鲜的葡萄挂在家门口或者是园子里,形成花鞭,意味着节日里幸福美满的生活。
六、晚会表演七夕节晚上通常会举行晚会,表演文艺节目包括歌舞、相声等等,节目精彩纷呈,引来路人的驻足观看,让节日的氛围更加浓郁。
以上就是关于七夕节传统习俗的介绍,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我们可以感受到特殊的氛围,让我们一起珍惜这些美好的时刻,一起怀念、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七夕有哪些传统习俗

七夕有哪些传统习俗七夕,又被称为牛郎织女节或中国情人节,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
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人们庆祝七夕节,同时也表达了对爱情、婚姻和美好未来的向往。
在七夕节这一天,人们会进行各种传统习俗和活动,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1. 织女星河银河鹊桥会七夕的传统习俗中最著名的就是织女星河银河鹊桥会了。
根据中国的传说,牛郎织女是一对相爱却被天河隔开的情侣,而七夕这一天,天上的鹊桥会悄悄地连接起来,让他们得以相聚一天。
因此,人们在这一天晚上会观测天空,寻找织女星和牛郎星,象征着爱情和美好的牵手。
2. 纸鹊和纸鹤在七夕节这一天,人们会用彩色纸张折成纸鹊和纸鹤。
纸鹊代表着牛郎,而纸鹤则代表着织女。
人们会将这些折纸物放在室内或者室外,以象征着对这对相爱情侣的祝福和喜庆。
同时,这些纸鹊和纸鹤也被认为可以具有驱灾避邪的作用。
3. 编织七月七七夕节也是一个寓意吉祥的节日,因此人们会在这一天编织七月七,这是一个由七种不同颜色的线编成的手链。
编织七月七的过程中,人们会祈求平安和幸福的祝福,并将这些编织好的手链送给自己的爱人或者好友。
这种传统习俗不仅代表了爱情的承诺,也是一种友谊和亲情的表达。
4. 点燃七月七的烛光在七夕节这一天,人们还会点燃蜡烛来祈愿和祈福。
一般来说,人们会点燃七个蜡烛,象征着七月七。
这些燃烧的蜡烛会散发出柔和的光芒,让整个房间充满温馨和浪漫的氛围。
同时,人们也相信燃烧的蜡烛可以驱走邪灵,保佑家人平安健康。
5. 求解姻缘七夕节也是一个向上天祈求爱情的节日。
有些地方的人们会在这一天去寺庙或者神坛上祈祷,希望能够得到爱情的祝福。
特别是那些单身的人,会特意前往寺庙上求解姻缘,在烛光和佛祖的庇佑下,希望能够找到自己的真爱。
6. 七夕泼水在一些地区,七夕节还有一种独特的传统习俗,那就是七夕泼水。
人们会聚集在一起,用水把彼此泼湿。
这个活动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七姐波水”的传说,这是一个与织女星河银河鹊桥会有关的故事。
传统节日七夕节主要习俗

传统节日七夕节主要习俗说起七夕,大家能够联想到许多关键词,牛郎织女、中国情人节、乞巧节、鹊桥、老黄牛等等。
坚信大家都知道这些关键词与七夕的来历和传闻有关,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主要习俗,欢送大家借鉴与参考,确定对大家有所协助。
书目传统节日七夕节主要习俗七夕节来历七夕的传统食物传统节日七夕节主要习俗1、穿针乞巧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
《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
”《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
世谓之穿针楼。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
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
土民之家皆效之。
”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
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2、晒书、晒衣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有鉴于当时的,为求自保,他边装疯病躲在家里。
魏武帝仍旧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
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
令史回去禀报魏武帝,魏武帝立刻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那么即可收押。
司马懿只乖乖的遵命回朝。
另有一种人,在乱世中,以放浪形骸来表达中的郁闷。
他们亵渎礼法,反对时俗。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答复:“我晒书”。
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
晒肚皮也就是晒书。
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产的时机。
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
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陵罗绸缎,光芒耀眼。
七夕节的风俗习惯

七夕节的风俗习惯七夕节,又称七夕、女儿节、乞巧节等,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也是富有浪漫和爱情色彩的节日。
以下是七夕节期间的主要风俗习惯:1. 牛郎织女鹊桥会:七夕节最著名的传说就是牛郎织女鹊桥会的神话故事。
人们会讲述牛郎织女在每年七夕节时会通过喜鹊搭成的桥相会的故事,以此来寄托对爱情和亲情的渴望与追求。
因此,七夕节又称为“中国情人节”。
2. 乞巧活动:七夕节是女性祈求心灵手巧的节日,因此也称为“乞巧节”。
在七夕节期间,女性会进行各种乞巧活动,如穿针乞巧、喜蛛乞巧、蜘蛛乞巧等,祈求自己心灵手巧、家事平安、幸福美满。
同时,她们也会展示自己的才艺和手工技艺,增加节日的文化氛围。
3. 观星赏月:七夕节是月亮和星星最明亮、最美丽的时节之一,因此人们会在夜晚观赏星空和明月。
同时,也会举行各种天文活动,如观测牛郎织女星等,增加节日的科学和文化内涵。
4. 送礼物:在七夕节期间,人们会向心爱的人赠送礼物,表达自己的爱意和祝福。
常见的礼物有鲜花、巧克力、首饰等。
同时,也会有一些创意礼物和定制礼物,如手工制作的卡片、DIY的小饰品等,展现出人们的个性和创意。
5. 聚餐约会:七夕节也是一个重要的约会和聚餐的节日。
人们会选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与心爱的人共进晚餐或进行约会,增进感情和浪漫氛围。
同时,一些商家也会推出特别的活动和优惠,吸引更多的人参与。
总的来说,七夕节的风俗习惯主要包括牛郎织女鹊桥会、乞巧活动、观星赏月、送礼物和聚餐约会等。
这些传统习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节日生活,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精神。
通过这些活动,人们可以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和爱情的温馨,共同度过一个浪漫、温馨的七夕节。
七夕节的主要习俗

七夕节的主要习俗七夕,又称中国情人节,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人们庆祝七夕节,通过一系列的习俗来表达对爱情的向往和祝福。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有许多主要的习俗被人们所遵循和传承。
1. 织女星与牛郎星根据传说,七夕的习俗源自一对相爱的仙女和牛郎。
织女星象征着织布的技艺,而牛郎星则代表着农业生产。
因为这对相爱的仙侠情缘,七夕节也被称为“中国情人节”。
人们相信,在七夕这天,织女星和牛郎星能够相互对望,所以许多习俗都与星星有关。
2. 仙女下凡和乞巧在七夕这一天,传统上女性晚上会在院子或者室内摆上一座盛满水的盆子,代表织女下凡。
女孩子们会带着他们的手工艺品,集中在一起参加一个传统习俗,叫做“乞巧”。
在这个活动中,女孩们展示自己的手工艺技能,互相学习和交流。
这象征着传承和鼓励女性在织纺方面的技能。
3. 浴室仪式另一个七夕的习俗是浴室仪式。
这个习俗源自旧时代人们认为在七夕这一天,织女和牛郎相会,并洗浴净身。
为了祈求美丽、健康和幸福,人们有时会在七夕这天进行洗浴仪式。
这个习俗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4. 观赏星星七夕节也是观赏星星的好时机。
在这一天的晚上,人们会聚集在室外,仰望星空,寻找牛郎星和织女星。
人们相信,如果在这个特殊的夜晚许下心愿,那么他们的愿望就会实现。
这个习俗代表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祝福。
5. 挂乞巧香囊乞巧香囊是七夕节另一个重要的习俗。
这些香囊通常由各种颜色的丝线和绣花制成,带有小小的绣花表达心意。
女孩子们在乞巧节这天制作香囊并佩戴在腰间,这一习俗代表对美好生活和甜蜜爱情的祝福。
6. 发放红包类似于中国其他重要的节日,七夕节也是家庭聚会和亲友间交流的时刻。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亲朋好友互相赠送红包,表达对彼此幸福和美满的祝愿。
红包中通常放有一些珍贵的小礼物和心意,因此红包成为七夕节互赠的一种常见习俗。
7. 赠送礼物除了红包之外,七夕节也是赠送礼物的时刻。
男女之间互相赠送礼物来表达爱意和感激之情。
七夕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一览整理

七夕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一览整理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
大家知道七夕有什么传统习俗吗?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七夕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盼望能够帮到你哟!七夕节的传统习俗(一)吃七巧果每逢传统佳节,美食必定是不行缺少的一部分。
就像(春节)与水饺、端午与粽子、中秋与月饼等,七夕节自然也有它独有的美食——七巧果。
七巧果又称“乞巧果子”,《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并会做成瓜果花草等模样。
据记载,在宋朝市街上就已经有七巧果出售了。
(二)种生这是一个较为古老的习俗,又称“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有的地方也叫“泡巧”。
在七夕节前几天,人们会在木板上铺上几层土,并种下粟米,让它长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上一些小茅屋、花草在上面,做成小村落的样子,称为“壳板”。
有时也将绿豆、小豆、小麦等种入碗中,等它长出嫩芽,再用红、蓝线扎成一束。
(三)为牛贺生在牛郎织女的(故事)中,老牛为了关心牛郎跨越天河,让牛郎把自己的皮揭了下来,使得牛郎能够借助牛皮过天河见织女。
为了纪念自我牺牲的老牛,在七夕节这一天,(儿童)会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以此祭祀老牛,表示出对老牛的敬重。
(四)祭拜织女这个活动基本上都是女性参与,七夕节的晚上,在月光下摆好桌椅,并在桌子上放好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物品。
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子前,一边吃着瓜果点心,一边向织女悄悄许愿。
(五)穿针乞巧这应当是最早的乞巧方式了,在汉朝就有所记载。
《西京杂记》中提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在七夕节这天,每家每户的女子都会走出家门,聚在一起,拿出自己的针线女红,通过穿针的方式乞巧。
(六)晒书晒衣服晒书晒衣服在古时特别流行,有记载司马懿原本为避祸装疯,结果因晒书被抓,可见在古代晒书晒衣服是多么流行的事情。
不过这种习俗到了魏晋时期成为豪门炫耀财宝的机会,因此也招来了许多文人墨客的鄙视。
七夕节的由来和习俗

七夕节的由来和习俗七夕节,又叫乞巧节、牛郎节、女儿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通常在农历七月初七这天庆祝,以纪念古代传说中牛郎和织女在这一天相会的故事。
这个节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七夕节的由来七夕节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据中国民间传说“天河牛郎织女相会”的故事:相传在天上有一个叫做织女的仙女,她身手灵巧,在天上织绸缎,然而她却十分孤独寂寞。
天帝见她寂寞无伴,就让她下凡寻找知己。
于是织女便一路寻觅,最终来到了一个叫做河神庙的地方。
在那里,她遇见了一个叫做牛郎的人。
这个牛郎虽然是个贫穷的农民,但却品德高尚,勤劳善良,而且他也十分孤独,因为他没有妻子。
于是织女和牛郎开始了甜蜜的生活。
可是天帝不喜欢这个局面,他认为织女下凡是违反了天条,而且织女的工作也没有完成,因此命令织女回到天上。
牛郎和织女十分伤心,于是顶着月亮偷偷地来到了天上。
但天帝很生气,他不允许他们在一起,因此他下令将天河分开,让牛郎和织女隔开了。
但是,在七月初七这一天,天上的善良仙女们给牛郎和织女搭起了一座鹊桥,让他们可以相会。
从此,每年的这一天,天上的仙女们都给牛郎和织女搭起鹊桥,让他们可以相会。
久而久之,这一天就成了人们纪念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日子,也就是七夕节。
二、七夕节的习俗七夕节是一种浪漫情调的节日,也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日子。
因此,许多习俗和活动与之相关。
1.送女儿节礼物在七夕节,男士们会向自己的女朋友或妻子送礼物,以表示深深的感情。
常见的礼物包括巧克力、玫瑰花、项链等。
女性也可以向自己的男友或丈夫表达感激之情。
2.乞巧在古代,女性都喜欢在这一天乞巧。
她们会将自己的巧手展示给亲友,展示她们制作的精美的手工艺品。
3.燃放孔明灯七夕节也是燃放孔明灯的日子。
孔明灯是一种灯笼,由薄纸、竹子和蜡烛构成。
燃放孔明灯象征着祈求平安、福寿和幸福。
4.赏花灯七夕节时,各种各样的花灯将点亮街边、广场和公园。
家庭和社区也会点亮自己的花灯,增加节日气氛。
七夕节的风俗简介

七夕节的风俗简介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
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
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
在古代,七夕节是靓女们的专属节日。
在七夕的众多民俗当中,有些逐渐消失,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被人们延续了下来。
乞巧是七夕节最重要的风俗之一。
乞巧,就是乞求智巧,希望自己能够变得心灵手巧。
在七夕之夜,女子们会准备各种各样的祭品,摆上瓜果,对着天上的织女星进行祭拜,然后穿针引线,进行比赛。
如果能够顺利地穿过七根针,就被认为是得到了织女的赐巧,将来能够拥有出色的女红技艺。
这种习俗反映了古代女子对于劳动技能的重视和追求。
在一些地方,还有“喜蛛应巧”的风俗。
在七夕的晚上,女子们会把一些小盒子放在庭院里,里面铺上一些蜘蛛网。
第二天早上,如果蜘蛛在网上结出了整齐的网,就被认为是应巧了,意味着女子将会心灵手巧。
“投针验巧”也是一种有趣的习俗。
女子们将针放在水面上,如果针能够浮在水面,并且在水底形成投影,呈现出各种形状,就被认为是得到了巧。
除了乞巧,七夕节还有“种生求子”的风俗。
在七夕前几天,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瓷碗中,等它长出嫩芽,再用红蓝彩线束扎起来,称为“种生”,借以求子。
在七夕节,人们还会制作巧果。
巧果是一种用面粉、糖等材料制作而成的点心,形状多样,有花鸟鱼虫等。
女子们会把巧果送给亲朋好友,表达美好的祝福。
此外,七夕节还有晒书晒衣的习俗。
据说是因为七月七日,天门洞开,阳光强烈,是晒衣服、书籍的好时机。
在一些地区,七夕节还有拜织女的仪式。
七夕节的习俗介绍

七夕节的习俗介绍七夕节,又称中国情人节或七夕情人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它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举行,因此得名。
在中国,七夕节有着丰富多样的习俗,下面将对其中的几种传统习俗进行介绍。
1. 织女星与牛郎星相会七夕节最具代表性的传说是关于织女星与牛郎星相会的故事。
相传,织女是天上的织女星,她是王母娘娘最小的女儿,有着绝世的美貌和绝佳的织纺技巧。
牛郎是天上的牛郎星,他是个勤劳善良的牧童。
传说中,这两颗星星因为违背了王母娘娘的旨意私自结婚,被王母娘娘处罚分隔天河彼岸,只能在每年的七夕节相会一次。
因此,七夕节也被人们视为中国的“情人节”。
2. 求取姻缘的习俗在传统习俗中,七夕节也有求取姻缘的习俗。
在这一天,许多年轻的单身男女会在街头巷尾或是公园广场等地方聚集,以期能够寻找到自己的佳偶。
他们会用红色的丝线,把自己的愿望写在纸条上,然后将纸条系在树枝上,希望能够得到织女们的庇佑,促使自己早日找到自己的伴侣。
3. 爱情祈福的习俗除了求取姻缘的活动,七夕节还有很多其他与爱情相关的习俗。
比如,很多人在七夕节这一天会去寺庙或是神社祈求爱情的祝福。
他们会焚香祈祷,许下自己对爱情的美好愿望,并希望能够得到神灵的保佑,能够在感情上顺利幸福。
4. 送礼物的习俗七夕节也是一个传统的送礼物的时机。
人们会在这一天送一些特别的礼物给自己的爱人,以表达自己深深的情感。
常见的礼物包括花束、巧克力、首饰等。
另外,一些有创意的人会亲手制作礼物,比如手工艺品或是写一封情书,以表达自己的真挚情感。
5. 求智慧的习俗在传统习俗中,七夕节也与智慧有关,人们相信在这一天向织女星祈祷可以得到智慧的庇佑。
一些年轻人会趁着这一天,特别在晚上,思考一些重要的决策或是问题,希望能够得到织女星的智慧指引。
总之,七夕节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情人节,也是一个弘扬爱情、祈福姻缘的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通过各种习俗和传统活动来庆祝和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
无论是求取姻缘、祈福爱情,还是送礼物、求智慧,七夕节都展现了人们对于爱情与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七夕节的风俗有哪些传统为什么

七夕节的风俗有哪些传统为什么七夕节,又称中国情人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人们以饯别暮亲牛郎织女、祈求姻缘美满为主要内容,各地区有许多不同的风俗习俗,让这个浪漫的节日更加充实和多彩。
七夕节的传统风俗1.赏星:七夕夜是中国传统的牛郎织女相会之夜,据说只要在这一夜仰望星空,就能看到牛郎星和织女星。
因此,人们会赏星,希望得到牛郎织女的祝福。
2.放风灯:在七夕节这天,人们会放风灯,将写下心愿的灯放飞空中,寄托自己的爱情和希望。
风灯飘飘,象征着爱情的美好和憧憬。
3.挂桂枝:在江南地区,七夕节人们习惯于挂桂枝,寓意美好团圆和祈愿姻缘。
桂枝是中国传统的象征幸福、吉祥的植物。
4.编织七色七夕团:这是一项古老而美好的传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编小七色七夕团,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代表红宝石、琥珀、黄玉、翡翠、青金石、蓝玉、紫水晶。
还有一种是长条布料,剪成七条蓝宽条,各染一种颜色,然后迎男迎女,祈求吉祥。
5.喝桂花酒:七夕节喝桂花酒已经成为传统风俗之一,桂花是一种芳香美丽的植物,被视为爱情的象征。
喝桂花酒代表着对爱情的美好祝愿。
七夕节传统风俗的起源七夕节的传统风俗起源于古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七夕候“牵牛织女”的传说。
相传牛郎织女是天上的织女(织女星)和地上的牛郎(牛郎星)相爱后被王母娘娘禁锢在天河两岸,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才能相会一次。
这一传说成为七夕节浪漫的象征,人们在七夕节这一天追寻爱情,祈求姻缘。
古代民间的七夕节,除了传统的牵牛织女祭祀仪式,还有各种娱乐、歌舞、竞技活动,人们聚在一起共庆佳节。
随着时代的变迁,七夕节的传统风俗逐渐演变,但对爱情美好的向往和对幸福生活的祝愿依然是人们共同的心声。
综上所述,七夕节的传统风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体现了人们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传统风俗的传承和发展,我们更加珍惜爱情,追求幸福,同时也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智慧。
愿每个人都能在七夕节这天感受到爱情的甜蜜与幸福的滋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嘲笑牛女的诗词
杨无咎《雨中花· 七夕》
3/18/2014
漠漠云轻,涓涓露重,西风特地飕飕。觉良宵初永, 袢暑微收。乘鹤缑山,浮槎银汉,尚想风流。笑人间 儿戏,瓜果堆盘,缯彩为楼。 广庭净扫,露坐披衣,细看新月如钩。谁道是、嫦娥 不嫁,独守清秋。雅有骚人伴侣,长交清影夷犹。举 杯相属,却应羞杀,騃女痴牛。
织女牵牛遥相望
七月初一
3/18/2014
从星纪来说,七月是“星回岁终”新旧交替
的时节,七月初一具有星纪岁首的意义。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
七月初一的习俗如岁首祈年、祈福、祈子嗣等, 后来都被七夕习俗所吸收。
《诗· 小雅· 大东》: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
梅尧臣《七夕咏怀》
织女无耻羞,年年嫁牵牛。牵牛苦娶妇,娶妇不解留。 来往一夕光,奕奕河汉秋。轻传人世巧,未知何时休。 喜鹊头无毛,截云驾车輈。老鸦少斟酌,死欲同造舟。 明月不到晓,是夜曲如钩。天意与物理,注错将何求。 尝闻阮家儿,犊鼻竹竿头。人生自有分,岂媿曝衣楼。 21
七夕乞子
《世说新语· 排调》:
15
唐代七夕的故事
3/18/2014
唐玄宗:长生殿、乞巧楼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
金针度人
《桂苑丛谈》载唐肃宗时郑侃有女名采娘,七 夕乞巧,织女赠与金针,嘱其三日之内不要告 诉别人。两日后采娘告母,金针不翼而飞。后 来采娘死后托生变成了男孩。 金元好问《论诗》诗之三:‚鸳鸯绣了从教看, 莫把金针度与人。‛
《壬申闰秋题赠乌鹊》
13
曝衣
3/18/2014
李贺《七夕》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鹊辞穿线月,花 入曝衣楼。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钱塘 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
七夕曝衣之俗亦起于汉代,至魏晋演变出
晒书之俗。 李商隐《七夕偶题》
宝婺摇珠佩,常娥照玉轮。灵归天上匹,巧 遗世间人。花果香千户,笙竽滥四邻。明朝 晒犊鼻,方信阮家贫。 14
16
七夕诗
杜甫《牵牛织女》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神光意难候,此事终蒙胧。飒然精灵合,何必秋遂通。 亭亭新妆立,龙驾具曾空。世人亦为尔,祈请走儿童。 称家随丰俭,白屋达公宫。膳夫翊堂殿,鸣玉凄房栊。 曝衣遍天下,曳月扬微风。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 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终。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 防身动如律,竭力机杼中。……
汉代重聘礼结婚难。《后汉书》载循吏任延为 民举行集体婚礼。“其贫无礼聘,令长以下各 省俸禄以赈助之,同时相娶者二千人。”又李 固帮年将知命配匹未定的贫士展允募集礼金, “允贫也,礼宜从约,二三万钱,足以成婚。” 8 (杨树达有《汉代婚丧礼俗考》,可参看)
3/18/2014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
鹊桥会
3/18/2014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
罗隐《七夕》
月帐星房次第开,两情惟恐曙光催。 时人不用穿针待,没得心情送巧来。
宋钱惟演《戊申年七夕五绝》之五
骊阜凌云对玉钩,千门高切绛河秋。 欲闻天语犹嫌远,更结三层乞巧楼。
17
李煜与七夕
春花秋月何时了,
3/18/2014
往事知多少。
10
乞巧
3/18/2014
《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
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 妇人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 玉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玄针、九尾针(元代)、穿针楼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
唐林杰五岁作《乞巧》诗: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罗颀《物原》云楚怀王初置七夕,似不
中国传。
4
悲情牛女
3/18/2014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
《楚辞· 九思· 守志》:
就传说兮骑龙,与织女兮合婚。
3
七夕禁忌
3/18/2014
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155简正
记“取妻”忌日说:“戊申、己酉,牵 牛以取织女,不果,三弃。”
另一简文云:‚戊申、己酉,牵牛以取 织女,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 《日书》:‚正月、七月朔日,以出母 (女)取妇,夫妻必有死者。‛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
欧阳修《渔家傲· 七夕》三首
3/18/2014
喜鹊填河仙浪浅。云軿早在星桥畔。街鼓黄昏霞 尾暗。炎光敛。金钩侧倒天西面。 一别经年今始见。新欢往恨知何限。天上佳期贪 眷恋。良宵短。人间不合催银箭。 乞巧楼头云幔卷。浮花催洗严妆面。花上蛛丝寻得 遍。颦笑浅。双眸望月牵红线。 奕奕天河光不断。有人正在长生殿。暗付金钗清夜 半。千秋愿。年年此会长相见。 别恨长长欢计短。疏钟促漏真堪怨。此会此情都 未半。星初转。鸾琴凤乐匆匆卷。 河鼓无言西北盼。香蛾有恨东南远。脉脉横波珠 泪满。归心乱。离肠便逐星桥断。
明河风细,鹊桥云淡,秋入庭梧先坠。摩孩罗 荷叶伞儿轻,总排列、双双对对。 22 花瓜应节,蛛丝卜巧,望月穿针楼外。不知谁 见女儿忙,谩多少、人间欢会。
天孙水
3/18/2014
《广东新语》卷四记载:“广州人每以七
月七夕鸡初鸣汲江水或井水贮之”,认为 七夕的水比平时的水更重,可以治疗热病, 谓之“圣水”,也叫“天孙水”。如果鸡 叫二遍,水就没有灵性了。 天孙水,是织女的圣水,也就是神仙水。
秦 观
异称:乞巧节、女儿节、少女节
鹊 桥 仙
——
七夕是中国民俗大节之一。
汉代以前不一定在七月七日,大约在七月朔日。
上古时人们就将织女星、牵牛星作为季节的标志星。
《汉书· 律历志》:‚织女之纪,指牵牛之初,以纪 日月,故曰星纪。‛《礼含文嘉》:‚推之以上元 为始,起十一月甲子朔旦夜半、冬至。日月五星, 俱起牵牛之初。‛《夏小正》载七月‚汉案户‛, ‚初昏,织女正东乡‛。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11
乞巧图
李商隐七夕诗三首
3/18/2014
《辛未七夕》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
《壬申七夕》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风轻惟响珮,日薄不 嫣花。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成都过卜肆, 曾妒识灵槎。 绕树无依月正高,邺城新泪溅云袍。 几年始得逢秋闰,两度填河莫告劳。
19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
3/18/2014
宋词中的七夕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
李清照《行香子· 七夕》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 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 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范成大《鹊桥仙· 七夕》
《淮南万毕术》记载了一个使妇人恋家
的巫术:
赤布在户,妇人留连。取妇人月事布, 七月七日烧为灰,置楣上,即不复去。 勿令妇人知。
5
七夕的变化
3/18/2014
史载七月七日汉武帝与西王母多次聚会,
西王母降临前有青鸟探看。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
青鸟——鹊。汉代民间认为鹊重情感,“鹊 脑令人相思”。
《风俗通义》佚文:‚织女七夕当渡河,
使鹊为桥。‛
汉魏时七夕由忌日转变为良日。《西京杂记》 卷一:“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 襟楼,俱以习之。”卷三载汉宫“至七月七 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6 相羁,谓为相连爱”。
七夕节俗
3/18/2014
晋周处《风土记》:
七月七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 时果,散香粉于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 守夜者咸怀私愿,或云见天汉中有奕奕正白气, 有耀五色,以此为征应。见者便拜,而愿乞富 乞寿,无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三年 乃得言之,颇有受其祚者。
《世说新语》二则
3/18/2014
《世说新语· 任诞》:
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 阮皆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 衣,皆纱罗锦绮。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 裈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 俗,聊复尔耳。‛ 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 答曰:‚我晒书。‛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
《
岁时纪事》:‚七夕,俗以蜡做婴儿, 浮水中以为戏,为妇人生子之祥,谓之化 生。本出于西域,谓之摩日侯罗。唐诗曰: ‘水拍银盘弄化生。’‛
3/18/2014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
土偶,磨喝乐、魔合罗,系梵语音译。《东京 梦华录》:“小儿须买新荷叶执之,盖效颦磨 喝乐。”
赵师侠《鹊桥仙· 丁巳七夕》:
23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
七夕节小结
充满浪漫色彩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体现了传统中国的社 会理想和人生理想。它的节俗活功,曾盛极一时。人们 无论尊卑贵贱、普遍重视。至近代,七夕仍然是一个传 统节日。但是随着机器的巨大轰鸣.小农经济的逐渐解 体.牛女的传说已经不象昔时那样诱人魂魄,随之,七 夕节俗的活动,也远不如历史上那样,为人重视而丰富 多彩了。 但是牛郎织女,天仙相配的故事中,那种争取婚姻自主 的精神,以及对夫妻恩爱,耕织自足生活的强烈追求, 至今仍被人们赞颂。 随着西方情人节的影响和渗透,今日的七夕节俗亦增添 24 了一些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