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余人”形象的现实意义
举例说明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的特点和意义
举例说明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的特点和意义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是一个重要的艺术构成,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通过对这个形象的描绘和刻画,作家们表达了许多深刻的意义和思考。
这篇文章将以揭示俄国文学中多余人形象的特点和意义为主线,通过举例分析,探讨多余人形象在文学作品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表达的内涵。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多余人形象的特点。
多余人形象常常指的是社会中边缘化的群体,他们在社会中无法找到自己的地位和意义。
他们可能是生活在贫困中的底层人民,也可能是受到排挤的知识分子,亦或是身份不明的流浪汉等等。
他们通常没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生活状态困顿、孤独寂寞。
他们的存在常常被社会所遗忘,他们的命运往往是孤独和无望的。
在《罪与罚》这部作品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展现了一个典型的多余人形象:主人公罗迪昂·罗斯托夫。
罗迪昂原本是一个有前途的学生,但因为贫困和所谓的“多疑症”,孤立自闭,最终陷入了犯罪的漩涡。
他在社会中既不被接纳,也无法接触到像样的工作机会,成为社会的边缘人物。
罗迪昂的命运代表了社会对于多余人的冷漠和漠视,也揭示了社会对于弱势群体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帮助。
多余人形象在《钦差大臣》这部作品中也得到了充分的描绘。
作品中的多余人形象是主人公切尔里科夫,他是一个没有工作、没有家庭、没有地位的人,整日过着游手好闲的生活。
切尔里科夫经常在街上漫无目的地游荡,成为社会中不被重视的存在。
切尔里科夫的形象让人们看到了社会中许多被边缘化的人们,他们没有奋斗的目标,没有充实的生活,他们只是一个多余的存在。
多余人形象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揭示社会中的不公平和边缘化现象,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这样的形象的刻画,提醒人们对于社会中边缘群体的关注和关怀。
多余人形象是作家们对社会中虚弱群体的关怀和呼唤,是对人们共情和同理心的唤起。
通过揭示多余人的命运,作家们希望唤起社会对于这些人的关注,改变社会对于边缘群体的态度和偏见,使他们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帮助。
浅析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浅析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摘要:“多余人”的产生和发展是俄国历史的产物,“多余人”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一些对社会制度不满、生活苦闷、厌恶当局又脱离人民无处施展抱负的先进人物的迷茫状态,“多余人”形象有其先进性和历史性,对整个世界文学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俄罗斯多余人贵族爱情“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
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疾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
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
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多余人”形象最早是在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主人公“奥涅金”身上体现的,在某种意义上“奥涅金”可以说是“多余人”的鼻祖,而这一形象真正的广为流传是在屠格涅夫1850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多余人日记》之后才更加深入人心的。
之后又有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冈察洛夫《奥博洛莫夫》中“奥博洛莫夫”等。
一、出身“贵族”的“多余人”“多余人”都出身于贵族家挺,优越的生活环境使他们根本不必为生活担心,他们从小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正是教育使他们开始思考社会人生。
也许人们追求财富、荣誉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是作为一出生就拥有财富的贵族地主,他们渐渐认识到正是自己的特权地位造成了社会的不平等。
他们背离本阶级价值的标准,不再把追求功名利禄、家庭幸福当作自己人生目的,作为上流社会、贵族阶级的一员却走上了与本阶级的价值标准相背离的道路。
《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学识广博、聪明深刻的奥涅金在二十六岁时仍然是个既无公职也无家室的人,成为上流社会眼中的怪人。
分析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多余人形象
分析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多余人形象分析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多余人形象形象在文学理论中指语言形象,即以语言为手段而形成的艺术形象,亦称文学形象。
它是文学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形态。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分析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多余人形象,欢迎大家分享。
“多余人”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作品中贵族知识分子的形象,主要产生于二十至五十年代的俄国贵族革命时期。
在当时,一些受过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具有较高天赋和才华的贵族知识分子,既不满上流社会的腐败,愤世嫉俗,又无力与资产阶级决裂;既有朦胧的追求,希望有所作为,又脱离人民,远离革命。
结果,在碌碌无为中,虚度一生,成为“多余人”。
这些“多余人”形象不仅是十九世纪前半期俄国文学的中心主人公,而且是世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主要角色,是世界文学画廊中的珍品。
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在普希金的文学作品中,他是一个“永远不会站在政府方面”,也“永远不能站在人民方面”。
他的灵魂空虚,缺乏毅力和恒心,也没有实际工作能力,认为是贵族生活养成了他的恶习。
腐朽黑暗的社会使他找不到生活的方向。
简言之,相对于俄国社会的环境而言,他是“多余”的'。
然而,我们谁都不敢对我们的生存环境大声宣布“本人必不可少呢”历史的脉搏不会因为某一个人的或缺而停止跳动。
奥涅金的形象是俄国贵族革命时期开始觉醒又找不到出路的贵族和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一方面,他受到欧洲民主思想的启蒙,具有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品格和气质都高于周围的贵族子弟,同时,他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现实社会看不到出路和希望,所以,他不会与社会反抗,苦闷,彷徨、忧郁、痛苦对生活极端的冷漠。
另一方面,他希望可以改变现状,但又不可能与社会决裂,所以,他不会与社会反抗,对生活态度是消极的逃避。
总之,他既不愿意与贵族同流合污又不能站在农民这一边,成了一事无成的“多余人”,脱离了人民群众。
奥涅金之所以是奥涅金,在于他所产生的“多余感”。
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添加标题
阿Q是一个典型的“多余人”形 象,他生活在社会底层,饱受压 迫和歧视
阿Q的命运悲惨,最终被社会抛 弃,死于非命
巴金笔下的“觉新”
角色:觉新 作品:《家》
性格特点:善良、懦弱、保 守
命运:在家庭和社会的压力 下,逐渐失去自我,成为 “多余人”
社会背景:20世纪初的中 国社会,封建制度逐渐瓦解,
呼吁社会变革:“多余人”形象呼吁人们关注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变革,实现社会进步
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思考与启示
“多余人”形象反映了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中的困境和挣扎
他们追求理想,但又受到现实环境的制约和束缚
“多余人”形象启示我们,知识分子需要保持独立思考,勇于面对现实,追求真 理 他们的命运也启示我们,社会需要为知识分子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机会,以促进社会 的进步和发展。
理想与现实的 冲突:知识分 子追求理想, 但现实往往与 理想相悖,导 致他们陷入困
境。
自我认知的困 惑:知识分子 对自己的身份 和价值产生困 惑,不知道自 己在社会中的 地位和作用。
孤独与绝望: 知识分子在社 会中往往感到 孤独,对自己 的未来感到绝
望。
精神上的迷茫与挣扎
主人公往往具有 较高的文化素养 和思想境界
钱钟书笔下的“方鸿渐”
作品:《围城》 角色:方鸿渐 性格特点:善良、正直、聪明、幽默 命运:在爱情、事业、家庭等方面都遭遇挫折,最终成为“多余人”
04
“多余人”形象的 特征
THEME TEMPLATE
知识分子的困境
社会变革:中 国社会在20世 纪初的剧烈变 革,使得知识 分子面临新的 挑战和困境。
新思想逐渐兴起
影响:觉新的形象反映了当 时社会中许多人的困境和挣 扎,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浅议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浅议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多余人”形象是俄国文学十分重要且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学现象。
从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到格里鲍耶多夫《聪明误》中的恰茨基,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一直到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中的奥勃罗莫夫,“多余人”形象几乎贯穿了整个十九世纪俄国文学。
本文结合十九世纪时代背景和社会现状对这一形象加以探讨。
标签:“多余人”;普希金;格里鲍耶多夫;莱蒙托夫;屠格涅夫;冈察洛夫;时代背景。
“多余人”形象是俄国文学中十分重要且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学现象,其主要特征是:出身上流社会并受到良好教育,却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持怀疑主义世界观。
他们一面明显感受到自己在受教育程度和道德上的优越性,一面持有社会消极心理,言行不一。
从历史发展角度看,这些怀疑论者是社会进步的潜在推动者,他们对时代的觉察,使其具有领导社会改革的可能性,在某种程度上也预示着变革。
这一类人生活不幸,是处于与之成长的社会制度及生活方式的冲突中的矛盾体。
俄国历史发展也证明了,“多余人”的存在并非偶然,而是与社会现状紧密联系。
“多余人”不幸的原因在于:首先,他们要么完全不自知其生活的社会现状及改革的急迫性,要么不愿或根本无法接受现状或改革;其次,他们对周围的一切变化过于敏感,自我保护的本能导致其无力果断采取行动以改变现状。
他们专注于自我剖析,擅长在日记、自白、书信中体现自我;然而他们不幸的根源就在于自知身处泥淖却心怀理想,内心在理想与现实中斗争。
他们是一个独特复杂的群体,并非天之骄子,却本性自私,质疑一切,内向而偏激,因此注定成为陈腐旧制度的牺牲品。
一言以蔽之,“多余人”貌似与社会水火不容,实则离不开这样的社会。
(一)俄国自彼得一世改革之后,从西欧国家引进上流教育,然而这与俄国当时的社会现状严重不相符,矛盾日益激化。
十二月党人起义后尼古拉集团的残暴统治更是愈演愈烈。
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就是诞生于这一时期。
“多余人”形象的发展及现实意义
“多余人”形象的发展及现实意义于澜【摘要】“多余人”这一文学形象最早出现于19世纪前半期的沙皇俄国代表作家的作品之中。
在19世纪前半叶,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们着力塑造了一大批富有特色的文学人物形象,即以“奥涅金、毕巧林、罗亭和奥勃洛摩夫”这一系列人物为典型代表的多余人。
“多余人”的诞生有着一定的社会历史必然性,也必然会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
基于此,在分析其历史发展规律的同时,重点分析和阐释了“多余人”们所具有的独特的社会现实意义。
【期刊名称】《林区教学》【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2页(P36-37)【关键词】多余人;发展历程;历史成因;发展意义【作者】于澜【作者单位】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4在俄国的文学史上,“多余人”这一类的文学形象一直在文坛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最早的“多余人”形象,是普希金在诗体小说《叶普盖尼·奥涅金》中塑造的奥涅金,之后又有莱蒙托夫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中的主人公毕巧林、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中的主人公奥勃洛摩夫等。
这些闻名世界的文学作品都是19 世纪俄国贵族革命时期的历史产物,这些“多余人”的人物形象也充分地体现了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贵族知识分子特有的孤独彷徨感,在世界文坛上是比较特殊的,但也是和当时俄国的社会大环境紧密相连的,可以说是当时俄国社会生活的历史必然。
一、“多余人”的概念及其典型特征最早可以追溯到19 世纪前半期,在俄国的文坛上便出现了“多余人”的身影。
当时,西欧很多的先进国家已经逐渐地步入了资本主义时代。
但是在俄国仍然残存着比较严重的封建农奴制。
而且在这个体系的内部,却逐渐地产生了属于资本主义范畴的新的生产关系。
伴随而来的是大规模的暴动、农民起义。
封建的农奴专制政体的弊端已经逐渐暴露,农奴制度的改革甚至崩溃被推翻是不可避免的。
俄国文学中“多余人”的形象分析
摘要:19世纪前半叶,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塑造了一批独特的文学形象,即“多余人”。
奥涅金、毕巧林、罗亭和奥勃洛摩夫是这一系列形象的典型代表。
作为社会现实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多余人”现象的发展和演变也是一个历史过程,有其必然的发展规律。
“多余人”作为一个人物系列,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不同社会环境,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
然而,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很大的共性。
本文着重分析“多余人”形象共同特征以及他们的发展变化规律。
关键词:多余人共同特征发展与演化现实意义正文:19世纪上半叶,西欧各先进国家已经进入资本主义,而俄国封建农奴制内部,新的资本主义已经萌生,同时,农民起义、暴动风起云涌,专制的危机已渐露倪端,农奴制度的崩溃已不可逆转,1812年反抗拿破仑侵略的卫国战争取得胜利,民族意识普遍觉醒,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对专职农奴制的不满和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在这种情势下,贵族青年中开始出现政治上的分化:一部分人渴望为祖国做一番事业,要求改变现存制度,这些人就是十二月党人;另一部分人仍然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企图永久保持贵族特权地位;而第三种人则是贵族青年中的一部分人,他们感到时代的风暴即将来临,不甘心和贵族阶级一道灭亡,但阶级的局限又使他们没有勇气与能力去参加革命斗争,也看不见社会发展的前景,因此终日彷徨苦闷、焦躁不安,即染上了当时人们所说的“时代的忧郁病”,这一类人也即我们所谓的“多余人”。
“多余人”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屠格涅夫的《多余人日记》中,后来被俄罗斯文学界和批评界用来称谓具有类似奥涅金的性格气质和历史命运的那一部分贵族知识分子。
“多余人”之多余是指贵族知识分子相对于当时社会生活的关系而言,他们具有思考能力,智慧过人,但却无法脱离他们委身于其中的社会现实并采取行动,或者,按照赫尔岑所说,他在其安身立命的环境中时“多余的人”,他并不具有从这种环境中脱身出来的一种坚毅的性格的必要力量,他们收到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启蒙,善于独立思考,对社会、生活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都试图发现生活的真理和寻找内心的和谐与自由,但是屡屡受挫,以至于无法适应现实生活而被现实生活拒之门外。
郁达夫笔下零余者形象分析最终版
郁达夫笔下“零余者”的人物形象分析[摘要]:零余者又称作多余人,中国现代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多余人”形象的延伸和演变,但中国的零余者形象又带有很鲜明的中国色彩。
在中国文坛上,郁达夫、鲁迅、巴金、叶圣陶、王蒙等作家都塑造了一大批典型的零余者形象,但对塑造零余者形象成就最大的当属郁达夫了。
[关键词]:零余者郁达夫孤独无奈零余者,又叫做“多余人”,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零余者形象最早出自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主人公奥涅金,而“多余人”这一称谓被广泛认知则是在屠格涅夫的《零余者的日记》出版之后。
郁达夫深受屠格涅夫的影响,从而创作除了一大批有心自救却无能为力,最后被社会遗弃的悲剧人物形象。
1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郁达夫塑造的零余者形象,来自不同阶层和不同背景,可以把他们归为以下三类:1.1弱国子民的留学生《南迁》中的伊人期望从女学生O处获得同病相怜的温情,然而却因为是支那人而自惭形秽备受歧视,最终处于苦闷彷徨的心境。
《银灰色的死》(1921年)中的“Y君”也是留日学生,在异域承受不起亡妻后“北极雪地里的漂泊者”的孤寂,承受不起对静儿的单恋破灭后的恍惚,承受不起生计无着,更承受不起弱国子民的自卑,爱和同情都不可得,最终死在洒满了银灰色的月光的空地上。
在茫茫人海中,他们时时为自身的茕茕孓立,几乎被世人遗忘的境遇深感痛苦,他们为自己只是一个生活的“零余者”落泪叹息,但心中始终没有减退追求理想生活的热情,他们纤敏柔弱的气质赋予了零余者形象相当浓厚的感伤色彩。
1.2时代的隐退者但人生坎坷磨灭不了她永久的小孩子天性,善良质朴且单纯天真,透出的成熟美和青春美令人心动。
“我”应邀贺婚,偶逢莲妹。
在山中游玩一度忽生妄念,但继而又幡然悔悟,用理性克制情欲与莲妹结成兄妹而后欣然远去。
“他们是被挤出社会而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的小人物,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
⑶1.3社会的遗弃者第二,周身所处环境不同。
多余人不多余——浅析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几位“多余人”形象【初稿】
多余人不多余——浅析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几位“多余人”形象【初稿】摘要:“多余人”形象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道美丽的风景。
那一代的作家们眼观世事、心系社会,创作出这样一系列形象:他们中有孤独者魏连殳、怯懦者觉新、精神流浪汉方鸿渐,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这一现象是在时代环境、知识分子自身、俄罗斯文学的多重影响下形成的。
他们蕴含了丰富而深远的社会意义,更包含了深邃的美学意蕴。
关键词:“多余人”;现象;性格;成因;意义一、“多余人”现象文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逐渐丰富的历史。
中国现代文学中“多余人”现象的发展和演变也是一个历史过程,随着时代的推进,“多余人”形象在逐渐变得鲜明和丰满,“多余”从事业一步步渗入到爱情、婚姻当中,进而表现在他们整个人生。
这些“多余人”生活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家庭环境下,个性气质和思想观点不尽相同,表现在生活上的行为方式亦是各有各样:(一)孤独者魏连殳魏连殳生活在辛亥革命失败、五四大潮尚未崛起的无比黑暗的年代,这样的时代和社会不能也不会给他这个在新思潮呼唤下觉醒的知识分子提供用武之地。
魏连殳原本是旧传统旧势力的激情反叛者,但是社会把这个善良正直、理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逼上了绝境,当他面对比新思潮更加庞大的旧势力的压迫时,不得不为了苟活去当封建军阀杜师长的顾问,时常与先前他憎恶的墨客奉承应和,他感到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失去了以往和旧势力斗争的独立人格,在现实面前败下阵来,成了“多余之人”,在封建势力高压下走上了绝路。
在政治和经济的双重挤压下,他承担痛苦、折磨和煎熬。
他也曾经用他觉醒的灵魂向中国传统文化和黑暗丑恶的政治势力进行过抵抗,向麻木的中国人发出过启蒙的呼声,但最终他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失去了勇气,成了时代的落伍者。
他缺乏执着于信念的坚强意志,在强大的黑暗势力面前,在个人与社会的冲突中,只能采取消极顺应的形式:调整、缓和与旧势力的矛盾。
这时他难免成为一个失败者,苟且生存。
多余人 的名词解释
多余人的名词解释多余人,是一个常用的词语,用来形容在某种情境下存在的没有明确角色或用途的人。
他们可能是在某个组织、团队或社会系统中多余的成员,也可以指那些在特定时刻或特定环境中多余的个体。
多余人的存在,常常因为其特定的背景、技能或者其他原因而显得较为突出。
一、多余人在职场中的存在在职场中,多余人是指那些岗位上不起到核心作用,没有必要存在,或者在某个阶段某个项目中工作任务已经完成但仍然占据职位的人员。
这些人员在组织中可能成为负担,无法发挥应有的价值。
他们的存在可能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会影响到组织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
二、多余人对自身发展的影响对于被认为多余的人来说,他们可能面临着职位的不稳定性和职业发展的瓶颈。
在一个高度竞争的职场环境中,如果无法证明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他们可能会被边缘化,甚至面临被裁员的风险。
因此,多余人需要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以适应职场的变化,并增加自身的竞争力。
三、如何避免成为多余人1. 不断学习和提升技能: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保持自身的竞争力。
只有不停地适应变化,才能避免成为多余人。
2. 寻找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定位,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与之紧密结合。
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找到合适的岗位或项目,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避免被认为多余。
3. 目标导向的工作:设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做到有计划、有方法地完成任务,在工作中展现出自己的价值。
通过达成目标,证明自己的能力,并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四、多余人对社会的影响与挑战除了在职场中的存在,多余人在社会中也存在一定的影响与挑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些行业或职位可能会出现供需失衡的情况,导致一些人员在特定领域成为多余人。
这种情况可能会引发社会不稳定,增加失业率,对社会造成不利影响。
解决多余人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政府可以通过培训和教育政策,为多余人提供再就业的机会和技能培训;企业可以通过改变组织架构、调整岗位设置等方式,提供更多的职位机会;个体可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能力,增加自身竞争力。
零余者形象的现实意义
零余者形象的现实意义嘿,咱来说说这零余者形象的现实意义哈!你看,这零余者就好像是生活中那些总觉得自己有点多余的人。
咱身边说不定就有这样的人呢,他们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在这个热闹的世界里找不到特别明确的位置。
想想看啊,这不就跟咱有时候的感觉差不多嘛!有时候咱也会觉得自己好像没那么重要,在人群中不太起眼。
但这又怎么样呢?这零余者形象其实能给咱好多启发呢!它让咱知道,每个人都可能会有那种迷茫的时候,觉得自己不知道该往哪儿走,这很正常啊!咱不能因为这样就灰心丧气不是?就好比走路,有时候会走进一条小巷子,感觉走不出去了,但只要咱坚持找找,说不定就找到出口啦。
零余者还提醒咱要关注那些可能被忽视的人。
你想想,要是大家都只关注那些闪闪发光的人,那那些觉得自己是零余者的人该多孤单呀!咱得时不时地关心关心周围这样的人,给他们一点温暖和鼓励,说不定就能让他们重新找到自己的价值呢!而且呀,零余者形象也让咱明白,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低谷的时候。
可这低谷又不是永远的,只要咱不放弃,总能慢慢走出来。
这就跟爬山似的,有上坡也有下坡,不可能一直都在山顶风光呀,但下山也不代表就完了呀,还能再爬上去嘛!咱可不能小瞧了这零余者形象,它就像是一面镜子,能照出咱自己有时候的迷茫和困惑。
但咱得勇敢面对,不能因为觉得自己像个零余者就退缩了。
咱得告诉自己,咱都是有价值的,哪怕现在还没发现,以后肯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你说,要是每个人都能理解零余者形象的意义,那这世界是不是会变得更温暖呢?大家就不会那么容易觉得孤单和无助了。
咱得学会从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形象中汲取力量,让自己变得更强大,也让身边的人感受到咱的关爱和支持。
这不就是生活的意义之一嘛!所以啊,别小看了这零余者形象,它说不定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纵谈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多余人”形象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纵谈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多余人”形象杨婉莹 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摘 要:“多余人”这一崭新的名词,无疑是俄罗斯19世纪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新发现”,因为有了它,使得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不再孤单、平凡。
伟大的俄国诗人——普希金可谓是“多余人”的鼻祖,在他的笔下,读者似乎可以看到一个活脱脱的“多余人。
”当然,深入了解“多余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俄罗斯19世纪文学史和漫长悠久的具有深厚底蕴的俄罗斯文化。
关键词:多余人;主要典型;现实意义作者简介:杨婉莹(1993-),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语言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2-136-01一、“多余人”的诞生在19世纪、在普希金之前,俄罗斯文学史从未出现过“多余人”——这一文学现象,而它的诞生也推动了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蓬勃发展。
最初“多余人”的形象源自于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的著名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而这部长篇诗体小说也是作者最重要的作品,被称之为“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石”。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写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出身于贵族之家,从小就生活在富庶的家庭环境里,自幼便开始接受良好的教育。
他们拥有崇高的理想,却远离于人民;他们对当时的现实社会都有极大的不满,但缺乏行动。
因此有这样一句话是对他们的最好概括——那便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所以,这样一群多余人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白地浪费他们异于常人的才华和禀赋。
二、“多余人”形象的主要典型最早是在普希金的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主人公“奥涅金”身上体现的,虽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普希金是“多余人”的鼻祖,但这一形象真正的广为流传,却是在屠格涅夫1850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多余人日记》之后才更加深入人心的。
在普希金之后,先后有四位作家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描绘了“多余人”的形象。
中俄"多余人"典型形象分析及现实意义
最 为典 型 的俄 国 “ 多余 人 ”形 象代表 是 普希 金笔 下的 关系 和尊 卑观 念 ,很显 然他 违反 了封 建等级 制度 ,破 坏 了 第一个 “ 多余 人 ”一 叶 甫根 尼 奥涅 金 。奥 涅 金 出 身贵 族 封建 秩序 。 当然凭借 自己弱 小 的势力根 本无 法使 改变 当时 却 对纸 醉金 迷 的贵族 生活 感到厌 倦 ,他拒 绝 了塔 姬雅娜 的 的传 统思想 。
有时候环境是很难改变的觉得自己并不适合这个地方哪怕是这份事业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很难生活下去显得与周围的环境或者人格格不入这时候的我们更应该相信自己不应该半途而废要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去努力去行动
中俄 “ 多余人 "典型形象 分析及现 实意义
蒿丽晓 河 北 师 范大 学外 国语 学 院
摘 要:在十九世纪的俄国文学史和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学史上都出 现 了 “ 多余人 “ 形象,俄国文学史上 典型的 “ 多余 人”代 表 ,分 别是 普希金 笔 下的叶 甫根尼 奥 涅金 ,莱蒙 托夫笔 下的 毕巧林 等。 中 国文 学史上 典型 的 “ 多余 人 ”代 表 ,分 别 是曹 禺 《 雷雨》 中的周 萍 ,曹雪 芹 《 红 楼梦 》 中的贾 宝玉等 。他们 出身 于贵 族 ,接受过 很好 的教 育 ,他 们 不满 当时的社 会环境 ,却很 少行 动 ,他们 有高 尚的理 想 ,却远 离人 民。他 们是 时代 的 悲剧 ,也 是个 人的 悲剧 ,他 们被 称为 “ 思想上 的 巨人 ,行 动上 的矮 子” 。 关键 词 : 多余 人 ;代 表 ;悲剧
并 没有 什么 结果 ,也 没有 摆脱 苦 闷,无聊 的生活 。他讨 厌 贵 族生 活 ,却摆 脱不 了贵族 所 与生俱 来 的偏 见;他 不想 与 幸福 ,他 的 内心很 苦 闷,很 压抑 。他 的 出生 ,生 活环 境使
“多余人形象
平卧不起的废物—奥勃洛摩夫
(地主知识分子)奥勃洛摩夫养 尊处优,视劳动与公职为不堪忍 受的重负。尽管他设想了庞大的 行动计划,却无力完成任何事情, 最后只能躺在沙发上混日子,成 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懒汉和废物 一个完全丧失实际活动能力的极 端懒惰的 “寄生虫”
“多余人”形象比较
奥涅金 毕巧林 罗亭 奥勃洛摩夫
中国文学史上的“多余人”形象
鲁迅笔下的涓生 巴金笔下的觉新 柔石笔下的肖涧秋 叶圣陶笔下的倪焕之
曹禺笔下的周萍
总结
“多余人”群像是“既非孔雀,又非乌鸦”的中间人物, 是时代与社会背景的反映,是封建制度崩败时期,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尚未发展时期,贵族同农民对抗日益 尖锐时期的产物。
作家们通过这些人物主要是反映现实的黑暗,希望 改变现实,扭转时局。
“多余人”形象
“多余人”是19世纪20-50年代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
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 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
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
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疾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 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
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们很是心仪
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 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
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多余人”形象
叶甫盖尼· 奥涅金 毕巧林
罗亭
奥勃洛摩夫
充满激情、骚动不安的奥涅金
徒有聪明才智、在社会 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在 爱情中也遭失败的一位既 被排斥于贵族社会之外, 又不被劳动人民所接受, 不被理解的 “聪明的废物”
浅谈现代性视野中的“多余人”形象——以《罗亭》为例(一)
浅谈现代性视野中的“多余人”形象——以《罗亭》为例(一)论文关键词:俄罗斯文学多余人现代性意义诱惑神圣家园世俗欲望论文内容提要: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是一种被误读了的文学形象,在我们接受的过程中被本土化了。
在现代性的语境中,曾经的家园已不复存在,面对空寂的神殿,他们无法掩饰内心的不安与惶恐,寻找存在的意义,成为他们难以抑制的生命冲动。
本文以《罗亭》为例阐明“多余人”的命运是对现代人生存的一种启示:上帝离去留下的巨大空白,是任何世俗的理想、事业都无法填充和取代的。
“多余人”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形象的称谓。
“整个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特别是l9世纪的前半叶,几乎没有一个大作家不描写‘多余人’题材,如果抽掉了‘多余人’形象,就等于无视这部罕见惊人的文学史的精华,就等于抛弃了俄罗斯文学人物画廊里光彩照人的主体部分”,人们是如何定义“多余人”形象的呢?“只要有新与旧的矛盾存在,那么就会有只从感情和口头上否定旧事物,而不用行动去摧毁旧事物和建设新事物的人存在,从本质上讲,这种类型的人就是‘多余人…。
这里对“多余人”的定义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文化转型时期挣扎在新与旧之间的人物,二是这些人物大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这其中是否存在着对作为“原型”的“多余人”的文化误读?他们是否是我们立足本土文化资源,用现代性的理念构想出来的“多余人”?本文旨在以罗亭为中心,通过对屠格涅夫笔下多余人形象的分析,揭示他们独特的文化个性和精神实质。
关于19世纪的俄国,别尔加耶夫在《俄罗斯思想》中说:“这是一个思考和语言的世纪,同时也是一个尖锐分裂的世纪,对于俄罗斯来说,最大的特点则是内在的解放与紧张的精神追求和社会追求。
”知识分子是文化裂变时期的触角,别尔加耶夫认为俄国“知识分子是一个不切实际的阶级,这个阶级的人们整个的迷恋于理想,并准备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坐牢、服苦役以至被处死。
知识分子在我们这里不可能生活在现在,他们是生活于未来,有时则生活于过去。
姚拓小说中的“多余人”形象及其存在意义———以《走死运的人》为例
姚拓小说中的“多余人”形象及其存在意义———以《走死运的人》为例作者:王璐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8年第1期⊙王璐[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浙江绍兴312000]摘要:姚拓是重要的马华文学创作者。
在《走死运的人》中,他用一种幽默诙谐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个荒诞却又有趣的故事。
小说中的周志奋是一个“多余人”形象。
但是这样的“多余人”形象是有价值的,他的存在是具有超越时空和国界的普遍社会意义,对我们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姚拓周志奋“多余人”姚拓是马华文坛著名的作家,他不仅出版了《二表哥》《四个结婚的故事》《姚拓小说选》等小说集,并且有散文集《美丽的童年》《墙头的小红花》和戏剧集《姚拓戏剧集》。
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姚拓的才华表现在很多方面,他认真地记录马来西亚动乱后的人民生活,刻画出一位位有着喜怒哀乐的小人物形象,真实地向我们描绘了马来西亚当下的社会现状。
他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他复杂的生活经历结合在一起,通过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给我们不一样的思想感情。
在姚拓的创作中,他以马来西亚为背景,以作家、公司职员、中小学教师等生活中的中下层小人物为描写对象,用一种幽默的笔触,讲述了一个个生活中荒诞且又富有生趣的故事。
这类小说中比较出色的是《走死运的人》一篇,讲述了小说家周志奋家中日子每况愈下而无法承担起养育孩子的重责的故事。
他在受到挫折后想要自杀,而一次意外的车祸让家庭、社会和民众误以为周志奋真的去世了,重又关心起这位已落寞的作家,使他的家庭生活、社会地位、所创造的文学价值都有了戏剧性的改变。
一、“多余人”形象的社会新背景“多余人”一词源自19世纪的俄罗斯文坛,是对当时一种文学典型形象的命名。
这类形象既不满足于自己的上流社会,又不能跳出这种生活的小圈子与人民结合,所以在他人看来就成了社会上“多余”的人。
“多余人”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包括多数出身于没落的名门望族,受过高等文化教育,不为官职钱财所利诱;也能看出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弊病和缺陷,在制度统治下感到压抑和束缚。
浅析“多余人”的精神历程及其现实意义
浅析“多余人”的精神历程及英现实意义内容摘要:俄国"多余人”形象的产生是时代特征与知识分子自身特点所决泄的,它是社会现实与贵族知识分子之间冲突的结果,是俄国贵族对现实进行的一种反应方式,是他们在当时社会历史背景之下的一种生存状态。
因此,“多余人”并不是多余者,他们身上体现了贵族进步知识分子独特的文化个性和精神气质。
代表着社会进步的一股力量,是时代的推进者, 具有典型的现实认识价值,对当下的青年人更有一定启示意义。
关键字:“多余人” 精神历程现实意义俄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起步较晚,整个十八世纪还处于对西方文学艺术成就的模仿阶段。
然而在19世纪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开,许多著名的俄国作家在这一时期创作了享誉世界的文学作品,塑造了许多成功和典型的文学形象,其中"多余人"形象最为突岀,它是精神世界文学画廊中独开的一支奇葩。
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对这一形象的时代特征和任务心理特点进行了独到的理解和把握,不仅在当时引起的轰动,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彫响。
一、问题的提出"多余人”是十九世纪俄国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当时西欧各国先后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而俄国仍然处于落后的封建社会。
但在俄国封建农奴的内部,新的资本注意已经萌芽,农民暴动风起云涌,在西欧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启蒙思想以及国内激烈的阶级斗争的影响和推动下,俄国人民的名族意识普遍觉醒。
俄国贵族青年内部也逐渐分为三类群体:一类是极少数的爱国志士,强烈的希望改变祖国落后的而貌,公开和沙皇专制权利进行英勇斗争: 一类是追随沙皇反动当局,维护专制统治,敌视和反对任何革命和进步活动;第三类人为数最多,他们感觉到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变动,既不满现实厌恶当局但又脱离人民、远离革命,既不甘心沉沦到底又无力与本阶级沉底决裂,因而在生活中找不到适合的地位,文学上称之为"多余人”。
就他们的精神实质来说:是一群具有敏锐的思想、犀利的语言、富有思想的精神英雄,但意志上怯懦、行动上退宿、又使他们成为精神的叛逆者。
“多余人”形象的现实意义
“多余人”形象的现实意义摘要 19世纪前半叶,在俄国文学中出现了一批独特的文学形象,即“多余人”。
奥涅金、毕巧林、罗亭和奥勃谘罗摩夫等一系列形象。
作为社会现实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多余人”形象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本文着重阐述“多余人”形象的社会现实意义。
关键词多余人典型特征现实意义一、“多余人”及其典型特征19世纪上半叶,西欧各先进国家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而俄国封建农奴制内部,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已经萌生,专制政体的危机已经初露短倪,农奴制度的崩溃已不可避免。
同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启蒙主义思想以及国内激烈的阶级斗争的影响和推动下,引发了贵族青年深刻的阶级分化:他们之中绝大部分,隐约感觉到时代和社会的变动,极不满意现实,厌恶当局,又脱离群众,远离革命;既不甘心沉沦到底,又无力与本阶级决裂,因而在生活中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在现实社会中感到沉沦压抑,精神上焦躁不安,又彷徨不定,这样也就决定了他们一生当中必然无所事事、毫无作为、空虚而又无聊。
这类人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被称为“多余人”。
俄国文学史上的“多余人”作为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具有一些相似或相近的特征:他们大多出身贵族阶级,有着良好的教养和聪明的头脑,大多数人接受过西欧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最初活跃在上流社会,很快便厌倦了那里空虚乏味的生活,想寻求有意义的新生活,然而,他们脱离人民大众,又不了解俄国的社会实际情况,陈腐的贵族教育既没有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更没有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几经挣扎,最终还是一事无成,成为毫无用处的“多余人”,同时,激烈的内心矛盾与冲突、沉重的精神痛苦与郁闷也是这类人的一个显著特点。
二、“多余人”形象的发展历程“多余人”现象的发展和演变也是一个历史过程,从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莱蒙托夫塑造毕巧林,到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这一形象逐渐变得鲜明和丰满。
从充满激情、骚动不安的奥涅金;到忧郁、悲观、矛盾、孤愤的毕巧林;再到充满时代热情,为民主革命摇旗呐喊过的罗亭。
“多余人”艺术形象分析与研究
“多余人”艺术形象分析与研究“多余人”是文学、艺术作品中经常出现的特殊形象之一。
他们通常出现在俄罗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文学作品中,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等大师的作品中。
这些人物通常被描绘为聪明、敏感、有才华,但却饱受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本文将从“多余人”艺术形象入手,深入分析这些角色的个性、内心世界、特点等,同时探讨其艺术价值和产生背景。
矛盾性格:他们通常具有复杂的内心世界,既敏感又脆弱,既富有激情又充满痛苦。
他们的行为和决定常常受到内心矛盾的困扰,表现出明显的双重性格。
知识分子形象:这些人物通常是有文化、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追求真理、美和正义,但却往往在现实面前感到无助和困惑。
社会边缘人:他们不属于社会的主流群体,常常被视为局外人或边缘人。
他们与社会格格不入,却又无法彻底脱离社会。
悲剧命运:这些人物的命运通常以悲剧收场,他们的矛盾性格和无助感导致他们无法与周围的人建立和谐的关系,最终常常陷入孤独和绝望。
“多余人”艺术形象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
他们通常被描绘为具有强烈的内心活动和复杂的情感世界。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罪与罚》中,主角拉斯科尔尼科夫便是一个典型的“多余人”形象。
他具有极高的聪明才智,但却陷入了罪恶与良心的挣扎之中。
作者通过细腻的心理描绘和激烈的情感冲突,展现了一个复杂而真实的“多余人”形象。
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主人公列文也是一个典型的“多余人”形象。
他身处上流社会,却对自己的社会地位感到困惑和不安。
他追求真爱,却陷入伦理与情感的矛盾之中。
作者通过列文的视角,展示了19世纪俄罗斯社会的矛盾和复杂性。
“多余人”艺术形象的产生与特定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在俄罗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知识分子对于社会现实感到困惑和无助。
这一时期,俄罗斯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多余人”形象,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拉斯科尔尼科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列文等。
浅谈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浅谈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多余人”形象,是于十九世纪的前期,伴随着俄国社会结构转变以及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不断发展而诞生的一种俄国文学中的典型的人物形象。
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
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
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
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最终只能在极度的空虚和愤懑之中迎来属于自己的悲剧人生。
“多余人”形象的诞生,是与俄国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分不开的。
农奴制度下的封建俄国与来自西方的自由民主的社会思想的强烈对抗,促使了一批受到良好教育的贵族青年对于社会现状的反思。
他们希望社会向着自由民主的形态发展,却又不愿意失去自己所拥有的荣华富贵。
多余人的形象包括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赫尔岑笔下的别尔托夫、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
“多余人”形象的诞生,标志着俄国近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标志着创作风格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型。
俄国文学中“多余人”的家族性性格的形成、发展和最终走向毁灭的过程,完整而具体的展现了俄国解放运动中贵族革命时期的社会面貌,反应了居于革命领导地位的贵族知识分子的精神变迁,着重提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病源,谴责了那个使得本来有希望“有为”的青年知识分子最终变得碌碌无为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环境。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多余人”形象的巨大魅力,不仅仅体现于自身形象所蕴含的广泛的社会意义,还来自于形象所包含的复杂而又深邃的哲学意义和美学内涵,揭示了旧社会体制内部深重的矛盾与危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余人”形象的现实意义
摘要: 19世纪前半叶,在俄国文学中出现了一批独特的文学形象,即“多余人”。
奥涅金、毕巧林、罗亭和奥勃谘罗摩夫等一系列形象。
作为社会现实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多余人”形象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本文着重阐述“多余人”形象的社会现实意义。
关键词多余人典型特征现实意义
一、“多余人”及其典型特征
19世纪上半叶,西欧各先进国家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而俄国封建农奴制内部,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已经萌生,专制政体的危机已经初露短倪,农奴制度的崩溃已不可避免。
同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启蒙主义思想以及国内激烈的阶级斗争的影响和推动下,引发了贵族青年深刻的阶级分化:他们之中绝大部分,隐约感觉到时代和社会的变动,极不满意现实,厌恶当局,又脱离群众,远离革命;既不甘心沉沦到底,又无力与本阶级决裂,因而在生活中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在现实社会中感到沉沦压抑,精神上焦躁不安,又彷徨不定,这样也就决定了他们一生当中必然无所事事、毫无作为、空虚而又无聊。
这类人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被称为“多余人”。
俄国文学史上的“多余人”作为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具有一些相似或相近的特征:他们大多出身贵族阶级,有着良好的教养和聪明的头脑,大多数人接受过西欧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最初活跃在上流社会,很快便厌倦了那里空虚乏味的生活,想寻求有意义的新生活,然而,他们脱离人民大众,又不了解俄国的社会实际情况,陈腐的贵族教育既没有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更没有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几经挣扎,最终还是一事无成,成为毫无用处的“多余人”,同时,激烈的内心矛盾与冲突、沉重的精神痛苦与郁闷也是这类人的一个显著特点。
二、“多余人”形象的发展历程
“多余人”现象的发展和演变也是一个历史过程,从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莱蒙托夫塑造毕巧林,到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这一形象逐渐变得鲜明和丰满。
从充满激情、骚动不安的奥涅金;到忧郁、悲观、矛盾、孤愤的毕巧林;再到充满时代热情,为民主革命摇旗呐喊过的罗亭。
这些人物在时代的重压下,尽管充满了困顿和惶惑,但他们毕竟没有束手待毙,他们还在绝望中挣扎。
但到了奥博洛摩夫时期,早期“多余人”身上那种热情和信念,已经被黑暗的社会所窒息,他们已经丧失了一切他退出历史舞台之外,再没有更好的出路,奥博洛摩夫宣告了俄国贵族革命时期的终结。
另外,还有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是,除了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系列“多余人”形象,在其它国家的文学作品中也有过类似形象出现:《红楼梦》中的贾宝玉,
法国作家笔下的“局外人”,甚至有人把钱钟书先生《围城》中塑造的方鸿渐这个人物也算作“多余人”形象。
大家会发现,在历史的每一个关键的转折时期,一些不满现实,而又不能参与社会变革的“无用的好人”,都可能成为“多余的人”。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多余人”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可能出现,它是一种社会现象。
这究竟应该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思考?“多余人”真的就多余了吗?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商榷,它直接关系到如何评价“多余人”存在的价值和社会意义,我个人认为:“多余人”其实并不多余。
三、“多余人”的社会现实意义
俄国文学作品中“多余人”家族性格的形成、发展和走向毁灭的过程,完整而具体地展现了俄国解放运动中贵族革命时期的社会面貌,反映了居于革命领导地位的贵族知识分子的精神变迁,着重提示了那个时代社会病源,提出了“谁之罪”的重大社会问题,谴责了那个使本来有为的青年终生碌碌无为的政治体制与社会环境,表现了贵族阶级自身及其教育方式的没落与腐朽。
他们的叛逆,则更多的具有探索人生真谛、追求真理的性质,体现了先进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感。
从更深层次看,“多余人”形象的巨大魅力,除了来自形象所蕴含的丰富且深广的社会意义和内涵外,还来自于形象所包含的复杂而深邃的哲学和美学意蕴,它揭示了旧社会体制的内在矛盾和深刻危机。
每当面临转折与社会转型,尤其敏感的青年一代所经历的精神痛苦与无望抗争,都让我们想起“多余人”的生命历程。
他们的形象体现了对生命价值的探索,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普遍意义。
系列“多余人“形象相同和不同的经历、命运向世人昭示着一条规律:如果一个出类拔萃的人不得不生活在一个不适合的环境里,或是一个合情合理的要求不得不产生于一个错误的年代,那么无论对于这个人或这个要求,还是对于这个环境或时代而言,都是一场不可避免的悲剧。
因为它们之间的矛盾,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
这种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使得这个人物或要求最终必然走上不归路,成为不被那个环境或时代所接纳的“叛逆”的“多余人”或“多余要求”。
实际上,“多余人”现象是常常存在的。
无论是从后世的一些文学形象,如“零余者”身上,还是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地找到了一些奥涅金、毕巧林、罗亭、奥波罗摩夫,甚至贾宝玉的影子,从此来看,贾宝玉和俄罗斯的系列“多余人”,就不再仅仅是文学作品中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且还分别是他们那个时代现实生活中一类人物或现象的缩影,他们是从旧文化群体中分化出来的一代新人,是时代的产物,是最早觉醒的一批优秀知识青年。
“多余人”不单纯是一种文学现象、一种参照体系,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
他们在宣传先进思想、启蒙青年人方面业绩非凡,正如屠格涅夫在谈到他塑造的罗亭这一形象时说:“谁有权利说他无用,说他的话不曾在青年人心中播下了良好的种子?!”“多余人”的思想力量和悲剧命运对于后世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其存在的意义是广泛而深远的。
参考文献:
[1]勃兰兑斯.李宗杰译.十九世纪文学主潮(五)[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2]赫尔岑.赫尔岑论文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72.
[3]桑淑钧.论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J].济南大学学报,200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