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第一节厨房中的化学演示文稿
转变成脉冲信息,进一步输送至大脑,这一复杂的过程即 为味觉现象。
第十八页,共52页。
食品味道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甜、酸、咸、苦四个 基本味道的两种以上,极少数味细胞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仅感受一种味,但十分灵敏。
一般味觉在舌的尖端,两边敏感,舌根和中间是迟 钝的,甜味主要在舌的尖端,酸味在舌的两边,咸味在 舌的尖端到两边的中间,苦味主要在舌根感觉。
③虫胶色素
④甜菜红
⑤红花黄色素 ⑥β—胡萝卜素
人工色素 Artificial pigment :
[2]加工的中间物
①酱色(100多种化合物) ②腌色(NaNO2血红蛋白→艳丽的红色) ③金属盐 (解释) ④肌红蛋白(90%)亚硝胺
[3]合成食用色素 (有不同程度的毒性,用于食品的用量应
小于0.19/Kg) [4]无机颜色及其它人工染料
第二十五页,共52页。
6 咸味(salty taste)
咸味以食盐salt为代表(NaCl)Na+纯正,阴离子影响咸味强弱
,粗盐中KCl、MgCl2、MgSO4→咸和苦(非单纯的咸味),一般 盐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的量越大,越具有增进苦味的倾向,食盐 经精制后,苦味就减少,一般食盐还是存在微量杂质,但不影 响食用。
第四页,共52页。
一 生活美的要素——色、香、味
The essential factor of beautiful life----color, aroma and taste
生活:生存—温饱—小康—发达—完善——完美 人: 生物的人—社会的人—美的人
大学:“一专型” — “多能型” — “审美型”
核苷酸、胱胺酸、有机碱、有机酸等有关。
产生鲜味的食品有:
食用肉类、鱼肉类、蟹、虾、乌贼、章鱼、贝类、海 带、蔬菜、水果、香菇汁、酱、酱油等。
第十八页,共52页。
食品味道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甜、酸、咸、苦四个 基本味道的两种以上,极少数味细胞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仅感受一种味,但十分灵敏。
一般味觉在舌的尖端,两边敏感,舌根和中间是迟 钝的,甜味主要在舌的尖端,酸味在舌的两边,咸味在 舌的尖端到两边的中间,苦味主要在舌根感觉。
③虫胶色素
④甜菜红
⑤红花黄色素 ⑥β—胡萝卜素
人工色素 Artificial pigment :
[2]加工的中间物
①酱色(100多种化合物) ②腌色(NaNO2血红蛋白→艳丽的红色) ③金属盐 (解释) ④肌红蛋白(90%)亚硝胺
[3]合成食用色素 (有不同程度的毒性,用于食品的用量应
小于0.19/Kg) [4]无机颜色及其它人工染料
第二十五页,共52页。
6 咸味(salty taste)
咸味以食盐salt为代表(NaCl)Na+纯正,阴离子影响咸味强弱
,粗盐中KCl、MgCl2、MgSO4→咸和苦(非单纯的咸味),一般 盐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的量越大,越具有增进苦味的倾向,食盐 经精制后,苦味就减少,一般食盐还是存在微量杂质,但不影 响食用。
第四页,共52页。
一 生活美的要素——色、香、味
The essential factor of beautiful life----color, aroma and taste
生活:生存—温饱—小康—发达—完善——完美 人: 生物的人—社会的人—美的人
大学:“一专型” — “多能型” — “审美型”
核苷酸、胱胺酸、有机碱、有机酸等有关。
产生鲜味的食品有:
食用肉类、鱼肉类、蟹、虾、乌贼、章鱼、贝类、海 带、蔬菜、水果、香菇汁、酱、酱油等。
化学式PPT演示文稿
二、化合价
物质 原子个数比
HCl
1:1
H2 O
2:1
NaCl
1:1
Fe2O3
2:3
化学上用化合价来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 注意点
(1)H为+1价,O为-2价
+1 -1
物质 原子个数比
HCl
+1 -2
H2O
+1 -1 1:1
NaCl
+3 -2 2:3
Fe2O3
1:1
2:1
注意点
(1)H为+1价,O为-2价 (2)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3)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 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 (4)一些元素在不同的物质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 (5)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 化合物 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因此,在单质分子中, 元素的化合价为0
常见元素化合价顺口溜:
一价钾钠氯氢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氯四硅五价磷, 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 铜汞二价最常见。
CaCO3
MgCO3
H2CO3
这些物质中都含有原子集团CO3,常 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这样的原子 集团叫做原子团,又叫根。根也有化 合价。
常见的根及化合价
第五章 化学反应
第一节 化学式
比一比,看谁写 得多
读出下列元素符号的名称,并试着组合成一 些熟悉的物质的符号
H
C
O
一、化学式:
我们已经知道: 水的化学符号为:H2O 氢气的化学符号为:H2
二氧化碳的化学符号为:CO2
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 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
表示水这 种物质
表示一个 水分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PPT演示文稿
究的过程
为基础的实验研究方法。
重 难关 点 点键
② ④
③ ⑤
⑤
学法指导:
1.注意探究过程,学会设计实验让现象更明显、更直观。如 通过实验探究市售食盐是否含有碘元素,让学生们自行设计,进行 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而且更有利于学生 的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开放式学习。
2.观察生活、联系社会,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方法,如配制一 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比较不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某些性质 差异,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 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量、摩尔质量与物 深对提纯操作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质的质量的关系; ③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理解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浓度的概 摩尔质量与物质的质量的关系;
念,一定物质的量 ④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掌握一定物
浓度溶液的配制方 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和应用;
法和应用;科学探 ⑤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
►学点精讲 确保实验安全应注意的问题 (1)遵守实验室规则。 当你走进化学实验室时,首先要认真阅读并牢记实验室的安全 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 了解危险化学药品在存放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着火和烫伤的 处理、化学灼伤的处理、如何防止中毒、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 法,以及灭火器材、煤气、电闸等的位置和使用方法,报警电话 等。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向下排 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 CO2
3.在化学基本实验的学习中学会观察、分析,体验和了解化 学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 的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对物质的量、摩尔 质量等概念的学习,尽量学会比较、类比、归纳。查阅资料、利用 化学史实帮助理解概念。
高中化学必修一——硝酸PPT课件演示文稿
注意:金属越活泼,硝酸的浓度越低,硝酸 还原产物中氮的化合价越低,所以除了生成 NO2、NO,还可能生成N2O、N2、NH3( NH4NO3)。
④ 3体积浓盐酸与1体积浓硝酸的混合物 叫做王水,它的氧化能力更强,可以把不 溶于硝酸的金(Au )和 铂(Pt )溶解。
第9页,共20页。
?Fe与稀HNO3反应?
不能大量共存,Fe3+与Fe2+不反应。
第12页,共20页。
(4)氧化有机物 (浓热硝酸能使石蕊试液 褪色)
第13页,共20页。
思考 1、足量的Cu中加入少量的浓硝酸,可能会发生什么反应?
一开始是铜与浓硝酸反应:
Cu+4HNO3(浓) = Cu(NO3)2+2NO2↑+2H2O 随着反应进行, 硝酸由浓变稀,则发生: 3Cu+8HNO3(稀) = 3Cu(NO3)2+2NO↑+4H2O 2、反应停止后,如果在溶液中再加入足量盐酸,会出现什 么情况? 溶液中存在NO3-,它遇到H+后,会继续氧化铜,当然此时NO3、H+的溶度较稀.
B. 、Ba2+、ClS-O、24- NO3-
C.NFHe3+4+、Na+、
、SHCCNO-3-
D.K+、Na+、I-、NO3-
NO3-
第16页,共20页。
3.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硝 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 )
A.颜色变浅 C.没有改变
B.逐渐变为红色
D.变为棕黄色
第17页,共20页。
。
第3页,共20页。
二 硝酸的化学性质
1、 酸的通性:
(1)指示剂变色: 与紫色石蕊试剂作用,稀硝酸,只变红;
有机化学课件第四版详解演示文稿
2–丁烯
H3C C
C CH3
H
H
顺–2–丁烯
b.p: 3.7℃
H3C C
H C
H
CH3
反–2–丁烯 b.p: 0.9 ℃
第13页,共95页。
反–2–丁烯
顺–2–丁烯 图 3.6 2–丁烯顺反异构体的模型
第14页,共95页。
构型和构象都是用来描述分子 中各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不同的 排列,但,其涵义不同。
选择含碳碳双键在内的连续最长碳链作为母 体,根据其碳原子的个数称“某烯”。
• 编号
使碳碳双键的编号最小;即碳原子的编号从距离双键 最近的一端开始。
• 指出取代基的位次、数目、名称 此步骤与烷烃同。
• 当碳原子数超过10时,称“某碳烯”。
CH3CH2
C CH3CH2CH2
C
H H
2–乙基–1–戊烯
CH3
第27页,共95页。
1、加成反应 通式:
CC +
Y--Z
1、1个π 键 2个σ键; 2、sp2杂化的碳 sp3杂化的碳; 3、构型的改变:平面 四面体。
CC YZ
第28页,共95页。
(1) 烯烃的催化氢化(还原反应)
烯烃在催化剂存在下,与氢气进行加成反 应,生成烷烃:
CC
+
H2
催化剂 室温
HH CC
有机化学课件第四版详解演示 文稿
第1页,共95页。
优选有机化学课件第四版
第2页,共95页。
3-1 烯烃的结构
一、碳碳双键的组成
基态
激发态
2p
2p
sp2 杂化态
2p
sp2
2s
2s
1s
1s
H3C C
C CH3
H
H
顺–2–丁烯
b.p: 3.7℃
H3C C
H C
H
CH3
反–2–丁烯 b.p: 0.9 ℃
第13页,共95页。
反–2–丁烯
顺–2–丁烯 图 3.6 2–丁烯顺反异构体的模型
第14页,共95页。
构型和构象都是用来描述分子 中各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不同的 排列,但,其涵义不同。
选择含碳碳双键在内的连续最长碳链作为母 体,根据其碳原子的个数称“某烯”。
• 编号
使碳碳双键的编号最小;即碳原子的编号从距离双键 最近的一端开始。
• 指出取代基的位次、数目、名称 此步骤与烷烃同。
• 当碳原子数超过10时,称“某碳烯”。
CH3CH2
C CH3CH2CH2
C
H H
2–乙基–1–戊烯
CH3
第27页,共95页。
1、加成反应 通式:
CC +
Y--Z
1、1个π 键 2个σ键; 2、sp2杂化的碳 sp3杂化的碳; 3、构型的改变:平面 四面体。
CC YZ
第28页,共95页。
(1) 烯烃的催化氢化(还原反应)
烯烃在催化剂存在下,与氢气进行加成反 应,生成烷烃:
CC
+
H2
催化剂 室温
HH CC
有机化学课件第四版详解演示 文稿
第1页,共95页。
优选有机化学课件第四版
第2页,共95页。
3-1 烯烃的结构
一、碳碳双键的组成
基态
激发态
2p
2p
sp2 杂化态
2p
sp2
2s
2s
1s
1s
初中化学元素元素符号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演示文稿
总构
构
称
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原子 构成 分子
第14页,共50页。
铁是铁元素组成的 如可以说:
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水由水分子构成 水 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
子构成
第15页,共50页。
混合物和化合物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混合物
化合物
宏观组成 多种物质组成
第27页,共50页。
3.化学式的表示意义:
1.表示物质。如:CO2,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 2.表示一个分子。如CO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第28页,共50页。
2CO2化学式前面的数字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 右下角的数字意义是否相同?
归纳:①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②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答案:D
第17页,共50页。
2.分别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氧化汞都会产生氧气,这说 明三种物质的组成 中均含有__________________
氧元素
第18页,共50页。
3.过氧化氢(H2O2)是隐形眼镜的洗液成分,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 A、它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它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它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D、它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构成
5. 下列几组概念中,前者包含后者的是( )
A、金属、单质
B、化合物、单质
C、化合物、氧化物
D、分解反应、化合反应
答案:C
第46页,共50页。
6. 表示4个氢原子的符号是( ) A、4H2 B、4H C、2H2 D、H4
答案:B
第47页,共50页。
7. 判断正误:
A、混合物中一定含两种元素 B、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化合物
有机化学第三章立体化学详解演示文稿
缩短一个C接到相应缩短后的碳链上:
C C C C C C 2 C C C C C C3
C
C
C CCCC 9
CC
CCCC 同4
CCC
缩短二个C接到相应缩短后的碳链上:
C
C C C C 同3
CCC
C C C C C4 C C C C C 5C C C C C 6
CC
CC
C
C C C C 同4 CCC
C
C C C C C8
E标记。在命名时,将Z,E放到括弧中,写在名称前面。
H
CH3
CC
C2H5
Cl
(Z)-2-氯-2-戊烯
H
Cl
CC
C2H5
CH3
(E)-2-氯-2-戊烯
第9页,共63页。
分子中有一个以上双键时,分别判断每个双键是Z还是E, 命名时低位号者写在前,高位号者写在后,中间用逗号隔 开,放到括弧中,写在名称之前。
为同一化合物
CH3 HO 2 H
H 3 OH
C2H5 I
OH
H2
CH3
和
HO 3
C2H5
H
II
用基团交换法(C2和C3都要交换)
CH3 HO 2 H
H 3 OH
C2 CH3与OH 交换 1 次
OH
2
H3C
H
H 3 OH
C2 CH3与H 交换 2 次
C2H5 I
C2H5 I 的非对映异构体
(接下页)
如:-CH2CH3 > -CH3 -CH2Cl > -CH2F
-CH2OCH3 > -CH2OH -CH(CH3)2 > -CH2CH(CH3)2
配合物的立体化学详解演示文稿
or 三角畸变(D3d),三角反棱柱,如 :ThI2 三棱柱(D3h): [Re(S2C2(CF3)2)3]
第十一页,共37页。
2.1 配合物的空间结构
7. 配位数7 构型:五角双锥(D5h)、单帽三棱柱(C2v)、单帽八面体(C3v);结构互变 五角双锥: Na3[ZrF7]、[FeII(H2O)(H2edta)]2H2O、K5[Mo(CN)7]H2O 单帽三棱柱: (NH4)3[ZrF7]、Li[Mn(H2O)(edta)]4H2O、[MoI(CNR)6]I 单帽八面体:[MoCl2(CO)3(PEt3)2]、 (NEt4)[WBr3(CO)4] 金属:大多数过渡金属,d0d4
中心原子 d电子数 d8 d10
d8
d6 d6
d1
d0 d0
d0
d0
配位 数 8
9
10
第四页,共37页。
构型 (点群符号)
十二面体 (D2d)
图形
四方反棱柱 (D4d)
六角双锥 (D6h) 三帽三棱柱
(D3h)
单帽四方反棱 柱(C4v)
双帽四方反棱 柱(D4d)
双帽十二面体 (D2)
实例
[Mo(CN)6]4[Zr(ox)4] [TaF8]3[ReF8]3[UO2(acac)3]-
U(BH4)4、 U(BH4)4OMe、 U(BH4)42(C4H8O)
2.1 配合物的空间结构
1. 配位数1
第六页,共37页。
存在形式:气相(离子对)
金属:Ti(I), In(I), Ga(I) 配体:体积庞大
他例:Ga[C(SiMe3)3]
[(2,6-trip2C6H3)Ti]+
2.1 配合物的空间结构
配位 构型(点群 图形 数 符号)
第十一页,共37页。
2.1 配合物的空间结构
7. 配位数7 构型:五角双锥(D5h)、单帽三棱柱(C2v)、单帽八面体(C3v);结构互变 五角双锥: Na3[ZrF7]、[FeII(H2O)(H2edta)]2H2O、K5[Mo(CN)7]H2O 单帽三棱柱: (NH4)3[ZrF7]、Li[Mn(H2O)(edta)]4H2O、[MoI(CNR)6]I 单帽八面体:[MoCl2(CO)3(PEt3)2]、 (NEt4)[WBr3(CO)4] 金属:大多数过渡金属,d0d4
中心原子 d电子数 d8 d10
d8
d6 d6
d1
d0 d0
d0
d0
配位 数 8
9
10
第四页,共37页。
构型 (点群符号)
十二面体 (D2d)
图形
四方反棱柱 (D4d)
六角双锥 (D6h) 三帽三棱柱
(D3h)
单帽四方反棱 柱(C4v)
双帽四方反棱 柱(D4d)
双帽十二面体 (D2)
实例
[Mo(CN)6]4[Zr(ox)4] [TaF8]3[ReF8]3[UO2(acac)3]-
U(BH4)4、 U(BH4)4OMe、 U(BH4)42(C4H8O)
2.1 配合物的空间结构
1. 配位数1
第六页,共37页。
存在形式:气相(离子对)
金属:Ti(I), In(I), Ga(I) 配体:体积庞大
他例:Ga[C(SiMe3)3]
[(2,6-trip2C6H3)Ti]+
2.1 配合物的空间结构
配位 构型(点群 图形 数 符号)
化学平衡PPT演示文稿
以反应 aA(g)+bB (g) 若 a+b<c 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
cC(g) 为例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三、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三、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结论:
增大压强, v正和 v逆同时增大; 减小压强, v正和 v逆同时减小。 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方向移动。 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方向移动。
平衡正向移动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
v V正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V逆
V ’逆
V’正=V’逆 t
V ’正
减小反应物浓度
V’逆>V’正
平衡逆向移动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
v V ’逆 V正 V逆 V ’正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V’正=V’逆
增大生成物浓度
t
V’逆>V’正
平衡逆向移动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结论:
3、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结论:压强增大, NH3%增大,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正反应方向---气体的体积缩小)
三、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以反应 aA(g)+bB (g) 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 若 a+b>c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作图)
cC(g) 为例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作图)
三、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三、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思考: 对于等体积的气体反应,压强改变 将怎样影响化学平衡?
例:在反应I2(g)+H2 (g)
v
v正= v逆
2HI (g)中增大压强
v’正= v’逆
结论:由于压强变化同时、同步、等倍数 影响正、逆反应速率,v’正= v’逆,反应速 率改变,但化学平衡不移动。
cC(g) 为例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三、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三、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结论:
增大压强, v正和 v逆同时增大; 减小压强, v正和 v逆同时减小。 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方向移动。 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方向移动。
平衡正向移动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
v V正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V逆
V ’逆
V’正=V’逆 t
V ’正
减小反应物浓度
V’逆>V’正
平衡逆向移动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
v V ’逆 V正 V逆 V ’正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V’正=V’逆
增大生成物浓度
t
V’逆>V’正
平衡逆向移动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结论:
3、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结论:压强增大, NH3%增大,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正反应方向---气体的体积缩小)
三、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以反应 aA(g)+bB (g) 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 若 a+b>c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作图)
cC(g) 为例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作图)
三、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三、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思考: 对于等体积的气体反应,压强改变 将怎样影响化学平衡?
例:在反应I2(g)+H2 (g)
v
v正= v逆
2HI (g)中增大压强
v’正= v’逆
结论:由于压强变化同时、同步、等倍数 影响正、逆反应速率,v’正= v’逆,反应速 率改变,但化学平衡不移动。
化学平衡移动ppt课件演示文稿
• (4)同等程度地改变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 的浓度时,应视为压强的影响。 • 3.平衡移动会有哪些量发生变化 • (1)反应速率的变化(引起平衡移动的本质, 但反应速率变化也可能平衡不移动),主 要看v(正)与v(逆)是否相等,如果 v(正)≠v(逆),则平衡必然要发生移动,如 v(正)、v(逆)同时改变,但始终保持相等, 则平衡不移动。
• [方法点拨]平衡正向移动与反应物的转化 率关系 • 平衡正向移动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如何变化, 这要根据具体反应及引起平衡移动的具体 原因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 (1)由于温度或压强改变而引起平衡正向 移动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必定增大。 • (2)由增加反应物浓度引起平衡正向移动 时,有以下几种情况:
• (2)浓度的变化,平衡移动会使浓度变化, 但是浓度的变化不一定使平衡移动。 • (3)各组分百分含量的变化。 • (4)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 • (5)颜色的变化(颜色变化,平衡不一定发 生移动)。 • (6)混合气体密度的变化(密度变化,平衡 不一定发生移动,密度不变,平衡也不一 定不移动)。 • (7)转化率的变化。
(3)“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①恒温、恒容条件 充入惰性气体 原平衡体系――――――→ 体系总压强增大→体系中 各反应成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 ②恒温、恒压条件 充入惰性气体 原平衡体系 ―――――――→ 容器容积增大,各反应 气体的分压减小→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同倍数减小(等效 于减压)
• 1.化学平衡移动 v(正)、v(逆) • 平衡移动的原因:条件改变,引起 正反应 相对大小改变,平衡才能移动。 逆反应 若v正>v逆,则反应向 方向移动;若v正 <v逆,则反应向 方向移动。 • 2.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正方向 • (1)浓度: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 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可使平衡向着 移动。
化学课本图片演示文稿
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观察现象。
图11-7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装置
第四十九页,共75页。
纯碱工业始创于18世纪,在
很长一段时间内制碱技术把持
在英、法、德、美等西方发达
国家手中。1921年正在美国
留学的侯德榜先生为了发展
我国的民族工业,应爱国实业
家范旭东先生之邀毅然回国,
图11-8侯德榜 (1890-1974)
第三十九页,共75页。
图8-23 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
第四十页,共75页。
从右图可以得出什 么信息 1、 2、
图9-12 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第四十一页,共75页。
从右图可 以得出什 么信息
图9-13 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第四十二页,共75页。
图11-1氯化钠在生活中的用途
氯化钠的用途很多。例如,医疗上的生理盐水 是用氯化钠配制的;农业上可以用氯化钠溶液
合算。
·塑料是由石油炼制的产品制成的,石油资源是有限的。
第六十六页,共75页。
图12-11佝偻病患者 成人体内约含1.2 kg钙,其中99%存在于骨骼和 牙齿中,它使得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
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 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因此,人体 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
图3-35氢气的燃烧及氢气与空气混合气的爆炸
第十七页,共75页。
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第十八页,共75页。
失去1个电子
钠原子
钠离子
得到1个电子
氯原子
第十九页,共75页。
氯离子
失去3个电子
原子
得到2个电子
阳离子
原子
小结(1)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图11-7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装置
第四十九页,共75页。
纯碱工业始创于18世纪,在
很长一段时间内制碱技术把持
在英、法、德、美等西方发达
国家手中。1921年正在美国
留学的侯德榜先生为了发展
我国的民族工业,应爱国实业
家范旭东先生之邀毅然回国,
图11-8侯德榜 (1890-1974)
第三十九页,共75页。
图8-23 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
第四十页,共75页。
从右图可以得出什 么信息 1、 2、
图9-12 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第四十一页,共75页。
从右图可 以得出什 么信息
图9-13 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第四十二页,共75页。
图11-1氯化钠在生活中的用途
氯化钠的用途很多。例如,医疗上的生理盐水 是用氯化钠配制的;农业上可以用氯化钠溶液
合算。
·塑料是由石油炼制的产品制成的,石油资源是有限的。
第六十六页,共75页。
图12-11佝偻病患者 成人体内约含1.2 kg钙,其中99%存在于骨骼和 牙齿中,它使得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
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 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因此,人体 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
图3-35氢气的燃烧及氢气与空气混合气的爆炸
第十七页,共75页。
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第十八页,共75页。
失去1个电子
钠原子
钠离子
得到1个电子
氯原子
第十九页,共75页。
氯离子
失去3个电子
原子
得到2个电子
阳离子
原子
小结(1)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化学反应原理绪言PowerPoint演示文稿
催化剂作用: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也就等 于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提高了有效碰撞的频 率.反应速率大幅提高.
28量E1没加催化剂活化分子
E2
反应物
反应热
生成物
加了催化剂
反应过程
23
练习 练习
1.实验室制氢气时,若向稀硫酸中加几滴硫 酸铜溶液,则产生氢气的速率加快,该反应 中硫酸铜不是催化剂(填:是、不是)。
2.单独加热氯酸钾,产生氧气的速率小,而 将少量高锰酸钾和氯酸钾混合共热制氧气, 产生氧气的速率明显加快,该实验中高锰酸 钾 不是催化剂(填:是、不是)。
活化分子的多少又与什么有关?
14
★活化能
什么是活化能?
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
15
阅读教材P4,思考下面问题 问题1:活化能的作用是什么? 问题2:提供“活化能”的途径是什么?
16
科学探究
活化分子
能
量
E1
反应物
反应热
活化能与反应热有关吗 ?
活化分子
E2
生成物
该反应是放 热反还是吸 热反应?
2、从能量变化的角度来探讨化学变化。
3、从理论的高度来认识酸、碱、盐的本质及其 在溶液中的反应。
4、电化学基础——富有时代气息和应用广泛的 一个领域。
5
那么
如何来研究一个反应,研究化学反应原理 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是怎样?
即:我们从哪些方面来认识一个反应!
先认识几个概念:
1、有效碰撞 2、活化分子和活化能 3、催化剂
24
3. 碰撞 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 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
4.活化分子指的是能够 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5.活化能的大小意味着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 子的 难易 ,活化能的大小不影
28量E1没加催化剂活化分子
E2
反应物
反应热
生成物
加了催化剂
反应过程
23
练习 练习
1.实验室制氢气时,若向稀硫酸中加几滴硫 酸铜溶液,则产生氢气的速率加快,该反应 中硫酸铜不是催化剂(填:是、不是)。
2.单独加热氯酸钾,产生氧气的速率小,而 将少量高锰酸钾和氯酸钾混合共热制氧气, 产生氧气的速率明显加快,该实验中高锰酸 钾 不是催化剂(填:是、不是)。
活化分子的多少又与什么有关?
14
★活化能
什么是活化能?
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
15
阅读教材P4,思考下面问题 问题1:活化能的作用是什么? 问题2:提供“活化能”的途径是什么?
16
科学探究
活化分子
能
量
E1
反应物
反应热
活化能与反应热有关吗 ?
活化分子
E2
生成物
该反应是放 热反还是吸 热反应?
2、从能量变化的角度来探讨化学变化。
3、从理论的高度来认识酸、碱、盐的本质及其 在溶液中的反应。
4、电化学基础——富有时代气息和应用广泛的 一个领域。
5
那么
如何来研究一个反应,研究化学反应原理 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是怎样?
即:我们从哪些方面来认识一个反应!
先认识几个概念:
1、有效碰撞 2、活化分子和活化能 3、催化剂
24
3. 碰撞 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 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
4.活化分子指的是能够 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5.活化能的大小意味着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 子的 难易 ,活化能的大小不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墨
• 石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它是深灰色的细 鳞片状固体,有金属光泽,有滑腻感, 并且具有导电性。熔点高,抗腐蚀性好, 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石墨
• 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表面积大,具有较强的吸附 性。另外活性炭的吸附性更强。 • 活性炭的用途:
1.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就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的; 2.冰箱的除味剂;
• 实验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 并生成了红色的铜。
• CuO转变为Cu失去了氧,是碳夺走了CuO 中的O。
还原反应
• 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 反应。
• 还原性:能夺走含氧化合物里氧的物质 具有还原性。
练习题
• 焦炭在工业上可用来炼铁:
• 请问:这个反应是否是还原反应?若属于 还原反应,哪种物质具有还原性?
【活动与探究】
• 把经过烘干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 合均匀,小心地铺放进试管,并将试管 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 石灰水的导管(如图),用酒精灯(可加网 罩以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加热混合物 几分钟。然后先撤出导气管,待试管冷 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观察 现象并分析。
实验
实验
总结反思
•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碳的单质。首先认识 了几种不同的碳单质,并了解了它们重 要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然后重点分析总 结了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可燃性, 还原性),最后总结出了还原反应及还 原性的概念。
谢谢大家
完毕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备课:隋晓云
【简单介绍】
本课题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的是碳 单质,主要介绍了金刚石、石墨的重要物理性 质及C60分子的结构特点。在介绍石墨的同时 又穿插介绍了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及其用途, 使学生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结构的观 点。第二部分通过学生回顾复习引出碳的重要 化学性质——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又通 过探究活动来理解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并 能根据实验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化学反 应的特点从而总结出还原反应的概念。
二 碳的化学性质
• 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 2.高温下,碳能跟多种物质反应。
碳的化学性质
• 在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书写 或绘制的字画为什么能保存很长时间而 不变色呢?这说明了碳在常温下的化学 性质活泼吗? •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碳的化学性质
• (1)跟氧气反应:
• (2)跟某些氧化物反应:
课题单质 • 二、碳的化学性质
一
碳的单质
• 1.金刚石很硬,可用来切割玻璃。
• 2.石墨很软,有良好的导电性。 • 3. C60
金刚石
• 金刚石的主要成分是碳(C),它是无色透明的并且 具有正八面体结构的晶体,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而且 它不导电。因为它外形美观并且很稀有所以大家用它 来制作首饰,因为它是最硬的物质所以把它用来切割 高硬度的物质,比如玻璃、大理石等。
3.制糖工业的脱色剂。
C60
一个C60分子,它由60个碳原子构成,分 子形似足球,又名足球烯。20世纪90年 代初,科学家又致力于一种新型纳米材 料——碳纳米管的研究。随着科学技术 的不断发展,碳单质不断被发现,目前 已有C70、C240、C540等新型的碳单质。 其用途也将不断扩大。
小结
• 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 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 如: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 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各不相 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