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场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方法通用范本
第十章 采煤工作面矿山压力控制

循环式浅孔放顶(1.5—2m)
②步距式深孔爆破 (5—9m甚至更长)
开切眼切槽处理 、顺槽超前预爆破方案
切眼炮孔布置图
炮眼与顺槽及工作面关系
(三)采煤工作面支护方式的选择
5.特殊支护
三、采煤工作面顶板控制设计
采煤工作面顶板控制设计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尽可能保证工作面顶板的完整性。 (2)应避免采煤工作面发生大面积切顶事故,支架的支撑能力应足以阻 止直接顶和老顶之间的离层。 (3)顶板的最大下沉量控制在活柱可缩量的范围内。 (4)选择合理的采空区处理方法和控顶距,使坚硬的直接顶在控顶区后 方进行周期性垮落,以防止直接顶在控顶区上方断裂时摧垮工作面支架。 (5)要有合理的初撑力和采用合理的支护方式,防止直接顶运动时支架 失稳。
(二)顶板控制方法分类
1.全部垮落法 2.全部充填法
3.局部充填法
4.煤往支撑法
5.缓慢下沉法
坚硬难垮落顶板的控制技术
坚硬难垮落顶板是指顶板岩石强度和弹性模数高、节理裂隙不发育、厚 度大、整体性强、自承能力强、煤层开采后大面积悬露而在采空区短期 内不垮落的顶板。
坚硬难垮落顶板工作面与普通工作面矿压显现的主要区别是一次垮落的面积大, 高度大;有强烈的周期性来压,来压时有明显的动压冲击现象,常造成支护设 备损坏,人身伤亡等恶性事故。 我国的大同、晋城、鹤岗、枣庄、通化、神东、乌鲁木齐等矿区都有坚硬难垮 落顶板,也都存在着对该类顶板控制的技术和工艺。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开 始研究坚硬难垮落顶板的控制 。 为解决此问题,多年来,国内外都进行了采煤方法的改进试验和顶板弱化处理 试验研究,将难垮落顶板改变为较易垮落的顶板,从而实现了长壁机械化开采。 与此相适应,需采用强力液压支架,并配以特殊结构,包括大流量安全阀。
矿山压力及其控制

矿山压力的来源
地应力:地球内 部应力作用产生 的压力
地下水压力:地 下水位变化产生 的压力
采矿活动:采矿 过程中对岩层和 地下水的影响
岩层变形:岩层 受力变形产生的 压力
01
02
03
04
矿山压力的影响
壹
矿山开采过程中, 矿山压力会导致岩 层变形、破坏,影 响矿山安全。
贰
矿山压力过大可能 导致矿井坍塌、瓦 斯爆炸等事故,威 胁矿工生命安全。
04
数据分析方法: 统计分析、回归 分析、时间序列 分析等
结果应用
优化矿山设计:根据监测结果调 整矿山布局和开采方案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分析压力变 化,优化生产流程和设备配置
保障安全生产:及时发现并处理 安全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率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优化开采方 案,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浪费
支护技术
1
锚杆支护:通过锚 杆固定岩体,提高
岩体的稳定性
2
喷射混凝土支护: 喷射混凝土形成薄 壳,提高岩体的整
体性和稳定性
3
钢拱架支护:通过 钢拱架支撑岩体, 提高岩体的承载能
力
4
预应力锚索支护: 通过预应力锚索固 定岩体,提高岩体 的稳定性和承载能
力
采矿工艺
矿山压力监测:实时监测矿山压力变化,为控制提供依据
矿山压力预测: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预测矿山压力变化 趋势
矿山压力控制:采用支护、注浆、锚固等方法,控制矿山压力
矿山压力管理:制定矿山压力控制方案,确保矿山安全高效生产
矿山压力预测与预警
矿山压力监测: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矿山压力变化
矿山压力分析:利用数据分析方法对矿山压力数据 进行分析,预测压力变化趋势 矿山压力预警:根据压力分析结果,制定预警机制, 提前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矿山压力控制:根据预警信息,采取控制措施,如 调整开采顺序、优化开采方案等,确保矿山安全。
矿山压力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矿山压力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摘要:采煤工作面是煤矿的主要生产场所,也是综合能力体现的重要场所。
矿山压力将直接影响着其综合能力的体现。
因此,认真研究矿山压力,分析和利用矿山压力规律是实现采煤工作面高效生产的重中之重。
本文对采煤工作面矿山压力进行分析,从四个个方面阐述了影响采煤工作面矿山压力的因素。
并且给出了矿山压力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矿山压力;影响因素;控制措施;顶板来压1 顶板来压煤矿生产过程中,回采工作面常有顶板下沉顶板破碎局部冒顶大面积冒顶支柱变形与折损等一系列矿山压力现象当老顶悬露达到极限跨距时,老顶断裂形成三铰拱式的平衡,同时发生已破断的岩块回转失稳(变形失稳),有时可能伴随滑落失稳(顶板的台阶下沉),从而导致工作面顶板的急剧下沉此时,工作面支架呈现受力普遍加大现象,形成老顶的初次来压。
初次来压的形成过程:初采--初次放顶--老顶悬露跨度增加--老顶断裂--形成平衡结构--失稳--初次来压。
初次来压一般要持续2~3d 。
而且来压期间顶板下沉速度急剧增大,由于老顶初次来压对工作面的影响较大,因此必须掌握初次来压步距的大小,以便及时采取对策在来压期间,必须加强支架的支撑力,尤其要加强支架的稳定性一般可以采用木垛斜撑抬棚等特种支架加强回采工作空间的支护。
老顶初次来压后,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老顶岩层将发生周期性破断,老顶破断岩块形成的砌体梁结构的稳定性将随之发生周期性变化。
根据材料力学的知识,老顶的周期来压步距可近似按老顶的悬臂梁折断来确定,即老顶周期跨落的极限跨距和老顶跨落的极限跨距分别为qR h L T 3=,q R h L T n 2=。
老顶的周期来压步距相当于初次来压步距的21~5.21。
2 矿山压力的影响因素2.1 生产条件对采场矿山压力的影响采面矿山压力与采高控顶距的关系。
直接顶下沉量应符合或接近于岩层整体移动曲线。
由于L远大于S0,因此岩层移动曲线可近似于直线,控顶距为R处的顶板下沉量S R与岩层最终下沉关系值为:S R/R=S0/L,因此: S R= S0/L×R,S R=1/L×[(k p -k p’)/ (k p -1)]×m×R,令:1/L×[(k p -k p’)/ (k p -1)]=η,则S=ηmR。
采场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方法模版

采场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方法模版采场矿山的压力问题在矿山工程中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压力在采场矿山中可能由于地质构造、采矿活动、岩层性质等因素而产生,对采矿工作和矿山安全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控制采场矿山的压力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从采场矿山压力产生的原因、采场矿山压力的分类、采场矿山压力的监测与评价以及采场矿山压力的控制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采场矿山压力的研究和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采场矿山压力产生的原因采场矿山压力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对采场矿山压力的产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地质构造是指地壳中的各类构造,包括断裂、褶皱、岩层变形等。
在地质构造活动的影响下,采场矿山中的岩层会发生变形,从而导致采场矿山压力的增加。
2. 采矿活动:采矿活动本身也是导致采场矿山压力增加的重要因素。
矿山开采过程中,一方面会破坏原有的岩层结构,另一方面还会释放出埋藏在岩石中的应力。
因此,采矿活动会引起采场矿山压力的增加。
3. 岩层性质:岩层的性质直接影响采场矿山的压力。
不同性质的岩层具有不同的力学参数,如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等。
岩层性质的不同将导致采场矿山的压力差异。
二、采场矿山压力的分类采场矿山的压力可以按照其产生的方式分类,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岩性矿山压力:岩性矿山压力主要是指由岩层变形引起的压力,是最常见的一种压力类型。
岩性矿山压力包括岩层顶板压力、岩层底板压力和岩层侧压力等。
2. 松散层矿山压力:松散层矿山压力主要是指由于采矿活动破坏了原有的松散层结构而产生的压力。
松散层矿山压力主要有顶板松散层压力和底板松散层压力等。
3. 韧性层矿山压力:韧性层矿山压力主要是指由于岩层的塑性变形而产生的压力。
韧性层矿山压力主要有韧性岩层压力和韧性松散层压力等。
三、采场矿山压力的监测与评价采场矿山压力的监测与评价是了解采场矿山压力状况的重要手段,对于采场矿山的安全和生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岩层位移监测、地应力测量、封闭压力检测和地下水压力监测等。
矿压工作管理办法范文

矿压工作管理办法范文一、引言部分矿压是指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地质构造、岩石力学性质等因素,地下岩石体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地质力学现象。
矿压对矿山生产安全、生产效率以及人员安全都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保证矿山安全生产,建立科学、有效的矿压管理办法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矿压工作管理办法的制定及实施。
二、矿压工作管理办法的必要性1.矿压管理办法可以规范矿山开采过程中的操作流程,确保每一步都符合安全要求。
2.矿压管理办法可以制定矿山开采的合理方案,减少矿山压力的产生,降低矿山压力对工作环境的影响。
3.矿压管理办法可以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增加矿工对矿山压力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4.矿压管理办法可以规范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巡检和检测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矿山压力问题。
三、矿压工作管理办法的制定1.制定矿山开采方案:在制定矿山开采方案时要充分考虑矿山地质和矿山压力状况,避免过度开采导致矿山压力的增加。
2.建立矿山压力监测系统:在关键部位安装矿山压力监测设备,定期对矿山压力进行监测和分析。
3.加强巡检和检测工作:制定巡检和检测计划,明确巡检和检测的内容、频次和责任人,及时发现和解决矿山压力问题。
4.建立矿山压力信息数据库:对矿山压力的监测和分析结果进行记录和汇总,建立矿山压力信息数据库,为下一步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四、矿压工作管理办法的实施1.加强培训和教育:定期组织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矿工对矿山压力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建立矿山压力管理小组:成立专门的矿山压力管理小组,负责监督和实施矿山压力管理办法。
3.加强协作和沟通:在压力较大的矿区,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共同解决矿山压力问题。
4.制定应急预案:面对突发矿山压力事故,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行动方案。
五、矿压工作管理办法的效果评估1.定期开展矿山压力的监测和分析工作,评估矿山压力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2.制定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矿山压力的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矿压管理办法的有效性。
第11章矿山压力及其控制

29.06.2021
第二节 工作面矿山压力的显现规律
Ⅱ类基本顶——初次和周期来压很明显,来压的大小相 当于8~12倍采高的顶板岩层重量。初次来压步距大于 25m~50m。
Ⅲ类基本顶——初次和周期来压强烈,来压的大小相当 于12~14倍采高的顶板岩层重量。初次来压步距大于 25m~50m。
Ⅳ类基本顶——平时顶板无压力,采空区悬露面积达几 千甚至上万m2不垮落,初次和周期来压时,顶板垮落常 形成狂风、巨响。初次来压步距大于50m,甚至可达 100m~150m。这种顶板多为极坚硬的厚砂岩或砾岩。
煤层压碎,虽增加了片帮的机会,对安全不利,但可减轻落 煤工作,浅截式采煤机就是采落压碎范围内的煤,因而破落 煤时阻力小。
当顶、底板均为厚而坚硬的岩层,煤质很坚硬;开采深度又 较大;形成很大的支承压力时,就可能产生冲击地压。冲击 地压是矿山压力显现中最猛烈的形式。冲击地压是煤和岩层 在矿压作用下,急剧地破碎和被抛出的现象。在我国煤矿里, 常常听到煤层内轰鸣声,有时可能发生煤被压出或顶板下沉 及断裂现象,这些都是轻微冲击地压的显现。大规模的冲击 地压发生时,可能抛出大量碎煤、冲倒支架、压垮煤柱、顶 板大量垮落,造成暴风袭击或巨大震动,有时还会波及地面, 甚至影响范围达几公里。
在采煤工作面上下两端的区段煤柱内,也由于采煤和掘进区 段平巷而形成支承压力,它的分布特征和工作面前方的支承 压力基本相同。当采煤工作面推进较长距离后,区段煤柱内 的支承压力,可随顶板垮落而逐渐消失。
采场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方法(三篇)

采场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方法在矿体没有开采之前,岩体处于平衡状态。
当矿体开采后,形成了地下空间,破坏了岩体的原始应力,引起岩体应力重新分布,并一直延续到岩体内形成新的平衡为止。
在应力重新分布过程中,使围岩产生变形、移动、破坏,从而对工作面、巷道及围岩产生压力。
通常把由开采过程而引起的岩移运动对支架围岩所产生的作用力,称为矿山压力。
在矿山压力作用下所引起的一系列力学现象,如顶板下沉和垮落、底板鼓起、片帮、支架变形和损坏、充填物下沉压缩、煤岩层和地表移动、露天矿边坡滑移、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等现象,均称之为矿山压力显现。
因此,矿山压力显现是矿山压力作用的结果和外部表现。
2.煤矿直接顶稳定性分类与老顶压力显现强度分级直接顶是指直接位于煤层之上的易垮落岩层。
煤矿直接顶稳定性分类主要以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为主要指标,将直接顶分为不稳定、中等稳定、稳定和非常稳定4类。
老顶是位于直接顶之上较硬或较厚的岩层。
老顶压力显现分为4级,即老顶来压不明显、来压明显、来压强烈和来压极强烈。
3.回采工作面支架主要有单体摩擦式金属支柱、单体液压支柱和液压自移支架等几种,少数矿井也还使用木支柱。
采场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方法(二)矿山压力是指矿山开采活动对地表和地下岩石造成的压力,包括矿体的应力变化、地表和地下岩石的变形和断裂等。
矿山压力的控制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对于降低矿山事故发生率,保护人员和设备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矿山压力的分类及其控制方法。
一、矿山压力的分类矿山压力可分为两类:地应力和岩层压力。
1.地应力地应力是指地球的重力作用下,岩石所受到的压力。
地应力可分为垂直应力和水平应力。
垂直应力是指地球的重力在垂直方向上对岩石所产生的压力,水平应力是指岩石在水平方向上所受到的压力。
地应力的大小与地下深度、地下岩石的物理性质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地下深度越深,地应力就越大。
地应力的大小对矿山开采活动的影响较小,但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地应力的变化会导致岩石的断裂和变形,从而对矿山安全产生影响。
采场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方法范文

采场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方法范文I. 引言矿山是人们获取矿产资源的重要场所,然而,在矿山开采中,采场矿山压力是一个常见而又关键的问题。
采场矿山压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矿工的安全和采矿效率。
因此,如何控制采场矿山压力成为了矿山工作者所关注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对采场矿山压力的原因及其控制方法进行综述。
II. 采场矿山压力的原因1. 围岩应力当矿石岩层开采时,周围岩体会因应力释放而产生应力增加,导致采场压力增加。
这是采场矿山压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2. 矿体变形矿体在开采过程中会发生变形,包括岩层断层滑移、岩体塑性变形等。
这些变形会导致采场的变形和压力增加。
3. 采矿工艺采矿工艺也会对采场压力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短孔爆破等炸药爆破技术会对岩体产生大量冲击波,增加了采场压力。
III. 采场矿山压力的控制方法1. 合理设计采场结构合理设计采场的结构是控制采场矿山压力的关键。
采矿时需要考虑岩层结构、裂隙分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采场形式,如方阵式采场、交叉式采场等,以减少应力集中。
2. 注浆加固注浆加固是一种常用的控制采场压力的方法。
通过将液体注浆材料注入采场周围的岩体裂隙中进行加固,提高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少采场压力。
3. 改变爆破工艺改变爆破工艺也是一种有效的控制采场矿山压力的方法。
可以采用炸药量小、爆破顺序合理的爆破方式,减少冲击波对采场的影响,降低采场压力。
4. 定期排水定期排水是控制采场矿山压力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排水,可以降低采场水压,减少水力对岩体的压力,从而减轻采场的压力。
IV. 结论采场矿山压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矿工的安全和采矿效率。
在控制采场矿山压力的过程中,合理设计采场结构、注浆加固、改变爆破工艺和定期排水等方法是常用的手段,可以有效地降低采场矿山压力,保障矿工的安全和提高采矿效率。
矿山压力及其控制

矿山压力及其控制矿山作为重要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场所,其所面临的压力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矿山压力主要包括地质压力、水压力、气压力和工程压力等方面。
这些压力对矿山的安全生产和工作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和管理。
地质压力是指由于地质构造、地壳运动等因素导致的矿山岩体的压力。
地质压力的大小和分布对矿山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通常,地质压力会随着矿山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为了控制地质压力,可以采取减压放顶、支护加固等措施。
减压放顶是通过凿眼、爆破等方式将压力分散释放,减轻压力对矿山的影响。
而支护加固则是通过设置支柱、注浆固化等方式增强矿山岩体的稳定性,抵抗地质压力。
水压力是指由于矿山地下水的存在导致的压力。
矿山地下水的渗透和积聚会增加矿山岩体的压力,对矿山的开采和工作环境产生危害。
为了控制水压力,可以采取抽水排水、隔水防渗等措施。
抽水排水是通过设置井眼、抽水泵等设备将地下水抽出,降低矿山岩体的压力。
隔水防渗则是通过设置隔水帷幕、注浆填充等方式阻止地下水的渗透,减少水压力对矿山的影响。
气压力是指由于矿山内部的气体积聚导致的压力。
矿山内部的气体主要包括有害气体、可燃气体等。
这些气体的积聚会增加矿山岩体的压力,对矿山的安全生产和工作环境产生威胁。
为了控制气压力,可以采取通风换气、防爆设备等措施。
通风换气是通过设置通风设备、通风管道等方式将矿山内部的气体排出,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防爆设备则是通过设置防爆器、防爆灯等设备,防止可燃气体的积聚和爆炸。
工程压力是指由于矿山工程建设和生产活动导致的压力。
矿山工程压力主要包括爆破震动、机械振动等。
这些压力会对矿山岩体和工作设备产生影响,对矿山的安全和稳定性构成威胁。
为了控制工程压力,可以采取减震措施、加强设备维护等措施。
减震措施主要包括减少爆破药量、改变爆破参数等,减轻爆破震动对矿山的影响。
加强设备维护则是通过定期检修、更换磨损部件等方式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机械振动对矿山的影响。
采场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方法

采场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方法采场矿山是指在地下采取矿石时,形成的暴露在地面上的一系列维护通道、采矿立方体、空间和巷道。
在采场矿山中,由于地质构造不同、采矿方法不同、矿石库存量不同以及自然缘由,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地质应力和压力变化,这些压力变化对矿山的稳定性和安全生产造成重要影响,需加以及时的监测和控制。
采场矿山压力来源在采场矿山中,不同的地形、矿体、采矿方法和采矿历史等因素都会产生不同来源的压力,主要有以下几种:1.自重应力:采场矿山所处地质环境的自重引起的压力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压力是采场矿山最基本的应力来源。
2.采矿压力:既指未支护的采空区和不完全支护的采空区的矿体所产生的压力,也指对支架支护不足的采掘面空间所产生的应力。
3.地震应力:矿区位于地质活动带,有可能有小到地面震摇的小地震甚至中等地震,这些地震越来越成为矿山稳固性的一个威慑因素。
4.渗透应力:矿山地下水渗透也会产生压力,当水与矿体接触时会使内部应力增大,所以矿山中的水压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矿山的稳定性。
采场矿山压力控制方法为使采场矿山能够稳定长期的开采矿物,必须采取各种适当有效的控制压力方法,这些方法包括:1.合理采矿方法:根据矿体性质及运用能力,确定与之相符合的采矿方法,科学制定运行荷载和支撑方式以及采矿节奏。
2.防止供水爆破:根据矿山地下水源的情况、水压情况以及水的性能,针对矿山水源,实行人为控制,在采矿时防止水压波动,预防供水爆破。
3.支护加强:根据不同的地质环境,对采空区进行严格的支护措施,通常采用不同类型的顶梁、支架或者预制混凝土等来加强支撑作用。
4.控制矿面稳定性:定期监测矿面的稳定性,估算矿体初始应力和应力异向性以及矿体内部空隙部位发生塌陷的情况,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完善支架系统。
5.安全排水:在矿山采掘工作中,要经常对矿山地下水情况进行监测和处理,并适当增加一些安全排水工程,排除水患。
总之,采场矿山作为矿山开采的最初阶段,其稳定性对矿山开采的成功至关重要,因而必须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压力控制体系以保证矿山的稳定性和安全生产。
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概述

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概述矿山作为一种特殊的工作环境,其压力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矿山压力是指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采矿方式、采场布置等因素所形成的对地表、井筒和巷道等构筑物以及人员作业产生的压力。
矿山压力不仅对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而且还对矿工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矿山压力的控制是保证矿山正常、安全、高效开采的重要前提。
矿山压力的控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合理的采场布局和采矿方式:合理的采场布局和采矿方式可以减小岩层顶板的压力,并降低地表和井筒等构筑物受到的压力。
例如,在岩层顶板稳定条件较差的区域,可以采用长壁工作面或房柱工作面等相对稳定的采矿方式,减小岩层顶板的位移和压力。
2.巷道支护和岩层顶板管理:对于巷道来说,合理的支护方式和材料可以增强巷道的稳定性,减小巷道受到的压力。
岩层顶板的管理包括进行岩层控制、降低巷道高度、提高巷道顶板强度等措施,以减小岩层顶板的位移和压力。
3.水文地质调查和水压力控制:通过水文地质调查,了解地下水位、水头和水文地质条件等,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控制水位和水压力的变化,减小对巷道和井筒等构筑物的压力。
4.地应力测量和监测:地应力测量和监测是评估岩层压力和地层压力的重要手段,能够提供有关矿山内部地应力分布的准确数据,为矿山压力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可以通过测量地应力来确定巷道和井筒等构筑物的支护压力,以及确定开采影响范围和区域压力分布,从而合理安排支护措施和工作面进度。
5.人员密闭和防灾避险:在煤矿开采中,为了保证矿工的安全,可以采取人员密闭和防灾避险等措施,减小不安全因素的影响。
总之,矿山压力的控制是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控制矿山压力有利于保证矿山的稳定和人员的安全,提高矿山的生产效率。
通过合理的采场布局、巷道支护、岩层顶板管理、水压力控制和地应力测量等措施,可以减小矿山压力的影响,实现矿山的正常、安全、高效开采。
矿压工作管理办法模版

矿压工作管理办法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矿山安全生产,保障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制定本矿压工作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内各类矿山的矿压工作管理,包括矿山建设、开采、维护等环节。
第三条矿山企业应制定并执行矿压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人和工作流程,确保矿山的安全运营。
第四条矿山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矿压监测系统,并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监测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五条矿山企业应加强对矿工的培训,提高其矿压工作的技能和意识,增强矿山的整体安全防范能力。
第二章矿压监测与预警第六条矿山企业应配备合适的矿压监测设备,对矿山的矿压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第七条矿山企业应确保矿压监测设备的正确安装和调试,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八条矿山企业应设立矿压预警机制,当监测数据超过安全范围时,应立即发出预警信号,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九条矿山企业应建立矿压信息传递和汇报机制,确保监测数据能够及时有效地传达到相关责任人。
第三章矿压控制与管理第十条矿山企业应根据矿山的具体情况,制定矿压控制方案,明确矿压控制的目标和具体措施。
第十一条矿山企业应定期进行矿压的控制和调整,确保矿山的稳定运营和矿工的安全。
第十二条矿山企业应加强对矿压控制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矿山的安全与稳定。
第四章应急管理与救援第十三条矿山企业应制定矿压应急预案,明确救援措施和责任划分,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第十四条矿山企业应建立矿压救援队伍,进行定期演练和培训,提高救援效能和反应速度。
第十五条矿山企业应与相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确保在矿压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调动和协调救援资源。
第五章法律责任与监督第十六条矿山企业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履行矿压工作的法定义务,确保矿山的安全与稳定。
第十七条矿山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矿压工作监督机构,加强对矿山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十八条对于违反矿压工作管理办法的矿山企业,相关部门应依法进行处罚,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矿山压力及其控制采场岩层移动与控制

锚杆加固
利用锚杆对采场岩层进行 锚固,增强岩层的抗剪切 和抗拉能力,防止岩层发 生位移或崩落。
充填加固
利用充填材料对采场岩层 进行填充,增加岩层的支 撑力和承载能力,提高岩 层的稳定性。
采场岩层移动预测技术
1 2 3
数值模拟
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对采场岩层移动进行模拟,预 测岩层移动的范围、速度和方向,为采场设计和 安全防护提供依据。
采用控制开采深度、调整采空区处理方式、加强采空区监测等措施 ,有效控制岩层移动。
实施效果
经过调整,采空区岩层塌陷得到有效控制,周边环境得到保护,安全 生产得到保障。
矿山压力与采场岩层移动联合控制案例
案例概述
某大型矿山的采场在开采过程中,面临矿山压力和采场岩 层移动的双重挑战,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威胁。
01
02
03
04
弯曲下沉
岩层在采空区上方发生弯曲, 向下移动。
破裂与断裂
岩层在采空区边缘发生破裂或 断裂。
离层
岩层之间出现分离,形成空隙 。
隆起
岩层在采空区下方局部隆起。
采场岩层移动过程
初采阶段
01
岩层开始移动,但移动范围较小。
中期阶段
02
岩层移动范围扩大,达到最大值。
末期阶段
03
岩层移动逐渐减小,趋于稳定。
支架选型与支护
根据采场条件选择合适的支架类型和 参数,确保支架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和稳定性。
充填采空区
利用充填材料充填采空区,支撑上覆 岩层,减小顶板压力。
矿山压力控制效果评估
顶板下沉量与下沉速度
通过监测顶板的下沉量和下沉速度,评估矿 山压力控制效果。
岩层移动范围
通过分析岩层移动的监测数据,评估采场岩 层的稳定性。
煤矿矿山压力管理与控制措施

煤矿矿山压力管理与控制措施煤矿矿山是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但同时也是危险的工作环境。
矿山压力是指由于地质构造、矿体岩层特性、矿井开采等原因,使矿山岩层受到一定压力的力量。
不合理的压力管理和控制措施可能导致矿山事故的发生,因此,煤矿矿山压力管理与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一、矿山压力的来源和类型矿山压力主要来源于岩层应力、矿体应力和水压。
岩层应力是指岩层内部的应力,通常由地壳运动、岩石变形、矿山井巷等原因引起。
矿体应力是指煤层内部和相邻岩层之间的应力差异,其大小受矿体物理属性、矿井开采方法等因素影响。
水压是指矿山井巷和工作面上方水体的压力,主要由地下水位、地下水涌入和排水等影响。
根据压力的强度和变化,矿山压力可分为静态压力和动态压力两种类型。
静态压力是指岩层或煤层在不同深度处的固有应力状态,一般稳定不变。
动态压力是指由于矿山开采等原因引发的压力变化,如冲击压力、突水压力等。
了解矿山压力的来源和类型,有助于制定相应的管理与控制措施。
二、矿山压力管理的基本原则矿山压力管理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管理、安全生产。
首先,要从源头上预防压力的产生,加强采矿区域和支护体系的设计、施工与管理。
其次,要进行综合治理,通过合理布设支护措施、完善排水系统、加强煤矿瓦斯抽放等措施,减小矿山压力对工作面和矿山井巷的影响。
再次,要科学管理,建立完善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获取矿山压力的变化信息,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最后,要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切实保障矿山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三、矿山压力控制措施1. 支护措施合理的支护措施是矿山压力控制的关键。
采用适当的支护形式和支护材料,确保工作面和井巷的稳定。
常用的支护形式包括钢支架、木支架等,支护材料可以是木料、钢材、预应力锚杆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岩层上下部分区域支护和预应力锚杆群体支护等措施,提高煤矿井巷的安全稳定性。
2. 排水措施排水是减小矿井水压的关键措施。
通过设置排水孔眼、安装抽水设备等方式,及时降低矿井水位,减轻矿山压力对井巷的影响。
1矿山压力及其控制

矿山压力控制:
随着大规模开采活动及矿压显现给工作带来严重 危害,为使矿压显现不致影响采矿工作正常进行和保 障安全生产,必须采取各种技术措施把矿山压力显现 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对有利于采矿生产的矿山压力 显现也要合理的利用。所有减轻、调解、改变和利用 矿山压力作用的各种方法,均叫做矿山压力控制。
岩体是有各种弱面切割的裂隙体,具有与一般 固体所不同的特征。从这个观点出发引用相关 学科中现代研究成果,出现了一系列边缘学科 分支和方法,如岩石断裂力学,岩石块体力学 ,岩石流变学等。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研究方法方方面,在现代计算技术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一些新的数值分析方法:有限元 ,边界元,离散元法等。这些方法可以考虑岩 体复杂的力学属性,进行巷道和硐室围岩体中 的应力变化和位移分布,确定其稳定性等,使 矿压理论研究有可能获得更符合实际的数值解 答。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1.1.2 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对采矿工程的作用
(1)生态环境保护: 地下水破坏、地表沉降、矸石山占地、瓦
斯抽放等。
(2)保证安全和正常生产: 顶板事故、巷道稳定、边坡控制等,掌握
矿山压力活动的基本规律,用以指导采矿生产 的设计,生产组织,保障安全生产,设备正常 运行。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1.2.5 我国在矿山压力研究方面的主要工作与成就
为了配合全国有序地开展矿压研究及推动 煤矿科技进步。1979年4月26日煤炭部批准在 中国矿业大学建立煤炭工业部矿山压力情况报 中心站,作为全国矿压研究与实践方面的重要 学术组织,到目前为止已经组织召开了11届全 国性矿山压力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采场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方法范文

采场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方法范文矿山是一种开采地下矿藏的场所,由于地下矿井的开采,会对矿山产生一定的压力。
采场矿山压力是指在地下采掘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地压、岩层位移等引起的压力。
采场矿山压力的控制是矿山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合理控制采场矿山压力对保障矿山的安全和高效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采场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方法。
一、采场矿山压力形成原因1.岩层的自重压力:地下矿井是由各种岩层组成的,岩层的自重压力是造成采场矿山压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岩层的自重压力由地下岩层的密度和厚度等因素决定,通常情况下,岩层的自重压力会随着矿井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巷道采取压力:在采区内进行开挖巷道的过程中,会造成巷道维护压力。
巷道维护压力是指在巷道开挖过程中,岩层受到局部开挖作用力的影响,从而对巷道周围的岩体施加一定的压力。
3.采场开采压力:采场是指开采岩矿的作业场所,采场开采压力是指在采场开采作业过程中,岩层受到巷道支护失效、矿石回采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对采场周围的岩体施加一定的压力。
二、采场矿山压力的分类采场矿山压力可分为两类:恒定压力和变动压力。
1.恒定压力:恒定压力是指在采区内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的压力。
恒定压力的主要原因是岩层的自重压力和巷道维护压力。
2.变动压力:变动压力是指在采区内发生周期性、随时间变化的压力变化。
变动压力的主要原因是采场开采压力引起的,采场开采压力的大小和变化规律取决于采矿方法和矿石回采方式等因素。
三、采场矿山压力的控制方法1.合理的巷道支护设计:在采场开挖巷道时,应根据矿山地质条件和巷道的使用要求,合理设计巷道支护结构。
巷道支护结构主要包括巷道衬砌、锚索和支柱等。
巷道支护的设计要考虑到巷道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因素,以保证巷道的安全性能,防止巷道失稳和岩层冒落等事故的发生。
2.科学的开采技术:采场开采技术是矿井安全生产的核心内容,合理选择采矿方法和矿石回采方式对控制采场矿山压力具有重要作用。
采场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方法

采场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方法一、采场矿山压力的概念采场矿山压力是指由于采煤工作导致的煤层和围岩变形,所形成的在采煤工作空间中所产生的压力。
采煤工作过程中,煤层和围岩的变形、破坏会导致煤体内部的应力重新分布,从而产生一定的压力作用于采煤工作空间。
矿山采场的压力大小与采煤方法、工作面长度、岩层性质、采煤速度等因素有关。
二、采场矿山压力的影响因素1. 采煤方法:采煤方法不同,矿山压力大小也会有所差异。
例如,长壁工作面采煤时,煤层上覆岩层的自重造成的压力较大;采用先进支承采煤方法时,压力主要来自于煤层内部的岩层与煤层之间的相互作用。
2. 工作面长度:工作面长度越长,矿山压力越大。
这是因为长工作面采煤时,工作面所受应力区域较大,压力得不到有效的分散,从而增大了矿山压力。
3. 岩层性质:岩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对矿山压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岩体的强度越小,矿山压力越大;岩体的弹性模量越大,矿山压力越小。
4. 采煤速度:采煤速度越大,矿山压力越大。
采煤速度快会造成矿山压力的快速积累,使得岩层和煤层的变形速率加快,压力也随之增大。
三、采场矿山压力的控制方法1. 预控矿山压力:通过工程措施预先降低矿山压力的积累速度,对采场矿山压力进行控制。
常用的预控措施有合理的采煤工艺设计、优化支承方式、适当采用预释放技术等。
2. 梁柱法控制矿山压力:通过在采场中设置合理布置的短工作面,并合理设计煤柱和煤梁来控制矿山压力。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矿山压力,保证采煤工作的安全性。
3. 支护与加固控制矿山压力:采用支护和加固措施来增强矿山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减小矿山压力对采煤工作空间的影响。
常用的支护与加固措施包括锚杆支护、钢网支护、注浆加固等。
4. 控制采煤速度:合理控制采煤速度,避免采煤速度过快导致矿山压力的迅速积累。
根据煤层和围岩的地质条件以及工作面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采煤速度,保证采煤工作的安全稳定进行。
5. 岩层压裂与压卸:通过合理实施压裂和压卸技术,改变周围岩层应力分布状态,减小矿山压力对采场的影响。
5-1矿山压力及其控制

煤炭行业标准认为:
1.5m以下煤层;
倾角小于20°; 直接顶3,4类; 底板Ⅲ类。
B--掩护式支架分析
工作特点: (支柱支撑在掩护梁上) 控顶距小,减少了对顶板的反复支撑次数 结构可承受一定水平推力; 适应破碎顶板(挡矸,冒顶时可不勾顶)
缺点:支架空间小、通风断面小、行人不便、重量大
FA 100% F
一类 E 0 ~ 10% 二类 E 11 ~ 30%
三类 E 30%
F h FA
二、对老顶分析
直接顶:对支架选型、支护方式、局部冒顶等起主导作用;
老
顶:对直接顶稳定性、来压强度、支护强度、支架性能、
采空区处理等起决定性作用。 根据老顶取得平衡的条件,在采用全部垮落法的工作
DZ系列 系列高度22分米—额定阻力30吨/油缸内径100毫米
内注式和外注式各自特点???
5、初撑力:
P0' K PP
D 2
4
式中: PP ——泵站工作压力; D ——活柱直径; K ——管路压力损失系数。
6、液压支柱工作原理:
Ⅰ—升柱; Ⅱ—工作;Ⅲ—降柱 1—活柱;2—柱体;3、9、10—管路; 4—安全阀;5—单向阀;6—主回油路; 7—主进油路;8—操纵阀
单体支架特性应为支架与顶梁的共同特性,当顶梁为刚性材料 时,支架特性主要由支柱特性决定。 液压支架特性不仅与支柱特性有关,而且与支架结构有关。
1、支柱特性
支柱力学特性——受顶板压力作用,支柱变形(下缩)性质。
2、支柱的工作阻力 支柱的撑力——支柱对顶板的主动作用力 支柱的工作阻力——支柱受顶板压力作用而反映出来的力。
第一节
一、对直接顶的分析 1、定性分析
采场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方法

采场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方法摘要:随着露天矿山开采深度的增加,采场矿山压力对于矿山安全和生产效益的影响越来越大。
本文将针对采场矿山压力进行详细研究,分析了采场矿山压力的成因和特点,并介绍了常见的采场矿山压力控制方法,以帮助矿山管理人员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采场矿山压力。
关键词:采场矿山压力;成因;特点;控制方法一、引言采场矿山压力是指矿山地下采矿活动产生的地质压力对采场围岩的作用力。
随着矿山开采深度的加大,采场矿山压力对矿山安全和生产效益的影响越来越大。
因此,对采场矿山压力进行研究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二、采场矿山压力成因1. 工作面开采引起的应力重分布:采煤工作面开采会导致围岩应力重分布,由于采煤工作面开采引起的围岩破裂、破碎和变形,进一步导致围岩应力的重分布。
2. 底板错劈和顶板分解:采煤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底板错劈和顶板分解是主要的围岩破坏形式之一,特别是在软岩地层中,容易发生底板错劈和顶板分解现象。
3. 煤岩体的动态行为:煤岩体具有一定的动态行为,煤层开采过程中,煤层会发生变形和破坏,导致煤岩体的应力分布发生变化。
三、采场矿山压力特点1. 采场矿山压力具有明显的峰值变化特点:采煤工作面的开采活动会导致围岩的应力产生变化,使采场矿山压力出现峰值变化,这种峰值变化对于矿山安全和生产效益有重要影响。
2. 采场矿山压力具有周期性变化特点:采煤工作面的开采活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这种周期性活动会导致采场矿山压力的周期性变化。
3. 采场矿山压力具有非线性变化特点:采煤活动对围岩应力的变化具有非线性的影响,采场矿山压力的变化也具有非线性的特性。
四、采场矿山压力控制方法1. 合理布局工作面:合理布局工作面可以有效控制采场矿山压力的变化。
在设计矿井的时候,应根据煤层的裂隙和结构特点,合理布置采煤工作面的位置和方向,减小采场矿山压力的峰值变化。
2. 采用支护技术:采用合适的支护技术可以有效控制采场矿山压力的变化。
在煤层开采过程中,应采用适当的支护材料和方法,对采煤工作面进行有效支护,减小采场矿山压力的峰值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编号:AN-QP-HT570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When Carrying Out Various Production T asks, We Should Constantly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Ensure Safe
Production, Conduct Economic Accounting At The Same Time, And Win Mor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By Reducing Product Cost, So As T o Realize The Overall Management Of Safe Produc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采场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方法通用范本
采场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方法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贯彻执行各项生产任务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同时进行经济核算,通过降低产品成本来赢得更多商业机会,最终实现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管理。
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1.回采工作面矿山压力的基本概念
在矿体没有开采之前,岩体处于平衡状态。
当矿体开采后,形成了地下空间,破坏了岩体的原始应力,引起岩体应力重新分布,并一直延续到岩体内形成新的平衡为止。
在应力重新分布过程中,使围岩产生变形、移动、破坏,从而对工作面、巷道及围岩产生压力。
通常把由开采过程而引起的岩移运动对支架围岩所产生的作用力,称为矿山压力。
在矿山压力作用下所引起的一系列力学现
象,如顶板下沉和垮落、底板鼓起、片帮、支架变形和损坏、充填物下沉压缩、煤岩层和地表移动、露天矿边坡滑移、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等现象,均称之为矿山压力显现。
因此,矿山压力显现是矿山压力作用的结果和外部表现。
2.煤矿直接顶稳定性分类与老顶压力显现强度分级
直接顶是指直接位于煤层之上的易垮落岩层。
煤矿直接顶稳定性分类主要以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为主要指标,将直接顶分为不稳定、中等稳定、稳定和非常稳定4类。
老顶是位于直接顶之上较硬或较厚的岩层。
老顶压力显现分为4级,即老顶来压不明
显、来压明显、来压强烈和来压极强烈。
3.回采工作面支架主要有单体摩擦式金属支柱、单体液压支柱和液压自移支架等几种,少数矿井也还使用木支柱。
可在此位置输入公司或组织名字
You Can Enter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