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健康教育处方培训资料
精神科健康教育资料
精神科健康教育资料
精神健康教育资料:
1. 如何增强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重要性,保持积极心态,建立支持网络,发展适应能力,寻求专业帮助。
2. 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了解自己的情绪和需要,并学会有效地处理负面情绪,例如通过情绪调节技巧和压力管理方法。
3. 管理焦虑和压力:认识焦虑和压力的原因,寻找积极应对策略,如运动、冥想、深呼吸、良好的睡眠等。
4. 处理情感问题:学会正确表达情感,寻求支持,接受自己以及他人的情感,培养情感智力。
5.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尊重他人,解决冲突,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交支持。
6. 心理健康与工作:平衡工作和个人生活,设定合理的目标,培养适应性和应对能力,寻找工作满意度和积极情感。
7. 预防和应对心理问题: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如抑郁症和焦虑症等的症状和处理方法,寻求专业帮助。
8. 提高心理韧性:培养积极心态,养成乐观的心态,增强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应对挑战和压力。
9. 心理健康的饮食与运动: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增加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健康平衡。
10. 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发展社交网络,寻求支持,参与社区活动,加强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
请注意,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精神健康教育资料的主题,具体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编写。
精神科健康教育知识
精神科健康教育知识
《精神科健康教育知识》
精神科健康教育知识是指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进行相关的教育和宣传,以提高人们对精神健康问题的认识和知识水平,促进其心理健康,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精神科健康教育知识是促进心理健康、预防和治疗精神疾病的一种有效手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社会,精神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压力、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
为了提高群众对精神健康的认识和了解,及时发现心理问题,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精神科健康教育知识的传播变得迫在眉睫。
精神科健康教育知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心理健康知识,包括人的心理结构、心理行为规律和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处理方法等;二是心理健康保健知识,包括心理健康保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三是心理疾病知识,包括精神疾病的种类、症状、诊断和治疗等;四是心理康复知识,包括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辅导和支持。
传播精神科健康教育知识有利于提高个体对自身心理状态的认知水平,增强人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加强自我调节和心理保护能力,提高全民心理素质,有效预防和控制精神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精神科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积极
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形成全社会关注、关爱精神健康的氛围。
通过这样的努力,相信我们的社会将更加和谐,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将得到有效提升。
精神康复培训计划书
精神康复培训计划书一、培训目的精神康复培训计划的目的是帮助精神疾病患者通过系统的培训和辅助,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并重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的对象为各种精神疾病患者,包括但不限于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
三、培训内容1. 康复心理学知识培训通过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培训,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精神疾病,了解其病因、症状和相关的治疗方法,促进他们对康复的认识和信心。
2. 生活技能培训包括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社交技能培训、情绪管理技能培训等,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3. 就业技能培训通过职业培训,提高患者的就业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并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4. 心理康复辅导通过正念训练、情绪疏导等技术,帮助患者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提高自我治愈能力,重建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五、培训方式1. 个人辅导由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个体辅导,对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及疏导,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
2. 小组培训建立康复小组,组织患者进行小组交流和互助,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绪稳定能力。
3. 在线培训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心理课程培训,让更多的患者能够方便地获得康复知识和技能培训。
四、培训周期本次培训计划为期半年,每周进行3-4次培训,每次培训1-2小时,灵活安排培训内容和方式。
五、培训成效评估通过培训前后的评估测试、康复效果观察及社会适应能力考核等方式,对培训成效进行评估。
六、培训师资培训师资力量应包括心理医生、康复专家、社会工作者等多方面的专业人士,在培训中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和指导。
七、经费投入为了保障培训计划的顺利进行,需要投入一定的经费用于培训师的报酬、培训设备的购置和培训场地的租赁等方面。
八、总结通过本次精神康复培训计划,旨在帮助精神疾病患者重建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提高其社会融入能力和生活质量。
同时也能减少家庭的心理负担,缓解社会的心理压力,对社会稳定和和谐具有积极的意义。
精神科健康教育
精神科健康教育精神科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教育和宣传,促进人们对精神健康的认知和理解,以及提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匡助个体维护和改善心理健康的一系列活动。
精神科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预防和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 精神健康的重要性精神健康是个体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个体的生活质量、工作效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精神健康教育的第一步就是让人们认识到精神健康的重要性。
2. 常见的精神健康问题在精神健康教育中,需要介绍一些常见的精神健康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
通过介绍这些问题的症状、原因和治疗方法,匡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些问题,以便及时寻求匡助。
3. 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维护精神健康至关重要。
在精神科健康教育中,可以介绍一些有助于心理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良好的睡眠习惯、均衡的饮食、适度的运动、积极的社交活动等。
同时,需要强调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如过度饮酒、吸烟、长期使用电子产品等。
4. 压力管理压力是导致精神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精神科健康教育中,需要教授人们如何有效地管理压力。
可以介绍一些缓解压力的方法,如放松训练、心理疏导、时间管理等。
同时,需要提醒人们要学会寻求匡助,当压力超过自身承受能力时,及时向专业人士求助。
5. 心理疾病的早期识别和干预精神科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匡助人们早期识别和干预心理疾病。
在教育中,可以介绍一些早期识别心理疾病的迹象,如情绪波动、睡眠问题、注意力不集中等。
同时,需要提供相应的干预方法,如心理咨询、药物治疗等。
6. 社会支持和心理支持社会支持和心理支持是维护精神健康的重要因素。
在精神科健康教育中,需要教授人们如何寻求社会支持和心理支持。
可以介绍一些社会支持的渠道,如家庭、朋友、社区组织等;同时,需要强调心理支持的重要性,如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
7. 应对心理危机在生活中,人们可能会面临各种心理危机,如失业、失恋、亲人去世等。
中医健康教育处方
中医健康教育处方一冠心病健康教育处方一、多食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豆类及其制品等。
尽可能以豆油、菜油、麻油、茶油或玉米油作为食用油。
避免食用动物内脏、奶油、鸡蛋、青鱼等。
二、参加一定的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
不宜作剧烈的运动,提倡散步和打太极拳。
三、合理安排工作及生活,注意劳逸结合,尽量避免情绪急躁。
生活有规律,保持心情愉快。
四、提倡不吸烟,少饮酒,不提倡饱食。
五、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
六、冠心病人需根据病情服用硝酸甘油类,及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及抗凝剂。
中医健康教育处方二肝脏病健康教育处方一、肝脏病特别是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病程较长,又缺乏特效疗法,因此必须增强信心,消除顾虑,保持乐观精神,积极配合大夫的治疗;二、每日有足够的糖类(碳水化合物)食物,应多食含必须氨基酸较多的动物蛋白(蛋、奶、肉、鱼),脂肪要低,维生素要丰富(A、B、C、D均需要),少食辛辣食品,粗纤维蔬菜要限制;三、慢肝稳定后仍可照常工作,代偿期肝硬化不宜从事体力劳动,生活一定要有规律,睡眠要充足,适当的活动是适宜的;四、终身戒酒,吸烟应当尽量减少;五、慢肝未稳定时,暂不宜结婚,已婚女病人不宜妊娠,HBSAg阳性者应当对密切接触者做好自我隔离。
中医健康教育处方三高血压健康教育处方一、高血压病是缓慢进展的常见病,只要坚持合理治疗,血压可维持在比较正常水平;二、正确地对待血压的升降,高时不要过分紧张或顾虑,正常时仍要按大夫的医嘱治疗;三、不要单纯依赖药物,还要采取其他的一些综合措施,如适当的体育锻炼,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与休息,尤其是要处于良好的精神状态。
四、进食要适度,动物脂肪要限制,不吃过咸食物。
动植物蛋白均衡摄取,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有利于减轻动脉硬化。
五、戒烟,不要长期或大量饮酒,避免房事过度。
保持大便通畅。
中医健康教育处方四神经衰弱健康教育处方一、首先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病人自己消除顾虑,调动自己主观能动性,配合医生治疗。
精神科健康教育
精神科健康教育在当今社会,精神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为了更好地帮助人们了解和维护自己的精神健康,精神科健康教育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精神科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内容。
一、认识精神健康问题1.1 了解常见的精神健康问题: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
1.2 掌握精神健康问题的症状和表现:情绪低落、焦虑不安、幻听幻视等。
1.3 学习辨别精神健康问题的风险因素:遗传、环境、压力等。
二、保持精神健康的方法2.1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
2.2 学会应对压力和负面情绪:寻求支持、放松身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3 培养积极的心态和乐观情绪:感恩、乐观、勇敢面对挑战。
三、寻求专业帮助的途径3.1 了解精神科医生的作用和重要性:诊断、治疗、辅导等。
3.2 掌握寻求帮助的方式和途径:精神科门诊、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
3.3 学会倾诉和沟通:与家人、朋友、专业人士分享自己的困扰和情绪。
四、建立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4.1 加强家庭关系和亲密关系:沟通、理解、支持。
4.2 参与社交活动和团体:交流、分享、互助。
4.3 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和群体:共同爱好、共同目标、共同成长。
五、关注精神健康教育的持续性5.1 参与精神健康教育活动和课程:讲座、培训、宣传。
5.2 推广精神健康知识和技能:社区宣传、网络平台、媒体报道。
5.3 建立精神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政府支持、社会组织参与、个人自觉。
总结而言,精神科健康教育不仅是个人健康的保障,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通过加强精神健康教育,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应对精神健康问题,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支持系统,从而实现身心健康、快乐生活的目标。
愿每个人都能关注自己的精神健康,共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精神科住院病人的健康教育
精神科住院病人的健康教育摘要】精神病人因疾病的需要,长期接受住院治疗,在以药物为主的治疗过程中,必须辅以社会心理康复治疗,这对减少或预防复发、提高患者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十分重要,本人所在病区健康教育知识宣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关键词】精神病人;健康教育;方法【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5-0294-02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开展高质量的健康教育、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满足精神病患者的康复需求,在现今社会愈来愈受重视,为了提高住院病人的健康教育知晓率,提高护士的健康教育知识及健康教育水平,本科室组织开展了品管圈活动,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科室通过品管圈活动,找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病人对疾病认识不足,服药引起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等原因,针对各种原因,本科室护士采取了以下方法。
1.病人入院健康教育住院病人健康教育有哪些病人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及时对病人或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让病人及早对自己的疾病有一个正确认识,消除不良因素,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或减轻并发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并对减少或预防疾病的复发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让住院病人住院期间得到比较全面、系统的健康知识,现制定健康教育方案如下。
1.1 组织结构各病区科主任、护士长为各科健康教育负责人。
在全院健康教育领导组指导下开展工作。
1.2 健康教育内容和主要方式1.2.1入院健康教育:病人入院时对病人或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主要内容和教育方式:医院的相关规章制度、病区环境。
如:病区管理制度、生活制度、探视制度、卫生制度等。
通常由护士承担,在给病人做入院护理的同时,采用口头教育和发给健康教育小册子、卫生报刊、住院须知等形式,既让病人得到了卫生科学知识又密切了医患关系,消除了病人入院时的陌生感和恐惧感,有利于安心配合治疗。
1.2.2住院健康教育:病人住院期间进行的健康教育。
精神科健康教育资料[1]
精神科健康教育资料精神分裂症1.服从治疗,按医嘱服药,听从医务人员对自己疾病的分析,注意饮食与个人卫生,培养劳动习惯,多接触社会,多参加集体活动。
2.服药后若出现头晕、面色苍白等,应平卧,切不可骤然改变体位,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3.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身心愉快,保证充足睡眠。
4.禁饮咖啡、浓茶、少饮酒。
5.坚持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定期返院复查,发现病人情绪反常等,应及时与医生联系,调整药量。
6.服氯氮平者,应定期复查血常规,如白血球在正常以下既应停药复查。
遇发热、咽痛、腹泻时也应及时复查。
抑郁症1,得了此病,应坚持服药2-3年。
药量调整,要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随便减量或增量。
2,饭后服药,保证有足够的睡眠。
3,保持情绪稳定,多参加集体活动,建立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4,病人在家里,家人应关心其生活、工作、学习,帮助其面对现实。
妥善保管药物,防止病人把药物累积后顿复。
注意病人情绪变化,严防自杀等意外发生。
5,如病人出现失眠或早醒,或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出现想死的念头,或胡思乱想等,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6,服药期间,定期来医院作心电图等检查。
躁狂症1坚持服药,一般2-4年,药量调整,要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随便减量或增量。
2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稳定的情绪。
3注意休养,保证充足的睡眠。
4忌饮咖啡、浓茶、少饮酒。
5服锂盐时,定期到医院验血,并应饭后服药,以减轻胃肠道反应。
并注意有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如有上述不适,不必惊慌,可多饮些盐开水。
若出现头昏、步态不稳、震颤,应停药,并及时就医。
6建立有规律的生活习惯,避免参加剧烈活动。
神经症1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精神顾虑,以达到三个转变:(1)思想上认识上由消极转变为积极;(2)情绪上由悲观转变为乐观;(3)行动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2作必要的生活调整,做到劳逸结合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使工作有驰有张。
3在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的同时,鼓励患者参加适量体育锻炼和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提高对环境的适宜能力。
严重精神障碍培训课件
• ( )不同意参加社区网络管理,但同意定期前往精神科门诊复诊
严重精神障碍
• 分类管理: • 病情稳定患者--危险性评估为0级,且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
基本恢复,社会功能处于一般或良好,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躯 体疾病稳定,无其他异常的患者。 • 继续执行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制定的治疗方案 • 三个月随访一次
严重精神障碍
• 基本稳定患者--指危险性评估为1~2级,或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 较差的患者。
两次随访期间住院情 况
实验室检查 用药依从性 药物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 是否转诊 用药情况
用药指导
康复措施
本次随访分类
下次随访日期
0未住院 1目前正在住院 2曾住院,现未住院 末次出院时间 年 月日
□
1无 2有
□
1按医嘱规律用药 2间断用药 3不用药 4医嘱勿需用药
□
1无 2有
9此项不适用
□
1痊愈 2 好转 3 无变化 4 加重 9 此项不适用
呼吸系统疾病 ⑥消化系统疾病 ⑦其他疾病 ⑧不详 □2 自杀 3 他 死亡原因 杀 4 意外 5精神疾病相关并发症 6其他 □
危险性评估 目前症状 自知力 睡眠情况 饮食情况
社会功能情况
危险行为 两次随访期间关锁情
况
0 (0级) 1(1级) 2(2级) 3(3级) 4(4级) 5(5级)
□
1幻觉 2交流困难 3猜疑 4喜怒无常 5行为怪异 6兴奋话多 7伤人毁物 8悲观厌世 9无
• 未能住院或转诊的患者,联系精神科医生进行应急医疗处置,在居委会成员、民警的共同 协助下,至少2周随访一次
居民健康档案----个人基本信息表 姓 名:
编号□□□-□□□□□
精神科护理健康教育的文章
精神科护理健康教育的文章神经科是一本高级的医学科目,在照顾病人期间,要点懂得如何护理,积极开展护理教育不仅是知识的普及,更是对病患者的负责。
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精神科护理健康教育的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精神科护理健康教育的文章篇一由于医疗护理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取代了传统的护理方式,健康教育工作成为整体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患者及家属为对象,通过护士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使患者及家属了解更多的自我保健、自我护理知识,使其行为向有利于健康方面发展。
精神病是一种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多样、行为、言语紊乱又严重影响家属心态的疾病。
为了适应精神科健康教育的要求,我院自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采用健康教育处方的形式向患者及家属宣传精神病的自我护理知识,经过2年的实践,宣传面广,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自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我院共无偿发放健康教育处方3 794份,其中门诊健康教育处方2 030份,ECT治疗健康教育处方448份(每位患者术前、术后各1份),住院患者健康教育处方1 316份。
2 健康教育处方的制订和实施2.1 制订由护理部组织全院护士学习健康教育及精神科护理常规知识,结合各科室实际工作要求和经验,根据CCMD-3精神障碍分类护理要求,本科室用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语言,制订门诊健康教育处方(按疾病种类制定),住院患者健康教育处方,ECT治疗前后健康教育处方。
然后上报到护理部审阅、修改后,在护士长例会上进行讨论修改后制订完成。
当患者来院就诊、住院、进行ECT治疗时赠送一份,作为了解病情,配合治疗,自我护理及复诊的指导。
2.2 实施门诊教育处方是在门诊初步诊断之后由导诊护士按病种发给患者及家属,并对处方中不理解处进行详细讲解,使患者及家属对所患疾病有正确的理解,为治疗、复诊和自我护理做正确指导;ECT治疗健康教育处方是在治疗前由护士发给患者家属,让其了解治疗的目的、方法、治疗前的注意事项和治疗后的护理,消除恐惧,积极配合治疗;住院健康教育处方,是教会患者出院后如何进行自我护理和服药巩固治疗。
精神科健康教育
精神科健康教育一、背景介绍精神健康是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份,它关系到个人的幸福感、生活质量以及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然而,由于现代社会的高压生活和各种压力因素的增加,精神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开展精神科健康教育对于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预防和干预精神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育目标1. 提高公众对精神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2. 增强个体的心理适应能力,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3. 促进精神健康问题的早期发现和干预;4. 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率,提高社会的整体精神健康水平。
三、教育内容1. 精神健康知识的普及通过宣传、讲座、宣传册等形式,向公众普及精神健康知识,包括心理健康的定义、常见精神疾病的症状和预防措施等。
同时,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进行差异化的宣传和教育,如针对学生、职场人士、家庭成员等的特定教育。
2. 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技巧。
教育内容包括情绪管理、压力管理、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匡助学生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3. 心理咨询与支持提供心理咨询与支持服务,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
通过个体咨询、小组咨询等形式,匡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提供情绪调节和心理疏导的支持。
4. 精神健康活动的组织组织精神健康宣传周、主题讲座、座谈会等活动,增加公众对精神健康的关注度。
同时,开展心理健康促进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体验活动等,增加公众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和参预度。
四、教育方法1. 多渠道宣传利用各种媒体,如电视、广播、互联网等,传播精神健康知识。
同时,利用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场所,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精神健康的认知度。
2. 多形式教育通过讲座、培训班、座谈会等形式,向公众传授精神健康知识。
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互动性强的教育活动,提高教育效果。
3. 专业团队支持建立专业的精神健康教育团队,包括心理学专家、临床医生、社工等,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健康教育处方
健康教育处方(1)支气管哮喘1、避免接触引起发病的过敏原。
2、好发季节可遵医嘱服用预防药物,以预防发作或减轻症状。
3、劳逸有度,生活有规律。
4、好发季节要避免呼吸道感染,以免加重病情。
5、发病期间,应遵医嘱服用药物。
如果服药后仍不能控制,甚至病情加重时,应立即去医院治疗。
心力衰竭1、轻度应限制体力活动,重度应卧床休息,心功能改善后应适当下床活动。
2、少吃多餐,宜食低盐饮食,忌盐腌制食品及含盐炒货。
3、不吸烟、不喝酒、不喝浓茶、咖啡及其它兴奋剂。
4、严格遵医嘱服药,定期门诊随访。
5、感冒、腹泻、发热或病情变化时要及早就诊。
6、年轻女性病人有心功能不全者不宜妊娠、生育。
脑血管意外1、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忌搬动,特别是头部。
就近平板床送入医院治疗。
2、康复期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3、动态监测血压变化,定期检查血脂,饮食宜低盐低脂。
4、不吸烟、不喝酒。
保持情绪稳定,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大便通畅。
5、遵医嘱服药,不可自行停药。
胃、十二指肠溃疡1、注意精神卫生,避免情绪激动。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注意劳逸结合。
2、戒除烟、酒嗜好,避免烟、酒损伤胃粘膜及延缓溃疡的愈合。
3、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食应有规律,忌暴食,避免食入对胃有刺激的食品,如油煎食品、辛辣食品、浓茶及咖啡等。
避免食入过甜的食物。
4、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按时按量服用各类药物,以保证治疗效果。
禁用损伤胃粘膜的药物,如阿斯匹林、消炎痛、强的松等。
5、定期检查,症状突然加重或明显变化时,应及时就诊检查。
6、急性发作期应注意休息,避免精神紧张,应少吃多餐。
病毒性肝炎1、急性期和慢性活动期应充分休息,如有条件应住院隔离治疗。
2、康复期应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工作、学习和休息,不能过度疲劳。
3、食物要富含营养、易于消化。
4、不外出就餐,必要时应自备餐具。
5、忌饮酒,预防感冒、腹泻等。
6、有临床症状时适当服用保肝药,不滥吃补品,避免长期服用损肝药物。
7、定期检查肝功能。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姓名:单位: 成绩:一、填空题(20分)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的对象是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
以 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2.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3.新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规定居民健康档案的编码采用 17 位编码,将建档居民的身份证作为身份识别码.4.健康档案中的“住院治疗情况"指最近 1年内内的住院治疗情况.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向辖区居民提供不少于 12 种印刷材料, 6 种视听音像资料。
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0-6岁儿童共需开展 13 次健康管理。
7.孕产妇在孕12周前需由乡镇卫生院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
8.孕产妇健康管理的时间一般从孕12周前至产后42天 .9.对首次发现收缩压≥ 140 mmHg和(或)舒张压≥ 90 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 非同日三次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
10.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 4 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进行 4 次面对面随访。
11.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包括 16 项免费体格检查和 7 项免费辅助检查项目。
12。
农村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可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相结合。
13。
已建档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复诊时,应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14。
健康档案的建立要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15.健康教育中发放的印刷资料包括(健康教育折页)、(健康教育处方)和(健康手册)等. 1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制定健康教育年度工作计划,保证其(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17。
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和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音文件)等,并存档保存,每年做好年度健康教育工作的(总结).18.健康教育要通俗易懂,并确保其(科学性)、(时效性)。
精神科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
精神科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孟凡云;贾光英;郭淑梅【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12(024)018【总页数】1页(P2283-2283)【作者】孟凡云;贾光英;郭淑梅【作者单位】胶州市心理康复医院护理部,山东,胶州,266308;胶州市心理康复医院护理部,山东,胶州,266308;胶州市心理康复医院护理部,山东,胶州,2663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3精神病患者存在幻觉、妄想以及明显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等“精神病性症状”的精神障碍,使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有相当难度。
现将我院几十年来精神科开展健康教育进行总结和分析,对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如下:1 存在问题1.1 护士因素1.1.1 护士健康教育意识淡漠甚至个别护士认为各项治疗、护理措施的实施至关重要,健康教育是可有可无的工作。
尤其是部分患者住院期间行为紊乱、无自知力,个别护士认为健康教育不适用于精神科,因此积极性不高。
1.1.2 护士精神科专业知识不精通在校期间,未系统学习精神科专业知识。
临床精神科护士都是在边学边干中进行专业知识的巩固和临床经验的积累。
护士的知识结构不完整,缺乏心理、人文、社会、文化、沟通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因此,进行健康教育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1.1.3 护士缺乏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和技能目前,在职护士未接受过系统的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在实践中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持,不能很好地运用护理程序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不能准确把握教育的适当时机,对患者实施完整高效的健康教育,导致健康教育工作肤浅,不够深入。
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未能考虑患者的需求,而是机械地进行宣教,方法简单,照本宣科,没有针对个体差异;只是做一些简单的入院介绍、用药指导、出院指导等卫生宣教,应付护理部检查,不能从根本上帮助患者建立健康行为。
1.2 患者因素新入院患者受精神症状影响,知、情、意不协调,往往对健康教育不能配合。
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病患者,精神日渐衰退、注意力不集中,加之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导致患者接受能力差,成为健康教育的难点。
精神病健康教育处方
精神病健康教育处方引言概述:精神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心理和行为的疾病,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为了提高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精神病健康教育处方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精神病健康教育处方的内容。
一、疾病认知教育1.1 了解精神病的定义和分类精神病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多种类型。
患者和家人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精神病带来的影响和症状,以便更好地应对和治疗。
1.2 掌握精神病的症状和表现精神病患者往往表现出情绪波动、社交障碍、自闭、幻觉等症状。
通过教育,患者及其家人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症状,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1.3 学习精神病的治疗方法和途径精神病的治疗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多种方法。
教育患者和家人了解这些治疗方法的原理和效果,可以匡助他们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二、心理疏导和支持2.1 提供情绪管理技巧精神病患者往往面临情绪波动和焦虑等问题,教育他们学习一些情绪管理的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可以匡助他们更好地操纵情绪。
2.2 建立支持网络精神病患者和家人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和理解。
通过教育,可以匡助他们建立支持网络,包括寻觅相关的社区组织、参加康复活动等,以获得更多的匡助和支持。
2.3 鼓励患者参预社交活动精神病患者往往面临社交障碍,教育他们主动参预社交活动,如加入兴趣小组、参加志愿者活动等,可以匡助他们恢复自信,改善社交能力。
三、生活方式指导3.1 健康饮食指导精神病患者需要合理的饮食结构,教育他们选择富含营养的食物,避免高糖、高脂肪的食物,以维持身体健康和精神稳定。
3.2 规律的作息时间精神病患者往往存在睡眠障碍,教育他们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和控制病情。
3.3 健康的生活方式教育精神病患者和家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可以提升身体素质和反抗力,有助于康复和预防复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健康小常识1、健康(health)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2、精神健康又称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恰当地评价自己、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有效率地工作和学习、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的一种良好状态。
主要包括以下特征:智力正常;情绪稳定、心情愉快;自我意识良好;思维与行为协调统一;人际关系融洽;适应能力良好。
3、精神健康是健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精神疾病不代表精神健康。
4、精神疾病又称精神障碍是指精神活动出现异常,产生精神症状,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并且达到足够的频度或持续时间,使患者的社会生活、个人生活能力受到损害,造成主观痛苦的一种疾病状态。
5、精神健康和精神疾病与躯体健康和躯体疾病一样,是由多个相互作用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决定的。
6、我国当前重点防治的精神疾病是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儿童青少年行为障碍和老年期痴呆。
7、精神疾病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8、怀疑有心理行为问题或精神疾病,要及早去医疗机构接受咨询和正规的诊断与治疗。
为了健康的未来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2020年以前全球儿童精神障碍患者会增长50%,成为最主要的5个致病、致死和致残原因。
而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卫生状况也令人堪忧:我国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达13.97%至19.57%,留守儿童、单亲儿童、独生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尤为突显。
在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如果再加上28岁或35岁以下青年人的情况,这个数字将更加触目惊心。
调查数据表明,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为21.6%~32.0%,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
仅常见的以注意力分散、多动冲动为特征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的患病率即为 5.07%±1.70%。
这部分人中有30%会发展为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成年早期的犯罪、酒瘾、吸毒、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率是普通人群的5~10倍。
以不服从指挥、向规则挑战和对他人抱有敌意为特征的对立违抗性障碍的患病率为8%。
我们应该做的:1. 要培养他们学会缓解精神压力,尤其要教育他们学会宣泄和放松,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 家长、老师及所有关心儿童青少年的人士,都要努力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
3. 调节学习压力、学会情感交流、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兴趣爱好。
4. 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情感、语言和身体的交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5. 鼓励孩子与小伙伴一起游戏、分享情感,培养孩子的独立与合作能力。
怀疑或确诊有心理行为问题或精神疾病时,该怎么办?1、怀疑有心理行为问题或精神疾病,要及早去医疗机构接受咨询和正规的诊断与治疗。
2、心理行为问题的处理,以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为主,辅以社会支持和药物对症治疗。
3、在精神疾病的治疗方面,目前已有有效的治疗药物以及心理治疗和心理社会康复方法。
4、被确诊患有精神疾病者,应及时接受正规治疗,遵照医嘱全程不间断按时按量服药,以达到最好效果。
不愿意接受治疗、不正确治疗或不规律服药,会导致病情延误、难以治愈或复发。
5、通过规范化的治疗,多数患者可以治愈,维持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力。
6、关心、不歧视精神疾病患者,帮助他们回归家庭、社区和社会。
7、精神卫生工作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促进精神健康和防治精神疾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家里有精神病人怎么办?1、要正确认识精神病。
人们对精神病有种种偏见,其实精神病与其它的内科病、外科病一样,只是一种病而已,这种病人在病态下表现的思维、情感、行为的不正常,不是什么思想问题。
精神病人与其他躯体疾病的病人的不同之处在于身在病中不知病,意识不到自己有病,故而不主动求医,拒绝治疗,这就要求家属对精神病人要倍加关怀、爱护。
尊重他们的人格,给他们情感上和心理上的支持。
2、家里有了精神病人,应及早到专科医院求治。
有的家人觉得家里出了精神病人丢人,有的则因精神病人年轻,住精神病院后,别人都知道了,影响病人以后的恋爱,找工作。
迟迟不肯到专科医院就诊,可终究纸里包不住火,只是一种掩耳盗铃的做法而已。
有的则认为精神病人是着了魔,到处求神拜佛,结果劳民伤财,错过了最佳治疗机会。
3、病人在家治疗,应注意房间应设置简单整洁,不要有凶器、绳索、农药等危险品。
特别是抑郁症的病人,要高度警惕,以免发生意外。
有的患者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可出现伤人、损物等行为,陪护人应注意自我保护。
4、病人生活要有规律。
注意饮食,不要吃燥热上火的食物,制定作息时间表,按时休息,按时起床,病人病情稳定后,可适当增加活动,以调动患者的积极性。
对孤僻懒散的患者,应督促其参加简单的文体活动,避免终日卧床。
5、监督服药。
由于精神病人不认为自己有病,故而大部分病人不愿服药,很多藏药,一定要监督服药,防止丢药、藏药及随便加减药。
另外,药物不能由病人保管,以免出现意外。
6、应注意复发。
精神病人的复发率比较高,有的家属只看此时病人已正常,未按医嘱巩固服药。
有的则因患者服药后出现坐立不安,视物模糊等副作用,家属就认为药不对症,或病加重了,而自行停药,造成复发。
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1、早发现、早治疗是治好精神病的重要的第一步。
2、不要乱投医问药,应及早到专科医院诊治。
3、遵照医嘱服药,不能自行停药,因停药复发的几率较高。
4、发病期间严加看管,防止自伤自杀,防止伤人毁物。
5、精神症状缓解后,要尽量鼓励病人参加各项康复活动,恢复社会功能。
6、要关心体贴病人,尊重其人格。
情感性精神障碍健康教育1、情感性精神障碍主要表现情绪高涨或情绪低落,是心境障碍的一类精神病。
2、经抗躁狂或抗抑郁药物治疗后会好转或痊愈,愈后较好。
3、发病期间病人表现兴奋躁动或情绪低落、厌世等。
所以应加强看护,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4、遵照医嘱服药,不可自行停药。
此病有反复发作的可能,但间歇期较好,可参加正常工作。
5、定期复诊,如有病情复发先兆请随时去医院就诊。
抑郁性神经症健康教育1、情绪低落是一种病,害处多,危害大,应及早治疗。
2、按时服药,坚持治疗,不能随意更改治疗方案。
3、患者有自杀念头时应及早向医生报告,对有自杀史的病人,家属要提高警惕。
4、生活要安排的充实、协调,如读书、看报、运动及娱乐等。
5、遇到不顺心或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应及早向亲朋好友或医生倾诉,寻求外界的支持与帮助。
6、某些药物如部分抗高血压药可引起或加重抑郁,因此患者若同时患有其它疾病或服药时必须告知医生。
癔症健康教1、适当的暗示病人,其问题不重、没关系。
2、在发作时,周围人尽量少些关注。
3、及时去看心理医生,必要时遵医嘱适当用药。
4、应进行系统的心理治疗。
5、减少外界心理因素对病人的刺激、影响。
6、适当运动。
恐怖症健康教育1、患者要认识到这种恐惧是没有必要的、是不合理的。
2、不要对自己要求过高,要认识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要怕暴露自己的缺点。
3、面对现实,尽量不要回避所害怕的对象或环境。
4、循序渐进地有意让自己暴露在恐惧的对象和环境中。
5、要正视并能忍受恐惧的体验。
6、适当的药物治疗也是必要的,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焦虑症健康教育1、焦虑的性质是一种心理反应,虽然焦虑时有各种身体症状,但不是身体发生了严重疾病,因此不要害怕。
焦虑反应消退后不会留下任何严重后果。
2、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包括听轻松音乐、打球跳舞,能迅速减轻焦虑。
3、心理治疗有较好疗效,许多药物也有迅速、安全的控制焦虑的效果,应按医嘱使用。
4、个性胆怯、自信不足的人易有焦虑,所以讲究心理卫生,提高自信,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因素,敢于面对现实,在预防焦虑方面有重要意义。
神经衰弱健康教育1、患者应端正对疾病的态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不必要的顾虑。
2、努力查明与发病有关的心理因素,并加以解决。
3、注意劳逸结合、用脑卫生和睡眠卫生。
4、参加体力劳动和从事体育锻炼。
5、药物的对症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强迫症健康教育1、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
有强迫思维时不要对抗或用相反的想法去"中和",要带着"不安"去做应该作的事。
有强迫动作时,要理解这是违背自然的过度反应形式,要控制及逐步减少这类动作反应直到和正常人一样,坚持练习,必然有益。
2、多关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有助于减轻其焦虑。
3、强迫症可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能认真配合医生,找出心理因素,进行系统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者疗效较好。
4、注意心理卫生,努力学习对付各种压力的积极方法和技巧,增强自信,不回避困难,培养敢于承受艰苦和挫折的心理品质,是预防的关键。
5、参加体育锻炼疑病症健康教育1、携带全部病史和检查资料到医学心理咨询门诊就医。
2、采取科学态度,实事求是地讨论不适症状的性质和担心患病的理由,配合医生弄清问题。
3、关心自身健康这是正当的,但不要反复强求医生做重复的、不必要的检查。
4、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医学知识和有关信息,注意心理卫生失眠症健康教育1、排除病理因素。
2、放下思想包袱,顺其自然。
3、认真配合心理医生,找出心理因素,进行系统心理治疗。
4、有必要的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给以药物治疗。
5、可采取一些物理疗法及各种放松疗法。
6、建立符合生活常规的工作、生活作息规律。
7、培养适合个人的体育锻炼和入睡习惯。
神经症健康教育1、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精神顾虑,以达到三个转变⑴思想上认识上由消极转变为积极⑵情绪由悲观转变为乐观;⑶行动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2、进行必要的生活调整,做到劳逸结合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使工作有驰有张。
3、在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的同时,鼓励患者参加适量的体育锻炼和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4、对失眠、焦虑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配服抗焦虑药物。
心理治疗也有较好疗效。
5、安排比较宽松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教育患者纠正、避免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和消极依赖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