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总复习10以内加减法苏教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单元《期末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说课稿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单元《期末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单元《期末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10以内的数字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但是,学生的数学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加减法的运算规则理解不深,运算速度较慢;还有一部分学生对于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还不够清晰。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提高运算速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提高运算速度。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学具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情境导入,让学生回顾已学的10以内的数字和加减法运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讲解:讲解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规则,通过例题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过程。
3.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学生对加减法运算的掌握程度。
4.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含教学反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含教学反1.加、减法的含义。
2. 10以内的加、减法。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4.看图列式,从“一图一式”到“一图两式”,再到“一图四式”。
1.初步体会到生活中有许多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
2.初步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3.在理解运算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能正确口算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4.初步学会观察现实情景图,会口述图意并列式计算。
这个单元学习的加、减法含义、计算及实际应用,都是小学教学中最基础的知识。
特别是口算内容,掌握得好与不好,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要使学生尽可能熟练地掌握。
本单元还编排了很多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的题目,要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加深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数学意识和口述题目及表述计算过程的能力。
教材中有些题目的答案不唯一,教学时,只要求学生写出一种就可以了,但要加强同学间的交流,让学生体会:解决同一个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方法。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习惯。
加法和减法12课时5以内的加法教材第44页的例题及第45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难点: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挂图,投影仪,小棒等。
游戏:快速抢答。
5可以分成2和( ) 1和3合成( ) ( )可以分成2和2 1和( )合成2 3可以分成( )和2 4和1合成( )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1.谈话:我们在学校里上学,不仅要学习,而且要劳动。
看,一些小同学正在校园里干什么?出示教材第44页例题挂图。
小学数学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2024秋)
第四单元 10的认识和加减法1.认识10【教学目标】1.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认、写10;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2.发展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孕伏10个一就是1个十的思想。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好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10的含义,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认识计数单位“十”,知道10个一是1个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探究新知,素养形成提问:你能说一说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数一数,有几个小朋友在玩游戏?看图,你还知道了什么?[预设]有9个小朋友坐着,有1个小朋友在丢手绢。
引导:9人添上1人,是几人?你能用身边的小正方体摆一摆,说一说吗?教师在黑板上贴上正方体卡片,板书:9添上1是十。
提问:怎样在计数器上拨出十?[预设]学生可能在计数器个位上拨10颗珠子,也可能在十位上拨1颗珠子。
课件呈现学生两种不同的拨法,请学生分别介绍自己是怎么拨的。
提问:谁能在9的基础上拨出10?引导:9添上1是10,当个位上有10颗珠子时,我们就在十位上拨1颗珠子表示10,并把个位上的珠子全部清空;个位上的10个一换成十位上的1个十,这就是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即“满十进一”板书:10个一是1个十。
师:生活中经常把十个物体分为一组。
出示10包面纸包装成一袋,10支铅笔捆成一捆。
提问:你还见过生活中十个一组的物体吗?提问: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10,你知道10排在几的后面吗?出示“数线”图请学生从0开始按顺序读一读“数线”图上的数。
先从小到大读一读,再从大到小读一读。
说明:“数线”图上的数从左往右越来越大。
提问:9的前面是几?后面呢?读数写数在田字格中示范写“10”。
提问:10这个数和我们以前认识的数有点不一样,它是由哪两个数字合起来的?说明:“10”由“1”和“0”合起来的。
写“10”的时候要摆好两个数的位置,先看老师怎么写:先在左边写“1”,再在右边写“0”。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总复习10以内加减法苏教版
总复习—10以内加减法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与复习,巩固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对于不同类的计算题型有系统的认识,掌握不同题型的思考方法,总结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2、通过观察、讨论、交流、辩驳的过程,发展孩子的观察能力,和交流表达、逻辑思维的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计算规律的总结和抽象出解决问题“模型”(总体与部分)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猜一猜(翻牌):今天来了一个我们的好朋友,猜猜是谁?“她是一只粉粉的小猪,她最喜欢在泥坑里跳来跳去。
”——小猪佩奇独白:小猪佩奇来到数学王国旅游,可不小心迷失了方向,你们愿意用学到的数学知识来帮助佩奇找到回家的路吗?设计意图:创设帮助佩奇回家的情景,富于童趣,利于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参与度。
另一方面,用一个故事将所有题型进行串联,使得课堂连贯儿有故事性。
二、闯关试炼第一关:算一算。
(一)1分钟计算1.独白:佩奇正在困惑地找着回家的路,她遇了第一个人,是一个小女孩,我们来看看小女孩怎么说。
小女孩:“如果你能在1分钟之内顺利计算出正确得数,我就告诉你回家的方向!”2.提问:在计算之前,你有什么要提醒佩奇的?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预设:1.注意看清楚数字;2.注意看清楚符号;3.计算仔细。
谈话:牢记这三点,1分钟,计时开始!3.小组开火车校对,如有错例全班共同分析。
(二)计算多项选择1.小女孩:“不行不行,你们太厉害了,我要想一个有难度的来考考你们!”5+3=A.2+6B.4+4C.9-3D.1+5E.10-2F.0+8提问:请在你们认为正确的算式后面打√。
指明回答,并追问:你是怎样想的?明确:等于号两边的得数相等,左边等于8因此右边也要等于8.2.提问:你们还知道其他得数是8的算式吗?谁能又快又对地说出得数是8的所有加法算式?指名答,追问:为什么他能说得又全又快?明确按顺序找,全班齐说,并板书。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0:复习 10以内的加减法-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0:复习 10以内的加减法-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口诀。
3.训练学生快速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0以内的加减法口诀的掌握和快速计算。
2.教学难点:理解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 导入教师可通过问问题、演示等方式导入本节课的内容,如下:•“同学们,你们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后,有没有做过相关的习题呢?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
”2. 讲解教师通过黑板、PPT或其他方式展示加减法的口诀和如何计算,如下:1. 加法口诀•加法口诀:零加数等于数,数加零等于数,加法满十进一,进一就是十。
例如:2+3=5;4+0=4;9+4=(10+3)=132. 减法口诀•减法口诀:减法看成加法,加上被减数得到值,减法满十退一。
例如:5-2=(2+3)=3;9-4=(9-1)-3=53. 注意事项•加减法的交换律,如:2+3=3+2;5-2=(7-2)-3•加减法的结合律,如:(3+4)+2=3+(4+2)3. 练习教师可以出题进行练习,完成后进行讲解,如下:•1+5=(6)•4+0=(4)•5-3=(2)•8-2=(6)4. 巩固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口算练习,如下:•2+3=(5)•4+1=(5)•7-3=(4)•9-2=(7)•3+4=(7)•5+2=(7)•8-3=(5)•6-2=(4)5. 小结教师让学生回忆今天的课堂内容,如下:•“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我们复习的加减法的口诀有哪些?”•“你们有没有练习过?感觉怎么样?”四、教学评估评估方式:教师可以出几道题目让学生自行完成,也可以指出他们的错误并进行解释。
评估内容:学生能否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口诀进行计算;是否理解了10以内的加减法的原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进行复习,希望通过教师娓娓道来和学生的练习来巩固学生对口诀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10以内的加、减法复习(第2课时)》(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10以内的加、减法复习(第2课时)》(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10以内数的加减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1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
2. 10以内数的加减法应用题。
3. 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和竖式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和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熟练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加减法卡片、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与10以内加减法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例题示范,让学生掌握计算技巧。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加减法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应用题:讲解10以内加减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让学生尝试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加减法计算和应用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布置10以内加减法计算和应用题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六、板书设计1. 《10以内的加、减法复习(第2课时)》2. 主要内容:10以内加减法计算、应用题、口算和竖式计算。
七、作业设计1. 10以内加减法计算题:要求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加减法计算题,巩固所学知识。
2. 10以内加减法应用题:让学生解决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加减法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10以内加减法。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7—78页第1—5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更熟练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的计算。
2.更深刻体验加法、减法之间的联系。
3.感受加、减法在数学中的应用,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加、减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复习整理1、谈话引入:小朋友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回忆一下,这一单元咱们学了哪些本领?(等待5秒)2、回顾整理:(电脑依次出示5个小脚印)嗯,这一单元,咱们学习了(脚印1:10以内的加法)、(脚印2:10以内的减法)、(脚印3:与0有关的加减法)、(脚印4:用大括线和“?”表示的实际问题)、以及(脚印5: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等等。
3、引入: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在闯关夺星的活动中进行复习吧!(电脑出示:五关)你准备好了吗?二、练习巩固1、第1题(第一关:我会列式)(1)电脑出示第1题,师:咱们先闯第一关:我会列式。
读读鸽子图,读懂了请把书翻到第77页第1题,你能自己填一填吗?(等待10秒钟)(2)(为什么这样列式)师:很多小朋友都是这样填的,你填对了吗?(电脑出示4个算式)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列式?(等待5秒)(反馈:师:咱们先看前两个算式,树上原来有5只鸽子,又飞来3只,一共有多少只鸽子,用加法计算,5+3=8或3+5=8。
再看后两个算式,一共有8只鸽子,树上有5只鸽子,又飞来了几只鸽子,用减法计算,8-5=3;也可以这样想,一共有8只鸽子,飞来了3只鸽子,树上原来有几只鸽子,也用减法计算,8-3=5。
)(3)(怎么算)小朋友真棒,四个算式都列对了,也算对了,那么你是怎样算出这些得数的?(对呀,我们只要想数的分与合,【依次手指着算式】5和3合成8,3和5也合成8,8可以分成5和3,8也可以分成3和5。
)(4)小结:(师手势边演边说)是呀,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只要想几和几合成几;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多少用减法计算,只要想几可以分成几和几。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10以内加法和减法复习》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10以内加法和减法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10以内加法和减法复习》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和掌握1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如何利用数数、画图等方法进行运算。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10以内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经过前面的学习,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但在运算速度和准确性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数数、画图等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1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
2.难点:如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10以内加法和减法。
2.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图片,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的思考。
2.准备一些数学卡片,用于游戏教学。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其中的数学问题。
例如,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3只小鸟和2只小鸟,问一共有几只小鸟?引导学生用10以内加法进行计算。
3.操练(10分钟)采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分组进行游戏。
每组有一张数学卡片,卡片上有一个10以内的加法或减法题目。
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10的认识和加减法》是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
旨在帮助学生认识数字10,并掌握10的加减法。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 0-9 这些数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10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字,它不仅是计数的基础,也是后续学习加减法、乘法等知识的关键。
通过丰富的情境和活动,引导学生认识 10 的组成、读写以及进行10 的加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运算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数字 10,会正确读写 10。
2.让掌握 10 的组成,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正确地进行 10 的加减法计算。
3.掌握 10 的组成,能熟练地进行 10 的加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经历 10 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学习过程。
3.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感受数学的魅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数字10,掌握10 的组成和加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运算能力。
2.10的认识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难点】:1.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正确计算10 的加减法。
2.理解10的组成,以及加减法运算中数的进位和退位。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小学阶段,对数学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但对10的认识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练习来加深理解。
他们在幼儿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数字和加减法运算,但是对于 10 这个数字的认识还比较有限。
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8.复习》优质课教案_9
《10以内的加法表》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0以内的加法表》是苏教版教材第一册第八单元复习的内容。
二、教材简析整理加法表是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的加法口算进行的。
通过对10以内数的加法的整理,观察发现算式中数的变化引起结果变化的规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通过整理加法表和多种形式的练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准确熟练地计算10以内数的加法。
三、教学目标1、通过对10以内数的加法的整理,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2、能准确熟练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四、任务分析1、目标1属于规律性知识中概念的学习,要求达到运用的水平。
目标2属于规律性知识中原理的学习,要求达到运用的水平。
2、必要条件(使能目标)分析:(要按序,括号内注明学习类型)找出加法表的规律:(1)第一个数不变,加上的数一个比一个大1(小1),得数也一个比一个大1(小1)。
(2)第一个数一个比一个大1,加上的数一个比一个小1,得数不变。
(规律性知识中概念的学习,要求达到运用的水平)数学方法分析:(有针对性说明)函数、归纳(通过对10以内数的加法的整理,观察发现算式中数的变化引起结果变化的规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起点能力:10以内加法的口算。
五、教学重点:熟练口算10以内数的加法。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六、教学难点:能找出加法表中的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力、探索规律的能力和概括能力。
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0以内的加法所有口算卡片八、教法学法以往整理加法表,是老师出示课件,10以内的加法表,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
本节课整理加法表,让学生充分讨论,亲身经历加法算式并发现其排列规律的过程,从而感受加法算式排列的有序性和不同加法算式之间联系。
本课按和的大小整理算式。
通过对10以内数的加法的整理,观察发现算式中数的变化引起结果变化的规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通过整理加法表和多种形式的练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准确熟练地计算10以内数的加法。
九、教学过程一、复习:1、学生进行口算练习。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0:复习 10以内的加减法-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0:复习 10以内的加减法-苏教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巩固10以内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培养他们熟练进行简单数学计算的能力,同时通过具体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包括:1. 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 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3. 学会使用数线进行加减运算。
4. 应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 运用数线进行加减运算。
-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 理解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 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PPT展示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
- 数线模型。
- 实物(如小石子、计数棒等)用于实际操作。
- 练习题和活动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 利用教具展示,通过故事或游戏的方式引入加减法的概念。
-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加减法的理解。
第二阶段:复习与巩固- 通过PPT或挂图,系统地复习10以内加减法。
- 学生在数线上进行加减运算练习。
- 教师指导,强调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第三阶段:应用与实践- 学生分组,进行加减法运算游戏或竞赛。
- 利用实物进行实际操作,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阶段:总结与反思- 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
- 教师点评,强调重点和难点。
- 学生分享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问题。
板书设计板书将包括以下内容:1. 加减法的定义和符号。
2. 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规则。
3. 数线模型的展示。
4. 实际问题的示例。
作业设计-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 家长协助,用日常物品进行10以内加减法的实际操作练习。
- 选择一道实际问题,用加减法进行解决,并记录解决过程。
课后反思- 教师反思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考虑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
- 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 家长反馈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教师据此调整教学策略。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10的认识和加减法》复习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1—10的认识和加减法》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10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熟练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 能力目标: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识别与分类中,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发展学生的数感,并能在实际生活和具体情境中,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语言表达、动手操作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熟练掌握1~10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2. 难点:对“>”“<”的理解及加减法的运算。
三、教学过程(一)回顾复习1~10的数的意义、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
(二)复习1~10的数的组成。
教师出示1~10的数字卡片,让学生进行数数接龙。
再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用所学过的数说一句话。
之后出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些数字卡片的特点并进行分类。
(三)复习10以内数的顺序。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按顺序填数。
再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数字,按照大小顺序排列数字。
通过观察发现这些数字的特点并进行分类。
(四)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些数字的特点并进行分类。
之后让学生通过计算验证自己的分类是否正确。
通过练习册的练习进一步巩固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
教师出示题目,让学生解答并进行点评,提醒学生运算时的注意事项。
通过对比让学生了解加法与减法的不同之处。
再通过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加深对加减法运算的理解。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节课主要采用直观演示法、讲解法、练习法和游戏法等教学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归纳和发现,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教师要注意讲解时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期末复习之10以内的加法、减法苏教版
期末复习之10以内的加法、减法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数10以内各数的加减法,能口算简单的加减法,体会进位制的概念。
2.以多种练习形式使学生有兴趣地参与加减法计算练习,提高计算的技能,重视学生的思考、分析、交流能力。
3.结合本班情况有针对地组织复习,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10以内各数的加减及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进位加法中十进制的体会。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活动:一、复习梳理知识1 看书,学习了哪些加法和减法?2.我们是怎样学习加减法的?(是利用数的分与合的规律)两个数合成几做加法;做减法的时候,首先要想到减数与哪一个数合起来后是被减数,那这个数就是所求的数,或被减数分成几和几,结果就是几。
二、进行练习1第7题(1)四人小组活动,组长从众多的数字卡片抽出一张卡片,由一个同学持着,另一个同学找出两张卡片,使两张卡片上的数字合起来与这张卡片上的数相等,一起根据这三张卡片说出4个算式。
一人负责写。
例如抽的是:3、5、2三张卡片,怎么写算式?(2)再做一个游戏,由我出一张卡,另外的同学出一张卡片,其他同学思考这两个数的和是多少。
2.出示第8题,限时间完成,口算下列各题看谁算得又快又准:将自己的答案与同桌对照,讨论一下对错。
指名说口算方法。
3.第9题。
(1)课件出示第9题表格图。
(2)观察思考,用什么方法计算,你是怎样想的。
读图,思考怎样列式?从原有的总数里去掉借出的,求还剩多少什么方法计算呢?(3)汇报交流。
(原有的—借出的=还剩的)4.第10题。
怎样填未知数?(想数的合成和分成。
)(和—已知的加数=另一个加数)5.第11题。
课件出示图后,依次填,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再汇报交流想法。
三、总结评价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10以内的加法、减法。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主要让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数数和识数能力,但对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还不够熟悉。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练习,逐步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2.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正确运用加法和减法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实例和游戏等。
2.教学道具: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道具,如小卡片、小动物模型等。
3.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巩固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呈现一幅图片,图片中有两只小鸟,一只小鸟有3个果实,另一只小鸟有5个果实。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提出问题:“两只小鸟一共有几个果实?”。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如,展示一张图片,图片中有3个苹果和2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3个苹果加上2个苹果等于几个苹果?”。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计算操作。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定数量的小卡片,每张小卡片上有一个10以内的数字。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加法与减法 第10课时(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加法与减法第10课时(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数线的使用掌握10以内的加法与减法;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书本上的加减法题目;3.学生能够应用加法和减法策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数线的使用;2.10以内的加法与减法;3.加法和减法的策略运用。
三、教学难点1.加法和减法的策略运用;2.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综合运用•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10以内的加法与减法,我们记得吗?(学生回答)•今天,我们要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综合运用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并且应用到当中。
•打开书本第52页,让学生们结对,完成课本上的加减法练习。
2. 进一步学习加法与减法的策略运用•引导学生讨论“加减法”的参数是什么。
即:什么时候该加?什么时候该减?请问学生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用到过这些策略吗?可以举例说明一下吗?(让学生参与讨论)•教师介绍加法与减法的常用策略,如:–如何应对加数、减数和和的大小情况–如何利用加法与减法反性质–如何把加数或被减数拆分成更小的数–如何通过分解将10以内的数拆分–如何通过补数法运算3. 数线的使用•教师介绍如何用数线实现加减法运算,让学生在纸上画出数线,并通过数线的使用,对比加减数的大小,完成数学运算。
4. 小组比赛•让学生们分成小组,通过书本第51-52页的加减法练习进行比赛,最后给予胜利小组奖励,在课堂中给优秀的学生颁发小星星、小奖杯等。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进一步加深了对10以内加减法的掌握,学会了加法和减法的常用运算策略,掌握了数线在加减法运算中的应用,以及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些知识能够对学生今后的数学认知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解决能力也起到了锻炼作用。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5《10以内加减法》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5《10以内加减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10以内加减法》是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章第五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10以内加减法的意义,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数数、识数的基本能力,对10以内的数字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他们在进行加减法运算时,可能还不太熟悉运算的规则和方法,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有些学生可能对加减法运算有一定的抵触情绪,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10以内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尝试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10以内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解决一些实际的加减法问题,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方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小卡片,上面写有10以内的数字,用于游戏和练习。
2.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套数学工具,包括计数器、铅笔、练习本等。
3.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教学内容的呈现、游戏的展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10以内加减法。
故事中的人物遇到一些加减法问题,需要学生帮助解决。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10的加减法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10的加减法一、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口诀。
2.能够解决10以内的加减法问题。
3.能够用图形模型解决10以内的加减法问题。
二、教学重点1.听懂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
2.通过图形模型解决10以内的加减法问题。
三、教学难点用图形模型解决10以内的加减法问题。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
2.练习法。
3.图形模型示范法。
五、教学过程1. 感知认识(5分钟)在黑板上出题,“5+3=?”、“8-2=?”等,由学生回答。
2. 教学展示(25分钟)2.1 加减口诀讲解教师根据教辅“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对10以内的加减法口诀进行讲解。
2.2 讲解例题将加减法例题放在黑板上。
例如,5+3=?、7-3=?等。
教师通过口诀、拆数、竖式等方式讲解解题方法。
2.3 图形模型示范将10以内的加减法问题放在黑板上,例如,“有5个苹果,又添了3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等。
教师通过画图、图形模型等方式示范解题过程。
例如,在图上画5个圆,再画3个圆,然后全部圆数(苹果数)相加。
2.4 总结概括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同学们记住加减口诀、画图、图形模型的方法。
3. 练习巩固(25分钟)同学们用笔在练习纸上完成相应的练习(例如,填空、解答等)。
4. 课后作业同学们让熟记10以内的加减法口诀和图形模型,并完成教辅书上的相关算术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口诀、例题讲解、图形模型示范等方式,既让同学们理解加减法的口诀,又让他们能够解决10以内的加减法问题,并通过图形模型解决加减法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需要注意的是,示范画图要简单明了,并且学习过程需要反复练习,巩固知识点。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11.2 总复习—10以内加减法丨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11.2 总复习—10以内加减法丨苏教版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旨在:•复习“10以内加法”和“10以内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进行“10以内加减法”口算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计算速度。
2. 教学内容•1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10以内加减法的混合运算3. 教学重点•理解“10以内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提升学生基础计算能力。
4. 教学难点•10以内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5. 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互动、课堂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6. 教学过程6.1 课前准备•老师抽取若干位学生进行先行示范,帮助减少错误率。
•老师将10以内的加减法练习题打印备课。
6.2 课堂实践1.复习“10以内加法”和“10以内减法”,并进行专项训练。
2.进行“10以内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练习。
3.进行课堂竞赛环节,加快学生的计算速度。
4.总结笔记,提醒学生注意点及需强化训练的内容。
6.3 课后作业1.完成作业本上的相应练习题。
2.掌握口算的技巧。
7.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2.作业成绩评估。
3.积极与本课程相关的教学反馈。
二、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过程中,通过练习题和课堂竞赛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对于课上强化练习,相信学生能够在学习和考试中获得更高的分数。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提高学生对过程的重视,尤其是讲解“减法”的时候,强调理解“减法”运算除了方法,精神上注意要得更多。
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以通过图表及示例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通过教学评估对本课程进行反思,制定更科学的教学计划,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相信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和各位家长们一定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团队,让他们习得扎扎实实的数学基础,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成功!。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及教学反思-11.2 总复习—10以内加减法丨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及教学反思-11.2 总复习—10以内加减法1. 课程背景本文所述的教学内容是数学一年级上册中的11.2节,总复习—10以内加减法。
该课是对前面九节课中所学内容的综合复习,是对10以内加减法知识的加深和巩固,并对学生整个学期的数学基本技能进行检测和评估。
本节课涵盖以下教学内容:•10以内加减法口算•计算题•排序2.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技能。
2.运用口算技能计算10以内的简单加减法计算题。
3.通过观察拍照排序游戏巩固数学基本技能。
3.教学过程3.1 活动一:口算计算题练习教师可以出示计算题板块,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计算题。
通过课堂竞技的形式,引导学生通过口算计算来加深对10以内加减法的理解和认识。
在这一环节教师需重点关注学生的口算速度,还有学生的正确率。
针对口算速度过慢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日常练习的次数,逐渐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
3.2 活动二:排序游戏在这个部分,教师可以利用拍照排序游戏的形式练习学生的排序技能。
在拍照排序游戏中,教师将指定张数的图片放在课堂上。
学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将图片按照大小或其他条件进行排序。
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逐个点评学生的排序结果,并对其中的错误进行纠正。
另外,教师还可以扩展拍照排序游戏的难度,增加学生的挑战性。
3.3 活动三:对知识点的巩固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基础的计算练习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刚刚学过的知识点。
这个环节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强化刚学习的内容,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高难度的计算练习题。
3.4 活动四:课后作业最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课后作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完成课堂任务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反馈结果,以便更好地进行差异化教学。
4. 教学反思1.针对一些学生口算比较慢的情况,需要针对性地增加日常练习的时间和次数,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复习—10以内加减法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与复习,巩固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对于不同类的计算题型有系统的认识,掌握不同题型的思考方法,总结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2、通过观察、讨论、交流、辩驳的过程,发展孩子的观察能力,和交流表达、逻辑思维的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计算规律的总结和抽象出解决问题“模型”(总体与部分)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猜一猜(翻牌):今天来了一个我们的好朋友,猜猜是谁?“她是一只粉粉的小猪,她最喜欢在泥坑里跳来跳去。
”——小猪佩奇独白:小猪佩奇来到数学王国旅游,可不小心迷失了方向,你们愿意用学到的数学知识来帮助佩奇找到回家的路吗?设计意图:创设帮助佩奇回家的情景,富于童趣,利于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参与度。
另一方面,用一个故事将所有题型进行串联,使得课堂连贯儿有故事性。
二、闯关试炼第一关:算一算。
(一)1分钟计算1.独白:佩奇正在困惑地找着回家的路,她遇了第一个人,是一个小女孩,我们来看看小女孩怎么说。
小女孩:“如果你能在1分钟之内顺利计算出正确得数,我就告诉你回家的方向!”2.提问:在计算之前,你有什么要提醒佩奇的?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预设:1.注意看清楚数字;2.注意看清楚符号;3.计算仔细。
谈话:牢记这三点,1分钟,计时开始!3.小组开火车校对,如有错例全班共同分析。
(二)计算多项选择1.小女孩:“不行不行,你们太厉害了,我要想一个有难度的来考考你们!”5+3=A.2+6B.4+4C.9-3D.1+5E.10-2F.0+8提问:请在你们认为正确的算式后面打√。
指明回答,并追问:你是怎样想的?明确:等于号两边的得数相等,左边等于8因此右边也要等于8.2.提问:你们还知道其他得数是8的算式吗?谁能又快又对地说出得数是8的所有加法算式?指名答,追问:为什么他能说得又全又快?明确按顺序找,全班齐说,并板书。
3.谈话:在全班的努力下,恭喜你们闯关成功!第二关:加法里的未知数。
1.独白:佩奇顺着小女孩指的方向走,又遇到了一个小男孩,看看小男孩带给我们什么挑战!小男孩:“如果你能在括号里填好正确的数,并且说出我的考验的名字,那我才告诉你回家的方向!”指名答(谁敢来挑战)并追问:你是怎么想的?2.提问:哪个小朋友已经看出来,实际上小男孩考我们的就是我们学过的——加法里的未知数。
一般我们有哪些方法来求未知数?明确:一般使用分与和、加减法等。
3.谈话:恭喜你们再一次挑战成功!第三关:写算式1.独白:继续往前走,佩奇又遇到一个大哥哥,看看大哥哥带来什么问题!大哥哥:“你如果能答上我这个问题,才算完成了我的挑战!才有资格从我这里知道消息!”请从4、5、1、9这些数字中,选择3个数字,写出4道算式?2.齐读要求,并说一说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追问:实际上这就是我们学过的——一图四式。
3.交流结果,并请学生互评,说一说选择了哪些数字,判断算式有没有写对。
明确:一图四式即写两道加法,两道减法,他们都是一队好朋友;4道算式只出现3个数字。
4.谈话:恭喜大家又一次挑战成功!第四关:比大小1.独白:佩奇闯过大哥哥的关,继续往前走,遇见了——喜羊羊,来看看佩奇又遇到了怎样的挑战!在里填上“>、<或=”2+4 5+2 8-3 8-65+3 1+6 10-2 5+4指名闯关,并追问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2.追问:仔细观察这些算式,哪些算式可以不计算直接比较大小,哪些算式一定要计算出结果?明确:当算式中有一个数相同时,只需要比较另一个数。
3.谈话:恭喜你们又闯关成功!第五关:表格里的计算问题1.独白:佩奇闯过大哥哥的关,继续往前走,遇见了——汤姆猫,来看看汤姆带给佩奇怎样的挑战!汤姆猫:“我这里有一张数学表格看不懂,如果你们能够帮助我解决,我会告诉你回家的方向。
”2.提问:谁能帮助佩奇读懂这张表格?先来看看毽子的问题,你知道了什么条件和问题?足球、绳子呢?根据表格中的信息,你能将表格填好吗?指名交流,并追问:你是怎样列式的?你是怎么想的?预设:毽子:17-7=10——原有的减去借出的就是还剩的;足球:16-6=10——原有的去掉还剩的就是借出的;绳子:8+2=10借出的和还剩的合起来是原来的。
3. 谈话:感谢你们的帮助,汤姆猫给了佩奇回家的信息!62第六关:问题解决1.独白:顺着汤姆猫给的方向,佩奇又遇到了大姐姐!大姐姐需要佩奇的帮助,你们愿意帮助佩奇吗?大姐姐:“我最近在举办一个晚会,不知道需要准备多少套服装,你们能帮助我吗?”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用算式来计算吗?指名交流,并追问列式表示什么意思?2.大姐姐:“一共需要9套,这里已经又7套衣服,我还需要买多少套?”追问:大姐姐的话中,给我们哪些条件?你会列式吗?预设:2+7=9,指名质疑,明确:计算一般使用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没有给的不能用,2条件中没有2,因此不能用2;要求的是还剩(部分),用减法。
9-7=2,追问想法。
3.谈话:感谢你们帮助大姐姐解决了她的问题,恭喜你们再一次闯关成功!第七关:解决问题1.谈话:佩奇走着走着,最后遇到了杰瑞,杰瑞觉得我可是最后一关,可得好好考考你们,大家有信心吗?杰瑞:“我有10颗糖,送给弟弟2颗,又送给妹妹6颗。
一共送掉了几颗糖?现在,我还剩几颗糖?”齐读要求,并找一找关键信息,圈一圈。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指名交流。
预设:10-2-6=2,交流不同意见,明确:找到与问题有关的信息;2+6=8,说说算式的意思。
2.杰瑞:“有9个小朋友在玩捉迷藏,已经被抓住了4个,还有几个没被抓住?”圈一圈,关键信息。
独立列式计算。
预设:9-4=5,补充质疑,引导捉迷藏游戏的规则是一个人抓,其他人藏。
追问:你想怎样改正?预设:9-1-4=4,追问:为什么要再“-1”,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设计意图:1.利用闯关的形式,呈现出10以内加减法中出现的所有题型,帮助学生梳理题型,总结计算的规律和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2.抽象出所有解决问题的模型:总数与部分的关系——一部分+另一部分=总数;总数-一部分=另一部分。
3.通过生生互动,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互相补充质疑,激发思考,促进提高。
】活动三、课堂总结感谢大家用你们学过的数学知识成功地帮助佩奇找到回家的路!希望小朋友们能够运用掌握的知识去解决更多的问题,去帮助更多的人!活动四、作业布置谈话:佩奇高兴地回家,约了她的朋友们一起玩耍,又遇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请你们带回家思考思考,帮帮佩奇!教学反思:1.帮助佩奇回家的情境创设和闯关的练习模式,受到学生喜爱,孩子们参与的热情高涨,产生学习的主动性。
这样的设计应当是比较符合低年段孩子的年龄特征的。
2.课堂的环节设计是有顺序的,结构、思路比较清晰,是利用故事情境将各个题型串联起来,进行“逐个攻破”,并注重引导找到问题的关键信息,让孩子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规律。
3.对于课堂练习题目的选取是经过筛选与思考的。
题目不仅要包含所有题型,尽量还要是各类题型中学生易错的几种。
有意识地选用学生的易错题作为课堂素材,呈现出思维的漏洞,并再次交流、提高,争取达到复习的效果,巩固错题。
4.有意识地给孩子机会去表达。
一方面,教学过程中多注重让孩子去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列式的理由,算式的含义等,培养孩子在表达的过程中梳理自己的思路,提高表达能力。
教师尽量作引导之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两一方面,注重生生之间的质疑与补充,让孩子之间的思维碰撞,促进独立、合作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改进:1.素材呈现的方式不够灵动。
将各类型的题目死板地呈现,然后一一解决,仅仅是纯粹的做题练习,有些无趣。
一种,可以将问题抛给学生后,过程避免太早呈现,给空间,给时间让孩子自己思考、交流,主动地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有多样的方法。
另一种,也可以将题目完整地呈现出来,然后鼓励孩子根据经验、想法,尝试着自己变条件、改问题,甚至便题目来考考大家,一起交流解决,也可以同桌互相出题交流解决。
素材的智慧呈现,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思维的发生。
2.学生主体性未完全发挥。
题目都是老师给学生的,让学生做的,学生处于接受的地位,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不能完全激发,因此学生出现参与度不够,无事可干的现象。
只有让孩子真正参与提问、探索、质疑、总结的每一个环节,学生才会自发调动无限的主动性。
最终,学生主动学习,会学习,会思考,学生就能变得更聪明!3.教师的语言可以更加简练明确。
(1)上课的过程中,总是会忍不住“替孩子说”,实际上是浪费了孩子宝贵的表达机会,质疑的机会,补充的机会,生生交流、互补的机会,更是学生成长进步的机会。
(2)教师的提问与引导有时欠缺艺术、智慧的处理,有时会欠缺针对性和导向型。
要求准备地更加充分,预设到尽可能多的孩子会出现的情况,并加以准备引导。
另外,简练的语言也可学生更快速地把握教师语言中的关键信息,提高倾听的效率。
4.对交材的把握不够深刻,解决问题的模型思想与符号意识没有贯穿其中。
一年级上册最关键的解决问题的模型就是带括线的和?的问题解决。
我们遇到的所有解决问题均可抽象为一个带有特定符号(括线与?)的模型,帮助区分出总数与部分关系,以快速理解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弄清是求总数还是部分,求总数用加法,求部分用减法。
或者也能够从模型图像上来区别,?在上面用减法,?在下面用加法。
一切的模型都是便于学生去理解题意,解决问题的“金钥匙”,一定要好好利用。
因此在分析各类问题与数量关系时,可以尝试着让孩子画一画这个模型图,将数填入对应的部位,自主理解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也可以让孩子根据不同的/相同的数量关系来编一编不同的问题情境,加深对模型、对数量关系的理解。
不断真正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接替能力。
让孩子变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