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减速法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最新柴油车加载减速法操作规程教学提纲

最新柴油车加载减速法操作规程教学提纲

柴油车加载减速法操作规程加载减速工况检测原理是在受检车辆油门全开的情况下,利用底盘测功机使受检车辆依次序运行在最大功率对应的速度的100%,90%和80%在三个测试点,使用不透光计对排放进行烟度检测,测试数据包括轮边功率、发动机转速和光吸收系数。

1.自记录的油门最大时的发动机最大转速(MaxRPM)开始进进行功率扫描,以确定实际峰值功率下的发动机转速;2.将扫描得到的最大轮边功率时的转鼓线速度记为真实的VelMaxHP;3.功率扫描结束后,检测系统控制转鼓线速度回到真实的VelMaxHP 值,进行加载减速检测控制;4.检测系统按次序完成三个速度段的检测:真实的VelMaxHP,90%的VelMaxHP和80%的VelMaxHP;记录在三个检测速度段的测量得到的光吸收系数K、发动机速度、转鼓线速度和轮边功率的数据作为检测结果。

安全操作规程1、在车辆上线检测前,必须由外检人员进行车辆的预检工作,确保被检车辆符合上线检测要求。

预检不合格的车辆均不得进行加载减速排气烟度试验,待检修合格后才能进行检测。

2、在进行正式检测前,线内检测人员应确保车辆前后方无相关人员围观,确保检测安全措施执行到位。

3、检查加速响应防滑装置(ASR)、自动牵引力控制系统(ATC)以及其他可以导致车辆进行自动制动,或者导致发动机功率自动变化的车载设备在检测中是否已经处于失效状态。

4、检查PAU的当前状态是否处于较低的负荷(与速度成线性关系),其上限的缺省值不超过10KW(在70Km/h速度时)。

5、醒检测员选择合适的档位,将油门踏板置于全开位置,车速应尽可能接近70Km/h。

6、果两个档位的接近程度相同检测时需选用低速档。

对于自动变速车辆,应提醒驾驶检测员使用D档(D-range)进行试验,不得使用超速档(over-drive range)进行。

7、油门踏板全开,发动机转速稳定后,检测员按下相应的检测开始键,控制程序将此时的发动机转速设定为最大发动机转速(MaxRPM)。

在用汽车加载减速试验 不透光烟度法操作规程

在用汽车加载减速试验 不透光烟度法操作规程

在用汽车加载减速试验不透光烟度法操作规程一、检测准备:1、检测环境要求:环境温度,-90C~400C 相对湿度,<85%2、对待检车辆要求:2.1检测前,对待检车辆的车况应进行预检;如车辆的技术状况应良好,进、排气系统不得有任何泄漏,发动机、变速箱和冷却系统应无液体渗漏等;预检不合格,不得进行加载减速法检测。

2.2关闭车上所有发动机为动力的附加设备(如空调、暖风等),或切断其动力传递机构。

2.3中断车上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电子稳定程序(ESP)等所有主动型制动功能和扭矩控制功能(自动缓速器除外)。

2.4对非全时四轮驱动车辆,应选择后轮驱动方式;2.5对紧密型多驱动轴的车辆,或全时四驱动车辆,不能进行加载减速检测,应进行自由加速排气烟度排放检测。

3、检测系统的检查车辆通过规定的预检程序,检测应按以下步骤将待检车辆驾驶到底盘测功机上:①举起测功机升降板,并检查是否已将转鼓牢固锁好。

②小心将车辆驾驶到底盘测功机上,并将驱动轮置于转鼓中央位置。

③放下测功机升降板,松开转鼓制动器。

待完全放下升降板后,缓慢驾车使受检车辆的车轮与试验转鼓完全吻合。

④轻踩制动踏板使车轮停止转动,发动机熄火。

⑤按照测功机设备商的建议将非驱动轮楔住,系扣车辆安全限位装置。

对前轮驱动的车辆,应有限侧滑措施。

⑥应为受检车辆配备辅助冷却风扇,应掀开大型机动车的动力仓盖板,保证冷却空气流通顺畅,以防止发动机过热。

4、试验设备准备与设置:①连接好发动机转速传感器,以测量发动机转速。

②选择合适的挡位,使油门踏板在最大位置时,受检车辆的最车速最接近70km/h.③由计算机判断测功机是否能够吸收受检车辆的最大功率,如果车辆的最大功率超过了测功机的功率吸收范围,不能进行检测。

④在开始检测以前,检测员必须检查用于通讯的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⑤除检测员外,在检测过程中,其他人员不得在测试现场逗留。

⑥如果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低于正常温度,应进行发动机预热操作。

847-2018标准中加载减速法规定

847-2018标准中加载减速法规定

847-2018标准中加载减速法规定(一)自由加速法1、车辆准备(1)、车辆发动机应充分预热,并且机械状态良好。

可通过发动机机油标尺孔插入油温计,测得的机油温度应至少为80℃;如果温度低于80℃。

因车辆结构,无法进行温度测量时可以通过其它方法使用发动机处于正常运转温度,例如,通过控制发动机冷却风扇。

(2)、车辆的排气系统的相关部件不得存在泄漏。

2、检测程序(1)、核查发动机断油转速,通常为额定转速或超过额定转速80~100r、min,录入控制程序。

(2)、连接发动机转速计,确定发动机转速采样信号正常、稳定。

(3)、引车员操作三次自由加速,清扫排气系统中残留的污染物。

(4)、按照程序信息提示,检测员向车辆排气管中插入取样探头并有效固定,确保测试过程中取样探头位置不发生变化。

探头插入深度不得小于400mm。

(5)、引车员确认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600~1000r、min),然后操作油门踏板,1秒内将油门踏板快速、连续地完全踩到底并稳定,使发动机转速达到断油点转速,对使用自动变速箱的车辆,应达到发动机额定转速(如果无法达到,不应小于额定转速的2、3)。

对于重型汽车,油门踏到底后与松开油门前的间隔时间应至少为2秒,确保松开油门踏板前,发动机达到断油点转速。

(6)、放开油门踏板,等待至少10秒钟,确保发动机稳定在怠速状态(600~1000r、min)。

(7)、重复第5、6两项操作三次,共进行自由加速测量四次。

(8)、记录最后三次自由加速测量结果并计算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9)、检测员拆取不透光烟度计、发动机转速计(、发动机油温计),检测结束。

(二)加载减速法1、车辆预先检查(1)、在将车辆驾驶上底盘测功机前,检测员应对受检车辆仪表、制动、车身结构件、发动机及其附件、传动系、行驶系的工作状态进行预检。

预检不合格的车辆均不得进行加载减速排气烟度试验,待检修合格后才能进行检测。

(2)、中断车上所有主动型制动功能、扭矩控制功能(自动缓速器除外)、导致发动机功率自动变化的车载设备,例如中断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电子稳定程序(ESP)、加速响应防滑装置(ASR)、自动牵引力控制系统(ATC)等。

加载减速法检测流程

加载减速法检测流程

加载减速法检测流程
1.准备样品:将待测样品溶解或悬浮在适当的溶剂中,并进行
前处理,如过滤或离心。

2.制备样品:制备一系列浓度不同的样品溶液。

3.装置实验装置:将样品注入到加载减速法检测装置中。

确保
装置的正常工作。

4.选择实验参数:选择实验温度、加载速度、加载方式等实验
参数。

5.收集数据:实验开始后,测量样品的重量与加载时间的关系,并记录下实验数据。

6.分析数据: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样品的流变学参数,如黏度、弹性模量、粘弹性等。

7.解释结果:根据流变学参数,分析样品性质和结构,并进行
结果解释。

柴油车加载减速法检验操作规程10页

柴油车加载减速法检验操作规程10页

GB 3847-2018《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结果判定1.1如果污染物检测结果中有任何一项不满足限值要求,则判定排放检验不合格。

1.2如果车辆排放有明显可见烟度或烟度值超过林格曼1级,则判定排放检验不合格。

1.3加载减速法功率扫描过程中,经修正的轮边功率测量结果不得低于制造厂规定的发动机额定功率的40%,否则判定检验结果不合格。

1.4对2018年1月1日以后生产车辆,如果OBD检验不合格,也判定排放检验不合格。

1・5检验完毕后,应签发机动车环保检验报告。

报告格式见标准GB 3847-2018 附录Fo1.6禁止使用降低排放控制装置功效的失效策略。

所有针对污染控制装置的篡改都属于排放检验不合格。

二、适用车辆类型对紧密型多驱动轴车辆,或全时四轮驱动车辆等不能按加载减速法进行试验的车辆可按自由加速法进行检测。

其他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在用汽车应按标准进行排放检测。

三、操作程序1车辆准备1.1对车辆及发动机的要求试验前应该对车辆的技术状况进行检查,以确定待检车辆是否能够进行后续的排放检测,对车辆的预检要求见附件BA。

待检车辆放在底盘测功机上,按照规定的加载减速检测程序,检测最大轮边功率和相对应的发动机转速和转鼓表面线速度(VelMaxHP),并检测VelMaxHP点和80%VelMaxHP点的排气光吸收系数k及80%VelMaxHP点的氮氧化物排放。

排气光吸收系数检测应采用分流式不透光烟度计。

加载减速过程中经修正的轮边功率测量结果不得低于制造厂规定的发动机额定功率的40%,否则判定为检验结果不合格。

1.2试验用燃料被测试车辆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市售车用柴油,实际测试时,不应更换油箱中的燃料。

1.3车辆预检要求测试前的预检要求,检查可分两部分:车辆身份确认和安全检查。

预检不合格的车辆,不允许进行检测。

1.3. 1车辆身份确认检测员仔细检查车辆,确认车辆与车辆行驶证是否相符合。

加载减速法作业指导书

加载减速法作业指导书

××××××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加载减速法作业指导书(一)检测目的通过测量柴油车或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汽车加载减速工况下的排气污染物浓度,比较真实的反应了机动车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所排放的污染物的情况。

(二)依据的标准GB3847-2018《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三)仪器设备及环境条件机动车工况法排放检测设备ACCG-13,ACCG-10透射式烟度计MQY-201;废气分析仪MQW-5102发动机转速计、OBD诊断仪、冷却装置温度:0~40℃;相对湿度:小于等于90%;大气压力:80.0~110kPa;(四)检测前的准备工作1、车辆准备(1)车辆身份确认(受检车辆身份和行驶证是否一致)和安全检查(仪表、制动、机动车车身和结构、发动机系统、变速器、驱动轴、轮胎),车辆技术状况良好,预检不合格的车辆不允许进行测试。

(2)中断车上所有主动性制动功能和扭矩控制功能(自动缓速器除外)。

对无法主动性制动功能和扭矩控制功能的车辆,在用自由加速法进行检测。

(3)关闭所有发动机为动力的附加设备,如空调系统,确保受检车辆不能载客(驾驶员除外),不能载货,不得有附加动力装置。

(4)被检测车辆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市售车用柴油。

发动机应充分预热,发动机机油温度应不低于80OC,或达到汽车规定的热状态。

(5)对紧密型多驱动轴车辆,或全时四驱车辆等不能按加载减速发进行试验的车辆可按自由加速法进行。

2、设备准备(1)检查设备是否处于安全静置状态,各管路接触良好。

开启“电源”,“光源”开关灯应亮,预热15分钟。

(2)仪器设备检查每次检测前对不透光烟度计进行0%和100%点的不透光度检查。

氮氧化物分析仪器应每24h进行一次低浓度标准气体检查,若检查不通过,则应使用高浓度标准气体进行标定,然后使用低浓度标准气体进行检查,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五)加载减速法检测法检测操作规程1、车辆预检:完成车辆身份与安全检查,评估车辆是否适合进行加载减速法。

最新柴油车加载减速法操作规程讲课讲稿

最新柴油车加载减速法操作规程讲课讲稿

柴油车加载减速法操作规程加载减速工况检测原理是在受检车辆油门全开的情况下,利用底盘测功机使受检车辆依次序运行在最大功率对应的速度的100%,90%和80%在三个测试点,使用不透光计对排放进行烟度检测,测试数据包括轮边功率、发动机转速和光吸收系数。

1.自记录的油门最大时的发动机最大转速(MaxRPM)开始进进行功率扫描,以确定实际峰值功率下的发动机转速;2.将扫描得到的最大轮边功率时的转鼓线速度记为真实的VelMaxHP;3.功率扫描结束后,检测系统控制转鼓线速度回到真实的VelMaxHP 值,进行加载减速检测控制;4.检测系统按次序完成三个速度段的检测:真实的VelMaxHP,90%的VelMaxHP和80%的VelMaxHP;记录在三个检测速度段的测量得到的光吸收系数K、发动机速度、转鼓线速度和轮边功率的数据作为检测结果。

安全操作规程1、在车辆上线检测前,必须由外检人员进行车辆的预检工作,确保被检车辆符合上线检测要求。

预检不合格的车辆均不得进行加载减速排气烟度试验,待检修合格后才能进行检测。

2、在进行正式检测前,线内检测人员应确保车辆前后方无相关人员围观,确保检测安全措施执行到位。

3、检查加速响应防滑装置(ASR)、自动牵引力控制系统(ATC)以及其他可以导致车辆进行自动制动,或者导致发动机功率自动变化的车载设备在检测中是否已经处于失效状态。

4、检查PAU的当前状态是否处于较低的负荷(与速度成线性关系),其上限的缺省值不超过10KW(在70Km/h速度时)。

5、醒检测员选择合适的档位,将油门踏板置于全开位置,车速应尽可能接近70Km/h。

6、果两个档位的接近程度相同检测时需选用低速档。

对于自动变速车辆,应提醒驾驶检测员使用D档(D-range)进行试验,不得使用超速档(over-drive range)进行。

7、油门踏板全开,发动机转速稳定后,检测员按下相应的检测开始键,控制程序将此时的发动机转速设定为最大发动机转速(MaxRPM)。

加载减速法操作规程

加载减速法操作规程

加载减速工况法操作规程
——————————————————————————————————
1.安全检查:对仪表、制动、车身和结构、发动机系统、变速器、驱动轴和轮胎等相关项目进行检查,确保发动机处于热状态、且机械状态良好、排气系统相关部件无泄漏,不合格者必须经整改修理或排除故障后方可上线检测,合格后由引车员低于5公里/小时按测功机规定方向驾驶到转鼓中央位置。

1)四轮驱动时请切换为后轮驱动,全时四驱车按自由加速法检测;
2)关闭主动型制动功能和扭矩控制功能(ESP等);
3)关闭和切断以发动机为动力的设备和动力传递机构;
4)确认车辆是否在测功机允许的最大功率吸收及承载范围内;
5)清除车辆和底盘测功机周围影响检测的物体;
6)在车身合适位置固定好发动机转速传感器,打开动力仓盖板将辅助冷却风扇对准发动机,保证空气畅通;
7)将取样探头插入排气管中深度不少于400mm,尾气分析仪下位机应纵向放置于排气管上风位置;
8)禁止除工作人员以外的人员靠近待检车辆。

2.按照显示器提示进行检测,对不透光烟度计和环境温湿度、气压进行校准和检查,举升器落下后在前轮轮胎前放上三角挡块,固定好限位器,引车员逐渐将车速提至70公里/小时并稳定,进行轮边功率扫描并分别采集其最大功率下的转鼓线速度为100%、90%、80%时的发动机转速、吸收功率、光吸收系数,引车员应随时注意车辆和周围的情况,有意外发生时应果断中止检测,检测过程严禁使用倒档和刹车;
3.按照显示器提示在测功机上怠速等待一分钟,待举升器升起后将取样探头、下位机、三角挡块、限位器、转速传感器等放回指定位置,动力仓盖板复位;
4.车辆驶离测功机,检测结束。

重庆顺通汽车检测有限公司。

加载减速工况法检测操作规程

加载减速工况法检测操作规程

加载减速工况法检测操作规程1. 仪器设备的准备系统开机:操作员输入自己的身份及密码,进入相应的工作界面;系统检查:底盘测功机、废气分析仪自检必须全部完成并通过;2. 受检车辆的准备a.车辆机械状态良好,无影响安全或引起检测偏差的机械故障;b.车辆的进排气系统不得有任何泄露;c.车辆的发动机、变速箱和冷却系统等应无液体泄露;d.轮胎表面磨损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的规定,驱动轮的轮胎压力应满足生产厂的规定;e.关闭空调等附属装置,车辆完成预热状态;3. 检测前的准备a.操作人员升起测功机举升器,引车员驾驶被检车辆对正慢速驶入测功机,并将驱动轮置于测功机的滚筒上;b.操作人员降下测功机举升器,引车员控制被检车辆的油门,使驱动轮在滚筒上低速运转,让被检车辆的车体自然摆正。

c.车体摆正后,引车员制动驱动轮。

操作人员插制动垫到非驱动轮,安装好左右限位器.(如果是前驱车,请拉好手刹).d.对准发动机的进风部位,打开散热风机;e.操作人员、引车员互相配合确认为完成屏幕上提示的安全检查项目后,将取样探头插入排气管>=400mm,等待检测开始。

4. 检测操作a.被检车辆处于怠速状态,底盘测测功机滚筒速度为零,点击开始检测。

b.系统弹出提示对话框,当操作员观看车速和转速稳定后点击“确定”按钮,系统自动开始功率扫描,烟度检测流程。

c.使用前进档驱动被检车辆,选择合适的档位,使油门踏板处于全开位置时,测功机指示的车速最接近70km/h,但不能超过100km/h。

对装有自动变速器的车辆,应注意不要在超速档下进行测量.d.在检测期间,若监控到转速、车速小于规定值,或者检测过程所需要的加载大于测功机容量,检测中止,该次排放检测结果无效,需重新开始检测。

停止检测如果检测过程中需要停止检测,请按“停止检测”按钮,检测将中断,所有数据被放弃。

注意:检测过程中,引车员应注意车辆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切记不要随便打方向盘,特别是检测前驱车辆时。

加载减速法操作规程

加载减速法操作规程

加载减速法操作规程一、规程目的加载减速法是一种常用的测控技术,旨在通过对被测对象施加加载并对其进行减速观察,获取被测对象的相关参数。

本规程的目的是确保加载减速法的操作的安全、准确和可靠,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性。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加载减速法进行数据采集和测量的场景和设备。

三、术语定义1.加载减速法:通过施加加载作用于被测对象并对其进行减速观察以获取相关参数的测量方法。

2.被测对象:指需要进行加载减速法测量的实际对象,例如机械设备、工件等。

3.观察器:指对被测对象的减速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的仪器或设备。

四、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a.确定需要测量的被测对象,明确所需测量的参数和目的。

b.验证被测对象的工作状态和安全问题,确保被测对象符合测量要求。

c.检查观察器的工作状态和准确性,必要时进行校准。

d.确定加载设备的选择和配置,根据被测对象的特性和需求进行确定。

2.测量操作a.根据被测对象的特性和要求,确定合适的加载方式和加载位置。

b.将加载设备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步骤与被测对象连接。

c.开始加载,并记录加载过程中的有关数据,例如加载力、加载速度等。

d.同时操作观察器对被测对象进行减速观察,记录相关减速数据。

e.根据测量需求和操作规程,及时停止加载操作。

3.数据处理a.将收集到的加载数据和减速数据进行整理和比对,排除异常和误差数据。

b.利用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计算被测对象的相关参数。

c.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和分析,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储存和报告a.将处理后的测量数据按照相应的格式进行储存,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查阅性。

b.编制测量报告,将测量结果和相关参数进行汇总和解释,附上必要的图表和说明。

c.将报告进行归档和保管,确保数据的长期存储和可追溯性。

五、安全注意事项1.在加载过程中,严禁超过被测对象能承受的最大载荷,以免引发事故和设备损坏。

2.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具,包括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手套等。

加载减速法2

加载减速法2

2 . 测试参数
1.VeLMaxHP:最大轮边功率、烟度 2.80%VeLMaxHP:烟度、NOX
3 . 检测过程要求
1. VeLMaxHP:最大轮边功率点的转鼓线速度
3. 检测过程要求
2. 最小轮边功率的确定
3. 检测过程要求
3. 80%VeLMaxHP的确定
3. 检测过程要求
4. 两个速度点的数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测
4. 检测结果修订
1. 氮氧化物(NOX)的修订
4. 检测结果修订
2. 最大轮边功率的修订
1. 检测报告数据
5. 检测结果确定
2. 80%结果确认
5. 检测结果确认
3. 100%结果确认
5. 检测结果确认
6. 小结
汽车环检技术
加载减速法
知识回顾
1. 车辆准备 2.操作规程
任务内容
1. 标准术语
1.压燃式发动机:采用压燃原理工作的发动机 2.额定转速: 柴油机额定功率对应的转速 3.轮边功率:汽车在底盘测功机上运转时驱动轮输出的实际测量值。 4.最大轮边功率:按照GB3847-2018规定的测量方法得到的轮边功率最大 值。 5.氮氧化物(NOX):自排气管排放的氮氧化物,包括一氧化氮(NO)H 和二氧化氮(NO2) 6.发动机最大转速:按照GB3847-2018规定的测量方法,油门踏板处于全 开位置时测量得到的发动机最大转速。 7.VeLMaxHP:最大轮边功率时的转鼓线速度。

汽车加载减速法操作规程(3篇)

汽车加载减速法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概述汽车加载减速法是一种通过施加额外的负荷来模拟实际驾驶条件下车辆减速的方法。

该方法常用于汽车排放检测、动力性能测试和制动性能测试等。

以下是汽车加载减速法的操作规程,旨在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各类汽车,包括乘用车、商用车、特种车辆等。

在执行测试前,应确保车辆符合相关法规要求,且测试设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三、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 确认车辆符合测试要求,如轮胎气压、油液水平等。

2. 检查测试设备,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包括加载装置、减速装置、数据采集系统等。

3. 熟悉测试场地,确保测试路线清晰、安全。

4. 准备测试数据记录表格,包括车辆信息、测试条件、测试结果等。

四、操作步骤1. 车辆准备(1)将车辆停放在测试线路上,确保车辆与测试线对齐。

(2)调整车辆制动系统,确保制动效果良好。

(3)检查车辆油液水平,确保油液充足。

2. 加载装置准备(1)启动加载装置,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根据测试要求,调整加载装置的负荷。

3. 减速装置准备(1)启动减速装置,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根据测试要求,调整减速装置的转速。

4. 数据采集系统准备(1)启动数据采集系统,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检查数据采集系统是否能够实时记录测试数据。

5. 测试开始(1)启动车辆,使其平稳进入测试线路。

(2)当车辆达到规定速度时,启动加载装置,使车辆承受额外的负荷。

(3)当车辆达到预定负荷时,启动减速装置,使车辆减速。

(4)在减速过程中,实时记录车辆速度、加速度、负荷等数据。

6. 测试结束(1)当车辆减速至规定速度或负荷时,停止减速装置。

(2)关闭加载装置,确保车辆恢复正常行驶。

(3)关闭数据采集系统,记录测试数据。

五、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驾驶技能,确保在测试过程中能够熟练操作车辆。

2. 在测试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密切注意车辆状态,确保测试安全。

3. 测试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测试,排除故障。

柴油车加载减速法操作规程资料

柴油车加载减速法操作规程资料

柴油车加载减速法操作规程柴油车加载减速法操作规程加载减速工况检测原理是在受检车辆油门全开的情况下,利用底盘测功机使受检车辆依次序运行在最大功率对应的速度的100%,90%和80%在三个测试点,使用不透光计对排放进行烟度检测,测试数据包括轮边功率、发动机转速和光吸收系数。

1.自记录的油门最大时的发动机最大转速(MaxRPM)开始进进行功率扫描,以确定实际峰值功率下的发动机转速;2.将扫描得到的最大轮边功率时的转鼓线速度记为真实的VelMaxHP;3.功率扫描结束后,检测系统控制转鼓线速度回到真实的VelMaxHP值,进行加载减速检测控制;4.检测系统按次序完成三个速度段的检测:真实的VelMaxHP,90%的VelMaxHP和80%的VelMaxHP;记录在三个检测速度段的测量得到的光吸收系数K、发动机速度、转鼓线速度和轮边功率的数据作为检测结果。

安全操作规程1、在车辆上线检测前,必须由外检人员进行车辆的预检工作,确保被检车辆符合上线检测要求。

预检不合格的车辆均不得进行加载减速排气烟度试验,待检修合格后才能进行检测。

2、在进行正式检测前,线内检测人员应确保车辆前后方无相关人员围观,确保检测安全措施执行到位。

3、检查加速响应防滑装置(ASR)、自动牵引力控制系统(ATC)以及其他可以导致车辆进行自动制动,或者导致发动机功率自动变化的车载设备在检测中是否已经处于失效状态。

4、检查PAU的当前状态是否处于较低的负荷(与速度成线性关系),其上限的缺省值不超过10KW(在70Km/h速度时)。

5、醒检测员选择合适的档位,将油门踏板置于全开位置,车速应尽可能接近70Km/h。

6、果两个档位的接近程度相同检测时需选用低速档。

对于自动变速车辆,应提醒驾驶检测员使用D档(D-range)进行试验,不得使用超速档(over-drive range)进行。

7、油门踏板全开,发动机转速稳定后,检测员按下相应的检测开始键,控制程序将此时的发动机转速设定为最大发动机转速(MaxRPM)。

加载减速法1

加载减速法1

1.2 预检要求
1.检查分两部分:车辆身份确认和安全检查。预检不合格的车辆,不允 许进行检测。
2.适合用加载减速法进行检测的,若车辆车况太差,应维修后才能进行 检测。
3.对紧密型多驱动轴车辆,或全时四驱车辆等不能按加载减速发进行试 验的车辆可按自由加速法进行。
4.中断车上所有主动性制动功能和扭矩控制功能(自动缓速器除外), 对无法主动性制动功能和扭矩控制功能的车辆,在用自由加速法进行检测。汽车环检技术 Nhomakorabea加载减速法
下发工作任务
任务描述:
用加载减速法对柴油车的尾气进行检 测。
任务内容
1.1 待检车辆扇热
为了防止受检车辆在测试期间过热,应配备 辅助冷却风机。该风机应位于车辆正前方,距车 辆扇热器1m左右,冷却风机送风口的直径不超过 推荐760mm,宋风量不低于85m3/min .
机油温度测量设备: 机油温度测量设备应方便从机油尺管处安装, 在0OC-150OC的温度范围内,测量准确度应在 ±2.0OC。
4. 小结
1、准备与预检 2、设备准备 3、操作规程
3. 操作规程
5、确认车辆可以进行排放试验后,检测VeLMaxHP和 80%VeLMaxHP两组数据(轮边功率、发动机转速、排气光吸收 系数k、氮氧化物NOX),将不同工况点的测量结果都与排放限 值比较 6、检测注意事项:检测开始后,始终保持油门最大开度,直 到系统提示松开油门为止。检测员实时监控发动机冷却液温度 和机油压力,冷却液温度偏高或机油压力过低,都必须立即暂 时停止检测。 7、卸载程序:从受检车辆上拆下所有测试装置和保护装置, 动力舱盖板复位,举起测功机升降板,锁住转鼓,去掉挡块。 确定无障碍物或相关人员,得到明确驶离指令后,驾驶员将受 检车辆驶离底地盘测功机,并停放到指定地点。

加载减速工况操作规程

加载减速工况操作规程

加载减速法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规程加载减速法检测系统主要由MQY-201透射式烟度计、ACCG-10底盘测功机检验台、计算机软件控制系统等设备组成。

控制底盘测功机模拟道路阻力,使柴油车在规定的工况下行驶时动态检测其烟度排放。

1准备工作1.1开机前检查1.1.1检查清扫台体、仪器表面,确保无油渍、灰尘等赃物。

1.1.2检查各管路连接处,确保连接牢靠,无泄漏。

1.1.3检查各种导线,确保导线无损伤或连接松动。

1.1.4检查前置过滤器滤芯、水分过滤器滤芯是否弄脏或破损,如有应更换。

1.1.5检查台体、仪器附近是否有明显的电器干扰,如有应排除。

1.1.6满足上述条款要求后方可开机。

1.2开机检查1.2.1打开MQY-201透射式烟度计电源开关,仪器自动预热15分钟。

预热期间,请勿将取样探头放在车辆的排气管中,儿应放在清洁的空气中。

1.2.2仪器结束后,仪器将自动调零。

1.3被检车辆检查1.3.1车辆的机械状况良好,无影响安全或引起试验偏差的机械故障。

1.3.2车辆排气系统不得有任何泄漏。

1.3.3车辆的发动机、变速箱和冷却系统等应无液体渗漏。

1.3.4应关闭空调、暖风等附属设备。

1.3.5进行试验前,车辆工作温度应符合出厂规定,过热车辆不得进行测试。

1.3.6车辆驱动轮应位于滚筒上必须确保车辆横向稳定,驱动轮胎应干燥防滑。

车胎气压应符合车辆使用说明书中的规定。

1.3.7车辆应限位良好。

对于前轮驱动车辆,试验前应驻场起作用。

2检测操作步骤2.1当司机助提示“赣******烟度初检前进”时,引车员驾驶受检车辆沿引导线缓慢前进将驱动轮停在底盘测功机上,左右车轮应尽量对称靠近举升器的中部,举升器下降。

2.2尾气检验员在转速适配器上选择好发动机的缸数,将转速测量装置吸在车辆的引擎盖里面的缸体上,将取样探头插入受检车辆的排气管300mm。

2.3引车员启动发动机选择适合的档位,使油门踏板在最大位置时,受检车辆的最高车速最接近70km/h,油门踏板全开,发动机转速稳定后,首先自动记录的油门最大转速(MaxRPM)开始进行功率扫描,以确定实际峰值功率下的发动机转速:将扫描得到的最大轮边功率的转鼓线速度记为真实VelMaxHP值,进行加载减速检测控制。

加载减速工况法检测操作规程

加载减速工况法检测操作规程

加载减速工况法检测操作规程一、目的与依据1.目的:为了保障车辆的安全运行和环境保护,减速工况法对车辆进行检测,确保其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标准。

2.依据:本规程主要参考国家标准《机动车排放污染物限值及测量方法(国V)》和《汽车环境管理暂行办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减速工况法检测的机动车辆,包括各种轻型汽车、货车、客车等。

三、检测设备和环境要求1.检测设备:(1)采用先进的尾气分析仪进行排放检测,确保精度和可靠性。

(2)配备合格的废气收集系统和采样装置,确保排气口收集到的废气样品真实有效。

(3)配备高精度的速度测量仪器,确保准确测量车辆的速度。

2.检测环境:(1)检测场地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尽量避免风向对排放测量结果的影响。

(2)确保检测场地的温度和湿度稳定在规定范围内,避免对仪器精度产生影响。

(3)检测场地应保持净化状态,防止外部环境污染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四、检测过程1.检测准备:(1)检测前,对尾气分析仪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灵敏度。

(2)确认车辆的整车重量、发动机功率和车速表的准确性。

(3)确保车辆的发动机油温、冷却液温度处于正常工作范围。

2.检测步骤:(1)车辆进入检测室,进行低速怠速检测,记录CO、HC的浓度。

(2)车辆进入准备工况区域,检测员手动启动车速表和尾气分析仪,以确保仪器和车辆系统正常工作。

(3)开始进行减速工况法检测,按照固定速度进行减速,记录相应时段的尾气浓度。

(4)车辆停稳后,检测员及时做出测量结果的统计、分析,并填写相应的检测报告。

(5)根据检测结果,评估车辆的排放水平,确定是否达到国家和地方标准。

五、检测结果的判定与处理1.排放水平判定:(1)根据国家和地方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判定车辆的排放水平是否合格。

(2)如车辆排放超标,应通知车主进行排放修复,并在一定期限内重新进行检测。

2.数据处理:(1)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记录,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柴油车加载减速况法作业指导书

柴油车加载减速况法作业指导书

目录1开机预热 (1)2系统自检 (1)2.1 底盘测功机自检 (1)2.2 烟度计校准 (1)3上车检测 (1)3.1 检测方法确认 (1)3.1.1 自由加速烟度检测 (3)3.2车辆准备 (3)3.3录入车辆信息 (4)3.3.1局域网模式下车辆信息录入 (4)3.3.2车辆信息必录项 (4)3.3.3烟度计自动校准 (4)3.3.4发动机转速检查 (4)3.3.5车辆工况检测 (4)3.3.6检测结束 (5)4设备标定 (5)4.1 扭力传感器标定 (5)4.2 滚筒线速度标定 (6)4.3 寄生功率测定 (6)4.4 烟度计标定 (6)4.4.1 清零 (6)4.4.2 较准 (7)4.4.3 转速检查 (7)5常见故障及排除 (8)5.1 测功仪 (8)5.1.1 无励磁电流输出 (8)5.1.2 烧保险丝 (8)5.2 举升器 (9)5.2.1 举升器不动作 (9)5.2.2 举升器动作不正常 (9)5.2.3 举升器不回位或回位缓慢 (9)5.3 测试无效 (9)6维护保养 (10)6.1 底盘测功机 (10)6.2 气路检查和清洁 (10)6.2.1 清洁部位 (10)6.2.2 清洁方法 (10)6.2.3 清洁周期 (10)6.2.4 气压气量 (11)6.3 易损件更换 (11)6.3.1 更换底盘测功机滚筒联轴器 (11)6.3.2 更换齿型同步传动皮带 (11)6.3.3 更换空气滤清器 (11)6.3.4 更换测控仪保险丝 (11)7注意事项 (11)7.1 测试环境注意事项 (11)7.2 测试人员注意事项 (12)7.3 测试车辆注意事项 (12)7.4 测试过程注意事项 (12)1 开机预热2 系统自检2.1 底盘测功机自检2.2 烟度计校准烟度计校准会在上车检测过程中会自动进行。

见3.3.43 上车检测3.1 检测方法确认下列情况不能进行加载减速工况法检测,应让车主回去维修车辆,使其车辆满足检测要求时再来做环保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载减速工况法操作规程
——————————————————————————————————
1.安全检查:对仪表、制动、车身和结构、发动机系统、变速器、驱动轴和轮胎等相关项目进行检查,确保发动机处于热状态、且机械状态良好、排气系统相关部件无泄漏,不合格者必须经整改修理或排除故障后方可上线检测,合格后由引车员低于5公里/小时按测功机规定方向驾驶到转鼓中央位置。

1)四轮驱动时请切换为后轮驱动,全时四驱车按自由加速法检测;
2)关闭主动型制动功能和扭矩控制功能(ESP等);
3)关闭和切断以发动机为动力的设备和动力传递机构;
4)确认车辆是否在测功机允许的最大功率吸收及承载范围内;
5)清除车辆和底盘测功机周围影响检测的物体;
6)在车身合适位置固定好发动机转速传感器,打开动力仓盖板将辅助冷却风扇对准发动机,保证空气畅通;
7)将取样探头插入排气管中深度不少于400mm,尾气分析仪下位机应纵向放置于排气管上风位置;
8)禁止除工作人员以外的人员靠近待检车辆。

2.按照显示器提示进行检测,对不透光烟度计和环境温湿度、气压进行校准和检查,举升器落下后在前轮轮胎前放上三角挡块,固定好限位器,引车员逐渐将车速提至70公里/小时并稳定,进行轮边功率扫描并分别采集其最大功率下的转鼓线速度为100%、90%、80%时的发动机转速、吸收功率、光吸收系数,引车员应随时注意车辆和周围的情况,有意外发生时应果断中止检测,检测过程严禁使用倒档和刹车;
3.按照显示器提示在测功机上怠速等待一分钟,待举升器升起后将取样探头、下位机、三角挡块、限位器、转速传感器等放回指定位置,动力仓盖板复位;
4.车辆驶离测功机,检测结束。

重庆顺通汽车检测有限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