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版语文五年级(上) 3 古诗二首 课件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课件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课件

古诗八:《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二首·其一》
作者:杜甫
描绘了秋天夜晚的凉爽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词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
表达了对真实、宁静生活的思索和追求。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二首ppt课件
古诗一:《满江红·怒发冲冠》
作者:岳飞
描述岳飞在对抗敌人时的豪情壮志和英勇斗志。
词牌:满江红
表达了壮怀激烈、志在必得的决心。
古诗二:《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描述了登高远眺的美景和豁达心胸。
词牌:鹳雀楼
表达了追求上进和挑战自我的精神。
古诗三:《静夜思》
1 作者:李白
词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
表达了对真实、宁静生活的思索和追求。
古诗六:《静夜思》
1 作者:李白
描绘了一个人在寂静夜晚时的思索和感慨。
2 词牌:静夜思
表达了人生短暂,时间宝贵的主题。
古诗七:《春晓》
1
词牌:春晓
2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 的向往。
作者:孟浩然
描绘了春天的清新和朝气蓬勃的景象。
描绘了一个人在寂静夜晚时的思索和感慨。
2 词牌:静夜思
表达了人生短暂,时间宝贵的主题。
古诗四:《春晓》
1
词牌:春晓
பைடு நூலகம்
2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 的向往。
作者:孟浩然
描绘了春天的清新和朝气蓬勃的景象。
古诗五:《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 首·其一》
作者:杜甫
描绘了秋天夜晚的凉爽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二首》(《山居秋暝》《枫桥夜泊》)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二首》(《山居秋暝》《枫桥夜泊》)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自学提示: 1. 请你用笔圈出这两首诗中的景物。 2. 你都想到了哪些画面。 3. 想象着画面读诗文。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清泉石上流。 姑苏城外寒山寺,
竹喧归浣女, 夜半钟声到客船。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忧愁 寂寞 凄凉 寂寥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无公务劳神 无尘世喧嚣 无尔虞我诈 ……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
山居秋暝
枫桥夜泊
山居秋暝
山居:山中的居所。 秋:秋天。 暝:傍晚。
地点 季节 具体时间

枫桥夜泊
“枫桥”—地方。 “夜”—点明了时间 “泊”—是停泊的意思, 点明了事件。
山居秋暝
枫桥夜泊
抓景物 想画面 读诗文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江枫渔火对愁眠。 难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未眠 不眠
夜半钟声到客船。 ……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失眠 月落乌啼霜满天, 无眠
江枫渔火对愁眠。 难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未眠 不眠
夜半钟声到客船。 ……
枫桥夜泊

2020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A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A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A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13页 0071页 0085页 0117页 0198页 0289页 0369页 0479页 0522页 0579页 0627页 0701页 0821页 0823页 0891页 0927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在天晴了的时候 3 古诗二首 清明 惠崇春江晓景 语文乐园一 5 顶碗少年 选读二 有个男孩儿爱唱歌 7 奇异的琥珀 9*居里夫人和她的老师 语文乐园三 11 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题西林壁 选读四 小船,小船 13 飞夺泸定桥 15*延安 语文乐园五 17 圆明园的毁灭 选读七 别了,语文课(二) 18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20*一双新鞋
1 在天晴了的时候
2020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A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精美课件(共145张PPT)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精美课件(共145张PPT)
3.再读一遍,把古诗读通读顺,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夜山
kǒng jīnɡ


cānɡ
天苍
wēi



mánɡ
野茫
chén

lǒng gài
第三步:趣识汉字
“宿”是会意字。 甲骨文、金文的“宿”字, 外面很像一座房子,屋内有一张席子,席子上面 躺着一个人在睡觉。会意为“住宿”的意思。
第四步:读课文
大草原苍茫辽阔,壮丽富饶的风光
品读释疑
夜宿山寺
危楼:高楼,这里指 山顶寺庙的高楼。 (唐)李白
宿:住宿,过夜。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百尺:虚指,这里形容楼很高。 星辰:天上星星的统称。
山顶寺庙的高楼真高啊,人站在楼上好像一伸手
就能摘下天上的星星。
恐:害怕。
惊:惊动。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课前预习
助读资料我先看
李白
唐代著名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绵州(今四川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代表作:《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
《夜宿山寺》写作背景
诗人夜宿深山里面的一个寺 庙,发现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 藏经楼,于是便登了上去。凭栏 远眺,星光闪烁,李白诗性大发, 写下了这一首纪游写景的短诗。
代表作:《静夜思》《望庐山瀑 布》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李白在山间寺庙写的一首诗。 然后再到茫无天际的大草原看一看!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我会认


夜山
kǒng jīnɡ


cānɡ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二首【第2课时】《暮江吟》白居易》课件全篇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二首【第2课时】《暮江吟》白居易》课件全篇

(2)“时鸣.春涧中”中“时鸣”的意思是( B ) A.偶尔、不时地鸣叫 B.一起鸣叫
C.时常鸣叫,叫个不停
课后作业
➢ 完成《点拨》“阅读方法练”。 ➢ 完成《典中点》“基础与提高” 。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一道残阳铺水中,
品析:“铺”形容“残阳”已接近地平线,几 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情景,“铺”字很形象, 写出了秋日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的感觉。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半江瑟瑟半江红。
理解: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表 现出残阳照射下,江面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 景象。
声鸣叫回荡在春日的山涧中。
中切换成画面;最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暮江吟》: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中,晚
霞斜映下的江水一半呈现出碧绿色,一半呈现出鲜红色。九月
初三的夜晚是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珍珠一
样晶莹剔透,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则像一把精巧的弯弓挂在空中。
1.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国学诵读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关山月》李白) 月白庭空树影稀,鹊栖不稳绕枝飞。 (《月下》陆游)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关于月的故事】 嫦娥奔月、吴刚折桂、天狗食月等。
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两首诗描写的情景。
教参考师答点案拨::《首鸟先鸣要涧》把:这在两寂首静诗没读有熟人声练的,深读山明里白,;细然碎的后桂 想花轻一轻想地每落首着诗,中夜都静得描好写像了整哪座些山景全物都是,空抓的住。了月景亮物从的东边哪的 些山头特上点升;起再来充了分,展惊醒开了合山理林的中想的象鸟,儿,将它诗们的不意时境发在出头的一脑声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梳理文意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3.1古诗二首之渭城曲冀教版共23张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3.1古诗二首之渭城曲冀教版共23张PPT
柳色新——柳树充满生机,朋友却要别离, 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在与朋友分别时之所以要写景物,也 是为了反映诗人当时的心情,我们现在写 作文时也常常会用到这种方法,这种方法 就叫“借景抒情”。
渭城这里的柳树—— 渭城这里的空气—— 渭城这里的旅舍—— 渭城这里的朋友—— 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君:对对方的尊称,可以翻译为 “您” 更:再 你就要上路远行了,请再饮一杯酒 吧,出了阳关,你可就再也见不到 老朋友了。
送元二使安西

shě (舍弃)
浥舍
shè (宿舍)
渭城朝雨浥轻尘,
朝雨:早晨的雨。
浥:湿润。
渭城的早晨,刚刚 下过雨,尘土被雨水沾 湿不再飞起。
客舍青青柳色新。
柳色新:柳色新鲜翠绿。 古有折柳送别的习俗,这里
有柳色象征着送别。
旅舍淋过雨后更干净, 路边的杨柳也更加青翠。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文学常识:
1 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崇
信佛教。 2 人物、丛竹、山水,又是唐代山水田园派 的代表。 3 他的诗、画成就都很高,尤以山水诗成就 为最,他的诗被苏轼称为“诗中有画,画中 有诗”,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4 晚年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渭城曲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渭城曲
渭城:秦朝称咸阳,汉代改称为渭城, 在长安西北,渭城北岸。
《渭城曲》原名为《送元二使安西》
元二:作者的友人。古 人常以兄弟排行称呼, 是当时的一种习惯。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课件) (3)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课件) (3)
更 上 一 层 楼。
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思考:你能解释理解“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红色字体的意思吗?
欲:想要。 穷:穷尽。 千里目:看到更远的地方。 更:再。
依 亻+衣=依
甲骨文的“依”就像是婴儿包裹在被子里一样, 包婴儿的被子就像是成年人的衣服,后来人们将“人” 从“衣”中分离出来。所以“依”是依存、依靠的意 思。组词:依靠、依赖、相依为命。
黄河入海(想象)
融情于景

寓理于事
楼 登楼所思 欲穷千里目(博大胸怀)
更上一层楼(包含哲理)
里”。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 日 依 山 尽, 黄 河 入 海 流。 欲 穷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层 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鹳雀楼
旧址在山西省的永济县。因为经常有鹳鸟停留在上 面,所以叫做鹳雀楼。楼一共三层,在楼上可以望见 雄伟的中条山和浩浩荡荡的黄河。

部首:亻 笔画: 8
组词:依偎 依靠 造句:这对情侣互相依偎在一起。
huánɡ
部首: 黄 笔画: 11 组词:黄色 造句:橘子是橙色的,柠檬是黄色的。
诗歌讲解
登上鹳雀楼,诗人看到了什么?
远处:
太阳

楼下 :
黄河

白 日 依 山 尽,
傍晚的太阳靠着中条山落下去了
黄 河 入 海 流。
滔滔黄河水滚滚流入大海调整顺序——“入海流”就是“流入海”。
欲 穷 千 里 目,
想要全部看到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全部景色
请同学们再读古诗,圈出诗人登上鹳雀楼 之后看到的景物。
白日

黄河

jìn
部首: 尸 笔画: 6
组词:尽头 造句:这条路看不到尽头。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古诗二首》优培课件冀教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古诗二首》优培课件冀教版

唐 高适 千 里 黄 云 白 日 曛, 北 风 吹 雁 雪 纷 纷。 莫 愁 前 路 无 知 己, 天 下 谁 人 不 识 君。
“曛”是日落时的余 光,指夕阳西沉时的 昏黄景色。
曛 千 里 黄 云 白 日 曛,
北 风 吹 雁 雪 纷 纷。
北千
风里
吹黄
雁云
雪白

纷日
纷曛 。,

并图

说 明 理 由 。
千 里 黄 云 白 日 曛, 满天阴沉沉的云,太阳也 变得暗暗的;






纷。
北风呼呼地吹,大雁在纷 飞的雪花里朝南飞去。
莫 愁 前 路 无 知 己,
你不要担心新去的地方没有 朋友,
天 下 谁 人 不 识 君。 世上有谁不知道你、不敬 重你呢!
中 哪 一 幅 图 作 插 图 更 合 适
根 据 你 的 理 解 , 这 几 幅


“曛”是日落时的余 光,指夕阳西沉时的 昏黄景色。
曛 千 里 黄 云 白 日 曛,
北 风 吹 雁 雪 纷 纷。
唐 高适 千 里 黄 云 白 日 曛, 北 风 吹 雁 雪 纷 纷。 莫 愁 前 路 无 知 己, 天 下 谁 人 不 识 君。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学古诗,知诗人。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评写

人 西 劝新 尘客 渭 唐 渭 。 出 君。 ,舍 城 城
阳更青朝 曲
关尽青雨
无一柳浥
王 维
故杯色轻
人酒新尘
。,。,
《渭城曲》 渭城:秦时的咸阳,现今陕西省西安,汉改 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 古诗二首【第2课时】《马诗》李贺》课件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 古诗二首【第2课时】《马诗》李贺》课件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走进作者 李贺:(790~816),字长吉, 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 县)人,有“诗鬼”之称,与李
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
李”。 主要作品:《昌谷集》,有 《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 等名篇。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我会写
ɡōu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右部的横折 钩折笔略顿。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整体感知 《马诗》是中唐诗人李贺所作的一组五言绝句, 共二十三首。诗歌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 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不遇于时的 感慨与愤懑。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思考:前两句描写了什么景色? 前两句主要写景,运用比喻,以雪喻沙,以钩
喻月,勾勒了一幅辽阔雄浑的大漠景观。诗人从月
牙联想到弯刀(一种武器),含有思战之意。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品析:后两句主要抒情,运用借代表达了诗人企
盼被当成良马驰骋沙场,为国效力的豪情壮志。这两
句还讲究字句锤炼,以“何当”设问领起,一气呵成, 传达出无限的期盼。“踏清秋”三字,声调铿锵, “清秋”时节草黄马肥,正好驰驱;冠以“快走”二 字,形象地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2.诗中描写的马是什么样子的,在是中画出来。
《马诗》画“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3.将两首诗进行对比,看一看他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两者都以马作为歌咏的对象,都抒发了诗人自己的远大 抱负。 不同点:(1)《房兵曹胡马》是实写马,马的骨架、耳朵是什么 样,跑起来是什么姿态;《马诗》是虚写马,“金络脑”和“快走” 都是诗人假设的形象。(2)《房兵曹胡马》描绘的画面是一幅马图, 有写意有工笔;《马诗》描绘的画面是弯月下大漠如雪的景色。(3) 《房兵曹胡马》的后四句是对马发出的赞叹,寄托情怀;《马诗》的 后两句是对景物的感叹,寄托希望。(4)《房兵曹胡马》运用比喻的

《古诗二首(今日歌)(明日歌)》课件(语文A版三年级下册)PPT课件

《古诗二首(今日歌)(明日歌)》课件(语文A版三年级下册)PPT课件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10月10日
4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多媒体课件
三年级下册
29 古 诗 二 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20年10月2日
1
今日歌
[明]文 嘉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
liáo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2020年10月2日
2
明日歌
[明]文 嘉
gǔn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yōu
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 zhuì
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 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2020年10月2日
3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read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nd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document can be modified, adjusted and printed at will after downloading. Welcome to download!

《古诗二首》(第一课时)课件

《古诗二首》(第一课时)课件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借助图画背一背: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联系生活,说一说
1、当你作文获奖时,老师为了鼓励你,希望你继续努力, 也许会对你说:“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2、学期结束了,你希望好朋友能取得不断的进步,也可以 用这句话鼓励他:“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cénɡ lóu
更上一 层 楼 。
第二课du
写一写:
先观察
依黄
写一写
尽层
视频来自:胡一帆快乐习字资源库

穷尽 山穷水尽
视频来自:胡一帆快乐习字资源库

层叠 层林叠翠
书法时间
写一写:
眼离一尺,看书、写字、两眼 与书本保持一尺的距离。
笔离一寸,握笔的手指要离笔 头一寸,太短的笔头应弃去。
胸离一拳,看书、写字人都要坐 正,胸部与书桌保持一拳的距离。
(唐)王之涣
bái rì yī shān jìn
白 日 依 山 尽,
huánɡ hé rù hǎi liú
黄 河 入 海 流。
yù qiónɡ qiān lǐ mù
欲 穷 千 里 目,
ɡènɡ shànɡ yì cénɡ lóu
更 上 一 层 楼。
初读古诗
打开课本
借助拼音, 把生字读准, 把诗句读通。
练一练
请同学们打开 《语文知识与 能力训练》完 成第一大题。
字词暖身操
一、读一读,写一写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jìn
白日

,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cénɡ lóu
更上一

3《古诗二首清明》语文A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3《古诗二首清明》语文A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3.注重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朗读中体验古诗的韵律美,增强语感;
4.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会运用古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方法,提高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古诗、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文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学会欣赏古诗的美,提高文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启发引导,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古诗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清明》和《卖炭翁》;
4.反思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收获和不足。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鼓励和指导。这种反思与评价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评价能力。
5.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反思与评价等教学策略。这种人性化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问题导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讨。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文内容。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精神。
3.小组合作: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汇报。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

五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二首》渭城曲参考课件

五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二首》渭城曲参考课件

诗中讲了哪些地点,样的送行环 境?
朝雨凄清 柳色新翠
诗中透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朋友依依惜别的深情。
渭城的清晨,一场春雨湿润了 路上的灰尘,客店周围的柳树经过 洗涤润泽格外清新。请你再饮下这 杯酒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 到老朋友了。
一切景语皆情语 朝雨凄清
作者简介
王维,汉族,唐朝河 东蒲州,唐朝著名诗人、 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 士,世称“王右丞”,与 孟浩然合称“王孟”。代 表作品有《相思》、《鸟 鸣涧》、《使至塞上》、 《渭川田家》等。
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邑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渭城曲
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 诗。本诗又名“送元二使安西”, 在唐代就被谱成送别的乐曲,名 《阳关三叠》。三叠即三次叠唱, 除第一句外,每句唱两遍。
景 柳色新翠
远去的忧伤 情
惜别的哀愁 情景交融
1、为好友送行,人们常常用王维《渭城 曲》一诗中的两句“_劝__君__更__尽__一__杯__酒___, __西__出__阳__关__无__故__人__。”来表达对朋友依 依惜别的深情。 2、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歌颂 友谊的千古名句是“___海__内__存__知__己______, _天__涯__若__比__邻________。”

最新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A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A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1 想当一棵树
最新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A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2 美丽的“三潭印月”
最新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A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选读一 “天涯”踏浪
最新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A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A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44页 0061页 0078页 0099页 0131页 0156页 0214页 0216页 0250页 0298页 0366页 0421页 0458页 0493页 0583页 0600页
1 想当一棵树 选读一 “天涯”踏浪 3 古诗二首 宿石邑山中 望洞庭 5*母亲的纯净水 语文乐园二 7*可爱的地球 选读三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9 “诺曼底”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难记 11 古诗二首 望天门山 题临安邸 语文乐园四 13 傲霜篇 选读五 我家有个大花园 15 革命烈士诗二首 17 狼牙山五壮士 语文乐园六 19 寻找幸运花瓣 选读七 代课老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二首
• 中和镇实பைடு நூலகம்中学 徐新菊
教学要求:
▪ 1、反复朗读,体会古诗的节奏、韵律和意 境,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
▪ 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每首古诗的意思,体 会诗的意境。
▪ 3、欣赏诗中的优美词句,有感情地朗读古 诗并能够背诵。
知诗人,解诗题。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后迁 居巩县(今河南巩义市)。唐代大诗人,有``诗圣’’ 之称。杜甫生活的时代,是唐代由胜到衰的转变 时期。他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期的社会现 实,因此,人们称他为现实主义诗人。
绝句 飞 春日迟迟
睡 风送花香
醉人氛围
村居 草长莺飞 拂堤杨柳
春景图 儿童 纸鸢

1、默写古诗。 2、搜集这两个诗人的其他作品。 3、搜集带春的诗句
感谢您的阅读! 为了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 档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 整及打印,欢迎下载!
高鼎,生卒年不 祥,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诗人,其 诗善于描写自然景物。
抓字眼,晓诗意
▪ 迟日:指春日。 ▪ 丽:美丽,秀丽的意思。 ▪ 泥融:泥土变得松软的意思。 ▪ 沙暖:指温暖的沙滩。 ▪ 鸳鸯:是一种水鸟,经常雌雄一起出现。 ▪ 村居:乡村民居。这里指乡村民居的场景。 ▪ 纸鸢:风筝。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