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史复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亲属称谓:在《人类家庭的血亲和姻亲制度》中,摩尔根将所有亲属称谓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即“分类式”和“说明式”;原始民族采用的是“分类式”的称谓文明民族采用的是“说明式”的称谓。所谓“分类式”,就是指对亲属称呼不进行逐个区别,而是分为若干类别;不论被称呼的人与“自身”的亲疏关系如何,凡属同一类别的人即以同一亲属称谓笼统称之。而“说明式”就是对于亲属,或用基本亲属称谓来说明,或将这些基本称谓结合起来加以说明,使每一个与“自身”有亲属关系的人称谓各不相同。“类别式”称谓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马来亚式,第二种是土兰尼亚和加诺万尼亚式。摩尔根认为每一种亲属称谓制度或形式,都是某种婚姻和家庭形式的反映。
集体观念: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指同一社会中所具有的共同信仰和情感;有别于个体观念,集体观念不是从个人自身的生活经验中吸取的,而是通过社会环境,即教育、社会舆论、习俗灌输到人的意识中来的。涂尔干认为人有两种意识,一种意识是个人的,它表现了人们富有特征的意识形态;另一种意识是整个社会集体共有的,它不会随着个体的主观意愿而改变或者消失,他把后者这种不是个人从直接经验中取得、而是由社会强加给个人的意识称为集体观念。集
体观念相当于英美所说的文化。
文化唯物主义:
1)由美国人类学家迈文·哈里斯提出,又称技术经济决定论。2)相同的技术用于相同的环境,会产生出相同的生产劳动安排和产品分配,由此又形成大致相同的社会组织,以及相关的信仰系统。
3)把社会分为三个层次的结构,①基础结构:生产行为模式,人口生产模式。生存的需要;文化与自然的交界面:人类行动的生态、化学、物质限制;行动:克服和改变这些限制的主观努力。②结构:家庭经济行为,政治经济行为:行为关系的保证和秩序。③上层结构:心理、象征、艺术、仪式。
普遍进化论:美国人类学家莱斯里·怀特提出,
1)人类的进化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要经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有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2)判断、衡量文化进化的基本标准也可以是普遍的,衡量文化的尺度:C=ET,文化=能量和技术,用人们怎样掌握和控制能量以及控制能量的多少来衡量文化。
3)他在试图摆脱相对主义的困境,寻找一个客观中立的评价标准,不掺杂价值判断的衡量文化。
《萨摩亚人的成年》:
1)美国人类学家米德的著作。
2)小孩到了青春期都会经历一个反抗期,心理成熟但是社会方面还未成熟,要经历一个青春期危机,它不是一个生理学现象,而是一个社会文化现象。
3)美国社会的青春期危机没有人类学的普遍性,这个原因是美国社会对待性的态度,社会认为他们的性还未成熟,不应该有性的行为,造成青少年的性压抑,由此造成青春期危机。萨摩亚人对待孩子,在性的方面比较宽容,使孩子从未成年到成年的过程比较平缓,因此没有青春期危机。
4)使美国社会对于他们所持的对于性的态度进行一种反思,使得其态度有所改变。
机械团结:由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结合关系是以“同质”为基础的机械结合关系,这种关系产生一种惩罚性的社会规范;机械结合的基础是把个人同化为具有共同信仰和感情的整体,其团结的取得是以牺牲个性为代价的,周期的宗教仪式同机械结合紧密联系在一起。构建在观念、习俗、规范的同质之上,个体身份的独立性与生计的自主性成反比。
有机团结:涂尔干提出,现代工业社会中,人们的结合关系是以“分工”为基础的有机结合关系,社会分工造成异质性和相互依赖两种后果,这种关系产生一种倾向于赔偿性的法律;有机结合主张维护人的个性,个体部分的个性越鲜明,社会的团结或合作越牢固,因为相互依赖的程度越高。建立在社会分工、异质性的基础之上,个体身份的独立性与生计的自主性成反比。
社会事实:涂尔干提出;包括制度、习俗、观念;社会事实有两个特征,一是外在性,先于个人,外在于个人不以个人的消亡而消亡,二是强质性,有组织的形式(制度、习俗等),无组织的形式(舆论、教育等);社会现象自成其类,不同于心理现象和生物现象,社会现象的成因只能从社会事实中寻找,只能根据社会事实解释社会现象。
10.文化圈:
1)根据文化特质分布来区分的历史-地理区域,例如稻米文化圈、骑马文化圈等。
2)传播学派和历史文化学派所用的概念,其基本假设是文化的相似性是由文化的传播和借取造成的——与进化论和文化生态学假设的分歧:人们能否各自发明出相似的文化。3)文化圈的划分旨在探讨具体文化特质的起源和传播的历史途径,例如,在一些人(格雷布内尔)看来,那些仅分布在某一文化圈中心的可能是最近发明的,而那些扩散、分布
在该区域边缘地带的文化特质则是古老的,等等。
11.基本人格:由美国人类学家卡迪纳提出,指一个社会成员所具有的,表现出来的大致相似的性格,做人和是非判断的标准。
12.多线进化论: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提出,
1)文化的相似性可以产生于具有不同传统、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承认文化的平行进化,文化的相似性可以存在于不同的地区,这种相似的原因不一定是有相同的历史,可以产生于不同的传统和历史中。
2)可以根据文化对生态的适应来解释这种文化的相似性。3)这种文化的相似性所反映的并不是所处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相同,是反映了文化发展的一般通则——文化的生态适应。13.日常生活的不可测量性: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人们具有主观能动性,日常生活中的人们具有主观动力;并不是任何动机都可以被约化进文化纲要表格,或被约化为可观察的行为;抽象出来的习俗和行为规则可能离真实生活有距离,人们未必完全在遵循这些规则生活。
14.残余法:
1)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等人提出。
2)现实一些看上去荒诞、无足轻重的习俗、信仰、文化在过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他们是原始文化进化的残余。3)通过对这些残余的分析,我们能够确认文化的进化。
15.万物有灵论:泰勒提出,又称泛灵论,认为宗教起源于梦、死亡的思考和解释,宗教源于人类对自然现象、生命现象的好奇,它是一个认知的结果,用来缓解人们对外界无知产生的焦虑,它是一个心理的、认知的解释。
16.普拉路亚婚:
1)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提出。
2)“普拉路亚”,夏维夷语,意为“亲密的朋友”。
3)族外群婚。由若干嫡系的和旁系的姐妹集体地同彼此的丈夫婚配(丈夫不一定有亲属关系),或若干嫡系的和旁系的兄弟集体地同彼此的妻子婚配(妻子也不一定有亲属关系)而建立的家庭。总之,是一群男子与一群女子的集体婚姻。17.血缘婚:摩尔根提出,这是从“乱婚”即杂乱性交关系的原始状态中发展出来的第一种家庭形式;嫡系与旁系的兄弟姐妹们相互婚配而建立家庭,但是禁止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婚姻。
18.群婚:亦称“共夫共妻制”。指一群男子和一群女子互为夫妻的婚姻家庭形式。始于原始群向氏族公社的过渡时期,氏族即从群婚直接产生。其经历了两个阶段,初级形式为“血缘婚”,较高一级为“普拉路亚婚”。至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为对偶婚形式所替代。
19.文化整体论: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提出,每一文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