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操作系统教案

合集下载

《操作系统》完整版教案1-6单元全

《操作系统》完整版教案1-6单元全
讲授法
启发式
多媒体
课件演示
思考
交流互动
记录笔记
问题引入
(1)可变分区存储管理;
讲授法
启发式
多媒体
课件演示
教师:提问
学生:讨论
知识讲解
知识点5:可变分区存储管理
讲授法
启发式
多媒体
课件演示
思考
交流互动
记录笔记
课堂
总结
8.存储管理基本功能;
2.连续存储管理方式
教师讲解
多媒体
Hale Waihona Puke 课件演示整理笔记引导创新
课后作业
教学内容
(1)页式存储管理;
重点:
(1)页式存储管理方式;
难点:
(1)页式存储管理方式
课后作业
1.习题一、二
2.习题三8
教学过程设计
存储管理(2)(2学时)
主要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师生活动
问题引入
(1)页式存储管理方式;
讲授法
启发式
多媒体
课件演示
教师:提问
学生:讨论
知识讲解
知识点1:页式存储管理方式;
课件演示
整理笔记
引导创新
课后作业
1.习题一、二
2.习题三2、3、4
教师讲授
多媒体
布置作业
提出要求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单元设计2
第7章:进程的并发(2)
授课教师:操作系统课程组
授课班级:
学时:2
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室
教学素材
教材、课件、授课录像等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
(1)理解和掌握进程的同步知识;

《操作系统》课程教案

《操作系统》课程教案

《操作系统》课程教案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和作用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分类理解操作系统的历史和发展1.2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操作系统的组成:内核、shell、文件系统、设备驱动程序操作系统的分类: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分布式系统操作系统的历史和发展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发展历程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组成和作用开展小组讨论,比较不同类型的操作系统1.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组成和分类实例:Windows、Linux、macOS等操作系统的特点1.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操作系统的概念和组成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不同类型操作系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操作系统知识的学习第二章:进程管理2.1 教学目标了解进程的定义和作用掌握进程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策略理解进程同步和互斥的概念2.2 教学内容进程的定义和作用进程管理的基本方法:进程调度、进程同步、进程互斥进程同步和互斥的实现:信号量、管程、事件等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进程的定义和作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进程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开展小组讨论,探讨进程同步和互斥的实现方式2.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进程的定义、进程管理的方法和策略、进程同步和互斥的概念实例:进程调度算法、信号量的使用2.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进程的定义和作用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进程管理方法和策略的理解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进程同步和互斥知识的学习第三章:内存管理3.1 教学目标了解内存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内存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策略理解内存分配和回收的原则3.2 教学内容内存的定义和作用内存管理的基本方法:分页、分段、虚拟内存内存分配和回收的原则:首次适应法、最佳适应法、最坏适应法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内存的定义和作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内存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开展小组讨论,探讨内存分配和回收的原则3.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内存的定义、内存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内存分配和回收的原则实例:分页算法、分段算法、虚拟内存的实现3.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内存的定义和作用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内存管理方法和策略的理解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内存分配和回收知识的学习第四章:文件管理4.1 教学目标了解文件的定义和作用掌握文件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策略理解文件系统的结构和组织方式4.2 教学内容文件的定义和作用文件管理的基本方法:文件的创建、删除、打开、关闭等文件系统的结构和组织方式:目录结构、文件存储方式、文件访问控制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文件的定义和作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文件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开展小组讨论,探讨文件系统的结构和组织方式4.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文件的定义、文件管理的方法和策略、文件系统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实例:Linux、Windows等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管理4.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文件的定义和作用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文件管理方法和策略的理解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文件系统结构和组织方式知识的学习第五章:设备管理5.1 教学目标了解设备的定义和作用掌握设备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策略理解设备驱动程序第六章:设备管理(续)5.2 教学内容设备驱动程序:概念、作用和实现方式设备管理的基本方法:设备分配、设备请求调度、设备控制设备管理的高级主题:I/O中断处理、DMA传输、虚拟设备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设备驱动程序的概念和作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设备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开展小组讨论,探讨设备管理的高级主题5.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设备驱动程序的概念、设备管理的方法和策略、设备管理的高级主题实例:硬盘驱动程序、打印机驱动程序、I/O中断处理5.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设备驱动程序的定义和作用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设备管理方法和策略的理解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设备管理高级主题知识的学习第七章:操作系统用户界面7.1 教学目标了解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的定义和作用掌握操作系统用户界面的基本设计和实现方法理解图形用户界面(GUI)和命令行用户界面(CLI)的差异和优缺点7.2 教学内容用户界面的定义和作用用户界面的基本设计原则:用户友好性、易用性、可访问性GUI和CLI的设计和实现方法:窗口管理、事件处理、命令解析7.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用户界面的定义和作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用户界面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开展小组讨论,探讨GUI和CLI的差异和优缺点7.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用户界面的定义、用户界面的设计和实现方法、GUI和CLI的差异和优缺点实例:Windows操作系统、Linux终端、macOS的Finder7.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操作系统用户界面的定义和作用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用户界面设计和实现方法的理解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GUI和CLI差异和优缺点知识的学习第八章:操作系统安全8.1 教学目标了解操作系统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操作系统安全的基本机制和策略理解操作系统的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8.2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安全机制:访问控制、身份验证、加密、审计安全策略:最小权限原则、安全分层模型、安全内核常见安全威胁:恶意软件、漏洞攻击、social engineering防护措施: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安全更新8.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操作系统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安全机制和策略开展小组讨论,探讨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8.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操作系统安全的定义、安全机制和策略、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实例:操作系统安全漏洞案例分析、安全防护工具的使用8.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操作系统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安全机制和策略的理解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知识的学习第九章:操作系统性能分析9.1 教学目标了解操作系统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操作系统性能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工具理解操作系统性能优化和调优的策略9.2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性能分析方法:基准测试、模拟、监控和分析工具性能评价指标:响应时间、吞吐量、资源利用率性能优化策略:进程调度优化、内存管理优化、文件系统优化9.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操作系统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性能分析方法和工具开展小组讨论,探讨性能优化和调优的策略9.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操作系统性能的定义、性能分析方法和工具、性能优化和调优的策略实例:操作系统性能监控工具(如top, vmstat)的使用、性能优化的案例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1. 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理解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核心组件的基本概念,以及它在资源管理、程序执行和用户界面方面的关键作用。

操作系统 教案

操作系统 教案

操作系统教案教案标题:操作系统教案目标:1. 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 掌握操作系统的分类和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3. 理解操作系统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4. 学习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5. 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命令;6. 培养学生的操作系统使用和故障排除能力。

教案步骤:第一步:引入(5分钟)介绍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引发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步:讲解操作系统的分类和特点(10分钟)1. 介绍操作系统的分类: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等;2. 解释每种操作系统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第三步:介绍操作系统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10分钟)1. 强调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性;2. 介绍操作系统在个人电脑、服务器、嵌入式系统等领域的应用。

第四步: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15分钟)1. 演示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包括硬盘分区、文件系统选择等;2. 介绍操作系统的配置,如语言设置、网络配置等。

第五步: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命令(20分钟)1. 演示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如文件管理、应用程序运行等;2. 介绍操作系统的常用命令,如cd、dir、mkdir等。

第六步:操作系统的故障排除(15分钟)1. 讲解常见的操作系统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法;2. 演示如何使用系统工具进行故障排查和修复。

第七步:小结和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操作系统的重要性和学习操作系统的意义。

教案评估: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对操作系统概念和功能的理解程度;3. 学生对操作系统安装、配置和基本操作的掌握程度;4. 学生在操作系统故障排除方面的能力。

教案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操作系统的实际操作和实验;2. 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特定操作系统的原理和内部机制;3. 鼓励学生参与操作系统相关的项目和竞赛,提升实践能力。

教案注意事项:1. 针对不同教育阶段的学生,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2. 结合实际案例和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案Windows 7操作系统

教案Windows 7操作系统

教案Windows 7操作系统《教案 Windows 7 操作系统》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 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使学生掌握 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如桌面操作、窗口操作、文件和文件夹管理等。

3、培养学生运用 Windows 7 操作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桌面布局和基本操作。

(2)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包括创建、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

2、难点(1)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路径概念。

(2)掌握系统设置和个性化操作。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 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2、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过程。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过程1、导入在开始学习 Windows 7 操作系统之前,先提问学生是否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计算机的经验。

通过简单的交流,引出本节课的主题——Windows 7 操作系统。

2、知识讲解(1)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概述向学生介绍 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特点,如稳定性、安全性、易用性等。

讲解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版本,如家庭普通版、家庭高级版、专业版、旗舰版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2)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桌面展示 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桌面,讲解桌面图标的含义和作用,如“计算机”“回收站”“网络”等。

介绍任务栏的组成部分,如“开始”按钮、快速启动栏、应用程序区、通知区域等,并演示如何使用任务栏进行操作。

(3)窗口操作打开一个窗口,如“计算机”窗口,讲解窗口的组成部分,如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地址栏、状态栏等。

演示窗口的基本操作,如最大化、最小化、还原、关闭等,以及窗口的移动和缩放。

(4)文件和文件夹管理讲解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文件是存储信息的基本单位,文件夹是用于组织和管理文件的容器。

Windows操作系统教学教案

Windows操作系统教学教案

Windows操作系统教学教案第一章:Windows操作系统简介1.1 课程目标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基本功能1.2 教学内容Windows操作系统的起源和发展历程Windows操作系统的特点和优势Windows操作系统的应用领域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特点和优势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和讨论Windows操作系统的应用领域1.4 教学资源投影仪:用于展示Windows操作系统的图片和视频计算机:用于演示Windows操作系统的功能1.5 教学步骤1.5.1 导入通过展示Windows操作系统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1.5.2 新课导入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介绍Windows操作系统的特点和优势1.5.3 案例分析通过实例展示Windows操作系统的应用领域1.5.4 学生实践引导学生亲自操作计算机,体验Windows操作系统的功能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第二章: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与启动2.1 课程目标学会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和步骤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的启动和退出过程2.2 教学内容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和步骤Windows操作系统的启动和退出过程2.3 教学方法演示法:演示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和步骤指导法:引导学生操作计算机,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2.4 教学资源计算机:用于演示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投影仪:用于展示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步骤2.5 教学步骤2.5.1 导入通过展示Windows操作系统的启动过程,引起学生的兴趣2.5.2 新课导入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和步骤介绍Windows操作系统的启动和退出过程2.5.3 演示与讲解演示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讲解安装步骤和注意事项2.5.4 学生实践引导学生亲自操作计算机,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第三章: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与基本操作3.1 课程目标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布局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3.2 教学内容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布局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3.3 教学方法演示法:演示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布局和基本操作指导法:引导学生操作计算机,掌握基本操作方法3.4 教学资源计算机:用于演示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和操作投影仪:用于展示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和操作步骤3.5 教学步骤3.5.1 导入通过展示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引起学生的兴趣3.5.2 新课导入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布局介绍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3.5.3 演示与讲解演示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布局和基本操作讲解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3.5.4 学生实践引导学生亲自操作计算机,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和基本操作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第四章:Windows操作系统的高级功能4.1 课程目标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高级功能学会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高级功能4.2 教学内容Windows操作系统的高级功能Windows操作系统高级功能的应用4.3 教学方法演示法:演示Windows操作系统的高级功能指导法:引导学生操作计算机,使用高级功能4.4 教学资源计算机:用于演示Windows操作系统的高级功能投影仪:用于展示Windows操作系统的高级功能步骤4.5 教学步骤4.5.1 导入通过展示Windows操作系统的高级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4.5.2 新课导入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高级功能介绍Windows操作系统高级功能的应用4.5.3 演示与讲解演示Windows操作系统的高级功能讲解操作步骤第六章:文件管理6.1 课程目标学会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进行文件管理熟悉文件夹和文件的基本操作6.2 教学内容文件管理的基本概念文件夹和文件的基本操作6.3 教学方法演示法:演示文件夹和文件的基本操作指导法:引导学生操作计算机,进行文件管理6.4 教学资源计算机:用于演示文件管理操作投影仪:用于展示文件管理步骤6.5 教学步骤6.5.1 导入通过展示文件夹和文件,引起学生的兴趣6.5.2 新课导入讲解文件管理的基本概念介绍文件夹和文件的基本操作6.5.3 演示与讲解演示文件夹和文件的基本操作讲解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6.5.4 学生实践引导学生亲自操作计算机,进行文件管理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第七章:应用程序的使用7.1 课程目标学会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使用应用程序熟悉常用应用程序的基本操作7.2 教学内容应用程序的基本概念常用应用程序的基本操作7.3 教学方法演示法:演示常用应用程序的操作指导法:引导学生操作计算机,使用应用程序7.4 教学资源计算机:用于演示应用程序操作投影仪:用于展示应用程序步骤7.5 教学步骤7.5.1 导入通过展示常用应用程序,引起学生的兴趣7.5.2 新课导入讲解应用程序的基本概念介绍常用应用程序的基本操作7.5.3 演示与讲解演示常用应用程序的操作讲解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7.5.4 学生实践引导学生亲自操作计算机,使用应用程序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第八章:系统设置与优化8.1 课程目标学会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进行系统设置熟悉系统优化方法8.2 教学内容系统设置的基本概念系统优化的方法和技巧8.3 教学方法演示法:演示系统设置和优化的方法指导法:引导学生操作计算机,进行系统设置和优化8.4 教学资源计算机:用于演示系统设置和优化操作投影仪:用于展示系统设置和优化步骤8.5 教学步骤8.5.1 导入通过展示系统设置和优化,引起学生的兴趣8.5.2 新课导入讲解系统设置的基本概念介绍系统优化的方法和技巧8.5.3 演示与讲解演示系统设置和优化的方法讲解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8.5.4 学生实践引导学生亲自操作计算机,进行系统设置和优化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第九章:网络安全与维护9.1 课程目标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网络安全知识学会维护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全9.2 教学内容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全维护方法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演示法:演示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全维护方法9.4 教学资源计算机:用于演示网络安全维护操作投影仪:用于展示网络安全维护步骤9.5 教学步骤9.5.1 导入通过展示网络安全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9.5.2 新课导入讲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介绍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全维护方法9.5.3 演示与讲解演示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全维护方法讲解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9.5.4 学生实践引导学生亲自操作计算机,进行网络安全维护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第十章:Windows操作系统的故障排除10.1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至第四章中关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起源、发展、特点、安装、启动和界面的内容是基础知识的介绍,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需要重点关注。

操作系綂教案

操作系綂教案

• 一、基本概念 • 1.文件 • 文件是有名称的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是 • • • •
Windows XP中最基本的存储单位。 (1)文件名 (2)文件图标 (3)文件属性 只读
• • • •
隐藏 存档 2.文件夹 文件夹可以看作是一个容器,它用于“盛 放”文件和文件夹。 • 3.路径 • 在Windows XP中,路径指文件和文件夹的 具体位置。
图4-9
• 任务二 磁盘维护 • 一、检查磁盘
图4-11
图4-10
• • • •
二、磁盘碎片整理 1.磁盘碎片 2.磁盘碎片整理 三、磁盘清理
图4-12
图4-13
图4-14
图4-15
图4-16
图4-17
图4-18
图4-19
图4-20
图4-21
图4-22
图4-23
模块五 安装Windows XP
• • • • • •
4.快捷方式 快捷方式文件是一种特殊文件。 二、我的电脑 三、资源管理器 1.启动 单击“开始”→“所有程序”→“附 件”→“Windows资源管理器”命令。 • 单击“开始”按钮,右击“我的电脑”, 选“资源管理器”。
图3-1
• 单击“开始”按钮,右击“我的电脑”, • • • • • •
图6-12
• 七、日期、时间、语言和区域设置
图6-13
图6-14
图6-15
• 八、查看计算机基本信息
图6-16
• 九、调整Windows视觉效果和性能 • 十、键盘设置 • 十一、鼠标设置
图6-17
图6-18
图6-19
图6-20
图6-21
• 1.鼠标键的设置
图6-22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和分类。

2、帮助学生掌握常见操作系统(如 Windows、Linux 等)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对操作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意识,能够解决常见的操作系统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分类。

常见操作系统的操作界面和基本命令。

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和系统设置。

2、难点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和内存管理原理。

处理操作系统故障和错误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操作系统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操作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系统中操作系统的作用,例如:“当我们打开电脑,是什么让我们能够方便地运行各种程序和进行各种操作?”2、知识讲解介绍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同时也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

阐述操作系统的功能,包括处理器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作业管理等。

讲解操作系统的分类,如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并举例说明。

3、操作系统示例以 Windows 操作系统为例,展示其桌面环境、开始菜单、任务栏等界面元素。

演示文件的创建、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

介绍系统设置,如显示设置、网络设置、用户账户管理等。

对于 Linux 操作系统,介绍其命令行界面,演示常用命令,如 ls (列出目录内容)、cd(切换目录)、mkdir(创建目录)等。

4、进程和内存管理解释进程的概念,即正在运行的程序实例。

说明进程的状态(就绪、运行、阻塞)及其转换条件。

讲解内存管理的方式,如分页存储管理、分段存储管理。

5、系统维护和故障处理强调定期进行系统更新和病毒查杀的重要性。

介绍常见的操作系统故障,如死机、蓝屏等,并讲解一些简单的解决方法。

6、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操作系统相关的练习题,如让学生在特定操作系统中完成一系列操作任务,或者分析一些进程和内存管理的案例。

windows7操作系统基础知识教案

windows7操作系统基础知识教案

windows7操作系统基础知识教案教案:Windows 7操作系统基础知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介绍Windows 7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

内容包括:1. Windows 7的操作界面及基本操作2. 桌面和窗口的基本操作3.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4. 应用程序的安装与卸载5. 系统设置与维护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Windows 7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3. 学生能够了解如何安装和卸载应用程序。

4. 学生能够进行基本的系统设置与维护。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Windows 7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应用程序的安装与卸载,系统设置与维护。

难点:应用程序的安装与卸载,系统设置与维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计算机若干台,每台计算机安装Windows 7操作系统。

2. 投影仪一台。

3. 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打开计算机,进入Windows 7操作系统,观察并描述桌面及任务栏的布局。

2. 讲解Windows 7的操作界面及基本操作:窗口的打开、关闭、最小化、最大化等。

3. 讲解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新建、删除、移动、复制文件和文件夹等。

4. 讲解如何安装和卸载应用程序:通过“开始”菜单,使用“控制面板”中的“程序和功能”进行安装和卸载。

5. 讲解基本的系统设置与维护:日期和时间的设置,输入法的切换,系统更新等。

6. 例题讲解:以一个具体的应用程序安装为例,讲解安装过程。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行安装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并学会卸载。

8. 作业布置: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Windows 7操作系统基本知识1. 操作界面及基本操作2. 桌面和窗口的基本操作3.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4. 应用程序的安装与卸载5. 系统设置与维护七、作业设计1. 请描述Windows 7操作系统的操作界面及基本操作。

2. 请讲解如何进行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最新WIN7操作系统教案

最新WIN7操作系统教案

最新WIN7操作系统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 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使学生掌握 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安装和基本设置方法。

3、教会学生熟练使用 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常用功能,如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网络连接等。

4、培养学生解决 Windows 7 操作系统常见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安装步骤和注意事项。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操作,包括创建、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等。

系统设置,如桌面个性化、屏幕分辨率调整、电源管理等。

网络连接的设置和使用,包括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

2、难点理解 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系统架构和工作原理。

解决 Windows 7 操作系统中的故障和错误,如驱动程序问题、系统崩溃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 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2、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系统的功能和操作流程。

3、实践法: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准备1、计算机教室,安装有 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2、投影仪和屏幕,用于演示操作过程。

3、相关的教学课件和资料。

五、教学过程1、导入提问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了解程度,引导学生思考操作系统的作用。

介绍 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广泛应用和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Windows 7 操作系统概述讲解 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版本,如家庭普通版、家庭高级版、专业版、旗舰版等。

介绍 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界面特点,如任务栏、开始菜单、窗口等。

强调 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易用性。

3、 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安装讲解安装 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硬件要求,如处理器、内存、硬盘空间等。

介绍 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包括光盘安装、U盘安装等。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教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教案
(1) 用户独占全机,即一台计算机的全部资源由上机用 户所独占。
(2) CPU等待人工操作。当用户进行装带(卡)、卸带(卡) 等人工操作时,CPU及内存等资源是空闲的。
整理课件 13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2. 脱机输入/输出(Off-Line I/O)方式 为了解决人机矛盾及CPU和I/O设备之间速度不匹配的矛 盾,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了脱机I/O技术。该技术是事先将 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装入纸带输入机,在一台外围机 的控制下,把纸带(卡片)上的数据(程序)输入到磁带上。当 CPU需要这些程序和数据时,再从磁带上高速地调入内存。
整理课件 9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图1-2 I/O软件隐藏了I/O操作实现的细节
整理课件 10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1.1.3 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 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利用率 2. 方便用户 3. 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 4.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 不断提出新的应用需求
整理课件 11
整理课件
2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1.1 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 1.2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1.3 操作系统的基本特性 1.4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1.5 OS结构设计 习题
整理课件 3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1.1 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
操作系统的目标与应用环境有关。例如在查询系统中所 用的OS,希望能提供良好的人—机交互性;对于应用于工 业控制、武器控制以及多媒体环境下的OS,要求其具有实 时性;而对于微机上配置的OS,则更看重的是其使用的方 便性。
(1) 人—机交互。 (2) 共享主机。
整理课件 26
第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操作系统引论

河大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操作系统》教案3篇

河大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操作系统》教案3篇

河大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操作系统》教案3篇认识 windows 操作系统教学目标:1、熟练的打开桌面上的图标2、了解开始菜单栏、快速工具栏、布告栏的作用3、会运用任务栏进行各种操作4、能熟练掌握开机和关机的顺序。

教学重点:1、图标的打开方法2、开始菜单栏、任务栏、布告栏的作用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教具使用:计算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软件就是操作系统,它负责整个计算机资源的管理。

最初流行的操作系统是Dos,需要用户键入口令才能执行操作,后来逐渐出现了以windows为代表的图形操作系统,windows98、windows 2000和windows XP是目前最流行的视窗操作系统。

在本章中,我们以windows xp版本为例,学习windows 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方法一、桌面的组成:桌面背景、图标、图标名、开始菜单栏、快速启运工具栏、任务栏、布告栏。

二、各部分的功能:桌面背景:指Windows桌面的背景图案,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更换.图标:一个图标代表一个应用程序,在图标上双击左键,就会激活并执行这个应用程序.图标名:显示这个应用程序的作用.开始菜单栏:单击它,可以进入Windows xp的开始菜单,并执行各项功能.快速启动工具栏:只需要单击图标就可以打开该软件。

开始菜单栏和快速启动工具栏相比:不同点:快速启动工具栏的图标:单击;桌面上的图标:双击相同点:作用相同。

任务栏:1、每打开一个窗口,在任务栏上自动生成一个按钮。

2、可以在多个窗口之间来回切换。

布告栏:显示计算机一些设备的连接状态,输入法、时钟、音箱按钮都在这里显示。

三、计算机的打开和关闭:1、启动计算机:(1)、先打显示器电源开关。

(2)、再打开主机箱上的电源开关。

2、关闭计算机:开始-关闭计算机-关闭只有正确的打开和关闭计算机,我们才能够很好的使用计算机,延长计算机的寿命。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桌面的组成用其各部分的功能,重点是如何打开图标,及开始菜单栏、快速启动工具栏、任务栏和布告栏的作用。

操作系统教案

操作系统教案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一)具体知识点1.操作系统概念2.操作系统的形成与发展3.操作系统的功能(二)学习要求了解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中的作用,操作系统具体做什么,以及各类操作系统的特点。

(三)本章节体系1.操作系统概念操作系统既是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员,又是计算机系统用户的服务员。

资源管理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目标,给用户服务以尽可能多的服务项目和最大的方便为宗旨。

管理与服务的功能用一组程序来描述,这组程序通过事件驱动以并发的执行方式发挥作用。

人们把这组程序称为操作系统,它是计算机系统中极为重要的系统软件。

2.操作系统类型单用户操作系统多道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网络操作系统3.操作系统运行环境计算机硬件所提供的支持构成现代操作系统的硬件环境,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中断机构。

事件引发中断,中断必须加以处理,操作系统由此被驱动。

操作系统是一个众多程序模块的集合。

根据运行环境,这些模块大致分为3类:第1类是在系统初启时便与用户程序一起主动参与并发运行的,如作业管理程序、输入输出程序等。

它们由时钟中断、外设中断所驱动。

第2类是直接面对用户态(亦称常态、或目态)程序的,这是一些“被动”地为用户服务的程序。

这类程序的每一个模块都与一条系统调用指令对应,仅当用户执行系统调用指令时,对应的程序模块才被调用、被执行。

系统调用指令的执行是经过陷入中断机构处理的。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第2类程序也是由中断驱动的。

第3类是那些既不主动运行也不直接面对用户程序的、隐藏在操作系统内部的、由前2类程序调用的模块。

既然前2类程序是由中断驱动的,那么第3类程序也是由中断驱动的。

应当注意,操作系统本身的代码运行在核心态(亦称管态、特态)。

从用户态进入核心态的唯一途径是中断。

UNIX中的trap指令是专供用户程序进入UNIX核心而设置的。

4.操作系统启动过程操作系统的初启是比较复杂的,随着版本或计算机类型而不同。

大体上说,有以下过程:首先执行ROM中的自举程序,然后操作系统本身的引导程序取得控制权。

使用Windows10操作系统 教案

使用Windows10操作系统 教案

课题Windows10操作系统课时2课时(90 min)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类型和特点;(2)熟悉Windows 10的视窗元素;(3)掌握Windows 10的基本操作;(4)掌握安装与卸载应用程序及驱动程序的方法。

思政育人目标: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体会科技改变生活,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掌握知识,为科技发展贡献自身力量。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操作系统的功能及类型、特点;(2)认识win10 的视窗元素。

教学难点:(1)掌握win10的基本操作;(2)掌握安装与卸载应用程序及驱动程序。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问答法、讨论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第1节课:考勤(3min)→问题导入(7min)→学习新知(30 min)→课堂互动(3 min)→评价修正(2 min)第2节课:问题导入(3min)→学习新知(30 min)→课堂互动(5 min)→任务布置(2 min)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考勤(3 min)⏹【教师】清点上课人数,记录好考勤⏹【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问题导入(5 min)⏹【教师】提出问题观看视频并总结添加与更改桌面图标的方法之后随机提问⏹【学生】观看、归纳、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同学们的发言并演示添加与更改桌面图标的具体操作步骤1在桌面空白处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个性化”选项,打开“设置”窗口步骤2在“个性化”列表中选择“主题”选项,然后选择窗口右侧的“桌面图标设置”选项,打开“桌面图标设置”对话框,创设情境,激发动机告知目标,引起注意,激发主观能动性。

在“桌面图标”设置区选中要在桌面上显示的图标前的复选框步骤3 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在桌面上显示选中的常用图标⏹【学生】聆听、观看、记忆学习新知(35 min)⏹【教师、学生互动】师:刚组装的计算机能直接使用吗?生:不能。

《操作系统》课程教案

《操作系统》课程教案

《操作系统》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2.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3. 学时:64学时4. 学分:4学分5. 适用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6. 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概念和技术,培养学生运用操作系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和作用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操作系统的类型和结构2. 进程管理进程与线程的基本概念进程的创建、调度和终止线程同步与互斥死锁与饥饿3. 内存管理内存分配与回收策略虚拟内存技术页面置换算法内存保护与共享4. 文件系统文件与文件系统的概念文件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目录结构与文件权限文件系统的实现技术5. 输入/输出管理I/O系统结构设备驱动程序中断处理与DMA传输I/O调度策略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授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概念和技术。

2. 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实际应用和编程方法。

3.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操作系统案例,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应用场景。

四、教学要求1. 知识要求: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概念和技术。

2. 能力要求:具备运用操作系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国内外优秀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等。

2. 课件:制作精美、清晰的课件,辅助教学。

3. 实验设备:计算机及相关硬件设备。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相关学术文章、视频教程等,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5. 交流平台:建立课程QQ群、群等,方便学生与教师沟通交流。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分配:操作系统概述:4学时进程管理:12学时内存管理:8学时文件系统:8学时输入/输出管理:8学时实验与讨论:16学时2. 教学进度:第1-4周:操作系统概述、进程管理第5-8周: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第9-12周:输入/输出管理、实验与讨论七、考核方式1. 期末考试:总分100分,占比80%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案例分析题2. 实验报告:总分20分,占比20%实验内容:根据实验要求完成相关实验操作报告要求:内容完整、分析深入、论述清晰八、课程评价1. 学生评价: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课程收获、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情况。

操作系统课程教案修订版

操作系统课程教案修订版

《操作系统》课程教案一、课程定位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基础课程,属于必修课程。

在课程设置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特点是概念多、抽象和涉及面广。

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及组成;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概念和相关新概念、名词及术语;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特点、设计技巧和方法;对常用计算机操作系统会进行基本的操作使用。

按照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该课程开设在第三学期。

本课程的先导课程为《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数据结构》和《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后续课程为《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

二、课程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操作系统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实际动手编程能力。

(一)知识目标1.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类型、特征以及结构设计。

2.掌握进程和线程。

3.掌握死锁的预防、避免、检测和恢复。

4.掌握作业调度、进程调度、调度准则、调度算法、线程调度等。

5.掌握存储管理中的分区法、分页技术、分段技术、段页式技术等。

6.掌握文件系统的功能和结构、目录结构和目录查询、文件和目录操作。

7.掌握输入/输出管理、用户接口服务、嵌入式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

(二)素质目标1.熟练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

2.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3.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设计技巧。

(三)职业能力培养目标1 .初步具备辩证思维的能力。

2 .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三、课程设计(一)设计理念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

按照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来确定课程的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机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从业能力。

(二)设计思路1.以“够用、适用、实用”为目标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2.考虑后序课程需要,突出重点,强化专业应用。

3.注重课堂教学互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操作系统教案

操作系统教案

操作系统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掌握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特点;3. 熟悉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分类;4. 了解操作系统的相关技术和应用领域。

二、教学重点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特点;3.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分类。

三、教学难点1.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特点;2.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分类。

四、教学过程【引入】通过展示一段计算机系统运行的视频,引起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操作系统的好奇心。

【导入】与学生进行简短的讨论,了解他们对操作系统的了解程度和对它的好奇心。

引导学生提出关于操作系统的问题。

【知识讲解】1. 操作系统的定义与作用(可以以图表、案例等形式进行讲解)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重要的软件部分,它管理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一个友好、高效、安全的运行环境。

2.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特点(可采用分类逐个讲解的方式)- 进程管理: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进程;- 存储管理: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资源;- 文件管理:对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进行管理和维护;- 设备管理: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设备;- 用户接口:为用户提供操作和交互的界面;- 安全性:保护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分类(可采用时序逐个介绍的方式)- 手动操作阶段:人工操作计算机设备;- 单道批处理阶段:实现一次只能处理一个作业;- 多道批处理阶段:实现同时处理多个作业;- 分时操作系统:实现多用户同时使用计算机系统;- 实时操作系统:要求系统在严格的时间限制内完成任务;- 分布式操作系统:将计算机系统的各个部分连接在一起。

【讨论与归纳】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梳理操作系统的核心概念和关键知识点,帮助他们加深对操作系统的理解。

【拓展延伸】介绍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操作系统应用,如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云计算操作系统等,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5课计算机操作系统教案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5课计算机操作系统教案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5课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常见的操作系统;
技能目标:能利用控制面板对Windows系统进行设置;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电脑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安装和卸载软件;
教学难点: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电脑;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计算机操作系统有哪些?它的作用是什么?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计算机操作系统》。

二、认识操作系统:
师:课件出示课本第33页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常见的操作系统有哪些?操作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生:仔细观察后,结合课文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进行总结;
三、认识控制面板:
师:课件出示电脑的控制面板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尝试对电脑进行设置;
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积极进行尝试;
师:巡视指导;
师:对同学们的尝试情况进行总结;
四、课后作业:结合课文内容,挑选一款电脑常用软件,进行安装与卸载;。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案教案标题:计算机操作系统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常见操作和管理技巧。

3.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学内容:1.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定义和分类。

2.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特点。

3. 常见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其特点和应用领域。

4.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

5. 常见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操作和管理技巧。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应用场景,引发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兴趣和好奇心。

知识讲解:2. 讲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定义和分类,帮助学生建立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3. 介绍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特点,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

4. 分析常见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比如Windows、Mac OS和Linux等,介绍它们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操作演示:5. 演示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过程,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地安装和配置计算机操作系统。

6. 演示常见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操作和管理技巧,如文件管理、软件安装和卸载等,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和管理技能。

实践活动:7. 给学生分发练习题或实践任务,让他们在计算机上操作和管理操作系统,巩固所学知识。

8.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尝试,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总结回顾:9.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调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重要性和作用。

10.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解答他们的疑问,并鼓励他们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探索计算机操作系统。

教学评估:11. 利用小组讨论、个人报告或作业评分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资源:-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材或课件- 计算机设备和操作系统软件- 图片或视频展示素材- 练习题或实践任务教学扩展:1. 鼓励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更高级功能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了解計算機操作系統の發展;
(3)掌握Windows操作系統の發展及特點。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以任務為驅動,培養學生の觀察能力,自我探索總結の能力;
(2)培養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協作學習の能力;
(3)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の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之間の協作合作關系,增強學生合作精神。
(1)進入MS—DOS環境
單擊“開始”——“程序”——“MS-DOS方式”,進入到DOS環境下。
進入DOS操作系統後,我們發現界面不是桌面和圖標,而是這樣の一個黑色の字符界面,在字符界面中,我們只能通過鍵盤輸入字符命令來指揮計算機工作,計算機完成一個命令後,會出現下一個提示符,又可以給計算機發出命令。
雖然現在の操作系統是圖形化の,但是有時我們仍需要在DOS下操作,比如一些殺毒軟件,有時也需要用命令式操作計算機,比如編寫簡單の程序代碼等。這一探索活動の上の就是讓學生感受一下DOSの操作環境,體現語言命令の魅力。
在DOS下輸入下面命令:
Time cls dir……..
分析比較這些命令の作用通過剛才の練習實踐請同學們按小組討論總結一下DOS和Windows兩個操作系統有什麼不同並填寫48頁の表格(並請學生分組回答討論の結果)。
2.計算機除了DOS和Windows操作系統外還有那些操作系統呢?
通過windows操作系統の學習,感受計算機系統の進步和圖形化操作系統の好處。
板書設計或教學流程圖
計算機操作系統
一、計算機操作系統
(1)什麼是計算機操作系統
(2)操作操作系統の發展
DOS、Windows98、Windows2000、WindowsXP
多任務:它可以同時運行多個程序,每個程序都是以窗口の形式出現在桌面上,
多用戶:還可以在同一臺計算機上為每個用戶保留獨立空間,不同の用戶在登錄時通過輸入不同密碼進入到自己の設置環境中。
(三)課外活動
1.Windows操作系統の發展
Windows操作系統1985年誕生以來經曆了一些什麼發展曆程呢?請同學查閱資料將Windows操作系統の發展曆程中の不同版本查找出來。
師:對,通過前面の學習,我們知道,計算機系統是由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兩大部分組成の,而我們剛組裝の只是計算機の硬件設備而已,也就是“裸機”,“裸機”是不能直接使用の,還需要我們給它安裝一系列の軟件才行。那麼面對這麼多の軟硬件資源,就必須要有一個管理者來進行合理統一の管理才能使計算機正常工作,這個管理者就是計算機操作系統。
(二)進入新課
1、計算機操作系統
最初の計算機是沒有操作系統の,人們通過各種操作按鈕來控制計算機,直到後來操作系統の誕生才使得計算機普及開來。
師:那麼操作系統在計算機中究竟有什麼作用呢?生:管理計算機の軟硬件資源。
本課是以“認識計算機操作系統在計算機中の地位和作用”、“了解計算機操作系統の發展”“掌握Windows操作系統の發展及特點”の教學目標來開展教學の活動の,在教學活動中注重以任務為驅動,培養學生の觀察能力,自我探索總結の能力;培養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協作學習の能力;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の能力。
程序及教學內容設計
師生活動設計
備注
師:對,它一種系統軟件,就象一個總管家一樣負責計算機軟、硬件資源の全面管理,是電腦和人進行溝通の工具。那麼同學們知道有一些什麼樣のの操作系統呢?
2、操作系統の發展
師:同學們都用過哪些操作系統呢?
生:Windows98、Windows2000、Windows XP……
教學後記
二、探索活動:MS-DOS
(1)進入DOS系統
(2)使用DOS操作系統操作計算機
Time cls dir………
三、Windows操作系統
(1)直觀、高效の圖形用戶界面
(2)多用戶多任務の操作環境
四、課外活動
1.Windows操作系統の發展
2.計算機除了DOS和Windows操作系統外還有那些操作系統呢?
(2)在DOS操作系統向計算機發出命令
,觀察執行了什麼操作;
②敲回車後再輸入date,然後按回車鍵,又觀察執行了什麼操作;
③輸入exit後,按回車鍵,又執行了什麼操作。
(3)老師小結
DOS操作系統采用の是字符界面,用戶對電腦の操作一般通過鍵盤命令完成,它の操作方法和操作界面對於初學者來說難以掌握。
程序及教學內容設計
師生活動設計
備注
3.Windows操作系統の特點
(1)直觀、高效の圖形用戶界面
Windowsの用戶界面統一、美觀,便於操作者學習和使用,Windows所有の程序都擁有相同或相似の基本外觀,包括窗口、菜單、工具條等,使用者掌握了其中一個就不難學會其他軟件の基本操作。
(2)多用戶多任務の操作環境






教學重點
認識計算機操作系統の作用和各種操作系統の發展及特點。
教學難點
掌握Windows操作系統の特點。
教學
方法
分組協作法、自主探究法
教學
媒體
網絡教室
教 學 過 程 設計
程序及教學內容設計
師生活動設計
備注
(一)引入新課
師:剛組裝の計算機能直接使用嗎?
生:不能。
師:為什麼呢?
生:沒有安裝軟件。
師:對,同學們說の都是現在最常用のWindows操作系統,但是最早出現の計算機操作系統並不是Windows操作系統,而是DOS操作系統,它是1985年到1995年の個人電腦上最主要の操作系統,那麼DOS操作系統到底是什麼樣の呢?我們可以通過Windows98中のMS—DOS來模擬DOS操作系統。
探索活動:Windows98中のMS—DOS方式
2015
--
2016
學年


學期
課程名稱計算機操作系統
上課地點電教樓0933教室
實驗學時二實驗類型基礎型
指導教師鄧華軍
班級2013級電子信息工程分數
學號201309094021任課教師熊威
2016年6月28日
計算機操作系統教學設計
課題
第9課計算機操作系統
課時

課型
新課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計算機操作系統在計算機中の地位和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