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与结构正式版
2024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作用、层次及文件体系
![2024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作用、层次及文件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a24aff49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0c.png)
2024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作用、层次及文件体系2024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指为了应对2024年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灾害或突发事件而制定的应急救援措施。
其作用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快速、有效地对事故进行应对和处置,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
预案的层次按照国家、省(区、市)、县(市、区)三级分别制定,并通过文件体系来进行组织和管理。
下面将详细介绍2024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作用、层次和文件体系。
一、2024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作用1. 组织和指挥救援行动。
事故发生后,预案的作用是能够迅速组织救援行动,建立指挥体系,协调各个救援单位的行动,高效地开展事故救援工作。
2. 快速、有效地响应突发事件。
预案是为了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作出反应,开展抢救、救援和灾情评估等工作,确保灾害损失的最小化。
3. 组织应急物资和人力资源。
预案要明确各种应急物资的储备和调配方式,以及各类救援人力资源的调集机制,确保在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投入到救援工作中。
4. 进行事故风险评估和安全防控。
预案应包括对各类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的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减少可能发生的事故对人民群众和环境的危害。
5. 保障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預案应包括有关组织管理、人员疏散、社会秩序维护等方面的措施,确保公共秩序稳定,保障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2024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层次1. 国家级预案。
国家级预案是对全国范围内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灾害或突发事件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组织,由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编制。
2. 省级预案。
省级预案是在国家级预案的基础上,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灾害或突发事件进行更加具体和详细的规划和管理,由省级政府或相关部门编制。
3. 县级预案。
县级预案是在省级预案的基础上,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灾害或突发事件进行具体细致的规划和管理,由县级政府或相关部门编制。
三、2024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文件体系1. 总体预案。
重大事故的应急预案的层次
![重大事故的应急预案的层次](https://img.taocdn.com/s3/m/2894b24f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68.png)
在现代社会,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重大事故的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不断扩大。
为了有效应对重大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我国建立了多层次的重大事故应急预案体系。
以下将详细介绍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
一、综合预案综合预案是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最高层次,它从总体上阐述应急管理的方针、政策,明确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应的职责,应急行动的总体思路,并明确各应急组织在应急准备和应急行动中的职责以及应急预案的演练和管理等规定。
1. 应急方针:明确应急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如“以人为本,生命至上”、“预防为主,综合整治”等。
2. 应急组织结构:明确应急组织机构的设置、职责和运行机制,如应急指挥部、现场指挥部、专家小组等。
3. 应急行动:阐述应急行动的总体思路,包括应急响应、应急处置、恢复重建等环节。
4. 应急资源:明确应急资源的配置、管理和调度,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
5. 应急演练:规定应急预案的演练内容、方式和频次,以提高应急组织应对事故的能力。
6. 管理与监督:明确应急预案的管理与监督机制,确保预案的有效实施。
二、专项预案专项预案是针对特定类型的重大事故或灾害制定的预案,它是综合预案的补充和细化。
专项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事故类型:明确预案适用的重大事故类型,如火灾、爆炸、泄漏、地震、洪水等。
2. 事故特点: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规律和影响,为应急响应提供依据。
3. 应急组织:明确应急组织机构的设置、职责和运行机制,针对特定事故特点进行调整。
4. 应急措施:针对事故特点,制定具体的应急处置措施,包括现场救援、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
5. 应急资源:明确应急资源的配置、管理和调度,针对特定事故特点进行调整。
6. 应急演练:规定专项预案的演练内容、方式和频次,以提高应急组织应对特定事故的能力。
三、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事故现场制定的应急处置方案,它是专项预案的具体化。
现场处置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事故现场情况:详细描述事故现场的环境、人员、设备、物资等情况。
事故应急预案分级分类体系及其基本内容
![事故应急预案分级分类体系及其基本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6fe2184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62.png)
级别二: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针对大型火灾事故的应急预案, 包括火灾扑救、疏散和救援等。
针对化学品泄漏事故的应急预 案,包括泄漏控制、污染防治 和危险品处置等。
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针对地震灾Hale Waihona Puke 的应急预案,包 括救援、抢险和重建等。
结论
事故应急预案的分级分类体系和基本内容是确保灾害应急工作有效进行的重 要手段和保障措施。
事故应急预案分级分类体 系及其基本内容
在本次演讲中,我们将介绍事故应急预案的分级分类体系,包括特别重大、 重大、较大和一般事故预案,并介绍预案的基本内容和编制与落实。
事故应急预案的定义
事故应急预案是针对突发事件或事故的情况下,为了减少伤亡、环境破坏以及财产损失而制定的行动计 划。
事故应急预案分类体系
事故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
事故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包括事故情况、应急组织和领导、应急措施、资源保障、信息发布等方面的内 容。
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与落实
编制
按照相应标准和法规要求, 建立科学、完善的事故应急 预案。
培训与演练
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 应急响应能力和组织协调能 力。
更新与改进
根据事故情况和经验教训, 及时更新和改进事故应急预 案。
级别三:较大事故应急预案
1
事故调查与评估
快速调查、评估和研判事故情况,为应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信息发布与传达
及时发布事故信息、警告和指导意见,保障公众和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
3
资源调配与保障
合理调配各类资源,包括人力、物资、设备和技术等,以应对事故。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分为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分为](https://img.taocdn.com/s3/m/2d53d9d5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c2.png)
一、总则1. 目的和依据本预案旨在建立健全重大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确保在发生重大事故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
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
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区域内发生的重大事故,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3.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生命至上;(2)预防为主,防抗结合;(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4)快速反应,协同应对;(5)信息公开,透明公开。
二、组织体系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是重大事故应急工作的最高指挥机构,由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总指挥,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3. 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根据事故类型,组建相应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如消防、医疗、矿山救援等。
4. 应急专家组应急专家组由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负责为应急指挥部提供技术咨询和决策支持。
三、预警与信息报告1. 预警(1)建立健全预警系统,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进行监测和预警;(2)根据预警信息,及时发布预警公告,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 信息报告(1)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2)应急指挥部应及时向政府、上级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报告;(3)建立健全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准确、全面地向社会发布事故信息。
四、应急响应1. 启动应急预案事故发生后,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2. 应急响应措施(1)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和人员赶赴现场;(2)开展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3)实施人员疏散和安置;(4)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扩散;(5)进行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6)维护社会秩序。
3. 应急响应等级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等级: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
五、应急恢复与重建1. 事故调查与处理事故发生后,应急指挥部组织事故调查组,查明事故原因,追究责任。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包括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包括](https://img.taocdn.com/s3/m/f51ac31e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c3.png)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包括1. 引言重大事故的发生对企业和社会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是非常重要的。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是一套组织、协调和处理重大事故的指导方针和操作流程,旨在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响应、调动资源、减少损失、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利益。
2. 层次包括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战略层、计划层、实施层和评估层。
2.1 战略层战略层是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最高层次,负责制定和指导应急工作的总体方针和政策。
在这一层次上,需要考虑重大事故应急的目标、策略、组织结构、资源调度以及与政府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等。
战略层主要由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参与,他们需要进行相关的决策和指导。
2.2 计划层计划层是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中间层次,负责制定具体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方案。
在这一层次上,需要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类型和场景,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和应对方法。
同时,还需要对应急资源进行评估和预案的编制,制定应急训练和演练计划,以及制定信息发布和沟通机制等。
计划层主要由应急管理部门或者是应急小组负责。
2.3 实施层实施层是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具体执行层次,负责根据预案和方案进行实施。
在这一层次上,需要将预案和方案中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付诸行动,并实施现场指挥、资源调度、人员疏散、施救等工作。
实施层需要有专业的应急救援人员参与,他们需要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复杂的紧急情况。
2.4 评估层评估层是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最后层次,负责对应急工作的效果和效益进行评估和总结。
在这一层次上,需要对应急预案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估,包括预案的实施情况、预案的可行性、预案的适应性等。
同时还需要对应急演练的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完善,提高应急预案的能力和水平。
3. 总结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是企业应对重大事故的重要手段,它的层次包括战略层、计划层、实施层和评估层。
这些层次相互衔接,各层次起着不同的作用,共同构成一套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
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架构及职责
![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架构及职责](https://img.taocdn.com/s3/m/2439ad8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2f.png)
一、引言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类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社会公共安全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明确了事故应急预案的组织架构及职责,旨在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二、组织架构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架构分为以下层次:1. 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是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统一领导和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其组成如下:(1)总指挥: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负责全面领导、指挥和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副总指挥:由政府相关部门领导担任,协助总指挥开展工作。
(3)成员:由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专业技术机构负责人担任,负责提供技术支持、物资保障等。
2. 事故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事故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是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现场指挥机构,负责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具体实施。
其组成如下:(1)现场指挥长:由事故发生地政府主要领导或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负责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全面领导、指挥和协调。
(2)副指挥长:由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专业技术机构负责人担任,协助现场指挥长开展工作。
(3)成员:由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专业技术机构负责人担任,负责提供技术支持、物资保障等。
3. 事故应急救援专业小组事故应急救援专业小组是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专业支持机构,负责提供专业救援、技术支持和物资保障。
其组成如下:(1)抢险救援组:负责现场抢险救援工作,包括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等。
(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
(3)交通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及周边道路交通管制、疏导和保障。
(4)通信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及应急救援工作的通信联络、信息收集和发布。
(5)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调拨、运输和保障。
(6)专家咨询组:负责提供事故应急救援的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三、职责1. 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1)负责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全面领导、指挥和协调。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作用、层次及文件体系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作用、层次及文件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ad077abf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15.png)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作用、层次及文件体系引言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一项应对突发事故和灾害事件的重要管理工具。
它是一个有组织的、计划性的、系统的应急救援行动方案,旨在规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提高应急救援效率,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探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作用、层次及文件体系。
作用1.确保人员安全: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主要目标是保护生命安全。
通过预先制定应急救援方案,可以迅速组织人员、设备和资源,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动,最大程度地保护人员的安全。
2.减少财产损失: 事故发生时,争分夺秒是至关重要的。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提前确定了各部门的职责和行动计划,能够迅速响应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将事故对财产的破坏降到最低。
3.保护环境: 事故往往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了针对不同类型的事故的处理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提高救援效率: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事故发生前就制定完善,将救援的流程和方法明确化,避免了在事故发生时临时决策,从而提高了救援工作的效率。
救援人员能够根据预案的指导快速行动,减少救援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层次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根据应对事故的规模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类,主要分为三个层次:1.基础级预案: 基础级预案是对一般突发事件的救援应急预案。
它主要包括对常见事故类型的预案编制,如火灾、地震、爆炸等。
基础级预案是组织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为上级预案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和组织支持。
2.专项级预案: 专项级预案是针对某一特定行业或领域的突发事件制定的预案。
它根据该行业或领域的特点和需求,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并制定相应的预案。
例如,在化工行业中,专项级预案可能包括对化学泄漏、化学品火灾等不同类型事故的应对措施。
3.综合级预案: 综合级预案是对多种复杂突发事件进行综合性规划和预案制定。
它综合考虑了各种突发事件可能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不同影响,并制定了相应的综合应急救援预案。
重大事故的预案层次
![重大事故的预案层次](https://img.taocdn.com/s3/m/e5a67d4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be.png)
在现代社会,重大事故的发生往往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应对重大事故,降低事故损失,我国建立了完善的重大事故应急预案体系。
该预案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即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预案。
一、综合预案综合预案是应急预案体系的最高层次,也是总体预案。
它从宏观上对应急工作进行指导,明确应急方针、政策、组织结构及职责,应急资源、应急行动的总体思路等。
综合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1. 应急方针:明确应急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2. 组织结构:建立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各级组织及职责。
3. 应急资源:整合各类应急资源,包括物资、设备、技术、人力资源等。
4. 应急行动:明确应急响应流程、行动措施和保障措施。
5. 应急演练: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
二、专项预案专项预案是针对特定类型重大事故制定的预案,是综合预案的补充和完善。
专项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1. 事故类型:明确专项预案适用的重大事故类型。
2. 事故特点:分析事故类型的特点,包括事故原因、发展趋势、影响范围等。
3. 应急组织:明确专项预案的实施机构和职责。
4. 应急措施:针对事故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5. 应急资源:明确专项预案所需的应急资源,包括物资、设备、技术、人力资源等。
三、现场预案现场预案是针对具体事故现场制定的预案,是专项预案的具体实施。
现场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1. 事故现场情况:了解事故现场的基本情况,包括事故原因、发展趋势、影响范围等。
2. 应急组织:明确现场应急组织结构及职责。
3. 应急措施:针对事故现场情况,制定具体的应急处置措施。
4. 应急资源:明确现场所需的应急资源,包括物资、设备、技术、人力资源等。
5. 应急演练:针对现场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现场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
总结重大事故的预案层次分为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预案三个层次。
综合预案从宏观上指导应急工作,专项预案针对特定事故类型进行细化,现场预案针对具体事故现场进行具体实施。
四个级别应急预案
![四个级别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a754e6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b7.png)
【预案名称】重大突发事件一级应急预案【适用范围】针对可能导致严重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
【预案目标】迅速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组织机构】1. 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和指挥应急预案的实施。
2. 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现场指挥组、救援保障组、信息宣传组、后勤保障组等,负责具体实施工作。
【应急响应措施】1. 启动预案: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立即启动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明确责任分工。
2. 快速救援:组织专业救援队伍和志愿者,迅速开展现场救援,确保人员安全。
3. 疏散安置:根据情况,组织受影响区域的人员疏散和安置,确保生命安全。
4. 信息发布:及时发布突发事件信息,回应社会关切,稳定公众情绪。
5. 后续处置:对突发事件进行彻底调查,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二、二级应急预案【预案名称】较大突发事件二级应急预案【适用范围】针对可能导致较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较大社会影响的突发事件。
【预案目标】及时响应,有效控制事态发展,减少损失。
【组织机构】1. 预案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协调应急预案的实施。
2. 指挥部:下设现场指挥组、救援保障组、信息宣传组、后勤保障组等,负责具体实施工作。
【应急响应措施】1. 启动预案: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立即启动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明确责任分工。
2. 初步救援:组织专业救援队伍和志愿者,进行初步救援,控制事态发展。
3. 疏散安置:根据情况,组织受影响区域的人员疏散和安置。
4. 信息发布:及时发布突发事件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5. 后续处置: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三、三级应急预案【预案名称】一般突发事件三级应急预案【适用范围】针对可能导致一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一般社会影响的突发事件。
【预案目标】及时响应,控制事态发展,减少损失。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https://img.taocdn.com/s3/m/7a40a8d1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1b.png)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重大事故的突发可能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因此,制定和落实有效的应急预案非常重要。
一个完善的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应该具备多个层次,以确保各个环节的紧密衔接、高效协同和有效应对。
本文将从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和企业层面三个层次来论述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内容与要求。
一、国家层面的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在国家层面,各级政府应根据不同类型的重大事故,制定并不断完善相应的应急预案,并下达给各个地方和单位,以确保各级应急机构的协同合作。
首先是建立健全的应急指挥体系。
国家应急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实施应急指挥系统的信息化建设,确保各级政府应急指挥机构之间的迅捷通讯和信息共享,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和准确性。
其次是明确责任与职责划分。
国家应急管理部门要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建立健全重大事故应急响应工作的责任制度,确保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及时、协调、高效地开展重大事故应急工作。
此外,国家层面的重大事故应急预案还需要规定资源调配和应急救援的机制。
国家应根据各地区的需要,合理配置各类应急物资和装备,并组织开展相关的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和水平。
二、地方层面的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在地方层面,各地方政府应制定具体的灾害类型的重大事故应急预案,以适应当地的现实情况和特点。
首先是要全面评估和分析本地区的重大事故的风险状况,科学确定应急响应的级别和阶段划分。
不同类型的重大事故需要采取不同的应急响应措施,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类事故进行分类,并相应地规划和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其次是要建立完善的应急组织体系。
地方政府应设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并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应急管理人员,组织开展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起草、审核和推广工作。
同时,各级政府还要加强对应急人员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响应的能力和水平。
最后是要与企事业单位密切合作,建立应急联动机制。
地方政府应当与本地区的企事业单位和相关部门协商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并经常进行演练和评估,确保各单位的应急响应措施能够与地方政府的应急工作有机衔接,形成合力应对重大事故。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https://img.taocdn.com/s3/m/0826948e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6a.png)
1.各级单位应定期组织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和处置能力。
2.各级单位应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实战效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本预案旨在为各级单位提供应对重大事故的指导,实际操作中可根据事故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级单位应结合实际,不断修订完善预案,提高应对重大事故的能力。
特殊应用场合及增加的条款: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
一、预案概述
为有效应对各类重大事故,降低事故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预案。本预案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应对措施,将应急预案分为四个层次,分别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
二、预案层次及响应措施
1. Ⅰ级预案
(1)适用范围:重大事故,可能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
4.问题:公众恐慌和信息混乱。
解决办法:建立官方信息发布平台,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透明,同时开展公众应急知识教育和心理疏导。
注意事项:
-预案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各类风险因素,确保全面覆盖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
-预案的执行过程中,应注重信息的及时更新和传递,确保各级单位了解最新情况。
-各级单位在执行预案时,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特殊应用场合:公共卫生事件
增加条款:
-疫情报告与信息共享:建立快速、高效的疫情信息上报和共享机制,确保各级单位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防疫物资的调配与使用:明确防疫物资的储备、调配和使用流程,确保应急时的供应充足和合理分配。
-群众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制定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群众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计划,减轻公众恐增加条款:
-化学品泄漏事故的识别与评估:明确不同类别化学品的泄漏处理流程,以及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事故应急预案文件体系
![事故应急预案文件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030bcf9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48.png)
一、概述为了确保在发生各类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事故应急预案文件体系。
二、文件体系结构本事故应急预案文件体系分为四个层次,具体如下:(一)总预案1. 名称:《XX单位事故应急预案》2. 内容:- 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和目的;- 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应急响应原则和程序;- 应急救援资源;- 应急处置措施;- 应急演练和培训;- 应急预案的修订和更新。
(二)专项预案1. 名称:《XX单位XX事故专项应急预案》2. 内容:- 专项事故的背景和特点;- 专项事故的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专项事故的应急响应程序;- 专项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 专项事故的应急物资和装备;- 专项事故的应急演练和培训。
(三)现场处置方案1. 名称:《XX单位XX事故现场处置方案》2. 内容:- 现场处置的指挥机构及职责;- 现场处置的程序和步骤;- 现场处置的应急处置措施;- 现场处置的物资和装备;- 现场处置的通讯联络和保障措施。
(四)辅助预案1. 名称:《XX单位XX辅助应急预案》2. 内容:- 辅助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 辅助应急预案的启动条件;- 辅助应急预案的应急响应措施;- 辅助应急预案的应急保障措施。
三、文件体系的管理(一)编制与修订1. 应急预案文件体系的编制应当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原则。
2. 应急预案文件体系应当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3. 修订后的应急预案文件体系应当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二)培训与演练1. 应急预案文件体系应当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培训内容应当包括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组织机构、响应程序、应急处置措施等。
3. 演练应当模拟实际事故场景,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三)信息报送与公开1. 事故发生后,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报送事故信息。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层次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层次](https://img.taocdn.com/s3/m/7092a4a2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e.png)
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事故隐患逐渐增多,重大事故的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不断扩大。
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重大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有必要建立健全重大事故应急预案体系。
本文将从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进行阐述。
二、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1. 综合预案综合预案是重大事故应急预案体系的核心,主要从宏观层面阐述事故应急方针、政策、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应急资源、应急行动总体思路等。
综合预案具有以下特点:(1)全面性:涵盖各类重大事故类型,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
(2)宏观性:从总体上对事故应急工作进行指导和部署。
(3)指导性:为专项预案和现场预案的编制提供依据。
2. 专项预案专项预案是针对特定类型事故制定的预案,如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等。
专项预案具有以下特点:(1)针对性:针对特定类型事故,明确救援任务、措施和保障。
(2)操作性:为应急救援人员提供具体行动指南。
(3)衔接性:与综合预案相衔接,形成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
3. 现场预案现场预案是针对具体事故现场制定的预案,包括事故现场情况、救援力量部署、应急措施等。
现场预案具有以下特点:(1)具体性:针对事故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救援措施。
(2)动态性:根据事故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救援方案。
(3)实施性:为应急救援人员提供现场救援操作指南。
三、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基本结构1. 基本预案基本预案是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事故应急方针:明确事故应急工作的总体原则和目标。
(2)组织体系:建立应急组织结构,明确各级组织职责。
(3)应急资源:整合应急资源,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4)应急行动:制定事故应急响应程序、救援措施等。
2. 应急功能设置应急功能设置包括以下方面:(1)指挥和控制:建立应急指挥体系,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有序进行。
(2)警报与通讯:及时发布警报,确保应急救援信息的畅通。
(3)人群疏散与安置:制定人员疏散、安置方案,保障人员安全。
事故应急预案层级
![事故应急预案层级](https://img.taocdn.com/s3/m/312f6486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50.png)
一、引言事故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降低事故危害、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制定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一个完善的应急预案应具备层级性,即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形成一套系统、全面的事故应对体系。
本文将阐述事故应急预案的层级结构。
二、事故应急预案层级概述事故应急预案层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1. 国家级事故应急预案2. 行业级事故应急预案3. 企业级事故应急预案4. 项目级事故应急预案5. 作业级事故应急预案三、国家级事故应急预案国家级事故应急预案是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针对全国范围内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而制定的预案。
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国家、省、市、县四级应急组织机构的职责和任务。
2. 应急响应程序:规定事故发生后的响应流程、响应等级和响应措施。
3. 应急资源保障:明确应急物资、装备、人员等资源的储备和调配。
4. 应急演练与培训:规定各级应急组织机构的演练计划和培训要求。
5. 应急恢复与重建:明确事故恢复与重建的原则、目标和措施。
四、行业级事故应急预案行业级事故应急预案是由行业主管部门制定,针对本行业内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而制定的预案。
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行业应急组织体系:明确行业应急组织机构的职责和任务。
2. 行业应急响应程序:规定事故发生后的响应流程、响应等级和响应措施。
4. 行业应急演练与培训:规定行业应急组织机构的演练计划和培训要求。
5. 行业应急恢复与重建:明确行业事故恢复与重建的原则、目标和措施。
五、企业级事故应急预案企业级事故应急预案是由企业内部制定,针对本企业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而制定的预案。
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企业应急组织体系:明确企业内部应急组织机构的职责和任务。
2. 企业应急响应程序:规定事故发生后的响应流程、响应等级和响应措施。
3. 企业应急资源保障:明确企业应急物资、装备、人员等资源的储备和调配。
4. 企业应急演练与培训:规定企业内部应急组织的演练计划和培训要求。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包括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包括](https://img.taocdn.com/s3/m/489d1cba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9d.png)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包括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包括1. 概述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是组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财产的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预先安排的措施和步骤的集合。
该预案的层次结构是为了确保在处理紧急情况时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应对和行动。
以下是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包括的内容。
2. 第一层:预案总则预案总则是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基础,它包括针对突发事件情况的定义、预警和判断标准、应急调度指挥部的组织架构、应急管理部门的职责与权限、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依据等内容。
预案总则的目的是为了确立应急响应的原则和基本框架,为下一层次的应急预案提供指导。
3. 第二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在预案总则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所制定的具体应急预案。
这些突发事件可以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火灾等)或人为事故(如爆炸、泄露、火灾等)等。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主要包括情况评估与预警、应急响应措施、人员疏散与救援、资源调配与支持、媒体与信息发布等方面的内容。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可以制定多个具体的预案。
4. 第三层:部门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是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基础上,根据组织的具体情况制定的响应预案。
每个部门的应急预案包括部门内具体的责任人员、应急设备和资源、应急组织架构、危险环境的识别和应对、人员疏散和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部门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组织应急行动,最大限度地保护员工的安全和财产的安全。
5. 第四层:岗位应急操作手册岗位应急操作手册是针对每个具体岗位所制定的应急指导手册。
该手册包括岗位的工作职责、应急工作流程、应急操作要点、使用应急设备和工具的指导等内容。
岗位应急操作手册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岗位人员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根据预先制定的操作流程,迅速、准确地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岗位工作的顺利进行。
6. 第五层:应急培训与演练应急培训和演练是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重要环节,它包括针对不同层次的应急预案进行的培训和演练计划。
2023年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 (2)
![2023年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 (2)](https://img.taocdn.com/s3/m/1bc40ac4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76.png)
FROM:Ross 2023/8/18
目录
CONTENTS
管理机构与职责 应急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需要协调的外部资源
01
管理机构与职责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and Responsibilities
设立自助应急队伍的重要性
提升应急响应能力:设立自助应急 队伍可以迅速组织人员进行紧急救 援和应急处置,提高应对重大事故
谢谢大家观看
Ross 2023/8/18
2.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之间的关系及作用:
3.一级预案与二级预案的关系:
一级预案是对整体的组织和管理进行规范,制定了宏观指导的原则和要求; 二级预案是对具体的应急处置方案进行编制,明确了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指导要点。
4.一级预案和二级预案的作用:
应急预案培训重要性
1.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结构中,应急预案培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首 先,应急预案培训能够提高组织与个人对应急预案的认知和理解,确保其 能在紧急情况下正确、迅速地行动。这有助于减少应对事故时的混乱和错 误,最大限度地减轻损失。
1. 职责明确:明确各级组织的职责和责任分工,确 保在重大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展开应急响应和处置 工作。包括指定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或部门,明确 各岗位的职责,明确管理人员和应急人员的职权和 权限,确保责任的明确和权责对等。 2. 安全检查指导:基于事故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 制定并执行安全检查计划。安全检查应包括对设备、 工艺、现场环境等方面的检查,以及对操作规程和 人员培训情况的核查。通过定期的安全检查,旨在 发现隐患和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从而降 低事故发生的风险。同时,还应提供相应的安全检 查指导文件和培训材料,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和有效
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31ee8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7f.png)
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为确保市区内的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和处置,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大局的稳定,特制定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组织机构分为四个层级,分别是市级、区级、企业级以及基层组织。
1. 市级组织机构:市应急管理局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全市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工作,并指挥各级组织机构进行应急处置。
2. 区级组织机构:各区级应急管理局负责组织、指挥本区内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工作,并协调各级组织机构进行应急处置。
3. 企业级组织机构:各企业按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要求,建立并完善企业级的组织机构,负责本企业内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工作,并积极配合区级组织机构进行应急处置。
4. 基层组织:各社区、村委会建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委员会,负责组织辖区内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工作。
二、预案内容1. 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和评估:市级、区级、企业级以及基层组织机构均需制定并不断修订、评估应急预案。
2. 应急预警与调度:市级、区级应急管理局负责制定预警与调度方案,确保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并且能够快速调动相关应急力量。
3. 应急救援力量:市级、区级应急管理局与企业级组织机构负责组织和配备一支专业化的应急救援队伍,能够迅速参与事故救援工作。
4. 应急物资储备:各级组织机构负责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供应应急物资。
5.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演练:市级、区级应急管理局与企业级组织机构要定期组织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演练,提高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6.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市级、区级应急管理局要建立应急指挥中心,用于指挥、协调和监控应急救援工作。
三、预案执行1. 应急响应:根据预警信息,市级、区级应急管理局通过应急指挥中心发出应急响应指令,启动应急预案。
2. 救援和扑灭:应急救援队伍接到指令后迅速行动,采取措施进行救援和扑灭事故。
应急预案级别
![应急预案级别](https://img.taocdn.com/s3/m/3cfed369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00.png)
一、预案概述为有效应对城市公共安全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级别本预案分为四个级别,分别为一级响应、二级响应、三级响应和四级响应。
1. 一级响应:针对特别重大、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发事件。
2. 二级响应:针对重大、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需要跨区域、跨部门协调应对的突发事件。
3. 三级响应:针对较大、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市、县(市、区)两级政府协调应对的突发事件。
4. 四级响应:针对一般、局部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市、县(市、区)级政府协调应对的突发事件。
三、应急组织体系1. 市级应急指挥部: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市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
2. 县(市、区)级应急指挥部:由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
3. 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包括消防、公安、卫生、交通、环保、住建等部门的专业救援队伍。
四、应急响应程序1. 一级响应(1)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市级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市级应急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情况,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组织应急救援力量,开展救援工作。
(3)市、县(市、区)两级政府加强信息共享,及时发布突发事件相关信息。
2. 二级响应(1)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市级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市级应急指挥部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组织应急救援力量,开展救援工作。
(3)事发地县(市、区)政府加强信息共享,及时发布突发事件相关信息。
3. 三级响应(1)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事发地县(市、区)级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县(市、区)级应急指挥部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组织应急救援力量,开展救援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城市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与结构正式版城市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与结构正式版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摘要】应急预案编制是应急准备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文对城市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进行了划分,将其分为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预案三个层次,并提出预案的“1+4”基本结构和基本内容要求,即一个基本预案加上应急功能设置、特殊危险预案、标准操作程序和支持附件,从而建立了完整清晰的城市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文件体系。
【关键词】应急预案,重大事故,层次,结构1 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地域、人口、工业规模和数量等都在迅速扩大,城市功能日益复杂化。
与此同时,城市所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增加。
火灾、爆炸、毒物泄漏、高楼坍塌、交通事故等生产和生活中人为因素造成的各类安全问题和事故风险日益突出。
无数历史事故教训表明,尽管事故是不可避免的,但若制定了有效的应急预案,能及时组织应急救援,可极大地降低事故的后果严重程度,在完全有准备的条件下,甚至可以将事故消灭在发生的初始阶段,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如20xx年“12.23”开县井喷导致的特大伤亡事故。
可以说应急预案的制定是应急系统的关键,是应急准备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件)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
它是在辩识和评估潜在的重大危险、事故类型、发生的可能性及发生过程、事故后果及影响严重程度的基础上,对应急机构与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备)、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等方面预先做出的具体安排,它明确了在突发事故发生之前、发生过程中以及刚刚结束之后,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以及相应的策略和资源准备等。
应急预案在应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体现在:(1)应急预案确定了应急工作的范围和应急体系,使应急准备和应急管理不再是无据可依、无章可循。
例如,应急资源配置、人员培训和演习等。
(2)应急行动对时间要求十分敏感,制定应急预案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后果。
(3)成为城市应对各种突发重大事故的响应基础。
通过编制城市的综合应急预案,可保证应急预案足够的灵活性,即使对发生预料之外的突发事件或事故,也可以起到基本的应急指导作用,成为保证指导城市应急救援的“底线”。
(4)当发生超过城市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省级、国家级应急部门的协调。
(5)预案的编制、评审、发布和宣传有利于社会各方了解所面临的重大风险及其相应的应急措施,有利于促进社会各方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通常一个城市或地区会存在多种的潜在事故类型,例如,地震、火灾、水灾、飓风、泥石流、雪崩、地表塌陷、海啸、火山爆发、暴风雪、空难、危险物质泄漏、长时间停电、放射性物质泄漏等,此外,城市举行的各种大型活动也可能会出现重大紧急情况,因此,必须在编制应急预案时应当进行合理的策划,做到重点突出,反映出本地区的主要重大事故风险,并合理地组织各类预案,避免预案之间相互孤立、交叉和矛盾。
2 预案的分类和层次预案的分类有多种方法,如按行政区域划分国家级、省级、市级、区(县)和企业预案,按时间特征可划分为常备预案和临时预案(如偶尔组织的大型集会等),按事故灾害或紧急情况的类型可划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预案。
而最适合城市组织预案文件体系的分类方法是按预案的适用对象范围进行分类,即将城市的应急预案划分为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预案(见图1),以保证预案文件体系的层次清晰和开放性。
2.1 综合预案综合预案是城市的整体预案,从总体上阐述城市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应的职责,应急行动的总体思路等。
通过综合预案可以很清晰地了解城市的应急体系及预案的文件体系,更重要的是可以作为城市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和“底线”,既使对那些没有预料的紧急情况也能起到一般的应急指导作用。
2.2 专项预案专项预案是针对某种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例如危险物质泄漏、火灾、某一自然灾害等的应急而制定的。
专项预案是在综合预案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某特定危险的特点,对应急的形势、组织机构、应急活动等进行更具体的阐述,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2.3 现场预案现场预案是在专项预案的基础上,根椐具体情况需要而编制的。
它是针对特定的具体场所(即以现场为目标),通常是该类型事故风险较大的场所或重要防护区域等,所制定的预案。
例如,危险化学品事故专项预案下编制的某重大危险源的场外应急预案,防洪专项预案下的某洪区的防洪预案等。
现场应急预案的特点是针对某一具体现场所存在的该类特殊危险,结合可能受其影响的周边环境情况,在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应急救援中的各个方面做出具体、周密而细致的安排,因而现场预案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对现场具体救援活动的指导性。
3 预案的基本结构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预案由于各自所处的层次和适用的范围不同,其内容在详略程度和侧重点上会有所不同,但都可以采用相似的基本结构。
建议采用基于应急任务或功能的“1+4”预案编制结构(见图2),即一个基本预案加上应急功能设置、特殊风险预案、标准操作程序和支持附件构成,以保证各种类型预案之间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3.1 基本预案基本预案是该应急预案的总体描述。
主要阐述应急预案所要解决的紧急情况、应急的组织体系、方针、应急资源、应急的总体思路并明确各应急组织在应急准备和应急行动中的职责、以及应急预案的演练和管理等规定。
基本预案的具体内容可以包括:预案发布令;各应急机构的署名页;术语与定义;相关法律法规授权和依据;方针、原则与适用范围;危险分析与环境综述;应急资源的管理和综述;机构与职责;分级响应机制;教育、培训与演练规定;与其他应急预案的关系;有关互助协议的签定;预案的制定、更新、评审、发布等管理规定;其他,如分发记录和修改记录等。
3.2 应急功能设置应急功能是对在各类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中通常都要采取的一系列基本的应急行动和任务而编写的计划,如通讯保障、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等。
它着眼于城市对突发事故响应时所要实施的紧急任务。
各类重大事故尽管起因各异,但其后果和影响却是大同小异。
例如,地震、洪灾和飓风等都可能迫使人群离开家园,都需要实施“人群安置/救济”,而围绕这一任务或“功能”,可以基于城市共同的资源在综合预案中制定共性的计划,而在专项预案中针对每种具体的不同类型灾害,可根据其爆发速度、持续时间、袭击范围和强度等特点,只需对该项计划作一些小的调整,从而避免重复的编制工作。
同样,对其它的应急任务也是相似的情况。
而关键是要找出和明确应急救援过程中所要完成的各种应急任务或功能,并明确其有关的应急组织,确保都能完成所承担的应急任务。
由于应急功能是围绕应急行动的,因此它们的主要对象是那些任务执行机构。
针对每一应急功能应明确其针对的形势、目标、负责机构和支持机构、任务要求、应急准备和操作程序等。
应急预案中包含的功能设置的数量和类型因地方差异会所不同,主要取决于所针对潜在重大事故危险类型,以及城市的应急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等具体情况。
比较典型的应急功能包括: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故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现场恢复等。
为直观地描述应急功能与相关应急机构的关系,可采用应急功能矩阵表(表1)。
应急机构应急功能消防部门公安部门医疗部门应急中心新闻办广播电视…警报 S S R S疏散 S R S S S消防与抢险 R S S…R——负责机构 S——支持机构3.3 特殊风险预案特殊风险预案是基于城市潜在重大事故风险辨识、评价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每一种类型的可能重大事故风险进行基本的描述,明确其相应的主要负责部门、有关支持部门及其相应的职责,并为该类专项预案的制定提出有关的特殊要求和指导。
可能包括的特殊风险有:地震;洪水;火灾;暴风雪;台风;长时间停电;空难;重大工程事故;重大交通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核泄漏事故;中毒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突发事件;极度高温或低温天气;大型社会活动;其他,如敏感日期等。
3.4 标准操作程序由于在应急预案中没有给出每个任务的实施细节,各个应急部门必须制定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为组织或个人提供履行应急预案中规定的职责和任务时所需的详细指导。
标准操作程序应保证与应急预案的协调和一致性,其中重要的标准操作程序可附在应急预案之后或以适当的方式引用。
标准操作程序的描述应简单明了,一般包括目的与适用范围、职责、具体任务说明或步骤,负责人,有关附件(检查表、附图表等)等,标准操作程序本身也应尽量采用检查表的形式,对其中的每一步应留有标记记录区,供逐项检查核对时使用。
已做过核对标记的检查表,成为应急过程中所产生的记录的一部分。
3.5 支持附件应对应急系统中有关的支持保障系统进行详细的描述,并提供有关的附图表。
典型的支持附件包括:通讯系统;信息网络系统;警报系统分布及覆盖范围;重大危险源登记及分布图;重大事故灾害影响范围预测图;重要防护目标一览表、分布图;应急机构、人员通讯联络一览表;消防队等应急力量一览表、分布图;应急装备、设备(施)、物资一览表;应急物资供应企业名录;医院、急救中心一览表;外部机构通讯联络一览表;战术指挥图;疏散路线图;蔽护及安置场所一览表、分布图;电视台、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联络一览表;技术参考(手册、后果预测和评估模型及有关支持软件等);专家名录等。
参考文献[1]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FEMA) .Guide for All-Hazard Emergency Operations planning,1996.9[2] National Response Team (NRT).Hazardous Materials Emergency Planning Guide,2001.7[3] 刘铁民,刘功智等,国家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分级响应和救援程序探讨,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3(12):5~8[4] 吴宗之,刘茂编著.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系统及预案导论.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