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学(上册)》考研大纲
植物营养学讲义
目录第一章绪论∙∙∙∙∙∙∙∙∙∙∙∙∙∙∙∙∙∙∙∙∙∙∙∙∙∙∙∙∙∙∙∙∙∙∙∙∙∙∙∙∙∙∙∙∙∙∙∙∙∙∙∙∙∙∙∙∙∙∙∙∙∙∙∙∙∙∙∙∙∙∙∙∙∙∙∙∙∙∙∙∙∙∙∙∙∙∙∙∙∙∙∙∙∙∙∙∙∙∙∙∙∙∙∙∙∙∙∙∙∙∙∙∙∙∙∙∙∙∙∙1 第二章植物的营养元素∙∙∙∙∙∙∙∙∙∙∙∙∙∙∙∙∙∙∙∙∙∙∙∙∙∙∙∙∙∙∙∙∙∙∙∙∙∙∙∙∙∙∙∙∙∙∙∙∙∙∙∙∙∙∙∙∙∙∙∙∙∙∙∙∙∙∙∙∙∙∙∙∙∙∙∙∙∙∙∙∙∙∙∙∙∙∙∙∙∙∙∙∙∙∙∙∙∙∙∙6 第三章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9 第四章养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分配∙∙∙∙∙∙∙∙∙∙∙∙∙∙∙∙∙∙∙∙∙∙∙∙∙∙∙∙∙∙∙∙∙∙∙∙∙∙∙∙∙∙∙∙∙∙∙∙∙∙∙∙∙∙∙∙∙∙∙∙∙∙∙∙∙∙∙∙∙∙∙∙∙∙25 第五章植物的碳、氢、氧营养∙∙∙∙∙∙∙∙∙∙∙∙∙∙∙∙∙∙∙∙∙∙∙∙∙∙∙∙∙∙∙∙∙∙∙∙∙∙∙∙∙∙∙∙∙∙∙∙∙∙∙∙∙∙∙∙∙∙∙∙∙∙∙∙∙∙∙∙∙∙∙∙∙∙∙∙∙∙∙∙∙∙∙∙∙∙33 第六章植物的氮素营养与氮肥∙∙∙∙∙∙∙∙∙∙∙∙∙∙∙∙∙∙∙∙∙∙∙∙∙∙∙∙∙∙∙∙∙∙∙∙∙∙∙∙∙∙∙∙∙∙∙∙∙∙∙∙∙∙∙∙∙∙∙∙∙∙∙∙∙∙∙∙∙∙∙∙∙∙∙∙∙∙∙∙∙∙∙∙∙∙35 第七章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53 第八章植物的钾素营养与钾肥∙∙∙∙∙∙∙∙∙∙∙∙∙∙∙∙∙∙∙∙∙∙∙∙∙∙∙∙∙∙∙∙∙∙∙∙∙∙∙∙∙∙∙∙∙∙∙∙∙∙∙∙∙∙∙∙∙∙∙∙∙∙∙∙∙∙∙∙∙∙∙∙∙∙∙∙∙∙∙∙∙∙∙∙∙∙68 第九章植物的钙、镁、硫、硅营养与钙、镁、硫、硅肥∙∙∙∙∙∙∙∙∙∙∙∙∙∙∙∙∙∙∙∙∙∙∙∙∙∙∙∙∙∙∙∙∙∙∙∙∙∙∙∙∙∙79 第十章植物的微量元素营养与微量元素肥料∙∙∙∙∙∙∙∙∙∙∙∙∙∙∙∙∙∙∙∙∙∙∙∙∙∙∙∙∙∙∙∙∙∙∙∙∙∙∙∙∙∙∙∙∙∙∙∙∙∙∙∙∙∙∙∙∙∙∙∙∙∙82 第十一章复混肥料∙∙∙∙∙∙∙∙∙∙∙∙∙∙∙∙∙∙∙∙∙∙∙∙∙∙∙∙∙∙∙∙∙∙∙∙∙∙∙∙∙∙∙∙∙∙∙∙∙∙∙∙∙∙∙∙∙∙∙∙∙∙∙∙∙∙∙∙∙∙∙∙∙∙∙∙∙∙∙∙∙∙∙∙∙∙∙∙∙∙∙∙∙∙∙∙∙∙∙∙∙∙∙∙∙∙∙∙∙∙88 第十二章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96 第十三章植物营养性状的遗传改良 (讲座一,略)∙∙∙∙∙∙∙∙∙∙∙∙∙∙∙∙∙∙∙∙∙∙∙∙∙∙∙∙∙∙∙∙∙∙∙∙∙∙∙∙∙∙∙∙∙∙∙∙∙∙∙∙∙∙∙∙102 第十四章植物对逆境土壤的适应性 (讲座二,略)∙∙∙∙∙∙∙∙∙∙∙∙∙∙∙∙∙∙∙∙∙∙∙∙∙∙∙∙∙∙∙∙∙∙∙∙∙∙∙∙∙∙∙∙∙∙∙∙∙∙∙∙∙∙∙∙102《植物营养学》课程总结∙∙∙∙∙∙∙∙∙∙∙∙∙∙∙∙∙∙∙∙∙∙∙∙∙∙∙∙∙∙∙∙∙∙∙∙∙∙∙∙∙∙∙∙∙∙∙∙∙∙∙∙∙∙∙∙∙∙∙∙∙∙∙∙∙∙∙∙∙∙∙∙∙∙∙∙∙∙∙∙∙∙∙∙∙∙∙∙∙∙∙∙∙∙∙103参考资料参考书:1.植物营养学(上、下册)(陆景陵、胡蔼堂主编,2003)2.植物营养与肥料(浙江农业大学主编,2001)3.农业化学(总论)(北京农业大学主编,1994)4.高级植物营养学(廖红、严小龙编著,2003)5.Principles of Plant Nutrition (Third Edition) (K. Mengel, E. A. Kirkby. 1982)6.Mineral Nutrition of Higher Plants (Second Edition) (H. Marschner. 1995)7.Mineral Nutrition of Plants: Principles and Perspectives (Second Edition)(E. Epstein, A. J. Bloom. 2005)参考期刊:1.植物营养与肥料2.土壤与肥料3.磷肥与复肥4.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5.Plant and Soil6.Fertilizer Research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基本要求植物营养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植物营养学的发展概况掌握李比希的三个学说植物营养学的范畴及研究方法了解第一节植物营养学的基本概念一、植物营养学(plant nutrition)1. 含义:植物营养学是研究营养物质对植物的营养作用,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以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江西农业大学-2018年-硕士生入学初试科目考试大纲-813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
813《植物营养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植物营养学》课程包括植物营养学和肥料学方面的知识,是植物营养学等专业的骨干课程。
主要阐述植物营养的基本理论和合理施肥的基本原则与技术;阐述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运转、分配和利用的规律;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的营养功能和代谢机理以及植物营养诊断技术与防治方法;植物营养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以及各种肥料的性质和施用特点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各种必营养元素肥料的性质,其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及施肥技术等。
以“土、肥”为中心,揭示土壤、植物和肥料之间的营养关系。
本课程考试是为招收植物营养学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其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对植物营养学和肥料学的基本概念、重要机制和理论体系等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帮助考生明确本考试科目的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植物营养学和肥料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熟悉本专业研究对象的基础属性,了解其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具有运用本课程基础理论、技术和方法分析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卷面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
四、主要参考书
1.《植物营养学》上册,陆景陵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2.《植物营养学》下册,胡霭堂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五、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植物营养的基本原理
二、植物营养学的范畴和主要的研究方法
1、植物营养学的范畴
2、植物营养学主要的研究方法。
339考研大纲
考研大纲参考书目:农学院、植保院、园艺院、草业院参考书目:1、《遗传学》(第四版),朱军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年。
2、《植物学》:无参考书。
3、《植物生理学》参考书目:《植物学与植物生理学》顾德兴和蔡庆生主编,2000,南京大学出版社;《现代植物生理学》李合生主编,2006,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下为资源院专业参考书目:1.《植物营养学》(上册),陆景陵主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2.《试验统计方法》(第四版),盖钧镒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年出版。
3.《生态学》杨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二版或新版。
考试大纲:报考农学院、植物保护学院、园艺学院、草业学院的考生必答三部分:《遗传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每部分各50分,共150分。
报考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的考生必答两部分:《植物营养学》、《农业生态学》,每部分各75分,共150分。
《遗传学》主要考核内容: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分子基础、经典遗传学三大定律、细菌的遗传分析、细胞质遗传、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等。
总体了解遗传学研究的范围、遗传学发展过程及其应用领域;了解遗传学发展史上做出重要贡献的代表人物,其遗传观点、理论及其在遗传学发展中的作用;了解遗传学研究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可用于生物现象的解释及育种应用。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考核重点:染色体的形态特征;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结构、数目的变化规律及其遗传学意义等。
“经典遗传学三大定律”考核重点:三大经典遗传规律的内容及细胞学基础;独立遗传两对基因互作的各种类型、比例及相关遗传现象解释;连锁遗传交换值的测定与计算方法;三大经典遗传规律的理论意义及其在育种工作中的应用。
“细菌的遗传分析”考核重点:转化、接合、性导和转导四种细胞遗传物质重组方式的概念、特点和区别。
“细胞质遗传”考核重点:细胞质遗传的特点,与核基因遗传的异同,植物雄性不育类型及其遗传方式,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原理与生产应用。
《植物营养学》教学大纲
《植物营养学》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了解植物营养发展的动态,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营养功能,植物营养元素缺乏与过剩的主要症状,分子生物学在植物营养研究上的应用。
掌握植物根系和叶片对养分的吸收、运输、分配、同化与再利用,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氮磷钾肥、中量元素肥料、微量元素肥料、复混肥料及有机肥料的性质与合理施用,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养分的高效吸收利用。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将植物营养原理与肥料的合理施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以“章节”为单位说明本章节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各节相应习题要点,有关实验和实践环节的主要内容。
并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写明本章节的教学要求:“了解”:是指学生应能辨认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术语,知道事物的分类、过程及变化倾向,包括必要的记忆。
“理解”:是指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叙述、解释、归纳,并把某一事实或概念分解为若干部分,指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或与其他事物的相互联系。
“掌握”:是指学生能根据不同情况对某些概念、定律、原理、方法等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事例加以运用,包括分析综合。
各章节格式如下:绪论第一节植物营养学的发展史1.植物营养学研究的早期探索2.植物营养学说的建立和李比希的工作3.植物营养学的发展习题要点:矿质营养学说。
第二节植物营养的基本原理1. 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2.施肥原理习题要点: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最小养分律。
第三节我国肥料施用与发展1. 肥料的来源与分类2.肥料试验和研究3.我国肥料生产概况4.我国肥料施用概况习题要点:肥料的种类,肥料试验方法。
第四节植物营养学的范畴和主要的研究方法1. 植物营养学的范畴2.植物营养学主要的研究方法习题要点:植物营养研究方法。
第五节植物营养展望本章重点、难点:必需营养元素的概念,植物营养学研究的范畴,植物营养学的研究方法。
《植物营养学》考试大纲 .doc
《植物营养学》考试大纲一、考试大纲的性质植物营养学是土壤与植物营养专业的骨干课程,是报考林业院校土壤专业和植物营养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考试课目。
为了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的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土壤学或植物营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植物营养学(上册)第一章绪论植物营养学与农业生产,植物营养研究的早期探索,植物营养学的范畴及其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大量营养元素植物营养成分碳、氢、氧氮,磷,钾第三章中量营养元素钙,镁,硫第四章微量营养元素铁,硼,锰,铜,锌,钼,氯第五章有益元素硅,钠,钴,镍,硒,铝第六章土壤养分的生物有效性土壤养分的化学有效性,土壤养分的空间有效性,根系生长与养分有效性,植物根际养分的有效性第七章养分的吸收养分进入根细胞的机理,影响养分吸收的因素,叶片和地上部分其它器官对养分的吸收第八章养分的运输和分配养分的短距离运输,养分的长距离运输,植物体内养分的循环,养分的再利用第九章矿质营养与植物生长、产量和品质关系矿质养分与植物生长,源-库关系与产量,矿物营养对源-库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矿质营养与品质的关系第十章植物营养性状的遗传学特性植物营养性状的基因型差异,植物养分效率差异的生理学和遗传学基础,植物营养遗传特性的改良途径第十一章植物对逆境土壤的适应性酸性土壤,盐渍土,石灰性土壤,渍水和淹水土壤植物营养学(下册)第一章肥料概论肥料与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关系,肥料施用与发展的概况,我国肥料试验研究简史,肥料的来源、分类及其特性第二章氮肥氮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氮肥对作物的影响,氮肥的有效施用第三章磷肥磷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磷肥在土壤中的转化,磷肥对作物的影响,磷肥的有效施用第四章钾肥钾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钾肥在土壤中的转化,钾肥对作物的影响,钾肥的有效施用第五章微量元素肥料微量元素肥料的种类与特性,微量元素肥料在土壤中的转化,微量元素肥料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微量元素肥料的有效施用第六章钙、镁、硫、硅肥及稀土农用制品钙肥,镁肥,硫肥,硅肥,稀土农用制品第七章复混肥料复混肥料概述,复混肥料的种类和性质,复混肥料的肥效和施用第八章绿肥绿肥在持续农业中的作用,绿肥作物的栽培,绿肥的有效利用第九章有机肥及城乡有机废弃物的农业利用有机废弃物农肥化的意义与作用,有机肥料及可农用化的有机废弃物种类与性质,有机废弃物农肥法技术,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生产技术第十章肥料的科学施用与管理肥料的科学施用,肥料的科学管理三、考试要求考生应全面掌握植物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植物营养学纲要(上、下册)
植物营养学(上册)第一章绪论1、植物营养学: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2、植物营养学的主要任务:①阐明植物与外界环境间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②阐明植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分配和转化规律;③通过施肥手段,为植物创造良好的营养环境;④通过改良植物营养性状,提高植物的营养效率和对营养胁迫的适应性;⑤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农产品品质。
目的: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 减轻环境污染。
3、植物营养学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①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增产;②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改善品质。
N:果实大小、色泽,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
P:促进果实和种子的成熟和含磷物质含量。
K:品质元素, 提高蔗糖、淀粉、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改善果蔬色泽、风味,贮藏和加工性能。
③植物营养与生态环境安全:增加土壤养分、补充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土壤酸碱度、提高土壤生物和生化活性、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4、李比希的三大学说:①矿质营养学说:腐殖质是地球上有了植物之后才形成的。
植物最初的营养物质必然是矿质元素,腐殖质只有通过改良土壤、分解产生矿质元素和CO2来实现其营养作用。
因此,矿质元素才是植物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
②养分归还学说:由于作物的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带走某些养分物质,土壤养分将越来越少,如果不把这些矿质养分归还土壤,土壤将变得十分贫瘠。
因此必须把作物带走的养分全部归还给土壤。
③最小养分律:作物产量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因子所控制,产量高低随最小养分补充量的多少而变化,如果这个因子得不到满足,即使增加其他的养分因子,作物产量也不可能提高。
5、李比希的功绩:①李比希的矿质营养学说的创立,标志着植物营养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真正建立,是植物营养学发展史上的一大里程碑,并促进了化肥工业的兴起;②提出养分归还学说和最小养分律对合理施肥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贵州大学2019年研究生考试大纲856 植物营养学
贵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856/植物营养学一、考试基本要求本科目考试着重考核考生掌握植物营养学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的程度,要求考生对植物营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农业资源利用、土壤学、植物营养学专业三、考试形式闭卷,180分钟四、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1.导言(1)了解植物营养学的内涵、地位、作用和发展(2)了解植物营养学的研究范畴和研究方法(3)掌握植物矿质营养学说、归还学说和最小养分率等基本概念,辩证认识李必希的贡献和认识不足2.营养元素(1)理解并掌握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概念及确定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2)了解必需营养元素的分组及一般营养功能(3)了解碳、氢、氧的营养功能(4)理解并掌握植物有益营养元素的概念,各种有益元素的含量与分布、营养功能、吸收运输及利用,能够识别有益营养元素亏缺和过量的症状。
3.土壤养分的生物有效性(1)理解并掌握土壤养分生物有效性、养分强度因素、养分容量因素及缓冲容量的含义。
(2)掌握土壤养分迁移方式、其对供应养分的贡献及养分移动性的影响因素。
(3)理解植物根系生长特性与养分有效性之间的关系。
(4)掌握根际概念及其特性,根系分泌物的概念及其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根际微生物及其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4.养分的吸收、运输和分配(1)理解并掌握植物吸收养分的机理与影响因素。
(2)理解并掌握植物根外营养的概念、特性及影响因素。
(3)理解并掌握养分短距离运输的概念、途径,理解其影响因素。
(4)理解并掌握养分长距离运输的概念、途径及各途径的特点。
(5)理解并掌握植物体内养分的循环和养分在植物体内的再利用。
5.矿质营养与植物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关系(1)了解植物生长发育与矿质养分供应状况之间的关系。
(2)理解植物库-源关系转化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植物营养学大纲
《植物营养学(上册)》考研大纲考试大纲内容提要营养物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是与生物、农学、资源、环境等学科有关的一门交叉学科,主要任务是阐明植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具体过程,以及体内营养物质运输、分配和能量转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养分管理手段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创造良好的营养环境,或通过改良植物遗传特性的手段调节植物体的代谢,提高植物营养效率,从而达到明显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目的。
植物营养学(上册)重点阐述了植物营养的基本理论,包括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概念和分类,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转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分布、生理功能及其营养失调症状,植物对养分胁迫的适应机制,植物的营养特性及其遗传,土壤养分的生物有效性等内容。
本课程以陆景陵主编《植物营养学(上册)》第二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为主要参考书。
植物营养学(上册)考试大纲目录第一章:绪论基本要求:了解植物营养学的内涵、地位、作用和发展;了解植物营养学的研究范畴和研究方法;掌握植物矿质营养学说、归还学说和最小养分率等基本概念以及李必希的贡献和认识的不足。
重点及难点:植物营养学的基本内涵、植物矿质营养相关学说的内涵与发展。
第一节植物营养学与农业生产第二节植物营养学的发展概况一、植物营养学研究的早期探索二、植物营养学的建立与李比希的工作三、植物营养学的发展第三节我国植物营养学的发展概况主要按时间顺序讲述我国植物营养与肥料的发展及成就第四节植物营养学的范畴及其主要研究方法一、植物营养学的范畴二、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养分的吸收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必需营养元素的概念及确定标准,了解必需营养元素的分组和一般功能;了解影响养分吸收的影响因素,掌握根系吸收养分离子的机理及根外营养的有关内容。
重点及难点:必需营养元素的概念及确定标准、根系吸收养分离子的机理、影响养分吸收的影响因素。
中国农业大学_864植物营养学_《植物营养学(上)》陆景陵 第二节 氮
考虑以上因素可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温室或塑料大棚中的 蔬菜硝酸盐含量
(二)NH4+-N的吸收
NH4+的吸收与 H+的释放存在着相当严格 的等摩尔 关 系 (K.Mengel et al, 1978) 。
(一)NO3-N的吸收和还原
1、 NO3-N的吸收
逆电化学势梯度的主动吸收
介质pH显著影响植物对NO3--N的吸收 Ca++促进 NO3--N的吸收
储存库
NO3-
NH4+
氨基酸
蛋白质
叶片
木质部
NO3-
氨基酸
氨基酸
韧皮部
储存库
NO3-
NH4+
氨基酸
蛋白质
根
NO3-
NH4+
土壤溶液
2、NO3-N的还原
染色体和核糖体中。
二、氮的营养功能
生命核酸和核蛋白质的成分(ATCG)
(三)叶绿素的组分元素 (四)许多酶的组分 氮还是一些维生素、生物碱、植物激 素的组分
氮对植物生命活动、作物产量和品质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合理施用氮肥是获得作物高产量、高品质的有效措施。
(三)叶绿素的组分元素 (四)许多酶的组分 氮还是一些维生素、生物碱、植物激 素的组分
氮对植物生命活动、作物产量和品质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合理施用氮肥是获得作物高产量、高品质的有效措施。
核 蛋 白
一类由蛋白质和核酸结合而成的复合
《植物营养学》考试大纲
《植物营养学》考试大纲一、考试大纲的性质植物营养学是土壤与植物营养专业的骨干课程,是报考林业院校土壤专业和植物营养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考试课目。
为了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的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土壤学或植物营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植物营养学(上册)第一章绪论植物营养学与农业生产,植物营养研究的早期探索,植物营养学的范畴及其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大量营养元素植物营养成分碳、氢、氧氮,磷,钾第三章中量营养元素钙,镁,硫第四章微量营养元素铁,硼,锰,铜,锌,钼,氯第五章有益元素硅,钠,钴,镍,硒,铝第六章土壤养分的生物有效性土壤养分的化学有效性,土壤养分的空间有效性,根系生长与养分有效性,植物根际养分的有效性第七章养分的吸收养分进入根细胞的机理,影响养分吸收的因素,叶片和地上部分其它器官对养分的吸收第八章养分的运输和分配养分的短距离运输,养分的长距离运输,植物体内养分的循环,养分的再利用第九章矿质营养与植物生长、产量和品质关系矿质养分与植物生长,源-库关系与产量,矿物营养对源-库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矿质营养与品质的关系第十章植物营养性状的遗传学特性植物营养性状的基因型差异,植物养分效率差异的生理学和遗传学基础,植物营养遗传特性的改良途径第十一章植物对逆境土壤的适应性酸性土壤,盐渍土,石灰性土壤,渍水和淹水土壤植物营养学(下册)第一章肥料概论肥料与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关系,肥料施用与发展的简况,我国肥料实验研究简史,肥料的来源、分类及其特性第二章氮肥氮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氮肥对作物的影响,氮肥的有效施用第三章磷肥磷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磷肥在土壤中的转化,磷肥对作物的影响,磷肥的有效施用第四章钾肥钾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钾肥在土壤中的转化,钾肥对作物的影响,钾肥的有效施用第五章微量元素肥料微量元素肥料的种类与特性,微量元素肥料在土壤中的转化,微量元素肥料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微量元素肥料的有效施用第六章钙、镁、硫、硅肥及稀土农用制品钙肥,镁肥,硫肥,硅肥,稀土农用制品第七章复混肥料复混肥料概述,复混肥料的种类和性质,复混肥料的肥效和施用第八章绿肥绿肥在持续农业中的作用,绿肥作物的栽培,绿肥的有效利用第九章有机肥及城乡有机废弃物的农业利用有机废弃物农肥化的意义与作用,有机肥料及可农用化的有机废弃物种类与性质,有机废弃物农肥法技术,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生产技术第十章肥料的科学施用与管理肥料的科学施用,肥料的科学管理三、考试要求考生应全面掌握植物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0考研大纲:70
xx信息工程大学2020考研大纲:708植物营养学考研大纲频道为大家提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708植物营养学,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708植物营养学科目代码:708科目名称:植物营养学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一、课程目标:要求学生了解植物营养学发展的发展历程,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营养功能,植物营养元素缺乏与过剩的主要症状,植物养分三大定律,现代生物学在植物营养研究上的应用。
掌握植物根系和叶片对养分的吸收、运输、分配、同化与再利用,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氮磷钾肥、中量元素肥料、微量元素肥料、复混肥料及固体废弃物的性质与合理施用,施肥对环境及农产品品质的影响。
二、基本要求: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初步掌握植物的必需营养元素,植物营养元素的基本功能和吸收利用方式,以及植物营养元素、土壤、环境之间的关系,为指导农业施肥提供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一、植物营养学的发展概况(1)了解植物营养研究的早期探索和植物营养学的发展历程;(2)理解植物营养的基本原理、植物营养学的发展、植物营养学说的建立和李比希的工作;(3)掌握植物营养三大学说的建立、李比希对植物营养的贡献以及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重点:植物营养三大学说难点:植物营养的基本原理二、植物营养学的xx及研究方法(1)了解植物营养学的xx;(2)理解植物营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3)掌握植物营养的研究方法;重点:植物营养的研究方法难点:植物营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三、植物的大量营养(1)了解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概念;(2)理解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一般营养功能;(3)掌握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判断标准;重点:植物营养学概念;难点: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一般功能四、大量元素—氮(1)了解植物体内氮的含量、分布和功能;(2)理解植物对氮素的吸收和同化、土壤中的氮;(3)掌握氮的营养功能和氮肥;重点:植物的氮素营养和氮肥的施用、原理难点:氨与硝酸根离子的营养特性五、大量元素—磷(1)了解植物体内磷的含量、分布和功能;(2)理解植物对磷素的吸收和同化、土壤中的磷;(3)掌握磷的营养功能和磷肥;重点:植物的磷素营养和磷肥的施用、原理难点:磷参与的代谢过程与营养原理六、大量元素—钾(1)了解植物的钾元素营养特征;(2)理解植物对钾元素的吸收和同化、土壤中的钾;(3)掌握钾的营养功能和钾肥;重点:植物的钾素营养和钾肥的施用、原理难点:了解不同类型钾肥的种类与施用原理七、中量元素—钙、镁、硫营养(1)了解植物钙、镁、硫的含量与形态;(2)理解植物体中钙、镁、硫的生理功能;(3)掌握植物对钙、镁、硫的吸收与同化特点;重点:植物的钙、镁、硫营养和中量元素肥料的施用、原理难点:植物钙、镁、硫元素的生理功能八、微量元素(1)了解植物微量营养元素的含量与形态;(2)理解植物微量营养元素的生理功能、土壤微量元素的转化;(3)掌握植物微量营养元素的吸收与同化特点;重点:植物微量营养元素的营养特点与缺素症状难点: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土壤中的转化机制九、有益元素(1)了解植物体内铝的含量与分布、营养功能和对植物的毒害;(2)理解植物体内镍的含量、营养功能、吸收和运输;(3)掌握植物体内硅的含量、形态和分布、营养功能、吸收与运输;重点:植物硅、镍、钠、铝、硒的营养特点与缺素症状难点:植物有益元素的生理功能十、土壤养分的生物有效性(1)了解土壤养分的化学有效性;(2)理解植物体内镍的含量、营养功能、吸收和运输;(3)掌握生物有效养分的概念、养分向根表的迁移;重点:土壤养分的迁移方式、根系生长的环境因素、根际养分的有效性难点:养分的空间有效性和根际环境的变化十一、养分的吸收(1)了解养分进入根细胞的机理和影响养分吸收的因素;(2)理解植物各器官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输;(3)掌握养分的跨膜扩散过程和进入根细胞的机理;重点:养分的跨膜扩散过程和进入根细胞的机理难点:养分离子的跨膜运输十二、养分的运输和分配(1)了解同化产物的运输与调节、养分进入木质部的途径;(2)理解源-库关系与产量形成、植物体内养分循环;(3)掌握养分的短距离运输、长距离运输的基本概念与主要区别;重点:养分的短距离运输和长距离运输难点:养分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转移和运输十三、矿质营养与植物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关系(1)了解矿质养分与植物生长的关系;(2)理解矿质营养对源-库关系的调节;(3)掌握源库关系与产量形成、矿质营养与品质的关系;重点:源库关系与产量形成、矿质营养与品质的关系难点:矿质营养对库的影响十四、植物对逆境土壤的适应性(1)了解酸性、碱性土壤上出现的植物生长障碍;(2)理解酸、碱、盐性土壤上产生障碍的机理;(3)掌握酸性、碱性和淹水土壤上可能产生的障碍因子;重点:酸性、碱性和淹水土壤上可能产生的障碍因子难点:植物对酸、碱、盐胁迫环境的耐性机理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1、考试目标的能力层次的表述本课程对各考核点的能力要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用相关词语描述:较低要求——了解一般要求——理解较高要求——掌握、应用2、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是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来确定。
864《植物营养学》考试大纲
864植物营养学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植物营养学考试是农业资源利用类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教育部授权的相关专业硕士生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农业资源利用类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原理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本科目考试的目的是选拔高素质的适于从事农业资源利用类科学研究的研究生,为国家培养该领域高素质的研究人才。
二、评价目标(1)要求考生具有较全面的植物营养学基础知识。
(2)要求考生掌握植物营养学的基本原理。
(3)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分析植物营养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植物营养学硕士入学考试内容由植物营养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问题分析三部分组成。
(一)基本知识考试测试以下内容:1.植物营养过程和肥料常识2.植物营养学基本概念3.植物营养学常用术语(二)基本原理考试测试以下内容:养分元素的营养功能、养分吸收机理、养分运输与再利用过程;土壤养分有效性;植物对营养逆境的适应性;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的基本性质、肥料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肥料的合理施用原理等。
(三)基本问题分析考试测试以下内容:作物营养缺素症状成因分析、作物生长过程中的营养问题分析、肥料施用中的问题分析等。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满分及考查内容分数分配试卷满分为150分。
基础知识30分,基本原理30分,问题分析90分。
(四)试卷题型比例基础知识 30分名词解释题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基本原理 30分简答题 6 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基本问题分析:90分论述题 6题,每题15分,共90分。
《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Plant Nutrition一、课程基本信息— 1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2 —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植物营养和施肥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及本学科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前沿;并为后续学好作物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等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各营养元素的诊断技术、各种肥料的科学施用技术等。
(三)素质目标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科学、献身农业,有创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三、基本要求(一)了解植物营养与肥料和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的关系;(二)理解植物的营养过程,以及植物对酸性土壤、石灰性土壤、盐碱地和重金属等逆境的适应性机理和植物营养性状的遗传改良等;(三)掌握植物营养的基本原理和发展、植物营养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各营养元素的营养功能和诊断技术、各种肥料的性质和施用特点等。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3学时第一节植物营养学与农业生产和环境的关系1学时知识点:植物营养与合理施肥的关系、施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施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二节植物营养学的发展概况1学时知识点: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第三节植物营养学的范畴和研究方法1学时知识点:植物营养学的研究领域、田间试验法、生物模拟法、土培法和营养液培养法的适用范围本章小结重点:植物营养学的建立和李比希三大学说难点:李比希三大学说思考题:植物营养与合理施肥的关系以及施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 3 —作业:教师酌情而定建议教学方法:教师重点讲授、学生参与、案例分析第二章养分的吸收6学时第一节植物的营养元素0.5学时知识点:必需营养元素、有益营养元素、营养元素的一般功能、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节植物根系的营养特性1学时知识点:根的类型、数量、构型与养分吸收的关系;根际效应;根际pH和Eh环境;根系分泌物;菌根第三节植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 1.5学时知识点:养分在土壤中的迁移、根自由空间养分的移动、离子的被动吸收、离子的主动吸收第四节影响养分吸收的因素2学时知识点:介质中养分浓度、温度、光照、水分、通气状况、土壤pH、离子理化性状与根的代谢作用、离子间的相互作用、苗龄与生育阶段第五节植物的根外营养0.5学时知识点:植物叶片的结构和组成、叶片对气态养分的吸收、叶片对矿质养分的吸收、叶片营养的特点及应用、影响根外营养元素吸收的因素第六节植物的营养特性与施肥方法0.5学时知识点:植物营养的差异、现代施肥方法本章小结重点:1.植物对养分的吸收;2.影响养分吸收的因素难点:植物吸收养分的机理思考题:哪些因素会影响养分的吸收?如何影响?作业:教师酌情而定教学方法:教师重点讲授、学生参与、案例分析第三章养分的运输与分配3学时第一节养分的短距离运输0.5学时— 4 —知识点:养分的运输途径、养分的运输部位、离子释放到木质部的机理、影响因素第二节养分的长距离运输0.5学时知识点:木质部运输、韧皮部部运输第三节植物体内养分的循环和再利用2学时知识点:植物体内矿质养分循环的意义、养分利用的过程、养分再利用的重要性、养分再利用与生殖生长本章小结重点:1.植物体内养分循环 2.植物体内养分再利用对其生长和农业生产的意义难点:1.养分的长短距离运输的异同及其各自的途径、动力、极力和影响因素;2.各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再利用特点和缺素部位的关系。
《植物营养学》考试大纲
2010年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招生入学考试
834植物营养学考试大纲
植物营养学包括植物营养学基本原理及肥料科学两部分内容。
在植物营养学原理方面,考生应重点掌握土壤中矿质养分的形态、迁移与生物有效性、矿质元素的吸收及其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过程、植物体内矿质营养元素的生理功能、不同养分缺乏条件下植物的缺素症与生理适应性反应等。
在肥料科学方面,考生应了解目前我国的主要化肥品种及施肥现状,重点掌握各种化学肥料的化学特性、施入土壤后的转化过程、作物需肥特性及高产高效施肥原理。
了解有机肥、绿肥等养分资源在提高土壤肥力中的作用及应用方法。
参考书目:
植物营养学. 上册/ 陆景陵主编. -- 2版. --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3
植物营养学. 下册/ 胡霭堂主编. -- 2版. --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3。
陆景陵主编《植物营养学(上)》图书简介
当当网购买链接>>>点击进入【教材名称】植物营养学(上)【编著】陆景陵主编【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ISBN】9787810665124【版、印次】2003-2-1【开本】16开【页数】275内容简介《植物营养学》是土壤与植物营养专业或土壤农化专业的农业部指令性教材。
同时可作为高等农业院校的种植类与有关类别的各专业,如农学、园艺、植保、植生以及资源与环境等专业的参考教材;对从事土壤肥料、肥料生产、农业环保等有关人员和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业务管理干部以及有关大专院校师生也都有参考价值。
下册是在学生掌握了上册植物营养的基本理论和原理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肥料的种类、品种、性质和特点;肥料在土壤中的形态、转化与生物有效性;肥料对作物生长发育、产品品质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各类肥料的有效施用与科学管理的原则与技术。
本教材基本上反映了我国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植物营养学与农业生产第二节植物营养学的发展概况一、植物营养研究的早期探索二、植物营养学的建立和李比希的工作三、植物营养学的发展第三节植物营养学的范畴及其主要的研究方法一、植物营养学的范畴二、植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复习思考题第二章大量营养元素第一节植物的营养成分一、植物的组成和必需营养元素的概念二、必需营养元素的种类和确定的年份三、必需营养元素的分组和来源四、必需营养元素的一般营养功能第二节碳、氢、氧一、碳二、氢三、氧第三节氮一、植物体内氮的含量与分布二、氮的营养功能三、植物对氮的吸收、同化和运输四、植物缺氮症状与供氮过多的危害第四节磷一、植物体内磷的含量与分布二、磷的营养功能三、植物对磷的吸收和利用四、植物对缺磷和供磷过多的反应第五节钾一、植物体内钾的含量、分布与特点二、钾的营养功能三、钾与作物品质四、植物缺钾的一般症状复习思考题第三章中量营养元素第一节钙一、植物体内钙的含量与分布二、钙的营养功能三、植物对钙的需求与缺钙症状第二节镁一、植物体内镁的含量与分布二、镁的营养功能三、植物对镁的需求与缺镁症状第三节硫一、植物体内硫的含量与分布二、硫的同化三、硫的营养功能四、植物对硫的需求与缺硫症状复习思考题第四章微量营养元素第一节铁一、植物体内铁的含量与分布二、铁的营养功能三、植物缺铁及其对缺铁的反应四、亚铁的毒害第二节硼一、硼的特点二、植物体内硼的含量与分布三、硼的营养功能四、植物缺硼的表现……第五章有益元素第六章土壤养分的生物有效性第七章养分的吸收第八章养分的运输和分配第九章矿质营养与植物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关系第十章植物营养与植物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关系第十一章植物对逆境土壤的适应性参考文献考研屋:提供各大机构考研、公务员、四六级辅导视频课程。
2019年甘肃农业大学718植物营养学
3、NH+4-N与NO-3N的营养特点
4、土壤有效氮的形成与变化
5、化肥氮入土后在土壤中的化学行为和去路
6、不同土壤条件下土壤有效氮的损失途径及减少损失的措施
7、氮肥的制造原理与分类
8、我国主要氮肥品种的性质、入土后的转化与合理施用
9、缓/控释氮肥的发展现状与局限性
4、常用复(混)合肥的性质与合理施用
(八) 有机肥料
1、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机肥的施用历史、现状、发展及存在问题
2、大量化肥不合理施用存在的问题和有机肥替代的原理与技术
3、有机肥料概述和传统有机肥的肥效特点
4、绿肥的肥效特点、利用技术要点以及在替代化肥的作用
5、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途径与技术
6、好氧堆肥的原理与微生物学过程
附件2:
甘肃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植物营养学》考试大纲
学院名称(盖章):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制时间:
《植物营养学》科目大纲
科目类型
课程类别
学术型
科目代码
718
科目三
√
科目四
考查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考试以真实反映考生对《植物营养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相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可以作为我校选拨硕士研究生的重要依据。
《植物营养学》(第2版,下册)胡霭堂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考试范围
考试内容将涉及《植物营养学》如下内容:(1)绪论;(2)植物营养与施肥的理论(包括土壤养分的生物有效性、养分的吸收、养分的运输与分配、植物营养性状的遗传学改良、植物对逆境土壤的适应性);(3)氮素营养与氮肥;(4)磷素营养与磷肥;(5)钾素营养与钾肥;(6)微量营养元素营养与微肥;(7)复(混)合肥料;(8)有机肥料。并考查学生运用上述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营养学(上册)》考研大纲考试大纲内容提要营养物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是与生物、农学、资源、环境等学科有关的一门交叉学科,主要任务是阐明植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具体过程,以及体内营养物质运输、分配和能量转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养分管理手段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创造良好的营养环境,或通过改良植物遗传特性的手段调节植物体的代谢,提高植物营养效率,从而达到明显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目的。
植物营养学(上册)重点阐述了植物营养的基本理论,包括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概念和分类,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转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分布、生理功能及其营养失调症状,植物对养分胁迫的适应机制,植物的营养特性及其遗传,土壤养分的生物有效性等内容。
本课程以陆景陵主编《植物营养学(上册)》第二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为主要参考书。
植物营养学(上册)考试大纲目录第一章:绪论基本要求:了解植物营养学的内涵、地位、作用和发展;了解植物营养学的研究范畴和研究方法;掌握植物矿质营养学说、归还学说和最小养分率等基本概念以及李必希的贡献和认识的不足。
重点及难点:植物营养学的基本内涵、植物矿质营养相关学说的内涵与发展。
第一节植物营养学与农业生产第二节植物营养学的发展概况一、植物营养学研究的早期探索二、植物营养学的建立与李比希的工作三、植物营养学的发展第三节我国植物营养学的发展概况主要按时间顺序讲述我国植物营养与肥料的发展及成就第四节植物营养学的范畴及其主要研究方法一、植物营养学的范畴二、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养分的吸收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必需营养元素的概念及确定标准,了解必需营养元素的分组和一般功能;了解影响养分吸收的影响因素,掌握根系吸收养分离子的机理及根外营养的有关内容。
重点及难点:必需营养元素的概念及确定标准、根系吸收养分离子的机理、影响养分吸收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植物的营养成分一、植物的组成成分二、必需营养元素的概念三、必需营养元素的分组及功能第二节养分进入根细胞的机理一、养分吸收器官——根系结构与功能二、养分向根表的迁移三、养分在根细胞的积累特点四、养分的跨膜运输第三节影响养分吸收的外界因素一、介质中养分浓度二、温度三、光照四、水分五、通气状况六、土壤pH七、离子理化性状八、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九、苗龄与生育阶段第四节叶片和地上部分其它器官对养分的吸收一、植物叶片的结构和组成二、叶片对气态养分的吸收三、叶片对矿质养分的吸收四、叶片营养的特点及应用五、影响根外营养的因素第三章:养分的运输与分配基本要求:掌握养分的短距离运输,养分的长距离运输,植物体内养分的循环,养分在植物体内的再分配。
重点及难点:养分从根外介质到木质部的两条途径,即共质体和质外体在养分的短距离运输中,对不同养分的相对重要性;在养分的长距离运输中,木质部与韧皮部运输的特点;各种矿质养分在韧皮部中移动性的差异,及其与植物体内养分分布的关系;矿质养分在体内的再利用机理。
第一节养分的短距离运输一、运输途径二、运输部位三、养分进入木质部的途径第二节养分的长距离运输一、木质部运输二、韧皮部运输三、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养分的转移第三节植物体内养分的循环(以氮、钾在植物体内的循环为例)第四节植物体养分的再利用一.养分再利用的过程二.养分再利用与缺素部位三.养分再利用与生殖生长第四章大量营养元素基本要求:了解碳、氢、氧的营养功能;掌握氮磷钾的营养功能、吸收、利用同化机制;了解氮磷钾缺乏和过剩的外部症状特点。
重点及难点:大量营养元素的营养功能、吸收和利用特点,不同形态氮素的营养作用比较。
第一节碳、氢、氧一、碳二、氢三、氧第二节氮一、植物体内氮的含量与分布二、氮的营养功能三、植物对氮的吸收、同化和运输四、植物缺氮与过多的症状及危害第三节磷一、植物体内磷含量与分布二、磷的营养功能三、作物对磷的吸收利用四、植物对缺磷和磷过多的反应第四节钾一. 植物体内钾的含量、分布特点二. 钾的营养功能三. 钾营养与作物品质的关系四. 植物缺钾的一般症状(尤其是一些作物的典型症状)第五章:中量元素---钙、镁、硫基本要求:基本掌握钙、镁、硫的营养功能、吸收、利用特点;了解钙、镁、硫缺乏和过剩的外部症状特点。
重点及难点:钙、镁、硫的营养功能、吸收、利用特点。
第一节钙一、植物体内钙的含量与分布二、植物体内钙的营养功能三、植物对钙的吸收、运输四、植物对钙的需求五、一般缺钙症状及一些作物的典型缺钙症状第二节镁一、植物体内镁的含量与分布二、植物体内镁的营养功能三、植物对镁的吸收及利用四、植物对镁的需求与缺镁症状第三节硫一、植物体内硫的含量与分布二、植物对硫的吸收与同化三、植物体内硫的营养功能四、植物对硫的需求与缺硫症状第六章:微量元素基本要求:了解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并掌握其营养功能;了解微量元素缺乏和过剩的外部症状特点,掌握典型缺乏症状的特点。
重点及难点:微量元素的营养功能、一些植物的典型微量元素缺乏症。
第一节铁一、植物体内铁的含量与分布二、铁的营养功能三、植物缺铁症状与缺铁反应机制四、亚铁中毒第二节硼一、硼在植物体内含量分布及硼的特点二、硼的营养功能三、植物缺硼与硼过多的表现(重点是一些植物的典型缺硼症)第三节锰一、植物体内含锰量与分布二、锰的营养作用三、锰与其它元素的关系四、植物缺锰与锰中毒的症状第四节铜一、植物体内铜的含量与分布二、铜在植物体内的营养功能三、铜与其它元素的关系四、植物缺铜与铜中毒的症状第五节锌一、植物体内锌的含量与分布二、锌在植物体内的营养功能三、植物缺锌与锌中毒第六节钼一、植物体内钼的含量与分布二、钼的营养功能三、植物缺钼与钼中毒第七节氯一、植物体内氯的含量与分布二、氯的营养功能三、植物缺氯与氯害的症状第八节镍一、植物体内镍的含量与分布二、镍的营养作用三、植物对镍的需求第七章:有益元素—硅、钠、钴、硒、铝基本要求:掌握有益元素的概念和种类,了解几种有益元素的含量、分布与营养功能。
重点及难点:有益元素的概念与营养功能。
第一节硅一、植物体内硅的含量、分布和形态二、植物对硅的吸收与运输三、硅的营养作用四、植物对硅的需求和缺硅的反应第二节钠一、植物体内钠的含量与分布二、钠的营养作用三、植物对钠的适应机理第三节钴一、植物体内钴的含量与分布二、钴的营养作用三、植物对钴的需求第五节硒一、植物体内硒的含量与分布二、植物对硒的吸收三、植物硒的营养作用四、植物对硒的需求第六节铝一、植物体内铝的含量与分布二、铝的营养作用三、铝的毒害性及与其它元素的关系第八章:土壤养分的生物有效性基本要求:了解土壤养分生物有效性的基本概念,植物根系特点与养分有效性的关系;掌握植物根际养分有效性的特点。
重点及难点:土壤养分生物有效性的基本概念,土壤养分的空间有效性,植物根系特点与养分有效性的关系;植物根际养分有效性的特点。
第一节土壤养分化学有效性一、化学浸提的有效养分二、养分的强度因素与容量因素第二节土壤养分的空间有效性一、养分位置与有效性二、养分向根表迁移三、影响养分移动的因素第三节植物根系的生长与养分的生物有效性一、植物根的特性二、影响根系生长的环境因素第四节植物根际养分的有效性一、根际养分二、根际pH三、根际氧化还原电位四、根系分沁物五、根际微生物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第九章:矿质营养与植物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关系基本要求:了解矿质营养与植物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关系,库-源关系与产量,矿质养分对库源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
重点及难点:库-源关系与产量,矿质养分对库源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第一节矿质营养与植物生长一、矿质养分供应的生长效应曲线二、影响养分效应的因素第二节库-源关系与产量第三节矿质养分对库源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一、矿质养分对源的影响二、矿质养分对库的影响三、矿质养分对库-源的关系的影响第四节矿质养分与品质的关系第十章:植物营养的遗传特性与改良基本要求:了解植物营养性状的概念;掌握植物营养性状基因型差异的机理;了解植物营养性状的遗传学改良方法。
重点及难点:养分效率的概念,植物营养性状基因型差异的机理,形态学和生理学差异特点。
第一节植物营养性状的概念一、什么是植物营养性状?二、植物营养性状的特点第二节植物营养性状基因型差异的机理一、植物营养性状基因型差异的例证二、形态学和生理学差异第三节植物营养性状的遗传学改良一、传统的育种方法二、细胞遗传学和体细胞遗传学方法三、分子生物学技术第十一章:植物对逆境土壤的适应性基本要求:了解酸性土壤、渍水和淹水土壤的主要障碍因子及其植物的适应性;掌握盐渍土和石灰性土壤的主要障碍因子;掌握植物对主要障碍因子的适应性反应机理。
重点及难点:盐渍土和石灰性土壤的主要障碍因子,植物对主要障碍因子的适应性反应机理。
第一节酸性土壤一、主要障碍因子二、植物对酸性土壤的适应性第二节盐渍土一、盐渍土盐分危害的原因二、植物的耐盐机理第三节石灰性土壤一、主要障碍因子二、植物对石灰性土壤的适应机理第四节渍水和淹水土壤一、淹水对植物的不良影响二、植物对淹水条件的反应三、植物对缺氧环境的适应性河北农业大学课程大纲填写说明1、所填内容字体为宋体小四号,行距为20磅。
2、课程中英文名称必须准确、规范。
英文名称每个单词打头字母应大写。
3、课程性质一栏填写: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业务素质课、拓展课。
4、先修课程是与该课程具有严格的逻辑关系,该课程的学习需先修读先修课程。
先修课程可为一门或多门。
5、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为一个课程号的按一门课程编写,按照理论教学部分在前实验教学部分在后的顺序排列,无课内实验的删除实验教学部分;单独开设的实验课程要单独编写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