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和灭火》PPT课件2

合集下载

《燃烧和灭火》PPT课件

《燃烧和灭火》PPT课件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基础巩固题
3.物质燃烧需要具备一定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温度高于240℃,红磷就一定能燃烧; B.常温下,红磷在空气中容易自燃; C.浸泡在热水(80℃)中的白磷,通入氧气与之接触,白磷也能燃烧; D.升高温度可以提高白磷的着火点。
1.清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步骤:点燃三支蜡烛,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烧杯,另两支蜡烛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向一个少别中加入适量碳酸钠和盐酸。
探究实验 灭火的原理
蜡烛Ⅲ迅速熄灭,蜡烛Ⅰ过一会儿熄灭,蜡烛Ⅱ不熄灭。 化学反应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隔绝氧气使蜡烛Ⅲ迅速熄灭,燃烧产生的少量二氧化碳使蜡烛Ⅰ过一会儿熄灭,由于二氧化碳从烧杯口逸散,蜡烛Ⅱ不熄灭。
铜片上白磷燃烧,而水中白磷、铜片上红磷没有燃烧,通入氧气后,水中的白磷燃烧。 燃烧需要一定的条件。 4P+5O2 === 2P2O5
现象:
结论:
化学方程式:
点燃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答: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
【实验思考】
3.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居然在水中燃烧起来,这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答:燃烧确实需要氧气。
1.燃烧的条件:
燃烧必须同时满足3个条件,缺一不可。
D
2.毕业联欢晚会上,某同学表演了精彩魔术——“烧不坏的布手帕”。他先将布手帕放入白酒中浸透,然后取出轻轻挤干,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空气不充足,布手帕不会燃烧; C.布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D.白酒中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着火点。

《燃烧和灭火》课件PPT2

《燃烧和灭火》课件PPT2
燃烧 和 进入火灾第一现场 ~ 灭火
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以及 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燃烧是产生动力的主要源泉
探究燃烧条件
实验 设计意图
1
燃烧与物质 性质的关系
燃烧与氧气 2 的关系
燃烧与温度
3
的关系
实验现象
木条燃烧, 玻璃棒不燃烧
不罩玻璃杯的蜡 烛燃烧时间长 小木条燃烧, 小炭块不燃烧
实验结论
物质必须是 可燃物
思考:能降低物质的着火点吗?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
身上着火
电线短路着火
学完这节课后,你要知道:
一、燃烧的条件
1、有可燃物 2、与空气(氧气)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个条件同时具备
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 3.使温度降低到 着火点以下 破坏燃烧的任一条件
二、火灾自救的方法
缓冲试管内 的压强
想一想:燃烧是否只为人类带来好处呢?
2003年2月哈 尔滨天潭酒店大 火,33人死亡
1994年新疆克 拉马依大火,300 多名中小学生葬 身火海
20名消防员英勇牺牲
1987年震惊中外的 大兴安岭森林大火
比一比
请利用桌面上所提供的用品, 以尽可能多的方法熄灭火灾, 看谁想出的方法最多。 提供的材料:烧杯、镊子、剪 刀、沙子、抹布、稀盐酸、碳 酸钠溶液、水。
燃烧需要 氧气
温度达到物质 燃烧的着火点
实验探究二:
温度未达到 着火点
红磷着火点: 240oC
白磷着火点: 40oC
氧气
水火也能相容
一、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同 时
(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满 足
(3)达到物质燃烧所需 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燃烧与灭火》教学课件(鲁教版(五四制))

《燃烧与灭火》教学课件(鲁教版(五四制))

①用CO2气体灭火。 ②木材着火时,用水扑灭。 ③炒菜时油锅中的油着火, 用锅盖盖灭。 ④扑灭森林火灾时,将大火 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⑤用嘴吹灭蜡烛。
新知学习 经典例题 知能训练
几 种 常 用 的 灭 火 器
新知学习 经典例题 知能训练
逃 生 自 救 常 识
新知学习 经典例题 知能训练
二、促进燃烧的方法
第1节 燃烧与灭火
内容提要
1
灭火的原理
2
促进燃烧的方法
3
爆炸是如何产生的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灭火方法分析,学会从 化学反应角度认识燃烧和灭火的原理; 2、通过对乙炔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条件的探究, 知道促进燃烧的方法; 3、知道爆炸产生的原因,了解防爆炸的措施。
❖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伟大进 步
工人师傅进行金属切割或金属焊接时使用氧炔焰, 是乙炔(C2H2) 跟氧气产生氧化反应的火焰。
新知学习 经典例题 知能训练
乙炔的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
通过调节乙炔和氧气进气阀门,可以改变 两种气体的比例,从而控制氧炔焰的温 度。 当氧气的用量相对于乙炔不足时,乙炔不充分 燃烧,生成炭黑(或一氧化碳)和水;当氧气足 量时,就产生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分析以下的促进可燃物燃烧的原理
1.增大氧气浓度; 2.增大可燃物与 氧气的接触面积。
①工厂烧锅炉用的煤通常要加工成粉末状; ②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汽缸; ③用煤炭烧锅炉时,要用鼓风机不断往锅 炉中鼓入空气; ④家庭用的煤通常要加工成蜂窝煤; ⑤在空气中加热铁丝时,铁丝不会产生燃 烧,如果在纯氧气中加热铁丝,它就会火 星四射,剧烈燃烧 。
小结
灭火的原理
1.要有可燃物。 2.要有氧气(或空气)。 3.温度要到达可燃物的 着火点。

《燃烧与灭火》PPT课件

《燃烧与灭火》PPT课件

根据各实验得到相应的燃烧条件有:
实验1 实验2
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实验3 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 C )
A.纸比煤接触空气面积大 B.纸比煤的着火点高 C.纸比煤的着火点低 D.纸比煤的密度小
3、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
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 )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下图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3个对比实验:
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 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 了__足__量__的__氧_气___,使火烧 得更旺。
1994年新疆克 拉马依大火,300 多名中小学生葬 身火海
20名消防员 英勇牺牲
1987年震惊中 外的大兴安岭 森林大火 百万公顷森林被毁 211人遇难
三、灭火原理:
破灭坏火燃就是烧—的—条破件坏,燃使烧燃的烧条反件应停止
燃烧与灭火
一、燃烧的定义
通常所说的燃烧指的 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 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 的氧化反应。
思考:
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吗? 举例说明。
讨论: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 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 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 件? 3、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 在通入氧气后燃烧的事实,再次说 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①温度达到 着火点
②氧气
二、燃烧的条件:
①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者必须同时具备
【经典回顾】
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 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 的木船燃起大火。根据燃烧的条件填写:曹军 的木船是 可燃物 ,木船燃烧的条件 是与氧气接触 、温度达到木材的着火点 。

7-1 燃烧和灭火 课件(共41张PPT)

7-1 燃烧和灭火 课件(共41张PPT)

燃烧和燃烧条件
④ 实验设计 a. 在500 mL 的烧杯中放一金属圆柱体,注入 400 mL 热水,在 圆柱体上放一小块白磷。 b. 在烧杯上盖一薄铜片,铜片的一端放一小堆红磷,另一端放一 小块用滤纸吸干水后的白磷。 c.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后,用一内壁沾有水的小烧杯罩在白磷上方。 d. 取下铜片后,用一支空试管向下罩住水中的金属圆柱体(白 磷)。
结论
当心火灾--易燃物质
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
当心火灾--氧化物
禁止烟火
禁止带火种
禁止燃放鞭炮
禁止放易燃物
禁止吸烟
学习目标
燃烧和燃烧条件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易燃易爆的安全知识
燃烧和燃烧条件
1. 燃烧 燃烧是指可燃物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燃烧现象 是发光、发热并且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反应,但发光发热未必 都是燃烧,如灯泡通电发光、发热,并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 变化。 2. 着火点 着火点是指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固有属性,一般情况下不会随意改变。
燃烧和燃烧条件
⑤ 实验现象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发出黄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红磷 不燃烧,水中白磷也不燃烧。用空试管罩住水中的金属圆柱体 (白磷)后,水中的白磷燃烧。 ⑥ 实验结论 燃烧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 所需的最低温度。
燃烧和燃烧条件
例题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 量不限)能规范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B )
实验
如图所示,剪去空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上部,并在金属罐和小 塑料瓶的底侧各打一个比胶皮管外径略小的小孔。连接好装置, 在小塑料瓶中放入干燥的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罐, 从胶皮管一端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使面粉充满罐,观察现象 并分析原因。

燃烧和灭火公开课课件ppt

燃烧和灭火公开课课件ppt
由实验探究可知物质燃烧的条件为:
可燃物
燃烧发生后 如何灭火呢?
பைடு நூலகம்
氧气
三者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第二站:灭火之旅
分析灭火的方法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可燃物燃烧需要 什么条件?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物质 白磷 红磷 木材 纯酒精 无烟煤
着火点(℃) 40 240
250~330 360~370 700~750
资料卡片
1、着火点是一个物质燃 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归纳燃烧的概念
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 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 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问题二:只要是可燃物就一定能燃烧吗?
1、探究问题 2、作出猜想 3、实验设计 4、得出结论 5、进行反思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下
衣物、被褥是可 燃物为什么在浸 湿后没有燃?
受到火灾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 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

《燃烧和灭火》第二课时课件(共17张PPT)

《燃烧和灭火》第二课时课件(共17张PPT)

压死,也会被毒死。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为什么点燃纯净的氢气会安静的燃烧,点燃氢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有可能爆炸?
为什么点燃纯净的氢气会安静的燃烧,点燃氢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有可能爆炸?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小凯, 在学习“燃烧和灭火”
你有哪些收获?请解答一下我
提出的下列3道选择题吧!
加油!
情景假设
假设小凯妈妈在做饭时,发现有煤气泄漏,小 凯立即点燃了一支蜡烛准备帮妈妈向煤气管道 周围试一试,看哪一个地方漏气,请同学们分 析这种做法对吗?说明理由。
小凯最近关注中国新闻报到时发现:近年来,中国发生了多起瓦 斯爆炸和煤井爆炸事件,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引 起了社会的重视。
了解瓦斯爆炸和煤井爆炸的原理是非常重要的,瓦斯特指可燃性气体,主要成 分是甲烷,甲烷具有可燃性,它与空气混合在其爆炸极限内,遇明火会引起爆 炸。瓦斯爆炸和煤井爆炸的原理相似,
的爆炸视频演示。
小组汇报活动2:
同学们都知道,爆炸一旦发生,就会导致火灾, 一旦发生火灾,你该采取哪些自救措施?(学 生安全教育)
小组汇报活动3:
思源学校每个学期给同学们至少进行一次安全 消防演练,在演练过程中,你接触过哪些灭火 材料?它们的灭火原理分别是什么?它们的适 用范围如何?
总结归纳(课外扩展):不同种类灭火器
燃烧和灭火
阅读:一些可燃性气体的爆炸极限P72——氢气的爆炸视频演示。
1.知道爆炸是如何发生的,能识别日常生活中的易燃物和易爆物;
“课堂训练2--《燃烧和灭火》第二课时”
2.通过对不同灭火材料的探究,认识灭火的原理与方法及适用范围;
第二课时
2.通过对不同灭火材料的探究,认识灭火的原理与方法及适用范围;

燃烧和灭火PPT课件(2)

燃烧和灭火PPT课件(2)

A
B
C
演示[实验7-8] 问题1 请你根据实验填写下表
A
B
C
现象 烛焰熄灭 烛焰不灭 烛焰熄灭
原因 氧气耗尽 接触空气 CO2可以灭火
P126页: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 其它 物品隔离; (2)隔绝空气或氧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请你说一说
用燃烧和灭火化学知识解释下面的成语?
请选择你要的号码
请你想一想:
家里炒菜时油锅着 火了,你会怎么做?
请你想一想:
救火时是否应打开门窗, 减少室内的有害气体?
不要,因为打开会使室内空气流通, 为燃烧提供更多的氧气,燃烧更旺, 火势更大。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的作用是防止燃 烧产生的烟尘被吸入人体内。
请你想一想:
为什么使用扇子 扇炉火越扇越旺,而 用扇子扇烛火一扇就 灭了?
火是人类文明的摇篮,火给人类 带来光明,火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 热量,火把我们带进未知的世界。 火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的生 存条件。火也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 损失和灾难。
一、燃烧的条件
活动与探究一:P124
活动与探究二:P124
P125讨论: 1、说明燃烧需要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
2、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再次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4、两种物质、一个温度。(划书P125)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着火点:使物质开始燃烧所需的最 低温度叫做着火点,各物 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
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 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光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错 )

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灭火》课件(共14张PPT)

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灭火》课件(共14张PPT)

想一想:大家提到的灭火方法为什么能够 灭火,你能根据灭火原理的不同将这些方
法分类并归纳出灭火的原理吗?
1、“盖”、“沙子”、”罩”、 “喷CO2” ——能够氧气与可燃物隔离。
2、“吹”、‘’湿布”、 “扇” ——可以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燃烧
的着火点以下。
去掉可燃物。 3、“剪”—
下列是一些灭火的实例,请分析其 灭火的原理人教版九Fra bibliotek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1课时)
炼钢
火的利用
利用燃烧加工食物
一、按要求写出已经学过的物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气体物质燃烧:

。 (2)液体物质燃烧,如酒精(C2H5OH)燃烧生成二氧 化碳和水:
。 (3)固体物质燃烧:
; ; ; ; 。
二、请试着给燃烧这个现象下一个定义:
实验:
燃烧条件的探究
燃烧条件的探究
可燃物
空气(氧气)
达到着火点
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移走、清除可燃物
可燃物
空气(氧气)
隔绝空气或氧气
达到着火点
降低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实践探究
请各小组利用所给的药品和仪器 等物质(还可以自己提供)进行探究: 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将蜡烛熄灭,并讨 论交流你选择的方法是属于哪种灭火 的原理?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 可用锅盖盖灭。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 用水扑灭。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 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 木砍掉。
发生下列情况时,你首先会采取什么灭火 措施?
(1)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 桌面上燃烧起来。
(2)邻居由于吸烟,不慎引燃被子而发生 火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象:(1)薄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白 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2)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
分析:(1)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 最低温度(着火点)
(2)说明燃烧还需要可燃物与氧气 (或空气)接触
想想看:
用导管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观 察现象。
现象: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再次说明燃烧需要氧 气
思考:实验中热水的作用。
2. 森林着火以后,当火势蔓延过快,无法有 效扑灭时,消防队员通常会开辟“防火隔
离带”C ,其目的在于(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方便运水
C.隔离可燃物
D.隔离空气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燃烧和灭火》P PT课件 2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燃烧和灭火》P PT课件 2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燃烧条件之二:氧气(或空气)
3.实验三 用坩埚钳将一根小木条和一小块煤块放在酒精灯上点燃,比 较点燃的难易
燃烧条件之三: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得出结论]
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三个条件要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燃烧和灭火》P PT课件 2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6.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成语: (1)釜底抽薪 (2)杯水车薪 (3)火上浇油 (4)煽风点火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燃烧和灭火》P PT课件 2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燃烧和灭火》P PT课件 2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燃烧和灭火》P PT课件 2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D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燃烧和灭火》P PT课件 2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挑战题】
4.三国赤壁大战时,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 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 船上枯枝弃船而走。火借风势,火船宛如火龙一 样冲向连在一起的曹军木船。一眨眼,曹军水寨 已经烧成一片火海。下列关于火海形成的叙述中,
No Imag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双刃剑

大显身手
讨论:下面是一些灭火的实例,试分析其灭火的原理: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隔绝空气)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
的一片树木砍掉。
(清除可燃物)

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破坏燃烧条件之一即能灭火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对照:
燃烧的条件是
1、要有可燃物 2、与氧气充分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个条件同时具备)
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1.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
3.降温到该物质的 着火点以下。 (满足一个条件即可)
1.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 C ) A.纸比煤接触空气面 B.纸比煤的着火点高 C.纸比煤的着火点低 D.纸比煤的密度小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燃烧和灭火》P PT课件 2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6.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成语: (1)釜底抽薪 (2)杯水车薪 (3)火上浇油 (4)煽风点火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燃烧和灭火》P PT课件 2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6.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成语: (1)釜底抽薪 (2)杯水车薪 (3)火上浇油 (4)煽风点火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燃烧和灭火》P PT课件 2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燃烧和灭火》P PT课件 2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燃烧和灭火》P PT课件 2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 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 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火—善用之为福
饭店厨房
不善用之则为祸
大兴安岭火灾
钢铁厂
火灾现场
学习目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提 高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不正确的是 ( A )
A.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 B.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C.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D.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燃烧和灭火》P PT课件 2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燃烧和灭火》P PT课件 2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2.能用灭火的原理来解释日常生活中 的一些实际问题。
燃烧的定义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 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探究实验 燃烧的条件
1.实验一: 用坩埚钳分别夹取一小块小木条和一个小石头,放到酒精 灯火焰上片刻,观察现象;
燃烧条件之一:可燃物
2.实验二: 点两支小蜡烛,将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尽可能使烧杯与桌 面间不留空隙,观察实验现象
5.1992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 大批油井被炸起火,下列措施不
能考虑油井灭火的是( c)
A.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 B.设法阻止石油的喷射 C.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D.设法降低油井井口的温度。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燃烧和灭火》P PT课件 2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燃烧和灭火》P PT课件 2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燃烧和灭火》P PT课件 2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6.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成语: (1)釜底抽薪 (2)杯水车薪 (3)火上浇油 (4)煽风点火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燃烧和灭火》P PT课件 2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燃烧和灭火》P PT课件 2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燃烧和灭火》P PT课件 2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着火点
可燃物燃烧时最低温度
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 不同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
在通常状况下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
物质
着火点 /℃
白磷 40
红磷 240
木材 木炭 酒精
250~330
320~370
558
无烟煤
700~750
实验7-1
在500毫升的烧杯中注入300毫升开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 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块红磷,一端放 用滤纸吸取表面水的白磷。观察反应现象,并解释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