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图、构造分区图、构造纲要图
3.3地质图PPT课件
例尺垂直投影到水平轴上,再将各界线投影点铅直定 位在地形剖面图的剖面线上。如有覆盖层,下伏基岩 的地层界线也应按比例标在地形剖面图上的相应位置。
-
33
-
34
▪ 3)绘制地层界线和断层线。按视倾角的角度,并综合考 虑地质构造形态,延伸地形剖面线上各地层界线和断层 线,并在下方标明其原始产状和视倾角。一般先画断层 线,后画地层界线。
*地形图: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态和地物位置、形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具体来
讲,将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影的方法(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
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
-
1
-
2
地质图的种类
▪ 由于工作目的不同,绘制的地质图也不同,常见的地质图有以下 六种。
▪ 一、普通地质图 ▪ 主要表示地区地层分布、岩性和地质构造等基本地质内容的图件。
并在它们前面写上“图例”两字。
▪ 图例都画成大小适当的长方形的格子排成整
齐的行列。在长方格的左边注明地层时代,
右边注明主要岩性,方格内着上和注明与地
质图上同层位的相同颜色和符号。已确定时
代的喷出岩、变质岩要按其时代排列在地层
图例相应位置上。岩浆岩体图例放在地层图
例之后,己确定时代的岩体可按新老排列,
▪ 剖面图与地质图所用的地层符号、色谱应该一致。如剖 面图与地质图在一幅图上,则地层图例可以省去。剖面 图内一般不要留有空白。地下的地层分布、构造形态应 该根据该处地层厚度、层序、构造特征推断绘出。剖面 图的放置一般南端在右边,北端在左边,东右西左,南 西和北西在左边,北东和南东端在右边。
-
15
构造地质图、构造分区图、构造纲要图-推荐下载
构造地质图、构造分区图、构造纲要图[导读]构造地质图:构造分区图是为了表达矿床的生成与沉积作用、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等的关系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
相同或不同的构造特点的图件,是编制构造岩相图或岩相古地理图的底图,有时候可直接作为成矿规律图的底图,特别是中比例尺图纸。
构造地质图:构造地质图是为了表达矿床的生成与沉积作用、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等的关系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
相同或不同的构造特点的图件,是编制构造岩相图或岩相古地理图的底图,有时候可直接作为成矿规律图的底图,特别是中比例尺图纸。
一、以同比例尺区域地质图为底图,综合利用区域褶皱、断裂、岩浆岩分布图及岩石成份分布等资料及物化探资料,采用地质历史发展与地质力学相配合的分析方法进行编制。
二、褶皱构造:在填绘有岩性分布及岩层产状要素的地图上,其褶皱形态已明显表示出来,无需再用特定的构造符号加以表示。
在不够清晰醒目时,则以不同图例的梭形线条表示背斜或向斜的轴线。
褶曲轴线的颜色要以同旋回期的颜色来表达。
在资料允许的条件下,地层产状要素可以用稀密度不同的彩色等高线来表示不同的倾斜度,同时表明产状要素符号。
三、断裂构造包括深断裂、大断裂、构造缝合线,一般断层及由广泛发育的小型错动和裂隙组成的强裂隙带等。
这些构造也是经常控制岩浆岩、金属矿田或矿床分布的重要空间,因此在图上均应表示。
(一)深断裂和大断裂皆属发育时间长,可经几个地址时期,在空间上又延长极远且可穿过几个构造层的强烈错断地带。
一般在地台上复有盖层的地区,对深、大断裂的确定,根据某些人的意见,深断裂属于切割基底,包括华力西以前各个时期形成的基底大断裂。
而大断裂则属于并不切入基底而只切穿盖层的断层,不论其长度有多大,皆名之为大断裂。
由于二者有时隐伏,有时出露,其生成时代亦不尽相同。
因此在图上应以特定的色调和线条分别表示。
由于隐伏断裂曾被厚度不等的沉积物所掩盖,因此需用间接手段进行推测。
推测隐伏深断裂带的标志:地貌特征、中或新生代盆地线状排列或连串的重迭凹地、岩层的挠折、同时沉降的褶皱轴(褶皱系统的横向或斜交沉降带)、连串的岩浆岩体、强烈的蚀变带、现状排列的岩墙、单位裂隙度的显著增高,这些标志的一种或几种交替成单个线状排列,此外,物探异常以及隐伏断裂带两侧分布的沉积岩相、沉积物厚度、构造线、构造类型、岩浆活动类型的不同或显著不同。
地质图件的编制
5.主图中的其它内容
若在测区布置了地球物理、地球 化学和水文地质等观测点,以及 山地工程(探槽、竖井、平巷)和钻 孔等,也应用特殊性的符号将其 位置及编号表示在图上。
6.主图清绘顺序
①先绘制各种观测点、样品采集点、 山地工程和钻孔的位置及编号; ②然后绘断层; ③再绘其它地质界线,各种界线不要 穿过各种符号和编号; ④最后注上各种时代符号 注意:凡是被各种地质界线和断层或 圈闭的范围均应注意时代符号。
(1)剖面位置选择原则: ①垂直地层和构造线走向; ②地层发育较全; ③地质研究程度较高。 从162.9高地—193.9高地—201.2高地—大 砾岩山—官地村 可将162.9高地-201.2高地(大砾岩山南 侧)连线,向两侧延至主图图框止,下 方(SSW)为A,上方(NNE)为A’。
5.图切地质剖面图编制程序
4.主图图框
(1)先从给定地质图上套取图框及重 要地物标志; (2)套在实际材料图上,进行校正。
5.主图内容
填图区内和教师带队的路线,为 实际测量内容; 填图区外,从所给地质图中转绘; 上述二区接图处,注意连线、接 图误差范围和合理性。
4.主图内容
①主要地形、地物标志,如高地、公路、桥 梁、村庄、水库、五副坝、重要山谷、山沟 名称等; ②地质界线(实线),包括不整合界线(实 线+虚线); ③产状要素(与实际材料图一致); ④地质体代号; ⑤断层及其性质和产状(用红线); ⑥滑坡体。
5.图切地质剖面图
图切地质剖面图主要用于补充说 明全区主要地质构造的地下延伸 情况。该图位于主图的下方,要 求有图名、比例尺(可略)、剖 面方位、图例(与主图相同)等。 绘制程序如下:
5.图切地质剖面图内容
图名:A-A’地质剖面图 比例尺:同地质图 方位:从地质图上由A- A’ 线量出
常见构造超清晰图片
板岩所特有的连续劈理。
它发育在细粒的低级变质岩中,肉眼极难区别出劈理域或微劈石;在显微尺度上,劈理域由平行面状或交织状排列的云母或绿泥石等层状硅酸盐矿物富集成薄膜或薄层,宽约0.005毫米;微劈石由石英、长石等浅色矿物的集合组成,呈薄板状或透镜状,宽约1~0.01毫米或以下。
板劈理使板岩具有良好的可劈性,将岩石劈成十分平整的薄板。
强弱相间的岩层中,强硬层中的劈理和软弱层中的劈理以不同角度与层理相交,强硬层中为间隔劈理,与层理交角较大;软弱层中为连续劈理,与层理交角较小。
三、矩形石香肠:白云岩中的硅质条带拉断形成矩形石香肠,反映硅质能干层(强硬层)与白云岩软弱层之间的高粘性差。
(石香肠构造,各位可还记得~)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岩系受到垂直或近垂直岩层的挤压而形成。
软弱岩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强硬岩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断,构成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状块段,即石香肠。
在被拉断的强硬岩层的间隔中,或由软弱层呈褶皱楔入,或由变形过程中分泌出的物质所充填。
四、透镜状石香肠:灰岩中相对强硬的白云岩形成的透镜状石香肠构造。
香肠体的两端有分泌的方解石充填,示压溶作用的存在。
五、挠曲:在水平或平缓的岩层中,由一般岩层突然变陡而表现出的膝状弯曲,或是由于岩层翘曲或其他和缓变形所形成的弯曲。
六、膝状褶皱:以早期板劈理为变形面发生褶皱,由左到右褶皱形式发生变化,既由膝状-箱状-圆弧状渐变过渡。
七、膝折:由一系列互相平行的膝折带组成的尖棱褶皱,称为膝折褶皱;两翼平直,转折端尖棱。
平缓褶皱是指翼间角小于180°、大于120°的褶皱。
翼间角为120°~70°的褶皱。
十、W型对称褶皱:为石英岩中的W型对称褶皱。
中部褶皱较紧闭,向两侧逐渐开阔,褶皱转折端加厚,翼部减薄。
十二、不对称N型褶皱:不同褶皱层的褶皱形态的变化,强硬的硅质层(石英岩)具典型的相似褶皱的特点,较软弱的铁质层(富磁铁矿层)为顶厚褶皱。
各种地质(沉积)构造图集(地大)
板岩所特有的连续劈理。
它发育在细粒的低级变质岩中,肉眼极难区别出劈理域或微劈石;在显微尺度上,劈理域由平行面状或交织状排列的云母或绿泥石等层状硅酸盐矿物富集成薄膜或薄层,宽约0.005毫米;微劈石由石英、长石等浅色矿物的集合组成,呈薄板状或透镜状,宽约1~0.01毫米或以下。
板劈理使板岩具有良好的可劈性,将岩石劈成十分平整的薄板。
二、劈理折射:强弱相间的岩层中,强硬层中的劈理和软弱层中的劈理以不同角度与层理相交,强硬层中为间隔劈理,与层理交角较大;软弱层中为连续劈理,与层理交角较小。
三、矩形石香肠:白云岩中的硅质条带拉断形成矩形石香肠,反映硅质能干层(强硬层)与白云岩软弱层之间的高粘性差。
(石香肠构造,各位可还记得~)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岩系受到垂直或近垂直岩层的挤压而形成。
软弱岩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强硬岩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断,构成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状块段,即石香肠。
在被拉断的强硬岩层的间隔中,或由软弱层呈褶皱楔入,或由变形过程中分泌出的物质所充填。
四、透镜状石香肠:灰岩中相对强硬的白云岩形成的透镜状石香肠构造。
香肠体的两端有分泌的方解石充填,示压溶作用的存在。
五、挠曲:在水平或平缓的岩层中,由一般岩层突然变陡而表现出的膝状弯曲,或是由于岩层翘曲或其他和缓变形所形成的弯曲。
六、膝状褶皱:以早期板劈理为变形面发生褶皱,由左到右褶皱形式发生变化,既由膝状-箱状-圆弧状渐变过渡。
七、膝折:由一系列互相平行的膝折带组成的尖棱褶皱,称为膝折褶皱;两翼平直,转折端尖棱。
八、平缓褶皱:平缓褶皱是指翼间角小于180°、大于120°的褶皱。
九、开阔褶皱:翼间角为120°~70°的褶皱。
十、 W型对称褶皱:为石英岩中的W型对称褶皱。
中部褶皱较紧闭,向两侧逐渐开阔,褶皱转折端加厚,翼部减薄。
十二、不对称N型褶皱:不同褶皱层的褶皱形态的变化,强硬的硅质层(石英岩)具典型的相似褶皱的特点,较软弱的铁质层(富磁铁矿层)为顶厚褶皱。
各类矿图的绘制要求及标准
一、矿区井田分布图二、矿区地形图三、矿区测量控制网图四、矿区井上下对照图五、矿区地形地质图或基岩地质图六、矿区地质构造纲要图七、矿区煤岩层对比图八、矿区地层综合柱状图九、矿区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十、矿区主要地质剖面图十一、矿区主要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十二、煤田水文地质图十三、区域水文地质图十四、井田区域地形图十五、工业广场平面图十六、井底车场平面图十七、采掘工程平面图十八、主要巷道平面图十九、井上下对照图二十、井筒断面图二十一、主要保护煤柱图二十二、井上下测量控制网图二十三、井筒十字中线点平面图二十四、竖井井壁和罐道竖直程度断面图二十五、提升设备和竖井井架安装测量图二十六、矿井地形地质图二十七、矿井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二十八、矿井煤岩层对比图二十九、矿井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三十、矿井地质剖面图三十一、矿井水平地质切面图三十二、矿井瓦斯地质图三十三、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三十四、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三十五、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三十六、矿井充水性图三十七、断层两盘含水层对接补给关系图三十八、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三十九、矿井主要充水含水层等水位线图四十、矿井主要充水含水层水文地质图四十一、地面防排水系统图四十二、矿井分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图四十三、采区资源/储量估算图四十四、分煤层损失量计算图四十五、工作面损失量计算图四十六、矿井“三个煤量”计算图附录:各种矿图的绘制内容及注记要求一、矿区井田分布图1. 主要公路、铁路、河流、水源地。
2. 35KV及其以上高压输电线路,主要变电所。
3. 用颜色表示生产矿(红)、在建矿(绿)、规划区(黄)的边界,以及主要附属地物。
4. 主要村镇位置及名称,矿井井筒位置,公司、矿位置和名称。
二、矿区地形图1. 按国家有关地形图测量规范相应比例尺的规定内容绘制。
2. 根据地形、地物变化情况,每4~5年更新一次。
三、矿区测量控制网图1. 各级三角点、近井点、水准点的位置、名称和编号。
编制构造纲要图
实习十:编制构造纲要图
一、要求
1.学会、掌握编制构造纲要图的方法
2.初步掌握分析构造纲要图
二、构造纲要图概念及组
成
构造纲要图是以地质图为基础编制的,以不同的线条、符号和颜色表示一个地区地质构造的一种图件。
1、划分构造层
构造层是指由不整合,尤其是角度不整合所分开的上下两套地层,它们各自有一套不同的沉积建造特征和不同的形态和类型的褶皱、断裂甚至岩浆岩活动、变质作用和成矿作用,它们分别是地壳发展演化历史过程中的特定阶段形成的综合地质体。
分析出露的地层,建立地层层序;判断不整合时代;研究新老地层分布及产状;确定区内褶皱形态及轴向以及断层发育状况。
构造层以地质时代代号表示,无统一的色谱,原则:老深新浅。
2、断层:各类断层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并注明和编号。
不同时代断层可用不同颜色。
3、褶皱:用轴迹表示,轴迹的宽窄反映核部和褶皱宽窄的变化。
倾向用枢纽表示。
4、岩体:绘出岩体界线和内部岩相带界面,注明岩体代号及时代,标出原生构造产出。
5、标出代表性地层产状以及节理、面理、线理产状。
6、完成图的规格要求,如图名、比例尺、图例等。
130张野外地质构造实拍图,经典、直观、一眼看懂!
130张野外地质构造实拍图,经典、直观、一眼看懂!2018-05-14 13:54剪节理视域宽度2m,图示岩层发育近乎正交的两组剪节理,将其分割为方形的岩块,沿着节理缝还有方解石岩脉充填。
大型褶皱视域宽度200m,逆冲推覆过程中往往会通过褶皱调节应力。
图示为挤压应力背景下形成的大型不协调褶皱。
不整合视域宽度50m,不整合面上覆二叠纪水平石灰岩,下伏晚元古代的倾斜石灰岩,沉积间断为约300个百万年。
劈理折射视域宽度3m,劈理穿过不同能干性的岩层时,劈理面的角度会发生变化。
在强硬层中,劈理与层理的夹角较大,在软弱层中,劈理与层理的夹角较小。
图示浅色的砂岩属于强硬层,几乎不发生发劈理,暗色的泥岩属于软弱层,劈理高度发育。
断层面的擦痕和阶步视域宽度20cm,岩体发生错断后有明显位移,接触面也会断层滑动中留下粗糙不平的擦痕,沿着断层面会有方解石等矿物沿滑动方向呈纤维状生长,然后被拉断而形成一些微小阶梯断口和微细断口,可以用于指示断层运动方向。
不对称的S型布丁构造视域宽度1m,图示为石英脉形成的不对称S型布丁,与鞘褶皱有关,主体布丁下可见封闭状岩脉环,顶部的剪切方向为从左向右。
布丁的肿缩现象视域宽度40cm,韧性差异相差较小的岩层形成布丁时,相对强硬层(白色)局部收缩而不断离,而相对软弱层(灰色)在布丁的颈部收缩处形成小型褶皱。
古水流的线状构造视域宽度2m,河流动力拖拽河床底部岩石运动,留下顺着水流方向长条状凹槽,后来被沉积物充填,形成了线状构造的印模,可以指示水流方向和沉积方向。
鱼骨状交错层理视域宽度50cm,两套交错层理表现出相反的倾向,这是水流方向反复动荡形成的典型特征,一般是潮汐成因。
上面和下面的平行层理表明了很强的水动力。
10斜层理视域宽度40cm,一系列纹层斜交于层系界面,一般形成于动荡的水或者风动力环境中,可以指示其流动方向。
图示斜层理的下部缓慢沉积,与层系界面相切,上部被侵蚀,与层系界面相交。
标准地质构造图片
跟我看构造喜欢地质构造的同仁们进来看看吧~我精心整理的~除了图片还收集了注解~如果喜欢的话就请转载吧,不过转载的时候最好在评论栏里留下你的足迹~不声不吭转走就不像话呐~哈哈~一、板劈理:板岩所特有的连续劈理。
它发育在细粒的低级变质岩中,肉眼极难区别出劈理域或微劈石;在显微尺度上,劈理域由平行面状或交织状排列的云母或绿泥石等层状硅酸盐矿物富集成薄膜或薄层,宽约0.005毫米;微劈石由石英、长石等浅色矿物的集合组成,呈薄板状或透镜状,宽约1~0.01毫米或以下。
板劈理使板岩具有良好的可劈性,将岩石劈成十分平整的薄板。
二、劈理折射:强弱相间的岩层中,强硬层中的劈理和软弱层中的劈理以不同角度与层理相交,强硬层中为间隔劈理,与层理交角较大;软弱层中为连续劈理,与层理交角较小。
三、矩形石香肠:白云岩中的硅质条带拉断形成矩形石香肠,反映硅质能干层(强硬层)与白云岩软弱层之间的高粘性差。
(石香肠构造,各位可还记得~)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岩系受到垂直或近垂直岩层的挤压而形成。
软弱岩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强硬岩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断,构成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状块段,即石香肠。
在被拉断的强硬岩层的间隔中,或由软弱层呈褶皱楔入,或由变形过程中分泌出的物质所充填。
四、透镜状石香肠:灰岩中相对强硬的白云岩形成的透镜状石香肠构造。
香肠体的两端有分泌的方解石充填,示压溶作用的存在。
五、挠曲:在水平或平缓的岩层中,由一般岩层突然变陡而表现出的膝状弯曲,或是由于岩层翘曲或其他和缓变形所形成的弯曲。
六、膝状褶皱:以早期板劈理为变形面发生褶皱,由左到右褶皱形式发生变化,既由膝状-箱状-圆弧状渐变过渡。
七、膝折:由一系列互相平行的膝折带组成的尖棱褶皱,称为膝折褶皱;两翼平直,转折端尖棱。
八、平缓褶皱:平缓褶皱是指翼间角小于180°、大于120°的褶皱。
九、开阔褶皱:翼间角为120°~70°的褶皱。
中国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中国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潘桂棠’肖庆辉2 陆松年3 邓晋福4 冯益民5 张克信“张智勇“王方国‘邢光福7 郝国杰3 冯艳芳“(l.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四川成都61 0 8 2 ; 2.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10 0 37 ; 3.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天津30 01 70 ; 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10 08 3; 5.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陕西西安71 0 54 ;6.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4水刃74 ; 7.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江苏南京21 0 16 )提要: 中国大地构造形成演化与大地构造分区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整体论述中国构造分区, 都以不同学派对中国大陆地壳形成演化的不同认识论和方法论, 有不同的方案。
以黄极清先生等多旋回构造观、王鸿祯先生等历史大地构造观和李春显先生等板块构造观的“三大主流大地构造观”为指导思想的大地构造划分方案, 是集中国地质构造之大成, 在全国起指导作用, 影响既广泛且深远。
板块构造单元划分是当前板块构造细结构研究的关键问题。
它既是板块构造研究的理论问题, 也是区域地质研究和成矿预测评价亚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本文的大地构造分区图的编制是以地层划分和对比、沉积建造、火山岩建造、侵入岩浆活动、变质变形等地质记录为基础, 承接融合中国“三大主流大地构造观”的经典划分理念, 在板块构造一地球动力学理论指导下, 以成矿规律和矿产能源预测的需求为基点, 以不同规模相对稳定的古老陆块区和不同时期的造山系大地构造相环境时空结构分析为主线, 以特定区域主构造事件形成的优势大地构造相的时空结构组成和存在状态为划分构造单元的基本原则, 划分出中国的大地构造环境主要由陆块区和造山系组成为9 个一级构造单元, 以及相应的56 个二级构造单元。
中国大地构造研究还存在一系列重大科学问题, 较准确地划分尚需很长时间的不懈努力。
关扭词: 大地构造; 构造单元; 陆块区; 造山系; 多岛弧盆系中圈分类号: Ps4 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 000 一36 57 (2 0 0 9 )0 1 一0 0 0 1 一2 8大地构造分区又叫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是大地构造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之一, 可直接服务于资源预测需求, 作为成矿地质背景或油气盆地分析以及地质灾害评估的基点。
新一代中国大地构造图_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图_省略_0000_附简要说明_从全球看
第24卷 第1期2003-02/1-2 地 球 学 报ACTAGEOSCIEN TIA SINICA V ol .24 No .1Feb .2003/1-2改回日期:2002-7-30;责任编辑:宫月萱。
作者:任纪舜,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专业委员会主任,长期研究中国大地构造;电话:68311547;E -mail :renjishun @ 。
新一代中国大地构造图———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图(1∶5000000)附简要说明:从全球看中国大地构造任纪舜(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新一代中国大地构造图(1∶5000000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图(图1)及简要说明———《从全球看中国大地构造》),已于1999年由地质出版社用中、英文两种版本出版,2002年第2次印刷。
该图是在中国区域地质填图基础上,综合研究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资料,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地构造室编制而成。
这是中国地球科学界各学科知名学者共同参与的一项集体劳作,体现了中国大地构造研究的最新成果。
该图从4个方面,在时空的结合上,清晰地展示了中国大地构造演化过程和资源、环境、灾害的地质背景:(1)划分出不同时期形成和再循环的大陆壳,以主造山期(主变形时代)标出大陆壳的年代。
(2)标出主要的构造要素,如各时代的缝合带、转换断层、走滑断层、裂谷带、现代贝尼奥夫带以及蛇绿混杂岩带、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等。
(3)表示了主要的岩石类型,如花岗岩、火山岩的展布及其形成环境。
(4)标出了中国大陆及海域尚未遭受重大构造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改造的沉积盆地。
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图北界包括西伯利亚地台南部,南界跨印度地盾,西界把大部分哈萨克斯坦包括在内,东到日本列岛,从而将中国与邻区联系起来,展现出中国大地构造与全球各主要构造带的关系:最显著的如宏伟的环西伯利亚的蒙古弧形构造,印度与欧亚板块沿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碰撞的构造态势,西太平洋沟、弧、盆体系及其与中国东部的构造关系等。
地质规程各类图纸
1、矿区构造纲要图
2、矿区地形地质图
3、矿区地层综合柱状图
4、矿区主要地质剖面图
5、煤矿地层综合柱状图
6、煤矿地形地质图或基岩地质图
7、煤矿煤岩层对比图
8、煤矿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
9、煤矿地质剖面图
10、煤矿水平地质切面图(煤层倾角大于25°的多煤层煤矿)
11、勘探钻孔柱状图
12、矿井瓦斯地质图
13、井上下对照图
14、采掘工程平面图
15、井巷、石门地质编录
16、工程地质相关图件
17、煤矿构造纲要图
台账:
1、钻孔成果台账
2、地质构造台账
3、矿井瓦斯资料台账
4、煤质资料台账
5、井筒、石门见煤点台账
6、工程地质资料台账
7、资源/储量台账
8、井田及周边采空区、老窑地质资料台账
9、井下火区地质资料台账
10、封闭不良钻孔台账。
构造地质图、构造分区图、构造纲要图
构造地质图、构造分区图、构造纲要图[导读]构造地质图:构造分区图是为了表达矿床的生成与沉积作用、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等的关系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
相同或不同的构造特点的图件,是编制构造岩相图或岩相古地理图的底图,有时候可直接作为成矿规律图的底图,特别是中比例尺图纸。
构造地质图:构造地质图是为了表达矿床的生成与沉积作用、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等的关系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
相同或不同的构造特点的图件,是编制构造岩相图或岩相古地理图的底图,有时候可直接作为成矿规律图的底图,特别是中比例尺图纸。
一、以同比例尺区域地质图为底图,综合利用区域褶皱、断裂、岩浆岩分布图及岩石成份分布等资料及物化探资料,采用地质历史发展与地质力学相配合的分析方法进行编制。
二、褶皱构造:在填绘有岩性分布及岩层产状要素的地图上,其褶皱形态已明显表示出来,无需再用特定的构造符号加以表示。
在不够清晰醒目时,则以不同图例的梭形线条表示背斜或向斜的轴线。
褶曲轴线的颜色要以同旋回期的颜色来表达。
在资料允许的条件下,地层产状要素可以用稀密度不同的彩色等高线来表示不同的倾斜度,同时表明产状要素符号。
三、断裂构造包括深断裂、大断裂、构造缝合线,一般断层及由广泛发育的小型错动和裂隙组成的强裂隙带等。
这些构造也是经常控制岩浆岩、金属矿田或矿床分布的重要空间,因此在图上均应表示。
(一)深断裂和大断裂皆属发育时间长,可经几个地址时期,在空间上又延长极远且可穿过几个构造层的强烈错断地带。
一般在地台上复有盖层的地区,对深、大断裂的确定,根据某些人的意见,深断裂属于切割基底,包括华力西以前各个时期形成的基底大断裂。
而大断裂则属于并不切入基底而只切穿盖层的断层,不论其长度有多大,皆名之为大断裂。
由于二者有时隐伏,有时出露,其生成时代亦不尽相同。
因此在图上应以特定的色调和线条分别表示。
由于隐伏断裂曾被厚度不等的沉积物所掩盖,因此需用间接手段进行推测。
推测隐伏深断裂带的标志:地貌特征、中或新生代盆地线状排列或连串的重迭凹地、岩层的挠折、同时沉降的褶皱轴(褶皱系统的横向或斜交沉降带)、连串的岩浆岩体、强烈的蚀变带、现状排列的岩墙、单位裂隙度的显著增高,这些标志的一种或几种交替成单个线状排列,此外,物探异常以及隐伏断裂带两侧分布的沉积岩相、沉积物厚度、构造线、构造类型、岩浆活动类型的不同或显著不同。
库尔什地区地质构造概述(附构造纲要图、剖面图)
库尔什地区地质构造概述报告编写作者:编写单位:目录第1章引言 (1)1.1 实习目的 (1)1.2 实习要求 (1)1.3 所读图幅情况 (1)第2章地层与岩体特征 (2)2.1 地层分布 (2)2.2 接触关系 (3)2.2.1 整合接触 (3)2.2.2 角度不整合接触 (4)2.3 侵入岩体 (4)2.3.1 喀尔山花岗岩侵入体(酸性岩浆侵入体) (4)2.3.2 喀尔山正长岩侵入体(中性岩浆侵入) (4)2.3.3 库尔什-宝亮台辉长岩侵入体(基性岩浆侵入体) (4)第3章地质构造 (5)3.1 褶皱构造 (7)3.1.1 顿巴山背斜 (7)3.1.2 伦布山向斜-(巴哈)背斜组合 (7)3.1.3布达山东侧小背斜 (7)3.1.4 伦布山-纳格山大向斜 (7)3.1.5纳格山大向斜 (8)3.1.6 喀尔山背斜-向斜组合 (8)3.2 断层构造 (8)3.2.1 F1,F3逆掩断层 (8)3.2.2 F2正断层 (8)3.2.3 F5正断层 (9)3.2.4 喀尔山(F6)断层 (9)3.2.5 云台岭逆掩断层 (9)第4章构造发展史 (10)4.1构造层的划分及分述 (10)4.1.1 元古界构造层 (10)4.1.2震旦系—中奥陶统构造层 (10)4.1.3 石炭—二叠系构造层 (10)4.1.4 下白垩统-古新统构造层 (11)4.2. 构造演化史分析 (11)第5章结束语 (13)参考文献: (14)第1章引言1.1实习目的综合作业是使我们学生能够比较全面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以提高自己分析并解决地质构造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所学到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的一种强化手段,同时,培养自己读图、作图以及提高自己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构造问题的能力,在综合读图,分析图的过程中再次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系统化的整合,并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在实践应用中的转换方法,提高实践动手的能力与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造地质图、构造分区图、构造纲要图[导读]构造地质图:构造分区图是为了表达矿床的生成与沉积作用、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等的关系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
相同或不同的构造特点的图件,是编制构造岩相图或岩相古地理图的底图,有时候可直接作为成矿规律图的底图,特别是中比例尺图纸。
构造地质图:构造地质图是为了表达矿床的生成与沉积作用、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等的关系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
相同或不同的构造特点的图件,是编制构造岩相图或岩相古地理图的底图,有时候可直接作为成矿规律图的底图,特别是中比例尺图纸。
一、以同比例尺区域地质图为底图,综合利用区域褶皱、断裂、岩浆岩分布图及岩石成份分布等资料及物化探资料,采用地质历史发展与地质力学相配合的分析方法进行编制。
二、褶皱构造:在填绘有岩性分布及岩层产状要素的地图上,其褶皱形态已明显表示出来,无需再用特定的构造符号加以表示。
在不够清晰醒目时,则以不同图例的梭形线条表示背斜或向斜的轴线。
褶曲轴线的颜色要以同旋回期的颜色来表达。
在资料允许的条件下,地层产状要素可以用稀密度不同的彩色等高线来表示不同的倾斜度,同时表明产状要素符号。
三、断裂构造包括深断裂、大断裂、构造缝合线,一般断层及由广泛发育的小型错动和裂隙组成的强裂隙带等。
这些构造也是经常控制岩浆岩、金属矿田或矿床分布的重要空间,因此在图上均应表示。
(一)深断裂和大断裂皆属发育时间长,可经几个地址时期,在空间上又延长极远且可穿过几个构造层的强烈错断地带。
一般在地台上复有盖层的地区,对深、大断裂的确定,根据某些人的意见,深断裂属于切割基底,包括华力西以前各个时期形成的基底大断裂。
而大断裂则属于并不切入基底而只切穿盖层的断层,不论其长度有多大,皆名之为大断裂。
由于二者有时隐伏,有时出露,其生成时代亦不尽相同。
因此在图上应以特定的色调和线条分别表示。
由于隐伏断裂曾被厚度不等的沉积物所掩盖,因此需用间接手段进行推测。
推测隐伏深断裂带的标志:地貌特征、中或新生代盆地线状排列或连串的重迭凹地、岩层的挠折、同时沉降的褶皱轴(褶皱系统的横向或斜交沉降带)、连串的岩浆岩体、强烈的蚀变带、现状排列的岩墙、单位裂隙度的显著增高,这些标志的一种或几种交替成单个线状排列,此外,物探异常以及隐伏断裂带两侧分布的沉积岩相、沉积物厚度、构造线、构造类型、岩浆活动类型的不同或显著不同。
(二)在地槽和准地槽构造单元内,不同时代构造带的接触线叫做构造缝合线,它一般也属深大断裂之范畴应用特定构造线条,符号和颜色表示出它的性质和生成时代。
(三)一般断裂、按其性质大致可分正的、逆的、逆掩的、高角度的、平推的及平推正断层和平推逆断层几种,其形成时代和性质亦应用特定线条和颜色表示之。
也可以按地质力学的分类法,如压性、张性、扭性、张扭性、压扭性、扭压性、扭张性等。
(四)小型错动及裂隙常局部发育成狭窄长带状,这种强裂隙带,特别是它与别种构造(褶皱、断裂)或不同方向额强裂隙带交叉的地方,常分布着矿化,因此在图上亦应按其生成时代、性质及含矿种类用特定色线予以绘出。
(五)在褶皱强烈地区,具有片理化较强的揉搓带或动力变质带,其延长和宽度一般较大,在这里并经常分布着矿化,它可能属深大断裂在上部构造的反映。
因此也应以相当的平行短波状色线表示之。
以上各种类型之断裂构造,为了在图上表示出它们的生成次序、大小及从属关系,可采用不同粗细线条表示。
四、将岩浆岩分布图上的内容择要表示于图上,以不影响图而清晰同时又能表达岩浆岩的分布规律及其与构造运动和成矿作用的关系的特点为原则。
五、沉积岩及火山沉积岩的划分,主要根据地层、岩性及古生物方面的资料:(一)地层额的划分,结合构造层。
构造层以颜色区分。
注明地层单位符号。
(二)沉积岩岩性按其成分特征,以不同花纹表示。
如岩性复杂或成互层出现,则掺以不同的花纹或不同花纹相间。
划分单位,以图纸比例尺所能允许的限度为原则。
(三)火山沉积岩,同上。
不能定名的火山岩,则可零丁花纹表示为基性、中性或酸性。
图纸比例尺不允许划分的火山岩,根据具体情况,或以其主要岩石或主要建造表示,或以互层的花纹表示。
但应划分不同的火山岩系列。
(四)对区域变质岩,以花纹表示岩石特征和变质程度,能确定原岩的变质岩,花纹上要表示原岩的特征。
(五)各类岩层的地质界线,其线条的宽度应能表达地层单位的级别。
六、当不编制构造岩相图而直接以构造地质图为成矿规律图的底图时,有两种处理办法:(一)如上面所述,按图纸比例尺比例尺的要求,表明岩性,对重要的、有意义的岩性要特别注意。
(二)划分构造-建造带:在每一个构造岩浆阶段,这些带的位置是根据主要的沉积建造或火山沉积建造确定的,如泥沙质碳酸盐建造、硅铝质火山沉积建造、铁镁质火山沉积建造、大陆火山岩建造等。
如表达的内容过多,可另编同比例尺建造分布图:图上划分出不同地段的构造环境及相应的沉积建造类型,包括各种岩石的杂岩体;在不同的构造建造带内(以颜色区分),还可划分出亚建造,以花纹表示,亚建造是由岩性成分接近的岩石组成;亚建造划分的详简程度根据图纸比例尺而定。
建造分布图是构造地质图的附图,在构造地质图上只画出构造建造带(粗浅)及主要或有意义的亚建造(细线)的界线。
上述第(一)种办法适用于内生金属矿床的研究,第(二)种办法对内生、沉积及火山沉积矿床均适用。
如果划分了构造-建造带,就可以不划分构造层。
七、构造层是在一定阶段的构造运动影响下在一定地区内所形成的一定的沉积建造。
所以它在时间上代表一定的构造旋回或构造幕,在空间上代表该构造幕或旋回所影响的范围,是构造地质图中的基本构造单位,是划分各级构造单元的基本依据,划分构造层也正是为了能够在图面上,对区域地壳发展各个阶段中的构造变动、岩浆活动、矿化作用和古地理特征等有系统的了解。
构造层的划分依据和表示方法如下:(一)划分构造层的一般依据有以下几点:区域不整合或假整合、大型沉积旋回、沉积建造类型、变质程度和岩石变形程度等。
对于地槽区,以不同地段各个构造运动幕为主,如下构造层代表其主要沉降期、中构造层代表其初次回返和成山期,上构造层代表其再度下降至主要成山期,中、新生代凹陷或山间盆地沉积则代表另一构造层。
如秦岭地槽,Є-0至S-D为下构造层,D3至CP为中构造层,P至T为上构造层;北祁连地槽,Є至S为下构造层。
在地台区,结晶基底及其上覆的沉积盖层,分别为两个主构造层,下部主构造层按区域不整合接触及变质程度可再分为两个或更多的构造层;上部主构造层则可以按主要的海浸海退旋回划分构造层。
如华北,Z至01为一大型海浸岩系,为下构造层,C2至P-T主要为滨海沉积逐渐演变至陆相沉积,为一大型海退岩系,为上构造层(在鄂尔多斯地区则为中构造层,该区三迭纪以后再度下降,形成陆相沉积,自延长统至K为上构造层)。
在构造层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亚构造层或构造阶,则主要根据沉积间断、沉积亚旋回、沉积建造或亚建造、沉积岩相、岩石变形变质程度和地层的含矿专属性等。
(二)构造层划分的详细程度,按图纸比例尺及其目的、要求而定:1、对于中比例尺图纸,要考虑到主要构造的发展特点,沉积建造类型及地层的含矿专属性,要能满足划分成矿单元对地层或沉积物的类型的要求,分能够分开的构造层或亚构造成一定要分开;2、对于大比例尺构造岩相图件及用作构造岩相图底图的中比例尺图纸,还要满足同比例尺的构造岩相图和岩相古地理图的要求,要考虑到岩性、岩相的分布情况。
凡能够分开的亚构造层或构造阶,在图纸比例尺允许的条件下,一定要分开,其所遵循的则是以小的构造动作划分的依据,如两个地质时代或同一时代的上下层位间的地壳原运动及沉积间断等。
划分时要根据地层古生物资料。
3、构造层是代表一定构造幕在一定地区内的沉积建造,因此在对构造层进行命名时,应包括该构造层之形成时代、古地理、沉积建造及其底部褶皱基底四方面的特征。
在代号制定上也应与命名相一致。
一般在地台盖层褶皱地区,构造层的代号是用大写字母表示地台基底的褶皱时代,如以A、H、A t、B、C、V等分别表示太古代、元古代、前震旦纪、贝加尔、加里东和华力西等为褶皱基底的地台,在其右上角注明盖层褶皱时代,右下角注明构造层的地层时代,例如以前震旦纪褶皱为基底的地台上,燕山期褶皱的寒武奥陶纪构造层4、构造层的着色,可根据地层着色规定进行简化。
亚构造层或构造阶,以同一颜色按自老至新的顺序以不同浓淡表示之。
八、构造地质图中的颜色,除可按照构造层及岩浆岩岩性等分别赋以特定的色谱,以表示它们各自的特点、生成时代和其发展特征外,还可统一涂以代表它们之构造旋回的颜色,而以不同浓度程度代表构造层的不同层序,以不同花纹区别岩浆岩的岩性。
后一种方法能够明晰地表示出每个构造旋回中之地层、构造及岩浆活动的统一性及其发展规律。
由于上述两种着色方法,各有其偏重的一面,为此在编图时,可根据图面内容的复杂情况和对所编图纸的目的要求选择使用。
九、各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可分侵入接触、不整合接触、假整合接触、整合接触、断层接触和接触关系不明等六种。
遇到有岩相变化之地质体,需要而又可能表示时,还可分出变相接触关系,它们均已特定的线条来表示。
十、在构造地质图上,分布零星和厚度不大的第四纪沉积均不表示,但有一定意义的第四系可适当保留。
十一、标出各种类型的主要矿产地构造分区图:构造分区图是按传统地质学的概念变质的,是成矿研究中,划分构造成矿区的主要依据之一。
一般要求用醒目的方式表示地壳中各个不同大地构造性质或大地构造性质虽同,但具有不同发展历史的各级单元的共性和个性特点,并表达各级构造单元内的矿化分布规律:(一)以同比例尺构造地质图为底图。
(二)划分各级构造单元,它是构造分区图的基本组成部分。
构造单元指在地壳中各个具有不同大地构造性质或大地构造性质相同而具有不同地质发展历史的地区。
要求在全面研究区域地质构造发展历史的基础上,进行构造单元的划分:1、构造单元的级别,既要反映它们之间的从属关系,也要反映出它们之间的面积大小,因此构造单元应逐级进行划分。
一般将构造发展中地槽转化为地台的时代,作为划分地壳大陆部分一级构造单元之基本依据,将历史发展中的构造特点作为划分二、三级单元的基础,将改造结果形成的构造形态作为划分四级或四级以下构造单元的基础。
为此,在划分区域构造单元时,应考虑下面几个条件:基底岩系的褶皱时代、基底岩系的岩石性质、变质程度和构造变动强度、基底表面的隆起和拗陷、沉积盖层的时代和沉积特征(相、建造、厚度及分布)、盖层所受运动的性质和时代、岩浆活动、盖层的褶皱断裂类型和深断裂、大断裂等。
其中深断裂和大断裂一般常构成四级或其以上各单元之间的界限。
2、各级构造单元的名词,须能反映大地构造的基本特点,并要系统和层次分明。
实际工作中可参考区测地质图或构造地质图上的划分与命名,但要结合工作区的具体情况适当增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