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公司-一种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新模式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组织形式直接影响着农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
现中国农业经营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合作社、家庭农场、股份制农业和集体经济等,这些组织形式各具特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为了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需要寻求创新路径,优化组织形式。
一、农业合作社农业合作社主要由农民自发组织成立,属于“小成本、小规模、长尾效应”的农业经营组织。
具有成员自愿、股权共有、分红按劳分配等特点。
但也存在着组织管理不规范、资金难以调配、产销渠道单一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创新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增加政府和社会的支持。
二、家庭农场家庭农场是指依法在农村合法规模内,由家庭经营、家庭成员从事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销售,实现社会化服务和市场营销。
具有规模灵活、管理简单、创业条件低、消费者认知度高等优点。
然而,家庭农场的个体化劣势也很明显,缺少统一管理,无法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因此,需要通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措施,弥补家庭农场组织上的短板。
三、股份制农业股份制农业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企业通过发行股份向社会募集资金,并实行公司化治理。
具有规模化、资金丰富、技术创新、风险分担等优点。
但股份制农业也存在着企业内部董事会和股东会互不协调,决策分歧严重,固定资产投资率不高等问题。
此外,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与股份制企业的短线操作模式不同,需要采取多种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四、集体经济集体经济作为中国农村经济的主要形式,即在农村集体组织的经济活动。
其特点是经营规模较大,资源整合能力强,政策红利明显。
但由于农村经营制度的缺陷,集体经济仍然存在着公共服务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
为了推进集体经济的发展,可以创新合作经营、股份合作等新型组织形式,提高集体经济的运营效率。
总之,对于不同的组织形式,需要采取不同的创新方法,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效益和竞争力。
与此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政策支持,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公司+公司:一种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新模式
作社 为纽 带 和依 托 把 公 司 与农 户 连 接 起 来 , 这样 缓 解 了公 司与农 户 之 间 的利 益 冲 突 , 对农 民 和龙 头 公
作者简介 :. 1 吴德 礼 (97一)男 , 南 常 德 人 , 15 , 湖 中共 重 庆 市 委 委 员 , 国家 开 发 银 行 重 庆 市 分 行 行 长 ; . 象 明 (99一) 男 , 北 崇 阳 人 , 2胡 15 , 湖 博 士 , 授 , 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 公 共 管 理 学 院 副 院 长 ; . 惠彬 (96一) 男 , 南 南 阳 人 , 士 , 级 经 济 师 , 家 开 发 银 行 重 庆 市 分 行 二 处 处 长 ; 教 北 3李 16 , 河 博 高 国 4 任 晓 刚 (97一) 男 , 庆 长 寿 人 , 汉 大 学 在 职 博 士 生 , 民 日报 主 任 记 者 。 . 16 , 重 武 人
一
一
、
现 有 农 业产 业 化 经 营 组 织 模 式
及 其 局 限 性
农 业 产 业 化经 营是 一 种 以 市场 为 导 向 , 稳定 在 家庭 联 产承包 责 任 制 的基 础 上 , 靠 各 类 龙 头 公 司 依 和 中介 组织 的带 动 , 把农 产 品 的生 产 、 工 、 售 等 加 销
度 和专 业 化程度 。 “ 司 +基 地 ” 式 , 公 模 即龙 头公 司投 入 一 定 量 的 人力、 物力 , 筹建 农 业 产 业 化 生 产 基 地 , 由基 地 带 动 农 户加 盟 生产 经 营 。龙 头公 司负责 培育 和供 应正规 种苗 , 负责 产前 、 中、 后 生产技 术 服务 , 产 产 按合 同价 回收基 地加 盟农 户 的农产 品和销 售 。这种模 式 有利 于实现 农产 品 的标 准化 生产 , 有利 于保 障农 户 利益 , 实 现农 民收入 的稳定 增 长 。 “ 司 +农 民专 业 合 作 社 +农 户 ” 式 , 公 模 即在 第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各环节通过市场化运作,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经营模式。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主要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
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以农产品加工、流通和销售为主要业务的企业,通常具备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加工设施和销售网络。
它通过与农民签订种植合同,实现与农民的利益联结,并提供农技培训、技术指导等服务,带动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龙头企业通过整合生产要素,实现生产规模化,提高生产效益。
通过形成品牌效应,推动产品差异化,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合作社合作社是由农民自愿组成的经济组织,具备独立法人资格,集体所有制经营。
合作社通过发展社员,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
合作社还通过共同采购农资、共同销售农产品等方式,实现资源整合和市场开拓。
合作社可以提供产品加工、质量检测、技术培训等服务,提高农民的经营水平。
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多样,可以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服务合作社、资本合作社等。
三、家庭农场家庭农场是指农户按照产业化标准,组织家庭成员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经营形式。
家庭农场主要依靠农户自有的土地、劳动力和资金,发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
家庭农场的特点是结构灵活、机动性强,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户自身条件进行调整。
家庭农场通过发展规模经营,提高农民自身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创新路径主要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
一、技术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加工品质和产品附加值。
可以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如高效灌溉、精细施肥、精确种植等,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还可以采用农产品加工技术,延长产品的保鲜期,提高产品附加值。
二、管理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对种植、养殖、加工和销售等环节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
可以采用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加强供应链管理和质量控制,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公司农业产业化实施方案
公司农业产业化实施方案农业产业化是指将农业生产纳入市场经济体系,通过市场化运作来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下面是一个公司农业产业化实施方案的例子,总计1200字以上。
一、背景分析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公司位于农业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具有良好的农产品基础和市场销售渠道,因此农业产业化成为公司发展的战略方向。
二、目标确定1.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通过农业产业化的推进,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效益,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2.扩大市场份额:通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开拓新的市场渠道,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和渠道。
三、主要举措1.引进先进农业技术:与相关科研机构合作,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益。
2.建设农业示范基地:在公司所在地,建设农产品种植和养殖的示范基地,推广先进的种植和养殖技术,提供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3.建立农产品加工生产线:设置农产品初加工、深加工和包装等生产线,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4.建立农产品物流配送网络:与相关物流公司合作,建立农产品的物流配送网络,提高产品的流通效率,保证产品的及时上市和销售。
5.开展品牌宣传和推广:通过在媒体上进行品牌宣传和推广,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加产品销售额。
四、实施步骤1.市场调研:了解当地农产品市场的需求和供应情况,把握市场机会和竞争态势。
2.策划方案: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包括技术引进、示范基地建设、加工生产线建立、物流配送网络建设以及品牌宣传和推广等内容。
3.组织实施:成立农业产业化推进小组,组织各项工作的实施,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
4.监督评估:对各项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纠正和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五、预期效果1.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满足市场需求。
2.农产品价格稳定,不再受到季节和天气的影响。
3.完善的物流配送网络和销售渠道,确保产品及时上市和销售。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依托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手段,将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下面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形式及其创新路径。
一、农业合作社农业合作社是一种集中资金、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统一生产、加工和销售的集体组织形式。
传统的农村合作社以农业生产为主,如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而现代的农业合作社更加注重规模经营和市场营销,如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
创新路径:1.加强组织能力与服务功能。
加强合作社的领导班子建设,培养专业化的经营管理人才,提升组织的运营能力。
提供综合性服务,包括技术培训、市场信息发布等,增加农民的满意度和依赖性。
2.推进资本与技术的引入。
吸引社会资本和科技人才参与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益和质量,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二、农业产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是一个集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经营组织。
在农业产业园区中,农民可以直接将农产品出售给企业,而企业则可以提供技术、资金和品牌等支持,实现农产品的优质化和增值。
创新路径:1.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形成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等全链条的一体化经营,提高资源的整合效率和附加值。
2.打造农产品品牌。
通过企业的品牌效应和市场推广,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
三、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科技示范园是通过引进现代农业科技和管理经验,集中展示和推广高效农业模式的农业生产基地。
通过示范园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带动周边农户改善生产条件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创新路径:1.开展科技推广和培训。
通过组织农民参观学习和开展生产技术培训等方式,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传播到广大农户中,提升整体生产水平。
2.营造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
公司制是我国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的理想形式
#经济管理#公司制是我国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的理想形式邓勤(中共惠州市委党校,广东惠州516001)[内容提要]公司制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一种新形式,是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自身资本积累或以合伙的方式组建农业公司进行农业开发与经营的一种农业经营管理方式,是现代农业经营的理想形式。
[关键词]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公司制[中图分类号]F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249(2003)06-0058-03我国农业发展必须走产业化道路,这是市场经济发展和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发展面临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按党的十六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0的要求,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其中正确选择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十分重要,而公司制是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的一种新形式。
一、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认识从目前我国各地的实践经验来看,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主要有:/经纪人队伍+农户0、/公司+农户0和各种/经济合作组织0等几种形式,它们各自有各自的优缺点,下面逐一进行分析。
(一)/经纪人队伍+农户0。
这是最初级、最原始的农户联结市场的方式,它适合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
经纪人来自农村,熟悉农民,大多是农村的经济能人,具有较好的经营观念、信息相对灵活、与市场联系较广等特点。
在农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经营规模窄小的农村,经纪人队伍发挥着开拓农产品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增加农民收入等重要作用。
因此,要依法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使他们在参与市场交易中获得公平、公正待遇,让他们服务一业,致富一方,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桥梁。
/经纪人队伍+农户0的形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户连结市场的困难,但由于建立在彼此分散经营的基础上,经纪人本身实力有限,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加上经纪人和农户间无合同契约关系,属于/随行就市0、/田头收购0、/小商小贩0等松散的经营方式,因此容易因市场价格波动而出现利益矛盾。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将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通过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涵盖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而其创新路径主要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面。
本文将就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进行探讨。
1. 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是指由农民自愿组成的、依法登记的经济组织,通过合作社统一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实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
专业合作社可以有效整合农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农民的组织力量,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2. 农业企业农业企业是指农业生产者或经营者依法注册成立的企业法人,主要从事种植、养殖、加工等农业产业经营。
农业企业以其自身的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可以在农业产业链的多个环节进行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3. 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是指跨越一定规模和层次的农业企业,其规模、技术和管理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农业龙头企业可以负责整个农业产业链,从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到销售等环节,带动周边农户进行产业化经营。
4. 农民合作社农民合作社是农民自愿组成的经济组织,通过合作社的形式进行农产品生产、经营和服务的一种新型合作组织。
农民合作社以满足农民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宗旨,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创新路径1.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保障,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加工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
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
在生产技术方面,可以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在加工技术方面,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品保存期限,拓展产品销售渠道;在信息技术方面,可以建立农产品追溯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保障。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农业生产者以企业经营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并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进行协作合作,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和产业化的经营方式。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和农业集团等。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农户为主体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通过出资入股、按劳动投资等方式参与合作社的经营和决策。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优势是利用农民的劳动力、土地和资金等资源,形成规模经营的优势,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依托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增加附加值,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和价值,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标。
农业龙头企业是指在农业产业链上扮演引领和带动作用的企业,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实现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经营。
农业龙头企业通常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能够提供良种、农药、肥料等农产品生产要素,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市场销售渠道。
通过与农民签订产销合同,农业龙头企业能够带动农民增加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标。
农业集团是指由多个农业企业或合作社组成的联合体,通过资本合作、资源共享和市场拓展等方式,实现农业产业链的全面发展。
农业集团的形式多样,可以是跨地区的农业产业集团,也可以是跨农业产业的农业集成企业等。
农业集团的优势是能够利用集团成员的资源和专业优势,实现规模经营和产业链的延伸。
农业集团可以通过整合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农业科技研发等资源,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组织形式,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创新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创新农业经营模式。
通过合作社、龙头企业、集团等形式,将农业生产与加工、销售等环节紧密结合,打破传统的分散经营模式,实现农产品的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
2. 创新农产品品牌。
通过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加产品附加值。
可以通过地理标志、有机认证等方式,打造独特的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农业产业化企业 模式 -回复
农业产业化企业模式-回复农业产业化企业模式是指将传统农业生产过程进行优化与整合,形成一种组织化、系统化的经营模式,实现了农业从传统的小农经济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本文将从农业产业化企业模式的基本概念入手,逐步介绍其特点、实施步骤以及对农业发展的意义。
第一部分:农业产业化企业模式基本概念农业产业化企业模式是一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整合农业上下游产业链,在农业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中形成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经营方式。
与传统农业生产相比,农业产业化企业模式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 规模化经营:农业产业化企业模式注重规模经营,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农机设备和人力资源,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和规模化。
2. 专业化分工:农业产业化企业模式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将农业生产过程细分为种植、养殖、加工等环节,并分配给专业化的团队负责,提高生产效率。
3. 市场导向:农业产业化企业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市场调研和产品研发,选择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品种和加工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
第二部分:农业产业化企业模式实施步骤农业产业化企业模式的实施需要经过以下步骤:1. 资源整合:农业产业化企业首先需要整合农田资源、资金、技术和市场等各类资源,确保农业企业有足够的资源支持。
2. 技术创新:农业产业化企业模式在整合资源的同时,应注重技术创新,引进高效的种植、养殖和加工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3. 建立产业链条:农业产业化企业需要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条,包括农产品种植、养殖、收购、加工和销售等环节,确保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相互协调,形成有机的系统。
4. 建立合作关系:农业产业化企业需要与农户、农业科研机构、供应商、销售商等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和风险共担。
5. 市场推广:农业产业化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品牌宣传和市场推广,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第三部分:农业产业化企业模式对农业发展的意义农业产业化企业模式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提高农业产能:农业产业化企业模式通过引入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理念,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产品产量,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经营的一种重要模式,通过将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流通、销售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增值的目标。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以农民为主体,依法成立相互协作、共同经营、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的经济组织形式。
农民合作社可以发挥农民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附加值。
2. 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是以农业生产、加工、经营为核心,通过与农民、合作社等基层农业经营者合作,整合农产品供应链上下游资源,并进行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
农业龙头企业可以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3. 农业产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是一种由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民参与的综合性产业集聚区。
它以特定的区域为载体,集聚相关的农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集生产、加工、批发、流通、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农产品产业链。
4. 农业合作经营组织:农业合作经营组织是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种形式,可以通过集中购买农资、集体耕作、集中销售农产品等方式,实现规模化经营、节约成本、提高效益。
农业合作经营组织可以是村级的农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可以是区域性的农业合作社、农业合作联社等。
为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创新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1. 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养殖技术,推广高效农业生产模式,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借鉴现代企业的管理经验,建立科学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管理水平。
2. 建立农产品品牌:通过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树立品牌形象,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可以通过加工农产品深加工,推出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以及进行宣传推广,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
3. 加强农产品流通和销售网络建设:建立健全的农产品流通和销售网络,打通农产品从产地到消费者的供应链。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将农业生产过程进行组织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并通过现代化管理手段改进农业生产方式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营方式。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有多种,包括大型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等。
本文将对这些组织形式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创新路径。
一、大型农业企业大型农业企业是指农业规模经营的企业,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以生产高质量的农产品为主要目标。
大型农业企业通常由农业企业集团或农民合作组织投资建立,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大型农业企业的主要优势在于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可以实现资源的集中配置和市场的规模效应。
创新路径:1. 激励农民参与:大型农业企业应鼓励农民参与企业发展,并分享企业利润,增强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加强科技支撑:大型农业企业应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建立农产品供应链:大型农业企业应与农产品销售商建立稳定的供应链合作,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的一体化管理,减少中间环节的成本和浪费。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农民自愿组成的、经济利益共享、自我管理的经济组织,旨在提高农民的组织能力和经营效益,实现农产品的一体化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优势在于农民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强,能够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创新路径:1. 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应重视农民参与合作社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提高农民的组织能力和经营效益。
2. 加强专业化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引进专业管理人才,加强对合作社的管理和服务,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和经济效益。
3. 建立农产品品牌:农民专业合作社应通过打造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产品的价值提升和质量提高。
三、农业合作组织农业合作组织是指农民自愿组成的、协作经营的经济组织,通过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和共同分配收益来提高经济效益。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模式案例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模式案例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模式案例
1、示范区组织模式
示范区组织模式是一种特殊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它将农业生产与示范效应相结合,主要用于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经营管理模式等。
示范区的组织模式一般包括:示范区管理机构、示范区农业经营组织、示范区科研机构、示范区服务机构、示范区技术服务机构等。
2、产业链组织模式
产业链组织模式是指将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整合在一起,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以提高农业产品的价值,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组织模式。
产业链组织模式一般包括:产业链机构、产业链经营组织、产业链科研机构、产业链服务机构、产业链技术服务机构等。
3、社会化农业组织模式
社会化农业组织模式是指将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交由社会化组织来实施,以提高农业产品的价值,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组织模式。
社会化农业组织模式一般包括:社会化农业组织机构、社会化农业经营组织、社会化农业科研机构、社会化农业服务机构、社会化农业技术服务机构等。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利用市场机制,将农业生产与流通链条相结合,实现农产品的现代化生产和经营。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经营者可以选择不同的组织形式,以适应市场需求和规模效益。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
一、农户合作社农户合作社是农民自主组织形式之一,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分配公平的经济组织。
农户合作社可以在农村建立,由农民自愿参与组成,实行民主管理。
农户合作社可以通过集中采购、统一生产、统一经销等方式,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农户合作社可以通过统一品种、规格、包装,提供标准化的农产品,并与超市、餐饮企业等进行商业合作,实现规模经营和利益最大化。
二、农业企业化经营农业企业化经营是将农业生产转变为企业化经营的一种方式。
农业企业化经营可以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等手段,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竞争力。
农业企业可以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生产效率;利用互联网和物流技术,拓展市场渠道,开拓新的销售模式。
农业企业化经营还可以通过合作垄断市场,形成自身的品牌优势,提高产品附加值。
三、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合作社是一种集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经济组织。
农业专业合作社可以通过整合资源、优化产业链条,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率和高附加值。
农业专业合作社可以通过集中采购农资、统一销售农产品,降低成本并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农业专业合作社还可以通过加工农产品,延长农产品的销售周期,提高产品附加值。
农业专业合作社还可以通过农户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素质。
四、农业互联网+模式农业互联网+模式是指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打通农业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全过程。
农业互联网+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提高农产品的销售和物流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农业互联网+模式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让农民直接面对消费者,并进行线上销售;可以通过物流配送和冷链技术,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新鲜度。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将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流通等环节进行有机融合,形成统一的经营组织形式,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农业集团、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
农业集团是一种以企业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形式。
农业集团通过整合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生产效益。
其特点是集约化、产业链条长、资本运作灵活等。
农业集团的发展路径主要包括农业科技创新、优质农产品生产和品牌建设、外部资源整合等。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由农民自愿组成,共同经营、分享收益的经济组织形式。
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共同采购农资、统一生产和销售,实现规模效益和降低生产成本。
其特点是基层化、社员自治、利益共享等。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路径主要包括社员培训和组织建设、市场营销拓展、技术创新等。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一种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个体经济组织组成的联合体。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形成联合经营、互助共享的经营模式,推动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
其特点是资源共享、风险共担、互利互惠等。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路径主要包括资源整合与合作、创新经营方式和模式、培育龙头企业等。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创新路径至关重要。
一方面,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业产能和质量。
品牌建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手段,通过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实现农产品的差异化和附加值提升。
市场营销创新也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通过开拓新市场、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探讨——以“超大模式”为例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探讨——以“超大模式”为例引言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在中国逐渐受到重视。
其中,“超大模式”作为一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模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本文将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与“超大模式”展开论述,探讨其特点、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1.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概念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是指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逐步实现产业化运营的一种经营方式。
它通过整合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核心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2. “超大模式”的特点“超大模式”是一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新形式,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规模化经营“超大模式”以规模化经营为基础,通过整合土地资源、扩大生产规模,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规模效应。
相比传统的小农经营模式,它能够更好地发挥生产要素的优势,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竞争力。
2.2 产业链延伸“超大模式”不仅仅关注农业生产,还注重整个产业链的延伸。
它将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合理规划和协调各个环节,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优化和提升。
2.3 技术创新“超大模式”倡导技术创新,注重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通过科技手段的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技术创新也带动了农村经济的转型与升级。
3. “超大模式”的优势3.1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超大模式”通过规模经营,能够更好地利用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相比传统的小农经营模式,它可以更大程度地发挥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3.2 促进农业现代化“超大模式”注重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延伸,能够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和质量,促进农业产业的升级与转型。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多种模式选择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多种模式选择从农业部产业化办公室两次调查情况看,中国各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目前多以“公司加农户”为主要发展模式。
在“公司加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中,构建公司企业和参与农户认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始终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的基础。
我国不乏某些资源优势和某些产品价格优势,但在国际市场份额中所占很小或者打不出去,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没有建立起以大型农业集团为主导的强大的农业组织体系,农业产业组织化验和农业组织化程度都低,此乃中国的一大劣势。
支持农民组织化走合作制之路,是中国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中不容回避必须切实解决的问题,也是21世纪头十几年农村深化改革与发展的一大战略。
在传统农业中,农户是最基本的经营主体和利益主体,组织结构简单。
现代农业则不同,经营主体和利益主体多元化,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都是经营主体和利益主体,但它们的相对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公司和合作社扮演着主要角色,家庭农场(农户)在决策上处于次级地位,相应地组织结构也变得比较复杂。
中外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规模经济加工增值和创造性营销战略,相应地实行产加销纵向一体化的组织路线。
其中的公司、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农户)都是参与主体,家庭农场(农户)作为该系统的第一车间而发挥作用,牵头的公司企业则居经营决策的中心地位。
农业产业化经营通常采用三种组织模式:一是公司企业模式,如农工商综合体;二是合作社模式;三是合同生产模式,如某个公司没有内部纵向一体化经营,仅有外部单层一体化经营,即为合同生产模式。
从发育层次上看,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有两种类型:以合同为联结纽带的松散型和以参股(资产联结)为基础的紧密型。
产业链条有长有短,宜长宜短,长者如生产至加工至销售,短者如生产至销售,视产品的消费特点和参与者的需要而定。
从经营载体形式上看,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采取多种发展模式,例如“公司加农户”模式,合作社带农户模式,专业市场带动模式,主导产品带动模式等。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成为了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向。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组织形式的选择对于农业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进行深入探讨。
1. 合作社模式合作社模式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一种常见组织形式。
通过成立合作社,农民可以集中农业资源,实现规模经营,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合作社模式适用于一些小型农业生产者,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收入水平。
合作社还可以促进农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提高产品质量,拓展市场。
2. 农业龙头企业模式农业龙头企业模式是指一些大型农业企业通过与农户合作,组织农业生产,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龙头企业可以为农户提供种子、农药、肥料、技术指导等支持,帮助他们提高生产水平。
农业龙头企业还可以统一采购农产品,建立自己的品牌,拓展市场,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农业合作社+公司模式是近年来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
在这种模式下,农业合作社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展农业生产和经营。
农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公司则为合作社提供资金、技术、市场等支持,共同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这种模式将农业合作社和企业的优势相结合,可以有效地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1. 创新产业组织模式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应该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农产品特点,创新产业组织模式。
可以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方式,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形成从种植、加工、销售的一体化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应该注重创新生产经营模式,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可以通过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现代化农机具等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拓展农产品市场。
3. 创新营销模式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应该创新营销模式,积极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对农业生产进行规范化、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和市场化经营的一种方式。
它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途径,也是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
本文将就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进行探讨。
目前,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采取以下四种组织形式:一、企业化型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
企业化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由企业牵头带动,向农民提供生产资料、技术服务以及销售渠道等资源,实现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销售的一种模式。
企业化型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具有资金充足、管理规范、技术精湛、市场触角广泛等特点,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二、农民合作社型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
农民合作社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由农民自愿组成的法人组织,通过成员的共同劳动和共有资源利益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营销的一种形式。
这种组织形式具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化资源配置等特点,是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专业合作社型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
专业合作社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由某一特定领域或某种特殊产品领域的农民或企业等组成的专业合作社,根据市场需求和成员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经营活动。
这种组织形式具有资源整合、成员互利、市场协调等特点,是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有效途径。
四、农户直接销售型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
农户直接销售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农民将自己种植的农产品,直接销售给最终消费者,避免了中间环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经营效益和农民收入。
这种组织形式具有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市场广阔等特点,是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和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途径之一。
除了以上四种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外,目前还有一些新型组织模式不断涌现,如“产业联盟+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农村电商+物流+扶贫”等,这些新型组织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形成并取得一定成效。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将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组织相结合,通过农产品的加工、销售和服务等一系列流程,实现农业产业的规模化、现代化和市场化经营。
它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既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农民自愿组成,按照合作原则,通过资金、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的集中运营,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
它具有成本低、效率高、风险分散等优势,能够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保障农民利益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指在农业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承担产业链的控制和调度功能,整合各个环节资源,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企业形式。
它具有规模化、品牌化、技术化等特点,能够带动农业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三、农业产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是将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组织相结合,在一定地区内建设农业生产与供应链配套设施,集中进行农产品的加工、储运和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形式。
它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产品加工与流通一体化,推动农业产业的协同发展。
四、农业合作社农业合作社是农民自愿组成的社会经济组织,通过共同投资、共同劳动和共同分配等形式,集中进行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一系列经营活动的组织形式。
它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农业产业化经营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创新路径方面,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通过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农业产业向高效、高品质、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二、加强农业供应链管理通过构建完善的农业供应链,加强产地与市场、生产与销售之间的有效衔接,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三、推进农业金融服务创新通过发展农业保险、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等金融服务,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融资、保险、担保等支持,降低经营风险,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将传统的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进行有效整合和协调,形成有序的、高效率的农业生产体系,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是指农业企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的组织方式和运营模式。
1. 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是由农户自愿组成的,通过集体劳动和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一种组织形式。
农业生产合作社能够提供统一的生产指导和技术服务,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 农业企业:农业企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进行经营的一种组织形式。
农业企业能够整合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4. 农业联合体:农业联合体是农业企业、农户和相关农业经营者等多个经营主体间建立的一种组织关系和合作形式。
农业联合体能够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合力,实现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1.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机制创新。
加强农业企业的管理体制创新,建立现代农业企业制度,促进农业企业的规范化管理。
推动农业生产合作社与农业企业、科研机构等进行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2. 加强农业技术创新。
加大对农业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推动农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经营相结合。
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基层农业经营组织转化,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3. 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支持力度。
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提供专门的贷款和信贷政策,降低农业企业的融资成本。
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的金融机构,提供专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解决农业企业的融资难题。
4. 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市场体系。
加强市场监管和消费者保护,建立健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提高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加强对农产品品牌建设和营销渠道建设的支持,推动农业产业化产品向市场推广和销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公司:一种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新
模式
摘要:“公司+公司”模式是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市分行在支持重庆市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探索出的一种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把农民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现代企业制度组织起来,有利于对农业资源合理配置,有利于发挥农民公司和龙头公司两个方面的优越性,从而能够有效推进农业产生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关键词:农民公司;龙头公司;农业产品公司;公司+公司
中图分类号:F3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5-0067-06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根本方向。
要实现农业产业化需要一种有效的农业产业化的经营组织模式,以有利于对农民的有效组织和对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
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市分行在支持重庆市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探索出的“公司+公司”模式,经过初步实践已收到了良好效果。
对这种模式加以总结和评估,无论对于加强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理论研究还是对于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实践进程,无疑都具有
重要的意义。
一、现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及其局限性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依靠各类龙头公司和中介组织的带动,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经营机制。
从目前我国各地的实践经验来看,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主要有“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三种模式。
“公司+农户”模式,即公司通过与农户签订订单或合同,组织农民生产,并回购、销售农产品,这是目前比较普遍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形式。
在当前普遍存在的小规模、分散农业生产的情况下,通过龙头公司的带动和连接,以订单或合同的形式来整合分散的农户小规模生产,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解决农户生产的规模不经济问题,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程度。
“公司+基地”模式,即龙头公司投入一定量的人力、物力,筹建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由基地带动农户加盟生产经营。
龙头公司负责培育和供应正规种苗,负责产前、产中、产后生产技术服务,按合同价回收基地加盟农户的农产品和销售。
这种模式有利于实现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有利于保障
农户利益,实现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即在第一种模式的基础上加入农民专业社,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和依托把公司与农户连接起来,这样缓解了公司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冲突,对农民和龙头公司都有好处。
农民的好处是,合作显示了集体的力量,提高了农户在企业和市场面前讨价还价的能力,形成农户利益的自我保护机制。
龙头公司的好处是,通过合作社进行技术培训、推广实施农业标准、生产资料发放、产品收购验级等,管理成本降低了,产品质量也可以更有保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也提高了。
但是,现有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就“公司+农户”模式而言,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利益的保障问题。
“公司+农户”模式中的龙头公司,在收益分配上遵循资本增值最大化原则,并不承担将利润返还给农户的义务,公司不可能与农民分享利益,因此农民会处于不利地位。
即使有些龙头公司对农户实行利润返还策略,其目的也只是为了稳定客户,真正的利润返还额在公司总利润中只占一小部分。
公司的扩大再生产能力完全取决于公司本身的资本积累和对外部资金的吸引力,与农户基本上没有关系,因此龙头公司的经营行为和发展方向也不受农户的约束。
二是公司利益的保障问题。
龙头公司面对众多
分散的农户,难以保证农产品的品质和数量,如果龙头公司把握不好农业产业链的上游环节,必将影响到它的销售环节,甚至影响公司的生存。
三是公司与农户仅仅是一种产销关系,公司不参与生产环节,不利于推广实施农业标准,保证农产品质量,也不利于促进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生产。
就“公司+基地”模式而言,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这种模式中,农产品价格的定价权在龙头公司,基地农民与公司的讨价还价能力较弱,仍处于利益分配的不利地位。
二是龙头公司与基地农户之间的信用关系比较脆弱,当遇到市场风险时,基地农户可能是最终的损失承担者。
三是基地只是一种生产组织形式,不具有法律地位和法人资格,不能作为一种平台享受国家规定的对农业生产、加工、服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不利于把国家扶持政策有效地落到实处。
就“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而言,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当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仅仅是一种生产、销售过程中的松散合作,并没有形成一个紧密的联合体,难以对农户发挥应有的调控功能。
而且,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社员没有监督、管理和进行利益分配的权利或权利极为薄弱,对内缺乏调控手段、制约机制,对外服务功能发挥不出来,当合作社发展中出现问题时,无法体现合作社和成员之间的风险共担。
二是成员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识程
度不同,生产中的投入也就不同,这种管理参差不齐的格局,合作社无法调控。
二、“公司+公司”模式的基本内容
“公司+公司”制,作为农业产业化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其内容涉及两个公司,前一个“公司”是指龙头企业的公司;后一个“公司”是指农民公司,即农民组建的或以农民为主要股东的公司,如重庆市的仁伟果业公司、江东生猪养殖公司等。
这些公司都是按公司法组建的企业,均是市场主体。
这种组织形式中的“+”号示意两个公司是互相关联的公司,这种关联属于产业的关联,并非只是一般市场主体的交易关联。
他们是同一产业链上的两个主体,相互依存,形成有机的整体。
农民公司,顾名思义,是指农民组建的或以农民为主要股东的公司。
农民组建公司,主要以土地经营权作为权益资产入股。
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使农民对土地权利与其它实物资产和现金资产一样,变成了可量化、可变现、可交易的股权。
由此,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也悄然发生变化,由一块土地的部分占有者变成了自己股份的所有者,由一个捆在土地上的农民变成了自由之身的股东。
实践中,主要采用了两种公司制形式:一种是农民控股
的有限责任公司,即参股农民持有的总股份占农民公司股份的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如重庆市的仁伟公司;另一种是龙头公司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即农民公司主要由龙头公司出资组建,农民参股并占有一定数量的股权,如重庆市的江东公司。
由于农民公司规模较小,又缺乏雄厚的资金和必要的市场信息、管理人才,因此很难在市场竞争中独立站稳脚跟。
为了帮助农民公司的发展,还有必要引进一些大企业作为龙头,以带动农民公司的发展,这些企业被称为龙头公司。
所谓龙头公司,是指在农业产业中,以农副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服务为主,规模较大、辐射带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