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学技术基础知识-4
临床心电学的基本知识 PPT课件
如有应较低小,一般 V3~V4导联较明显 电压、时间应显著小于T波 U波必须直立
U波明显:>1/2T(低血钾) U波倒置: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可出现,提示心肌损害
*正常窦性心律示例*
小儿心电图的特点
心率较快:在10岁以后,成人心率 P波时限较短(儿童<0.09s) T波变异较大
(五)心电图各波段的命名
P波——直立、倒置、正负双向、P波切迹、高 尖P 波 QRS波—— ST段——正常,ST段下移,ST段上抬 T波——正常,低平,高尖,倒置,切迹
QRS波群的命名示意图(1)
QRS波群的命名示意图(2)
(六)心电图的导联系统
在人体不同部位放置电极,并通过导联线 与 心电图机电流计的正负极相连,这种记录心电 图的电路连接方法。 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12导联系统 肢体导联:6个 胸导联:6个
老年人心电图的特点
异常心电图较多 常见的异常心电图
心律失常 ST-T改变 心室肥大
P波
时间:<0.12秒 振幅:<0.25mV(肢导联) <0.2mV(胸导联)
形态:P波圆钝,Ⅰ、Ⅱ、avF、V4-V6直立; avR倒置 其它导联直立、倒置、或双相
P-R间期
正常值:0.12~0.20秒 代表了房室传导时间 年龄越大,心率越慢,P-R间期越长 年龄越小,心率越快,P-R间期越短
T波
形态:两支不对称,上升支平缓,下降支陡 方向: T波与QRS主波方向一致(I、II、V3-V6导联 直立,avR倒置,其余可直立、平坦、倒置、双相) 振幅:QRS波群直立的导联,T波电压应超过同一导 联R波的十分之一(1/10R<T<1/2R) T波低平:<1/10R T波高尖:>1/2R
心电学技术相关专业知识-4
心电学技术相关专业知识-4(总分:39.5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总题数:34,分数:34.00)1.以下关于HRV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SDNN是计算窦性心搏周期标准差的一种方法B.HRV可以评价自主神经功能C.HRV有助于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D.可以预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预后E.HRV有助于评价糖尿病患者是否存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HRV是使用RR间期代替PP间期进行分析的,心电信号的伪差、噪声以及各种心律失常均可影响HRV分析的准确性。
HRV有助于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有助于评价糖尿病患者是否存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不存在窦性心律,因此不能进行HRV分析。
2.食管心房调搏是A.一种普通的心电图记录技术B.一种有创伤性心脏电生理检查技术C.一种无创伤性心脏电生理检查技术D.一种检测心房晚电位的检查技术E.一种判断心脏病预后的检查技术(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食管心房调搏是利用食管电极对心房进行刺激,属无创伤性心脏电生理检查技术。
3.食管心房调搏时,造成心房起搏失败的原因是A.起搏频率不合适 B.起搏电压过低C.食管电极导管折断D.食管电极导管的位置不适当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 √解析:4.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最合适的HRV方法是A.24小时长时程时域分析B.24小时长时程频域分析C.5分钟短时程时域分析D.5分钟短时程频域分析E.Lorenz散点图(分数:1.00)A. √B.C.D.E.解析:5.实现患者心电图信息与计算机系统互相联系的重要基础是A.使用单导联心电图机B.使用数字化心电图机C.心电图信息应是模拟心电信号D.使用12导联心电图机E.以上都是(分数:1.00)A.B. √C.D.E.解析:6.关于食管心房调搏起搏阈值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食管导管电极放置的部位不当,可使起搏阈值增高B.食管导管电极间距越大,起搏阈值越低C.食管导管电极面积越大,起搏阈值越高D.为保证有效起搏,实际应用的起搏电压应比起搏阈值稍高E.某些药物可影响起搏阈值(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起搏阈值与食管导管电极面积、电极间距成反比。
心电图基本知识秀
此时,可引起心肌复极顺序的逆转,即转为心内膜复极在先而心外膜复极在后,于是即出现与正常方向相反的T波。
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
在心电图上典型的缺血型ST改变,往往表现为ST呈水平和下移或T波倒置。
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
心肌梗死-概念
心律失常-房颤
P波消失、代之以一系列大小不同、形态各样的、间隔极不规则的颤动波(f波)频率350~600次/分。 QRS波群形态为室上性型,与窦性节律中的QRS波群基本相同。 心室波群间隔很不规则,但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心室律变为慢而匀齐。
心律失常-房扑
P波消失,代之一系列大小相同、形态如锯齿样的扑动波(F波),频率240~400次/min,节律匀齐。 QRS波群呈室上性型,与窦性心律QRS波群基本相同。 房室传导可按不同的比例下传:如2:1、3:1、4:1、5:1等传导,心室率匀齐。
当某支冠状动脉供血突然中断时,心肌相继发生【缺血】、【损伤】、【坏死】、 引起相应的三种心电图改变。
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坏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心肌梗死缺血型心肌改变
若缺血发生于心内膜面,T波呈对称性,高而直立;若发生于心外膜面,使外膜面复极延迟晚于内膜面,复极程序反常,就出现对称性T波倒置;
心律失常-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一度房室阻滞:房室传导时间延长、但每个来自心房的激动均可下传至心室;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0.21s(14岁以下儿童为0.18s),每个P波之后有QRS波群。
心律失常-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Ⅰ型:亦称莫氏Ⅰ型 ,即文氏型阻滞。 P-R间期依次呈进行性延长,直至P波不能传入心室,发生心室漏搏一次,心室漏搏以后,P-R间期缩短,以后又依次逐渐延长,这种周而复始的P-R延长现象、称为文氏现象。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按一定的房室传导比例下传,常见者为4:3或5:4、即4个P波有3个下传至心室或5个P波有4个下传至心室。
心电学技术专业实践能力-4_真题-无答案
心电学技术专业实践能力-4(总分39,考试时间90分钟)A1型题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心肌梗死患者运动试验中有Q波的导联出现ST段抬高常提示A.再梗死 B.心肌缺血加重C.室壁运动异常 D.继发性改变E.室壁瘤2. 以下为运动试验的阳性判断标准,但不包括A.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1mV,持续1分钟以上B.ST段抬高≥0.1mVC.运动中出现室性心律失常D.如果运动前心电图ST段已下移,则运动中在原基础上应再下移≥0.1mV,持续1分钟以上E.运动中及运动后出现典型的心绞痛症状3. 以下是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的适应证,但应除外A.帮助诊断不明原因的胸痛B.了解各种和运动相关的症状C.评估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检出高危患者D.心律失常的定性和定量诊断E.了解各种心血管病变对运动的反应4. 以下为运动试验的绝对禁忌证,但不包括A.不稳定型心绞痛 B.急性心肌炎C.严重椎间盘突出 D.室性期前收缩E.肺动脉栓塞5. 以下为引起运动试验假阴性的原因,但应除外A.药物影响,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等B.心电图异常,如电轴左偏、左前分支阻滞等C.长期从事体力劳动D.导联错误,如单导联记录、导联部位不当等E.育龄妇女、过度通气6. 属于运动试验绝对禁忌证的是A.不稳定型心绞痛B.动态心电图提示有室性期前收缩C.心功能Ⅱ级 D.陈旧性心肌梗死E.贫血7. 以下应立即终止运动试验的情况是A.收缩压较基础值升高>10mmHgB.轻度胸闷C.出现面色苍白、发绀D.无病理性Q波的导联ST段抬高0.05mVE.ST段水平型下移0.01mV8. 运动试验阴性的判断标准是A.未满足运动试验阳性和可疑阳性标准B.运动中及运动后未见心律失常C.运动中及运动后ST段下移≤0.1mVD.运动中及运动后ST段抬高≤0.1mVE.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在0.05~0.1mV9. 运动负荷试验普遍采用Mason-Likar改良后的12导联系统,该改良导联系统可引起A.电轴偏左B.下壁导联电压增高和Q波丢失C.aVL导联Q波丢失D.aVR导联Q波丢失 E.以上都不对10. 以下为引起运动试验假阳性的原因,但应除外A.药物影响,如洋地黄等B.心脏病变,如二尖瓣脱垂、预激综合征等C.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D.有运动耐力的运动员E.心电图异常,如左心室肥厚、左束支阻滞等11. 运动试验可疑阳性的判断标准是A.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1mV,持续1分钟B.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在0.05~0.1mV,持续1分钟以上C.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D.ST段弓背向上抬高≥0.1mVE.运动中出现典型心绞痛12. 心电图运动试验检查前的准备不包括A.了解患者的病史以及血脂、血糖等检查有无异常B.认真体格检查,尤其要注意血压、心脏杂音等情况C.试验前1~2天停用特殊的心血管药物,如洋地黄、血管扩张剂等 D.详细了解患者心慌发作前后的经过E.向患者解释检查的一般过程和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签订知情同意书13. 以下为终止运动试验的指征,但不包括A.患者出现体力衰竭B.收缩压下降>10mmHgC.ST段水平型压低0.3mVD.运动至Bruce方案3级时,收缩压升高30mmHgE.剧烈胸痛14. 以下为终止运动试验的指征,但不包括A.达到目标心率B.ST段偏移达到阳性标准C.出现典型心绞痛D.患者面色苍白、发绀E.运动中收缩压升高≥10mmHg15. 属于运动试验相对禁忌证的是A.急性心肌梗死(2周以内)B.不稳定型心绞痛C.各种疾病的急性期D.运动能力障碍E.年龄过大(>70岁)16. 有关健康人运动试验时正常生理反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运动过程中心率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而加快B.随着运动量的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C.随着运动量的增加,QRS波群时限增宽D.收缩压随运动量的增加而升高E.舒张压随运动量的增加开始升高,而后轻度下降17. 心电图运动试验中的极量心率是指A.(185—年龄)次/分B.(190—年龄)次/分C.(200—年龄)次/分D.(210—年龄)次/分E.(220—年龄)次/分18. 关于运动试验检查前准备工作的描述,正确的是A.准备急救药品(硝酸甘油等)B.配备急救设备(除颤器等)C.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D.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 E.以上都是19. 关于运动试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有右束支阻滞的患者在运动试验时仍能检出心肌缺血B.运动中收缩压不升高或收缩压下降>10mmHg,常提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C.运动试验的并发症包括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摔伤等D.运动中单纯R波振幅减低不作为阳性诊断标准E.在冠心病发病率低的人群中,运动试验中倒置T波转为直立具有诊断意义20. 据大样本统计,运动负荷试验的死亡率约为A.0.1% B.0.2% C.0.1‰D.0.2‰ E.0.24‰A2型题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心电学技术(主管技师):常见心电图的分析与鉴别考点
心电学技术(主管技师):常见心电图的分析与鉴别考点1、单选心室率较快,RR间距不齐,QRS波群宽窄不等提示为()。
A.室性期前收缩B.室内差异性传导C.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D.室性心动过速E.预激综(江南博哥)合征正确答案:C2、单选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时V1导联QRS波群呈"兔耳形",支持()。
A.室性心动过速B.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C.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D.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E.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正确答案:A3、单选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时额面QRS心电轴在-90°~±180°,支持()。
A.室性心动过速B.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C.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D.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E.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正确答案:A4、单选急性心包炎的心电图表现为()。
A.相关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变化迅速,出现病理性Q波B.普遍导联ST段呈凹面向上型抬高(aVR、V1导联除外),不出现病理性Q波C.ST段呈凹面向上型抬高,主要为J点抬高,多见于胸导联,不出现病理性Q 波D.相关导联一过性ST段抬高,对应导联ST段下移,变化迅速E.相关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持续达数月,有病理性Q波正确答案:B5、单选?图4-2-8应诊断为()。
A.室性心动过速B.心房颤动伴室性心动过速C.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D.室上性心动过速E.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正确答案:A6、单选?Ⅱ、Ⅲ、aVF导联ST段呈下斜型抬高并缓慢下降,其后T波倒置,心电图如图4-2-6所示,该特殊波称为()。
A.Brugada波B.BEpsilon波mbda波D.Niagara波E.Osborn波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Lambda波是心室除极与复极均有异常的心电图波,出现在下壁导联,是QRS波群与ST段形成的复合波,其形态类似希腊字母"入"形状,因而称为Lambda波。
临床心电学基本知识汇总
T波
定义:T波代表心 室快速复极时的电 位变化
正常形态:呈两肢 不对称前半部斜度 较平缓而后半部斜 度较陡
影响因素:心率快 慢、心室的除极状 态和心室的体积改 变等
临床意义:T波异 常是心肌缺血、心 肌梗死的重要标志 之一
QT间期
QT间期是心电图的一个组成部分表示心室肌细胞从开始复极化到完全复极化所需要的时间。
定义:QRS波群代表一个心搏周期 中的电激动过程是心电图中最重要 的部分。
QRS波群
意义:QRS波群的形态、大小、时 间等特征对于诊断心律失常、心肌 梗死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பைடு நூலகம்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组成:QRS波群由一个或多个R波 组成其前常有Q波或QS波后常有S 波。
影响因素:QRS波群的形态和时间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心脏的解剖结 构、生理状态、药物作用等。
,
汇报人:
目录
心电的产生原理
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
心肌细胞的电兴奋过程
心电向全身的传播
心电的记录和测量
心电信号的采集与记录
心电信号采集 方法:通过电 极采集心脏电
位变化信号
采集部位:通 常在体表特定 部位贴放电极
片
采集设备:心 电图机或其它
相关设备
记录方式:将 采集到的心电 信号以波形图 形式记录下来
QT间期的长短与心率的快慢密切相关心率越快QT间期越短;心率越慢QT间期越长。 QT间期的延长或缩短可能提示某些心脏疾病如QT间期延长可能与某些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 征有关。
QT间期的测量和评估对于临床诊断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常规导联
Ⅰ导联:标准肢体导联之一正极置于左上肢负极置于右上肢 Ⅱ导联:标准肢体导联之一正极置于左下肢负极置于右上肢 Ⅲ导联:标准肢体导联之一正极置于左下肢负极置于左上肢 VR导联:加压肢体导联之一正极置于右上肢负极置于左上肢和左下肢
心电学基础知识
aVR、aVL、aVF 2、胸导联:包括V1、V2、 V3、V4、V5、V6 3、 另外:还有后壁导联V7、 V8、V9和右胸导联V3R、 V4R、V5R
心率的测量
1、目测心率法:3大格=100次/分 5大格=60次/分 2、计算:60/R-R(或P-P)的秒数。 3、心率尺测量
R-R(P-P)间期=3大格
正常心电活动始于 窦房结,并从此发出冲 动,循此特殊传导系统 的通道下传,先后兴奋 心房和心室,使心脏收 缩,执行泵血功能。这 种先后有序的电兴奋的 传播,将引起一系列的 电位改变,形成心电图 上相应的波形。
心电正常传导过程
12导联心电图连接示意图
肢导联:右手(红色) 、 左手(黄色) 、 右脚(黑色) 、 左脚(绿色) 胸导联: V1(红):胸骨右缘第4肋间; V2(黄):胸骨左缘第4肋间; V3(绿):V2与V4连线的中点; V5(黑):左腋前线V4水平处; V4(棕):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 V6(紫):左腋中波、间期和段的检测
determination of ECG complexes, intervals, and segments
定标电压1cm=1mV,纵坐标每一小格=0.1mV 横坐标每1大格分为5小格, 每1中格=0.2sec, 每小格=0.04sec
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
R-R(P-P)间期=5大格
正常值是多少?
P: P-R段: QRS波: ST段: T波: Q-T间期: U波:
diagram of ECG complexes, intervals, and segments
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
diagram of ECG complexes, intervals, and segments
心电学技术(主管技师):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考试答案(强化练习)
心电学技术(主管技师):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考试答案(强化练习)1、单选假性室壁瘤是指()。
A.舒张期局部肌小梁消失B.仅有收缩期局部膨出C.室壁破裂在心包形成血肿D.收缩期和舒张期左心室局部膨出E.冠状动脉一(江南博哥)部分行走于心外膜心肌下方正确答案:C2、单选关于冠状动脉痉挛的描述,错误的是()。
A.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心绞痛又称Prinz-metal心绞痛B.冠状动脉痉挛可发生在正常的冠状动脉节段上C.冠状动脉痉挛可发生在有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D.导管操作一般不容易引起冠状动脉痉挛E.麦角新碱激发试验可帮助诊断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导管操作本身很容易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以右冠状动脉多见。
3、单选下列冠状动脉造影征象常提示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但应除外()。
A.冠状动脉管腔不规则,半圆形"充盈"缺损或轻度偏心性狭窄B.不同程度狭窄以及完全阻塞C.冠状动脉瘤样扩张或动脉瘤D.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溃疡,在"充盈"缺损的基础上形成"龛影"E.收缩期局部冠状动脉管腔变狭窄,舒张期恢复正常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收缩期局部冠状动脉管腔变狭窄,舒张期恢复正常为心肌桥的表现。
4、单选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主要采用()。
A.首次通过法核素心室造影B.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C.99mTc-PYP显像D.18F-FDG心肌代谢显像E.99mTc-tetrofosmin心肌显像正确答案:C5、单选二尖瓣轻度反流()。
A.反流束面积与左心房面积的比值为45%B.反流束面积与左心房面积的比值为15%C.反流束面积与左心房面积的比值为30%D.主动脉瓣口面积为0.6cm2E.主动脉瓣口面积为0.8cm2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是记忆题。
反流束面积与左心房面积的比值<20%为二尖瓣轻度反流,20%~40%为中度反流,>40%为重度反流。
主动脉瓣口面积>1.0cm2为主动脉瓣轻度狭窄,0.75~1.0cm2为中度狭窄,<0.75cm2为重度狭窄。
心电学技术专业知识-4
心电学技术专业知识-4(总分:35.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总题数:26,分数:26.00)1.关于潜在性房室旁路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旁路潜在的原因是旁路传导慢于房室结B.常规心电图不出现delta波C.用食管心房调搏可诱现deita波D.旁路有前传功能E.伴心房颤动时,不会有引起快速心室反应的潜在危险(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潜在性房室旁路伴心房颤动时,同样有引起快速心室反应的潜在危险。
2.关于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的表述,正确的是A.为节律匀齐的宽QRS波群心动过速B.QRS波群起始可见delta波C.可见房室分离现象D.房室传导比例可为2:1E.可见逆传P'波时,RP'间期常<P'R间期(分数:1.00)A.B.C.D.E. √解析:3.预激综合征患者伴发心房颤动时可选用的药物是A.毛花苷丙 B.利多卡因C.普罗帕酮 D.维拉帕米E.腺苷(分数:1.00)A.B.C. √D.E.解析:4.关于delta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delta波的大小取决于心房激动经旁路与房室结下传心室的时差B.delta波的结束代表激动经旁路预激心室的结束C.delta波的开始代表激动经旁路除极心室的开始D.静注腺苷可使显性预激患者的delta波变大E.静注普罗帕酮可使显性预激患者的delta波消失(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delta波的结束代表心房激动经房室结传入心室的开始,并不代表激动经旁路预激心室的结束,此时经旁路下传的激动仍在缓慢除极心室,只是被经房室结下传的快速心室除极所掩盖。
5.关于持续性反复发作性交界区心动过速(PJRT)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为慢旁路参与的折返性心动过速B.心动过速时RP'间期>P'R间期C.房室传导比例为1:1D.射频消融术可根治 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PJRT多发生于青少年,患者因存在隐匿性旁路(旁路存在前向阻滞),且旁路逆传缓慢,因而心动过速时RP'间期>P'R间期(又称长RP'心动过速),且具有无休止性、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特点,易发生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心电学技术(医学高级):心电学技术习题集题库考点(题库版)
心电学技术(医学高级):心电学技术习题集题库考点(题库版)1、单选关于主动脉与肺动脉解剖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主动脉起自左心室,发出左、右动脉进入肺脏B.肺动脉起自右心室,发出后分为左、右肺动脉C.肺动脉起(江南博哥)自左心室,发出后分为左、右肺动脉D.主动脉起自左心室,由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组成E.B+D正确答案:E2、单选心室收缩期中的快速射血期约占总射血量的()。
A.1/3B.2/3C.1/2D.1/4E.3/4正确答案:B3、单选正常人V1~V6导联R波的移行规律是()。
A.逐渐降低B.逐渐升高C.一样高D.V1~V3导联逐渐升高,V4~V6导联逐渐降低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B4、单选下列哪项不符合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改变()。
A.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B.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C.QRS波群前出现倒置的P波D.代偿间期完全E.室性融合波正确答案:C5、单选关于Brugada波形成机制的阐述,错误的是()。
A.SCN5A基因突变或错位B.复极早期内向钠电流减少C.复极早期瞬时外向钾电流增加D.复极早期心室外膜与内膜之间电位差明显增大E.动作电位2相内向钠电流增加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Brugada综合征特征性心电图改变为右胸前导联的J点和ST段抬高,其发生机制为:SCN5A基因突变或错位导致心室复极早期内向钠电流减少和瞬时外向钾电流增加,引起心室外膜与内膜动作电位复极早期的电位差明显变大,形成心电图上特征性的ST段下斜型抬高,即Brugada波。
6、单选关于冠状动脉痉挛的描述,错误的是()。
A.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心绞痛又称Prinzmetal心绞痛B.冠状动脉痉挛可发生在正常的冠状动脉节段上C.冠状动脉痉挛可发生在有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D.导管操作一般不容易引起冠状动脉痉挛E.麦角新碱激发试验可帮助诊断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导管操作本身很容易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以右冠状动脉多见。
心电学技术(主管技师):正常心电图题库(题库版)
心电学技术(主管技师):正常心电图题库(题库版)1、单选正常人一般U波的振幅是同导联T波振幅的()。
A.5%~10%B.5%~20%C.10%~20%D.5%~25%E.10%~25%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一般(江南博哥)U波振幅为同导联T波振幅的5%~25%,最大的U 波常出现在V2导联和V3导联,振幅有时可达0.2~0.3mV。
2、单选女性,22岁,体检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心率为72次/分,心电图正常。
该女性QT间期的范围应为()。
A.0.37~0.45sB.0.32~0.44sC.0.32~0,37sD.0.40~0.46s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B3、单选下列成人心电图正常值的标准,错误的是()。
A.PR间期为0.12~0.20sB.P波时限<0.12sC.V2、V3导联ST段上抬可达0.2mVD.QRS波群时限不超过0.11sE.QTc间期>0.44s正确答案:E4、单选移行区(R/S=1)位于V1导联,则为()。
A.逆钟向转位B.顺钟向转位C.V1导联D.V2导联E.V3导联正确答案:A5、单选关于正常人T波形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aVR导联T波倒置B.V4~V6导联T波直立C.约50%的正常女性V1导联T波可倒置D.正常T波上行支与下行支不对称E.V3导联T波倒置常见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正常人V1导联T波可倒置,尤其见于女性。
正常人V3导联T波倒置则极少见。
6、单选男性,30岁,体检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
该男性P波的振幅应是()。
A.肢体导联振幅<0.25mV,胸导联振幅<0.15mVB.肢体导联振幅<0.20mV,胸导联振幅<0.25mVC.肢体导联和胸导联振幅均<0.25mVD.肢体导联振幅<0.25mV,胸导联振幅<0.20mVE.肢体导联振幅>0.25mV,胸导联振幅<0.20mV正确答案:D7、单选测量PR段抬高或压低的叁考水平为()。
临床心电学的基本知识
P波:最早出现,反映心房除极; P-R段:反映心房复极及房室结, 房室束的电活动; P波与P-R段合计为P-R间期,始自 心房开始除极终于心室开始除极; QRS波:反映心室除极的全过程; ST段:心室复极的缓慢期; T波:心室复极的快速期。
常规心电图导联
常规肢体导联心电图电极位置 右臂(R)、左臂(L)、左腿(F)
导 联 I II III aVR aVL aVF 正极L F F R L F 负极R R L + + +
常规胸导联及电极位置
导联 V1 V2 V3 V4
V5 V6
正极位置 胸骨右缘第 4 肋间
主要作用 反映右心室壁改变
胸骨左缘第 4 肋间
反映右心室壁改变
V2 与 V4 连接线的中点 反映左、右心室移行改 变
左锁骨中线与第 5 肋间 反映左、右心室移行改
相交处
变
左腋前线 V4 水平处 左腋中线 V4 水平处
反映左心室壁改变 反映左心室壁改变
导联
正极位置Biblioteka 主要作用V7左腋后线 V4 水平处
反映左心室壁改变
V8
左肩胛骨线 V4 水平处 诊断后壁心肌梗塞
V9
左脊旁线 V4 水平处
诊断后壁心肌梗塞
V3R- V8R 右胸部与 V3- V8 对称处 诊断右心病变
一、心电发生的原理 由体表采集的心脏电位强度与下列 因素有关:
1、心肌细胞数量; 2、探查电极位置与心肌细胞间的
距离; 3、探查电极的方位与心肌除极的
方向所构成的角度。
二、临床心电图 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 心脏的传导系统由窦房结、结间 束、房间束、房室结、希氏束 (His bundle)、左束支、右束 支及蒲肯野(Purkinje)纤维网 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7.正常人 T 波与 QRS 波群方向相同的原因是 A.复极顺序与除极顺序相同,都是从心内膜向心外 膜方向推进 B.心内膜与心外膜同时除极和复极 C.复极从心外膜向心内膜方向推进,与除极方向相 反 D.除极与复极从室间隔开始向左、右心室推进 E.细胞膜最早开始除极的部位最先开始复极
本题思路:[解析] QT 间期为心室除极和复极的总时 间。 3.判断钟向转位主要根据 A.肢体导联 QRS 波群的 R/S 比值 B.胸导联 QRS 波群的 R/S 比值
C.P 电轴 D.T 电轴 E.额面 QRS 心电轴
【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心电学技术基础知识-4 (总分:21.50,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A1 型题(总题数:15,score:15 分) 1.正常人心室激动的顺序是 A.从外膜向内膜,从心室中下部向心底除极 B.从外膜向内膜,从心室中下部向心尖除极 C.从间隔开始扩展至心底,前壁,侧壁,最后是心 尖及下壁除极 D.从间隔开始扩展至心尖,然后左、右心室壁从心 内膜向心外膜方向同时除极,最后是心底除极 E.从前壁开始扩展至间隔,侧壁,心尖,下壁,最 后是心底除极
本题思路:[解析] 钟向转位主要根据胸导联 QRS 波 群的 R/S 比值(呈 RS 型)来判断。①无转位:V3 或 V4 导联 QRS 波群呈 RS 型;②顺钟向转位:由于右心室 转向左面,左心室转向后面,V5 或 V6 导联 QRS 波群呈 RS 型;③逆钟向转位:左心室转向前及右面,右心 室转向后面,V1 或 V2 导联 QRS 波群呈 RS 型。 4.窦性 P 波的组成 A.前半部代表窦房结除极,后半部代表心房除极 B.前半部代表心房除极,后半部代表心房复极
【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心肌细胞除极时,膜外的 Na+大量 进入细胞内,使得膜外阳离子浓度明显下降而电位随 之下降,与周围未除极的部分形成电位差,产生除极 波;复极时细胞膜外阴离子减少,重新出现正电荷, 与周围未复极的部分再次形成电位差,产生复极波。 心室总的除极顺序为:从内向外,即从心内膜向心外 膜推进;从下向上,即从心室的中下部向心底部;心 室内除极顺序从间隔开始扩展至心尖,然后左、右心 室壁自心内膜向心外膜方向同时除极,最后是心底除 极。心室复极的方向则是由心外膜向心内膜方向推 进。 13.心电图是空间心电向量环多次投影而产生的,投 影的次数为 A.1 次 B.2 次 C.3 次 D.4 次 E.0 次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8.心电向量图上通常能显示的心电向量环有 A.P 环 B.P 环、Ta 环 C.P 环、Ta 环、QRS 环 D.P 环、Ta 环、QRS 环、T 环 E.P 环、Ta 环、QRS 环、T 环、房室结除极环
【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P 波形态取决于探查电极与心房 除极向量的相互位置。Ⅲ导联定位在+120°,几乎垂 直于 P 环,因此,Ⅲ导联 P 波形态多变,可以为正 向、双向或负向。 12.关于心电产生原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心肌每次除极和复极时会使细胞膜外产生电位差 B.电位差与正在除极的细胞膜外阳离子减少有关 C.电位差与正在复极的细胞膜外阴离子减少有关 D.心室除极是由心内膜向心外膜方向推进 E.心室复极是由心内膜向心外膜方向推进
【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心房的复极是先除极的部位最先 复极,与心室肌不同。 6.关于顺钟向转位是指 A.额面 QRS 心电轴向右偏移 B.额面 QRS 心电轴向左偏移 C.正常过渡区波形出现在 V1、V2 导联上 D.正常过渡区波形出现在 V5、V6 导联上 E.不确定电轴
C.前半部代表窦房结除极,后半部代表右心房除极 D.前半部代表左心房除极,后半部代表右心房除极 E.前半部代表右心房除极,后半部代表左心房除极
【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5.关于心肌除极与复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心房的复极是先除极的部位最后复极 B.心室的复极是从心外膜向心内膜方向推进 C.除极的扩布是被动的 D.复极的扩布是主动的 E.正常人心室除极波(QRS 波群)与复极波(T 波)方向 相同
E.某一瞬间各处心肌的除极向量大小和方向是相同 的
【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某一瞬间各处心肌的除极向量大 小和方向明显不同,同一处心肌在除极的不同时间, 其除极向量大小和方向也存在差异。 11.关于正常心房除极波形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Ⅱ导联 P 波向上 B.Ⅲ导联 P 波向上 C.aVR 导联 P 波向下 D.V5 导联 P 波向上 E.V1 导联 P 波通常为双向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2.有关心电图各波段的含义,错误的是 A.P 波为心房除极波 B.QRS 波群为心室除极波 C.ST 段和 T 波为心室复极波 D.QT 间期为心室复极时间 E.Ta 波为心房复极波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9.引起心电图波形振幅减低的因素有 A.肥胖 B.肺气肿 C.胸腔积液 D.心包积液 E.以上都是
【score:1 分】 【A】 【B】 【C】 析] 肥胖、肺气肿、皮下气肿、全身 明显水肿、心包积液、胸腔积液等都可能引起心电图 波形振幅减低。 10.关于心电图产生原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除极和复极过程中,任何一部分的心肌纤维都会 产生一定数量的电偶并形成一定的向量 B.心脏在除极和复极的任一瞬间,不同部位的心肌 可出现无数对电偶,产生无数方向不同、大小不等的 心电向量 C.某一瞬间心电向量的总和,称为瞬间综合心电向 量 D.探查电极在体表某部位记录到的心电变化实际上 是多个瞬间的综合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