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学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贵港市覃塘三中陈鸿亮

内容摘要:本文论述了问题学生的种种表现及这种表现背后的成因,总结了一些真正实用的方法和价值观。每个问题学生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将问题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类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对不同的问题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因势利导,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问题学生成因根源转化策略

导言

一般地,所谓“问题学生”,指那些在成长过程中与同龄学生相比,在学习、行为、心理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学业不好,品行表现也差,主要表现在行为上有偏离、情绪上不稳定、同学交往上关系紧张,易出现自卑、抑郁、孤僻等性格现象。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任何学校、班级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这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人数虽然不多,但其影响力却不容低估,如果管理不善,将可能影响整个班级的健康成长,甚至将左右整个班级的发展方向。从某种意义上说,问题学生是班级的一种隐患,班主任只有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应对,才能教育好这些学生,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避免他们影响其他学生或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

一、现状

问题学生的表现令人担忧。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学生,由于受家庭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了种种令人担忧的现象。

那些问题学生崇拜金钱,浪费钱物,流行享乐,唯我独尊,高声交谈,大声喊叫,洋相百出,投掷物品,胡打乱闹,不做作业,当面和教师顶嘴,挑衅滋事,乱举手,随意讲话,敲打铅笔,丢弃书本,不参加班级活动,离座,假装无能,装摸做样,问无关的问题,四处乱翻,在教室里走来走去,不断表现出敌视和侵害,根本不努力学习,极端蔑视教师的要求和指示,总在课堂上找麻烦。

这些人的理论是与其被别人当成笨猪还不如被别人当作暴乱分子。虽不能好好学习却可以好好捣乱,并会联合臭味相投的狐朋狗友引发进一步更大规模的违纪行为。

有些甚至在身体上或言语上攻击教师、学生或者破坏公共财产,做一些与公认的社会道德相反的行为,如欺骗、撒谎、和偷窃等,更有一些不乏违法犯罪。教师感到个别问题学生简直是无耻之极、毫无责任心,破坏性极强。在学生中出现的种种现象,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不良意识正在潜移默化地污染着学生的心灵。为了问题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对他们进行指导和帮助。

二、类型

问题学生是那些个体发展潜能及发展需要没有得到应有的张扬,不能或基本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往往表现为:思想品德低劣,或有违法乱纪行为,或经常违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或学习成绩差等,应该包括:(一)违法型

学生违法,一般主要集中在小偷小摸、滋事斗殴、敲诈钱财上。有些人因一时手头紧又急需要钱或家庭控制得紧,花费又不能自控,而把手伸进了他人钱袋,或

者强迫那些身上有钱又胆小怕事或体弱者,遇到反抗或拒绝者便动手打人。有的学生因男女情恋争风吃醋,发展到拳脚相加,甚至请人“帮忙”,造成打群架。有的无事生非,瞧着谁不顺眼便对其殴打甚至折磨。这部分学生危及他人人身安全,扰乱学校正常学习生活秩序,搞得学校和许多学生家庭不得安宁,对学校的危害极大。

(二)乱纪型。

主要表现为学习不认真,生活没规矩,集会无秩序,有意或无意损坏公物。对学习不感兴趣,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旷课,作业抄袭或不做、少做,上课不听,随便与人讲话,投纸条、或干脆睡觉,逃学、泡网吧等,他们精力不放在学习上,学习成绩逐渐下降。生活不守规矩,在校园内不能按时睡觉和起身,影响他人休息,不打扫教室、宿舍和包干区卫生,自己的东西乱扔乱丢,影响环境卫生。不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公共场所无视规定,不排队、乱走动、乱说话、瞎鼓掌、吹口哨。把学校的财产当作自己发泄的对象或武斗的器械,心目中没有集体观念、纪律观念和爱护劳动者成果的观念,任其嘴巴的“自由”,手脚的“自由”,缺乏约束力。这部分学生在问题学生中所占比例往往最大。

(三)劣德型。

主要表现为:撒谎骗人、挑拨离间、损人利己,往往让别人去违法乱纪,影响集体团结,搞得人们不得安宁。表面上看不出什么危害,给人的初步印象是听话、老实,往往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行为性质很坏。这部分学生会拉帮结派,做出的事具有爆发性,危害很大。

(四)心理缺损型。

主要表现为:不合群、自我封闭,爱钻牛角尖,行为怪异。他们或是由于家庭突然变故,或是由于失恋,或是由于学习上连连失利,或者别的什么原因,常使自己转不过弯来,或自我封闭、沉默不语,或放任自己、不加约束,或伺机报复不择手段,或怀疑一切,什么都看不得等。这部分学生往往不会对他人造成危害,但做事又往往没有预兆而具有较大的突发性。

(五)其它型。

身体素质差和学习成绩差。身体素质差者是问题学生。身体素质差,有多方面的原因,如遗传、生理、病理等原因,也有缺少锻炼的原因。身体素质差可能不利于学习,会影响学习成绩,但更多地是影响心理,造成心理素质低下。以心理素质差为因,以学习成绩差为果,可纳入心理缺损者中。

学习成绩差者分问题学生和非问题学生两种。如果学习成绩差是智力因素造成的,这部分学生不属于问题学生,因为他们发展潜能很小,不能完成学习任务。如果学习成绩差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这部分学生属于问题学生,主要表现是学习习惯差。学习习惯差又常常与好动、缺乏上进心、经常违纪相伴随,往往形成“双差”。以行为习惯差为因,以学习成绩差为果者,可归入违纪者中。

三、成因

(一)、家庭原因: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家庭是学生的第一个学习场所。家庭教育监管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是是终生的。部分家庭的家庭教育观念有失偏颇,对学生的监管不力,极易造成子女缺

乏学习的原动力。

1、“残缺家庭”造成家庭教育的残缺。而且这个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则变得尤为紧迫。它包括由于家庭自然结构的破坏,形成的单亲家庭或离异家庭,孩子成为父母双方的累赘,在经济问题或教育问题上相互推委。

2、“过失家庭”指的是家长或家庭成员道德品质恶劣,或生活作风问题或参与社会犯罪活动而被判刑的家庭。而这些家庭中由于一方的服刑,也多带来了另一方的离异或离家出走,孩子被迫交于祖父母或成了孤儿。

3、“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外出务工、经商或学习,而将孩子寄留家乡,由亲戚托管、监护、教育的孩子。作为市场经济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在农村“留守孩子族群"越来越普遍,其教育与心理发展问题越来越突出。“残缺家庭”、“过失家庭”造成了物质条件上的困难,父母的犯罪,给孩子带来精神上严重创伤,有的甚至造成恶劣品行。“留守儿童”非常思念父母,希望与父母相见。而这些学生与父母相见的次数每年也才1至2次,至使这些学生的性格表现任性、恃强、自我为中心、自私等特点;或有孤独、封闭、畏惧的性格弱点。加之代养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造成了“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学习困难、行为纪律散漫、品德不良等问题。

4、家庭教育“尺度”把握不好。

其一、重视分数。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孩子,不肯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倘若孩子考了个好分数,家里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倘若孩子考差了,家长几天都没有笑容。

其二、舍得投资。不少家长为子女请家教、买《参考》,或者亲自辅导,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除了叮嘱孩子学好学校的功课以外,课余时间又让孩子去参加作文班、书法班、英语班、美术班、音乐班……在家长的心目中,这完全是一种“责任”。

其三、“代理家长”的现象较为普遍。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叶敬忠教授说:“亲情缺失给孩子带来的伤害难弥补”许多家长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外公、外婆等隔代人。于是,长辈们的晚年生活都以孩子为重心、中心、轴心。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时时刻刻牵动着长辈们的心。长辈们那“特别的爱”,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责任感。孩子许多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就在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

生。

其四、“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成才。然而,强烈的希望和教育方法之间差距实在太大。在家长的眼里,孩子成了“熟悉的面孔陌生的心”。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可以领导成千上万人的企业家,不能说服家里的一个宝贝而找老师告状、诉苦的现象绝非个别。家长常常感叹在子女面前,教育“无从下手”、“伤脑筋”。

其五、家长教育孩子严不入格。在情感上,家长都重视孩子的教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忽视教育的点点滴滴。如顶嘴、自私、不招呼客人、不孝敬老人等等行为,有的家长往往放松对孩子的严格要求。长此以往,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行为,家长一旦醒悟,着数使尽亦束手无策。于是出现了学校里的“乖乖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