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编辑ppt
• 教育启示: • 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由浅
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到繁,循序渐 进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
编辑ppt
• 心理的发展是不均衡的(不平衡性)。 • 如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是出生后的第五
个月到第十个月之间,其后,脑的发展又经 历了两个显著的加速期,一个在五、六岁之 间,另一个在十三、十四岁之间。而在其它 时期,大脑的发育则相对平稳。可见,大脑 的发育是不平衡的。因此,依赖于大脑发育 程度的心理发展也具备了不平衡性。
完成了整个登梯动作。
编辑ppt
• 心理的发展也是有连续性的。 • 前后相邻的阶段有规律地更替着,前一阶
段的发展为后一阶段准备了条件,后一阶 段是前一阶段的继续和发展。 • 抽象思维的发展离不开前一阶段形象思维 的发展。
编辑ppt
• 教育启示: • 教育要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注重前
一阶段与后一阶段的衔接,既不要“拔苗 助长”、“陵节而施”,也不要压抑学生 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
编辑ppt
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编辑ppt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 一、发展及心理发展概述 • 1.何谓“发展”? • 发展,从哲学意义上说,是指事物有规律
的运动变化过程,这种变化,既有量的, 又有质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 变的(“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都有着从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 到高级、由封闭到开发、由旧质到新质、 由成长到衰亡的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编辑ppt
• 教育启示: • 教育教学工作要充分重视每个学生的个别
差异,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
编辑ppt
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 1.遗传——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 提,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发展中的两种研究取向
• 在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发展中,出现了一种彼此接近的运动,与其说这种运 动首先形成的是社会心理学这门边缘学科,不如说它首先形成的是“真正 的边缘问题”。这就能够从一种新的角度说明为什么“当社会心理学形成 之时,它趋向于分为两支,一支是心理学家的社会心理学……一支是社会学 家的社会心理学……”
些?
编辑版pppt
18
谢谢大家,欢迎提问!
编辑版pppt
19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编辑版pppt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刺激了美国社会心理学的繁荣,而且社会心理学也直 接服务于战争。
•但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发生了一场危机,主要 发端于美国
•欧洲原本是现代社会心理学策源地,但在20世纪30年代之后,随着大批 编欧辑版洲ppp优t 秀学者由于动乱和战争而移居美国,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开始迅速发展 9 并逐渐成为主流。
• 法国群众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塔尔德(G. tarde)、涂尔干(E. Durkheim) 和勒庞。
编辑版pppt
6
• 提出本能心理学的人是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麦独孤。
• 但此时初具雏形的“社会心理学”,还缺乏能使它不断繁荣的任何一种实 验作为基础。因此在这个社会经验论的阶段,尽管已经可以宣告作为一门 独立学科的社会心理学诞生了,但它还带有明显的思辨和抽象性质,是一 门描述性较强而实证性较为欠缺的科学。
• 在美国社会心理学理论这一阶段,社会学家罗斯“开始”了美国的社会心 理学研究。
编辑版pppt
7
(二)实证社会心理学的产生
•从20世纪20年代起,伴随着实验手段的运用,社会心理学完成了在其整 个历史上最具革命意义的转折,大踏步地走向科学。

人的心理实质及其发展

人的心理实质及其发展

第二章人的心理实质及其发展[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心理的实质、心理发展的概念、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及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条件反射学说以及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明确认知发展的一般趋势。

第一节心理的实质心理是如何产生的,不同观点的人有着不同的回答主观唯心主义者:心理是一种主观存在。

客观唯心主义者:心理是一种“绝对精神”机械唯物主义者:心理是由物质派生的。

辩证唯物主义者: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一)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在历史上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人们曾经认为心脏是产生心理活动的器官。

随着时代的进行,经验的积累,尤其是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才逐渐认识到产生心理活动的器官是脑,而心脏与心理活动并无特别直接的关系。

30年代后,俄国生理学家浩夫在其著作《脑的反射》一书中,把脑的全部活动解释为对事物的反射,以后,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提出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进一步科学地提示了心理活动的脑机制。

其实,常识也告诉我们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人们在睡眠或洒醉时,心脏活动与清醒时并无多大差别,但精神状态却与清醒时大不一样。

临床又发现,精神病人的心理活动正常人相比,⋯⋯一个心脏机能正常的人,如果大脑受到损伤,心理活动就会部分或全部丧失,比如“植物人”物种进化的历史和个体发育的进程,也表明心理活动与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有着直接的关系。

动物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与其神经系统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从单细胞动物——人类,神经系统的进化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心理发展的水平也从低级到高级。

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因而只能对生存具有直接意义的事物产生有限的反映。

无脊椎动物开始出现了神经系统,但由于没有脑,所以只能对刺激物的属性进行分析,其心理也只能停留在极其原始的、简单的感觉阶段。

脊椎动物的系统进一步发达,原始的脑开始形成,爬行动物又有了大脑皮层,就具备了心理活动的最高调节机构,因而就了在稳定的知觉。

第二章心理咨询发展简史

第二章心理咨询发展简史

心理咨询作为一门科学、一种技术、一种职业,其诞生和发展是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自身认识的不断深化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纵观我国心理咨询业的发展,特殊是 20世纪80 年代以来的情况,从总体上说,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的分化不很明显,两者基本上是相互渗透、相互重叠、共同发展的,彼此之间并未有严格的区分.这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以下的心理咨询发展史实际上也就是我国心理治疗的发展史.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的开展比较零散,虽然在职业指导、心理测量等方面开展过一些工作,但它们并不属于当今所说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主流,而且也未形成较大的规模.新中国成立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事业既有蜿蜒、停滞,也有兴旺、发展.钟友彬 1991 年根据对国内公开辟表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把我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发展分为:空白阶段〔1949 年以前和 1949~1978 年之间〕、准备阶段〔1979~1985 年〕和初步发展阶段〔1986~1990 年〕[1] .钱铭怡将新中国成立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发展划分为 4 个不同阶段:启动阶段〔1949~1965 年〕、空白阶段〔1966~1977 年〕、准备阶段〔1978~1986 年〕、初步发展阶段〔1987 年以后〕[2][3] .现根据钱铭怡的观点,对新中国成立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发展历史作一简要介绍.一、启动阶段〔1949~1965 年〕在这一阶段中惟独少部份专业人员进行了零散的心理治疗工作.在此阶段影响最大的工作为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对神经衰弱的快速综合治疗.1958 至 1959 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医学心理组、医学院精神病学教研组和大学卫生院与心理学系合作,首先在大学对患神经衰弱的学生们进行了快速综合治疗,而后治疗对象扩展到工人、军队干部和门诊病人.这种疗法综合了医学治疗、体育锻炼〔如学习太极拳、气功、跑步等〕、专题讲座和小组讨论等形式,以巴甫洛夫学说来解释神经衰弱的病因,以解释、鼓励、要求和支持等方式对病人进行治疗. 从所发表的许多文章和研究报告看,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4-7] .后来又将这一疗法应用于精神分裂症、高血压与慢性病中,同样取得了较好的疗效[8- 10]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李心天将此法作了总结和提炼,称之为"悟践疗法〞[11] .二、空白阶段〔1966~1977 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心理学被斥为伪科学,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更是处于被批评的地位,当时思想政治工作代替了一切,因此在 1966~1977 年,这一阶段几乎没有一篇心理学文章或者一本心理学著述发表,故称之为空白阶段.此阶段,很值得一提的是钟友彬等人从 70 年代中期开始,利用业余时间秘密尝试采用心理分析疗法对某些神经症患者进行治疗.为此后钟友彬创立认识领悟心理疗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三、准备阶段〔1978~1986 年〕这一时期有关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文章开始在专业杂志上发表,虽然发表的数量不多,但毕竟有了一个好的开端.这一时期还出版了一批西方著名心理治疗家的著作,如弗洛伊德、荣格、弗洛姆、霍妮等人的著作.1979 年成立了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这一专业委员会成立后,积极组织医学心理学学术会议,在每次学术会议上都有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方面的临床报告、经验交流和研究探讨,这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在全国 X 围内的推广起了积极的作用.在这一阶段,各种不同形式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讲习班、培训班开始在全国一些城市和地区陆续浮现,这些讲习班、培训班大多属于启蒙性质,传授内容多为某些治疗〔如行为治疗〕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巧,且时间较短,但它为我国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事业培养了初级的人材,为他们日后进一步学习与实践打下了基础.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一些精神病院和综合性医院精神科开始设立心理咨询门诊,开展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三级甲等医院的评定条件之一是设置临床心理科; ##、的一些高校相继开展了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从整体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的开展还不够普与,所采用的咨询和治疗方法较少〔多为支持性疗法和行为疗法〕 ,且咨询和治疗的水平也有限,但仍在心理学界、精神病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下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个别有识之士如钟友彬、鲁龙光等已开始进行所谓心理治疗中国化的努力,他们不断探索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心理分析、疏导的治疗方法.四、初步发展阶段〔1987 年至今〕1987 年以后,我国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事业进入初步发展阶段.其主要标志是:1.公开辟表的有关心理咨询和治疗的论著在数量和质量上较之以前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在数量方面,钟友彬对 1990 年以前国内公开辟表的文章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1987 年发表的文章数量首次超过了 10 篇,以后连年递增,至 1990 年达到20 篇[12] .钱铭怡曾经对《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和《健康心理学杂志》这三种专业杂志中的文章进行过统计,1994 年和 1998 年先后两次浮现发表数量的高峰[13] .在质量方面,能昌华等对 1982~1994 年我国专业杂志中发表的心理治疗文章的类型进行过统计,在这些文章中最多的是个案报告与案例观察,对照研究文章仅 29 篇[14] .而钱铭怡对《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和《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这两本专业杂志 1998 年发表的有关心理治疗的文章的统计发现,仅这两本杂志在这一年中发表的研究论文已超过 1982~1994 年共 13 年的半数以上〔对照研究文章总数为 16 篇〕[15] .这一数字反映了我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工作者水平的提高与研究工作的深化.除了上述情况之外,专业杂志所发表的文章的主题与内容的变化也反映了这一领域新的发展.20 世纪 80 年代末至 90 年代初有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关系与其性质的讨论,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开始浮现对心理治疗中影响疗效和治疗改变的因素等讨论的论文.此类文章的浮现表明我国心理咨询和治疗者的工作日益深入与成熟.此外,1987 年以后除了不断有国外心理治疗名著被翻译出版外,由我国专家自己著述与编著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著作也陆续问世.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钟友彬所著的《中国心理分析——认识领悟心理疗法》、鲁龙光所著的《疏导心理疗法》和许又新所著的《神经症》等.2.专业培训和管理逐步规 X从 1987 年至今,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事业在我国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由于许多从业人员只受过很少时间的训练或者只受过某一相关学科〔如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的训练,因此在咨询和治疗活动中遇到不少艰难.针对训练不足的问题,我国专业领域已做了多方努力.这种努力体现在三个层面上:〔1〕在大学心理学系对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方面的培训,包括进行课堂理论学习、案例讨论与临床实习等;〔2〕进行心理治疗硕士研究生班课程的培训;〔3〕对在职人员进行连续的心理治疗培训,如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所进行的工作,该项目的特点是:在三年时间内每年两次集训,以欧洲心理治疗培训的标准进行教学.此外,为了进一步规 X 管理,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于 1993 年颁布了《卫生系统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者条例》[16] ,同年,中国心理学会制定了《心理测验管理条例〔试行〕和心理测验工作者的道德准则》[17] .20##,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委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18] ,并已颁布试行.3.相继成立了若干全国性的学术组织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于 1990年 11 月在成立了自己的下属分支——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1991 年初,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的又一分支——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成立.中国心理学会于 20##11 月成立了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筹〕.这些组织成立后,积极举办国际性、全国性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组织撰写高水平的学术著作, 培训从业人员,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事业的发展.4.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机构大量浮现这一阶段全国各地城市已普遍在综合性医院建立了心理门诊,在高等院校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一些城市甚至在条件较好的中小学也配备专职心理咨询人员,浮现了专门的心理治疗中心与私人开业的心理门诊.5.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期刊相继问世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于 1987 年创办了《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5 年之后,又于1993 年创办了《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和《健康心理学杂志》 ,这三个专业杂志的相继问世,促进了心理卫生领域的信息交流、学术研究、科学普与工作,推动了我国咨询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的发展.6.我国专业工作者在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方面进行了可贵的努力从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几乎所有西方最主要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学派的理论观点与方法技术均已传入我国,龚耀先、李庆珠对 457 个开展心理治疗的单位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我国的专业工作者应用最多的心理治疗方法挨次为行为疗法、认知疗法、支持疗法、心理分析、森田疗法、生物反馈、催眠暗示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和钟友彬的认识领悟疗法[19] .钱铭怡认为,我国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在理论和方法上受到西方不同学派极大影响的同时,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很大影响,表现出指导式的治疗倾向、整合的治疗倾向、顺应自然的治疗倾向等特点[20] .目前在我国应用的绝大多数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理论与其方法来源于西方. 由于文化直接影响着人的心理与行为、人所遭遇的挫折与艰难、人的对付与适应心理问题的方式,也直接影响着心理治疗的理论、模式和具体方法,所以我国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者在应用西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的同时,还面临着如何使之适合于中国的国情的任务.多年来,我国的许多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者向来在坚持不懈地进行着这方面的努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努力使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与我国的国情,特殊是与我国的文化相适应, 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我国自己的独特治疗方法.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大陆、 ##和##的专业工作者为此都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其中的不少成果反映在曾经文星主编的《华人的心理与治疗》一书中.在我国大陆方面,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钟友彬创立的认识领悟疗法和 X 亚林、杨德森倡导的道家认知疗法.钟友彬的认识领悟疗法要求病人对他们的症状是以儿童的思维逻辑和方法解决成年人所遇到的问题这一点达到领悟,从而以成熟的行为模式代替幼稚的行为模式.这种解释反映了中国传统的自然观——顺应自然而发展的要求,于是是病人能够而且易于领悟和接受的.迄今为止,此疗法已跻身于我国专业人员常用的几种疗法之一.X 亚林、杨德森的道家认知疗法基于中国道家哲学的处世养生之道,并参考现代心理治疗的方法学而创立.其治疗要求来访者达到的最高境界是认识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他们从 1995 年开始提出有关观点,并与我国多个单位协同进行临床实践研究, 目前研究正在继续进行.〔2〕整理和挖掘中国传统思想与医学中与心理治疗有关的论述和方法.这方面目前有了一些研究报告,但尚未形成专门的理论体系和系统的技术方法,有待今后做出进一步的努力.现代心理咨询的浮现源于 19 世纪中后期的工业革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它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一种专门的职业,其专业功能、服务对象和 X 围、所运用的原理和方法等,都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明确和丰富起来的.美国是现代心理咨询的发源地,而且也是心理咨询业最发达的国家.了解美国心理咨询的发展历史,特殊是其职业化历程,对于加速推进我国心理咨询事业的发展很有启示意义.20 世纪初美国职业指导运动、心理测量技术和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被认为是现代心理咨询产生的三个直接根源[21] .现代的专业咨询服务最早是由"职业指导之父〞帕森斯〔F.Parsons〕于 1908 年率先开展起来的[22] .他在美国波士顿组织成立了"就业辅导局〞 ,并于次年出版《职业选择》一书,对人们在择业方面常遇到的问题,提供了若干有价值的建议. 此书为心理咨询的诞生奠定了一块基石.这本书在心理咨询方面的价值在于提出了匡助个人择业的方法学.帕森斯认为,一个人的职业必须与其本人的兴趣、能力和个性相结合.为了得到理想的职业,不仅要对环境〔如成功的条件、工作的性质等〕进行正确的评估,也要对自我进行正确的认识.作为美国密执根州一个学区的督学,大卫〔Davis〕是第一个在公立学校建立系统的指导课程的人.他在 1907 年就建议该学区所辖学校每周为学生开设一次指导课程,以塑造学生的人格,避免问题行为的发生.这种做法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咨询,但却是早期心理咨询的主要表现方式——学校指导的雏形.美国耶鲁大学学生比尔斯〔C. M. Beers〕曾经因其兄患癫痫,惟恐这种病遗传给自己,在紧 X、恐怖、焦虑的状态下,精神失常而住进精神病院.在 3 年的住院生活中,他受到种种粗暴残酷的对待, 目睹了精神病院的恶劣环境与其他住院病人所受到的种种非人待遇.出院后,他立志将自己余生贡献给改善精神病患者待遇的事业.他四处奔走,呼吁改善精神病院的医疗条件,改革对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并从事预防精神病的活动.1908 年,他以生动的文笔写了《一颗发现自我的心灵》〔A Mind That Found itself,或者译为《自觉之心》〕一书.此书出版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比尔斯得到社会各方面的鼓励和赞助后,于 1908年 5 月成立了"康奈狄克州心理卫生协会〞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此协会工作的目标有 5 个:①保持心理健康;②防止心理疾病;③提高精神病患者的待遇;④普与对于心理疾病的正确认识;⑤与心理卫生的有关机构合作.经比尔斯和同行们的努力,于 1909年 2 月成立了"美国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 .比尔斯的贡献在于使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乃至全社会在观念上发生了深刻变化,发起美国乃至全世界心理卫生运动,他本人也被视为心理咨询的先驱者之一[23]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美国军队面临着对征募的士兵进行甄别和分类的需要,于是委托了一些心理学家设计了一种智力测验,这样就可以在培训过程中识别和淘汰那些智力低下的人.当时设计了两个测验:军队甲种团体智力测验和军队乙种团体智力测验.在军队中的成功尝试推动了其他行业对各种测验的使用, 心理测量学家不断设计了合用于各种情况的新测验.随后测量兴趣、态度和能力的技术逐步发展起来,为职业指导提供了科学手段.从 1930 年开始,以整个人格为对象的咨询发展起来了,包括职业、学校生活、家庭、情感、人格、身体健康等方面的问题都开展了咨询,在不少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在整个 30 年代,最为有影响力的事件是由威廉森〔E. G. Williamson〕所创立的第一个心理咨询理论的诞生,即"以咨询者为中心〞的咨询模式,这一模式在随后一段时间里的心理咨询实践中向来占领统治地位.20 世纪 30 年代末和 40 年代初,个性与学习理论以与心理治疗理论促进了心理咨询的发展.以心理测量为基础的指导性谈话的临床咨询模式开始为心理治疗的模式所取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与 30 年代经济萧条局面的缓和所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是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社会变化对人们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教育或者职业的问题,人们开始在个人适应的各种问题上,特别是情绪或者人际关系问题方面寻求匡助,于是浮现了所谓的"心理治疗年代〞 .罗杰斯〔Rogers,1942〕的《咨询和心理治疗》〔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一书是这个年代的代表性著作.在此书中,罗杰斯对威廉森的"以咨询者为中心〞咨询模式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疗法中的主要观点提出质疑,反对传统的以咨询者为中心、以直接提问为基础的指导性咨询〔directive counseling〕,提出了"调相对独立于社会的个人情绪问题,要求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为来访者主动、自由地倾吐内心的秘密创造适宜的气氛.他认为,个人具有成长、健康与适应的内在动机,应充分发挥来访者的主观能动性,并避免指导式咨询的影响.罗杰斯创立的以来访者为中心的治疗理论和方法第一次使非医学的和非心理分析的心理治疗成为现实.在此之前,由于弗洛伊德与其学术的强大影响,心理治疗是惟独医生才可以从事的职业.精神分析在这一领域中独占鳌头.罗杰斯的工作不仅打破了心理治疗领域中一枝独秀的局面,同时第一次将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联系在一起.40 年代以后,心理咨询这门学科迅猛发展.它不仅从心理学的许多分支研究〔如学习、动机、情绪、测量、人格和社会心理学等〕中吸收营养,也从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卫生学、语言学等领域吸收了养料.50 年代是心理咨询发展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1952 年,分别成立了美国心理学会〔APA〕第 17 分会"咨询心理学分会〞〔DCP〕和美国人事与指导协会〔APGA〕, 这对心理咨询作为一种职业的成长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大量新的咨询理论和方法纷纷涌现且逐步成熟,如行为主义咨询理论〔如 J. Wolpe 的系统脱敏法〕、认知理论〔如 A. Ellis 的合理情绪疗法〕、 E. Berne 的交互作用分析法以与人本主义咨询理论、小组咨询方法等.这使心理咨询者的眼界大开, 服务能力也得到了空前提高.此后,随着对心理咨询者专业角色的明确定义,建立了一系列州级和国家级的职业道德规 X、培训标准、权力 X 围、 ##书、职业证书制度,心理咨询逐渐成为一种明确的专门职业.。

第2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

第2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

2.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比意识重要,潜 意识决定一切是不符合实际的。 3.弗洛伊德的发展理论依据的资料主 要来自于他的个人诊断经验和自我分析, 缺乏科学的实验依据,很难重复验证。 4.弗洛伊德强调早期经验对个性发展 的影响,也是偏激的、不符合实际的。 许多研究已证明个性、个性倾向性在中 年和老年期也会发生变化,这说明个性 的发展是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受社会 生活条件所制约。
(5)青春期(11-13岁开始)
经过暂时的潜伏期,青春期的风暴就到来了, 从年龄上讲,女孩约从11岁,男孩约从13岁开 始进入青春期。 青春期的发展,个体的最重要的任务是要从父 母那里摆脱出来。同时,到了青春期,容易产 生性的冲动,也容易产生对成人的抵触情绪和 冲动。
(三)简评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自问世以来就在心理学界和社 会各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对 其整个理论的评价褒贬悬殊。 有的人认为弗洛伊德是“最伟 大的创设者、最伟大的代言人” (波林),有的人则认为他的 理论没有什么价值。
(3)前生殖器期 (3-6岁) 这个时期里比多集中投放在生殖器部分,性器官 成了儿童获得快感的主要来源,表现为这个时期 的儿童喜欢抚摸生殖器、显露生殖器以及性欲幻 想。 此时儿童会出现依恋异性父母的“俄狄浦斯情 结” ,即男孩产生恋母情结,女孩产生恋父情结。 (4)潜伏期(6—11岁)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地放弃了俄狄 浦斯情结,男孩和女孩开始各自以同性父母为榜 样来行事,此时儿童进入潜伏期,其性的发展便 呈现一种停滞的或退化的现象。这个时期,口唇 期、肛门期的感觉,前生殖期的恋母情结的各种 记忆都逐渐被遗忘,被压抑的性感觉差不多一扫 而光,因此,潜伏期是一个相当平静的时期。
第二节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一、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1、心理发展,就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乳儿期(0到1岁)、婴儿期(1到3岁)、幼儿期(3到6、7岁)、童年期(6、7到11、12岁,小学阶段)、少年期(11、12到14、15岁,初中阶段,青春期、危险期、心理断乳期)、青年期(14、15到25岁)、成年期(25到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3、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⑴连续性与阶段性;⑵定向性与顺序性;⑶不平衡性;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在发现幼禽的印刻现象时提出“关键期”的概念。

所谓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⑷差异性;4、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⑴童年期(小学阶段)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四年级儿童(10到11岁)的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其抽象逻辑思维仍需以具体形象为支柱⑵少年期(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为支柱;⑶青年初期(高中时期)这一时期,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5、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⑴遗传⑵环境⑶教育⑷主观能动性一、心理发展的理论心理发展的理论有㈠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㈡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㈠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叫做图式;而人类所有的心理反应归根到底都是适应,适应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同化和顺应。

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他提出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到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思维也开始萌芽,并获得了“客体永久性”概念2、前运算阶段(2到7岁)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早期的符号功能。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知识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知识

10
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相互联 系、相互制约,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 体。个性对心理活动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使心理活动有目的、有选择地对客观现 实进行反映。个性差异通常是指人们在 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异。
11
第二节
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认识过程
一、消费者的感性认识阶段(认识形成阶段) 消费者通过大脑对外部信息加以接收、整理、 加工、贮存,从而形成对商品和劳务的认知, 这一过程就是心理活动的认识过程。 消费者的认识过程是通过一系列心理机 能的活动共同完成的。构成认识过程的心理机 能包括:感觉、知觉、错觉、注意、记忆、思 维、想象、联想等。
31
二、消费者的理性认识阶段(认识发展阶 段)) (一)注意 (二)记忆 (三)联想 (四)思维 (五)想象
32
(一)注意 1.注意:注意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人的
心理活动对某一事物的指向与集中,指 向性与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特点。 注意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 一种独特的心理状态,它不仅伴随在感 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中, 而且是这些心理活动不可缺少的条件。 因为只有注意着什么,才能感知、记忆、 思维着什么。感知、记忆、思维正因为 有了注意,才能更深刻。
8
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注意、想象等。 情绪情感过程包括:喜、怒、哀、乐、爱、 憎、惧等。 意志过程是人确定目标,克服内外困难力 求实现目标的心理活动。
9
个性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 心理特征。 (1)个性倾向性:是指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 向,他决定着人对现实世界的态度以及对认识 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择。主要包括:需求、动 机、兴趣、爱好、理想、价值观、世界观、人 生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是指区别于他人,在不 同环境中表现出的一贯的、稳定的行为模式的 心理特征。包括气质、能力、性格。

第二章人的心理的实质与发展ppt课件

第二章人的心理的实质与发展ppt课件
第二章 人心理的 实质与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北师大珠海分校教育学院
2019


-

1






人的心理的实质是什么?有不同的观点: 1、唯心主义观点:心理是非物质的、至高无上 的灵魂 活动,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本源; 2、二元论观点:身心平行论(冯特); 3、庸俗唯物观点:人脑产生心理,如同肝脏分 泌胆汁一样,“心理是大脑的分泌产物”; 4、机械唯物观点:人的心理如同人照镜子一样 的反映; 5、科学心理学的观点: 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或主 观能动的反映)。 这个科学的命题包含如下两节内容:“心脑关系 ”“心理与环境关系“
2019
-
18
(二)人体神经系统(全图表)

2019 4
2.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1)、盖伦(130-200), 希腊著名医生。他已推测 神经系统具有广泛的性能 , 把大脑视作精神的所在地 , 他辨别出感觉神经和运动 神经,这个区分后来失传 了, 直到19世纪才被再次发现 。2019
5
(2)布洛卡,法国著名医生(1824—1880) 最先发现大脑左半球前部额下回受到损 害后,患者出现一种语言障碍——不能 说话了,但仍能听懂别人说的话。这个 部位被称作“布洛卡区”。这个区受损 伤而造成的语言障碍就叫做“布洛卡失 语症”——运动性失语症 。人们由此推 测布洛卡区就是专门控制说话机能的部 位。
2019 8
二、人的神经系统的构造和机能
1.神经系统:由神经元(神经细胞) 构成的复杂的机能与结构系统(人的 大脑是由140—160亿个神经元组成) 。 2. 神经系统分为周围神经系统和中 枢神经系统两部分。 1000亿神经细胞构成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的理论PPT讲义课件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的理论PPT讲义课件

自考辅导《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的理论第01讲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理论、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目录一、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理论二、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三、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四、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五、朱智贤的心理发展理论PART01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理论一、环境决定论的发展观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1913年,华生发表了著名的论文《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改论文标志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一)否认遗传的作用①行为的产生是由刺激决定的,刺激来源于客观,而不决定于遗传;②生理结构上的差异并不导致技能上的差异;③研究心理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行为的可控性,而遗传是不可控的。

(二)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华生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

①人出生后,生理特点是不同的,但此时每个人都只有一些简单的行为;②教育对人的心理发展具有决定作用;③后天学习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二、华生的儿童教育观(一)教育标准要多样再教育儿童诗,方法应该多样,且要根据不同文化背景有所变化。

(二)不体罚儿童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不应有“体罚”一词。

(三)培养儿童各种习惯儿童的习惯有情绪习惯、发音习惯和身体动作习惯。

(四)幼儿培养目标幼儿的培养目标是:让他们成为快乐、自由、独立、有毅力、诚恳、有创造力、勇敢和自信的人。

(五)科学的性教育①儿童出生后,家长要注意不让孩子的生殖器接受不良的刺激;②要让儿童及青少年懂得性器官及其功能;③克服儿童及青少年的手淫习惯,要用语言进行开导和矫正;④指导男女儿童及青少年直接正常交往;⑤要在学校里,特别是大学里,开设性教育课程。

三、华生论儿童情绪发展华生认为,出生的婴儿有三种天生的情绪反应,即怕、怒、爱。

后来由于环境的作用,经过条件反射,促使怕、怒和爱的情绪不断发展。

(一)关于儿童的怕、怒和爱的研究1.怕,出生婴儿就有惧怕的表现;2.怒,最初的愤怒是一种对自己身体运动受到限制的天生的反应;3.爱,最初的对儿童皮肤的抚摸、抓痒、轻拍,就会使儿童发出微笑,产生愉快地表情和行为,这就是天生的爱。

《心理学导论》第二章 心理的起源和本性

《心理学导论》第二章 心理的起源和本性

节肢动物(如蜈蚣、蜘蛛、蜜蜂等)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一门。其活动范围比任何其他无脊椎动物都要广泛、复杂。它们的神经系统是索状神经系统,不过其脑神经节比环节动物更趋集中(图参IC)。节肢动物已经有了相当发达和专门化的感觉器官。例如,昆虫的头部有接受光刺激的单眼和复眼,能获得物体的复杂的镶嵌形象;其嗅觉器官生在触角上;味觉器官在口腔部分;触觉器官在触角、刚毛、触须、足上都有;在触角的基部、前腿的服部或腹部有听觉器官。它们有相当发达的感觉机能。例如,蜜蜂能辨别光谱中的4种颜色,即能看见黄色的、蓝绿色的、蓝色的和人看不见的紫外线;它具有对偏振光的感受性,并以此作为定向的工具。蚂蚁也能看见紫外线。蝴蝶是唯一能辨别红色的昆虫。昆虫能区别甜、咸、酸、苦。苍蝇的甜味感受性比人高20倍。蜜蜂对咸味和酸味比人更敏感,而对苦味感觉较差。在昆虫中有用声音来作为种内通讯手段的,例中,蟋蟀在交尾时期就是用声音来寻找配偶的。
昆虫的行为以本能行为为主。它有许多复杂的本能行为。所谓本能行为,是指物种典型的、遗传的、刻板定型行为。昆虫有繁殖照料后代复杂本能行为。有一种细腰蜂产卵前要筑巢,先做一个泥洞,此后它便为将来的幼虫准备食物,捕获一种青虫的幼虫。它在捕获青虫时用尾刺在其腹部刺几下,使青虫麻痹不能活动(但并没有死)。细腰蜂把这种猎物带回洞中,把卵产在它身上,然后飞出洞外用泥将洞口封住,自己就飞走了。幼虫从卵孵化出来之后,便蚕食母蜂为其留下的既不腐烂又不能反抗的活食。吃完之后就长大了,经过蛹变化为成虫,咬开洞口,新生一代的细腰峰就诞生了。到了一定的时候,新生一代的细腰蜂又会按照这种遗传巩固下来的,已编好程序的行为模式来繁殖它的下一代。
同其他任何现象一样,心理现象也有其发生、发展的历程。要科学地理解心理现象的本性,应先了解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在本章中我们将先讨论动物心理和人类心理的起源和发展,然后再讨论人的心理的本性以及意识和自我意识。

第二章 各阶段儿童心理的特点及发展

第二章 各阶段儿童心理的特点及发展

第二章各阶段儿童心理的特点及发展(8学时)【教学目的】使学生了各阶段儿童的生理、动作和心理发展的特点。

【教学重点】各阶段儿童的动作和心理发展的特点。

【教学难点】各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教学的具体内容】第一节新生儿心理的发生新生儿=出生后第一个月,属于婴儿期,但有其特殊性。

是从胎内生活转变为胎外生活的阶段。

矛盾:适应。

一、新生儿心理产生的条件(一)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出生之日是年龄的起点,但不是生命起点。

出生前:寄生生活。

营养、呼吸及排泄由母亲代劳。

生活环境:温暖的羊水,舒适而安全,无忧又无虑。

出生后:生理联系的纽带被剪断――独立个体产生了。

干燥空气取代湿润的羊水;多变的大气温度取代了母亲体内三十六七度舒适的恒温;黑暗与安静被打破、声光形色纷纷袭来……这是一场生死存亡的斗争。

(过十二、满月、百岁、生日=关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二)新生儿生理特征1.身体特点:体形:头大(约为身体的四分之一,而成人是八分之一)身长、四肢短。

身高:约为50厘米,3-3.5公斤。

迅速增长。

皮肤:呈红色,皱皱巴巴,像个小老头。

细嫩如丝――易受伤,洗澡时注意水温。

(注意衣服的选购)骨骼:含无机盐少,水分多,但血管丰富。

所以,弹性强,硬度不足。

不易断,易弯曲。

内脏器官:心跳快,约120次。

消化功能与体温调节机能也不完善。

总之,新生儿比小动物生命的能力差的多(杜鹃-最坏的鸟),需精心照料。

(吃喝拉潵睡手套缠指,电扇削头)2.神经系统特点(发育相对较早)胎儿在六七个月时,脑的基本结构已初具雏形。

出生时,脑的结构简单,神经系统功能很不完善。

新生儿脑重只有390克相对于成人的25-30%(1400)新生儿睡眠时间多。

出生时,80%的时间处于睡眠状态。

睡眠―――保护性抑制(刺激过多,“住院时,临床看望的人特多,环境嘈杂,成人都受不了何况孩子”神经细胞疲劳,大脑皮层兴奋性降低)二.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1.食物反射:觅食、吮吸、吞咽。

2.防御反射:眨眼、打喷嚏、呕吐。

第2章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2章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解释其中的原因,研究人员认为工作物 理环境、福利等不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主 要因素,职工的情绪、动机、人际关系 等心理因素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原因 。照明、福利改善是因为工人受到了尊 重、信任,因为“改善了工作态度和激 发他们发自内心对本职工作的热爱”, 所以他们努力工作,提高生产效率。这 种现象后来被人们称为“霍桑效应”。
霍桑实验1932年宣告结束,并得出如下结论: ①物质 工作环 境的变 化与生 产效率 之间并 不存在 直接的 因果关 系;
②休息时 间、工作 日、工作 周的长短 以及工资 的支付方 式等都不 是影响生 产的第一 要素;
③改善劳动 者的士,与人 际关系,使 人们心情愉 快地工作并 对自己的工 作感到满足 ,这才是增 加生产、影 响工效的决 定性因素;
“⑶ 对 非企 职 忽工正业 视行式组 的为群织 影发体内 响生”部 ;不,存 它在 可 们
⑷ 提民 高主 生管 产理 效有 率助 ;于
人群关系理论的局限性
1 缺乏对人的心理因素的全面深入的考察,比较片 面地强调把提高职工的满意感作为增加生产效率的 主要途径。 2 这一学说过分强调非正式群体的作用,而未能看 到群体动力学中的其他影响因素。 3 这一学说还缺乏因人、因事因地制宜的权变观点。
由于泰勒在管理方面的开拓性工作,他的“科 学管理理论”对产业社会的管理有划时代的影 响,成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管理基础,因而他被 后人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泰勒虽不是心理学家,并且他的理论重物不重 人,然而他在按客观规律解决管理生产问题, 必然使自己的研究符合心理规律的要求。如, 他提出对工人进行培训和选择,对工人操作的 “时间——动作”分析,无不与心理有关。泰 勒的理论被称为是一种“心理革命”与科学管 理。
默契:即有一种无形压力, 限制个人突破生产记录。 如果超过组内认可的标准, 那会受到小组的冷落、讽刺、 打击,小组压力会指向他。 在工人中,还有自己的行为 规范,如不应完成太多的产 量,也不应完成太少的产量, 不应向监工告诉任何损及同 伴利益的事情等等。

第二章 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二章  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 (三)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在遗传和成熟的基础上决定了个体心理发展的现实性。 遗传和成熟的基础上决定了个体心理发展的现实性。 的基础上决定了个体心理发展的现实性
(三)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决定)
1、自然环境的作用
胎儿受损(3%):营养不良;滥用药物;酒精;毒品; 吸烟;噪声;粉尘;放射性污染…… 地方病: (请看资料)
• • • •
(一)引导个体心理发展方向 引导个体心理发展方向 制约个体心理发展进程 (二)制约个体心理发展进程 是个体获得知识经验的基本条件 (三)是个体获得知识经验的基本条件 是以教育的适当性为前提 前提的 (四)是以教育的适当性为前提的
小故事:(美国)
• 有一对双胞胎兄弟,从小家境贫寒,父亲在 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因为偷盗被判了刑,由母 亲艰难地抚养着兄弟俩。他们从小学到中学 都在一个班学习,但哥哥勤奋好学,一直读 到博士毕业后有了自已的公司,事业如日中 天;而弟弟中学没有学完,一直游手好闲靠 小偷小摸度日。当记者分别问到这兄弟俩, 为什么他们的发展会有如此大的差别时,他 们的回答竟如出一辙:“因为我有一个偷盗 因为我有一个偷盗 的父亲”。不过,他们的言外之俗语:“三翻、六坐、八爬”
返回
三、环境与心理发展
了解华生的环境决定论P25
三、环境与心理发展
• (一)环境界定 是个体心理发展必须依赖的外部条件。 是个体心理发展必须依赖的外部条件。 • (二)环境分类
1、自然环境:个体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包括土地、河 自然环境:个体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包括土地、 山川及胎盘 胎盘等 流、山川及胎盘等。 社会环境:由一定的社会生活方式所决定的生活条件。 2、社会环境:由一定的社会生活方式所决定的生活条件。
返回

第二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幼儿期(3-6、7岁) (1)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2)创造性思维萌芽的关键期。 (3)守恒性发展的关键期。 (4)识字的关键期。 (5)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 (6)入学准备的关键期。



(三)童年期(6、7-11、12岁) (1)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期 (2)创造性培养的关键期。 (3)学习动机形成的关键期。 (4)学习兴趣形成的关键期。 (5)学习态度形成的关键期。 (6)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一、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1、核心思想: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 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 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
一、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2、心理发展阶段说 心理性欲发展理论:依据里比多的发展 (1)口唇期(0-1岁):里比多的发展从嘴开始, 吸吮本能产生快感。 (2)肛门期(1-3岁):里比多集中在肛门区域 (3)性器期(3-5岁):恋母恋父情结 (4)潜伏期(5-12岁):平静时期\早年经历遗忘 (5)青春期(12岁至成年):摆脱对父母的依赖, 产生性冲动,容易引发抵触情绪。
• • • • • • • • • •
(三)道德发展阶段的理论 1、前道德判断阶段(0—5岁) 2、他律道德判断阶段(5—10岁) (1)规则是绝对的、不变的 (2)评价标准是行为的后果 (3)评价结果非好即坏 3、自律道德判断阶段(10岁以上) (1)根据动机来判断行为好坏 (2)规则是可以调整和改变的 (3)根据自己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和评 判他人。
第五节 研究专题

一、关键期的概念 二、关键期研究的证据 三、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四、掌握关键期理论的意义

第二章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二章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霍尔的复演理论




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确定在从出生到成 熟。 霍尔采用了生物学上的复演学说来说明儿童心理 的发展。 在霍尔看来,儿童在出生前的胎儿时期复演了动 物的进化过程,如胎儿在一个阶段是有鳃裂的, 这就复演了鱼类。儿童出生以后,心理的发展就 是人类的进化过程的再现。 霍尔的复演理论在当时心理学界引起了较大争议, 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未得到认可,不过他提出 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这为后来的儿童 心理学研究所接受。

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 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 能力。” 埃里克森把爱定义为“压制异性间遗传的 对立性而永远相互奉献”。 埃里克森把智慧定义为:“以超然的态度 对待生活和死亡。”


(五)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皮亚杰是瑞士心理学家、日内瓦学派 的主要创始人。他毕生从事儿童心理 学的研究,特别是在20世纪50年代, 他对儿童的思维或智力进行了规模庞 大的系统研究。皮亚杰主要以生物学、 逻辑学、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来研究 人类的认识,特别是儿童认识的发展 和结构,形成了著名的发生认识论。 其理论主要反映在《儿童的语言与思 维》(1924)、《儿童的判断与推理》 (1924)、《智力心理学》(1950)、 《从儿童到青年逻辑思维的发展》 (1958)、《儿童的心理意象》 (1971)等著作中。


2、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formal operational)11-16岁 能够提出假设,凭借演绎推理等形式解决抽象 问题,其认知活动达到抽象逻辑思维水平。
3 、影响发展的四个因素
1)成熟 2)练习与经验(物理经验和逻辑数理的经验) 3)社会性经验 4)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调节上述 三种因素,具有定向性的特点 (个人理解:结构有平衡的的本性,否则就要崩 溃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动的反映
意 识 的 特 点
能够认识事物,分析 概况事物,积累经验, 反映过去的事物。创 造条件达到目的
感知事物,对事物产生 情感体验。 调节自己 的心理和行为,无意识 地记住一些事物。 同一个玩具,不同的幼儿 表现出不同的兴趣,有的 喜爱,有的不感兴趣。又 如几个幼儿同听一个故事, 体会各有不同。
(二)动物心理的发展
动物心理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感觉阶段、知觉阶段和思维的萌芽阶段。
1、感觉阶段 处于感觉阶段心理发展水平的动物为 无脊椎动物。这种类型的动物只能对单一 性质的刺激形成条件反射,即只能反映刺 激的个别属性。蚂蚁、蜜蜂和蜘蛛等昆虫 就是典型的无脊椎动物,它们只有感觉这 种心理现象。
在白鼠的迷津实验中,白鼠经 过训练,可以选择标有直径8 厘米圆形的通路,而避开标有 直径10厘米圆形的通路。换 言之,经过训练,白鼠学会了 走标有较小圆形的通路。于是 进一步使白鼠走标有5厘米和 8厘米圆形的通路。结果白鼠 选择了走标有直径5厘米圆形, 而不走标有直径8厘米圆形的 通路,即仍然走标有较小圆形 的通路。
把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类 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甚至是乞 丐或窃贼,而无论他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或 他祖先的职业和种族是什么(Watson,1924)”。
第一节 华生的心理发展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行为 主义心理学的创建 人 ,教育万能论、 环境决定论的倡导者
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第一节 第二节 华生的心理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 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
心理发展的辩证观
第一节 华生的心理发展理论
“给我一打健康而又没有缺陷的婴儿,把他们放
在我所设计的特殊环境里培养,我可以担保,我能够
蜘蛛感到蜘蛛网抖动,便爬向抖动的地方攫取食物, 蜘蛛网的抖动已成为食物落网的信号。这说明蜘蛛 明显地对信号刺激做出反应。但是把纸片掷到蜘蛛 网,人为地抖动蜘蛛网,蜘蛛也会爬出来攫食。这 说明蜘蛛还属于动物心理的感觉阶段。
2、知觉阶段
处于知觉阶段心理发展水平的动物为低等脊 椎动物。这类动物不仅能够反映刺激的个别属性, 而且能够对刺激物的多个属性进行反映。动物演 化到脊椎动物,例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鸟 类,已形成了中枢神经系统和脑。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等都属于低等 脊椎动物,它们的心理发展水平处于知觉阶段。
3、具体思维阶段
处于思维萌芽阶段心理发展水平的动 物是高等脊椎动物。一般说来,大部分哺 乳类动物的心理只是达到了知觉高度复杂 阶段。只有灵长类动物的心理发展到了思 维萌芽阶段。 属于灵长类动物的有黑猩猩、大猩猩 等,能够根据已感知过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例如,在对猩猩的实验中,当猩猩不能直 接取到挂得很高或放得很远的香蕉时,它 能先把身边的几个木箱叠起来,或把几根 短棍连接起来,从而取得不能直接得到的 食物,表现很好的智力活动。
体罚有负作用——为孩子树立了一个崇尚暴力的榜样
第二节 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
一、心理发展的本能论 二、评价与启示
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
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精神 分析学派创始人 早年曾作为一名精神病医生开业,积 累了多年的临床经验 主要理论:精神层次、人格结构、人 格发展 研究方法:自由联想、释梦、催眠、 对话分析、移情 主要著作:精神分析引论、梦的解析、 性学三论、自我与本我
冰山理论
第三节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
一、心理发展的自我统一理论 二、评价与启示
埃里克森
生平
美国心理学家,儿童精神分析 医生,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 物
一、心理发展的自我统一理论
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1、心理危机:信任对怀疑(0-1岁) 2、心理危机:自主对羞怯(1-3岁) 3、心理危机:主动对内疚(3-6岁) 4、心理危机:勤奋对自卑(6-12岁) 5、心理危机:自我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12-20岁) 6、心理危机:亲密对孤独(20-40岁,成年初期) 7、心理危机:繁殖对迟滞(40-65岁,成年中期) 8、心理危机:自我完善对绝望(65岁之后,成年晚 期/老年期)
第四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
一、心理发展的认知建构论 二、评价与启示
皮亚杰(J. Piaget,1896-1980)
瑞士心理学家 ,发生认 识论创始人
客体永久性意识实验:
当小象离开婴儿视线时,婴儿不再寻在感知运动阶段后期,当玩具离开儿童视线时儿童仍会寻找。
1848年,哈劳 (J· Harlow)首次发表 M· 了前额叶损伤后的观察报 告。 美国有一名叫盖奇 的工长,在铁路施工中领 着一批人向岩石里填充炸 药时,铁钎撞击石头冒出 的火花引燃了火药。一条 长1米、直径2.5厘米的铁 钎从他的面部刺入,穿过 额部,从头顶飞出,使前 额叶造成严重损伤。
两个月后,体力已完全恢复,一切生理机能仿 佛都很正常,他不但能自己料理日常生活,还恢复 了工作。 可是人们发现他在精神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受伤前后判若两人。伤前,他是一个精明能干的人, 和同伴相处得很好。伤后却变得偏执、粗野、优柔 寡断、喜怒无常,对同伴们漠不关心,对任何事情 都漫不经心,对人粗暴无礼,再也不能胜任工长的 工作了。劳的报告第一次使人们注意到前额叶损伤 对人的精神活动造成如此巨大的影响。盖奇当时昏 迷了几分钟便清醒过来,能说话,也能活动,同伴 送他去医院时,他还能自己走进去。
生物进化到一定水平,出现了神经系 统,于是最为简单的心理现象出现了。心 理是物质运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是 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1、反映
反映是指一个物体受到外界的影响, 便以某种状态的改变来回答外界的影响。 反映是物体相互运动的结果,在反映过程 中,往往是一种物体状态的改变可以把另 外一种物体的特性再现出来。感应性是生 命物质和无生命物质的根本区别。
蚯蚓能够感受光、气味和振动等刺激,已 经有短时记忆。研究者曾用T字迷津进行试 验:蚯蚓爬进一条通路,它可以由此达有 食物的暗室;而爬入另一条通道,将会受 到电击。经过120次训练之后,在以后的 40次爬行中,爬向有电击的通路的只有5次, 35次都爬向有食物的通路。
饥饿的蜜蜂会吃掺进 奎宁的糖溶液,却不 吃掺进盐酸的糖溶液, 表明蜜蜂已经能分辨 苦味和酸味。蜜蜂能 够飞回蜂房,但是如 果在蜜蜂飞出之后将 蜂房挪离原地不到2米, 便引起蜜蜂飞回时的 紊乱。飞回的蜜蜂不 飞向挪动了的峰房, 而成群地飞向蜂房原 来的地方。
第二章 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学习目标
了解动物心理的发生的三个阶段 熟悉动物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掌握人类心理发生的基本条件、心理发展 的动力,以及人类心理的基本特点; 熟悉并掌握个体心理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 和主要观点及主张
第一节 人的心理发展
一、动物心理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前史
(一)动物心理的发生
3、实践活动是心理发展的必要基础
探讨: 1、中职生与高中生的心理素质的区别? 2、职业院校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的区别?
4、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 素
探讨:“官二代”和“富二代”与普 通家庭的小孩的心理区别
5、教育是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仲永小时候是个天才,出口成章,作 诗什么的有一手,于是天天被人家请去, 而忽略了学习,于是,长大的仲永变得十 分平庸。
2、感应性 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状态的 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 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 一个物体具有了感应性,只能表明其 有生命,还不能确定其有心理。因为心理 发生的标志是信号性反应。
例如:单细 胞的变形虫 遇到事物就 趋向它,遇 到有害刺激 就避开它。
3、信号性反应
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科学家经过六年 时间教会一只小黑猿维基说“妈妈”、 “爸爸”、“杯子”和“上头”四个词, 但是发音不准,还常用错。 1974年,科学家进一步用计算机来教黑猿 学习人的语言。一只叫拉娜的黑猿学会了 按计算机上的按钮表达自己的意思,和人 交谈。 总的来说,动物发展到类人猿,已有比较 发达的心理现象,而动物心理的整个发展 过程为人的心理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信号性反应是指能够建立条件反射, 是心理发生的标志。当动物能够把一个刺 激变成另一个刺激的信号,我们就说它不 仅具有生命,而且还有了心理。
例如,给海葵一片过滤纸,它会当做食物用 触须把它夹住并吐下。由于过滤纸不能吃, 经过3-5次重复后,海葵不等过滤纸触到嘴边, 即把它甩开,过滤纸已成为不能吃的食物的 信号。
第三节 心理发展的理论
案例讨论
小学生明明经常出现一些不良行为,他不 仅常常欺负同学、不遵守纪律、顶撞老师、 欺骗家长,而且有时还抢、偷同学的文具 和玩具。对于他的这些行为,家长和老师 伤透了脑筋。 请分析明明出现不良行为的原因和纠正的 方法
案例讨论——不同理论流派的视角
行为主义: 原因——不良行为学习得来。 方法——要惩罚不良行为,奖励好行为。 精神分析: 原因——超我和自我发展得不好,以本我行事。 方法——对明明过去的生活事件加以分析 自我统一论: 原因——自我意识发展不好。 方法——鼓励明明多参加学习或体育活动,对他 多加鼓励,使他逐渐建立起自信,克服自卑感
49
三山实验
1、实验程序:让儿童坐在三山模型前,并说出对面的娃娃看到的三山是 什么样子的。 2、结果: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不能完成任务 3、结论:儿童采取一种自我中心的我向思维
50
质量守恒实验
51
第五节 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
一、心理发展的社会文化论 二、评价与启示
一、心理发展的社会文化论
(四)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1、最近发展区——“跳一跳,够得着” 定义:介于儿童能够独立完成的认知任务与在成人 的指导下所能够完成的认知任务之间的差距。 针对这个最近发展区所进行的教学,才是容易收到 明显效果并且可以较准确地预期结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