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修地震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6章自然灾害第2节地质灾害课件
2.地震的量度指标 (1)震级。 地震 能量 的大小。一次地震只有 一个 震级。 (2)烈度。 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 破坏程度 。一次地 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微思考地震烈度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 提示:如下图。
3.地震构造示意图
名称 震源 震中 震源 深度
等震线
震中距
地震波
西南地区为什么地质灾害多发?
提示:西南地区是地质灾害多发区,该区地质灾害是地质、 地貌、气候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①我国西 南地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上,地质构造很不稳定,断 层带分布广泛,很容易发生地震。②西南地区属于东部季风 区,气候湿润,降水丰富;地势起伏不平,大大增加了重力作用, 一旦发生暴雨,或者连续降雨,使得山体岩石松动,很容易发生 滑坡、泥石流。③乱砍滥伐,毁林开荒,使得山体植被覆盖率 急剧减少,更是大大增加了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概率。
下图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 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关系。读图,回答3~4题。
3.上图表明该库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 )
A.年降水量少 B.夏季降水多
C.冬季降水少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4.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滑坡概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
()
A.流速减小
B.流速加大
C.水位涨落幅度增大 D.水位稳定
A.泥石流 B.地面沉降 C.陨石坠落 D.滑坡 答案:D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公路一侧山体发生滑坡。泥石流是突 然爆发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而下,在很短时 间内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漫流堆积。地面沉降是由于 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漏斗区,使地表整体陷落。陨石坠 落形成环形坑。滑坡是山体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和土体,在 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3章 第1节 第1课时 自然灾害概述 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
的人畜伤亡
及环境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相同 ①主要发生在山区;②在一定坡度上,物质向下运动;③人类活动可诱使
点 其发生;④破坏力极强;⑤由外力作用导致;⑥突发性强
3.崩塌与滑坡的区别 (1)崩塌发生之后,崩塌物常堆积在山坡脚,呈锥形体,结构零乱,毫无层序;而 滑坡堆积物常具有一定的外部形状,滑坡体的整体性较好,反映出层序和结 构特征。也就是说,在滑坡堆积物中,岩体(土体)的上下层位和新老关系没 有多大的变化,仍然是有规律的分布。 (2)崩塌体完全脱离母体(山体),而滑坡体则很少是完全脱离母体的。多数 滑体残留在滑床之上。
(3)分布:世界主要地震带是 环太平洋 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 地震带。 (4)特点:不仅发生范围 广 、频度高、强度大,而且危害 大 。 (5)危害:地震灾害会造成各类建筑物 倒塌和损坏 ,交通、通信中断和其 他生命线工程设施等被破坏,甚至会引起火灾、爆炸、瘟疫、有毒物质泄 漏、 放射性污染 和场地破坏等,造成人畜伤亡和财产损失。
思维导图
任务一 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明确 地震的成因和危害
必备知识•落实
1.自然灾害
具有广泛性和联系性
(1)概念:主要由 自然界 异常变化引起的,对人类 生命财产 与生
存环境造成危害的事件或现象。
(2)形成条件
①要有 自然界异常变化
作为诱因;
②要有遭受损害的人员、财产、资源等作为承受灾害的 客体 。
[2024浙江杭州高一部分学校联考]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信息网消
息,2023年9月8日凌晨摩洛哥(位于北非)发生了6.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此次地震已造成2 9பைடு நூலகம்0多人遇难,5 500多人受伤。据此完成第3~4题。
3.关于此次地震,说法正确的是( B )
2023高中地理选修八 中国的自然灾害与防治 课件
2023高中地理选修八中国的自然灾害与防治课件自然灾害是指地球自然环境中发生的具有突发性、破坏性以及不可抗拒性的自然事件。
中国作为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由于其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多样性,经常面临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
本课件将重点介绍中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其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地震灾害地震是地壳在某一地点发生的震动现象。
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频繁,在地震活跃度较高的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台湾地区等地经常发生较强烈的地震。
地震带来的破坏性极大,人们应当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1. 建筑抗震:借鉴历次地震的经验教训,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成为重中之重。
加强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采用抗震支撑和减震装置,提高建筑抗震水平。
2. 防灾减灾教育:进行地震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的防震意识和自救能力。
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抗震设施、救援队伍、医疗资源等的投入。
二、洪涝灾害洪涝是指地表水域暴涨或泛滥,造成河水、湖水等水域超过规定界限,对人畜生产、公共设施和自然环境造成破坏的现象。
中国的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流域及南方沿海地区。
1. 河堤加固:加强对洪水河道的改造和管理,及时维护和加固河堤,提高河道排涝能力。
2. 建设蓄洪区:在洪涝易发区建设蓄洪区,通过引导和蓄存洪水来减缓河流的洪峰流量,从而减轻洪涝灾害的影响。
三、旱灾和干旱灾害旱灾是指雨量短缺或干旱导致农田灌溉不足,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发展的情况。
干旱灾害则是指地区长期缺水,导致农业、生态和人们生活受到严重威胁。
1. 提高灌溉效率:改善灌溉渠道,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农田灌溉的效率。
2. 发展旱地农业:研究开发抗旱作物和抗旱技术,推广旱地农业,降低对大量灌溉水的需求,提高抗旱能力。
四、台风和飓风灾害台风和飓风是一种气象灾害,对沿海地区和海上航行造成严重威胁。
中国的台风经常影响到广东、福建、台湾以及长江三角洲等地区。
1.建设防台风工程:加强对海岸线的防护工程建设,包括修建防波堤、堤防、海堤以及提高沿海城市的防风能力。
高中地理 第三章 第二节地震和台风灾害的防避课件 中图版选修5
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3月4日星期五2022/3/42022/3/42022/3/4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 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3月2022/3/42022/3/42022/3/43/4/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3/42022/3/4March 4, 2022 •4、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2022/3/42022/3/42022/3/42022/3/4
放在家人衣服口袋里
清理在门口、楼 道、走廊等处堆放的 杂物、以保持通道畅 通
3.室外避震 在户外遇到地震时,应迅速向地形开阔的地方 转移,寻找上风向并靠近水源的地方;要避开 高大建筑物、狭窄巷道、围墙,尽量远离高压 线、变压器、烟囱。山区的居民还应注意山崩、 滚石、滑坡、泥石流的威胁。
4.正确逃生
要点二 台风灾害的防避
在台风到 来的不同 阶段,不 同地区的 人们具有 不同的措 施。
【拓展延伸】 应对洪水灾害的正确方法 (1)防洪准备 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防洪准备,以起到有备无 患、增加生存机会的作用。具体如下:
(2)洪水应急 洪水应急应抓住高处、坚固、漂浮物,分析如 下:
(3)洪水中的救助 洪水中的救助,应抓住游泳、科学地控水、人 工呼吸等重点,以互救为主。如下图:
(2)沿海乡镇在台风来临前要加固各类危旧住 房、厂房、工棚、临时建筑、在建工程、市 政公用设施(如路灯等)、吊机、施工电 梯、脚手架、电线杆、树木、广告牌、铁 塔等,千万不要在以上地方躲风避雨。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第一章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ppt课件
•
低着头,心情就放松了,但那种放松对学习一点好处也没有,之所以会放松,就是因为觉得即便是自己开小差,老师也不知道。如果你往前看,不时地和老师眼神交会一下,注意力必然会集中起来。和老师眼神交汇的那种紧张感会让你注意力集中,并充
实地听完整堂课。
•
3、课前预习
•
课前预习新课内容,找出不理解的地方标记下来。预习后尝试做课后练习题,不要怕出错,因为老师还没有讲,出错也是正常的。
一、自然灾害 1.自然异变与自然灾害 自然异变为自然灾害的诱因,是自然灾害发生的首要 条件,自然灾害是自然异变导致的一种结果,但并非唯 一结果,其相互联系与区别如下表:
属性
衡量标准
自然 只具有单一的自 变化程度或强度
异变 然属性
自然 既具有自然属性,人类社会和自然
灾害 又具有社会属性 资源的损失
难读到老师的表情。认真听讲不单纯是指听老师说的话,把握老师的表情和语调之类的小细节也是很有必要的。说话比平时更用力,或者表情严肃地强调的那个部分几乎百分之百地会出现在考试中。但是如果坐在后面,那种重要的提示就全都错过了。
•
与此相反,如果坐在前面,首先心情就很不同,自己比别人靠前的感觉让你听课时的态度变得更积极。与老师眼神交会的机会增多,感觉就好像是老师在做一对一个人辅导。
的自然异常变化
灾害的承受体,包括人在内的物质文化环境、 受灾体
自然资源
灾情 因灾导致人的生命、财产、资源损失的情况
图解自然灾害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自然灾害的判断方法 判断一种事件或现象是不是自然灾害,要同时具备两个条 件:①是否以自然异变为诱因;②是否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 失、社会失稳或资源破坏。也就是说必须同时具备自然属性和 社会属性。如果缺少条件②,那只可能是一种自然异变或自然 现象;如果缺少条件①,那可能只是一种人为灾害。
地震ppt课件
②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沿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和印度洋板块的接合带分布,地震数量约占全世界
地震总数的15%,其中绝大多数为浅源地震,有少
量的中源和深源地震。
12
③大洋中脊地震带—分布在各大洋的洋中脊部 位,包括大西洋中脊、印度洋海岭及东太平 洋中隆地震带。地震数量不多,震级较小, 很少超过6级地震。
地震
1
地震的概念 地震由自然原因所引起的地壳震动叫地震。 地震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 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地震的发源地叫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 投影叫震中;从震源至震中的距离叫震源深 度;震中到观测点的距离叫震中距(图3.50)。
2
一、地震及成因
❖ 岩石圈和上地幔的断裂引起。 ❖ 90%以上为构造地震。另有火山、水库、塌陷、爆
④大陆断裂谷地震带—分布于一些区域性断裂 带或地堑构造带,主要有东非大断裂带、红 海地堑、亚丁湾及死海、贝加尔湖以及太平 洋夏威夷群岛等。此带主要为浅源地震。
13
五、抗震防灾及地震预报 ❖ 为什么要抗震防灾?怎样做?
14
1999年 9月 21日 台 湾集集大地震 芮氏地 震规模7.3.根据台消 防署(1999.9.28 22:00)最新公布地震 死伤人数,死亡 2,110人、 受伤 8,737 人、失踪11人、 埋困125人。
15
❖ 地震的破害性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地震前的预兆பைடு நூலகம்
❖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
牛羊骡马不进圈,老鼠搬家往外逃;
❖
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乱咬;
❖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五2.1《中国的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共56张PPT)
地震分类
1.构造地震 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地壳岩层断裂、错动而发生的地壳震动,称为 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 地震的90%以上。 2.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活动时岩浆喷发冲击或热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称为 火山地震。火山地震一般较小。数量约占地震总数的7%左右。地震 和火山往往存在关联。火山爆发可能会激发地震,而发生在火山附 近的地震也可能引起火山爆发。
1966年,苏联的塔什干发生一次5.6级 地 震 。 该 地 区 有 一 口 2000 米 的 深 井 , 自 1961年起至震前,井水中氡的含量增加了 3倍,地震发生后又恢复正常。以后,许 多国家相继利用井水开展氡气测量,用以 预报地震。
大地震之前,震区范围的地下含水岩
层在构造运动的过程中,受到强烈的挤压 或拉伸,引起地下水的重新分布,出现水 位的升降和各种物理性质和化学变化,使 水变味、变色、混浊、浮油花、出气泡等。 由于地下水与河流之间存在互相补给的关 系,震前地下水的变化,也会引起河水流 量的变化。震前地下水发生的异常变化, 是一种很重要的地震前兆现象,是目前预 测预报地震的重要手段之一。
震区群众的总结
►震前动物有预兆,抗震防灾要搞好。 ►牛羊驴马不进圈,老鼠搬家往外逃; ► 鸡飞上树猪拱圈,鸭不下水狗狂叫; ►兔子竖耳蹦又撞,鸽子惊飞不回巢; ►冬眠长蛇早出洞,鱼儿惊惶水面跳。 ►家家户户要观察,综合异常做预报。
4、电磁场异常
地震能引起电磁场的变化。一般认为磁场变化 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地震前岩石在地应力作用下 出现"压磁效应",从而引起地磁场局部变化;二 是地应力使岩石被压缩或拉伸,引起电阻率变化 ,使电磁场有相应的局部变化。岩石温度的改变 也能使岩石电磁性质改变。唐山地震前两天,距 唐山200多公里的延庆县测雨雷达站和空军雷达 站,都连续收到来自京、津、唐上空的一种奇异 的电磁波。因此,观测电磁场的变化也成为预报 地震的主要手段之一。
中图版高二地理选修五第二章 21中国的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 课件ppt(共24张PPT)
3、多发季节:全年都可发生
4、分布 滑坡分布:云南、四川、
贵州等省区,以及黄土高 原和秦岭—大巴山地区。
主要发生在我 国的山区, 特别是西南 地区。
在地域上具有 广泛和相对 集中的分布 特点。
灾情:西南地区 为重灾区
5、滑坡的危害:
①掩埋房屋,造成人畜伤亡。 ②摧毁城镇、工厂、矿山。 ③破坏铁路、公路、航道,威胁交通安全。
被滑坡冲毁的铁路路基
二、泥石流
1、定义:
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
特殊洪流。
2、泥石流发生的条件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
(2)丰富的疏松物质(多地震、植被破坏);
(3)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
3、多发季节:夏秋(多雨期)
4、分布
中新网: 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
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8.0级地震。 宁夏、青海、甘肃、河南、山西、陕西、山东、云南、湖 南、湖北、上海、重庆等省市均有震感……
汶川地震
1、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 中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分布区 ④破坏土地、森林、植被等。 中新网:
③堵塞河道,不但阻断航运,还可引起洪 涝灾害。
(二)滑坡
1、成因: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
小结:一作、我用国地震下灾害沿一定滑少,为什么灾情东重西轻? 2、我国地震灾害多的原因 ④破坏土地、森林、植被等。 2、我国地震灾害多的原因 泥石流呈带状或片状分布 2、发生条件:一般发生在岩体或土体结构松软、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课件:2.2中国的地质灾害 课件(共31张PPT)
岩体破碎
B、发生的条件
地势起伏大 植被覆盖差
C、多发地区: 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D、影响滑坡强度的因素: 高度和体积
(一)泥石流
1、泥石流发生的条件
山区发生泥石流、在地形、岩石、植被、气 候方面的条件是什么?
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
川滇山地
3.泥石流的类型
暴雨激发的黄土泥流
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
冰川泥石流
黄土高原
华北和东北山地
川滇山地
暴雨引发泥石流
降雨泥石流
3、我国滑坡的分布
空间分布:
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 雪峰山为界
以大兴安岭-张家口-榆林-兰州- 东南密集,
昌都为界
西北稀少
东部: 稀疏 西部: 密集
时间分布:
人口密度 正 相关
中国地震灾害死亡人口(1949—2000年)
地震灾情:东重西轻 集中在华北、台湾和南北地震带
试分析我国地震西多东少而地震灾情却东重西轻的原因?
西部
情况
原因
地震灾 情
较轻
人口稀疏
东部
情况
原因
东部地区有着占我国
城市总数46%的城市
严重
,90%以上的人口, 又是我国经济发达、
资产密集区
中国地震灾情年际变化(1949-2000年)
灾情变化趋势:死亡人数减少 经济损失加重
地震的防御
我国采取哪些措施使震亡人数减 少呢?
我国地震具有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的特点,并且地震 具有突发性,我们人类无法控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发挥人 类的聪明才智,尽量减少生命财产安全的损失。
地震概论ppt课件
的破坏。
02
地震预警系统
利用地震波和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差异,在地震发生后,迅速发出预警信
号,为人们提供紧急逃生的时间。
03
社区防震减灾
通过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震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同
时,制定社区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确保地震发生后能够迅速
开展救援工作。
05 地震救援与自救
地震救援
现代地震监测技术
01
02
03
地震监测台网
利用地震监测台网收集地 震数据,通过分析数据确 定地震的震源、震级和震 中位置等信息。
遥感技术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地 震灾害,快速获取灾区影 像和灾情信息。
无人机技术
利用无人机技术进行灾区 巡查和救援,提供实时信 息和支持救援工作。
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地震机构
财产损失
地震不仅会造成人员的伤亡,还会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这 是因为地震会使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 坏,导致大量的经济损失。
财产损失的大小与地震的强度、地表地质、建筑物质量等因 素有关。一般来说,地震越强,财产损失就越大。此外,如 果地震发生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也会增加财产损失的风险。
环境破坏
地震还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 害。这些灾害不仅会破坏生态环境,还会对人们的生命安 全构成威胁。
环境破坏的程度与地震的强度、地表地质等因素有关。一 般来说,地震越强,环境破坏就越严重。此外,如果地震 发生在生态脆弱的地区,也会增加环境破坏的风险。
04 地震的预测与预防
地震概论PPT课件
目录
• 地震基本知识 • 地震的成因 • 地震的危害 • 地震的预测与预防 • 地震救援与自救 • 地震的历史与现状
-高中地理 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课件 选修(共29张PPT)
本专题栏目开关
本专题栏目开关
本专题栏目开关
1.我国四高原
C.青藏高原
D.内蒙古高原
解析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B )
2.下列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发生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本专题栏目开关
A.地形破碎,坡陡沟深 B.土质疏松,植被稀少 C.长期人为不合理地利用土地与资源开发 D.全年降水丰富,且时间分布均匀
本专题栏目开关
课时 2 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 川滇地震滑 坡泥石流多发区
[学习目标定位] 1.能列举我国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和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
多发区的灾害类型。 2.学会分析我国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和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
多发区主要灾害的成因。
本专题栏目开关
一、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 1.位置:黄土高原区地处① 黄河中游 地区。 2.环境特点:本区东部、南部为我国重要的② 农业 区,西
5.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本专题栏目开关
本专题栏目开关
(1)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图中山脉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 该山脉自然带的分布具有________规律,其形成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2)河流A的汛期一般出现在________月,原因是_______。 (3)7月份,图中B地区盛行________风,其成因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阴影”地区,主要的地质灾害有________。这些 灾害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第二章第二节 中国的地质灾害 课件(共19张PPT)
中国的滑坡和泥石流
一、中国滑坡泥石流多发的原因
在20世纪里,全球共发生三次8.6级以上的强烈地震,其中两次发生在中国;全球发生 两次导致万人死亡的强烈地震也都发生在中国,一次是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造成23万 多人死亡;一次是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造成24万多人死亡。这两次地震死亡人数之多, 在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
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 政区以外所有的省市区。
工程建设不合理开挖,破坏山坡表层; 弃土弃渣堆积,增加泥石流发生物质条件; 滥伐乱垦使植被消失、山坡失去保护、土 地疏松、冲沟发育;
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 滑坡:破坏或掩埋农田、建筑、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泥石流:堵塞江河、摧毁城镇村庄、破坏森林、农田、 道路,对生命安全、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危害;
地震的结构
地震的强度
思考: 1.烈度大小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地震等级 震源深度 震中距离 土壤和地质条件 建筑物性能 震源机制 地貌和地下水位
2.为什么一次地震中,震级只有一个,而烈度可以有多个? ·震级由地震释放能量多少决定,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使一定的,因此只有一个震级; ·烈度除了与地震本身大小相关,还受到震源深度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一次地震中, 不同区域遭受的破坏程度不同,可以出现多个烈度;
山地面积广、山高谷深、地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上层岩性松软、受重力和水利作用
-高中地理 我国的地震灾害课件 选修(共24张PPT)
解析 我国的地震具有西多东少,灾情具有东重西轻的特
点。
4.我国地震灾情东重西轻,以下不能用来解释这西部稳定 B.我国东部人口稠密
本专题栏目开关
C.我国东部城市密集
D.我国西部人烟稀少
解析 我国地震灾情东重西轻主要与东部地区人口、城市
密集,财产密度大有关系。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8年8月30日16时30分,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 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交界处发生里氏6.1级地 震,震源深度约10千米。震中位于北纬26.2°,东经101.9°。 材料二 震中位置示意图
本专题栏目开关
(1)此次地震易诱发的自然灾害是
()
A.生物多样性锐减 B.泥石流、滑坡
C.台风
D.沙尘暴
本专题栏目开关
(2)地震是地壳中累积的构造应力集中引起地壳岩石突然破
裂的结果。由上述成因所产生的地震均属于___________
地震;根据________________理论,世界上的地震大多集
本专题栏目开关
2.我国南北地震带大致位于
A.105°E附近
B.90°E附近
C.30°N附近
D.40°N附近
解析 我国南北地震带位于105°E附近。
(A )
3.我国地震和灾情分布的特点是
( B)
A.东多西少,东重西轻 B.东少西多,东重西轻
C.东多西少,东轻西重 D.东少西多,东轻西重
本专题栏目开关
本专题栏目开关
二、我国的地震灾害 1.特点:一是⑥ 分布范围广 ,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发生过里
氏⑦6级以上的地震灾害。二是⑧频率高 ,强度大。20世 纪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发生一次⑨ 7 级以上的地震。三是 ⑩震源浅,危害大。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地震都是⑪浅源 地 震,破坏力极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6
北京时间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许,青海省玉树藏 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东经96.7°,海拔4000 多米)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千米。当地很多 民居为土木结构,外墙用红土夯建,此次地震玉树县 结古镇约有85%的建筑倒塌,造成了比较严重的人员 伤亡和财产损失。
(1)地震灾害容易引发哪些地质灾害? 地震容易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等地质灾害。
差异: 与海地相比,智利地震死亡人数少,经济损失大。 原因: 智利经济发展水平高,建筑抗震系数高; 人们防震意识强,政府救灾措施得力; 人口密度小;该次地震震源较深,震中位于海洋,距离 人口密集的城市较远等
.
21
原因:板块与板块的交
界处地壳不稳定,是地
震易发区
.
13
中国历史上(1900—2004)地震震中分布图
说明我国地震的分布特点:
地震分布广;地震地区分布不均,西多东少; 哈尔滨
地震呈带状分布,地震带多与活动性断裂带的
分布一致。
乌鲁木齐
沈阳
北京
拉萨
5.0-5.9 6.0-6.9 7.0-7.9 8.0 以上
加强地震预报能力; 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 加强地震应急演练; ………。 如何防震减灾?
提高公民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发展科技,加强对地震预报预测,建立预警系统; 制定应急预案及防震措施; 健全灾害法规; 加强国际合作
说明GPS在地震预警中的作用。
监测地壳运动
.
19
海地与智利地震比较
.
20
智利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地带(环太平洋火山— 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
兰州 西安
成都
武汉
昆明
广州
上海 台北
.
14
8、中国的地震
.
东经 105度是我 国地质构 造的东西 分界线
15
我国有四大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1)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 (2)华北地区: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
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 —— (3)西南地区: 青藏高原和它边缘 的四川、云南两省 西部; (4)西北地区: 新疆,甘肃和宁夏
震级 震源深度 ②影响烈度的因素:震中距 地质构造 地面建筑
烈度与震级成正相关,与震源深度、震中距、 地面建筑抗震强度、地质坚固性成反相关。
.
9
③特点: 突发性强; 破坏性大; 社会影响深远;防御难度大
④危害: 造成人员伤亡;
房屋建筑、工程设施水坝堤 防等遭到破坏;
生命线工程遭到破坏;
地表破坏
.
10
.
6
1) 当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感到地面上下跳 动还是左右晃动?为什么?
地震发生后产生地震波。一般情况下,纵 波速度比横波速度快大约1.7倍。 所以,纵波 最先传到,其次是横波,人们先感到上下跳动, 然后左右晃动。
2)海上地震时,船上的人们是上下摇动还是左右摇
动?为什么 ?
横波无法在液体中传播,故船受纵波影响上下 摇动。
不同灾情的原因(影响因素) ——震级、震发时间、烈度与震中距; ——防震意识、抗震能力、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人口、经济密度
防御措施:加强地震监测与预报(目前尚
无法准确预报),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
城市和交通建设避开危险的断层,加强社
会防震减灾体系建设和教育工作等。
.
18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为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失,我们应该采取哪些预防性的措施?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
1
.
2
一、地质灾害
岩石圈内部在各种应力相互 作用下,能量聚积达到一定程度时, 就会以各种形式释放。
地应力的释放形成了地震等 自然灾害;
高低起伏的地表在重力作用 和外力作用下,形成滑坡和泥石流 等自然灾害。
.
3
(一)地震
1、地震的形成
地震
地震波的形式 向四周传播
岩层在地应 力作用下
超过岩层承 受限度
.
岩层断裂 错位
4
2、地震构造
1)震源 2)震中 3)震源深度 4)震中距 5)等震线
.
5
3、地震波
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波、横波和面波。
纵波传播速度快,上下震动, 在固、液、气体中均可传播,破坏 性较强。
横波传播速度慢,左右晃动, 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破坏性较弱。
面波又称L波,是由纵波与横 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 其波长大、振幅强,只能沿地表面 传播,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 要因素。
海地位于加勒比海北部,印第安语意为“多山 的地方”,是加勒比海上的一个岛国。海地是世界上最 为贫困的国家之一,经济以农业为主,基础设施建设非 常落后。
震级高;震源深度浅;震中位于人口稠密地区; 建筑物抗震能力差;经济落后,政府自救能力差。
.
12
7、地震的分布
A 地中海—喜马拉 雅地震带 B 环太平洋地震带
(2)分析此次地震损失较大的原因是什么?
震级较大;震源较浅;建筑物抗震能力差; 地震发生时间在清晨,大部分人还在睡眠,应急能力较差; 海拔高,高原反应强烈,气温低,为救助带来困难;
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但灾情却东重西轻?
.
17
不同地区同级地震造成不同灾情的原因,重点 认识人文因素导致的灾情差异
灾情(人口和经济损失) ——死亡人数、受伤人口、财产损失。
.
7
4、震 级
震级:表示地震的大小
30倍/级
震级的特点:
①它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
②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因为一次地震释放多 少能量是一定的)。
③一般而言,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7级以 上的地震会造成重大损害。
.
8
5、烈 度:
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①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6、地震的分类
构造地震 1)按成因:火山地震
塌陷地震
2)按震源深 度:
浅源地震
中源地震 深源地震
深度在60-300公里
弱震
小于3级
3)按震级: 有感地震 中强震
3—4.5级 4.5—6级
强震
6级以上
.
11
请分析此次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原因?
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发 生里氏7.0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0公里,震中距离首都 太子港15公里。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 造成22.25万人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