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风险防范措施
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护理人员因素
专业技能不足
部分护理人员可能缺乏神经内科的专 业知识和技能,导致护理操作不当或 失误。
沟通障碍
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不足, 可能导致误解和不满,影响护理效果 。
医院管理因素
设备管理不善
医院对神经内科相关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不到位,可能导致设备故障,影响护理 工作的正常进行。
制度执行不力
加强护患沟通,了解患者的需 求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 题。
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和反 思,及时调整和改进护理方案 ,提高护理效果。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护理人员培训
护理技能培训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 技能培训,提高护理质量 。
法律意识培养
加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培 养,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沟通技巧培训
提高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 属的沟通能力,减少护患 矛盾。
医院管理制度优化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优化排班制度
建立完善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明确 各级职责,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以应对复杂的病情变化 。
引入先进的护理技术和设备,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
建立完善的护理安全管理体系,加强护理安全监管,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提高神经内科护理安全性的建议
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评估患 者的病情状况和安全风险,采 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合理安排护理人员工作班次,保证护 理人员精力充沛,提高工作效率。
强化监督机制
加强护理安全监督,定期对护理工作 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安 全隐患。
03
案例分析
案例一:患者跌倒事件
总结词
患者跌倒是神经内科常见的安全隐患,可能导致骨折、脑震 荡等严重后果。
神经外科的护理风险分析及安全管理对策
持续优化护理工作流程
定期评估护理效果,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强化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护理技能和素质
优化护理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加强与其他医疗部门的沟通和协作,确保患者得到全面、连贯的护 理服务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年龄因素:老年人和儿童等特殊 人群,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或发育 不全,容易发生护理风险。
心理因素:患者可能存在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护理效果 和患者的康复进程。
护士因素
护士因素:缺乏 专业知识和技能, 导致护理操作不 规范,增加风险。
患者因素:病情 复杂多变,患者 及家属对护理要 求高,易产生纠 纷。
建立护理安全监督机制,对护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
建立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鼓励护理人员积极上报不良事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采取有效措 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技能和知识水平
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激励护士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添加 标题
医院管理因素:医院的管理制度、培训制度、设备维护制度等也可能影响护理风险。如果管理制度不够 完善,或者培训制度不够健全,或者设备维护不到位,都可能导致护理风险的发生。
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并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各项护理工作有章可循。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沟通因素:医护 人员与患者及家 属之间沟通不畅, 导致信息传递错 误。
环境因素:病房 设施不完善,存 在安全隐患。
医院管理因素
护理人员配备不足
培训制度不完善
排班制度不合理
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
药物与设备因素
添加 标题
药物与设备因素:神经外科患者需要使用多种药物,如镇静剂、抗凝剂等,如果使用不当可能导致风险。
精神科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精神科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精神科的安全非常重要,不仅是患者的安全,也包括医护人员、访客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安全。
在精神科,有四个主要的安全隐患,包括自杀、暴力、未经授权逃脱和药物滥用。
每种隐患都有一定的措施可以采取,以保障环境的安全。
首先,自杀是精神科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预防病人自杀,医院需要在精神科医生的带领下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有些措施是为了限制病人在医院内获得自杀的机会,比如在医院里禁止携带易自杀的物品,或在高危险的病人的房间里配备摄像机监控。
除此之外,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应该定期对病人进行精神病理诊断,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根据他们的症状和历史来评估他们可能存在自杀风险。
同时,医生还需要给予恰当的治疗,比如采用药物治疗或心理治疗,来降低病人自杀的风险。
其次,病人暴力是另一个安全隐患。
为了防止病人暴力,首先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控制病人的行为。
有些措施是禁止病人携带危险的物品,另一些是配备高科技的监控设备,还有一些是在住院期间禁止探视,以防止病人从外部获得刺激和暴力行为的发生。
同时,医院需要对病人进行持续的心理诊断和定期检查,从而更好地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并及早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防止病人的暴力行为的发生。
此外,未经授权逃脱也是一个严重的安全问题。
为此,医院需要严格执行医院的规定,只允许病人在医生指导下出院,禁止在不授权的情况下离开医院;同时,医院还需要有严格的监控来监督病人的情况,以防止未经授权的逃脱。
当病人逃脱后,需要立即联系当地警察局、医院安保部门和临床医生,以及必要时紧急护理人员,以保证病人的安全。
最后,药物滥用或被证明也是一个安全威胁。
为了防止病人药物滥用,医院需要严格管理药物的使用,比如允许医生在某些情况下授予药物和改变治疗方案,并让护士及时监测病人的反应,以确保病人药物的安全使用。
此外,还需要在精神科里设立安全库房,用于存放药物,并禁止任何人自行使用药物,以防止病人的药物滥用。
综上所述,只有通过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才能确保精神科的安全。
精神科护理常见不安全因素分析对策
精神科护理常见不安全因素的分析与对策[摘要] 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的因素,笔者就本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的114起意外事件的种类、原因进行分析,结合临床实践,将精神科护理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归纳为管理方面、护理人员方面和病人方面三大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有效应对措施。
[关键词] 精神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对策精神科作为一个特殊的医疗部门,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的因素。
现将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发生的109起精神科意外事件的种类、原因进行分析,找出护理过程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有效应对措施,以便于今后工作中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
1 资料通过查阅护理差错事故及不良事件登记本、住院护理病历、病案室记录和与护理部、患者谈话等方式收集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精神病患者9150例患者资料,所有诊断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诊断标准。
其中共发生114起意外事件,逃跑出走43例,自杀自伤21例,伤人毁物31例,跌倒坠床16例,噎食猝死3例。
不安全因素统计见表1。
表1 114起精神科意外事件中不安全因素统计2 分析与讨论2.1管理因素质量监控管理因素是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1]。
与其他科室开放病区不同,精神科封闭病房的设施要求相对较高,护理管理相对严格,发现设施有毁损应及时维修,否则会给精神病病人提供逃跑或其他意外状况发生。
2.2护理人员因素2.2.1护理人员主观因素从护理人员主观方面分析,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有:(1)护理人员由于技术水平低、经验不足、协作能力不强等因素都有可能对病人的安全构成威胁。
(2)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自我防范意识及风险意识。
在精神科护理中,安全管理(环境、危险品、病区、人员的安全)[2]是工作中的第一要素,而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又是安全护理的根本保障。
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防范措施(精选)
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防范措施(精选)护理安全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为保护患者的身心健康,减少患者因护理活动而发生意外伤害的潜在风险。
护理安全隐患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导致意外事故或伤害的潜在因素及其根源。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有效地识别和排查护理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护理安全隐患排查的内容和方法、护理安全隐患的分类、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案例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护理安全隐患排查的内容和方法(一)护理安全隐患排查的内容1.患者情况排查: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疾病诊断、病情及治疗等方面的情况;2.环境设施排查:包括病房环境、床位、卫生、设备等方面的情况;3.护理过程排查:包括患者洗澡、更衣、转移、营养、排泄、活动、皮肤护理等各项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4.用药及治疗排查:包括药品的合理使用、给药途径、剂量、频次、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的排查;5.医疗卫生排查:包括医疗器械的使用、医疗废物的处理、病原体的传播等方面的排查;6.人员素质排查:包括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沟通技巧、团队合作等方面的排查。
(二)护理安全隐患排查的方法1.观察法: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环境设施的状况以及护理过程中的各项细节,发现存在的潜在隐患;2.检查法:对病房、设施设备、药品等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整改;3.问卷调查法:向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护理安全的认识和意见,从而发现隐患;4.头脑风暴法:组织专家和医护人员,集体开展头脑风暴,寻找可能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和解决方案;5.文献查阅法: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最新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其防范措施。
二、护理安全隐患的分类(一)患者隐患1.营养不良:患者饮食不合理,或者因各种原因导致摄入营养不足,容易出现营养不良;2.失疗风险:患者因诊断或治疗的错误而导致治疗失败或者病情恶化;3.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对药物过敏或者药物剂量不合理,产生不良反应;4.感染风险:患者在医疗机构易受感染的部位存在感染的风险,如导管、切口等。
精神科36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及防范对策
精神科36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及防范对策精神科临床护理是高风险职业[1],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意外发生不可预测性[2]的特点,护理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病人及职工安全,我院于2010年1月开始推行非处罚性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一是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漏报率,二是了解了不良事件发生的真正原因。
现将一年来我院36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有六个病区,260张床位,2010年1月—12月共上报护理不良事件36例,其中患者外逃6例,患者自伤5例,约束过当致患者骨折3例,软组织损伤1例,发错药2例,患者互相间致伤2例,入厕跌倒致踝部扭伤1例,静脉输液走针致皮下渗液1例,烧毁被褥1例,暴力事件致护士受伤14例。
其中与患者安全相关22例;造成患者不同程度身体损害的11例。
2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2.1 患者外逃①疾病特点,由于疾病的特殊性,患者外逃是精神科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之一。
一些新入院患者缺乏自知力,不承认有病,往往由家属哄骗或强制入院,患者对家属及工作人员有敌对情绪,因而时刻准备外逃;还有一些患者受幻觉、妄想的影响,如怀疑医护人员要伤害他而千方百计想离开医院。
②管理模式,精神科的封闭管理模式使长期住院患者感到生活单调,进出不自由或思念家人而不安心住院。
③进出病房的个别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强,未认准病人,随意将患者放出。
④医院设施不牢,外出检查或治疗途中人力不足及警惕性不高,活动场所围栏低矮容易攀爬,护士看护不到位使患者有可乘之机。
2.2 患者自伤及相互间致伤①与患者精神症状有关,如患者有自责自罪妄想,跪地磕头或伤害自己的身体,以此来减轻自己的“罪孽”等。
②住院患者较多,未严格做好分级护理,约束和无约束的患者同住一病室,使被约束者无自卫能力而被伤。
2.3 约束过当致患者骨折及软组织损伤。
2.4 因患者暴力行为致护士身体损害精神病患者处于兴奋状态时可伴有攻击性暴力行为,不仅危害患者自身的安全,对他人和环境也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神经内科护理规范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神经内科护理规范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神经内科护理规范下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神经内科是专门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医学科室,负责诊断、治疗和护理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
在神经内科的护理过程中,正确的操作和专业知识非常重要,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本文将重点介绍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药物管理安全1. 安全隐患:药物错误给患者带来不良影响。
防范措施:- 护士在给药之前必须核对患者身份,包括姓名、出生日期和患者标识。
- 严格按照医嘱执行药物给予,确保给药时间、剂量和途径的准确性。
- 在给药前核对药物与患者的相互作用和过敏史。
- 登记药物给予情况并在患者的护理记录中详细记录。
二、跌倒、滑倒和坠落的安全隐患1. 安全隐患:患者可能会从床上或椅子上跌倒,导致意外伤害。
防范措施:- 将床高调整到合适的高度,以减少患者起床和下床的困难。
- 定期检查床栏,确保其可靠性。
- 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适当的移动和坐姿支持。
- 在患者卧室和浴室的位置设置安全扶手,以提供额外的支持。
三、感染控制安全1. 安全隐患:患者容易在医院内感染细菌,导致并发症和延长住院时间。
防范措施:- 护士在接触患者前后必须正确洗手,使用适当的消毒剂。
- 定期清洁和消毒病房、设备和用具。
- 鼓励患者和访客正确洗手,并提供必要的消毒剂和卫生指导。
四、疼痛管理安全1. 安全隐患:不正确的疼痛管理会导致患者疼痛的增加和不适。
防范措施:- 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进行综合疼痛评估,以选择合适的疼痛管理方法。
- 定期评估疼痛的程度和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药物和非药物疼痛控制措施。
- 提供疼痛教育,帮助患者理解和管理疼痛。
确保患者知晓疼痛评估的重要性,鼓励主动沟通。
五、跟踪和监测安全1. 安全隐患:忽视患者的变化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防范措施:- 护士应定期观察和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和体温等。
- 如果出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如通知医生或组织抢救。
精神病人安全护理要点
精神病人安全护理要点
精神病人安全护理的要点如下:
1. 环境安全:确保病房或治疗场所的环境安全,包括清除可能造成伤害的物品和器具,确保窗户和门锁的安全性。
2. 观察监测:密切观察病人的行为和症状变化,特别是自残、自杀倾向、攻击行为等,及时发现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3. 医护人员安全:确保医护人员的安全,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避免与病人单独接触时可能出现的危险。
4. 用药安全:正确使用和管理药物,确保药物的正确剂量和途径,防止误用或滥用。
5. 家属教育:向病人的家属提供必要的教育和指导,帮助他们了解精神病人的特点和行为,提供相关的应对策略和支持。
6. 危机干预:当病人出现危机或暴力行为时,应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如使用适当的约束措施或呼叫安全人员。
7. 情绪支持:给予病人情绪上的支持和安抚,提供适当的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8. 定期复查:定期对精神病人进行身体和精神状况的评估,及时调整护理计划和治疗方案。
9. 建立良好的沟通: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愿,促进病人的参与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
10. 协调团队合作:建立多学科的团队合作,包括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等,共同制定和执行护理计划,确保病人的安全和康复。
精神科病房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精神科病房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作为医疗行业本身就属于高风险行业,精神科因其收治病人的特殊性而又列以前茅,面临这种严峻的客观现状,我们应时刻保持头脑清醒,认真查找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安全护理措施,防患未然,避免恶性事件及医疗纠纷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1 精神科病房潜在的安全隐患1.1 病人因素1.1.1 精神病人常受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支配,利用病房内的胸罩、被套带、长毛巾、衣服、裤子、裤带、鞋带、汤匙、食品易拉罐、打火机、刮胡刀、指甲剪等生活用品或抗精神病药物、消毒剂等自伤、自杀、伤人。
1.1.2 病人因自知力缺乏,不适应住院环境或恋家思亲,趁工作人员疏忽而逃跑。
1.1.3 因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如嗜睡、肌颤、乏力、体位性低血压或老年病人视力下降、反应迟钝、步态不稳,行走中跌倒可能造成骨折;或因药物的副作用,引起咽喉肌功能失调,可能造成吞咽困难以致造成噎食等现象。
1.2 家属因素家属对精神科知识缺乏了解,以及对危险品的危害性认识不够,为了满足病人的要求,将不该带的危险物品如打火机、香烟等交病人隐藏;或因家属遗弃,病情好转也不让其出院,造成病人逃跑或厌世自杀。
1.3 基础设施的隐患病房拥挤、光线昏暗、地面不平、厕所洗澡间地面湿滑,无扶手,厕所隐蔽,洗澡水忽冷忽热烫伤,开水、电路、开关等。
1.4 护理人员因素1.4.1 年轻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欠缺,防范措施不到位,责任心不强,上班心不在焉,对病人不负责任,不认真履行各班职责,不按要求巡视病房,在日常的工作中执行工作流程不规范,存在侥幸心理;病情观察不细致,病情变化未能及时发现并报告医生。
1.4.2 对易激惹病人护理人员接触方法不当、解释工作不到位而使病人易产生冲动行为。
1.4.3 护理人员在人员少、工作量增加时,只忙于具体的技术操作而放松了对重点病人的看护。
1.4.4 对意外事件的发生缺乏预见性。
1.4.5 有家属陪同的病人,护理人员过于依赖家属,忽视监护。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不合作
患者可能不配合治疗和 护理,影响治疗效果。
药物副作用
精神科药物可能导致一 系列副作用,如头晕、
恶心等。
护理人员因素
01
02
03
04
沟通障碍
与患者沟通时,护理人员可能 存在语言或理解障碍。
专业能力不足
部分护理人员可能缺乏处理精 神科问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工作压力
精神科护理工作量大,对护理 人员造成较大压力。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 措施
汇报人: 2023-12-24
目录
•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 • 防范措施 • 安全护理实践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
患者自身因素
自杀风险
精神疾病患者存在自杀 倾向,需要密切关注和
预防。
攻击行为
部分患者可能对他人或 自己实施攻击行为,需
要采取相应措施。
职业暴露
护理人员可能面临暴力、感染 等职业风险。
医院管理因素
制度不完善
医院管理制度可能存在漏洞, 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设施缺陷
医院设施可能不完善,如监控 、报警系统等。
人力资源不足
精神科护理人员可能配备不足 ,影响服务质量。
培训不足
医院可能缺乏对护理人员的专 业培训和安全教育。
02
防范措施
精神科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精神科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摘要:由于我国的不断发展于变化,随着生活水平等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都患有抑郁症等精神疾病。
由于精神疾病本身的特殊性,人们对护理研究寄予厚望,同时精神卫生保健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那么,如何识别这些隐藏的精神疾病呢,什么样的防范措施才是合理有效的呢。
调查精神卫生保健的一般安全性,制定适当的预防措施并培养精神卫生是医务工作者必须要做的。
落实精神科安全管理制度,示范护理流程,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医务工作人员安全防护教育,其好处是通过消除隐蔽的风险,改善安全管理并减少精神卫生工作者有违反法律和双方利益的风险。
使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得到保证,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质量。
关键词:精神科;精神疾病;安全隐患;防范措施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精神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但大多数人,包括患有精神障碍的家庭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太短浅,很容易一味地干预病人的护理和治疗。
当今常用的封闭式护理安排中,精神病人将被送回家接受康复治疗。
精神症状的影响,如警觉和妄想,通常是由于干扰和伤害其他患者和护理人员而发生的。
在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护理隐患往往会导致无法及时纠正的不可逆转的后果。
以患者安全为出发点,实施综合防范,有效预防事故发生,保障患者安全健康的护理环境。
分析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制定消除隐患、保障保障的措施。
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1精神科常见的安全隐患尽管有许多医疗机构在治疗患者和心理治疗方面以及重症精神病患者的护理、日常生活和护理管理体系较为完善。
但由于患有精神疾病和各种紧急情况的患者的特殊性,护理过程中仍存在各种安全隐患。
1.1.精神病患者的隐患。
医疗机构的精神病患者由于心理意识和特殊行为,精神疾病患者通常出现更为无法理解的行为。
因为医务人员无法为患者提供二十四小时的个性化护理,经常有自毁行为,给患者的人身安全造成隐患。
1.2.精神病患者对医护工作者的攻击。
精神科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
精神科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目的:了解精神科护理安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保证护理安全,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
方法科室成立护理质量安全小组,定期对本科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排除,找出问题,分析不安全因素,总结经验,防患于未然,并制定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对护士进行风险教育,提高护士安全意识。
结果通过制定的应对措施有效的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标签: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应对措施护理安全是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法制观念的增强,病人及家属的维权意识的提高,使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1]。
而精神病人是一群特殊的病人群体,往往是自知力缺乏,受精神症状支配的影响,常有意外情况的发生,在住院治疗过程中,又无陪护陪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无处不在,易引起法律问题。
我科为精神科封闭病区,为提高护理质量,特成立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小组,对于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讨论分析,并制定防范措施,使护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效减少了纠纷,杜绝了医疗事故的发生。
1 护理安全问题1.1 未能认真履行告知义务:精神病患者由于精神活动紊乱,常可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在患者入院时,未能将其病情,治疗风险,疾病预后及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告知家属。
如我科一名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病房走廊散步时,不小心摔倒,造成股骨经骨折,而引发纠纷。
1.2 对交接班不重视:有部分精神科护士认为精神病人一般只有情感障碍,行为紊乱等症状,无躯体疾病,所以认为病人的交接班工作无所谓,由此造成交接班工作疏忽大意,而导致病人出现意外事故。
1.3 精神科患者的特殊性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对有自杀企图的患者未及时发现,发药时未检查患者的药物是否服下,使患者将药物聚积后一次服下,使病人药物中毒。
1.4 病情观察不到位:精神病人感冒,发热及其他躯体疾患等不舒服,他们一般不会主动告诉护理人员,主要靠护士的认真观察及检查。
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防范措施(精选篇)
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防范措施(精选篇)护理安全是医疗保健中至关重要的方面之一,因为护理安全隐患可能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
为了确保护理过程中的安全性,护理人员必须进行有效的隐患排查,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本文将重点介绍护理安全隐患的排查和防范措施,帮助护理人员提高护理质量,保护患者的健康与安全。
一、护理安全隐患排查1. 安全环境评估:护理安全的首要任务是确保患者所处的环境安全。
护理人员需要对病房、床铺、地面、家具等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没有明显的安全隐患,如滑倒、碰撞、燃烧等。
同时,还需要关注电器设备的使用安全和防火措施。
2. 护理设备检查:护理设备在护理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如果设备存在故障或操作错误,可能会给患者带来风险。
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护理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并注意设备的操作说明和警示标识。
3. 药物管理:药物管理是关键的护理工作之一,错误的药物使用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循药物管理规程,包括正确配药、标识、存储、给药方法等。
并定期检查药物的过期情况,及时清理和更新。
4. 防止感染:感染是住院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护理人员应加强手卫生和个人防护,正确使用隔离措施,并定期清洁和消毒病房和设备。
二、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1. 加强培训和教育:护理人员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并正确处理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护理质量。
2. 建立安全文化:护理安全是全员参与的工作,需要整个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
医疗机构应建立积极的安全文化,鼓励员工报告和反馈安全问题,并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3. 使用标准化工具和流程:标准化的护理工具和流程可以减少错误和隐患发生的可能性。
医疗机构应定期更新并推广最新的护理标准和指南,明确护理工作的流程和要求。
4. 强化监测和反馈机制:建立健全的监测和反馈机制,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精神科风险防范措施
精神科护理风险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一、常见的精神科护理风险有:1.有自伤、自杀的危险..2.有冲动、伤人、损物的危险..3.有出走的危险..4.有噎食的危险..5.有窒息的危险..6.有营养失调的危险..7.有受伤的危险..8.有危险物品进入病房的危险..9.有跌倒的危险..10.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11.有异物进入体内的危险..12.有触电的危险..13.有工作人员在保护患者时受伤的危险..14.有烫伤的危险..15.有中暑的危险..16.有感染的危险..17.有护患纠纷的危险..18.有护士心理压力过重的危险..二、精神科护理风险的危险因素及征兆评估:1.自伤、自杀的危险因素:患者因抑郁、妄想、幻觉、睡眠障碍或因被家属嫌弃、亲人去世、失业、恶性肿瘤、艾滋病等因素发生自伤、自杀..征兆评估:①有自杀史②情绪低落、无望③失眠;体重减轻;害怕夜晚来临④将自己与他人隔离⑤命令性幻听;命令患者自杀⑥负罪感⑦存在被迫害、被折磨、被惩罚的想法⑧抑郁患者突然变的开心⑨冲动、易激惹⑩询问护士“多长时间巡视一次”、“这种药吃多少才会死”等问题⑾谈论死亡;有想死意念⑿分发自己的财产、物品⒀收集危险品..2.冲动、伤人、损物的危险因素:患者受幻觉、妄想支配或病友之间言语不当、碰撞等原因吵架;封闭的住院环境、简单粗暴的管理使患者难以适应角色;护理人员态度或言语不当激惹患者..征兆评估:①先兆行为踱步、不能静坐、握拳或用拳击物、下颚紧绷、呼吸增快、突然停止正在进行的动作;②言语威胁妄想性言语、大声喧哗、强迫他人注意;③情感愤怒、敌意、焦虑、异常欣快④意识水平思维混乱、精神状态突然改变、定向力缺乏..3.出走的危险因素:患者受幻觉妄想支配、自知力缺乏;不适应住院环境、思念亲人、对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满;患者偷走工作人员钥匙、患者会客时外逃..4.噎食的危险因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因锥体外系反应所致吞咽困难;老年人或有脑器质性疾病如帕金森综合症的患者吞咽反射迟钝、抢食或进食过急;癫痫患者在进食时抽搐发作..5.窒息的危险因素:患者木僵状态口水潴留;肺部感染严重、痰液多、浓稠;不易咳出;给拒药患者强行灌药等..6.营养失调的危险因素:患者因有幻觉、妄想或极度兴奋、躁动、情绪抑郁等不思饮食;处于木僵、退缩状态而拒食;厌食症患者因怕发胖而拒食等..木僵、谵妄、痴呆、精神发育迟滞的患者自理能力下降;贪食症不可控制的暴食..7.受伤的危险因素:癫痫患者发作咬伤;木僵患者无自卫能力受其他患者攻击;患者跌倒/坠床受伤、冲动患者致他人受伤;护理人员专业技术不过硬或责任心不强给患者造成的伤害;如服错药、打错针;被约束患者皮肤擦伤、骨折等..8.危险物品进入病房的危险因素:工作人员未按工作流程进行安全检查;致新入院、外出检查、会客患者把打火机、水果刀、绳子等带入病房..9.跌倒的危险因素:因地面有积水滑倒;年老体弱、血压不稳、衣裤不合适、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等原因致患者步态不稳摔伤;患者突然冲动摔伤..10.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因素:患者呈木僵状态、躁动、长期卧床、尿床引起;约束带使用不当致局部皮肤破损;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如未及时为患者翻身等所致..11.异物进入体内的危险因素:精神分裂症患者可由思维障碍吞食异物;也可能是冲动或自杀行为;抑郁症、人格障碍患者采用吞食异物作为一种自杀手段..12.触电的危险因素:患者用铁丝或钉子插电线插座..13.工作人员在保护患者时受伤的危险因素:主要因患者突发冲动时工作人员少;保护患者时护患双方力量悬殊较大等;尤其在早、中、晚上保护患者时;患者受精神症状的支配;对工作人员产生妄想引起..14.烫伤的危险因素:为患者供应的茶水、稀饭温度过高致患者烫伤等..15.中暑的危险因素:可由夏季高温、天气闷热;患者多;空气流通差引起..16.感染的危险因素:患者抵抗力低;受凉、饮食不洁及病毒的侵袭;护理人员做治疗时无菌观念淡薄;病室空间小患者多;空气流通差等原因引起..17.护患纠纷的危险因素:患者及家属对精神病的治疗及预后期望值过高;当疗效不理想或出现药物副反应时;护士服务态度差;沟通不到位;护理操作技术水平差;告知不全面;护士法律意识淡薄;书写护理文书时不及时、不规范;医疗费用的增加;错收、漏收、补收造成家属的误解..18.护士心理压力过重的危险因素:精神科患者病情复杂、护理治疗难度大;患者治疗不合作、家属不理解、护患沟通难度大;致护士难以适应角色;护士缺乏专业知识、应急能力差;被患者谩骂、人格侮辱和人身攻击时;心理承受能力差;自己不能很好的调适..三、防范措施:一一般防范措施⑴对精神科护士进行法律知识教育;护理风险意识教育;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培养一支高品质;责任心强;对待精神病患者能够忍耐和宽容的护理队伍..维护好患者和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护理质量和业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⑵健全和完善各项护理安全质量监控管理;规范工作流程..⑶严格执行各项护理规章制度护理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给药制度等..强化岗位责任制的落实;加强巡视;仔细观察病情、认真执行医嘱;及时发现风险先兆并妥善处理..⑷识别护理风险;落实风险告知制度..各病区每个月进行护理安全分析;要求护理人员积极参于讨论;分析病房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目前病房现存和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并提出整改措施..护士长带领全科护士对现存和潜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对高危风险进行分析、告知;使每位护理人员警钟长鸣;预防不良事件发生..⑸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实施弹性排班;在早、中、晚和繁忙时段增派人力..⑹牢固掌握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⑺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尊重患者;态度和蔼耐心;严肃认真;不用刺激性的言语或挑逗患者;保持环境安静;避免激惹患者..⑻鼓励患者以言语表达感觉及发泄不满情绪..⑼鼓励患者在无法控制行为时;立即寻求帮助..⑽清除所有的危险物品并减少环境的刺激..⑾教会患者克服急躁情绪及处理压力的方法..⑿向患者指出激越行为的表现;并强化有效的应对技巧..⒀鼓励患者多参加集体活动;以强化其支持系统..⒁当患者出现暴力行为时;依其情况可给予口头限制;药物控制;约束性保护等措施..二针对性防范措施1.防止患者自伤、自杀①通知全体医护人员共同预防患者自杀;发现任何细微的征兆及时向医生汇报..②病室设置要安全;加强危险品管理..③加强病情观察;当患者抑郁情绪突然好转;应提高警惕..④对消极患者做到心中有数;了解其心理状况、家庭及社会关系;尊重患者的人格;同情、关心患者;做好心理护理..⑤表扬患者的优点长处;提高其自尊;增加患者价值感..2.防止患者冲动、伤人、损物有效落实治疗方案;尽早消除精神症状;减少冲动行为的发生;保持环境的安静整洁;加强沟通交流;关心患者并教会患者人际沟通的方法和表达愤怒情绪的适宜方式;对于有冲动、伤人、损物行为的患者做到心中有数;置于视线内;及时发现危险先兆;防患于未然..当患者突然出现冲动、伤人;损物等暴力行为时:医护人员应大胆镇静;机智果断的对待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和隔离..①医护人员应集体行动;首先对暴力行为进行评估;然后从背面或侧面阻止患者冲动..②护士用平静、平和的声音与患者交流;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以控制局面;保持言行的前后一致..③对手持凶器或杂物的患者;要劝导其放下或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趁其不备时拿去;不可强硬夺取..④对于治疗不合作者;治疗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如进行耐心的说服解释;并组织人力协助治疗护理..⑤接触有追求异性行为的患者;态度要严肃;随时警惕其不礼貌的行为;不要单独与患者交谈以免引起意外..3.防止出走①护士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需求;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②加强安全管理:损坏的门窗及时维修..工作人员保管好钥匙..患者外出活动或检查、会客专人陪同..③每个班次固定一个护士开门;开门的护士严密观察出入的人员..④开展工娱活动;丰富患者的住院生活..⑤与患者家属联系鼓励来院探视..⑥认真交接班;仔细清点人数;对防外逃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做好分级护理..4.预防噎食①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和精神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②对于有药物不良反应、年老体弱;吞咽反射迟钝的患者;应给予软食;必要时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避免带骨、带刺的食物..③加强饮食护理;吞咽困难者专人守护进食;对于抢食及暴饮暴食者应单独进食;控制其进食量..④口中含有食物时避免大笑、讲话、行走或跑步..5.防止窒息木僵患者头偏向一侧;口水潴留时及时吸出拭干;肺部感染痰液不易咳出给予翻身拍背;必要时给予吸痰;为拒服药患者灌药时一定要注意防止窒息..6.防止营养失调对于摄入量不足的患者;护士先了解原因及患者的饮食习惯;满足其口味;以提高食欲;安排集体进餐或少量多餐;必要时专人劝导并喂饭;自理能力下降的患者;饮食由专人护理;也可遵医嘱鼻饲或静脉补液保证营养;对于神经性厌食症和贪食症患者:①向患者讲解消瘦、肥胖的危害;解释治疗目的;取得配合..②评估患者达到标准体重和正常营养状态所需热量..③和患者一起制定饮食计划..④鼓励患者按计划进食..⑤观察患者体重及进食情况并监督执行..7.防止患者受伤对于有癫痫发作、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剂量较大、木僵状态、受精神症状支配等重点患者;护士加强巡视;做好健康宣教和预见性防范措施;防咬伤、摔伤、他伤;发现危险信号及时报告医生妥善处理..护士要认真学习临床用药及护理知识;正确执行医嘱;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避免给患者带来意外伤害..8.防止危险物品进入病房严格执行工作流程;对于新入院、外出后返院、会客后的患者做好安全检查;发现危险物品及时收管或送出病区;外来人员施工时加强工具管理..9.防止跌倒放置防滑标识、防滑垫;告知患者穿防滑鞋;对步态不稳的患者应该在视线之内;上厕所、走路时给予搀扶;对于防跌倒的患者;应做好安全宣教;如起床时速度宜慢;走路时应注意地面是否平滑;是否有积水等情况;清洁工应及时清除地面障碍物和积水;保持地面清洁干燥;保证患者安全..10.防止压疮发生做好床头交接班;对长期卧床、年老体弱的患者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情况;防止局部继续受压;做好皮肤护理;定时翻身、按摩等;加强全身营养;定时观察被约束患者约束肢体局部皮肤血液循环情况;保护带不宜过紧;定时更换体位并按摩局部皮肤..11.防止异物进入体内对于有吞食异物倾向的患者要了解原因;不要斥责;耐心向患者说明吞食异物会导致不良后果;帮助患者改变行为方式;管理好危险物品;及时清理垃圾;患者使用剪刀、指甲钳等应在护士的视线内..12.防止触电加强巡视;掌握病情;重点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定期对病房的电线、插座进行排查;排除安全隐患;防止病区内有铁丝、铁钉等导电物品;发现患者行为异常及时制止;做好心理疏导;严格交接班..13.防止工作人员在保护患者时受伤在用保护带约束患者时;要注意方法;尽可能引导患者到床边;数人同时按住保护患者;防止患者和工作人员受伤..14.防止烫伤清洁地面时不用温度过高的水;为患者供应温开水饮用;早餐进食时加强管理;避免给患者温度过高的稀饭..15.防止中暑夏季高温时;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为患者供应绿豆汤、西瓜等解暑的饮食..16.防止院内感染勤洗手;开窗通风;空气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健康教育;如:多喝开水;适当锻炼;注意冷暖;个人卫生;饮食卫生;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等..观察患者有无感染征象;尤其是体温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当发现有传染性疾病时;尽早隔离、治疗并及时上报..17.避免护患纠纷加强护理人员自身的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不侵犯患者的合法权益;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严格执行患者生命健康权、知情权、安全权等;加强医护合作、医护沟通、护患沟通;耐心解释交流;关心、爱护、理解患者;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和家属对工作的支持、配合;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提高护理文书内涵质量;及时规范地完成并保持真实性及科学严谨性;正确合理收费..18.减轻护士心理压力加强护士“三基三严”、专业技术水平的培训;培养护士预见性护理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应急能力、抗压能力..小结:精神科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治疗、护理、操作、处置等各个环节和过程中..只有增强法律意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加强人文关怀;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综合素质和应急能力;为精神病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才能有效规避护理风险;防范和减少护患纠纷..。
精神科风险防范
• 2.防止患者冲动、伤人、损物 有效落实治疗方 案,尽早消除精神症状,减少冲动行为的发生; 保持环境的安静整洁;加强沟通交流,关心患者 并教会患者人际沟通的方法和表达愤怒情绪的适 宜方式;对于有冲动、伤人、损物行为的患者做 到心中有数,置于视线内,及时发现危险先兆, 防患于未然。
• 当患者突然出现冲动、伤人,损物等暴力行为时: 医护人员应大胆镇静,机智果断的对待患者,进 行保护性约束和隔离。①医护人员应集体行动, 首先对暴力行为进行评估,然后从背面或侧面阻 止患者冲动。②护士用平静、平和的声音与患者 交流,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以控制局面,保持言 行的前后一致。③对手持凶器或杂物的患者,要 劝导其放下或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趁其不备 时拿去,不可强硬夺取。
• 10.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 11.有异物进入体内的危险。 • 12.有触电的危险。 • 13.有工作人员在保护患者时受伤的危险。 • 14.有烫伤的危险。 • 15.有中暑的危险。 • 16.有感染的危险。 • 17.有护患纠纷的危险。 • 18.有护士心理压力过重的危险。
精神科风险的危险因素及征兆评估
精神科风险管理
主要内容
• 常见的精神科护理风险 • 精神科风险的危险因素及征兆评估 • 针对性防范措施 • 小结
常见的精神科护理风险
• 1.有自伤、自杀的危险。 • 2.有冲动、伤人、损物的危险。 • 3.有出走的危险。 • 4.有噎食的危险。 • 5.有窒息的危险。 • 6.有营养失调的危险。 • 7.有受伤的危险。 • 8.有危险物品进入病房的危险。 • 9.有跌倒的危险。
• 11.异物进入体内的危险因素:精神分裂症患者可 由思维障碍吞食异物,也可能是冲动或自杀行为; 抑郁症、人格障碍患者采用吞食异物作为一种自 杀手段。
精神科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精神科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常见的安全隐患,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
方法此次研究选取我院精神科2021年1月到2022年3月期间出现安全隐患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共计32件,对出现的安全隐患事件进行分析,确定隐患出现的主要原因,从而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结果 32件安全隐患事件中,14件由未重视心理护理引发,2件由习惯性思维引发,8件由未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引发,5件由组织管理不当引发,3件由缺乏责任心引发。
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精神科常见的安全隐患有很多,主要与护理人员的责任心、责任意识以及未遵守规章制度等因素有关。
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医院能够重视安全管理,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才能够切实保障患者以及护理人员的安全,防止出现风险事件,保障医院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精神科;常见安全隐患;防范措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压力以及生活节奏也随之显著提高,这就使得精神疾病在临床上越发常见。
由于精神疾病患者往往无法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通常需要对其采用封闭式的管理,其每天主要接触的人就是护理人员以及家人。
而在对精神患者护理时,如果没有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就很容易会发生安全事故,影响患者以及医护人员安全性。
因此,本文旨在分析精神科常见的安全隐患,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选取我院精神科2021年8月到2022年3月期间出现安全隐患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共计32件。
1.2方法对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详细分析,确定其主要影响因素,然后探讨有效的方法措施。
2 结果32件安全隐患事件中,14件由未重视心理护理引发,2件由习惯性思维引发,8件由未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引发,5件由组织管理不当引发,3件由缺乏责任心引发。
3 讨论医院精神科作为提供精神疾病患者诊断、治疗以及护理等医疗服务的重要科室,也是保障患者生活以及安全的关键性场所。
然而,由于精神疾病患者的特殊性,他们缺乏良好的自制行为,这就导致他们很容易会出现各项风险事件,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这不仅会对患者自身造成伤害,还会对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规章制度允许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
因为精神科与其他科室不同,实行封闭式管理,没有家属的陪同,因此保证病人的安全是重中之中。
这就要求护理管理者必须认真细致查找工作中各个不安全的因素,排除隐患,防范于未然。
一、精神科护理安全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隐患1.患者特殊性精神病患者往往没有自知力,常常由于幻觉,妄想等的支配而出现异常的行为表现,如自杀,自伤,伤人,毁物等,给护理人员与病人的沟通增加了难度,护理安全加大风险。
2.住院环境的特殊性封闭式的管理方式,由于病房条件的限制,往往各个年龄段,各种精神症状的患者同住一个病区,使有的患者受幻听,幻视支配出现冲动,伤人,逃跑等情况,病房设施不到位,门窗不牢固,危险物品的存在,都是产生纠纷的隐患。
3.病人自身躯体方面的特殊性有些病人有发烧,头痛不能正常向医务人员反映,得不到及时治疗,使病情加重,尤其是年老体弱者,没有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很可能出现摔伤事故。
4.护理文书书写和管理不规范护理文书不能及时,准确,客观,真实地反映患者当时实际情况,护理记录与医生记录不一致。
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没有真实可靠的证据,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5.工作责任心不强有些精神病患者不承认自己有病,所以有的病人就不愿服药,出现服药时把药吐在水杯,或者藏在衣服中,实际病人没有服药的隐患。
6.封闭式的管理封闭式的管理有利于病人的观察与治疗,保证了家庭和社会的安定。
但是使很多病人感到生活单调,无所事事,乏味并想及早离开医院,从而易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
7.护士的压力大精神科护士面对的是一群缺乏自知力,缺乏理智的患者,他们随时可能发生自伤或他伤,所以护士既要保证病人的安全,又要保护好自己,以防患者对自己的攻击,护士的心里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导致心理疲劳。
8.交接班不认真对新入院或者有冲动伤人变化的患者,不能做到心中有数,尤其是夜班不能做到床头交班,接班后不按规定巡视病房,导致病情变化未能及时发现,造成病人或护理人员受到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ursing Science 护理学, 2015, 4(4), 76-79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5 in Hans. /journal/ns/10.12677/ns.2015.44015Hidden Danger and Risk PreventiveMeasures of Psychiatric NursingYanxian Li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Baise, Baise GuangxiEmail: bsgxlyx@Received: Oct. 9th, 2015; accepted: Oct. 25th, 2015; published: Oct. 28th, 2015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AbstractDue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illness of the hospitalized psychiatric patients, and some influencing factors such as hospital environment and the side effects of antipsychotics, psychiatric nurses of-ten encounter hidden danger and risks in clinical nursing work.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hid-den danger and risks in psychiatric nursi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to enhance the consciousness of risk protection of the nursing staffs in their work, as well as to eliminate the insecurity factors and reduce the risk of nursing, thereby preventing society, hospital, medical staffs, patients and others from unnecessary harms.KeywordsPsychiatric Nursing, Hidden Danger, Risk, Preventive Measures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风险防范措施黎艳鲜百色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百色Email: bsgxlyx@收稿日期:2015年10月9日;录用日期:2015年10月25日;发布日期:2015年10月28日摘要住院精神病人病情的特殊性以及受住院环境、抗精神病药物副反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给精神科的临床黎艳鲜护理工作带来很多不确定性的安全隐患和风险,文章在分析精神科临床护理安全隐患及风险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隐患及风险防范意识,排除不安全因素、降低护理风险,避免给社会、医院、医护人员、患者及他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风险,防范措施1. 引言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有害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伤残或死亡后果的可能性.除具有一般风险的特性外,还具有风险水平高、风险不确定性、风险复杂、存在于各个环节、风险后果严重的特性[1]。
住院精神病人病情的特殊性以及受住院环境、抗精神病药物副反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仅给患者在住院期间有可能出现潜逃走失、自伤自杀、伤人杀人、纵火、破坏公物等给患者自身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诸多不安全隐患,危及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给精神科的临床护理工作带来很多不确定性的安全隐患和风险。
因此加强管理,积极做好患者、家属、医务人员的精神疾病安全风险教育,不断提高患者、家属及护理人员对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的安全隐患及风险防范意识,排除不安全因素、降低护理风险,避免给社会、医院、医护人员、患者及他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是从事精神科护理同行值得探讨的问题。
文章从医院的医院基础设施、危险物品摆放、家属不遵医嘱行为、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性、医疗技术发展和护理工作的局限性等方面阐述了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和风险的临床表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增强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的安全生产和风险防范意识,有效地排除安全隐患,避免和减少护理风险。
2. 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研究的国内外进展情况风险管理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国家,据李晓惠[2]等报道,美国是实施风险管理最早的国家之一,成立了专门机构,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医疗风险监管机制,有效降低医疗差错的发生。
而在国内,医疗风险管理起步较晚,特别是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研究起步更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针对精神科护理风险提出一套完整的管理机制和方法,而是参照综合医院的风险管理机制,这对精神科护理的特殊性的风险管理极为不利,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3.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风险的临床表现3.1. 医院基础设施方面的安全隐患及风险目前大多数精神科住院病房楼始建于70~80年代,均属于危旧房,结构陈旧且不合理,都是单一的铁门铁窗,厕所、洗澡间隐蔽,没有重症监护室,重病人、新病人与恢复期病人混合在一起,而且护士站与病房相隔较远,中间还隔一道铁门,增加了护理工作的观察难度和风险。
没有专门的抢救室,同时医疗设施、用品陈旧,当患者出现躯体病变时,抢救工作不能有效开展。
3.2. 医院病区内的危险物品摆放不规范如餐具、被套带、长毛巾、衣裤、窗帘等,给患者自杀、伤人创造了条件而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风险。
3.3. 患者家属不遵医嘱行为导致的不安全隐患及风险精神科的一些护理措施常常不能被患者家属理解,如病房的封闭式管理,危险物品的安全检查等。
黎艳鲜一些家属对精神病的知识缺乏,不遵守医院探视制度,在探视患者时常常不自觉把一些危险物品(如小刀、剪刀、镜子、打火机等)带入病房,给护理工作增加难度及风险。
3.4. 精神病患者特殊性的精神症状导致的不安全隐患及风险精神病患者常有思维、行为、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异常和障碍,缺乏自知力,受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支配,不接受治疗,伤人、毁物、自伤、自杀、逃跑等意外事件时有发生,加重了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
3.5. 医疗技术发展的局限性精神病人病情复杂,诊治效果缓慢和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有的精神疾病还不能彻底治愈,住院时间长期,费用大,家庭负担重,患者及家属对医院不理解、不信任,更有甚者故意为难护理人员,挑毛病,闹纠纷,给护理工作带来了的不安全隐患及风险。
3.6. 来自护理工作和护理人员方面不安全隐患及风险1) 护理人员严重不足,如我院某病区常住患者每天50人以上,高峰时每天达80人。
而护理人员仅有12人,与卫生部制定的标准1:0.4的床护比相差甚远,使护士处于高度负荷状态。
由于护理人员压力大,夜班频繁、待遇较低,而致工作热情不高、责任心差,只忙于一些繁杂琐碎的事情而放松了对重点病人的看护,给护理工作埋下不安全隐患及风险。
2) 风险的防范能力受护士的工作经验、责任心、专业水平的限制,造成防范和处理的结果存在差异性。
目前在精神科临床一线的护士大多是低年资护士,对不安全隐患及风险缺乏预见性,防范措施不到位。
精神科安全护理工作最基本的保证措施是每15~30分钟巡视病房一次,特别是夜间患者休息后,往往是意外事件高发时段,而年轻的护理人员存在麻痹大意思想和侥幸心理,不按规定巡视,导致患者自杀等而未能及时发现和采取措施的现象。
3) 精神科常规的护理操作行为与患者发生矛盾所致风险。
由于患者的自知力障碍,常常拒绝各种护理操作如拒绝吃药、打针、约束等。
护理人员采取强制措施时,常会诱发患者的一些躯体疾病突然加重或损伤,而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护理风险。
4. 防范措施4.1. 加大医院基础设施投入,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整洁的住院环境随着新医改政策的实施,国家加大了基层医院和专科医院的投资,作为精神病专科医院应积极向上级争取建设项目,新建或改建住院大楼,大楼的设计、建设、装修要根据精神病人住院的特殊性,做到规范、合理、实用,病房、厕所、洗澡间设置以及护士站的位置安排要合理,设立单独重症监护室和抢救室,便于护理人员观察重症病人和抢救病人。
即使没有争取得国家投资新建病房,医院也应该自筹资金改善现有的住院条件,定期检查维修病人活动场所的门、窗、锁、围墙等,排除各种不安全隐患。
4.2. 加强危险物品的管理和检查对家属探视和新入院病人,或外出活动的病人,进入病房时要严格检查其随身物品,杜绝危险物品带入病房。
每天晨晚间护理时,认真查看床单、被套带、毛巾、衣裤、窗帘等是否完好,房间内有无危险物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没收。
4.3.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遵守医嘱行为患者新入院或在住院之过程中,医院要经常组织患者及家属,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医院规章制度、黎艳鲜安全管理、治疗方法、药物副作用等方面的宣教与沟通,告知病人目前状态、危险度级别,以取得家属的配合与支持,提高遵守医嘱行为。
必要时请家属陪护,以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3]。
4.4. 适当增加护理人员,合理调配人力资源随着医改和新农合政策的实施,住院精神病人越来越多,原有护理人员的配置已经不能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应适当增加护理人员并做好人力资源的灵活调配。
根据不同的护龄、时间段及工作量的变化进行弹性排班,高低年资合理搭配,以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和风险。
4.5. 做好风险评估,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护理管理者应针对易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做好风险评估,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如《精神科护理安全风险防范制度》、《精神科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等并严格执行。
护士长要经常带领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要防止病人冲动伤人、毁物、自杀、出走(即“四防”)等高风险行为,把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后的消极处理。
变为发生事件前的积极预防,即将处置行为变为控制行为,消除或减少护理隐患[4]。
4.6.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与培训积极开展安全和职业道德教育,将护理安全和工作责任心贯穿在病房管理及临床护理工作之中,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工作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