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变电站防雷接地设计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110kv变电站设计开题报告

110kv变电站设计开题报告

110kv变电站设计开题报告110kV变电站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110kV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电能的输送、转换和分配等关键任务。

本开题报告旨在介绍110kV变电站设计的相关内容,包括设计目标、设计原则、设计流程以及所需的技术和资源等。

二、设计目标110kV变电站的设计目标是确保电能的高效、稳定和安全传输。

具体目标包括:1. 提供足够的电力容量,满足周边地区的用电需求。

2. 保证电能的可靠供应,降低停电风险。

3. 提高电能的传输效率,减少能量损耗。

4. 保障变电站的安全性,防止事故和故障的发生。

三、设计原则在110kV变电站的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性原则:确保变电站的设备和系统安全可靠,防止火灾、爆炸和其他事故的发生。

2.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设计目标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

3. 环境友好原则: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采用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

4. 可持续发展原则:考虑未来的扩展和升级需求,确保变电站的长期可用性和可持续发展。

四、设计流程110kV变电站的设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资料收集与分析:收集相关的技术资料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明确设计需求和约束条件。

2. 方案设计:根据设计需求,制定合适的变电站布局方案,并进行初步设计。

3. 设备选型:根据方案设计,选择合适的设备和器件,包括变压器、开关设备、保护装置等。

4. 系统设计:设计变电站的电力系统,包括电流、电压、频率等参数的计算和优化。

5. 安全设计:根据安全性原则,设计安全系统和防护措施,确保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6. 施工图设计:根据初步设计和系统设计,制定详细的施工图纸,包括电气布线、设备安装等。

7. 施工和调试:根据施工图纸进行变电站的施工和设备安装,并进行系统调试和测试。

8. 运行和维护:变电站建成后,进行正常运行和定期维护,确保设备和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五、所需技术和资源110kV变电站设计所需的技术和资源包括:1. 电力系统分析和计算技术:对电力系统的负荷、电流、电压等参数进行计算和分析。

综合自动化变电站防雷接地的开题报告

综合自动化变电站防雷接地的开题报告

综合自动化变电站防雷接地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1.选题背景:随着国家对新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视和支持,变电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更加受到了关注。

在变电站运行中,雷电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会对变电站设备造成破坏和人员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在变电站防雷接地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对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和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目的:本研究选取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和探索综合自动化变电站防雷接地的技术方法、措施和要求,提出合理科学的防雷接地方案,避免雷电对变电站设备和人员造成危害。

3.研究内容:(1)分析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特点和存在的雷电危害。

(2)综合分析防雷接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现状。

(3)防雷接地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及其实施细节。

(4)防雷接地技术应用的规范、要求和测试方法。

(5)结合实际案例,研究和总结防雷接地技术的应用效果和经济效益。

4.研究重点:(1)防雷接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防雷接地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实施细节。

(3)防雷接地技术的测试方法和应用效果。

5.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对国内外防雷接地技术的文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深入了解防雷接地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方法和发展现状。

(2)实地调查法:对综合自动化变电站进行实地调查和测试,了解变电站的具体情况和存在的雷电危害,为防雷接地技术的实施提供参考。

(3)案例分析法:选取多个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以验证防雷接地技术的应用效果和经济效益。

6.论文结构: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研究目的和内容1.3 研究方法和进度安排第二章: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特点和雷电危害2.1 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2 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存在的雷电危害第三章:防雷接地技术基础3.1 防雷接地技术的基本原理3.2 防雷接地技术的应用现状第四章:综合自动化变电站防雷接地技术的应用4.1 综合自动化变电站防雷接地技术的选型4.2 综合自动化变电站防雷接地技术的实施细节第五章:防雷接地技术的规范和测试方法5.1 防雷接地技术的规范要求5.2 防雷接地技术的测试方法第六章:防雷接地技术的应用效果和经济效益6.1 防雷接地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6.2 防雷接地技术的经济效益分析第七章:总结与展望7.1 研究总结7.2 研究展望。

110kv变电站设计开题报告

110kv变电站设计开题报告

110kV变电站设计开题报告引言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起着电能转换、配电和维护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作用。

本开题报告旨在介绍和分析110kV变电站的设计要求和主要工作内容。

背景电力系统中的变电站负责将高电压的输电线路转换为适用于城市和工业用电的低电压,以及提供供电的可靠保障和维护。

110kV变电站是中等电压范围内的重要设备,因其输电距离较近、工作压力适中,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和工业电力系统中。

设计目标本次设计旨在完成一个满足以下要求的110kV变电站:1.供电可靠性:确保高质量的电力供应,避免停电和电压波动的发生。

2.安全性: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避免火灾事故和人员伤亡。

3.经济性:合理控制建设和运营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环保性: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和设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设计内容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标,本次110kV变电站设计将涉及以下主要内容:1.变电站规模确定:根据输电线路的长度和负载需求,确定变电站的容量和规模,并选择合适的技术参数。

2.设备选型和布置:选择合适的变压器、断路器、开关设备等主要设备,并合理布置在变电站的平面布局中。

3.保护措施设计:设计适当的保护措施,包括过电压保护、过流保护、短路保护等,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4.自动化系统设计:设计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控、故障诊断和智能运行。

5.环境影响评估:评估变电站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采取措施减少电磁辐射和噪音污染。

6.施工和验收标准: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7.运行规程和维护策略:制定运行规程和维护策略,保证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长寿命。

方法和技术在本次设计中,我们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技术:1.系统分析和仿真:通过对电力系统进行分析和仿真,评估电压、电流等参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设备选型和技术参数优化:根据变电站的需求和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技术参数,并优化其性能。

3.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采用现代化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设备和过程的监控、控制和管理。

110kV变电站的初步设计开题报告_2

110kV变电站的初步设计开题报告_2
2、变电所主变型号的选择原则
3、如何设计变电所电气主接线,使其在满足技术性的基础上,还能使成本最低
4、如何选择短路点,可以使短路计算的工作量小,且能满足要求
5、根据不同设备的选择原则,选择不同的电气设备
6、防雷保护的规划设计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
确定变电所主变型号,选择最佳的电气主接线方案,进行必要的短路电流计算,选择和校验所需的电气设备。
设计本课题,是对已学知识的整理和进一步的理解、认识,学习和掌握发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及实际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对发变电站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需要我们提高知识理解应用水平,认真对待.
设计本课题,是对已学知识的整理和进一步的理解、认识,学习和掌握发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及实际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对发变电站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需要我们提高知识理解应用水平,认真对待.
洛阳理工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系(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13年3月20日(学生填表)
课题名称
110KV变电站的初步设计
学生姓名
周宁
专业班级
B110434
课题类型
工程设计
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教师
王璇
职称
讲师
课题来源
生产
1.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电力资源是一种支持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在现代工农业生产、人们日常生活及社会各个领域中已获得了广泛应用.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电力工业将逐步跨入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变电站设计是将本专业所学知识进行一次综合运用的过程,从理论上来说它涉及到电力系统课程的各方面内容,以及发电厂电气部分和继电保护的部分内容。可见它涉及面的广泛。从工程上来说,它相当于实际工程设计的一部分,其意义也是十分重要的。

110kv变电所设计开题报告

110kv变电所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设计题目110kV变电所电气一次设计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一、课题的目的意义:本课题来源于生产实际,与其研究的内容以及变电站的研究水平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还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随着工业时代的发展,电力已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资源,要科学合理的驾驭电力必须从电力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上理解和掌握其精髓,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众所周知,电能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种无形的、不能大量存储的二次能源。

电能的发、变、送、配电和用电,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完成的,必须相互协调与平衡。

变电和配电是为了电能的传输和合理的分配,在电力系统中占很重要的地位,都是由电力变压器来完成的,因此变电所在供电系统中的作用是不言而语的。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提出了新的要求,高压、超高压变电站的设计和运行系统必须适应这种新形势,因此,改善电网结构,提高供电能力与可靠性以及综合自动化程度,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是电力企业的首要目标。

变电所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一般安装有变压器及其控制和保护装置,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为了保证在送变电过程中的供电可靠性,首先要满足的就是变电所的设计规范。

本次设计是在掌握变电所电气设计的基础上完成的,通过它我不仅能复习巩固专业课程的有关内容,而且拓宽知识面,增强工程观念,培养变电站设计的能力。

同时对能源、发电、变电和输电的电气部分有个详细的概念,能熟练的运用相关知识,如短路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主接线的设计、断路器电气设备的选择以及变压器的运行等。

通过本次设计要做到:1.熟悉国家能源开发策略和有关的技术规程、规定、导则等,树立供电必须安全、可靠、经济的观点2.掌握电力工程初步设计的基本方法和主要内容。

3.熟练掌握电力工程的基本计算方法。

4.学习工程设计说明书的撰写。

110kv变电所防雷设计

110kv变电所防雷设计

摘要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本次设计为110kV变电所的防雷设计,变电所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变电所的电气部分要装设合理的避雷装置和接地装置,因此,它是防雷的重要保护对象。

如果变电所发生雷击事故,将造成大面积的停电,给人民生活和社会生产带来重大不便,还有可能给国家造成大经济损失,这就要求防雷措施必须十分可靠变电所的防雷设计应做到设备先进、保护动作灵敏、安全可靠、维护方便,在此前提下,力求经济合理的原则。

本次设计,主要对变电所的主要设备进行选择,重点设计变电所的防雷部分,包括变电所进线段保护、防直击雷、防感应雷以及变电所二次设备的防雷。

通过对各种避雷器的性能对比,结合变电所实际情况,确定变电所的避雷器的选择,并考虑变电所控制系统的防雷,提出防雷方案。

氧化锌避雷器以其优越的性能,越来越受到电力行业的关注。

本次设计,将结合氧化锌避雷器性能的优点,并结合变电所设计的情况,讨论氧化锌避雷器在变电所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变电所避雷器防雷保护目录1 引言 01.1 课题背景 0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02 系统设计方案的研究 (2)2。

1雷电对变电所的危害 (2)2。

1。

1雷的直击和绕击危害 (2)2。

1。

2雷电反击危害 (2)2。

1.3 感应雷危害 (2)2.1。

4雷电侵入波危害 (3)2.2变电所简介 (3)2.2.1变电所概述 (3)2。

2.2变电所主要任务 (4)2.2.3变电所主接线 (4)2。

3变电所防雷措施 (5)2.3.1变电所遭受雷击的来源 (5)2.3。

2变电所防雷具体措施 (6)2.3。

3变电所对直击雷防护 (6)2。

3.4变电所对雷电侵入波的防护 (6)2。

3。

5变电站的进线防护 (6)2.3。

6变压器的防护 (7)2.3.7变电所的防雷接地 (7)3 防雷保护装置 (8)3.1避雷针 (8)3.1。

1避雷针原理 (8)3.1。

2避雷针设置原则 (8)3。

1。

3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 (9)3.2避雷器 (15)3。

《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的研究开题报告(含提纲)2700字》

《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的研究开题报告(含提纲)2700字》

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的研究开题报告一、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一)理论意义雷电是大自然中最宏伟但又最恐怖的气体放电现象。

对雷电的物理本质了解开始于世纪,最有名的当属美国的富兰克林和俄国的罗蒙索诺夫。

富兰克林在世纪中期提出了雷电是大气中的火花放电,且首次阐述了避雷针的原理并进行了试验。

近几十年来,由于雷电放电对于现代航空、电力、通信、建筑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影响,促使人们从世纪年代开始加强了对雷电及其防护技术的研究。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发生雷击事故,将造成大面积停电,会对电网造成较大的危害。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不仅为变电站实现无人值守和配电网实现自动化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为供电部门提供更安全、经济、可靠和高质量的电能创造了条件,这就更加要求防雷接地措施必须十分可靠。

(二)实际意义电力系统是将电力能源转换成电能,为满足客户的需求,并将其输送和分配到用户的系统,主要由发电厂、输电网、配电网和电力用户几部分组成。

其中,输电网和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称为电网。

配电网是由架空线或电缆配电线路与配电变压器、各种开关与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断路器、补偿电容、测量和计量仪表以及通信和控制设备等组成,除一般的人为或者物理因素会导致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下降外,雷击也是造成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下降的一个重要自然因素。

220kV输电线路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电网输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分布广、绝缘水平低,连接着变电站和众多用户。

在雷雨季节,因雷害事故容易引起电网与用户设备的损坏,造成大面积停电,造成人身伤亡等,给人们的生活造成损失。

根据电网故障分类统计表明,输电线路运行的总跳闸次数中,雷击引起的跳闸次数约占70%-80%,是引起跳闸的主要因素。

本研究针对220kV输电网的防雷技术进行计算研究,为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提出建议。

220kV的高压线路能否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能够为企业和人民提供保障,还能保证用电人员的安全。

有关110kV变电站的防雷接地设计的研究

有关110kV变电站的防雷接地设计的研究

有关110kV变电站的防雷接地设计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110kV变电站是供应大型工业和城市用电的重要设施,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对整个电网运行至关重要。

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110kV变电站容易受到雷击影响,因而防雷接地设计成为至关重要的研究方向。

防雷接地设计旨在通过合理的接地系统设计,将雷击能量导入地下,保护变电站及相关设备免受雷击损害,确保电网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110kV变电站的防雷接地设计背景包括对雷电活动规律的实际观测和分析,以及对变电站设备易受雷击威胁的认识。

在雷电频繁的区域,110kV变电站的设备和线路易受雷击破坏,影响供电可靠性和运行安全。

进行针对性的防雷接地设计,对于提高变电站设备的耐雷性,保障电网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将对110kV变电站的防雷接地设计进行研究,探讨其原理、方法、实施、效果评估和优化,为进一步加强变电站的防雷能力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1.2 研究意义110kV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设施,它承担着能源传输和分配的关键任务。

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变电站往往面临着来自雷电的威胁。

由于110kV变电站设备的复杂性和高价值,一旦遭受雷击,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停电甚至安全事故。

对110kV变电站的防雷接地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良好的防雷接地设计可以提高110kV变电站的抗雷能力,有效减少雷击对设备的影响,保障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合理的防雷接地设计还可以降低维护成本,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深入研究110kV变电站的防雷接地设计原理和方法,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抗灾能力、提升供电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研究,我们将探讨110kV变电站的防雷接地设计,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优化设计方案,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本研究还将为未来电力系统的防雷接地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2. 正文2.1 110kV变电站的防雷接地设计原理110kV变电站的防雷接地设计原理是基于电磁场原理和接地系统理论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

开题报告变电站的综合防雷设计

开题报告变电站的综合防雷设计
[3]张纬等,过电压保护及绝缘配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4] 刘宝林.《电气设备择·施工安装·设计应用手册》上、下册.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10
[5]李洪兵.重庆杨家坪电业局110kV输电线路综合防雷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6]《供配电系统》雍静 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7]《现代建筑电气设计使用指南》主编陈元丽
每年各种电子设备因雷击而遭受破坏的事例屡见不鲜,因此如何保护变电所/供电所的电子设备等免遭雷击损坏也越来越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因此,从整体、综合、系统、全方位、多层次上有效地防止雷击对变电所/供电所的电子设备所产生的危害,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自1749年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到20世纪初这150年的时间里,防雷技术几乎没有进展。其原因一是社会生产与生活变迁不大,建筑物防雷已有避雷针的保护,对防雷没有提出迫切的新需要,二是大气电学的理论探索进展很少,不可能指导防雷技术的发展。20世纪以来,人类进入工业化和现代化社会,随着电力和电讯事业的发展,遭到了新的雷害,所以在这方面的防雷技术开始出现进展。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高集成化电子设备如计算机、通信设备及工业自控系统已广泛应用。雷电具有高电压、大电流和瞬时性特点,强大的闪电产生静电场、电磁场和电磁辐射以及雷电波侵入、地电位反击等,统称为雷电电磁脉冲,其严重干扰无线电通讯和各种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在一定范围内对微电子设备造成破坏。经过长期的研究,人们建立起了感应雷和高电压反击的理论,弄清了高电压雷电波在金属导线上的传播规律,并于1890年发明了带串联间隙和熔断器的避雷器。1922年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研制成功了炭化硅避雷器,1972年日本日立公司研制成功了配电用无间隙避雷器,防雷科学得到了大的发展。

110kv变电站设计的开题报告

110kv变电站设计的开题报告
11、刘介才.工厂供电.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2、尹克宁.电力工程.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13、电气工程师常用法规及标准汇编.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上、下)
五、课题分阶段进度计划:
序号
起止日期
工作内容
阶段成果
1
第1~2周
借阅相关参考资料,熟悉电力工程设计的有关技术规程、设计原则及方法等,学会阅读电力工程设计图纸。
3、主变压器容量计算:变电站主变压器容量一般应按5~10年的规划负荷来选择。当一台主变压器停运时,对于有重要负荷的变电站,其余变压器容量在设计及过负荷能力后的允许时间内,应保证用户的一级和二级负荷:对一般性变电站停运时,其余变压器容量应能保证全部负荷的60~70%。
预期目标:
本次设计完成110kv降压变电站的初步设计,绘制电气主接线图,总平面布置图,10kV配置图,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和线路保护装置的整定值计算等。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扩建性。
1、110kV侧电气主接线:110kV配电装置的出线数目为4回及以上的配电装置。在采用单母线、分段单母线或双母线的35kV~110kV系统中,当不允许停电检修断路器时,可设置旁路母线。优点:简单清晰、操作方便、易于发展。缺点:可靠性、灵活性差。
2、10kV侧电气主接线:10kV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为20回故选用单母线分段接线。优点:①断路器把母线分段后,对重要用户可以从不同段引出两个回路,有两个电源供电;②当一段母线发生故障,分段断路器自动将故障段切除,保证正常段母线不间断供电和不致使大面积停电。缺点:①当一段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故障或检修时,该段母线的回路都要在检修期间内停电;②当出线为双回路时,常使架空线路出现交叉跨越;③扩建时需向两个方向均衡扩建。

110kv地区变电站开题报告

110kv地区变电站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110kv地区变电站一、二次设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班级09电气四班学生杨帆指导教师梁振锋高科学院2013 年一、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来源、类型近几年来,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商北地区居民的人均用电量也在稳步增长,虽然商北变电站和高丰变电站已经过多次增容,装变容量分别从建站之初的2×20MV A 增加到现在的(50+40)MVA,仍然满足不了负荷增长的要求。

特别是经过近几年的城网改造,其成效已逐步显现,商北地区的用电负荷基本上每年都以5%左右的速度在增长,当造纸厂,冶炼厂,纺织厂整治后的多个大型项目建成后,供电形势更加严峻,因此有必要进行变电站的新建。

本课题便是对商北地区110kV 变电站的电气一次,二次部分的初步设计。

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本工程设计目的:[1]因本地区负荷增长太快,用电负荷缺乏,通过新建变电站,改善和提高该地区的供电可靠性。

[2]通过此次商北110kV 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温习和巩固大学四年所学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增加经验,使自己更快的适应新的工作和各个挑战。

应用前景:商北110kV 变电站的建成,将连接商北各地区电能输送,增加商北电力输送的稳定性,可靠性。

三. 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我国电力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正在逐步提高,现在已有许多电厂变电站实现了集中控制和采用计算机监控.电力系统也实现了分级集中调度,所有电力企业都在努力增产节约,降低成本,确保安全远行。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电力工业将逐步跨入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

以上的改变促使我国变电所的技术和管理的提高。

目前国内外110kV 以上变电站及相当一部分35kV 变电站都不同规模地拥有远动及自动化系统,未来趋势是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

当今世界各方面因素正冲击着全球电力工业,在国外变电所技术有十分剧烈的竞争,而世界范围内的变电所都采用了新技术; 其次,不同的环境要求给所有的电力供应商增加了额外的责任,使电力自动化设备尤其是高压大功率变电站的市场开发空间大大拓展。

青藏铁路沿线110kV输电线路综合防雷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青藏铁路沿线110kV输电线路综合防雷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青藏铁路沿线110kV输电线路综合防雷的研究的开
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青藏高原地势较高,气候恶劣,特别是在雨季和雷电天气情况下,
青藏铁路沿线的输电线路存在极高的雷电风险,这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
行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对于青藏铁路沿线的输电线路进行综合防
雷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对青藏铁路沿线110kV输电线路进行综合防雷的研究,
探究针对不同地形地貌及气象条件,进行不同的综合防雷方案,为青藏
铁路超高压输电线路的可靠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三、研究内容
1. 青藏高原地形及气象条件的分析及其对输电线路的影响。

2. 国内外研究综合防雷的最新理论及技术手段。

3. 在采用了各种功能型雷电保护装置及其他综合防雷措施的基础上,分析其在青藏铁路输电线路防雷的适用性及效果。

4. 在实际操作中,结合实例,分析防雷措施实施效果及其成本。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结果能够有效预防青藏铁路沿线输电线路被雷电打击的风险,保障电网的运行安全。

同时,对于我国在进一步推广超高压输电技
术以及青藏高原建设等方面也会具有启示作用。

五、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查阅、实地调查、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以建立青藏铁路沿线输电线路的综合防雷技术为主要目标。

六、预期成果
本研究的预期成果是在目前综合防雷技术的基础上,结合青藏铁路沿线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制订出有效的综合防雷方案,可以为青藏铁路输电线路的实际防雷提供参考和指导,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综合防雷技术的不断发展。

(完整版)110kv变电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110kv变电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可编辑修改word版)

冻姑电力*淨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刘博然学号:0807240705专业:©自动化口测控技术与仪器设计(论文)题目:基于110KV变电站设计指导教师:史冬琳_________________2012年3月30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 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系审查后生效;2. 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卬,禁止打卬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3. “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木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0 篇(不包括辞典、手册);4. 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如"2002年4月26日”或“2002-04-26”。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内容:现代电力系统是一个巨大的、严密的整体。

各类发电厂、变电站分工完成整个电力系统的发电、变电和配电的任务。

其主接线的好坏不仅影响到发电厂、变电站和电力系统本身,同时也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

因此,发电厂、变电站主接线必须满足1运行的可靠.断路器检修时是否影响供电;设备和线路故障检修时,停电数L1 的多少和停电时间的长短,以及能否保证对重要用户的供电2经济性,断路器检修时是否影响供电;设备和线路故障检修时,停电数LI的多少和停电时间的长短,以及能否保证对重要用户的供电【3】短路是电力系统中最常见的且很严重的故障。

短路故障将使系统电压降低和回路电流大大增加,它不仅会影响用户的正常供电,而且会破坏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并损坏电气设备。

因此,在发电厂变电站以及整个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中,都必须对短路电流进行计算。

110KV变电站方案设计书开题报告

110KV变电站方案设计书开题报告

封面作者:Pan Hongliang仅供个人学习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名称:110KV变电站设计院系名称:电子信息学院班级:电气类084学号:200800494434学生姓名:王喜锋指导教师:査丛梅2012 年110KV变电站设计110KV Substation Design院系名称:电子信息学院班级:电气类084学号:200800494434学生姓名:王喜锋指导教师:査丛梅2012 年2月目录1 引言 (3)1.1 变电站的作用 (3)1.2 我国变电站及其设计的发展趋势 (4)1.3 变电站设计的主要原则和分类 (7)1.4 选题目的及意义 (7)1.5 设计思路及工作方法 (8)1.6 设计任务完成的阶段内容及时间安排 (8)2 任务书 (9)2.1 原始资料 (9)2.2 设计内容及要求 (11)3 电气主接线设计 (12)3.1 电气主接线设计概述 (12)3.2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形式 (15)3.3 电气主接线选择 (15)4 变电站主变压器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主变压器的选择 (17)4.2 主变压器选择结果 (18)5 短路电流计算 (20)5.1 短路的危害 (20)5.2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20)5.3 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20)6 电气设备的选择 (22)6.1 导体的选择和校验 (22)6.2 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及校验 (23)6.3 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24)6.3.1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24)6.3.2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24)7 继电保护的配置 (25)7.1 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 (25)7.2 110kv线路的继电保护配置 (25)7.3 变压器的继电保护 (25)7.4 母线保护 (26)7.5 备自投和自动重合闸的设置 (27)7.5.1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含义和作用 (27)7.5.2 自动重合闸装置 (27)8 防雷与接地方案的设计 (29)8.1 防雷保护 (29)8.2 接地装置的设计 (29)9 配电装置 (31)9.1 配电装置概述 (31)9.2 配电装置类型 (31)9.3 对配电装置的基本要求和设计步骤 (31)9.4 屋内配电装置 (32)9.5 屋外配电装置 (32)参考文献 (34)1 引言1.1 变电站的作用一、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电力系统是由变压器、输电线路、用电设备组成的网络,它包括通过电的或机械的方式连接在网络中的所有设备。

广东高要110kV变电站接地电阻计算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广东高要110kV变电站接地电阻计算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广东高要110kV变电站接地电阻计算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日益受到关注。

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负责将高压输电线路的电能转换为低压电能输入到用户侧。

在变电站的运行中,接地电阻是保证电力系统操作安全可靠的重要元素。

因此,研究变电站接地电阻的计算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广东高要110kV变电站是广东省电力公司的一座重要变电站。

为了确保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必须进行接地电阻的计算。

本研究旨在探究广东高要110kV变电站接地电阻的计算方法及其可行性。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广东高要110kV变电站接地电阻的计算方法,并对其进行评估和分析。

本研究将对变电站的稳定运行和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做出贡献,同时也将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以广东高要110kV变电站为例,采用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究接地电阻的计算方法。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探究接地电阻的基本原理和计算原理;2. 分析影响接地电阻的因素,并建立数值模型;3. 进行实验研究,获取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4. 基于实验数据和数值模型,优化接地电阻计算方法,并对计算结果进行评估。

四、预期成果和进展本研究预计将探究广东高要110kV变电站接地电阻的计算方法,并对其进行评估和分析。

预期成果包括:1. 探究接地电阻的基本原理和计算原理;2. 建立数值模型,分析影响接地电阻的因素;3. 完成实验研究,获取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4. 优化接地电阻计算方法,并对计算结果进行评估。

五、进度安排本研究的进度安排如下:第一阶段(1-2周):了解变电站接地电阻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并制定研究计划;第二阶段(2-4周):建立数值模型,分析影响接地电阻的因素;第三阶段(4-6周):进行实验研究,获取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第四阶段(6-8周):优化接地电阻计算方法,并对计算结果进行评估;第五阶段(8-10周):撰写论文,总结研究成果。

110kV变电站接地与防雷的设计

110kV变电站接地与防雷的设计

110kV变电站接地与防雷的设计院系: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3年5月110kV变电站接地与防雷的设计The Design of 110kV Substation Grounding and Lightning Protection摘要众所周知,雷电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其电压高达数百万伏,瞬间电流可高达数十万安培。

雷击所造成的破坏性后果体现于下列三种层次:①设备损坏,人员伤亡;②设备或元器件寿命降低;③传输或储存的信号、数据(模拟或数字)受到干扰或丢失,甚至使电子设备产生误动作而暂时瘫痪或整个系统停顿。

变电站是整个供电系统最为重要的组成环节之一,如果变电站发生雷击事故,将造成大面积停电,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不便,这就要求变电站防雷措施必须十分可靠。

此文章对变电站防雷保护系统进行了设计,并提出了变电站防雷与接地措施。

根据该变电站的基本情况,对该变电站的接地网防雷和保护进行设计,使该站的接地电压满足允许值,跨步电压和接地电压不超过允许值,其接地电阻、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都满足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对雷入侵波引起的过电压进行保护,由变电站土建面积进行变电站电气总平面的布置,根据避雷针设置规则、变电站构架跨度及保护站内所有电器设备的要求,对站内进行避雷针设置构成防雷保护措施,使全站设备都处于防雷保护范围内。

本文通过计算短路电流,从结论中选择合适接地材料,设置接地网,达到防雷保护变电站的全范围目的。

关键词:电力线路 110kV变电站防雷措施接地网设计AbstractIt is well known that lettuce-eaters highly destructive, the voltage up to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volts, current can be as high as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amperes. Lightning strike caused by the damaging consequences of embodied in the following three levels:(1) Equipment damage, casualties; (2) equipment or components reduced life spans; (3)data transmission or storage of signal (analog or digital) interference or lost, or even make electronic equipment misoperation and temporary paralysis or the entire system to a halt. Subst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 part of the whole power supply system, if the substation lightning accident occurs, it will cause blackouts and inconvenience to the social production and people's lives, which requires lightning protection measures have to be very reliable. According to the substation,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protection of the substation grounding grid design, the station and the ground voltage to meet the allowable value, the step voltage and ground voltage does not exceed the allowable value, the grounding resistance, touch voltage and stepvoltage requirements are met, select the appropriate equipment of lightning invasion wave overvoltage protection master plan layout of the electrical substation by substation civil area, set the rules according to the lightning ro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ubstation architecture span and protection stations all electrical equipment,station lightning rod to set the form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measures, so that the whole station equipment in the lightning protection within. By calculating short-circuit current from the conclusion to select the appropriate grounding materials, set the ground network;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he full range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of substations.Keywords:power lines 110kv substation lightning protection measures ground grid design目录绪论随着近年来电力行业的飞速发展,电力系统的供电安全和稳定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能否安全可靠运行的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_110kV变电站防雷接地设计__
班级 09电气(1)班
学号
姓名
联系方式_
指导教师杨培宏老师
提交日期 2013/4/13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及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覆盖网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这大大的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工作效率,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变电站作为电力供电系统的重要枢纽,也是地处空旷地带,容易遭到雷击的场所,一旦发生雷击的事故,有可能使变电站的重要设备遭到严重损坏,变电站陷入瘫痪状态,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严重影响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常常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对变电站的防雷击进行设计显的十分必要。

变电所遭受雷害可能来自两个方面:雷直击于变电所;雷击线路,沿线路向变电所入侵的雷电波。

对直击雷的保护,一般采用避雷针或避雷线。

由于线路落雷频繁,所以沿线路入侵的雷电波是发电厂、变电所遭受雷击的主要原因。

其主要防护措施是在变电所内装设阀型避雷器以限制入侵雷电波的幅值,使设备上的过电压不超过其冲击耐压值;变电所的进线上设置进线保护段,以限制流经避雷器的雷电流和限制入侵雷电波的陡度;变电所应设置进线段保护,以限制流经避雷器的雷电流幅值和限制入侵波的陡度。

根据统计,我国35kV以及110到220kV变电所由入侵雷电波而引起的事故率分别约为0.67次/(百所·年)和0.5次/(百所·年),直配电击的;雷击损坏率约为1.25次/(百所·年)可见对变电站的防雷击进行设计显的十分必要。

雷电是自然界最为壮观的大气现象之一。

其强大的电流、灼热的高温、猛烈的冲击以及强烈的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能够在瞬间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常常导致人员伤亡,击毁建筑物、供配电系统、通信设备,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中断,引起森林火灾,仓库、炼油厂、油田等燃烧甚至爆炸,威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预防自然灾害越来越重视,作为自然灾害之一的雷电,市民对它都有一定了解,但对于防雷技术,则多数人还是停留在安装避雷针的认识上,实际上,防雷技术已经过了200多年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是1749年,美国科学家Benjamin Franklin(本杰明-富兰克林)等经过科学实验,建立了雷电理论,并发明了避雷针,这就是最早的防雷产品。

此阶段的防雷装置比较简单,只有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防直击雷。

然后,随着电的普及使用,高压电线两端的发配电设备遭受过电压损坏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经过研究,人们发现这是“感应雷”在作怪,并建立了感应雷和高压反击
的理论,弄清了高压雷电波在金属线路传播的规律。

感应雷是因为直击雷放电而感应到附近金属导体中,其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感应方式入侵,一是静电感应,二是电磁感应。

雷电在高压线路上感应电涌,并沿导线传播到线路两端的发配电设备,当这些设备耐压较低时,就会被电涌损坏。

基于抑制电涌、保护线路上设备的目的,到十九世纪末人们发明了避雷器。

后来,到了二十世纪70年代,随着半导体集成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半导体几乎应用于所有科学技术领域,由于半导体不能耐受过电压和过电流,因此凡是使用这些元件的计算机通信、微波通信等设备受雷害损坏的现象显著增加。

同时随着高层建筑和智能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防雷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就是现代综合防雷阶段,世界各国都有了完善的防雷规范,防雷器材也变得五花百门,防雷装置,不再是简单地安装避雷针和避雷器。

作为现代综合防雷,首先进行雷击损害风险评估,再进行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布局。

外部防雷方面既要考虑防直击雷,还要有防侧击雷,防雷电波入侵,做均压环和金属门窗与均压环相连。

而内部防雷,要做好电磁屏蔽,减少电磁干扰,作等电位处理,减少线路之间的电位差,安装电源浪涌保护器和信号浪涌保护器,保护电子设备不受电涌损坏。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的现代化,雷电越来越威胁着我们信息设备的安全,因此我们要加强对雷电的认识,做好相应的防雷措施,减少因雷击而受到的损失。

二、毕业设计(论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对防雷等级进行计算
2.“110kV变电站防雷接地系统”各种参数的计算;
3.防雷保护装置设计与选择
4.接地保护装置设计与选择
5.防直击雷的方法和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技术;
6.防侧击雷的方法和技术;
7.防感应雷的方法和技术;
8.进出线、主变压器的防雷设计方法和技术;
9.接地网的设计方法及接地电阻的计算;
“110kV变电站防雷接地系统”图纸设计;
三、毕业设计(论文)研究方法、步骤及措施:
1.主要对110kV变电站防雷接地系统进行设计
2.首先了解雷电的危害以及雷电的分类与防护
3.进一步学习防雷设备的类型结构并进行选用
4.确定不同雷击所选用的防雷方法和技术
5.针对进出线以及主变压器选择适当防雷方法和技术
6.对所选用防雷器材进行保护范围计算
7.接地网的设计方法及接地电阻的计算;
8.“110kV变电站防雷接地系统”各种参数的计算;
9.“110kV变电站防雷接地系统”图纸设计;
10.“110kV变电站防雷接地系统”设备、材料配置;
结合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通过查阅资料文献,以及老师所给资料对防雷接地系统进行进一步的加深学习,对110kV变电站进行防雷接地设计
四、论文提纲
1 设计原始资料
1.1设计主要内容和目的
1.2 变电站主要资料
··· ···
2 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
2.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与假定
2.2短路计算过程说明
··· ···
3 变电站接地网设计
3.1变电站接地部分设计说明
3.2变电站接地电阻的构成及降阻措施
··· ···
4变电站的防雷设计
4.1防雷保护装置
4.2直击雷的保护原则
4.3雷电侵入波保护原则
4.4本设计的防雷保护方案
4.5防雷保护配置和范围计算
4.6避雷器的选择
··· ···
结论
致谢
五、与选题相关的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1] 高玉波等.浅谈变电站接地及防雷技术[J] 《中小型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
[2] 任方辉等.电解铝厂10kV配电一次设备选型设计. [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
[3] 何金良,曾嵘著.电力系统接地技术[M] 北京科技出版社2007.
[4] 肖寒等.变电站防雷技术概论[J] 《知识经济》2011.
[5] 周勇等. 浅谈变电站接地网电阻变高的原因及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J] 《广西电业》2009
[6] 吴广秋.白莲崖电站接地网改造[J] 《价值工程》2011
[7] 王平.包钢变电站遥视系统的应用研究[D]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09.
[8] 水利电力部西北电力设计院编.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第一册电气一次部分[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6重印.
[9] 路石俊.内蒙古500kV变电站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研究[D]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
[10] 卓燕萍等. 变电站保护装置远方改定值可行性探究[J] 《中国科技博览》2009.
[11] 刘辉等.广西电网防雷及接地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 《广西电力》2006.
六、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