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设备的校准管理

合集下载

仪器设备时间统一校准管理规定

仪器设备时间统一校准管理规定

仪器设备时间统一校准管理规定一、目的与范围为确保仪器设备时间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误差风险,本管理规定旨在规范仪器设备时间统一校准的流程和操作。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规定适用于公司内所有需要进行时间校准的仪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计时设备、测量仪器、实验装置等。

三、校准周期与责任1. 根据仪器设备的性质和重要程度,制定合理的校准周期。

一般而言,校准周期不得超过一年,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仪器设备时间校准的主要责任人应为科研部门负责人或者专业的技术人员。

其负责指导仪器设备校准的执行,并对校准结果负责。

四、校准流程1. 准备工作:a) 确定校准所需的校准仪器和设备,并保证其准确性;b) 校准时确认仪器设备处于待校准状态,避免校准过程中产生意外干扰。

2. 校准步骤:a) 通过已校准的标准仪器校验待校准的仪器设备;b) 记录校准结果,包括校准日期、校准人员、校准仪器型号、校准目标等;c) 如有需要,可以进行多次校准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3. 校准完成后,应将校准结果报告存档,并做好信息安全保密工作。

五、校准记录与追踪1. 校准记录:a) 每次校准都应有记录,包括校准日期、校准人员、校准仪器型号、校准目标等;b) 校准记录应签字确认,并存档备查。

2. 校准追踪:a) 定期追踪校准记录,确保仪器设备时间的准确性和一致性;b) 如发现时间偏差或其他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六、责任与考核1. 责任部门:a) 科研部门负责确保仪器设备时间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指导和监督校准工作;b) 技术人员负责具体的校准操作和结果的验证。

2. 考核机制:a) 定期对校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b) 对校准结果准确性和整体效果进行评估和考核。

七、附则1. 本管理规定的制定机构有权解释并对其进行修订;2. 如有违反本管理规定的行为,将依据公司相关制度和规定进行处罚。

八、附件无以上为《仪器设备时间统一校准管理规定》的全部内容,为确保仪器设备时间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误差风险,员工应按照该规定进行具体的校准操作,并定期对结果进行追踪和考核,以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医院仪器设备校准管理制度

医院仪器设备校准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医院医疗设备的安全、准确和可靠,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国家有关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医疗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诊断设备、治疗设备、检验设备等。

三、职责1. 医院计量管理部门负责全院医疗设备校准工作的统筹、管理和监督。

2. 各科室负责人负责本科室医疗设备的校准工作,确保设备校准及时、准确。

3. 设备操作人员负责日常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校准工作,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

四、校准原则1. 医疗设备校准应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或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技术文件进行。

2. 校准周期应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性能要求及制造商建议进行确定。

3. 校准过程中应确保校准环境的稳定,避免因环境因素影响校准结果。

五、校准流程1. 设备操作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自校准,并做好记录。

2. 科室负责人应定期组织校准工作,确保设备校准及时、准确。

3. 计量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科室校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 设备校准完成后,操作人员应填写《医疗设备校准记录》,并签字确认。

5. 科室负责人应定期汇总校准记录,并将汇总结果报计量管理部门。

六、校准记录管理1. 科室应建立医疗设备校准档案,包括校准记录、校准证书、设备使用说明书等。

2. 校准记录应完整、真实,便于查阅。

3. 校准档案应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损坏。

七、奖惩措施1. 对认真执行本制度,确保设备校准及时、准确的科室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导致设备校准不及时、不准确,影响医疗质量的科室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或相应处罚。

八、附则1. 本制度由医院计量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试验仪器设备的计量检定校准管理制度

试验仪器设备的计量检定校准管理制度

试验仪器设备的计量检定校准管理制度实验仪器设备是科研和实验室工作中的重要工具,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精准度和可重复性。

为了保证实验仪器设备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计量检定、校准管理制度。

下面将从计量检定与校准的概念、管理流程、具体操作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计量检定与校准的概念计量检定是指通过对仪器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检验,判断其是否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的过程。

而校准是指通过与已知标准或者与其他准确设备进行比较,来确定仪器设备的测量误差并进行调整的过程。

计量检定与校准是确保仪器设备准确度的重要手段。

二、计量检定、校准管理流程1.确定检定、校准周期:根据仪器设备的用途、精准度要求和工作环境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检定、校准周期。

2.选择合格的检定、校准机构:选择具备国家资质认证的检定、校准机构进行检定、校准工作。

3.检测仪器设备性能:检定过程中,对仪器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检测,确定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4.发布检定报告:检定机构将检定结果编制成检定报告,报告中包括检定结果、检定误差、重要参数等信息。

5.编制校准记录:根据检定报告的结果,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记录校准后的测量误差和调整方法。

6.建立校准档案:建立仪器设备的校准档案,包括校准日期、校准机构、校准结果等信息。

7.定期复检:按照制定的检定、校准周期,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复检,以确保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三、具体操作细节1.仪器设备管理:建立统一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借用、维护保养、备品备件等,确保仪器设备正常运行。

2.管理制度培训:对实验人员进行计量检定和校准的相关培训,提高其对仪器设备计量检定和校准的认识和操作能力。

3.检测仪器设备性能: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对仪器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检测,包括精度、重复性、稳定性、测量范围等。

4.校准方法选择:根据仪器设备的不同特点和需要,选择适合的校准方法,确保校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5.数据分析和处理:对检定和校准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识别异常数据,确保报告和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仪器设备校准制度范文(4篇)

仪器设备校准制度范文(4篇)

仪器设备校准制度范文1. 引言本制度是为了确保公司使用的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精度,保证产品的质量,制定的。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的所有仪器设备,并且所有员工都应遵守本制度的要求。

2. 定义2.1 仪器设备校准:指根据相关标准,对仪器设备进行检验和调整,以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过程。

2.2 校准样品:校准过程中所使用的已知准确值的样品,用于和仪器设备进行比较和校准。

3. 校准责任3.1 公司仪器设备部门负责整个仪器设备校准工作的统筹和协调。

3.2 每个部门负责本部门使用的仪器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工作。

3.3 每个员工负责本岗位使用的仪器设备的日常检查和使用。

4. 校准周期4.1 根据仪器设备的性质和使用频率,制定相应的校准周期。

4.2 校准周期一般不超过一年,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5. 校准流程5.1 提交校准申请:部门负责人根据校准周期和需要,向仪器设备部门提交校准申请。

5.2 校准确认:仪器设备部门收到校准申请后,确认并安排校准时间和地点,并通知相关部门负责人。

5.3 校准准备:部门负责人根据通知要求,整理和准备需要校准的仪器设备,并确保仪器设备在校准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5.4 校准执行:仪器设备部门根据校准要求和流程,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操作和记录。

5.5 校准结果评估:校准完成后,仪器设备部门对校准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并记录校准结果。

5.6 校准报告:仪器设备部门根据校准结果,编制校准报告,并发送给相关部门负责人。

5.7 校准记录:仪器设备部门负责对校准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5.8 校准后处理:校准完成后,部门负责人根据校准报告和结果,做出相应的处理和决策,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

6. 校准要求6.1 校准人员:校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经验,能够独立进行校准操作。

6.2 校准环境:校准环境应符合仪器设备的使用要求,无尘、恒温、无电磁干扰等。

6.3 校准样品:校准样品应具备准确可靠的性质和参数,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测绘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和使用管理制度

测绘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和使用管理制度

某某公司测绘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和使用管理制度发文文号:2023-08-1一、测绘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1、新购仪器、工具,在使用前应到国家法定计量技术检定机构检定。

2、各种测量仪器使用前后必须进行常规检验校正,使用过程做好维护,使用后及时进行养护。

GNSS 接收机、水准仪、全站仪等各种光电类、激光类仪器必须定期送到具有资质的部门进行鉴定。

鉴定时间不宜超过规定时间,以确保测量的准确和精度。

3、严禁使用未经检验和鉴定、校准不到出厂精度、超过鉴定周期,以及零配件缺损和示值难辩的仪器。

按相关规定仪器的检定周期为 1 年,仪器维修后及碰撞后应重新检定后方可使用。

按照项目要求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一般用仪器自带校准功能进行校准),1 个月校准一次。

4、管理人员负责仪器的检定和校准,制定检定校准计划,在次年检定校准日期前,将仪器交由专业机构进行检定校准。

管理人员负责编制《测量仪器检定校准计划》,并按照一览表上的计划日期送检。

二、测绘仪器设备的使用保管4、在强烈阳光、雨天或潮湿环境下作业,务必在伞的遮掩下工作。

对仪器要小心轻放,避免强烈的冲击震动,整个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不得离开仪器,防止意外发生。

5、转站时,即使很近也应取下仪器装箱。

测量工作结束后,先关机卸下电池后装箱,长途运输要提供合适的减震措施,防止仪器受到突然震动。

6、测量仪器要设置专库存放,环境要求干燥、通风、防震、防雾、防尘、防锈。

仪器应保持干燥,遇雨后将其擦干,放在通风处、晾干后再装箱。

各种仪器均不可受压、受冻、受潮或受高温,仪器箱不要靠近火炉或暖气管。

7、当测量仪器出现下列情况为不合格已经损坏:过载或误操作;功能出现了可疑;显示不正常;超过了规定的周检确认时间间隔;仪表封缄的完整性已被破坏;光电类、激光类仪器超过使用寿命,零点漂移严重,测量结果不稳定,测量结果可靠性低时,必须申请报废;常规仪器损坏后无法修复,或仪器破旧、示值难辩、性能不稳定,影响测量质量时,必须申请报废。

仪器内部校准管理制度范本

仪器内部校准管理制度范本

一、目的为确保仪器设备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保持准确性和可靠性,防止因仪器误差导致实验数据失真,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需要进行内部校准的仪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分析仪器、测量仪器、计量仪器等。

三、职责3.1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内部校准管理制度,并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3.2 仪器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具体的校准计划,组织实施校准工作,并对校准结果进行审核。

3.3 使用部门负责对仪器设备进行日常维护,确保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并及时向仪器设备管理部门报告仪器设备异常情况。

3.4 仪器设备操作人员负责按照操作规程使用仪器设备,并配合校准工作的开展。

四、内部校准管理流程4.1 制定校准计划仪器设备管理部门根据仪器设备的类型、使用频率、上次校准结果等因素,制定校准计划,包括校准周期、校准方法、校准依据等。

4.2 校准准备4.2.1 仪器设备操作人员对仪器设备进行日常维护,确保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4.2.2 仪器设备管理部门根据校准计划,提前通知使用部门做好校准准备工作。

4.3 校准实施4.3.1 仪器设备操作人员按照校准计划,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操作。

4.3.2 校准过程中,操作人员应确保仪器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严格按照校准规程进行操作。

4.3.3 校准完成后,操作人员应记录校准结果,并填写校准报告。

4.4 校准结果审核仪器设备管理部门对校准结果进行审核,确认校准结果符合要求。

4.5 校准记录4.5.1 仪器设备管理部门将校准结果、校准报告等资料存档。

4.5.2 使用部门应定期查阅校准记录,确保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五、内部校准管理要求5.1 仪器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校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校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5.2 仪器设备操作人员应参加校准培训,提高校准技能。

5.3 仪器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校准人员进行考核,确保校准人员具备相应的校准技能。

5.4 仪器设备管理部门应加强内部校准管理,确保校准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仪器设备校准制度范文(三篇)

仪器设备校准制度范文(三篇)

仪器设备校准制度范文一、目的为确保仪器设备的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测量数据的可比性,制定本校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仪器设备的测量、测试、检验等工作。

三、校准要求1. 仪器设备应按照国家、行业相关标准进行校准。

2. 校准应由经过资质认证的专业校准机构或资深的专业人员进行。

3. 校准周期应基于仪器设备的使用频率、环境条件和重要程度进行评估确定。

校准周期一般为12个月,特殊情况下可适当调整。

4. 校准应记录并保存校准结果、校准日期、有效期等相关信息,并注明校准机构或人员的资质证书编号、签名和盖章。

四、校准程序1. 确定校准需求:根据工作需要和相关标准规定,确定哪些仪器设备需要进行校准。

2. 选择校准机构或人员:选择符合要求的校准机构或人员进行校准。

3. 安排校准时间:根据校准周期和仪器设备的使用安排,提前预约校准时间。

4. 交付校准:将需要校准的仪器设备送至校准机构,或安排校准人员上门进行校准。

5. 进行校准:校准机构或人员按照相应标准和方法,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

6. 撰写校准报告:校准机构或人员应撰写校准报告,明确仪器设备的校准结果和有效期,并附上相关证书和签名。

7. 更新记录:及时将校准结果和有效期更新至仪器设备的校准记录中。

8. 使用校准:校准合格的仪器设备可继续使用,校准不合格的仪器设备应立即进行维修或备用。

五、校准管理1. 仪器设备校准记录应进行归档,并与相关仪器设备维护记录进行关联管理。

2. 对于不符合校准标准的仪器设备,应追踪整改并重新校准,确保达到标准要求后方可继续使用。

3. 定期进行校准效果的评估和改进,确保校准制度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六、附则1.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相关部门所有。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违反制度规定的行为,将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以上为仪器设备校准制度的范文,供参考使用。

如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请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仪器设备校准制度范文(二)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公司内部仪器设备校准工作,确保每项设备都能够准确和可靠地进行测量和测试。

仪器设备时间校准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时间校准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时间校准管理制度第一节:总则为规范仪器设备时间校准管理工作,提高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仪器设备运行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节: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单位内部的仪器设备时间校准管理工作。

第三节:校准原则1. 合理性原则:仪器设备时间校准应根据确保仪器设备正常运行所需的时间准确性和稳定性的要求,进行合理的时间校准。

2. 持续性原则:仪器设备时间校准应不断进行,确保仪器设备时间的准确性。

3. 可追溯性原则:仪器设备时间校准应确保校准结果的可追溯性,保证校准结果的有效性。

第四节:校准管理1. 仪器设备时间校准应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进行。

2. 仪器设备时间校准应由专业的校准单位或者有资质的人员进行。

3. 仪器设备时间校准应将校准记录保存并建立档案,包括校准的时间、人员、方法、结果等信息。

第五节:校准周期1. 仪器设备时间校准周期应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频率、环境条件等因素来确定,一般不超过一年。

2. 对于重要的、关键的仪器设备,校准周期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六节:校准记录1. 仪器设备时间校准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校准的时间、校准人员、校准方法、校准结果等。

2. 校准记录应签字确认,并加盖校准单位的公章。

3. 校准记录应及时保存并建立档案,以备日后查询和复核。

第七节:校准结果评定1. 仪器设备时间校准结果应根据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进行评定,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对于校准结果不符合要求的仪器设备,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并重新进行校准。

第八节:校准报告1. 仪器设备时间校准完成后,应出具校准报告,并将报告送交相关部门备案。

2. 校准报告应包括仪器设备的基本信息、校准方法、校准结果等内容,并由校准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

3. 校准报告应及时保存并建立档案,以备日后查询和复核。

第九节:责任追究对于仪器设备时间校准管理工作中的违规行为,相关责任人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制度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制度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制度1. 概述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制度是指在实验室、生产车间等工作环境中,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定和校准的管理制度。

该制度旨在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保证实验结果和产品质量的准确性。

2. 检定与校准的定义•检定:指通过与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比对,确定仪器设备所具有的基本特性的过程,包括测量误差、灵敏度、线性度等。

•校准:是在仪器设备的检定基础上,通过对仪器设备的调整、修正来消除或减小其测量误差的过程。

3.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的重要性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对于保持实验室、生产车间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它对以下方面有重要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对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可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程度。

•产品质量的控制:在生产环境中,通过对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可以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要求,减少次品率和退货率。

•法规合规性的保证:一些行业对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有着明确的法规要求,如医疗行业对诊断仪器的要求。

通过按照相关法规进行检定校准,可以确保符合法规要求。

•仪器设备使用寿命的延长:定期的检定校准可以及时发现和修复仪器设备的问题,避免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

4. 检定校准的步骤4.1 确定检定校准周期每种类型的仪器设备都有其特定的检定校准周期,该周期可基于厂家规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实验室的内部要求来确定。

4.2 选择检定校准机构根据需要检定校准的仪器设备的类型和规格,选择合适的检定校准机构。

选择机构时应考虑其资质、信誉、技术能力等因素。

4.3 提交仪器设备将需要检定校准的仪器设备送至选择的检定校准机构,填写相应的申请表格,并提供仪器设备的相关信息和文档。

4.4 进行检定校准根据检定校准机构的要求,配合完成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工作,包括仪器设备的外观检查、功能检查、校准等。

4.5 受理检定校准结果获得检定校准机构出具的检定校准报告,核对其中的数据和结论,如有问题应及时与检定校准机构进行沟通。

仪器设备校准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校准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校准管理制度1.引言2.校准原则2.1 准确性原则:校准过程和结果必须满足预定的准确度要求,并与已知准确的参考标准相符合。

2.2 可追溯性原则:所有校准必须具备可追溯性,即校准结果必须与国家或国际标准保持一定的关系。

2.3 可靠性原则:校准必须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并确保所使用的校准标准、方法和程序是可靠的。

3.校准管理3.1 仪器设备清单:所有需要进行校准的仪器设备都必须列入清单,并包括仪器设备名称、型号、编号、责任人等信息。

3.2 校准计划:根据仪器设备的特点和校准要求,制定校准计划。

校准计划包括校准周期、具体时间安排、校准方法等。

3.3 校准操作:校准操作必须由经过培训并具备相应技能的人员进行。

校准操作包括校准准备、校准步骤、校准记录等。

3.4 校准记录:所有校准过程和结果都必须完整记录,包括校准日期、所用校准标准、校准方法、校准结果等。

校准记录必须保留一定的时间,并定期进行归档。

3.5 校准报告:根据校准记录校准报告,详细描述校准过程和结果,并提供校准结论和建议。

4.校准评审和审核4.1 校准评审:定期对校准管理制度进行评审,确保其适应性和有效性。

评审内容包括校准计划是否合理、校准操作是否符合要求、校准结果的可靠性等。

4.2 校准审核:负责校准管理的部门或人员必须对校准记录、校准报告进行审核,确保其真实准确。

审核结果必须以书面形式记录,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5.校准标准和设备5.1 校准标准:校准标准必须具备可追溯性,且与要校准的仪器设备具有适应性。

校准标准必须定期进行校准,记录校准日期和结果。

5.2 校准设备:校准设备必须经过校准并具有准确可靠的性能。

校准设备必须由经过培训的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每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和确认。

6.风险控制6.1 定期对校准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工作。

6.2 建立校准文件管理制度,确保校准记录和报告的保存。

6.3 建立校准培训制度,确保参与校准操作的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

仪器设备检测校准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检测校准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检测校准管理制度为了确保仪器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要求,提高实验、检测、生产等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仪器设备检测、校准、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制度的建立、检测和校准的要点以及管理的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制度的建立1.制度的制定者:由单位领导确定专责人员,设立仪器设备管理部门或委托外部专家参与制定。

2.制度的编写:编写制度的人员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参考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适合本单位的检测、校准、管理制度。

3.制度的定期修订:仪器设备检测、校准、管理制度应定期进行修订,及时跟进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变化,并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二、检测和校准的要点1.检测的目的:通过对仪器设备的检测,判断其性能是否满足要求,确定其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实验、检测、生产等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校准的目的:通过对仪器设备的校准,确定其测量误差,为仪器的准确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3.检测和校准的方法:根据仪器设备的不同特点,结合仪器设备的检测、校准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和校准。

4.检测和校准的周期: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频率、环境条件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检测和校准周期,保证仪器设备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三、管理的具体措施1.设备档案的建立:对单位内使用的仪器设备建立档案,包括设备名称、型号、出厂编号、购置日期、检测、校准记录等,方便对仪器设备进行管理。

2.设备台账的建立:对单位内使用的仪器设备建立台账,包括设备的基本情况、使用情况、维护情况、检测、校准情况等,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审查,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3.设备维护保养:制定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

4.设备借用和归还:对设备的借用和归还进行记录,明确责任人和借用用途,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5.设备故障处理:建立设备故障处理程序,对设备故障进行及时处理,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仪器设备标定与校准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标定与校准管理制度

标题:仪器设备标定与校准管理制度一、引言为了保障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降低实验和测量误差,提高产品质量,特制定本仪器设备标定与校准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仪器设备的标定与校准管理,确保仪器设备的性能和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二、管理职责1.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仪器设备的采购、验收、使用、维护、报废等全过程的管理,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仪器设备标定与校准计划和程序,组织实施标定与校准工作,监督标定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

3.使用部门: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使用、保养和点检,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情况,配合质量管理部门进行标定与校准工作。

三、标定与校准程序1.确定标定与校准需求:根据仪器设备的类型、使用频率、精度要求等因素,确定需要进行标定与校准的仪器设备及其标定与校准周期。

2.制定标定与校准计划:质量管理部门根据标定与校准需求,制定详细的标定与校准计划,包括标定与校准时间、地点、人员、方法等。

3.实施标定与校准:质量管理部门按照标定与校准计划,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标定与校准工作,确保标定与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标定与校准结果处理:质量管理部门对标定与校准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根据结果判定仪器设备是否合格。

对于不合格的仪器设备,进行维修或更换。

5.标定与校准记录管理:质量管理部门建立标定与校准记录档案,对每次标定与校准的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编号、标定与校准时间、地点、人员、方法、结果等信息。

四、异常处理1.当发现仪器设备出现异常情况时,使用部门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向设备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报告。

2.设备管理部门对异常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确定异常原因和责任部门。

如果是由于使用不当或维护不当导致的异常,应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3.质量管理部门对异常设备进行重新标定与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得到恢复。

如果设备无法修复或修复后无法达到原有精度要求,应进行报废处理。

计量检测仪器设备周期校准管理规定

计量检测仪器设备周期校准管理规定

计量检测仪器设备周期校准管理规定1. 规定目的本规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计量检测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使用计量检测仪器设备的单位和个人。

3. 校准周期校准周期根据计量检测仪器设备的精度、稳定性和使用频率确定。

一般情况下,校准周期为一年。

对于需要更高精度和稳定性的仪器设备,校准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短。

4. 校准标准校准应按照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进行。

对于没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仪器设备,应参考国际标准或其他可靠的技术文件进行校准。

5. 校准方法和程序校准应使用准确可靠的方法和程序进行,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程序应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工作:保证校准环境符合要求,检查校准仪器的状态和准确性。

- 校准操作:按照标准和程序进行校准操作,记录校准数据和结果。

- 校准结果评定:根据校准数据和标准进行结果评定,确定校准是否合格。

- 校准记录:记录校准数据和结果,包括校准日期、人员、校准方法和程序等信息。

6. 校准管理责任校准管理责任由检测实验室或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

负责人应有相应的资质和经验,并保证校准工作的执行和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7. 校准结果验证校准结果应进行验证,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验证方法可以包括与其他准确性较高的仪器设备进行比对校准或请第三方机构进行验证。

8. 校准结果使用校准结果应及时记录并连续使用。

如果校准结果超过有效期或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及时进行重新校准或修复,并记录相关信息。

9. 违规处理对于未按照本规定进行校准或记录校准信息不完整的单位和个人,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追责和处理。

10. 监督检查相关部门和组织将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对校准管理进行评估和审查,确保本规定的有效执行。

11. 附则本规定的解释权归本单位所有。

平时应加强对计量检测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自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医疗仪器设备校准管理制度

医疗仪器设备校准管理制度

医疗仪器设备校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内医疗仪器设备的校准管理,提高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订立本校准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医疗仪器设备的校准活动,包含但不限于医学影像设备、检验设备、治疗设备等。

第三条校准管理应遵从科学、严谨、公正、可追溯和连续改进的原则。

第二章校准管理流程第四条校准管理流程包含设备校准计划编制、校准实施、校准结果评价和校准记录保管等步骤。

第五条设备校准计划编制应由医院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内容包含校准的设备名称、编号、校准周期、校准方法和校准标准等。

校准计划应在每年底编制并上报相关部门。

第六条校准实施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或外部第三方实施机构进行,认真实施过程和结果应记录。

第七条校准结果评价应定期进行,对校准后设备的准确性、精度、可靠性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与校准标准进行比较,确保设备实现预期的校准要求。

第八条校准记录保管应依照相关法规和规范要求进行,包含但不限于设备校准计划、校准报告、校准数据和仪器附件等。

校准记录应保管至少五年以上。

第三章校准人员要求第九条进行医疗仪器设备校准的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获得相关培训和认证。

第十条校准人员应了解医疗仪器设备的校准原理和方法,具备独立进行校准的本领,并保证校准过程的安全、准确和可追溯性。

第十一条校准人员应严格依照校准流程和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工作,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二条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校准人员的资质进行审核和评估,并及时供应相关培训和更新知识。

第四章设备故障与维护和修理第十三条当医疗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及时进行维护和修理并记录故障原因和处理情况。

第十四条维护和修理过程中涉及到的部件更换应与设备校准有关的部件,应在维护和修理后重新进行校准。

第十五条维护和修理完成后应进行设备的功能检测和校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第五章监督与评估第十六条设备校准活动应定期接受内部和外部的监督和评估。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工作,确保仪器设备的测量数据准确可靠,提高检测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的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工作。

三、检定校准的基本原则1.依法依规。

检定校准工作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确保检定校准工作的合法合规。

2.准确可靠。

检定校准工作必须确保仪器设备的测量数据准确可靠,提高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真实性。

3.保密安全。

检定校准工作的数据和信息必须严格保密,防止泄露和滥用。

4.公开透明。

检定校准工作的结果和数据必须及时向相关人员公开和通报。

四、检定校准的责任与权利1.检定校准的责任。

本单位的检定校准工作由专门的检定校准部门负责,该部门负责对所有仪器设备进行定期和临时的检定校准工作,并做好检定校准记录。

2.检定校准的权利。

检定校准部门有权对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并有权对检定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和确认。

五、检定校准的流程1.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应按照计划进行,包括定期检定和临时检定两种形式。

2.检定校准部门应根据仪器设备的性质和用途,确定适当的检定方法和标准。

3.检定校准部门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检定校准工作,并记录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4.检定校准部门应及时向相关人员公开检定结果,包括检定证书和报告。

六、记录与报告1.检定校准部门应建立完善的检定校准记录管理制度,确保检定记录的保存和安全性。

2.检定校准部门应及时编制和发布检定报告,并将报告送交相关部门和人员。

七、监督与管理1.监督机构。

本单位的检定校准工作应由独立的监督机构负责监督和管理,确保检定校准工作的合法合规。

2.监督方法。

监督机构对检定校准工作应采取定期检查、抽样检查等监督方法,确保检定校准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复检制度。

对于检定校准结果存在争议的情况,监督机构应建立复检制度,进行第三方的检定校准,以确保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八、违纪处理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由相关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涉及到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的环节,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仪器设备中心等部门。

三、制度内容1.仪器设备检定管理(1)建立仪器设备检定清单,明确需要定期检定的仪器设备。

(2)委托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仪器设备的定期检定。

(3)建立检定结果记录和查询系统,及时记录检定结果,并做好归档工作。

(4)定期进行对检定结果的跟踪和评估,确保检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仪器设备校准管理(1)建立仪器设备校准清单,明确需要定期校准的仪器设备。

(2)根据校准清单,制定详细的校准方案,并委托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校准。

(3)建立校准结果记录和查询系统,及时记录校准结果,并做好归档工作。

(4)定期进行对校准结果的跟踪和评估,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仪器设备维护管理(1)建立仪器设备维护计划,明确各仪器设备的维护周期和维护内容。

(2)每个仪器设备配备专人负责日常维护工作,并记录维护工作的情况和结果。

(3)定期进行对维护工作的检查和评估,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4.仪器设备使用管理(1)建立仪器设备使用规定,明确仪器设备的使用范围和操作规程。

(2)对使用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掌握仪器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

(3)规定仪器设备使用的时间和地点,避免人为因素对仪器设备造成的损害。

(4)建立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和查询系统,及时记录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并做好归档工作。

四、责任与权利1.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工作责任由仪器设备管理部门负责。

2.负责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的第三方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保证其检定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仪器设备使用人员有义务按照规定使用和维护仪器设备,如有损坏造成的经济损失需要赔偿。

4.仪器设备管理部门有权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

五、监督与改善1.监督部门对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是针对一个组织、企业或实验室中各类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需求与管理而制定的一套规程和流程,旨在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合法性。

该管理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标准和准确度规定:制定明确的检定校准标准和准确度要求,以确保仪器设备的质量和准确性。

2. 仪器设备管理责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在仪器设备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

3. 仪器设备登记:建立和维护仪器设备档案,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购置日期、检定日期、校准日期等。

4. 检定校准计划:制定定期检定校准计划,包括检定周期、检定方式、检定机构等。

5. 检定校准过程:规定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流程,包括准备工作、实施步骤、数据处理和记录等。

6. 检定校准记录:建立完整的检定校准记录,包括检定校准结果、问题和异常情况的处理等。

7. 仪器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定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要求,包括清洁、校准、调试等。

8. 临时和紧急检定校准:规定临时和紧急情况下的检定校准处理措施和流程。

9. 售后服务管理:建立和维护与供应商的联系,跟踪仪器设备的售后服务,确保及时修理和更换。

10. 仪器设备报废处理:规定仪器设备报废的条件和程序,确保合规和环保。

通过遵守和执行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仪器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确保测试数据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从而为组织的发展和产品的质量提供保障。

医疗仪器设备校准与维修管理制度

医疗仪器设备校准与维修管理制度

医疗仪器设备校准与维护和修理管理制度一、前言医疗仪器设备是医院工作中不行或缺的紧要资源,为了确保医疗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订立本管理制度。

二、校准管理2.1 校准的目的和原则2.1.1 目的:校准医疗仪器设备,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2.1.2 原则:科学、规范、公平、公正。

2.2 校准周期和责任2.2.1 校准周期:依据医疗仪器设备的类型、厂家要求和使用频率确定校准周期。

2.2.2 责任:—医院管理部门负责订立校准计划,并进行监督和管理。

—医疗仪器设备科负责具体执行校准工作。

—科室负责医疗仪器设备的定期校准和报告。

2.3 校准方法和要求2.3.1 校准方法:依据医疗仪器设备的种类和厂家要求,采用合适的校准方法。

2.3.2 校准要求:校准过程中,必需符合以下要求:—必需由具备相应资质和技能的专业人员进行校准。

—在校准过程中,必需使用标准校准器具,并定期进行检验和校准。

—对于校准结果不符合要求的医疗仪器设备,必需及时进行维护和修理或更换。

2.4 校准记录和报告2.4.1 校准记录:校按时必需制作认真的校准记录,包含校准日期、校准人员、校准方法、校准结果等信息。

2.4.2 校准报告:校准完成后,必需向医院管理部门提交校准报告,报告内容包含校准结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等。

三、维护和修理管理3.1 维护和修理防备与计划3.1.1 维护和修理防备:医院管理部门要加强设备的维护管理,定期对医疗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防备性维护和修理,防止设备故障和损坏。

3.1.2 维护和修理计划:医院管理部门订立维护和修理计划,依据医疗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形、厂家建议和维护和修理保养手册,布置维护和修理工作的时间和方式。

3.2 维护和修理措施和要求3.2.1 维护和修理措施:维护和修理人员必需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依据设备故障的种类和程度,采取合适的维护和修理措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是一个组织内部用于确保仪器设备符合一定要求的一套规章制度。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目的和范围:- 明确本制度的目的和适用范围,包括所涵盖的仪器设备的种类和应用领域。

2. 总则:- 清晰说明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的原则和基本要求,包括法规、标准和规范要求等。

3. 职责和权限:- 确定各级组织和人员在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过程中的职责和权限,包括设备管理部门、检定、校准人员等。

4. 仪器设备登记:- 确定仪器设备的登记管理要求,包括设备名称、编号、型号、规格、制造商、购买日期等信息的记录。

5.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周期:- 确定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周期,根据仪器设备类型、使用环境和重要程度等因素确定。

6. 检定、校准计划:- 制定检定、校准计划,明确有关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时间、地点、方法和责任人。

7. 检定、校准程序:- 定义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的具体程序,包括检定、校准的方法、标准和要求。

8. 检定、校准记录:- 要求检定、校准人员按照规定的程序记录和保存检定、校准结果。

9. 异常处理:- 规定如何处理检定、校准结果超出规定要求、设备出现故障或非计划维修情况的处理方法。

10. 仪器设备处置:- 规定仪器设备报废、退役、丢失等处置程序和要求。

11. 监督和评估:- 规定对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的监督、评估和审核要求。

12. 法规和标准:- 列举适用的法规、标准和规范,并保持其及时更新。

以上只是一个大致的框架,具体的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可以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一、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的目的和意义1.目的:确保仪器设备和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合法性,满足质量管理和法律法规要求,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性和测试能力。

2.意义:(1)保证仪器设备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为产品质量控制和检测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2)保证仪器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生产线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提高仪器设备的测量和测试能力,满足产品设计和质量控制的要求。

(4)合法合规,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5)保护企业的经济利益,减少不必要的仪器设备维修和更换成本。

二、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仪器设备清单管理:建立完整的仪器设备台帐,包括各类仪器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原值、使用状况等信息,并定期更新和核对。

2.仪器设备检定计划与实施: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制定检定计划,明确检定周期、方法和标准,确保按时按标准进行检定工作,并及时处理检定不合格的仪器设备。

3.仪器设备校准管理:建立仪器设备的校准管理标准,明确校准的要求、方法和步骤,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校准,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精度和可靠性。

4.仪器设备维护与保养:制定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洁、校正、调整、更换耗材等,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性能稳定。

5.仪器设备使用和保管:明确仪器设备的使用规范和操作流程,建立仪器设备使用和保管制度,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监管和保护,防止损坏、丢失和滥用。

6.仪器设备定期检查与验证: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验证,包括检查设备工作状态和功能是否正常,验证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等,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合格检测。

7.仪器设备记录和档案管理:建立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维护、保养、检查和验证的记录和档案,包括仪器设备的使用记录、维修记录、校准报告等,方便日常管理和追溯。

8.仪器设备培训和管理人员资质:对仪器设备使用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仪器设备的操作技能和管理水平,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维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程序称为 [追溯] 。
CNLA
長度
( 公尺 )
質量
( 公斤 )
時間
(秒)
溫度
(克耳文)
電流
(安培)
光強度
(燭光)
物理量
(莫耳)
導出單位
如速度…
何谓仪器?何谓设备?
定义:
1.凡使用于检验、量测与测试的仪器设备(含测试软件))。 2.用于品质/特性判定或具有显示量测数据的仪器设备。
区别:
仪器:可单独或配合其他设备,用来作为量测或检验的装 置。 (重量较轻、 可搬移、机动性高)
仪器设备之校验管理规定
新购仪器校验管理流程 校验通知方式及催校(强制召回)系统 仪器搬运/储存规定 仪器校验周期订定原则 故障维修后,再经校验确认的流程 校验异常的品质追溯 校验标签的使用规定 免校的定义及标示 仪器设备的交互稽核校验 仪器设备的校验稽核办法
新 购 仪 器 校 验 管 理 流 程
外的校验人员至现场进行校验。
准确度:重复量测数次,量测平均值与标准值的差异。 精密度:重复量测数次,各量测值分布的差异。
(1) 代表准确又精密 (2) 代表不准确但精密 (3) 代表不准确也不精密
校验与量测的关系
校验(Calibration)
决定待测件〈仪器〉与 标准件的误差的所有量 下限 测行为。
误差值 误差值 误差值
上限 量测值
下限
上限 量测值
下限
上限 量测值
下限
校验周期订定原则
应考量之因素:
1.仪器设备特性/制造厂商之建议
2.作业量测精准度之需求
3.操作频度
4.作业环境条件
5.校验成本之考量
6.仪器偏差之趋势
校验周期订定方法:
1.工程直觉法
2.变动周期法
3.使用时间制定法 4.数据偏差分析法
解析度(Resolution) 准确度(Accuracy) 精密度(Precision) 校验允差界限(精度)


测 平
准均
值值
上限
准确度 精密度
校验允差界限
校验精度订定的原则
考量之因素:
. 根据作业量测精准度需求 .制造厂商的建议 .参考市场/业界同型仪器订定之校验精度
校验精度之基本订定原则:
仪器精度 ≦ 校验精度 ≦ 作业允许误差 ex: 仪器精度=±1℃,作业允许误差 =±2℃,


校驗室


使用單位
仪校稽核常见的缺失
▪ 校验有效期限过期 ▪ 校验允收项目与品质要求特性不符 ▪ 校验允收标准与品质要求特性不符 ▪ 内部校验人员无教育训练资料 ▪ 外部校验报告未与允收标准比对 ▪ 标签有没贴或掉落/校验记录不全 ▪ 未适当标明量测仪器之限制使用 ▪ 品质重要判断的量测设备未校验管制 ▪ 量测仪器的工作范围超出校验有效范围
新購儀器校驗管理辦法
閒置儀器活用

新購儀器校驗管理流程
YES
閒置儀器查詢
NO
開單請購
NG


OK
請購資料入電腦
辦理批退 更換新品
OK




通知採購 通知工務課
NG
通知儀器入廠 儀器確認
通知使用單位
NG
儀器資料建檔
校 領回

OK
儀器
投入生產
附件一
責任單位
使用單位
使用單位
單位主管
工務課


工務課
工務課
使用單位
设备:结合多种仪器与机构的量测与测试装置,统称为设 备。(重量重、不可或不适合搬移)
何谓校正?
定义:
将量具与标准件加以测试及调整,以了解其准确 度的行为,称为仪器校正。
区别:
校正:校正有调整动作。 校验:校验无调整动作。
仪器设备为什么要校验?
因应对商品国际化,量测标准必须统一 。 制程管理标准化,设备的误差必须管制且 维持在合理适当的范围。 仪器会因使用时间及环境因素而导致特性 衰退,因此必须定期实施『校验管理』, 以掌握仪器特性劣化的趋势。
免校之定义
免校之理由:
1.不直接影响品质: 2.指示动力状态的仪表: 3.不作量测或品质判定的仪器: 4.维修用的仪器: 5.有替代性的检查设备或管制点:
免校的识别:须贴示免校标签
仪器设备校验管理重点说明
5W
Who (人)
人员 教育训练/资格认证..
What (物) 设备 建档/编号管理/追溯/识别..
则 ±1℃ ≦ 校验精度 ≦ ±2℃
校验精度之表示方式
1.误差值: 仪器产生的偏差呈定值之变化, 不会随量测值大小而变化。 ex:± 5 mm、± 5 % R.H...
2.无差率: 仪器产生的偏差会随量测值大 小而变化。 ex:± 5 %...
3.误差值+误差率: ex:±(0.7℃± 1 %)...
仪器设备的校验方式
校验方式:
1.比对校验:以准确度高的仪器或标准件与待校件的校验
方式。
2.绝对校验:物理上的定律与特性所发展出来的原级标准
与待校件的校验方式。
送校方式:
1.内校:由厂内校验室进行的校验行为。 2.外校:将仪器送至厂外校验机构进行的校验行为。 3.现场邀校:仪器设备不能搬移或精密仪器须由厂内或厂
When (时) 时程 校验周期/计划/有效期限..
Where(地) 场所 认证/温湿度/照度/管理…
How (事) 规范 校验/作业规范/校正报告..
仪器设备管理资料建立
1.仪器名称 2.管理编号 3.资产编号 4.制造号码 5.使用单位 6.制造厂商 7.型 号 8.校验周期 9.有效周期
10.允收精度 11.校验履历 12.校验标准器 13.依据的校验规范 14.校验报告 15.校验场所/单位 16.环境温湿度 17.校验人员 18.校验判定
❖ 仪校基本观念介绍 ❖ 仪器设备校验管理重点说明 ❖ 仪校稽核常见缺失 ❖Q A
追溯(Traceability)之缘由
埃及金字塔建造过程中,每位工程师均有相同单 位的木尺,以便保持建造品质,但为确保木尺具 有相同尺寸,特以花岗岩制成一把标准尺存于王 室中,并要求工程人员必须定期与标准尺比对, 以维持工作尺的精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