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教学行为

合集下载

新课改下的教师教育行为

新课改下的教师教育行为

目录第六章第六节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2)一、本节学习要求 (2)1.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 (2)2.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的重建 (2)二、带着以上问题看书自学或者讨论,找到答案 (2)三、愿意的同学可以给同学们讲解答案,师生可以质疑、提问 (2)四、讲清楚了的问题老师总结或者口头测试检查效果,没有讲清楚的给予补充 (2)第七节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 (2)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学观 (2)(一)全面发展的教学观 (2)(二)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 (3)(三)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 (3)(三)学科与学生的关系 (4)(四)师生关系 (4)(五)教学目标:转变课程的功能 (4)(六)教学环境 (4)(七)教学组织形式 (4)(八)教学评价 (5)(九)教学效果 (5)第六章第六节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一、本节学习要求1.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2.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的重建二、带着以上问题看书自学或者讨论,找到答案三、愿意的同学可以给同学们讲解答案,师生可以质疑、提问四、讲清楚了的问题老师总结或者口头测试检查效果,没有讲清楚的给予补充第七节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学观(一)全面发展的教学观1、结论与过程的统一2、认知与情意的统一(1)传统教学:重结论、轻过程(重学会、轻会学),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它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

(2)新课程重结论,更重过程:强调探索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而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现状和反思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现状和反思

密性


学时不 多让学生 闭上 眼 睛想 一
想 用嘴去说一 ,
说呢 ? 因为对于 一
个人 来说空 间想象能力是必 不 可 少 的 , 不 要 因 为有 了直观 图像
和直观 的教 、 学具而使学生失 去直观 想象 、 抽象思 维训 练的机
会。 2 狭 隘 生 活 化— — 对 生 活 化 的 狭 隘 理 解 。 让 我 们 对 教 学 内容


冈为有 了§ : .
我们 的生 活才 变得如此 优美 . 运 用我们所 学 的数学 知识 能色 主
出美 的生 活 , 美 的世 界 , 不 知 不 觉 中让 学 生 触 摸 到 真 正 生 活 化 的
数学 。
3 片面 开 放性— — 混 淆 了 客观 的开 放性 与主 观 的不 确定 性 的
区 别 。 助 长 了 学生 诡 辩 的坏 习惯
低 了学生 思 维 的难度 。 但试 问一
下 我们的学生还有 多少机会进 .
行直观 想象 ,进行抽象思 维 的训 练呢 ? 数学新课程 标准 中明确指




们不

倡利

计算

演示


替学

的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来代
替学生对数学规 律 的探索。 ”
这一 点对于 几 何形体 的教学显 得 尤为 明显 , 一 提 到上 几 何
第6 卷 第5 期
V 0 1_ 6
No
5

读与 写杂志 R e a d a n d W rite P e r io d ic a l
2009 年 5 月 Ma v 2009

新课改视角下教师行为的转变

新课改视角下教师行为的转变

新课改视角下教师行为的转变摘要:新课改要求教师提升素质,更新观点,转变角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师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水平的关系。

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自主调查和探索。

教师也应该教会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这样,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相对应的变化。

关键词:一、在师生关系上,教师要善于尊重、赞赏学生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为了实现这个理念,教师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与尊严。

教师要学会尊重不同类型的学生,做到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教师心中一定要有“有差异而无差生”的理念,这是一切教育的基本观点,所以教师对待学生的差异,不能按自己固有的、理想的标准去衡量学生,更不能用统一标准要求学生。

事实上学生与学生之间不但年龄不一样,他们的心理发展也有差异。

即使同一年龄的学生,因为成长环境不一样,相互之间的差异也是客观存有的。

分析差异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基点,学生个体差异是教学的起点,也是课程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

教师要善于从差异出发,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合理使用差异,根据学生的差异确定相对应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差异表现在多方面,如智力水平有高低之分,成绩有优良中差之别,反应水平有快有慢,性格有内向也有外向,在兴趣爱好方面也不尽相同,再者就是学生各方面的水平也不尽相同。

总来说之,每一个学生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才能去发掘学生的优点。

给予他赞赏的目光。

丘吉尔说过:“你要别人具有怎样的优点,你就要怎样去赞美他。

实事求是而不是夸张的赞美,真诚的而不是虚伪的赞美,会使对方的行为更加规范。

”赏识,其实是一种提醒,一种暗示,一种激励。

有人发现,世界上任何一个伟人,都是在受到赞赏的时候做得比其他时候更好。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教学行为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教学行为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教学行为摘要:新课程理念贯彻及新课程实施几年来,广大学校和教师对此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新理念下的课堂十分注重学生的活动。

但是,由于对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理解上还不到位,可能会导致种种实践行为上的偏差。

不少教师误认为活动就是为了活跃课堂氛围和提高兴趣,于是一个活动接着一个活动,活动充斥整个课堂。

另外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有的教师不管内容,一味探究。

还有的课堂时间固定化,教学模式固定化,学生活动模式固定化,都难以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反思等方面简要分析了新课程下教师的教学行为。

关键词:新课程探究教学行为目前,高中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部分地区如火如荼地实施着,此次课程改革力度之大,内容之广,观念之新都是历次课程改革所没有的,新的教材,新的课程理念是课程的灵魂,能否成功的实施新课程,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把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变为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最终落实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育行为策略的全面创新之中。

因此,课堂教学不仅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而且是提高教学质量、实施新课程的重要环节。

这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设计突出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着眼于激发学生学习、促进学生成长、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钻研课标(大纲)、教材,弄清每项具体内容或知识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清主次,明确每节、章、单元课重点难点。

并使学生明确每节课着重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及其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要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点难点,尤其对某些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知识,抓住关键性问题认真分析研究,并及时强化训练,使学生透彻掌握并学会应用。

恰当选择教学媒体,确定课堂教学结构,关注学生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探究、合作中,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

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

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

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新课程下教师教学行为在三个方面的重要转变:(1) 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变;(2) 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转变;(3) 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向动态的研究者转变。

一、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现代教学论认为:教与学的本质属性是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这就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新条件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它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视为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主动建构学习意义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意义的建构者;另一方面要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应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应重点研究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研究学生,“以学论教”。

研究学生内在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间的关系,保证教学内容能适应并顺利地植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中;二是研究学习策略,实现有效的知识建构,通过研究学生认知策略和自我监控能力,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自我建构;三是研究合作交往,实现交往互动。

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意向,研究师生间、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交会互动的机制。

实现教师角色与行为转变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创设有利于学生活动交往的学习环境:一是设置问题情境。

在情境中制造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去组合、批判和澄清新旧知识的差异,解决“认知不平衡”,进而不断改善、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且在认知发展的同时,获得轻松、愉悦、成功的情感体验;二是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师生共创共生、合作交往、有利于意义建构的外部学习环境,支持、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活动”来促进新意义的生成。

新课改下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新课改下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新课改下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高中新课程的改革及实施至今已有几年,我在参与课改的实践中,一直思索如下一些问题。

为什么要改?怎么改?作为实施课改的教师应从思想到行动该有个怎么样的转变,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大家都知道,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学理念和行为已与时代发展对人的要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所以课改势在必行,这已是毋庸置疑的事了。

众所周知,任何新思想要从理论转化为现实,都必须通过实践来实现,同样,高中课程改革也必须借助教学实践来体现与实现,那么,做为处在课程改革最前沿的教师,该怎么实施新课程的教学,才能使之行之有效呢?这是每位教师都应该并且必须关注的问题。

在这里,我就以“新课程下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为主题,结合课改的相关理论和个人的教学实践,简要的与大家谈谈在实施高中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应该发生怎样的转变,才能有效的完成新课程的教学任务。

说句实话,在实施高中新课程的教学中,开始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不适应,常常捉襟见肘,顾此失彼,显得困难重重!不过,这也并不奇怪,万事开头难嘛!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是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习惯仍在作崇,所以说,要有效实施新课程,就必须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活动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自己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精英教育”等旧观念及在其指导下形成的教学行为习惯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重新确立起应知时代发展要求的“一切为了每位学生充分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并且把这种新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教育信念,自觉把它渗透到教学决策和教学行为中,通过具体的教学行为体现出来。

首先,由于教学目标是引领教学活动的航标灯,是教学的行动计划,所以,教学行为的转变,首先应该体现在制定教学目标的变化上,根据高中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和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所以,在制定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时,应毫不犹豫地摒弃原先的那种知识本位,技能本位的陈旧观念,自觉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使教学目标服从于、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全面发展,这样的教学目标,具体是通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而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通过适当的方法帮助学生主动获取基础知识,应用知识,并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具有并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进取心,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提高学习能力,包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好不,乐学的心态,在理解所学知识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新课程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要求

新课程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要求

联片教研伴我成长——创设有生命力的课堂小余坪学校张明省“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

长期以来,我们的许多课堂难于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活动的积极性,更不要说激发创意和不断探索的精神了。

因此构建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是实施新课程的本质要求。

(一)为学生发展进行教学设计即备课1.备基础这个基础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方法与能力基础、已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基础,也包括教师相关方面的相对基础,前者是强调教师要了解学生,后者则强调教师要了解自己,“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样方可做到师生双方在课堂上进行有效、高效的沟通。

2.备方法这里所说的备方法备的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它是建立在广泛、通透的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的。

只有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彻底深刻的发掘,才能彻底明了这个内容到底在借助哪些知识载体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提高哪方面的认识、进行哪方面的熏陶,从而敲定本节内容的生长点,找到教法和学法的落脚点。

在选择教法和学法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记住把握这样几个关键词语:“方法”、“使用”、“效果”、“目的”。

有些教师对选择教法和学法的原则并不做深入探讨,平时教学中只注重快节奏,而到做公开课时便为了选择教法而选择教法,但由于对其应用和把握没有充分积累和深刻理解,结果往往是流于形式、简单堆砌。

这样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就自然难以发生本质上的变化,教学效果难如所愿,究其原因:其一是教师的观念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变化所导致的肤浅。

其二就是由于教师在选择教法上没把握好“方法”、“使用”、“效果”、“目的”几个词之间的关系。

简言之,“效果”是近的,“目的”是远的,近的达不到远的就是空中楼阁;“方法”“使用”的好,自然“效果”就好,“效果”好“目的”就容易达到。

3.备设计在透彻地分析了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并做好相关方法的准备后,就要进行教学设计了。

在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应把握好三点:⑴ 不要一成不变的设计。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教学行为(精选3篇)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教学行为(精选3篇)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教学行为(精选3篇)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教学行为篇1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教学行为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会议的召开,对教育改革是个质的飞跃。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直接应用者,是新型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塑造者,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教师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也使我们面临巨大的挑战。

课程改革,需要一批有改革意识的教师来操作。

从理论上,以及实践上来看,教师本身的素养能否跟得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

教师在面临新课程改革时,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体系中蕴涵的思想,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接受各种教师培训外,还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

一、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代教学致力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其最大的特点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即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潜能,实现育人的功效。

传统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

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另外还要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

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二、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 叶圣陶说过,他并不称赞某老师讲课时有怎样的最高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

”一堂课究竟怎么上?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

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

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是不利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

比如常见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过多的讲解、分析和说明常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从教学观念上来看,教师仍然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担心学生读不懂课文,于是就包办代替,结果适得其反。

浅谈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浅谈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浅谈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依然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学改革成为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的主题。

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适应新课程理念是课程改革的关键。

改革旧的教育理念,真正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理念,是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

因为理念是行为的灵魂,教育理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理念中产生出来的。

其次,先进的教育理念要通过先雾里看花的教育行为体现出来。

教育理念的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行为的转变中进行。

理念不转变,行为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行为不转变,理念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负责教,学生只负责学。

教师的行为是教,是传递,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学生而方,教师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没有教师教的行为,学生的学就失去了方向,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

如果教师的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行为,是教师向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

老师是教学的主角、主宰者,学生跟着老师学,老师怎样教,教什么,都是由教师而定。

形成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写,学生抄的教学模式,课堂的“双边活动”变为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老师教会的,而不是自己学会的,更不用说会学。

教学共同体变为了教的单一体,学的独立性、创造性丧失了。

而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师生间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思想,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的共同发展。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学应充分体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教师的教学行为应该从只关注学生的学科知识、考试成绩的狭小空间中转变为:一、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转变教学行为的重要标志。

实施新课程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新要求

实施新课程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新要求

实施新课程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新要求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依靠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

因此,此次课改能否有效推进的关键,不仅在于能否全面更新广大教师的教学(课程)观念(包括课程目标观、课程内容观、课程结构观、课程资源观、课程实施观、课程评价观等),而且在于能否真正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使广大教师的教学素质和教学行为(包括角色扮演、策略谋划、操作落实、工作模式等)完全适应实施新课程的需要。

一、角色扮演上的新要求——教师要做学习者、发现者、赏识者;教师要做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教师要做研究者、反思者、创造者传统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极不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不仅表现为课程内容的施予者、教学过程的控制者、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表现为教师单独拥有绝对的权威,学生主要是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进行学习(实质上是片面地学习,如听课、练习、记忆、应试和接受评定等)。

在这种状态下学习,尽管强化了知识掌握,突出了技能训练,但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却是极不利的。

此次理念新颖、力度空前的课程改革,旨在消除或减少以往应试课程教学过于浓重的指令性色彩,解放课程实施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促进师生创造力的充分释放。

这就必然引发教师角色的历史性转换,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用新的理念来活化、创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其具体要求是:(一)教师要做学习者、发现者和赏识者。

现代社会发展迅猛、知识更新加快,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同时,现代的学生可以利用教学以外的各种途径获得知识信息,教师稍不留神其知识面就可能不如学生,这也要求教师要做到“学无止境”。

教师既要向书本学、网络学、社会学、名师学,更要向自己的学生学;教师与学生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这是一种观念,更需要行动。

教育是教育人、影响人、改变人、提升人的素质的事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与赏识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行为如何转变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行为如何转变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行为如何转变写作提纲一、教师在课改中的地位和作用,由过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师教学行为必须转变。

二、从理论和实践论述教师教学行为怎样转变?1、由重视知识的传递向重视学生的发展转变。

(1)、过去教师的教学行为没有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

(2)、教学要把学生作为主体。

(3)、新课改对教学的要求。

2、由统一规格的教育向差异性的教育转变。

(1)、统一规格的教育行不通了。

(2)、承认差异性教育。

(3)、差异性教育才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3、由重视教为中心向重视学为中心转变。

(1)、以教师为中心的危害。

(2)、以学生为中心是课改的要求。

(3)、重视学生学法的培养。

4、由重视教学结果向重视教学过程转变。

(1)、重视结果的危害。

(2)、学生构建知识过程的意义。

(3)、教会学生会学知识。

(4)、过程的重要性。

5、由单向教学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1)、在教学手段方面的转变。

(2)、在教学方式方面的转变。

(3)、在教学空间方面的转变。

6、由教师的居高临下向师生平等融洽关系转变。

(1)、造成师生关系不良的原因。

(2)、教师角色的转变。

(3)、教师应是怎样的角色。

(4)、建立师生平等融洽关系的意义。

四、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投身课改,为课改做贡献。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行为如何转变宜宾高县落润中学校杨儒龙准考证号:1501023024581599指导教师:莫华林内容提要:文章开头提出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为什么要转变?接着从理论和实践论述教师的行为要向六个方面转变:由重视知识的传递向重视学生发展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视教为中心向重视学为中心转变,由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由单向教学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由教师的居高临下向师生平等关系转变。

最后,教师教学行为要为新课程改革作贡献。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师行为转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和主力军,他们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变革将直接关系着课程改革的成败。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马尔康中学罗清志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课程开发者和课程实施者的教师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此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深刻变化,将反映在教师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的改变上。

新课程改革力求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向学生的生活回归等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凸现出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尊重课堂的生成性和开放性,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体等基本价值取向。

传统课堂教学观教学理论在实践特别是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中的表现,一般呈现出如下特征:1.完成认识性任务,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或唯一目的。

2.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是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

3.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

把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过程简括为特殊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课堂教学观的最根本缺陷。

从这个意义上讲,新课改背景下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是必然的。

因为一个教师尽管教同一门课,面对同一批学生,但他在每节课上所处的具体情况和经历的过程都并不相同,每一次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丰富而具体的综合。

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境中得到发挥,这些活的情境向教师的智慧与能力提出一系列的挑战: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实现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是改革的必然趋势。

笔者通过研修班的学习和自修自研,不断地改造自我,将新课改理念落实到课堂上,实现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

一、对师生关系的再认识---“师生平等的交往和对话”教学活动中普遍地存在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这种交往有不同于一般人际交往的地方,它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以人类的文明成果(课程)为中介的一种社会性相互作用。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行为的变化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行为的变化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行为的变化面对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和新课程改革全面启动,从“教学大纲”走向“课程标准”。

首先要求教师切实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思想观念是行为的先导。

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

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

作为教师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只有客观地,科学地、合理性地反思自己的角色,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

也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角色作用,才能充分理解新课程,保证新课程的有效事实。

传统的教师角色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已基本上不适应了,或者说是远远不够了。

在新课程的改革下,教师必须确立自己政治者、法律者和伦理者角色,建构者、组织者、开发者和创造者角色,设计者、研究者和实践者角色,合作者、交流者和指导者角色,促进者和评价者的角色,以及参与者、决策者和管理者角色等多元整合的教师角色,并能尽快适应它。

这是新课程改革要求,也就是新时代基础教育的要求。

它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前提。

一、作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政治者、法律者和伦理者的角色。

新课程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首要问题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学习动机的形成必须是建立在正确的价值观前提之下进行的。

“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系统观点。

起着行为取向、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尺度的作用。

表现为经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职业价值观、生活价值观、人生价值观等。

受到主体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社会地位、教育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是具体的、历史的。

”在新课程目标下的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教师必须重新审视并加强政治思想的教育,提高民主法律意识和崇高的道德观念、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克服盲目的教师权威和无视法律的行为。

反之,教师忽视政治思想和法律意识就谈不上德育教育和人格素质的提升,导致体罚学生的现象,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爱国之心,无视国家法律,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低下。

新课改提倡的有效教学行为

新课改提倡的有效教学行为

新课改提倡的有效教学行为根据新课改理念的要求,我们总结出新课改提倡的有效教学行为大致有尊重与欣赏、引导与帮助、创境与设疑、分层与异步、促进与应对、精讲与精练、整合与巧用、发展与开发、反馈与调控等。

尊重与赞赏新课改要求师生关系上的和谐,通过尊重与赞赏来实现。

要尊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对话中要民主、平等,即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浓浓的爱意,真诚的微笑,和蔼可亲地与学生平等地、民主地对话。

师生交流更多的是商量与切磋,补充与讨论,倾听与沟通,尊重与信任,平等与合作。

要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引导与帮助由于在新课改中教师角色转换,所以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在变化,在教学关系上,用“引导”与“帮助”的有效互动,来支撑学生的学习,使之实现有效教学。

新课改要求,引导不是主宰,要把表达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判断权交给学生,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把创新的机会让给学生。

帮助就是服务,帮助不能是包办。

创境与设疑在新课改有效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创设系列的情境,组织大量的刺激要素,以不同形式刺激学生与问题对话,强化学生对问题的观察,思维,记忆……,不断巩固学习成果。

教师要通过设疑,刺激学生对问题探索求知的欲望与热情。

通过问题的刺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设疑问题要体现目的性、启发性、趣味性、针对性、整体性和主体性等。

分层与异步新课改的有效教学主要指对全体学生教学有效,全体学生都有进步,实现有效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让原来的不平衡,逐步趋于平衡,这也是对有效教学的要求。

在学生之间具有明显差异的班级中,打破“齐步走”,提倡“异步行”。

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人成功的指导思想下,要协调教学目标和要求,将教学要求置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以达到各类学生产生接受效应,共振效应,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充分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教学行为
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会议的召开,对教育改革是个质的飞跃。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直接应用者,是新型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塑造者,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教师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也使我们面临巨大的挑战。

课程改革,需要一批有改革意识的教师来操作。

从理论上,以及实践上来看,教师本身的素养能否跟得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

教师在面临新课程改革时,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体系中蕴涵的思想,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接受各种教师培训外,还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

一、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代教学致力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其最大的特点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即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潜能,实现育人的功效。

传统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

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另外还要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

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
方式。

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二、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
叶圣陶说过,他并不称赞某老师讲课时有怎样的最高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

”一堂课究竟怎么上?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

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

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是不利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

比如常见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过多的讲解、分析和说明常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从教学观念上来看,教师仍然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担心学生读不懂课文,于是就包办代替,结果适得其反。

用现代教育思想来看,不仅要看“教”,而且要看“学”。

而且要从学生如何学这个基点上来看教师怎样教。

三、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
“重结果轻过程”这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弊端。

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

只注重结果的做法导致学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造成思维断层,降低了教学的质量。

如有的教师喜欢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并要求学生马上应用,甚至让学生
一开始就做变式题,出现严重“消化不良”,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

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上,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

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

四、从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转向个性化教学模式
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让每个学生,及其每个方面都要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

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是现行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这种“加工厂”般的学生生产模式不符合学生实际,且压抑了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导致现行课堂教学中的许多问题和矛盾的产生。

正如世界上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人海茫茫、教海无边,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不会找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去关注、去研究学生的个别差异,以便找到个性化教学的科学依据。

五、从教师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
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

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

师生之间显然是不平等的。

加之激烈的升学竞争,更导致师生矛盾加剧,造成了学生严重的
逆反心理,甚至形成情感对立。

这种状态下的教学,势必事倍功半。

新课程体系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

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

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

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换,由教学中的权威变成合作者,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可以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和对话的教学关系,也是未来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六、从评价模式的单一化转向评价模式的多元化
传统的教师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的惟一尺度,且具有甄别和选拔的“精英主义”功能倾向。

这压抑了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能,使他们成为应试教育下潜在的牺牲品。

真正的评价应该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

现代评价要求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逻辑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通过建立新的评价指标和改革评价方法,发展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诸如与人交往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等。

评价应充分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评价方式也要多样化,不仅要重视量的评价,还要注重质的评价,如现在流行
的档案袋评价方式、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方式等。

评价的功能要由侧重甄别筛选转向侧重学生的发展。

另外还要强调评价的真实性和情境性,不仅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更要注重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

在新课程体系下,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化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体现出崇高的师德,发挥育人的功能;培养学生掌握和利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帮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高。

总之,教师是教育的灵魂,课程是教育的核心,两者缺一不可。

只有两者的步伐一致,齐头并进,教育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飞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