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技术汇总
地基处理技术及施工要点
![地基处理技术及施工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ebbb1a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d.png)
地基处理技术及施工要点地基处理是建造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涉及到土壤的改良和加固,以确保建造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地基处理技术及其施工要点。
一、地基处理技术1. 压实法压实法是最常用的地基处理技术之一。
它通过施加压力,使土壤颗粒之间的空隙减少,从而增加土壤的密实度。
常见的压实法包括静压法和动压法。
静压法是利用静载荷或者自重来施加压力,使土壤颗粒密切罗列。
这种方法适合于较小的建造物或者地基较浅的情况。
动压法则是通过振动或者冲击来施加压力,可以用于处理较深的地基。
2. 土壤改良法土壤改良法是通过添加或者混合其他材料来改良原有土壤的性质。
常见的土壤改良材料包括石灰、水泥、砂土等。
这种方法可以改善土壤的强度、稳定性和排水性能。
例如,石灰可以与土壤中的黏土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增加土壤的稳定性。
水泥则可以与土壤中的水结合,形成坚硬的固体,提高土壤的强度。
砂土则可以填充土壤中的空隙,增加土壤的密实度。
3. 土壤加固法土壤加固法是通过增加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来加固地基。
常见的土壤加固方法包括钻孔灌注桩、挤密桩和土钉墙等。
钻孔灌注桩是将混凝土灌注到预先钻好的孔中,形成坚固的桩体。
挤密桩则是通过挤压土壤来增加土壤的密实度。
土钉墙则是在土壤中钻孔并插入钢筋,然后用混凝土或者其他材料加固,形成墙体。
二、地基处理施工要点1. 土壤勘察在进行地基处理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土壤勘察,了解土壤的性质和特点。
这可以通过取样和实验室测试来完成。
惟独了解土壤的情况,才干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技术。
2. 施工方法选择根据土壤的性质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
不同的施工方法适合于不同的土壤类型和地基条件。
在选择施工方法时,要考虑施工的效率、成本和可行性。
3. 施工质量控制地基处理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施工方法的正确执行,并进行必要的监测和检测。
例如,可以使用振动仪器来检测振动桩的振动频率和振幅,以确保施工质量。
地基处理方法汇总
![地基处理方法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efaae73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d9.png)
地基处理的各种方法的原理与适用条件汇总1.换填法换填法就是将基础底面以下不太深的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然后以质地坚硬、强度较高、性能稳定、具有抗侵蚀性的砂、碎石、卵石、素土、灰土、粉煤灰、矿渣等材料以及土工合成材料分层充填,并同时以人工或机械方法分层压、夯、振动,使之达到要求的密实度,成为良好的人工地基。
当地基软弱土层较薄,而且上部荷载不大时,也可直接以人工或机械方法(填料或不填料)进行表层压、夯、振动等密实处理,同样可取得换填加固地基的效果。
经过换填法处理的人工地基或垫层,可以把上部荷载扩散传至下面的下卧层,以满足上部建筑所需的地基承载力和减少沉降量的要求。
当垫层下面有较软土层时,也可以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和强度的提高。
适用条件:换填法适用于浅层地基处理,包括淤泥、淤泥质士、松散素填土、杂填土、已完成自重固结的软填土等地基处理以及暗塘、暗洪、暗沟等浅层处理和低洼区域的填筑。
换填法还适用于一些地域性特殊土的处理:用于膨胀土地基可消除地基上的胀缩作用,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基可消除黄土的湿陷性,用于山区地基可用于处理岩面倾斜、破碎、高低差,软硬不匀以及岩溶与土洞等.用于季节性冻土地基可消除冻胀力和防止冻胀损坏等。
2.排水固结法按照使用目的,排水固结法可以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沉降问题。
使地基的沉降在加载预压期间大部或基本完成,使建筑物在使用期间不致产生不利的沉降和沉降差。
(2)稳定问题。
加速地基土的抗剪强度的增长,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排水固结法原理:饱和软粘土地基在荷载的作用下,孔隙中的水被慢慢排出,孔隙体积慢慢地减小,地基发生固结变形,同时,随着超静水压力逐渐消散,有效应力逐渐提高,地基土的强度逐渐增长。
在荷载作用下,土层的固结过程就是超静孔隙水压力(简称孔隙水压力)消散和有效应力增加的过程。
如地基内某点的总应力增量为:△σ,有效应力增量为△σ′,孔隙水压力增量为△u ,则二者满足以下关系:△σ′= △σ-△u适用条件:海相、湖相以及河相沉积的软弱粘性土层,这种土层含水量大、压缩性高、强度低、透水性差且不少情况埋藏深厚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会产生相当大的沉降和沉降差,而且沉降的延续时间很长,有可能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常见地基处理方法
![常见地基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b55a332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f2.png)
常见地基处理方法
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挖土加固:将地基土挖掉一部分,再填充新的土材料,并加以加固,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2. 石灰处理:利用石灰对含有可塑性粘土的地基进行处理,使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抗水溶性的能力。
3. 钢板桩加固:将特殊形状的钢板桩嵌入地基土中,形成一个连续的墙壁,增加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4. 爆破加固:利用爆破技术对地基进行爆破处理,破坏地基土的结构,使其重新组合成较为坚实的土层。
5. 土层加固:在较松散的地基上铺设加固层,如混凝土板、砾石等,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
6. 地基加固桩基础:在地基下部预埋或挤压钢筋混凝土桩,通过桩与土互相依托的作用,去除地基土的可塑性和周边压力,使地基承载力大幅度提高。
7. 地基升降桩:利用液压驱动机械将管材或桩身加入地基之中,将其加固地基
处理。
这些地基处理方法具体应用取决于地基的性质、承载力要求和工程的具体情况。
一般情况下,需要经过工程勘察和设计师的分析,选取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
人工处理地基的方法有哪些
![人工处理地基的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ea51499f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c6.png)
人工处理地基的方法有哪些
人工处理地基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手工挖掘:使用铁锹、铲子等工具手工挖掘地基。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小规模的地基施工,但工作效率较低。
2. 机械挖掘:使用挖掘机等大型机械设备进行地基的挖掘。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规模地基工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3. 爆破法:在地基的挖掘中使用爆破技术,通过引爆炸药来破坏岩石或土壤。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但需要严格控制爆破过程,以防止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的影响。
4. 人工夯实法:使用夯实机械或人工锤等工具将土壤夯实。
这种方法适用于土壤松软、容易塌陷的地区,可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
5. 地基加固法:采取在地基中插入桩、灌注浆液等方式对地基进行加固。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基承载能力较低的情况,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以上是常见的人工处理地基的方法,具体选择何种方法应根据地质环境、工程规模、经济性等因素综合考虑。
地基处理技术
![地基处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8902166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99.png)
地基处理技术地基处理技术是建筑工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地基处理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地基沉降和不均匀沉降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技术,并探讨它们的优缺点。
一、加固地基加固地基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技术,它包括土方加固和地下水治理两个方面。
土方加固通常采用灌浆、加筋挤土、喷浆等方法,旨在提高土壤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地下水治理则是通过降低地下水位、加强地下水排水等手段控制地下水对土壤的影响,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
二、加固地基的优点和缺点加固地基的优点在于可以提高土壤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降低地基沉降的概率。
加固地基技术成熟,应用广泛,效果明显。
然而,加固地基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加固地基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加了工程成本。
其次,加固地基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施工和养护,工期较长,增加了工程周期。
最后,加固地基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土壤污染和地下水资源浪费等问题。
三、地基加固的案例分析下面我们以某高层建筑工程为例,介绍地基加固技术的应用。
在施工前,对该地块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和测试,发现土壤的承载力较低,需要进行地基加固。
施工方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采用了加筋挤土和注浆加固的技术。
通过在地基中设置钢筋和注入高强度水泥浆液,有效提高了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施工和养护,该建筑物的地基变得坚固可靠,顺利完成了工程。
四、其他地基处理技术除了加固地基外,还有其他一些地基处理技术可以用于不同的工程情况。
针对软弱地基,可以采用加固桩、预应力锚杆等技术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对于有机质较多的土壤,可以采用挖土换土、土壤改良等方法来改善土壤的性质。
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可以采用降低地下水位、加强排水等手段控制地下水对地基的影响。
五、总结地基处理技术对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介绍了加固地基的优缺点,并通过一个案例分析展示了地基加固技术的应用。
地基处理技术及应用
![地基处理技术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81e6731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51.png)
地基处理技术及应用地基处理技术是指通过对建筑地基土壤进行改造和加固,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的一系列技术方法。
在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能够有效解决地基承载力不足、土质松散等问题,确保建筑物安全稳定地建立在地面上。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地基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一、加固与加密技术加固与加密技术是地基处理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
它通过向地基中注入高强度的物质,如水泥浆、混凝土等,增加地基的密实度和强度。
这种技术应用广泛,特别适用于土质松散、承载力不足的地基,能够有效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二、挖槽加固技术挖槽加固技术是地基处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建筑物基础墙体周围存在松软土层的情况。
它通过在基础墙体周围挖槽,加固槽内土壤,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这种技术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可以有效减少基础沉降和变形。
三、排水处理技术排水处理技术是针对存在高含水量土壤的地基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法。
通过排除土壤内的多余水分,减少土壤的饱和度,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排水处理技术采用各种排水设施,如管道、渠道等,对土壤进行排水,以保证地基的干燥状态,防止土壤因过量含水而导致沉降和变形。
四、灌浆处理技术灌浆处理技术是一种将浆液灌注入地基土壤中来改善土壤性能的方法。
常用的灌浆材料包括水泥浆、化学浆等。
灌浆处理技术能够填充土壤空隙,增加土壤的密实度和强度,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这种技术适用于土壤层松散、容易下沉的地区,可以显著改善地基的地质条件。
五、加压注浆技术加压注浆技术是将浆液通过一定的压力注入地基土壤中,以改善土层性质、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的方法。
这种技术可以增加土壤的密实度和强度,提高地基的荷载传递能力。
加压注浆技术常用于处理多孔土、软弱土等地基问题,有效提高地基的工程质量。
六、冻结加固技术冻结加固技术是在土体中注入制冷剂,使土体内水分凝结成冰,形成冻结体,提高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的方法。
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含有大量可凍性水分的土层,如黏土层、淤泥层等。
地基与基础工程新技术实用手册
![地基与基础工程新技术实用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4b1d1a40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e9.png)
地基与基础工程新技术实用手册在建筑领域中,地基与基础工程是整个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耐久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基与基础工程领域也涌现出了一系列新技术,这些新技术为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等方面带来了显著的效益。
一、地基处理新技术1、强夯法强夯法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它通过重锤的自由落体对地基土进行强力夯实。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土的强度、降低压缩性,改善地基的抗震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地基土的性质和工程要求,合理选择夯锤重量、落距和夯击次数等参数。
2、高压喷射注浆法高压喷射注浆法是利用高压喷射流将水泥浆等固化剂与地基土搅拌混合,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稳定性的加固体。
该方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粉土、砂土等地基,能够有效地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止水效果。
3、水泥土搅拌法水泥土搅拌法是将水泥等固化剂与地基土通过搅拌机械搅拌均匀,使地基土硬结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水泥土桩。
这种方法施工简便、成本较低,常用于处理软土地基。
二、基础工程新技术1、桩基础新技术(1)灌注桩后压浆技术灌注桩后压浆技术是在灌注桩成桩后,通过预设的注浆管向桩侧和桩端注入水泥浆,以提高桩的承载力和减少桩的沉降。
该技术能够有效地改善灌注桩的承载性能,提高工程质量。
(2)预应力管桩技术预应力管桩具有强度高、施工速度快等优点。
近年来,随着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预应力管桩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基础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2、地下连续墙技术地下连续墙是在地下构筑的连续的钢筋混凝土墙,具有挡土、止水和承重等多种功能。
该技术适用于深基坑工程、地下停车场等大型地下工程,能够有效地保证施工安全和周边环境的稳定。
3、逆作法施工技术逆作法施工是先施工地下结构的顶板或中间楼层,然后自上而下进行地下结构的施工。
这种施工方法可以有效地缩短工期,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尤其适用于城市中心区的建筑工程。
三、地基与基础工程监测新技术1、自动化监测技术利用自动化监测设备,如全站仪、水准仪、测斜仪等,对地基与基础工程的变形、位移、应力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常用地基处理方法
![常用地基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91af8c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fa.png)
常用地基处理方法地基处理方法是建筑与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
它是指在建筑或桥梁等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地基进行改良和加固的一系列措施。
地基处理的目的是提高地基的承载力、稳定性和不均匀沉降性能,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长期稳定运行。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1.衬砌法衬砌法是指在低承载力地基上进行加固的一种方法。
在施工中,会先挖掘一定深度的土体,然后用混凝土或其他材料进行衬砌。
衬砌法可以增加地基的承载面积,减小地基的沉降和变形。
2.振冲法振冲法是一种通过振动设备使地基周围土体达到一定的松动状态,并利用挤出作用改善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振冲法能够改善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抗液化能力,提高地基承载力。
3.桩基法桩基法是地基处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在地基中打入桩来改善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桩的种类有很多,如钢筋混凝土桩、钻孔灌注桩等。
桩基法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下的地基处理。
4.地下连续墙法地下连续墙法是一种利用钢筋混凝土或水泥土浆墙对地基进行加固的方法。
通过挖掘地基周围的土体,然后在挖掘的坑中灌注水泥浆或混凝土,形成一道墙体。
地下连续墙法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5.预压法预压法是一种利用预先施加的荷载来提高地基承载能力的方法。
在施工中,会在地基上加上一定的压载荷,然后进行一段时间的静载,使地基逐渐沉降和回弹,从而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6.土石方平衡法土石方平衡法是一种通过移动或回填土石来平衡地基力学性质的方法。
在施工中,会根据地基的需要进行土方开挖或回填,使地基达到平衡状态。
土石方平衡法适用于土质变干湿、变沉实或变轻松的地基处理。
7.地下加压法地下加压法是一种利用地下水流动压力来改善地基稳定性的方法。
在施工中,会通过打孔、喷射水泥浆或其他材料,调整地下水位,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地基的地质条件、工程要求、经济成本等因素。
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可以选择组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地基处理方法总结范本(2篇)
![地基处理方法总结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43dd3c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c.png)
地基处理方法总结范本换土垫层法1机械碾压法:挖除浅层软弱图或不良土,分层碾压或夯实土,按回填的材料可分为砂(石)垫层、碎石垫层、粉煤灰垫层、干渣垫层、土(灰土、二灰)垫层等.它可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减小沉降量,消除或部分消除土的湿陷性和胀缩性,防止土的冻胀作用及改善土的抗液化性常用于基坑面积宽大开挖土方量较大的回填土方工程适用于处理浅层非饱和和软弱地基、湿陷性黄土地基、膨胀土地基、季节性冻土地基、素填土和杂填土地基简易可行,但仅限于浅层处理,一般不大于____m,对湿陷性黄土地基不大于____m;如遇地下水,对于重要工程,需有附加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干渣垫层、土(灰土、二灰)垫层等;它可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减小沉降量,消除或部分消除土的湿陷性和胀缩性,防止土的冻胀作用及改善土的抗液化性2重锤夯实法: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稍湿的粘性土、砂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以及分层填土地基3.平板振动法适用于处理非饱和无粘性土或粘粒含量少和透水性好的杂填土地基4.强夯挤淤法:采用边强夯、边填碎石、边挤淤的方法,在地基中形成碎石墩体它可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沉降适用于厚度较小的淤泥和淤泥质土地基。
应通过现场实验才能确定其适用性5.____法由于振动而使土体产生液化和变形,从而达到较大密实度,用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沉降适用于饱和净砂,非饱和但经常灌水饱和的砂、粉土和湿陷性黄土深层密实法1.强夯法利用强大的夯击能,迫使深层土液化和动力固结,使土体密实,用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消除土的湿陷性、胀缩性和液化性强夯置换是指将厚度小于____m的软弱土层,边夯边填碎石,形成深度为3-____m,直径为____m左右的碎石柱体,与周围土体形成复合基础适用于碎石土、砂土、素填土、杂填土、低饱和度的粉土和粘性土、和湿陷性黄土强夯置换适用于软弱土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容易保证、经处理____性质较为均匀,造价经济,适用于处理大面积场地施工时对周围有很大振动和噪音,不宜在闹市区施工需要有一套强夯设备(重锤、起重机)2.挤密法(碎石、砂石桩挤密法)(土、灰土、二灰桩挤密法)(石灰桩挤密法)利用挤密或振动使深层土密实,并在振动或挤密过程中,回填砂、砾石、碎石、土、灰土、二灰或石灰等,形成砂桩、碎石桩、土桩、灰土桩、二灰桩或石灰桩,与桩间土一起组成复合基础,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消除或部分消除土的湿陷性或液化性砂(砂石)桩挤密法、振动水冲法、干振碎石桩法,一般适用于杂填土和松散砂土,对于软土地基经试验证明加固有效时方可使用土桩、灰土桩、二灰桩挤密法一般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深度为5-____m 的湿陷性黄土和人工填土石灰桩适用于软弱粘性土和杂填土经振冲处理后地基土较为均匀,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容易保证、经处理____性质较为均匀,造价经济,适排水固结法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降水预压法电渗排水法通过布置垂直排水井,改善地基的排水条件,及采取加压、抽气、抽水和电渗等措施,以加速地基土的固结和强度增长,提高地基土的稳定性,并使沉降提前完成适用于处理厚度较大的饱和软土和冲积土地基,但对于厚的泥炭层要慎重对待需要有预压的时间和荷载条件,及土石方搬运机械对于真空预压,预压压力达80kpa不够时,可同时加上土石方堆载,真空泵需长时间抽气,耗电较大降水预压法无需堆载,效果取决于降低水位的深度,需长时间抽水,耗电较大加筋法加筋土、土锚、土钉、锚定板在人工填土的路堤或挡墙内铺设土工合成材料、钢带、钢条、尼龙绳或玻璃纤维作为拉筋,或在软弱土层上设置树根桩或碎石桩等,使这种人工复合土体,可承受抗拉、抗压、抗剪和抗弯作用,用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和增加地基稳定性加筋土适用于人工填土的路堤和挡墙结构。
地基处理的七种方法
![地基处理的七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94f508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ee.png)
地基处理的七种方法地基处理是指对地基进行改良和加固,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地基处理的七种常见方法。
1. 土石方加固。
土石方加固是指对地基土石方进行挖掘、填筑和夯实,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基土质较松,承载能力较低的情况,通过挖掘和填筑来提高地基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
2. 地基灌浆。
地基灌浆是指在地基内部注入水泥浆或其他硬化材料,以填充土壤空隙,提高地基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基土质较松,承载能力较低的情况,通过灌浆来加固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 预应力加固。
预应力加固是指在地基内部设置预应力钢筋,通过预应力作用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基承载能力要求较高的情况,通过预应力加固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4. 地基搅拌桩。
地基搅拌桩是指利用搅拌桩机在地基内部进行搅拌,将土石混合成桩状,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基土质较松,承载能力较低的情况,通过搅拌桩来加固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5. 地基加固梁。
地基加固梁是指在地基表面设置加固梁,通过加固梁的刚度和强度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基表面承载能力要求较高的情况,通过加固梁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6. 地基换填。
地基换填是指对地基进行挖掘,将原有土石方换填成新的土石方,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基土质较差,承载能力较低的情况,通过换填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7. 地基加固板。
地基加固板是指在地基表面设置加固板,通过加固板的刚度和强度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基表面承载能力要求较高的情况,通过加固板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以上就是地基处理的七种常见方法,不同的地基情况需要采用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以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地基常见的处理方法
![地基常见的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3915f6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47.png)
地基常见的处理方法
1、换填法:当建筑物基础下的持力层比较软弱、不能满足上部结构荷载对地基的要求时,常采用换土垫层来处理软弱地基。
2、预压法:预压法是一种有效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该方法的实质是,在建筑物或者是构筑物建造前,可以先在拟建场地上施加或分级施加与其相当的荷载,使土体中孔隙水排出,孔隙体积变小,土体密实,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
3、强夯法:强夯法是用几十吨重锤从高处落下,反复多次夯击地面,对地基进行强力夯实。
4、振冲法:振冲法是振动水冲击法的简称,按不同土类可分为振冲置换法和振冲密实法两类。
5、深层搅拌法:深层搅拌法系利用水泥或其它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在地基中将水泥和土体强制拌和,使软弱土硬结成整体,形成具有水稳性和足够强度的水泥土桩或地下连续墙,处理深度可达8~12m。
6、砂石桩法:振动沉管砂石桩是振动沉管砂桩和振动沉管碎石桩的简称。
7、土或灰土挤密桩法:土桩及灰土桩是利用沉管、冲击或爆扩等方法在地基中挤土成孔,然后向孔内夯填素土或灰土成桩。
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50cdcc5f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0a.png)
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哪些地基处理是指对地基进行改良或加固,以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工程技术。
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建筑物的性质和要求、经济效益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
1. 土体加固。
土体加固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改善土体的工程性质。
常用的土体加固方法包括土石方加固、土体振实和土体固化等。
土石方加固是指通过填筑或挖掘土石方的方式改变地基土的性质,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土体振实是指利用振动机械对土体进行振实作用,增加土体的密实度。
土体固化则是通过化学药剂对土体进行处理,使土体固化成坚硬的土石体。
2. 桩基处理。
桩基处理是指在地基内安装桩基,通过桩基与地基土互相作用来改善地基的承载性能。
桩基处理包括灌注桩、钻孔灌注桩、静压桩等。
灌注桩是指在地基中钻孔后灌注混凝土形成桩体,通过桩体与土体的摩擦力和端阻力来承担建筑物的荷载。
钻孔灌注桩是在地基中预先钻孔后再注入混凝土形成桩体,静压桩则是通过液压静压机械将桩体压入地基土中。
3. 地基排水。
地基排水是指通过排水设施或排水工程来改善地基土的排水性能,减少地基土的水分含量,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常见的地基排水方法包括排水沟、排水管网、地基加压排水等。
排水沟是指在地基表面开挖排水沟,将地基水分导流至外部水体。
排水管网则是通过设置排水管道将地基内部的水分排出。
地基加压排水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向地基注入压力水,将地基内部的水分排出。
4. 地基加固。
地基加固是指通过添加外部材料或结构来加固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地基加固方法包括地基加筋、地基加固板、地基加固梁等。
地基加筋是指在地基土中加入钢筋或其他增强材料,以增加地基的抗压能力。
地基加固板和地基加固梁则是通过在地基表面设置加固板或加固梁,增加地基的承载面积和承载能力。
综上所述,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土体加固、桩基处理、地基排水和地基加固等多种方式。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工程地质条件和建筑要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14种地基处理方法效果作用以及适用范围
![14种地基处理方法效果作用以及适用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81c21bcc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ac.png)
14种地基处理方法效果作用以及适用范围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垫层法、强夯法、砂石桩法、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预压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柱锤冲扩桩法、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等。
1、换填垫层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
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防止冻胀和消除膨胀土的胀缩。
2、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
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软-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在设计前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处理效果。
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主要用来提高土的强度,减少压缩性,改善土体抵抗振动液化能力和消除土的湿陷性。
对饱和粘性土宜结合堆载预压法和垂直排水法使用。
3、砂石桩法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降低压缩性,也可用于处理可液化地基。
对饱和粘土地基上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也可采用砂石桩置换处理,使砂石桩与软粘土构成复合地基,加速软土的排水固结,提高地基承载力。
4 、振冲法分加填料和不加填料两种。
加填料的通常称为振冲碎石桩法。
振冲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粉土、粉质粘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
对于处理不排水抗剪强度不小于20kbra的粘性土和饱和黄土地基,应在施工前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不加填料振冲加密适用于处理粘粒含量不大于10%的中、粗砂地基。
振冲碎石桩主要用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量,还可用来提高土坡的抗滑稳定性或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
5 、水泥土搅拌法分为浆液深层搅拌法(简称湿法)和粉体喷搅法(简称干法)。
水泥土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
不宜用于处理泥炭土、塑性指数大于25的粘土、地下水具有腐蚀性以及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基。
地基处理方法总结_
![地基处理方法总结_](https://img.taocdn.com/s3/m/f2b59495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e.png)
地基处理方法总结_地基处理方法是指在建筑工程中,为了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抵抗沉降和侧移的能力以及抵抗地面液化等作用,需要采用一系列措施对地基进行处理,并使其达到规定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的工程技术措施。
对于地基处理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处理地基:一、土工织物加筏式改良法土工织物加筏式改良法是一种利用土工织物加筏进行地基加固的方法。
土工织物是一种用于增强土体或隔离土体的材料,加筏是指利用预制的筏板进行地基加固。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沉降较大、土地胶质较差、不宜采用其他方法的地区。
优点是施工方便,成本低,可与其他地基加固方法相结合。
缺点是需要进行大量的土方工程,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二、预压桩法预压桩法是一种通过预压桩的方法来提高土体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打预制的预压桩进行加固,使土体形成稳定的桩-土互作用体系。
预压桩法的优点是施工难度较低、土方工程量较小、可靠性高、适用范围广。
缺点是需要进行大量的预制桩工程,成本较高。
三、高压灌浆法高压灌浆法是一种利用高压水泥浆对土体进行加固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土质松软、易受水侵蚀的地区。
在土体中注入高压水泥浆后,通过化学反应把土体与水泥浆固化在一起。
高压灌浆法的优点是成本低、对现场环境影响较小。
缺点是施工过程中需要耐心细致,容易造成固化不均匀、拱起等缺陷。
四、加固梁法加固梁法主要是通过将预制的加固梁嵌入土体中进行地基加固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土层深、土体软、不易进行其他方法的地区。
加固梁法的优点是施工方便、灵活性高、适用性广。
缺点是需要进行大量的预制梁工程,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地质条件、现场施工条件、工程经济性等多方面因素。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使用。
地基处理的七种方法
![地基处理的七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24c54f8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32.png)
地基处理的七种方法
1. 硬化加固法:通过加入各种硬化材料,使土壤变得更加牢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2. 深基础法:在土壤深处开挖一定深度的洞,填充混凝土或其它材料,使其成为一种新的地基,从而增加地基的承载力。
3. 压密加固法:通过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土壤中的孔隙变小,土层紧密排列,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4. 土钉加固法:在地基周边或基坑边缘设置一定数量的土钉,与地面混凝土体形成一体化结构,从而增加地基的稳定性。
5. 地下连续墙法:在地基周围挖掘一定深度的槽,并在槽中浇筑混凝土,形成一道连续的墙壁,从而增强地基的抗震性能和承载力。
6. 地震隔离技术:在地基或建筑内设置隔离装置,能够吸收地震的能量,减少建筑物的振动,防止地震损毁。
7. 地基增强技术:采用聚合物材料等新型材料,在地基中注入液体或粉末,与土壤反应生成新型固体,使地基坚硬稳定,提高地基承载力。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c1b87d3c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8f.png)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哪些
1. 压实法:通过使用大型振动设备,将土壤压实以增加承载力和稳定性。
2. 挖土法:通过对不稳定或松散的土壤进行挖掘、清除和替换,以提供稳定基底。
3. 排土法:在地基区域内将松散土壤排除,并用更稳定的土壤填充。
4. 土石方法:使用压缩和密封土石填料来填充地基,以增加强度和稳定性。
5. 地脚法:在地基底部加入混凝土地脚来增加支撑力和稳定性。
6. 钻孔灌注桩法:在地基中钻孔并灌注混凝土,以增加承载力和稳定性。
7. 预应力法:通过将钢束或钢筋预应力到混凝土中,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8. 地下连续墙法:将混凝土墙或钢板桩设置在地基中以提供支撑和稳定。
9. 地基加固网法:使用地基加固网将松散的土壤固定在一起以提供支撑和加强。
10. 地基加固加宽法:在地基上的表面添加混凝土或增强材料
来加强地基并分散荷载。
建筑知识:建筑中地基处理技术
![建筑知识:建筑中地基处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16faced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18.png)
建筑知识:建筑中地基处理技术地基处理技术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指通过不同的方法对土层进行改造,使其能够承受建筑物的重量和荷载,并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建筑工程中,如果地基处理不到位,会导致建筑物出现不稳定、下沉或者倾斜等问题,甚至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因此地基处理技术至关重要。
地基处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挖土填充法挖土填充法是地基处理中应用广泛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挖去原有的土层,再用填充土进行加固,以提高地基的承重能力。
这种方法的实施需要考虑填充土的质量、泛水性、密实程度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填充土的质量和工程效果。
二、灌浆加固法灌浆加固法是通过注入水泥浆、沥青浆等材料,使土壤与浆料相互结合,从而提高土壤的支撑能力。
常用的灌浆方式有单管灌浆、双管灌浆、注浆桩等。
与挖土填充法相比,灌浆加固法相对更加精细,适用于地基不稳定、地下水位高等复杂情况的处理。
三、复合地基处理法复合地基处理法是将多项地基处理方法进行综合,构成一种综合性的地基处理技术。
该方法会根据土壤类型、地下水位、地形条件等多种因素,选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组合,从而达到最佳的地基处理效果。
这种方法对于土壤性质复杂、地形复杂的地区,尤为适用。
四、钢板桩加固法钢板桩加固法是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技术。
该方法使用钢板桩逐层深入地下,使其固定于土壤中,从而提高土壤的支撑力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在道路、桥梁等工程中应用较多。
综合来看,不同地基处理方法在不同的场合下有各自的优劣,因此在实施地基处理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重地基处理的质量控制,以确保工程质量。
在实践中,需要精心设计、严格施工监管,从而确保地基处理的效果和质量,最终实现建筑物的稳定、使用寿命的延长和安全性的保障。
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
![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7b38e91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ab.png)
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地基处理技术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涉及到对地基土壤的加固和处理,以确保建筑物的坚固稳定。
本文将介绍在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地基处理技术,包括土体改良、地基加固和灌浆技术。
一、土体改良技术土体改良技术是指通过添加材料或改变土壤的结构和性质来提高土壤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土体改良方法包括混凝土搅拌桩、灰土法和石灰土法。
1.混凝土搅拌桩混凝土搅拌桩是将水泥、砂、石料和水直接注入地下,与原有土壤搅拌混合形成搅拌桩,从而改善地基的承载性能。
搅拌桩的直径和间距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满足工程的要求。
2.灰土法灰土法是将石灰作为改良材料与土壤混合,通过化学反应和物理改变来提高土壤的性质。
石灰能够与土壤中的粘土矿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较为稳定的结构,并减少土壤的塑性指数和液限。
灰土法适用于含有高含水量或高塑性土壤的地基。
3.石灰土法石灰土法是将石灰作为改良材料与土壤混合,通过石灰碳化和固结反应来提高土壤的性质。
石灰土法能够改变土壤的粒间结构,增加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尤其适用于黏性土或高塑性土壤。
二、地基加固技术地基加固技术是指通过加固措施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用的地基加固方法包括岩石锚固、地下连续墙和预应力锚杆。
1.岩石锚固岩石锚固是利用锚杆将建筑物的力传递到岩石或深层土体中,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
锚杆通常由钢筋和注浆剂组成,通过钻孔、注浆和固结过程来实现岩石与建筑物之间的连接。
2.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是将钢筋混凝土墙板嵌入地下,以分隔和加固土体,提供较大的抗侧推力和支撑作用。
地下连续墙可以通过挖掘或打靶方式进行施工,适用于土壤侧向稳定性较差或需要提供水平支撑力的地基。
3.预应力锚杆预应力锚杆是在地基中预先装置的钢筋,通过锚固和张拉过程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预应力锚杆可以通过单股或多股钢筋组成,通过张拉设备施加预压力,使地基产生正向有效应力,从而增加地基的强度。
三、灌浆技术灌浆技术是指在地基处理过程中向土体或岩石中灌注特定的材料,使其形成填充物或结构体,起到加固和加强作用。
地基基础处理技术总结
![地基基础处理技术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da378d8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be.png)
地基基础处理技术总结地基基础处理技术,那可真是个有趣又超级重要的事儿呢!一、地基基础处理技术是啥。
地基就像是房子的脚,要是脚不稳,房子肯定要出大问题。
地基基础处理技术就是一系列让这个“脚”变得又稳又可靠的方法啦。
你想啊,咱们盖房子可不能随随便便找个地儿就动工,得先看看地底下是啥情况。
有的地儿土质软得像棉花糖一样,那房子往上一盖,不就陷下去啦。
所以就得用各种技术来把地基整得结结实实的。
二、常见的地基基础处理技术。
1. 换填法。
这就好比是给地基换双好鞋子。
如果原来的土不好,就把它挖掉,换上好的土或者其他材料,像砂石啥的。
这样地基就能承受更大的重量啦。
比如说我老家有个小房子,原来那块地的土可松了,一踩一个坑。
后来建筑师傅就用了换填法,把松松的土换成了压实的砂石,现在那小房子稳稳当当的,这么多年都没出过啥问题。
2. 强夯法。
这个方法可霸气了。
就像是用大拳头把地基狠狠地捶打一番,让它变得紧实。
大机器把很重的夯锤高高举起,然后重重地砸下去,一下又一下。
这样能把地基里的土颗粒挤得更紧密,地基的强度就大大提高了。
我之前在一个建筑工地上看到这个操作,那夯锤砸下去的时候,地面都跟着抖三抖,感觉就像在给大地做一场超级按摩呢。
3. 桩基础。
这就像是给房子的脚装上一根根坚实的柱子。
桩可以打到很深的地下,穿过那些软的土层,到达坚硬的持力层。
有了这些桩的支撑,房子就不怕地基不稳了。
我在城市里看到那些高楼大厦,基本上都用了桩基础。
就像那些参天大树一样,根扎得深,才能站得稳。
而且桩基础还分好多种呢,像灌注桩、预制桩之类的,各有各的优点。
灌注桩是在现场直接往地下灌混凝土,就像是在地里种了一根混凝土柱子;预制桩则是在工厂里做好,再运到工地打下去,就像插根大钉子一样。
三、地基基础处理技术的选择。
选择哪种地基基础处理技术可不能瞎选。
得考虑好多因素呢。
首先就是地质情况啦,如果是软土地基,可能换填法或者桩基础比较合适;如果是砂土比较多的地基,强夯法可能效果会很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腰三角形:
一般民用建筑
基础边缘夯击宽度: 设计处理深度的1/2~1/3,不小于3m。
2、夯击点间距
一般: 5~8m。根据土质与设计处理深度变化
夯击次数与遍数
强夯法
1、夯击次数
夯击次数应按照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 并且应该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对于这等夯击能) ; 夯坑周围不应该发生过大土体竖向压缩量最大,而侧向位移量最 小为原 则。一般为4~10击。
强夯法
单位夯击能量:
e E/ A
e—单位夯击能量(kN.m/m2); A—被夯击场地面积(m2);
对粗颗粒土e取1000~3000kN.m/m2;细颗粒土e取1500~4000 kN.m/m2; 夯锤重一般10~25吨;落距一般 8~20米。
夯击点布置
强夯法
1、总体布置夯点位置布置
正方形、等边三角形: 大面积基础
H K M h
M—夯锤重量(10kN); h—夯锤落距(m); K—修正系数,粘性土取0.5,砂性土取0.7,黄土取0.35~0.5
有效加固深度
强夯法
根据照强夯能量按进行下表进行预估
单击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m)
单击夯击能 (kN.m)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碎石土、砂土
换填法
b' b (0 ~ 0.26)z b' b (0.6 ~ 1.0)z b' b (1.6 ~ 2.0)z
绪论
设计值的计算
f fk b (b 3) d o (d 0.5)
f:地基承载力设计值,kPa: fk: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Pa; γ:基础底部以下土的天然容重,地下水位以下用浮容重,kN/m3; γo:基础底部以上土的加权平均容重,kN/m3;地下水位以下用浮容重,kN/m3; η到b,;ηd:相应于基础宽度和埋置深度的承载力修正系数,按土类不同可查表得 b:基础宽度,m。宽度小于3m按3m计算;大于6m按6m计算; d:基础埋深,m。
换填材料 z/b
中、粗砂、砾石、卵 石、碎石
粘性土和粉土 (8<Ip<14)
0.25
20
6
>=0.50
30
23
注:当时z/b<0.25,除灰土取θ=30o外,其余材料θ=0; 当0.25<z/b<0.5时,θ可由内插法求得。
换填法
灰土
30
垫层宽度 b '
计算值
b ' b 2ztg
经验参考值
fk 200kPa 120kPa fk 200kPa fk 120kPa
5.0~6.0 6.0~7.0 7.0~8.0 8.0~9.0 9.0~9.5 9.5~10.0
粉土、粘性土及湿陷 性黄土 4.0~5.0 5.0~6.0 6.0~7.0 7.0~8.0 8.0~8.5 8.5~9.0
夯锤重量M和落距h
总夯击能量:
EM h n
E—总夯击能量(kN.m); n—总夯击次数;
换填法施工
换填法
一、施工方法 1. 碾压法; 2. 夯实法; 3. 振动压实法
二、垫层材料 砂、砂石垫层 素土垫层 粉煤灰垫层 干渣垫层
强夯
强夯法
方法:
强夯(Heavy Tamping):通过重锤(8~30吨) 利用一定 的落差(8~20米) ,对地基施加很大的冲击能,以达到地基 加固的目的。
应用范围 应用地层: 砂土、碎石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土、湿陷性 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 应用工程: 工业与民用建筑、仓库、储油罐、公路与铁路、 机场跑道以及码头等设施的地基处理
换填法
把基础底面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地基土挖除,然后回填以 工程性能好的土,压密后作为地基持力层。
换填法
换填法(Replacement Method)
作用
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基础沉降量;加速软土的固结排 水; 防止地基冻胀;减少地基的湿陷和胀、缩
应用范围
1.土层: 淤泥、湿陷性黄土、膨胀土、杂填土、冻土等
条形基础:
pz
b p co
b 2ztg
矩形基础:
pz
lb p co b 2ztg l 2ztg
p:基础底面压力设计值(kPa); σco: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标准值(kPa); b:基础底面宽度(m);
l:矩形基础底面长度(m);
θ:垫层压力扩散角。
返回
压力扩散角θ(单位:度)
软弱地基类型
1、淤泥和淤泥质土 2、松沙 3、充填土 4、杂填土 5、泥炭土 6、湿陷性黄土 7、冻土
绪论
地基处理方法
换填: 强夯: 桩基: 深层搅拌: 高压旋喷: 注浆: 排水固结: 加筋技术: 托换技术: 其它
绪论
地基处理目的与意义
提高地基强度 减少地基变形 降低地基渗透性 避免地基液化 其他
2.建筑物基础: 中、小型建筑物为主
3.深度: 一般3米以下。
垫层材料
中粗砂、卵石、砾石、素土、灰土、矿渣
垫层设计
一、垫层厚度 二、垫层宽度
换填法
垫层厚度(z)
换填法
垫层厚度计算可采用基础作用在软弱下卧层的附加应力计算公式
pz pcz fz
pz: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压力设计值(kPa); pcz:垫层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标准值(kPa); fz:垫层底面处土层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kPa)
地基处理 的设计程序
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 地基处理的范围、指标
天然地层条件
地基处理的方法、原理 过去应用的经验
机具设备、材料条件
处理方案可行性研究 提出多种可行方案
技术、经济、进度比较 可靠性、环保要求
初步确定地基处理方案
必要时进行小型现场试验, 补充调查
地基处理施工设计
绪论
换填法(Replacement Method):
2、夯击遍数与间隔
遍数:夯击一般采用2~3遍。 间隔:取决于空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对于砂土,一般
2~4min,对于粘性土,一般2~4周。
垫层铺设
强夯法
作用:扩散夯击能、增强地下水位与地表面距离、支承起重设备。 材料:砂、砾石、碎石。 厚度:0.5~2.0 m。
加固机理
动力密实:
非饱和→→→饱和
动力固结:
降低含水量; 排水固结(强度提高); 结构破坏(渗透性增强); 触变恢复(强度恢复);
振动液化:
强夯法
动力固结模型
强夯法
设计计算
一、有效加固深度 二、夯锤重量和落距 三、夯击点布置 四、夯击次数与遍数 五、垫层铺设
有效加固深度
强夯法
单击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H可按下式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