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能耗统计的几点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能耗统计的几点思考
牛红兵
一、能源统计现状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建立能源统计,成立了专门的能源统计机构,设置了能源的基本统计指标并开始编制我国的能源平衡表。到20世纪90年代初,从国家到地方,建立了适应当时需要的相对完善的统计机构和统计指标体系。随着我国能源供应形势的逐步好转和几次大的统计改革与调整,能源统计工作有所削弱,但能源消耗统计制度及网络还是基本建立,重点工业能源消耗单位己被纳入重点监测范围,能源统计数据也能较准确地反映重点耗能单位的能耗水平、结构及趋势,为科学制定节能降耗政策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1能源消耗统计逐步受到重视。随着能源问题被社会各界关注程度的提高。能源消耗统计也正逐步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提出建立“单位GDP综合能耗公告制度”、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家发改委制定《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国家经贸委出台《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l各省、市、地区也试图在节能降耗上做出大文章。各种“节约能源办法”、“节能降耗目标”、“加强能耗监测”等文件规定层出不穷。就专业层面讲。能源统计已经不再是一个附属于大工业统计下的“小专业”了。而是被高度重视的相对独立的重点“专业”,各地也相继成立“能源处”、“能源办”等专门从事能源宏观监测管理工作的机构。
2能源消耗统计制度及网络已基本建立。企业是能源消耗的最基层单位。工业企业又是能源消耗的重要产业。能源消费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做好能源消耗统计是工业企业了解生产状况、进行技术改造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对全社会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因此能源消耗统计要从企业基础工作抓起。现有的能源消耗统计制度己对能耗主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了基层报表制度,统计网络基本建立,为及时、准确地采集能源消耗数据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3重点工业能源消耗单位已被纳入重点监测范围。在能源消耗主体行业中,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村等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费占整个工业终端消费的70%以上,因此,中国高耗能行业消耗了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50%左右。科学地反映高耗能行业的综合能耗,促进节能降耗,对提高全社会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GDP能耗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能源消耗统计制度除了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纳入到统计范围之外,对于高能耗行业年能耗在5000吨标准煤的单位)又进行了重点2B踪监测,用统计数据有力地反映出重点耗能单位的能耗水平、结构及趋势,为科学制定节能降耗政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二、能源统计存在的问题
1统计范围不全。仅统计工业能耗,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非工业企业、政府及住户能耗无法反映,就工业行业而言,仅统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只反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情况,规模以下能耗无法反映。全社会综合能耗统计目前尚
不健全,单位GDP综合能耗尚无法较准确地计算。
2统计调查体系不健全。能耗涉及全社会各个方面,涉及到消费者和供应者。从消费者角度看。除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外的其他行业能耗统计体系尚未建立:从供应者角度看。除了供电部门能够反映主要行业电力消费情况外。煤、油等主要能源的调入、调出、消费行业分布等统计体系还不健全。可靠的能源基础数据体系有益于政府的宏观决策。机构改革之前。各部委均有相应的节能机构以及地方节能管理机构。在能源基础数据的收集、分析方面具备比较奸的条件。但机构改革以后,过去的一套节能管理体系相应取消或弱化,影响了能源基础数据的获取,也缺乏对能源基础数据的客观分析。能源项目具有投资大、周期性长的特点,能源基础数据的不可靠、忽高忽低都会影响能源决策、能源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3统计服务职能难以正常发挥。能源统计报表,缺乏全面系统的能源分布结构和使用结构,能源整体统计不清,制约能源分析工作的开展。从目前社会消费情况看:能源种类较多,分一次能源中的原煤、石油、天然气等;二次能源中的电力、热力、焦炭、煤气及石油加工转换产品等,能源统计报表既没有全社会消费情况,也没有分行业的消费情况,以及单独某一能源的消费情况。如:汽油、柴油在一个地区总体消费状况,煤炭的消费结构,电力的使用方向等。由于可供使用数据不全,缺乏完整性,难以为各级政府和决策部门提供准确的能源统计资料,难以为指导经济工作和能源供给提供科学的依据;由于缺乏这种全面系统的统计数据,不能顺利开展能源对经济
产生的成果和趋势分析,不能为各级政府、决策部门和社会各界提供有效的服务。能源统计不能体现出其存在的价值。
4统计报表时效性差。能源统计报表上报时间滞后,与工业报表时间有差别,分析工业生产经营、能源消耗、生产成本及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情况时,达不到全面系统的目的。一是工业统计与能源统计管理体制不顺,虽然在一个工业企业调查搜集资料,但和工业报表时间不同步,同分析企业效益情况脱节;二是统计方法和技术手段落后。造成统计信息不灵。不能形成有效服务。
5能源统计机构不健全。就能源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来讲,能源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多数市县政府统计部门没有专门的能源统计机构。特别是石油、煤炭等经销部门和商业企业。经过改革、改组、转制。规范完整的统计机构己被削弱。社会消费能源情况也无法统计。
6统计力量比较薄弱。基层企业基本上无专职的统计人员,一般由材料会计或仓库保管员代为统计。人员不固定。变动比较频繁。市县(市、区)负责能源统计人员多为兼职,绝大多数县(市、区)是半个人在从事能源统计工作。
三、对改进能源统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1 改革能源统计调查制度,完善能耗统计调查体系。建立全社会能源统计制度,针对不同调查对象,采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等多种手段,搜集全社会能源消耗统计资料,核算分行业综合能耗数据。一是完善能源供应统计调查体系,建立包括中石化、中石油、
各煤炭供应企业等在内的能源销售去向定期统计报表制度。二是建立能源效率水平监测体系,尽快建立主要耗能产品单耗监测指标,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和行业的2B踪监测工作。三是建立能源统计监测机制,与国际能源统计接轨,完善能源统计指标体系,统一计算方法,统计口径、计量单位,结合《节约能源注》建立能源监测统计,制定能源统计监测发展纲要。实施对耗能在一定规模的高能耗企业监测。并逐步对全社会用能进行监测。
2 细化统计内容,丰富能耗统计信息。能源统计作为一门具有专业性、独立性的统计,应通过细化统计内容、优化统计结果,来反映全社会综合能耗的总量、水平、结构等信息。以满足社会各界对能源信息的新需求。一是扩大统计范围。首先扩大能源季报的统计范围。将目前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逐步扩大到耗能在一定规模的工业企业。其次是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进行分组统计。扩大统计指标和范围。统计指标更加详细。既能满足上报专业统计部门的需要,也能服务于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三是根据能源品种的使用性质,分部门、分行业统计消费总量,了解和掌握国民经济对能源的需求。
3 加强综合统计与行业统计相接合,实现信息共享。综合能源统计内容全面,而电力、煤炭、石油等行业统计内容详细,尤其对能源在一个地区内流入、流出统计更加准确。综合统计部门要多向各行业通报能源总体状况,行业统计部门要及时向综合统计部门提供详细信息,充分实现互通有无、信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