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7讲 科学观-PPT课件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科学观-科学的性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

《自然辩证法》科学观-科学的性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
• 享普尔:桥梁原理。理论包括内部原理和桥梁原理。 • 内部原理阐明理论及定律所需要的那些基本实体与过程。 • 桥梁原理指明理论所设想的过程如何联系于我们已知的经验现象,从而使理论可以 说明、预言或逆断这些现象。
规律的功能
• 解释功能 • 解释:从规律推出已有的事实。 • 科学的解释用于说明事件为什么发生。 • 没有给出一个规律,就不能给出一种解释。事实解释是伪装的规
–科学是人对自然的能动认识和反映关系。
2、科学知识的特点
•所谓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是人们在实践中对 客观事物的认识,它存储于各种媒体之上,交往 于人与人之间,活动于人的思维之中。 •科学知识是人类最为宝贵的成果,它与其它知识 之间即有联系又有区别。
• (1)科学知识的特点
• 客观真理性:科学的研究对象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正确的科学 知识总是在一定范围内与客观事实一致。
• 实践检验:从客观性的角度对假说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 确证或证实:(((H∧C)→E)∧E)→H • 证伪:(((H∧C)→E)∧E)→H
科学理论的功能
• 解释功能 • 预见功能 • 生题功能
三、科学价值
1.价值与科学价值 2.科学的内在价值 3.科学的社会价值
科学价值中立说 科学负载价值说


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

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空间
然 科
应用科学
科学、应用光学、电子学、应用 化学、医药科学、环境科学、农

业科学、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

弹性力学、固体力学

系 结 构
农业工程学、矿山工程学、冶金 学、工程力学、水利工程学、土 木建筑工程学、机械工程学、化

自然辩证法概论PPT课件

自然辩证法概论PPT课件
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六章 科学理论的创立
关于科学,除了了解科学的本质外,还要进 一步了解科学理论是怎样创立的、有什么规 律的问题。
19世纪,新的科学理论体系层出不穷,引起 人们对科学理论创立问题的兴趣,进行了一 些研究,提出了关于科学理论创立的观点 (赫姆霍茨、彭家勒、阿达姆等)。
第一节 科学理论的创立
第二节 科学理论的实验检验
实验检验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对假说的推论进行经 验的验证。
一般的检验过程:由假说逻辑地推演出若干可以 直接检验的推论,然后与观察到的实验结果进行 比较对照。
一、对应规则与检验蕴含
对应规则:是指把描述不可直接观察对象的抽象 概念,与可直接观察的经验材料联系起来的一种特 殊的规则,规定把理论应用于现象的实验程序, 目的是赋予理论概念以经验内容。
检验蕴含:指的是由假说(全称命题)逻辑的推 出的推论(单称命题)。
二、确证、否证、证实
检验蕴含与经验一致;(决定不了理论的最终命 运)
检验蕴含与经验不一致;(能够决定理论的最终 命运)
全部检验蕴含被确证。(能证实理论,但不是绝 对意义上的证实。)
三、判决性实验
判决性实验是指:
要求:研究中要对对象进行系统的历史考察,掌握 历史发展的丰富的内容,同时不能局限于历史,要 进行逻辑分析、综合。
第七章 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
科学理论创立后,要经过同行的评价和检验,之 后才能成为人类共同体的精神财富。
第一节 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 所谓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指的是科学共同体对
3、独立性。(公理、公设彼此独立,不能相互 推导,即简单性)
2、抽象到具体的方法
人扪对客观事物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存在 自身的内在逻辑机制:

自然辩证法ppt课件

自然辩证法ppt课件
面对全球性挑战,自然辩证法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促进各国在共同发展中实现合 作共赢。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与价值
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培养辩证思维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通过学习自然辩证法,可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认识自然界和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为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
自然辩证法对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义
自然辩证法揭示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指导。
自然辩证法强调自然界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要求我们在可持续发展中注重经济、社 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自然辩证法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 的思想基础。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 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 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 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 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科学的方法
科学的方法是观察、实验、推理和 验证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获取科 学知识和解决科学问题的有效手段 。
科学的价值
科学具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推 动社会进步的价值,是人类文明发 展的重要动力。
自然观与科学观的关系
自然观对科学观的影响
01
自然观是科学观的基础和前提,不同的自然观会导致不同的科
学的思维方法,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02
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自然辩证法概论PPT

自然辩证法概论PPT
02
星云假说——天文学,康德(Kant)德 国,1755;拉普拉斯(Laplace),法国,1796:第一个科学的关于太阳系起源的学说,是从哥白尼以来天文学取得的最大进步,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把辩证法带入了天文学和自然科学。
人工合成尿素——化学,维勒,德国,1828:从氰、氰酸银、氰酸和氨水、NH4CI等无机原料按不同途径都可合成同一有机物尿素。这证明尿素和氰酸铵皆由同样的碳、氢、氧、氮组成,打破了有机物和无机物、生命和非生命的界限。
地球地层渐变假说——地质学,赖尔(Lyell),英国,1830:地面的变化是由各种自然力的缓慢作用造成的。把理性和辩证法带进了地质学。
细胞学说——生物学,施莱登(Schleiden),德国,1838;施旺(Schwann),德国,1839:宣布了动物界和植物界不可逾越的界限的消失,揭示了动植物结构上的统一性,阐明了有机体分化发展的规律,使“机体产生、成长和构造的秘密被揭开了,从前不可理解的奇迹,现在已经表现为一个过程。”(恩格斯)
从孤立到系统、从静态(存在)到动态(演化)
(二)基本思想
&存在科学(不存在时间之矢)——牛顿力学(相对论)与演化科学(存在时间之矢)——热力学(及生物进化论、系统科学)的矛盾:
1
自然界有无时间箭头(时间之矢)?
2
自然界的时间之矢射向何方?
02
&热力学(退化的时间之矢)与生物进化论(进化的时间之矢)的矛盾:
第三次危机——集合论悖论(罗素悖论,1902):一个由不属于自身的集合所构成的集合属不属于自身?
01
结论:S属于S当且仅当S不属于S。
02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前540—480):“火”是万物的本原。“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形象地体现了万物流转、无物常住、永恒变化。他是第一个把自然的本质了解为过程的人。列宁称他为辩证法的奠基人。

自然辩证法概论PPT

自然辩证法概论PPT

自然界的演化
总结词
自然界的演化是指自然界中的事物和现 象在时间上经历着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VS
详细描述
自然界的演化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内容之 一。它揭示了自然界中一切事物和现象都 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这些变化 和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表现为从低级到 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演化是 自然界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过程,也是 自然界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过程。
自然辩证法概论
contents
目录
• 自然观 • 科学观 • 技术观 •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01 自然观
自然界的物质性
总结词
自然界的物质性是指自然界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具有客观实在性。
详细描述
自然界的物质性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之一。它强调自然界的存在和变化是不 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具有客观实在性。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不 同表现形态,它们按照客观规律发展变化,不受人的主观意志影响。
感谢您的观看
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
科技与文化融合
科技的发展能够推动文化创新,丰富文化表现形 式和传播方式。
科技与教育融合
科技的应用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培养更多 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科技与艺术融合
科技的应用能够拓展艺术创作和表现形式,丰富 人们的审美体验和ING
科学知识的革命式发展
在某些情况下,科学知识的发展会出 现革命性的变化,新的理论或观念会 彻底颠覆原有的理论体系,推动科学 知识向前发展。
03 技术观
技术的发展
技术的起源
技术发展的动力
技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和改 造,是人们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 而创造的方法和工具。
技术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人类对生 产效率和生活品质的追求,同时科技 进步和社会需求也是推动技术发展的 重要因素。

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7讲 科学观[精]

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7讲 科学观[精]

2019/11/14
第7讲---科学观
3/92
科学science基本上是指自然科学,它就是关 于自然的系统化的知识,其结果不带有任何 个人的感情色彩,结论具有客观性。典型的 自然科学有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 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以数学和实验作为最基 本要求,而且要求实验具有可重复性。
数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其区别在于实验和观 察。
2019/11/14
第7讲---科学观
17/92
第二节 科学的哲学研究
一、科学哲学与科学 1、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目前,对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理解主要存在着 以下三中观点:
2019/11/14
第7讲---科学观
18/92
A 科学与哲学二者无涉
认为科学并没有涉及哲学看来比较重要的问题,二 者之间的关系是“井水不犯河水”,“老死不相往 来”。
2019/11/14
第7讲---科学观
13/92
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表现在研究自然的过程中,崇尚数 学论证和逻辑推理,对事物的规律性及事物 之间的因果性坚信不疑,而且,坚信自然秩 序和规律是可理解的。
2019/11/14
第7讲---科学观
14/92
实证精神:
实证精神是一种崇尚实验的求实精神,它强 调观察实验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认为科学 事实是科学认识的基础,并强调科学认识的 检验必须以科学事实为依据。
2019/11/14
第7讲---科学观
2/92
科学的本质是指人类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是关于客观世界的理论知识体系。
科学作为知识体系,属于认识范畴,是科学 认识活动的最终成果;
随着科学的发展,这种传统观念已不足反映 科学的本质特征。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的观 念,只是体现了“科学作为社会发展的一般 精神成果”。

2024版自然辨证法(共22张PPT)

2024版自然辨证法(共22张PPT)

自然辨证法(共22张PPT)•自然辨证法概述•自然观与科学观•自然辨证法的基本原理•自然辨证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自然辨证法与科学方法论的关系•自然辨证法的现实意义与价值目录CONTENTS01自然辨证法概述自然辨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

自然辨证法以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社会论为其研究内容。

自然辨证法不仅研究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而且研究人对自然界的认识——自然科学的辩证法。

古代朴素自然观古希腊哲学家探讨世界的本原问题,形成朴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自然观。

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16-17世纪,自然科学得到迅速发展,科学家们以分析的方法研究自然界,形成形而上学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提供了科学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自然辨证法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研究对象自然辨证法以自然界、科学、技术及其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

研究任务揭示自然界的本质和一般规律,探讨科学认识的方法论问题,阐述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02自然观与科学观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是构成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基本要素。

自然界的运动性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自然界的规律性自然界中的运动变化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这些规律是自然界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科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科学是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各种现象及其规律的认识和反映,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

科学是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过程科学以实验为基础,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手段不断探索未知领域,追求真理。

科学具有客观性、可验证性和可重复性科学结论必须是客观的,不受个人主观意识的影响;同时科学结论必须是可验证的,可以通过实验或观察得到验证;此外,科学结论还必须是可重复的,即在相同条件下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

2024版年度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件

2024版年度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件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件
2024/2/3
1
目录
2024/2/3
• 自然辩证法概述 • 自然观与科学方法论 •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 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 科技伦理与科技安全
2
01
自然辩证法概述
2024/2/3
3
自然辩证法的定义与内涵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 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 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 的作用的科学。
通过人才培养,加强国际 科技交流与合作,提高我 国在国际科技领域的地位 和影响力。
2024/2/3
17
当代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挑战与对策
2024/2/3
01
国际竞争压力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科技竞争日益激烈, 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2
人才流失问题
部分优秀科技人才流失到国外或其他行业,对科 技创新和人才培养造成了一定影响。
科学方法论是研究科学认识活动的规律、特点和方法的学问,其基本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实证性原则、系统性 原则等。
方法
科学方法论的方法主要包括观察、实验、归纳、演绎、类比、假说等,这些方法在科学认识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 用。
2024/2/3
9
自然观与科学方法论的内在联系
2024/2/3
自然观是科学方法论的基础
2024/2/3
24
06
科技伦理与科技安全
2024/2/3
25
科技伦理的基本原则与规范
尊重生命和人权
科技活动应尊重人的 尊严和权利,保障人 类生命安全和健康。
公正与公平
科技资源的分配和科 技成果的享受应公正、 公平,避免利益冲突

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七讲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七讲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第二节 科学技术与经济增长
一、科学技术与经济增长的历史经验
1. 英国 : 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2. 德国 :19 世纪末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3. 美国 :20 世纪取得经济霸主的地位 4. 日本:战后迅速崛起 5. 亚洲 “ 四小龙 ”: 东亚奇迹 6. 走向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
三、科学技术的政治文明功能
(一)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变化 (二)科学技术与社会管理的进步 (三)科学技术与决策的民主化源自三、科学技术的政治文明功能
(一)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变化 1. 科学技术与三大差别 2. 科学技术与社会分层 3. 科学技术与世界格局
三、科学技术的政治文明功能
4.在国际贸易结构中技术贸易 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1)非实物形态的贸易比重相对提高. (2)技术贸易与专利贸易已相对独立. (3)技术优势在国际分工中占主导地位.
一.科学技术的物质文明功能
(二)提高社会生活的质量 所谓社会生活质量 , 主要是指一个国家
居民实际享受到的社会发展成果的状况和 程度;也可以把它看做是人们对生活满意 程度的全面评价 , 包括日常生活的舒适、 愉快、 安全和方便等。
(二)科学技术与社会管理的进步 1. 科学技术与网络管理 2. 科学技术与 " 电子政府 "
“ 电子政府 ” 的内容
◆ 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从网络上获取信息 ,
包括机构内部的工作流信息和从机构外部获取的 业务信息;
◆ 政府机构的信息放到网络上 , 供社会了解
和使用 , 即政务公开;
◆ 政府事务在网络上与社会公众的互动处理 .
第二节 科学技术与经济增长
二、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PPT课件

自然辩证法PPT课件
物主义) 交叉科学(科技哲学)
自然辩证法导论
▪ 二、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1、科学地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需要 2、探索中国科技的现代化发展战略 和发展规律的需要 3、提高哲学素养的需要 4、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5、提高科技意识的需要
爱 因 斯

钱 学 森
第一章、人类自然观的演变
▪ 一、古代科学技术与朴素的自然观
论” (2)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是其必不可
少的物质前提
第二章、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3)调整社会关系,建立合理的社会 制度
(4)和谐发展:人类共同的责任 (5)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6)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循环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五大统筹: 资源——产品——废弃物 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
第一章、人类自然观的演变
▪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 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 ▪ 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 ▪ 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 ▪ 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 ▪ 生态系统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系统
第二章、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 一、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
1、人和自然的关系 人对自然的受动性,人对自然的能动性, 实践是人和自然对象性关系的纽带。 ▪ 2、人的新进化和自然界的人化 ▪ 3、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 人化自然是人类观测所及从而能够感知其 信息的那部分自然界。
组成,各系统间通过交换物质、能量和信 息而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多维多层次的网 络。
第一章、人类自然观的演变
▪ 系统自然观从不同的侧面表明世界是 由许多中间层次组成的整体,揭示了 各种系统内部的横向联系,系统与环 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普遍规律。
▪ 系统自然观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的演 化问题,丰富了我们关于物质层次、 类型、演化形式的哲学认识。

自然辩证法ppt

自然辩证法ppt

自然辩证法概述1.1本学科历史渊源❿西方自然哲学发展的产物3辩证法哲学在古希腊时期已经创立,强调运动发展变化,思想素材丰富3黑格尔唯心辩证法博大精深,是马列哲学的直接来源3马恩共同创建马主义哲学.:.恩格斯撰写《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辩证法)基本思想.列宁撰写《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发展自然辩证法1.2学科体系构造❿体系构成3“四大块”--自然观、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科技观、科技政策❿学科定位3属于马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高度相关,是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主导学说❿与现代科技的关系3各有侧重、双向互动、相辅相成、与时俱进1.3自然辩证法在中国❿年发展历程起伏跌宕,与当代中国科技事业联袂而行3新文化运动中,掀起科学、民主思潮330年代自然辩证法传入中国,国统区和延安都有传播350年代以后苏联,自然辩证法成为显学,成为中国科技政策基石3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自然辩证法的重大发展1.4学习本课程的意义❿亦实亦虚,政策说明和思想认知作用3实用价值(学分、文凭)3科学思维和科学工作原则3了解科学社会化和社会科学化的内在依据3认识国情民意,感受中国发展趋势3化解科学与人文隔阂,为科学生涯的增添情趣本章学习要点❿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定位、体系构造、与科技学科的关系❿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发展及历史渊源,与现代中国的联袂变化2.马恩创立自然辩证法硕士生自然辩证法课程2.1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❿古希腊朴素辩证法3核心观念是运动变化和对立统一,把自然界当作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力图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这个统一”3思维特征是,缺少科学实验和分析,带有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质。

只是直观地勾画了整个自然界的轮廓,不能说明构成自然界总画面的各个细节2.2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❿中国古代自然哲学自成一派,与古希腊哲学异曲同工3中国古代自然观萌生于商周时期,确立在春秋战国时代3讲求"物我一体、天人合一",注重意会体悟。

自然辩证法课件ppt课件

自然辩证法课件ppt课件
使世界永恒运动的哲学论断变为经验的自然科学事实对形而上学自然观给予了致命的打击为新自然观的产生奠定了最坚固的基石恩格斯的总结和概括意义细胞学说两位德国生物学家先后提出了植物细胞学说和适用于整个生物界的细胞学说实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揭示了不同生物间的内在联系对形而上学自然观再一次给予了重大打击1839年施莱登发表关于植物起源的资料1840年施旺发表关于动植物的结构与生长类似性的显微镜研究
2
自然科学与哲学
《反杜林论》旧序— —《论辩证法》、《
自然科学与哲学
自然科学中的神灵世
界》
3
辩证法
《辩证法》
[辩证法]
论述了自然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哲学为科学研 究提供了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研究者把握了正确 的哲学思维,就能加速科研进程,少走弯路,避免 犯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错误。
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由三大规律和五对范 畴(形式与内容、原因与结果、偶然与必然、可能 性与现实性、本质与现象)组成。
第二节 古代科技成果与方法论成就
一、数学成果与方法论成就
人们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发明了技术、积累 了经验,同时运用和完善了一系列方法,包括比较与分类、归 纳与演绎、实验方法、解析方法。在古希腊时代,成就最丰富 的还是数学方法。成果是暂时的,方法是永恒的
毕达哥拉斯学派: 运用比较和分类方法对数进行分类,如:完全数、友爱数
苏格拉底发展了两种具体的演绎方法:助产法和佯谬法
(1)助产法:不直接给出答案,而通过引导,让提问者自己 得出答案。苏格拉底遭人以“不敬神灵”的名义起诉,在法 院门口向占卜者游叙弗伦请教“何为虔敬”,最终在助产法 下让游叙弗伦不得不借故离开。 (2)佯谬法(归谬法):从某一前提出发,经过严谨的逻辑 推理或者数学计算得出的结论与事实或公认的理论不符,从 而驳倒假设的前提。

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7讲 科学观

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7讲 科学观

2020/4/23
第7讲---科学观
4/92
二、 科学的性质
❖ 1.科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
❖ 科学属于知识范畴,但科学只是知识的一部 分,是知识的较高状态。局部的经验、行家 的判断等零碎的知识还不是科学。
18世纪,哲学家康德提出了科学是一种知识系 统的见解。
黑格尔认为科学是系统化的知识,指出:“一 堆知识的集聚,并不能构成科学。”
2020/4/23
第7讲---科学观
31/92
逻辑实证主义的逻辑困难
❖ 首先是证实的逻辑困难:科学规律所使用的陈述是 一个全称陈述。由于一个全称陈述不可能还原为有 限个单称陈述的合取,所以有限个单称陈述的证实 不意味着一个全称陈述的证实--即穆勒的关于归纳 的合理性问题
❖ 另一方面,像占星术、宗教经验之类的体系,因为 它们并不难搜罗到成百上千次证实的经验,根据可 证实原则,就不得不承认它们的科学性。
2020/4/23
第7讲---科学观
13/92
❖ 理性精神:
❖ 理性精神表现在研究自然的过程中,崇尚数 学论证和逻辑推理,对事物的规律性及事物 之间的因果性坚信不疑,而且,坚信自然秩 序和规律是可理解的。
2020/4/23
第7讲---科学观
14/92
❖ 实证精神:
❖ 实证精神是一种崇尚实验的求实精神,它强 调观察实验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认为科学 事实是科学认识的基础,并强调科学认识的 检验必须以科学事实为依据。
2020/4/23
第7讲---科学观
23/92
科学哲学与科学的区别
科学 哲学 科学 2自02然0/4界/23
学科
主题
研究方式
科学的一般哲 研究思考科学 反思的、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讲 科学观
科学的涵义与性质 科学精神 科学的哲学研究 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 科学与伪科学的对立 科学的社会运行

2019/2/19 第7讲---科学观 1/92
第一节 科学的涵义与性质
一、 科学的涵义 拉丁语词Scientia(Scire,学或问)就其最广 泛的意义来说,是学问或知识的意思。但英 语词“science”却是natural science(自然 科学)的简称,虽然最接近的德语对应词 Wissenchaft仍然是包括一切有系统的学问, 不但包括我们所谓的science(科学),而且 包括历史,语言学及哲学。

2019/2/19
第7讲---科学观
17/92
第二节 科学的哲学研究
一、科学哲学与科学 1、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2019/2/19
第7讲---科学观
15/92
有条理的怀疑与批判精神: 怀疑和批判精神反对迷信,反对盲从权威, 不轻信书本,只相信理性和事实;主张科学 无教条,认为在事实和理性的基础上对现存 的一切知识都可以进行批评和辩护。

2019/2/19
第7讲---科学观
16/92
创新精神: 科学要被完全证实和完全证伪都是非常困难 的。科学要不断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敢于 超越自己、否定自己。创新精神主张科学无 禁区和要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心,提倡自由探 索和自由创造,努力揭示自然的规律性。

2019/2/19 第7讲---科学观 5/92


2.科学是产生知识的实践活动 保加利亚学者伏尔科夫强调说:“科学的本质,不 在于认识已有的真理,而在于探索真理。”“科学 本身不是知识,而是生产知识的社会活动,即是一 种科学生产。” 科学知识体系是以精确的概念、定理和假说等理论 形式进行表达的,并且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通 过独特的社会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7讲---科学观 9/92
2/19
5.一种生产力 科学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 邓小平于1988年指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 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 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是潜在的生产力。

2019/2/19 第7讲---科学观 10/92

2019/2/19 第7讲---科学观 4/92
二、 科学的性质
1.科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 科学属于知识范畴,但科学只是知识的一部 分,是知识的较高状态。局部的经验、行家 的判断等零碎的知识还不是科学。 18世纪,哲学家康德提出了科学是一种知识系 统的见解。 黑格尔认为科学是系统化的知识,指出:“一 堆知识的集聚,并不能构成科学。”

2019/2/19 第7讲---科学观 13/92
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表现在研究自然的过程中,崇尚数 学论证和逻辑推理,对事物的规律性及事物 之间的因果性坚信不疑,而且,坚信自然秩 序和规律是可理解的。

2019/2/19
第7讲---科学观
14/92
实证精神: 实证精神是一种崇尚实验的求实精神,它强 调观察实验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认为科学 事实是科学认识的基础,并强调科学认识的 检验必须以科学事实为依据。

4. 科学是一种方法 同科学本身一样,科学方法也有个不断生长的过程, 因而无从给予定义。在科学建制中,科学家从事科 学职业,需要一整套思维和操作规则,有程序性的, 也有指导性的,称之为科学方法。科学家遵循和运 用这套方法取得科学成果。 在历史上,英国哲学家培根最早认识到科学方法是 科学本质特征。他说,“科学就在于用理性方法去 整理感性材料”。
6. 科学还是一种文化 这是从人类文明史的视角,指出科学既是知 识生产又是精神的创造,它是人类文化中最 活跃的一个组成部分—科学文化。强调考察 科学的文化本质与价值。

2019/2/19
第7讲---科学观
11/92
三、 科学精神

从科学的涵义及科学方法的特征可以提升科 学的精神价值,这就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 是人类要科学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 的一套价值观念和规则,一旦形成后,它就 支配和统率科学活动。
第7讲---科学观 6/92
2019/2/19
3.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所谓科学的社会建制(social institution), 是指科学事业成为社会构成中的一个相对独 立的社会部门和职业部类的一种社会现象。 它从科学家的社会角色、科学专业、科学共 同体及其活动规范等方面反映了科学与社会 的关系。科学家的所作所为,就成为科学的 一种简单的定义。
2019/2/19
第7讲---科学观
12/92
关于科学精神的界定比较多 一个较为通俗的 定义是: 科学精神体现的是人类在认识自然,适应自 然,以及改造自然活动中的理想追求、价值 准则和行为规范,是科学工作者所应有的信 念、意志、气质、品质、责任感和使命感的 总和。 科学精神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2019/2/19 第7讲---科学观 3/92
科学science基本上是指自然科学,它就是关 于自然的系统化的知识,其结果不带有任何 个人的感情色彩,结论具有客观性。典型的 自然科学有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 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以数学和实验作为最基 本要求,而且要求实验具有可重复性。 数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其区别在于实验和观 察。

2019/2/19 第7讲---科学观 2/92
科学的本质是指人类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是关于客观世界的理论知识体系。 科学作为知识体系,属于认识范畴,是科学 认识活动的最终成果; 随着科学的发展,这种传统观念已不足反映 科学的本质特征。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的观 念,只是体现了“科学作为社会发展的一般 精神成果”。

2019/2/19 第7讲---科学观 7/92
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社会建制,一般是指: ①某学科已有一支专业研究队伍, ②有了自己的学会或研究机构, ③有自己的出版物, ④学科被纳入高等教育体系, ⑤有相应的学位、学衔等。

2019/2/19 第7讲---科学观 8/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