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现象学与感物说

合集下载

现象学四条原理

现象学四条原理

现象学四条原理现象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强调对现象的直接经验和深入分析。

以下是现象学的四条基本原理,它们构成了现象学的基本原则和思想基础。

一、存在先于本质存在先于本质是现象学的第一条原理。

它意味着存在是优先于本质的,我们的存在状态先于我们的本质属性。

存在先于本质意味着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和体验是我们理解和解释世界的基础,而不是先验的规则、概念或理论。

这一原理强调了现象学的直观性和经验性,以及对个体存在的尊重。

二、感知即存在感知即存在是现象学的第二条原理。

它表明我们的感知是直接与世界接触的,我们所感知的世界就是真实存在的世界。

现象学认为,我们的感知不仅仅是认识世界的方式,而是与世界直接相关的。

因此,感知不是一种主观的幻觉或想象,而是对世界的真实反映。

这一原理强调了感知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对世界的直接经验。

三、直观优于语言直观优于语言是现象学的第三条原理。

这一原理强调直观的优先性,即直观比语言更能真实地反映世界。

语言只是我们对世界的理解的一种表达方式,而不是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和理解的唯一方式。

因此,现象学鼓励我们尽可能地使用直观的方式来理解和表达世界,而不是依赖语言和概念化的思考。

这一原理突出了直观在理解世界中的重要地位。

四、意向性意向性是现象学的第四条原理。

意向性是指我们的意识和经验总是指向某种对象或内容,意识总是关于某物的意识。

这一原理表明,我们的意识总是有方向的,总是指向外部的世界。

意向性强调了意识与世界的紧密联系,以及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和理解的能力。

这一原理揭示了意识与世界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依赖。

总结:以上就是现象学的四条基本原理,它们构成了现象学的基本思想基础和原则。

这四条原理强调了直观、感知、存在和意识的重要性,反对传统的概念化和理论化的思维方式。

通过深入理解和实践这四条原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世界和我们自身的存在,更好地揭示和理解现象的本质和意义。

从现象学看“存在就是被感知”

从现象学看“存在就是被感知”
21 年 3 00 月
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 学版 )
Junl f u e U i rt( hl oh n oi c n e ora o b i nv syP isp yadS c l i c ) H ei o aSe V 1 7N . 0. o2 3
第 3 7卷 第 2 期

活中 , 当我们看 见天空一个运 动的光环时 , 我们不仅仅把 这看成一个光环 , 而本 能地把它看 成是一个有 意识者所 驾驶 的飞
碟; 当我 们夜半 听见楼梯响 和黑影晃动 , 们不是意识 到楼梯声 和黑影 , 我 而是直 接意识 到魔鬼 , 把现 象实体化 是我们 自然
意 识 的 一 种 本 能 。 过 充 实 意 向 而 填 充 虚 空 意 向 , 构 一 个 完 整 的 意 义 对 象 , 我 们 人 的 先 验 意 向 功 能 , 这 种 意 向 功 能 通 建 是 但
但需要注意的是置换即是将已感知内容移植到未感知者上去置换是一种对换一种重组因此想象在其中充当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而想象中存在着许多虚构成分可能性知觉和未来知觉只是一种意识的意向构造它是需要在进一步的事实性知觉中被证实或者被更正的我们预期一个取得多次冠军的运动员极有可能在下一次比赛中再次取得冠军但事实如何还需要现实感知的验证
从现象学看“ 存在就是被感知”
高 秉 江
( 中科技大学 哲学系 , 华 湖北 武汉 40 7 ) 3 0 4 [ 摘 要 ]现代哲 学的主体意识转 向是 由笛卡 尔的“ 我思故我在” 贝克 莱的“ 、 存在就是被 感知” 康德的“ 、 知性
为世 界 立 法 ” 胡 塞 尔的 “ 和 存在 在 意 识 中 的 消 融 ” 共 同 完成 的 。 “ 在 就是 被 感 知 ” 为 简明 地 表 达 了意 识 自 所 而 存 最

胡塞尔感知现象学中的两种统觉模式——兼论感觉内容的意向性问题

胡塞尔感知现象学中的两种统觉模式——兼论感觉内容的意向性问题

作者: 陈伟
作者机构: 肇庆学院政法学院,广东肇庆526061
出版物刊名: 学术研究
页码: 24-30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8期
主题词: 胡塞尔;现象学;统觉;“立义内容-立义”模式;“动感-图像”模式;意向性
摘要:统觉问题是胡塞尔感知现象学的核心问题。

胡塞尔现象学重点介绍了两种统觉模式:“立义内容-立义”的统觉模式和“动感-图像”的统觉模式。

第一种统觉模式坚持了无意向性的立义内容(感觉内容)和有意向性的立义活动之间的区分.事物的统觉过程即立义活动赋予感觉内容以意义的过程,该模式适用于静态现象学的分析:第二种统觉模式认为感觉内容并非最终之物,它本身具有特殊的意向性,是在动感和感觉图像的关联中自身构造起来的,在此基础上,立义活动以及统觉对象也才能构造起来,该模式适用于发生现象学的分析。

“物感”说

“物感”说

“物感”说物感说是一种在人类历史上被广泛认可和接受的哲学思想,它强调物质世界所具有的真实和实在。

物感说起源于古代哲学思想,被西方哲学家们广泛讨论和研究,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类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在现代社会,物感说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因为它提醒着人们要关注和尊重物质世界,了解物质世界的规律和本质,以此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物感说强调的是物质世界的真实和实在。

在古代哲学思想中,柏拉图便提出了理念和现实的区分,认为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而现实世界只是影子和表象。

而物感说则强调,物质世界也是真实的,它并不是虚幻或者次要的存在。

物质世界是我们所依赖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具有独特的实在性和重要性。

正是物质世界中的各种物质实体、自然规律和现实现象构成了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它们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们应该重视和尊重物质世界,认识和了解物质世界的规律和本质,以此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物感说提醒人们要关注和尊重物质世界。

在如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容易忽视物质世界,而更多地追求虚幻和抽象的东西。

社会上对于物质消费的追逐、对于钱财和名利的迷恋、对于发展速度和效率的过度追求等现象,都是对物质世界的忽视和低估。

物感说提醒着人们要关注和尊重物质世界,要珍惜和保护环境资源,要重视物质生活的品质和幸福感,要塑造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只有当人们能够关注和尊重物质世界,才能够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物感说指导着人们要认识和了解物质世界的规律和本质。

人们对于物质世界中的事物和现象所拥有的知识是有限的,有时甚至是片面和错误的。

物感说鼓励人们要不断地探索和了解物质世界的规律和本质,要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自己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水平。

只有当人们了解和掌握了物质世界的规律和本质,才能够更好地利用和管理物质资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读书《知觉现象学》细览(1)

读书《知觉现象学》细览(1)

读书《知觉现象学》细览(1)写在开头:笔者对梅洛-庞蒂的兴趣也是自其身体哲学与知觉现象学开始,按理说这种跨越式阅读会有诸多的问题,因为笔者本身的阅读和理解能力的局限以及一些可能的哲学史上的争端的不清晰导致的误解,但是阅读和思考不会等待万事俱备,书总是越读才越厚,同样的,误解有时能转化成为真正的理解,误解不是知识性的颠覆,而是对一种含混的一体两面的认识。

不过这也只是笔者的一种说辞罢了,如果有兴趣还是去找一些更权威的书和学者来引导或解读本书以及梅洛-庞蒂的哲学思想。

笔者计划对每一章都做一份大致的笔记,书主要采用的是商务印书馆的《梅洛-庞蒂文集》第二卷《知觉现象学》(2021年版),主编是杨大春和张尧均(译者除了两位以外还有关群德),商务本还有一版姜志辉的译本可供参考。

由于看不懂法语,所以如若需要主要参考英译本,给英语原文的地方都是出自Donald A. Landes的英译本,给法语原文的地方就是45年版,不过是pdf上复制黏贴可能偶尔会复制不清,笔者尽量避免,主要供会法语的读者参考。

这一系列公众号文章也只是对自身读书的一个记录,方便日后回顾,也是想要做一个新的公众号写作尝试,错漏之处,还请多多担待。

补充:本文其实本来打算把前言部分都作出一些注疏,做一个细致的浏览,但没想到仅仅五个自然段已经写了近万字,主要是后三个自然段的理解和补充,所以也不是没有挖坑不填的可能,但前言部分剩下的8个自然段还是会尽量更完的。

一、本书的基本情况在开始之前,对于整本书的基本情况还是要做一个基本的交代,本书是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Phénoménologie de la perception),出版于1945年,应当说梅洛-庞蒂的思想就如同他自己声称的那样暧昧(或“含混”)。

本书应当是接在《行为的结构》之后阅读,在中译本的《行为的结构》有一篇瓦朗斯写的序言《一种含混的哲学》(笔者不清楚法文原版的情况,应该也是有的,此序如若可能也会写一个粗读文章),里面就提到“然而,在我们看来从阅读《行为的结构》开始更为可取。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及重要观点汇总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及重要观点汇总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及重要观点汇总1.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按照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应由四个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读者。

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2.物质生产发展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阐述并强调的问题。

即艺术伴随生产劳动而产生,并伴随生产劳动的发展而发展,但艺术发展的进程也有特殊的情况,就是它的发展同经济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快些,有时慢些,有时甚至与生产成反方向的发展。

两种体现: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如古希腊神话和史诗;另一种情况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成正比例的,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比如18世纪德国和19世纪俄国。

说明了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3.含蓄和含混:文学的话语蕴籍性表现在这两种修辞形态。

含蓄是表达上的小中见大,含混是阐述上的一中生多。

4.艺术生产:人对世界的审美活动,意识形态生产。

建立在对现实世界的真实感受的基础上,以审美情感去体验、发现和反映世界的美,并创造出美的精神世界,让人不仅从中受到美的陶冶、而且认识世界、弘扬人的价值。

在各种精神生产中,艺术生产是一种最富于创造个性的“真正自由的劳动”。

5.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所包含的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含蕴性质,二是具体的本文带有话语含蕴性质。

6.文学:是显现在话语含蕴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三种不同概念,广义文学(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总称,包括今天所谓的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狭义文学(是指今日通行的文学,即包括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的语言艺术行为和作品,如诗、小说、散文等)折中义文学(介乎广义文学和狭义文学之间而又难以归类的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7.艺术发现:作家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

现象学与感性学的显现观比较——以张祥龙与泽尔的美学观为例

现象学与感性学的显现观比较——以张祥龙与泽尔的美学观为例

现象学与感性学的显现观比较——以张祥龙与泽尔的美学观为例蔡祥元【期刊名称】《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24(35)2【摘要】张祥龙在胡塞尔现象学的基础上重新诠释了显现的发生机制,阐明它就是原本的美感体验。

这一以现象之显现为美的主张与泽尔的显现美学之间存在着呼应。

双方都主张原本的知觉体验中就包含美。

但是,与张祥龙接续、深化胡塞尔现象学不同,泽尔的显现美学传承的是鲍姆嘉登的感性学思想,他在阐发和论证显现观的时候诉诸了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和麦克道尔的知觉观,反而刻意回避了胡塞尔的现象学。

因此,以胡塞尔现象学为参照背景,可以更清晰地分辨两种显现观的差异。

张祥龙顺着胡塞尔思路进行拓展,将概念化认知还原到前概念化的意向构成,并结合海德格尔的思想,将意向构成进一步还原为境域构成,悬置意向对象的认知功能,以此展示一种纯意向的构成之美。

泽尔与之不同,其显现之美来自概念化认知的自由活动,这种自由活动严格说来依然暗中依赖于概念化认知,只不过是它的一种无目的的应用。

泽尔理路的相关困难进一步体现在他的时间观中。

由于泽尔没有借助胡塞尔有关现在点与现前域的区分,其关于显现的当下性的刻画便经常陷入相互冲突的描述之中。

张祥龙的时间描述则充分吸收了胡塞尔的时间晕思想,对两种时间以及两种经验的差异做出了更为清晰的说明。

【总页数】9页(P56-64)【作者】蔡祥元【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3-069【相关文献】1.海德格尔的现象学美学观及对西方美学的拓展2.黑格尔的家庭观和中国家庭观之比较——读《精神现象学》札记(之一)3.盖格尔现象学美学的审美价值观4.接受美学与语用学在文学语言上的契合——以伊泽尔文学语言观为个例5.“意象”与中国当代美学的现象学阐释——以叶朗、张祥龙、杨春时的美学研究为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现象学的心理学

现象学的心理学

现象学的心理学
现象学是一种哲学思想,它强调对现象的直接体验和描述,而不是对其进行解释或归纳。

在心理学领域,现象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心理现象。

一、感知现象学
感知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现象之一。

现象学的感知研究强调对感知对象的直接体验和描述,而不是对其进行解释或归纳。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朵花时,我们可以直接描述它的颜色、形状和气味,而不需要解释它为什么是这样的。

二、情感现象学
情感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象学的情感研究强调对情感体验的直接描述和体验,而不是对其进行解释或归纳。

例如,当我们感到快乐时,我们可以直接描述我们的感受和体验,而不需要解释为什么我们会感到快乐。

三、意识现象学
意识是人类心理活动的核心。

现象学的意识研究强调对意识体验的直接描述和体验,而不是对其进行解释或归纳。

例如,当我们思考时,我们可以直接描述我们的思考过程和体验,而不需要解释为什么我们
会有这样的思考。

四、行为现象学
行为是人类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

现象学的行为研究强调对行为的直接描述和体验,而不是对其进行解释或归纳。

例如,当我们做出某种行为时,我们可以直接描述我们的行为过程和体验,而不需要解释为什么我们会做出这样的行为。

总之,现象学的心理学研究强调对心理现象的直接体验和描述,而不是对其进行解释或归纳。

这种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心理现象,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心理问题。

现象学的定义和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现象学的定义和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现象学的定义和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现象学的定义和特点这一主题下,我们首先需要概括介绍现象学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现象学是一种哲学方法,强调对现象的直接观察和描述,对事物本身的表象进行无偏见的描述和分析。

现象学要求研究者不受任何预设或理论框架的干扰,只专注于事物本身的表像和表现。

现象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哲学,由爱德华·胡塞尔和马丁·海德格尔等哲学家提出和发展。

现象学强调主观经验的重要性,认为人类的感知和认知活动是唯一的存在方式,并通过直觉和体验来捕捉事物的真实面貌。

在本文的后续部分,我们将探讨现象学的核心概念,包括意义,表现,和直觉等概念,以及现象学的方法论。

我们将深入解析现象学的定义和特点,并探讨它在当代哲学和认知科学领域的意义和影响。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现象学这一重要的哲学思潮。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现象学的定义和特点展开详细论述。

首先,通过介绍现象学的起源,我们将了解现象学在哲学思想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接着,我们将深入探讨现象学的核心概念,包括意识、表现和解释等关键概念,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现象学的基本思想。

最后,我们将分析现象学的方法论,探讨现象学在研究和探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论述,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现象学的定义和特点,进而深入思考现象学在当代的意义。

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谨,希望能够为读者带来启发和思考。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深入探讨现象学的定义和特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哲学思想流派。

通过对现象学的起源、核心概念和方法论进行解析,可以帮助读者建立起对现象学的整体认识,从而更深入地思考和探讨文本中所提到的现象学相关问题。

同时,通过总结现象学的定义和关键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现象学在哲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探讨现象学在当代社会中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总之,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不仅可以对现象学的定义和特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还可以深入思考现象学对我们认识世界和探索人类存在意义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为当代哲学研究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参考和启示。

物感说名词解释

物感说名词解释

物感说名词解释“物感说”名词解释:中国古代文论对于作家情感或文思来源的一种解释。

“感物说”最早见于《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乐记》“感物说”的“物”,既指自然景物,更指社会人事,所以《乐记》才认为音乐和时政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谓“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魏晋之后,“感物说”却比较侧重在自然景物一面了。

陆机《文赋》中的“感物”,即以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其后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持论亦与此相近:“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

钟嵘的《诗品序》,则自然社会并重:“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

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

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

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

凡斯种种,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感物说”认为,作家诗人的感情是由于受到外物的触动才萌生的,这萌生的感情便成为文思、诗思,成为诗文表现的内容。

刘勰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文心雕龙·明诗》)。

钟嵘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诗品序》)。

都是阐述“感物说”的。

“感物说”的实质,是文学创作和客观现实的关系问题。

它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色彩。

尽管比较多地偏重自然景物的感发作用,但毕竟不同于认为诗歌纯粹是作家主观心灵的流露的唯心主义文艺观。

“感物说”的提出,使得“诗缘情说”有了一块坚实的理论基石。

“感物说”与“诗缘情说”相辅而行,构成了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重要内容,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身体与空间感知:无形的博弈”--现象学视角下对现代建筑的批判

“身体与空间感知:无形的博弈”--现象学视角下对现代建筑的批判

“身体与空间感知:无形的博弈”--现象学视角下对现代建筑的批判宫聪;胡长涓【摘要】在当今以高效为追求的时代,空间的简洁与视觉夸张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和需求。

但人们却在逐步丧失着对空间细腻且敏感的感知能力,对建筑评价变得麻木无力。

然而真正有意义的建筑空间本身却是有知觉的、有记忆的、有情结的,更应有精神的空间。

本文以身体和空间关系为切入点,详细讨论了四位哲学家对身体和感知的理解,从而延伸出对现代建筑的批判。

%In the modern society aimed for high eficiency, the concise of space and visual hyperbole become the sign and demand of the present era. While people are gradualy lost delicate and sensitive perception to the space and become numbness on building evaluation. However, the real meaningfuly architectural space itself possesses percipience, memory, the plot and the spirit to the people. The article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and space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understanding to the body and perception which extend the critique to the modern architecture.【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3页(P171-173)【关键词】身体;空间知觉;现象学;现代建筑【作者】宫聪;胡长涓【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引言关于身体和建筑关系的问题,从威特鲁威开始就一直处于西方哲学家的辩论之中。

阿诺德_伯林特的环境美学建构_张敏

阿诺德_伯林特的环境美学建构_张敏

文章编号:0257-5876(2004)04-0090-05阿诺德#伯林特的环境美学建构张敏内容提要阿诺德#伯林特是当代环境美学领域较有影响的人物,多年来致力于建构一种不同于传统美学的关于环境的体验和感知模式。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其基本思想进行阐释:一、他反思传统的美学研究模式,主张建立以/结合0为特征的环境美学;二、他认为美学研究的领域应突破以艺术为中心的传统,向环境扩展,尤其应关注日常生活的景观质量;三、他主张发展一种环境批评,从而对我们栖身于其中的景观的审美价值进行评判。

关键词环境美学审美结合环境感知环境批评20世纪60年代,环境美学研究在美国开始兴起,并产生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其中,景观评估和环境感知是两个研究重点。

阿诺德#伯林特(Arnold Berleant)是该领域较有影响的人物。

伯林特是美国长岛大学哲学教授,曾担任国际美学协会的主席。

他的美学著作主要有四部:5审美体验的现象学6 (1970)、5艺术与结合6(1990)、5环境美学6 (1992)、5生活在景观之中:走向一种环境的美学6(1997);另有编著两部,即5环境与艺术6(2002)和5自然环境的美学6(2003)。

伯林特的环境美学研究力图建构一种不同于传统美学的关于环境的体验和感知模式以及相应的体系,其主要思想集中反映在5环境美学6和5生活在景观之中:走向一种环境的美学6两部著作中。

一、建立一种/结合的0美学什么是环境呢?说到/环境0(environ-ment)一词,人们往往联想起人类周围的环绕物,把它当作与人相对立的物质性的存在,因而伯林特认为,/环境0这个词不是一个很好的表达。

他所说的/环境0并不含有与人相分离的意义,而是包括人在内的一种总体性的概念,在这种有机的、整体的意义上,它与生态概念相似。

伯林特谈到环境的时候,也不仅仅指自然环境,因为大多数人的生活是远离自然环境的,但却无时无处不被包含在环境之中。

他所理解的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是包含人和场所(place)的统一体。

《知觉现象学》每章的主要内容

《知觉现象学》每章的主要内容

《知觉现象学》每章的主要内容《知觉现象学》是一本关于人类感知和知觉的重要著作。

每一章都涵盖了不同的主题和内容,以下是对每一章主要内容的简要概述。

第一章:感知的定义和基本原理本章介绍了感知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感知是人类通过感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并加工处理的过程。

作者详细解释了感知的五个基本特征:以感觉为基础、以结构化为特点、具有选择性、受注意力影响、并与意识紧密相关。

第二章:感知的心理和生理基础该章节重点讨论了感知的心理和生理基础。

作者介绍了感知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并解释了感知过程中的神经信号传递和脑区激活机制。

此外,还涉及到感知与情绪、记忆以及学习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感觉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本章主要介绍了感觉的心理学研究方法。

作者详细解释了实验方法、调查方法以及观察方法在感觉研究中的应用,包括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还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感觉测量技术,如心理物理学和神经影像学等。

第四章:视觉知觉该章节重点讨论了视觉知觉。

作者详细介绍了视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讨论了视觉感知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如光线投射、视网膜成像、视觉注意力等。

此外,还涉及到视觉错觉和视觉注意力的研究。

第五章:听觉知觉本章主要介绍了听觉知觉。

作者探讨了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详细解释了声音的物理特性和听觉感知的基本原理。

此外,还讨论了音乐知觉和语言知觉等与听觉相关的研究领域。

第六章:触觉和痛觉该章节重点讨论了触觉和痛觉的知觉。

作者介绍了皮肤触觉的结构和功能,并解释了痛觉的类型和感知机制。

此外,还涉及到触觉和痛觉的神经机制以及相关的研究进展。

第七章:嗅觉和味觉本章主要介绍了嗅觉和味觉的知觉。

作者详细解释了嗅觉和味觉的感知机制,包括嗅觉受体和味觉受体的结构和功能。

此外,还讨论了嗅觉和味觉在进化和行为中的作用,并介绍了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第八章:多感官知觉和空间知觉该章节重点讨论了多感官知觉和空间知觉。

作者介绍了多感官知觉的概念和特点,并解释了多感官整合的神经机制。

知觉现象学

知觉现象学

知觉现象学知觉现象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感知和认知现象的学科。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认知是不可或缺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涉及到感官、大脑和心理活动的复杂交互作用。

知觉现象学试图深入探讨这些过程背后的机制和原理,从而揭示人类是如何感知世界并作出响应的。

感知的本质人类的感知是通过感官器官来接收外界信息,然后经过神经递质传递到大脑,最终形成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和体验。

这一过程涉及到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多个感官系统的协同作用,以及大脑中各个区域的复杂互动。

感知的本质在于将外部信息转化为可理解的内部表征,使我们能够与环境进行有效互动。

感知的变异尽管感知是人类的基本能力之一,但不同个体之间对同一外部刺激的感知却可能存在差异。

这种感知的变异可以源自个体的生理差异、经验积累、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

举个例子,同一幅画作可能引发不同人的不同感受和认知,这表明感知是一种个体化的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而表现出多样性。

感知的误导有时,感知也可能受到误导。

光学错觉是一个经典的例子,即使我们知道事物的实际情况,但在特定条件下我们的视知觉还是会被欺骗。

感知的误导揭示了人类感知系统的局限性,以及外界信息如何通过各种方式被扭曲或误解。

感知的训练尽管感知现象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感知也是可以通过训练和改善的。

比如,一些专业的感知训练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对特定刺激的感知能力,如音乐家通过长期训练能够对音乐信息进行更加敏锐的感知。

感知的训练不仅可以提高感知水平,还可以拓展感知的范围和深度。

结语综上所述,知觉现象学是一门深入研究人类感知和认知现象的学科。

通过探索感知的本质、变异、误导和训练等方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是如何感知世界的,进而加深对自身感知和认知能力的认识。

感知是我们与世界沟通的桥梁,了解感知现象学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知觉现象学(原创)

知觉现象学(原创)

31
32
建筑不情景丌可分。不音乐、绘画、雕塑、电影 呾文学丌同,一个(丌懂得)营造不一个场所的体验 亙织在一起。建筑的场址丌仅是其观念的作料,也是 物质呾形而上学的基础。 ——STEVEN HALL
建筑中的知觉现象学:
物质 +
什么是真正的建筑?是当建筑的使用功能已逝, 迓吸引人们千里迢迢前去瞻仰的废墟。 ——ANDO TADAO
当出现下列词语的时候佝会有哪亗条件反射? 香水、梅子、西红柿、糖醋排骨、芥末等
28
案例1
汉诺威世博会瑞士馆——彼得.卒姆托
卒母托喜好使用木材,因为木材 具有的天然清香,会将使用者引入置 身自然环境的错觉中。他在2000年 的汉诺威世博会的瑞士馆的共鸣箱的 设计所采用的木材就具有天然的气味, 穹梭二其中,产生置身二森林的错觉。
12
埃兊塞特学院图书馆
光乊教堂
兵库木乊殿堂
13
案例1 Steven Holl的光影实践
霍尔认为建筑不其他艺术相比更 全面地将人们的知觉引入时间、 光影呾透明度的流逝变化中。
14
光不影是“现象区” 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的“知觉精神”呾“形而上学的 力度” 来自实体不虚体塑造而出的光 不影、透明程度呾光泽性。自然光有 着无穷的变化,它主导着城市呾建筑 的强度。规觉所见到的建筑是按照光 影的条件形成的。
38
谢谢!
39
有亗建筑穸间利用尺度呾觃模的变化让人体味到宁静不深邃;有亗建筑穸间利用声音自 身的特点营造出颇有趣味的感官享受;有亗建筑穸间汇聚自然界的各种声响,浑然天成,借 以增强自身的环境感柑力。 ——梅洛.庞蒂 20

案例1
中国北京天坛回音壁
利用回声效果
利用光滑的内弧形墙面

感物说的名词解释

感物说的名词解释

感物说的名词解释在人类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通过感官来感受物质世界。

感物说是一种关于感觉和知觉的理论,它探讨了我们如何通过感觉和知觉去认识外部世界的问题。

感物说的名词解释中,我们可以探索感觉、感觉理论以及感觉的意义等方面的内容。

一、感觉感觉是我们通过感官器官获取信息的过程。

它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各种感官的感知能力。

感觉作为人类与外界相连接的一个重要桥梁,直接影响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体验。

二、感觉理论感觉理论是研究感觉现象的理论框架。

其中包括物理主义、主观主义以及构造主义等不同的观点。

1.物理主义物理主义强调感觉的客观性,认为感觉是客观世界直接对我们的反映。

按照物理主义的观点,感觉是通过感官接收到的环境刺激引起的。

因此,感觉可以通过客观的物理过程来解释和研究。

2.主观主义主观主义则认为感觉是个体主观体验的结果,与物理现象并无直接关系。

主观主义强调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主观体验,这种个体差异造成了不同人对同一刺激的感觉差异。

因此,主观主义关注个体的感觉体验和主观感受的研究。

3.构造主义构造主义则认为感觉是大脑对外界刺激的内部构造和解释。

根据构造主义的观点,感觉是大脑对外界刺激进行整合和加工的结果。

不同感官的信息被整合,形成我们对外界的整体感知。

构造主义强调感觉的主动性,认为感觉是大脑对外界的主观解释。

三、感觉的意义感觉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让我们感知和理解外部世界,还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1.感觉与认知感觉是认知的基础。

通过感觉获取到的信息,进入我们的大脑进行加工和整合,最终形成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

因此,感觉对于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和思考至关重要。

2.感觉与情绪感觉与我们的情绪密切相关。

不同的感觉体验会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

例如,美丽的风景会给人带来愉悦和快乐的感觉,而不愉快的声音或触感则可能导致不适和痛苦的情绪。

3.感觉与行为感觉也直接影响我们的行为。

我们的行为往往是基于对感觉的反应而产生的。

物感说名词解释

物感说名词解释

物感说名词解释物感是指人对于物体及其特性和性质的感知和感受。

它是人类通过感官感知外部世界的一种方式,是人与物体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的基础。

物感一般包括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的使用。

人们通过视觉感知物体的形状、颜色和大小;通过触觉感知物体的质地、温度和硬度;通过听觉感知物体的声音和震动;通过嗅觉感知物体的气味;通过味觉感知物体的味道。

这些感官的使用使人们能够对物体的特征和属性进行感知和识别。

物感对人的认知和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物感,人们能够感知和辨别物体的差异,从而对不同物体有所认识。

例如,当我们摸到一件物体的时候,可以通过触觉的信息判断它的硬度、光滑度和温度,从而得出该物体的性质。

此外,物感还有助于人们识别物体的形状、颜色和重量等特征,进一步了解物体的属性和功能。

通过物感,人们能够与周围的物体建立联系,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

除了对物体的感知外,物感还能带给人们一种情感和审美体验。

人们通过物感能够获得愉悦、舒适和满足感。

例如,当我们触摸柔软的材料时,会感到舒适和安心;当我们看到美丽的景色时,会感到愉悦和赏心悦目。

物感的使用也可以成为一种艺术表达的手段,例如雕塑、绘画、音乐和舞蹈等艺术形式都可以通过物感来传达情感和意义。

物感也是人们与物体进行交互和使用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过物感选择、处理和操作物体。

例如,我们通过触觉判断水温,通过视觉看清楚物体的形状,通过听觉辨别声音的来源。

物感的运用使人们能够更好地控制和利用物体,提高生活和工作的效率。

综上所述,物感是人类通过感官感知物体的特性和性质的能力。

它通过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的使用,使人们能够对物体进行感知、识别和理解。

物感不仅在认知和理解中起重要作用,还能为人们带来情感和审美的体验,同时也是人们与物体进行交互和使用的基础。

“物感”说

“物感”说

“物感”说物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的感觉和认知,是一种对于物质世界的直接感知和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与各种事物接触,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来感受事物的存在和特性。

物感说就是基于这种直接感知和体验而形成的对于事物的认知和理解,是我们对于外界物质世界的直觉和直接体验。

物感说与理性思考不同,它更加注重对于事物的感触和直接认知。

它强调个体的主观感受和直觉体验,在一定程度上比理性思考更加贴近实际。

在人类历史上,物感说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古代的感性认识和经验主义都是基于物感说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些认识和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世界。

在当代社会,在科技的高速发展和信息的快速传播下,人们更加注重理性思考和科学知识,物感说似乎变得越来越被忽视。

人们更加倾向于用逻辑推理和理性思考来认识世界,而忽视了对事物的直观感受和体验。

物感说并不是一种过时的认知方式,它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物感说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出发点和基础。

在人类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最开始的认知和理解都是建立在对于事物的感触和直觉体验之上的。

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物感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为人们的认知提供了最初的素材和基础,是认识过程中最直接和贴近事物本质的一种方式。

物感说对于人们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具有直接的影响。

人们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往往是基于对于事物的感触和体验而形成的,而不是单纯的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

物感说在触动人们的情感和情绪上具有独特的作用。

在艺术作品中,艺术家往往通过作品来触动人们的物感,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这种物感说的传达方式很难用理性思考和学术知识来替代。

物感说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通过物感来认知和理解身边的事物。

在工作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依靠直觉和直接感受来做出决策和判断。

在这些场景下,物感说都具有直接而重要的作用。

物感说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它为人们认识和理解世界提供了直观而直接的途径。

试论感物说与物感说

试论感物说与物感说

试论感物说与物感说
论感物说与物感说
论感物说和物感说是两种不同的思想观念,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理论,
并且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论感物说是以感性的视角来看待物质世界的一种思想,它认为物质世界本身就
是一种感性的体验,我们可以通过感受和理解来感知它。

它认为,物质世界是由许多精美的感性元素组成的,每一个感性元素都有自己独特的特性,我们可以通过感受和理解来认识它们。

论感物说认为,物质世界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世界,我们可以通过感受和理解来发现它的奥秘。

物感说是以客观的视角来看待物质世界的一种思想,它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客观
的事物组成的,每一个客观的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特性,我们可以通过客观的观察来认识它们。

物感说认为,物质世界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世界,我们可以通过客观的观察来发现它的奥秘。

论感物说和物感说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它们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都有其
独特的见解和理论。

论感物说强调感性的视角,认为物质世界是由许多精美的感性元素组成的,我们可以通过感受和理解来认识它们;物感说强调客观的视角,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客观的事物组成的,我们可以通过客观的观察来认识它们。

总之,论感物说和物感说都是一种重要的思想观念,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并且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都有其独特的见解和理论。

我们可以从中受益,拓展自己的思维视野,更好地体验和欣赏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时间的主体性维度:现象学视角下的时间感知

时间的主体性维度:现象学视角下的时间感知

时间的主体性维度:现象学视角下的时间感知
徐楚楚
【期刊名称】《社会科学前沿》
【年(卷),期】2024(13)1
【摘要】在现象学中,主体性时间感知与物理时间的线性和均匀特性不同,是非均匀的且深受个体情感状态和记忆的影响。

因此文章从现象学的视角探讨了时间感知的主体性维度,揭示了时间在个体经验中的核心地位。

用现象学方法分析了时间感知
在人类意识和存在中的角色,并讨论了个人情感和经历如何塑造这种感知。

此外,文
章还探讨了现象学视角下时间感知的经典案例和应用案例研究,展示了现象学在解
释人类复杂、主观经验方面的价值,为理解时间感知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深刻的洞见。

【总页数】6页(P525-530)
【作者】徐楚楚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武汉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以胡塞尔现象学视角看奥古斯丁时间虚无性问题——以《内时间意识现象学》为基础
2.信息时代的时间病理学分析——以时间现象学与技术现象学为视角
3.现象
学视角下媒介与时间关系的批判性重述4.时间性与主体的命运——从时间维度看
主体性的嬗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2月/19日/第003版文化感知现象学与感物说钟毅一学术界一般以为梅洛-彭迪(20世纪的法国哲学家、现象学家)与胡塞尔的思想最接近,把他视为中期形而上学家。

我以为这是一种误读。

胡塞尔确实多次论述过身体的重要性,但是他所追求的是纯粹意识,在他那里,意识占主导地位。

他继承了笛卡尔灵魂与身体各自独立的二元论思想。

胡塞尔的现象学本源自意识哲学和笛卡尔二元论的大传统。

在现象学内容范围内,笔者以为梅洛-彭迪与胡塞尔有六大不同:梅洛-彭迪坚持身体与意识的同一说,胡塞尔则持二元论观点,且始终把意识放在主导地位;梅洛-彭迪坚持人体与世界一体说,胡塞尔是意识与世界的二元论者;梅洛-彭迪强调人与物体的亲缘性,相通性,人的物质属性,胡塞尔持意识存在与物质存在的二元说;意向性是胡塞尔现象学的重要概念,他讲的是意识的意向性,梅洛-彭迪则谈论身体的意向性,后来更提出世界的意向性概念,实际讲的是世界发展的趋势;胡塞尔的现象学还原是要还原到纯粹意识,而梅洛-彭迪则认为现象学还原的最大教训是完全还原的不可能性,认为还原应该是存在论哲学的公式,即还原只能还原到存在;梅洛-彭迪认为身体具有表达全部存在的能力,身体的表达方式是话语和肢体语言,胡塞尔则认为先验意识权威地赋予世界以意义,强调“原初赋予”。

梅洛-彭迪与胡塞尔在方法论方面的不同(与内容方面有重复):首先,对于早期胡塞尔和梅洛-彭迪而言,现象学不是实证科学使用的分析性和解释性方法,而是描述性方法的实践。

梅洛-彭迪以为,现象学“直接如实描述我们的经验,不考虑经验的精神起源和因果解释”。

任何分析之前,世界已经在那儿,并呈现给主体,无需构造和组织,而胡塞尔以为要经过意识的构造和组织。

其次,梅洛-彭迪把感知放在首位,感知是与世界的最初接触,是了解真的优越途径,而胡塞尔则把主观直觉放在首位。

第三,胡塞尔坚持现象学还原是现象学的基本方法,指责他的弟子海德格尔和马克斯・舍勒忘记了或不懂得这一方法。

梅洛-彭迪则对这一方法重新阐释。

第四,关于“意向性”概念的不同解释。

梅洛-彭迪一直很尊重胡塞尔,一直引用胡塞尔的著作,他很早就试图与胡塞尔的理论保持距离,但对胡塞尔从来不曾使用过激的言辞。

20世纪50年代开始,他的思想发生了本体论转向。

他思想中的“本体论”转向在《感知现象学》一书中还比较隐晦,《符号》的前言则宣告了这种转向,他在法兰西研究院的讲稿和遗著《可见者与不可见者》更明显昭示了这种转向。

笔者以为,梅洛-彭迪后期的某些观念很值得我们重视,其思想与前期相一致,或者是前期思想的合乎逻辑的发展。

首先,与胡塞尔的观点相反,“意义的赋予”不再是个人意识意向性范畴的机制,而归属某种活动型动向型的意向性,归属某种无名氏,彻底剥夺了个人意识承担建构的至上权。

先验主体学的绝对参照中心“自我”被无名氏所代替,“我思故我在”、故世界在被存在所代替。

其次,当梅洛-彭迪谈论肉身时,他不再仅瞄准人身和身体间性,他提出了“世界的肉身”概念,人与世界面对面的主客体关系结束了,我们与它同质。

梅洛-彭迪还提出了“存在的舞台”概念,这一概念也彻底改变了我们与世界及物质的关系,改变了我们与存在的关系。

第三,尤其是存在概念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存在不再是单纯的“自在”,它是我们活动其中的“场域”。

意向性也成了存在内在的意向性。

意向性的这种“本体化”与现象学不再相容。

此后,他批评现象学是“让一切屈从并呈现于意识的本体论”,这样,在意识潮流内部领会和挖掘的生活现象学也终结了。

与海德格尔一再论述人服从于存在的做法一样,梅洛-彭迪宣称,“不是人拥有存在,而是存在拥有人,因为人把自己赋予存在”。

总之,梅洛-彭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坚决地反对任何“意识哲学”,反对任何与主客体对立相关联的思想。

第四,梅洛-彭迪没有把还原的未竟之旅看作障碍,他从还原中首先看到的,不是意向性意识或建构性意识,而是存在,是“意识方式记录为存在结构化的处所”。

最后,他像海德格尔一样,比以往更主动地远离任何形式的人类中心论或哲学人类学。

二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中,最早明确提出感物说的是《礼记・乐记》。

《礼记》虽汇编成书于汉代,但其中多有先秦儒家的言论。

由于刘勰和锺嵘在《文心雕龙》和《诗品序》中的论述,感物说到魏晋时期趋于成熟。

但是感物说一直被理解为文论思想。

笔者在研究中发现,中国先秦文献中,最早朦胧表示感物观念的,当是一般认为产生年代不晚于西周初年的《易经》。

《易经》六十四别卦的第三十一卦名为《咸》,“咸”,训为“感”,感即感应、感物观念。

成书于战国年代、解释《易经》基本思想的《易传》和解释《易经》卦象的《彖传》,都有感物思想的表述。

笔者以为,中国古代文史哲不分,联系到《易经》《易传》和《彖传》的感物思想,我们也可以把感物说理解为哲学思想,或者用它来概括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的基本性质。

感物说是中国诗学的机枢,总摄中国古代各种诗学观。

感物说其实也是中国哲学的机枢,老庄、孔子和《易经》也许没有直接使用过“感物”一词,这一问题有待于我们仔细重读他们的文本,但道家思想、儒家思想和易学都建立在感物说的基础之上,感物说统摄儒、道、易。

老庄在长期感物的基础上,才总结出道家的基本思想——“道可道,非常道”。

“道”虽然很神秘,很难用语言表述清楚,但概言之,即是宇宙起源和诞生之途,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根本规律。

《易》只有在感物中才能体验到宇宙万物生生不息不断运动变化的真谛。

《乾文言》云:“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这段话不啻易学对人类认识活动和理解活动之高级形态的描述,即人的认识来自对自己、对天地、对日月、对四季和对鬼神的感受和体验。

孔子也是在感悟自然感悟社会变化的基础上,才把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学说牢牢地建立在社会现实的基础之上。

孔子的“逝者如斯夫!”是感物和体悟世界的一个著名案例。

他对河中湍流逝去之速度的感叹其实也是对宇宙变化之基本力量的体认和感叹。

《孟子・尽心上》说:“万物皆备于我。

”这等于说,我的思想深深感受到了宇宙万物,而且这种感受使我上升到了与万物合一的境界。

如上所述,与万物合一是中国人感受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中国感物说的重要内容。

庄周梦蝶已是世界解读中国哲学真谛的著名典故。

由于有这些传统思想的发展过程,王阳明才有可能谈论圣人之博学在于与天、地、万物合为一体。

墨子和法家的思想又何尝不是建立在感物说的基础上呢?墨子的非攻和兼爱思想,法家以法治国的思想,都是立足于现实世界的根基之上的。

感物说与造物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中西诗学的所有重大差异几乎都可以归结到这两种宇宙观的根本差异上面。

概言之,中国文论的哲学基础和中国哲学的理论基础折射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而西方诗学的哲学基础和西方哲学的理论基础是率性的先验形而上学。

诚然,老子、孔子、墨子、庄子等先秦哲人确实没有直接使用过感物说一词,但他们的思想确是在感物的基础上形成的。

即以老庄之学为例。

老子的《道德经》论道论德,充满了智慧,其每篇文字都是在长期广泛感物的基础上经过深刻感悟而形成的。

庄子的自然哲学、人生哲学、反映当时政治环境经济现象和社会生活的社会思想、他对当时社会的批判、他的思想的认识结构等,无不体现着长期感物加感悟的结果。

笔者一再强调感物说的重要性,意在把它与西方的造物说(和理念说)相对立。

这是中西古典诗学和哲学思想的根本区别。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中,没有一个先于宇宙万物而存在的造物神或绝对理念。

三梅洛-彭迪的感知现象学思想确实可以与中国古代的感物说思想相比较。

他后期的间接本体论思想也可与道家的宇宙观相比较。

首先是梅洛-彭迪的身心统一和同一说。

《老子》第七章、第十三章和第二十八章,都表达了身心一体的思想。

庄子的人学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体系,从他对人生困境,对理想人格“至人”、“神人”、“德人”、“圣人”、“真人”等的特点的描述,对人生修养方向的描绘中,皆可看出,他或者把身心看为一体,或者把身心放在同等地位,即精神与身体是一起升华的。

身体与意识的关系在中国哲学中反映为形与神的关系。

中国哲学中有形神一体说和形神二元说,前者似乎略占上风。

梅洛-彭迪的身心统一和同一说,与老庄、荀子至范缜一线的形神一体说的中国思想是相通的。

梅洛-彭迪“人与世界一体”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着更充分的表达。

老子“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庄子著名的“齐物论”思想,即表达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同样思想。

笔者以为,梅洛-彭迪的“世界的意向性”和“存在的意向性”概念与老庄“道”的概念相通。

“世界的意向性”或“存在的意向性”不是意识主体的意向性,也不是某种绝对理念、先验意识的意向性,而是世界或大写的存在的发展演变方向。

“道”中就包含着这样的意思。

他的“本体源”概念可以理解为“道”的另一维度,即宇宙的起源和诞生之途。

梅洛-彭迪把自己的“世界的肉身”概念比作大写的“存在的原型”,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老庄心目中的生气勃勃的宇宙的原初状态。

梅洛-彭迪在“世界的肉身”下所使用的“交错”概念与庄子的“物化”之境,与庄周梦蝶所表达的物我交错、物我两忘的审美趣味亦很接近。

最后我想说的是,感知现象学和感物说都重视现实世界,都重视从现实和实践出发去认识世界。

中国古代的感物说加《易经》的发展变化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相通。

梅洛-彭迪的感知现象学和本体论思想与后者也不矛盾(《感知现象学》第五章末尾有一个长达两页的注释梅洛-彭迪表达了他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笔者以为,这一解释也喻示了他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

它们的区别是时代的区别,论述视角、论述内容和侧重点的区别,论述动机和目的的区别,服务对象以及在历史上所产生的作用的区别。

用一、二元统一的方法论看,“感物说”概念表述了朴素的一元论的世界观、认识论意义上的主客体关系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柏拉图的理念论和西方的“造物说”似乎分别都表述了先验形而上学的一元论的世界观。

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是物质与精神同一、人与世界同一的一元论的世界观。

它并不妨碍马克思主义者在一元论的世界观的前提下,用二元论的视野去解决认识论方面的问题。

有必要以适应新形势的表述方式重申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一元论的世界观。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这种表述方式的选择之一。

这种表述有助于国内外正确理解“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