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二13《人体的器官移植》练习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三生物选修2第一轮复习重点:第3节人体的器官移植

人教版高三生物选修2第一轮复习重点:第3节人体的器官移植

(一)人體器官移植的含義和分類$lesson$1.含義。

器官移植指的是通過手術的方式摘取一個身體中有活力的器官,並把它置於自身或者通常是另一個個體體內的某一位置,去替代那些因為損傷、病變而失去功能、也無法醫治的臟器,以達到拯救生命的一種現代治療方法。

其中,捐出器官的一方稱為供體;接受器官的一方成為受體。

2.分類。

依據供體和受體之間的關係分為(1)自體移植,器官移植的供、受體為同一個體;(2)同種異體,同一種屬的不同個體之間的組織、器官移植;(3)異種移植,供體、受體屬於不同種屬的器官移植。

(二)器官移植引發的倫理問題1.活體器官移植的倫理問題。

對活體器官移植,特別是以未成年人或利用再生育孩子作供體的利弊評價有爭論。

2.屍體器官移植的倫理問題。

屍體器官移植面臨著傳統觀念的束縛;當死者生前沒有捐獻遺體器官的意願而又無反對表示時,能否將其作為供體;當涉及不同死亡標準時,如何確定和選擇摘取器官的時機。

3.可供移植器官分配的倫理問題。

在器官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器官如何分配?器官能否商業化?能否進行異種器官移植?4.衛生資源配置的倫理問題。

如何處理昂貴的器官移植與防治常見病二者之間的矛盾,才能體現衛生資源宏觀分配的公正合理性。

(三)人體器官移植的國際倫理準則1.活體器官移植的準則:(1)只有在找不到合適的屍體捐贈者或有血緣關係的捐贈者時,才可接受無血緣關係者的捐贈;(2)非牟利和自願原則;接受者及相關醫生應確認捐贈者出於利他的動機,不是為圖利,捐贈者完全出於自願簽訂“知情同意書”;不能為了個人的利益而向沒有血緣關係者懇求,或利誘其捐贈出腎臟,接受者本人或其家屬、支持捐贈的機構,不可付錢給捐贈者,以免醫誤導人們認為器官是可以買賣的,不過,補償捐贈者在手術與住院期間因無法工作所造成的損失與其他有關捐贈的開支是可以的;(3)保證捐贈者權益原則,要保證捐贈者捐出器官後發生任何問題,均會給予援助;捐贈者應已達法定年齡;(4)必須符合醫學、倫理學的相關標準,活體無血緣關係之捐贈者應與有血緣關係之捐贈者一樣,都應符合倫理、醫學與心理方面的捐腎標準;(5)捐贈者與接受者的診斷和手術必須在有經驗的醫院中施行。

最新【人教版】选修二:1.3《人体的器官移植》导学课件(含答案幻灯片课件

最新【人教版】选修二:1.3《人体的器官移植》导学课件(含答案幻灯片课件

③离体器官的移植手术 ④防止免疫排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要求了解器官移植的基本过程,属于识记层次的
考查。答案:D
2.在器官的移植研究中,人们认识到移植成功的关键是避免或
减弱免疫排斥反应。下列属于新一代强有力免疫抑制剂的是
A.青霉素
B.环孢素 A
()
C.四环素
D.头孢菌素
解析:青霉素、四环素和头孢菌素均属于抗生素,故 A、C、
D 项可排除。环孢素 A 可以避免因器官移植产生的免疫排斥
反应,属于免疫抑制剂。
答案:B
3.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
鼠的身上,切除胸腺小鼠的皮肤移植更容易成功,这个实验
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
A.造血干细胞
移植范畴的是
()
A.将某病人大腿上的皮肤取下重整五官
B.将健康人的肾脏移植到病人体内
C.将猪的心脏移植到心脏病患者的体内
D.将病人体内癌变组织通过手术切除
[解析] 本题考查器官移植的概念。根据概念,A、B、C 项均属于器官移植范畴,只有 D 项除外。
[答案] D
1.肾移植手术的适应症是
()
A.糖尿病
2.如图是一只“人耳鼠”。你知道老鼠背上为什么长出了 一个活的“人耳”吗?
提示:先用一种高分子化学材料聚羟基乙酸做成人耳郭的模 型支架,让牛的软骨细胞在这个支架上增殖和生长,然后再接上 表皮细胞,在先天缺乏免疫能力的裸鼠背上切开一个口子,将培 养好的“人耳”植入后缝合。“人耳”支架最后会降解消失, “人耳”便与老鼠浑然成为一体。
目前已知与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关系最为密切的主要是 HLA 一类抗原的 A、B 位点和 HLA 二类抗原的 DR 位点,每个 位点均有两个抗原表达,一个来自父亲的基因,一个来自母 亲的基因。因此,在进行移植手术前,必需对移植受者和供 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膜上的 HLA-A、B、DR 三个位点六 个抗原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选择 HLA 最相配的受者和 供者进行移植手术。

生物13《人体的器官移植》学案(新人教版选修2)

生物13《人体的器官移植》学案(新人教版选修2)

第3节 人体的器官移植【学习目标】1.概述器官移植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历史。

2.评述器官移植在一些重大疾病救治中的突出奉献。

3.描述组织工程技术在解决供体器官短缺问题方面的前景。

【学习过程】①、梦想阶段②、实验研究阶段③、临床早期阶段④、临床开展阶段答案:1、梦想阶段:相传公元200年左右,名医扁鹊曾给两个病人进行心脏移植,并取得好的效果。

2、实验研究阶段:19世纪有人开始了器官移植的动物试验,但是移植时并不吻合血管。

1902年有人开创性的应用血管缝合法进行了心、脾、肾等动物移植试验;1936年俄国一位科学家首次进行了尿毒症患者肾移植,患者死于术后48小时。

此后十年还有医生进行过类似的肾移植,但病人很难长时间存活,主要原因是人们对人体免疫排斥反响缺乏了解。

3、临床早期阶段:1954年默里实施同卵双生姐妹间肾移植成功-医学史上首次长期有功能存活的移植器官; 现代器官移植经历了3个重要的突破才建立起来:1、血管吻合技术的开展;2、供器官低温保存的成功;3、免疫抑制剂的使用4、临床开展阶段 :20世纪60-70年代,器官移植手术还存在很大障碍,主要缺乏免疫抑制剂。

直到1978年新一代强有力的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 问世。

2. 如何解决器官移植过程中出现免疫排斥反响?答案:MHC 产物在人类称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自1956年由Snell 首先提出MHC 概念, 1958年Dausset 发现第一个HLA ,至今已发现了几千个不同的HLA 抗原。

人类供、受者之间HLA 的配合程度直接影响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免疫抑制剂的问世解决了这一问题,3、怎么样解决供体器官缺乏的问题?答案:进行相应宣传和立法,标准器官捐献方法。

利用组织工程技术,将细胞三维支架和细胞因子应用于外科组织的再生或体内的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技术的应用,制造相应的替代器官。

如组织工程鼻软骨。

4、器官移植的实例------肾移植 肾移植手术能否成功,影响因素有?答案:手术技巧、供体器官的质量、供体与受体器官的组织相容性。

最新精选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3节 人体的器官移植知识点练习二十四

最新精选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3节 人体的器官移植知识点练习二十四
B、水稻等植物在多次继代培养后,其细胞全能性的表达能力不变
C、经核移植、胚胎体外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可获得克隆蛙
D、培养胚胎干细胞过程中加入胚胎成纤维细胞是为了抑制细胞的分化
【答案】:
【解析】:
中国农业科学院日前成功研制出4头敲除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的近交系版纳微型猪。这是器官移植的第一例敲除该基因的猪。下列有关叙述错误是( )
a过程属于细胞工程中的______,其培养基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含有的营养成分的主要不同点是前者含有______。
b过程由数万个细胞繁殖到15亿个细胞是______的结果,上述过程中不但需要无菌、无毒的环境,适宜的营养,还需要适宜的______、______环境。
新器官与老器官的“重组”______(填“是”或“不是”)基因重组,因为新器官与老器官的______相同。
""
过程③的完成需要用到的基因操作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
图示方法与一般的异体移植相比最大的优点是______。
""
【答案】:
【解析】:
A、造血干细胞可通过不同的细胞分裂方式形成淋巴细胞
B、造血干细胞尚未分化,可以直接分化为各种血细胞
C、在造血干细胞形成淋巴细胞过程中某些基因处于关闭状态
D、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脐血干细胞移植的优点是不发生排斥反应
【答案】:
【解析】:
2009年2月,我国科研人员利用不同来源的人类成体细胞成功克隆出5枚符合国际公认技术鉴定指标的人类囊胚。其中,4枚囊胚的供体细胞来源于正常人皮肤纤维细胞,1枚来源于帕金森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根据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正常情况下,去核的卵细胞取自于女性卵巢排卵后在输卵管中处于______期的卵母细胞。

高中生物人体的器官移植人教版选修二精编版

高中生物人体的器官移植人教版选修二精编版

人体的器官移植【目标聚焦】知识能力目标:1.概述器官移植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历史。

2.评述器官移植在一些重大疾病救治中的突出贡献。

3.关注供体器官短缺问题,认同解决这个问题的个人社会责任,以及制订相关法律规范的必要性。

4.描述组织工程技术在解决供体器官短缺问题方面的前景。

情感目标:在求知中知道免疫排斥为人体器官移植的最大障碍,增强与激发爱心是解决供体器官来源的重要措施,体验科学家的优秀素质。

【思维点拨】【例题1】:2000年,一背上长着“人耳“的裸鼠与众人见面,这只裸鼠其实是一只切去脾脏的裸鼠,它背上的“人耳”以一种高分子化学材料聚羟基乙酸作为模型支架,培植“人耳鼠”的生物工程技术是()A.细胞和组织培养B.细胞融合C.动物胚胎移植D.细胞核移植解析:“人耳鼠”应用了细胞生物学和工程学原理,用少量组织细胞经体外培养和扩增,构建新的组织和器官。

其具体过程为:先用一种高分子化学材料聚羟基乙酸作成人耳部的模型支架,让牛的软骨细胞在这个支架上增殖和生长,然后再接上表皮细胞,在先天缺乏免疫能力的裸鼠背上切开一个口子,将培养好的“人耳”植入后缝合。

“人耳”支架最后会降解消失,“人耳”便与老鼠浑然成一体。

答案:A【例题2】:肾移植手术是否能成功,其影响因素中最关键的是()A.手术技巧B.供体器官质量C.使用免疫抑制药物D.供体与受体器官的组织相容性解析:肾移植手术能否成功,其影响因素主要由三个:手术技巧(如血管是否吻合)、供体器官的质量、供体与受体器官的组织相容性。

其中供体与受体器官的组织相容性,是关系到器官移植能否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因HLA人与人之间由差异性,如果供体与受体的HLA相差太大,移植排斥强烈,移植器官难以成活,但在器官移植中,移植物与受体的移植抗原完全一致,难以做到,只要供体与受体的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可以进行器官移植,再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植入的器官就可以长期存留。

答案:D【例题3】:某种哺乳动物的心脏形状、大小很像人的心脏,有可能成为人体器官移植的重要来源,但会人体的强烈排斥,这主要是因为该动物有一对纯合的基因(AA)能表达GT酶,从而使细胞表面具有一种多糖类物质。

生物:1.3《人体的器官移植》学案(新人教版选修2) (2).pptx

生物:1.3《人体的器官移植》学案(新人教版选修2) (2).pptx
答案:进行相应宣传和立法,规范器官捐献办法。利用组织工程技术,将细胞三维支架和细 胞因子应用于外科组织的再生或体内的组织构建。组织工程技术的应用,制造相应的替代器 官。如组织工程鼻软骨。
4、器官移植的实例------肾移植
肾移植手术能否成功,影响因素有?
答案:手术技巧、供体器官的质量、供体与受体器官的组织相容性。
6、某种哺乳动物的心脏形状、大小很像人的心脏,有可能成为人体器官移植的重要来源,但 人体会强烈排斥,这主要是因为该动物有一对纯合的基因(AA)能表达 GT 酶,从而使细胞表 面具有一种多糖类物质。人体能够识别该多糖类物质,从而确定该心脏是外来的异种器官。 经过科学家多年努力,目前得到了编码 GT 酶的一对基因中有一个丧失表达功能的一些新型个 体(Aa)。 请回答: (1)人体对该动物心脏的排斥,是人类 系统作用的结果,其本质是人体 的 与 该 动 物 的相互作用。 (2)上述新型个体能否作为人体器官移植的来源?为什么? (3)今后用常规的杂交方法能否获得 GT 酶一对基因都丧失表达功能的个体?说明理由。 答案:(1)免疫 抗体 抗原 2 不能。因为该新型个体控制 GT 酶的一对基因中仍有一个具有表达功能。 3 能。因为现有新型个体的一对 GT 酶基因中,有一个丧失表达功能,所以杂交的后代会 出现一对 GT 酶基因都丧失表达功能的个体 解析:医学上把用正常的器官置换丧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 功能的技术叫器官移植。 由于每个人的细胞表面,都带有一组与别人不同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如果将别人或其它动物
学海无 涯
第 3 节 人体的器官移植
【学习目标】 1. 概述器官移植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历史。 2. 评述器官移植在一些重大疾病救治中的突出贡献。 3. 描述组织工程技术在解决供体器官短缺问题方面的前景。 【学习过程】 1.阅读教材查找资料 ,组织讨论回答器官移植发展的“历史档案” ①、幻想阶段

生物:1.3《人体的器官移植》测试(新人教版选修2)

生物:1.3《人体的器官移植》测试(新人教版选修2)

高考生物第3节人体的器官移植一、选择题1、2000年,在我国的“863高科技项目”展览中,一背上长着“人耳”的裸鼠与众人见面,它背上的“人耳”以一种高分子化学材料聚羟基乙酸作为模型支架,培植“人耳鼠”的生物工程技术是()A.细胞和组织培养B.细胞融合C.动物胚胎移植D.细胞核移植2、肾移植手术是否能成功,其影响因素中关键的是()A.手术技巧B.供体器官质量C.使用免疫抑制药物D.供体与受体器官的组织相容性3、将甲品系的小鼠和乙品系小鼠的皮肤同时移植于a小鼠身上。

不久,甲品系小鼠的皮肤在a小鼠身上生长良好,乙品系小鼠的皮肤肿胀潮红,最终死亡脱落。

此时,将所用乙品系小鼠的皮肤再取一小块,第二次移植到a小鼠身上,移植的皮肤比第一次更快地死亡脱落。

下列对第二次植皮后出现的现象解释,最合理的是()A.抗体具有特异性结合抗原的功能B.乙品系小鼠的皮肤属于抗原,甲品系小鼠的皮肤不属于抗原C.特异性免疫细胞具有记忆功能D.乙品系和a小鼠的亲缘关系较远4、下列关于细胞免疫发生过程的叙述中,不可能的一项是()A.抗原侵入机体后,被吞噬细胞处理,使内部的抗原决定簇暴露B.被吞噬细胞处理的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C.T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之后,形成效应T淋巴细胞和部分记忆细胞D.效应T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体和抗原结合产生免疫反应5、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A.造血干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吞噬细胞6、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参与这一免疫反应的细胞有()A.吞噬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B.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C.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D.吞噬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7、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T淋巴细胞B.淋巴因子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细胞D.记忆T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8、吞噬细胞不参与的是()A.非特异性免疫 B.体液免疫 C.细胞免疫 D.合成并分泌抗体9、挤牛奶的女工常与患牛痘的奶牛接触,她们手上会出现牛痘脓疱,但在天花流行时,却从不感染天花。

人教版高二生物选修2随堂测试:第1章生物科学与健康 第3节人体的器官移植

人教版高二生物选修2随堂测试:第1章生物科学与健康 第3节人体的器官移植

自我小测一、选择题1.目前器官移植中最容易成功的是()A.肝脏B.心脏C.肺D.肾脏1【答案】D2.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的身上,切除胸腺小鼠的皮肤移植更容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A.造血干细胞B.T淋巴细胞C.B淋巴细胞D.吞噬细胞2【解析】器官移植的最大障碍是免疫排斥,免疫排斥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效应T细胞,其次是抗体。

【答案】B3.下列哪种物质可诱导成熟组织形成新的组织()A.激素B.维生素C.蛋白质D.生长因子3【答案】A4.移植最不容易成功的是()A.自体移植B.异种移植C.同系移植D.同种移植4【答案】B5.关于“人耳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聚羟基乙酸做成人耳廓的模型支架B.牛的软骨细胞在模型支架上增殖生长C.应用了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D.具有完整人耳器官的功能5【解析】“人耳鼠”是用聚羟基乙酸做成人耳廓的模型支架,培养人的细胞,动物细胞培养具有贴壁生长的特点,所以形成了“人耳鼠”。

在支架上培养牛的软骨细胞,牛的软骨细胞在模型支架上也能增殖生长。

【答案】D6.移植排斥反应类型包括()A.超急性B.急性C.慢性D.以上全对6【答案】D7.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培育出的新个体中,只具有一个亲本遗传特性的是()A.细胞和组织培养B.细胞融合C.动物胚胎移植D.动物克隆技术7【答案】A8.下列属于克隆的是()A.将苏云金芽孢杆菌产生毒蛋白的基因整合到棉花的DNA分子上B.将经过免疫的小鼠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为杂交瘤细胞C.将分解其他三种石油的相关基因注入假单孢杆菌体内,使其成为“超级细菌”D.将小鼠的骨髓瘤细胞在培养基中培养为细胞系8【解析】克隆是保持亲子代遗传物质相同,如动物细胞培养形成的细胞系、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嫁接等无性生殖技术。

【答案】D9.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

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B.移植的器官被排斥C.抗SARS病毒的抗体消灭SARS病毒D.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9【解析】考查了免疫的过程,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高中生物 1.3 人体的器官移植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2-新人教版高中选修2生物试题

高中生物 1.3 人体的器官移植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2-新人教版高中选修2生物试题

第3节人体的器官移植一、选择题1.目前器官移植中最容易成功的是( )A.肝脏B.心脏C.肺D.肾脏2.移植最不容易成功的是( )A.自体移植B.异种移植C.同系移植D.同种移植3.下列关于“人耳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聚羟基乙酸做成人耳廓的模型支架B.牛的软骨细胞在模型支架上增殖生长C.应用了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D.具有完整人耳器官的功能,牛的软骨细胞在模型支架上增殖生长。

“人耳鼠”不具有人耳器官的功能。

4.移植排斥反应类型包括( )A.超急性B.急性C.慢性D.以上三项5.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的身上,切除胸腺小鼠的皮肤移植更容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A.造血干细胞B.T淋巴细胞C.B淋巴细胞D.吞噬细胞6.某研究小组曾在《科学》杂志上撰文透露,他们利用成年猪的动脉血管细胞和能够模拟胚胎环境的新型生物反应器,成功地在实验室里培养出新的动脉血管。

这种血管的外形和功能都与真的血管一样。

这一研究成果是生物组织培养工程领域的重大进展。

下列关于以上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以上技术属于“克隆”B.这项技术中可能要利用去核卵细胞C.这项技术的关键是激发血管细胞的“全能性”D.这项技术的关键是激发血管细胞发育成血管的潜能,没有把血管细胞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个体,所以不能激发血管细胞的全能性。

7.在器官移植中,双胞胎间或兄弟姐妹间自愿捐献的器官移植成功率高、免疫排异反应小,其原因是( )①同卵双胞胎有共同的遗传物质来源,其组织相容性抗原的特异性相同,排斥反应小②兄弟姐妹有相近的基因,组织相容性抗原相近,移植后排斥反应较小③容易协商,愿意捐献器官④兄弟姐妹间的器官可以相互代替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由于同卵双胞胎的遗传物质基本一致,所以其组织相容性抗原基本一致,排斥反应最小;兄弟姐妹有共同的遗传物质来源,基因相近,组织相容性抗原相近,产生的排斥反应小,更容易成活。

人体的器官移植高中生物选修二132017人教版

人体的器官移植高中生物选修二132017人教版
3.器官移植成功的条件 只要供体与受体的主要_H_L__A_ 有_一__半__以上相同,就可以进 行器官移植;病人还要长期使用 _免__疫__抑__制__药物。
【思维激活2】器官移植病人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这样会 造成什么后果? 提示 自身免疫能力低下。
1.器官移植更容易成活的条件 (1)同卵双胞胎的遗传物质相同, HLA相同,移植器官最 容易成活。 (2)如果从病人的亲属,如父母、兄弟和姐妹中寻找移植 器官,由于供体和受体的组织配型较易相容,移植的成功 率较高。 (3)为提高移植成活率,应尽量选择合适供体,即与受体 ABO血型一致,HLA差异越少越好,而且在受体体内没 有对移植物的预存抗体;其次可以通过全身或局部放射性 射线照射,给予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品等方式抑制宿主免 疫系统功能,避免或减轻排斥反应的发生。
【巩固3】 2000年,一背上长着“人耳”的裸鼠与众人见面,这
只裸鼠其实是先天缺乏免疫能力的,它背上的 “人耳”以一
种高分子化学材料聚羟基乙酸作为模型支架,培植 “人耳
鼠”的生物工程技术是
( )。
A.细胞和组织培养
B.细胞融合
C.动物胚胎移植
D.细胞核移植
解析 “人耳鼠”应用了细胞生物学和工程学原理,用少量
1.器官移植技术经过多代生物学家的不懈努力逐步走向成熟。
下列器官移植技术属于器官移植历史 “档案”的临床阶段的

( )。
A.人造心脏和人造肾脏的出现
B.异种器官移植技术的产生
C.克隆器官技术的逐步成熟
D.美国外科医生默里进行肾移植的成功
解析 A、B、C三项均为供体器官来源的新技术,属于器
官移植历史“档案”的临床发展阶段,只有D项属于临床阶
段。

高中生物(人教版)同步习题:1-3人体的器官移植(选修2)

高中生物(人教版)同步习题:1-3人体的器官移植(选修2)

第3节人体的器官移植(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下列关于器官移植的发展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器官移植的实验研究阶段解决了血管吻合移植B •器官移植的实验研究阶段解决了免疫排斥反应C •器官移植技术进入临床阶段认识到免疫排斥问题并使用全身免疫抑制剂抑制排斥反应D •器官移植的临床发展阶段环孢素A的发现和应用才使同种器官移植成功率迅速提高解析器官移植的实验研究阶段并没有解决免疫排斥反应问题。

答案B2•在器官移植中,双胞胎间或兄弟姐妹间自愿捐献的器官移植成功率较高、免疫排斥弱的原因是()。

①同卵双胞胎有共同的遗传物质来源,其组织相容性抗原的特异性相同,免疫排斥反应最小②兄弟姐妹有近似的基因,组织相容性抗原相近,移植后排异性较小③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和同卵双胞胎的个体容易协商,愿意捐献器官④兄弟姐妹间的器官可以相互代替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解析在同种异体移植中,由于同卵双生个体的遗传物质基本完全一致,所以其组织相容性抗原基本一致,排异反应最小;兄弟姐妹有共同的遗传物质来源,基因相近,组织相容性抗原相近,产生的排异反应小,更容易成活,因此最好的供体是亲属。

答案A3•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的身上,切除胸腺小鼠的皮肤移植更容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A .造血干细胞B . T淋巴细胞C . B淋巴细胞D .吞噬细胞解析T淋巴细胞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

答案B4•角膜移植手术成功率高的原因是()。

A •角膜移植无排异反应B.角膜移植不需血管供应营养C •角膜移植中免疫药物有效率高D .角膜移植中不需低温冷藏器官,技术简单解析角膜移植也需要血管供应营养。

免疫排斥是影响器官移植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角膜移植无排异反应,所以成功率高。

故选A。

答案A5•许多人在生前有捐献自身器官的协议,但真正成功捐献的却很少,其中主要原因是( )。

2019-2020年人教版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3节 人体的器官移植习题精选第一篇

2019-2020年人教版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3节 人体的器官移植习题精选第一篇

2019-2020年人教版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3节人体的器官移植习题精选第一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关于胚胎移植的叙述错误的是( )A、超数排卵技术要使用一定的激素B、受体母畜必须处于与供体母畜同步发情的状态C、把母畜体内的卵泡或胚胎冲出后均能移植D、试管婴儿只是受精及早期卵裂过程在试管中进行【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在医疗实践中,器官移植是拯救某些患者的重要方法。

但是无血缘关系的供体器官移植后往往很难成活,具有血缘关系的供体器官移植后成活的概率较大。

从分子生物学水平看,其原因是( )A、无血缘关系的个体之间同一类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数量完全不同B、有血缘关系的个体之间同一类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种类、排序完全相同C、无血缘关系的个体之间同一类蛋白质分子的大小、空间结构完全不同D、有血缘关系的个体之间同一类蛋白质分子相差很小【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有一种“生物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标本,再让其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愈合伤口的目的。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排异反应,主要是因为抗体对移植皮肤细胞有杀伤作用B、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来自本人的干细胞C、膜片“释放”的细胞能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D、人的皮肤烧伤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于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受损所致【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医生给一位肾功能衰竭病人移植了一个健康的肾脏。

尽管医生的手术做得很成功,但几周后,这个移植的肾仍然坏死了,这是人体免疫反应造成的。

这个免疫反应中,移植的肾属于( )A、病原体B、吞噬体C、抗体D、抗原【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有关胚胎工程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胚胎干细胞过程中加入滋养层是为了防止细胞分化B、用于移植的胚胎都来自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体外培养C、胚胎体外培养时,需配制一系列不同成分的营养液,用以培养不同发育时期的胚胎D、胚胎分割时可采用酶处理囊胚,将内细胞团细胞分散开,再移植到受体内【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A、1B、2C、3D、4【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主要应用( )A、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B、生产某些天然药物C、改良农作物的品质D、作器官移植的供体【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用转基因动物作器官移植供体的研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器官短缺和免疫排斥是目前制约人体器官移植的两大难题B、猪的内脏构造、大小和血管分布与人极为相似C、灵长类动物体内隐藏的、可导致人类疾病的病毒少于猪D、无论以哪种动物作为供体,都需要在其基因组中导入某种调节因子以抑制抗原决定基因的表达,或设法除去抗原决定基因【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2009年2月,我国科研人员利用不同来源的人类成体细胞成功克隆出5枚符合国际公认技术鉴定指标的人类囊胚。

精选2019-2020年高中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3节 人体的器官移植人教版知识点练习第七十四篇

精选2019-2020年高中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3节 人体的器官移植人教版知识点练习第七十四篇

精选2019-2020年高中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3节人体的器官移植人教版知识点练习第七十四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用转基因动物作器官移植供体的研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器官短缺和免疫排斥是目前制约人体器官移植的两大难题B、猪的内脏构造、大小和血管分布与人极为相似C、灵长类动物体内隐藏的、可导致人类疾病的病毒少于猪D、无论以哪种动物作为供体,都需要在其基因组中导入某种调节因子以抑制抗原决定基因的表达,或设法除去抗原决定基因【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脐血是新生婴儿残留在脐带和胎盘中的血液,其内含有大量造血干细胞。

将脐血干细胞移植,对淋巴瘤、白血病、地中海贫血症等多种疾病具有显著疗效。

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造血干细胞可通过不同的细胞分裂方式形成淋巴细胞B、造血干细胞尚未分化,可以直接分化为各种血细胞C、在造血干细胞形成淋巴细胞过程中某些基因处于关闭状态D、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脐血干细胞移植的优点是不发生排斥反应【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克隆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个体中分离出单个组织进行培养是细胞克隆最基本要求B、成纤维细胞间的胶原纤维可用纤维素酶水解C、在人胚胎发育过程中只有受精卵具有全能性D、选择胚胎干细胞作为核供体进行核移植可提高动物克隆的成功率【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医生给一位肾功能衰竭病人移植了一个健康的肾脏。

尽管医生的手术做得很成功,但几周后,这个移植的肾仍然坏死了,这是人体免疫反应造成的。

这个免疫反应中,移植的肾属于( )A、病原体B、吞噬体C、抗体D、抗原【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主要应用( )A、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B、生产某些天然药物C、改良农作物的品质D、作器官移植的供体【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2000年,一背上长着“人耳”的裸鼠与众人见面,这只裸鼠其实是一只切去脾脏的裸鼠,它背上的“人耳”以一种高分子化学材料聚羟基乙酸作为模型支架。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二练习:1.3人体的器官移植随堂练习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二练习:1.3人体的器官移植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巩固1.肾移植手术是否能成功,其影响因素中最关键的是()A.手术技巧B.供体器官质量C.使用免疫抑制药物D.供体与受体器官的组织相容性解析肾移植手术能否成功,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手术技巧(如血管是否吻合)、供体器官的质量、供体与受体器官的组织相容性。

其中供体与受体器官的组织相容性是关系到器官移植能否成功最关键的因素。

因HLA在人与人之间有差异性,如果供体与受体的HLA相差太大,受体排斥反应强烈,则移植器官难以成活,但在器官移植中,供体与受体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完全一致难以做到,只要供体与受体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可以进行器官移植,再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植入器官就可以长期存活。

答案 D2.(2015·南昌质检)美、英研究人员相继宣布,“去除排斥基因”的猪已经降生。

人们渴望利用这种猪大量“生产”适用于移植手术的器官。

在此之前如果把猪器官移植给人体,人体的免疫系统能识别猪细胞上的X物质,从而发生强烈的排斥反应。

X物质所处的位置和化学成分分别是()A.细胞膜类脂B.细胞膜糖与蛋白质的复合物C.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D.细胞质糖和脂肪的复合物解析人体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异体细胞的组织相容性抗原,从而发生强烈的免疫排斥反应。

组织相容性抗原位于细胞膜上,化学成分是糖蛋白。

答案 B3.(2015·银川质检)下列关于器官移植的发展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器官移植的实验研究阶段解决了血管吻合移植B.器官移植的实验研究阶段解决了免疫排斥反应C.器官移植技术进入临床阶段认识到免疫排斥问题,并使用全身免疫抑制剂抑制排斥反应D.器官移植临床发展阶段免疫抑制剂的发现和应用,才使同种器官移植成功率迅速提高解析器官移植的实验研究阶段并没有解决免疫排斥的问题,仍然是一个难题。

答案 B4.下图为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及其分化的示意图。

请回答:(1)胚胎干细胞是从动物胚胎发育至________期的内细胞团或胎儿的________中分离得到的一类细胞。

人教版生物选修2:1.3 人体的器官移植 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版生物选修2:1.3 人体的器官移植  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体的器官移植【学习目标】1. 概述器官移植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历史。

2. 评述器官移植在一些重大疾病救治中的突出贡献。

3. 描述组织工程技术在解决供体器官短缺问题方面的前景。

【学习重难点】一、重点1. 根据肾移植的实例,对器官移植的必要性以及移植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加以说明。

2. 对目前供体器官短缺问题的讨论与思考。

二、难点1. 器官移植中免疫排斥问题。

2. 组织工程技术实施的基本原理。

【学习过程】一、核心解读1. 几种主要的器官移植术后最长有功能的存活时间根据全球移植中心登记名录的资料统计,到1992年底,全世界有1406个中心在开展临床器官移植。

肾移植:506个中心,移植294292例次,最长有功能存活29年11个月。

骨髓移植:263个中心,移植44996例次,最长有功能存活24年。

肝移植:157个中心,26371例次,最长有功能存活22年11个月。

心移植:226个中心,移植25331例次,最长有功能存活21年7个月。

至2001年底,我国大陆共施行各种实质大器官移植41590例次,其中肾移植40393例次,最长存活26年;肝移植996例次,最长存活8年;心移植82例次,最长存活超过10年;胰肾联合移植93例次,最长存活8年;肺移植13例次,最长存活7年。

2. 肾移植手术的基本步骤肾移植手术已定型,移植肾放在髂窝,肾动脉与髂内动脉端吻合,肾静脉与髂外静脉端侧吻合。

输尿管经过一段膀胱黏膜下隧道与膀胱吻合,以防止尿液回流。

3. 器官移植的三大障碍器官移植虽然发展趋势良好,但存在三大障碍:首先是人类器官越来越不能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

据统计,截至2002年11月20日,美国有超过8.6万人在等待器官移植,而能提供的器官仅有约2.5万个。

其次是经费的短缺,严重妨碍着器官移植的发展。

以我国的肝脏移植为例,移植第一年就需要医疗费用约30万~40万元,以后服用免疫抑制剂每年需要10万元左右的费用,这无疑会将经济不宽裕的患者拒之门外。

最新精选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3节 人体的器官移植练习题七

最新精选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3节 人体的器官移植练习题七

最新精选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3节人体的器官移植练习题七第1题【单选题】2000年,一背上长着“人耳”的裸鼠与众人见面,这只裸鼠其实是一只切去脾脏的裸鼠,它背上的“人耳”以一种高分子化学材料聚羟基乙酸作为模型支架。

培植“人耳鼠”的生物工程技术是( )A、细胞与组织培养B、细胞融合C、动物胚胎移植D、细胞核移植【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移植别人的器官到患者体内,不易成活,从免疫的概念分析,移植的器官相当于( )A、病原体B、疫苗C、抗体D、抗原【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2009年2月,我国科研人员利用不同来源的人类成体细胞成功克隆出5枚符合国际公认技术鉴定指标的人类囊胚。

其中,4枚囊胚的供体细胞来源于正常人皮肤纤维细胞,1枚来源于帕金森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根据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其中涉及到了细胞核移植,胚胎体外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B、对志愿捐献者需要注射促排卵剂,其中主要含有雌激素,促进卵巢中的卵子成熟和卵泡生长C、囊胚的内细胞团细胞称为胚胎干细胞,它是一种未分化细胞,培养的关键是需要一种培养体系。

这种体系必须能促进胚胎干细胞的分化,同时抑制胚胎干细胞的生长D、这一科技成果的实现,意味着距离人们所希望的通过胚胎干细胞技术来治疗心脏病、帕金森症等目标更近了【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中国农业科学院日前成功研制出4头敲除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的近交系版纳微型猪。

这是器官移植的第一例敲除该基因的猪。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是( )A、近交系猪具有基因型高度纯合、遗传性状稳定和遗传背景清楚等优点B、猪器官移植给人的首要障碍是产生免疫排斥反应C、猪体内的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可能是引起免疫排斥的抗原物质D、该技术可缓解器官移植中器官短缺的问题【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现在有一个婴儿在出生后医院为他保留了脐带血,在以后他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某种难治疗的疾病,就可以通过脐带血中的干细胞来为其治病。

高中生物知识点题库 器官移植简介GZSW257

高中生物知识点题库 器官移植简介GZSW257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2.下图表示人体呼吸时,膈肌的不同活动状态,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肺内气压最大的状态是。
(2)膈肌收缩最紧张的状态是。
(3)肺处于吸气状态的是。
(4)肋间外肌收缩时的状态是。
答案:(1)A (2) C (3) C (4) C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膈肌舒缩与肺内气压的变化。膈肌在舒张时,膈顶向上拱起。当膈肌收缩时,膈被拉紧,膈顶下降,膈肌拉得越紧,膈顶的位置越低。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5.与对应的动脉相比,静脉的主要特征是()
①管壁较厚②管壁较薄③弹性大④弹性小⑤管腔大⑥管腔小
⑦管内血流速度快⑧管内血流速度慢⑨不具瓣膜⑩常具瓣膜
A.①③⑤⑦⑨B.②④⑤⑧⑩C.①③⑥⑦⑨D.②④⑤⑧⑩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动脉与静脉血管的结构特点,以及血流速度等方面的区别。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各部分的血管,管壁较厚,管腔小,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通常无瓣膜,动脉瓣是属于心脏的瓣膜。而静脉管壁薄,官腔大,弹性小,血流速度慢,有静脉瓣。
膈肌和肋间外肌总是同时收缩,同时舒张的,所以膈肌收缩时,肋间外肌也收缩,使胸廓容积增大,产生吸气动作。
肺处于吸气还是呼气状态取决于胸廓的变化。胸廓增大时,肺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当胸廓容积减少时,肺内部气压增大,迫使气体从肺内排出外界,完成呼气。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3.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大的地方是()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A.肺泡B.肺泡周围毛细血管C.组织细胞D.组织细胞周围毛细血管
答案:C
解析:因为细胞不停地通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使细胞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高于周围毛细血管内二氧化碳浓度,使二氧化碳能从组织细胞扩散到毛细血管中,而在扩散过程中,组织细胞仍不断产生二氧化碳,因此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总是最高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人体的器官移植
一、选择题
1、2000年,在我国的“863高科技项目"展览中,一背上长着“人耳”的裸鼠与众人见面,它背上的“人耳”以一种高分子化学材料聚羟基乙酸作为模型支架,培植“人耳鼠"的生物工程技术就是()
A、细胞与组织培养
B、细胞融合
C、动物胚胎移植
D、细胞核移植
2、肾移植手术就是否能成功,其影响因素中关键的就是 ( )
A、手术技巧
B、供体器官质量
C、使用免疫抑制药物
D、供体与受体器官的组织相容性
3、将甲品系的小鼠与乙品系小鼠的皮肤同时移植于a小鼠身上.不久,甲品系小鼠的皮肤在a 小鼠身上生长良好,乙品系小鼠的皮肤肿胀潮红,最终死亡脱落。

此时,将所用乙品系小鼠的皮肤再取一小块,第二次移植到a小鼠身上,移植的皮肤比第一次更快地死亡脱落。

下列对第二次植皮后出现的现象解释,最合理的就是()
A、抗体具有特异性结合抗原的功能
B、乙品系小鼠的皮肤属于抗原,甲品系小鼠的皮肤不属于抗原
C、特异性免疫细胞具有记忆功能
D、乙品系与a小鼠的亲缘关系较远
4、下列关于细胞免疫发生过程的叙述中,不可能的一项就是 ( )
A、抗原侵入机体后,被吞噬细胞处理,使内部的抗原决定簇暴露
B、被吞噬细胞处理的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
C、T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之后,形成效应T淋巴细胞与部分记忆细胞
D、效应T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产生免疫反应
5、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与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就是 ( )
A、造血干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吞噬细胞
6、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参与这一免疫反应的细胞有( )
A、吞噬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
B、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
C、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
D、吞噬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
7、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就是: ( )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T淋巴细胞
B、淋巴因子就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细胞
D、记忆T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
8、吞噬细胞不参与的就是 ( )
A、非特异性免疫
B、体液免疫
C、细胞免疫
D、合成并分泌抗体
9、挤牛奶的女工常与患牛痘的奶牛接触,她们手上会出现牛痘脓疱,但在天花流行时,
却从不感染天花.这种免疫物质的产生与下列哪种细胞器的关系最密切( ) A、线粒体 B、内质网C、高尔基 D、核糖体
10、关于细胞免疫效应阶段的叙述中,错误的就是()
A、效应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
B、效应T细胞可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
C、淋巴因子能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
D、效应T细胞能产生抗体
11、下列关于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叙述,正确的就是()
A、体液免疫具有特异性,细胞免疫没有特异性
B、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均能产生抗体
C、在细胞免疫的反应阶段主要进行B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D、人体中的特异性免疫就是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共同完成
12、下图就是两次注射同一种抗原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就是( )
A、第二次注射同一种抗原后,记忆细胞大量形成浆细胞
B、与第二次相比,第一次注射抗原产生的抗体效率低,
保持时间较短
C、图中说明预防接种往往需注射同种抗原2至3次,
每次要隔一定时间
D、图中说明抗原接种量越大,产生的抗体越多
13、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就是
( )
A、常用HLA表示
B、主要侵犯人体T细胞
C、常用AIDS表示
D、先使体液免疫功能严重缺损,继而影响细胞免疫
14、给小鼠第二次注射一定剂量的绵羊红细胞后,小鼠体内抗体含量快速大量增加,这就是因为初次反应使机体产生了一定量的()
A、记忆细胞
B、绵羊红细胞
C、效应B细胞
D、效应T细胞
15、右图就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杀伤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X细胞就是
指( )A、B细胞 B、T细胞
C、浆细胞
D、效应T细胞
二、非选择题
16、下图表示动物细胞。

请据图回答:
(1)如果②就是抗体,
则该细胞就是细胞.它就是由分化而来。

分化的原因
有;;。

(2)抗体的化学本质就是。

抗体从开始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结构的顺序就是。

(3)若我们接种了原来流行的流感病毒研制的疫苗,就是否可以预防现今的流行感冒?,为什么?
17、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我国医学工作者自主研制SARS灭活疫苗过程中,某志愿者接种疫苗
后两周内体温与抗体浓度的变化。

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注射疫苗后,志愿者出现轻度发热现象,调节机体产热的激素主要有
与。

维持体温恒定的调节方式就是调节。

(2)若该志愿者注射疫苗后的第15天感染SARS 病毒,请在乙图中画出其体内抗体变化曲线。

此时抗体迅速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
_________ .(用箭头与文字表示)
(3)研究发现,SARS病毒的增殖需逆转录酶,说明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就是 ;从遗传物质分析,研制SARS疫苗困难的主要原因就是。

18、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作答。

试指出图中标注细胞a~细胞f;③、④、⑤;物质A、物质B分别的物质或作用过程。

答案:
1、A
解析:“人耳鼠”应用了细胞生物学与工程学原理,用少量组织细胞经体外培养与扩增,构建新的组织与器官。

其具体过程为:先用一种高分子化学材料聚羟基乙酸做成人耳部的模型支架,让牛的软骨细胞在这个支架上增殖与生长,然后再接上表皮细胞,在先天缺乏免疫能力的裸鼠背上切开一个口子,将培养好的“人耳"植入后缝合。

“人耳”支架最后会降解消失,“人耳”便与老鼠浑然成一体.
2、D
解析:肾移植手术能否成功,其影响因素主要由三个:手术技巧(如血管就是否吻合)、供体器官的质量、供体与受体器官的组织相容性.其中供体与受体器官的组织相容性,就是关系到器官移植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因HLA人与人之间由差异性,如果供体与受体的HLA相差太大,移植排斥强烈,移植器官难以成活,但在器官移植中,移植物与受体的移植抗原完全一致,难以做到,只要供体与受体的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可以进行器官移植,再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植入的器官就可以长期存留.
3、C
4、D
5、B
6、C
7、A
8、D
9、10、D 11、D 12、B 13、B 14、A 15、D
16、1)效应B B细胞或记忆细胞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抗原经T细胞呈递给B细胞;记忆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
2)球蛋白④⑤③① 3)不行抗原只能与它相对应的抗体发生特殊结合,与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有关
17、(1)胰岛B 降低血糖浓度体液(2)肥胖老鼠的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胰岛素
无法调节血糖浓度(3)使老鼠细胞恢复对胰岛素的反应(4)对照组不服阿司匹林,其她同实验组
18、细胞a:吞噬细胞、细胞b:T细胞;细胞cB细胞;细胞d:效应T细胞;细胞e记忆T细胞;细胞f:记忆B细胞③: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④:细胞免疫;
⑤体液免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