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及教学反思
《宪法是根本法》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宪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五、教学反思
在完成《宪法是根本法》这一章节的教学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宪法的地位与作用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他们能够理解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知道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时存在困难,特别是将原则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部分。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宪法的地位与作用、宪法的基本原则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宪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模拟法庭活动。这个活动将演示宪法的基本原理。
3.培养责任意识:明确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激发学生履行公民责任、参与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宪法的地位与作用:明确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首要地位,理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强调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举例:讲解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如宪法为普通法律提供立法依据,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的案例和贴近生活的例子来解释宪法的基本原则,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学生们积极参与,提出了不少有见地的观点,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在引导学生们将宪法原则应用于实际问题时,我的指导可能还不够到位,需要进一步提高。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反思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反思在讲授“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这一节内容时,我采用了“新课导入初步感悟”、“自主探究全面理解”、“知识整合系统小结”、“夯实基础及时反馈”、“畅所欲言谈收获”等几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生动有趣,体现出了“差异教学”,使课堂教学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探究“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时,通过一个“法律体系金字塔”让学生形象而又直观地看到了宪法的地位最高,从而避免了单纯地说教。
学习过程中首先重点解决本课的重点问题:“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分三个探究活动:(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我通过召开“法律家族会”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根据自己了解的有关法律的知识,由宪法及义务教育法、刑法、诉讼法等普通法律,分别谈谈作为法律自己主要任务是什么,老师及时做出引导,这样学生自然就得出了“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而普通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的结论。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我用了合作探究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法律体系金字塔”再次说明宪法的最高地位决定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重点把握课本上的“相关链接”,另外又让学生了解了一些我国现行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更为严格”的含义。
最后趁热打铁共同感悟“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学生说得很好,热情高涨,效果非常好。
在突破难点时,我直接运用了有说服力的材料,与学生共同分析讨论,从而让学生明确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三个表现。
学生通过这种参与问题的分析与交流讨论的体验式学习方式,深刻地了解了宪法的地位与重要性。
教无定法,通过不断尝试,我深切的感受到在全面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通过非智力因素的完善与提高,促进学习效率以及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经。
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健康、愉快地成长,作好适应并参与未来生活的心理准备,无疑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教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一、教学内容概述:1、本节课属鲁教版教材,初中二年级政治,第16课第一框题。
2、本节主要讲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修改程序严于普通法律。
3、授课时间: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个问题的初步探究,在思想上能树立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的观念。
进而能产生进一步学习宪法的愿望,增强宪法至上的观念。
2、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关于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规定是什么;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有充分、准确的认识;知道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
3、过程与方法:能从内容规定、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上,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能在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对比中、在对问题的探究中,理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充分理解和认识了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基础上,能正确理解为什么宪法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三、教学重难点: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四、学生特征分析:学生对学习法律具有一定知识基础,但对宪法还是第一次接触学生,对学习法律常识的积极性较高,不会存在较大的困难。
五、教学策略:本节课将运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采用问题激发策略,提供材料构建知识策略等方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大家知道每年的12月4日是什么日子吗?我国每年的法制宣传日的主题你知道几个?(如:2001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的主题: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
2002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的主题: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2003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的主题:依法治国,执政为民。
2004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的主题: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
《宪法是根本法》教学反思
《宪法是根本法》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主要介绍了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法律本质和宪法的构成,让学生对宪法有一个整体的了解,然后分别从宪法的内容、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上介绍了宪法的特殊性。
学生是首次接触宪法的相关知识,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论性又很强、有点枯燥,理解上较困难。
虽然六年级的好多知识可以用讲授法讲授,但如果单纯的那样做课堂效果一定不好。
若由老师泛泛讲授,课堂就会枯燥、沉闷。
学生们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陌生的东西一定不会用心去体会。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学习,学生对于宪法的理解,将停留在表面,更无从去运用了。
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1.采用知识问答,开展多样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道法课的兴趣。
2.利用课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
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大部分学生们在活动中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学也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本节课我也存在一些不足:
1.自身的语言表达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2.教学过程中我讲的仍然比较多,没有把课堂完全还给学生。
3.教学中仍然存在无效提问。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和反思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和反思(2011-10-28 20:44:09)转载分类:思想品德九年级标签:杂谈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宪法关于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规定;理解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思想上认识到宪法具有最高权威,神圣不可侵犯;在社会实践中自觉弘扬宪法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尽心尽责。
2、学情分析:学生虽然经过前面的学习,对我国的法律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比较零散,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刑法等知识,由于学生是首次接触宪法的相关知识,理论性又很强、有点枯燥,理解上较困难。
3、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2、依法治国的含义及要求是什么?二、导入新课比一比:看看谁知道的法律多?在学生列举的基础上提出:这些法律是杂乱无章的吗?如果他们之间相互扯皮矛盾,怎么办?三、自主学习知识提升1、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2、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我国的根本制度是什么?3、建国以来我国先后颁布过几次宪法?现行宪法是哪一年的宪法?它由哪些部分组成?4、怎样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5、什么是法律效力?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6、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如何?7、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四、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 20XX年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20XX年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20XX年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 20XX年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四个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说明什么?(进一步使学生理解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过渡:既然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那么宪法都管哪些方面的问题呢?教师通过自主学习第2个问题使学生知道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过渡:宪法是不是离我们的生活特别远呢?多媒体展示下图(议一议)请你谈谈你对这副图的看法?(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宪法就在身边,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多媒体展示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一条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一、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难点: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宪法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二、学生分析法制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比如环境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与学生联系密切的法律法规学生是有所了解的,但是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比较远,学生对宪法很生疏,需要详细讲解。
我主要是通过创设情景,设计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争通过情境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在思考和讨论中增长智慧。
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宪法的作用;宪法的法律地位。
能力目标:认识宪法的作用和地位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的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
教学重点: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教学难点: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宪法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情感体验;分组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前八个法制宣传日的主题:2001: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2002: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2003:依法治国,执政为民2004: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2005: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2006:落实“五五”普法规划、促进和谐社会建设2007: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2008:弘扬法治精神,服务科学发展为什么每个法制宣传日的主题都与宪法有关?为什么把每年的12月4日作为我国的法制宣传日?(因为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重要,是最重要的法律。
12月4日是现行宪法的实施日)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一)治国安邦的总章程2.1、宪法的作用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活动1:学生阅读教材P78并思考:宪法与普通法律有什么不同?(答:①内容不同,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而普通法律只是对刑事、民事、经济、行政等国家生活中的某一方面的规定。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教案及反思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宪法的作用;宪法的法律地位。
2、能力目标:认识宪法的作用和地位3、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和维护国家安全。
(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四)教学简案: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板书)1、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板书)首先,学生阅读教材( P78-P81)并思考: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其次,小组讨论,从那些方面来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学生感知:请学生阅读教材P78小字材料,说说宪法与普通法律有什么不同?大家讨论后的出结论:(1)从宪法规定的内容上看: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如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等。
普通法律治规定国家生活中得某一方面的问题。
(2)宪法的构成学生再讨论: P80小齐为什么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它是怎样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力的?从小齐的例子我们应该:(3)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肃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从这个意义上说: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实行以法治国的根本依据。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板书)引导学生从教材P80图示中得出宪法所处的法律地位做一做:P80宪法与普通法律得“母子”关系(行政诉讼法、行政法、行政处罚法)(1)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率。
①宪法使其他法律得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各人的活动准则。
(2)法律效率,指法律的强制力和约束力3、从宪法的制定、修改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严格总之,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从效力看,宪法具有最高得法律效力;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更为严格。
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三.教学反思1、巧妙地把学习内容转化为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本节课以学生的小组讨论作为教学切入点,使问题产生于真实的情景,拉近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学生情不自禁地产生了探究的欲望,教师顺势提出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
道德与法制宪法是国 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制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道德与法制: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宪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的原因。
理解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案例和材料,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增强宪法意识。
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做守法的好公民。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的原因。
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
2、教学难点从内容、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等方面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宪法宣传的视频或者展示一些与宪法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从而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1、宪法的重要地位讲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引用一些国家领导人关于宪法重要性的讲话,让学生认识到宪法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的原因内容上展示宪法和普通法律的条文,让学生对比分析。
引导学生发现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如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等,而普通法律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
法律效力上讲述一个案例,比如某普通法律与宪法的规定相冲突,最终以宪法为准。
让学生讨论并总结出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
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呈现宪法和普通法律制定和修改程序的不同规定。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得出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的结论。
3、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比喻说明把宪法比作大树的主干,普通法律比作树枝,形象地说明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具体阐述解释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三)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要求学生牢记宪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增强宪法意识。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宪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了解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和体系;3.培养学生尊重宪法、遵守宪法的意识和能力;4.培养学生分析宪法文本、掌握宪法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宪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和体系。
三、教学难点1.宪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的理解;2.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和体系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讲述宪法的重要性和作用,引发学生对宪法的思考和兴趣,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2.知识讲解(30分钟)(1)宪法的概念和作用(10分钟)讲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制度和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等。
(2)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和体系(20分钟)以我国宪法为例,讲解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和体系,包括宪法的前言、总章、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等内容。
3.案例分析(30分钟)根据给定的宪法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法律问题和依据,训练学生分析宪法文本和掌握宪法的能力。
4.探究讨论(20分钟)分成小组进行探究讨论,让学生自主或讨论的方式,讨论宪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培养学生尊重宪法、遵守宪法的意识和能力。
5.总结归纳(15分钟)通过讲解和总结,对宪法的基本概念、作用、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和体系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理解。
六、教学方法1.示范讲解法:通过讲解来引导学生对宪法的理解。
2.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宪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3.总结归纳法:通过总结归纳的方式,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和理解。
七、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举例或讲述宪法对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意义,引发学生对宪法的思考和兴趣,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2.知识讲解(30分钟)(1)宪法的概念和作用(10分钟)教师讲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制度和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教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一、教学目标1.理解宪法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宪法的历史和起草背景。
3.掌握宪法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4.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
二、教学重点1.宪法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
2.宪法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三、教学难点1.宪法的历史和起草背景。
2.宪法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四、教学内容及活动设计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国旗和宪法,引起学生对宪法的注意和兴趣。
由学生谈论自己对于宪法的认识和了解。
2.知识讲解(30分钟)(1)宪法的定义和地位。
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部具有最高权威性和普遍适用性的法律,对国家、社会和公民都具有约束力。
(2)宪法的历史和起草背景。
简要介绍宪法的历史和起草背景,如我国宪法的起草和修订历程。
(3)宪法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详细解读宪法的基本内容和结构,包括宪法的前言、章节和具体条款。
重点介绍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责等方面内容。
3.案例分析(30分钟)选择一些国内外的案例来分析,让学生了解宪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和作用,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4.团体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让他们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大法?(2)宪法的基本内容和结构对国家和公民有什么影响?(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遵守宪法?五、课堂小结(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后延伸1.布置宪法阅读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宪法的内容和精神。
2.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宪法,比较不同宪法的特点和优劣。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对宪法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宪法的基本内容和结构有了一定的掌握。
但在引导学生分析宪法案例和进行团体讨论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学生思维能力不足的情况,需要对方法进行适当调整,确保学生能更好地参与讨论和思考。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宪法的基本概念、地位和作用,掌握宪法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宪法的尊重、信仰和维护,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认同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宪法的基本概念和地位,宪法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
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宪法的权威性和重要性,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交流法、情境模拟法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国家领导人宣誓遵守宪法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宪法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讲授新课1. 宪法的基本概念(1)宪法的定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2)宪法的产生和发展:介绍宪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和过程,以及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
2. 宪法的地位和作用(1)宪法的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2)宪法的作用: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3. 宪法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1)宪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和职权、国家的象征和标志等。
(2)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等。
(三)案例分析选取一些与宪法相关的典型案例,如“孙志刚事件”、“聂树斌案”等,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和宪法原则,加深对宪法权威性和重要性的理解。
(四)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围绕“宪法与我们的生活”、“如何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等话题展开交流,分享彼此的看法和感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教案及教学反思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教案及教学反思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宪法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分析宪法应如何作为根本法来教授,并进行教学反思,以提高宪法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研究和反思,我们可以发现当前宪法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更好地传授和理解宪法的核心概念和原则。
引言宪法作为一国的根本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约束力。
它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权力机构的组织和运行方式,以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因此,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宪法教育至关重要。
通过宪法教育,人民可以更好地了解国家的基本法律,增强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具有以下重要地位和作用:1. 制约和平衡权力:宪法规定了国家权力的边界和限制,以确保各种权力不会滥用和集中在某一方面,从而实现政府的制约和平衡。
2. 确保公民权利:宪法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如、宗教自由、人身自由等。
通过宪法教育,公民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行使自己的权利。
3. 维护社会稳定和公正: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为社会的稳定和公正提供了法律保障。
宪法作为根本法的教学方法和反思教授宪法应遵循以下方法和反思:1. 强调基本概念和原则:宪法是一部复杂的法律文本,但教学应注重宪法的基本概念和核心原则的传授。
通过概念的解释和案例的分析,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宪法的基本原则。
2. 培养思辨和批判能力:宪法教育应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批判能力,使他们能够对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 结合实际案例:宪法的教学应当结合具体的案例,使学生能够将宪法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加深对宪法的理解。
4. 鼓励参与和互动:宪法教学应鼓励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通过小组讨论、辩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结论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宪法教育,可以增强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公正。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一、引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性。
宪法确立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权力机构,并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教授宪法知识对于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宪法的基本内容和重要原则,使学生了解宪法的作用和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做到依法行事。
二、教学目标1.了解宪法的定义和地位;2.理解宪法中的基本内容和重要原则;3.掌握宪法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4.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三、教学过程3.1 引入教师通过提问或举例引入话题,引起学生对宪法的兴趣和思考。
提问一:你对宪法这个词有什么了解?它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又是什么?提问二:宪法和其他法律规定之间有什么不同?3.2 宪法的定义和地位教师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向学生介绍宪法的定义和地位。
宪法的定义宪法是一部国家最高的法律文件,是规定国家制度和组织架构,以及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文件。
宪法的地位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性,其他法律都必须遵守宪法的规定。
3.3 宪法的基本内容和重要原则教师通过课件或讲解,向学生介绍宪法的基本内容和重要原则。
基本内容宪法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家制度和组织架构、权力机关和其职责以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
重要原则宪法中的重要原则包括全民主权、法治原则、人权原则、平等原则、公民参与原则等。
3.4 宪法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教师通过案例分析或小组讨论,向学生介绍宪法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公民权利的规定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言论自由、宗教自由、人身自由、财产权等。
公民义务的规定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守法、尊重他人权利、参与公共事务等。
3.5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培养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案例分析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通过讨论分析,引发学生对法律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教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1. 教学目标•了解宪法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宪法在国家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宪法的制定和修改过程;•分析宪法对国家治理、法律体系和公民权益的重要影响;•培养学生对宪法的尊重和遵守意识。
2. 教学内容2.1 什么是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权力机构的法律基础和行使权力的基本规范。
宪法确立了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国家机构的组织形式和职权,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国家的最高法律。
2.2 宪法的特点•最高性:宪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最高法律,其他法律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
•稳定性:宪法的修正相对较难,需要经过特定的程序和条件。
•综合性:宪法规定的内容涉及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
•指导性:宪法规定了国家治理的基本原则和方针。
2.3 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宪法在国家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根本依据,对国家机构和公民行为具有约束力,保障了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作为国家权力机构的法律基础:宪法规定了国家权力机构的设立、职权和运行方式,限制了政府的行为。
•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宪法确保了公民的人权、政治权利和社会经济权利,保障了公民的基本利益。
•确立国家治理的基本原则和方针: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国策和发展目标。
•保障国家的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宪法确立了国家的基本地位和领土范围,保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体现国家的法治原则: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法律体系和司法制度,推动了国家的法治建设。
2.4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制定宪法:宪法的制定需要经历准备、起草、讨论、修改等多个程序,最终由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批准和颁布。
•宪法的修改:宪法的修改需要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一般需要经过特定的程序和条件,如修宪投票等。
3. 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讲解宪法的定义、特点、地位和作用等内容,让学生对宪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宪法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宪法在国家治理和公民权益保障中的具体应用与影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案例与反思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案例与反思第一篇:《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案例与反思《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的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宪法的作用,宪法的法律地位。
能力目标:认识宪法的作用和地位。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树立宪法意识二、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式、亲身体验式教学法。
三、教学过程(一)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阅读教材:P78—81页,思考并回答:(1)我国宪法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2)宪法的基本内容哪些?(3)我国现行宪法的构成是什么?1、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2、宪法的地位及其作用: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从内容上看,它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如: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根本制度:宪法第2条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根本任务: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文化教育权利等;公民的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仍法纳税、劳动、受教育等。
4、我国现行宪法的构成1982年宪法是我国现行宪法,它由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构成。
活动四:小齐为什么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她是怎样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的? A学生讨论并回答。
B教师小结:(1)因为:a、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
b、认真学习宪法等法律知识,懂得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2)以法律为武器,采用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怎样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定义和作用,认识到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2. 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宪法的意识,提高法治观念。
3.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增强国家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宪法的定义和作用2. 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3. 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4. 尊重和维护宪法的意义5. 增强国家观念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宪法的定义和作用2. 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3. 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4. 尊重和维护宪法的实践方法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宪法的定义、作用和地位,阐述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宪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尊重和维护宪法,增强国家观念。
4. 互动提问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宪法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宪法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
2. 讲解宪法的定义、作用和地位,阐述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3. 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宪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4.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尊重和维护宪法,增强国家观念。
5. 总结讲解: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强调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6. 互动提问: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法院或宪法纪念馆,让学生亲身感受宪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开展宪法知识竞答活动,检验学生对宪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3. 邀请法律专家进行讲座,深入讲解宪法的相关知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宪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宪法知识竞答成绩:根据学生宪法知识竞答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定义和作用,认识到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宪法,尊重宪法,自觉维护宪法权威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习宪法知识,提高法治素养,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宪法的定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 宪法的作用: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3. 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4. 宪法与公民生活的关系: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应积极参与宪法实施和维护。
5. 增强宪法意识:学习宪法,尊重宪法,宣传宪法,自觉维护宪法权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宪法的定义、作用和地位,宪法与公民生活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宪法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宪法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宪法的作用和地位。
3.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宪法的认识和看法。
4. 观看宪法宣传视频:直观地了解宪法的历程和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宪法的概念,引发学生对宪法的思考。
2. 讲解宪法的定义、作用和地位:详细阐述宪法的含义、作用以及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3. 分析宪法案例: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和制定修改程序。
4. 讨论宪法与公民生活的关系: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宪法与公民生活关系的看法。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情景模拟:设计一个模拟立法过程的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立法者、律师、公民等,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宪法制定的严格性和重要性。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宪法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意义,每组选择一个角度进行深入讨论,并准备汇报。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理解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培养学生热爱宪法,尊重宪法,自觉维护宪法权威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运用宪法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宪法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1. 宪法的具体内容和条款。
2. 宪法的实际运用和维护。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宪法的基本概念、特征、地位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宪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维护。
3. 小组讨论法:讨论宪法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相关教材或资料。
2. 教学课件:宪法的基本概念、特征、地位和作用的图片和视频。
3. 案例素材:宪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维护的案例。
六、教学内容1. 宪法的历史发展:介绍我国宪法的制定和修订过程,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发展历程。
2. 宪法的基本原则:讲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如人民主权、法治国家、权力制衡等。
七、课堂活动1. 观看宪法发展历程的纪录片,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历史背景。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宪法的基本原则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八、教学内容1. 宪法的具体内容和条款:详细讲解宪法的各项条款,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具体规定。
2. 宪法的实施和监督:介绍宪法的实施和监督机制,让学生了解宪法如何发挥作用。
九、课堂活动1. 分析宪法的具体条款,让学生了解宪法对国家和社会的具体规定。
2.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宪法实施和监督的过程。
十、教学内容1. 宪法的维护和弘扬:讲解公民如何维护宪法权威,弘扬宪法精神。
2. 宪法教育的重要性:强调宪法教育在培养公民法治意识中的作用。
十一、课堂活动1. 讨论宪法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自觉尊重和维护宪法。
2. 总结宪法教育的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
六、教学内容1. 宪法与公民权利:介绍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包括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社会权利等。
初中道德与法治_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设计内容标准三3.1 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崇尚宪法的思想,认同“宪法至上”,树立宪法意识,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宣传宪法。
(二)能力:尝试运用比较的学习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知识: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理解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教学重难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十六课的教学重点。
而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由于初中学生认识水平有限,社会实践又少,运用能力较差,因此通过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能应用书本知识去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真正使教学适应目前社会的变化。
小组讨论法:目的是小组成员交换不同思想,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把每个人的思想进行优化组合,以群体智慧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查阅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了解宪法内容;查阅有关普通法律的内容规定。
教师准备:查找四次宪法宣传日的主题;查找我国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相关资料,充实教学资源;运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课件,做好辅助教学的准备。
教学活动设计:课前:舒缓的音乐伴着法制宣传图片引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一、第一部宪法颁布视频导入新课幻灯片展示课题: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师: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驰则国乱国衰。
我们生活在一个安定、和谐、美好、幸福的国家,法律就是我们身边的守护神,用它的威严、公正捍卫着每一个守法公民的权利,而宪法则是这些守护神的统帅。
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宪法、学习宪法、捍卫宪法。
让我们先来了解我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
视频播放:第一部宪法的诞生。
二、共同探讨,学习新知师:建国至今,包括刚才视频中介绍的1954年宪法,我国共颁布过四部宪法,是哪四部宪法哪?幻灯片展示:介绍四部宪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一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课型】:新知探索课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崇尚宪法的思想,树立宪法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宣传宪法。
能力:运用比较的学习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知识: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学习重难点】
1、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难点: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课前延伸】
自主预习教材P84-P87页,独立思考下列问题:
(1)查一查:从2001年至2009年法制宣传日的主题分别是什么?(三个以上)
(2)想一想:为什么数个主题中都提到了宪法呢?
(3)建国近50年来,我国共制定了哪几部宪法?现行宪法是哪一部?
(4)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由哪几部分构成?
(5)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任务、根本制度做了怎样的规定?
(6)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体现在什么地方?
(7) 保持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什么意义?
(8)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为什么比普通法律更严格?表现在哪里?
【小结】: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①从内容上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效力上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探究】
环节一、猜谜游戏,导入新课初步感悟.
师:首先进行一个猜谜游戏,谜语是:排行我老大,国法之根本;子由母产生,冲突我有效。
请问谜底是什么?
(生齐答:宪法)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宪法,了解宪法。
环节二、学案导学,自主学习。
(指导学生对预习案中的问题进行整理,组内交流,找出疑难。
)
环节三、合作探究解难释疑
(学习指导:师生互动,组间交流,解决自学中个人和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
探究一:判断分析:宪法=刑法+教育法+环境保护法+········
(学生组内讨论交流,回答。
)
师点拨:这个不等式不成立。
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是制定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但是,诸多普通法律的简单相加并不等于宪法。
(学生讨论交流,组代表回答)
师精讲点拨: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宪法的尊严和权威关系到国家的命运、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根
本利益。
环节四、收获平台
学生谈收获和困惑,师归纳总结
(学生对照知识体系,巩固所学知识。
)
环节五:当堂训练 (严格按照解题步骤作答,注意格式规范与卷面美观)
(找4名同学上黑板做,一、二大题分别由2人做;其他同学做在学案上)
一、单项选择题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主要的问题。
下列内容由
宪法规定的是 ( )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③人民
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马克思说“宪法是法律的法律”。
这句话说明了 ( )
①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②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
③宪法是“母法”,普通法律是“子法” ④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如果把我国的所有法律比作一支由众多兵种组成的军队,那么宪法就是乐队的指
挥;如果把所有的法律比作一支军队,宪法就是这支军队的最高统帅,这段话表明 ( )
A.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B.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问题
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4、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宪法公布施行2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宪法意识和宪法权威,切实保证宪法贯彻实施,这是因为宪法是()
①我国的根本大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②一切国家机关、团体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实的法律保障④规定国家生活中一切问题的法律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材料一:我国现行宪法对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作了明确规定。
材料二:我国的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物权法等法律中都写明“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或“以宪法为根据制定本法”.
材料三:宪法的制定,有国家成立专门起草委员会,它的通过必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普通法律只按一般程序。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表明了宪法的什么特点?
(2)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学生自主完成以后,同桌交流,相互批阅;两名同学上黑板批阅)
师释疑解惑:选择题2应选D,因为“宪法是法律的法律”这句话强调的是宪法的地位,而②指的是宪法的内容,故选D。
【学习感悟】
我的进步:
还有什么困惑或问题:
我还希望: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反思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一项目,主要介绍了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法律本质和宪法的构成,让学生对宪法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然后分别从宪法的内容、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上介绍了宪法的特殊性。
在讲授“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这一节内容时,我采用了“新课导入初步感悟”、“自主探究全面理解”、“知识整合系统小结”、“夯实基础及时反馈”、“畅所欲言谈收获”等几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生动有趣,体现出了“差异教学”,使课堂教学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在分析学情时,我发现学生对宪法知识了解有限,而这些知识理论性又较强,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若由教师泛泛讲授,那课堂将会是枯燥与沉闷的。
因此,通过组织适当活动、设置情境,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也认识到了宪法就在我们身边发挥着它的作用。
探究“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时,通过一个“法律体系金字塔”让学生形象而又直观地看到了宪法的地位最高,从而避免了单纯地说教。
学习过程中首先重点解决本课的重点问题:“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分三个探究活动:(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我通过召开“法律家族会”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根据自己了解的有关法律的知识,由宪法及义务教育法、刑法、诉讼法等普通法律,分别谈谈作为法律自己主要任务是什么,老师及时做出引导,这样学生自然就得出了“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而普通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的结论。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我用了茁壮的“一棵树”来说明宪法与其他法律是“母”“子”的关系,非常逼真,学生很感兴趣。
由“法律体系金字塔”再次说明宪法的最高地位决定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重点把握课本上的“相关链接”,另外又让学生了解了一些我国现行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方面的资料和图片,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更为严格”的含义。
最后趁热打铁共同感悟“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学生说得很好,热情高涨,效果非常好。
在突破难点时,我直接运用了两个有说服力的材料,与学生共同分析讨论,从而让学生明确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两个表现。
学生通过这种参与问题的分析与交流讨论的体验式学习方式,深刻地了解了宪法的地位与重要性。
教无定法,通过不断尝试,我深切的感受到在全面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通过非智力因素的完善与提高,促进学习效率以及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经。
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健康、愉快地成长,作好适应并参与未来生活的心理准备,无疑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